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评估实施方案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期评估实施方案(精选8篇)

中期评估实施方案 篇1

中共苗店镇委员会

关于成立《苗店镇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村党委支部、村委会,镇直各单位:

为做好《苗店镇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成立中期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中期评估工作的统一领导,并明确了镇、村两级各自分工,请认真执行。

组 长:宋庆伟(镇党委书记)常务副组长:文献充(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副 组 长:梁华斌(镇党委副书记)

杨嘉成(镇党委副书记)张金和(副镇长)成 员:闫献华(计生中心主任)

韩金荣(农业中心主任)

司 倩(文化中心主任)

任运成(社会保障所长)

王 军(派出所长)

刘 潇(司法所长)

李茂林(财所所长)

李 硕(卫生院长)

夏广春(中心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中期评估的协调、联络、汇总、汇报工作。办公室设在镇计生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由张金和同志担任。

中共苗店镇委员会 2008年8月16日

苗政[2008]37号

关于印发《苗店镇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实施方案》的

通 知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镇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和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总体方案的通知》,按照《南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技术手册》有关要求及《社旗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实施方案》精神,经镇党委、政府研究通过,特制定《苗店镇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实施方案》,现予印发,请认真执行。

附:苗店镇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各村工作责任人分工情况

苗店镇人民政府

二00八年八月十七日

苗店镇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一五”

规划中期评估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和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总体方案的通知》,按照《南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技术手册》有关要求及《社旗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实施方案》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估的目的、思路与目标(一)评估目的

1、以本次对国家、省、市、县规划进展情况的调查和评估为载体,准确把握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若干重点指标的进展情况;

2、及时发现国家、省、市、县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完善政策措施,改善规划实施的外部环境提供依据,确保规划主要目标顺利完成;

3、为各级“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奠定重要基础,促进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二)基本思路

1、按照本次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评估以“上位规划为主”的原则,对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进行评估,以此为载体,逐步探索建立面向以结果为主的乡、镇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专项规划评估制度框架和体系;

2、采取突出重点、点面结合的方法,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的一些重点指标进行抽样调查和综合评估,把握全镇人口发展总体运行情况;

3、通过评估,扩大和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专项规划及其相关政策在全镇人口发展宏观调控中的影响力和导向作用,推动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切实转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轨道。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一)评估主要指标

1、总和生育率 ;

2、出生政策符合率;

3、出生性别比、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动趋势;

4、统计准确率;

5、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甲级乡比例;

6、出生缺陷一级预防覆盖率;

7、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

8、已婚育龄妇女落实避孕措施及时率;

9、镇计生中心、村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数; 1 O、流动人口享受计划生育基本免费项目服务率;

11、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落实率; 1

2、人均计划生育事业经费;

3、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违法违规案件发生数; 1

4、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比例; 1

5、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综合满意率。

具体指标解释见《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改革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指导意见》(国人口发[2 008] 2 1号)。(二)评估时的关键环节

1、严格时间要求。本次评估时间紧、任务重、涉及的方面多,各村必须严格把握时间进度,按时报送各种数据、材料,不能一个地方的数据不齐,影响到全镇数据的汇总、分析。

2、把握数据质量。数据质量关系到评估的成败,要进一步增强数据质量意识。调查质量与奖惩挂钩,调查结果将作为各村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并在必要时为数据调整提供参考。所有评估数据要注明数据来源,要有主要领导和填表人的签字。各村提供的数据,要有各村一把手签字及公章。

3、建立评估情况上报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对各村中期评估工作的协调、沟通,实行随时上报与固定上报相结合的制度。从8月18日开始,逢双日的上午8点前各村上报两日来评估工作进展情况。

4、任务责任到人。按照分工的要求,将工作任务逐条分解到人,并将工作任务分解和责任人名单报评估办公室。保证评估数据的唯一性、准确性、权威性,并做好保密工作。(三)评估的侧重方面 评估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镇、村两级将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宏观决策、加强领导、综合治理的情况;近年来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规划有关指标的进展情况,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有关任务的进展情况。

3、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规划的有关目标、任务提出完善的政策建议。

三、评估的方式和方法

(一)评估主要通过书面评估和现场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书面评估是按照本级自评表的要求,结合村工作业务,从业务报表、调查结果、数据库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收集,注意收集的各类数据要注明数据来源,把握数据的质量;现场评估是按照《已婚育龄妇女接受计划生育服务情况调查表》的要求进行现场调查;

(二)开展专题评估和全镇的自我评估。根据收集的数据、材料,结合平时对该项工作的调研情况,对重点专题的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评估,提出工作建议。全镇的自我评估要起草自评估报告。

四、评估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8月14日一15日):计生中心制定全镇统一评估调查方案,各村制定工作方案;收集计划生育监控调查、MIS数据库、统计报表和统计调查网点的有关数据。r(二)、培训阶段(8月16日一18日):由计生中心负责组织材料,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具体培训时间如下: 8月16日,对镇领导班子及计生中心人员;

8月17日,各村、组干部,村计生管理员,组宣传员; 8月18日,各村分别对育龄妇女进行培训。(三)现场评估阶段(8月19日一22日)8月20日前,对照县级《自评估表》,查找各类数据(包括其它各部门、本部门涉及科室),开展自评估;开展现场调查,完成《已婚育龄妇女接受计划生育服务情况调查表》(下简称《妇女调查表》的填写),完成2000年以来出生相关数据统计表,并形成评估报告。

8月2 3日前:完成《妇女调查表》的录入,完成2000年以来出生相关数据汇总上报;将评估收集的各项数据进行汇总,运用综合评估方式对“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情况作出评估,形成全县“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四)汇总上报阶段(8月25日):8月25日前,将全镇自评估报告上报县人口计生委。(五)、迎接督查阶段

8月下旬:按照省人口计生委的要求,配合国家人口计生委、省人口计生委做好督查验收工作。

五、评估工作要求

(一)、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我镇开展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是贯彻落实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考核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和实践,评估工作是对各村的工作效果、工作水平、工作能力、队伍素质等各方面的一次综合考验。各村要提高对本次评估工作的认识,省、市、县人口计生委已经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我镇也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确保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计生委的包乡领导也到我镇亲自督查、指导。

(二)、’要明确各单位在评估工作中职责。这次中期评估工作内容丰富,指标复杂,数据量大,报告繁多,涉及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各项工作,各单位一定要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镇政府已经将每项职责分配到各村,并明确了责任人,下一步各村要继续把责任细化,落实到人,保证评估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三)、要组织好培训。一是组织业务培训。县培训到乡、乡培训到村,村培训到人,确保每位育龄妇女都接受到培训。要求认真学习、全面理解上级《评估技术手册》有关内容。二是组织对村级计划生育干部的培训。培训内容要结合《评估技术手册》和《地区问卷》内容,同时也要考虑相关的背景资料。三是组织对育龄妇女的培训。要结合《育龄妇女调查问卷》,在政策宣传、知识传授、技术服务、维权便民等方面有所侧重。问卷中涉及《育龄妇女国家标准》的基本项目、育龄妇女生育、节育基本项目,与本地数据库相核对,一方面要注意指标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注意数据库信息与实际信息的一致性。

