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计划(推荐11篇)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贯彻市教体局《关于举办M市第三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周的通知》的通知要求,扩大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的宣传,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学校决定开展以“创建特色校园,让我们心理更阳光”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为指导,以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为目标,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参与面广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2、普及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心灵的理念,为学生搭建起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台,全方位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3、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激发学习内在动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提高心理素质、完善人格,促进学生快乐、阳光、自信的健康成长。
4、为师生发展服务,用实际行动为师生带来心育实效。
三、活动时间: 2014年5月18日-25日
四、活动主题:
创建特色校园,让我们心理更阳光 主题词:和谐 愉悦 阳光 健康
五、活动对象:全体师生
六、活动内容:
(一)“创建特色校园,让我们心理更阳光”心理健康活动周启动仪式 时间: 5月18日(周一)升旗仪式 地点:操场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负责组织人:王学 附:启动仪式讲话稿、启动仪式照片
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氛围:学校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关注心灵,关爱健康”、“关注心育教育、创建特色校园”、“为心灵打开一扇窗,给自己多一些阳光”、“为创建和谐美丽校园传递正能量”
(二)倾听心灵的声音——温馨校园广播
活动目的:通过每天的校园广播宣传心理健康的小故事,小常识,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引导广大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氛围。
活动组织:校园广播站
活动时间:每天校园广播时间 负 责 人:左凤
附:收集整理每天的广播材料
(三)开展以“以阳光的心态过好每一天”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 时间:5月18日下午主题班会课 地点:各班教室
参加人员:各班班主任及全体学生 负责组织人:韩妍
附:“以阳光的心态过好每一天”主题班会通知
附:“以阳光的心态过好每一天”主题班会活动课教学设计集锦、活动照片
(四)举办黑板报、手抄报比赛
活动内容:各班级于5月22日前出一期“关爱自我心灵,阳光伴我成长”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一份),发挥团队力量,建设班级与校园文化,营造浓郁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标准、人际相处技巧、心理保健、生理知识、学习心理等板块。结构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图文并茂。内容必须积极向上,具备知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注重突出原创性,文字流畅,不出现常识性错误。)
活动目的:宣传心理学知识,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走近心理,亲近心理。通过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知识与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健全自己的心理。
评比时间:5月22日 负责组织人:张军
附:黑板报、手抄报比赛通知 附:评比照片及手抄报集锦
(五)心灵互动——趣味心理游戏活动
活动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利用课间活动时间或是体育课时间组织学生分组体验心理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动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的幸福与快乐。
游戏
一、纸杯传水
分组形式:4人(2男2女)一组
比赛规则:A、各组选派2男2女配合完成比赛。赛程为40米,每10米处一个同学;
B、赛程中会设有障碍物;
C、比赛时,每组成员双手放在身后,用嘴叼着纸杯(用手碰纸杯即为犯规,需重回比赛起点)再将水一个个传递至下一个人的纸杯内(在比赛流程中,如果纸杯破裂,则该同学返回等候地点等待下一次运水),最后一个人的纸杯内的水倒入统一的水杯内; D、在5分钟内看哪支代表队装的水最多(比赛流程中不得妨碍其他选手,不得乱道,若乱道,需重回比赛起点重新进行比赛)。
道具:障碍物、统一规格的纸杯若干、大烧杯2个、哨子一支、秒表一个。
游戏
二、玩转不NG
分组形式:每支代表队7人(4男3女)
比赛规则:
A、每个学院选派7人(4男3女)配合完成比赛;
B、先由3名同学联合跳绳5次,结束后其中一位同学大喊“下一位”;接着由第二名男队员转呼啦圈10次,大喊“下一位”;再由一名男队员喝水300毫升;大喊“下一位”,接着为一名男队员踢毽子10次,大喊“下一位”;最后由一名女队员吹爆一个气球,比赛结束; C、用时最少者获胜。(项目完成后方可喊“下一位”,早喊者或者早行动者均为犯规,若犯规需从第一个项目重新开始)
道具:
跳绳2根,呼啦圈2个,矿泉水若干瓶,毽子2个,气球若干,秒表1个(也可用其他道具或是活动代替)。
3、智翻叶子
参赛人员:5人(3男2女)
比赛规则:
A、全部队员统一站在一块150x150cm的桌布(或是用报纸粘贴在一起)上;
B、所有队员需要团结一致,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桌布翻过来,并且像翻转之前的一样,期间所有队员的脚都不能沾地。(所有队员不得掉到地上;若有人脚接触到地上,则游戏重新开始)
道具:桌布3块,秒表1个。
活动负责人:王晓、蒋伟
附:上交材料包括(心理游戏活动的通知、各项活动的方案、活动时的照片、学 生参与活动后的感受)
七、活动要求:
要求各项活动的负责人,认真研读莱阳教科室下发的《关于举办莱阳市第二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周的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各项活动以通知的的形式下发到每一个级部,并做好各项活动的文字、照片、录像等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活动结束后于5月28日将材料整理好上交王克学主任。
