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第15课(精选10篇)
课程标准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为了克服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罗斯福新政具有开创性意义,为二战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树立了典范。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在初中教材讲过,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初中时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史实,对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认识比较肤浅,需在学习本课时进行深入探究。学习研究本课对认识当前金融危机有一定现实意义,学生有探究的渴望和兴趣,只是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
教学方法
1.课前让学生上网查阅有关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其影响方面的资料,使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有关统计数据,利用影视作品和图片生动再现当时的情景,同时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探究相关问题的能力。
3.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开互动式讨论,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
学习方法
1.带着老师设置的问题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在学习本课时积极参与讨论,改变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课后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更多有关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资料,撰写小论文,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罗斯福新政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哪些有益的启示?通过撰写小论文,树立一种关心社会、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影响。3.掌握凯恩斯主义的思想主张。
4.比较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的相同之处。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插图和文字材料,探究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特点。2.通过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归纳其应对危机的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改革措施,探讨其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以及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新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尽管新政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但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重难点分析 重点
经济危机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重点
经济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影响。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在1928年竞选总统时,曾说,“今天,我们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最终战胜贫困”,预言“每家锅里有一只嫩鸡,车房中有两辆车”。他为美国人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生活前景,可是不久他就获得了“饥饿总统”的绰号,这是为什么?
学习新课
一、经济大危机 多媒体课件显示:
美国汽车长龙
被迫廉价出售汽车
请你观察图片后回答: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2.被迫廉价出售汽车的背后,存在哪些社会原因?
学生:①特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呈现一片“繁荣”,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②社会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却相对贫困;分期付款等方式下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供需矛盾尖锐;政府奉行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对市场不加干预。多媒体课件显示:
图一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图二
教师:通过图一我们看到的是来往穿行于华尔街的人们像一群热锅上的蚂蚁。1929年10月24日被称作“黑色星期四”,这天美国股票市场崩溃,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几乎都失去了他们终生的积蓄。到这天交易结束时,已有11位著名金融家自杀。
这一天也被看作是大危机爆发的标志。请你结合图二和教材内容,说说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有哪些?
学生:来势猛,范围广,持续时问长,破坏性强。波及全球,货币贬值,金融危机,社会政治危机。
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 1930年,美国决定提高多种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关税。德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则以牙还牙,都采取了提高关税的措施。对此,关、英、德、法等国曾召开国际会议,试图调整国际经济关系.但终因矛盾重重而没有取得成绩。
材料二
请你阅读材料,识别图片,分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
学生:影响: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国际关系日趋恶化。2.整个社会,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二、罗斯福新政
教师: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各国纷纷寻找出路。1933年4日,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决定通过新政的办法解决危机;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走上建立法西斯专政的道路;日本在1936年“二二六”兵变后,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当时的国际形势一是国际经济关系紧张,二是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日趋动荡。罗斯福运用制定经济新政策的手段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始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克服危机的实践。
美国罗斯福接任总统时,正值美国信贷危机达到顶点,32个州的银行全部倒闭或停业,整个金融系统瓦解。因此新政首先从整顿金融业开始。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整顿金融有哪些具体措施?
学生: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和改革税制等。
教师:除此之外,罗斯福还在工商业、农业、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让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多媒体课件显示: 阅读下列材料:
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工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最低工资每小时40美分,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罗斯福对企业主说:“工人高工资和短工时不会伤害雇主,因此,这样干,比失业和低工资对雇主还更好一些,因为这造成更多的人有钱有时间去购买雇主的产品。这是工业复兴法的真正核心的简单概念。”
请回答:
1.《全国工业复兴法》出台后,报纸上咒骂罗斯福是天天吃“烤万富翁”,《工资工时法》出台后,报纸上又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请分析:报纸上的观点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利益,为什么说罗斯福天天吃“烤百万富翁”?为什么说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结合《国家工业复兴法》的真正核心来谈谈报纸上的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期间对富人和穷人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这种措施与以往资本主义国家赤裸裸地剥削穷人保护富人的政策有所区别,因此,报纸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以此判断报纸代表了富人利益,即资产阶级的利益。
2.罗斯福新政的什么措施限制了富人的利益,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穷人的利益? 学生:这主要体现在《全国工业复兴法》上,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提高了工人的工资。
教师:判断观点是否正确要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加以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本质是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根本上还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向富人敲竹杠”只是手段,其目的是恢复经济,缩小贫富差距,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多媒体课件显示:
图一罗斯福与美国农民进行交谈
图二兴办大型工程宣传画
图三田纳西水利工程
以上三幅图片反映了新政的哪些措施?图
二、图三对缓解经济危机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学生:图一反映的是复兴农业,图
二、图三反映的是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一方面为经济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如田纳西水利工程,可灌溉农田,又为工业提供廉价电力资源。另一方面,扩大了就业,扩大了内需。
教师:新政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进行干预,并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这就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关于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教师可列举当时美国社会对新政的几种评价,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多媒体课件显示:
第一种观点: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第二种观点:一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是以少量的所谓救济麻痹工人的斗志。
学生展开讨论,教师总结:
当时人们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不准确,很不公允。第一种观点只是站在垄断资本家的立场,从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来批评指责罗斯福及其新政。而第二种观点则站在无产阶级立场,指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是正确的。但该观点全然不顾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改善人民生活,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工农利益的现实,而要求罗斯福完全满足工农的利益和要求也是不切实际的。
罗斯福只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总代表,维护资产阶级及其国家利益是其最高目标。新政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之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以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人民大众的利益。当然,它不可能解放工农本身。
