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新闻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综合实践活动新闻(精选8篇)

综合实践活动新闻 篇1

活动主题:科学引领未来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主动了解最新的.科技信息和科研动态,开阔学生的视野,做关心世界的有心人。

2、教会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报刊、图书、媒体、网络等)获取并筛选有用的信息。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4、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和科技制作,树立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搜集科技资料,了解科技成果,制作一份手抄报。

2、或独立或合作完成一项科技小发明,并确立一人作为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写好发言稿。

3、确定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专家和记者等角色。(专家可由学生邀请与发明有关的物理、化学等科任教师)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包括电脑、互联网等)

活动过程:

1、展示幻灯片一:标题“人类没有他们,世界将会怎样?”

图片:伽利略、爱迪生、贝尔、莱特兄弟、蔡伦、毕升、丁肇中、李政道……

(图片自选,兼顾中外古今,六至八张为宜)

2、问:仰望这些科学巨匠,你能否用一句话向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名字和主要贡献?

(生答略)

综合实践活动新闻 篇2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是最近几年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随着媒介市场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 “上手快、灵活性强、有专业技能、能迅速适应媒介环境并且有一定媒介与社会经验”的人才更能适应市场需求, 因此近几年来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将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之中, 作为传统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正常的在校学习期间, 每学期安排一定时间 (通常为一至两周) 进行社会实践的一种活动, 一般高校安排在期中考试之后, 在此期间暂停课堂教学内容, 待学生完成实践成果之后再恢复课堂教学。

目前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是检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让学校成为训练专业技能和各项能力的虚拟战场和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是由美国的舆论学家李普曼提出来的, 指的是人们和环境之间的插入物, 是现实社会的微缩, 为人们提供了相对简化的认知框架。 (1) 学生参与综合实践周活动, 通过在学校这一拟态环境接受简单的、初步的专业实践训练, 感受到实践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提高其训练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而当学生进入社会这个复杂而变化迅速的现实环境时, 能立刻适应新环境, 轻松从容地应对遇到的各种压力和难题。因此, 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旨在将实践的思维融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帮助学生树立“实践为王”的理念。

二、当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的教学实践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包括综合实践的综合管理、指导教师、实施过程以及实践基地 (实践单位) 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是构成综合实践必不可少的四大要素, 也是关系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部分。本研究旨在考察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综合实践周的实施现状, 探索适合新闻传播专业的具体的综合实践周实践教学模式, 本研究对浙江某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科学生进行调查, 共发放相关问卷209份, 收回196份, 回收率为93.8%, 有效问卷192份, 同时本研究辅以访谈形式, 通过对参与综合实践周的20余名学生进行开放式交谈的方式来获得深度信息。

综合调查结果,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在综合管理、指导教师、实施过程以及实践基地 (实践单位) 等四个环节中都存在不足之处。

管理:综合实践周设置缺乏体系, 没有形成适合长期发展的良好模式。管理学中提出,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综合实践周教学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教学方式, 因此综合实践周的教学环节没有形成体系, 缺乏能适应长期发展的模式, 有些实施环节和评价标准没有形成规范:

(1) 从实践时间安排看, 学生希望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数据显示, 学生希望综合实践周能提供更长久的实践机会。现在综合实践周通常只有一至两周, 而大部分学生认为应一个月为宜;综合实践周通常从二年级开始进行, 但有34.4%的学生认为在一年级就应开设综合实践活动, 这样能增加他们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机会, 并能帮助自己迅速地脱离高中教育观念, 形成初步的媒介素养。

(2) 从实践方式看, 每次实践方式各不相同, 缺乏延续性。经过考察发现, “到新闻单位实习”、“制作新闻作品”和“访谈实践”是主要的实践方式, 而“没有安排, 由自己决定”的比例也不在少数。那么学生期望的是怎样的综合实践周方式呢?结果表明, “到新闻单位实习”、“制作新闻作品”和“访谈实践”、“社会调查和统计”比例较高, 学生要求综合实践周能给予循序渐进的技能训练, 而非短期任务式教学。

(3) 从实践流程看, 每次综合实践周的实施过程不统一。数据显示, 学生认为本次综合实践周与上次综合实践步骤“完全不一样”的达46.7%, 选择“比较一致”的才6.5%, 访谈学生表示, 综合实践周的流程安排不固定, 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 需要达到什么成果, 因此每次在参与综合实践的时候都有点迷茫, 这影响了最后的实践效果。

(4) 从实践地点来看, 基本在学校周边地区进行, 地域范围偏窄。数据表明, 91.2%的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地区进行综合实践周活动, 4.2%的学生在省内其他地区, 4.7%的学生在省外进行实践。有27.6%的学生则认为综合实践周的范围应该更广一些, 给学生更多的实践空间和自由选择机会。

指导教师:专业教师在综合实践中角色和定位不明确, 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高等教育活动的四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而其中最主要的关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 (2) 专业教师在综合实践周的教学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不仅应从总体角度对实践开展的过程进行把握, 而且还应从细处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一些专业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不明确, 没有充分认识综合实践周教学的重要性, 指导意识和积极性淡薄, 指导作用不强。根据笔者问卷调查表明, 学生认为指导老师只在“动员和工作布置”、“实践成果评析”两个阶段发挥作用, 而在“实践进行过程”阶段作用不大。而数据显示, 有85.4%的学生希望在综合实践周中获得指导老师的帮助, 因此, 指导老师必须明确角色定位, 树立职业责任感, 要在综合实践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实施过程:考核机制不严谨, 学生积极性不高。根据访谈我们了解到, 综合实践周的实施过程控制不严, 只要学生完成实践作品, 写好总结, 指导老师根据实践作品和总结进行考核就算完成任务, 而对这个学生实施的态度、努力程度等无法进行细致考核。如果是团队合作的实践, 还会出现有学生根本没参与, 也能获得实践成绩的情况。这样的实施过程导致学生可能处于放羊状态, 宽松的考核机制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践效果可想而知。

