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汇率风险案例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银行汇率风险案例(精选8篇)

银行汇率风险案例 篇1

国际知名投行高盛分析认为,人民币每升值1%,中国银行的盈利将随之降低3。3%,净利润则将随之减少0。6%

自7月21日中国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人民币对美元基本上保持升值趋势,对非美元货币的变动大于对美元的波动。截至1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近5。71%,对欧元计贬值2。2%,对日元累计升值7。7%。由此可看出,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美元,而是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银行汇率风险案例 篇2

一、商业银行汇率风险来源和表现形式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是指汇率变动可能会给银行的当期收益或经济价值带来损失的风险, 主要是由于汇率波动的时间差、地区差以及银行表内外业务币种和期限结构不匹配等因素造成的。汇率风险可以划分为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和折算风险三类。根据目前商业银行实际情况, 汇率风险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外汇敞口风险。

外汇敞口风险是交易风险的主要形式。银行的外汇资产和外汇负债币种头寸不匹配、外汇资金来源与外汇资金运用期限不匹配均会导致汇率风险。外汇敞口主要来源于银行表内外业务中的货币币种、期限等的错配。在某一时段内银行某一币种的多头头寸与空头头寸不一致时所产生的差额就形成了外汇敞口。在存在外汇敞口的情况下, 汇率变动可能会给银行的当期收益或经济价值带来损失, 从而形成汇率风险。

近年来,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刺激下, 国内企业对外汇贷款尤其是中长期外汇贷款有着持续旺盛的需求, 同时企业和居民个人持有外币意愿的降低, 抑制了外汇存款的增长, 整个金融机构的外汇存贷比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 这将造成银行外汇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上的失衡, 在汇率波动时带来较大的汇率风险。目前, 除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外, 外汇资产最大持有者就是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在内的商业银行。最新年报披露, 这些上市银行手里有近400亿美元外汇资产处于风险敞口状态, 以7.5%的升值速度和现有人民币汇率估算, 这部分外汇资产损失将超200亿人民币。

(二) 客户外汇风险。

客户外汇风险是经济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汇率变动不仅会直接影响银行的敞口头寸, 也会通过影响银行客户的财务状况而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带来影响。汇率波动会直接影响外向型企业的整体效益, 本币升值会导致出口企业的盈利水平降低、竞争力下降, 进而影响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 使银行贷款的风险增加, 而内向型企业则在本外币利差较大的情况下, 倾向于以银行的外汇贷款替代本币融资, 从而造成较大的货币错配风险。

随着近两年人民币升值, 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出口产品中的大部分都是利润率不高的制造加工品, 这使得很多出口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同时, 美元的不断贬值, 也推动了各类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无论是国际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 还是国际市场上石油、金属等产品价格高位运行, 都导致我国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居高不下。同时, 它们也推动了国内相关产品价格上涨, 一起构成了出口企业的现实成本压力。

(三) 折算风险。

折算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某些外汇项目全额变动的风险, 其产生是因为进行会计处理时将外币折算为本国货币计算, 而不同时期使用的汇率不一致, 所以可能出现会计核算的损益。如银行为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需要将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和负债换算成本币表示的资产和负债, 这时就会面临汇率换算的风险, 从而影响银行的财务报告结果。目前, 国内商业银行折算风险的一种重要的、特殊的表现形式是外汇资本金面临的汇率风险。国家通过外汇储备注资国有商业银行、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及在境外上市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均形成了国内商业银行的外汇资本金来源。受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 这些外汇资本金折算成人民币资本数额也会发生变动, 当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时会对银行造成一定的损失。

目前, 国内银行业外币资本金主要来源有三部分:一是境外所募集的外汇资金, 如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IPO募集资金总额715.8亿港元, 折合为92亿美元, 中国银行在香港IPO募集资金总额100亿美元, 交通银行募集资金总额146.4亿港元, 折合18.8亿美元;二是由境外战略投资者认购部分股权形成的外币资本金, 如美洲银行以30亿美元购入建行9%股份, 多家全国性股份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也引进外资股东, 主要有荷兰国际集团、国际金融公司“德意志银行”高盛集团和安联保险等19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16家中资银行, 投资总额近165亿美元;三是国家通过外汇储备注资形成的外汇资本金, 如中行、建行和工行累计接受600亿美元的储备注资, 这部分注资对应的资本权益由汇金公司享有。当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时, 将由汇金公司向它们转让股权, 银行这部分外币资本金总额不会改变。粗略估算, 上述三部分加起来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外币资本金有900多亿美元, 只要汇率稍有变动, 总的资本金将有较大变动。

二、商业银行应对汇率风险的手段

规避汇率风险的手段就是对冲风险, 利用有效的衍生工具来规避风险。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金融创新和衍生工具的迅速发展, 既给银行业带来了新的业务机遇和盈利增长点, 同时也对银行管理风险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 我国银行业的资产和负债对汇率和利率的波动变得更加敏感。利用外汇衍生产品则是规避外汇市场风险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一) 即期外汇市场。

即期外汇市场是外汇远期交易工具的基础, 外汇远期合约的定价需要即期汇率, 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即期外汇市场。如, 减少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程度, 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承担维持市场均衡的职能, 使即期汇率逐渐市场化;放松对银行即期外汇交易的头寸限制, 使其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决定持有外汇头寸的规模以及进行保值或投资行为;逐步允许投资项目参与即期外汇交易, 扩大市场交易规模, 提高市场流动性。