(四)、要严把各类数据质量。一是要多方面收集数据。本次评估中的数据不仅有本级的数据、下级上报的汇总数据,还涉及统计、公安、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的数据,一定要做好上级与下级、本级所站的协调工作,争取多方面收集数据;二是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对于收集上来的多种渠道的数据,一定要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多方论证,力争每一个指标最后认定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中期评估实施方案 篇2

根据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地方评估工作的通知》(国科办计〔2013〕56号),在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指导下,江苏省科技厅牵头,联合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厅、组织部、教育厅、财政厅及金融办等7个部门共同开展了江苏省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情况的评估工作。

本次评估主要围绕江苏省实施《纲要》的机制和战略影响、科技部署及政策措施、取得的成效和影响、问题和建议等方面展开。评估工作采用基于证据面向关键问题的方法,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文献研究资料分析、项目数据分析、案例研究、座谈会等方式,综合多方建议,形成评估结论。

1 总体结论

《纲要》的实施对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具有战略指导性、宏观引领性、操作指引性和开拓创新性。

1.1 在发展方式上,江苏推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江苏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转变发展思路,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自主创新,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引进项目验收和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计划项目支持的重要内容。二是发展高新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组织实施“江苏省高科技产业发展841攀登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在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发展。三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实施民生科技示范工程,促进支撑发展。四是前瞻性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引领未来发展。

1.2 在发展目标上,江苏开启创新型省份建设新征程

一是2006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到2015年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的奋斗目标,标志着创新型省份建设正式启动。二是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意见》,强化了创新驱动的鲜明导向,标志着创新型省份进入加速推进阶段。三是2012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研究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标志着创新型省份建设进入攻坚阶段。

1.3 在发展重点上,江苏立足高端扎实推进

江苏结合实际,依据《纲要》相关部署,调整优化省科技计划体系,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支撑计划和基础研究计划等各类科技计划,设立相应项目资金,对相关领域进行重点支持。一是江苏科技“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领域与江苏科技“十一五”规划相比,提出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十大战略性发展产业。二是在生物医药、基因工程、电子信息、环保、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取得了众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三是江苏开展的省级前沿技术研究立项项目涵盖了8大领域20小领域,基本覆盖了前沿技术领域中地方实施能力的全范围。四是2006年以来,江苏省共立项支持基础研究项目4555项,共计拨款6.8亿元,相关领域实现全涵盖。

1.4在发展保障上,江苏深化改革优化创新环境

江苏按照《纲要》关于深化体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营造激励创新的社会环境的要求,在组织机制和落实措施上不断创新,开创了发展新局面。一是制定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二是实施沿海开发战略,设立了沿海发展专项资金,作出了沿海开发部署。三是积极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切实推动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积极规划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编制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规划及三年工作推进方案。

2 取得的成效

“十一五”以来,江苏加强与国家创新战略的有效衔接,积极利用国家科教资源,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江苏按照“一个环境、两个支撑、三个体系、四个落脚点”的科技创新工程总体推进思路,重点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江苏试点建设”“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江苏省试点工作”“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等重点工作,构建了富有活力的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在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上不断开辟新局面。

2006-2012年,我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区域创新能力连续4年位居全国首位,201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200亿元,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3%,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4.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37%,各项指标均稳步增长,总体上进入科技创新活跃期。

2.1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得到强化

“自主创新”是《纲要》提出的指导方针之一,江苏坚持把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作为增强社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大力落实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着力促进创新平台、科技人才、重大成果等创新要素加快向企业集聚。一是企业科技税收减免连年增长,企业创新动力不断增强。二是创新资源不断向企业集聚,企业创新基础得到进一步强化。三是企业创新群体持续扩大,社会创新主体地位初步形成。

2.2 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

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纲要》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江苏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调结构,促转型,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要支撑,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20062012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其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逐年稳步增长,增长率有不断提高的势头。二是全社会产业结构得以优化,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有所提高。目前,江苏拥有省级以上高新区23家,其中国家级10家,居全国第一,高新区区内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20%,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显著提升了我省抵御国际性金融风险的能力。

2.3 初步构建完善的基层创新体系

江苏在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整体框架下,纵深推进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区)、创新型乡镇和创新型园区建设,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决心,坚持不懈地将基层科技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基层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逐步提升,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富有活力的基层创新格局。一是以创新型城市为统领,突出创新示范。目前我省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达10个,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市、区)达29个,创新型乡镇达60个,打造一批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增长极。二是以高新区为主阵地,突出创新引领。江苏高新区创新管理体制,不断提升创新型园区发展水平,优化“一区一战略产业”布局,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和科技创新促进功能,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三是推动科技大军下基层,突出服务根本。实行政策落实与项目立项、工作会商、科技进步考核“三挂钩”,建立科技政策辅导员、科技政策助理员、科技政策宣讲团、科技政策咨询团“两员两团”工作机制。

2.4 初步构建江苏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江苏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果转化为关键环节,集成各方资源在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率先突破,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依靠科技发展产业经济的路子。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一大批项目实施企业表现出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中坚力量。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已成为江苏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一是培育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率先启动建设苏州纳米技术、泰州生物医药、南京通信与网络等“两部一省”科教结合产业创新基地,纳米科技、未来网络、太阳能光伏、生命科学等若干领域跻身国际前沿,成为我国唯一囊括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三大奖项的地区。二是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着力提升企业配置科技资源的能力,促进高校、研究院所最新成果产业化,产学研合作项目约占成果转化项目立项数的80%。目前江苏企业与省内外95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联系,建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1个,“校企联盟”6714个,来江苏开展合作的科技人员达6万多人。三是支持了发展方式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12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37%,新型产业的销售收入突破了4万亿元,增长1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5%。四是提升了创新国际化水平。与以色列、芬兰、俄罗斯等70个国家建立紧密科技合作关系。鼓励企业到海外收购并购设立研发机构达50家以上。建设了牛津大学(常州)ISIS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无锡“中美科技创新园”、苏州“中芬纳米创新中心”等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载体。吸引丰田、福特、博世、朗讯、三星等世界500强企业设立400多家独立研发机构。

3 问题和建议

江苏的发展正面临着诸多约束因素,如人均资源全国最少,环境污染负荷全国最重,产业附加值低,迫切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当前,江苏的经济增长仍是典型的投资驱动型增长,“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22.8%,高于GDP增速近10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在50%左右,而且面临着人多地少、资源缺乏、环境问题突出、人口老龄化加快等诸多制约因素;江苏制造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特征明显,高新制造业增加值率为20%,远低于世界40%的平均水平,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自主品牌的只有10%。

