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就业趋势分析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前的就业趋势分析(通用8篇)

当前的就业趋势分析 篇1

时间:2012-05-09 17:35:11 来源:广东经济 作者:长子中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后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促进了农村发展,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农民工流动就业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值得关注。

特点

(一)农村劳动力供给正从绝对过剩向相对紧缺转变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仍然是供给大于需求,农村仍有剩余劳动力,主要是40岁之上的中年劳动力。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30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供求明显偏紧,农村新增劳动力数量明显呈下降趋势,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则外化为熟练技术工人和35岁之下普通工人的“双紧缺”,其中普工尤为紧缺。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培训中心2010、2011年调查显示,从缺工数量看,生产性岗位的普工最为紧缺,其次是技术性岗位。从短缺程度看,2010年缺工持续时间平均达5.3个月,2011年缺工持续时间则达8.3个月,这意味着长期以来“无限供给”的农村廉价劳动力资源和持续的“民工潮”已被“民工荒”取代。

(二)东部仍是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主要区域,但中西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越来越强

目前,东部仍是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主要区域,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西部打工的机会和收入增长较快,打工者经济收益的地区间差距逐渐缩小或拉平,且劳动强度和消费支出较低,社会支持网络较强,关照家里方便,就近就业、返乡创业成为部分农民工的优先选择,中西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越来越强。根据河南、安徽、重庆三大劳动力输出地的统计显示,2009年河南省有1019万农民工在省内实现就业,2010年为1142万人,2011年则达到1268完人。2009年安徽省有358万农民工在省内实现就业,2010年达到400万人。2011年,重庆则有38.5万农民工返乡就业。可见农民工虽然总体上外出异地就业仍大于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但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多渠道就业的格局已经形成。

(三)农民工外出务工平均年龄在降低,学历水平却在提高

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当前外出农民工的平均年龄在降低。全国总工会2010年调查显示,大约1亿多人的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年龄在23岁,其中尤以16-25岁者最多。同时,农民工受教育水平却在提高。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报告显示,农民工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比以前高出8.54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05—2009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由2005年的83.5%下降到76.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由16.5%上升到23.5%。全国总公会201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中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比例为67.2%,比传统农民工高18.2个百分点,拥有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经历的比重分别是过去农民工的1.6倍、2倍和2.3倍。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36.9%,高出传统农民工14个百分点。农民工年轻化、知识化、技能化趋势明显。这对农村劳动力资源输出带来一些影响:一是农民工的素质在提高,不能用老眼光来看待他们。二是农民工对未来职业和就业有较高的期望,政府和企业应理性对待他们的诉求。

(四)低端服务业整体用工紧缺,40岁以上大龄农民工未得到很好利用

相对于熟练技术工人的紧缺,目前各大中城市的批发、零售、住宿、家政、保安、护理、保洁、搬运、餐饮、环卫、快递、送货(奶、报)、仓储、物流、产品组装等低端服务业整体呈用工紧缺状态。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不屑于干此类工种,大学生更不愿意降低身段去填补“民工荒”造成的空缺。另一方面,上述低端服务业属充分竞争行业,利润空间有限,工人工资少,生活刚性成本不断增加,压缩了低端服务业人员生存空间。实际上,上述工种,对那些文化水平低、职业技能单

一、年龄偏大,但劳动力还行的40岁之上的大龄农民工而言是个不错的就业选择,既能解决用工荒,又可增加收入,但是不彻底的城市化,将这些40、50人员挡在了城市劳动力市场大门之外,以至于社会往往认为他们的知识、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外出转移就业难度大。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资源浪费。其实,上述低端服务业,完全可将这些大龄农民工吸纳,他们大多能够胜任。未来,随着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用工需求也将增加,低端服务业的用工将呈更紧缺的状态。

(五)农民工已从以前的制造业建筑业转向制造业和服务业

与上一代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情况不同,当前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尤其新生代农民工在选择行业时,不仅看重岗位的工资水平,也很看重企业提供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前景。新生代农民工很少会从事建筑业。目前从事建筑业的多是35岁之上,50岁之下的。全国总工会2010年的调查显示,73.9%的新生代农民工集中在制造业,其它集中在服务业餐饮业等。农民工就业领域转移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与产业结构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关。

(六)新生代农民工择业期望高,凸显招工难

目前外出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择业期望高,在工资薪酬(工资水平高、逐年提升)、职业发展(有技术含量、进行培训、能长远发展)、安全健康(安全、稳定、环境好、无污染)、娱乐休闲(有娱乐设施及必要的文化生活)、社交归属(职业体面、八小时工作制)、权益维护(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职业尊严、个人价值)等方面有更高的诉求,不少企业能够承担和提供的条件与待遇于他们还有一定的差距,凸显招工难。全国妇联2011年底发布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有六成人会因为“工资比较低”、近四成人因为“没有发展机会”、“影响健康”等原因选择离开原工作单位,在多个工作单位和城市间频繁流动,导致企业招工难。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培训中心2010、2011年调查显示,关于招工难的原因,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是“新生代农民工择业期望高”。发展趋势

(一)全局性的民工荒将成为常态

2005年以来,用工短缺现象逐渐由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经济发达地区向内陆地区蔓延,今年尤其突出表现在四川、重庆、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我国传统劳动力输出大省,也出现了用工荒。这表明,过去那种地区性的用工荒正呈现扩大化倾向,全局性的民工荒将成为常态。

(二)农民工工资将呈趋势性上涨

自2004年沿海一些地区出现“民工荒”后,农民工工资结束了长期停滞状态,进入一个快速上升通道。截至目前,农民工工资已连续7年上涨,工资性在全部收入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从2004年到2011年,农民工工资年均增长达到12%左右。未来,随着劳动力紧缺成为常态,必然会促使企业重视保护农民工的权益,带动农民工工资上升。

