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数学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让学生爱数学(共9篇)

让学生爱数学 篇1

【论文摘要】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5分钟,为什么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话题,也就是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数学课。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其次完美的教学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还要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还要认识到练习的重要性。

老师们天天都在上课,也常常去听别人的课,大家看到的课堂教学往往有两种不同的场面:其一,教师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学生投入兴趣盎然,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其二,则是另一种场面,教师枯燥乏味地讲解,学生机械重复地做题,呆板的教法沉闷的课堂气 氛 .学生木然置之,毫无反应,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这是为什么呢?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 的 45分钟,为什么课 堂教学效果却不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话题,也就是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数学课。

1.正确的教育理念

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向导。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认为:“无论是对于科学工作者、技术人员,还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这个看法是正确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灵魂。从素质教育 的角度看,数学教育中培养各种人才所需的共性的东西,既不是数学知识.也不是解题 能力,而是数学观念——“数学地”思考、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不论一个人今后从事怎样的工作,哪怕他对现在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忘得一干二净,或者不再会解中学的数学习题,只要他形成了一定的数学观念他就会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观点思考问题。数学观念永远支配着人的思维,发挥着无形的作用。因此,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象俄罗斯数学教育家 A·斯托利亚尔所说 的那样 .把数学教学看作“数学活动的教学,即看作某种思维活动的教学”。这样我们才能教学生学会思考,我们的教育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完美的教学设计

应该向优秀教师学习、与同事合作,同时也必 须结合 自己的教学风格、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精心预设。我的做法是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很多内容学生在学习之前都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教师习惯于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以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生活情境必须是“真情境”,尤其当生活数学与课本数学不统一时教师更不能回避.应从容面对、巧妙应对。如教学《角的概念的推广》,老师都只讲数学角,而学生的起点则是认识了大量的生活角。我曾做过一次跟踪调查,发现传统的教学是没有

效果的,主要是因为教学没 有链接生活,教师没有 准确把握现实起点。我是先让学生明确生活角.再通过分类学习数学角的。再如教学《数列》,我们可以先举一个兔子繁衍的例子,然后再说明这就是斐波那契数列,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数列的意义。

3.要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同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特征,同一班级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好的课程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学习过程 中有所收获。应恰当处理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同类型的反馈信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注意倾听各种学生的回答,即使知道学生可能回答不对,也应让学生表达出来自己的见解。相信学生的每一个回答都会对学生自己和别人带来一些启示,这些启示有的来自正面,有的可能来自反面。

4.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的余地。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教师提问以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有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想,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还是不会。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5.以练习设计 为艺术。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 材知识结构 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有效的练习可以推动这个过程的顺利完成。课堂练习不是对所学新知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兴趣的广阔天地。教师要用练习设计的艺术吸学生的心,使他们有锻炼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习了排列组合,我设计“小鸡吃米”的故事情节,学生在笑声中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学习了概率.我设计了在多项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的环节,培养了学生全面地看问题加强了思维深刻性和敏捷性训练。丰富多彩的练习深 深地吸引着同学们,学生在“英雄用武”中增强了兴趣。发展了思维.培养了毅力。

目前阶段,课堂教学依旧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要十分注重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和优化,强调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客观性,即,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 本技能及问题解决的策略。以具有初步的科学意识、科学态度。同时又强调课堂教学的人文性、社会性,发展学生的自信心、自制力,培养积极进取的良

好个性品质.着重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心体验,注重知识、智能、情感和行为的整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如何让小学生在课堂上爱数学

数学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进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并且长久地将这种兴趣保持下去。这样做就能够让学生更爱学习数学,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总结了让小学生更爱学习数学的几个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兴趣

数学学习一般会给人枯燥、呆板的印象,而小学生正是处于爱玩的年纪,枯燥的数学课是很难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因此自然也就会有很多小学生不爱学习数学,那么怎么样让小学生爱学习数学呢?不论是中国、外国,还是古代、现代,但凡在学业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对学习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觉得数学课不是枯燥呆板的,而是新鲜有趣的。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也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当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的时候,他们就会将全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进而想尽一切方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当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时,他们就不会视学习为一种苦役,就能愉快地进行数学学习,也就达到了让他们喜欢学习数学的目的。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进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并且长久地将这种兴趣保持下去。这样做就自然能够让学生更爱学习数学,也就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了。笔者现将自己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种教学手段总结如下,希望能给各位同行一点建议,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加顺利地完成。

