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收入问题现状调研报告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区居民收入问题现状调研报告(精选8篇)

社区居民收入问题现状调研报告 篇1

本次调研报告选择了xx社区100户居民,向他们发放调查问卷。考虑到收入来源以及生活方式存在较大差别,一些没有收入及长期稳定的工作者将被剔除,如农村外来打工者、学生等。调查项目主要包括居民收入来源、人均年收入、主要生活成本及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这四大项。

三.  抽样计划

1、访问地点:直接到随机抽取的受访者家中进行访。

2、访问对象:必须是具有收入条件的人, 严格意义上说是18岁以上的人

3、如对方拒绝受访,不要过多强求,可以另外访问他人

4、总之要有礼貌,对于接受受访的人要表示感谢

四.调研的目的、意义

通过对居民收入来源、人均年收入、主要生活成本及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这四大项的调查,分析居民收入问题,总结出居民的生活质量。在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居民正常消费并且日常生活不受其影响。并初步分析引发收入差距日益增大的主要原因。

五、xx社区居民收入现状调查

xx社区300多户居民中工资性收入的居民占百分之六十,个体经营收入的占百分之四十。

(一)工资性收入增长。一是居民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5000元,同比增长元;二是由于营经济迅猛发展,居民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7000元,同比增长3000元;三是居民在本乡地域外从业得到的收入人均5500元,同比增长1800元。

(二)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我社区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6000元,同比增长1700元。占全部纯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五,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家庭经营收入中一、二、三产业收入均呈平稳增长态势。

社区居民收入问题现状调研报告 篇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所谓财产性收入, 是指城乡居民除劳动获取工薪收入外, 还拥有动产、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所谓“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体拥有财产性收入”, 除了劳动工薪收入外, 还拥有通过营运自己所拥有的财产来获取收入的多种渠道。这是十分正确和必要的。

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消费储蓄决策的结果, 而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又是扩大内需的基础;而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又是建立在增加居民财产的基础之上的。因此, 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河北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以前, 河北省城镇居民基本没有什么财产性收入, 2002年仅仅为98元, 2003~2006年这一数字一直徘徊在110元左右, 2006年则达到163.8元 (见表1) 。分析这组数字, 可以看出, 2002年以后, 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 河北省城镇居民资本投资日趋成熟, 投资领域不断扩大, 投资渠道呈现多元化, 这使得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是增长幅度有限。

直到2007年, 受股市“牛市”财富效应影响, 股息、红利收入大幅增加。统计数字显示, 河北投资者近两年来在证券市场中的开户数和交易额呈直线上升。2006年, 省内证券交易额 (含基金) 达到2184亿元, 较2005年增加168%;投资者开户新增6万余户, 累计突破100万户。而在2007年前8个月里, 我省证券业累计开户数达到1406523户, 保证金173.92亿元, 股票市值862.78亿元, 仅前8个月全省股市交易额达8025.80亿元。使得2007年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速一举达到44.3%, 成为我省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来源:根据《河北省经济年鉴2007》相关数据计算)

2 横向比较, 河北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还有待提高

2007年是我省居民财产性收入最高的一年, 人均为163.8元, 而全国平均水平为348.5元 (见表2、图1) , 还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5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相关数据计算)

导致河北省居民财产性收入不高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2.1 收入不高, “原始积累”不够

近年来, 河北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经济总量不断前移的同时, 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在全国排位却出现了倒退现象, 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出现脱节现象。2007年,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86元, 而据《河北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 河北省这一数字仅为11690.5元, 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第14位,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1.1 经济欠发达

截至2007年末, 河北省人口总数6943万, 占全国5.25%, 生产总值占5.6%, 而财政收入仅占不到3%, 人均财政收入仅相当于全国56.7%。主要经济指标处于较低水平, 居全国落后地位。

2.1.2 收入基数较小

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86元, 我省为11690.5元, 即收入增幅每提高1个百分点, 收入增加额全国为138元, 我省仅有不到117元, 相差21元。事实上这种情况已延续多年, 在增幅与全国持平甚至略高的情况下, 也无法缩小收入差距。

2.1.3 工资水平偏低

我省职工工资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对居民收入影响较大。1978年我省职工平均工资592元,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6%;到2000年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5%, 2002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2%, 2005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2007年, 河北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9911元, 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近80%。

2.2 投资渠道单调、投资意识保守

我省居民的投资大部分还是集中于证券市场这一渠道, 尽管最近几年人们有了理财的意识和意愿, 但居民理财毕竟刚刚起步, 真正深谙理财之道的居民并不是很多。股票、债券等理财产品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高风险, 因此很多家庭浅尝则止, 只将财产的一部分用于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理财产品, 更多的还是存进银行;也有的家庭出于对未来消费的预期, 特别是对住房、教育、医疗等不确定的大额支出的预期, 还是首选储蓄。加之我国证券市场运行还不够健全, 证券投资工具还比较单一, 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受证券市场价格起伏波动影响比较大。以石家庄市为例, 就在2007年, 省会居民还沉浸在股市繁荣的狂喜之中。但在2008年股市持续下跌的背景下, 居民财产性收入出现了大幅下降。上半年石家庄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财产性收入31.80元, 同比下降41.7%。

其他如不动产投资渠道, 由于居民收入相对水平较低, 可用于不动产投资的资金相对较少, 很多居民甚至连自住住房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所以, 这一投资渠道相对较窄, 仅有较少一部分居民能够参与其中。

3 提升河北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建议

河北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近年来虽然有所增长, 但其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却并未相应增长。因此要真正做到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 建议如下:

3.1 加快经济发展, 提高工薪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和宏观经济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根本保证, 而提高工薪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则是确保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最直接的前提。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首先是要有财产才行, 劳动报酬高, 收入花不完、用不尽, 剩余部分才会转化为财产。居民财富量大, 财产性收入比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因此, 要提高河北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 必须首先让劳动者, 即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分享到更多的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因此必须要提高工薪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具体来说, 可以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工资增长机制, 并辅以相应的法律法规, 从而确保劳动者报酬随着GDP和企业效益同步增长, 同时加强监督和管理, 纠正少数企业只涨效益不涨工资, 或只涨经营者工资不涨劳动者工资的错误做法。此外, 还要集中社会力量, 广开就业门路, 安排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3.2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省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尤其是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覆盖, 使大部分群众不敢把自己的钱拿出去投资, 防病、养老的理财思路造成了储蓄率的不断上升, 降低了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因此, 只有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 把医疗、养老等保障体系全部覆盖到弱势群体, 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才能使老百姓有钱敢花、有钱敢投。

3.3 创新金融产品, 增强服务意识,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证券市场

在众多利好背景与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居民投资理财意识日渐增强, 但是对于大多数居民而言, 他们只是空有热情, 却不敢贸然尝试。据了解, 主要是由于他们对于理财产品不甚了解, 不知道是否有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因此, 要推动股息和红利方面的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所增长, 金融领域至少应该做好以下3方面工作:

3.3.1 搞好金融产品创新

受市场需求推动, 商业银行竞争日趋激烈, 理财品种也越来越多, 但是这些理财产品大都存在着明显的同质化倾向。尤其对中低收入群体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产品更加缺乏, 给这些群体财产的增值造成很大困难。这说明商业银行对市场需求和客户细分做得还远远不够。随着金融消费意识的逐步成熟, 不同财富水平的居民都有潜在的金融需求, 商业银行除了要针对现有需求设计产品外, 还应主动深入了解居民、帮助居民识别金融需求, 前瞻性地开掘、发现、培育市场需求, 开发相应的金融新产品, 以满足广大居民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金融需求。