(三)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将成未来趋势

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将成趋势,农村富余劳动力不用出远门就能实现就业。这不仅减少了农村劳动力远距离外出就业的盲目性和就业成本,也将增强其就业的稳定性,同时方便照顾家庭,有效缓解留守儿童、老人、妇女等社会性问题。2011年,农民工在省内就业是8390万,增长了10.1%,出省的农民工是7400多万,下降了3.2%,说明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已经是一个趋势。未来为农民工服务重点由过去主要为异地流动就业服务,改变为围绕„异地流动就业、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三方面服务为主已是未来题中应有之义。”

(四)沿海地区通过大幅提高工资吸引劳动力的持续性将减弱

目前,整体而言,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大部分纺织加工、服装加工、玩具加工、电子产品加工、制鞋业、建筑业等属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处产业链低端,主要依靠薄利多销,依靠延长劳动时间来产生利润。未来,随着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高企不下,以及融资难等因素叠加一起,企业利润空间将继续被压缩,这意味着通过大幅提高工资吸引劳动力的持续性将减弱,一段时间内,沿海地区用工荒将呈持续紧张状态。沿海企业主导的劳动力买方市场地位正在下降,农民工就业“双向选择”的局面逐渐形成。

(五)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优势将会逐年递减

相对于东部,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也较方便,所以近年不少企业、产业从东部转移到东部或中西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西部的此种优势正在逐年递减。事实上,普通工人短缺已经成为不少转移到中西部企业的发展硬伤。日趋频繁的“用工荒”将给中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蒙上阴影。政策建议

(一)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尽快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的收费制度;要稳步提高农民工收入,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彻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夯实农民工进城的经济基础;要消除城乡劳动者就业的身份差异,将城乡劳动力纳入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劳动力同工同酬;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安全保障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网络,逐步实现全国或全省联网,搭建起用人单位、劳动者、职介机构三方信息平台,为社会提供便捷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用工监督。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用工监督,严格实行《劳动合同法》及相关的带薪休假制度,保障外来民工休息休假权利,使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经营生活,交友恋爱。

(二)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立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农民工纳入到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范围,逐步提高农民工的福利待遇水平,与城市居民平等的享有各种应有的权益,增进他们向城市社会靠拢和融入的动机和效率,消除他们在心理上与城市社会的隔离感。

(三)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鼓励用工单位为农民工提供符合卫生和安全条件的居住场所;鼓励城乡结合部的村集体利用闲置建设用地,建设若干居住小区,向农民工出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将已在城市稳定就业并居住一定的年限以上住房困难的农民工家庭纳入政府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享受范围,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如果不把新型市民的生存成本降下来,农民市民化也只能是空谈而已。

(四)加大农民工的培训力度。要加大对农民工自身文化、思想道德教育的培训,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将农民工的学习培训纳入各地战略部署,制定系统的、全方位的农民工学习培训规划,建立统筹的农民工技能提升激励机制,增强农民工学习新知识、增强新本领的积极性,使农民工尽快提高职业技能,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积累。同时,还要搞好农民工的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从根本上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在城市就业竞争的能力。

(五)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要保障大量农民工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城市政府和流入地要积极创造条件,承担起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受农民工子女的主渠道作用,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让进城务工农民的下一代提前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到城市教育和城市文明的洗礼,避免贫穷或落后的代际传递。

(六)丰富和活跃农民工的文化生活。要鼓励地方文化机构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如建设各类流动的民工书屋、健身房、娱乐设施以及开展流动文化服务,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同时农民工所在企业和单位,也利用工作之余、节庆假日等时间,组织农民工开展投入不多、简便易行、健康而又有吸引力的各种文化活动,如歌唱比赛、健身比赛、下围棋,组织看电影及请专家开讲座等,丰富和活跃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七)积极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区生活。依托集中居住中心、居(村)综合活动室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公德、法制宣传、市民素质等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和吸纳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区自治组织和各类学习型、服务型、文体型、公益志愿型等居民互助性的社区民间组织,保障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使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融入社区生活和社区管理。

(八)加大宣传力度,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创造良好的社会的氛围。要加大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重大贡献的宣传力度,营造他们融入城市是社会发展大趋势的社会氛围;要进行社会平等观念的宣传教育,一方面引导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相互沟通、消除隔阂、和谐共处,另一方面引导市民调整心态,积极主动地与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将他们视为享有同等社会权利的成员,帮助他们培养城市文明所需的现代思维和意识,构建起社会支持网络,从而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

(九)中西部地区应科学有序承接产业转移,避免出现民工荒。在现有新增劳动力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应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确定清晰的产业承接重点和层次,设定一定的产业准入门槛,避免盲目大量承接低附加价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或土地密集型产业,提高机械化程度,避免出现民工荒。

当前的就业趋势分析 篇2

1. 大学生总量继续增加, 就业压力逐年增大

1999年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1999年, 国家实施高等教育的扩招, 当时的大学毕业生仅为101万人;到2003年, 就业压力便已显现出来, 高校扩招以来的首届毕业生达到了212万人, 是1999年扩招前的一倍还多, 随之而来, 全国大学生的就业率便开始连年下降。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99万。而《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 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 被调查的2013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仅毕业生35%, 2013年6月25日, 中国网络招聘领导者《赶集网》发布了《就业市场失衡现实逼人务实赶集网2013应届生就业报告》, 报告显示, 在就业难的大环境下, 83.2%应届生未找到工作, 而88.2%的企业招收应届毕业生, 如此严峻的就业现状给大学生、社会、高校均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 大学生就业供需不均衡, 导致出现结构性的就业难

