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调度会(讲话稿)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2年6月调度会(讲话稿)

2022年6月调度会(讲话稿) 篇1

5月份,在各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月完成5247万元,本年完成16716万元,占13亿元的12.9%;开工累计完成51857万元,占总投资40.99亿元的12.7%。其中:A2完成1981万元,完成计划1975万元的100.3%,当月完成较好,总的投资进度离上级的要求还很远,既定的目标还没有全面完成。土地审批只剩下最后环节,永久用地正按照时间节点在交底,临时用地正在征用和协议;电力初步设计已上报省里审查;施工、监理、检测等单位全部进场,驻地建设均在建设阶段,A4、A5合同段以及J1、J3监理单位已基本完成驻地建设;“三集中”选址和便道设计、征地基本完成;临时用电基本完成设计方案;A2合同段4、5两个月进度明显加快,增加了中平隧道出口和玉祥隧道进口等工作面。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也存在许多问题,客观上雨水比较多(17天雨天,13天晴天),工程进度受到影响。主观上,新进单位驻地建设、三集中以及便道建设步伐还不够快,有

些班组还没有确定和没有进场,材料招标、火工用品、临建设施等还没有开展或比较缓慢,施工测量工作还没有完成等等。A2合同段工作面还没有全面打开,人员、设备、资金不足,工程进度上还有潜力可挖;工程质量管理不严,存在混凝土外观质量不好,隧道初支钢拱架间距控制不到位,喷锚厚度不够,钢筋定位不准,五类围岩开挖方式没有按CD法施工等;工程安全管理存在警示标牌标语不足,桩基施工泥浆池没围护,隧道口人员出入监控不到位,电源管理不规范,玉祥隧道出口右洞出现冒顶事项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整改,切实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今年是本项目建设的最关键的一年,能否抓好在建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完成投资计划,对于确保全线优质工程和13亿元目标的实现具有最关键性的意义。要抓住当前国家继续施行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有利机遇,进一步严格工程质量管理,科学统筹,合理安排,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努力完成全线计划投资任务。二、六月份主要工作

六月份进度目标是:A1标段完成580万元,A2标段完成2100万元,A3标段完成580万元,A4标段完成700万元,2

A5标段完成650万元,建安合计4610万元,其他1200万元,总计完成5810万元(概算口径7515万元)。

要完成上述任务,工作量比较大,新进标段要抓紧完成驻地建设、临时便道和三集中场地建设、火工用品库房建设和手续办理、材料招标、监控量测和地质预报单位招标、临时电力架设以及隧道、桥梁的临建设施建设,尽快进入施工状态,着手开展清表、桩基施工和隧道洞口的开挖以及一些控制性结构物的施工。A2标段要多开工作面,中平隧道出口、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形成产值,两部台车尽快到位和安装就位。玉祥隧道进、出口要严格设计要求施工,安全进洞,进口的两部台车尽快到位和安装就位。古田隧道和中平隧道进口的初级支护要抓紧整改,不合格土工布和止水带要及时清场,合格产品尽快进场,避免材料断档,以不影响二次衬砌施工。桥梁桩基要抓紧施工和检测,交叉施工系梁和墩柱、盖梁,凤都大桥桩基要增加设备,官江分离式大桥桩基施工缓慢,6月底完成桩基和墩柱施工。官江至A3标段以及凤都大桥至A1标段的主线便道抓紧打通,开展相关结构物的施工。路基班组尽快重新进场,抢晴天战雨天,加快路基填筑,特别桥梁预制场的施工。

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

(一)严格管理,管理要上新水平。

管理是工程建设基础性工作,管理水平高低,对能否实现工程“三大控制”至关重要。管理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的标志和体现。在建设管理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适应工程建设、工程监理、工程设计的问题,主要表现:管理制度不严、措施乏力、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工作随意性大,工作效率低,以包代管,或包而不管,或管不动。管理是永恒的主题,无论对业主、施工、监理、设计单位都很重要。尤其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既是工程建设的管理主体,又是管理的对象。要使2012年京台高速公路的管理上一个新水平,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要抓领导,领导抓;抓反复,反复抓;抓落实,落实抓。各参建单位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要经常过问项目部、总监办工作,了解工程建设和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要深入施工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充实和加强管理力量。项目部经理要加强对施工队、工区的管理,施工队、工区要加强对各班组的管理。各班组要管好每个职工。形成至上而下重管理,抓管理,全员、全过程、全面重视管理的格局。特别是要高度重视抓好对分包劳务队伍的各项管理工作。项目经理、总监一定要做到人员到位、工作在位,认真负责地履行各自职责,全身

心地投入工作。二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制度。在分配机制上,要体现多劳多酬,优劳优酬,向施工第一线的苦、难、险工种倾斜,向施工技术骨干、关键部位倾斜,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施工组织管理上,要制订严密、科学的施工组织计划。施工单位要按照总体工期目标、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施工调度中心,科学、严密、合理的制订月、季分项、分部工程计划,做到平行推进,做好计划的相互衔接工作,及时把工程总体投资计划、形象进度计划分解到月、旬、周、日,分解落实到工区、到班组,明确责任人,建立日检查、周考核、旬评比考核奖惩制度,对在管理上有创新、工程质量上有成绩、精神文明建设有成效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鞭策后进。要认真做好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材料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劳工人事管理、行政事务管理,下大力气抓好工程质量管理。三要认真履约,恪守招投标时的承诺。能否实现承诺是关系到一个企业的信誉问题,而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与品牌。各参建单位,要认真搞好履行合同的管理,对照招投标时签订的各项合同,搞好补缺补漏工作。目前尚未到位的资源,机械设备,以及人员,一定要迅速到位。否则将根据有关合同,进行经济罚款等处理。四要强化对施工第一线和施工现场的管理,认真

严格把关,主要是把好“八个关”。即严把施工工艺关、工序检验关、旁站监理关、现场管理关、材料试验关、设计变更关、计量支付关和安全生产关。五要坚持“三个同步”,加强项目内业档案管理。各施工、监理单位以及业主必须高度重视工程内业资料、文件、征地拆迁安置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按照《档案法》和《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福建省高速公路内业资料整理提纲》、《福建省高速公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资料》的有关规定要求,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坚持三个同步的作法,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同步进行项目内业档案的建设,在检查落实项目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同步监督检查指导内业档案工作情况;在工程竣工、交工验收时,同步验收工程档案资料。要把内业档案资料管理列入重要日程,抓紧抓好。在每一项工程结束前和每一个承包队伍退场时必须要求其交清完整的内业档案资料,办好签认手续,防止工程结束或走人后,内业、档案资料流失,进而影响最终的工程竣工验收。