实践基地:实践基地作用微弱, 需要发挥MIE工程的作用。在学生综合实践周活动的反馈中笔者发现, 实践基地 (实践单位) 缺乏教育责任心, 往往以自己的利益和需求为最主要的考虑方面, 因此接收学生的意愿不高, 即便学生有机会在其中实习, 也经常安排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 学生无法真正深入到业务工作的前线, 浪费了时间, 收获却不多, 不仅影响其综合实践的最终效果, 还影响了学生对职业的忠诚度和对媒体的认可度。因此, 实践基地必须发挥传媒的学校教育功能。媒体有教育功能, 将传媒深入学校内部, 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传媒的影响, 并使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实践教学之中, 这种发挥报纸、杂志、广播、影视、网络等大众媒介教育功能的活动被称为MIE工程, 即Mass Media in Education, 即传媒教育工程, (3) 它能使学生在学校里也能真正感受到良好的媒介环境, 并受到熏陶和感染, 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实践型的传媒人才。

此外, 对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尚未进行效果研究方面的分析。目前综合实践周的教学虽然已经成为本科教学每个学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缺乏对综合实践周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也没有从宏观角度对如何提高实践周的教学效果作出探索和分析。

综上所述, 为提高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水平, 必须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 提高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这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

三、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任务之一, 实践能力的高低甚至还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状况。调查问卷的数据表明, 88%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是必要的, 主要表现在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对专业理论学习的帮助以及对将来就业的帮助等三个方面。90%以上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对自己的专业理论学习有帮助, 88%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能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针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 结合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 需要探索更适合人才发展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 以提高广播电视新闻本科专业学生综合实践周学习的价值和效果。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需从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实践基地和效果分析等四个要素着手。

制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1) 计划:确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计划, 不仅要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相一致, 也要与理论教学计划相辅相成。制定综合实践的具体实施步骤以及奖惩标准等相关细则。

(2) 组织:在综合实践周未开始之前就必须进行宣传和动员工作, 保证学生对综合实践内容有全面和综合的认识。

(3) 领导:组成综合实践周实践教学领导小组, 进行详细的人员分工, 保证都能各司其职, 制定对指导教师工作的相关激励机制, 及时做好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工作。

(4) 控制:做好实践周实施过程各个环节的控制。关注学生每个时期的实践进展情况, 每个学生的分工情况以及具体的实施细节, 以保证实践的顺利进行。

重视综合实践周的具体实施过程。

(1) 完善综合实践周的选题制度。在确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选题时, 既要结合广播电视新闻的专业学科特点, 又要结合当前社会发生的值得关注的重要事件;既要确定一些常规性的选题, 又要对时新性的选题有所涉及;既要关注那些具有一定深度性和思考性的选题, 又要注重选题广度和多元发展。

(2) 处理好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指导教师就在自己身边, 在最需要帮助时能及时给予支持, 明确指导教师作为管理者、观察者、协调者、参与者以及评价者的角色定位, 同时对指导教师的实践业务能力和职业伦理教育给予定期培训, 加强其作为实践指导老师的责任感。

(3) 做好实践总结。敦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践任务, 并形成实践成果。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践总结和感想, 既要采用总结报告的大会形式, 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彰并听取其心得报告, 又要采用小范围的座谈会的方式, 为学生提供交流经验和心得体会的平台,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真正受益, 并能促进其对理论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深刻思考。

(4) 加大考核力度。对考核标准采用细分标准, 不仅包括实践总结和实践作品, 还包括出勤率、实践态度、总结发言及笔试等方面。这不仅能考察学生的实践水平, 也能以考促学, 增强学生参与综合实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发挥实践基地的实际作用。选择责任心强、学校教育功能强、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机会的单位作为实践基地, 并与之建立长期互惠合作的关系, 可以采用签订合同的方式将实践基地稳定下来。

做好每次综合实践周的效果分析。对每次综合实践周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发现其优缺点等, 逐渐修正完善, 以便形成比较完整的综合实践周实践教学模式。

综合实践周的教学体现了“大新闻教育”概念, 大新闻教育是以培养新闻从业人员为基本任务的新闻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活动, (4) 它能锻造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处理危机能力、科研能力和其他能力等。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需要, 应针对社会需要及时进行改革和创新。当前人们身处信息爆炸的社会, 知识更新非常迅速, 人们必须时刻汲取新养料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培养的人才更是需要走在时代前列, 高瞻远瞩, 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黄顺铭:《拟态环境:主体建构与主体解读的多重意涵》, 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897, 2002-11-19。

[2]郭家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书》,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5年版。

[3]詹小路、王淑华、周玉兰:《传媒教育工程对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 《当代传播》, 2009 (3) 。

