洪涝保障方案
1.关注气象部门关于暴雨的最新预报。
2.暴雨来临前,低洼地区房屋门口应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
3.及时清理室外排水管道设施,保持排水畅通。
4.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5.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温馨提示:
1.不要将垃圾、杂物丢入马路下水道,以防堵塞,积水成灾。
2.家住平房的居民应在雨季来临之前检查房屋,维修房顶。
3.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的地段。
4.在山区旅游时,注意防范山洪。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须特别注意。
暴雨驾车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远离路灯、高压线、围墙及广告牌等危险处,绕开涵洞、桥下等地势低洼处。
2.保持视线清晰,减速缓行,打开前照灯、防雾灯和汽车轮廓灯,提醒其他车辆注意。
洪涝发生时的自救逃生方法:
据目前气象、水文预测技术,人类能在山洪暴雨发生前3~5小时感觉有山洪暴发生,当出现1小时降雨50~100毫米,洪峰至山脚约2~3小时。从倾盆大雨开始发生到造成灾害,有效转移救生时间约4~5小时。有效的逃生方法才能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1.向高处转移,切记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
2.被困时,利用通讯设施联系救援,或使用哨子、色彩鲜艳的衣服、镜子等发出求救信号。
3.除非水冲垮建筑物或水面没过屋顶,否则不要冒险涉水逃离。
通知要求,做好城市供水水源保障工作。各地要组织供水企业配合环保部门加强水源地安全防护,建立汛期水源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水源出现的问题。要强化汛期地下水井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雨水污染地下水源。要加强水源水质监测,增加水质监测频率,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要做好应急水源准备工作,建立互为备用的应急供水系统。
做好城市供水设施安全防护工作。各地要组织供水企业全面排查城市供水系统,进一步强化输水管线、水厂、加压泵站等重点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汛期供水设施正常运行。要监督供水企业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对取水、净水、输配水中的重要部位实施24小时值守,一旦发生事故立即报告,及时掌握供水设施运行状况。
做好汛期供水设施安全运行工作。各地要加强汛期供水安全的指导,督促供水企业根据水源水质变化及时调整水厂生产工艺,加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的工艺控制,保障供水水质稳定达标。停水后恢复通水时,要加强对管网的冲洗消毒,严格水质检测。
做好应急供水预案落实工作。各地要进一步细化供水应急预案,组织好应急抢修队伍,储备必要的物资和器材,做好应急抢险和供水准备。
2013级劳动与社会保障2班 201305050205 简用培 一.洪涝灾害的概念。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涝淹灾害两大类型。
所谓洪水灾害通常指气候季节性变化所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而泛滥。或因山洪爆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提决口、水库溃坝、道路和桥梁被毁坏、城镇和农田被淹没的现象。涝淹灾害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导致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清除,因泽生灾的现象。海洋水位突然升高,海水登录而泛滥也会造成洪涝灾害。
由于洪水灾害和涝淹灾害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所以常常把二者统称为洪涝灾害。
二、我国洪涝灾害的发生流行情况。
中国发生的主要洪灾有:1950年淮河大洪灾;1954年长江大洪灾;1963年海河大洪灾;1975年河南特大暴雨洪灾;1981年四川暴雨洪灾;1983年安康城特大洪灾;1985年辽河洪灾;1988年嫩江、柳河、洞庭湖洪灾;1991年淮河流域和太湖发生大洪水,长江下游支流滁河两次发生有资料记载以来的最大洪水;1992年全国洪涝灾害较轻,但局部受灾严重;1994年长江支流湘江、赣江、珠江流域的西江、北江发生了三次大洪水,大凌河、滦河、海河流域的蓟运河、北运河、黄河支流北洛河、松花江支流辉发河、伊通河和饮马河、辽河干流以及支流东辽河均发生大洪水;1995年我国再次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1996年全国普遍受灾,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受灾最严重;1998年中国经历了一场长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涝灾害。
这些洪灾不仅主要集中于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七大水系,而且灾害频度增加。自20世纪80年代起,尤其是到90年代以后,平均两年发生一次特大洪灾,呈愈演愈烈之势。其中,长江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根据史料记载,长江流域在唐代平均每20年左右发生一次水灾。宋、元代又上升为10年左右一次,20世纪上半叶则增加到每6年左右一次,而20世纪下半叶发生水灾的频率又加快了一倍,平均2~3年就有一次,有时甚至连年肆虐。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的局部水灾年年都有。目前,我国已经面临着洪涝灾害频度增加、强度加剧,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不断上升的严峻现实。
三、洪涝灾害的主要灾害特点。
洪涝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包括洪水爆发瞬间所引起的直接(原生)灾害和水灾后由水灾引起的次生灾害两个阶段。
直接(原生)灾害是指洪涝灾害发生过程中直接造成的危害,例如:破坏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毁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工厂被迫停厂等危害人民生计的危害。