3.3.2 增强服务意识、扩大宣传力度

由于国内理财市场刚刚起步, 广大居民理财知识的不断丰富和理财观念的不断成熟需要有一个过程。金融机构, 应该增强服务意识, 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和引导力度, 同时需要强调的就是, 在为广大居民普及金融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教育。

3.3.3 规范和完善证券市场

近年来,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很快, 但是问题和缺陷也同时显现出来, 这也是大多数居民不敢轻易涉足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的不完善。违规操作、内幕交易、“大小非”解禁等等问题还远未解决, 为此, 今后应首先着力解决影响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 依法严惩各类证券违法犯罪行为, 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为证券市场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秩序, 确保居民财产性收入稳步增长。

3.4 增加实物资产是提高百姓财产性收入的另一重要渠道

近年来随着百姓平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住房、汽车、耐用消费品等的拥有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中, 住房占据了很大比重, 或者说, 住房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百姓实物资产的拥有量。

但是, 一个严峻且不容回避的问题是, 房价的持续走高使得越来越多的群众由于无能力购买只能“望房兴叹”, 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由于购房而不得不负担高额的贷款利息, 使得实际财产变为负数。显然, 让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其前提条件是必须要让群众具备获得财产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 遏制房价的非理性上涨, 采取保护自住房需求、抑制投机的方式来遏制高房价, 进而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让更多百姓买得起住房, 也就等于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参考文献

[1].彭.四川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将大幅增长[J].四川省情, 2007, (12)

[2].宗苗淼.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仍远低于全国水平[N].燕赵都市报, 2008-03-04

社区居民收入问题现状调研报告 篇3

一、我国城镇失业现状(一)失业的概念及其划分(二)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

二、我国城市社区部分居民的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一)我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二)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的原因 1.历史因素的影响 2.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 3.农民观念落后的影响

4.基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5.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不足,体系不健全(三)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四)就业观念的影响

三、我国城镇失业问题产生的影响(一)将会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将被扭曲

四、治理城镇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择业观念,是治理失业问题的思想基础(二)加强岗位开发工作,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就业门路(三)建立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根据近几年的资料显示,我国现今的失业现状已经超越了我们所能承载的社会形态,不管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都不同程度的会出现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和再就业困难等诸多问题。我们所说的失业即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失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失业指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劳动者的生产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狭义的失业指的是有劳动能力的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者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这是经营理念和现代化经济建设各方面矛盾多年积累的结果所造成的现象,导致了当前的就业困难和下岗职工增多。下岗失业者自身的素质偏低、观念陈旧,更加增大了再就业的难度。

【关键词】

改革与失业;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观念;教育理念;城镇社区;问题研究;

一、我国城镇失业现状

(一)失业的概念及其划分

失业即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在经济学范畴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得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即认为是失业。失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失业指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劳动者的生产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狭义的失业指的是有劳动能力的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者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判断是否为失业人员的主要标志有五点:一是在法定劳动年龄范畴之内;二是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即在智力和

身体上可以从事社会劳动;三是调查时期,国际上通行的调查时期一般为一周,如果调查对象在调查周内没有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或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不到一小时,即可以确定为失业。

(二)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社区的失业问题不断扩大,逐步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失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由1991年的352.2万,增长到2004年底的827万。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发布了《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另外目前的失业率统计中也没有包括500万下岗职工,因为下岗职工尽管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他还是企业的人,没有和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以后“下岗”和“失业”完全实现并轨,两部分人就将合并计算,那么我么的失业率的数字就将更高。”目前,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我国城市社区部分居民的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我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

我国城市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是我国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问题存在的基本原因。由于过去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使我国新增人口总量不断上升,从而使我国劳动力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上世纪我国加大了计划生育力度后,新增人口速度大幅度下降。但是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的原因,使我国劳动力问题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压力。这方面的压力在较短时间里不会得到明显的缓解。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不懈地在全国范围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把生育水平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

道路,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的原因

制约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的因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的因素,也受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既受农民主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基层政府和相关政策的影响,总的可概括有以下几点:

1.历史因素的影响

年龄在45~55岁的劳动力大多就读在十年**期间,由于受“白卷英雄”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加之当时教育受到较大的冲击,正常教学秩序无法保证,学生的自控能力又比较弱,荒废了学业,因此大部分人文化底子薄,进而影响了对科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

尽管各地都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还是没有完全改变,社会评价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还是没有离开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农村中学尽管已经开始实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但由于时间较短,加之受中高考、专业师资缺乏、实验实习场地缺少、资金缺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改革效果还不十分明显,分流教育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导致新增劳动力缺乏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基本技能。

3.农民观念落后的影响

一是部分青年劳动力只顾眼前利益,片面认为“读书不如赚钱”从而过早辍学打工;二是壮年劳动力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差,培训机会少;三是相当多的农民从众心态严重,傻子过年看隔壁,人家不去学他也不去学,没有看到各自的差别;四是接受培训的兴趣不高,主观上不求进取,认为学不学一个样,延续过去传统落后的种养模式和技术。

4.基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没有得到基层政府应有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多数镇政府没有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列入工作日程,制定长远规划,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具体负责;没有像关心和重视普教那样关心和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投入不足;在政策的制定和舆论宣传上缺乏力度,没有形成人人关心、重视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良好氛围;工作上存在重布置、轻检查、轻落实的形式主义问题。

5.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不足,体系不健全

从调查情况来看,滦南县现有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机构主要是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涉农部门的服务中心、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这些培训单位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培训条件差别很大,工作中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2003年9月以后,虽然县里明确培训工作由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具体组织实施,但在实际运作中组织、协调难度还是相对较大,各部门缺乏必要的了解和主动的配合,还没有形成培训工作全县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另外,有些镇的农民文化学校形同虚设,一年几乎不怎么开展工作,能够开展培训的也大多集中在县或镇举办培训班,很少能下到村,况且许多培训是大杂烩式的培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内容一般停留在农业技术、机械加工等几个工种,与真正意义上的技能培训和农民需求差距很大。因此,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培训资源进行合理地整合,健全培训体系,以发挥其最大作用。使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的提高。

(三)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城乡结构、体制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导致了结构性失业的增加。要缓解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压力,必须积极推进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大力扶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和企业,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这就决定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就业产生的重大影响。建国以来,中国就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经济结构调整的自然反应。我国现在正处于一种农业经济占相当比重,现代工业经济还不成熟,知识经济已现端倪的状态,正在实现由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也反映在了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化上。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就业形式问题。

(四)就业观念的影响

随着失业数量的逐年增加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改革就业制度的任务愈加迫切。针对当前就业问题异常难的现状,应保持良好的就业观。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就业既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又是重大的政治问题。2001年,国际劳工组织召开了“全球就业论坛”会议,该会议通过的《全球就业议程》提出,“工作是人们生活的核心。不仅是因为世界上很多人依靠工作而生存,它还是人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以及为后代带来希望的手段。这使得工作成为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并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新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2月4日在中央举办的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障就业。

一、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关于择业观的概念,有人认为是人们对职业价值及如何对待职业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有人把职业作为人们对事物之意义的评价对象来看,择业观定义为:“人们对职业能否满足需要进行认识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也有人认为:“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是‘职业价值观’,也称择业是人们对待择业的一种信念。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念。