目前,全国区域之间新一轮竞争态势已经形成,抢夺高端人才等创新资源的争夺战悄然打响,对资源整合力度的竞争尤为突出。江苏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期、科技创新的活跃期,在新能源、生物技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具备一定基础,与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具有“同发优势”,完全有可能抢占先机,实现跨越发展,走出一条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先发之路”。

3.1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统筹地方和国家资源

在“十二五“后期及”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方面,要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研究、吸收这次评估中各地反映的情况,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与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个核心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全国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3.2 支持江苏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

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将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经济转型升级为方向,以深化改革与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区域一体化发展为路径,着力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加快提升创新国际化发展水平;着力加强核心技术突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汇聚,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着力优化区域创新整体部署,加快形成创新协同有序、产业错位发展、城乡统筹协调的新格局。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把苏南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主要创新指标达到世界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

3.3 试点江苏建设科技创新特区,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国际化,为全国积累经验

江苏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尤其在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内的外国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其投资领域也从产业的下游生产加工向上游产品研发转变,区域内的国际创新与研发资源日益增多,同时,江苏已经在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2012年,中芬两国政府共同支持的“中芬纳米创新中心”在苏州工业园揭牌,无锡“中美科技创新园”获得科技部批准,“中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落户常州武进,牛津大学ISIS(常州)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相继落户。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科技创新江苏特区,打破体制机制的藩篱,让市场在创新资源的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结合政府合理的导向,引导国际创新资源在江苏区域创新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国家创新国际化积累宝贵的经验。

摘要:文章针对江苏省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情况的评估工作,围绕“十一五”以来江苏省实施《纲要》的机制和战略影响、科技部署及政策措施,总结取得的成效和影响,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中期评估实施方案 篇3

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介绍,截至2013年6月底,《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时间已过半,化纤协会开展了《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总结和评价了《规划》实施的进度与效果,研究分析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对《规划》后半期继续实施和推进提出了措施建议。

报告指出,2012年,规模以上化纤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888.5亿元,比2010年增长39.2%,年均增长18%;化纤产能达到4021万吨,比2010年增长14.2%,年均增长6.9%;化纤产量3792.16万吨,比2010年增长22.7%,年均增长10.8%;化纤在纺织纤维加工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70.0%提高到2012年的74%,提高了4个百分点;棉纺使用化纤量由2010年的1060万吨提高到2012年的1170万吨,增加了10.4%;化纤产量占全球比重达67.7%,比2010年提高近0.8个百分点。“可以说在产能产量方面我国的化纤行业做得相当不错。如果打分的话,我可以给打100分。”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这样评价。

除了行业规模指标完成进度较快之外,整个化纤行业在这段时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行业技术进步成效显著、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推进明显、标准化建设发展较快、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成效。在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方面,报告显示,行业常规产品优质化进一步推进,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高性能纤维产业化取得新突破,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加快发展步伐,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工作有力推进,重点技术与装备自主化和工程化水平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但在产业布局方面,在我看来,如果按照100分计算,这个分数还不到60,行业做得还不够,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由于整体布局和产业链配套等原因,并没有做起来。”端小平这样说,“综合来看,化纤行业‘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可以给打85分。”

对于整个化纤产业来说,在“十二五”的后半期,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也有新的特点。纤维需求仍将稳步增长,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国际纺织化纤工业格局继续调整,贸易环境不断复杂化,资源环境制约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带来更多挑战,行业发展自身也面临结构性矛盾和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也就需要行业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抓住机遇加快转变增长方式,促进转型升级,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协调和谐发展。如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向民间资本开放上游石化领域;加强化纤原料供给保障;逐步建立高性能纤维材料国家采购管理制度;积极推进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重大工程专项的组织实施;加快推动成立“全国化学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深化改革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我们的行业和企业都做好面对困难的充分心理准备,积极努力迎接行业的美好未来。”端小平说。(邵蔚)

中期评估实施方案 篇4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安排,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为此市人大财经委在何新来副主任的带领下,从9月10日至9月21日分别邀请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2名专家组成调研组,听取了市发改委、财政局、工信委等19个部门的总体汇报和专题汇报以及13个县市区的汇报,并深入兴平、乾县、淳化、彬州、旬邑等5个县市实地察看了18个项目并召开座谈会。

一、“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情况

今年3月初,市政府根据中省统一安排和部署,组织召开我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会议,传达了中、省“十三五”中期评估工作会议精神,对评估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评估坚持系统全面、突出重点、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采用自我评估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总体评估和专项评估相结合、市县上下联动评估的方式,围绕增强产业发展新动力、构筑均衡整合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汇聚全面小康新合力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评估。6月初,第三方xx师院课题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第三方评估报告。市发改委以第三方评估结果为参考,通过比较测算进度,剖析存在问题,搜集反馈意见,起草了《xx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征求意见稿)》,9月初形成了评估报告(讨论稿)。

调研组在听取了xx市“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汇报后认为,市政府重视评估工作,安排部署周密,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但仍有四点需要改进:一是评估方法有待改进。存在评估方法单一、综合评估与专项评估结合不够、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不够、缺乏对数据系统分析等问题。二是评估内容需进一步完善。从评估的内容看,没有建立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标排查不够细致,数理分析不足,存在问题剖析不深。三是总体规划与专业规划衔接不够。各项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不够具体,专项规划对总体规划的支撑作用不足。四是西咸新区划转影响分析需进一步细化。西咸划转直接关系到“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后期执行情况,在评估中对划转造成的影响及后续效应分析不够细致、深刻,缺乏详细数据支撑。

二、“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

“十三五”以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政策,全市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纲要》执行总体不够理想,距离《纲要》预期目标差距较大。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纲要》的主要目标分为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结构升级、民生福祉、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34项指标。从评估结果看,全市各项指标完成进度不均:经济发展7项指标中,仅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等2项指标达到预期进度,生产总值、人均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5项指标未达到预期进度;

创新驱动5项指标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大中型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4项指标未达到预期进度,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由于统计口径变化没有具体数据;

结构升级5项指标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预期进度,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等2项指标未达到预期进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由于统计口径变化没有具体数据,信息化指数暂无数据;

民生福祉7项指标中,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等5项指标达到预期进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2项指标未达到预期水平;

生态文明10项指标中,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降低、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3项指标提前完成目标任务,单位gdp能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森林覆盖率等4项指标基本达到预期进度,耕地保有量、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等3项指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从各县市区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情况看,3个“十强县”(xx)gdp总量均实现了规划中期预期目标,兴平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2项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三原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2项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彬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未达到预期目标;

北四县(永寿、淳化、旬邑、长武)规划实施情况普遍较好,仅有个别指标未达到预期水平,但经济体量较小,对全市经济拉动作用不强;

涉及西咸划转的3个县区(秦都、渭城、泾阳)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均未达到预期目标;

其余3县(乾县、礼泉、武功)只有一两项经济指标达到预期,其余指标均未达到预期目标。

(二)重大项目完成情况

我市“十三五”规划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已实施项目xx个,完成投资xx亿元,占“十三五”规划项目总投资的xx%,占已实施项目总投资的37.79%。其中:已竣工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在建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完成投资xx亿元,占在建项目总投资的xx%。未开工项目xx个,总投资10785.46亿元,占“十三五”规划投资的xx%。

