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开题报告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开题报告(共9篇)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开题报告 篇1

开题报告

保定市高新区小学徐洁

一、课题的提出:

1.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课程性质定位为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明确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基本理念。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科学的方式。探究是科学的根本,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学生只有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通过观察、实验、猜想、假设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来达到掌握科学概念,培养科学素养的目的。本课题主要围绕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有效组织探究活动的策略,探究活动最优化模式探索进行研究.2.“以问题为核心”导学课堂的教学理念

我校结合课改的理念,提出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打造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其中,探究性学习是我国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认为: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国外开展探究性学习开展的比我们早,历史地看,探究性学习至少被大规模倡导过三次。最近一次发生在20世纪50~70年代的欧美等国,主要代表是布鲁纳、施瓦布等人。布鲁纳提出“发现学习”的理论,而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提出的“探究学习”则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以小主人公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培养创造能力,发展自己的个性。他们从理论上论证了“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合理性。我们可以借鉴他们先进的理念,但完全照搬肯定不行。

3.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要求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而科学课正是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核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气氛和谐、愉快的情境,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活动中,鼓励他们敢于尝试,不怕失败,要求他们敢说、敢做、敢想、勇于探究,乐于探究,有效探究。因此需要研究出科学的探究方法,组织探究活动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这一课题。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及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1)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探究性学习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行为。

(2)培养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3)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探究活动,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逐步形成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探究心理倾向。

(4)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形成探究品质,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2、研究内容:

(1)小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研究

(2)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

(3)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品质形成机制的研究

3、创新之处:

教师将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重视课后的拓展,引领学生在实验制作中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渐渐地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是科学课中重要的探究方法,也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以科学的态度来观察思考逐步提高动手能力。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

A、文献研究法

阅读文献资料,认真学习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在这基础上研究制定科学探究活动具体目标和步骤。

B、行动研究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和探索。

C、个案研究法

本课题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将随机选取一些孩子,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行追踪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

四、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

(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

1.起步阶段(2014.3~2014.5)制定“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组织与管理研究”开题报告、课题计划和研究方案,学习《科学课程标准》、《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科学究竟是什么》,《探究》等理论著作,储备必要的理论资料,进行资料研究。

2.实施阶段(2014.6~2014.12)全面启动课题研究,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在阶段总结中不断调控、修正研究思路;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完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实验与研究》和《小学生科学探究的案例研究》论文撰写。

3.总结阶段(2015.1~2015.3)进行课题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终结性成果。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方法:分年级段根据教材内容确定研究方法。

1、提出问题。

2、学会预测。

3、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

4、观察、思考、实验、制作。

5、整理、汇总信息。

6、汇报交流结论。

研究思路:

1、选择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选择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相应的问题,学生才会融入其中,从而进行研究。

2、体验探究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和猜想去进行观察、实验,去搜集相应的信息。学生根据自己需要研究的问题设计相应的实验,寻找所需要的资料,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3、学会猜想,制定假设研究目标。科学探究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理论、经验、假设下进行地。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对提出的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认知水平有差别,他们对同一现象或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的猜想。在教学

中要注意,猜想不是凭空想象的、随意的,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作出猜想。

4、循序渐进制定研究计划,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能通过观察、研究、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同时提出,对制定研究计划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可见,在小学科学的探究研究中,对知识的探究获取并不是探究活动的主要目的,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学会制定研究计划和设计实验,形成科学思维能力才是最根本的,科学的研究计划的制定可以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富有价值和成效,重视科学探究环节中学生制定研究计划能力的培养,是当前科学课要重视的一个内容。

5、让学生成为科学活动的参与者,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小学科学课堂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动手做”的研究环境,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制作或操作各种材料或仪器来探究,才能从实验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探究动起来。开展小实验、小制作等课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上科学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6、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交流。可以使每个学生发挥各自的优点,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同时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小组成员,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亮点与个性;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愿望和机会。教师要充分了解和利用好小组中每个学生的个体优势,这样,便可以促进小组中学生的相互弥补和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

2.(韦钰)《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3、(英)查尔默斯著 鲁旭东译《科学究竟是什么》商务印书馆 2007年11月

4.(金华)《构建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困惑与对策》(嘉善县魏塘四小)

5.(周连刚)《科学课中开展深入探究学习的一点思考》《新课程(下)》 2011年01期

6.(王金)《对小学科学课如何开展科学探究的一些思考》《新课程学习:下》2012年第12期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开题报告 篇2

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才是学生有效的探究活动呢?第一,目标指向非常明确,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师生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二,学生主动参与的度要高。第三,探究中一定要产生“认知冲突”,一定要有“口欲言而语不能”的“愤悱”的状态产生。第四,探究中要有锻炼学生科学方法(比如自然状态下的观察方法和实验中的观察方法,对比实验方法和模拟实验方法及科学收集与处理数据的方法等)、科学思维(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的痕迹。第五,活动与活动之间要有层次性与挑战性,这种层次性与挑战性体现了教师对教材中需要探究的“点”进行分解细化的工作。能具备以上五项特征的活动或有二至三项特别突出的活动就肯定是有效的探究活动。

教师如何优化设计有效的学生探究活动呢?下面以《简单电路》为例来谈谈有效的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简单电路》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三单元的第一课,是学生学习电学知识的第一课。该课教材由六个部分组成:圣诞树上的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利用导线、电池和灯泡,想办法让一只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连接方法的小结语;把小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的拓展活动;做简单开关加进电路中;拓展活动———做一个简单的红绿灯,用开关来控制红绿灯的亮灭。其中,第一部分是个引子,通过“圣诞树上的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的问题引出小灯泡亮的要件:有电池、导线和灯泡;第二部分是让学生探究出小灯泡亮的连接方法;第三部分是要求对连接方法进行小结、提炼;第四部分是对简单电路的一种拓展;第五部分是研究开关的作用;第六部分是探究开关对红绿灯的控制,初步感知并联电路。教材有六大部分,教师究竟把探究的“点”放在哪里?通过分析,不难看出探究的“点”应放在让学生建构“小灯泡要亮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上,就是要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点亮小灯泡,就是要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对比分析,总结出点亮小灯泡的共同之处,初步构建“完整回路”或者说是“闭合电路”的概念。也就是说要把探究的重点放在教材的第二、三部分。理由有两点:就学生而言,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电路,肯定有这样那样的对电路的一些错误的认识,这也是学生为什么会接错电路的原因,有必要让学生迈过这道坎儿;就课标而言,对简单电路作出了明确要求:“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基于以上认识,宜将该课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着力于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的探究,帮助学生建构闭合电路的概念;第二课时着力于对开关制作和对其功能的认识。因此,这里着重谈谈第一课时的学生活动的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不言而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要求学生能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在科学知识方面,知道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愿意和同学合作不断地致力于点亮小灯泡的研究。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呢?在过程与方法这一层面,学生要能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从逻辑上讲,学生首先应对电池、导线和灯泡的结构,特别是灯泡的内部结构有清楚明白的认识,然后学生才有可能点亮小灯泡,进而才有可能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在科学知识这一层面,学生要知道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从思维的角度讲,学生肯定要经历对比、分类、抽象、概括过程,肯定要经历解释与表达的过程;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学生肯定要经历一个新旧认识的碰撞过程,肯定要经历对旧认识的屏弃、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方能到达对新知识的一种自我的建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要让学生愿意和同学合作不断致力于点亮小灯泡的研究,就应该有唯合作方可或唯合作方可提高效益的场景或背景,就应该有不断探究的欲望,教师就应该有层层深入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必须经历的探究活动的雏形就已经有了,那就是观察活动(观察电池、导线和灯泡)—实验(连接并点亮小灯泡)—交流展示—分类概括—小结解释。

