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2025-0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篇1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荷兰侵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清政府对台湾管辖的情况、意义。2.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罪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情况、意义。3.《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及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沙俄与荷兰都是欧洲国家,当时它们在中国的活动都是侵略行为。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康熙皇帝在解决台湾问题、中俄边界争端问题方面的决策和举措是正义的、正确的、英明的,他为维护中国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大陆与台湾当今的分歧是我国的内政,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是中国海内外一切爱国者的共同愿望和我国的国策与任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是我国的外交原则。[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学指导·(8分钟)

阅读课本第一目“开辟荆榛逐荷夷”内容思考:1.荆榛的含义是什么?2.荷夷的含义是什么?3.如何理解“开辟荆榛逐荷夷”?

将荷兰侵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的时间达到目标1.找出并画在书上完成下面的练习。

·平行训练·(7分钟)

1.与郑成功相关的史实是()

A.设立澎湖巡检 B.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C.英勇抗击日军 D.设立台湾府 2.1684 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

A.广东省 B.福建省 C.云南省 D.浙江省

3.“开辟荆棒,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副对联称赞的民族英雄是()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邓世昌 4.台湾被荷兰殖民者盘踞达()

A.35 年 B.36 年 C.37 年 D.38 年 5.清朝设置台湾府的历史作用是()

① 使郑成功的后代归顺了清朝 ② 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③ 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④ 驱逐了荷兰殖民者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③ D.② ④

6.在16世纪前期到17世纪中期,我国的宝岛台湾曾落入()殖民者手中。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俄国 7.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赶走的是()。

A.荷兰殖民者 B.葡萄牙殖民者 C.英国殖民者 D.日本殖民者

流程二·自学指导·(7分钟)

阅读第二目“雅克萨之战”,思考:1.清朝建立前,中国中央政府是怎样管辖黑龙江流域的?

2.清朝建立初期,沙俄在何处筑城对我国黑龙江一带进行侵略活动的? 3.中国历代政府对黑龙江的管辖说明了什么问题? 4..雅克萨战争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5.《尼布楚条约》的重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找到后并在书上画出来并且试着回答以上问题。达到目标2和3.后完成下面的练习。

·平行训练·(8分钟)

9.为保卫边疆不受侵犯,亲自组织两次雅克萨反击战并大败俄军的皇帝是()A.顺治帝 B.乾隆帝 C.康熙帝 D.雍正帝 10.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康熙年间的是()

A.收复台湾 B.设置台湾府 C.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D.郑和下西洋 11.17 世纪中期,沙俄势力侵人我国黑龙江流域,他们修筑的两个城堡是()

① 雅克萨 ② 尼布楚 ③ 台湾城 ④ 赤嵌楼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③

D.② ④

12.在雅克萨战役中被清军击毙的沙俄侵略军头目是()A.撰一 B.托尔布津 C.哈巴罗夫 D.尼古拉 13.清朝时,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 尼布楚条约 》 B.《天津条约 》 C.《 缓挥条约》 D.《 辛丑条约 》 14.关于《尼布楚条约》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俄之间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②中俄之间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③关于解决中俄两国东段的边界问题的条约④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1685年和1686年组织清军两次在雅克萨击败沙俄侵略军的是()。

A.康熙帝 B.乾隆帝 C.顺治帝 D.雍正帝 16.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①葡萄牙殖民者侵占台湾②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后被清军赶出

③沙俄欺压土尔扈特部④沙俄入侵我国东北地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7.根据《尼布楚条约》,下列地区属于中国的有()。

①黑龙江流域②乌苏里江流域③西伯利亚④库页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中俄《尼布楚条约》的平等性体现在()。

①它是双方通过谈判,中国作了让步才签订的②当时双方在沙俄占领的尼布楚谈判,根本不存在中国的武力威胁③条约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两国政府的主张,并符合双方的利益④中国政府未作让步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为()。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②清政府派军进入台湾③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④清设置 台湾府⑤雅克萨大败俄军⑥《尼布楚条约》签订

A.③①②④⑤⑥ B.③①④②⑤⑥ C.①③④②⑤⑥ D.③①②⑤④⑥ 20.《尼布楚条约》主要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A.东北部 B.北部 C.西部 D.东部

[达标测评](10 分钟)