综合实践活动新闻 篇3

一、问题情景应具有趣味性

综合与实践活动不能是其它学习领域的简单重复, 问题情景必须较为开阔,起点低,能够为所有学生理解,又贴近生活,生动有趣,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目前这一领域技能难度较高的问题较多,体验性与欣赏性的较少。比如,555555555□999999999中间填几能被7整除这一问题,就太难了。再如,调查小区内每户人家的用水量,难免有些居民不予配合,而调查所得数据背后的社会问题,也并非每个小学生所能理解的。为此,我们撤掉了类似这样的课题,改换成如“跳绳与心跳”这样的题目。在学完简单统计知识,我们进行了“跳绳与心跳”实践活动。在教室中,先让学生数一数自己一分钟的脉搏次数,然后带领学生到校园中跳绳。跳完后,组织学生统计自己1分钟跳绳次数和跳绳后脉搏跳动次数。此项实践学生经历了统计、计算、比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思维也很活跃。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索、研究,努力寻找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换句话说,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这样的实践活动更加有效。再如:我们创设“一天里如何当家”的情境:“小明的爸爸,妈妈今天有事不在家,小明主动提出要当家,怎样当好一天的家呢?应该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这样的情境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一天里买哪些菜?怎样搭配?怎样买菜更经济合算?”等等。其实像这样贴近生活的情境还有“压岁钱怎样花”,“铺墙纸的问题”、“如何制定秋游计划”等。通过对这些事物中数学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问题解决过程中应有活动性和可操作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要“动”起来。不止动脑,还要动手,包括制定和组织实施活动计划、收集信息、查找资料、开展调查访问、计算统计数据,运用分析、比较、研究等科研方法,发展包括人际交往、合作研究、动手实践等诸多能力。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时,不仅可以把平时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锻炼了能力,提高了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本领。但是,小学生毕竟年龄还小,知识、能力、认识水平不能与成年人相比,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课题时,应注重学生的身心特点,既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又有一定的难度,让他们翘翘脚能够得着。例如,我根据随学的《统计》知识,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设计了主题为《我是小小调查员》的综合实践活动。第一次,作为作业布置,没有做具体的指导捉拿是要求学生去调查读书活动,然后制成统计图。一个星期后去检查,结果只有三人去做了。这是为什么?这就是缺乏活动的可操作性。问其原因是,不知道调查从何入手,也不知道要调查些什么。根据这种情况,我立即做出了如下可操作性的指导。如,调查项目:1.调查各班图书角有图书多少本?其中故事书有多少本?2.各班同学在本次读书活动中,每人共读了多少本? 每班人平均读了多少本?3.调查二年级和五年级学生“我最喜欢读的书”的情况(童话、科幻、故事、作文)。如在制图时,要求学生只选择其中的二项进行统计。正因为学生有了这些可操作性的指导,很快在三天内就出来了很好的作品。

再如:一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之后,设计了“拼出美丽的图画”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既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六年级学生学完“利息”这一教学内容后,可以开展“红领巾小银行”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正确填写存款单、了解当前存款利率,进行利息计算,并帮助家人理财。学生在活动中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充分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设计应体现数学学科特点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不是泛化的综合活动,应突出数学学科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便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也必须呈现数学的本质。比如:1000000颗黄豆有多重?每个居民向灾区捐款500元,多少居民能捐满到一百万?13亿人中有多少个一百万?事实上,这些问题的现实背景在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百万这个数的数学意义。因此,我们在选择或设计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题时,既注意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增加趣味性,又注重它的数学特性和科学性。再如:教学认识人民币后,我们开展了“小小超市”的实践活动。课前让学生自备各种商品,有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把教室模拟成“小小超市”,学生们推选出“柜台经理”、“收银员”、“售货员”的人员,其余的学生做“顾客”。学生们拿出准备好的纸币去争先购买,个个都显得很有经济头脑,很有经济意识。在此实践活动中,学生既加深了人民币的认识,也巩固了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更可贵的是加强了综合能力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金融、商业、科技等行业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新闻稿 篇4

计算机科学学院实践部暑假社会实践成果展示交流会于昨日在我校思学楼A415隆重举行,本次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和赞许,并取得了圆满结束。

这是由计算机科学学院和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的一次对两院学生乃至全校学生极有裨益的交流会。该会有两支计算机科学学院队,两支电气信息工程队,一支机电工程学院队及一支化学化工学院队共计六支队伍参加。

在交流会上,各学院队伍积极展示本队伍在暑假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并与其他学院的队伍展开互动交流。交流过程中,在场师生深切地体会到了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在接下了的交流过程中,许多同学通过各学院队伍的实践成果了解社会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应该怎么样向着社会所需求的方向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本次活动让在场同学认识到: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更加深刻的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加强自己的能力。真正做到“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

综合实践活动说活动脚本 篇5

——综合实践活动说活动脚本

济南市舜玉小学

孟燕

一、由生活中的问题确立主题

生:上课铃已经响了,可是班里还有好多同学没有来到。生:孟老师也没来,这是怎么回事呢?(逐个上台来)生:终于到了,幸好老师还没来。生:路上堵车,我又迟到了。

师:同学们真是对不起,路上碰到堵车,今天我迟到了。(师上)

生:报告!孟老师,路上堵车42路车实在没法走,我是走着来的,所以迟到了。师:其他同学,你们也有堵车的经历吗? 生:有。

生:经常有,下雪天更严重。

师:看来这是我们共同遇到的问题,这样吧,我们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看看汽车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生合:好啊。

师:经过同学们初步讨论,我们确定了《汽车发展与社会进步》这个主题。

生:在孟老师指导下,我们还制定了以下子课题,(幻灯片 1)

1、汽车发展的历史

2、汽车带来的方便

3、汽车带来的危害

4、设计新型汽车

并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展开调查、研究。

二、汇报展示

(一)汽车发展的历史

生:课题确定了,我们就分别查找资料。我是从网上找到有关汽车的资料。生:我家有好多有关汽车的杂志,我从上边也查到很多。生:我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资料。

生:有关汽车的资料太多了,我们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就在这时我们想到了我们班同学朱冠洲,他爸爸可是个汽车专家,平时收集了很多有关汽车的资料,对汽车也很有研究,他肯定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当他知道以后,指导我们进一步筛选资料,使资料系统化,条理更清楚了。(幻灯片2)这就是朱冠洲和他爸爸交流意见的情景。