一、教师要爱护学生,真心地关心他们,通过加深师生感情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经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当学生与某个老师的感情比较好时,他们就会很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所以数学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首先要做的就是爱护、关心学生,拉近学生与自己的心理距离。但是,可能是由于数学学科的严谨性所致,在一般的情况下数学教师很容易在学生心中形成严厉、古板的印象,这样就会让学生感觉老师很可怕。也就不喜欢上他的课了。所以,数学教师在上课时要态度可亲,对学生多一些包容:在平时要经常和学生聊天、谈心,了解学生内心的真正想法。如果有可能的话,还要常常和学生一起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相信经过这样的相处,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进而才能真正喜欢这位教师、喜欢学习数学。当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时,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学困生,这时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对他们的态度,不能动不动就训斥他们,将所有的错都归到他们身上。要对他们一步步进行引导,注意尊重他们、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常常使用表扬、奖励等方法去鼓励他们,特别是对成绩落后、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学生从害怕上数学课逐步转变为爱上数学课,进而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学习兴趣。

二、要开展多种多样、内容广泛的课外活动,通过拓展课外知识,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要想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除了和学生搞好关系外。还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各样、新鲜有趣的课外活动。比如:让学生组成数学课外活动学习小组,使其分组完成作业,看看哪组的作业完成得最好,通过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组织形式多样的智力竞赛、口算比赛等,让学生在竞赛的氛围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互相感染、互相帮助,一起提高数学学习水平,进而长久地将数学学习兴趣保持下去。

另外教师还要在数学课上,注意让学生学会将与本节课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联系起来,让他们知道数学不是没用的,而是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的,进而使他们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讲到认识图形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时找找自己周围存在着哪些图形,看看自己的课本、桌椅都是什么形状,想想自己家里的日常用品、上学路上见过的建筑物都是什么形状。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住这些图形,还可以让他们知道这些图形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使他们在教师的表扬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爱数学 篇2

一、提高教师修养, 丰富人格魅力

作为教师而言, 首先就得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所谓有魅力的老师分为几种:语言上有魅力, 长相上有魅力, 行为上有魅力, 等等。而且, 教师要不停止的学习, 要让学生觉得你的各个方面都一直在绽放魅力, 这样你才能更长时间的吸引学生的注意。所以, 努力提高自我素质是每个老师必须的功课。我们在课堂上也不能只停留于数学的教学, 要让学生更多的从生活中去感受数学。比如讲到圆、讲到定比分点时, 就给学生讲数学的美, 讲达芬奇在他作品中黄金分割的应用;讲排列组合, 概率时, 就和学生一起排课表, 设计旅游路线, 在规定时间内, 欣赏到最多的风景。中学生的求知欲望是非常强的, 特别是对课本外的大千世界, 所以, 对于一个侃侃而谈的老师, 学生不仅喜欢, 也更加尊敬。

二、开展智趣活动, 提升综合能力

不要认为课外活动仅是体育课的事情, 其实数学课一样也可以, 让学生在操场上去完成一些智力游戏, 同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组织一些数学题目的竞赛,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但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特别是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参与, 教师就要适当设计一些环节,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为自己的团队出力。我组织学生参加过这样一个活动, 将一个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 每一个小组选出运送题目的同学和解决题目的同学, 还有拉拉队。运送题目的同学从起点开始, 经过重重关卡, 交给解决题目的同学, 最后看哪个小组做出的题目最多。这次活动中, 同学们积极参与, 学生积极性高, 其中, 最大的成功是带动了以前数学不好的学生, 让这一层次的学生开始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慢慢融入整个班级的学习中, 并且在近来的学习中, 还不断的向我问题和私下与同学交流讨论, 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思想。

三、跟进思想教育, 从量到质突破

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余时间, 都不要害怕浪费时间, 要有耐心动员学生学习。要有爱心感化他们, 文科班学生通常都是女生居多, 而且文科生学习数学的难度比理科生还要大, 所以学生经常会产生厌倦、放弃、甚至厌恶的心理。当学生思想上开始懈怠, 或者情绪波动, 对自己学习要开始放松时, 我们就一定要不遗余力的鼓励他们, 及时与他们交流、谈心, 解决他们心里的困惑, 坚定他们学习的方向。学会倾听, 排除学生的困惑, 与学生真诚的交流, 这样, 不仅能拉进与学生的距离, 更能带动他们学习, 增强她们的信心和勇气, 从一到十, 最终达到完美的结局。

四、增加彼此信任, 自觉排忧解难

信任是沟通的桥梁。学习中, 要让学生相信你, 你也要相信学生, 要及时肯定他们的优点, 改正他们的不足。如果你是刚带这个班, 那你一定要在短期内让学生看见他们的进步, 看见通过他们的努力取得的成绩, 这样学生才能相信你, 坚信跟着你就能进步。当然, 对他们也要加以鼓励和表扬, 这样, 学生才会坚持学习, 从根本上爱上数学这门学科。现在, 大部分的学生不是头脑不聪明, 也不是他们反应不迅速, 主要还是学习没有自信, 不能持之以恒, 不能很好的和老师、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不完全相信老师和同学, 导致学习半途而废, 一知半解。