次生灾害是由洪涝灾害发生后诱发产生的灾害。常见的次生灾害有污渍供应瘫痪、交通电力通信中断、生态环境恶化、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卫生设施破坏以及社会秩序混乱所造成的伤害等。
洪涝灾害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造成诸多的公共卫生问题,引发多种疾病并致使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的暴发和流行。
具体危害:
1.环境破坏,经济损失。洪水泛滥,淹没了农田、房舍和洼地,灾区人民大规模的迁移;各种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没引起群落结构的改变和栖息地的变迁,从而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野鼠有的被淹死,有的向高地、村庄迁移,野鼠和家鼠的比例结构发生变化;洪水淹没村庄的厕所、粪池,大量的植物和动物尸体的腐败,引起蚊蝇孳生和各种害虫的聚集。
2.水源污染。洪涝灾害使供水设施和污水排放条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厕所、垃圾堆、禽畜棚舍被淹,可造成井水和自来水水源污染,大量漂浮物及动物尸体留在水面,受高温、日照的作用后,腐败逸散恶臭。这些水源污染以生物性污染为主,主要反映在微生物指标的数量增加,饮用水安全性降低,易造成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洪水还将地面的大量泥沙冲入水中,使水体感官性状差,混浊,有悬浮物等。一些城乡工业发达地区的工业废水、废渣、农药及其他化学品未能及时搬运和处理,受淹后可导致局部水环境受到化学污染,或者个别地区储存有毒化学品的仓库被淹,化学品外泄造成较大范围的化学污染。
3.食品污染。洪涝灾害期间,食品污染的途径和来源非常广泛,对食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产生严重影响,常可导致较大范围的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的暴发。4.媒介生物滋生。(1蚊虫滋生:灾害后期由于洪水退去后残留的积水坑洼增多,使蚊类滋生场所增加,导致蚊虫密度迅速增加,加之人们居住的环境条件恶化、人群密度大、人畜混杂,防护条件差,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增加而导致蚊媒病的发生。(2蝇类滋生:在洪水地区,人群与家禽、家畜都聚居在堤上高处,粪便、垃圾不能及时清运,生活环境恶化,为蝇类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场所。促使成蝇密度猛增,蝇与人群接触频繁,蝇媒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3)鼠类接触增多:洪涝期间由于鼠群往高地迁移,因此,导致家鼠、野鼠混 杂接触,与人接触机会也多,有可能造成鼠源性疾病暴发和流行
5.传染病流行。(1)疫源地的影响。由于洪水淹没了某些传染病的疫源地,使啮齿类动物及其他病原宿主迁移和扩大,易引起某些传染病的流行。出血热是受洪水影响很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的疫源地也有直接的影响,如因防汛抢险、堵口复堤的抗洪民工与疫水接触,常暴发急性血吸虫病。(2)传播途径的影响。洪涝灾害改变生态环境,扩大了病媒昆虫孳生地,各种病媒昆虫密度增大,常导致某些传染病的流行。疟疾是常见的灾后疾病。(3)洪涝灾害导致人群迁移引起疾病。由于洪水淹没或行洪,一方面使传染源转移到非疫区,另一方面使易感人群进入疫区,这种人群的迁移极易导致疾病的流行。其他如眼结膜炎、皮肤病等也可因人群密集和接触,增加传播机会。(4)居住环境恶劣引起发病。洪水毁坏住房,灾民临时居住于简陋的帐篷之中,白天烈日暴晒易致中暑,夜晚易着凉感冒,年老体弱、儿童和慢性病患者更易患病。
四、洪涝灾害的类型。
①暴雨洪水
②融雪洪水
③冰凌洪水
④溃败洪水
⑤雨雪混合洪水
⑥冰川洪水
五、我国洪涝灾害的特征。
①洪涝灾害的季节性特征。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均会有暴雨出现,但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均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我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发生。暴雨出现的时间和各流域的雨季的早晚、降水集中时段以及台风活动等密切相关。
②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从洪涝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来看,除了20世纪90年代全过各流域都发生洪涝灾害外,其他时间段内并没有出现全国同时发生洪水灾害的极端情况。1949年珠江、长江、海河同时发生灾害,其中海河流域为特大洪灾;1954年海河、淮河、长江同时发生特大洪灾;1956年海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松花江流域为大洪涝灾害;1982年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流域同时成灾,长江流域再次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受灾的县(市)达到168个;1991年淮河流域、太湖流域特大洪涝灾害,长江、松花江流域重大洪涝灾害;1998年长江、松花江、珠江、闽江、钱塘江等流域同时成灾,前四个流域同为特大洪涝灾害,钱塘江流域为重大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世纪80年代以后,两条以上河流同时成灾的频率明显提高。
③洪涝灾害发生频率特征。就我国江河1949~1998年水灾总体情况而言,长江流域各等级水灾发生次数居首位,共计20次,占大洪涝灾害总数的20%,七大流域之外的诸河流域和珠江流域各15次,居第二位,其次是淮河和松花江流域,长江、珠江、松花江、淮河四大流域发生大洪涝灾害的次数占总洪涝灾害次数的60%。就各流域水灾发生的时间来看,20世纪90年代是水灾最为频繁的10年,共53次,占总水灾次数的一半以上,达53%。
六、卫生系统的抗洪应急的工作机制。
①积极沟通,完善、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公共卫生工作应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水利、民政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加强信息沟通,认真协商、科学预测可能发生的灾情,并做好相关的卫生应急准备。一旦发生灾情,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充分发挥卫生事业的“大卫生观”作用。