如何把既定的活动变为有效的活动,教师要反复问自己四个问题:(一)每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重点活动是什么,还能否分成环环相扣的小活动,需要哪些材料与设备作支撑,教师需要设计什么样的提问语,形式上如何组织。(二)活动中怎样关注学生的前概念,怎样制造“认知的冲突”。(三)怎样让“认知冲突”、思维的过程显形化。(四)采用什么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深入地持续地迫切地参与。通过对这四个问题的反复思考,我将《简单电路》第一课时的学生探究活动优化设计为:

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兴趣盎然,探究活动一气呵成,真是有效,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语言的表达、合作的意识均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和提高。

通过《简单电路》第一课时中学生有效探究活动的优化设计过程,不难看出教师在优化设计有效探究活动时,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仔细分析教材后,回顾头来看课标针对该内容的相关要求,确立需要学生探究的“点”。

(二)深入实际分析学生的前概念,寻找“认知冲突”的“点”。

(三)分析学生认识并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找准技能提高和思维训练的“点”。

(四)综合审视各个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力求找到活动与活动之间的最佳连接“点”。

(五)分析教材的难点、教学的目标,酝酿促进学生深入探究的评价“点”。

小学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 篇3

探究活动既是科学学习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方式,又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和本质。探究活动如何设计,直接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活动设计是指依据一定的理论,对活动的各种要素,如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时间、材料、学生组织、教师策略指导等方面做出合理的安排。由于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原因,关于生命世界的探究活动设计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比如,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有很多种植和养殖活动,需要的时间较长,精力较多,很多老师都感到吃力,但这种长时间对动植物的养护、观察、记录,有利于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培养一种负责任的勇气、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对生命科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探究设计呢?

一、围绕科学概念进行设计

对于缤纷繁杂的生命世界,我们需要将它们进行类比、分类、归纳,推理,找寻其规律和联系,组织成为系统的知识。生命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围绕科学概念进行探究活动设计,而且这样做符合人类认知发展的特点,近几十年来关于儿童概念发展的研究表明儿童具有形成概念和学习概念的能力。概念是儿童构建更复杂能力的基石,学生可以运用掌握的主要概念,扩大到探究其他问题上,触类旁通地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围绕科学概念组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他们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以科学概念为中心和基础,围绕它进行探究活动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怎样的探究活动设计才算是围绕科学概念进行的呢?以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蚕的一生》为例,探究活动设计围绕科学概念“蚕的生命周期”展开,在组织学生养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蚕经历卵、幼虫、蛹、蛾四个形态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并对四个阶段的外形特征、行动、食物、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蚕的一生: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学生以后看到其他的生命体时,也可以用这个概念去解释观察到的一些现象。

我校语文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组织学生养蚕。但在养蚕的过程中,老师主要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以便写作文时能更详尽地描述,所以问题比较分散,比如蚕什么时候吐丝?吐出什么颜色的丝?(进行技术处理后,现在的蚕可以吐不同颜色的丝)蚕脱了几次皮?每次相隔多少时间?用什么材料的架子结茧的?学生写作文时也常会引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其实从生物的生命周期来看,当春蚕把丝吐尽之时,它并没有死去,只是走完了生命周期中的幼虫阶段,即将进入下一个阶段成为蚕蛹。科学课应该和语文课有很大的不同,应该要有科学课的味道,而围绕科学概念进行探究活动设计才可以营造出科学课的味道。

二、注重前概念,发现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

学生在真正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有了一些概念的朴素的、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这种理解称为前概念。维果茨基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形成概念必须经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混合思维,在此阶段儿童把不相关的事物都胡乱联系起来,甚至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当成因果联系;第二阶段——复合思维,这是小学儿童所特有的思维阶段,此阶段的儿童喜爱根据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功能等普通性质来把物体进行分类;第三阶段——前概念思维,此阶段的儿童开始学习抽象的专用名词,但对这些名词往往夹杂着具体事物做参照物,表述不够准确或不完整;第四阶段——概念思维,一般要到青春期才能很好发展,具有把两个抽象概念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概念的水平。从这个过程可以发现,概念的发展总是从前概念开始的。奥苏贝尔认为,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即学习者新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产生联系,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吸收并固定新知识的过程,所以科学课上要想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就要和学生原有的真实想法相互作用建立联系,找到概念的生长点。

1. 通过前概念,确定探究主题。比如在教学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单元时,通过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暴露前概念,即学生已有的对植物的理解,发现学生对植物的理解是片面的、琐碎的,兴趣主要集中在鸡蛋花的清香、榕树的气生根等,没有对植物整体形成认识,于是确定探究主题为:“认识一株完整的植物”。为了帮助学生对植物形成整体的认识,我去花市上购买了一批金弹珠(该植物同时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果实由绿色变为红色,而且特别容易生长,即使把它从泥土中拔出来一段时间,再种回去也会生长得比较好)并从泥土中拔出来,四人小组一株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给金弹珠“画全身像”和身体的各个部分取名字。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到了一株植物上,而且要“画全身像”就得观察植物的所有部分,这样就会有完整的观察。通过“画全身像”和取名字,在学生交流汇报时,再一次暴露前概念,比如很多学生把“茎”称为“树干”,把“果实”称为“果子”,分不清“果实”和“种子”,认为绿色的弹珠是果实,红色的弹珠是种子,其实绿色的弹珠和红色的弹珠都同时包含果实和种子。于是再一次确定细化的探究内容:“认识茎、果实、种子”,通过解剖绿色和红色的弹珠让种子“原形毕露”,进而帮助学生对植株整体形成科学的概念。