(二)严抓质量,质量要上新台阶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和核心,没有质量就没有投资效益,一切工作必须服从质量、服务质量,要树立精品意识,狠抓工程质量。今后哪个标段出现质量问题,就停止对那个

标段有关工序工程量的支付。并根据“谁建设,谁负责”的要求,凡是京台高速公路质量出现问题,对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人,不论工作是否变动,都要追究责任,不能一走了之。要选择一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并严肃处理。要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业绩档案制度,对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要追究责任,并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在年终考核时相应处理,并向全社会公布其劣绩,以加强社会监督。

参建单位及全体建设者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对历史负责、对自己的事业负责、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高度,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在座的同志们,修建这条路只有一回,而负责这条路的质量却是一辈子的事。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从全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京台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都付出了辛勤的工作,很不容易,要倍加珍惜,深感自豪。我们的质量目标是把京台高速公路建成优良工程,创造精品工程。因此,坚持创优目标不放松,把握质量第一不放松,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当京台高速公路通车礼炮鸣响时,我们大家亲手能把历经艰辛,历经奋斗,流过汗水的精品工程交给闽东、古田人民,交给历史时,我们会更倍感自豪和荣耀。但这一切必须“从我做起,从我们

做起,从现在做起”。各参建单位及全体建设者,都要以对人民,对历史,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增强质量意识。施工企业的全体员工、项目部的领导、总监办的领导都要牢牢树立“工程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的思想,对自己经手的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因此要求各参建单位必须做到:

1、明确创一流质量目标,细化分解落实。

《福建省高速公路质量管理纲要》已明确我省高速公路的质量要求,我们业主也制订京台高速公路的质量管理目标,即“总体工程质量优良率90%以上,外观质量美,内在质量高,工程质量创优质工程”。对此,各标段要按照总体质量目标要求,在施工的每一环节,对每一个参建的工作班子,明确不同时期的细节要求,重点抓好涵台背的回填施工质量,要求压实度达98%以上;抓好高边坡防护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高填、深挖段防护工程的稳定,不给将来营运留下后患;抓好隧道工程初期支护(如中平、古田隧道钢支撑返工)和二次衬砌的施工质量,砼的强度、厚度等各项指标要达到优良标准,模筑砼表面应平整、光洁、无渗漏水,放样要准确(如古田隧道调平层、边墙),预埋件位置要准确;提高桥梁工程下部构造的墩台和上部构造

8 的预制、安装施工工艺,确保内部质量优,外观形象美;施工单位自检机构要加大对现场工艺、工序的自检把关,不合格产品决不进入下道工序(如止水带、土工布),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质量管理目标的要求严格把好各个环节,确保实现质量全部合格,整体优良率90%以上的质量目标,做到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整体外观达到整洁平顺,轮廓清晰,做工精细的要求,基本上消灭质量通病,整体工程与附属工程相协调,内在质量与外在质量相统一,整体质量品位高。

我们要吸取其它省内、外高速公路在争创一流中的先进做法和体会,化整为零,抓好各个分项工程。在全线确立若干个能够体现我们的建设风格、建设特色、建设质量的分项工程,使优质工程建设进一步落到实处,概括起来就是:二个方面,路基和路面;三项工程,优质的隧道工程、桥梁工程和软基段工程;四条线,护面墙防护、砼防撞护栏及钢护栏、标志标线、中央分隔带绿化;三个点,连接线、主线站、服务区。争创“示范路”,更加有目标、有步骤、有措施,有的放矢,便于实施。

2、深化标准化管理、提高建设管理水平。

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下达了深化标准化管理

活动的通知,活动时间从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历时2年半。主要内容包括管理行为标准化、工地建设标准化、施工工艺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施工机械设备和模板标准化、施工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专业涵盖了路基、桥梁、隧道、路面、房建、绿化、交通安全设施和机电工程。前天,你们都参加了省髙指组织的标准化培训,相信你们收获不少,今后,还会有不同专项的现场会,希望能在你们中间产生,那是非常体面的事,最好的广告。通过开展深化标准化活动,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安全整体水平。不要为搞标准化而搞一些形式的东西,即两张皮,不利于三大控制管理,企业没有效益,就失去意义。

3、大胆探索使用高新科技,提高科技含量。

向科技要质量,向科技要效益,向科技要精品,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工程质量的全面提高。积极开展高边坡防护监测、工程技术档案规整以及隧道通风照明优化等科研。开展技术攻关,消除质量通病。

4、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推进工程质量上水平。

施工单位要合理地安排好每道施工工序,监理要把好施工工序审批关,切实消除各工序之间的相互影响,确保工程

10

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尤其是制约下道施工工序的关键工序,必须一次成优,为全体工程质量水平和下道工序施工节约时间。

5、典型引路,树样榜工程。

每道工序开始大面积施工前,继续有意识地培养和选拔示范单位进行规范化管理,在全线树立样板并组织各施工单位和总监办进行现场观摩、研讨,开展经验交流,通过典型引路,树样榜工程示范全线、引导全线。推动了全线施工整体水平的提高。

6、加大施工单位自检。

各施工单位要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起质量管理、控制、检查系统。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是第一责任人,除项目经理直接抓质量外,还应指定一名副经理负责具体的质量管理,并组建质量管理小组,严格分工和明确责任,各施工队伍也要建立由队长负责的质量管理小组,严格分工和明确责任,做到三个“必须”,即,质检人员必须到位,质检责任必须明确,质检制度必须落实。质量检查系统独立行使职权,按照规定的内容对工程的结果予以客观真实的评价,真正做到不合格工程不交验,不合格工程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1

7、加强现场质量控制力度。

为强化业主对工程的宏观管理,业主标段工程师行使对工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权,对施工中不符合标书规定和有关要求的部位、工序、工艺、材料、成品、半成品等发出工程指令,提出改进意见、勒令返工处理,对三次以上重复性施工问题,令其停工整顿。加大对社会监理的检查、监督力度,采用合同管理等办法,促进总监办继续完善自身建设,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监理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现场检查力度和巡视频率,狠试验检测工作,确保施工、监理工地试验室的试验频率和数据的真实性。

8、开展专项工程质量普查。

业主每个月进行一次专项工程安全质量普查,客观评价各标段工程质量和安全情况,同时针对监理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并利用通报等形式促使质量结果在较大范围内产生影响,形成狠抓质量的态势和氛围。