三、凯恩斯主义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材料,思考问题。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 凯恩斯主义的兴起结束了西方经济思想史上自由放任主义的统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20世纪西方经济的需要。它实际上是在不自觉地主张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适应高度社会化生产力的需要。美国罗斯福政府在芝加哥学派的影响下,大规模地推行“新政”,该学派的观点与凯恩斯主义基本相同。
材料二 新政的实践也推动了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系统化和完整化。国家干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余伟民等著《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请你阅读后思考:
1.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说明凯恩斯主义出现的历史原因。2.它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1.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促使人们进行反思,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罗斯福推行新政的需要。2.二战后,西方各国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教师:当然凯恩斯主义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只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它不能克服经济危机。
一、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的选择
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够提供有益于学生个人成长的学习环境和自我发展的平台。其活动课题要依据学习领域或主题相关的学习内容选取,以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互融互通,理性和非理性、认知和情感、价值规范和内在本能达到高度的协调一致。对于人教版必修1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第三目“红军长征”那个年代的事情,当今的学生了解不多,而新教材对于长征的介绍比较简单,仅六百多字。 学生浏览了这些课文内容以后,只是对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有了大致的了解,对长征的总体印象还是比较抽象的,根本无法体会长征的艰巨性,无法理解长征精神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也就很难有更深层面的理解。让学生对长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笔者引入“再说长征”作为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的原动力。
二、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的设计
对活动内容进行设计是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关键环节,关系着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和最终结果。高中一年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活动还未形成清晰的认识, 因此,教师要预先设计好活动主题,提供必要的活动建议和提示,才能使学习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随着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活动了解与接受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能力,逐渐减少相应提示,直至学生能够自主地提出并完成活动课题。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搜集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上网或到图书馆、书店等地查找资料,让学生亲自触摸历史、了解历史、感悟历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2.提出问题。兴趣是开启学生思维的关键,学生依据教材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师要保护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因此,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难是易,是大是小,教师都应给予适当的肯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3.确定问题。通过将问题与所获取的材料一一对应,并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分析,从而设计出中心问题。
4.探究问题。教师根据设计出的中心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分组探究。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扎扎实实做学问、实事求是看问题的作风,使学生学会“从证据中重建过去”,强化“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每组组长负责将中心问题分为几个子问题,子问题的题目由学生自拟,进行深入探究,然后小组将已获取的材料整理总结,撰写成文,要求论点清晰,论据充分。探究成果提纲大致如下。
主课题:再说长征、重返长征路、长征故事大家说
历史概况:对手的较量、共和国的脊梁、长征意义、 长征精神
冲浪乐园:长征途中诗词鉴赏、长征组歌欣赏、长征影视作品赏析、长征学习活动感受大家谈
三、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的要求及评价
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要求以及评价。笔者是通过以下几点来要求学生提交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的:一是从培养学生知识素养的角度来考虑,要求学生做一份小报,并且强调在小报中至少要有一篇文章是学生自己写的,要能反映出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掌握了哪些知识。二是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角度来考虑,要求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装订成册,并注明出处。 三是从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角度来考虑,要求学生运用一种独具特色的方式,把在活动中探索研究的内容展示出来,鼓励创新。
在本次活动中,学生学习了红军长征的多方面知识,如长征的主体、长征途经的城市、长征中的事件等以及与长征相关的诗词和影视作品,研究了《长征中的点滴记录———会宁》《重走长征路》《毛泽东长征诗词研究》 《长征影视作品赏析》《纪念长征———回首长征中的年轻一代》等。经过推荐,活动部分成果发表在 《中学政史地》等刊物上。
四、对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归纳认识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建文帝和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②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②阅读课文、史料,观看视频,正确地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提炼、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方法。③采用创设情境,启发式与比较法相结合,感悟内化,激励践行等教学方式落实课标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是八股取士。
教具学具准备: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朱元璋》的主题曲,直接点明主题。
2.落实课标
(1)明朝的建立
播放动画评书版的《明朝那些事儿》。学生看动画评书,总体认知朱元璋。
师:说说评书中朱元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积极发言,了解朱元璋虽出身贫寒却终成大业建立明朝,并掌握明朝建立的史实。
师:创业不易,守业更难!朱元璋是用什么措施来巩固明朝统治的·
(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第一,自主探究。出示学案引导学生标注知识点。
第二,初试身手。让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抓重点词总结归纳并展示成果,之后用多媒体出示答案。
第三,创设情境。走近明朝一位官员的生活,了解一下明朝那些事儿。
第四,举一反三。教师出示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示意图,学生根据秦朝示意图小组合作制作明太祖加强君权的示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明太祖加强君权示意图。学生看图回顾明太祖在地方和中央的各项措施,认识到其一步步把军政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加强了君权。
第五,图说历史。展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元世祖、明太祖”图片。说说他们为巩固统治分别采取过哪些措施·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皇帝,說说其统治措施。先组内分享,再展示。
(3)明成祖统治的措施
出示“靖难之役”视频,了解朱元璋的继承人如何加强君权的。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结合课本知识归纳总结:①视频中介绍了哪几位皇帝·②建文帝为加强君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后果怎样·③明成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3.反思完善
(1)“朱”联璧合。出示本课学习的明朝三位朱姓皇帝及其采取的加强君权的措施,让学生连线使皇帝与其措施结合,巩固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的统治措施。
(2)知识整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形成结构。学生根据课件内容,先自主回顾明朝统治者对各个阶层采取的措施,再小组交流,然后在老师引导下回顾各项措施,形成结构,加深印象。
(3)重点提示。明初统治者的措施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厂卫特务机构是明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采取的“非常”手段,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也是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给明朝的统治埋伏了危机。
4.巩固拓展
(1)自主闯关。让学生自主选题,集体动脑,完成练习,巩固知识。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题,检查学习情况。
(2)感悟历史。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要“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怎样的社会环境才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
(2)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存在;
(3)理解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正确看待和评价各个时期儒学的历史地位;
(4)通过对历史上儒学的发展变化的有关知识的掌握,了解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规律,探究宋明理学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2)了解思想观点,观察儒学发展变化,分析其历史地位和价值;并联系相关知识,比较综合归纳、探究历史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三教并重局面的出现,反应了不同文化的互补可以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反应了维护互补的重要性;
(2)儒学从佛教、道教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认识这是中国儒学的一大进步;
(3)心学的出现既反应了理学的发展,也说明了理学的不足,新的思想萌芽呼之欲出;(4)援引一些对宋明理学评价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教学重难点
重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思想内容