②加强再去疾病监测,做好疫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工作。灾区卫生部门必须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并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工作,强化基层疫情报告制度,一岁时掌握疫情信息。
③充分准备,快递、有效地开展灾区医疗卫生救援。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基层卫生人员、各医疗卫生救援队伍的卫生应急培训,认真做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经费保障和物资储备工作。并根据救灾防病相关预案和工作规范,全力做好灾区医疗救治和各项卫生防疫工作。
④加强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参与做好灾区公共卫生工作。在缺医少药、卫生经费缺乏的灾区,卫生问题多,仅靠医生和药物防病治病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和卫生行为指导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
⑤科学评估、统筹规划,快速有效恢复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准确、及时、科学地评估洪涝灾情,可以提高防灾减灾体系整体科学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七、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
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洪涝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记载,1949年前的2000多年中,我国发生过1600多次一泻千里的大水灾。几乎年年有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巨大。由于我国是一个洪涝灾难频发国家这一现实,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为了保护国家的财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切实加强对全体国民进行灾难知识教育,提高对防灾减灾抗灾重要性的熟悉,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抗灾工作,时刻树立防灾减灾抗灾意识,积极投入到防灾减灾抗灾具体工作实践中。我国洪涝灾害发生频繁,因此,我们必须强化防灾减灾抗灾意识,做好防灾减灾抗灾工作。
②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体系,落实防汛责任。在抵御各种自然灾难过程中,也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做好动员和组织工作,保证防灾减灾抗灾工作的有序开展。“面对严重的防汛防洪形势,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一定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精心部署,科学调度,密切配合,真正把各项防汛抗洪措施落到实处。”“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和自然灾难,有关地区和部门全力以赴,组织群众抗灾救灾,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根据防汛抗旱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调整充实指挥部成员单位,增强防抗灾害的协作部门,并将防汛责任落实到地方、到单位、到个人,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级防汛指挥部依照法律法规赋予的指挥责任,统一组织领导辖区内的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把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为应急管理在紧要时刻发挥作用奠定坚实基础。当灾害到来时,各级政府按照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按照责任逐级下派专家组或工作组,深入到乡镇、村庄,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防御工作。防汛指挥部对防灾抗灾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对有关部门和下一级防汛指挥部下达指令,监督指令执行情况,使灾前防御、灾时避险、灾后救助等阶段性重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在指挥决策过程中,应科学指挥决策,优先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落实应急措施,确保有序有效。
③搞好水利基本建设,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近几十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中国更多地在规划洪水使其驯服上下功夫,江河防洪以加高加固堤防为主,在加固加高堤围工程上还要继续加强,必须把江、河道清淤疏浚也同样重视起来。大江大河堤围近年来年年加高,但许多江河基本上被泥沙淤积抬高河床抵消了。只有两条措施一起搞,河道行洪能力才能增大。因此,在防洪涝害工作中应当采取蓄泄统筹,标本兼治相结合,治水与治山相结合,工程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合理规划,综合治理,将下降的水量进行合理再分配,减少洪涝灾害损失。要把绿化造林,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作为防御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来抓。首先要重视生态环境,加强江河上游水土保持,减少泥沙入江河量。对此,应在江河流域封山育林、限制采伐、涵养水源、治洪先要堵住水土流失这个洪灾之源。在山区做好水土保持,这是根治河流水患的重要环节,主要措施是植树造林、种牧草、修梯田、挖蓄水坑和蓄水塘等。这样,山区做好水土保持,上游建库、中下游筑堤,洼地开沟,就能调节蓄水,有蓄有排,既收到防洪,又能防旱的效果。第二,扭转重库轻堤,重建轻管的倾向。增加防洪投入,提高防洪工程标准,尽快扭转江河防洪能力普遍偏低的的被动局面。修筑江海堤围,做好防治屏障,并建立排灌两用抽水机站。第三,疏通河道,还地于水,提高防洪行洪能力。消除堤坝内人为障碍物,严禁和限制围湖造田、围海造田,坚持退耕还湖,加快江河的水电工程建设进度,尽快发挥工程防洪调蓄的作用。第四,增强水患意识,提高大江大河防洪除涝能力。在江河的上游和各河流汇集的地方兴修水库,拦蓄洪水,调节河流夏涝冬枯的变化。