(三)加快进度,攻克重点、难点、薄弱点

京台高速公路虽然总里程才40公里,每公里投资达到1亿元。施工难度大,穿山跨河,沿线有12座大桥、8座隧道。京台高速公路要求实现2015年底前顺利通车,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工程

12

进度。当前A2标段制约进度的工程主要是大桥、隧道施工、高液限土路基施工,其他标段是红线内土地和临时用地还没有全面交付、开工前准备工作没有抓紧,施工工作面没有展开,而这些进度上不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施工单位要多从自身工作方面找原因、找差距,无非是资金困难、大型机械设备不能及时到位、施工作业没有统筹安排、管理水平弱、协调能力差、资金投入少。各承建单位要认真查找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矛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解决工程滞后问题。对施工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要充分挖掘潜力。公司将继续采取加强对施工、监理的单位的考核力度,对工程进度快、质量好的单位采取短期预借款予以支持。今年,公司将继续开展对各项工程质量进度、资源投入等方面的检查,召开各专项工程的现场会观摩会,引导各标段、各驻地办之间进行互访、互学和交叉检查活动。在路基、桥隧工程施工中要增加投入,淘汰破旧落后的设备,购置一批技术先进、性能良好的一流设备,加快施工进度。要配足配强,管理人员、监理人员、技术人员抓紧当前施工的黄金季节,实行二班倒、三班倒作业。

适当时候,开展“五比争先”劳动竞赛,加快工程进度。推行“优质优价、优质优酬”是运用市场经济规律,采取激

13

励机制加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方法,是促进施工、监理单位自觉加强内部管理、增强活力和提高竞争能力的有效办法。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我们将以开展劳动竞赛作为重要措施。每季度进行一次进度和质量评比,排出名次进行奖励。通过各项评比活动的开展和各项奖罚措施的落实,促进承包商加大投入,成立了专门小组,制定自检和质量保证措施,促进了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

要充分发挥各标段工程师的职能作用,采取缩短文件流程,及时处理总监办和施工单位日常文件和报告,审批临时用地、用电计划,审查施工单位的月、季施工进度计划的方法,推动工程进度。相关部门每月定期参加监理例会,紧紧围绕2012年13亿元这一目标,根据工地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施工组织计划和工程进度旬、月计划,检查施工、监理单位按照合同承诺的机械、人员、设备到场情况,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对工程的科学管理,特别是加强对下属各队、班组和分包协作单位的管理。

(四)控制投资,管好用好建设资金

高速公路建设是一项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在当前全国公路建设大发展的形势下,由于多种原因,高速公路工程造价逐年提高,在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

14

“三超”(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现象,资金匮乏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为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有效控制,今年我们要继续认真抓好各项工程设计变更的审核工作,严格审批程序。切实加强现场计量工作,根据合同条款,通过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计量的责任心。计量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按照建设工程廉政的有关合同规定办事。不能以少报多,以次充好,甚至弄虚作假。弄虚作假就是对人民的犯罪。一旦发生在工程计量上做手脚的人和事,我们将依照国家和法律、法规和廉政合同的规定,进行严肃查处,决不手软。对监理计量中的差错,要逐项登记,作为社会监理季度考核的评分依据之一,重大错误还要追究其监理公司和当事人的经济、法律责任。

(五)严格监理,当好工程质量的卫士

总监办要切实负起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的监理职责,增强职业道德和责任感,认真依据合同文件,对本合同段的工程质量、计量支付、工程进度、合同管理等进行监理服务,切实抓好“三大控制”工作。一要认

15

真贯彻和执行《技术规范》、标准和纲要等,坚持开工报批、检测验收、施工旁站、上岗挂牌等多项监理制度。二要严格执行质量监理程序,总监办应按规定的各个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要求施工单位按程序施工。在具体监理工作中,严格分项、分部工程开工报告的审批,开工报告未经批准不得开工。检测单位和监理单位加强工序抽检工作,在承包人按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全频率工序检测合格的基础上,现场监理人员应全环节地在每道施工工序结束后及时进行检查和认定。检查和认定时必须以独立的抽检数据说话,其抽检频率必须是在满足质量评定要求的前提下,每一检测指标按不小于20%予以抽检。抽检应涉及到工程所包含的所有工程项目、每一构件、每道工序的每一检指标,即工程覆盖面应达到100%。而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按工程项目或构件数量的20%进行抽检。未按要求进行独立抽检或抽检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或分项的施工。工序交接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的,不予计量与支付。请特别注意以独立数据为依据和履盖面达100%这两项要求。按规定频率对工程进行抽查检验;对工程变更严格管理,应及时上报业主,严格做好所在合同段的投资控制工作;对省、市髙指和省质监局、业主发现的问题以及历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认真研究处

16

理,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三要加强巡视和旁站工作。正副总监每日巡视工地,检查工程质量,关键部位或隐蔽工程均要求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旁站。检查承包人是否按开工报告批准的内容施工,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四要强化试验工作。试验是检验工程质量的主要手段,正确的试验数据对指导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抽样试验是评定工程质量的依据。但是当前监理工作中,试验工作却是一个非常薄弱环节,试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各总监办应严格要求承包人建立、完善工地试验室,配备足够数量的设备与相应资质要求的人员。严格要求承包人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批量和频率进行全频率抽样试验。总监办和检测单位应在承包人全频率抽样试验基础上,监理应按不小于20%独立抽样频率掌握。试验抽样应由驻地办的试验专业监理工程师及试验监理员负责,独立进行抽检;并将抽检记录及抽检数据建立完整的档案或有序的台帐,同时将抽检结果和抽检频率分试验种类,分具体试验品类,项目予以分类统计,并按本月和开工累计两项逐月列入监理月报。

总之,要求总监办及工作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监督,对质量问题要做到“不麻痹、不留情、不通融、不隐瞒、17

不手软”。决不讲人情,对质量问题手软,就是对人民的犯罪。要执行“三不放过”:即质量事故及问题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责任人未作处理不放过;整改补救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严格监理要把住六个“关”:严格执行质量监理程序,严格开工审批,严格工序检查,严格材料进场,严格工程进度控制,严格工程费用控制。