(1) 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不平衡

我国的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部沿海等地区大中城市经济发展较快, 对人才有着较强的吸引力;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如发达地区, 但却急需大量人才, 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现实的情况是大学生就业大多会会选择经济较发达地区, 很好有人会直接选择到欠发达地区就业。智联招聘网的数据, 从整体招聘区域上看, 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多于二、三线城市。虽然职位量较大, 但比起求职者的倾慕仍显得有些“狼多肉少”, 一线城市的职位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相比较而言, 由于少有人问津, 三线城市的职位竞争显得格外冷清。

(2) 大学生就业方向选择的不平衡

根据智联招聘网的统计:2013年国家事业单位的应届毕业生需求量仅为民营企业的五分之一, 而竞争岗位数却只是民营企业的1.8倍。智联招聘网的数据显示, 民营企业整体招聘量较大, 但整体竞争比却最低。受规模、知名度等影响, 应届生对于“皇粮”的热衷程度依旧居高不下。当下, 大学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 而事业单位和国家政府机关人员趋于饱和, 因此招考程序复杂, 竞争异常激烈;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早已经进入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 吸纳人才的能力逐步减弱。与此同时私营企业、中小型企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有着巨大的人才空缺, 却少有毕业生主动选择就业。

3. 专业不对口, 工作难称心

迫于压力, 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对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不再看重, 很多大学生宁愿放弃大学所学的专业去选择考取工作稳定, 收入较高的公务员。因为就业难度大, 专业不对口, 使得很多学生毕业以后所从事的待遇、专业和职位都与之前的预期有较大的出入。麦可思研究院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对2011届46万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 2011届本科专业门类中, 专业对口率最低的为历史学仅为47%, 平均六成的大学毕业生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职业期待, 34%毕业半年内就有离职经历, 其中98%的情况是主动离职,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还指出, 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 有六成多的人觉得当前的工作岗位与自己的职业期望不符, 这也成为毕业生离职的主要原因。

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发展趋势

1. 供求关系的改变迫使大学生向非城市地区就业

2003年, 高校扩招以来的首届毕业生人数达到了212万人, 2010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30万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60万,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99万, 这一数字已是扩招前的近7倍。而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并没有与大学生毕业生数量的迅速增加相统一, 导致了供求关系的变化, 传统意义上就业期望值较高的地区已无法满足非城市地区成为最大的就业市场, 这将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选择。而这一选择也依然是无奈之举, 回溯几年以前, 大学生依然是国家的天之骄子, 而现如今, 在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大众教育的时候, 更多的大学毕业生的第一就业选择依然是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依然是一线城市, 但残酷的就业事实, 巨大的供需矛盾逼迫大学生向非城市地区就业。

2. 大学生就业市场将更加趋于规范和完善

这些年,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制度不健全、市场行为不规范等很多问题, 再加上社会供需关系的改变导致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社会应有的保护, 在招聘活动中各种各样的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 供需双方的违约现象也是愈来愈频繁, 这些问题的逐步暴露, 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随着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必将推动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 就业市场也将逐步形成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已经初步建立和形成, 但其功能还比较单一, 在形式上除了提供人才需求双方的信息外, 对毕业生资源配置几乎没有太大作用, 那么要完善合理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应该是具备供需双方充分信息的平台, 同时拥有能够对大学生就业趋势有相对客观的分析团队, 这样不仅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所需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 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较为合理的人才配置方案。

3. 国家的干预力度逐步加大

党和政府在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 比如:2009年1月,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拓宽就业门路,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 鼓励自主创业, 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赖德胜.《怎样认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求是》2003年.

[2]成长群.《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2010年.

当前的就业趋势分析 篇3

【关键词】住宅价格;下降原因;趋势

2014年4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环比价格呈上涨趋势的城市是44个,持平城市数量是18个,下降的城市个数是8个;同比价格下降的城市只有温州。到5月份,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个数是15个,与上个月价格持平的城市个数是20个,下降的城市个数达到35个;同比价格下降的仍是温州。6月份,上涨的城市个数下降到8个,持平的城市个数为7个,下降的城市数量达到了55个;同比价格下降的仍是温州。7月,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只有大理和厦门,持平的城市个数为4个,64个城市环比价格呈下降趋势;同比下降的城市是杭州、温州和韶关。8月,环比价格下跌的城市达到68个,只有温州持平,厦门稍微上涨;同比价格下跌的城市增加到19个,南昌、济南、蚌埠持平,上涨的城市有48个。

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价格总体呈波动向下的趋势。这个从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环比价格可以看出。第二,结构呈两极分化趋势。一、二线城市的中心地带,房价依然坚挺,一、二线城市的郊区和三四线城市销售价格下降。第三,价格总体变化不大。虽然70个大中城市最近两个月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降价幅度不大,只有杭州和三亚环比为97.6%,其他下降的城市都在98%-99.8%之间。

当前价格下降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政策因素。限购政策持续多年的限购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居民投资需求。限购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政策从最初执行到显现效果,有一定的时滞。新一届中央政府对房价淡化的态度。李克强总理表示,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城市的情况,分类施策、分城施策。中央层面已经感受到了目前全国楼市分化,主动放弃一刀切,选择双向调控,将楼市调控主体下沉到地方。