(三)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1、抓创新,产业融合升级初见成效。一是创新驱动起步良好。2017年高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8.2%,我市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2018年荣获智慧城市时空云建设全国第二名。二是新型工业集群逐步形成。投资280亿元的cec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点亮投产,投资110亿元的19户液晶面板上下游企业加快建设。雷丁秦星新能源汽车项目已成为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重点板块。旬邑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引进了12家药企和4家食品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医药、食品为特色的产业集群。三是农业现代化平稳发展。坚持走特色主导、科技引领的三产融合发展道路,兴平双汇肉制品生产线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四是商贸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实施服务业物流项目三年滚动计划,三原、旬邑、淳化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18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

2、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断夯实。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西咸公交卡实现互联互通,我市入选全国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光纤入户”全面完成,4g移动网络全覆盖,智慧城市建设受到国家肯定。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

柏岭寺水库蓄水,张家山泉群供水工程通水,城乡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二是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xx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省级经开区,xx新兴纺织工业园加速发展。彬县撤县设市,彬州、三原、兴平被评为2017年“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礼泉、乾县被评为2017年“陕西省现代农业强县”。

3、求绿色,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一是狠抓污染治理。扎实开展“1+14”专项行动,全力治污降霾,2018年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下降11.8%、4.9%,规模工业燃煤削减xx万吨。二是稳步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完成居民煤改气2.5万户,煤改电7万余户,我市被纳入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三是着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全面实施园林绿化战略,全市完成营造林xx万亩,新建(改造)杂果经济林14.59万亩,淳化、旬邑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湿地公园达到6个,湿地保护面积xx万亩。

4、促改革,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30万吨/年以下煤矿全部关闭,房地产去库存周期缩短到9.6个月,2017年全年共为企业减免税xx亿元,为xx户企业争取直供电xx亿度,市场活力加速释放。二是“放管服”改革初见成效。自主取消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43项,第一批“最多跑一次”事项顺利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等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减证便民”“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进展顺利。三是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2016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0.1亿元,2017年达到38.64亿元,同比增长xx%,招商引资引进合同项目xx个,实际到位资金xx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xx万美元。2018年上半年,成功举办了“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节”,积极通过第三届丝博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xx亿元。

5、惠民生,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以xx件惠民便民实事为抓手切实推进民生建设,2016、2017年两年累计投资216亿元。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6、2017两年共脱贫人口xx万人、退出贫困村xx个,贫困发生率降至xx%。教育、文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实现公办幼儿园行政村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全市xx个县区市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基本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成功承办省十六届运动会。全民健康保障不断加强。综合医改深入推进,城乡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基本实现。2018年上半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累计参保xx万人。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城镇面貌不断改观,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但对照“十三五”规划,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许多短板弱项亟待破解,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西咸新区划转影响。客观方面,西咸新区体制调整,划转了xx市gdp总量的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9%、地方财政收入的17.2%、常住人口的12.4%,尤其是划转了投资总量的41.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2.5%。整体移交了101个xx市近年来重点谋划的“十三五”重大项目,直接影响我市经济基础和发展后劲,而划转后社会事务交接滞后所导致的教育、卫生医疗等问题以及划转后的洼地效应、新区竞争等影响不容忽视。主观方面,西咸新区划转区域是xx市近年来重点谋划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划转后对xx市干部干事创业信心有很大影响。

(二)产业结构不优。2018年上半年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7.6:57.5:34.9,呈现出一产不强、二产重而不优、三产发育不足的发展状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不足,2018年上半年一产占gdp比重分别高出全国、全省xx个、xx个百分点。工业发展水平较低,能化工业仍居主导地位,上半年能化、建材产值占到七大支柱产业的50%,传统产业增长缓慢,新兴产业体量小、拉动效应不强,2018年上半年二产占gdp比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7.09个、8.7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偏低,2018年上半年三产占gdp比重分别低于全国、全省xxx个、xx个百分点。gdp总量质量不高,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偏低,2016、2017年分别为3.4%、3.3%,分别较全省低xx个、xx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为xx%,低于全省6.39个百分点。

(三)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工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支撑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要素不足,项目用地、节能减排等要素制约日益突出,考核激励措施弱化,营商环境不优,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大,加之受宏观经济影响,企业扩大投资信心减弱,导致全市重大项目数量少、建设进度慢,2018年上半年能化产业增加值增长6.6%。72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11户减产、65户停产,企业利润总额下降3.7%,规模工业企业培育缓慢。同时,企业自主创新不足,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有限,难以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四)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县域经济实力整体比较薄弱,且发展极不平衡,2017年全市县域gdp规模最小的永寿县为73.1亿元,仅为兴平市(241.1亿元)的30.3%,2018年上半年永寿县仅占兴平市的26.6%。在2017年全省县域经济监测中,彬州市、兴平市、三原县位列“陕西十强县”,而淳化和永寿在全省排名50名以后,目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仍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五)环境质量问题不容乐观。2017年,空气质量重要评价指标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9.7%、2.4%,今年1-8月份,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7.22,较去年同期下降7.2%;

虽然有所改善,但受“高耗能”产业主导工业的影响,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污染物排放降减难度较大,平衡经济健康发展与节能环保任务艰巨,污染防治、生态改善仍面临巨大挑战。

(六)民生保障短板突出。公共服务投入水平偏低,资源供给不足,服务不均衡、效率不高,2018年上半年一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17.28亿元,较上年同期同口径下降0.9个百分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中省资金加上市县自筹资金仅能满足总需求的40%;

公办高中负债问题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债务高达10亿元左右;

2018年上半年,教育财政支出39.93亿元,较上年同期同口径下降2.8个百分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亟待加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现状与群众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到位,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低。

(七)营商环境仍需优化。我市在全省营商环境考核中排名靠后,很多环节、措施需要改进。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园区、路段的水、电、气、暖、通讯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二是“放管服”改革亟需加强。政务大厅职能发挥不充分,网上办理事项占比低。部分职能部门仍存在审批事项繁杂、办结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监管不当不力等问题。企业与政府沟通渠道不畅。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氛围不浓。自《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施行以来,部门、县区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多停留在开会、发文件上,没有通过具体举措来落实条例。