八、活动总结:
要求用数字、表格、图片等形式说明“活动周”的活动内容,特点、亮点、参与人数、师生受惠情况及活动效果等,字数不少于1000字。
一、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的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体育教学还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现在我国很多的高校中对于学生的体育教学培养并不是十分的重视,很多高校只是在课内设置了一些体育方面的教学活动,这些体育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不是有着很好的促进性作用,为了让体育教育对学生具有一定的促进性作用,笔者建议可以多开展一些体育方面的活动,多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鼓励学生去进行一些体育方面的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体育教学所出现的问题,更好的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所考虑。
二、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1.可以对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培养。在体育活动当中,经常会涉及一些锻炼体能的体育活动,在进行这种体育活动教学的过程中正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最佳过程,在此期间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是一项十分锻炼体能的运动。 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和社会背景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所以不同的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承受能力也一定不同。对于一些自身素质较差的学生而言,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加强一些可以感受到体育不仅锻炼自己的身心健康,还会锻炼着自身的自信心。一个学生的自信心要想建立起来,首先就需要找到可以建立起自信心的基础,而体育运动恰好是一项可以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项目。让学生在培养自信心的基础上更多的了解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缺乏一定的锻炼, 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受到网络时代的影响,现如今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了网络的奴隶,网络化的时代取代了很多的事物,然而当代的大学生对于体育活动也是缺乏了解和认识。所以才更加的需要去培养学生进行一些体育方面的活动,加强自身的锻炼和体育意识。在体育锻炼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体能方面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该项困难,就一定要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体育活动其实最需要的就是坚持不懈的精神,每当自己的体能消耗很多的时候,就一定要想想自己的人生观还有价值观,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一定要坚持体育活动,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3.让学生在不断的锻炼当中追寻心中的目标。心理素质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当代大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在锻炼自己身心健康的同时还可以追寻自己的目标。当代学生的目标经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如果可以在体育活动当中通过培养自信心和心理素质来加强学生的对于自身目标的追寻是非常重要的。综合情况来看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和对心理素质进行有效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不仅仅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活动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体育当中时刻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有着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着正确的人生方向。
4.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现在的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克服困难的心理能力非常差,然而体育活动教育正是能够激发学生自信心的时候,在体育活动中经常会涉及到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的项目。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班会;教师;学生;互动;活动方案
一、中学生身心发展历程
中学生有着非常特殊的青春期的身心特征,学生会从以下几点方面思考问题:我有何身体特征?长辈如何期望我?我的学业、人际关系如何?我的现实环境有何条件限制?这些问题都需要自我统整,对于身心迅猛发展而又缺乏生活经验的中学生来说,自我统整绝非易事。因年龄、能力、经验、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同学的状态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统整性危机,失去生活的自信心、价值感、充实感,会经常莫名的空虚、困惑、烦恼,甚至精神崩溃。对外而言,可能产生人际关系欠佳、对社会不信赖等状况,所以这个阶段是关系他们一生发展的重大时期。班主任在班会中,渗透团队心理辅导,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谨慎地引导他们绕过人身道路上的误区,朝着完美人格的目标前进。
二、精心设计班会活动方案,让学生在互动中成长
在班会活动中,为了有效利用集体力量,引发学生在班集体中互动和成长,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活动方案。一个好的活动方案,往往可以激活整个班级,使学生各种潜在的成长困惑浮出水面,在讨论、交流、趣味活动中体验和感悟,从而达到一定的辅导效果。