五、贴近生活实践, 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任老师, 做为新时期的学生,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 他们的兴趣都很广, 老师在教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不要死板教学, 生搬硬套, 要跟上时代, 教学与实际结合, 因为时代不一样, 学生的需求和观念也不一样。这样, 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 学会关注生活, 学会如何抓学生的心理活动, 比如学生喜欢什么, 不喜欢什么, 学生会什么, 不会什么, 等等。这都要求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入手, 学习数学同样如此, 在教学生过程中, 要教会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 最根本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应用, 如用生活中的住房装修, 公司的财务预结算, 土地面积的计算, 等等, 培养学生的兴趣, 从而来学习数学中排列组合、立体几何、应用题等等, 让学生有立体感和平面感, 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真正学会能够在生活中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 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文科数学, 在高中教学中, 是一个难题, 尤其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自主、自立、自信、自强意识, 任重而道远。但是, 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看到了数学的魅力, 5年的工作岁月中, 有过泪, 也有过笑, 一路走来, 真的, 我觉得很幸福, 经过我的努力, 从对数学的懵懂中我不断成长壮大, 我知道了自己的使命, 我看到了学生脸上那满意的笑容, 是对我最好的回报。作为一名数学老师, 我交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学习的方法, 更多的是自己身上的那份责任, 回想起来, 自己思想里, 不自觉的就想教会学生些什么, 也许这就是所谓“生命的意义”吧!

用爱去唤醒那些懵懂中的孩子, 温暖一颗颗期盼的心。这不是一天的热情, 不是一刻的冲动, 是爱的延续和付出。

我将用我一生的爱, 和自己的孩子一道, 朝梦飞翔, 来守望心灵的那方乐土。

动我们来到了多元化的今天, 我们也要顺应当今文学特性的变化。“古人往往把思想停在悟性得来的瞬间感受上, 这既是我们中国民族诗性思维的特点, 同时由此不作逐层追问, 又是一个弱点。”这是我们在承袭传统时所要避免的。其次, 西方理性哲学的思潮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 且其影响力还在不断扩大, 我们不可能也不可以将西方拥有千年历史的优秀文化成果拒之门外而独立发展。在文学的国度里, 没有严格的国界限制, 只要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只要是有益于我们学术发展的先进理论, 都值得我们学习。所以, 我们在守住自身文化领地的同时, 也要放眼世界, 以开放的姿态有所扬弃地接纳西方理论, 以弥补感悟哲学体系性不强的弊端。双峰并峙的东西方哲学应在互通有无之中促成东方神采与西方思辨的完美结合。

除此之外, 一个时代的文学理论还必须与同时代的文学创作相契合, 因此, 要实现感悟诗学的现代转型关键是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感悟文学。“悟性得来的东西, 还需要经过事实的验证和理论的推衍而形成创造性的体系。”验证悟性得来的东西的最好载体就是文学创作, 离开了创作实践的理论是被架空的理论, 是没有生命力的理论。因此, 要建立中国的感悟诗学, 就要先致力于有中国特色的感悟文学。杨义先生认为, “以唐诗为表率论感悟, 在用精英、态度、气象、神致一类词语形容天地、风月、山川、物类的时候, 实际上已是主、客观浑融, 已于宇宙万象中注入生命感觉, 这是感悟思维灵化而生动的心理效应。”然而在当代是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学占据了文学发展的主流, 感悟思维不若唐诗中那样容易被激发, 很难产生灵动的心理效应。杨义先生还以钱钟书《谈艺录》中对李贺《春杯引》一诗的体悟为例, 说明了“悟性细读”的重要性。可是, 反思现代直至当代的文学作品, 能够经得起这样“悟性细读”的作品似乎并不多见。那些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而创作出来的文学并不是具有中国风度的感悟文学。中国文学的主流应该回归到纯粹质朴的抒情文学传统, 将感悟思维运用到创作、批评等文学活动之中, 产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精品, 我们的理论建设才能够真正地谈的上自主和原创。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摒弃叙事文学, 而是要适度加重抒情性的成分, 以激发起潜藏在民族思维深层的感悟力量再度迸发。

结语

“强调感悟的价值, 乃是强调审美思维方式的中国本色和滋味。因为感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 在中国是具有原创性的诗学专利权的, 它可以使人类的诗学智慧增添几分东方的神韵, 并且进入新的学理的和精神的深度, 为人类提供一种新的精神文化方式。”“也唯有它, 才能从情感、神思等内在层面上, 触发中华民族的理论创作力和思维贯通力。”感悟是中国现代诗学沟通古今、融汇中西的最佳方式, 它以其独特的灵动性和穿透力启迪着当代的学者为构筑诗学领域的东方神韵而不懈努力。杨义先生从中华民族传统思维之中提取出“感悟”一词, 为中国现代诗学的发展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也为“民族文化的自省工作” (按宗白华语) 做出了成功的示范。

参考文献

[1]杨义《感悟通论》[J], 刊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2期, 以下所有引自该文的文字不再注出.