1.下列关于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的说法最恰当的是.()。A.他曾经积极反清复明 B.是他最早开发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C.他于1662年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D.他将台湾收复后又交给了清政府 2.为抗击沙俄做出巨大贡献的清朝皇帝是()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3.签订 《 尼布楚条约 》 的时间是()

A.1 662 年 B.1684 年 C.1689年

D.1672 年 4.关于 《 尼布楚条约 》 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C.中俄以两河一岭为界 D.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5.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海防的历史事件是(A.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B.隋朝派人到台湾加强同台湾的联系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6.186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

A.广东省 B.福建省 C.云南省 D.浙江省

7.马克思称()是“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曾经侵略中国台湾。A.葡萄牙 B.荷兰 C.法国 D.日本

8.《尼布楚条约》签定后,不再属于中国的地区是()A.库页岛 B.雅克萨 C.瑷珲 D.尼布楚 9.中俄《尼布楚条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边界问题 B.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部边界问题 C.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北部边界问题 D.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西部边界问题 10.最早侵占中国领土的西方殖民国家是()A.英国

B.西班牙

C.荷兰

D.葡萄牙 11.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为()

A.1661年

B.1662年 C.1683年

D.1684年 12.明朝后期,侵占中国台湾南部地区的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日本)

13.郑成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A.从事反清复盟大业

B.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C.设置台湾府县,加强管理 D.传播先进技术,发展台湾经济

14.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管理,当时清朝皇帝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15.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始于

()A.16世纪前期

B.16世纪后期

C.17世纪中期

D.17世纪末期

16.沙俄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是因为哪一战役的失败?()A.尼布楚

B.雅克萨

C.瑷珲

D.庙屯

三、识图题

17.(1).下图的人物是谁?

(2).他有哪些主要事迹?

(3).他在我国历史上有何突出的地位?

四.材料解析题

18.材料: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请回答:

(1).上述规定出自哪个条约?该条约签订于哪一年?

(2).该条约是什么背景下签订的?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篇2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18课。本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5分钟。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主要学习内容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本课的重点是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尼布楚条约》,难点是中俄《尼布楚条约》。

本节课重在借助多媒体教室创设的丰富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超越历史时空,深刻的学习探究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的历史,在探究中认识到台湾、黑龙江流域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从而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2)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3)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概括提炼出基本的知识要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用历史事实说明台湾、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而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学生是中学七年级的学生;

2. 学生的汉语基础较差,理解能力有限,知识水平不平衡;

3.?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

4.学生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等特点;

5.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并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结构理论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探究问题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进入历史情境,展开历史想象;参与问题探究,主动获取知识,进行深刻反思。

启发式方法:通过启发学生思考,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

问题解决式策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完成问题,从而获得知识。

自主探究与集体讨论策略: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历史情境,展开历史想象,尝试提出问题并参与问题探究,通过自主探究与集体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取知识。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方法: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2.资源准备: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专门为本课制作的PowerPoint课件及下载的相关视频。

六、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展示幻灯片《中国轮廓图》)

师: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一些国家奉行血腥的海外殖民掠夺政策。在此背景下最先登陆中国的殖民者是谁呢?

生:葡萄牙殖民者

师:他们侵略我国的什么地方?

生:澳门

(教师在幻灯片《中国轮廓图》上显示澳门的位置)

师: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哪些地方也受到了殖民者的侵扰呢?请大家阅读课文P94—95。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设难置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旧的知识。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情境导入的工具。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开辟荆榛逐荷夷”

师:除了澳门之外,我国东南沿海的宝岛台湾和黑龙江流域也受到了殖民者的侵扰。(教师在幻灯片《中国轮廓图》上显示台湾的位置)现在,我们先看一下台湾的情况。(展示幻灯片)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清朝时期,侵占我国台湾的殖民国家是哪一个?

2. 谁挥师台湾并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挥师台湾是在哪一年?

3. 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军队投降是在哪一年?

4. 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意义?评价郑成功。

5. 清政府怎么解决分裂问题?

(播放视频《郑成功收复台湾》)师生共同观看视频,获取历史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起因、经过、结果等;以探究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冲突,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情境导入和探究学习的工具。 师:清朝时期,侵占我国台湾的殖民国家是哪一个?