(二) 银行间远期外汇业务。

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约定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 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日期交割的人民币对外汇的交易。国际业务受汇率变动的影响是各家银行都无法回避的, 银行在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中会持有远期外汇头寸。远期业务的推出为银行回避汇率风险提供了相应的避险工具。当前我国银行间远期外汇业务仍有诸多问题:首先, 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单一是制约中资银行参与远期交易的原因。目前, 各银行的外汇经营模式相似, 头寸方向也一致, 在对汇率预期存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找到交易对手比较困难。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参与远期交易的积极性;其次, 人民币远期业务发展还很不够, 成交金额太低。2003年我国境内人民币远期的成交金额尚不足90亿美元, 仅为当年贸易总额8, 520亿美元的1.06%。2004年、2005年这一比例不超过1.5%, 2006年也不超过2%。而全球外汇远期交易金额是全球贸易总额的150%;第三, 市场推出速度快, 银行人员培训等准备工作不充分, 各方面配套不完善也是造成远期市场冷清局面的原因。一旦相关配套环境完善, 市场将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 掉期交易。

掉期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交易形式。更为准确地说, 掉期交易是当事人之间约定在未来某一期间内相互交换他们认为具有等价经济价值的现金流的交易。较为常见的是货币掉期交易和利率掉期交易。货币掉期交易, 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交换交易, 在一般情况下, 是指两种货币资金的本金交换。利率掉期交易, 是指同种货币资金的不同种类利率之间的交换交易, 一般不伴随本金的交换。掉期交易与期货、期权交易一样, 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金融衍生产品之一, 成为国际金融机构规避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重要工具。就我国外汇市场而言, 目前掉期 (互换) 交易几乎已经占到了整体衍生交易规模的半壁江山。

对商业银行而言, 除了代客交易职能外, 外汇掉期交易亦能解决银行自身货币错配的问题。比如, 随着澳元汇率在过去半年多巨幅下跌并逐渐企稳后, 客户将外币资产配置于澳元的动机逐渐加强, 这导致银行澳元存款水平随之大幅提升。不过与此同时, 境内外币贷款的主要币种仍是美元, 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近期银行外币存贷业务的货币错配状况。这时候掉期交易又可以发挥作用了, 银行往往会通过银行间市场执行即期卖出澳元买入美元 (匹配美元贷款) 、对应澳元平均存款期限去买回澳元卖出美元 (匹配收回美元贷款及澳元存款到期) 。

目前, 掉期交易的套期保值功能还体现得不多, 而头寸结构调整的功能已充分显现。掉期交易市场的发展壮大, 离不开参与机构的积极参与, 当前参与掉期交易的绝大多数是外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 中资机构只有15家, 主要是中、农、工、建、交五大国有银行、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进出口银行和国开行两家政策性银行, 城商行等地方性小型金融机构则被排斥在外, 与五大行等相比, 城商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布局小、网点少, 又不能开展外汇理财产品, 自我调剂外汇头寸的能力十分有限, 更需要借助银行间外汇市场掉期交易调剂外汇头寸。因此, 笔者认为我国掉期市场在总量上还需要扩容, 在结构上也要调整, 要允许更多的中资金融机构参与进来, 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随着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逐步推进, 掉期交易将广泛使用在我国的外汇交易市场, 成为主要的汇率风险规避工具之一。

(四) 外汇期货、期权交易。

外汇期货是指签订货币期货交易合同的买卖双方约定在将来某时刻按既定的汇率相互交割若干标准单位数额的货币。外汇期货交易作为外汇远期交易工具的一种, 与远期外汇交易相互补充, 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外汇期货市场的存在, 使套利者能够在外汇远期市场和外汇期货市场这两个市场进行套利活动, 从而有助于保持两个市场的价格联系, 有利于价格形成的合理化。外汇期货市场具有保证金交易、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等特点, 可以吸引社会公众参与。

以上四种汇率风险防范的手段, 由于交易方式各有不同, 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存在差异, 各自所适用的环境也有所不同。因此, 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 应循序渐进地推出远期外汇产品。商业银行也应建立起与所从事的衍生产品交易相适应的风险管理制度, 并从系统开发、会计核算等方面积极配合衍生产品的开发与业务发展, 为外汇衍生品的运用和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 在完善即期外汇市场的同时, 应重点发展人民币与外汇间外汇远期市场, 积极开展掉期交易, 随着外汇现货市场的不断完善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出台, 在恰当的时机推出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外汇衍生品, 以满足银行越来越强烈的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

摘要:随着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和银行业发展进程的加快, 我国商业银行将面对什么样的汇率风险, 如何进行汇率风险管理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汇率风险,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周正庆编著.《证券知识读本》 (修订本) .

[2]葛奇, 霍团结, 黄小军.美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外汇风险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3]温彬.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 2005.9.

银行汇率风险案例 篇3

对于出口型企业来说是比较合适的

不管是升值还是贬值,人民币汇率都是搅动外贸市场的一只无形之手。对于外贸企业来说,人民币汇率直接关系到利润的薄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人民币汇率是除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之外,外贸企业又一关注的重要因素。

而当前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波动趋势,对外贸企业的考验更加严峻。人民币汇率接下来将走向何处?外贸企业如何利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就此,本刊记者对法兴银行(中国)利率和汇率衍生品企业销售总监顾赛荣进行了专访,以为外贸企业规避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出谋划策。

人民币贬值将持续?