四、推进规划实施的意见建议

“十三五”中后期,市政府要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速补齐弱项短板,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立的目标任务,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坚持问题导向,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一是强化“十三五”规划引领作用,立足长远发展,对照发展指标,细化责任分工,做好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与规划有效衔接。二是坚定发展信心,沉着应对西咸划转问题。冷静客观看待西咸划转影响,调整思路、破解瓶颈,抢抓机遇、迎难而上,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规划,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强化监测监督工作,形成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和制度保障,切实维护《纲要》的法律性、严肃性、权威性。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将中省新理念、新部署、新要求融汇到计划中,增强工作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强化对重大问题研究,对后两年难以有效解决的长期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战略性、全局性的对策建议,为“十四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持投资拉动,多措并举促发展。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切实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推进投资结构战略性调整,以项目建成投产引领产业升级。一是建立机制、强化保障。严格落实领导包抓、讲评观摩、考核、问责等工作机制,持续做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紧扣中省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配套和民生事业短板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实施精准招商,精准招揽高科技人才,千方百计引进一批高精尖项目、功能提升项目。三是积极扶持规上企业。对规上企业中65户停产企业、211户减产企业逐户进行认真分析,找准病根,帮助企业寻找解决问题的良方和路径,使有限的规上企业稳定生产、运营,带动全市经济发展。

(三)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牢牢抓住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战略机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用具体措施推进建材产业绿色环保转型,促进食品、纺织等产业技术、业态创新。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着力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发展“三个经济”为抓手,强力提升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发展规模和水平;

提升全域旅游发展品质,以打造旅游特色小镇为发展模式,培育旅游产业发展新业态。二是培育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陕西专项计划,抢抓中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以雷丁秦星汽车为依托,精心布局xx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加快高新区医药产业园、旬邑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建设,力争“十三五”末建成两个百亿级医药产业园。

(四)坚持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一要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交通、水利、电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巩固xx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地位,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二要增强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县城发展扩容提质和重点示范镇建设,科学规划建设特色农旅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带动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建立差别化的县域经济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引导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五)坚持生态优先,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一是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要求。深入实施“1+3+35”方案,推行“五项清单”管理,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土壤、水、臭氧污染防治工作。二是稳步推进清洁能源利用。做好规模工业燃煤削减和民用散煤清洁替代,实施煤改气、煤改电、煤改地热,实施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建设、煤改电电网扩容工程,扎实做好能源替代利用过渡期居民用能问题。三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大力植绿护绿,实施天然林资源防护、三北防护林等重大生态工程,扎实贯彻落实《xx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六)坚持推动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一要围绕行政效能提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再梳理取消或下放一批“含金量”高的行政审批事项,做好行政许可权改革、“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等工作,切实提高网上办事精细化水平。二要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健全评估、担保、信用体系,实现全方位融资。高效集约利用土地,扎实落实水、电、气、暖行业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三要强化宣传督导。利用多种途径宣传《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各项要求。做好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严格考核评价,严厉查处问责,营造重商护商的良好氛围。

(七)坚持惠民利民,持续提升民生福祉。一要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推进“八个一批”措施精准落实,切实提高脱贫质量,确保4个贫困县年底顺利摘帽,12.34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深入推进产业扶贫,深化“三变”改革,加大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力度,提升扶贫产业规模化水平。二要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择校热”等问题,稳妥化解公办高中负债问题。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支持科技人才、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扩面提标,提升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三要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落实综合医改、分级诊疗等基本制度。实施基层卫生能力提升三年计划,加大全科医生招聘培养力度,支持社会办医,全面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八)坚持考核考评,强力推动追赶超越。一是狠抓招大引强工作考核。细化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对引进中国500强、民营企业500强且到位5亿元以上的新建项目部门、县区予以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全市上下引进项目积极性。二是狠抓项目建设工作考核。强化对县市区“十三五”规划项目考核力度,对项目服务保障单位,从业务指导、服务态度、审批效率、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

中期评估实施方案 篇5

各成员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改领导小组:

为确保完成三年医改任务,进一步促进医改工作顺利实施,经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同意,决定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实施进展和初步效果进行中期评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中期评估是有效推进医改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各成员单位和地方医改领导小组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实施方案》中期评估工作方案(见附件一)的要求,以核心指标体系(见附件二)为基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开展中期评估工作。

二、请各省(区、市)医改办公室组织省内各填表单位登录http:///wsbs/“医药卫生数据采集系统”,按照要求填写中期评估调查表(见附件三),经逐级审核后,由省医改办公室于2月28日前统一报送至国务院医改办公室。登陆用户名和密码将于2月10日前通过金宏纵网系统发送至各省(区、市)医改办公室。

三、国务院医改办公室将于2月下旬开展中期评估现场督导,督导组由中期评估领导小组、工作组成员(名单见附 1

件四)以及评估专家和临床药学专家(名单见附件五)组成。督导组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定性访谈和现场考察等方式,对各地《实施方案》的实施进展和初步成效,尤其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和定性评估。同时按照要求对样本县市区(名单见附件六)及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样本统筹地区的调查数据进行质量核查。各督导组于3月10日前向国务院医改办公室提交督查情况报告。(国务院医改办公室将于2月15日前把具体分省名单和定性评估提纲发送至每位督导人员)

四、请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医改领导小组按照要求认真做好部门评估和地方自评,组织力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地调查分析,于3月15日前向国务院医改办公室提交专项改革评估报告和中期评估自评报告。医改《实施方案》中期评估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综合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请各成员单位、各地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中期评估的各项工作。

王谈凌 68502791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发展改革委代章)

二〇一一年一月三十一日

附件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期评估工作方案.doc

附件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期评估核心指标体系.doc

附件

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期评估调查表.doc

附件

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期评估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名单.doc

附件

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期评估专家、临床药学专家组名单.doc

附件

中期评估实施方案 篇6

转发关于印发《广西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

中期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

市卫生局、盐务局,县卫生局:

现将自治区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广西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中期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桂地办„2007‟2号)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通知请登陆南宁市卫生信息网公告栏下载(或222.216.5.238)

南宁市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

(南宁市卫生局代章)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十日

抄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桂地办„2007‟2号

关于印发《广西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

中期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

根据•关于印发<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自治区卫生厅,盐务管理局、水利厅、农业厅: 中期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7]119号)精神,为迎接中期考核评估,指导各地区切实加强重点地方病防治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广西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中期考核评估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十日

抄送:各市卫生局、盐务局、水利局、农业局,自治区及各市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

中期考核评估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的通知‣(国办发[2004]75号)以及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中期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2007]119号).为切实做好迎评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考评目的(一)考评、了解各市、县落实•规划‣的进展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

(二)为迎接国家中期考核评估做好准备。

(三)促进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按期完成•规划‣目标。

二、考评范围

1、碘缺乏病:全区各市县。

2、地方性氟中毒:

(1)饮水型:钦州市:钦南区、钦北区、浦北县、灵山县桂林市:资源县、平乐县、恭城县贺州市:八步区、钟山县

梧州市:岑溪市

北海市:合浦县

柳州市:融水县

玉林市:博白县

(2)燃煤型:河池市:罗城县

来宾市:合山市

三、考评内容与方法

各市、县依照本方案制定考评实施计划,在规定时限内按要求完成自查工作,并于2007年8月15日前将自查报告报送自治

区。根据自查情况,自治区卫生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抽取部分市县进行考评复核。

(一)碘缺乏病

1、资料准备。包括:

(1)相关文件:上级或本级政府、卫生、盐业及其他相关部门下发的文件。

(2)人员培训资料。

(3)历年监测资料:2004~2007年碘盐监测资料、2002年、2005年碘缺乏病监测资料等。

(4)检查督导资料:开展碘缺乏病督导工作的方案、总结报告等。

(5)部门协作相关资料:会议纪要、通报资料等。

(6)宣传资料:每年“5.15”碘缺乏病宣传日宣传资料及总结等。

2、填写相关表格。各市必须于8月15日前汇总辖区各县数据报送自治区疾控中心。

(1)县级卫生部门填写表1、2、5、9、10。

(2)市级卫生部门填写表1、2、5、9、10,并将辖区各县上报数据汇总后填写表11。

(3)表6、7、8由盐业部门填报。

(4)表3、4为学生和家庭主妇健康教育现况调查表,各县组织五年级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完成问卷后将得分情况统计后填入表10。

3、现场调查

(1)卫生部门:各县(区)随机抽查2个乡,每个乡调查1所乡中心小学,每个小学抽查50名8-10岁学生的甲肿率及30人尿碘,另对3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在同一地区,入户调查10户食用盐及家庭主妇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重点为食用碘盐知识与行为)的认知情况。

(2)盐业部门:负责调查碘盐生产加工单位的环境条件、工艺流程(自动化程度)、仓储条件、质量标准、质量监管、碘盐

均匀度(含碘变异系数)及宣传工作等。每个省(区、市)随机检查1个碘盐生产加工厂(无生产加工厂时改查分装批发站),2个碘盐分装批发站,查看2004年以来有关资料。每个县随机抽查5家食盐销售点,重点查看食盐种类、销售碘盐常识和是否持证销售等。

4、碘缺乏病消除标准

(1)碘盐合格率:> 90%;

(2)甲状腺检查:8~10岁在校学生甲肿率

——触诊法 < 5%(本次自查要求< 10%)——B 超法 < 5%(本次自查要求< 10%)

(3)生化指标(尿碘)

——8~10岁在校学生尿碘 ≥ 100ug/L

——小于20 ug/L 的样品数 < 10%。

(二)地方性氟中毒

1、资料准备。

(1)相关文件:上级或本级政府、卫生、盐业及其他相关部门下发的文件。

(2)人员培训资料。

(3)历年监测资料。

(4)检查督导资料:开展地方性氟中毒督导工作的方案、总结报告等。

(5)部门协作相关资料:会议纪要、通报资料等。

2、填报数据。各市必须于8月15日前汇总辖区各县数据报送自治区疾控中心。

(1)市、县级卫生部门填报表12、13、14。

(2)表15为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调查问卷,各县将调查者得分统计后报市级。

3、现场调查

(1)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综合防治工作情况。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调查了解燃煤型地氟病的综合防治进展情况。

农业部门:总结2004年以来政府投入、改炉改灶数量、健康

教育和已完成改炉灶工作的后期管理等情况。每个县抽查2个乡,每个乡抽查1个村,每个村抽查10户,逐级查看已改炉灶的质量、管理和使用等情况。

卫生部门:对上述抽查的居民户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2)饮水型地氟病防治工作现场调查。每个病区县调查了解改水降氟、降砷工程的进展情况。

水利部门:总结2004年以来的政府投入、改水工程数量及受益人口数,改水工程使用、管理及水质等情况。每个县抽查3所改水工程(若改水工程数不足3个,则全部调查),重点查看改水工程质量和使用等情况。

卫生部门:对改水工程所在村的小学5年级学生30人和10户居民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四、市级督导检查、自治区级抽查复核

1、各县(区)自查自评工作结束后,调查数据及自查报告逐级上报。

2、各市卫生、水利、农业等相关部门派专员到现场指导、督导辖区县开展自查自评工作,汇总各县的数据上报自治区。

3、各市、县自查自评工作结束后,自治区抽查1~2个市,每个市抽查1~2个县(区)进行复核。自治区督导组及时向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反馈督导意见,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

中期评估实施方案 篇7

唐山启新水泥厂是由洋务先驱唐廷枢创办的中国第一家水泥厂(前身称为唐山细绵土厂)。自1889年建厂以来,跨越三个世纪、连续生产120多年,直到2009年停产,是中国工业遗产的元老之一。启新水泥厂的再生改造项目能为历史悠久、但因停产而沉寂的老厂区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新型经济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经过几年时间的构想、谋划、设计与施工,原启新水泥厂地块的工业遗存改造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进展,目前的建筑景观形象已经显著转换。实际上,在唐山这个典型的近代工业发祥地,启新水泥厂工业建筑遗存的再开发具有标志性意义,颇具研究价值。本文下面的内容定位于对唐山启新水泥厂建筑遗存再生改造的跟踪评估,总结其演化状态及经验,并设想今后的优化路径。

文献述评

留存位于特定地段并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旧厂区及其重点建筑,继而规划改造为新式功能区,使城市记忆得以延续,这类做法已经在很多国家得到了推广,相关研究也已经全面展开。唐山是我国近代工业较早起步的城市,也正经历着大规模的经济社会转型,工业建筑遗存改造重组的空间很大,以唐山市为样本进行的该主题研究已经具备一定基础。

郝卫国和于坤探索了如何将唐山的旧厂区再生为系列展陈空间,并认为这将会谱写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城市软环境重构的序曲,标志着唐山由工业城市向后工业城市的转变。朱文一和赵建彤(2010)以启新水泥厂改造项目主设计单位的身份,说明了整个项目的规划背景、设计要求和操作过程,着重揭示了方案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应对办法。杨彩云、康嘉和邹艳梅(2012)对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进行了整合研究,认为工业遗产可以作为唐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的重要载体。孔雪静(2014)专门以唐山启新水泥厂为例研究了城市中心区大规模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问题,详细解析了启新水泥厂各主要建筑遗存的再利用价值和改造技术,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主要是建筑科学。闫永增(2014)则从地方历史的角度探讨唐山工业遗产的保护事项,并指出了3种开发利用模式。

总体观察,对区域工业建筑遗存再生改造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近些年的一个学术热点,吸引了包括城市规划、建筑、经济、历史、艺术等多学科专业的共同关注,交叉研究的特点比较明显,各类成果也较为丰硕。指向唐山市工业建筑遗存改造的学术研究也已取得初步进展,但还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现有成果在研究唐山市工业建筑遗存改造时的广度和深度均有欠缺,比如在铁路和火车机车领域的遗存发掘利用几乎处于空白,后续研究需要大力拓展覆盖面和增强透彻性。第二,面向启新水泥厂改造项目的学术研究仍滞留在前几年的起步期,必须指出的是当下的关注重点已经不是启新水泥厂项目改造的必要性和基本方向了,而是需要对已经完成的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估,识别主要瓶颈和约束条件,从而提出下一步的改进策略,这也正是本文的主要工作所在。第三,针对唐山工业建筑遗存改造的本土研究力量不足。现有的部分成果源于外部专业机构的力量,虽经验丰富但往往对唐山本地的情态理解不足,影响判断和规划定位的准确性。因此,本文将在充分体察唐山市的实际情况基础上,以启新水泥厂为首要样本,评价其再生改造的当前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适用性更强的优化路径。