难点:正确评价宋明理学 教学内容 导入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宗教的兴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2.为什么汉代儒学刚刚确立了正统地位,汉以后人们对佛教的兴趣日增? 一、三教合一:(儒、佛、道三教合归儒)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即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遵道”。(1)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
①佛教的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他们将佛教作为巩固统治,麻痹和奴役劳动人民的精神武器;其次是社会矛盾的尖锐。当时南北对峙,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剥削残酷,压迫深重,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再次,佛教本身具有很大欺骗性。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生幸福上,使人感到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和安慰;第四,实际经济利益的驱使。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力量;第五,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机会均等的满足。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道教创立于东汉末期,开始主要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军大起义。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在江南江北广大地区仍然继续流传,在上层社会中也拥有不少信徒。魏晋以来,封建统治阶级逐步对原始道教从理论上、组织上加以改造,使它成为巩固统治的精神工具。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东晋末年,孙恩、卢循以五斗米道为号召,领导农民起义。南北朝时,官方道教已经形成。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儒学之所以会受到来自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其中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儒学本身在思辨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由于孔子本人罕言“性与天道”,所以如何从哲学本体论上论证儒家
3③“格物致知”——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这是一个强调不断进取从而不断完善的过程,从世界观到方法论,“程朱”就这样给当时的人们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问题探究: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
“格物致知”思想的前提是“理”是在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的,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探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根据这一理论,规律、真知是通过实践而发现、认识的,而不是人们思想中先天存在的。(3)发展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元朝将其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问题探究: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什么?
程朱理学是吸收了佛、道哲学思想部分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儒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道德规范,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2.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2)主要主张 ①陆九渊的心学理论
A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在理学的自身发展过程中,理学家们也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产生了歧异。南宋时期,一些儒学家如陆九渊等在认同理学主流观点的同时,他们不满意程朱理学对于“理”探究方式的繁琐。相对而言,这批学者更受到佛、道教强调个体修养作用这一思想的影响,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理”就是内在的“心”,提出了“心即理也”的观点:“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被称为“心学”。B求“理”的方法——“发明本心”
陆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简单明了,不用学习也能体会,不需要旁求他索,通过世界外物或者咬文嚼字埋首经书,都是繁琐无用的求证方法。因此提出认识来自心中,所谓“发明本心”也就是要直达自己的内在良知,“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强调自我的能动作用,这与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发生分歧。②王守仁的心学理论 A背景:
随着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定,其本身也逐渐成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特别是程朱理学与科举制度正式挂钩之后,许多知识分子更多地将程朱理学看作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王守仁等很多学者认为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从而引起社会动荡,主张以心来更新理学。这种思潮的结晶便是“阳明心学”。B核心:“致良知”
认为人生而有“圣人之心”,社会论理道德观念其实就存在于本心之中,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知识链接:王守仁年少时,非常喜欢下棋,常常为此耽误功课。其父屡次责备他,但总是不能改正,一气之下将象棋扔于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诗一首表明自己的志向。“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日丢,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山川逐浪游,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他以诸葛亮自喻,决心做一番事业,从此发愤苦读,学业大进。明弘治十二年考取进士。(3)陆王心学的地位和影响
①王守仁创立了庞大的心学体系,兼之他身居高位,事功显赫,又勤于讲学,因此明中期以后他学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②王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肯定普通人生活欲求的正当性,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③心学的崛起,直接冲击了正统儒学的影响,对晚明思想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注意: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争论是理学内部的分歧,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
三、理学的影响
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极为深远:
消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如清代学者戴震所抨击的,“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提示认识历史现象要采用辩证的观点,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进行分析。任何只强调一个方面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课后探究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 ①相同点: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场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②不同点:
1(海南历史,10)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2.1791年,在伏尔泰逝世13年后,伏尔泰的遗骨被迁葬到巴黎先贤祠。迁葬之日,10万人为他送葬,伫立街头迎送灵柩的人更是多达60万。他被巴黎人民如此景仰和爱戴的主要原因是
A.他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B.他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重视公共意志 C.他是法国启蒙运动不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 D.他编纂了《百科全书》,使启蒙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
3.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4右图为法国大革命中处死国王路易十六的场景,处死路易十六主要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一种社会学说 A.天赋人权说
B.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说 C.三权分立说 D.自由、平等说
5卢梭的思想主张与其他启蒙思想家相比,其主要不同在于 A.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C.对财产私有制的认同
B.对教权主义的抨击 D.对主权在民的认同
6《大国崛起·激情岁月》解说词:“伏尔泰和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破重重黑暗 1 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那么,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 A.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
C.打倒等级制度,倡导君主立宪
B.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D.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7..恩格斯说:“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法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 B.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并影响世界 C.法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D.法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8 伏尔泰在《巴比伦公主》一书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伏尔泰描绘的国家是 A.法国 B.巴比伦 C.英国 D.德国
9、“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伏尔泰在这段话里主要表达了
A.生而平等是天赋人权 B.反对专制制度的强烈愿望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 D.主权在民的思想
10、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这样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材料指出卢梭相比于伏尔泰思想的不同点是()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②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③提出社会契约论 ④提出人民主权学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11、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利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能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他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12、19世纪初,哥尼斯堡的新人结婚时常到某位哲学家的雕像前献鲜花,该哲学家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他的主要观点是()A、自由平等 B、社会契约 C、三权分立 D、人非工具 13、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而17世纪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影响却远远未能达到这一步。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思想家们的思想产生的时间较早 B、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C、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D、当时中国思想家们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政治设想 14、17、18世纪,中、法两国都出现了思想的启蒙。两者的相同之处有()①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②都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③都提出了限制君权的设想 ④都引发了反封建的社会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08上海综合能力,12)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不久前,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