2. 根据前概念,调整探究内容。比如在学习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9课《鲫鱼与青蛙》时,通过前概念调查,发现很多学生以前是没听说过标本的,不知道标本有什么用,也不知道该怎样看标本,学生的问题集中在标本是真的还是假的上。当得知标本中的动物其实已经死亡时,学生都认为制作标本的人太残忍。所以课上看标本前特意介绍:科学家是为了研究小蝌蚪、为人类服务才制作标本的,也指出标本是真实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标本也是有顺序的。这应该是学生在接受正规教育过程中第一次见到标本,这次对标本的正确认识可以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正确使用标本。

三、准备有结构的材料

科学探究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活动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选取,没有材料就没有动手做的对象,就没有思维的基础;没有充足的材料,活动将无法全面并深入开展;而没有结构性的材料,科学活动就无法典型、深刻与精致。科学教育中材料的“结构”是指材料在被使用时能揭示自然事物间的某种关系。所谓结构性材料,指的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由于生命的复杂性、多样性、变化性,植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通常需要较长时间,还未必能够正常生长,而且能够作为标本的资料只能展示生命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不能全面展示,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种资源进行材料的准备。

1. 客座小老师。对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认真钻研,有整体把握后,挑选出一些活动供孩子们选择,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时间安排等情况进行选择,成为某个活动的“小老师”。比如在“认识花”的活动中,提前商量好的多位“小老师”带来了不同种类的鲜花,先由 “小老师”们轮流在实物投影处展示和介绍自己的那支鲜花,然后“小老师”们分别到不同的小组中让同学们闻一闻、摸一摸,近距离观察花朵,并回答同学们现场提出的问题,不知道答案的就记录下来全班一起讨论。孩子们通过对多种花的观察,总结出花的特点,对花有了较科学、全面的认识。

2. 家庭实验室。由于饲养和种植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不够的,所以课内的活动要向课外延伸,而家庭是个不错的选择。学生在家里饲养和种植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他们及时地收集能解决问题的证据,包括做观察记录、拍照片、录像等。比如学生领养小蝌蚪后,隔一段时间给蝌蚪拍照、录像,做观察记录等。

3. 其它资源。标本、多媒体动画也是很有用的资源。值得一提的还有科学馆、动物园、植物园等社会资源,这些资源除了老师组织学生去参观外,还可以通过和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开展相关亲子活动。比如三年级下学期开学时就和家长沟通这学期的主要内容是动物,于是一些本来打算带孩子去游乐场的家长选择了带孩子去动物园和海洋馆,对真实动物的观察为课堂上的探究活动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开题报告 篇4

—————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白塔小学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化、技术化的时代特征逐渐明显,信息技术素养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项重要素养。

信息技术引入学科教学领域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如能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改变传统教育的一些做法,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就有可能产生聚集效应,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比较早提出“整合”思想的是美国“2061计划”。2061计划指出: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能扩大这种从经验出发的学习”,“打破现存教育体制中的一些限制”。在“整合模式”里,“2061计划”并不是孤立地讲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而是在每个课题里都强调了“建议学生应获得亲身体验”,主要是实验和社会调查,还特别强调了“观察、测量和分析”在技术应用里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该项计划强调应具有善于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而小学品德与社会又是一门基础学科,与我们生活实践紧密相连,所以少有专门研究这一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具体内容。

近年来,全国上下都在关注整合教学的研究。但是,冷静的思考一下整合教学的开展情况,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1、在学科教学中,属于研究性的教学活动较多,常规教学偏少;

2、过于注重整合的形式,缺乏对教与学的理论研究;

3、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研究不够系统,导致教学设计不够科学、合理,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不够充分,教与学的关键困难解决不够理想;

4、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多数集中在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信息,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多停留在文字信息层面上,缺乏问题解决的信息化交流途径;

5、缺乏有效的学习、引导、监控、评价、反馈支撑体系;

6、缺乏行之有效的资源共享体系等。

该课题在国内以前研究的重点是放在与各学科的研究,我们重点研究的是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这将有利于通过这个整合的信息发现其共性的规律,寻找其个性的特征,以更好地为建立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下的各种教学模式与方法。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已有许多经验。由此,我们所要研究的课题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充分整合信息技术、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作用,体现三维目标,体现课堂价值,张扬学生个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二、意义和价值

1、理论意义

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整合是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向更深层次推进的切入点,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当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从当前教与学的一般模式出发,结合信息技术环境和小学品社学科教学的特点,探讨与总结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建立系统的整合理论,使其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2、实践意义

(1)使学习内容具有开放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学生探究学习,集中体现在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的开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速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学习的时间,进行自主的、个性化的,跨时空、超链接的学习。

(2)使学生学习具有自主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学生自主学习,主要是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习过程具有协作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学生合作学习,是学生个体的学习迫切需要小组讨论、交流和协商,进行互相学习、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和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小组、班级、身边的人群以及互联网后面的人网的力量,从而得到团队成员的帮助和启发,进行问题的研究和任务实践,共同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4)使教师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教学观

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教师在实践中借助于信息技术环境来开展教学活动,并力求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和相关成果转化成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走出一条整合的创新之路,让我们的老师在研究过程中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教学观。

三、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信息技术:本课题中的信息技术一般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即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人工智能技术(Aritifical Intelligence)等。目前,在教育领域中用到的除了上面说的外,还应包括幻灯技术、投影技术、录音技术、电视技术等视听技术,并且这些技术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也总结出了许多有用的经验。因此,在鼓励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传统视听技术的应用。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李维等:心理学百科全书,P.382);指“学生在形成概念和 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认知过程及其不同组合形式开展学习活动的 技术和方法”(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P.311)。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与机械记忆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与社会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

2、现代信息技术理论认为: 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合理应用本身就要求同时变革人的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代之以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反思性、合作性以及相信人固有的强大学习潜能的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正是从对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概念的全新理解出发,我们认为21世纪教育的基点是终身学习,是以信息技术(包括通讯网络、计算机等)作为强大认知工具的潜力无穷的学习。因此,当今世界正面临一场“学习革命”,这种革命将彻底改变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已经习以为常、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相应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创造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掘人的潜力、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的崭新的观念以及基于高新技术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3、当代课程观