[2]王国维《人间词话》[M]第80页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如何让小学生更爱学习数学 篇3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兴趣

数学学习一般会给人枯燥、呆板的印象,而小学生正是处于爱玩的年纪,枯燥的数学课是很难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因此自然也就会有很多小学生不爱学习数学,那么怎么样让小学生爱学习数学呢?不论是中国、外国,还是古代、现代,但凡在学业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对学习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觉得数学课不是枯燥呆板的,而是新鲜有趣的。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也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当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的时候,他们就会将全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进而想尽一切方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当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时,他们就不会视学习为一种苦役,就能愉快地进行数学学习,也就达到了让他们喜欢学习数学的目的。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进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并且长久地将这种兴趣保持下去。这样做就自然能够让学生更爱学习数学,也就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了。笔者现将自己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种教学手段总结如下,希望能给各位同行一点建议,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加顺利地完成。

一、教师要爱护学生,真心地关心他们,通过加深师生感情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经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当学生与某个老师的感情比较好时,他们就会很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所以数学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首先要做的就是爱护、关心学生,拉近学生与自己的心理距离。但是,可能是由于数学学科的严谨性所致,在一般的情况下数学教师很容易在学生心中形成严厉、古板的印象,这样就会让学生感觉老师很可怕。也就不喜欢上他的课了。所以,数学教师在上课时要态度可亲,对学生多一些包容:在平时要经常和学生聊天、谈心,了解学生内心的真正想法。如果有可能的话,还要常常和学生一起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相信经过这样的相处,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进而才能真正喜欢这位教师、喜欢学习数学。当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时,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学困生,这时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对他们的态度,不能动不动就训斥他们,将所有的错都归到他们身上。要对他们一步步进行引导,注意尊重他们、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常常使用表扬、奖励等方法去鼓励他们,特别是对成绩落后、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学生从害怕上数学课逐步转变为爱上数学课,进而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学习兴趣。

二、要开展多种多样、内容广泛的课外活动,通过拓展课外知识,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要想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除了和学生搞好关系外。还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各样、新鲜有趣的课外活动。比如:让学生组成数学课外活动学习小组,使其分组完成作业,看看哪组的作业完成得最好,通过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组织形式多样的智力竞赛、口算比赛等,让学生在竞赛的氛围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互相感染、互相帮助,一起提高数学学习水平,进而长久地将数学学习兴趣保持下去。

另外教师还要在数学课上,注意让学生学会将与本节课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联系起来,让他们知道数学不是没用的,而是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的,进而使他们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讲到认识图形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时找找自己周围存在着哪些图形,看看自己的课本、桌椅都是什么形状,想想自己家里的日常用品、上学路上见过的建筑物都是什么形状。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住这些图形,还可以让他们知道这些图形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使他们在教师的表扬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每个人都喜欢成功,小学生也不例外,当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且再接再厉,以期获得更多的成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一点点地获得成功,让他们尝到学习数学的甜头,体验到这种“成功”的喜悦,就一定能使他们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要教师在学生获得成功时对他们给予肯定和表扬,就会促使他们更爱学习数学,进而产生“越学越爱学”的现象。因此数学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不管学生回答的对错都要找到他的可取之处,对他进行表扬。要多用“你真棒”、“你真会动脑筋”等表扬鼓励的话,使每位学生都感到“我能行”,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对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对他们的评价应适当降低标准,要侧重表扬、鼓励他们的进步。另外。数学教师在选择练习时也要注意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来选择练习题,在作业测评时尽量不要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这样就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让学生爱学习 篇4

要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并乐于学习,真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创设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走进新课程》中曾指出:我们应该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教师放下权威的架子,真正用真情去对待学生,才会真正换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才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作为老师你用你的爱感动了学生,同样学生就特别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学生就从内心愿意学习语文,从而产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参与学习,这样学生的身心都会愉悦起来,课堂学习就会成为有趣味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首先,教师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即享受学生的童真、童情与童趣,使自己也与学生同喜、同乐与同忧;要让学生享受老师的尊重、爱心,与老师同研、同创。教师与学生同命运共呼吸,要允许学生犯错,也要允许教师被学生驳倒。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接纳、热爱和有信心,才会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同学之间能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欢乐共处。教师还要注意:在备课的环节中尊重学生,课堂目标和环节的设置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和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各种知识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用平等的语气与学生对话,尊重学生的每一种说法。在情感上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学习了。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根据最新的认知理论,总结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设计出一套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宗旨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主动探究,讨论解决一深化体验,综合运用。”下面我就《长城》一文的教学,具体谈一谈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上课时,我先播放有关长城的录像,让学生通过图像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当学生看完录像以后,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学生大多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长城的美。面对如此雄伟壮观的长城如何用文字表达呢?导入新课,学生也是兴趣盎然,很自然地进入文本。第二步,主动探究,讨论解决。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再认真朗读课文,并且自己提出问题。教师从中选择有价值的问题。

