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的教学方案设计(通用13篇)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说明文的朗读技巧,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并能运用说明方法介绍某种动物的某一特点。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野生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基本的说明方法,介绍事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鲸》。
1.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鲸的?
2.你们认为《鲸》这篇文章写得怎样?预设答案:生动、有趣
过渡:是的,作者能把深居于浩瀚大海里的鲸描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具体,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鲸》的写法。
二、研读课文,感悟写法
(一)精讲第一自然段。
1.分别请男、女同学读不同的两段话,再说一说哪段写得比较生动具体?
2.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教师点拨朗读技巧。
3.体会鲸的庞大,探讨说明方法。板书: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指名汇报,教师相机点拔:说明方法的特点,用法的好处(鲸特点)等。过渡:这一段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把鲸写得很大很大。说明方法并不是只有3种,常用的还有:板书(打比方、分类别„„),我们继续往下学习,看看有有哪些新的发现。
(二)自主学习第2至7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请默读2-7自然段,把运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用“——”画出来,再读一读,想一想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自主学习,主动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结合汇报情况点拨重点句段。
出示1:他们在海里游的时候„„二千多公斤。
把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中的“吸进”与吞进嘴里的“吞进“调换一下,行不行,为什么?
出示2: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喷泉一样。
3.再现有趣的鲸,配乐、全班齐读重点句段。
须鲸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公斤。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鲸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过渡:学到这里,相信同学们都明白了,是因为作者用了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才能把鲸写得如此生动有趣的。动物界里有趣动物有许多,请看《大熊猫》也来了。
三、拓展学习,运用写法。
1.以读引读:先读短文《大熊猫》,同桌讨论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用的好处。指名回答。
过渡:看来这些说明方法还是百用百灵的,我们也来大显身手,试一试吧。
2.以读引写:运用说明方法,用一段话描写某种事物的某一特点。小组交流,推荐同学上台读。其他同学听并说出用了哪些说明法,作者给回应。
四、整体回顾,学习总结。
根据板书小结:课上到这接近尾声了,通过学习《鲸》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认识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还走进了鲸,了解了鲸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任选一题。
1.写一份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2.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附:板书设计
9鲸
请看A教师的教学流程:
1.自主默读,提炼鲸的特点。
学生默读后,教师组织交流,明确课文第1自然段写了鲸“大”的特点。
2.小组交流,明确说明方法。
教师要求四人学习小组间交流、讨论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写了鲸“大”的特点。
3.全班交流,小结说明方法。
此环节,教师指名学生读句子,并说说该句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写鲸“大”的特点。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梳理了该自然段运用到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并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做批注。
4.课堂练笔,迁移运用。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文具盒、小闹钟的图片,要求学生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写一小段说明文字,之后组织交流、评议。
同样是第1自然段的教学,B教师的教学流程如下:
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想想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
指名汇报。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表现鲸很大的特点。
2.教师启发引导,体会列数字方法的用途。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师:十六万公斤是什么概念?
生:一百六十吨。
师:一吨是一千公斤,张老师才六十公斤,最小的鲸就有多少个张老师重?
生:三十多个!
师: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让读者很明确地知道连最小的鲸都有大约三十个成年人的体重,说明鲸是很大的动物。
3.句子比较,体会作比较方法的用途。
(1)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2)我国发现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
学生比较句子,讨论交流。通过交流,学生体会到:作者用比较的方法形象地写出鲸是很大很大的动物。
4.加强巩固:说说下面句子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这棵树真大啊!它高有15米,直径有2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大铁塔。可能你见过非洲桉树,形状很像它们。
(2)暑假里,我们一家人去爬山,来到山脚下,看到巍峨的青山,我不由赞叹:“这山真高啊,最少也有2000米高。”爸爸摸着我的小脑袋说:“是呀,的确是高,我们站在它的脚下就好像小蚂蚁一样。”
从以上教学流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两位教师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不同理解。在课后的研讨活动中,两位教师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想法。A教师认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要落实在“写作”上,“写作”才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本义。教学环节中设计运用说明方法介绍文具盒和小闹钟的小练笔,把写“挤进”了课堂,很好地实现了从读到写。
B教师则认为,引导学生通过句子比较等方式体会课文语言的表达形式,进而感受说明方法的运用,使说明对象更生动更形象,这是阅读,是理解,也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其实,两位教师的理解都不甚全面,前者强调了“运用”,后者强调了“理解”。那么,《语文课程标准》所指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真正含义是怎样的呢?
一、写作,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吗?
不可否认,阅读教学以内容分析为主,忽视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忽视言语形式的体会,忽略运用与实践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依旧存在。但是,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明确定性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之后,许多教师又表现出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浅表性理解和片面追求,教师急于从课文中抽出语言形式或语言知识,(如:说明方法)急急忙忙地开始“练笔”,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从以上教学片段中不难看出,A教师的意图在于让学生懂得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仅此而已。在学生知道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后,教师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已知道这些说明方法,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运用,而且知道说明方法就意味着会运用说明方法写一段话,因此设计了看图片进行小练笔的教学流程。教师善意地认为,如此一来,也就实现了从读到写,从学习到运用的迁移。但从课堂呈现的效果来看,足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无法在十分钟内写好一篇说明性小短文。可见,学到了知识,并不意味着会运用。
二、理解,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吗?