④利用科学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及时准确的监测、预报和警报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在防御灾害过程中,气象、水文等部门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监测手段,及时对洪涝灾害等进行监测预报,适时发出预警信息。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联动,在全面预报暴雨、台风,洪涝趋势的基础上,利用覆盖全省的多普勒雷达系统,对低空云团进行实时监测,进一步开展小范围的灾害性天气精确预报,并逐步延伸到对乡一级的监测预报。迅速发布预警信息和扩大信息覆盖面是应急工作的重要环节。预警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渠道主要有:一是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政府网站等传媒,发布预警信号,插播洪水消息,向社会公众传播预警信息;二是政府组织电信营运商向手机用户发布防灾公益短信息,提醒群众注意防范;三是在紧急时刻,城镇拉响警报器,偏远乡村采取敲锣、鸣炮等事先约定的办法,传播预警信息和转移信号。当今社会是全球化的社会,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往来日益频繁,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这个国际背景,而且很多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必须加强合作,采取联合行动。经济关系、贸易交流、减灾救灾等诸多方面,都是全球性问题,是相互依存的,无一不需要开展合作,需要有共同遵守的规范。2005年7月5日,胡锦涛在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和深化在文化、救灾、教育、旅游、新闻等领域的合作。”2006年4月19日,在美国友好团举行的晚宴上的讲话中再次指出:“中方也愿同美方加强在环境保护、公共卫生、赈灾减灾等领域的磋商和协调。”同时,对一些发达国家防灾减灾抗灾工作中的经验应学习和借鉴,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抗灾工作的能力。
八、洪涝灾害发生各阶段的卫生应急任务及要求。
洪涝灾害前:
①加强防范意识,完善救灾防病应急物资储备。
②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写作,实现资源共享,及时沟通信息,密切关注灾情动态。
③相关卫生单位要掌握辖区内传染病疫情、地质灾害点和生活饮用水的本底资料。
④地处低洼地带的医疗卫生单位要根据灾情预测,主动、高效应对。
⑤组建应急队伍,强化医护人员培训。
⑥实现对重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洪涝灾害期:
①开展紧急救治,确保灾民生命安全。
②开通急救绿色通道,确保高效救治工作。
③落实救灾防病信息报告工作。
洪涝灾害后:
①设立监测点负责传染病监测,疫情报告。
②医疗救济以及疫情控制:1)合理组织,控制疫情。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3)追踪调查以及规定控制区域。
③做好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加强环境卫生。
④做好灾区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洪涝灾害平息阶段:
①认真贯彻执行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②利用一切可以李永东宣传媒介,对群众进行卫生防病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并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及消毒以及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保证居民健康。
③定期开展消、杀、灭和除“四害”工作,搞好坏境卫生,从根本上上消除发生各种传染病和流行病的隐患。
④充分发挥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作用,实行分片责任,群防群治。
一、组织机构
成立校洪涝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靳芳琴任组长,王坤、王云、吴林祥任副组长,赵玲、张凤英、胡盛、杨淑梅、冯玉川、牛永刚、王凌云、安学武、李靖为成员,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本校预防洪涝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总务室,安学武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李靖负责日常事务处理工作。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统一领导全校洪涝灾害应急工作,组织协调解决洪涝灾害处置工作的重大问题。
二、监测和预警预报
1、各领导小组成员要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的作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加强对洪涝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要及时向洪涝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组织师生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附师生转移避让路线图,并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
2、各领导成员要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健全灾情速报制度,保障突发性洪涝灾害紧急信息报送渠道畅通。洪涝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接到灾情险情报告后,要立即摸清情况,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合理处置,发生重大灾情,立即向县委县政府汇报。
3、发现洪涝灾害险情或灾情的师生,应当立即向校领导报告。根据灾情实际情况,及时动员组织受到灾害威胁的师生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险疏散。
三、应急保障工作