1. 初一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从小学到中学学习习惯、方法、规律的转变,开展自我意识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正处于高峰状态的“自我中心”意识,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可开展“我的团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认识我自己”“学会听课”“远离考试焦虑”等心理辅导班会。如在“我的团队”的班会中可设计活动——为团队命名:全班分成若干组,要求每个组针对自己所在的小组设计组名、组徽、组歌,说明设计理念,练习唱组歌,进行小组比赛以增强集体荣誉感;在“认识我自己”的班会中,可设计活动——戴高帽:班级分成若干组,每组围坐,依次请一位同学坐在中间,头上戴一顶高帽,大家轮流说出他的优点及欣赏的他的特别之处,进行优点轰炸,最后进行访谈,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初二年级:学习难度加大,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同时初二学生在生理发育上已接近成人水平,突出青春期性心理辅导、异性交往辅导很有必要。可开展“学习习惯自我矫正”“意志品质的挖掘”“助人和自助”“友谊地久天长”“淡淡的芬芳——异性间的交往”等主题班会活动。“在学习习惯自我矫正”的班会中设计活动——生活馅饼:班主任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圆,这个圆代表一天24小时,让学生自己估计一下(包括睡眠、上课、上网、家庭作业、体育锻炼、做家务、看电视、吃饭、复习功课)每一项所占的时间,然后将自己的生活馅饼按各项比例加以分割,画在自己的纸上。通过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生活安排作具体的、客观的、系统的分析与检查;在“意志品质的挖掘”的班会中设计——品质排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优秀品质一览表(如勇气、善良、坚毅、大度、乐观、合作、负责、真诚、宽容等),每人发一张,分组活动。每个学生将这些品质排序,组内分享,最后各组组长发言全班交流。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并进一步认识自己内在的品质,并对各种被人们所认同的优秀品质作出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
3. 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心理压力较大,可开展抗挫折辅导,以帮助学生用更强的耐挫力和更切合实际的目标来面对考验。班主任设计班会“在磨难中成长”“天生我材必有用”“敢梦成真”“我的成长——三年回顾”“毕业前我在想什么”。“在磨难中成长”主题班会中设计续写故事、诊断开方——班级讨论为遇到困难的学生出谋划策,学生通过分析、商量、找问题、找克服困难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认识。“敢梦成真”班会设计活动:一杯水的容量。要求一个学生往水杯里倒水,直到水盛满不溢出为止,提问学生如果此时将曲别针放在盛满水的杯子里能放几个?学生回答完各自的猜测数字后,现场找学生把曲别针一个一个地往水杯里投放。由于担心水会溢出来,学生的动作会减慢,老师鼓励学生继续放……演示结束时,学生们会惊奇地发现结果和他们猜测的数字有意想不到的差异。这看似满得不能再滴入一滴水的纸杯竟能放进那么多回形针,在观看实验的同时,学生的心好似也被慢慢动摇了。为何不让自己也大胆地尝试,在自认为饱和的思想状态下,还能够容纳很多内容进去,那么你的人生依旧是值得为理想去奋斗的。
三、开展心理班会对教师的要求
班主任在开展此类活动前,首先要阅读大量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以增加必备的文化底蕴,阅读大量书籍,在开展活动时就可以逐渐深入到学生中。在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时,班主任应该坚持以下一些原则,让活动思想真正浸透到学生的心房:
第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课,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尊重、真诚、理解的关系。在活动中,教师要专心聆听学生发表意见,不要轻率地对学生的观点横加批判,教师对学生要胸怀坦白,决不要掩饰自己。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其中一员的身份谈自己知识的感受,让学生觉得可亲可信。
第二,创设良好的集体氛围。团体辅导活动不是在任何一个群体中都能进行的,他需要以良好的集体舆论,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自由的气氛为前提。良好的集体舆论在活动中往往可以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一个有良好氛围的班级集体往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保证。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心理活动班会是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的活动。学生自愿、自主地参与是活动顺利開展的动力机制。在选择主题时,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动机。当学生还不具备这种动机时,教师应设法引导、培养。
第四,做好教育活动的准备与小结。在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是绝对的旁观者。教师应该像导演一样对活动的过程进行精心构思。
第五,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教师在进行教育及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发展的观点、创新的思维来对待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洞察力,具备创新的意识与勇气,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设计出经典的主题与活动,让学生乘心理健康之舟到达人生理想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钟志农. 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 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
[2] 胡晓华. 学生心理辅导案例新选[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3] 林春,金琰.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辅导[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9.