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业建筑遗存改造的背景和指向

随着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各型工业项目逐渐向城外拓展,老工业区日渐废置,导致重要遗产元素被拆改或损毁,工业遗存日益面临着城市建设的开发性破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冲击。同时,老工业区的更新改造也正在感受城市发展活力新的震荡,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为老工业区的转型带来了新的契机。启新水泥厂更新改造是唐山市率先启动的重点项目,历史渊源、地理区位等多方面优势使其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启新水泥厂位于唐山市中心区东南部,厂区用地面积为30公顷,南北两侧的新华道和北新道均为城市东西向干道,厂区南侧的启新环岛和启新立交桥也是重要交通枢纽。启新水泥厂历史悠久,其中水泥窑、电厂、浴室等厂房和设备已历经百年沧桑,完整地印证了启新的变迁轨迹,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内涵。建筑及装备大多结构完好,只需局部加固便可以改造利用。启新水泥厂工业遗存中建于1911年的4、5号水泥窑是历史最悠久的,而老浴室(原1、2号水泥窑)、南三筒、发电厂、木结构站台等重要遗存都是在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从原有功能上看,启新水泥厂工业遗存涵盖了粗加工、研磨、传输、仓储、包装、办公等各种类型。从建筑结构来看,则包括了大跨度桁架、混凝土框架、砖混、木结构和混凝土筒形结构等多种形式。启新水泥厂的厂房建筑极具特色、式样古典、立面比例协调、细部精致,堪称工业建筑珍品。这些不可复制的工业遗存急需新型载体去保护、继承以及再开发。

在实际改造中,对于上述具有典型意义并做过重大贡献的工业遗存,要依据其原有产业及产品性质,以工业技术博物馆、企业纪念馆、文化创意园、工业旅游景区等方向进行全方位保护和再开发。将旧的工业群落保存于新的城市环境中,可以记录和体现过去的工业成就,可以改良城市的视觉品质,还能够通过资源的再次整合利用将历史文化价值转换为市场价值。工业建筑结构坚固,高大规整,内部空间划分灵活,往往可在其寿命周期内经历使用功能的调整变更。这些旧厂房和仓库处于中心城区,是服务业发展的优先地段。少量的初期投资、较短的建设周期,都使得工业建筑遗存的适应性再利用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契机。

“启新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原启新水泥厂改造的核心项目,共占地面积94.5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该项目共分三期开发建设,一期工程是启新广场和博物馆展陈中心,二期工程主要包括保留建筑的加固改造,道路、管网以及横跨启新路的天桥建设。目前一、二期都已完工,三期工程主要是园区文化产业景观的建设,仍在规划建设中。中国水泥工业博物馆核心区以4-8号窑为基础,对原有的构筑物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做出改造,这是中国首个以水泥工业为主题内容的博物馆。整个产业园将在建筑体量、尺度、色彩方面与保留建筑相协调,形成汇集文化艺术、展览展示、精品酒店、大型会议等活动于一体的项目集群,打造以博物馆展示、文化创意、工业旅游为特色的综合产业园区。

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业建筑遗存改造进展的综合评估

启新水泥厂等工矿企业重组搬迁后,原有的生产设备、厂房建筑、工业技艺极具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承载着唐山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它们是唐山城市记忆的缩影。启新水泥厂的再生改造项目盘活了老旧厂房等存量资源,在保持原有框架的基础上主要改造为艺术家工作室、画廊、儿童拓展艺术中心、影视中心、特色酒吧、西餐厅等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化创意活动空间,深入挖掘了工业建筑资源,延续了工业文化根脉,按照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多重功能的新基地。该项目多种手法结合,多种元素相容,正在实践着改造重生的路线,见图1、2、3。

启新水泥厂的原有建筑曾经过多轮改建,本次更新改造亦是较完整地保留了厂房清理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使得工业遗存展现出了多层次、跨时代的历史风貌,启新地块依山傍水的空间区位优势得到初步显现。改造后的水泥窑、发电厂汽轮机及高大的欧式厂房仍然可以给人一种强烈的工业化震撼。作为核心空间的幸福广场视觉开阔,能全方位、多角度彰显工业建筑遗存的魅力并满足举办小型集体活动的区域要求。周边建筑年代跨越百年,既有大尺度的厂房、生产设备,也设计了适宜游人停驻休憩的景观艺术小品,为各种公共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可能性。

启新水泥厂改造项目的设计方曾提出将原地块转型为城市开放空间,打造成为开放式博物馆、全天候观演区和城市活力中心。认为伴随唐山中心城区整体结构的调整和城市东南部的发展,启新水泥厂位置将重新回到城市的几何中心,其区位优势和城市功能引导作用将进一步提升,并可打造为具有城市鲜明特色的创意基地。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唐山城市建设的主要指向是西部和北部,启新水泥厂所在的地理位置偏东南,人流稀疏,住宅区并不密集,在唐山市中心城区仍然属于基础条件较为滞后的区域,对专业技术人才和中高端消费群体的吸引力均不足。这直接影响了设计方提出的城市活力中心、特色创意基地等功能目标的实现,见图4。

启新水泥厂原有建筑布局相对零散,用地边界比较复杂,这对于地块空间品质的整体改善和局部土地的利用形成了障碍。处于地块中部的中国水泥工业博物馆,被现有其它厂房、构筑物和住宅包围,仍然缺少与周边的大城山、陡河等景观和文化要素充分的空间连通。在项目内部,已经开展业务的文化艺术类、商务会展类实体都不算密集,整个地域空间范围内的人气还明显欠缺。

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业建筑遗存再生改造的优化路径

(一)建筑规划设计的整合

老厂区的保护和再利用需要城市规划层面的整体把握,对其相关要素进行宏观考虑后确定整体的方案特色。对启新水泥厂外部形象的处理要尽量保留原有的建筑特征,并进行必要的维护整修或更换局部构件,多采用小尺度、统一元素,整合空间形态,创造特色的城市街区。植入插件要适应不同的新型城市功能的需求,与保留下来的年代混杂、形式多样的大量建筑物统筹安排,实现区域空间风貌的整合,进一步突出工厂自身的历史和水泥工业特色。

(二)项目空间的个性处理

启新水泥厂工业建筑遗存的再生改造应该站在现代视角进行考量,提取原有工业建筑元素进行合理修饰,改造成为功能科学合理、公共设施完备、游览路线清晰、参与性强的公共活动空间。在突出既有水泥工业风貌的同时,新建部分要延续水泥主题,将新型城市功能与水泥工业构筑物及生产流程相结合。要打破周边铁路和启新立交桥对该项目在集聚客流方面的阻隔,开辟和增加公交线路,进一步提高本区域空间的多路径可达性,力求城市整体空间语境,更充分地激活地块。

