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与证明章末复习题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推理与证明章末复习题(精选12篇)

推理与证明章末复习题 篇1

一、填空题)

A.综合法B.分析法C.间接证法D.合情推理法

2.对一个命题的证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能用分析法,必能用综合法

B.若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证明难度较大时,可考虑分析法与综合法的合用等方法

C.若用直接证法难度较大时,可考虑反证法D.用反证法就是要证结论的反面成立

3.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b平面,直线a平

面,直线b∥平面,则直线b∥直线a”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非以上错误

4.有这样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有些有理数是真分数,整数是有理数,则整数是真分数”结论显然是错误的,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非以上错误

5.下面几种推理是类比推理的是()

A.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A和∠B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角,则∠A+∠B=1800B.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边形的性质

C.某校高二级有20个班,1班有51位团员,2班有53位团员,3班有52位团员,由此可以推测各班都超过50位团员.D.一切偶数都能被2整除,2100是偶数,所以2100能被2整除.6.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有理根,那么a,b,c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时,下列假设中正确的是()

(A)假设a,b,c不都是偶数(B)假设a,b,c都不是偶数

(C)假设a,b,c至多有一个是偶数(D)假设a,b,c至多有两个是偶数

7.演绎推理是以()为前提,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方法。

A.一般性的原理B.特定的命题C.一般性的真命题D.定理、公式

8.在某次考试中甲、乙、丙三人成绩互不相等,且满足:①如果乙的成绩不是最高,那么甲的成绩最低;②如果丙的成绩不是最低,那么甲的成绩最高,则三人中成绩最低的是()

A.甲B.乙C.丙D.不能确定

9.“所有金属都能导电,铁是金属,所以铁能导电,”此推理类型属于()

A.演绎推理B.类比推理C.合情推理D.归纳推理

10.当n1,2,3,4,5,6时,比较2和n的大小并猜想()

n2n2n2n2A.n1时,2n B.n3时,2n C.n4时,2nD.n5时,2n n

211.对“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给出两个判断:

①(ab)(bc)(ca)0;②ab,bc,ca不能同时成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对②错 B.①错②对C.①对②对D.①错②错

12.设a,b,c三数成等比数列,而x,y分别为a,b和b,c的等差中项,则222ac()xy

A.1B.2C.3D.不确定

13.如果f(ab)f(a)f(b)且f(1)2,则

A.f(2)f(4)f(6)()f(1)f(3)f(5)D.8 12 5B.37 5C.6

14.设数列{an}满足an1an2nan1,n1,2,3,a12, 通过求a1,a2,a3.猜想an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n+1,B.nC.n+2,D.n-

115.三角形的面积S=1(a+b+c)·r,其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r为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利用类比推理,2

可以得出四面体的体积()

11abcB.V =Sh 3

31C.V=(S1+S2+S3+S4)r(S1,S2,S3,S4)分别为四面体四个面的面积,r为四面体内切圆的半径)3

1D.V=(ab+bc+ac)h(h为四面体的高)3A.V=

二、填空题

16.“AC,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且平分。”补充以上推理的大前提是。

17.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面积比为1:4,类似地,在空间内,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18.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bN,ab可以被5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那么假设的内容是.2,2,2,2219.由1=11+3=21+3+5=31+3+5+7=4,„,得到1+3+„+(2n-1)=n用的是____推理.

20.在△ABC中,E、F分别为AB、AC的中点,则有EF∥BC,这个问题的大前提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已知一列数1,-5,9,-13,17,„„,根据其规律,下一个数应为.

22.已知a13,an13an,试通过计算a2,a3,a4,a5的值,推测出an=an

3S△PA′B′PA′·PB′VP-A′B′C′=,则图(2)所示图形有体积关系=

________.S△PABPA·PBVP-ABC23.图(1)所示图形有面积关系

三、解答题

24.用三段论的形式写出下列演绎推理

1)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正方形是菱形,所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2)若两角是对顶角,则此两角相等,所以若两角两不相等,则此角不是对顶角;

1225.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an+1),且an>0(n∈N+),求出a1,a2,a3,并归纳这个数列的通项4

公式.

1226.设a,b,c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s=(a+b+c),且s=2ab,试证:s<2a.2

2227.设a,b,x,yR,且ab1,xy1,试证:axby1。22

28.已知a,b,c,d都是正数,求证(ab+cd)(ac+bd)≥4abcd.29.在△ABC中,已知(abc)(abc)3ab,且2cosAsinBsinC.判断△ABC的形状.