A.《论法的精神》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 16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
A.三权分立说 B.天赋人权说 C.人民主权说 D.社会契约论
17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18、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19.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20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为丰富人文精神的宝库,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以下观点哪一项是卢梭提出的()
A.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B.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教,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C.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2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的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一瞬间,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而共同体就以这同一个行为而获得了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
——卢梭《社会契约论》
(1)分别举出与材料一和材料二作者大致生活在同一时代,且有相同或相近思想的中国和法国的另外两位思想家。
(2)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指出中国和法国在非常相近的时间内产生类似思想的共同原因。
(3)两国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阶级属性和作用两方面谈谈中国和法国 的这种相似思想的不同之处。
第14课
课标要求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落实课标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具体原因:贫富分化严重,群众贫困购买力低,而企业却盲目扩大生产,生产与销售矛盾激化;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③直接原因:股票投机过度,导致股市崩溃。
2、标志: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
3、特点:来势凶猛;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
4、影响:
①引发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出现经济大萧条,世界贸易额锐减。
②引发政治危机: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和绝望情绪,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社会动荡不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③造成世界局势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大危机给美国以空前严重的打击;②时任总统的胡佛及其政府仍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③罗斯福在1932年大选中获胜。
2、内容:
① 整顿财政金融;② 调整工业生产(中心措施);③ 调整农业生产;④ 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3、特点: 在确保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采取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的办法,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矛盾。
3、影响及评价:
①直接影响:取得显著成效,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
②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③历史影响: 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并被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借鉴,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
三、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革命
1、产生的背景:
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促使人们进行反思,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
2、基本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3、评价:
①积极作用: 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分解课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国两制”理论形成的过程和含义;
2、掌握“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实践过程及意义;
3、熟悉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新发展的表现;
4、探讨台湾顺利统一的方法及重大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联系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与香港问题的解决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与实践的可行性;
2、联系台湾问题的现状掌握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一个中国”的观念,提高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的意识。[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含义;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难点]统一台湾存在的阻力;台湾顺利统一的方法 [自主天地]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史料链接]“一国两制”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和平统一祖国。那你了解台湾的历史吗?
(1)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澎湖等岛屿,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2)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3)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了台湾府,隶属福建省;(4)1885年:中法战争后在台湾设立行省;(5)1895年:通过《马关条约》日本强占台湾;(6)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把台湾归还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归祖国;(7)1949年:蒋介石逃往台湾,海峡两岸再度分离。
(一)形成过程:
1、雏形: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除外交外,台湾一切事物都有蒋介石全权处理,后者还可以派人参加中央政府;
2、基础;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 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等等。这些原则后来称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形成:80年代以后,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4、宪法保证: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5、成为方针:1984年,“一国两制”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注解]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享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的高度的自治权,但不是完全自治。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还可以保留军队。
问题探究1:为什么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 原因:(1)“一国两制”是我们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的,符合中国的实际,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2)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和平解决,可以避免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符合人民的愿望;(3)“一国两制”既可以确保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又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总之,“一国两制”是顺应时代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的正确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
(二)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历史回顾]香港问题的由来是怎样的?
①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中被割占;②九龙司:1860年《北京条约》中被割占;③新界:1898年《中英展拓界址专条》中被租借。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条件:
①物质: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理论:“一国两制”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完善,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指明方向;
2、香港回归:
(1)过程:①提出方案: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正式提出以“一国两制”方案收回香港;
②签署声明: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届时将把香港交还中国;
③恢复主权: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正式生效。
(2)意义:①香港的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②香港的回归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澳门回归的过程:
①1987年4月,中葡双方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祖国怀抱。
4、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1)对中国:①洗雪百年国耻,提高国际地位;②开创港澳和内地共同发展繁荣的新纪元;③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④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为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成功典范。
(2)对世界: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问题的成功范例;
问题探究2:同是“一国两制”,政府在港澳和台湾的具体应用上有什么不同?