(六)廉政建设常抓不懈

业主和参建单位要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做到廉政建设与工程建设一起抓,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各项廉政制度,加强法制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把廉政建设贯穿于高速公路建设的全过程、指定分包工程、指定材料供应;严禁业主、监理单位人员向施工单位吃、拿、卡、要;严禁监理队伍与施工队伍相互勾结,对变更设计不严格把关,对计量支付不认真审核,损害业主利益;严禁施工单位向分包工程队伍、劳务队伍、材料供应商要好处、吃回扣;严肃财经纪律,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落实财务管理制度,严禁挪用工程款;严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借口向有关部门领导、人员赠送“红包”、礼品;有关领导、人员不能以任何理由收受“红包”礼品;征地拆迁工作要坚持“两公开一监

18

督”制度,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费必须足额发放到位,严禁截留,随意克扣;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挥霍浪费。对利用管理工程建设的权力谋取私利的“工程蛀虫”,不论发生在业主还是施工、监理、设计单位,一旦被纪检、监察部门和检察院抓住,一查到底,予以严惩。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一身正气,秉公办事,把队伍带好,把工程建设管好,确保争创优质精品工程目标的实现。各参建单位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同工程建设和其它业务工作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切实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构筑思想道德防线的同时,构筑党纪国法防线,健全反腐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责任考核和责任考评,切实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对违反责任制的人和事要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形成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廉政建设管理机制。各级纪委、监察部门、检察院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搞好监督检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

(七)营造一流施工环境,当好开明业主

自动工以来,古田政府、县指挥部先后就创一流施工环境,采取了多种措施,在征地拆迁安置、三杆迁移、安全保

19

卫、民事协调、优化服务施工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高速公路施工、治安环境还不尽如人意,还存在一些人为阻挠施工等现象。要紧紧依靠县髙指、各部门、各乡镇和沿线群众,继续加大舆论宣传工作力度,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继续取得群众的支持。业主及时主动配合做好征地拆迁、补征、补拆等工作,及时处理好群众性和地方性问题,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时处理一些刑事和治安案件,增强服务大局意识,认真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预防工作,为高速公路创造安定、有序的工作环境。帮助协调交通管理部门、公安交警、税务部门、地矿、环保、林业、水电、劳动等相关部门为施工队伍营造一流环境,展示京台高速和古田人民的新形象。

2022年6月调度会(讲话稿) 篇2

作为新学期第一个站在国旗下讲话的同学,我的心情十分激动。首先允许我代表高二1班的全体同学向取得辉煌成绩的母校和他的首届毕业生们表示祝贺,同时也为老师们辛苦劳动换来的累累硕果感到骄傲。如高考上线率达96%,会考合格率好的为100%,差的也为98%以上,都达到了省重点中学的标准,在同类学校中也处于领先地位。这样的骄人成绩生动地证明了校领导倡导的“你行,我也行”的口号是正确的,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觉得能成为这时原一员是无比光荣的,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辉煌已成为过去,成为历史,但我们也有理由自信的说“你们行,我们一定也可以。对于高一的新生们说:“也许你们曾因中考分数不理想而灰心过,也许你们会因为没有进入重点中学而失意过,也许你们因为这些而自暴自弃过,但这都已成为过去,相信你选择了南中你不会后悔,因为你又选择了一条成功之路。”对于高二的老朋友们说:“新学期新开始,我们也许曾经有过不同的奋斗历程,但现在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下一个成功者会是你。”对于高三忙于“备战”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同时也祝愿你们在不久的将来也为南湖高级中学添上光辉的一笔。所说我们现在是相持阶段,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打好坚实基础,同时也应该对薄弱环节及时补缺补差。学习中发扬刻苦研究精神,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较强的实力迎接高考的挑战。我们加强思想修养的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描绘一幅蓝图,并且为实现它不断努力,一步步地向成功迈进。我相信我们的明天和母校的明天一定会更美丽、更辉煌。

2022年6月调度会(讲话稿) 篇3

2012年6月19日 区人大主任 禹 舜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上午,我们组织大家对全区2012年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从上午实地查看的4个项目和听取汇报的情况看,今年确定的82个重点项目,整体上进展平稳,推进有序,各级各部门落实项目的主动性积极性普遍增强,项目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成效日益明显。刚才的座谈中,大家也都对今年以来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区政府和发改统计局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整改落实。这里,就进一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运作管理,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上的答记者问时说道,今年应该是最困难的一年。面对仍不见探底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日益复杂化的欧债危机,今明两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是很大的。这对我们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在这一大环境和形势下,推动经济增长的压力将明显加大,地区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

退。所以,年前召开的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我区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即“抢抓机遇、稳中求快、主动作为、务实发展”,明确了“项目攻坚年”和“作风建设年”两大任务。春节后第一天,全区便组织召开了三级干部参加的“项目攻坚年动员大会”,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了充分动员和全面部署。这充分表明了区委、区政府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项目建设是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总抓手和总牵引,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加快三化协调发展、改善群众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项目建设的紧迫感,提高主动性,坚决打好打赢项目攻坚这场硬仗。

二、正视不足

今年,全区确定了首批83个重点建设项目,这些建设项目都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从年初安排下达以来,多数项目有所进展。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总计82个工程项目,开工建设的项目只有26个,这其中还有一大部分是续建项目,新开工项目明显不足。大多项目还迟迟处于前期完善手续阶段,还有一些项目仍在谋划商谈。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全局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投资动力下降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但主观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有的同志思想不稳,等待观望;有的同志办法不多,力度不大;有的同志瞻前顾后,消极应付,这些都严重影响

了项目建设进度。对目前项目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既要谈客观,更要多查找主观原因。暂时客观限制改变不了,就要从精神状态、工作思路、方式方法、工作能力等主观方面寻求突破,充分发挥主观能性,通过改造主观世界,推动改造客观世界。

三、盯紧进度

现在,时间已经过半。要实现项目建设进度与时间同步,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必须抓紧抓好下半年的各项有利条件。一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按照市委和区委关于推进“项目攻坚年”对各级要实现“三个三分之一”力量投入的要求,区政府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领导分包、联审联批、周例会等协调推进机制,加大人力物力向项目一线、基层一线的投入,全力以赴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审批、土地、资金、环保等问题。二要盯紧进度,早见成效。各项目建设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主要负责人靠上抓,倒排工期,千方百计往前赶,集中力量对各续建和新开工、前期项目等加快推进,使各个重点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建成,群众早受益。三要搞好配合,提高效率。领导干部要学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让项目能最短时间内快立项、快审批、快落地。四要加强督察,落实责任。督察是为了克服惰性。政府要坚持落实多级督查、定期督查、层