推理与证明章末复习题 篇2

一、几何推理与图形证明教学的现有问题

一些初中数学教师目前依旧使用较为传统的讲课模式,即将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和例题进行详尽地讲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一味地接受状态,在课堂上要对庞大的信息量和知识接受让他们应接不暇,大部分学生做不到真正地理解和消化,更不用说培养起有效的几何推理思维和图形证明能力.这样的教学收效甚微,几何证明与普通的数学证明有着一定的区别,它需要学生不仅仅掌握数学证明的技巧和方法,更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二、定理和重要概念的引入及教学

定理是几何推理的根本,许多几何推理与图形证明所需的知识都是由定理推广而来,因此教师在几何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的就是定理和一些重要概念的引入及教学.在引入方面,由于定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学生死记硬背效果不佳,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入定理和重要概念的时机和方法.许多几何推理题往往就是对定理的反复运用,只要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定理在做题的过程中就能够游刃有余,例如下题.

例1已知在三角形ABC中,D为BC边上的中点,在AD上任取一点E,连接BE,延长BE交AC与F,BE=AC,求证AF=EF.

证明:如图1,连接EC,取EC的中点G,AE的中点H,分别连接DG,HG.

则:GH=DG.

所以:∠1=∠2,

而∠1=∠4,∠2=∠3=∠5.

所以;∠4=∠5,所以:AF=EF.

乍一看这道题的题目比较复杂,实际上就是对于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这一基本定理的应用,学生对定理掌握的程度较深时,面对“三角形”、“中点”等条件很容易就会进行联想并作出辅助线DG和HG,通过等腰三角形和平行线段的性质进行角与角之间的转换,最后通过“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完成证明.这道题就是典型的对定理掌握程度的考察,对于这种题型要注意对定理的灵活应用.

三、学会“读题”,明确题中条件要素

在进行几何推理和图形证明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大量的例题进行讲解,这是十分必要的,在讲解之前,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阅读题设看起来似乎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其实解题和证明所需的大部分要素都包含在简短的题设之中,在读题的过程中对题设进行拆解,提取出其中重要的要素和隐含条件,才能为之后的证明或解题铺好路.尤其是当学生面对较为复杂的题设,要学会从中抽丝剥茧,理清头绪,一步一步地整理题设中所提及的条件,结合图形将它们以合理的逻辑排列出来,与最终需要解答或证明的问题进行条件匹配.这种读题能力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例题时引导学生慢慢去学习和掌握,这样才能在做题的过程中不会被复杂的题设蒙蔽了双眼,做到心中有数[2].

四、培养学生几何推理思维

1. 三种思维的应用

几何推理和图形证明同样属于数学证明的一种题型,对于这样的题型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在推理的过程中,通常有以下三种思维方式.第一、正向思维,也就是学生在推理和证明的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从题设和条件出发,一步步地推出结果.这种方式比较常见,因此学生学习和应用起来也比较轻松.第二、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反向地去推理,也就是从结果入手进行推理,最典型的一种逆向思维证明法就是反证法.逆向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是十分常用,但它往往是解决难题的好帮手,难题的题设往往十分复杂繁多,在许多条件的铺陈下,题设拆解分析能力较弱的学生难免会一时之间找不到头绪,不知从何下手,而逆向思维法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找到题目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很快进入到推理之中.第三种就是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结合,这种方法通常应用于难题的推理证明之中,将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相结合,同时也将题目中的条件和结果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迅速找到推理的有效路线.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当注重这三种思维的教学,尤其是学生不太常用的逆向思维和正逆结合思维,帮助学生开拓几何推理的思维,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做到多种思路的选择[3].

2.“动手”做题,辅助线的应用

在学习几何推理和图形证明的过程中,最常用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个方法就是做辅助线.当学生遇到单纯靠拆解题设和思维分析无法解决的时候,应当有动手画图做辅助线的意识,这种意识和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进行重点培养.然而做辅助线有时候并不是万能的,一条错误的辅助线甚至会将学生的推理思路带入误区,导致推理混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将辅助线的教学作为一个重点.

例2已知:在△ABC和△A'B'C'中,AB=A'B',AC=A'C'.AD,A'D'分别是△ABC和△A'B'C'的中线,且AD=A'D'.

求证:△ABC≌△A'B'C'.

证明:分别过B,B'点作BE∥AC,B'E'∥A'C'.交AD,A'D'的延长线于E,E'点.

则:△ADC≌△EDB,△A'D'C'≌△E'D'B'.

所以:AC=EB,A'C'=E'B';AD=DE,A'D'=D'E'.