——除了享有香港、澳门拥有的一切权力之外,台湾还可以保留军队,但不应对大陆形成威胁。
问题探究3:为什么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重要性:①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②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发展和繁荣;
③解决台湾问题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紧迫性:①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敌视、颠覆活动仍然存在,不断插手台湾事务;
②台湾岛内的台 独势力日益发展,企图分裂国家。
△国际敌对势力和台湾岛内的台 独势力是台湾统一的两大障碍。
二、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文革结束后,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上了议事日程; 2、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3、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宽,台湾民间回内地探亲、观光、投资经商、文化交流等活动不断加强;
4、两岸还以民间团体对话的形式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接触与会谈,并于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一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 5、1995年,江泽民主席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就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八项主张;
△八项主张核心内容: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②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意义:体现了党和政府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诚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6、2002年,中共十六大关于台湾问题的内容:
①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呼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两岸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仅在恢复对话;
③郑重声明: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注:其中斜体加黑部分为记忆方法,要求学生了解、能大致复述即可。
[各抒己见]依据以上内容,你认为台湾如何才能顺利回归?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答案要点:
1、方式:由学生各抒己见,注意强调“一个中国“立场;
2、意义:①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根本基础,没有祖国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振兴。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突出标志,是民族复兴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
[时政要闻]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思维拓展]你认为国共两党60年后能够再度握手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你从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中能得出什么认识?
条件:①和平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主题;
②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人民渴望和平统一;
③祖国大陆经济政治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提高;
④改革开放以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加强,联系日益密切;
⑤“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并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认识:①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②中国统一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我们必须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致、共同排除外国干涉势力的阻挠,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③台 独势力猖獗,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
一、知识点拨
(一)知识网络
(二)历史解析
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阶段
我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发展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来考察,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农业时期。这一时期耕作技术的特点是刀耕火种,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并广泛使用木器、骨器。人类现今种植的主要作物,基本是在原始农业时期栽培成功的。在各种栽培作物中,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稻为主。
第二阶段,沟洫农业时期(从夏朝开始,经商、西周直至春秋)。当时,华北地区沼泽较多,要在低平的区域发展农业必须首先开沟排水,由此而产生了沟洫农业。这一时期,木石工具仍在广泛使用,但青铜工具已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后期还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在农时的掌握、耕地的管理、育种、施肥、除草、治虫等方面,都获得
了初步的成就。
第三阶段,精耕细作农业的成型期(从战国开始,中经秦、汉、魏、晋以迄南北朝)。这一时期,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在农业技术方面,北方旱地农业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形成并日臻成熟。耕耙耱技术形成,人工施肥受到普遍的重视,选种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病虫害防治和其他自然灾害的防治技术有了可观的成就,出现了《齐民要术》这样代表当时世界农学最高水平的著作。
第四阶段,精耕细作农业的扩展时期(自隋唐至元代)。这是我国封建经济制度逐渐成熟期,也是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时期。此一时期,全国经济重心逐步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以南地区,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在农业工具方面,出现了使用轻便的曲辕犁、用于深耕的铁搭、适应水田作业的耖和秧马等,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农业达到
了一个新的水平。
第五阶段,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时期(包括明代和清代前期)。随着人多地少情况的出现,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美洲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改善了中国农作物的结构;在北方,二年三熟制获得了发展;在江南地区,双季稻开始推广,华南和台湾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一年三熟的种植模式。
封建政府对小农经济的扶植
原因:小农的大量存在是封建国家赋税、徭役的根本保证;稳定小农,社会秩序才能稳定。因此,稳定小农经济关系着封建政权的安危。
措施:调整生产关系;限制工商业发展;兴修水利;奖励垦荒;推广先进生产技术
及优质农作物的种植等。
影响:有利于人民生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封建国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政权巩固的基础。这些政策一般只出现在封建王朝的早期,其中对工商业的限制和过度的垦荒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后果。
二、学习自评
(一)知识掌握
1.我国先民发明的最早松土农具是()
A.铁犁牛耕B.钱和镈C.耧锄D.耒耜
2.在种植业方面,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A.小麦水稻B.粟黍C.粟水稻D.黍稷
3.下列对曲辕犁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的江东地区
B.标志着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C.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
D.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
(二)能力提高
1.人们使用铁农具并将其逐渐推广是在()
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2.战国时期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漕渠C.白渠D.龙首渠
3.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
A.晋朝以后B.唐朝以后C.宋朝以后D.明清时期
(三)延伸拓展
1.西汉时,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行的是()
A.垄作法B.代田法C.耕耙耱技术D.耧车
2.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灌溉工具的是()
A.筒车B.翻车C.耧车D.水车
3.在封建社会,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
①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求②进行交换,获取商业利润③交纳赋税④贱买贵卖,以
有易无
A. ①②B. ①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四)模拟练习
1.西汉发明的耧车是一种()
A.松土工具B.播种工具C.灌溉工具D.碎土工具
2.下列关于我国传统社会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②农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获取利润③农业生产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④基本上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3.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②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③具有男耕女织的特点④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⑤农产品贸易发达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初年,人口只有9 000多万,经过一百多年,乾隆末年增为3亿。耕地面积在1685年(康熙中叶)为6亿亩,1724年(雍正初年)增加到7.2亿亩,1766
年(乾隆中叶)达到7.8亿亩。
材料二(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只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
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
请回答:
(1)材料
一、材料二反映了清代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矛盾?