对于2014年第4季度以来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风波”,顾赛荣认为:“与其说是人民币的弱势,不如说是美元的强势。”他分析说,因为最近一段时间美元强势,造成人民币相对弱势,其实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都是升值的。

那么,人民币汇率接下来如何走?对此,汇率市场上专家的声音各异,但总体来看,多数表示人民币汇率有贬值的压力,但是幅度不会太大。

“近来人民币汇率贬值,可以说还在官方的容忍范围之内,因为未造成大规模的资本外流。”顾赛荣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有上下2%的区间限制,人民银行会通过对中间价的指导,来限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范围。总体上来说,人民银行还是希望人民币汇率是比较稳定的。

当然,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应该还会在靠近中间价2%的上线附近波动。“但是不会有太大的贬值情况出现。”顾赛荣称。

法兴银行经济学家分析认为,2015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将会有更明显的起色,体现在汇率上,人民币贬值压力将有所缓解。到下半年,欧元、澳元等货币对美元弱势局面也可能出现转机,美元强势地位将被削弱,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或减小。

顾赛荣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趋势,对出口类企业来说,目前确实存在一些市场机会。在远期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是升值的。现在外贸出口企业也有更大的意愿通过银行做远期汇率锁定,这样在结汇时就可以达到保值的效果。

远期锁汇:简单易操作

说到银行的汇率风险规避工具,目前法兴银行还是以相对保守和简单的产品为主,那就是远期结售汇业务。

为什么推荐企业使用远期工具呢?顾赛荣告诉记者,尤其对外贸出口企业来说,一方面最近一段时间远期结汇价格比即期结汇价格好,运用远期工具能锁定更好的结汇汇率;另一方面,远期产品比期权等其他金融衍生品性价比更高。

“现在不少银行推荐企业使用期权来规避汇率风险。”顾赛荣说,但从目前汇率市场的情况看,考虑到综合成本和效益,选择一般性的远期产品作为避险工具,对于出口型企业来说是比较合适的。“这也是目前法兴银行对大部分企业所推荐的汇率避险建议。”

以家电出口企业为例来说,未来有一笔应收账款,可以利用银行的远期工具对结汇汇率进行锁定。顾赛荣介绍说,如果收款期较长的话,现在出口企业可将汇率锁定在6.35以上,甚至6.4以上。

不过,他也表示,从对目前汇率市场的判断看,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将人民币结汇价格锁定在6.4以上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水平。

实际上,远期结汇工具的操作很简单,但这种方式背后却隐藏着法兴银行所提供的增值服务。法兴银行会根据对汇率走向的把握,建议外贸企业应收账款中有多少用来锁定汇率,有多少不必进行结汇的锁定;或者是对应收账款整体进行保值,还是分批进行保值。

“反而是法兴银行这种专业的操作建议,是企业比较看重的地方。” 顾赛荣由衷地说。

法兴银行人民币汇率避险工具针对的企业,在所从事的行业方面并没有特定的限制,其中制造类企业偏多。不过,法兴银行主要服务一些大型的中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上市公司及跨国企业。

在企业客户的选择上,顾赛荣对记者说,法兴银行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企业的规模大小,第二个是企业财务状况是否符合银行风控要求,第三个是法兴银行作为外资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能否真正帮助这些企业“走出去”。

新兴市场汇率避险优势显现

在当今金融市场上,包括法兴银行在内的国际性银行,一般都能提供金融衍生产品和服务,在全球业务覆盖面上也相差无几。顾赛荣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法兴银行在某些方面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特别是在部分区域市场,法兴银行具有自己的优势。

在这里,首先不得不说的是非洲,它是法兴银行传统的具备业务优势的区域市场。法兴银行已进驻非洲40多年,在埃及、几内亚、摩洛哥、塞内加尔和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拥有800多家分支机构。由于对当地金融风险比较熟悉,法兴银行已经帮助多家中国企业在非洲开展业务。除了外汇风险管理业务,法兴银行还为企业提供现金管理、贸易融资等金砖服务。

另一个市场是中东欧,特别是俄罗斯市场。顾赛荣介绍说,俄罗斯卢布波动比较剧烈,令很多中国外贸企业苦恼不已。考虑到汇率波动风险,法兴银行为多家企业提供了汇率规避方案和思路,受到了外贸企业的认可。

中南美洲,特别是巴西、阿根廷等国家,也是法兴银行业务的重点市场。法兴银行已经在此设立了多家分支机构,针对巴西雷亚尔、阿根廷比索等货币,具有较强的外汇管理和交易能力。

据顾赛荣介绍,在亚洲市场,法兴银行推出了多款与人民币相关的衍生品。另外,针对韩国、中国台湾及部分东南亚国家货币,法兴银行也有很强的汇率管理产品和服务。

“总体来说,中国企业‘走出去’,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开拓业务,不可避免会遇到汇率波动风险。而法兴银行在这些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顾赛荣说。

不过,他也坦言,与部分大型国际性银行相比,法兴银行算是后来者,规模也相对较小,所以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鉴于此,法兴银行企业团队在金融风险咨询、汇率风险管控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

顾赛荣说,法兴银行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扎实的人员,在人民币汇率风险规避方面,可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与此同时,法兴银行选择客户时更有针对性,能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比如为企业量身设计人民币汇率避险方案、提供汇率市场变动信息和报价更新信息。

手机银行风险的案例 篇4

案例一:1月16日,市民余先生的手机突然接到某银行发来的消费服务提示,称他当天消费金额为5000元。余先生当天并没有使用该银行卡消费,满腹疑惑的他赶到银行,查询得知储蓄卡当天被人透支了5000元。经过调查,警方发现了该银行的两个网上银行网页,其中一个是假的。余先生就是在这个假网上银行使用查询系统时,输入了自己的账号和密码。藏在网后的黑手轻松窃取这一信息后,通过转账方式,窃取了5000元现金。

案例二:204月19日,陈女士准备进入自己的网上银行账户时,发现熟记在心的密码竟连续发生“输入错误“,当时,她以为是电脑出现故障。第二天,当她使用密码仍然不能进入自己的网上银行账户时,陈女士才警觉有问题,马上到开户银行查询,发现账户上的7100元存款已被人通过网上购物消费掉了。

银行汇率风险案例 篇5

案件回顾:

近日,我网点理财柜接待了一位客户,该客户先称自己网上银行的登录密码不记得了,然后说自己注册网银的卡也找不到了要求挂失,我行理财柜员与其核对开户信息,客户也能回答出当初开户的地址以及电话。但我行柜员查询后发现卡内余额为几十多万,数目不小,仔细核对该客户提供身份证后发现与其本人有所出入,要求其提供辅助证件。该客户称无法提供,借口离去,之后再也没有回过我网点。

案例分析:

农历春节刚过,近期诈骗犯罪份子活动猖獗,由于我网点位置较为特殊,客户群体复杂,遇到此类事件更为频繁。因此要求网点理财柜员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为客户的财产安全把好第一道关。

案件启示:

一、加大教育学习

犯罪份子的犯罪水平越来越高明,这也迫使我们银行工作人员加大自我学习的力度。近期,出现了以兑换票面而进行的诈骗活动,对象一般为新入行的柜员,用大票面的金额兑换小票面,之后趁柜员不注意抽掉两张并不断交谈分散柜员注意力,再以其他理由声称不兑换了,让柜员将之前的金额还给他,柜员换回之后发现小票面少了几张,从而实现了诈骗。由此,我们一线柜员在年底处理繁忙业务期间,一定要严格按照流程,降低出现风险的隐患。

二、增强宣传力度

银行汇率风险案例 篇6

年初以来,信用卡中心紧紧围绕“防范风险、合规经营”主题开展工作,在努力完成各项任务指标的同时,着重加强业务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多种措施并举,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了信用卡及电子银行业务风险。下面,就我行信用卡及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隐患和防范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信用卡业务风险与防范分析

(一)信用卡业务风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 关联案例:

今年8月9日,农行山东泰安分行信用卡中心外呼平台在外呼申请办理10份公务卡时发现该批申请许多疑点,工作人员随即提高警惕,根据支行申报资料填写地址及所盖公章上单位名称,到现场进行了逐户查找,核实确定了该申请单位地址为虚假地址。为进一步核实,工作人员又到被冒办单位某防火办公室与其工作人员进行证实,了解到该批办卡人员都不是该单位工作人员。为稳妥起见,又核对了所盖单位公章,发现公章为伪造公章。最终确定,这是一起利用虚假资料、伪造信息申请办理信用卡的案件。从而成功防范了一起利用虚假资料申办信用卡的案件,保全了我行资金安全。

1、个人信用卡业务风险分析

信用卡业务具有分散性、高利润、高风险的特点。由于信用卡所针对的客户是风险相互独立的消费者个人,客户的多样性和独立性使得信用卡业务和传统的对公业务相比,具有高度风险分散的特点。当前,我行信用卡业务风险隐患主要存在欺诈风险、持卡人信用风险和睡眠信用卡风险。

(1)欺诈风险。从我行信用卡发展情况来看,虚假申请和商户欺诈与套现成为我行信用卡业务发展过程中的极大隐患。

虚假申请是指犯罪分子使用虚假身份、冒用他人身份或使用虚假资料获取银行卡进行欺诈交易。从当前信用卡业务发展来看,主要存在虚假资料申请。信用卡申请出现了身份证件真实有效,但工作单位信息(包括工作单位、工作单位地址、办公电话等)和住宅信息(包括住宅地址、住宅电话等)均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申请。由于基层营销人员片面追求绩效卡量而忽略信用卡申领人真实单位信息和住宅信息的现象时而有之,而基层调查岗人员由于申请资料过多而多数采用电话调查的方式,有时不能真实反映申领人的真实信息;还有个别员工为了完成信用卡营销指标弄虚造假,这对我行信用卡业务健康发展埋下了很大隐患。

(2)持卡人信用风险。这一风险主要是由于银行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上,重规模、轻质量,不能有效区分潜在客户,对客户授信未予以严格把关所引发的风险。我行信用卡目前处于初级发卡阶段,主要以发卡量和市场占有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这样的发展模式势必造成重数量轻质量的发展模式,有时为提高发卡量而人为地降低申领人准入门槛,对于客户的授信未严格执行授信标准,由此引发了信用卡申领人恶意透支风险。(3)大量闲臵和睡眠信用卡风险。由于农行信用卡发行较晚,发卡对象大部分已有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其他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而拥有这些信用卡的持卡人被各家商业银行共同确认为信用卡的中高级客户群体,因此形成了一个持卡人拥有多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从而造成了一些客户一人手持多卡、信用卡大量闲臵和睡眠、累计信用额度较高。从我行发卡情况来刊,银行工作人员只是简单介绍信用卡消费的便利、积分优惠、赠送礼品等正面信息,而对信用卡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相关风险等介绍宣传的较少,影响了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

2、主要防范措施

(1)加强风险防范,把好发卡准入关。我行信用卡中心将对申领人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严格审查,核实申领表中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资信调查上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要将责任落实到人,做到谁调查谁负责。同时,要加强对担保人的严格审查,除严格审查担保人的担保能力外,还应进行当面核对,确认担保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以避免追索时不必要的麻烦。申领人领取信用卡必须出具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则上由本人亲自领取,确有困难,委托他人代办的,代领人除出示本人证件外,还要办好登记手续。

(2)强化内部管理,规范业务操作。要严重按照《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卡章程》和《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进行规范性的业务操作。一是要坚持各岗位业务人员有明确分工不得混岗作业,强化各岗位间的约束机制;二是要坚持办理业务必须核对身份证与签字相一致的原则;三是要坚持做好疑问查询,超过限额授权的要登记有效身份证号码;四是要坚持执行异地存款的登记制度,建立健全信用卡事后监督制度。

(3)做好商户的培训工作,增强特约商户的风险防范意识。要根据商户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如人员流动,经营范围扩大等,定期、不定期的对商户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提高商户验卡、验证、刷卡、签章、授权等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以防止和减少特约商户人员操作不当而造成的风险损失。