(三)更广泛的利益相关方参与

西欧国家社会公众参与城市建设、工业建筑遗存保护利用的意识比较普遍。政府在决策前会对公众进行调查,展示设计方案,听取意见。唐山启新水泥厂的再生改造也应该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对改造项目开展多学科的鉴定评估,尤其是在确定功能定位方面。对启新水泥厂工业建筑遗存的再生改造应发挥公共服务作用,注重公益、亲民、共享的功能设计,使得一度被冷落的水泥工业建筑遗存再次融到活跃的经济文化生活中,激发大众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四)贯彻低碳节能的理念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是通过材料、设计、施工等手段使建筑不在主动索取能量的一种综合节能形式,符合我国目前节能低碳的环保理念。启新水泥工业展览馆职工中心改造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虽然面积只有600平方米,但建筑气密性好,建筑物的供热、制冷能源消耗极低,公建节能标准能达到90%左右,远超我国标准50%。建筑内的双风道设计改变已有通风设备带来的正负、压问题,室内空气清新怡人,建筑舒适度高。

摘要:工业建筑遗存是资源型城市的宝贵财富,可以被打造为城市视觉新景观和功能新主体。启新水泥厂是唐山市推进工业建筑遗存再生改造的代表性项目之一,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通过对唐山启新水泥厂再生改造项目进行跟踪评估,识别了现存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唐山,工业建筑遗存,启新水泥厂,改造,优化

参考文献

[1].郝卫国,于坤.城市记忆的延续——唐山工业旧厂区再生为系列展陈空间的探索与实践[J].装饰,2010(2):96-98.

[2].朱文一,赵建彤.启新记忆——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业遗存保护更新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10(12):33-38.

[3].杨彩云,康嘉,邹艳梅.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研究——以唐山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2(1):137-140.

[4].孔雪静.城市中心区大规模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研究——以唐山启新水泥厂改造为例[D].河北工程大学,2014.

坚持实施中期经营战略 篇8

问:“For Tomorrow_2015”是从2011年4月开始实施的。事业战略是“开展国际领先事业”、“创造新的社会价值”,以求实现集团的成长,现在进展情况如何?

藤原:在开始实施中期经营计划后,通用化工品、电子相关产品等受到世界经济、市场结构变化的影响,2012财年的利润下降了。但这两年里坚持并实施基本战略,已经巩固了成长的基础。

国际领先事业方面,推行积极投资、积极扩大的方针。创造新的社会价值方面,扩大环境·能源、住宅·生活、医疗三个领域的事业规模。其中医疗领域收购了美国医疗机器厂商ZOLL Medical公司,和现有的医药、医疗事业组合,使健康护理领域成为拉动集团成长的动力。

另外,在三个领域中通过与公司外部资源的融合,切实推进“未来项目”。加强收益结构的改善,启动全公司项目。通过以横跨集团各企业的功能为轴心实现高效化、高水准化,提出了200亿日元以上的收益改善目标。

问:各事业情况如何?

藤原:化工、纤维事业在2011财年、2012财年连续两个财年销售额减少,局势艰难。化工的聚合物类产品及高附加值类产品事业、纺织事业销售额增长顺利,但化工的单体类产品事业受到了新兴国家需求低迷的影响。随着日元开始贬值、积极扩大方针取得成效,2013财年利润将会大幅度增长。住宅·建材事业通过推广“新的居住方式”,连续两个财年刷新最高利润纪录。2013财年由于消费税将要提高,所以会赶在消费税增税前购买的需求,将进一步成长。但此后预计会有低落,要采取应对措施。

电子事业由于日元升值及日本国内顾客销售低迷、产业空洞化的加快而连续两个财年利润减少,随着日元贬值及加强海外销售,收益开始恢复。将推行使之回到成长轨道的恢复措施。健康护理事业方面,医药事业的新药销售超出当初的预期。同时还期待收购ZOLL公司能发挥作用。而处境一直不佳的医疗事业也预计随着日元贬值,海外事业的收益能获得改善。

问:国际领先事业也按计划实施当初的战略方针吧?

藤原:化工事业的主力事业AN(丙烯腈)方面,在泰国运用丙烷法生产的新工厂从今年1月开始商业生产。2月在韩国的新生产线投入生产,年产能力达到121万吨,确立了亚洲领先供应商的地位。

DFR(感光性干膜)在中国苏州成立了技术中心。并正在中国常熟建设新工厂,预计今年秋季完工,以需求不断增长的中国为中心,积极开展事业。

S-SBR(高性能省燃料轮胎用合成橡胶)的新加坡工厂今年4月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实现年产5万吨的生产能力。第二期(年产5万吨)也正在建设之中。来自顾客的需求很旺盛,预计能有超出当初计划的成长速度。

锂电池隔膜“Hipore”的宫崎县日向工厂新生产线预计在2013上半财年投入生产。另外,继韩国之后,在中国的加工基地也已经完工。今后为了满足车载电池用途市场的需求,继续加强海外销售体系。在2013财年后也切实推行积极成长、扩大投资的战略。

问:“创造新的社会价值”方面,环境·能源相关领域中电子部件、电子材料事业由于日元升值及新兴国家经济增长放缓而陷入困境,今后有什么应对措施?

藤原:在这一领域将重新制定战略和体制。电子部件事业将在民用用途以及产业机械、车载用途运用过去积累的化合物半导体、混合信号LSI设计技术。电子材料在依次加强“Hipore”在中国、韩国的生产基地的同时,加快车载用途等级的开发。环境领域提高水处理膜“Mieroza”在欧洲、美国、中国的销售,同时和正在开发的UV-LED共同推进开发。

问:2013财年的定位是怎样的?

藤原:是中期经营计划的中间点,作为过去各种投资的收获期,准备挑战史上最高纪录的营业利润。预计2013财年连结业绩为销售额1万8910亿日元、营业利润1300亿日元、经常利润1300亿日元、纯利润770亿日元。

今年是日本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总的框架将在今年确定下来。制定能应对这一变化的事业战略,作为对过去各种方针及变化的应对,再次加快成长路线的脚步。总而言之,是中期经营计划第二级火箭点火的一年。

为此,为了实现成长,在中期经营计划中预定有1万亿日元的投资。包括维持投资在内,向现有事业投资5500亿日元,向新事业、M&A及现有事业的非连续性扩大投资4500亿日元。这两年里已经投资了约4000亿日元,今后也以D/E比例0.5为目标,积极向中期经营计划中的重点领域进行投资。

问:最后请问纺织事业情况如何?

藤原:2012财年的纺织事业连结销售额为1096亿日元,同比减少1.1%,但营业利润为40亿日元,同比增长了28.4%。聚氨酯弹性纤维“Rolca”在海外销售不佳,但“宾霸”针对外衣及民族服装用途的销售良好,无纺布事业也取得优秀业绩。

上一篇:党外干部心得体会下一篇:三项活动第一阶段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