1、为什么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学生通过自己思考,然后分成小组采用“读、写、思、议”不同的方法讨论,接着全班讨论,基本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教师简明扼要地总结,有疏漏的给予补充,有疑难的给予解析。

第三步:深化体验,拓展运用。在进行这一步骤时,首先让学生再读课文,谈一下此时当你看到长城的时候你会说些什么?此时学生就会谈到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祖国大好山河的壮美。接着请学生谈一下有关长城的知识、传说和故事等。

三、布置有“趣味性的作业”。

为了让作业不成为学生的负担,也为了让作业能轻松地吸引学生。教师在布置时要懂得策略,注意作业的趣味性。

让“爱”永驻学生心灵深处 篇5

在教授新课之前,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小时候睡觉时的情景。大部分学生都说自己小时候睡觉都是妈妈边唱摇篮曲边拍自己入睡,而妈妈为了使自己的小宝宝能睡得好,就自己在旁边守护着……从他们的言语中,我知道:妈妈是他们最爱的人,也是最爱他们的人。而这,恰恰是我这节课的教学主线。

接着从学唱歌曲时就带入感情。我是这样对孩子们说的:“你对爱是很深很长的,所以我们在唱这首歌曲时,就要用一种稍慢、轻柔的声音深情的演唱。”在这样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们常得都非常好,可见,是感情起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再以小组形式来表现,我能看出,每一位学生都是饱含深情的演唱的,把自己对爱很好的表现出来了。

在这节课中,正是抓住了学生心灵深处最真挚、最纯洁的爱,抓住了学生的动情之处,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之上,使演唱和歌曲达到情感共鸣,将歌曲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认为这样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生命充满爱(中学生演讲) 篇6

人是有灵性,有灵魂,有情感的高等动物,人的生命是最神圣和最崇高的,而生命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生命的价值。只有让生命充满爱,我们的生命才会充满阳光,才会更有意义和价值。我们应该爱为我们提供学习生活条件的国家、给我们生命的父母,爱在生命中给予我们营养、知识的老师。

我们应该爱国家,国家为我们提供学习生活环境。当日本人入侵我们国家的时候,我们丢了身躯,但我们从未丢过一颗心——爱国之心!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的时候,中国赢得了50多枚金牌,当奥运会领奖台上升起五星红旗时,你难道不自豪吗?我自豪,因为我是中国人!从出生时,我就被烙上了深深的中国印,我爱祖国!

我们应该爱父母,讲到爱父母,感觉鼻子酸酸的,因为对他们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对父母想说的话,也太多了——给我生命的人,我能用什么语言去说他们,只能深深的,真真的说一句:“我爱你们!”。从前的我,从前的我们都错了,为什么总以为父母给我们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邹越老师在演讲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和父母吵架,离家出走,母亲发动所有人力去寻找她的孩子,可想而之,那位母亲是多么的伤心啊!孩子在外边很快就饿了,看着饭店里人们吃的很开心,他只能呆呆地看着,老板给了他一碗面条,吃完后,他感激地说:“谢谢你,老板,你比我的妈妈好多了!”,老板却说:“冲你这句话,我这碗面就不该给你。你我只是萍水相逢,却只因为一碗面条你就这么感谢,那你的父母为你做了多少顿饭,为你买了多少件衣服,为你干了多少件事,你怎么不去感谢他们呢?”。细细想想吧,我们有没有做过让父母伤心的事呢?当我们长大后,事业有成后,家庭美满后,开车带着全家去旅游时,早已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在后面招手,你的心不会痛吗?我会痛!因为我爱我的父母!我们爱父母、孝敬父母是应该的,因为他们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为我们挡风遮雨,供我们上学,吃好的,喝好的。但他们不求回报,只求孩子能幸福,只要生命还在的一刻,都一直在为儿女着想,他们的爱是多么崇高!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我们又怎样能让年迈的父母觉得是我们拖累呢?如果我们连孝敬父母这点都做不到,那还谈什么爱呢?

我们应该爱老师,老师对我们的爱也是无私的,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2008年5月12日中午2点30分的汶川,突然地动山摇,美丽的汶川顷刻之间变成了一片废墟,在一所小学里,一名教师本可以逃生的,可教室里还有几名同学没有逃出来,他掉头就往教室里冲,将被困的学生救了出来,可该死的余震又来了,让这位本可逃生的老师被活埋在废墟中。他在救被困学生的同时,他的女儿就在隔壁啊!他把生留给了别人,把危险留给了自己,这样用生命谱写对学生关爱的园丁,他的生命之爱将万世永存,他的行为怎么能不令人感动呢?