层落实的机制,对不重视督察、不认真整改及渎职的,要按照责任追究制的要求,该问责的要问责。

四、破解瓶颈

推进项目建设,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和规划、政策制约是瓶颈难题,在我区还存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等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政府及发改部门要认真研究政策,特别是要结合郑州都市区规划对我区的发展定位,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发的新一轮土地与规划调整,积极谋划产业布局和投资重点,实现借力发展。还要充分利用市、区两级重大项目推进周例会机制和联审联批日例会机制这一平台,积极上报项目、争取项目。在推进重点项目特别是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建设中,还必须重视资金管理。区政府要建立完善程序科学、投向合理、运作规范,监管严格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对项目建设中需要变更设计、提高标准、增加投资等问题,要进行认真审查,坚决杜绝贪污腐化、奢侈浪费现象,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益。按照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今年全区要实施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和合村并城建设,加上二环十五放射生态廊道建设,征地拆迁的任务很重,基层工作的压力很大。区政府要立足我区实际,研究制订和落实好对群众的安置补偿政策,真正实现以拆促改,以拆促建,以拆促转,多方共赢。

五、强化服务

2022年6月调度会(讲话稿) 篇4

施工调度会

汇 报 材 料

北京路桥瑞通养护中心 长深高速AS-1合同段项目部

2010年6月9日

总监办:

我项目部根据指挥部工管处相关会议精神,积极组织进行前期施工准备。现将前期工作准备情况及下部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项目部驻地建设及人员到位情况

目前,项目部管理人员已到位,驻地建设已完成,办公面积约120m2,距施工现场2km,交通便利;护栏基础预制块计划委外预制,拟由项目部驻地对面一小型预制场预制。

二、施工人员及机械配备

根据目前的土建施工情况及我项目部承建工程量,拟安排两个施工队伍,分别是护栏板施工队及隔离栅施工队,其中护栏板施工队30人,隔离栅施工队伍20人;计划配备机械,包含打桩机4台,风炮钻孔机4台,5t汽车运输车1台。

施工队伍将于6月12日已进场,打桩机3台将于6月12日同步进场。

三、目前工作进展及下部计划

1、开工报告已提交;

2、K8+500至K11+166.42已开始测量放线,6月12日即开始该施工段落道路两侧护栏施工。3、6月12日前完成材料厂家合同签订,目前材料厂家已选定,隔离栅(丰泰)、护栏板(唐山瑞隆),首批材料将于6月20日前到场。

四、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根据施工调查,目前施工作业面较少,我部将积极与沿线施工单位联系,指定专人做好土建施工跟踪调查,为尽快展开施工作业面创造有利条件。

北京路桥瑞通养护中心 长深高速AS-1合同段项目部

2022年6月调度会(讲话稿) 篇5

陈敏尔同志在浙江省服务业发展大会上的

讲话

这次服务业发展大会,是200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为推动和加快服务业发展所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下面,主要就贯彻落实赵书记、吕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谈几点具体意见。

一、围绕提高思想认识抓好落实

提高思想认识是抓好服务业工作的前提。自2008年召开全省服务业工作大会以来,我省推进服务业发展重点抓了十个方面工作,即编制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建设一批集聚示范区、推进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推动经济强县发展服务业、开展服务业招商引资、支持服务业品牌培育和模式创新、建立统分结合的工作机制。这十个方面的工作扎实推进,不仅取得了明显成效,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服务业的认识,坚定发展服务业的信心。

(一)对服务业具有的重大意义要有全面认识。加快发 展服务业,既有战略意义,又有现实意义。从战略意义来看,发展服务业是我省“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既具有高成长性、高增值性、高知识性的“三高”内在属性,又具有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的“三新”外在特征。大力发展服务业有利于提升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改善需求结构,既扩大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又扩大生活性服务业需求,有效促进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的衔接;有利于优化要素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推动自主创新。从现实意义来看,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增加地方税收,2010年全省服务业对地方税收增收的贡献率达到65%;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2010年末全省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1240.2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34.3%,比2005年提高3.9个百分点。因此,发展服务业既事关当前、也事关长远,既事关投资、也事关消费,既事关发展、也事关民生。

(二)对服务业发展的趋势要有深刻认识。当前服务业发展呈现出四大趋势:一是加快发展的趋势。“十一五”期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3%,快于GDP增长1.4个百分点。二是融合发展的趋势。即一、二、三产的融合越来越深,如世界500强企业跨产业的特征很明显,不少企业既有制造业务、也有服务业务。三是集聚发展的趋势。从发展规律看,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空间布局上有集聚发展的要求,而不是“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如我省 首批建设的4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了6万多家企业,集聚效应十分明显,有力促进了资源和要素合理配置。四是创新发展的趋势。一方面,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加快,如沃尔玛建立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管理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电视调度系统,大大节省了管理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另一方面,服务业新行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特别是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兴起。

(三)对服务业面临的机遇要有清醒认识。一方面,加快发展服务业是顺势而为之举。“十二五”时期,我省将进入人均GDP从7000美元向1万美元迈进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将加快转变,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是倒逼机制使然。目前我省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节能减排压力十分大,而服务业占GDP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万元GDP综合能耗就可以下降一个百分点,这也要求我们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服务业。在看到服务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面临的挑战,如体制机制、科技人才、要素保障、市场培育等多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但总的来说,机遇要大于挑战,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发展服务业。

二、围绕完成主要目标抓好落实

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 3 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即今后五年服务业比重年均要提高1个百分点。首先,这一目标有必要性。“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是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向,因此,制定一个较高的服务业发展目标是必要的。第二,实现这一目标有艰巨性。我省“十一五”服务业发展指标只提高了3.2个百分点,没有完成既定目标,而且其中还有因为金融危机导致工业增速放缓的因素,因此,“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占比要提高5个百分点的目标是十分艰巨的。第三,完成这一目标有可能性。只要全省上下形成共识、形成氛围、形成合力,实现这一目标也是有可能的。

(一)抓好目标分解。前段时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2011年浙江省服务业发展目标各市分解方案》;昨天下午,省政府与11个市又签定了工作责任书,今后还要与20个省有关部门签定工作责任书。这是我省首次与各市和省有关部门签定产业发展方面的工作责任书,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服务业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要化压力为动力,结合实际,根据职责,全力完成责任书的目标任务。由于我省财政实行省管县的体制,这次目标完成情况还要与地方营业税增收返还政策挂钩,各市要把目标进一步分解到县(市、区),并尽快将分解方案上报省里。