生: 我们班的同学对汽车特别感兴趣,尤其是男生都在比谁认识的车标多,谁最了解汽车,我也个汽车谜,梦想着能有机会去德国亲眼看看世界上的老一部汽车,领略世界名车奔弛的风彩。带着同学们的期望和问题,在去年暑假我去了梦昧以求的德国,更有幸的是我参观了德国的奔弛博物馆,亲眼目睹及回顾了奔弛的发展历史。1886年的1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为其机动车申请了专利,他的三轮机动车获得了德意志专利权,这就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幻灯片3)这是我用相机拍下来不同时期生产的奔弛车。它的每个改变都伴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其背后凝结了无数人的智慧,也蕴藏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生:第一部汽车在德国,但第一部车却是我们中国发明的。据史料记载,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初大禹时代,有一个叫奚仲的人,他发明的车由两个车轮架起车轴,车轴固定在带辕的车架上,车架附有车箱,用来盛放货物。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辆车。

生:(突出前后50年间汽车数量上的变化)(幻灯片4)我们调查了我国50年间汽车的发展变化。(出示统计表,学生边指边给大家介绍)

(1)1953年至1965年 13年

全国各类汽车总量为29万辆平均每年2万辆 生:可见汽车发展的速度是相当缓慢的。

(2)1966年至1980年 15年 全国各类汽车总量为163.9万辆平均每年11万辆(3)1981年至1998年 18年 全国各类汽车总量为1452万辆平均每年80万辆

生:老产品的升级换代,汽车的生产能力大幅增长。

(4)1999年至2002年 4年 全国各类汽车总量为1475万辆平均每年368万辆

生:显然,这个阶段比前几个时期的发展快了许多,但是怎么才能直观地看出汽车发展变化的情况呢?

生:我们想到了在数学课学到的统计图,如果用统计图表示出来一定会更直观,更形象,这就是我们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幻灯片5)

生:(幻灯片 6)这是我们同学们利用五一假期调查车流量的情况。由于同学调查的时间不同,地点不同,通行车辆有多有少,但是普遍反应出行车难、停车难的问题。

生:五一假期是客流高峰,人们都会出去游览湖光山色,而大部人教一致选择了汽车来做为交通工具,通过我们的调查,在经十路上十分钟车流量竟长达1200多辆。生:现在的车汇集了各种车型,你会发现车名也在不断变化、创新。(幻灯片7)(1)

五、六十年代,从“解放”到“红旗”,再到“黄河”,几乎所有的车名都富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爱国激情。而货运车则多是解放、跃进、东风、黄河。(2)八十年代,中国的汽车产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桑塔纳、金杯等中小型汽车已经多了起来。

(3)到了九十年代,汽车越来越多,名字也越来越丰富,如“富康”、“捷达、“夏利”、“吉利”、“长安”、“快乐王子”、“都市贝贝”等等,都表达了人们追求小康生活,吉祥平安的愿望。“依维柯”、“得利卡”、“富利卡”、“英格尔”、“优尼柯”、“福莱尔”等等,这些富有流行品位的车名开始占据主导位置。(4)二十一世纪,拥有私家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2000年以后推出的车型中,车 名越来越时尚化,数字化、西方化: “派力奥”、“爱丽舍”、“ P OLO”、“奇瑞”、“毕加索”、“帕萨特”、“索娜塔”„„这些新潮时尚的车名已经得到普通百姓的认可和接受。不难看出车名的每一步创新,都标志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二)汽车带来的方便

现在,汽车对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产生深入的影响。他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成为现代人最亲密的伙伴。

生:汽车,的确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使人的交往增加了,使物的流动加速了,它使整个世界就像装上汽车轮子一样,日夜不停地旋转。生:(幻灯片8)这是我们对有车族的调查,他们普遍反应,有了汽车,使他们出行更方便了,大大节省了时间,加快了生活节奏。

生:汽车在全部产业活动,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带动了150多种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三)、汽车带来的危害

师:学生能综合各种途径了解汽车的发展历史及积极因素,但任何科技的产物都具有两面性,汽车也不例外。

生:是呀,任何事物都有利弊。,汽车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方便与舒适的同时,也正在日益走向自己的反面,产生着巨大的负面效应,使人类陷入汽车带来的各种灾难之中。

生:(幻灯片9)据资料统计,在形形色色吞噬人类生命的事故当中,汽车实属罪魁祸首。这是我们从市中区交警大队事故科收集的图片资料,资料显示每年都有成千上万鲜活的生命葬身于旋转的车轮之下,充当了现代文明的冤魂。

生:汽车带来的种种环境污染,对人类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更是深重而且持久。然而,汽车给人类带来的最大的污染还不是这些,汽车最大的污染应当是它自身排出的废气。生:对汽车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灾难,西方国家早已领教到了,也早就认识到了。在采取的种种对策之中,无车日活动就是较为普遍的采取的对策之一。据了解,欧美许多城市近年来都纷纷开展无车日活动,以减缓、减轻汽车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四)、设计未来的汽车

生:既然汽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那么多的危害,为什么还要用汽车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班从汽车带来的利大还是弊大展开了讨论,但没讨论出结果。师:学生能够自主讨论,并生成新的问题,说明他们在活动中积极的成长,有这么一名格言:“人生就是活个过程”。我想我们收获的就是成长的过程吧。于是我又带着学生走向街头,与人交流,开展调查。

生:这是我们调查行人的情景。(幻灯片10)在调查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幻灯片11)当我们一行人拿着照相机和记录本走进一家汽车美容俱乐部时,引起了老板的误解,更把我们拒之门外,不配合我们调查,苦口婆心的解释也无可奈何,最后还是机灵的小周洋,拿出了我们的部分资料,我们的调查才可以顺利进行。生:(幻灯片12)我们把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在调查的 100人中,有 70 人认为利大于弊,有 30 人认为弊大于利。我们把调查的数据也制成了条形统计图(出示统计的数据)从统计图上我们发现,大多数的人认为汽车带给我们的还利大于弊。