(二)商户收单业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关联案例:

2009年10月中旬,上海某公司通过虚假资料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并骗领了营业执照,然后以特约商户身份向银行申请3台POS机。银行未对公司提交的资料进行仔细的审查即为其办理了相关的业务。随后,该公司在网络上发布广告,吸引信用卡持卡人到该公司办理套现交易(持卡人在不具备真实交易背景的情况下通过POS机透支刷卡,该公司扣除3%的手续费。)由于该公司在短短一个月内非法套现1600万元,公安机关已经以涉嫌刑事犯罪为由对其立案侦查。

近一段时期以来,国内银行卡收单业务风险事件呈高发态势。部分地区商户套现、盗刷持卡人资金等事件频繁发生,不法分子通过虚假申请骗取商户入网资格或通过租借、购买入网POS机具等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作案手段呈现异地移机、团伙作案、技术性强、资金转移迅速等特点。近期还出现了不法分子通过消费后私自撤销等方式对商户进行诈骗的新手法,收单风险防范形势十分严峻。此外,一些发卡行为转嫁风险损失,频繁发起针对商户交易的批量调单,也对收单行业务管理提出了挑战。

目前部分行收单风险意识淡漠,管理工作滞后,防控措施薄弱,难以适应风险形势的需要。突出反映在商户准入环节把关不严,未认真执行商户巡检、培训的日常管理措施,未对商户交易进行有效监控等方面。

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的措施

1、加强商户准入工作。

一是认真执行现场调查制度。要对目标商户的营业场所、经营状况等进行认真现场调查,不放过任何可疑情况,未经实地调查不得审批开通商户,严防不法商户准入。二是切实落实商户实名审核措施,杜绝问题商户进入。要充分利用联网核查身份信息系统、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等渠道,核实目标商户及负责人的相关信息,同时要利用中国银联风险管理系统、工商红盾网、税务部门网站等对目标商户资料进行核查,落实商户信息注册实名制,严防虚假申请。三是严格批发类商户审批手续。批发类商户应主要限于专业批发市场中从事商品批发业务的商户。对于其他营业场所商户、批零兼营商户,其商户类型要按照实际经营状态设臵,不得随意设臵为批发类。对于存量批发类商户,要逐户进行排查,不符合条件的要重新签约,调整MCC及扣率。四是对于在省行下发的商户管理实施细则中列为谨慎发展的商户类型,必须加强对商户注册成立时间、在我行开户情况等方面的评估,采取更为严格的准入标准、调查措施和审批程序。五是根据商户经营规模大小设臵单笔刷卡限额。

2、落实商户日常管理措施

一是加强新签约商户的管理。对于新发展的商户,前3个月收单行至少要每月巡检一次;对于谨慎发展的商户,3个月考察期内收单行还要每月上门收取签购单或要求商户交单。二是加强商户巡检管理。要确保至少每季度对商户进行一次现场巡检。要认真审核商户经营状况,检查机具管理和使用情况。对于存在违规移机、出租、出借POS机具的商户,要采取关闭商户交易、控制商户结算账户等措施。要核实商户是否按要求保管签购单据,发现异常情况的,要及时收回签购单据,确保发卡行调单时我行能够及时提供。三是加强商户教育和培训。要认真宣讲合法合规受理银行卡的相关法律界限和政策规定,特别是两高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司法解释和公安部门开展的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对风险商户产生威慑作用。要向商户宣传出租、出借、出售POS机具、结算账户和网银证书的危害以及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防止不法分子借机作案。要向商户详细讲解收单业务规范操作手续、风险防范知识以及机具管理、收银员及主管密码管理、单据保管的相关要求,确保正确办理业务。

二、电子银行业务风险与防范分析

(一)、网上银行的主要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关联案例:

2003年2月,美国一名电脑黑客攻破了一家负责代表商家处理Visa和万事达卡交易业务的企业计算机系统,掌握了220万个顾客的信用卡号;在日本,黑客利用安装在网吧中的特殊软件非法窃取用户网上银行的密码,使1600万日元不翼而飞。2002年,中国公安部曾经破获一起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手段在银行的网银服务器中植入“木马”程序,窃取了多家银行和证券客户的账号、密码信息进行诈骗的案件,涉案金额达80多万元。

1、从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看,网上银行的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客户自身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造成的。有的企业所有印章由一人保管,企业法人对财务事项长期不管不问,一旦财务人员出现道德风险,盗窃或侵占企业资金,很容易通过网上银行非法转移企业资金,并且作案分子可以先潜逃后作案,即使东窗事发,后续的案件侦破,追回资金的难度也会大大加大。二是银行内部欺诈风险。多数来自银行员工利用客户对自己的信任,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代替客户注册网上银行并掌握其网银证书,通过网上银行盗窃客户资金。三是网络风险。网络风险是犯罪分子基于互联网技术,通过木马病毒,网络钓鱼,虚假网站等手段利用客户属于防范和贪图小利等心理,盗窃客户卡号,密码等关键信息,或远程控制客户计算机,通过网上银行盗窃客户资金。

2、风险的成因 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银行外部原因。首先,客户自身安全意识薄弱,误以为保管好自己的银行账户介质就可以高枕无忧,殊不知电子银行诞生后,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发展到“无介质”状态。其次,目前信息化领域法律法规不健全,对打击和防范基于信息技术的木马病毒,网络钓鱼,虚假网站等犯罪行为的措施和手段不就十分有效。二是银行内部原因。主要是由于银行的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落实到位。

3、防范网银风险的措施

首先,客户的自我防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是降低电子银行风险的最佳途径。一是银行在营销客户时,应在充分了解客户的基础上酌情为客户推介合适的金融产品;二是做好客户培训工作,在客户注册网银后给予必要的操作指引,保证客户能够正常使用网上银行。三是做好客户安全教育和风险提示工作,充分告知客户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提醒客户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其次,培育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员工主动防范风险意识。