洪涝灾害应急防治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跟踪式的、深层次的和各阶段相连联系的工作,是有组织的科学与社会行为,而不是随每次灾害的发生而开始和结束的活动,因此,必须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1、重视通讯与信息传递机构、人员和装备的建设,确保灾害发生前,灾害处置过程中的信息畅通。
2、建立救治物资储备制度,保证抢险救灾物资的供应。
3、加强广大师生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防汛抗旱宣传月”活动通知精神以及市交通运输局有关部门防汛抗旱工作部署及文件要求,5月20日下午,柳州市交通学校组织1800余名师生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当天下午,校园警报响起,全体师生按照事先设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抱头疏散到学校升旗台操场中,全校名师生,用时不到3分钟便快速、有序地疏散到了安全地带。
通过防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进一步掌握了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了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为地震来临时,确保师生安全奠定了扎实基础。
6月16日,建宁县遭受了历史以来从未有过的特大洪涝灾害,损失十分惨重。14-16日连续三天降雨量达444mm,局部乡镇3天总雨量大于500mm。洪水水位超过了20XX年“6.15”特大洪灾水位1.82米,是历史记载以来最高水位,城区最高水位达299.12米,超过危险水位5.92米,大部分楼房的一、二层全面进水,最大淹没水深5.6米。全县城区及10个乡镇、92个行政村共14.8万人受灾,占全县总人口的97%,成灾12.6万人,有0.53万灾民无家可归,因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部分人员死亡、失踪和受伤。城区2座大桥被冲毁,所有电站全部被淹,全县供电、供水、交通、通讯全部中断,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1.87亿元。
一、具体受灾情况
(一)、农林方面:
1、农业方面: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8.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6.3万亩,莲子3.2万亩,果树3.9万亩,制种1.8万亩,烟叶2.98万亩,食用菌450万袋;冲毁农田3.1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
2、畜牧水产业:死亡牲畜3.1万头,畜禽16.8万只;淡水养殖受灾面积6.93万亩,其中稻莲田养殖6.6万亩,损失鱼类4035吨,直接损失5200万元。
3、林业方面:
全县有13家林业企业被淹,冲毁倒塌厂房、仓库2400平方米;冲毁幼龄林和新造林地4万亩,冲毁林业公路250公里;漂走木材3000立方米,木竹成品、半成品3000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7700万元。
(二)、工业方面:
全县154家乡以上工厂全部受灾,其中:全停产企业123家,半停产企业31家;冲毁输电杆15670根,合1561公里;冲走变压器87台,损坏水电站18座,装机1.8万千万瓦,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5亿元。
(三)、其他方面:
全县房屋、水利、市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灾严重,共造成经济损失7.93亿元,其中:房屋3.24亿元,水利设施1.28亿元,交通通讯9800万元,市政设施1.41亿元,文教卫生3100万元,财贸金融7100万元。
二、抗灾救灾情况
6月14日,我县接到省、市关于雨情的明传和气象局报送的《连续性暴雨紧急警报》后,县委书记张来水立即作出批示,进行部署安排,要求各乡镇及县直各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同时,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立即召开全体成员会议,进行紧急安排部署。中央和省、市领导得知我县发生灾情后十分关注,对我县灾区表示慰问,并对抢险救灾和灾后生产自救、社会稳定等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省财政厅、市财政局领导对我县的灾情也给予了极大关心和支持,先后莅临我县视察灾情,指导抗灾救灾,极大地增强了我县人民抗灾救灾的信心和决心。在县委的领导下,通过广大武警官兵及人民群众的奋力抗灾,洪水于16日晚退出。目前,各项灾后自救工作正按照中央和省市领导的有关指示精神,有条不紊地进行,全县组织了由200多名机关干部组成的应急小分队,成立了恢复供水、供电、交通、通讯和卫生、物资等十一个领导小组,开展生自救、重建家园工作,财政部门在开展灾后自救的同时,积极会同民政部门迅速筹集资金及时将灾款下达发放至灾民手中,以及时帮助转移灾民、安置灾民和解决灾民吃穿住医等生活困难。
三、要求给予帮助解决的问题
这次灾害给我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全县尽了最大努力,从各方面筹集资金、物资,应急、解救灾情,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但由于我县经济基础原本比较落后,下半年将面临着财政收入大幅度减收,灾后安置灾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需要大量资金难以筹措,下半年全县工资发放及机关正常运转将难以得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产、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受到严重影响,面临重重困难。当前各项灾后救灾工作刻不容缓,为确保灾后灾民生活和灾区社会的基本稳定,确保全县工资发放及机关正常运转,请求省厅给予我县大力支持,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1、因灾直接造成县财政减收2260万元,其中:工商税收减收900万元,农业税收1360万元;影响当年财力2130万元。为确保我县下半年干部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和机关正常运转,请求给予一次性财力补助2130万元。
2、因灾造成灾民房屋、农田、水利水电设施、校舍、市政设施、医疗卫生设备、文化体育设施等毁坏严重,预计需各项救灾资金1.2亿元,目前本县已筹集下达救灾资金200万元,请求省财政厅先给予解决救灾专项资金补助1600万元。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复!