[4] 刘海虎. 绽放心灵的玫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M]. 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9.
“普及心理学知识、缓解学生群体的心理压力、消除其个体心理疾患,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形式,不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发挥学生在自我教育、服务中的作用,帮助我校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二、活动主题: 给心灵一片晴朗的天空。
三、时间:10月25日
四、具体安排: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内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青春期教育讲座
时间:10月25日(星期二)课外活动 主讲人:于桂英
地点:阶梯教室
内容:
1、“关注健康,从呵护心灵开始”签名活动
2、放飞烦恼活动,把自己的烦恼写在小字条上,塞进气球,放飞自己的烦恼
3、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生活辅导;情绪情感;失眠困惑;网络依赖;异性交往;压力应对等。
4、青春的萌动(学生恋爱观的引导教育)
五、注意事项:
(一)、做好系列活动的宣传工作。要借助校园广播、校刊、校报等媒体用文字或图片材料进行宣传,扩大在学生群体的影响。
(二)、各班级要积极组织和动员学生参加相关活动。
(三)、做好活动的拍摄,及时撰写通讯稿。泽库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巩固己有的成绩的同时,本着促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深入健康地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的同时,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入手,完善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网络,还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继续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健康、系统、全面、有效地展开。回顾过去的一学期我们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规范性、有序性、系统性、生动性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渠道之一,也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色,是我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利于我校心理选修课程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也有利于以点带面,促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开展。基于以上的认识,本学期我们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规范课堂进程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首先,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和上学期相比有两个不利条件:一是心理教育课时总量减少,二是要求选修心理素质课的学生增加了许多。为了给学生充分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机会,我们调动了所有可用的资源。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的人数。本学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有工作的教师增加到3位。除曲国茂老师这位专职的心理教师外,于桂英老师、心理健康教师的增加间接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同时,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间。曲国茂老师利用周一和周五中午时间给学生做心理健康辅导。通过这两种方法,解决了因心理健康教育课时的减少学生无法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问题,使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本学期,我校约有600名学生在本学期接受了系统的全面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从规范课堂教学着手,保证上课的质量。一是加强集备。我们组成了以曲国茂老师为组长的集备组。把周三下午作为集备时间,大家共同讨论。这样不仅加强老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规范了课堂进程、上课的内容和上课的进度,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有序化,避免了心理健康课的无序化和随意化。二是和学生制定课堂契约,同时把平时的考勤、课堂表现、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学生的成绩挂勾,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避免学生把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当作混学分课。
再次,继续转变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旧框框中解脱出来,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用为中心,以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和设计者,课堂进程的引导者。本学期,我们努力设计好每一堂心理课,尽量做到以活动为主,以学生的体验为主,在心理教育课堂中运用心理测验、录像、音乐、心理剧、讨论等多种手段。这样做的效果就是使每位学生在课堂进程中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真正做到全体学生参与,学生在热烈有趣的活动中情感得到体验,行为得到训练,同时他们在活动中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增进了学生间的人际信任和合作观念,使课堂环境更加融洽,课堂效果更加明显。
以上的改进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真正成了学生放松身心,完善自我的催化剂,这种改进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得到家长、学生、老师的一致好评。
二、扎实工作,拓宽渠道,加强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辅导在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及社会,充分发挥潜能,有效适应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学期,在个别心理辅导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巨大的成效:
1、坚持实行了辅导员工作制度,心理辅导员值班时间:周一至周五为面对面咨询时间;
2、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栏,课堂上促进,课外广播,班主任工作等让学生特别是初一新生能尽快了解心理咨询的时间、地点、方式。
3、增加了心理咨询的方式,不仅有个别面询、电话咨询,还增加了网上咨询。通过宣传和拓宽心理咨询渠道,接听电话、接待来咨询的学生、网上咨询等,在来咨询的人中有一半以上是初四学生,来咨询的问题主要是学习问题、情感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这也说明了我校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对心理问题的回避转变为能积极主动寻求心理上的帮助。在做好个别辅导的同时,针对初四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的实际,我校在本学期中考前给初四的学生举办了以“如何复习迎考”为内容的团体心理辅导,给初四学生把好学习考试心理关,使学生能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考试。
在这寒冬的清晨,你是否感觉自己钻出被窝的那一瞬需要越来越多的勇气?