第二,资金因素。当前房地产企业资金面趋紧。1-8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9062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房地产企业自年初累计资金同比增长2013年全年都在26%以上,而到了2014年3月份到7月份都下降到了10%以下,2014年6月份,只有4.1%。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分类来看:其一,国际资本流入减少。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企业金额累计同比增长在2014年2月为-44.9%,后稍微好转,但是到7月份,该数据仍是-6.9%,而2013年12月份为30.3%;2014年2月份到7月份房地产企业利用外资的累计同比增长的数据平均为-25%,2013年全年平均为25%。这个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预期良好,第二季度GDP年化季率上修至4.2%,国际热钱纷纷跑到美国投资。其二,2014年国内贷款同比增长呈下降趋势。2013年全年国内贷款同比增长平均为29.4%,2014年2-7月份同比增长平均数为17.8%。银行贷款同比增长在2013年为30%左右,到2014年降低为20%以下。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增长2013年平均为41.4%,2014年下降为25.8%。其三,房地产自有资金、自筹资金、其他资金来源以及定金和预收款均呈下降趋势。其他资金来源同比增长率的变化最大,2013年最高为4月份55.9%,最低为12月份28.9%,2014年最大值为2月份6.3%,最小值为7月份-8.1%。

第三,市场预期因素。進入2014年,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开发商对市场的预期都不太乐观。首先,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第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为7.36%,与2013年第四季度相比,明显呈下降趋势。第二季度GDP增速为7.42%,虽然比第一季度有所好转,但上升不大。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已进入换挡期,结构性调整期,经济增长率下滑是既成事实,在这个大环境下,房地产业难一枝独秀。房地产开发综合景气指数从2013年12月到2014年8月,一直呈下降趋势。1-8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649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3%,降幅比1-7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其次,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开发的积极性下降。2014年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897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2%,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开发商拿地积极性下降,1-8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07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最后,新开工面积减少。2014年1-8月份,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114382万平方米,2013年1-7月份,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累计127840万平方米,累计减少10%。

第四,供给因素。房屋供给增加是促进房价下跌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一方面存量房数量较大,市场消耗需要时间。取2013年新开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差粗略估计住房存量,得到2013年2-12月份,存量房数量持续上升,12月份达到10亿平方米。2014年7月达到5亿平方米。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增加,使房地产市场整体供给量增加。2008年,我国实行4万亿的刺激政策来救市,其中保障房是一个很大的比重,但是住房从开始规划到完全建好,需要一个周期。现在,6年时间过去了,经济适应房、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都成型。2014年7月,保障房已开工590万套,基本建成340万套,分别达到年度目标任务的84%和70%,完成投资8500亿元。这都促进了房价的下行。今后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将如何波动,从以下来继续分析。

第一,政策方面。从6月20日呼和浩特取消限购后,各大城市纷纷取消限购政策,仅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三亚6个城市未取消限购。但是政策有一定的时滞,现在来看,效果还不明显,再过几个月就可以显现出来。当前,中央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思路发生了转变,已经逐步将房地产调控思路的阶段性重点置于“供需关系调整”方面,而不再将房价本身作为房地产调控的直接指标。这将淡化市场对房价的涨跌的敏感性,由表面潜入深处,以后的调控将是釜底抽薪,而不再是扬汤止沸。媒体称,未来楼市调控的长期思路可能转变为:使房价增长速度慢于居民收入的平均增速。如果是这样,那么长期房价将处于缓慢上升态势。

第二,需求方面。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到2020年要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的目标。有1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就伴随着住房需求。到2020年,进入婚姻阶段的人口仍是以80后、90后的出生于人口高峰期的群体。有部分省市已开始鼓励居民购买首套房,在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上给予优惠支持。资金上的支持,将刺激短期内的需求。

第三,供给方面。2012年1月-2012年10月,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722万套,基本建成505万套,完成投资10800亿元。2013年11月,全国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666万套,基本建成544万套。完成投资11200亿元。2012及2013年全国住宅待售面积增幅逼近40%,远远超出住宅的销售增速。2013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49295万平方米。

基于以上的分析,在2014年未来几个月份,住宅价格还是整体走低,但是并不会下降太多。将时间链条拉长,则住房价格还是处于波动不大的状态。

(本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中宏网数据库)

作者简介:

当前美容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篇4

一、从美容院加盟化妆品生产企业来分析

1、行业企业相对数量缩水,规模扩大,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

①、一方面美容行业大企业都在不断扩大规模,从生产基地到写字楼,从人才扩张到企业营运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实行规模化经营。

②、另一方面许多小企业,靠OEM加工,几个人拼凑起来,想出几个产品概念,胡乱急忙推出市场,终不能被市场信赖而一个个退出市场,使行业企业相对数量缩水。③、但是,这对一些意识超前、营销手段优良的企业必然是一次机遇,乘机挤占市场空间;相反使得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

④、所以说现今的美容院投资市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也正如序言所讲:这是个让人失望的冬天,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真是大浪淘沙啊!洗牌了。

2、美容院线企业都在试水转型日化行业

①、日化企业的市场容量、销售额我们是都看得到的,动不动就是销售过亿,能不让他们动心吗?