(2)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情况?它和材料
一、材料二有何关系?从中你得出
什么启示?
5.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毛泽东说:“(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地主和贵族对于从农民剥削来的地租,也主要地是自己享用,而不是用于交换。”
请回答:什么是自然经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什么?
三、能力拓展
(一)学法指导
历史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土地制度的演变、社会形态的更替,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封建制度的确立及封建王朝对生产关系的调整,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例题:战国时期,战乱不休,但社会经济却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各诸侯国注重发展经济B.民族融合的结果
C.封建制度的确立 D.铁犁牛耕的出现
(二)例题解析
例题:我国犁耕技术基本完善的标志是()
A.耦犁的推广B.耧车的使用
C.曲辕犁的出现D.耕耙耱技术的形成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住题干中的“犁耕”一词。B项中的耧车是播种工具,不属于犁耕技术;D项耕耙耱技术属于耕作技术,也不属于犁耕技术,可以排除。AC两项属于犁耕技术,但曲辕犁比耦犁更为先进,它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能适用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一直为后世沿用。正确答案为C。
(三)学习拓展
我国不仅是世界农业发生最早的国家之一,而且农业生产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结合本课所学,说说我国传统农业的领先地位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相关信息
(一)历史资料
在清代以前,我国的传统农业技术有过两次发展:一是在两汉时期,由于开发黄河流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形成了以抗旱保墒为主要内容的北方旱地农业技术;二是在唐宋时期,由于开发长江流域低洼沼泽地区,形成了以防旱、排涝为内容的南方水田农业技术。至清代,由于农区的耕地已开垦殆尽,人们便开始关注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集约经营、多熟种植的精耕细作农业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这是我国农业生产从以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产量为主,转入到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来发展生产的重要历史时期,标志着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乾隆时,全国人口已达3亿,中国农业养活了当时世界人口(约9亿)的三分之一。这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国外学者也都认为,18世纪的中国农业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发达的农业。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到达中国。据当时随马戛尔尼使团来华的巴罗估计,中国的粮食收获率高出英国。“(中国)麦子的收获率为15∶1,而在欧
洲居首位的英国为10∶1。”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经济系赵冈教授在《重新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一文中说:“与欧洲比较,直到明清为止,中国的农业生产是最先进的,产量遥遥领先于欧洲„„
比起欧洲的庄园制度,效率高出许多。”
法国著名的汉学家谢和奈在《中国社会史》中也说:“中国农业于18世纪达到其发展的最高水平。由于该国的农业技术、作物品种的多样化和单位面积的产量,其农业看来是近代农业科学出现以前历史上最科学和最发达者„„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时代的许多欧洲地区的农业可能显得特别落后。”
(二)学术前沿
小农经济和家庭联产责任制
学者认为:小农经济与社会大生产不相容,对社会生产发展有局限性,如不加以改造,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传统农业小农经济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还有容纳生产力发展的余地。在今天我们的农村中,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经营的家庭联产责任制,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的延续,是小农经济仍有潜力的反映,对这种潜力应予利用,否则不利于生产。目前家庭联产责任制应该稳定,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发展方向。
(三)历史回响
中国农民彻底告别农业税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草案,延续数千年的农业税终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
作为一种在农村征收、来源于农业并由农民直接承担的税赋,农业税在中国古代社
会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和变化。
据史料记载,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初形成制度。
唐初继承了北魏至隋朝的均田制和与均田制配套的租庸调制。安史之乱后,宰相杨炎提出了两税法,将唐中期以来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为户税和地税两种。这一制度基本
为后来的王朝所继承。
明初的赋役制度是赋和役分别征收的,赋以土地为对象征收,按田亩计算。到了中后期,张居正提出了“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介于“两税法”与摊丁入亩之间的赋役
制度,它把赋税、徭役合并,折银征收。
清朝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将人丁税并入土地税,实行地丁合一。田多丁
税多,田少丁税少,无田无丁税。
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要全面贯彻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下列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有()①公民有不信教的自由 ②到教堂内进行无神论宣传 ③外国教会派人到中国传教 ④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学校教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②违反了这一政策,错误。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③错误。①④均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故选D项。答案:D
2.据人民网报道,目前西藏自治区共有1 700多个宗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人数达46 000多人,各种宗教活动的开展使信教群众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这说明()A.我国积极鼓励人民群众信仰宗教
B.我国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C.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D.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得到充分尊重
解析:A、B、C三项没有体现材料反映的主旨。答案:D
3.在我国,宗教关系可以实现和谐的根本原因是()A.信教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B.我国有多种宗教并存
C.我国的宗教是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
D.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解析:抓住关键词“根本原因”,故选D项。答案:D
4.2012年9月11日,天津大悲禅院向河北区红十字会捐款10万元为云南彝良地震灾区奉献爱心,同时祈愿灾区早日渡过难关,重建美好家园。这反映了()A.我国宗教能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B.我国宗教性质已发生根本变化 C.宗教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交触
D.我国宗教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做贡献
解析:A项,应为“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B项“发生根本变化”说法错误。C项与题干无关。故选D项。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了我国宗教的相关政策。④说法错误,故选A项。答案:A
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撰文指出,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据此回答3~4题。3.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A.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B.使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 C.打击一切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 D.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目的是使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故选B项。答案:B
4.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①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 ②使宗教活动有正确理论的指导 ③更好地全面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④促使宗教尽快消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我国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宗教信仰政策,把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故选C项。②说法不科学;④说法错误。答案:C
5.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但除道教以外,其他各大宗教都是由国外传入的。在处理国内宗教与外国宗教的关系上,我国政府()①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 ②不允许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③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④坚决打击外国宗教势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同时并不排斥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开展对外交往,故①②③正确。④观点错误,我国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及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而不是打击一切外国宗教势力。答案:A
6.要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把信教群众团结起来,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上来。在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能够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因为()①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 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宗教已经从本质上得到了改变
于促进社会和谐,④正确。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我国宗教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与题意无关。故选C项。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历来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多民族多教派国家十分重视的问题,有不少国家正是由于这两个问题处理得不好才导致了社会的动荡以致国家的分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我国又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但相对这些国家而言,我国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可以自豪地说:“风景这边独好”。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我国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为什么能做到“风景这边独好”?