生:虽然汽车给生活带来诸多危害,但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无车日并非万全之策,怎么才能改变目前的现状,让汽车更好的为人们服务,使带来的危害减少到更小呢?只能设计出更新、更好的汽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你瞧:这都是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像画出来的。(选择典型的一一介绍)(幻灯片13)

这是一部仿生环保感应汽车,能模仿各种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生物的灵性。最值得一提的是汽车能自动进行光合作用,排出的是新鲜的空气。(幻灯片14)

这是一部海陆空高科技的全能汽车,外壳是软质的,可随意变形,确保安全,而且具有办公居家双重功能,真正做到随心所欲。

生:我们多么希望这些车能早日生产出来,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开上自己设计的汽车,尽情享受蓝天、丽日、鸟语、花香,在宁静的氛围中闲适地散步。(幻灯片15)

三、活动中的收获

生: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会了细心思考,学会了融入社会。

生:融入社会中,就要有坚强的毅立和勇气,这样才能一步一步走身成功。生: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曾被行人拒绝过,但我们并不气馁,而是接着采访别人,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拥用了不向困难低头的决心和信心。

生:在调查旅途中,我们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但我们为的是筑造美好的蓝天。师:回顾这次活动的前前后后,孩子们付出了很多,家长们也付出了很多,辛勤的劳动总会得到回报的。他们在一次次的调查采访中学会了与人的交流,学会了与人为善,我坚信我们会在这片活动的沃土上不断收获,不断成长!本次汇报活动到此结束。生:起立。

综合实践活动新闻 篇6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传统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已不能满足“培养具有现代精神的合格公民”的时代要求,因此,推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面对这一新生亮点课程,在具体的实施中,由于没有教材依托,老师们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我认为,要想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先,我们应该明白课程实质,了解课程特点,领悟课程内涵,遵循课程原则,准确定位课程目标,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掘本地资源,才能提高实践活动课程的成效,带来新的活力。因此,我们应该贯彻 “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体现地域性、本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一指导思想,充分发掘本地各种各样的实践资源,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一、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生活与经验为核心,以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重要特征,与学生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因此,其课程资源大量存在于个体生活的自然环境、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从广义上来说生活中的所有事与物都是可能的课程资源,但不一定都能成为现实的课程资源。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教师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内容,让这些资源有选择地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

1、立足自然资源 在综合实践内容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本土特色。我们柴胡店镇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宛若盘龙卧虎的千山峰岭,在这片神奇土地的东部拔地而起;恰似蛇形斗转的薛河碧波,环绕着东部久负盛名的刘村梨园;悠悠小渭河在西部展现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既古老又年轻的园林式小城镇矗立在山水画卷般的版图中央。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为这个鲁南古镇赐予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基于此。我们引导学生开展《走进千山》、《古薛河探秘》、《争当景区小导游》、《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等实践活动。

2、立足经济环境

柴胡店镇物产丰富,经济实力雄厚。南辛的苹果,刘村的梨,黄连山的冬枣,薛河的鱼,远近闻名。刘村酥梨具有个大皮薄,脆嫩多汁、肉厚无渣、甜贻爽口的特点,明清年间历为滕县主要贡品之一,2002年在国家商标局注册,2004年,远销马来西亚。薛河的鱼,2006年荣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结合实际,我们开展了“保护家乡水资源”“家乡物产博览会”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激起学生积极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力源煤炭有限公司是我镇的龙头企业,是我镇经济支柱。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我带着孩子们走进矿区,让他们参观工人叔叔工作环境,看井下采煤录像,设身处地让他们体验工人叔叔工作的艰辛,理解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孩子们受益匪浅,特别是一些矿工子女,更是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3、立足历史文化 我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73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用他们的汗水的鲜血竖起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造车鼻祖奚仲等诸多历史名人都在这里留下了千古佳话。据说,奚仲生前在此造车,死后又葬于奚公山下(千山),因此,《认识奚仲》成了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主题。千山脚下的胡楼烈士陵园,记载着家乡历史上许多英雄的事迹,自然而然成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调查、访谈、查阅资料等等方法,我们了解了发生在家乡这块土地上的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意志,以及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立足乡土风情

保持清代村落建筑群原貌的,鲁南第一民俗村暨近代题材影视拍摄基地葫芦套村,可谓乡土气息浓重,并且成立了民俗文化馆。另外,柴胡店镇还有着许多古老特殊的乡土风情,在《走进柴胡店》《柴胡店民俗》两本书中都有记载。如:《民间习俗》、《乡土小吃》。

围绕这些乡土风情,同学们开展了“民俗文化研究”“参观民俗文化馆”“家乡的美食”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实现了身、心轻松舒畅的乡土风情之旅。

5、结合农村实际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种植、养殖等等活动虽然不再陌生,但是,亲身体验却是很少。所以,作为农村教师,我们不要浪费了身边的资源。于是,“种花生”“养殖长毛兔”“给苹果树剪枝”“为梨树嫁接”“为梨花授粉”为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开辟了新天地。

二、活动方式: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不同领域,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如:

1、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

如:《走进千山》、《走进矿区》、《参观民俗文化馆》都属于以参观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

2、以“主题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

如:《古薛河探秘》、《认识奚仲》、《学校的变迁》。

3、以“主题班会”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

如:《梨园记者招待会》、《家乡物产博览会》。

4、以“动手实践”为主的劳动技术教育

如:《种花生》、《养殖长毛兔》、《为苹果树剪枝》、《为梨树嫁接》、《为梨花授粉》。

5、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实践性学习

如:《争当景区小导游》、《敬老院里的一天》。

三、课程安排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中年级学生以劳动技术教育、主题班会为主,高学生以社区服务、社会考察、主题探究为主。