(二)强化目标考评。“十二五”期末服务业占比达到 4 48%的发展目标是省人代会通过的,具有法定效力,我们要努力确保完成。目标分解后,要通过强化考评来强势推进。考评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看目标有否实现,二是看工作是否到位,既要看工作结果,也要看工作态度。考评结果将纳入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并在全省通报。

(三)落实目标责任。这项工作要尽可能细化,要有详细的任务书、明确的时间表、具体的责任人,确保责任到位。除了对市一级进行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外,对省级有关部门的目标任务也要抓紧分解、抓好落实。

三、围绕实施重点规划抓好落实

根据我省比较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我省确定了金融业、物流业、商贸流通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旅游业、文化服务业、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城乡社区服务业、服务外包产业以及电子商务业等11个服务业重点行业。这11个服务业重点行业既关系到我省服务业总量的扩大,也关系到服务业结构的优化,是今后我省服务业发展的亮点所在,如电子商务、物流业、创意产业等。因此,必须要实施好11个重点行业规划,促进11个重点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发挥企业在规划实施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服务业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既要重视广大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形成“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也要做大做强一批巨 5 人企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示范企业,构建“顶天立地”的发展态势。抓好服务业企业要推进“五个一批”:一是集聚一批,即把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服务业发展的主平台,引导服务业企业集聚发展,形成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增长极;二是分离一批,即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分离发展研发设计、物流仓储、营销贸易等服务业,建立独立的法人实体,既为母体服务,又为社会服务;三是引进一批,即引进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结算中心,发展总部经济;四是培育一批,即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促进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五是扶持一批,即针对我省中小企业众多的实际,对中小型服务业企业发展给予更多扶持。

(二)发挥项目在规划实施中的支撑作用。规划最后落地要靠项目。2009年、2010年我省分别启动建设了159个和184个服务业重点项目,总投资都在2000亿元左右。今后各地要更加重视服务业新项目,推动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一是抓好服务业项目前期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十二五”时期本行业重大项目前期研究和储备,建立项目储备库,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纵向对接以及与建设、国土、环保等部门的横向衔接,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二是抓好服务业项目招商工作,今后要以县为主去招商,主要招央企、外企、名企以及浙商回归。三是抓好服务业项目建设工作,着力加强项目的要素保障,加快项目的形象进度,确保项目落地,推动项目早出形象、早日投产。

(三)发挥市场在规划实施中的引导作用。一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合理编制规划实施细则。二要培育市场需求,要结合我省近几年推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扩大服务业市场需求,比如在一产二产转型升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心镇培育和新农村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和改善民生中挖掘市场空间。三是强化业态创新,顺应服务业业态创新活跃的态势,把握发展机遇,完善帮扶机制,着力培育创新型服务业企业。

四、围绕完善发展政策抓好落实

2008年,我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有力推动了服务业发展。但我省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政策障碍仍然不少。为此,省里推出了新一轮服务业发展政策。在《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起草过程中,我们着重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充分衔接原有政策。对2008年出台的《实施意见》和各部门已出台的一些实际效果好的政策,尽量予以保留,有的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和完善。二是积极借鉴兄弟省市政策。特别是借鉴江苏、山东、上海和深圳等省市采取的一些有力度的政策,同时吸收省内杭州、宁波、金华等市的创新性政策,并结合实际进行适当优化完善。三是尽量呼应实际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政策制定的前期调研过程中,各地提出的很多问题,吕省长专门提出要一对一进行研究,并要求在体制政策上有突破。省里根据三个原则制定出台的新一轮《政策意见》,可谓尽了最大努力、作了最大突破。新的《政策意见》主要着眼于调动三个层面的积极性:

(一)着眼于调动地方政府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最主要的一条是服务业新增营业税上交部分返还的政策。新的《政策意见》在坚持2008年《实施意见》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目标实现情况与税收返还挂钩的内容。如果目标实现,税收返还将兑现;如果目标没有实现,税收返还要扣除;如果超过目标,省里将给予额外奖励。因此这一政策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政策用好。

(二)着力调动企业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一是优化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包括企业简化登记、注册、审批手续,放宽市场准入。二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在分离发展方面,进一步扩大税收优惠政策享受范围;在集聚发展方面,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的企业,经批准可以享受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优惠,区内企业在经批准基础上还可以自建公租房性质的公寓;在创新发展方面,高端服务业企业研发费可按规定加计扣除,经认定的先进型服务业企业可按15%的税率来征收企业所得税。三是鼓励发展重点服务企业。制定了包括税费减免、企业重组等方面的优惠措施。

(三)着力调动服务业企业高管和人才的积极性。主要的一条政策是,由各地政府以纳税贡献和企业成长性为依据确定一批服务业企业,对其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上交 个人所得税留地方部分三年内予以全额返还。此外,在职称认定、技术资格认定方面也开了绿色通道。

五、围绕优化要素保障抓好落实

近年来,我省加大了服务业发展的要素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服务业企业用地、融资以及用电、用气、用水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着力解决。

(一)抓好土地保障。与工业相比,服务业用地成本高、供应少的问题更为突出,为此,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要更加重视服务业发展所需的用地指标。过去在指标上优先用于重大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工业项目。今后用地指标也要有一定比例安排给服务业项目。二是鼓励使用存量土地发展服务业。在不改变用地主体,不重新开发建设、不违规的前提下,允许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来兴办现代服务业,用途可暂不变更。三是对于一些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可探索与工业项目用地同等方式来供地。四是鼓励集聚用地,注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五是对于特别重大、特别好的服务业项目,省里可采取直接“点供”方式。

(二)抓好资金保障。由于银行贷款、授信额度、评估办法等限制以及上市、发债等门槛相对较高,服务业企业的融资也是个难题,需要大力拓宽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一是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无形资产和动产抵押融资的方式,开发诸如供应链融资、物流融资、网络融资等新的金融产品,丰富抵押品种类。二是支持服务业企业发行债券,各地发改部门要支持服务业企业发行企业债。三是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上市,各地金融办、上市办要制定服务业企业上市的计划。四是要重视股权投资方式,鼓励各类基金投资服务业。五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把省里的1亿元服务业财政引导资金用好,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三)抓好用电用水用气保障。我省2008年出台的服务业《实施意见》对服务业企业用电、用水、用气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是有些政策没有落实到位。为此,除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加以完善外,各地还要按照新的《政策意见》要求,制定服务业用电与一般工业同价政策的执行时间表,确保政策尽快全覆盖。对部分服务业企业执行分时电价导致用电成本上升问题,各地要做好相关工作,允许1-10千伏及以上商场、超市等可选择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或平均电度电价。各地在制定有序用电方案时,要尽量保障对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和对经济全局有重大影响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正常用电。