从静态的、封闭的向动态的、开放的观念转变。具体讲,包括以下五点内涵:

1、儿童是课程的主体。

2、“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

3、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创造为根本。

4、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创造者。

5、课程是文化再生产。

五、研究目标

1、探索与总结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优化课堂结构。

2、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3、探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资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技术手段,全面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能力。

4、构建适合我校实际并具有我校特色的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的资源体系。

5、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技能的提升,带动学校工作的全面提高。

六、研究内容

1、当前,小学信息技术环境的课程整合主要有三种:一是单机演示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整合;二是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整合;三是电子白板环境下的交互

式整合。而在不同的信息技术整合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完全不同的,针对不同的信息技术环境,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恰当的选择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会呈现一片快乐,学生在融洽的气氛之中快乐学习,快乐收获。而错误的选择,将会给课堂上的师生造成教学和学习上的迷茫。我们准备集中对这三种环境下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进行研究。总结出在这三种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等策略的模式。它是研究的重点。

2、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与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环境大不相同,因此,学习方式也存在差异。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教会学生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以计算机为学习工具展开学习,养成良好的团结互助,分享学习成果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德。

3、探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资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技术手段,全面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能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离不开资源,而当前,这些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来源于网络;二是来源于原创;三是来源于修改。无论哪种资源,都要遵循贴近儿童,健康向上,并具有有效性。这些资源的获取也是本课题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高效的获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真实问题。我们将通过课题的开展,总结出各种素材、资源获取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为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4、依托课题研究的开展,我们将着力构建适合我校实际并具有我校特色的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的资源体系。离开了资源库的支持,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课程整合将是短暂的。要想长期地将整合进行下去,建立一个检索方便,分类清晰,存取方便的资源库也是此次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它将贯穿于整个课题的研究全程,而且,课题研究结束后,还将不断充实、完善。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得到持续发展,受益于学校师生。

七、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我校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素养现状,了解教师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与优化教学方面存在的困难,收集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工作的需求与建议。

2、文献研究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料,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通过文献研究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

3、行动研究法。

4、实验法。

5、比较法。

八、研究步骤

研究过程共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2年5月-2013年6月)

主要工作是组建课题组,进行教师培训,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理论进行学习,对课题相关的要素进行调查;制定研究方案。

(1)组建课题组

学校计划课题组由辽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学高级职称、辽宁省劳动模范娜校长担任课题负责人,研究人员由副校长、学科备课组长、学科骨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小组成员组成。课题研究人员均是本科学历,是省、市、区级骨

干教师,这些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从事教育科研的实践能力。

(2)理论学习

课题组成员将主要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理论及相关的文章进行查询,从理论层面进行研究。在此期间,主要学习了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教育模式》等,同时学校订阅了《辽宁教育》、《上海教育》、《小学教育科研》、《现代信息技术》等期刊,将期刊中有价值的文章及网上的资料复印或下载,组织教师学习。通过学习,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确保实验有条不紊的进行。

2、中期研究阶段(2013年7月-2014年7月)

(1)充分利用学校各种信息资源,如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等,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无法亲身体验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

(2)课题组教师深入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标、分析教材、上研讨课,积累课件资料、课例资料。这一时期课题组将在已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基础上,注重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模式的研究。

3、后期研究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2月)课题组将灵活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各个环节进行完善,并在成熟时逐步推广。并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汇总,撰写结题工作报告和结题研究报告。

九、预期成果与表现形式

前期:文献研究资料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案征评。课题开题报告、调查报告、实施方案等

中期:中期总结、研究论文集、教学实录与反思集、资源库等。

终期:《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课题研究报告、《教学新视野》(书稿)、教学课件集、师生论文集、校本教材、教学设计与案例、音像资料光盘及其它优秀软件汇编等

十、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一)组织机构

1、专家咨询小组

组长:郭丽文(辽宁省电化教育馆教研部主任)组员:侯春涛(辽阳市教师进修学院教育技术部主任)滕刿联(辽阳市教师进修学院品社学科教研员)

2、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刘娜

成员:魏振刚 赫洪申

3、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 赫洪申

成员:魏传凤 王海兵 李绍华 佟倩 石启宝

(二)人员分工

刘娜: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与指导及协调工作。

魏振刚:参与课题的总体设计与指导,负责筹集课题研究经费,协调研究工作,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赫洪申:负责课题实施的指导和人员培训工作,组织研究报告的撰写。王海兵:负责课题的具体组织、实施,负责学校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参与研究报告的撰写。

魏传凤:负责课题的组织、实施,课题组教师的培训工作。参与课题的实

施并与相关学科配合,负责设计、编写与本学科相关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组织实施与评价。

石启宝:负责课题的研究实施,参与实验方案和研究报告的撰写,完成并发表研究论文1—2篇。

佟倩:参与课题的实施并与相关学科配合,负责设计、编写与本学科相关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完成并发表研究论文1—2篇。

李绍华:参与课题的实施并与相关学科配合,负责设计、编写与本学科相关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完成并发表研究论文1—2篇

十一、课题研究的条件保障

1、高素质的研究队伍

本课题的主要参加者为学校分管教学和分管科研的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计算机教研组长等。他们中,大多数为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具有中高级职称和本科学历,专业素质较好,学科分布广泛。基本上都独立主持过市级以上的科研课题,参与过省级或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课题管理经验。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的主管负责人,在此前还专门就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进行了专题研讨,作了专题报告。

2、现代化的设施设备近年来,学校一直加强信息技术的投入与建设,目前已迈入现代化、生态化、科技化发展轨道。

(1)、常规设备、器材: 实现班班通设备全校覆盖。(2)、高技术设备、器材: 多媒体教室1个;

制作课件专用计算机10台,制作课件专用办公室1间;

高清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刻录机等;(3)、完整的校园网: 10M光纤接入;

骨干网具备181节点的校园网络; 电子备课系统软件一套; 拥有校园网站;

(4)、闭路系统,实现视频教学进课堂;(5)、多媒体教室1间。

3、专门性的校本研修

我校为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教学软件开发、课件制作、教学研究的水平等在省市内均处在前列,校园网上已经建立了专门的教学资源库和网上直播室,拥有一批专职计算机教师。尤其是在教师校本研修方案中,我们将信息技术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列入研修计划,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目标。学校还将把该课题的研究有机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程管理中,确保课题目标的全面实现。此外,学校将继续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强化对课题的管理,充分发挥课题的功能与价值。因此,无论是研究经费还是研究时间,学校将全力予以保证,以进一步扩大科研效益。对研究人员在职称评定、考核评优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并对取得优秀成果的人员给予重奖。