唤醒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爱学语文 篇7

几年来, 我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 新接一个班,我总想方设法地借助问卷调查、让学生自我介绍、以“语文”为话题写习作等方式,尽可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及态度等。

2012年9月 ,我又一次新接一个班。

开学初,通过一系列调查了解,我有些心灰意冷,一个48人的班级,喜欢学语文的学生寥寥无几,一大半的学生所写的自我介绍存在这样的毛病: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很多,书写潦草……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开学初的几节语文课,上课十分安静,安静得让我几乎没有了激情;令我哭笑不得的是,每提出一个问题, 只要有一个学生大声地说答案, 不管是对是错,其余学生几乎是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跟着说出来。

我的心很痛, 课余时间我反复地思考着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是他们积累太少,不动脑思考问题,还是缺少必要的启发和引导? 是他们不主动学习,还是缺乏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情绪的调动? 抑或二者都有。

心痛之余,我隐约看到了学生的另一面:他们那本真的天性,那无邪的心灵,那渴求知识的目光,那要求上进的思想。

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改变现状。一定要激发学生心中渴望学好语文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部驱力,营造充满生机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自己思考,学会大胆质疑大胆发现,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体验成功,无需扬鞭自奋蹄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来自于教师的调动。为了寻找最好的教育途径,改变本班现状,我细心地通过日记、谈心、家访等方式观察班中学生,发现许多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不少家长也常批评子女笨。我意识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性。因此,我在班里开展“人人体验成功”的语文活动,不断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成功舞台,让学生在一次次成功中走进语文、喜欢语文,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如:1.上课铃响后,全班起立,面带笑容,背诵两首古诗或说口头作文;2.在课堂中开展一分钟书写、一分钟记生词、一分钟放声朗读、三分钟背诵课文段落比赛;3.结合课本中的积累运用鼓励学生搜集名言警句、歇后语、对联等,在活动课中创设交流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4.借助教室外的展示栏展示同学们的优秀作业、优秀习作、手抄报等;5.在批改学生习作时经常在写得好的语句或段落标上记号,并请同学们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学生的信心越来越足,一个学生在习作中写了这样一段话:“这是我第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读我写的文章,我的心跳得很厉害,声音有些颤抖,我偷偷地望了老师一眼,她正微笑地看着我,我鼓起勇气大声地读出来,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终于相信自己也能学好语文! ”

“人人体验成功”的语文活动 ,如一股神奇的风 ,使我班的语文课堂活跃起来,出现了勃勃生机。学生在充分展示自我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他们越来越喜爱语文。上课举手的同学越来越多了,人云亦云的现象逐渐减少了,朗读、回答问题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了。

三、熏陶情感,动人心者情为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的激发与感染。 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诗意,教师的情感投入是至关重要的。在教每篇课文之前,我经常先反复地朗读课文,与文本“两情相动”,在课堂上用心地为学生创设情境,用自己的情感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调拨学生的情感之弦,引领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带着学生用心灵读书,走进文本世界,与文本畅谈,与作者对话,获得独特体验。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很优美的文章 ,课前 ,我伴着音乐反复读,读着、读着,我的心深深地被震撼了。上课时,我先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到文章的字里行间聆听,听听作者在你耳边说什么? 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反复朗读几次,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我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读出自己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在读书中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的美,让学生在读书中获得独特感受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元感悟,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使学生的个性在自由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飞扬。这样,学生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地与文本产生共鸣, 无形的时间却让人仿佛看得见摸得着,学生对时间、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得到了升华。

四、丰富积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应该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教学要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任何努力,只有化作学生的内部驱力和自觉行动才有意义。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丰富积累,我先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几大本读书笔记,再设立课外阅读记录本,要求学生摘抄好词好句,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读后感受。我常常不露声色地向同学们推荐好书。如上了《番茄太阳》,我讲了海轮·凯特的故事,并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学《燕子》后推荐《和时间赛跑 》《荷塘月色》等散文;教学《第一次包母亲》时出示肖复兴的《母亲》老舍的《我的母亲》、朱自清《背影》片断,引起学生的阅读欲望,课后再收集有关爱的文章。

我经常到学校图书馆借课外书,充实班级的图书架,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读课外书,我还自设了一节的读书交流课,让学生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一周来的读书心得。书香飘进学生心灵的每个角落,学生的心灵就得到了陶冶,学生的阅读面拓宽了,视野自然开阔,既积累了写作素材,又顿悟了作文之道。