三、我国城镇失业问题产生的影响

(一)将会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如果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员陷入生活困境,必然导致劳资矛盾和干群关系的激化,导致国家和社会的政治不稳定因素增大。据公安部门的资料反映,近年来,我国堵截交通、围攻办公大楼、集体上访等职工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率增长速度惊人,参加群体性时间的主要是老工人、老教师和老干部,每年涉及的人数多达上千万人。这些人的生活困难若长期得不到解决,极易被国内外不法分子利用,演变成党和国家的敌对势力。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将被扭曲

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特困群体的形成,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的形象,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还将影响中国在世界的国际地位和声望。

四、治理城镇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择业观念,是治理失业问题的思想基础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择业观念,严重影响了失业问题的解决。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尽快帮助失业人员认识形势,面对现实,而不要怨天尤人,悲观失望,帮助失业人员提高思想认识,这是治理失业问题的思想基础。第一,要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是不可避免的,失业具有必然性和长期性。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存在失业现象,只是失业率有高有低,我国正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然也不例外。第二,要认识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特征就是“流动”。要学会在流动中寻找机会。这样可以激发劳动者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失业未必是坏事,而是提供了重新创业的机会。第三,要认识到劳动力过剩是相对的,就业机会时永存的。当前的就业问题,既有总量问题,也有结构问题,还有许多新的就业领域有待进一步开拓。失业人员择业,关键是要转变观念,打开思路,放开眼界。要逐步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劳动光荣的观念;要不卑不亢,不

等不靠,不挑不拣,只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迅速提高自身素质,就一定能够闯出一片就业的新天地。

(二)加强岗位开发工作,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就业门路

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能力。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在劳动力剩余的情况下,允许从大企业、资本密集产业发展战略转型,适当压缩政府建设投资和资本密集型企业投资,发展城镇社区银行,大力发展能容纳大量劳动力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以避免高失业率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危机。再就业工程措施不够完善,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密切的联系到一起。

(三)建立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也就是说,失业人数的增多是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中国自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人口大大增加。就业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只有把失业率降低了,城市社区经济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才能人人有事做,人人有班上。

扩大就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就业对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城市失业下岗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强化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功能,提高城镇现代化管理服务水平。即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同时也解决了城市社区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星 我国城市社区就业问题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2008年 2.代岷嵋 城市社区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 2004年

3.王伟华 以社区服务推动社会就业的分析 商业研究 2006年2期 4.中国就业服务网,就业政策与服务频道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6.杨河清,劳动经济学,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1日 7.孙祖芳,就业与失业问题理论政策研究,中国经济信息网,2004年5月 12日

8.刘长明,失业:需要重新透视的经济社会现象,新华文摘,文明出版社,1997年11月

9.马铁民,国有企业改革与失业,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7,P184 10.张车伟、吴要武.城镇就业、失业和劳动参与: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06期

11.吴鹏森,关于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战略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报(人民社会出版社);2001年03期

12.张妍,中国失业现状分析及就业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3.杨宜勇,城市社区就业发展前景巨大[J];理论与改革;2002年01期 14.徐晓黎,我国的就业对策在思考[J];商业研究;2003年13期

居民收入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篇4

一、前言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社会现实的了解,使理论与实践能够更好地结合,我利用大二上学期节假日时间在县社区进行调研,并通过走访各类家庭,了解基本状况,通过研究当地经济变化发展及模式转变、生活环境变化、改革开放所取得成就等成就等几大方面完成居民收入问题现状的调研报告。

二、调查目的

县是省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省西部,市东北端。东部依绕河与县、市为邻,南部与台安县搭界,西部与市接壤,北部、西北部与自治县为邻。县下辖17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51个社区居委会、417个村委会。面积2436.01平方千米,人口63.40万。

社区基本情况如下:

⒈农业土质肥沃,现有耕地面积117917公顷(176.9万亩),是全国重点产粮县,辽宁省商品粮基地之一,主产高粱、玉米、水稻、大豆、花生、小麦。1991年以来,粮食年产量一直稳定在5亿公斤以上。由于粮多、菜多,畜牧业发展迅速

⒉畜牧业县饲养的牛、羊、猪、鸡、鹿及其它畜禽种类有20余种之多。年生猪饲养量70万头,蛋禽饲养量600万只,水果产量万公斤。森林覆盖率达16.1%,活立木总储量123.5万立方米,是国家平原绿化达标县和粮食生产先进县,及生猪生产基地县。

⒊工业工业基础雄厚,现已形成化工、建材、食品、煤炭、轻工、机械加工、铸造、纺织等八大工业体系,并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县乡以上工业企业266个,其中县营工业企业67个。县造纸厂、制碘厂人均创利税分别在全省和全国同业中居首位。全县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总值2.7亿元,其中县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总值2亿元。

社区位于县北部,该社区人口较为密集,居民收入在全县位于前列。该社区共有居民312户,人口1314人。

三、调研的方法、范围

本次调研报告选择了社区100户居民,向他们发放调查问卷。考虑到收入来源以及生活方式存在较大差别,一些没有收入及长期稳定的工作者将被剔除,如农村外来打工者、学生等。调查项目主要包括居民收入来源、人均年收入、主要生活成本及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这四大项。

四.抽样计划

1、访问地点:直接到随机抽取的受访者家中进行访。

2、访问对象:必须是具有收入条件的人,严格意义上说是18岁以上的人

3、如对方拒绝受访,不要过多强求,可以另外访问他人

4、总之要有礼貌,对于接受受访的人要表示感谢

五.调研的目的、意义

通过对居民收入来源、人均年收入、主要生活成本及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这四大项的调查,分析居民收入问题,总结出居民的生活质量。在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居民正常消费并且日常生活不受其影响。并初步分析引发收入差距日益增大的主要原因。

六、调查内容

社区300多户居民中工资性收入的居民占百分之六十,个体经营收入的占百分之四十。

(一)工资性收入增长。一是居民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5000元,同比增长元;二是由于营经济迅猛发展,居民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7000元,同比增长3000元;三是居民在本乡地域外从业得到的收入人均5500元,同比增长1800元。

(二)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我社区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6000元,同比增长1700元。占全部纯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五,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家庭经营收入中一、二、三产业收入均呈平稳增长态势。

(三)财产性纯收入下降。年我市农村居民家庭由利息、租金、红利、土地征用补偿等纯收入构成的财产性纯收入人均元,同比下降。

整体上看,近些年来,居民收入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社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工资性收入贡献最大

从*至今我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持续稳定上涨态势。三年来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出持续稳定上涨态势。较相比增加了2048元,增长20、9%。拉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工资性收入的增长。近年来,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及各类津贴补贴政策的落实到位,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呈现快速增长。从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构成情况来看,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工资性收入,人均8000元左右,同比增长7、3%,占到了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的59%,成为拉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要因素。其次为转移性收入,人均2561元,同比增长0、7%,占总收入的27.0%。位居第三的是经营净收入,人均1464元,同比下降8.1%,占总收入的9.0%。

(二)高低收入差距依然明显,但呈现逐步缩小态势

根据近两年城镇居民抽样调查数据资料,将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按其收入五等分组,各组所占比重为20%,由低至高排列,分别为低、较低、中间、较高和高收入组,然后对五组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进行分析。首先从增速上来看,全部被调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610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69元,增长了6.0%。其中,低收入组增加了690,增长14.4%,;高收入组增加了510元,增长了2.9%。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但增速却相对较高。

(三)不同行业收入差距较大

从各行业在岗职工收入水平来看,不同行业收入水平不尽相同。其中,服务行业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垄断行业收入水平较高。将我州各行业收入及人员情况根据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进行由低到高排序,其中最低收入行业是住宿餐营业,其年平均工资是10569元,最高收入行业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其年平均工资是26940元,两者相差16371元,比值为1:2.5。