4、多纬度的指导支持

积极寻求理论指导,争取得到全国及省市区电化教育中心专家学者的理论指导,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课题研讨活动,与同一课题的兄弟学校正常进行交流研讨,相互取长补短,保证本课题研究在科学的轨道上运行。

5、经费保证

年投入科研经费占学校总支出的15%左右,并逐年增长,优先保证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及其它教学设备的使用。

十二、主要参考文献

1、何克抗的《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2、陈民众等著的《创新教育新论》

3、祝庭智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作用模式:理论框架与案例研究》

4、黄荣怀等的《关于网张教学过程认证标准的研究,开放教育研究》

5、钱建昌、谢建斌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6、钟志贤的《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研究》

7、黎加厚等《教育技术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8、张倩苇的《网络环境下学习评价新模式的探索》

9、滕明兰.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

10、陈 琳.中国教育信息化优化发展之战略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 2003,(1)

11、鲁新民、吴果夫主编《基础教育现代化实施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白塔小学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开题报告 篇5

一、题目背景和意义

现代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有较好的发展条件和生活环境,他们成熟得比较早,智力发展比较快,视野开阔,好奇心强,接受 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缩短学生与认知材料之间的距离,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运而生。对于小学生而言多媒体课件界面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是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关键。优秀的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对学生不同感官产生有效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强化学习动机,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保持和有效运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十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正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着学校的课堂教学。虽然国内外对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有所研究,但就小学这个特殊的学龄阶段的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并没有一个详细系统的研究,还有很大待发掘的空间

三、主要内容与待解决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界面的设计是一门艺术,令人赏心悦目,就能引起人的注意,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相反则会带来误导,并造成使用混乱。本人根据已学知识结合参考文献资料认为对于小学多媒体课件界面的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研究:

(1)小学孩子的认知的大概发展状况。成长中的孩子,随着年龄及经验的不同,认知与判断能力自然会有差距。小学的孩子大概处于6-13岁,有他们独特的认知特点。只有掌握这些特点,才能设计出他们喜爱接受的多媒体课件。

(2)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无论是针对怎样的学习群体,多媒体课件界面总存在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只有从这些原则出发,才能做到由一般到特殊的深入研究。

(3)屏幕界面的构图。多媒体课件的屏幕界面构图是指对各种表现元素的艺术性的组合安排,使学习者与多媒体课件之间传递信息的媒介,构图相当于多媒体课件界面的框架,只有先把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多媒体课件界面框架建立好,才能逐渐完善细节,达到满意的效果。(4)教学信息元素的呈现。教学信息元素(symbol)主要指呈现在课件中的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这些元素的呈现要结合教材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大程度的做到呈现既要满足教学要求又能让学生接受,不能让学生厌烦疲劳。

(5)界面的转换。界面的转换(transform),指不同的界面之间的过渡效果。面对多媒体制作工具中的繁多的界面转化特效,小学教师们应该如何选择,让过渡既自然又能不让学生感到枯燥

四、设计方法与实施方案

(1)调查法。就实习学校的小学生们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目前在学习中接触到的多媒体界面设计是怎么样的,这些接触到的界面设计有哪些缺点不足和优点,了解他们期望的多媒体界面设计,最后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

(2)观察法。根据调查了解学生们认为上课时多媒体界面设计优秀与差劲教师的界面设计情况,并随堂听取两类教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对课堂反应进行记录并做后期研究。

(3)实验法。把对小学多媒体界面设计的研究成果与在这方面设计较差劲的教师分享研究改进,并对比改进后的界面设计与改进前的界面设计所收到的教学效果。并从中补充完善研究成果。

五、进度计划

国培顶岗实习期间实施设计方法,并进行论文初稿。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篇6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05-03 23:25一,课题研究统一论文背景

在新世纪,中国高校学生面对世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将发生新的革命性突破,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各国确立道德教育目标的共同特点是:追随时代,适应信息社会.各国都把爱国主义教育,合格公民教育,个性品德教育作为最基本的目标.

美国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能为国家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合格公民.1994年12月,为了实现《美国XX年教育目标法》中规定的8条教育目标,美国又制定了《美国联邦教育部战略规划》,确定了四项实施重点,其中两个重点之一是:帮助所有学生达到具有挑战性的学业标准,以使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并为继续学习和到生产部门就业做好准备.

日本则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心为目标,培养发展民主社会和国家,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的日本人.197月16日,日本第十五届中央教育审议会公布第一次咨询报告《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报告》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什么生存能力呢《报告》中说:“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孩子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做出判断和行动,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能够自律,善于和他人协调,善于为他人着想,感情丰富和充满人性.同时,健康身体也是不可缺少的.”

法国的道德教育目标是教育学生成为有目标,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国家公民.法国学校道德教育采取以下公民道德课为主,以其他各科为辅的方式进行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人权教育.人权教育在法国公民道德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如在小学阶段要求使儿童懂得做个新的公民,必须尊重人身安全,尊重人类尊严及自由表达的权利,同时还应承认人一人之间存在差别;(2)民主生活.通过建立民主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关于民主的`良好体验,进而形成民主作风,这也是法国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3)国家政体.公民道德教育还包括在学生中系统地传授有关国家政治制度及其合理性的知识;(4)爱国主义教育.各年级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5)伦理道德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爱,勇敢,荣誉,正直,正义,宽容,仁慈,善良的品德.

英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主要反映在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道德教育教材中.这类教材与宗教有联系,但又与宗教有本质的不同,它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使学生掌握各种生活技能,编制新颖,生动活泼.其道德教育内容包括10个方面:(1)有关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及个人义务责任;(2)有关个人与他人的关系;(3)有关就业中的工作制度,雇主关系;(4)有关商品社会中的消费问题;(5)有关婚姻爱情及家庭问题;(6)有关学习名人英雄的情操;(7)有关各行业的职业及职业道德;(8)学习文化传统和各国优秀文化;(9)参与社会事务及福利事业;(10)有关暴力,吸毒,酗酒,凶杀,死刑,性解放,核战争等问题.

德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有:(1)个人行为的道德教育,包括礼貌,诚实,正直,纪律,劳动习惯等;(2)人际关系的道德教育,如群体观念,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的劳动,协作精神等;(3)社会和职业的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爱护公物等.在学校教育中,这些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宗教教育和公民课实施的.同时,性教育也是德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1 23 4

更多相关内容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开题报告 篇7

误区之一:实验设计过度依赖教材,导致学生思维参与的缺失

【案例】同一物体的影子有哪些特点?