“哪里有生活 , 哪里就有语文”。我除了引导学生读课外书,还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教学四上《春联》一课后,我让学生制订一个搜集与积累春联的计划,学生订出的计划主要有: 了解我国过新年贴对联的原因; 春节前跟家长到“春联街市”挑选一副或几副能表达家人愿望的春联 ;搜集自家及亲朋好友家的春联;学用毛笔书写春联,等等。由于学生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搜集与积累,因此思路开阔,情绪激昂、思维活跃,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欲望,这时再让他们写一写“关于春联”的话题,学生笔下的事物就有生活气息。

事实证明,一旦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就会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激起无比的兴趣和热情。

把爱融入班级 让学生感受爱 篇8

【关键词】班级管理     爱     班主任     信心     以身作则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初中新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关键,是初中三年学习成功的开端。

著名的教育家巴特尔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师承载着爱的目光,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都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今天我想说的是,孩子需要班主任爱的目光。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影响着每一个学生一生的生活道路。我作为众多班主任中的一员,既感到自豪,又感到任务的艰巨。

我担任124班的班主任已经快半年,感受到良好的班级管理对于初一新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积极有效的班级管理会让新生很快凝聚在班主任身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我决定毫无保留地把爱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是这样做的:

一、信心的树立是成功的秘诀

爱默生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对新生来说,树立学习信心是很重要的。有部分学生在小学时成绩就不太好,进入初中,他们对自己就更没有自信心了。面对这些情况,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一定要帮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克服自卑心理,培养他们成功的自信心,可以举一些古今中外名人以自信取得成功的事例来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培养竞争意识尤为重要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开学第一堂课上,给新生灌输这样一句话,是让他们明白自然界优胜劣汰的规律也适用于这个竞争的社会,让他们渴求拥有新的认知,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具体我是这样做的:

(一)每天晚七点开展读报活动。让学生了解当今高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充满激烈竞争的特点,用时代的最强音刺激他们幼小的心扉,引导他们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明白竞争是未来社会人立足、生存、发展的根本。

(二)利用本班内的学习模范来激发新生的学习意识。让每一位学生在班中找一个“好朋友”——竞争对手,每天回去反省:“今天好朋友身上的优点是什么?我在哪些地方超过了他?明天我要在哪方面超过他?……”慢慢地,学生心中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三、以身作则是成功的“燃料”

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作为班级的“头头”,必须学会以身作则,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

第一,有些学生的主动性较差,这时候班主任的亲身示范要远比在课堂上讲十遍有效。例如,有时候上课我发现讲台很乱,于是便一声不响地将其整理干净;地上有废纸,我就亲自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等等。时间一长,我发现,很多学生已经会自觉地做这些事情了,不需要值日生天天督促、班主任天天检查了。

第二,初一新生年龄小,具有较强的模仿性,班主任的以身作则会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要求学生不能佩戴首饰、染发,衣着要朴素与大方,勤剪指甲,讲究卫生……那么,班主任就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看自己是否先做到了,然后才有资格要求学生。只有做到以身作则,班主任才有可能在学生面前迅速树立威信,从而建立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四、以理服人是成功的必备方法

对待新生,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因为有了爱心,才能使学生感到温暖,才能让学生觉得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对不起老师的一片爱心;但也不能一贯地太温和、过于纵容,让学生觉得老师威信不足。要让学生清楚老师是不喜欢他们犯错误的。例如,在一次晚休检查时,我在男生宿舍外闻到一股烟味,我不能肯定是否有人在宿舍内吸烟,我走到宿舍外两米远的地方,没闻到烟味,再次走回到宿舍窗台前,发现窗户是关闭的,此时我断定有人在宿舍内吸烟。之后找到吸烟的男生,他叫杨永才,经过交谈,发现他只是对吸烟好奇。我向他强调了在宿舍内吸烟的危害性,并说明在宿舍内吸烟会危及同学们的生命安全。鉴于他承认错误的态度诚恳,我给了他改过的机会。在对新生进行批评时,一定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特别是在处理学生的第一次违纪事件时,一定要查清事情的起因,向犯错误的学生讲清道理,做到以理服人,不能武断地下结论。如果冤枉了学生,会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打击,也不利于他们的内心健康的成长。