四、课程的组织与辅导:

在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型课程中,应尽量提供学生真实体验的机会,倡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实践性、综合化、沙龙式研究为基本的活动形式,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辅导方式。要积极探索辅导方式的多样性。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五:评价与展示

以本土教育资源为背景的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应重视课程评价和展示的方式的研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过程的动态性,使学生逐步感悟自身的发展,提高发展的欲望;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如表格统计式、谈话式、语言描述式等。

六、课例展示:

A:《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

下面以我就结合两个综合实践活动具体课例,谈谈我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粗浅做法。首先,说说我的《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

时间安排:生成课题,达成目标,一周时间; 选择研究内容,成立研究小组,制订研究方案,一节课时间;实施方案,开展活动,两周时间;成果展示,一节课时间。

1、生成课题:

本土资源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点开发资源。因此,依托学校所在地的本土资源,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化资源配置,弘扬地方文化,发展学校特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成了综合实践程资源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任何一所学校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其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要立足于学校的特色,要能反映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因此,在确立活动主题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地区可挖掘的教学资源,在认真分析研究后确定出来的主题活动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今后的开展和实施。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着眼生活,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才能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才能获得并增强社会责任感。本次教学中。我依托“家乡柴胡店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是享誉鲁南苏北的黄梨之乡。”之优势,抓住“即将举办枣庄市首届梨花节,”这一契机,确立《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这一主题。

2、达成目标:

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总体目标是: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根据总目标及课程实际,我确立本次活动目标。

(1)了解万亩梨园的悠久历史及灿烂的文化,对景区特色及风土人情有较全面的认识。(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

(5)通过活动增进对家乡历史与文化知识的探究心理,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及强烈的责任感,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3、选择研究内容。

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内容: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向记者推介刘村梨园?从“梨园的历史及发展”“黄梨的产量及价值”“梨园的传说及典故”“景点的由来”“梨园风光”等等方面选择感兴趣的研究内容。

这一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研究素材,但是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遵循自主选择的原则。

4、成立研究小组。

根据自己兴趣及所选内容,自由结合,成立研究小组。比如:探究小组,摄影小组,绘画小组,社会调查小组,导游小组等。

这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的前提,学生可以利用小组力量,借助合作的优势,培养协作能力,获取更丰富的知识。

5、制订研究方案:小组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通过组间交流、征求老师及家长的意见,完善自己的方案。探究小组制订的方案是借助网络、书籍等资料了解黄梨的产量及价值,利用访谈的方法了解梨园的传说及典故以及景区中景点的由来,通过调查了解刘村梨园的历史及发展。

摄影小组的方案是,利用课下及周末的时间从不同角度拍摄梨园美景,把梨园的美丽风光最大限度地展现给大家。

绘画小组通过实地观察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梨园的美景。

社会调查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借助父母、亲戚、邻居在梨园工作之便,进行调查、访谈活动。

导游小组的研究方案是,走进梨园,熟悉景区导游词,学习导游人员的讲解艺术,力争通过自己生动的讲解,引人入胜。

方案的制定中,学生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事小组解决不了的,教师就要适时指导,提出可行性建议。比如,小导游们要得到景区讲解员的帮助,教师要帮助协调,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生各方面的安全。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完全放任自流,千万不能忽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6、实施方案,开展活动。

(1)、学生根据利用休息时间亲身到梨园感受,根据自己选择的研究内容收集相关资料。

(2)、筛选、整理、加工所收集的资料,准备参加班里的《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活动。此环节要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7、召开刘村梨园记者招待会,展示成果。

(1)、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然后形成小组集体的看法。

(2)、合作与交流:然后各组推荐学生介绍情况(记住,别忘了提供资料的来源,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3)、小组讨论,如何向记者推介才能让景区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准备答记者问。

(4)、生生互动,推介练习。师提醒,注意举止、礼节、礼貌用语。

(5)、小组推选代表推介,并随时接受记者(其余小组同学)提问或采访,教师适时指导。

探究小组以图片和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梨园的历史与发展,通过采访录音及录像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一些梨园的传说及典故,并向大家推荐了我们的乡土文学家孔庆海先生的《走进柴胡店》、《柴胡店民俗》两本书,景区的许多景点及传说、典故在这两本书中都有记载。把从网络及有关书籍中了解到的黄梨的产量及价值向大家作了详细介绍,并且通过“特长品尝”这一环节让大家真正领会到了刘村酥梨甜贻爽口的特点。摄影小组把他们从各个角度拍摄到的梨园美景向大家做了展示,为了更加清晰明了,他们把每幅照片还辅以文字说明。

绘画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社会调查小组把自己的调查结果整理成文字材料在推介会上发布。

导游小组有声有色、彬彬有礼的讲解仿佛带着大家畅游梨园。进入主题班会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推介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使自己的合作学习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教师的指导作用仍然不能忽略。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还要注意,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既不能上成活动课,也不能上成了口语交际课。

8、评价与反思

(1)、学生谈感受。(引导他们从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启示等不同的方面来谈,用这种轻松的无拘束的漫谈进行感染熏陶,学生的心灵再次受到触动,会达到本次活动的德育目标)

(2)、教师评价。

教师依据多元化评价原则,客观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这节课中,不仅有研究性学习,还有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个领域都不是孤立的,都有着一定得联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还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各种能力。比如: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口语交际交际能力等等,并且,还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积极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