1.情境激趣,导入探究。

(1)师生表演手影,边看边思考:这是什么表演?是谁的影子?

(2)讨论:除了手有影子,其他物体也有影子吗?影子是怎么产生的呢?你觉得需要什么条件?

(3)引导学生认识光源。

(4)进一步讨论引导得出:产生影子需要光源、遮挡物和屏。

2.组织活动,开展探究。

师: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影子。影子都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25页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能看懂吗?谈谈你们对实验的理解。

……

这位教师在教学影子的特点时,直接让学生参考书本上的实验设计方案,按照书上的设计机械地实施一些操作和记录,几乎不需要动脑筋就可以得出结论了。省却了学生的主动发问,实际上就是用教材的活动呈现挤占了学生的思维参与,把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剥夺了,学生成为被动参与学习者。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更多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状态重新设计,过度依赖教材,致使学生的思维参与缺失,自主探究就成为一句空话。就这节课而言,关于影子的探究,原本应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影子入手,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让学生形成思考:为什么物体会有影子?物体影子的形成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谈话并出示图片:你们觉得同样的物体产生的影子不同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引发学生讨论、猜测。接下来采用倒推的方式出示同一物体的五个长短不同的影子,让学生分组实验探究,记录探究结果,进行研讨。这样,势必会激起学生的研究兴趣进而积极思考。

误区之二:实验设计过度依赖教师指导,导致学生思维参与的弱化

【案例】同一物体的影子有哪些特点呢?

师:生活中谁见到过自己的影子?什么时候、在哪儿见到的?

生:早上上学的时候看到的。

师:哦,那你看到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

生:很长很长。

师:任何时候看到的影子都是一样的吗?

生:不是,有时候长,有时候短?

师:那你回忆一下,什么时候看到的影子长,什么时候看到的影子短呢?

生:好像早晨比较长,中午比较短,傍晚也会长点。

师:早晨太阳在你的什么位置?中午和晚上呢?

生:早上和傍晚是斜上方,中午在正上方。

师:也就是斜射时影子长?直射时影子短?

生:是的。

师:很细心的孩子。其他同学呢?

生:我晚上写作业时看到自己的影子,头离台灯近影子就长,离台灯远时影子就短了。

……

师:如果我给你一个手电筒和一些木块,你能不能给我造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长短也不相同的影子呢?你打算怎么做?

……

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了问题作为铺垫,通过一问一答式的引导和太过明显的暗示,使学生基本不用思考就能完成教师的指令,整个设计只是让学生验证一下生活经验,缺少一个深度参与、深度思考、设计严密的思维训练过程。教师过于注重指导,让思维训练流于形式,使得学生的思维发展浅表化、探究实效低。

影子变化活动的研究是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性活动,从以上两位执教教师的教学设计中不难看出,表面上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似乎非常重视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但是这样的探究式学习活动设计尽管也有探究的一系列步骤和外显活动,然而学生知识自主建构的空间却非常小,自主的思维活动也很有限。可见,两位教师的设计仍然只注重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只抓住了探究式学习的形式与躯壳,而非探究式学习的实质与灵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实验设计需要教师的指导,但不可以过分指导,要根据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学生学情、知识特点来决定指导的程度,要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台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以学生的思维参与作为主线,看学生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么想,适时提供指导而不替代。

误区之三:实验设计过度依赖教学预案,导致学生思维发展的闭合

对教师来说,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只接受他们所期望的答案,只希望得到自己喜欢的回答。他们在教授新内容时会努力使自己更安全、更有信心一些,于是往往会把答案限制在自己所熟悉的范围之内,对于超出自己认为的恰当范围之外的答案,会拒之门外。

【案例】如何让纸拱在保持跨度不变的情况下承受更大的压力呢?

在教学《拱形的力量》时,教师首先出示一个纸拱,并在拱顶上放垫圈来测试拱形的承重力,同时让学生观察纸拱的变化。此时,学生会发现拱顶向下凹、拱足向两边张开、跨度变大等。教师借此提出一个新的研究问题:怎样才能让纸拱在保持跨度不变的情况下承受更大的压力呢?教师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想法画在黑板上。第一位同学在两个拱足的外侧各画一个螺母,第二位同学在左边拱足的外侧画一个螺母,右边拱足的外侧并排画了两个螺母,教师表示满意并继续问:“还有谁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第三位同学走到黑板前并分别在两个拱足的内外侧各画一个螺母时教师着急了,连忙追问:“当拱顶受力时,拱足向哪儿推?”“向外推。”学生答道。教师又接着问:“那我们应该在哪儿抵住拱足?”生:“外侧。”师:“所以我们应该把里面画的螺母去掉。”然后,顺手将两个拱足内侧的螺母擦掉了。

“如何让拱形承受更多的垫圈?”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开放性问题鼓励答案多样性,然而正是因为教师对这种多样性保持警惕才把一个原本是为了寻求学生更多想法的问题压缩为一个限制性问题。显然教师这样的互动对话,是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暗示螺母只能放在外侧来抵住拱足,否则就是不对的。这样便趋向于缩减学生的回答、趋向于结束所有更多的想法,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他们认为的教师想要的东西。果不其然,第三位学生之后便没有人再继续表达想法了,而教师也顺势进入下一个环节: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在和学生交流时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听取他们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想法、观念、观点,让他们感到自己的想法是有价值的,是会受到尊重的,感到没有顾虑地表达想法是安全的,不用担心自己所说的是错的。即便第三位同学的想法不合理,教师也不应该当场进行这种对与错的强化,尤其是当我们想了解学生更多的想法的时候,这样的做法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这里我们应该尊重学生错误的想法,给他们机会去尝试自己的想法,在接下来的分组实验中可以通过引导他们做一组对比实验来发现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思考和检验选择,形成他们的观点。而停留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答案这种低水平上的交流互动,只会限制学生更高级的心理过程的发展,使其思维闭合。

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做法受到了广大小学科学教育者的支持和肯定,但由于没有把“学生知识自主建构的权力”这一本质与核心问题凸显出来,这种理论上、观念上的不清晰、不明确,必然导致实践中的种种误区。我们对探究式实验教学的研究应从基本行动过程、操作步骤、方法技能等实践中的具体行为细节上升到对儿童内部学习心理机制上的研究,注重儿童思维的深度发展,使学科逻辑心理学化,这才是一个好的实验教学设计的核心。