所以:BE=B'E',AE=A'E'

所以:△ABE≌△A'B'E'

所以:∠E=∠E'∠BAD=∠B'A'D'

所以:∠BAC=∠B'A'C'

所以:△ABC≌△A'B'C'

这一题需要证明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全等,现有的条件是其中的两条边相等,还差一个条件,边BC和边B'C'相等或现有两边的夹角相等,经分析,有边AD和边A'D',我们很容易发现实现角的相等更为容易,AD将我们需证的夹角一分为二,因此需分别证明分角与分角相等,等角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平行线,这就是辅助线的灵感来源,显然,有了辅助线的帮助就多了一个等角的条件,可以进行角之间的转换.这一题就是典型的辅助线的巧妙应用.

总之,几何推理和图形证明是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打好基础,在定理的教学方面下功夫,努力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和几何思维方式,提高几何图形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葛莹.初中数学几何推理与图形证明对策[J].学周刊,2015(14):222.

[2]焦龙.初中数学几何概念和定理教学探析[J].学周刊,2015(20):163.

推理与证明 篇3

一、 考纲要求

根据《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科考试说明》及《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要求为B级,分析法、综合法及反证法要求A级,这里的要求是对其概念的要求,而不是对方法的要求,会用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证明一些问题还是需要的,不可忽视。

1. 合情推理的两种常用形势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其中,由个别事实推演出一般的推理是归纳推理;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演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相似或相同的推理是类比推理。

2. 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式推理,其一般模式为:(1)已知的一般原理,即大前提,B是C,(2)所研究的特殊情况,即小前提:A是B,(3)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判断,即结论:A是C。

3. 直接证明就是从命题的条件或结论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逐步推得命题成立的证明方法。

4. 从已知条件出发,以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逐步下推,直到推出要证明的结论为止,这种证明方法为综合法;从证明的结论出发,追溯导致结论成立的条件,逐步上溯,直到使结论成立的条件和已知条件或已知事实吻合为止,这种证明方法为分析法。这两种证法均属于直接证明。

5.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方法,它的证明过程可以概括为“否定—推理—否定”。即从否定结论开始,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逻辑矛盾,从而达到新的否定(即肯定原命题)的过程。

二、 难点疑点

1. 类比的关键在(1)要能找到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2)类比不是简单的模仿,要抓住一类事物的本质去推测另一事物的性质;(3)类比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2. 用综合法是由条件证结论,是执因索果的过程,而分析法则是执果索因,从结论出发寻找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对格式有严格的要求。

3. 反证法的难点在由假设出发,如何通过推理论证,得出怎样一个与已知条件或客观事实相矛盾的结论,从而否定假设,肯定原命题。

三、 经典练习回顾

1. 已知a1=3,a2=6,且an+2=an+1-an,则a33为 

BCD中(如图所示),而DEC平分二面角A

--!> 2. “∵AC,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且平分.”补充以上推理的大前提是 .

3.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b∈N,ab可以被5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那么假设的内容是

4. 已知椭圆具有性质:若M、N是椭圆C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当直线PM、PN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kPM,kPN时,那么kPM与kPN之积是与点P的位置无关的定值.试对双曲线x2a2-y2b2=1写出具有类似特性的性质,并加以证明.

四、 例题精析

【例1】 如图,在三棱锥P

矛盾,则假设不成立,即AE不平行平面PFD.

点拨 本题考查线面与面面位置关系的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用到了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请思考:第一问中包含了几个三段论。

【例2】 已知{bn}是公比为q(q≠1)等比数列,是否存在这样的正数q,使得等比数列{bn}中有三项成等差数列?若存在,写出一个q的值,并加以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 本题可用分析法进行探究,如果存在正数q,使得等比数列{bn}中有三项成等差数列,不妨设第k,m,n项.根据q>0,可设k0,所以,q=1,与条件矛盾.失败了!失败不要紧,关键是我们找到了一个新思想:合情推理!这是解决本题的一把好钥匙.继续合情推理:一元二次方程不行,那么,最简单的就是一元三次方程了,那么,一元三次方程行不行呢?不妨设n-k为m-k的3倍,那么,如果令qm-k=x,那么就有x3-2x+1=0,尽管这是一个三次方程,但由于很明显有一个x=1的解,而由条件知x≠1,所以上面的方程可化为x2+x-1=0,解得x=5-12,于是,只要看对应的k,m,n为何值就可对了.继续合情推理:最简单的情形是m-k=1,n-k=3,这样的正整数k,m,n是否存在呢?很简单:k=1,m=2,n=4即可.于是q=5-12,难关攻克!