生:荷兰。

教师(展示幻灯片《挥师台湾》),问:谁挥师台湾并收复了台湾?

生:郑成功

师:郑成功挥师台湾是在哪一年?

生:1661年

教师展示幻灯片《荷兰军队投降》,问: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军队投降是在哪一年?

生:1662年

教师展示幻灯片《郑成功收复台湾》,学生自主阅读,强化重点知识的记忆。

师:思考“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意义?”(幻灯片展示)(提示:对于中华民族来讲,对于台湾本身来讲。)

生(讨论并回答):使台湾人民摆脱了殖民者的残酷奴役,被侵占长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保卫了祖国的主权和领土,为建设台湾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发展。台湾收复后,郑成功在台湾进行了经济建设,把大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介绍给高山族,推动了其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师归纳总结(幻灯片展示板书):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进一步开发台湾,促进民族融合

师:评价郑成功,你是怎么看待郑成功的?

学生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郑成功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他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保卫中华民族的利益作出了辉煌贡献。他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放英雄,又是团结各民族,发展生产,开发祖国台湾的先驱。

教师归纳总结(幻灯片展示板书):民族英雄,开发台湾的先驱

师:1662年,台湾重归祖国怀抱,保卫了祖国的主权和领土。但是,当时中国大陆是属于清政府统治的,而郑成功是反清的,台湾并不属于清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那么,清政府是怎么解决分裂问题的呢?

生讨论并回答: 郑成功死后,由他的后代管理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实现了统一,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海防。

教师归纳总结(展示幻灯片《清政府解决台湾问题》板书重点)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实现了统一,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海防。

设计意图: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通过启发学生思考,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探究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冲突,训练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 (教师在幻灯片《中国轮廓图》上显示黑龙江的位置)

过渡讲解:东南方向的分裂问题解决后,清政府又成功地捍卫了东北领土的完整。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情境创设工具。 请大家阅读课文P96—97。

二、雅克萨之战

(展示幻灯片《雅克萨之战》)

1. 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

师: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请大家用学过的知识说明一下。(展示幻灯片《用史实说明黑龙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学生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略)

教师归纳总结:从唐朝开始到17世纪40年代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时,中国政府管辖这一地区已有近千年之久。唐朝政府设置黑水都督府,元辽阳行省,明奴尔干都司,清代在入关以前,就在这一地区取得了统治权。可见,中国历代政府都对这一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辖。所以说,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史实说明黑龙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学生参与问题探究,训练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 (展示幻灯片《雅克萨之战》)

师:可在16世纪后期,本是欧洲国家的沙皇俄国,却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扩张。沙俄军队乘清军入关时大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幻灯片显示重点板书)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以雅克萨和尼布楚作为据点。

师:沙俄所到之处,当地军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清政府一再要求沙俄侵略者撤出中国,可是沙皇政府却加紧武力扩张。为保卫祖国边疆不受侵犯,中国进行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设计意图:掌握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时间及其罪行,引起学生对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罪行的痛恨,培养学生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情境创设的工具。 2.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展示幻灯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师:关于雅克萨自卫反击战,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幻灯片显示问题)

1. 谁下令打败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

2.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有几次?是在什么时候?

3. 清朝为何能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4. 1689年,中俄签定什么条约?

5.《尼布楚条约》的签定在历史上和法律上有什么意义?

(播放视频《雅克萨之战》)师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获取历史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学习雅克萨之战,引起学生对沙俄侵略者的痛恨,并激发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以探究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冲突。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 师: 谁下令打败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

生:康熙帝

师: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有几次?是在什么时候?

生:2次,1685年、1686年。

师: 清朝为何能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学生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略)

教师点评总结(幻灯片展示)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民为捍卫祖国的领土主权而进行的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战前,康熙帝周密部署,命令清军水陆并进,战争中广大将士英勇作战,各族人民也给予积极的支持。而沙俄所进行的是一场侵占别国领土的非正义战争,侵略军人数又相对较少。这就决定了中国军队必然胜利,沙俄侵略军必然失败。

战争的最终胜利,保障了东北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使我国东北边防得以巩固,并且最终以条约的形式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师: 1689年,中俄签定什么条约?(《尼布楚条约》)

上一篇:作文我的文具盒下一篇:中华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