参考文献

[1]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优化呈现策略 篇8

关键字: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优化;设计;呈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1-0077-02从实践层面入手,对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进行优化呈现,系统性地研究相关探究活动,多样化、个性化的对小学科学教学目标、内容、环节、材料、表述和评价等要素进行修正、重组、创造,可以促进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使学生科学探究素养得到提升。

一、目标呈现要简明,突出人本化

科学课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依据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要求既要做到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及创新精神的培养等目标明确、正确、完整,又要尽可能简明、有针对性,不同的教学目标应有机整合。

比如《空气与生命》教学目标之一“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操作等方式知道空气是人、动物、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了解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可以这样描述:“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操作等方式能准确说出空气是人、动物、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能简单表述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知道”换成了“能准确说出”, “了解”换成了“简单表述”,从而具体描述这种行为,让目标可操作。

二、内容呈现要简约,突出生活化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最大的功效?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选择主要学习内容,选择那些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生活是儿童学习的教科书,也是儿童学习的场所。”我们要善于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激活学生对生活的“元认知”,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学习科学。

如“风的观测”一课,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风向,怎样利用风向标来判定风向。当一位学生提出“在没有风向标的时候该如何判断风向呢?”我没有直接告诉,而是让学生到课外生活中去寻找答案。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实际现象都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内容。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述: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所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三、环节呈现要简化,突出主体化

科学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而有趣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设计太多的学习环节,设置太多的学习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没有必要搞得太复杂、太深奥。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通过不失时机地设疑,营造强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积极的探索,这对促进其手脑结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时,在提出为什么用热水可以使瘪了的乒乓球鼓起来问题后,学生自然联想到上节课固体的热胀冷缩的内容,认知水平较好的学生还会联想到球内有空气,乓乓球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后把瘪的地方顶起来的。当然,预测和猜想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当学生通过实践研究发现自己的预测或猜想是错误的时候,也就为其下一步进行成功的预测或猜想创造了条件。

四、材料呈现要简洁,突出结构化

小学科学教学在很大的程度上追求“做中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投身实验,真刀真枪地搞科学,老师搜集了很多的材料与实验。但科学课上往往一节课有两三个相关的探究活动,很多科学教师都发现如果同时把材料都发给学生,会干扰探究目的顺利达成。因此,在科学课中实验和材料并非多多益善,我们所需要的是有结构的材料,适宜而有效的材料。

如探究“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时,我注意了材料呈现的时机。第一环节学生运用感官观察水和食用油时,每组桌上只摆了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学生可以专注的、尽可能多的运用观感进行观察。第二个环节让学生借助材料进行观察时,我才出示筷子让学生想想“可以怎样帮助我们比较这两种液体”。学生很快就想到可以通过搅动以观察液体旋转流动的速度,还可以蘸了液体后提起来观察液体下滴的状态。由于材料出现的有层次,学生对每次新出现的材料都保持了很大的探究兴趣,大大减少了与本次实验无关材料对探究目标的干扰,学生探究的有效性极大提高。

五、表述呈现要简练,突出个性化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一个全面的表述和详实的结论既全面,又不重复,不罗嗦,不模糊。

如在进行科学探究实验——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时?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了如下的结论:①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冲出去的距离长短与小车的位置有关。小车的位置越高,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冲出去的距离就越远;小车的位置越低,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冲出去的距离就越近;②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冲出去的距离长短与坡度有关。坡度越高,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冲出去的距离就越远;坡度越低,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冲出去的距离就越短。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表述的过程,也是学生对实验现象和过程的一次再理解与认识的过程。

六、评价呈现要简明,突出多元化

我们要改变以往评价的单一化,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乎自然规律的综合评价,评价内容由单纯的知识评价向知能并重、学习过程结果并重的全面素质评价转换;评价主体由教师向全员评价转化,贯彻自评、互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

如《蚯蚓》一课的教学:上课时,我让学生自行观察带来的蚯蚓,蚯蚓到处爬,不容易观察。于是,我向学生提出问题:“把蚯蚓放在什么地方,怎么放,我们才容易观察?”接着,让学生讨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些学生提出:“将蚯蚓固定进行观察”、“把蚯蚓压死再观察”等,我肯定这不是理想的方法,但又不马上加以否定,于是再让这位学生或其他学生评价这种方法好不好,有什么优、缺点,最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对蚯蚓进行观察……就这样,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呈现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开题报告 篇9

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年级学生要会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中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如何让学生在有限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寻求更广阔的教育途径,致力于大知识、大智力背景的开拓。

2、我校学生阅读情况

我校学生到小学毕业时,根本达不到这一要求。原因究竟在哪里呢?除目前小学语文没有完善的课外阅读材料这一外在因素,我们的语文教师和家长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缺乏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正因为如此,学生所获得的课外阅读经验严重缺失。阅读课成了语文耗时低效的 “负面典范”。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不到激发,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这是制约我校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鉴于我校班级实际和教师配备情况以及学生阅读的具体情况,我们决定开展农村小学中段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从中年级开始进行课外阅读能力的指导。

二、研究目标

1、研究目标

我们将致力于探索小学中段儿童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中段学生搭建一个课外阅读的平台。期望通过研究达到如下目标:

总体目标:激发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使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巩固字、词,积累好词好句,达到大量阅读的目的。

(1)、培养儿童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学会阅读,享受阅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课外阅读是一项主体性很强的活动,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儿童是否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因此,激发阅读兴趣,使儿童始终保持强烈的读书欲望,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

首先,让学生快乐地享受课外阅读。

教师可选择适合中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的阅读内容,让他们的童心被喜爱的故事浸染,利用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让孩子喜欢上“书”这个充满趣味与想象的东西,真切地享受阅读的成功与快乐。

其次,榜样示范,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可直接影响着孩子读书习惯的培养。同时,发挥同学榜样示范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儿童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一旦有了阅读的兴趣,他们会把阅读看作是莫大的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他们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起喜爱阅读、热爱语文的积极情感,从而形成语文学习的良好循环。特别是对于中段的学生来说,强烈的阅读兴趣更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很好的过渡。(2)、创建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展示学生的个性阅读风采。

我们课外阅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还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个性阅读风采的平台,让他们浸润其中。

首先,营造校园阅读氛围,多渠道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中年级学生具有好胜心强、不服输、积极向上的特点,教师可多开展以学生课外阅读为主题的比赛活动。让他们在这些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中真正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教师还可以在校园或班级创设有关课外阅读的展示墙,以营造一个充满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的环境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其次,开展家长亲子共读交流活动。