推理与证明章末复习题 篇4

高二文数1-2《推理证明》期末复习题

(二)一、基础巩固

1、若a,b,c是不全相等的实数,求证:a2b2c2abbcca. 证明过程如下:

∵a,b,cR,∴a2b2≥2ab,b2c2≥2bc,c2a2≥2ac,2、立体几何平行、垂直定理:

(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b,a//ba//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a//,a,ba//b

(2)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b,abP,a//,b////

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a,ba//b(3)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b,ab

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a(4)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l

又∵a,b,c不全相等,∴以上三式至少有一个“”不成立,∴将以上三式相加得

2(abc)2(abbcac),∴abcabbcca.此证法是()

P,la,lbl

222

,ba//b

A、分析法

2B、综合法

C、分析法与综合法并用D、反证法

1

,l

证明:要证

1

1,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l,a,all

3、反证法:假设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引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

即证7511

1以上证明应用了()

A、分析法B、综合法,∵3511,∴原不等式成立.

误,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反证法的思维方法:正难则反

归缪矛盾:(1)与已知条件矛盾(2)与已有公理、定理、定义矛盾(3)自相矛盾

三、典型例题

1、

证明:

只需证2

2只需证87510

只需证22即证56505650显然成立



C、分析法与综合法配合使用D、间接证法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数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有理数根,那么a,b,c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下列条件假设中正确的是(A.假设a,b,c都是偶数)

B、假设a,b,c都不是偶数

D.假设a,b,c中至多有两个偶数

C.假设a,b,c中至多有一个偶数

4、求证: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用反证法证明时的假设为“三

角形的”.

二、知识点归纳

1、分析法: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推证过程中,使每一步结论成立的充分

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为止。

这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可以是: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 特点:执果索因,即:要证结果Q,只需证条件P

2、(2010执信中学2月考试文科18)

右图为一简单组合体,其底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EC//PD,且PD2EC,(1)求证:BE//平面PDA;

(2)若N为线段PB的中点,求证:EN平面PDB

证明:(1)∵EC//PD,PD平面PDA,EC平面PDA

∴EC//平面PDA,同理可得BC//平面PDA

∵EC平面EBC,BC平面EBC且ECBCC∴平面BEC//平面PDA又

∵BE平面EBC∴BE//平面PDA(2)连结AC与BD交于点F, 连结NF,∵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F为BD的中点, N

∴NF//PD且NF12PD, D

C

又EC//PD且EC

2PD

F

∴NF//EC且NFEC

A

∴四边形NFCE为平行四边形 ∴NE//FC

∵,PD平面ABCD,AC面ABCD∴ACPD,又∴PDBDD,PD,BD平面PBD ∴AC面PBD∴NE面PDB

变式训练2:如图,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3,BC=4,AB=5,AA1=4,点D是AB的中点,(1)求证:AC⊥BC1;(2)求证:AC 1∥平面CDB1.例

3、设a,b,c(0,),求证:a+

11b,c+a,b+

1c

中,至少有一个不于小2 证明:假设a+

11111b,c+a,b+c都小于2,即a+b2,c+a2,b+1

c2 (a+1b)+(c+1a)+(b+1c

6

a,b,c(0,),(a+1b)+(c+1a)+(b+1c)(a1a)(b1b)(c1

c)

2226与假设相矛盾

假设不成立,即a+

1b,c+1a,b+1

c

中,至少有一个不于小2。

变式训练3:已知a,b,c均为实数,且ax22y

cz22x

,by22z

,

6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四、课后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综合法是由因导果的顺推证法B、分析法是执果索因的逆推证法 C、综合法与分析法都是直接证法

D、综合法与分析法在同一题的证明中不可能同时采用

2、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结论与条件同时否定,推出矛盾B、肯定条件,否定结论,推出矛盾 C、将被否定的结论当条件,经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只与原题条件矛盾,才是反证法的正确运用

D、将被否定的结论当条件,原题的条件不能当条件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的过程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 ①∠A+∠B+∠C=90°+90°+∠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相矛盾,则∠A=∠B=90°不成立;②所以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 ③假设∠A,∠B,∠C中有两个角是直角,不妨设∠A=∠B=90°.正确顺序的序号排列为__________.