(二)、ATM机等现金类自助设备的风险防范 关联案例:

2008年5月31日22时,某持卡人到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营业网点的ATM机取款。ATM出钞口被不法分子用塑胶和强力胶水封住,客户取款时因出钞口封死,取款失败。情急之下,持卡人看见ATM机一侧贴有“电脑升级,如取款出现问题请及时与本行联系……”的提示,于是,该持卡人按提示进行操作。然而,其卡上的4万多元存款不翼而飞。

1、案件特点

一是近年在自助设备上发生的案件呈高发态势。多起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伪造的刷卡、摄录设备,窃取客户银行卡磁条信息、取款密码,制作伪卡后疯狂盗刷,导致客户资金损失。二是发生在夜间。犯罪分子利用晚上,特别是凌晨自助银行无人值守的时机,贴挡监控录像镜头,伺机安装盗卡设备,实施犯罪; 三是盗卡设备越来越具备隐蔽性,一般客户难以识别。犯罪分子使用的设备从卡槽设计、形状、颜色、LOGO等方面都与自助设备融合程度很高,一般客户难以识别; 四是犯罪分子窃取到客户银行卡磁条信息、取款密码,制作伪卡后,通过取现、转账、再取现的方式迅速转移套取现金。五是张贴虚假告示,诱导客户转账的作案仍有发生。犯罪分子利用客户不熟悉自助设备服务流程的机会,提供客户虚假服务热线的方式,骗取客户资金。

2、建议

目前,大量伪卡案件源于不法分子在银行自助机具安装 侧录设备、摄像头等窃取持卡人银行卡信息、密码,进而伪造卡片盗取资金。此外,在自助设备旁张贴“提示告示”欺骗持卡人转账等情况也大量存在。

首先建议提高银行卡防伪技术;二是银行应积极提示持卡人安全用卡,防止密码等信息泄露;三是要严格落实制度中关于ATM机、自助银行设备巡查制度,发现可疑情况的,要及时予以排除;四是出现银行卡纠纷时,银行应注意留存相关证据,及时报案;五是银行卡案件涉诉的,可以采取持卡人对于其卡片资料及密码泄露存在过错、银行的技术手段和业务操作符合标准、银行对自助机具及场所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按照举证规则应由持卡人对伪卡交易承担举证责任等抗辩理由积极维护银行权益。

3、风险防范措施

一是各支行、网点要引起高度重视,增加巡查频率。认真分析犯罪分子的作案特点,与保安服务公司签定自助设备巡防协议,增加巡查频率,对全行附行式自助设备、附行式自助银行和离行式自助银行的夜间巡查增加巡查频率,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展巡检工作时,要将自助银行的门禁系统和自助设备机身是否有非法安装物或张贴物,周边是否有非法录像设备等作为必查项目,并及时记录检查情况,发现异常,妥善处臵,并立即报告上级行。二是及时清理用户遗留的交易凭条。部分客户在使用自助设备后,会遗忘或简单处理交易凭条,巡检人员要注意及时清理这些遗忘凭条,避免犯罪分子利用凭条信息实施诈骗。三是在自助设备需要进行运营维护或维修工作时,除维护商工程师外,必须确保一名行内员工及一名保安在场,行内员工需佩戴可以标识身份的证件,防止犯罪分子利用维护操作,安装非法设备。四是重点关注自助银行及设备周边可疑人群,密切注意在自助银行及设备周边逗留时间过长、手持异常电子设备的人员,一旦发现异常行为,控制犯罪嫌疑人,并及时报告公安部门。落实专人,负责此类紧急事件的快速响应,切实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五是自助设备的管理员发现客户账户、密码信息可能泄露的情况,要立即整理卡号等信息上报相关部门,及时联系客户挂失、止付账户,冻结资金。六是在自助设备上发现他行卡被盗信息,及时与发卡行客服联系或通过中国银联公司协助联系客户。七是加强客户自助设备使用的安全提示,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拨打95599联系客户服务中心。八是加强对客户安全使用自助设备的引导,要求大堂经理在平时的引导中,对客户进行安全讲解,告知客户安全操作自助设备,同时向客户散发安全使用自助设备宣传资料,在营业网点门前电子门楣上滚动宣传安全标语,营造“轻松存取款,安全不可忘”的浓厚氛围,不要给犯罪分子留下可趁之机,提高防范效果。九是加强与外部的沟通、协调。积极与公安部门沟通、协调,现场取证,分析作案手段、特点,并主动配合公安部门,争取早日破案,为客户挽回资金损失。认真进行引导。

银行汇率风险案例 篇7

关键词:汇率风险,商业银行,外汇市场工具,金融衍生工具

1. 汇率风险的概念及分类

1.1 汇率风险的概念

不同国家的货币不同, 在双方进行商品或劳务交换时就要对这两种货币的价格进行换算, 而二者之间的换算比率即为汇率。汇率又称“汇价”, 是用一国货币表示另外一国货币的相对价格。常见标价方法有: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和美元标价法。

1.2 汇率风险的类别

汇率风险一般按照风险发生的时间阶段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从事以外币计价的经济交易过程中因使用的不同货币到汇率波动的影响进而使交易者蒙受实际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折算风险又称“会计风险”, 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所形成的风险。经济风险又称经营风险, 是指经济主体在长期从事循环往复的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意外的汇率变动所引起的未来一定时期内其营运能力与现金流量变化的可能性风险。经济风险与前两种风险相比更为错综复杂。

2.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

随着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深入, 汇率波动的加剧使汇率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愈益广泛、深远。