这里所指“理解”做两重解释,一指理解课文内容,二指理解语言形式。单纯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从内容到内容,从分析到分析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遭受诟病的主要方面,这也是应该极力摒弃的。但是,是不是提“语言文字运用”之后,阅读教学就无需“理解”了呢?
在B教师的教学片段中设计了将原文句子与修改后句子作比较的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后明白作者用“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样的句子,形象地写出鲸大的特点。可以看出,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鲸大的特点和“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的时候,是基于语言文字,是紧扣语言文字,凭借语言文字达成对内容的理解和对说明方法的形象感知。这就是从运用的角度学习语文,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是阅读教学所需要和追求的“理解”。
阅读本身就是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们再反观B教师的教学设计,就会发现B教师侧重理解语言形式,但在运用语言形式方面显得不足。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将B教师教学流程中“说说下面句子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做如下改进:
同学们,你们能通过恰当使用说明方法将以下的句子说得更具体形象吗?(横线为需填写的内容)
(1)这棵树真大啊!它高有15米,直径有2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大铁塔。可能你见过非洲桉树,形状很像它们。
(2)暑假里,我们一家人去爬山,来到山脚下,看到巍峨的青山,我不由赞叹:“这山真高啊,最少也有2000米高。”爸爸摸着我的小脑袋说:“是呀,的确是高,我们站在它的脚下就好像小蚂蚁一样。”
下面是我在教学六年制语文第九册《鲸》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大家回去搜集有关鲸的资料,这节课我们来共同交流一下。
生1:我在《十万个为什么》中了解到抹香鲸体内产比黄金还贵重的龙涎香。主要是由于抹香鲸捕食乌贼、章鱼等头足类动物,肠道内受刺激分泌的。
生2:我在《百科全书》中了解到,美国人驯练虎鲸,在海底看管鱼群,像猎狗看羊群一样。
生3:我了解到鲸鱼会搁浅,会集体自杀。
生4:我了解到由于海洋和大气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的捕杀,鲸在濒临灭绝。
(这时,一位男生在下面若无其事地说了一句:“灭绝不灭绝,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周围几位同学随声附和,令我十分震惊。我知道,这位男生成绩在班里一直无人能敌,读的书较多,一向深受老师的宠爱、同学的崇拜。)
师:很好!你们不仅认真搜集了,而且介绍得非常清楚。老师也去搜集资料了。在搜集资料时,老师还了解到另一个新闻,科学家想从恐龙化石中提取恐龙基因,从而再造恐龙。你们喜欢恐龙,看过恐龙的故事吗?
生:我看过《恐龙王国》。
生:我也看过,可好看了。
(这时,学生热情洋溢地议论起电视剧,我只笑着听,不言语。过了一会儿。)
师:你们都那么爱恐龙,想亲眼看看恐龙长得什么样吗?
生(齐):想。
师: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生(表情各异,有失落,有严肃):不能。
师:我们可以从影视、书报中认识恐龙,但我们无法亲睹他们真实的面目。利用基因再造恐龙,也只是幻想而已。由于环境的改变,人类的捕杀,每天都有许多物种像恐龙一样在灭绝,我们再也无法拥有它们。
师:大家请看我们窗台上的金鱼缸,你们喜欢哪一个?
生(齐喊):有鱼的。
师(捡起早上死去的那条金鱼,放在空缸里):是吗?
生:喜欢金鱼活着的那个缸。
师:这是多么平常的事儿,你们喜欢金鱼,因为它活着,它有生命,它给予我们很多很多。想一想,从金鱼来到我们身边,它们给予了我们什么呢?
生:它们长得漂亮,很可爱。
生:它们游来游去,有意思。
生:我学会了喂金鱼。
生:今天金鱼死了,我很难过。
……
师:这些小小的生命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欢乐。而那条金鱼的死又叫我们难过。金鱼使我们的教室变得更有生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了。你们说金鱼与我们有关系吗?
生:有。
师:那么,想想,鲸鱼的灭绝与我们没关系吗?