答案:①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被铲除,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的民族关系。
②我国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促进了新型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③我国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民族政策,切实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状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国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把封建迷信活动、邪教活动与正常的宗教活动区分开来。
1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政府历来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现在,仅西藏自治区就有1 700多处佛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4.6万余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清真寺2.3万多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人。信教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得到满足,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宗教节日、宗教传统等得到尊重。
谈谈你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这一观点的看法。
答案:①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由宗教自身规律决定的,这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不是保护一切宗教活动,而是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
一、知识点拨
(一)知识网络
(二)历史解析
中外关系正常化的症结
新中国建立以后,美国不仅自己拒不承认新中国,还阻止其他国家同新中国建立正常关系。他们继续“承认”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采取了排斥新中国的立场。因此,是否真正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即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许多国家同中国建交和发展关系的症结所在。对中国来说,台湾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原则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同西方国家的建交谈判中,始终坚持“一个中国”这个不可动摇的原则立场。因此,在与中国达成建交公报中,外国必须就这一问题表明自己的立场,并且在实际行动中断绝与台湾当局的“外交关系”。
二、学习自评
(一)知识掌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恢复是在联合国()
A.第24届大会 B.第25届大会 C.第26届大会 D.第27届大会
2.促使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政府预见到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B.美国人民要求改善同中国关系的呼声高涨
C.为了使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D.美国政府认为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3. 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中美双方签订了()
A.《中美联合公报》
B.《中美建交公报》
C.《中美和平友好条约》 D.《共同防御条约》
4. 1972年访问中国的日本首相是()
A.大平正芳 B.田中角荣 C.佐藤荣作 D.福田赳夫
5.下列国家不属于上海合作组织的是()
A.俄罗斯 B.吉尔吉斯斯坦 C.乌兹别克斯坦 D.土库曼斯坦
(二)能力提高
1.新中国成立以后,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下列属于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有()
①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度与苏联缓和关系 ③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④对中国大陆实行全面经济封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70年代初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与美苏争霸的发展态势有关
B.它是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表现
C.它是中美两国在对外政策原则上的调整
D.它不能消除两国关系发展中的所有障碍
3.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尼克松访华 ②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③邓小平访美 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④①②③
D. ④②①③
4.日本抢在美国之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直接原因是()
A.中日两国人民有着长期友好的交往 B.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C.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恢复
D.中美关系开始改善
5.当前存在着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其根源是()
A.帝国主义 B.霸权主义 C.殖民主义 D.恐怖主义
(三)延伸拓展
1.美国总统尼克松在20世纪70年代接见《时代》周刊记者时表示:“如果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这段话的实质是()
A.尼克松敬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B.尼克松渴望看一看新中国
C.美国急于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
D.美国人对新中国不了解
2.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在制定国家外交政策时()
A.没有必要区分朋友与敌人
B.认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C.确定敌、友关系是首要原则 D.应该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3.人们称1972年尼克松访华为“改变世界的七天”,主要原因是()
A.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B.美国长期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C.为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奠定基础
D.中美人民有改善两国关系的要求
4. 2004年3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加勒比海国家多米尼克建立外交关系,承认台湾的国家数量减至26个。这件事表明()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B.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C.国际上掀起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D.美国孤立中国的图谋失败
5.当前我国政府继续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主要战略意图是()
A.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B.争取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
C.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四)模拟练习
1.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对35票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促成这一事件的最主要因素是()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支持
B.中美关系、中日关系趋向缓和
C.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及其友好合作 D.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得到提高
2. 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与美苏争霸的发展态势有关
B.它是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表现
C.它是中美两国对外政策在原则上的调整
D.它不能消除两国关系发展中的所有障碍
3.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历史作用是()
A.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B.为尼克松访华作了充分准备
C.为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开辟了道路 D.翻开了中美睦邻友好的新篇章
4.下列关于上海合作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强了中俄与美国、欧盟抗衡的能力
B.有利于东亚、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C.加强了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经济合作
D.有利于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联合打击恐怖势力
5.下列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美建交 ②中日建交 ③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④①②③ D. ①④②③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2年2月28日中美上海公报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美两国同意,不论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引自1972年在上海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二 我喜欢中国人民。(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对中国一无所知,但此后我就一直研究中国文化,致力于中美关系的发展,并确实为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这并不只是因为个人的好恶,因为我相信中美关系的发展符合两国的利益。
──引自基辛格:《如果美国要遏制中国,这将超出它的能力》
材料三 如果有人认为,美国的战略是要阻止在欧亚地区出现一个能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大国,那么,我要说,没有力量能阻挡一个新的大国的崛起。美国如果想遏制中国,这将超出美国的能力,耗尽美国的财富,而且也没有国家站在我们这一边。
──引自基辛格:《如果美国要遏制中国,这将超出它的能力》
请回答:
(1)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有哪些意义?