②、一方面现在许多大企业的生产基地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其自身的专业线产品生产是不能吃饱的,因此,日化线的规模销售对专业线生产不能不说是个刺激。

③、另一方面日化线的市场需求容量,所表现出的供求关系,也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在利润和社会效益双重制导下,刺激更多的专业线企业试水日化。

④、还有一点必须承认,日化线品牌大规模广告运作快速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对长期广告运作保守的专业线来说也具有强的诱惑力。

⑤、但转型并百非哪么简单,隔行如隔山啊,从李医生、白大夫等,几多春秋几多愁。

⑥、但无论从哪一角度讲,说明了专业线经营者都在不断的进步,知道了品牌运作的无限潜力。

总结: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国的美容化妆品市场已步入品牌运作阶段,经销法则由销售产品转变为销售品牌。

二、从经销商角度来分析

1、终端美容化妆品从业企业都在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运作,迟早在区域内会代替传统的专业美容代理商

①、以广东省为例:宝娜已有50几家连锁店,网络几呼遍布粤西及珠三角;江氏也有20来家店,网络主要以广州为中心向周边发展;还有佛山的伊丽莎白现也有近20家店了。

②、这说明了连锁规模经营在中国已日益增长,他们从电器行业、日化超市看到了连锁化、化妆品化、规模化经营的意义所在,他们可以集团化向厂家进货,获取最大化的经营利益。

③、因此,一方面这些连锁美容机构以集团化的规模优势向厂家索取利益,从市代到省代,一步一步向厂家压低进货折扣(因为他们没有做过代理,不知道厂家代理的游戏规则,一个正规长线运作的公司是不可能在进货折扣上不统一的)。

④、另一方面,这些连锁美容企业,目前也还只是在区域市场形成连锁优势,暂不能做到全省市场,但他们一定会逐步向全省发展扩张,这给厂家在代理策略上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给不给他代理?是在全省只给一家代理?还是全部的连锁机构都尽可能的授权代理?只给一家代理必定市场面不大,不能遍及全省;全部的连锁机构都尽可能的授权代理,又可能造成市场混乱。这真是一个新课题。

⑤、但是,我们又不得不看到,这些连锁企业许多也是只一种松散联合体,各连锁店老板经营素质原因,都各有自已的利益,很难形成真正的战略体。所以很有可能表面上看,厂家找了一家连锁代理商,只需要服务培训好一家企业就行了,但实际上可能会面临全部美容店家老板(培训、服务、促销)加大了人、财、物的投入,很有可能得不偿失。

⑥、从上可以说明,这就要求现有的连锁企业具有战略眼光项目,有品牌经营意识,敢于大胆启用营销管理人才。因为只有这些具有品牌经营意识的营销管理人才,才有可能跟品牌公司形成真正的战略体。

⑦、可是厂家又不得不承认,连锁经营是今后美容业发展的一种趋势,现有的连锁企业,其中必定有一些经营发展得好的连锁公司网络会遍布全省,也有向省外发展的可能。因此,他们迟早在区域内会代替传统的专业美容代理商。

2、传统的代理商已开始从单一的产品代理型转为集教育培训、营销咨询、店务管理,产品代理为一体的综合型顾问咨询公司

①、市场竞争是激烈的,传统代理商也不甘心退出市场,他们一方面在保存原有利益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找生成空间,变单一产品代理到教育培训、营销咨询、店务管理多方面的服务,尽可能的抓住现有网络,让他们紧跟自已走。

②、而最有可能的是,这些代理商会逐步向日化转型,或者摇身一变成为专业功能美容品牌连锁店的区域营运商。

3、中小型美容店都有可能向日化店转型,或者向更细分化的专业功能美容店发展,要不就被淘汰出局

①、一方面大型连锁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专业线有限的市场客源都集中在这些连锁大店,她们的生意将越来越难做,因此,市场逼迫他们寻找生成空间。

②、另一方面随着专业美容化妆品市场向日化产品的渗透、转型,许多转型公司的加盟优惠政策也在不断的诱惑着他们向日化店转型。

③、随着美容院消费档次更高,功能性、技术性要求将更强,美容服务功能也将更细分化或者更加精细专一,这给中小型美容店又有了一条生成出路,向更细分化的专业功能美容品牌店发展。

④、当然,如果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脚步只有被淘汰出局,因此保持下来的店必定是具有连锁规模的大店,或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具有品牌优势的大店还有存在的空间。

正如上面所讲这是个淘汰灭亡的年头,这是个智者生成的时代。

当前的就业趋势分析 篇5

大学生就业难正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的人才总量是缺乏的。据统计2003年我国大学生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11年应届大学生毕业生达到660万左右。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每年社会新 增就业机会大约700万至800万个,就这一数据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但为什么仍旧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呢?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二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2003年北京团委组织的一次针对毕业生的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们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人能接受每月挣1000-1500元,两成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00元,认为2000-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1%。三是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

曾湘泉由此得出结论,真正就业困难的人在未签约中仅占少数。因此,从测量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初次就业率指标和数据所反映出来的走低,事实上夸大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第一,主动不就业者,如想继续深造的人,属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员,不能算做失业;第二,非签约就业即隐性就业,事实上也是就业。两者一减一加,结果是:目前对大学生的名义就业率的统计低于实际的初次就业率,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被夸大。

大学生就业难不但是事实,而且解决他们就业难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相互配合。

一、当前就业形势

困难与问题

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004年我们国家的本科毕业生就有280余万人,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就业形势严峻。

问题

1.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总量:每年城镇劳动力供给2400万人,可安排约1000万,缺口1400万。

结构:行业、素质供求矛盾。

城乡:农村富余劳动力1.5亿人。

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00万人(其中失业保险金领取者440万人);大学毕业生280万人。

2.严重不足的就业需求:

(1)从社会对就业岗位的需求角度看,1978-2002年的25年间,我国的就业弹性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弱。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平均可以增加200万个就业机会;进入90年代,经济每增长1%,却仅能提供约80万个就业机会。

(2)根据有关预测,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能够在20年内维持在8%左右的水平,这固然能够使我国经济进一步繁荣,但从近期的角度看,就业需求的增长极其缓慢,无法满足上述巨大的就业供给数量。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许多毕业生所能做的仅仅是尽量把自己的简历做得更加美观,在简历后面附上更多的证书复印件,然后在网上海投,或者拼命去挤人山人海的招聘会。即使这样,四处的周旋仍然毫无结果,投出的简历也如泥牛入海……