生(坚决、肯定):有。
师:同学们,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有它的价值,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所以,我们应该热爱、珍惜地球上的生命,也应该感谢带来金鱼的同学。老师希望你们有机会到大海里或水族馆里亲眼看一看我们的朋友——鲸。(师鼓掌)
生(鼓掌):好。
师:今天,我们要写一篇小练笔就是《鲸的自述》。大家自由交流你们搜集的资料。
反思: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播知识的任务,还要让学生感悟美,学会爱,教育学生关心自然和生命,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向往追求美好情感的品质。语文知识可以自学,学生的思想出现问题时,老师不能轻视,更不能任其发展,教师应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美好的品质、健康的思想情感影响一个人积极追求的精神意志,也是一个人一生幸福快乐的基本素养。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交流信息,然后完成小练笔。发现学生对鲸的淡漠时,我把这一教学任务留给他们合作完成,而把话题转入了谈论恐龙,因为我知道孩子们都很喜欢恐龙的故事,有关恐龙的影视他们也喜欢看。在其无限喜悦的时候,让他们深切体会到恐龙的灭绝成为我们人类无法弥补的遗憾。同时,身边的金鱼则生动、形象地让他们感受到了自然界万物的生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因为这个世界生命的存在而多姿多彩。从而完成了对他们思想情感的启发教育。
后来,我发现班里关注金鱼的学生更多了。在小练笔中,学生的想象飞向了蓝蓝的大海,文章不仅介绍了鲸的有关知识,而且被赋予了孩子般的性情,它们天真可爱,它们有着与人类和平共处的渴望。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3、了结鲸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2、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世界上生存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海洋里,那么,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学生自由说),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26课。
2、板书课题:
26、鲸
一、督预示标。
1、掌握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我会读字宝宝
鲸
肢
滤
判
胎
敞
鳍
腭
捕
吨
肺
潜
读词语,我最棒.哺乳
鲸鱼
过滤
判断 胎生
宽敞
鱼鳍
肺部 倾斜
锋利
寿命
粗矮
二、自学梳理。
1、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来介绍鲸的?
2、在介绍鲸的特点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出相关的句子。
三、小组答疑。
1、课文主要写了鲸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形体、进化、种类、生活习性)
2、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面表格。
四、展示评价。
1、学习1——3自然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展示表格。
3、学习5——7自然段,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是从哪几个方面写鲸的生活习性的?
五、联系拓展。
同学们,鲸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多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看下面这些图片,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出示图片)
六、总结导预。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虽然我们对鲸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了解的不够,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继续去探索海底世界的奥秘吧!
七、布置作业:
1、学习课文中介绍鲸的写法,介绍你喜欢的动物.2、按照我们的预习三步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介绍鲸的知识
2、鲸的形体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在介绍鲸的形体特点时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及好处。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一些有关鲸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教师简笔画)老师画的是什么?喜欢吗?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在这美丽的蓝色海洋中,鲸被称为“海中之王”,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它的形体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鲸的许多知识,对鲸非常感兴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鲸”这篇文章,看一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鲸的哪些知识,是怎样介绍的。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交流读书成果
师:同学们刚刚读完了课文,谁能说说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鲸的哪些知识?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中体现?(学生汇报)
大(1)
鲸 进化过程(2)种类(3)
生活习性(4-7)
过渡:有关鲸的这四方面知识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点?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重点去了解一下鲸到底有多大?
三、精读第一自然段
1、过渡,自由读。
师:鲸很大很大,但如果只是单纯地说大,我们还是不能准确地感觉到鲸到底有多大。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说明鲸的“大”的并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
2、交流汇报成果
3、教师小黑板出示: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最大的有()万公斤,最小的也有()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公斤重的鲸,有()米长,舌头就有()头大肥猪重。()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
读一读填后的句子,说说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认识鲸的特点及各种说明方法。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体会出:“列举数字说明”,准确地说明了鲸的体重、身长。“比较说明”,以熟悉的事物比不熟悉的事物,以象作比较,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相比较,说明鲸形体之大。“举例说明”,用“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的事例,更直观形象地说明鲸整个形体之大。(教师相机板书)
6、教师小结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恰到好处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就会使读者更准确、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所说明事物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指导朗读,读出鲸非常大的特点。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故事:太平洋地区的鱼类要举行一次运动会,各种各类的鱼都聚集到指定的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赛场大门,当鲸赶到赛场大门时,却被虾将军挡在了门外,它们发生了争吵,虾说出了理由,鲸觉得很有道理,就回去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鲸不属于鱼类。
生:鲸的体形虽然像鱼,但它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师:鲸是怎样由陆地生活逐渐适应海洋生活的? 生默读第三自然段,自由汇报。
五、自学3、4自然段,小组内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小组汇报。
六、回顾课文,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到了有关鲸的一些知识,而且懂得了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运用这些说明方法去介绍一些事物可以更准确、更直观、更形象,也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阅读链接《为什么鲸和海豚睡觉时不会被淹死》
1、说说海洋哺乳动物的两种基本睡觉方法。
2、读完短文,你能回答题目提出的“为什么鲸和海豚睡觉时不会被淹死”这一问题了吗?请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原因。
1、认识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动起,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2、明百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三、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揭示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同往着大海,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广阔美丽,更是因为它的神秘,在这深邃的大海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体庞大,比大象还要在许多呢?知道是什么动物吗?
板书 鲸
2、了解课文内容
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你们读文后了解了哪些有关鲸的知识,你是从课文哪个地方读出来的!
说明文的说明讲究条理,介绍是有序的。一般情况下,一段介绍一个内容。同学们可以运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我列提纲的方法来概括
师生共同小结
鲸很大
鲸是哺育动物
鲸的种类
生 鲸吃什么
活 鲸用肺呼吸
习鲸如何睡觉
性 鲸的生长情况
3、领悟说明方法
1、你知道哪些说明方法?
2、为了说明鲸的这些特点,课文主要运用哪些说明方法?
3、重点研读第一自然
列数字、举例字、作比较
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如“目前已知”“主要”“必须”“总是”……
4、练习朗读。如何读出鲸的这些特点?