五、赏识学生,成就成功

成功的教育者都认可“好学生是夸出来”,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当然,对优秀生给予赏识并不难,而要赏识那些所谓的“差生”可就有些考验班主任了。要更多地给“差生”以关爱、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有可能带来巨大的正向效应。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赏识、鼓励,使他充满自信,让表扬和鼓励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催化剂。比如,我班的杨发喜同学之前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老师讲课似乎与他无关,因此我与其家长取得了联系。经过几次与其父母的谈话,我了解到家长对他的学习也没有信心,有时候心急起来就乱骂一通,甚至对他说:“不要读书了,读书不认真,干脆在家待着吧!”在父母的言语刺激下,杨发喜像走进了死胡同,没有了前进的方向。之后我与其家长加强沟通交流,共同对杨发喜予以帮助。在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下,杨发喜现在的成绩虽然还不太理想,但比起以前来说还是有了进步。特别是在课堂上,他能够专心听讲,偶尔也举手回答问题。有了爱的鼓励,他重新获得了自信与希望,而不是整天在饱受指责与否定中郁郁寡欢了。海伦·凯勒曾经说过:“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只要我们不断地给予学生新的希望和信心,相信他们会朝着目标前进的。

班主任的工作可谓忙碌而烦琐,但我乐在其中,而且其乐无穷。把爱融入班级,让学生感受爱,让我的124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广西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编印.广西中小学校德育读本[M].2006.

[2]郑克俭,王作廷主编.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让学生爱数学 篇9

————换位思考的心得体会 黄康学

我们的学生如今就要面临高考,都在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看着学生们一张张或淳朴、或许是略为憔悴,有的紧绷着的小脸,不禁想到我当年的参考阶段„„

经过第一轮复习之后,从5月份开始以来,我就开始了第二轮复习,着重放在要点点拨和做典型考题上,另外还做一些冲刺题目。按照学科的要求以及年级组的相关布置,加强了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的指导。

按照学习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的差异等特点,老师应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用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情感,把爱心多倾注在学生身上,做到感情上亲近、兴趣上引导、学习上启发、生活上关心。课堂教学中多给他们回答问题、扮演角色的机会;课外多与他们交谈、谈心。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时,用谈心、交换意见、鼓励改正的方式取代批评的做法,让他们心里升起新的希望,轻松地投入学习。在学习上关心他们,在生活上也要关爱他们。让他们体会到:老师这样爱自己,我要用功读书,我要用好的成绩来报答老师对我的爱,学生心灵的距离才会与我们拉近。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这种爱不是无目的地“偏爱”,而是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时时刻刻地在关心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如果没有真正地体会到这点,对后进生常常恶语相对,冷眼相待,或者是对他们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久而久之,容易促使后进生形成了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的心理,他们厌学逃学,甚至与老师作对。产生这种局面是与老师的态度有很大关系的。他们最怕也是最恨别人批评他,歧视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喋喋不休地批评和数落他,学生不但不会体会到我们对他的良苦用心,反而认为是老师在 “整”他,激发他的逆反心理。因此老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上课充满激情,对学生一视同仁,特别要尊重和关心“学困生”,使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寄予的厚望,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责任。

严师出高徒,严格要求也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责任感的体现,严中有爱,严就是爱。当然,对学生严格要求,并不是越严越好,作为高三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分寸,严而得当,并且还要严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一分严格掺入九分感情之蜜,这样的甘露才能滋润幼苗的健康成长。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严而有“格”,在教学和德育工作中,都应该按照相应规章制度和各种行为规范中的具体要求,来约束自己的学生;二是严而有“度”,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各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从班级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要求,得当处理;三是严而有“恒”,即是要求高三教师配合班主任工作应持之以恒,这也充分体现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持久性;四是严而有“方”,即是要求教育学生时要讲究方法,刚柔并用,寓刚于柔。

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欢乐,就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努力,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股强烈的胜利欲望,都希望得别人的肯定或认可。有时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鼓励的微笑,往往能激励其奋发向上,甚至改变他的一 生。尤其是后进生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对问题较敏感,所以适当的赞许或鼓励对他们来说显得更为重要。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分层教学,创设情境让同学们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减少他们学习中的挫折感,使他们尽可能多地获得老师的肯定、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许。

通过工作实践,使我也更加认识了面向全体的含义:每个学生都是学困生,因为他们都各自有不够标准的地方;同时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因为他们都有自身闪光的地方。所以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更加艰巨而重要。除了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还要有恒心。总而言之,后进生不是不可转化的,只要他们自尊心还在,上进心犹存;只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富有耐心,倾注全部的爱心并施以适当的教育方法,后进生就会转化为好学生的。但转化学困生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摸索,力求找到更好的行之有效地方法,开启学困生的心灵,并持之以恒,帮助学困生转化。

后阶段,按照年级组要求,我的具体做法是:坚持最后的十多天;细化内容,对试题再回顾,要有思考;复习上要有适度的安排,查缺补漏;强化考试技术,注重条理化与规范化;做题时认真审题,各种方法并用;答文综卷要先易后难,用好时间;心态要正,避免粗心;还要注意细节,如整洁度等。考到最后,检查要有方法,采取宽松活方针,对学生针对性辅导;并多和学生沟通与交流,疏导学生心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

上一篇:新教师转正自我评价下一篇:药学专业的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