(四)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近年来,县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和实施方案,扩大了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将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医疗保险参保范围由单位扩展到个人,启动并着力推进工伤、生育保险工作的发展。

七、居民收入现状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安康居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在诸多方面依然存在问题,突出的体现为:

1、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至五年间,锦州市gdp年均增长10.1%,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5%,而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4%。居民收入滞后gdp2.7个百分点,滞后于财政收入11.1个百分点。

2、增长慢导致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25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82.7%,到的8051元为全省平均水平。

概括来看,居民增收缓慢,主要原因是在于:

(一)内外经济环境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增收

近年来,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呈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好局面,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就内部来看,中小企业作为就业的最大蓄水池,但因规模小,融资难,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导致效益低,较其他类型企业职工增收更难。特别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下行趋势明显,对中小企业冲击很大,企业订单减少,销售不畅,利润减少,职工增收受到影响。

(二)城镇单位职工工资收入分配不均,行业间收入差距仍较大。、统计资料看,各行业从业人员收入水平都在逐年增高,但由于基数不齐,增幅不同,导致行业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并且扩大趋势未改,国家调控行业收入显著高于其它行业,特别是服务业收入水平较低,电力、烟草、金融保险业职工收入居各行业之首。以农村信用社为例职工平均月工资为4000元左右,而餐饮服务业职工平均月工资仅为1300元左右。此外,由于企业内部利益分配的引导和监管制约机制尚未完善,企业主与普通职工收入差距很大,因此在较高的人均收入数据背后是我们无法忽视的群体、行业之间日益增大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以及由此给我们带来的“弱势群体”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三)就业市场的供需影响职工正常增收。

受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及金融危机的冲击,就业压力大,人力资本价格下滑,影响职工收入正常增长。

(四)部分城乡居民的主观因素影响其就业增收

有的待业人员期望值高,因找不到体面轻松的工作,或因岗位辛苦、待遇低而宁愿吃低保不就业;被征地农民中有的有劳动能力却无就业愿望,也有的有参赌酗酒等不良嗜好,吃完“征地补偿”再吃“低保”。部分城乡居民受传统的小农意识影响较深,有满足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创业增收的进取精神,存在着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的创收思维方式和投机取巧、侥幸获利思想,不仅自我封闭了就业增收之门,而且危及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八、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1、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提高居民收入的整体水平。居民收入水平通常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充分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实惠。

2、突出抓好地方企业的发展和提效。目前我社区高收入群体的家庭多有人就业于事业单位中,因这些企业效益好而收入较高,但大多数人群是就业于地方中小型企业中,只有地方企业效益取得整体提高,劳动者收入增加,最终才能促进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有效提高。

3、提高低收入家庭就业率和收入水平。提高城镇低收入居民家庭就业率,对提高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至关重要。同时要根据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物价变化及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4、进一步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力度,提高收入水平。在扩大财源和尽力争取转移支付额度的基础上促工资改革的到位,按方案及时足额兑现津贴标准,促进收入水平的较快提升,力争缩小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

总之,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也是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党的xx届五中全会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作为“xxx”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因此,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和关键是要千方百计发展城乡经济,不断增强我区综合经济实力。要根据农牧区和城镇居民主要收入来源和结构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方法,通过改革完善分配体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扶贫开发等措施,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解决城乡居民就业增收方面的思想束缚和技能障碍,关键是要提高劳动者的思想素质和就业能力。“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提高人民群众收入作为政府工作的优先目标。

九、结语

社区居民收入问题现状调研报告 篇5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西省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全省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江西社会弱势群体进一步扩大,居民收入差距也呈扩大态势:基尼系数逐渐逼近警戒线;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行业间收入差距进一步上升;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呈波浪式变化。如果任由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应从加快发展,扩大就业,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抑制垄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缩小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为构建和谐平安江西作贡献。

[关键词]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收入分配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12-0114-04

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江西省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据《江西统计年鉴(2009)》显示,200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48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年财政总收入突破800亿元,达816.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农村住户人均年纯收入4697.19元,比上年增长14.6%;城镇住户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2866元,比上年增长14.7%。全省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

然而,应该看到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江西省居民收入在持续增长的同时,由于受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机制及管理缺陷、再分配调节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社会利益关系变得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社会弱势群体进一步扩大,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态势。如果任由这种差距继续扩大,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公平和稳定。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平安江西是摆在江西人民面前的一件大事。

一、现阶段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基尼系数不断上升

国际上对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的研究历史较长: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1922年提出了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即基尼系数,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大于0.6为高度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基尼系数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测定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程度的指标。从江西省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由基尼系数所反映出来的收入差距,总的来说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基尼系数1995年为0.2710,2000年为0.3444,2003年为0.3848,基尼系数逐渐逼近警戒线。基尼系数的不断上升,说明江西省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经历了一个由过于平均走向收入差距相对合理、又由相对合理滑向收入差距不合理阶段的历程。城镇不同收入阶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据《江西统计年鉴》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得出:江西省城镇居民最高10%与最低10%收入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2006年为5.74:1,2007年为5.68:1,2008年为5.51:1,虽略有缩小,但差距仍较大。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

若将农户按人均纯收入水平分为最低收入、低收入、中间收入、高收入、最高收入5组,每组各占总户数的20%,那么,据《江西统计年鉴》数据,2006年江西省这5组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418.95元、2581.51元、3378.83元、4423.77元、7050.90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97:1;2007年这5组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56.22元、3003.85元、3928.68元、5106.87元、8160.78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5.24:1;2008年这5组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32.89元、3276.52元、4449.94元、5957.35元、9872.60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6.44:1。由此,我们可以说,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

据《江西统计年鉴》数据,就江西11个设区市来看,2003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南昌市,为13648元,最低的是抚州市,为8166元,二者之比为1.67:1;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南昌市,为22966元,最低的是抚州市,为13695元,二者之比为1.68:1;2008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是新余市,为26306元,最低的是抚州市,为15356元,二者之比为1.71:1。江西省地区差距也在继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据《江西统计年鉴》统计,1978年江西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是2.171:1,1985年缩小为1.54:1,1995年又扩大为2.20:1,1999~2003年间逐年直线上升,分别为2.22:

1、2.39:

1、2.47:

1、2,71:

1、2.81:1,2004年有所缩小,为2.56:1,2005年又有扩大,为2.64:1,2006年达到2.66:1,2007、2008年继续扩大至2.74:1。由此可见,江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远没有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行业收入差距进一步上升

据《江西统计年鉴》数据统计: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航空运输业,为49857元,最低的是渔业,为6964元,二者之比为7.16:1;2007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航空运输业,为52354元,最低的是农业,为8625元,二者之比为6.07:1,此数据比2006年略有缩小;但是到2008年,江西省行业间收入差距又迅速上升,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证券业,为88041元,最低的是渔业,为7942元,二者之比为11.09:1。其中尤其应注意的是,一些垄断行业凭借对关键资源的独自拥有,或政府赋予的权利,导致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由此可见,江西省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亦呈扩大之势。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呈波浪式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各类职工平均工资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工资的起点不同,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也不同。与此相对应,据《江西统计年鉴》数据显示,1985年,江西省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是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1.29倍,2001年扩大为1.62倍,2004年略有缩小,为1.56倍,2005年再扩大为1.59倍,2006年达到1.63倍,2007年又略有缩小,为1.56,2008年又扩大为1.62倍。1985年,其他各种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是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1.39倍,2001年扩大为1.62倍,2004和2005年,此数据略有缩小,为1.47倍,2006年继