5、继续体会全文中的说明方法?
如分类别,打比方
四、巨鲸演讲团,讲一步了解鲸的特点
这篇课文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如今随着人们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对鲸的认识己经愈来愈全面课前老师已布置同学们收集了相关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鲸;以鲸的口吻向大家介绍。
板书设计:
9、鲸
说明方法
形体特点 作比较
鲸 进化过程 举例子
种类 列数字
吃食 打比方
生活习性 呼吸 分类别
当然肖像画在明代末年开始繁荣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原因。首先,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明代宫廷对肖像画需求增大, 使一大批艺术家进入宫廷, 为皇家服务。其次, 士绅官僚为了记录自身的宦海历程、仕途生涯, 为表彰自己的卓越政绩, 也对绘制肖像产生极大兴趣。最后, 民间百姓出于对先人的崇敬, 且由于生活的富裕对肖像画也有着巨大的需求。加之肖像画自身技法的不断提高, 促使明代肖像艺术得到更进一步发展, 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然而明代末年影响最大, 最成系统的肖像画派当属——“波臣画派”。
在研究波臣派的写作技法之后, 笔者发现, 以曾鲸为代表的“波臣画派”之所以成为明末中国肖像画领域的代表, 还是由于其绘画技法, 创作理念在充分汲取了古代肖像画的传统, 同时借鉴学习了西洋画技巧, 这种融合创新的精神, 在当时是没有的。因此“波臣画派”一扫明末清初人物肖像画的颓风, 中西融合的肖像画理念也对当世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文章将从中西融合的两方面来分析“波臣画派”现实意义。
一、汲取艺术传统中的精髓
艺术传统是之前的艺术家在长期的绘画时间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财富,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有着历史的继承性;同时它又具有时代性, 随着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艺术传统是一个民族新艺术赖以发展的基础, 也是一种艺术流派得以承前启后地延续下去的必要前提。任何一个民族发展自己的艺术必须在继承、借鉴本民族和外民族优秀艺术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新艺术。以曾鲸为代表的“波臣画派”便很好的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人物画绘画理论如:“形神论”、“写心论”。他们在进行绘画创作的同时不仅注重人物形象的描绘, 更能够通过外在的形象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很好的继承地位并有所发展的, 无不是坚持自己本国民族特色, 用民族性形式表现人类共通性的思想情感, 这是坚持民族性的一条出路。
总之, 人的认知思维具有同化、顺应两个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同化是把客体纳入到主体中去融合。顺应是主体对客体的主动, 揉合原有审美对象的功能当然易于为对象所同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油画家在艺术和商业、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之间同化和顺应的最终结果, 只能是在数量上丰富原有对象的审美水平。艺术家和与之相关的理论家、批评家应该担负起提高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使命。历史上任何不朽之作, 总是立足本民族的文化精神而不断满足时代的审美需求, 从而超越地域、历史的局了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传统精髓, 从而使肖像画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写像, 在功能性和艺术性两方面达到一种完美结合。以曾鲸为代表的“波臣画派”在对传统的继承中, 还表现于他们始终以工整、清晰的轮廓线去描绘对象, 认真地运用精准的线条去描绘脸部的细节, 并以线的勾勒来刻画对象微妙的特征, 准确而不失气韵的线条也是“波臣画派”在继承传统中最关键的一环, 也是“波臣画派”在后世传承有序的关键。现代的画家要想在古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必须要充分理解和吸收绘画的优良传统,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为高远。”“波臣画派”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中最美妙的线条, 想必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吧。
二、借鉴西方绘画的优秀技法
万历二十九年 (1601年) , 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将一幅天主像, 两幅天主母像送给皇帝, 使西方绘画进入了中华帝国的核心--宫廷。在宫廷之外, 传教士们与许多文人士大夫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利玛窦在南京明故宫附近的住所成为当时“南京士大夫聚谈之处”【1】。日本学者大村西崖在他所著的《东洋美术史》中说:“传神写照的名人曾鲸出来后, 名声曾轰动一时。在万历十年, 意大利的耶稣教利玛窦来华, 善画能绘耶稣的圣母。曾波臣素来掌握着传统技法。没有去模仿, 但也吸取了利玛窦洋画法来画肖像画的。”【2】当然从后来学者的考证中, 笔者更倾向王伯敏的结论:曾鲸从西洋绘画中“得到一些启发, 但他没有去模仿, 而是立足我们民族绘画笔墨基础之上, 创造了既不同于西洋‘明暗法’, 也不同于曾鲸以前的传统画法, 而是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凸凹法’, 这是他了不起的贡献”【3】。曾鲸从当时西洋绘画的造型结构准确、深入精微、具有立体效果的特点受到启发。在肖像画整个社会审美观念和艺术标准是“如镜取形”必须肖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结构、比例。在色彩方面, 注意到西画“涂五彩于上”的强烈色彩对比, 加入了自己的肖像画的实践之中。他这种有取舍的学习西方绘画的技法在对于现代的绘画创造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处于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艺术形式, 西洋画和中国画各自有着的长处, 西洋画的构图、明暗、色彩等理论对于促进中国画的创新和发展不无助益, 然而我们应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去吸收西方绘画的先进经验。曾鲸的波臣画派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在西学东渐之时, 我们必须要学习外国文艺的长处, 找出两种文艺间的共同点, 然后加以改进自己的技法。而如果只是盲目的拿来主义, 什么都是外国的好, 全盘西化, 最后则会显得不伦不类。中国画有着自身的审美价值和创作体系, 是根植在数千年文化之中的艺术类别, 是暗合天理人心的艺术形式, 自身的独立性要求我们在融合创新的同时, 要保持自己的特色, 学习西洋画的目的和结果必然应该是为我所用, 曾鲸用他的高超技艺和伟大成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限, 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3]王逊.中国美术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9.[5]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5.