在这料峭的季节,你是否担忧自己对抗甲流的信心正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
在这成长的年龄,你又是否紧张自己的学业发展在新文秘杂烩网的征途中将何去何从?
……
有人听后,说:懒惰和温暖的被窝使我犹豫;
有人听后,说:害怕和肆虐文秘杂烩网的甲流令我软弱;
又有人听后,说:失败和严峻的竞争让我沮丧。
……同学们,你是不是也有上述感觉文秘杂烩网呢?在人生成长的关键季节里,我们的身心将会受到种种压力的考验,我们的成长环境也必将是“机遇”与“困难”共存的。如何化解压力,摆正心态,积极的变“困难”为“机遇”,有力的用主动换被动,相信这是万千学子迫切想知道答案的问题。为此,我校团委和心智家园特于12月7日~13日联合打造了一道丰盛的“精神饕餮大餐”——××中学“心理健康周”活动,相信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活动内容将会对你的中学生活,尤其是心理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一、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的贯彻学校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我校决定对学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二、活动时间: 11月23日15:30—17:20
三、活动地点:一年级教室
四、参加人员:全体学生和各班班主任
五、主持人:徐主任
六、主 讲:康倩老师
七、活动要求:
1、要求各班同学,准时参加讲座,不得无故缺席。
2、各班应到学生由班长指挥有序进入会场,不得大声喧哗。
3、在讲座过程中,积极参与,认真聆听和思考。
太坪完小
1 研究对象
以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东坪镇杨林学校初中二年级 (1) 、 (2) 、 (3) 3个班共1 2 0名学生 (男6 9名, 女5 1名) 。根据中小学篮球课教学内容的特点, 本文将其篮球课教学的准备活动内容实验设计如下: (1) 徒手类:慢跑——徒手操——柔韧性练习; (2) 带球类:原地趣味球性练习; (3) 游戏类:集体做站立胯下头上依次传接球练习; (4) 综合类:慢跑——球性练习——篮球游戏 (地滚球比赛) 。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查阅了大量有关中小学篮球教学的文献资料, 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以篮球和心理学相关知识为支撑, 按其要求设计学生调查问卷, 对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感觉、注意力、情绪、兴趣及课堂气氛等问题展开问卷调查。经特尔菲专家法检验问卷具有一定的效度。通过裂半法, 经斯皮尔曼---布朗公式r2=2r 1/ (1+r 1) 校正得:r 2=0.9 3 7表明问卷信度可以接受。
2.3 统计分析法
用SPSS11.0统计软件, 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 使整个研究过程和结果更加严密、科学。
3 结果与分析
3.1 徒手类准备活动对中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
在本次实验设计上, 徒手类准备活动包括慢跑、徒手操以及柔韧性练习。通过徒手类准备活动对中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查和实验教学的观察, 可以看出:中学生参加徒手类准备活动的态度是认真的, 而且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但通过对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 (见表1) :徒手类准备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十分集中”只有18%, 是这四类准备活动中最差的一类;而“基本集中”却是四类准备活动最好的一类, 所占的百分比为53%。在情绪方面, 学生的“高涨情绪”是四类准备最差一类, 只有29%, “情绪一般”的学生最多, 所占的百分比为5 8%;在对徒手类准备活动兴趣的问卷调查中, “有兴趣”所占的百分比是四类准备活动最差一类, 所占的百分比为3 3%;而“兴趣一般”却是四类准备活动中所占的百分比最高。在对课堂气氛的问卷调查中, 徒手类准备活动的课堂气氛是四类准备活动中最差的一类。由此可见, 四类准备活动的四方面 (注意力、情绪、兴趣、课堂气氛) 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徒手类准备活动相对于其它类别准备活动, 具有简单便于安排与组织教学的特点, 而在“提高兴趣、积极性的调动, 注意力的集中”等方面却表现出较弱的态势[1]。这可能除了其新颖性、趣味性不够突出外, 还与学生对课堂常规准备活动产生厌倦感有关。再者, 徒手类准备活动运动强度与运动量普遍较小, 有些时候学生做完了徒手类准备活动后, 有些关节和韧带未必能活动开 (尤其在寒冷季节) , 很容易引起运动损伤, 效果不好还不利于基本部分的顺利进行。
3.2 带球类准备活动对中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