续缩小,为1.41倍,2007年,为1.30倍,2008年为1.31倍。因此可以说,江西省不同经济性质单位职工收入差距是呈波浪式变化的。

二、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方面

一方面,随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确立,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可参与分配,城镇居民收入呈现出多种类型、多种形式,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随之扩大,这种扩大是必然的,总体上也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符合改革初衷。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到位,造成了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竞争。一些部门、行业和个别社会成员凭借垄断经营或竞争初始条件的不平等分割获得垄断利润和高额利润;一些乱收费现象造成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到位,税收的再分配功能软弱,还使得再调节功能缺位,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不力,“逃税”、“避税”现象严重,处罚也无力:对低收入者的有效保障基础薄弱,使相当一部分贫困者难以获得有效援助;收入分配货币化程度低,透明度不高,使一部分社会成员能够轻易获得“第二收入”甚至“第三收入”、“灰色收入”、“非法收入”,从而造就了一批暴富者,使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悬殊。在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方面

在农村,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的工业部门收入不同造成的。一部分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从事了工业部门工作的人收入明显比没有脱离土地的农民收入高出许多,拉开了农村居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地区收入差距上

由于区位环境、历史文化、基础条件、人口素质、生产力水平以及国家已经实行的一些政策措施等因素的影响,江西省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业设施和基础设施完备,科技水平发达的地区如省会南昌就比地处边远,交通、信息闭塞的地区人们的收入增长要快。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化带来的“马太效应”会使得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基础好、生产要素收益率高的地区更容易成为生产要素的流入区,而生产要素的流入又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落后地区则相反,生产要素流入少,经济就难以发展,与其他发达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会随之进一步拉大。在城乡收入差距上

一方面,江西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全国的鱼米之乡,但是,由于受农业自身特点的约束,农业生产季节性强,自然因素干扰较大,常常受洪涝、干旱和冻害以及高温天气的影响,农业生产风险高,农民收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支撑工业的发展,采用人为的方式使资源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这造成了工农产品的剪刀差和收入上的城乡差别,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造成城镇居民的收入历来高于农村居民。再者,二元经济结构极大地限制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致使城乡之间在资金、劳力、技术发展上失衡,造成农业与非农业、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发展机会和条件不均等。另外,金融制度和政策的不当安排,也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我国银行资金在运行过程中“嫌贫爱富”,导致在获得贷款以及劳动就业和增收机会方面不平衡,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机会和增收空间。

近年来,江西省政府认真贯彻十六大以来国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惠农政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村经济社会焕发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虽然没有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得快,但差距的上升幅度已在收窄。在行业收入差距方面

长期以来,国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某些行业实行了不同的优惠政策,如对电信、电力、金融、保险、航空等行业实行了垄断经营,这些行业长期受行政手段保护,实行制度性垄断,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其职工的工资相应较高,这是造成行业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在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方面

受所有制的影响,江西省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呈波浪式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不断升级、就业机会的不平等给“寓者”带来了增收的机会,却减少了“穷者”的就业和收入机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下岗失业问题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能否就业成了影响职工家庭收入的根本因素,企业职工一旦失去工作,就立刻陷入贫困者行列。如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拍卖、租赁、破产以及政府机构的转变职能等改革,都将“减员增效”、“裁减冗员”作为目标,导致数以万计的劳动力从工作岗位分离出来,造成社会失业人数增加、低收入群体扩大。这是造成国有企业改革初期职工收入下降,与其他经济性质单位职工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随着国企改革的初步完成,效率的提高,国企职工收入又呈上升趋势,与其他经济性质职工的收入差距也开始缩小。

三、收入差距过大会严重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定程度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有利于鼓励人们勤劳致富,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早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收入差距必须维持在一个适当的“度”上,如果收入差距过大则会引发诸多危害,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效率降低,影响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讲求效率,有持续效率的市场经济社会,必须是根据人们对社会作出的真实贡献来获取相应报酬,而不允许依据权势、门弟、身份、不法手段等获取收入,否则就会造成公平的失衡。一方面,收入高的富人可以运用其财富换取更多的机会甚至权力,以加强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与影响力,并使之成为进一步扩大财富的源泉,由此造成竞争机会更不平等,从而使人们收入的多寡与努力及能力无关,挫伤了人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降低了效率。另一方面,收入低的穷人由于生存环境较差,抵御风险和困境的能力较弱,一旦遭遇病痛和意外,就更难以承受收入的压力,更易产生沮丧失落等不良情绪,从而难以产生提高效率的自觉性,造成效率下降。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需求不足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两个极端阶层: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就会出现富人有钱但消费增量小于收入增量,而低收入者又无钱消费,结果导致收入较高的群体有消费能力却没有消费需求,而收入较低的群体有消费需求却没有消费能力。也就是说,“想花的没钱、有钱的不花”,造成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这与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收入差距过大会加剧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收入差距过大会加剧不同群体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收入高的富裕者为达到占有更多财富的目的,就易利用本已具有的优势地位,极力消耗共有的资源,排

放大量的污染物;而收入低的贫困者为摆脱贫困,在没有其他更好的致富途径时,也极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矿采矿,结果常出现对环境、对资源的极大破坏。这样,产生了贫富两大集团对资源的竞争性利用,破坏了环境,使得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更为艰难,更加剧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收入差距过大易引发人们的负面心理,造成人与人之间难以和谐相处

从社会公平来看,过大的收入差距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损害,背离了社会公平和正义,容易动摇人民群众对改革的信心,引发人们的负面心理。由于收入低下,低收入者的受教育、受技能培训的需求难以获得满足,从而失去了,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的能力,易被排斥在主流经济与社会生活之外,因而更易产生“致富无望”的悲观情绪。尤其是看到一些人通过不正当途径致富或富人为富不仁时,就易产生“仇富”、“仇官”心态,从而引发一些群体事件甚至影响一些人违法犯罪。

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平安江西加快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发展是解决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本途径。当前,一方面,应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其“经济引擎”作用,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应牢牢抓住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一核心,确保规模以上工业持续较快发展。应加快培育壮大一批有市场、有技术、有后劲的特色优势产业,坚持以园区为主要载体,着力推进产业集聚,提高工业园区集约发展水平。扩大就业,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保障。党的十七大再次确定了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道路,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因此,江西省应继续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为居民个人创造平等就业的机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另外,要加大对弱势群体创业的扶持力度,在创业初期应给予他们税务、金融、工商、城管等方面一定的支持。要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职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知识技能的更新建立支持平台。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以缓解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矛盾,为城乡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机会。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江西是个农业大省,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会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因此,应创新投入机制和管理体制,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广泛吸收民间资金,积极引进外资等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民增收。

另外,增加农村居民对劳动所得的分享,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当前,造成农村居民收入低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大量剩余劳力束缚在土地上,形成隐性失业,导致生产率低下,若能将一部分多余劳力挤出,农村生产率将会得到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也会上升。虽然说,消除二元经济对江西而言,目前还很难做得到。但是,当前可以鼓励并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分配机制的调节作用

要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强化收入分配税收调节功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要注重公平。要用税收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个人收入的透明度,完善个人所得税法;要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要征收遗产税、赠与税、高消费税等财产占有税,调节过高收入。抑制垄断,建立健全行业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