六、围绕加强统筹协调抓好落实

服务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完成“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目标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统分结合的工作机制,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切实抓好服务业组织协调、统计监测、运行分析等工作。

(一)抓好组织协调。按照“统分结合”工作机制的要求。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统”的牵头协调作用,建立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逐渐专门的服务业工作机构,以推进对服务业重点工作的指导、监督、评价、考核。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调动“分”的积极性,各管理部门或行业牵头部门要履行各自职责,切实落实好目标任务,抓好各重点行业的推进和发展工作。

(二)加强统计监测。近年来,统计部门下了很大的决心,也建立了统计机制,服务业统计工作有了明显起色。但这块工作仍然较为薄弱,特别是运输行业、专业市场、旅游行业这三大行业的漏统现象较为严重,一些新的服务业业态还难以纳入统计范围,因此从统计制度到统计队伍都要加强。一是统计部门要加强重点行业统计工作,划分行业边界,明确统计标准,开展监测评价;同时,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工作例会制度,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二是相关职能部门要全力配合支持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工商部门要强化注册登记服务工作,财政、税务和金融部门要强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指导,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重点服务产业统计制度,做到应统尽统。三是切实强化服务业统计管理,进一步加强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考核,提高统计数字的真实性、有效性。

(三)强化运行分析。要进一步做好形势分析监测工作,把握好我省服务业发展形势,为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实施服 务业工作举措提供依据。目前,全省发改委系统已经初步建立起由600家具有行业代表性和地区代表性服务业企业(包括108家省级服务业重点企业)组成的服务业监测网点,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下一步,要通过省级部门分析例会、地市分析例会、服务业企业监测网络、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统计直报制度、调研咨询制度等五个工作途径,建立起全省服务业形势分析制度。

2022年6月调度会(讲话稿) 篇6

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宣部部长 刘云山(2012年6月1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纪念胡乔木同志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他的生平业绩和历史贡献,学习和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

胡乔木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我们党思想理论宣传文化战线的卓越领导人。

100年前的今天,胡乔木同志出生于江苏盐城。自青少年时期起,他就立下救国救民的志向。1930年,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从事宣传组织活动和学生运动,是党在上海抗日救亡工作的领导者之一。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胡乔木同志来到延安,参与领导青年工作。1941年起,担任毛泽东同志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参与领导文艺界的整风运动,参加起草中央的重要文件。抗战胜利后,他作为毛泽东同志到重庆参加国共两党和平谈判的随行人员,同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进步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解放战争初期,他跟随毛泽东 同志转战陕北、历经艰险,撰写了许多社论、时评。党中央迁到西柏坡后,他历任新华社总编辑和社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诞生做了许多重要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胡乔木同志历任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等重要职务,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新闻出版、文化教育等事业付出大量心血。1954年起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1956年9月后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从事重要文件起草,对于宣传党的正确思想理论、方针政策,以及制止和纠正实际工作中“左”的错误起了一定作用。“文化大革命”中他身处逆境,仍保持共产党人的信仰,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反思。1975年5月担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主任后,积极投入邓小平同志领导的全面整顿工作,为坚持党的正确方针政策、批判极左思潮作出了艰苦努力。

粉碎“四人帮”后,胡乔木同志全力支持邓小平同志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先后担任中央副秘书长、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为确立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做了大量工作。1987年11月,在党的十三大上当选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后,他虽退居二线,仍一如既往地关心党和国家工作,关心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拥护中央推进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始终心系党和人民的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胡乔木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光明磊落的一生。他在长达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于党,热爱祖国和人民,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奉献给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宣传文化工作。

胡乔木同志为党和国家许多重大决策的确立竭尽了智慧才华。胡乔木同志是党内外闻名的“一支笔”,在党的重要岗位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他参加了党的两个重要历史决议的起草,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党的事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历史和现实问题,为形成《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出重要贡献,为正确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统一全党思想付出了艰辛努力,为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贡献了才智。他参加了一系列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的制定,在起草党的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等重要会议文件中,显示出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宽广眼光。他积极投身新中国重要法律的制定工作,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起草,为推进国家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参与重要文献起草过程中,胡乔木同志呕心沥血、精益求精,他深邃的思想、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文才,多次获得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赞誉。

胡乔木同志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宣传文化工作作出了卓越贡 献。从上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他曾长期负责思想理论、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几乎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各个部门。他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提出要坚决维护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他强调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根本特征,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就不可能建设。他明确提出,我们的报纸要坚持党性,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加强思想性和政策性,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依靠群众办报。他积极倡导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强调要高举社会主义文学的旗臶,鼓励文艺家们认清历史责任,繁荣文化艺术的创作。他倡导“文章要明白像语言,语言要流畅像文章”,并为《解放日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撰写和修改了大量社论评论、新闻稿件和理论文章,有不少堪称典范。他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讲话、谈话、批示,蕴藏着许多富有创见的思想,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胡乔木同志为党的文献编纂和党史研究等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长期参加和主持党的文献编纂,参加了《毛泽东选集》第1至4卷第一版的编辑工作,领导了第二版的修订工作,撰写了许多具有重要思想内容的题解和注释。他协助邓小平同志审定《邓小平文选》,悉心指导该书的编辑出版和学习宣传。他参与编辑《六大以来》、《六大以前》和《两条路线》等重要文献,主持编辑出版了《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新时期党的文献和老一辈革命家著作,为推进党的 文献编纂和档案管理工作贡献了智慧。他把中共党史研究和宣传作为毕生的事业,早在1951年就撰写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重要的党史简明读本,影响教育了几代人。四十年后,他提议撰写和参与审定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对推动党史的教学、研究和宣传产生了很大影响。他晚年身患重病,仍以顽强的毅力撰写了《中国共产党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力作。他强调党史研究要坚持党性与科学性的辩证统一,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论证,阐明党的各种根本问题。这些真知灼见,有力促进了党史等历史科学的研究。