要想引领儿童阅读,共享快乐童年,点亮孩子的阅读心灯,打造书香班级,营造书香家庭,家长的参与和支持非常重要。闲暇时,父母与子女共同阅读与交流,创设一个好的环境,为孩子选择优秀的书,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分享孩子的读书体验,选择适合孩子的方法,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立体式的互动交流,营造家长、孩子、教师全员参与的课外阅读氛围,能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自觉阅读兴趣,唤醒家长的亲子共读意识,也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3)、通过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很明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终身都有对言语的“渴望”和“依赖”,学生对阅读的审美需求、交往需求、求知需求也是与生俱来的。所以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感受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积极有序地进行组织和指导,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4)、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能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能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文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概念界定

阅读的概念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旨在研究如何指导中高年级农村学生合理分配时间,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策略,从而指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课外阅读,为到以后的持续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研究内容

1、中段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误区的调查研究。(1)、在中段的学生中究竟存在哪些课外阅读方面的问题?(2)、他们都在看什么样的书呢?最受学生欢迎的书有哪些?(3)、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学生课外阅读效果差距很大的现象呢?

(4)、课题组老师针对自己班级的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展开问卷调查、采访家长、采访学生等方法展开调查。尽量做到数据精确,情况真实,具有普遍性。

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的研究。

3、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评价的研究。

4、家校共建,建立班级阅读库的尝试研究。

5、学校课外阅读常规指导和激励机制的研究。6、课外阅读课堂指导策略的研究。

五、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兴起了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各国都非常重视儿童的阅读问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儿童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来实施。其中最典型的有: 1、1997年2月克林顿提出的“美国教育行动”。该计划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儿童都能阅读,使每一位成年美国人都能进行终身学习。克林顿依据相关研究指出:小学三年级之前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这是未来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美国教育部曾陆续提出“挑战美国阅读”“卓越阅读方案”。布什总统上任后,提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改革方案,并且将“阅读优先”作为政策主轴,希望在五年内,让美国所有学童在小学三年级以前具备基本阅读能力。2、2003年,英国教育部发出号召,要把儿童阅读进行到底。日本文部省把2000年定为“儿童阅读年”,拨款资助民间团体举办为儿童说故事活动。中国台湾也把2000年定为“儿童阅读年”,近年来主要是通过学校中的班级读书会推广儿童文学的阅读。

3、国内许多学校也开始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进行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例如,厦门师范第一附属小学设计的课外阅读目标根据各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和识字量、学生的兴趣、思维能力等来制定不同目标。南昌市珠市小学为学生提供课外读物内容。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教研室根据各地课外阅读的情况,将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归纳为:推荐读物、读书方法指导、读后叙述、交流评论和读书笔记辅导等。

六、研究成果预期

针对此现状,我们期待“农村小学中段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能取得以下成果:

1、制定中年级阅读指导课常规。

2、建立一种课外阅读指导教学的模式。

3、课题组设立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专题,并有大量作品呈现。

4、教师课外阅读指导论文在省级获奖。

5、学生能将阅读成果运用于课堂学习中,使减轻语文学习负担成为现实。学生学习成绩没有明显的消极影响。

6、建立教师阅读指导教学实拍照片和内部发行教师阅读教学指导论文集。

七、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一)、人员结构

本课题组人员人均年龄在30岁左右,可谓极其年轻,年轻人热情、激情均高,再加上务实的工作作风、充沛的精力,这是强档组合。这样,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一定会有创新的思维,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在实验研究中取得本课题的圆满成功。

本课题组长邢勇是我校两室管理员,小学高级教师,是从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出来的。在完小任过好多职务,1994年的救救山里的学校在南疆开发报上刊登,随后先后被采用了30多篇;最近有20多篇短信被蒙自教育网采用,在蒙自工运这本书上也落有大名,多篇教育论文获省、州级奖励。

本课题组王凤娇老师是三年级教研组组长,80年代人,是教学能手,曾代表学校在乡教联体活动上讲授师范课,他的多篇论文在省级获奖。

课题组成员中的吴灵芝老师是学校的团支部书记,长期任小学中段语文,对中段语文课外阅读有较深的研究和探讨;沈焕莲老师是学校的娇娇者,多篇教研论文在省级获奖;邓烨老师是后起之秀,是学校打造精品课的对象之一,对中段课外阅读进行过独自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多篇教学论文获奖。课题组的人员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几年,有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对研究本课题有很大的兴趣。

(二)、资料准备

我校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各一间;建成并开通了校园网;大部分教师建立了个人博客;有校园图书室,收藏了多样的的课外阅读类书籍,这些将是为课题研究提供资料准备的最大保障。

(三)、研究方法、策略和原则

1、方法

(1)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把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2)文献研究法。(3)问卷调查法。(4)经验总结法。(5)学习成果展示法。(6)教育观察法。

2、策略

(1)、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转变教师的以课本知识为主的观念,提高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

(2)、以课堂教学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教给学生正确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边阅读边积累的好习惯。扎扎实实开展小学生中年级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我们将主要采取以下“四条措施”:

①、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营造读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

②、制订详尽的学生读书指导计划。

③、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除了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读书活动,还力争做到:

a、上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互相评课,互相启发,有条件的情况下,请专家进行指导。

b、举行读书汇报会。、读书活动要真正取得成效。④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a、利用各种机会(特别是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读书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改变家长的观念,赢得家长的支持。引导家长开展“亲子共读”、创建书香家庭等活动

b、在“家校联系本”上请家长每天填写孩子的读书书目、读书时间,真正做到家校携手育英才。

3、原则

(1)、科学性原则:研究要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能保证自主性实践探索方向的正确性。

(2)、主体性原则:研究以学生为主体,选择问题、资料收集、方案设计、问题解决、结果评价等整个过程都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主要起组织、指导和参与评估的作用。

(3)、实践性原则:研究性学习特别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学校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

(4)、创造性原则:强调学生学习创新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的思想意识和创新能力。

(5)、合作性原则:引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6)、开放性原则: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空间、学习方式(小组或个体)是开放的;指导教师(可以是校内教师,也可以是校外的家长或专业人士等)是开放的;信息来源渠道(既可以在校内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查阅获取资料,也可以到校外采用采访、调查等形式获取资料)也是开放的。

(四)、经费保障

上一篇:文明礼仪培训下一篇:马拉松式的人生路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