对于地处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危险区域的房屋,每年夏初应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山体变化,看山上是否有裂缝滑坡迹象,查看房子地基和房子本身的变形情况。如果降雨较大,要查看房屋四周有无积水,排水是否畅通,防止山洪冲击或浸泡房屋;对应急情况下的撤离方向和地点要做到心中有数。
检查用电线路和设施,低洼地区要重点检查,采取适当防范措施,对失修、老化则未及时更换的线路和设施,应提前关闭电源。
走路、车辆行驶应远离危险建筑设施(如危房、危墙、广告牌等),遇低洼积水应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暴雨、洪水发生后:
发现重大暴雨、洪水征兆或已经发生暴雨、水灾害时,在防止和延缓险情、灾情扩大的情况下,如需要施救,应尽快将信息传递出去,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争取救援,或及时拨打110、120、119以及其他社会求助电话,说明事发的详细地点、险情程度、被困人数、联系电话等。
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陡落,但持续时间长。当在河道内进行施工或拟过河时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麻痹迟疑。汛期河道涨水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再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
发生暴雨、洪水时,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杆(塔)、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企业应视情况留住员工统一躲避暴雨、洪水,安排临时食宿,员工应及时通知家人。
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就近避雨,车辆应选择安全行驶路线或就近在安全场地停放。
当积水深度接近车辆底盘时,驾、乘人员下车时应双脚同时着地,离车迅速到安全场所。
当房屋内的进水深度将达到最低电源插座高度或带电设备前,应立即切断电源。
可见暴雨洪水自救自护方法非常重要,一定要对其暴雨洪水自救自护方法多加了解,而且不仅要了解上述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还应该了解预防水灾的措施有哪些等知识。
洪涝自救自护方法
洪水来袭,要科学处理,以保证人民生命安全为第一责任,处于危房危险地带的人要迅速转移。实在来不及转移的,向高处,如结实的房屋顶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
为防洪水涌入屋内,可用沙袋堵住门槛。
袋可以用麻袋、草袋、布袋、尼龙袋将里面塞满沙子、泥土、碎石。如预料洪水还会上涨,那底层窗槛之外也要堆上沙袋。
在家中准备适量的食物,饮用水和保暖衣物等,以防挨饿受渴。
如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自制木筏逃生。床板、箱子及柜、门板等,都可用来制做木筏。如找不到捆绑绳子,可用床单、被单等撕开来代替。
20xx年x月x日晚x时,我省xx县发生特大暴雨,造成山体滑坡,xx日凌晨1时许xx江被堵塞后形成xx湖,县城一半被淹,一个村庄整体淹没,城区停电,部分民房倒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灾区急需救灾资金和帐篷、食品、药品、棉衣被等救灾物资。
灾害无情,人间有爱!让我们携起手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与灾区群众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用诚挚爱心铸成抵御灾害的铜墙铁壁,用真情相助换来灾区群众的幸福安康!
百年大灾,刻不容缓。市民政局、市慈善协会、市红十会紧急呼吁社会各界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募捐救助活动。希望市、县、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部队官兵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奉献爱心,踊跃捐款,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倡议人:xxx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有事故发生,为了降低事故后果,通常需要预先编制一份完整的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医院洪涝灾害卫生的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洪涝灾害卫生的应急预案1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时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医院防汛减灾应急处置体系和长效机制,提高抗洪抢险救灾处置能力,为**提供防洪、防内涝的安全保障。
二、工作原则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突出重点;统一指挥、科学调度;分级负责、部门分工;服从大局、团结抗洪”的原则,积极抵御洪汛灾害,努力实现“不死人、少损失”的抗灾目标。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因大风暴雨等灾害性气候影响而给**带来的风、雨、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重大经济损失或重大不良影响的事故,主要包括洪汛灾害及其灾害引起的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和建筑工地等破坏、人员伤亡,或影响其使用、生产及运行安全等应急处置工作。
四、组织机构
(一)成立防洪抢险救灾指挥小组
成立防汛防洪抢险救灾指挥小组(以下简称指挥小组)。
(二)指挥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抢险救灾组
1、指挥小组办公室设在**。其主要职责是:负责领导小组的.一切日常事务,迅速准确了解、收集和汇总雨情、水情、灾情、险情,及时上传下达;协调有关科室、部门做好应急救援指导工作;必要时请求上级有关部门支援或协调组织跨单位应急增援;统计资料上报及归档工作。
2、抢险救灾组:全体干部职工均为抢险救灾组成员,由各科科、组长负责,按照指挥小组指定的地段组织医院人员参加,主要负责险情地段的防护与排涝,组织医院职工家属进行自救和互救,控制洪汛灾害扩大。
五、险情发布后的应急反应
1、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县城区的防洪抢险工作;
2、防洪抢险救灾指挥小组办公室开始运转,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3、领导干部赶赴所负责的区域,检查督促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的实施,指导防洪抢险工作;
4、适时发布紧急防汛期间社会治安管制措施及在受到洪水威胁时发布避洪撤离通知。
六、事件报告
洪汛灾害发生后,要按照本预案,立即展开抢险救援和事件处理工作。
(一)报告程序
发生重大险情后,必须在接报15分钟内,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及县主管局报告紧急情况。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将险情的时间、地点、性质、现场动态及现场联络员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情况报告县委及县政府办公室,情况紧急的可先用电话报告,然后通过网络、传真补报。现场联络员应随时了解现场动态,及时报告现场指挥和处置情况。应急领导小组应对排险除险过程和善后处理情况进行连续、深入、全面续报。