其实,找工作的过程首先应该是一个了解自己的过程,也只有那些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会更有希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针对这一

点,大部分人采取了找到工作以后,在与工作的相互磨合中,渐渐了解自身的表现,殊不知,这种做法已经让许多人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我们要做好对2011年大学生的就业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曰益突出,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由2001年的103.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611万人。毕业生就业压力已经越来越大。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岗位相比供大于求,待就业人数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矛盾曰益突出,大学毕业生们将面临比往年更为严峻的就业挑战。

(1)“80后”大学生就业观念理想化问题仍然比较严重。事业单位的选择比重较高,国有企业、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相对稳定,而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的选择比值较低,自主创业的意愿有所增强,但仍显不足。

(2)薪酬、福利不再是就业考虑的首要因素,个人价值的实现成为第一考虑。“80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都比较强调个性的张扬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在选择“职业的主要依据”选项时,70%左右的大学生都选择了“个人价值”,而非“福利薪酬”。

(3)西部城市及基层对大学生就业有一定吸引力,但他们有所顾虑。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西部城市和基层广阔的就业空间,使一些大学生自愿或被迫选择到西部和基层就业,但人地生疏、怕受排挤、发展空间受限以及自身的困难等因素使大部分大学生顾虑重重,望而却步。

(4)重视社会实践,自我评价客观,就业心理较为成熟。绝大多数的“80后”已没有了“天之骄子”的感觉,自我定位较为实际客观,比较看重社会实践对个人能力的锻炼,但社会实践形式单一,社会锻炼渠道不畅,但面对就业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心理准备充分,抗挫折能力较强。

在调查中还发现大学生择业时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通过我们直接访谈大三大四学长学姐们,发现主要存在如下心理:

1、焦虑心理:由于担心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因为盲从、自负、自卑等原因,求职时遭受拒绝或失败等挫折而形成的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它是由心理冲突或遭受挫折而引起的,是一种复杂情绪的反应。

2、自卑心理:一些大学毕业生自我评价偏低,过低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过低评价自己的意志力。表现在择业过程中,悲观失望,抑郁孤僻,不思进取,不敢参与择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等等。

3、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相反,有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自我评价过高,择业条件苛刻,形成自负心理。

4、盲从心理:有些毕业生,尤其是独生子女毕业生,虽然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一个大学生应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求职择业时,从不按自身具体条件独自思考、分析,盲目效仿,即使是求职材料,也是千人一式,众笔一辞,没有自己的特点和重点,因而很难受到用人单位的垂青。

5、攀比心理:青年学生大多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容易引起攀比心理,形成了较高心理期望值,这种攀比心理使得不少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四处碰壁,迟迟无法签约。

当前的就业趋势分析 篇6

我国沥青搅拌站当前市场环境及趋势分析

作者:泊头市薪源除尘设备有限公司陈经理:*** 2006年国家交通建设项目中对高速铁路的投入加大。在公路方面,尽管大批高速公路建设的时期刚刚过去,但由于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第2年,期间立项的公路建设施工进入高潮,新上项目也持续增加,因此沥青搅拌站需求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省级连接线及县乡路网改造工程的投入正逐步加强,2006年上半年,2000型以下的中小型沥青搅拌站的需求较大。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其市政部门的养护设施开始更新换代,沥青搅拌从小型逐步向中型发展;边远地区对沥青搅拌站的需求仍然以小型和低价搅拌站为主;而大型的国家高等级公路建设对设备的要求也有更加大型化的趋势。自2004年国家实行宏观调控以来,各企业纷纷加大出口力度,出口势头良好,非洲、中亚、南亚的市场正逐步打开,估计今后出口量还会有稳步提升。由于中小型沥青搅拌站性价比相对较高,一类用户选择用于高等级道路养护施工,或者用于建设商品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另一类多为小型沥青站升级换代用户,尤其目前各地市政单位进行企业改制,设备升级、更新较为集中,多数都选择将沥青站定位在2000型。现在国内3000型用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类是公路及市政单位用于旧设备升级,希望产品的适用范围更广;第二类用户是因为工程中标,需要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的产品;第三类主要是租赁市场的用户。因为3000型沥青搅拌站可以满足高速公路及其它各种高等级公路的施工要求,无论从适用范围还是从投资性价比,都是目前沥青搅拌站租赁市场最适合的投资产品。2沥青搅拌站销售情况分析 从公路投资规模分析,高速公路和县乡道路是这两年投资的重点。3000型以上的沥青搅拌设备和1000型以下的小型设备成为需求亮点,中型则保持了平稳发展。而为满足高速公路标段长、工期短的施工要求,施工单位采购设备在2006年和2007年表现出了明显的大型化趋势,导致4000型搅拌站需求旺盛,各厂家竞争十分激烈。中交西筑4000型搅拌设备已连续两年位列国内市场销售头名,继中交股份注资以及新厂区建成后,相信该企业在沥青搅拌设备方面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目前,中国市场上的沥青搅拌设备生产厂家,从本土的大企业到小企业,从国外企业的独资到国内外企业合资、技术合作,形态多种多样。外资品牌中,玛连尼居第1位。玛连尼、安迈、日工、林泰阁、韩国大明以及泰尔托都已经在中国建设工厂,实现本土化生产;意大利博纳地与南阳陆德签署战略合作关系,产品在国内基本上已经停止销售;边宁荷夫在中国的地位逐渐被中交西筑所取代;爱斯泰克由于没有本地工厂、杭州的工厂只是进行简单组装,从而失去了很多机会。其中,江苏市场活跃着众多沥青搅拌站的制造企业,主要有苏南的镇江华晨华通及无锡厂家群;河南的南阳陆德、山东的泰安岳首和胶东的潍纺路达。这些厂家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从500型?4000型的沥青搅拌站全都生产,且在市场竞争中机制灵活,产品配置多元化,制造成本低等优势突出。河北地区过去一直是雪桃、锡通、泰安岳首和邯郸加隆等厂家的主市场。山西因为是产煤大省,过去省内各地的小型沥青搅拌站,多数是以配置煤粉燃烧器且价格较低的南阳陆德及无锡厂家的产品。在东北地区则有辽阳筑路、吉林公路、吉林原进等厂家凭借当地的区位和公关优势,牢牢占据着东北三省的市场。这些是中低端产品在以上各地区的市场竞争情况。高端的大型沥青站则以中交西筑、北京德基及廊坊玛连尼等品牌占有率较高。目前华南及东南地区的浙江、福建、湖北、广西等地区的沥青搅拌站以无锡及福建泉州地区厂家居多。西部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较弱,以云、贵两省为例,用于养护市场的沥青搅拌站多数是南阳陆德及泉州南侨、泉州筑路等厂家的,这些企业的产品含运费的价格,比中高端企业普遍低20%?30%,相对来说竞争优势无形中增大。3市场销售展望 尽管2006年和2007年我国沥青搅拌设备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前提是由市场需求旺盛所致。因此,不难想象当市场供求关系失衡的时候,竞争将更为惨烈。纵观整个行业,目前尚处于发展期,但是整个市场的宿命早晚会像其他发达国家一样迎来成熟期后走向衰退期,所以能够建立满足不同时期市场需求战略的企业才是长期生存下去的企业。笔者认为,2008年我国沥青搅拌设备市场将会有以下特点:(1)用户结构发生变化,从2005-2006年的大中型公路施工企业转变为中小型企业。其中很大一部分为需要设备升级换代的市政系统用户及县级公路交通施工企业。(2)用户对沥青搅拌站产品的要求,向两个方向发展的趋势比较明显。一种是要求高效率、高稳定性、高品质;一种是要求简单、实用、低价。因此,当前市场中产品个性化突出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3)考虑油价上涨的因素,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选择更为经济的燃料供应沥青搅拌站的生产。(4)道路施工工艺的变化,对搅拌系统的配料添加功能及主机的适用性要求越来越高,沥青搅拌站的兼容性越来越强。(5)外销势头增长迅速,2008年从行业的信息统计以及沥青搅拌站外销反馈情况表明,预计2008年沥青搅拌站的出口业务应有明显上升趋势。而国外市场沥青搅拌站的需求配置均要高于国内,利润空间也相对较高。建议企业下一步应在努力应对国内市场竞争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对适合国外市场的沥青搅拌站产品做好策划和储备?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篇7