垄断“坚冰”不破,收入差距“鸿沟”难填,只有抑制垄断才能实现机会均等,才能彻底解决行业收入差距过大乃至混乱问题。应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以法律和规则的形式,对政府垄断的范围和垄断价格等加以限制。按照国际惯例提高一些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引入竞争机制,缩小垄断性行业的范围,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对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要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控制和管理,防止此类行业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待遇的覆盖面

应充分发挥财政支出的再分配功能,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在现阶段,江西省要从实际出发,从薄弱环节人手,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要逐步完善社会各阶层的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险制度,并在经济、财力增长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标准。加强法制建设,整治、打击非法收入

要从法制层面遏制垄断尤其是行政垄断行为。要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经营行为,要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增加执行公务的透明度,制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现象,要严惩贪污腐败,整治非法收入。

社区居民收入问题现状调研报告 篇6

关键词:收入分配,分配方式,对策

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历来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收入分配差距是市场经济的常态, 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把“双刃剑”。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实践是富有成效的, 打破平均主义, 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是改革开放的初衷, 也是推动改革的基本措施之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居民收入多样化, 经济利益在不同利益群体中重新调整分配,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也在日益扩大。

一、从目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状况看, 还存在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 中国当前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是在绝大多数居民收入水平或多或少普遍提高基础上的差距拉大;

第二, 当前收入分配存在明显的城乡分化、地区分化和行业分化等特征, 问题最大的是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据统计比较, 在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上, 我国已经超过几乎所有国家;

第三, 我国低收入的贫困阶层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 在农村, 主要是贫困地区农民;在城镇, 主要是效益差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在职或下岗职工及部分鳏、寡、孤、独、病、残等社会弱者。

二、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基本因素是我国分配方式变革的结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收入差距特别是初次分配差距的拉大是一种必然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存在合理的收入差距是一种动力, 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效益提高, 有利于激发个人资本投入和智力投入的积极性的发挥, 是符合改革初衷的。但是, 目前我国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差别的扩大, 并不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结果, 而是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 甚至非法因素。特别是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合理性”与“合法性”存在质疑。主要原因是:

第一, 初次分配中存在严重的不平等、不公平。最突出的表现是: (1) 一些部门、行业和个别社会成员垄断经营或竞争初始条件的不平等分割, 获得了垄断利润和高额利润; (2) 改革不到位, 凭借“行政权力”实施超额分配; (3) 特殊的产业与地区差别政策, 使某些行业、某些地区先富了起来。

第二, 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作用严重缺失。对高收入进行调节并对低收入实施转移支付是缓解收入初次分配矛盾的基本手段, 也是收入再分配的基本功能。但是, 这方面改革没有到位, 功能作用缺位, 政策措施苍白。首先, 对高收入者调节不力, “逃税”、“避税”严重, 处罚无力。对低收入者有效保障基础薄弱, 执行中扶助缺失, 致使相当一部分贫困者难以获得有效援助。

第三, 收入分配货币化程度低, 透明度不高, 加之腐败蔓延, 使一部分社会成员能够轻易获得“灰色收入”、“非法收入”, 从而造成了一批暴富者。

三、改革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及缓解收入差距的对策

1、加强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积极有效的作用。

从政府调节讲, 其作用重点是完善和强化三大方面: ( (1) 完善和强化税收调节政策措施; (2) 完善和强化社会等保障制度和政策措施; (3) 完善和强化对特殊群众的扶贫政策措施。

注重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2、必须把解决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 目前的城乡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这种态势发展下去, 城乡之间的矛盾会逐步加深, 最终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从总体上消除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应努力做到:

1) 注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2)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3) 认真研究和做好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

4) 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创造公平的环境。

5) 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逐步取消各种税费以减轻农民负担。

6) 不断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有效制约变相增加农民负担的假借政府名义的行为, 如各种不当罚款。

3、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调节机制。

全面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 在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的基础上, 进行新的制度建设, 通过建立公平、透明的制度环境, 使得分配秩序和分配行为合理化、有序化, 建立起有效的收入分配机制。

4、建立对低收入群体保护机制,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近年来, 一方面下岗人员增多, 职工货币收入增幅下降, 导致社会中低收入阶层规模急剧扩大, 另一方面企业保障制度正向社会保障制度转变, 旧的福利制度被打破, 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形成, 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低收入群体问题、增加就业、扩大就业的有力措施。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缓解收入差距的扩大起着重要的作用。

5、切实扩大中等收入人群以缩小收入差距。

这也是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即通过规范收入分配行为、加大再分配作用, 形成“中部大、两头小”的新分配格局。具体是通过分配制度改革, 提高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的收入水平。努力增加新型农业、规模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 同时通过加强再分配, 调节过高收入, 规范分配秩序, 这样就是将高低收入两类人群都往中间收入层赶, 从而达到做大中间收入层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诚.创新和完善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J].特区理论与实践, 2003 (1) :23-27

[2]、高培勇.收入分配:经济学界如是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3]、陈宗胜.周云波.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关于沈阳城市居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篇7

为了了解沈阳城市居民收入情况,我寝室全体人员于一月二十日特再沈阳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季度,沈阳城市居民人均收入410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20元,增长率24.9%,增幅高于去年同期9.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6%。就业状况的持续好转以及全市经济运行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直接拉动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一季度,声扬人均工资收入为2648元,增加490多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8%,增幅提高3.1%,是城市居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

原因二:创业提高经营性收入,此外,良好的创业环境,使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大幅增长。今年以来,沈阳市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创办小型企业。市政府还出台文件,为私营、个体经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措施,使一季度沈阳城市居民家庭中,从事个体经营的人数增长了1.7倍,经营性收入增加1.3倍,人均经营性收入达487元,直接拉动了城市居民收入的快提高。

原因三:低收入家庭受益惠民政策。此外,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促进低收入家庭增进收入的政策,比如,提高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部分调整养老及离退休金。这些政策的实施,使许多中低收入家庭受益,从而也带动了权势人均收入水平。一季度,沈阳收入家庭受益,从而也带动了全市人均收入水平。一季度,沈阳低收入家庭的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幅超过权势平均15个百分点,中等偏下收入全市平均10.6个百分点。

社区居民收入问题现状调研报告 篇8

在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中,中共市委、市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加速城市发展的同时,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昆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610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上年增长8.1%;比城镇居民增长8.0%高0.1个百分点;从2003年的2581.02元提高到2008年的4610元,年均增长7.43%。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昆明市城乡居民收入所呈现出的拉大趋势。而下决心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应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重要工作。

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数量及差距均呈拉大趋势

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数量及差距呈现“双拉大”趋势

要清醒地看到,昆明市城乡、区域发展仍然较大的差距,这可以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数量和差距比例来分析。请见表1。

表1:昆明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数量及差距(注:暂无表格)

资料来源:昆明市统计公报。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8年的9年中,昆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除2002年略有下降外,其余7年都在持续扩大。2000年城乡收入差距为5343元,“十五”期间差距突破了6000元大关。2006年继续升高至7246元,2007年增加了8080元,2008年为历史最高,较前一年猛增1792元,达到9872元。照此趋势,“十一五”期末,昆明市城乡收入差距有突破一万元的可能。

昆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所呈现出的趋势却有所不同。2000年城乡收入比例为3.41:1, 2001年至2008年经历了先升后降再升的波浪式状态。如表1所示,2003年、2004年分别较前一年,上升到3.09:1和3.11:1,2005年迅速下降至2.95:1,而到了第三年却又反弹回2003年的状态——3.06:1。2007年略微下降,为3.02:1,2008年再次反弹到了3.14:1,退回到2003年的状态。从总体上看,近九年昆明市城乡收入比例基本上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也就是说城乡收入的差距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却在2008年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2.各县市区之间的农民收入差距过大