(二)报告内容
1、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设施损失及可能造成影响的情况;
2、灾情发生的基本情况及简要经过,采取的紧急抢险救援措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或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情况;
3、灾情的初步信息或基本结论;
4、灾情的报告、签发人及报告时间。
七、处置程序
(一)发生险情时抢险应急反应
当暴雨持续发生导致医院洪水猛涨,防洪抢险救灾指挥小组立即召开由各成员参加的紧急会议,通报汛情、灾情;迅速部署抢险救灾工作,组织、指挥防洪应急工作,及时向县防洪救灾指挥部报告汛情、灾情、险情和采取的抢险救灾措施,看灾情轻重,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二)抢修排险
1、灾情发生后,抢修排险队应立即投入运作,队长和抢修排险有关人员应迅速到位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相应事故应急预案,并随时将事故应急处理情况报应急领导小组。
2、及时联系和协调其他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特大暴雨造成大面积积水事故时,报办公室联系环卫站及时消除道路垃圾,以免造成井内堵塞,及时疏通堵塞的下水道以免污水回流造成医院大面积污染;道路或桥梁损毁及抢修时,向交通、水务等相关部门报告,及时进行抢险;作业人员发生伤亡时应及时抢救人员;遇到暴雨持续发生时,组织人员落实有关物资和车辆,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善后工作
做好因灾引发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方面的后续处理工作,对发生灾情的。原因和抢险救灾的全过程进行认真调查、总结,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全部工作完成后,将总结情况报县委、县政府、县主管局,同时将所有材料归档保存。
八、工作要求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结合我县实际,加强防洪抢险救灾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民大众的防灾抗灾意识,并制订扎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做好发生洪汛灾害时的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三)防洪抢险救灾指挥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本预案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做好各项防洪应急准备工作,确保组织落实、人员落实、措施落实。
(四)反应迅速,积极应对。
洪汛灾害发生时,各有关科室和部门要迅速行动,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紧张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调查报告、现场保护等工作,及时有效地做好防洪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五)要发扬不畏艰难的精神,顾全大局、通力合作,讲政治、讲奉献,全力进行防洪抢险救灾。
对在防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做出贡献的科室、部门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玩忽职守,给防洪抢险救灾工作造成严重损失的科室、部门和个人要予处罚。(六)防洪抢险救灾工作基本结束后,指挥小组宣布解除紧急抢险期时间,各科室、部门应对防洪预案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防洪新技术、新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交流,并汇编成文字材料。
对防洪工程量、材料、资金、灾害损失等情况应及时记录,按上级有关规定的报表及时上报。医院洪涝灾害卫生的应急预案2由于最近暴雨不断,我辖区又是洪涝灾害易发地区,洪涝灾害期间,各种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危险因素。为做好洪涝灾害期间救灾防病工作,完善救灾防病应急指挥体系和救灾防病预案,确保领导、组织、措施到位,特制定《抗洪救灾应急预案》如下:
一、成立抗洪救灾领导小组。
组 长:易召凡
副组长:肖功雄、杨斌、兰先勇、周俸民
成 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
抗洪救灾领导小组负责洪涝灾害期间医疗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医疗工作;抗洪救灾医疗救援小组负责按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令,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治、消毒灭菌等药品和现场处置设备、物资,保障抗洪救灾医疗应急及本院伤病人员的救治需要工作。抗洪救灾后勤保障小组负责所需医疗设备、药品和其他相关物资及时到位,保证医疗救护正常运行。
二、严格按照抗洪救灾值班表,保证值守时在岗,保持电话网络完好、畅通,做好了药品器材、交通、通讯工作等相关准备工作,24小时待命,按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指令进行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危害,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三、各科室要高度重视汛期传染病的诊治工作,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规范诊疗行为,一旦发现、诊断出法定传染病病例,要及时按《传染病防治法》和院内有关规定进行报告,做到及时报告、及时隔离治疗,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和延误治疗。
四、公卫科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灾害的卫生防病意识和应对能力;加强对抗洪救灾医疗救援组成员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和充分准备,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六、我院将密切与当地政府、居民委员会及村卫生室沟通协调,实时掌握动态情况,加强自身隐患的排查,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工作,尽力避免自身受灾,减少灾害损失。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时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医院防汛减灾应急处置体系和长效机制,提高抗洪抢险救灾处置能力,为**提供防洪、防内涝的安全保障。
二、工作原则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突出重点;统一指挥、科学调度;分级负责、部门分工;服从大局、团结抗洪”的原则,积极抵御洪汛灾害,努力实现“不死人、少损失”的抗灾目标。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因大风暴雨等灾害性气候影响而给**带来的风、雨、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重大经济损失或重大不良影响的事故,主要包括洪汛灾害及其灾害引起的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和建筑工地等破坏、人员伤亡,或影响其使用、生产及运行安全等应急处置工作。