一、前两年就业状况

1.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主要有以下表现: (1) 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400万大关, 达到413万人, 比上年增加75万人。毕业生数量连年创出新高, 而且总量大、增幅高。 (2) 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据国家发改委资料, 2006年全国16岁以上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达到高峰。但与前一年相比, 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1100万个, 而劳动力供给则是1400万人。 (3) 一些新情况值得关注。一是用人需求越来越向重点大学集中、研究生集中, 一些地方院校特别是地处偏远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二是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受阻, 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和挤压, 一些低端岗位被多方占领;三是研究生就业率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 把握好节奏、调整好结构已是当务之急;四是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有增加的趋势, 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2.2007年的就业状况不太理想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 比2006年增加82万, 同比增幅达19.9%。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 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 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 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 至今仍有一百多万没有就业。首先, 从国际形势看, 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就业。我国已进入国际贸易摩擦高发期, 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已从发达国家扩大到发展中国家, 产品从纺织品扩大到电子、五金和机电产品。其次, 人民币升值也对国经济增长将产生重要影响, 由此波及许多出口行业的经济不能高速发展, 进而影响这些行业需求大户减少了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再次, 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从地区分布看, 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 西部省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足20%, 东部需求旺盛、西部需求不足和“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依然存在。从学历层次看, 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 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 而一些“时髦专业”和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专业趋同现象和学校的知名度,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2008年的就业形势分析及建议

1.2008年就业难的表现

200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 2008年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因此, 今年就业难将会有以下表现:第一, 供需差别进一步加大。第二, 用人单位选材要求高, 造成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由于大学生多的原因, 好多企业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尽管企业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 但是, 一些企业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第三, 专业相同的人多, 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 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 纷纷上马热门专业, 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2008年也比较明显。第四, 整体大学生薪酬逐年降低使学生不愿就业。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 市场只给1700元/月。第五, 缺乏工作经验。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 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 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 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 大学里有的是教授, 缺的是“教练”。

2.就业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2008年就业依然不容乐观, 对此状况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 后择业, 再创业。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越来越证明, 一个人不可能终身从事一种职业。因此, 具有高附加值人力资本的高校毕业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一时的“完美”, 完全可以先就业, 然后在职业发展中选择从事的专业, 进而在不断积累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 最好还是先落实个单位, 然后再根据情况伺机而动。当然, 一个重要的前提是, 必须处理好与已签单位的关系, 并能够承受违约引发的责任。

第二, 正确分析自我, 抓住时机, 当机立断。当前, 很多毕业生还在左顾右盼、犹豫不定, 有的学生手中有几个选择但迟迟不签约, 总希望奇迹在明天出现。岂不知, 用人高峰稍纵即逝, 在毕业生供给充足、社会需求呈现买方市场的态势下, 好的用人单位不可能在一个需求周期内两次或多次到同一个学校去, 更不可能苦苦等待你迟来的回复。所以, 建议目前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尽快签约。当然, 实在不理想的也不要强人所难。