其实,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的不同领域,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不过,要根据活动的形式及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这次主题班会活动适合中年级教学,那么《争当景区小导游》则更适合高年级教学,因为它在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实践不仅仅是体验,更多的一种服务社会的意识,是一种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并且,还要写实践报告,这就比《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中的谈感受的形式上升了一个高度。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B:《争当景区小导游》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1、活动目标:

(1)了解万亩梨园的悠久历史及灿烂的文化,对景区特色及风土人情有较全面的认识。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文明用语及基本接待礼仪。(5)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进对家乡历史与文化知识的探究心理。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及积极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

(6)通过实践报告,提高学生总结、发现、积累、运用知识的能力。

2、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亲身到梨园感受,从“梨园的发展与变化”“黄梨的产量及价值”“梨园的传说及典故”“景点的由来”等方面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自愿结合成小组,收集相关资料(同时请学生注明获取相关资料的渠道:是从教材中获取的,还是从教材外获取的,如查了什么网,翻阅了什么书刊、什么词典,或是从什么人讲的什么故事中了解到的)。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选择的重点,筛选、整理、加工所收集的资料,准备参加班里的小导游选拔活动。

3、活动过程

导入:我们的家乡柴胡店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是享誉鲁南苏北的黄梨之乡。今年要举办枣庄市首届梨花节,刘村梨园旅游风景区即将面向游人开放了,我们的导游选拔赛现在开始。

(1)、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形成小组集体的看法,然后各组推荐学生介绍情况(记住,别忘了提供资料的来源,也可展示图片等资料,其他同学可以补充)。(2)、播放导游现场解说录象。

想一想,说一说:从刚才的录象中,你有些什么体会?并交流讨论:一名优秀的导游必须具备那些素质?

学生讨论交流:在讲解中,要使用规范的口语表达,言谈举止大方得体,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音量、语速适中;并且要注意倾听游客的询问,快速地选择词语和句式,组织语言进行陈述、表达,同时学会察言观色,临场发挥„„

(3)、小组里进行初赛。

请各位同学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形成适合自己风格的解说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现场模拟演练。在小组内评选出小组最优小导游,记下推选的理由)

(4)、小导游复赛

全班交流,交流前请各组介绍本组优秀小导游的优势,教师顺势指导交流要求,全班交流过程中针对交流情况适时点拨。

4、评价与总结

(1)、同学选出星级小导游,颁发导游之星。星级小导游可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到景区实践,为游人提供导游服务。

(2)、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对不足之处给予指导。课下继续努力,只要达到星级标准,既可入园实践。

附:星级导游评价标准:

(1)、能用规范的口语熟练表情达意,展示梨园美景及丰富文化底蕴。(2)、言谈举止大方得体,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音量、语速适中。

(3)、能倾听游客询问,快速选择词语及句式,组织语言进行陈述、表达,并且具备临场发挥能力。(4)、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5、学生写实践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实现“综合” 篇7

一、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课程, 它是通过亲身参与的学习方式, 亲历亲为, 体验实际, 从而取得本身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主题活动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的有效形式。总结探索之路的经验之一就是从其他有关学科的领域, 选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主题, 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也进行了相关学科的教学, 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四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学科第二单元中有一课“温馨一家人”, 教师可以从中延伸拟定开展以“家庭之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列出多个小主题:寻找长辈们的回忆、关于学生当家能力的调查……供每个学生选择。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有分有合, 在完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进行组内组间的交流, 在体验中感受“温馨一家人”。上述过程图示如下:

【点评】这样将两个课程的教学融合, 既加深了学科课程“温馨的一家人”的感受, 体会父母的爱和辛苦,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是观念与体验、理念与实践的良好结合。如《关于小学生使用零花钱的调查与研究》这个课题组, 学生通过订计划、实地考查、上网查找资料、分析调查结果等, 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让家长和学生感动。

二、注重任课教师个体资源的有机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任课教师往往同时兼任班主任等工作, 头绪多、工作繁重, 如能做到把这些常规工作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起来, 互相促进, 将会起着工作减量、增效的作用。

1.常规班级工作的融合

从常规班级管理工作中, 延伸拟定活动小主题, 在各相应时间, 由学生选择分头完成、交流汇报。以王老师所带班级的班级工作为例:

周二谈话课——才艺展示

周三谈话课——暑假旅游介绍

周四谈话课——班级情况汇报 (班干部日记)

每两周进行优秀小组经验介绍 (中队角)

周四班队课

周五地方课程——小组合作上课 (单周) 、综合实践活动汇报 (双周)

每月由班级阅读小组推荐优秀刊物、书籍 (黑板报)

课内时间:品德课午间管理困难班 (用于计划与反馈, 指导与交流)

课外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 (用于实践与研究)

2.学校常规活动的融合

“新旧文化各放异彩——杭州‘新城文化’和‘小巷文化’调查研究活动”是学校国庆期间的一项常规活动。各班任务:通过实地调查、亲身体验、采访宣传等方式多角度地关注公共空间的文明利用。如:

401班——“公共设施使用情况”

402班——“文明出行”

403班——“校内公共空间不大声喧哗”

404班——“文明阅读”

405班——“公共空间卫生”

406班——“中国式过马路情况调查”

在这项常规活动中, 王老师指导学生选择合理的小主题:“钱江新城周边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调查”和“杭州市民中心公益设施及其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等等, 并指导学生制定了活动方案, 国庆期间,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实践活动, 活动结束后, 学生又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实践活动的总结和交流。

3.配合学校的大型活动, 开展主题活动

一、二年级, 可以选定“寻找秋天”“我与大自然交朋友”“我向国旗敬个礼”等主题, 组织班级家庭积极参与学校的亲子活动;三到六年级可以根据学校的大型活动、身边资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活动可以确立为:

【点评】任课教师如能把所担任的日常管理、辅导工作及学校的大型活动的组织工作合理利用起来, 不仅可以使班级管理、辅导、实践课程各不误, 还增加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充实活动的内涵, 提高活动的效果。班级的日常活动及学校大型活动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借此开展主题活动, 将会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 达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目地。

三、重视多种考核方法的综合运用

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强调人人参与、学生个体情况及发展的千差万别, 用常用的百分制的考核方法已失去评价优劣的原有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的考核方法是对每个学生实践活动过程、发展进步性作出评价。经过分析王老师的指导经验, 总结出了“自我对照、适时评价、组合计分、描述性评议”的考核方法。具体做法以案例说明。

例如, 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研究主题活动, 按下表所列程序进行考核, 分阶段评写“小分”。

然后进行描述性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评语。如描述性评价:该组同学活动安排有组织、有计划、有想法;采访时勇敢主动;调查报告制作认真, 科学性强, 只是思维分析能力还需提高。总体表现出色! (优秀队员:×××、×××、×××等)

【点评】学生成绩如何评定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热门问题,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型课程, 学生成绩的评定更是如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生评价的目标、理念、内容和方式上都没有现成的程序和模式可以照搬套用, 但对学生的评价又是激励其动力和学习方向的指导, 是必不可少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成绩评定引发争议是因为本课程是以实践活动作为课程内容、以学生全部的社会生活作为课程活动范围、以学生亲历性的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主要活动过程;实施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获取直接经验、实践能力和情感体验, 倡导自主体验、主动参与和独立研究。学习培养的结果必然是差异化个体化的发展, 能力、体验等综合素质都非传统的分数所能度量, 统一的试卷式的定量评分已没有意义。我们根据王老师指导经验总结出的“自我对照、适时评价、组合计分、描述性评议”的考核方法, 兼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能力素质进步的方向性、非量化阶段评议的促进作用等, 较好地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 发挥了考核的作用, 实践结果也是比较好的, 王老师的探索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

综合实践活动 篇8

勤于思考,学会选用不同器材,设计和连接调光电路,培养发散思维;讨论交流方案,发扬团队精神,增强协作意识;连接、调试电路,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分析对比方案,并加以修正完善,体验创新,提高思维能力,热爱科学.

【教与学活动安排】

浓缩三维目标,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加以体现.

【学习重点及学法指导】

运用欧姆定律及串联的分压原理,选用不同器材,设计多种方案,连接调光电路,相互讨论交流,追求完美,体验创新.

一、课前准备题:(选用不同器材,设计调光电路)

可供选择实验器材:直流学生电源(电压恒为4.5 V),电灯(2.4 V 0.3 A)、灯座、滑动变阻器(12 Ω 1 A)、开关、电流表(量程为0~0.6~3A)、电压表(量程为0~3~15 V)各一只,导线若干,各种规格的定值电阻R0可供你选用.

要求:1.调光灯的亮度能够连续调节.

2.在调节过程中要能避免烧坏电灯.

3.画出你所设计的电路图,确定出你所选器材的规格要求、电表的量程,写出必要的实验步骤.

(提醒:先不看下面各种方案的器材选取,你认为有几种不同的选法?再对照导学案上各种方案中所选取的器材,尽可能地设计出各种调光电路,阐明其使用方法.老师相信你很棒!)

【教与学活动安排】

先独立思考“课前准备题”,选取不同器材,设计出多种调光电路.再对照“二、(一)方案一、二、三”的相关内容,独自加以完善.以便检查运用“欧姆定律”,体现发散思维与创新.

【学习重点及学法指导】

二、课堂探究与交流

(一)设计调光电路,完成课前准备题

(2)为了解决“方案三”的上述不足,其它器材规格一定,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可由你选择,你认为方案三中的R′值的选取原则是什么?

三、作业

1.认真整理好导学案,深刻领悟,体会创新.

2.调查市场上调光灯的种类,相互交流.

【教与学活动安排】

师先出示商场里购置的“调光灯”,演示由正常发光至熄灭的调光过程,提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再让学生分学习小组(4人一组),交流设计方案.

集体交流设计方案,阐述实验时的规范操作流程,确保电路连接时规范、科学、有序.

重点讨论交流方案三,引导学生设计出如下图电路,计算出R0值.

学生实验:方案一、二选做一种,方案三必做.(用电阻箱代替定值电阻R0,提高了实验动手能力)

师在行间巡视、指导、答疑.尤其要捕捉因操作不当所出现的较为典型的实验现象,用大屏幕展现给学生,作为集体讨论分析的素材,解决好电路故障问题.

通过上述实验、集体讨论交流后,达成:

(1)从操作层面上看方案一、二在连接电路后,闭后开前,都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大位置;灯由暗调至正常发光时,都要注意观察电表的示数,使之不超过灯泡的额定电压或额定电流值.方案三,电路接好后,闭合开关前无需移动滑片,调节灯的亮度时,可以任意滑动,安全可靠.

(2)从经济角度上看:方案三,用定值电阻R0替代电表,造价低廉.

达成共识后,师提出:按方案三所选器材,你还能设计出其它调光电路吗?这样就能自然过渡到(三)拓展、延伸.

学生分析求解“训练题”,知识的灵活性、思维上的极端法运用,创新意识会得到进一步激发,课堂氛围更加浓烈.

【教后记】 调光电路的设计,让每一个学生尤如走进超市,选取不同的器材,设计出不同的方案.方案的设计,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可让不同层面上的学生都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悦,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尽情施展才华,体现智慧课堂.

调光电路从课前独立设计到小组交流、集体讨论、实验调试、分析对比、拓展延伸,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充分张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体现,团队意识得以进一步增强.让学生主宰课堂,体验集体智慧,享受幸福教育.

上一篇:生产车间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在海边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