四、组织机构
(一)成立防洪抢险救灾指挥小组
成立防汛防洪抢险救灾指挥小组(以下简称指挥小组)。
(二)指挥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抢险救灾组
1、指挥小组办公室设在**。其主要职责是:负责领导小组的.一切日常事务,迅速准确了解、收集和汇总雨情、水情、灾情、险情,及时上传下达;协调有关科室、部门做好应急救援指导工作;必要时请求上级有关部门支援或协调组织跨单位应急增援;统计资料上报及归档工作。
2、抢险救灾组:全体干部职工均为抢险救灾组成员,由各科科、组长负责,按照指挥小组指定的地段组织医院人员参加,主要负责险情地段的防护与排涝,组织医院职工家属进行自救和互救,控制洪汛灾害扩大。
五、险情发布后的应急反应
1、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县城区的防洪抢险工作;
2、防洪抢险救灾指挥小组办公室开始运转,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3、领导干部赶赴所负责的区域,检查督促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的实施,指导防洪抢险工作;
4、适时发布紧急防汛期间社会治安管制措施及在受到洪水威胁时发布避洪撤离通知。
六、事件报告
洪汛灾害发生后,要按照本预案,立即展开抢险救援和事件处理工作。
(一)报告程序
发生重大险情后,必须在接报15分钟内,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及县主管局报告紧急情况。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将险情的时间、地点、性质、现场动态及现场联络员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情况报告县委及县政府办公室,情况紧急的可先用电话报告,然后通过网络、传真补报。现场联络员应随时了解现场动态,及时报告现场指挥和处置情况。应急领导小组应对排险除险过程和善后处理情况进行连续、深入、全面续报。
(二)报告内容
1、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设施损失及可能造成影响的情况;
2、灾情发生的基本情况及简要经过,采取的紧急抢险救援措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或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情况;
3、灾情的初步信息或基本结论;
4、灾情的报告、签发人及报告时间。
七、处置程序
(一)发生险情时抢险应急反应
当暴雨持续发生导致医院洪水猛涨,防洪抢险救灾指挥小组立即召开由各成员参加的紧急会议,通报汛情、灾情;迅速部署抢险救灾工作,组织、指挥防洪应急工作,及时向县防洪救灾指挥部报告汛情、灾情、险情和采取的抢险救灾措施,看灾情轻重,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二)抢修排险
1、灾情发生后,抢修排险队应立即投入运作,队长和抢修排险有关人员应迅速到位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相应事故应急预案,并随时将事故应急处理情况报应急领导小组。
2、及时联系和协调其他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特大暴雨造成大面积积水事故时,报办公室联系环卫站及时消除道路垃圾,以免造成井内堵塞,及时疏通堵塞的下水道以免污水回流造成医院大面积污染;道路或桥梁损毁及抢修时,向交通、水务等相关部门报告,及时进行抢险;作业人员发生伤亡时应及时抢救人员;遇到暴雨持续发生时,组织人员落实有关物资和车辆,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善后工作
做好因灾引发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方面的后续处理工作,对发生灾情的。原因和抢险救灾的全过程进行认真调查、总结,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全部工作完成后,将总结情况报县委、县政府、县主管局,同时将所有材料归档保存。
八、工作要求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结合我县实际,加强防洪抢险救灾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民大众的防灾抗灾意识,并制订扎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做好发生洪汛灾害时的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三)防洪抢险救灾指挥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本预案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做好各项防洪应急准备工作,确保组织落实、人员落实、措施落实。
(四)反应迅速,积极应对。洪汛灾害发生时,各有关科室和部门要迅速行动,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紧张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调查报告、现场保护等工作,及时有效地做好防洪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要发扬不畏艰难的精神,顾全大局、通力合作,讲政治、讲奉献,全力进行防洪抢险救灾。对在防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做出贡献的科室、部门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玩忽职守,给防洪抢险救灾工作造成严重损失的科室、部门和个人要予处罚。
【教学目标】
1、了解洪水的灾害。
2、怎样做好洪水灾害后的预防。【教学重点】
洪水灾害后如何预防疾病。【教学难点】
懂得洪涝灾害后如何预防疾病流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是世界上多洪水灾害的国家之一。洪水灾害多发生在我国东部。70%的工农业生产搜到洪水的威胁。我国的洪水大多在7月--9月这三个月,主要发生在我国七大江河及其之流的中下游地区。
二、为何洪涝灾害后常会发生疾病流行?
1、洪水淹没大地,原有的基础卫生设施遭到破坏,粪便、垃圾、畜圈以及淹死的家畜造成水源污染,容易引起霍乱、痢疾。
2、环境恶化,蚊子、苍蝇和老鼠的密度增加。
3、灾民居住拥挤,卫生条件差,加上疲劳和对灾后生活的担心,对抗力下降。
三、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
1、确保饮用水和饮食的卫生
2、讲究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3、做好环境卫生
四、作业:
你对搞好洪涝灾区的食品,饮水和环境卫生有哪些建议? 【小结】
【洪涝保障方案】推荐阅读:
洪涝灾害防御知识宣传06-14
活动医疗保障方案05-28
应急保障方案案例09-10
电信机房保障方案09-11
住房保障工作方案11-22
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方案11-14
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11-27
市劳动保障局分析评议阶段实施方案12-14
某年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实施方案09-13
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下载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