4、已知a,b>0,求证a(b2c2)b(c2a2)4abc5、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AD,∠BAD=60°,E、F分别是AP、AD的中点 求证:(1)直线EF‖平面PCD;(2)平面BEF⊥平面PAD6、当a≥2时,求证+1-a

41高二文数1-2《推理证明》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

1、B2、A3、B

4∵4240显然成立,∴原不等式成立.5、证明:因为b2c22bc,a0,所以a(b2c2)2abc,因为c2a22ac,b0,所以b(c2a2)2abc.因此, a(b2c2)b(c2a2)4abc

变式训练2:证明:(1)ABC-A1B1C1为直三棱柱,∴CC1⊥平面B CC1 B1∴CC1⊥AC

∵三角形ABC三边长 AC=3,BC=4,AB=5,AB2AC2BC2 ∴ACB90,即AC⊥BC

又CC1BCC,CC1,BC平面BCC1B1AC平面BCC1B1ACBC16、证明:要证+1-a

(2)设CB1与C1B的交点为E,连结DE,∵四边形B CC1 B1是平行四边形∴E是BC1的中点,∵ D是AB的中点,∴DE//AC1,又DE 平面CDB1,AC1平面CDB

4,(1b)c

14,(1c)a

14,DE//AC1 ∴

三式同向相乘,得(1a)a(1b)b(1c)c

变式训练3:证明:假设a,b,c都不大于0,即a0,b0,c0,得abc0,164

.①

而abc(x1)2(y1)2(z1)2330,即abc0,与abc0矛盾。a,b,c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111aa1(1a)a≤(1c)c≤又,同理可得:(1b)b≤,. 

2444

所以(1a)a(1b)b(1c)c≤

164,与①式矛盾,即假设不成立,故结论正确.

四、课后练习:

1、D2、B3、_③①②_

推理与证明章末复习题 篇5

一、直接证明

(1)综合法例1:已知ab1,求证ab2a4b30

(2)分析法例2:设a,b是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求证:ababab

二、间接证明:

反证法例3:已知ac2(bd),求证:方程xaxb0与xcxd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根。

三、数学归纳法

例4: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1)(n2)(nn)213(2n1)(nN*)

推理与证明章末复习题 篇6

版选修2-2 练习(P7)1.解:杨辉三角形的第8行是:1 7 21 35 35 21 7 1 杨辉三角形中的一般规律:(1)表中每个数都是组合数,第n行的第r+1个数是Cnrn!.r!(nr)!(2)三角形的两条斜边上都是数字1,而其余的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字相加,也就是rr1r=CnCn1+Cn1.rr1(3)杨辉三角具有对称性(对称美),即Cn=Cn.(4)杨辉三角的第n行是二项式(a+b)展开式,即

01r(a+b)=Cna+Cnab+„+Cnab+„+Cnb的二项式系数.nnn-1

1n-rr

n

n

n2.答案:(1)证明:如图所示,P是等边△ABC内一点,PD⊥AB,PE⊥AC,PF⊥BC,111PD·AB+PE·AC+PF·BC, 2221111因为AB=BC=AC,所以S△ABC=PD·AB+PE·AB+PF·AB=(PD+PE+PF)AB,2222则S△ABC=S△ABP+S△ACP+S△BCP=所以PD+PE+PF=2AB.SABC因为等边△ABC的面积和边长AB为一定值,所以PD+PE+PF为定值.所以结论成立.(2)猜想:将上述结论从平面类比到空间,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正四面体内一点到四面体的各个面的距离之和是一个定值。

证明:设P是正四面体ABCD内一点,PE,PF,PM,PN分别是点P到正四面体ABCD四个面的距离, 则VABCD=1(PE+PF+PM+PN)S(S为正四面体ABCD一个面的面积), 3所以PE+PF+PM+PN=3S

.VABCD因为S,VABCD为一定值,所以PE+PF+PM+PN为定值.所以结论成立.习题1-1(P7)1.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7×3n=n×111(n=1,2,„,9).思路分析:通过对各个等式的观察,注意其数量变化规律,就可以得出相应的通式.33222.解:1+2=3=(1+2).333221+2+3=6=(1+2+3), 3333221+2+3+4=10=(1+2+3+4), „„

对上述各式进行归纳,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n(n1)2n2(n1)21+2+3+„+n=(1+2+3+„+n)=[]=.24333

323.解:1层六边形的点数和为S1=5=5×1,2层六边形的点数和为S2=5+5+4=14=5×2+4,3层六边形的点数和为S3=5+5+4+5+4+4=27=5×3+4×3, „„

对上述各式进行归纳,可以得出n层六边形的点数和为: Sn=5+5+4+5+4+4„+5+4+4+„+4=5n+4×

n(n1)

2=5n+2n(n-1)=2n+3n.24.解:类比1+2+„+n的求和的过程可得:

3322因为n-(n-1)=n+n(n-1)+(n-1), 3322(n-1)-(n-2)=(n-1)+(n-1)(n-2)+(n-2), „„ 33222-1=2+2×1+1, 3322222从而有n-1=n+2(n-1)+2(n-2)„+2×2+1+n(n-1)+(n-1)(n-2)+ „+2×1, 22222222=n+2(n-1)+2(n-2)„+2×2+1+n-n+(n-1)-n-1+„+2-2+1-1 22222=3[n+(n-1)„+2+1]-[n+(n-1)+ „+2+1]-n-1

n(n1)2

-n-1, 2222n(n1)(2n1)所以有1+2+„+n=.6=3[n+(n-1)„+2+1]22225.解:与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相类比,可以得出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已知空间直角坐标系和向量a,设i,j,k为坐标向量,则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a1,a2,a3),使a=a1i+a2j+a3k,有序实数组(a1,a2,a3)叫作向量a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记作a=(a1,a2,a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对空间任一点A,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z),使OA=xi+yj+zk,有序实数组(x,y,z)叫做点A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记作A(x,y,z),x叫横坐标,y叫纵坐标,z叫竖坐标.STS

类比推理的具体应用

初中数学章末复习课的有效策略 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 章末复习课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30-02

一、初中数学复习课的重要性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这正是强调了复习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复习课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种常见的课型,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数学复习课包括章节复习、章末复习、期末复习、中考总复习等。在复习课中,教师既要查缺补漏,弥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不足,又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梳理知识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复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知识认知过程,通过复习,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可以全面了解复习的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构建知识思维导图,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

二、初中数学章末复习课的基本现状

很多一线的初中数学教师都不愿意上复习课。主要原因在于,复习课的新鲜感不如讲新课,成就感又不如习题课。传统意义上的初中数学复习模式如下:课堂上教师总结知识点、归纳常见题型和易错点、解题方法及技巧,通过具体题目演示如何考查基本知识点,然后通过题海战术,引导学生进行大量习题训练,最后以测验等方式考核,然后以最终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明确的指向,操作方便,基础扎实,分数达标程度高。缺点是: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有限,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体现出《标准》中要求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笔者从教初中数学教学工作6年,深切地感受到了数学复习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也深知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负面影响,促使笔者对数学复习策略进行了研究。结合笔者执教的新人教版八年上《分式》一章复习课,探讨科学的复习方法和策略所带来的良好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

三、初中数学章末复习课的有效策略

1.构建思维导图

为了使学生可以系统地把握本章点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将本章知识点进行整理,尝试构建思维导图,借此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学会整体建构的方法,形成整体建构的思想。

2.设计复习学案

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标准》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制一份复习思维导案,其中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等,这些题目可以是围绕本章的基本知识点,也可以是学生在平时作业或习题中最容易出错的问题。题目的设置要注意层次性,通过易、中、难三个层次的习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例如,在执教《分式》复习课时,笔者事先设计了一份复习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完成,教师给予相应的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完成相应的题目。右图是笔者学生的作业。

为了体现“生本”,教师还可以把命题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在编制题目中得到发展,在检测中体验到学习快乐。题目的编制,可以由小组合作完成。学生在编题时要查阅资料,编完后自己要先作答,学生之间也可以先交流与讨论,这个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梳理、探究和巩固的过程。

3.鼓励学生交流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开展合作交流,各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不断完善彼此的认知结构,最后实现知识上查漏补缺、能力上综合提高的目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例如,在执教《分式》复习课时,笔者让同学们利用小组合作交流复习学案中的疑难问题。先在同桌之间交流,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在组间进行交流。学生在观点碰撞、意见争论、交流解惑的过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来龙去脉的清晰把握和深层感悟。下图是笔者的学生在组内交流复习学案。

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学生们都在各自的组内交流学习。通过“生帮生”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后进生,也有助于学优生知识的内化、升华!

4.注重知识运用

章末复习一定要把本章知识点与解决问题联系起来。通过适当的题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执教《分式》复习课时,笔者设计这样两个题目,用于检测学生对本章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四、结束语

初中数学章末复习课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深化知识间的联系,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数学章末复习课,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复习课上有所收获,进而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叶立军,陈莉.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存在的偏差及其应对策略[J].教育与管理,2013,(5):91-93.

[2]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06).

[3]乔建中,陶丽萍,张丽敏等.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江苏教育研究,2008,(01):33.

[4]杨利兰.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读写算,2014,(11):224—224.