作者简介
兰天 (1976-) , 女, 湖南古丈人, 讲师, 主要从事绘画基础和油画的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叶农.美术研究//明清之际西画东来与传教士[J]2004, P83
[2]大村西崖著.陈彬龢译.《东洋美术史》[M].商务印书馆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学习作者抓住动物的特点写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2、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
1、师生查找有关鲸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这天,我们班来了十几位客人跟我们一齐学习。老师还邀请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它号称“海中之王”,它的体型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你们明白这客人是谁吗?(板书课题:鲸)
二、交流有关鲸的资料。
师:课前让同学们去搜集有关鲸的资料,谁愿意说一说?(小组交流后指名讲,师补充)
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检查自学状况。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认清字形。(课件出示)
2、指导书写易错字:滤、肺
五、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鲸介绍了哪几方面的资料。
1、启发引导学生运用抓住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段意。
(1)鲸十分大。(2)鲸是哺乳动物。
【教材简析】
《鲸》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第1课,它是一篇介绍科普知识的说明性文章,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3个生字,重点指导会写“腭”字,借助画图等辅助手段理解“肺”、“腭”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谈话、质疑探究等形式掌握课文知识。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鲸的体型、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与鲸相关的各种知识。2.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表达的形象,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谈话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板画导入,创设情境
1.板画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2.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鲸。3.板书课题。
二、复习生字,巩固记忆
1.用生字转盘出示四个“月”字旁的本课生字。
2.将“腭、肺、肚、胎”这些字写在鲸的身体上,注意找准位置。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问题:课文介绍了鲸的哪几个方面?要求学生浏览课文,解决问题。
2.围绕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体形 进化过程 种类 生活习性
四、重点讲读,探究方法
1.了解鲸的体形,找出相关句子。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探究说明方法。
3.学习鲸的进化过程,了解它在生活场所、身体形态两方面发生的变化。
4.学习鲸的种类,了解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5.学习鲸的生活习性。
(1)从课文4----7自然段中找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2)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小组内完成表格。
(3)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学生畅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
请你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小说明文。(运用2—4种说明方法)
【板书设计】
体形
进化过程
种类
生活习性
9.鲸
《鲸》教学设计
金
翠
翠
依据教材自身的特点,采用读书自悟,讨论式学习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三、教学重点
学习并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难点
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五、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
六、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鲸”教师告诉学生本课学习内容为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鱼”。
2、学生反驳教师“鲸是鱼类”这一观点。
3、学生汇报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并说明资料来源。
(这样设计是教师故意给出错误的信息,这样可以马上调动学生已有的常识性的信息,加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鲸的资料,使学生急于表现交流,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本文介绍了关于鲸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启发学生运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段意。
(1)鲸非常大 (2)鲸是哺乳动物。
(3)鲸的种类 (4)鲸的生活习性。
(这样设计,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字词)
三、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1.默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鲸很大呢?把相关语句画一画,还可以写一些批注。
2.集中交流。指名学生汇报,教师借机点拨。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
同学们已经知道这一段主要介绍了鲸的大,那么除了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作者还有没有用到其他的好方法呢?大家试着找找吧!