带球类准备活动应该与篮球专项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实验整个过程中让学生球不离手, 这不仅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性高、情绪高涨以及课堂气氛好, 而且对增加球感、巩固与提高篮球基本技术、发展专项身体素质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2]。在对实验过程的观察中可以发现学生拿到球后, 他们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对于准备活动是乐此不疲。但带球类准备活动也有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组织教学方面, 这主要是带球类准备活动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3.3 游戏类准备活动对中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
在本次实验设计中, 我们在有球的基础上结合简易的游戏从而开展游戏类准备活动。从表1可以看出, 游戏类准备活动中的“注意力十分集中”、“情绪高涨”、“有兴趣”以及认为“课堂气氛好”的学生人数最多, 居四类准备活动之首;而在“注意力基本集中”、“情绪一般化”、“兴趣一般化”以及“课堂气氛一般化”四个指标止, 它居四类准备活动最尾一类。
本次实验我们采取了一般与专项相结合游戏类准备活动。众所周知, 游戏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争性, 对学生的参与动机、练习热情、情绪提升都有激发作用。另外, 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中学生, 他们正处于好动、好玩、好斗的年龄阶段。因此, 他们对游戏类活动有一种偏爱, 能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活动积极性, 并且能集中注意力。但游戏类准备活动也有不足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技术的提高, 巩固基本技术及组织教学方面。造成这些方面的不足主要是由于游戏本身性质所致, 因为游戏本身的组织工作相对复杂, 在进行的过程中学生的兴奋性相对较高。与此同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游戏本身的目的性。
3.4 综合类准备活动对中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
综合类准备活动是把前三类准备活动综合一起, 根据研究目的、内容以及篮球课的特点。从表1可以看出, 综合类准备活动在“注意十分集中”、“情绪高涨”、“有兴趣”以及“课堂气氛好”所占的百分比仅高于徒手类准备活动, 名列倒数第二。在男、女学生对四类准备活动的爱好差异调查中, 综合类准备活动的人数也只略高于徒手类准备活动 (如表2) 。再者, 由于性别上的差异, 男、女生之间在不同类型准备活动的兴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来看, 虽然综合类准备活动并没有太多突出的优点, 但它却是集中了徒手类准备活动的全面性、带球类准备活动的专项性、游戏类准备活动的趣味性。因此, 综合类准备活动在内容上显得丰富多彩, 形式上表现出多样性, 练习难度上适中。
4 结论
(1) 综合所取得的数据, 游戏类准备活动比其它三类准备活动受学生欢迎程度最高, 其次是带球类、综合类、徒手类。
(2) 由于存在性别的差异, 男、女生在四类准备活动上所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性。
(3) 通过问卷调查与实验观察过程中, 发现影响准备活动的因素很多, 如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教师组织的节奏、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气候、场地条件以及运用的时机等等, 这些都会对准备活动的效果产生影响。
(4) 篮球课的准备活动除了身体活动以外, 还应重视向学生传授活动方法。四类准备活动均应该占有一定的比例, 必须根据课的目标、内容、任务以及场地、器材的条件, 恰当地选用。
摘要: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 调查与分析篮球课不同类型的准备活动对中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 (1) 游戏类准备活动最受学生欢迎, 其次是综合类、有球类、徒手类; (2) 本研究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加合理地选择、运用准备活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篮球课,中学生,准备活动,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陶利.利用准备部分培养学生“球感”的方法初探[J].山东体育科技, 1999 (3) :62.
[2]沈思.对体育课中不同准备活动兴趣的探讨[J].苏州大学学报, 1995 (2) :89.
[3]王虎.排球课准备活动学生心理状态浅析[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 (3) :94.
[4]林明祥.排球教学准备活动之我见[J].体育师友, 2000, 20 (4) :60~63.
[5]吴志超.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2.