作者简介:

杨芳(1985.7.21-),女,辽宁朝阳人,硕士,中教一级,教师。

推理与证明 篇8

“推理与证明”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推理与证明”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推理与证明贯穿于数学的整个体系,它的学习是新课标教材的一个亮点,是对以前所学知识与方法的总结、归纳,并对后继学习起到引领的作用。

学生将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体会合情推理、演绎推理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体会数学证明的特点,了解数学证明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证明的方法(如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和间接证明的方法(如反证法);感受逻辑证明在数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言之有理、论证有据的习惯。

《新标准》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也就是要求学生在获得数学结论时要经历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合情推理的实质是“发现---猜想---证明”,因而关注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希望教师能够重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发展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

高考数学推理与证明 篇9

1.(08江苏10)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35 68 9 10

。。。

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n行(n3)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n2n6【答案】 2

【解析】本小题考查归纳推理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前n-1 行共有正整数1+2+…+(n

n2nn2n-1)个,即个,因此第n 行第3 个数是全体正整数中第+3个,即为22

n2n6. 2

2.(09江苏8)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面积比为1:4,类似地,在空间内,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解析】 考查类比的方法。体积比为1:8

3.(09福建15)五位同学围成一圈依序循环报数,规定:

①第一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为1,第二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也为1,之后每位同学所报出的数都是前两位同学所报出的数之和;

②若报出的数为3的倍数,则报该数的同学需拍手一次

已知甲同学第一个报数,当五位同学依序循环报到第100个数时,甲同学拍手的总次数为________.【答案】:5

解析:由题意可设第n次报数,第n1次报数,第n2次报数分别为an,an1,an2,所以有anan1an2,又a11,a21,由此可得在报到第100个数时,甲同学拍手5次。

4.(09上海)8.已知三个球的半径R1,R2,R3满足R12R23R3,则它们的表面积S1,S2,S3,满足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___.

【解析】S14R1S122

S22R2S32R3,即R1=R1,S1

2,R2=S2

2,R3=S3

2,由R1

2R23R3

5.(09浙江)15.观察下列等式:

1C5C55232,159C9C9C92723,15913C13C13C13C1321125,1593C1C17C17C171C71727125,1

………

由以上等式推测到一个一般的结论:

1594n1对于nN,C4n1C4n1C4n1C4n1*

答案:24n1122n1。【解析】这是一种需类比推理方法破解的问题,结论由二项构成,n

第二项前有1n,二项指数分别为24n1,22n1,因此对于nN

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与证明能力 篇10

在几何学习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几何推理与证明能力,首先要学会看图。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形,发现它的基本特征,从而培养学生从实物模型中抽象出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把文字与图形联系起来。还要学会画图,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图形的能力之后,能结合几何语言,或几何模型图形,正确地画出几何图形。正确的图形画好后,要教会学生分析图,学生在给定的图形中,结合学过的几何中的基本元素,能够判断线段、角、三角形、多边形、圆等图形的性质;能对线段长度、角的度数、物体的面积、体积进行计算,找出它们应用的方法,如果有了这种能力,学生的思路会更加清晰,更加敏捷。当然,要提高学生的推理与证明能力,还需要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任何教学都是搞不好的。每一节课,我们都要认真备课,创设一个与本节课紧密相关的情境,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从本节课的数学活动中,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几何教学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更是开发智力、培养推理与证明能力的新起点。

2.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想

在数学教学中,几何中的定理、性质几乎每个题都要用到,这就要让学生不但能说出几何中的定理、性质,更要会用完整的数学言语来表达。

学生在推理证明过程中的困难是:许多学生明明知道如何判断数学结论,却不能准确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达的长期训练。

3.让学生学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如数与代数中的数形结合,空间与图形中的数形结合,统计与概率中的数形结合等等

每个几何图形中都蕴含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而数量关系常常又通过图形的直观性作出反应和描述,数与形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将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借数解形、以形助数,能使某些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轻松解决。

4.要让学生学会执果索因,能够通过对需要证明的结论进行分析,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推理证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以上几个方面,并在教学中长期坚持,让学生学会分析几何证明题,从而慢慢地会做各种类型的几何证明题。

推理与证明知识方法总结 篇11

一、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合情推理(合情推理对于数学发现的作用,为复数铺垫)

合情推理可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两类:

(1)归纳推理:部分到整体,特殊到一般

【例1】 观察以下不等式

13,22

2115122, 23

311171222234

41

可归纳出对大于1的正整数n成立的一个不等式1

表达式应为_________

【例2】 十个圆能把平面最多分为多少份?92

(2)类比推理:特殊到特殊

111f(n),则不等式右端f(n)的2232n2

① 关于空间问题与平面问题的类比,通常可抓住几何要素的如下对应关系作对比:(亮点)多面体 二面角多边形;面平面角;面 积边;体积线段长;面积 ;

【例3】 在平面几何里,可以得出正确结论:“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等于这正三角形的高的平面几何的上述结论,则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半径等于这个正四面体的高的()

” .类比

② 数列中的相关应用

9aabbb2{b}b2129n5【例4】 已知为等比数列,则.若n为等差数列,a52,则n的类似结论为_____________

③ 圆锥曲线中的相关应用

【例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顶点的顶点、分别是离心率为的圆锥曲线时,有的焦.类似在该曲线上.一同学已正确地推得:当

Page 1 of

3地,当、时,有

.④ 函数中的相关应用

【例5】 如图所示,对于函数,分向量的比为,线段

上任意两点的上方,设点在点的必在曲线段,则由图象中点上方可得不等式。请分析函数的图象,类比上述不等式可以得到的不等式

是.