课件出示学生汇报的句子:
句1、句2用象、大肥猪等熟悉的事物来和鲸作比较,突出了鲸很“大”,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板书:作比较、
句2不仅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还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出我国一个真实的例子,更增加了说明的力量。
四、引导学生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
五、作业超市(自由选择)
1、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些说明方法,试着找找。
1.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写“过滤
判断
立即
潜水
哺乳动物”等词语,指导“肺”字的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课前交流: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下面我们来个“幸运抢答”的游戏,游戏很简单,我来描述,大家根据提示来猜,看看这是哪种动物。1.海龟:它是动物界中有名的老寿星,它一般将卵产在岸边的沙滩上。2.乌贼:它的逃生方式很奇特,虽然它从不偷东西,可人们却说它是贼。
3.海豚:这是一种本领超群的动物,能表扬各种美妙的跳跃动作,而且人类在水中发生危难时,往往会得到它的帮助,因此得到了“海上救生员”的美名。
大家发现了吗,刚才我们猜的这几种动物都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过渡:是的,浩瀚的大海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神秘而有趣的动物,一会儿老师将再带大家认识一位从大海来的朋友。准备好了吗?上
课。
一、学习导读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组课文,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三组的导读部分,看看导读告诉了我们什么?(出示导读)(1)说明性文章。
对,这一组共安排了四篇说明性文章,分别是哪四篇?(出示:四篇课文的课题)指名读。
(2)导读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呢?生读。(3)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学习要注意前后联系,以前我们也曾接触过一些说明方法,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看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出示1句)对,这就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师:好,我们再来看一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出示2句)这就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总结过渡:其实,说明方法还有很多,相信通过本组的学习,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说明方法。
二、导入课题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组的第一篇课文,齐读课题。2.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你对它有多少了解,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3.总结过渡:看来大家一定查找了不少资料,对鲸有了很多了解,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鲸》这一课,看看通过学习你还可以获
得哪些关于鲸的知识,另外,这一课是一篇说明文,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
三、整体感知
(一)读词。
1.这一课有不少词语需要大家注意,来,我们看第一组,(出示)过滤
判断
立即
潜水
哺乳动物 指名读。
师:这里有好几个特别容易读错的字音,(出示拼音)大家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再指读。全班齐读。2.出示第二组。
(出示)上颚
肚子
鳍 指读,齐读。
师:你发现这几个词有什么共同之处吗?都在身体的哪个部位? 上颚:就是舌尖往上翘所订到的部位,大家试试。
鳍:(出图)就是鱼类类似翅膀的附肢,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他们起着平衡、推进和导向的作用。3.指导“肺”字的写法:下面请大家来猜一个字,(出示肺的篆书)让学生猜,再给大家一点提示(出示肺的隶书)对了,就是“肺”。大家看,无论是古人写的篆书、隶书,还是现代的楷书,“肺”字的许多笔画都发生了变化,但只有一笔始终未变,是哪一笔?对,(出示三条红竖)对,就是这一竖。请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写一些这个字。
4.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肺”是左右结构,要写的左窄右宽,右面第一笔是横,左后一笔是竖。
(二)理脉络
1.生词大家已经掌握的很好了,那么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这一课有几个自然段?请大家默读这一课,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要点。2.师板书: 体形
进化 分类
进食
习性
呼吸
睡觉 生长
6.小结:刚才我们用这些简练的词语就抓住了课文的关键,抓住了要点,抓住这些要点,文章的内容就会一目了然,课文就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写的。(说最后一句时画上大括号)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下面我们先来看看鲸的体形,(出示一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鲸的体形有什么特点?你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大)
2.大家都认为鲸很大,是吗?那么鲸到底有多大呢?文中哪句话写出了鲸的大,让你感到十分惊奇甚至感到震撼?
3.预设一:生谈1、2句 a.能说说理由吗?
b.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c.鲸可能大家没见过,可作者拿我们熟悉的象和它作比较,使我们更加了解了鲸的大,这是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板书:作比较)预设二:生谈3句
a.你关注到了两个数字,你知道这是运用的什么说明方法?(板书:列数字)
预设三:生谈4、5句 a.学生谈
学生一般会抓住以下几点来谈:
四张桌子:大家看看你前后4人围着桌子这个空间有多大?这才只是一张嘴的空间呢,多大啊。谁还感受到了这头鲸的大?
举起手:大家看,我属于中等身材,我举起手来有这么高,这还摸不到它的上腭,你看这张嘴真是又高又宽,这哪是嘴,简直就像个大山洞啊。
舌头:那才只是一条舌头的重量啊(师做手势)
十七米:十七米有多长?我们这间大礼堂长13米,如果这头鲸的头就在讲台上的话,那么鲸尾在哪里?你看,我们这么大的礼堂都容不下一头鲸啊!真是太大了!
谁能读出它这非同一般的大来?指读这两句。
b.是不是所有的鲸都是这么大呢?
对,这只是作者举得一个例子,像这样通过举一个事例来进行说明的方法就叫举例子说明法。(板书:举例子)
c.小结:这一段作者通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鲸那令人震撼的庞大体形特征,同学们想见一见吗?
d.配乐播放画面:师渲染:浩瀚无垠的大海,是鲸自由生活的乐园,尽管身躯庞大,却最爱从水中跳起又落下,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溅起冲天的水花,看,鲸们生活的多么开心啊。
e.同学们,谁愿意再来读读这一段,把鲸的特点和你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来。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是啊,鲸是多么庞大啊!可是,你知道吗?鲸这个庞大的海洋动物却不属于鱼类,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鲸的进化过程是怎样的?
2.谁来说说鲸的进化过程。师评:看得出你确实认真读书了。正像你所说,鲸的进化过程就是经历了由陆地——浅海——海洋的过程。
3.同学们读书都那么认真,那你能不能看看下面这段话跟原文相比少了哪些词?(很远的,很长很长的,渐渐)有这些词和没有这些词有什么区别吗?
师小结:是的,这几个词就准确地表达除了鲸进化过程的漫长,语言表达准确也是说明文一个重要的特点,老师课前也查了资料:鲸
整个进化过程大约有800万年,这是多么漫长啊,谁能抓住关键词读出这一过程的漫长来呀。生读。
正因为如此,人们得出一个结论:(生齐读)鲸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六、学习第三自然段。
1.鲸的种类是怎么划分的呢?(出示三段)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2.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上课前老师发给大家的一张图片,然后根据课文标出图上鲸的种类名称。
(切换实物投影,老师下位找一张学生填的两种鲸的名称)3.出示学生填的名称:同学们,他填的对吗,谁能结合课文说说依据?