2.1 汇率风险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影响

资本金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基础和防范风险的根本保障, 我国商业银行外汇资本金的数量日益庞大, 汇率的轻微变动就会引起很大的变动。由于银行的资本金未经过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审批不得私自结汇或转换币种, 因此商业银行所持资本金势必会受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影响而缩水。商业银行即使想要降低汇率风险, 但考虑到经营的安全性一般也只能选取保值的国家债券等方式进行投资。然而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数量过于庞大, 保值的债券投资方式也难以抵御汇率的变动危险, 所以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资本金受目前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的影响势必严重缩水从而使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受到影响。

2.2 汇率风险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影响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各项交易账户也会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进而危及到银行的盈利能力。银行的负债项目主要有各项存款 (储蓄存款、企业存款) 、长短期借款等等。随着汇率的波动尤其是人民币的不断升值, 企业和居民都逐渐认识到了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而不再愿意保留外币, 甚至将原持有的外汇存款结汇为人民币以减少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在这种情形下, 商业银行的外汇存款规模不断缩减。

2.3 汇率风险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结售汇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为典型的一项外汇中间业务。由于近年来人民币的持续升值, 对公和对私客户为避免汇率损失在银行办理的结汇业务量逐渐增加, 将其面临的汇率风险转嫁给了银行。商业银行的外汇头寸也因客户办理结售汇业务而发生增减变化, 从而吃进不少外汇敞口。但由于我们不具备国外发达的金融市场, 没有丰富的金融衍生品, 创新能力较弱, 缺乏流动性, 在外汇市场上没有有效的对冲风险的渠道, 从而使商业银行的外汇敞口头寸难以平盘。

3. 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中的问题

我国的金融市场在汇改之前一直处于较稳定的汇率环境中, 且由于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近10年来才刚刚有所发展, 所以银行缺少对汇率风险的重视, 更缺乏对汇率风险的管理经验。

3.1 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由于长期处于汇率较稳定的市场环境中, 银行的领导管理层, 尤其是像董事会、行领导这样的高级管理层, 都主要关心本币业务的发展而对行内的外汇业务关心较少。直至近年来随着汇率的不断波动, 商业银行才认识到外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但其风险管理体系仍很落后。

3.2 我国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汇率风险内控机制

我国多数商业银行由于缺乏专业风险管理人才, 也没有设立专门的、独立于外汇业务经营部门之外的汇率风险管理部门, 所以难以为银行制定出清晰、细致、有效、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操作规程, 从而难以完全满足银行防范和对冲汇率风险的需求, 更难以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及银行业监管的需求。商业银行内部通常都设有风险控制部门, 但该部门是综合管理银行的各种风险并主要负责人民币资金类和贷款项下的风险管理。另外, 多数商业银行在机构、岗位设置上也缺乏严密性、科学性及系统性。

4. 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对策

4.1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要建立高效的汇率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充分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 并结合本行经营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起由董事会—高级领导层—具体外汇营业部门、外汇风险控制部门以及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构成的从上至下的风险管理结构;同时提高银行领导层对汇率风险的管理水平, 董事会和高级领导层就要掌握相关的外汇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不仅要制定出适合本行的汇率风险管理政策、战略和操作流程, 还要充分发挥其在监督高级领导层实施各项汇率风险管理措施上的职能;再次, 加强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建设, 将内部审计部门应独立于外汇业务部门和风险控制部门之外, 加强银行内控机制建设, 进一步加大对汇率风险的内部审计力度, 提高内控能力、增加内部审计的频率, 以使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实现细致化、清晰化, 并为银行能够按照银监会和国家外管局的要求实现合规经营提供及时、有效、全面、独立和审慎的内部控制机制。

4.2 优化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外部环境

4.2.1 加强我国外汇管理局及银监会对汇率风险的监督力度

汇率制度改革以后, 我国加快了外汇衍生市场的建设, 远期衍生产品和人民币对外汇掉期交易相继出台, 因而就需要银行的外部监管部门针对外汇市场上不同的衍生产品制定出具体的指导性文件和相关的监督措施。虽然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和银监会只是各自制定各自的政策, 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换机制, 从而使出台的政策缺乏关联性、完整性和统一性。甚至同一监管机构内的不同部门间对政策的解读和执法尺度也存在着差异, 从而给外汇银行在执行中造成困惑。

4.2.2 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外部监管部门的自身建设

汇率风险的加大, 使商业银行在汇率风险管理上的难度增加, 这就要求外部监管机构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管理体制的建设, 不断提升自身的监督管理水平。外汇监管部门应建立多层次的监督管理架构, 规范现场检查的程序、健全非现场监管体系, 不断改进和完善监管手段, 并加强各监管机构间的合作与沟通, 运用科学技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提高外部监管合力, 对汇率风险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

4.3 加强外汇市场工具在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 我国金融衍生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 虽然已在汇改后陆续推出了远期外汇交易、人民币对外汇掉期交易以及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 但与海外成熟的衍生市场相比, 可以用来抵御风险的衍生产品仍然显得单一, 风险对冲手段明显不足, 难以满足商业银行对冲汇率风险的要求。因此要大力建设我国金融衍生市场, 并加大对金融衍生品的开发力度。与此同时, 积极利用外汇市场工具化解汇率风险, 商业银行可以为想要避免风险并将其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人提供一种有效地风险分配机制。通过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将汇率风险进行有效的分解, 实现最小化管理。同时, 还要注意金融衍生品“双刃”性中不利的一面。

莫让汇率风险变新忧 篇8

汇率变动对企业影响程度不一

外汇风险一般分为外汇交易风险、外汇折算风险、经济风险和国家风险。而外汇交易风险涉及的业务范围广泛,是企业应对比较频繁的风险,也是涉外业务的企业主要防范的对象。简单的说就是,企业在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中,由于交易发生日和结算日的汇率不一致,导致收入或支出发生变动的风险。