⑤平面向量中的相关应用

【例6】 设平面向量顺时针旋转30°后与的和为同向,其中,如果平面向量满足,且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为.

②③④

⑥ 不等式中的相关应用

【例7】 研究问题:“已知关于的不等

式的解集

为,解关于的不等式

”,有如下解法:

解:

由,令,则,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参考上述解法,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关于的不等式Page 2 of

3的解集为.

2.演绎推理一般到特殊

【例6】 有个小偷在警察面前作了如下辩解:是我的录象机,我就一定能把它打开.看,我把它打开了.所

以它是我的录象机.请问这一推理错在哪里?()

A.大前提B.小前提C.结论D.以上都不是

二、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1.综合法顺推,由因导果

综合法是由原因推导到结果的证明方法,它是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的证明方法.

2.分析法逆推,执果索因

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推证过程中,使每一步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义、公理、定理等)为止的证明方法.

3.反证法

假设原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由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方法叫反证法;它是一种间接的证明方法.用这种方法证明一个命题的一般步骤:(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2)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直到推理中导出矛盾为止 ;(3)断言假设不成立(4)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成立

推理与证明教学设计 篇12

数学分析

1、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合情推理探索、方法、寻求思路,发现规律,得到猜想、所以在数学、科学、经济和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合情推理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是科学发现和创造的基础。

2、数学结论和数学证明思路的发现过程等主要靠合情推理即观察、试验、归纳、猜想等。因此,从数学发现过程以及数学研究方法的角度看,数学与自然科学一样,又是归纳的科学、但是数学归纳是否正确,有其严格、确切的要求,即已归纳出来的结论是否正确要以能否逻辑证明为依据。

3、对于数学命题,需要通过演绎推理严格证明、演绎推理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按照严格的逻辑法则得到新结论的推理过程。

4、掌握推理与证明的基本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形成对数学较为完整的认识。

5、数学归纳法具有证明的功能,它将无穷的归纳过程根据归纳公理转化为有限的特殊演绎过程。

目标分析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体会并认识合情推理子啊数学发现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发现—猜想—证明”的合情推理能力。

2、体会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并能用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3、了解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4、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与综合法的思考过程与特点。

5、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与特点。

6、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课时安排

归纳与类比 两个课时

综合法与分析法 两个课时

反证法 一个课时

数学归纳法 两个课时

小结与复习一个课时

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并能用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难点:分析法与综合法的思考过程;反证法的思考过程;数学归纳法的原理。

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

1、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推理过程的分析、体会,概括出合情推理的描述性定义、

2、归纳、演绎等推理方式,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接触,类比推理相对而言学生较为陌生、初学时常出现以下问题:

一是找不到类比的对象;

二是有了类比对象,却发现不了两类事物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

通过类比,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教学中可以要求同学用类比思想对前期模块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在梳理的基础上类比发掘,这样有助于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4、在教学时,要把分析法与综合法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解释清楚,帮助学生理解。

5、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反证法的适用情和使用的逻辑规则,特别要明确应用逆向思维,推出与已知条件或假设或定义、定理、公理、事实等矛盾是反证法思考过程的特点。

6、在数学归纳法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回顾学过的归纳法,举出一个不完全归纳的例子,再举用枚举法完全归纳的`例子,得出不完全归纳有利于发现问题,形成猜想,但结论不一定正确;完全归纳,结论可靠,但一一核对困难、从而需要一种科学的方法解决与正整数相关的数学问题。

7、教科书中例2展示了归纳和数学归纳法的区别、教师应借助此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特别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推理发现结论,然后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其正确性。

8、小结时回应多米诺骨牌,设想推多米诺骨牌的多种可能情况,来解释数学归纳法的各步骤的必要性。

评价建议

注重评价学生在合情推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思考、用于探究的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注重评价学生在参与与数学学习和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性、合作性;关注学生交流中思维参与的深度与广度。

注重评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反思的能力。

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评价。

上一篇:现行税收下一篇:营业员服务销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