(2)美国能否遏制或阻止中国的崛起?为什么?
三、能力拓展
(一)学法指导
如何总结专题知识
一般来讲,总结历史专题知识,首先要划分历史阶段,依据时代背景(国内、国际)把握阶段特点,然后了解有关史实(包括有关政策及实施情况),最后再分析其影响。如新中国的外交: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形成外交政策、开拓外交局面。第二阶段(60年代),外交环境恶化;第三阶段(70年代),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第四阶段(80年代以后),外交政策调整,外交事业取得
新的发展。
(二)例题解析
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获得划时代的胜
利。这主要表现在()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的一切合法权利
B.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
C.美、日等国保留台北席位提案被废置
D.美国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否决
解析:本题答案为A。选项B错在这个事实不是发生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最早同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是法国,时间为1964年。选项C错在史实方面。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美日提出的不是保留台北席位的提案,而是抛出“双重代表权”方案。选项D的错误是,美日确实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双重代表权”方案,企图继续保留“中华民国的代表权”。在大会表决时,由于首先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提案,美日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提案根本就没有付诸表决就成了“废案”。
(三)学习拓展
在中美谈判过程中,台湾问题是公报的难点。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双方产生了很大分歧,有时为一项内容、一句话的措辞,争论几个小时。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将支持任何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办法。周恩来明确告诉他,采用什么方式实现自己的统一,完全是中国的内政,决不允许任何外国加以干涉。中方“希望是和平解决”。最后还是一位中国人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词汇,使《中美联合公报》得以发表。同学们,凭借你们现在拥有的英语水平,想一想当时这位中国人用了一个什么英语单词解开了双方的僵局。
(prospect:英文指“预期、盼望的事情”,中文可以理解为“我们希望发
生的”)
四、相关信息
(一)历史随笔
几十万人连夜清扫积雪
尼克松访华仅仅7天,这期间安排他爬长城是在24日。但是从他到达北京第一天,就开始阴天下雪,一直下到22日。天气预报称24日仍然有雪。尼克松及夫人一再表示,游览长城是他们盼望已久的愿望。中国方面工作人员考虑是否将本活动推迟到第二天。天气预报的答复是:25日雪更大。周总理听了汇报后,当即决定动员群众扫雪。当时,开完会已经是晚上10点了,就一层层通知,连夜扫雪。从钓鱼台到八达岭长城大约有七八十里路,第二天早晨7点,马路已全部清扫干净。车队准时浩浩荡荡地去了长城,尼克松和夫人的愿望实现了,这件
事给他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二)历史资料
美国总统尼克松谈周恩来
如果让我评价,我认为与其他各国领导人相比,周恩来毫无疑问是第一的。
他是我遇到过的最伟大的外交家。
在我去之前准备了六个问题,周恩来把英文翻译成中文。我发现他没有谈及那六个问题,因为他完全不同意我的政治观点。他重新回到主题,认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他回忆了长征,回忆了他们如何坚持到底的过程。慷慨地谈到我的政治生涯,说我非常了不起,1960年时竞选总统失败,到1962年却成了州长。他认为不仅是美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我回答说,人从失败中学到的比从胜利中学到的要多,我唯一的希望是我一生中的胜利次数比失败的次数多一次。然后他略带总结性地说,那些一生道路都很平坦的人是不会有所成就的。
《联合国歌》
1945年,在和平的曙光向全人类微笑之际,美国诗人罗美尔根据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为电影《相逢》谱写的主题曲《相逢之歌》重新填词,一首气势恢弘、凝聚着人类共同理想的《联合国歌》便诞生了。歌中唱道:
太阳与星辰罗列天空,大地涌起雄壮歌声。
人类同歌唱崇高希望,赞美新世界的诞生。
奋起解除我国家束缚,在黑暗势力压迫下人民怒吼,声发如雷鸣。
光阴如流水般无情,太阳必然迎着清晨,江河自然流入海洋,人类新世纪已
经来临。
我子孙多自由光荣,联合国家团结向前。
义旗招展,为胜利和自由新世界携手并肩,为胜利和自由新世界携手并肩。
(三)学术前沿
中国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仍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尚未根本改变,局部的战乱、紧张、动荡此起彼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全球安全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面对新的挑战,各国应超越传统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交流合作,密切相互协调。应当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建立适应各国发展水平和要求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改革不合理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制,保障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平等发展的权利。应当充分尊重各国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各种文明和各种发展道路应和谐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
进步。
中国愿同各国加强协调与合作,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实现一个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的世界作出积极的努力。
(四)书目网址
1.《改变世界历史的七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外交官手记──尼克松首次访华震撼世界》,《参考消息》,2004年
【高中历史必修3第15课】推荐阅读:
高中历史必修3第4单元11-10
高中历史必修一16课12-10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10-17
九年级历史第15课教案11-11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教案11-26
高中历史必修罢黜百家09-10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六单元01-10
高中历史必修课本知识点09-08
高中历史入门导言课10-02
高中历史主题班会课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