从表2可以看出,昆明市各区、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比较大,但是最高区盘龙区与最低区东川区的比例,呈不断缩小趋势。2004年为4.08:1,2005年缩小至3.59:1,随后三年继续缩小,到2008年为2.93:1。也就是目前最高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最低区的2.93倍。

表2:2004~2008年昆明市各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较

单位:元/人(注:暂无表格)

资源来源:云南省统计年鉴、昆明市各地区统计公报及昆明市政府工作报告。

再以2008年为例,比较各区、县、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如表3所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安宁市,是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地区,达到11854元。其它4个城乡收入差距过万元的地区,分别是呈贡县、盘龙区、寻甸县与宜良县。而农民人均收入最低的东川区,却是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地区,为5.26:1。与它相似的禄劝县,城镇人均纯收入是农村的5.13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最快的石林县,城乡收入差距接近万元,为9588元,比上一年增加了2137元。地方预算财政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最高的官渡区,城乡收入差距却没有改善,比上一年增加了3440元,达到9058元。同时晋宁县、崇明县、禄劝县、东川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也接近一万元。各地区中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为西山区,收入差距为6271元,城镇人均纯收入是农村的1.94倍。另一城乡收入差距相对较小的区域为五华区。

表3:昆明市2008年14个县区城乡收入差距比例(由小到大)排序表(注:暂无表格)图1:2008年昆明市各区、县城乡收入差距比较(注:暂无图片)

3.昆明市城乡收入差距略好于云南省平均水平

昆明市农村人均纯收入比云南省平均水平高,城乡收入差距要比其小。2008年,在全省16个市州中,从小到大排列,昆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数量居第10位、差距比居第2位。但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云南城乡收入比例平均水平呈下降趋势,而昆明却相反。请见表4。

表4:2000~2008年昆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与云南省的比较(注:暂无表格)

资料来源:昆明市统计公报、云南省统计年鉴

4.昆明市城乡收入差距略低于全国水平

2000~2008年,昆明市农民人均收入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者的比例均为一倍左右,甚至在2005年略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从2007年开始,昆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的差距,猛然扩大,比例也随之上升。

表5:2000~2008年昆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的比较(注:暂无表格)

资料来源:昆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表6:2000~2008年昆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全国的对比(注:暂无表格)

资料来源:昆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表6反映的是昆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全国的对比。2000~2002年昆明市城乡收入比例略高于全国。2003开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事实上与全国城乡比例平均水平相关无几。虽然昆明市城乡收入比例略低于全国,但从历年来看,始终处于一个基本持平的状态,没有太大的变化,也就是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没有得到改善。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中,应将这一问题作为重点要解决的内容。

5.昆明市农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处于较低的水平

昆明市农村人均纯收入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城乡收入差距与全国大体持平。2008年,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及4个直辖市中,居民人均收入从高到低排列,昆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21位,在全国的排名属中下等水平;农村人均纯收入排在第26位,在全国的排名属为较低的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低到高排列,昆明市收入差距数量为9872元,居第16位、收入比为3.14:1,却居第27位,这说明与全国其它城市相比,昆明市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更严重,同时昆明城乡差距正处于在上升的趋势。

表7:2008年城乡收入全国省会城市比例排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公报。

6.昆明市城乡收入差距和收入比例都高于西部12省市区水平

昆明市城乡收入差距和收入比例都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2008年,在全国西部11个省会城市及1个直辖市中,城乡收入从大到小排列,昆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4位,处于高等收入水平;农村人均纯收入排在第7位,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再按从小到大排列的城乡收入差距:昆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数量居第6位,处于中等收入水平;而差距比居第8位,这意味着昆明市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要比西部其它城市更为严重。

根据表8可以得出:近6年中,昆明城乡收入比例始终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同时,近两年西部地区收入比例呈下降趋势,而昆明却与之相反,从2008年3.02:1上升到3.14:1,上升速度为4%,若不能及早控制,收入差距问题将愈演愈烈。

表8:昆明市城乡收入比例与西部地区的比较(注:暂无表格)

二、造成昆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

1.农民增收渠道不畅、办法不多

作为特大城市昆明市郊区农区来说,客观上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扩种市场价格和价值高的品种,随时随地提供着机遇和商机。但是我们看到,并不是多数农民能够抓住这些机遇和商机的,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我们的政策的不十分正确的导向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例如,有的地方农民要想不种或少种粮食等价格低的农作物,却受到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得减少”政策的限制;有的农民要栽培市场急需的花卉、药材等,但是却缺少技术、品种和苗木;有的农民要作小生意,但却缺少垫本资金。如此等等。

2.农民土地权益增值的大部分流失

农村改革以来,尽管我们一直在探索加强和扩大农民权利的途径,但农村土地制度仍不完善,农民的土地权利仍缺乏有效保障,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经常发生,昆明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是土地被征用后得到的补偿仍然较少。在现行征地制度下,土地收益分配明显是向城市、向非农部门倾斜,农民得到的较少。调查显示,征地补偿费一般只够维持被征地农民6~7年的基本生活。如果在落后地区或者公益性项目征地,补偿标准更低,一般只够维持3~5年的基本生活。土地问题的背后是利益分配问题。当前,土地问题之所以成为矛盾的一个焦点,主要是源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巨额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至于土地今后的增值,从来都没有农民的份。

二是从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看,过短的土地承包期限,使得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缺乏安全感,一些地方随意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经常发生,农民缺乏充分行使自己土地权利的能力。

三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仍不够充分,农民缺乏长期稳定的预期,不敢投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3.对农业有待更大的支持和保护

2003~2008年,市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7%、9.3%、8.8%、8.4%、8.7%和9.8%。从财政“三农”支出所占比重看,财政支农力度与财力的增长状况还不完全匹配。从最近几年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来看,对农田水利的投入总体呈下滑趋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对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服务的投入很低,农业科技支撑不足,农业科技成果到户困难;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保险手段;对市场流通基础设施、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偏低;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不健全,价格总体水平偏低,有些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农产品烂市年年发生,农业生产比较收益总体上处于弱势。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运作方式有待完善与规范,影响了整体效能的发挥。财政支农资金被层层分割,形成“天女散花”的局面,导致资金使用分散现象比较严重,也直接影响了投入效率。

4.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有待形成

城乡劳动者同工不同酬,农民工工资长期偏低。2004~2007年外出农民工实际工资年均增长7%左右,增幅比同期城镇职工实际工资年增长率低3~4个百分点,两者的工资差距继续加大。农民工超时间劳动比较普遍,劳动小时工资水平更低。农民工无法平等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务。进城农民工子女纳入流入地公立学校义务教育体系的比例偏低,进城农民工不能平等享受城镇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不能享受城市廉价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户籍制度抬高了农民工进城的门槛,成为农民工谋求机会公平、待遇平等、权益保障和融入城市社会的最大障碍之一。

5.农村金融的核心地位有待尽快建立

昆明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急需金融的支持。没有金融的支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实现是不可能的。但是,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金融已从过去的块块设立,变成了条条管理。这也就是说,昆明市从市到县、区到乡镇,都无法对现有金融机构进行调控。

多年来,昆明市建设与发展急需大笔资金,但是昆明市老百姓和企业的存款又经过金融机构而“一江春水滚滚向东流”。这从金融机构长期来的存差(年末存款余额减去贷款余额的差),即本市存款并没有较多的放贷出去,可以看出。请见表11。