(师指图):像这样有着锋利牙齿的鲸就是------
这个上颌骨上长着絮般的鲸就是------)
4.这是总的分,其实要细分,鲸还有很多种(切换)须鲸有座头鲸、长须鲸等,齿鲸也有不少种类,如抹香鲸、虎鲸等。
七、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两种不同种类的鲸在习性上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么向我们介绍这两种鲸进食的,你能不能把这一段分一分层。
2.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注意说的时候要说清楚从哪里到哪里。
(一种分歧在第一句和须鲸得语句是否分开,一种分歧在虎鲸和齿鲸是否分开)
解决第一种分歧: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期中有一种分歧是第一句(变红第一句)。大家看,这一句主要讲的是须鲸,还是虎鲸? 这一句在这一自然段中起什么作用?(总起)
对,这里作者先总的写,后面就是(分的写),那么第一层应该分到哪里?
解决第二种分歧:第二层又分别介绍了须鲸和齿鲸不同的进食方式,刚才有同学认为这里不仅讲了齿鲸,还讲了虎鲸,你有什么看法?对,这是用齿鲸的一种虎鲸来说明齿鲸的进食方式,所以应该合为一层。
小结:同学们看,课文条理是多么清晰啊,关注到课文的结构,我们就能更好地理清层次,抓住文章的要点。
3.快速读这一段,看看须鲸和齿鲸进食有什么特点?(学生一般只发现两种鲸的不同之处,可以点拨:它们有相同之处吗?从哪儿看出它们吃得多?)(点红相关语句)
同样是在说吃得多,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一样吗? 列数字:这是它们相同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师点拨)作者以虎鲸吃食为例说明虎鲸进食的特点,这种说明方法就是——
4.鲸的进食方式是多么奇特啊,我们一起来合作读,好吗?第一句指名,女生读红色部分(须鲸),男生读蓝色部分(齿鲸)。注意读
出他们不同的进食特点。
八、学习第五自然段。
1.鲸的进食方式真是奇特,其实鲸的呼吸也很有特点,请大家像刚才一样仔细读第五自然段,看看鲸的呼吸有什么特点?(如果学生说到水柱,就让学生把写水柱的句子读完整)2.(出示:“像花园里的喷泉”一句)
你能想象出鲸喷出的水柱的样子吗?你为什么这么想象,能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吗?
这是一种什么说明方法?在说明文中像这样的方法一般叫做打比方。(板书:打比方)
3.虽然他们喷出的水柱都像喷泉,但也有不同,请同学们仔细读书,然后在刚才的那张图片上,画出他们喷出的水柱的样子,注意画出他们的不同。(师下位找一张全对的和一张画的有问题的,并切换到实物投影)大家看,哪幅画的更符合课文的意思? 这幅画的问题在哪里?
(切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种鲸不同的喷水特点吧,齐读。4.同学们,现在你们能根据水柱的不同来判断鲸的种类了吗?(出图)
九、总结和作业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鲸的一系列特点,还学习了多种说明方法,下节课将由梁老师和同学们继续学习鲸的睡觉和
生长等方面的习性。
2.课下请同学们完成两项作业: 第一项:指名读。
根据小练笔的要求,谁想提醒大家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老师也送给大家几个温馨小提示(出示):指名读。
一、导入:
通过上节《鲸》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七个方面)
二、新授。
1、课文又是怎样把这些介绍清楚,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我们先来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写得好的语句,一会儿我们来交流。(生读)
交流:用了很多说明方法,A:作比较(拿象和鲸比较)。一比较,我们就明白了,这可是说明事物的好方法。
B:列数字。
C:举例子。(举我国捕获的鲸的例子)
D:作比较。(一头肥猪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作者用了这些说明方法,即使从来没有见过鲸的人,也能感受到鲸的庞大。
2、我们再来说说课文其它几个段落,一边读,一边也像刚才那样把带有说明方法的句子画下来。(生读,生画)
交流:
A:举例子(虎鲸吃须鲸)不仅让我们知道了虎鲸是怎样吃东西的,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齿鲸的凶狠。
B:打比方。(水柱像花园里的喷泉)读到这里,我们就好像看到了鲸呼气时的样子。
C:列数字。(长须鲸生长的句子:一天长三十多公斤。)这一句也用了举例子。
师:这篇课文,正是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我们觉得具体生动,通俗易懂,即使我们没有见过鲸,也对鲸有所了解。
3、仅仅是生动还不行,说明文还需要语文准确,大家看下面两个句子:
A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B须鲸吃虾和小鱼。
谁来读一下?其它同学思考一下,哪一种说法更准确?