【关键词】课外体育;中学生;素质培养;身心健康
现代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当做教学活动的重点,因為除了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外,心理素质的发展也是很必要的。中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和生理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关注虽然能够有效的提升其身体的素质,让学生的身体更加的健康,但是因为缺乏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关注,所以学生的心理情况可能出现一些不乐观的情况。其主要的表现就是,在中学阶段,学生可能会出现抑郁、内向、不愿意交流等问题。这些都说明学生的心理其实是有问题的。这个时候,通过科学的锻炼其实是能够解决好学生的这些问题的,但是如何利用体育解决这些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足够的经验可以让现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借鉴,所以教师应该在实践中摸索和积累经验,找到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最有效的办法。
一、当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实际情况
就当前的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实际情况来说,其是有比较大的问题的。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这样一些方面。首先是视力的问题。当前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当前不少中学生的视力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问题。这说明学生没有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其次,在进行肺活量的测试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明显的看到,学生的肺活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甚至有一部分学生的肺活量明显的低于平均水平。再其次是肥胖的问题。通过实际观察我们就已经能够看到,当前不少学生都比较肥胖,这说明学生的锻炼的方法是有问题的。因为学生缺乏锻炼才会变得肥胖。而肥胖会带来大量的问题,比如说心血管的问题、血压的问题、血糖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威胁到了学生的身心的健康的发展。最后,当前学生的跑步的能力也出现了巨大的问题。不少学生的跑步成绩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问题是爆发力的问题。当前不少学生因为肥胖的问题,其已经没有办法坚持跑完甚至一圈。而五十米跑步甚至有不少学生的成绩远远的低于平均的成绩。这说明学生的身体素质出现了巨大的问题。此外,从我们的调查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当前学生的实际锻炼的情况是很有问题的。这主要体现在,不少学生的每周的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有不少的学生根本就没有体育锻炼。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当前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必然出现问题,因为缺乏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必然会出现问题。而因为缺乏锻炼,所以学生没有办法派遣心中的情绪,所以长时间的情绪的挤压也会让学生心理出现问题。
二、为什么要通过体育锻炼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水平
1.课外体育活动能够让学生养成锻炼的好习惯
通过体育活动,教师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没有教师的有效的引导,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基本都是采用自己的摸索,这样学生虽然也会进行一定的锻炼,但是实际上,以为缺乏有教师的有效的引导,所以学生的锻炼的效果是有问题的。并且因为使用的方式不是很科学,所以学生经常会因为感觉不到自己的能力的提升而最终丧失进行锻炼的兴趣。而在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则可以养成良好的锻炼的习惯。这是因为,在生活中长时间的锻炼会让学生疲劳,但是长时间的学习也会让学生感到压抑。这个时候通过锻炼学生明显的可以感觉到自己比较舒服,心情也比较放松。此外,通过锻炼学生也能够感觉的到自己在面对挫折和一些消极的情绪的时候,能够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好这些问题。这些因为对于学生的运动习惯的培养都能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2.让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社交的能力
在进行锻炼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交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学生的能力的不仅仅应该限制与锻炼技巧,而且还应该包括学生的其他的能力,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这是因为体育活动大部分都是需要学生相互之间进行配合才能够完成的,这样一来,原本比较陌生的人之间就有了比较多的接触的可能。在接触的过程中,学生就可能会对彼此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社交能力也必然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举个例子来讲,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社交的能力。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会让学生先进行一定的热身的运动,热身运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先活动起来,为后面的运动做好准备。而后笔者会让学生男女混合起来进行分组,而后让每一个小组进行比赛。比如五十米往返跑、四百米接力等,这些活动都需要团队的力量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进行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和队友相互配合,在运动的过程中,学生则需要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有更多的交流的机会,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交流,提升学生的小组凝聚力和小组的荣誉感,笔者会有意识的建立一些奖励和惩罚的机制,通过这种机制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去。而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笔者则会让输掉比赛的学生当中表演一些活动,以此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的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
3.利用体育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科学的利用体育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样能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利用体育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生的血液的流动是有关系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的科学的锻炼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敏锐。此外,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到,体育锻炼不是简单的进行运动,身体锻炼固然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但是教师要注意到,在进行身体素质的锻炼的时候,教师还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心理的发展,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拓展训练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心理的发展。
现代体育活动对于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和心理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的利用体育活动能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帮助,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科学的利用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让学生得到真正全面的训练,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会来.中职体育教学中影响终身体育的因素及措施[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11).
[2]汪 健.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应用探析——浅谈初中体育课堂的游戏教学[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
[3]孙建忠.克服不利因素影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中学体育课中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因素及改进方法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0(55).