表11:昆明市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 单位:亿元(注:暂无表格)

资料来源:昆明市统计公报。表11统计数据表明:昆明市金融机构存差,从2004年到2008年的5年,总额达到了2787.15亿元。2007、2008年存差急速下降的原因,在于呈贡新城建设和二环快速系统改造、新机场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这也意味着并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农村建设,城乡差别在继续拉大。

特别是,自国家银监会2007年1月出台农村新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改革以来,昆明市的启动和发展缓慢,这也就是说,发挥金融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作用,任重道远。

6.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昆明市农业生产分布广、基础薄弱,加之受经济发展和财力影响,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力度还不够大,在许多地方传统农业粗放经营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全市除烤烟、蔬菜、花卉、奶牛养殖外,其余的产业化水平不高。由于许多农业产业缺乏强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以鲜食产品为主,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不长,经济效益不显著。同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力和功能不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减弱了农民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由于长期受政策影响农民承包土地流转困难,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先进技术难以推广。整体看来,全市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现代农业的比重不大。

三、市委、市政府有关昆明市城乡居民收入决策的分析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曾就城乡居民收入问题,作过几次决策。我们在研究了这些决策后,有这样几点看法:

1.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项核心指标,即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要求,如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是等比例的,那么,城乡差距比就将永远等比例的保持下去,而不可能消除。这也就是说,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增长速度的情况下,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较大的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才可能消除差距。

2.按照《昆明现代化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实现现代化参考值(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美元,差距比为1.54:1,那么,在城镇居民人年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比2002~2008年均增速8.8%高1.2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必须年均增长16.99%。显然,这种可能性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3.按照和全国同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方案,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比将于2020年实现2.5:1。按此方案,昆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年均增长10%,那么,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必须年均增长12.11%。但是,这一方案不可取的原因在于,市委、市政府已经决策昆明市城一体化要走在全国前列。

4.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的昆明市要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那么,“十二五”期末的2015年,就必须使昆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比下降到2.5:1,而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在年均增长10%的情况下,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必须年均增长13.65%。显然,难度也是很大的。

四、若干解决措施建议

根据木桶原理,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木桶的长板,而取决于短板。解决昆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不但不能限制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和速度,反而应在继续支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想办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和速度。

1.鼓励与扶持农民按市场导向调整种植结构

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破除“以粮为钢”的影响,放弃“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指导方针,大力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粮油、精品蔬菜、高档花卉苗木、优质草坪等,使传统农业尽快向都市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要通过最优种植区规划,根据相对集中规模种植的原则,把烤烟、花卉、优质蔬菜等大宗农产品,调整布局到最适宜种植区。把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作为发展方向,在省级、市级工业园区及县级园区设立农副产品加工区,增加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发展的产业化、园区化和规模化。

我们估算,按照2008年昆明市粮食播种面积(384.6万亩)减少约50%、即190万亩改种蔬菜、花卉等高价格品种,每亩新增销售收入1000元,那么,可多收入19亿元,全市244.8万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增收776元。

2.放手发展新农村金融组织,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发动机”

邓小平曾深刻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

针对我国的金融机构实行“条条管理”,地方政府无管理权的现实,依据中央出台的政策,和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沟通协商,请它们更多的支持昆明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例如;根据中共中央2009年一号文件要求:“抓紧制定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实施办法,建立独立考核机制”,就可以协商制定出各个银行把在本市吸收的存款,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实施办法。仅此一项,就可以每年新增数百亿元贷款。

尽快用足用够国家新的金融改革政策,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坚持把村镇银行办成农村小区域银行,把农村资金互助社办成农民自己的金融组织,把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办成中小企业、农村大户的融资机构。

推进农村担保方式创新,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土地承包权、林权、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和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权利质押贷款。扩大有效抵押品范围,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我们估算,如果昆明市全市244.8万农业人口中新增5万户依靠农村金融贷款创业,每户每年新增销售收入10万元、总计新增销售收入50亿元,可使全市农业人口统计意义上每人每年新增销售收入2000元以上。

3.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要求,扎实搞好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尽快在县、区、市和乡镇两级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当前,深化农村地权改革,一是确权,明确界定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和所有农村耕地、山林、建设用地与宅基地的农户使用权或经营权,以及住宅的农户所有权,通过“村庄评议会”(有的地方叫“村资产管理小组”),把历史上担负过村庄公共管理责任的长者推举出来,由他们根据对多年来没有可靠文本记录的土地、房产变动的回忆,对入户产权调查和实测结果进行评议,特别是对存有异议和纷争的疑难案例进行梳理,并把评议结果作为确权预案公示,直到相关利害的各方都接受,才向政府上报确权方案。由此,农村产改的确权,已从一个比较抽象的口号,发展为由动员、入户调查、实地测量、村庄评议与公示、法定公示、最后由县级人民政府颁证等环节组成的可操作程序。二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大范围展开的国土整治,包括农地整治和村庄整治。三是充分利用级差土地收益规律,主要是城市化推高了的土地收益,更合理地配置城乡空间资源,给城乡统筹提供坚实的资金基础和工作平台。

4.在失地农民中推行“宅基地换房”

近几年来,天津市、成都市等地试点“宅基地换房”,取得了成功。所谓以“宅基地换房”,就是在国家现行政策框架内,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农民以其宅基地(村庄建设用地),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一般为1:1)换取城镇中的一套住宅,迁入新建小城镇居住,农民原有的宅基地统一组织整理复耕或由开发商进行商品房开发,实现耕地总量不变、质量不减、占补平衡。

但是,天津市的做法也有不足。据媒体报道,主要是仍然沿用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即直接从农民手里征地,再卖给开发商;而且政府征地过程中工作粗糙,没有广泛征求意见,有的出现强迫命令;农民集中居住之后,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以及土地增值收益怎么分配、农民如何入股等尚无具体办法;搬迁到城镇的农民如何参与原住地复垦项目的收益分配仍不明朗,如此等等。这些批评意见值得昆明市认真吸取。

5.大力推进城乡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

加快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认真实施“两后(初、高中毕业后)双百(100%培训、100%外输内转就业)”工程,对初、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学的学生实行100%培训、100%外输内转就业。

积极稳妥地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接轨,到2015年,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全覆盖,新农合及城镇居民参保率达95%以上,全市“三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巩固在95%以上。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三保”有效衔接,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医疗保险体系、社会救助体系。

6.建立农村扶贫的新机制、新模式

完善现有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根据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切实解决现行扶贫存在的“扶富不扶贫”、扶贫资源到不了真正贫困者手里的问题。继续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剩余劳动力输出、贫困农民工培训、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等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充分发挥企业、民间组织、学校、科研院所、军队和社会各界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认真做好昆明市松华坝水库一级保护区核心区移民搬迁安置,对过去水库、征地等移民搬迁居民的生活,进行检查,帮助解决遗留问题。

7.努力推进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

进一步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消除与避免农产品烂市给农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加大力度支持各县区建立与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冷链系统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落实停止收取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政策。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发挥农村经纪人作用。长期实行并逐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政策,推进免收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通行费。鼓励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到农村发展综合性服务网点,建设和改造农资农家店。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各类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协会,发展运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积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托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

坚持全方位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经验、模式、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市内企业与企业家,到沿边国家进行“替代种植”,培育农业跨国经营企业,逐步建立农产品国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

8.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

上一篇:初中个人简历自我评价下一篇:关于“一定三有”保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