(主要,说明除了吃虾和小鱼,还吃别的东西)
语文准确真重要。
4、语言准确也是说明文重要的特点。再次默读课文,看看课文还有这样的语句可以让我感受到语言的准确。我们一边读,一边把这样的句子画下来,一会来交流。
A: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主要)(第四自然段)
B::鲸隔一定时间必须呼吸。(必须)(第四自然段)
C: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要聚在一起。(第六自然段。)
5、这篇课文向我们讲了鲸的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对鲸的了解越来越多了。现在读读“资料袋”中的内容。(生说资料袋)
谁来读读“资料袋”的内容。
你们还知道有关鲸的什么资料?
随机出示鲸的资料图片、视频。
6、大家对鲸的了解越来越多,这方面的知道也很丰富,我们转换一下角色,把自己想象成一头鲸,向人类介绍一下自己,向人类写一篇鲸的自述。我们先想象一下,写什么内容,给写的内容起个什么题目呢?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人物语言、动作,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谁能根据上节课的学习,给大家介绍一下课文的背景?生:《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讲的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当时魏国刚刚打败蜀国,又派兵进攻吴国。于是,蜀、吴两国联手抵抗曹操。师:文中一共有几个人物,谁能帮大家理顺一下人物关系?生:课文中有四个人物,曹操是魏国的首领,诸葛亮是蜀国的军师,而周瑜是吴国的都督,鲁肃是吴国有名的谋士。师:周瑜见诸葛亮很有才干,心里很妒忌,这才引出了这个故事。
二、新课过渡:同学们,你觉得这个故事精彩吗?(精彩)是呀,文学作品之所以精彩,是因为作者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而每个人物的塑造又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这节课,我们要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让这些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跃然纸上的。
(一)赏析重点段(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作者使用什么方法描写人物的。(人物对话)师: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人物对话。(课件出示对话,隐去旁白)现在同桌一组,分角色读一下对话,边读边想:你所扮演的这个角色,再说这句话时,心
里会想什么,脸上是什么表情?读完后同桌把意见交流一下。(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揣摩人物心理,并启发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在每句对话前加上提示语)师:大家都很聪明,能根据对话走进人物内心,下面我们加上提示语,再来读一下课文。(课件出示加有提示语的课文,分角色朗读,学生互评。)师: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觉得周瑜、诸葛亮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谈对周瑜和诸葛亮的初步认识)但仅仅根据这一段的文字,我们还不能透彻的了解人物特点,下文中,还有一些人物的语言描写,找出来读一读,看你对人物有什么更深的认识。
(二)感悟
1、指名读一读描写周瑜的语言,总结出周瑜的性格特点是阴险狡诈。(板书:阴险狡诈)学生朗读。
2、再说说诸葛亮的语言。(1)指名读,课件出示第一个句子,从中你有什么感悟。(诸葛亮心中早有了周密的计划,胸有成竹)你从鲁肃的言行中感知他是怎样的人?(板书:忠厚老实)(2)还有那处写了诸葛亮的语言?指名读第二句话。(课件出示)老师发现,诸葛亮是笑着说的,我觉得挺有意思,前面都是诸葛亮说,为什么这个地方要加个“笑”字呢?来,我们先齐读一遍。(齐读)你们觉得诸葛亮在笑谁,笑什么?汇报:生(1):在笑曹操,是一种嘲笑。师:你说的真好,你来读一读,读出对曹操的嘲笑。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看出来的?(学生在下文中找到曹操的语言描写,并体会到他的谨慎多疑。)(板书:谨慎多疑)生(2):在笑鲁肃,是一种友善的笑。你来读一读。生(3):在笑周瑜,是一种胜利的笑。你来读一读。读出诸葛亮的自信。小结:你看,诸葛亮说得多准呀,他说曹操不赶出来兵,他真不敢出兵,说三天取箭,果然三天带着鲁肃来取箭。
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真是太神了!用周瑜的话说,诸葛亮真是——(学生一起说:神机妙算!板书:神机妙算)
(三)草船借箭成功的条件同学们,诸葛亮他神机妙算,都算准了什么呢?生:他算准曹操不敢出兵、算准周瑜要加害他、算准鲁肃不能出卖他。师:也就是说诸葛亮他算准了人,这也是“识人心”(板书:识人心)但仅仅如此,草船借箭就能成功吗?他还算准了什么?生:三天后有大雾。师:这是他知天文。(板书:知天文)生:回来时顺风顺水。师:这是他晓地理。(板书:晓地理)总结:是呀,诸葛亮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草船借箭才会成功。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诸葛亮?(有勇有谋、才智过人等)
三、全课总结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这些性格鲜明的人物,还领略了古典名著的风采。其实,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多达400人,那里的故事也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老师希望课下,大家能以“走进三国”为主题,完成本周的积累,并把你积累到的知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
19、草船借箭
周瑜----阴险狡诈
诸葛亮----神机妙算(识人心
知地理
晓天气)
曹操----谨慎多疑 鲁肃----忠厚老实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鲸》的教学方案设计】推荐阅读:
《鲸》的教学设计09-09
《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2-13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鲸教学设计11-18
估算的教学方案06-19
力的教学设计方案06-26
画的教学设计方案10-28
父亲的菜园教学方案11-21
《翠鸟》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07-27
教学设计的预设性方案11-06
《祖先的摇篮》的教学设计方案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