心理健康教育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当代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它的内容已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观点、以及实际的生活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就必须兼顾他们的身体、心理两方面的健康。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确保学生健康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其具体目标为:
(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三)、培养学生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创新,发挥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
(四)、培养成学生学会生活,增强学生人格协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平等性教师要使自己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自觉地意识到师生双方在人格上享有同等地位,并且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师生双方在人格上享有同等地位。尊重性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言
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敢于暴露自己的观点,老师不要轻易地评价。参与性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到心理行为训练中,完成训练任务。学生自始至终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师要让每个学生有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其教育内容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时期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人格、情感和意志的辅导,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3、人际关系心理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多维的、错宗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之中,可以说协调、处理人际关系是中学生经常遇到,不可回避的事情,因此,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在政教处的统一安排下,心理健康教育小组对高一新生入学开展了“走进新学校”的讲座。这次讲座对帮助高一新生如何认识高中生活、更好地开始高中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开展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针对各年级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学习阶段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利用各种渠道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通过讲座、观看心理学影片及心理测试等形式多样、内容多采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倡导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达到“健康、快乐、成功”的目的。
三、建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现心理咨询室已成为学生们解惑、倾诉烦恼的地方。有的刚开始从拘束、害羞地进门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心理咨询;有的从以试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心中之烦闷。
四、注重理论学习和总结实践经验。
在工作中,我们还很注重理论学习和总结实践经验,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今后工作努力方向
1、坚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以科研带动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向更高一层的台阶。
2、继续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方面的探索研究,力争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方面创出一片新的天地,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增添新的内容。
3、要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对个别有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的个别辅导,争取积累更多的经验。
4、应加大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力度和深度,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促使家校合一,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有探索的勇气,但更需要有行动的决心,在行动中不断创新、改善。对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途径、内容与模式,我们还将进一步摸索和研究,我们希望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以及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以便更加科学、有效地搞好这项工作,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实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问题 对策 意义
近年来我国有关调查表明,心理疾患的高发病率已经成为当前危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突出问题。我国青少年中约有35%左右的人存在着障碍性心理表现。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1.智力问题。学生的智力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动症、学习技能障碍、智力异常、注意力涣散、厌学、创新能力不足、动手能力差等。
2.情绪问题。意志是有意识在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学生的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症、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与攻击性行为等。“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对分数的错误看法是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的最重要的原因。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3.意志问题。意志是有意识在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学生的意志问题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感情冲动时无法控制自己、经不住外界诱惑。
4.人格问题。学生的人格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控力差、怯懦、自我中心、自卑、自闭、不合群、不善于合作等。“长期以来我们社会比较注重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劳动者,这当然无可厚非,然而这种教育倾向过于注重社会价值取向,而忽视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1)攻击性行为。攻击是宣泄紧张和不满的消极方式,攻击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攻击,二是转向攻击。前者是将愤怒发泄到其他的对象上。自我折磨、自我虐待或自杀也属于转向攻击,其特点是把攻击对象转向自己。“老师和家长可以采用“转移注意”法,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给予较多的关注,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一些有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这样可以培养兴趣、陶冶性情达到根治的目的。”
(2)逆反心理。他们的自我意识获得空前发展,但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他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怀疑或攻击别人,但又容易片面、缺乏事实根据。
(3)不合群现象。主要原因是父母和祖辈的溺爱缺少与其他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机会,学校教育中缺乏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人际圈子狭隘,易嫉妒的个体,敏感多疑,气量狭小,很难与人敞开心扉交流,建立真正的友谊。”
二、解决措施
1.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并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网络咨询、开设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惑。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该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
2.建立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与沟通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各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发挥家庭的作用,使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校刊、校报、橱窗等形式,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4.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之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一般每学期不少于10学时。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只重视生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而极少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其结果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使生理健康得不到保证,这已为大量事实所证明。因此只有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得以重视,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所以,必须要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所以开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社会心理环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动力,其意义不可低估。
四、结论
我们坚信,依据全面发展理念和素质教育精神而提出的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标准,必将极大地推进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但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9-156.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何先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7]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计划】推荐阅读:
中学心理健康计划07-26
中学生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06-24
中学心理教案07-16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09-26
心理医生谈中学生心理健康12-03
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10-03
中学生心理调查09-22
中学心理课教学总结10-28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09-10
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