第三, 学会全面撒网、重点捕鱼。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 就业信息是最重要的。一方面, 要尽快与学校就业部门联系, 取得主渠道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地缘、血缘、学缘”关系, 发动老乡、亲友、同学 (校友) 找信息;网上信息也是重要渠道之一。在有目标的情况下, 要重点“捕鱼”, 在没有目标的条件下, 可以有选择地全面“撒网”, 甚至“有枣没枣打一竿”。但是必须准备好自我的知识储备和基本素质。

第四, 放下骄子的姿态, 从基层工作做起。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就业, 高校毕业生已不再是“象牙塔”里的“阳春白雪”, 这种转变促使高校毕业生在享受大众化教育成果的同时也肩负着就业阵痛的压力。于是, 不就业族、考研族、创业族、打工族、出国族纷纷出现, 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因此, 高校毕业生不仅要能承受“治国平天下”的重任, 更要能够忍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痛苦。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 理想的职业固然重要, 但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 暂时屈就也是权宜之计。2006年6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从制度层面上固化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和途径, 标志着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事关青年健康成长、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工程, 毕业生应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勇于到基层锻炼成长, 善于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当前的就业趋势分析 篇8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大学生;就业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特点

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中国大中城市正一步步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农村“被就业”的农民将在本世纪开始的头20年内被吸收殆尽,而总体劳动力的供给不可避免的呈现了下降的趋势。总体的趋势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作为组成部分的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但是不同于农村劳动力,2003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总人数为212万,而截止到2013年底时,毕业生人数已经增长到699万。增长率呈逐年走低的态势,但是绝对人数还是以庞大的数量逐年增加的。市场经济刚开始代替僵化的旧体制时,出现的职工大规模下岗问题曾一度引起社会热议,而如今关注的热点转向了高校毕业生也对于毕业后“何去何从”的抉择。总体来看,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每年新增的毕业生待就业人数与历年累计的未就业毕业生人数不断累加,形成了庞大的人口基数。尽管高校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从2004年的32.08%减少到了2013年的2.79%,降幅明显,但是社会在近10年来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呈现了下降的趋势,仍然不能尽数吸收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宏观政治局势的变动会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很难想象一个动荡不堪的社会里面劳动者能够顺利找到工作。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抓住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在政治上一直处于和谐稳定的状态。国家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大都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以适应局势的发展,并没有对就业形势产生大的波动。

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不乐观,可能会要面临尴尬的“毕业即失业”窘境,这一现实问题其实是和我国经济结构有关。其一,由于我国产业价值链结构严重扭曲,低端产业发展迅速,近几年来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而高端产业发展缓慢,大学生受到的教育相对较多,但反而难找到工作,而受到教育较少的农民工却越容易找到工作,并且他们的工资水平近年来有持续走高的趋势,甚至高于大学生的工资水平。这是都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有关。

3.社会观念未能及时转变。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生的就业前景过于乐观。高等教育的大众普及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大学文凭的含金量缩水也已经成为了事实。但是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万般皆下苦,唯有读书高” 的错误观念仍然影响着大学毕业生,让他们不愿意从事一些看起来并不那么体面的工作,影响着他们的择业,也影响着他们创业的热情。大学毕业生如果不能及早改变就业观念,放弃自己对工作不切实际的憧憬和幻想,那么成功就业,势必还是长路漫漫。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选择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时,存在着或明显或隐含的户籍歧视,并且在选择“985”“211”大学求职者与普通大学求职者时也往往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

三、当前《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

整个《劳动合同法》都贯穿着对劳动者权利的保障,倾斜保护劳动者的目的。具体来看,法条第十条对劳动合同正式化,书面化形式的规定有利于劳动者在自己权益被侵害时有法律的依据。而二十条和二十一条则对试用期工资和单方解除权进行了规定,限制了用人单位对权力的滥用。不过新法的一些规定也引起了多方争议,外商威胁撤资,多位港商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劳动合同法》是否存在帕累托改进尚且没有定论,但外商撤资后势必要影响到一批劳动者的就业,其消极影响的确不言而喻。 当前《劳动合同法》完善了1995年以来劳动立法实践中对于劳动合同的规范和管理,在细则的规定方面更加全面具体。其更加致力于保护全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大学毕业生作为就业人群中一类重要的群体,自然也能够从中有所受益。例如法条二十条和二十一条对于试用期的规定。试用期是大学生就业会首先遇到的问题。对大学生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遇到”无限试用期”以及充当免费劳动力的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当前《劳动合同法》对于增强大学毕业生的维权意识,提高其就业质量,改善其就业环境应该能够起到比较积极的作用。新法实施后对于试用期时限和工资的相关规定能够有效扭转普遍存在的“滥用试用期”的问题和劳动合同短期化倾向,使得大学生能够及时足额取得工作报酬。

四、结论和展望

本文主要研究当前《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立法者都是希望能够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也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尽一份力。但是大学生本身更加应该积极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转变就业观念,不怕吃苦,积极创业。大学生应该确定明确的择业目标,正确认识自身的知识和技能。避免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不能够盲目攀比,也不能够一味的理想主义和依赖心理,要积极开拓和发展自身,树立信息,积极的应对竞争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陈勇:《中国就业现状调查报告》,《证券时报》,2014年7月27日第A03版.

[2]罗雪峰, 方宁:《<劳动合同法>修改动了谁的奶酪?》,《中国对外贸易》,2006 年第6期.

[3]时秋:《法经济学视角下的新劳动合同法探析》,《才智》, 2009年22期.

[4]黎建飞:《<劳动合同法>: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规则》,《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

上一篇:热门的播音与主持艺考自备稿件下一篇:中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烟花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