在不同类别企业中,由于外币汇率变动而引起的货币汇兑情况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同。我国的涉外企业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产品出口型企业(产品出口率在70%以上),且原材料大部分为进口,第二类为内销主导型,第三类为内外销比例各在50%左右。

第一类企业由于其产品大部分外销,而外销的产品收入为外币,进口原材料使用的也是外币。当其外币货币性资产和外币性负债基本相当时,除出口收汇外币种类与外币性负债货币种类不同可能产生外汇风险外,外汇汇率的变动对企业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如果外币性资产与外币性负债之差相差悬殊时,则外汇汇率的变动会对企业在期末统计时有较大的汇兑损益调整,但这并不代表汇率变动会对企业财务造成很大影响。因为,在汇兑收益时,企业的经营利润增加,就要承担支付所得税的义务从而产生现金流出;而在汇兑损失时,经营利润减少,但可以为企业节约所得税的现金流出。所以,在外币性资产与负债之差相差悬殊时,不论是汇兑损失还是汇兑收益,并不能构成对企业实质性的影响。从另一方面考虑,企业出口收到的是外汇,偿还外币债务也是使用外汇,而不需要用人民币兑换成外币再偿还债务。故企业承担的外汇风险是非常小的。但是,如果本位币与外币的市场汇率下跌时,将外币兑换成本位币时,将产生实质性的损失。

第二类企业的产品主要是内销,外币债务一般是由设备投资、技术引进或是生产中的材料等是用外币进口而形成的。这类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主要为人民币,而其相当一部分债务必须用外币资金来偿还,由于企业没有外币收入或仅有少量的外币收益,要支付外币债务必须用人民币兑换成外币再偿还债务。当债务外币汇率上升时,使用人民币的兑换成本也相应地增加;反之,兑换成本就会相应的减少。同时,在外汇汇率变动幅度较大时,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很大。

第三类企业的产品内外销比例在50%左右,这类企业只要能把握好外币资产和外币负债基本平衡,不论市场的外汇汇率如何变动,企业始终保持较小汇兑损益调整,这样外汇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就会很小。但这类企业由于实际情况不同,在外汇业务具体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

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不可缺

据近期美国数据及各方面的分析,美元仍会持续疲弱,跟随美元的走低,日元也不被看好,而经济的改善,增强了市场对欧洲央行进一步生息的预期,因此,欧元仍被看好。另外,人民币的升值预计在2008年也将持续。针对这些货币走势,企业可以采取选择有利的货币计价方式或提前收付款的形式,转移因货币走势而带来的交易风险。

尽管外汇交易风险对企业来说并不陌生,但不恰当的避险措施,会进一步扩大风险。有些企业采取谨慎保守的态度,宁可多花成本,也不愿多冒风险,将资金只局限于保值,错过了很好的增值机会。采取签短单、提高售价等自然规避风险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外汇交易风险,但却失去了签长单、扩大销售量而带来的好处。而有些企业往往采取激进的措施,大量资金投机于高风险的股票、期权交易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规避了外汇交易风险,但高收益背后隐藏着高风险,一旦交易不成功,将面临难以想象的损失。

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品避险

远期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是以约定的汇率将一种货币转换为另一种货币,并在未来确定的日期进行资金的交割。远期外汇交易最长可以做到一年,它是国际上最常用的规避汇率风险、固定成本的方法。进出口商对外贸结算,国内企业到国外投资,外汇借款和还款的过程中,为锁定远期外汇收付的换汇成本,避免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都可以运用远期外汇交易。

如北京的一家公司每年大约要陆续收到3000万英镑,因英镑在2007年汇率变化较大,所以存在很大的外汇保值的需求。该公司找到广东发展银行北京分行委托其进行远期外汇交易,保证金为1000万元人民币。随着英镑的不断走高,该公司迫切的提出保值需求,因广发行预测英镑还会继续走好,建议该公司仅卖出一部分,经协商,与2007年7月2日,广发行为其卖出300万英镑,当时英镑的汇率在2.01左右。7月18日,当英镑升至2.053时,广发行又果断的为其卖出300万英镑,随后,英镑在2.065附近见顶后开始下跌。7月24日,该公司又有600万英镑需要紧急结汇,由于广发行准确判断了走势,以2.0635点接近当日最高点的价格结汇。

该案例中北京的这家公司就很好地利用了远期外汇交易方法保值增值。但需要提醒的是,虽然远期交易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外汇交易风险,但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前提条件。采用此方式进行交易之前,必须对未来汇率的走势作出正确的判断预期,否则实际的套期保值成本支出,可能高于不进行套期保值的成本,这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要求企业在银行的选择上也要慎重。另外,为了避免这一弊端,可利用择期外汇交易来回避汇率风险。

择期外汇交易

择期外汇交易是指在成交后,客户根据某一时间段任意选择日期,按预定的汇率和金额进行交割的远期外汇交易,它是一种可选择交割日的远期外汇买卖。由于银行考虑到外汇的交割,可能是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进行的,相应会提高企业的交易费用,因此,进出口公司在做择期外汇交易时,应尽可能地缩短未来不确定时间,以减少成本,获得更有利的远期汇率。

互换交易

互换交易是降低长期资金筹措成本,防范利率和汇率风险的最有效的金融工具之一,主要分为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两类。货币互换是运用最多的工具。货币互换是处在不同国家的两家公司进行即期货币兑换,并在将来的某个日期再进行反方向的兑换,相当于一个即期外汇交易和一个远期外汇交易的组合。货币交换的原理是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实现预期的目标,即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目前我国银行已经开展了这项业务。

上一篇:我公司未来规划下一篇:焦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