胡乔木同志为推动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胡乔木同志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创始人和首任院长,也是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开创者。他提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强调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头等重要的任务”。他提出社会科学院要努力为国家的现代化服务,积极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成为党和政府“忠实的、得力的助手”。他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划工作,领导制订了《1978—1985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纲要》,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他大力倡导、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率先建立了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新闻学、人口学等重要学科研究机构,恢复建立了社会学、政治学等一批研究所,为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和学术研究格局奠定了基础。他领导主持《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辑出版,倡议编辑《当代中国》丛书。作为中国 文字改革的推进者,他为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等,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胡乔木同志为党、为人民建立了卓越功勋。他的坚定信仰、鲜明党性,他的品格风范、道德文章,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值得我们学习。现在,我们党和国家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需要我们紧密联系新的实践,大力弘扬胡乔木同志的崇高精神,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精神境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我们纪念胡乔木同志,就要学习他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崇高追求。胡乔木同志的一生,历经革命斗争的艰难曲折,历经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始终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保持对党的事业的执着。在革命理想信念的引领下,他毅然决然地投身中国革命的洪流,挺立时代的潮头,以其如椽巨笔,鞭笞一切反动的、腐朽的事物,歌颂一切革命的、新生的、进步的事物。面对逆境与挫折,他将个人荣辱臵之度外,始终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在错误思潮面前,他立场坚定、旗臶鲜明,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学习胡乔木同志,就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不动摇。我们纪念胡乔木同志,就要学习他实事求是、勇于创造的探索精神。胡乔木同志积极倡导、身体力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注重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他致力于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张思想理论工作要有勇气、有远见,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根据新的实践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他注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学习胡乔木同志,就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时代和实践提出的课题,勇于破解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创造性,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我们纪念胡乔木同志,就要学习他求知若渴、好学不倦的高尚志趣。胡乔木同志一生勤奋读书、善于思考,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成长为博通古今、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他强调,只有多读书、多学习,才能够在对待复杂问题的时候,不至于慌乱、不至于迷糊;才能使我们所坚持的先进的思想,不是一种简单的信仰,而是一种科学的结论。学习胡乔木同志,就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好学、爱学、勤学,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使学习成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动力。

我们纪念胡乔木同志,就要学习他尊重知识、爱才惜才的远见卓 识。胡乔木同志对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自觉的行动。他尊重知识分子,关心知识分子,坦诚地同他们交换意见建议,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爱才惜才用才的鲜明风格。对于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他总是给予细致入微的关照和帮助;对于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他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关怀。思想理论和宣传文化战线的许多同志,都曾得到他的指引和教诲,把他视为良师益友。学习胡乔木同志,就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同知识分子广交朋友、深交朋友,努力为知识分子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提供有利条件、创造良好环境,更好地把广大知识分子团结在党的周围,汇集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我们纪念胡乔木同志,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谦虚谨慎的优良品德。胡乔木同志始终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和政治生活准则。他把为党服务、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作为最大光荣,只要是有益于党和人民的工作,总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心忧天下的情怀受到人们的敬重。他坚持原则、顾全大局、虚怀若谷,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修正错误,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廉洁奉公、生活俭朴,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品格和气节。学习胡乔木同志,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先锋本色和浩然正气。

2022年6月调度会(讲话稿) 篇7

2011年6月3日天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各地教育部门、地市人民政府、行业企业、职业学校以及研究机构的代表相聚天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召开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国家试点推进会。会议的主题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纲要》,交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和工作思路,明确试点试验工作目标、改革创新内涵和下一步预期成果。并探讨通过国家试点,推动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落实2011年各项重点任务。

一天半来,56个试点项目、6个试验区以及部分其他地区或单位汇报了进展情况。大家谈了很多很好的经验、意见和建议,反映了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成果,体现了各地政府、教育部门、行业企业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战略的支持,也体现了大家对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和体制改革试点的高度关注。总体而言,推进中的经验特点立意高远、思路前沿、破解难题、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措施具体、政策推进,我听后很受启发。借此机会,就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国家试点谈五点想法:

一、本次推进会的特点

第一,立意高远。本次会议是用国际视角来研究国家问题,立意非常高远。虽然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都在地方或者学校,但是这些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都是作为国家整体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是为了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而设立的。所以下一步试点地区和单位继续推进工作的基本理念定位一定要定位于国家试点、定位于解决国家问题的立场上。不管承担试点的省级、市级、县级地区还是学校,都要站在解决国家问题、满足国家需求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职业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体系问题、体制问题、制度问题等等。我国建国60多年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职业教育领域进行了诸多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距离适应我国当前发展阶段、解决经济社会面临突出问题所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推进试点的目的是要填补职业教育的国家空白。

第二,思路前沿。从昨天和今天共16.5个小时的发言可以看出,大家对国家试点推进的工作思路都非常清晰,没有仅立足于自己的区域、自己的学校,而是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所谈的很多问题都是教育领域的前沿问题、也都是教育和产业结合的前沿问题。思路前沿主要体现在:一是前沿的国际视野。各位研究问题首先想到的都是职业教育最高水准的国家,都代表了世界水平的职业技术标准;二是服务产业。虽然我们现在研究的是教育问题、是教育试点,但本质上是研究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问题。教育部门必须积极主动地服务于产业的发展,服务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这是举办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所在,也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现在让人感到非常高兴的是各位发言的厅长、秘书长、市长、校长等都是从产业的角度,谈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职业教育所应该起到的作用和发展思路。三是不再就教育论教育。从教育部到省、市、县以及学校,职业教育领域的语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再是简单地说办学模式、教学模式,而是研究与社会需求的对接,研究用经济社会发展的语言来描述教育。

第三,破解难题。现在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难题很多,职业教育又是教育领域当中难题最多的领域。投入问题、体制问题、统筹问题,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解决起来都非常困难。但通过各位的发言可以看出,各位没有并没有在难题面前退步,而是鼓起勇气,从破解难题入手,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思路。这种勇气、思维和思路确实预示着职业教育可能很快就会有更大的突破。

第四,目标清晰。改革要解决的问题的目标十分清晰,所有63个汇报所要解决的问题、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目标都很清楚。但是目标还要进一步凝练,并要用现代产业的语言进行阐述。因为职业教育就是和产业密切联系的,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这样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才能更容易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

/ 8 第五,任务明确。改革的任务非常明确:一是解决经济发展模式中人才培养的问题。改革不是单纯地发展教育,而是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之中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二是解决服务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国家“十二五”纲要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主要是高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术含量的、拥有技能的人,是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培养人才的。三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有用的技能型人才。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产业特色,都有自己的区域经济特色。因此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一定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四是要解决制度建设问题。试点的设立是为了制度完善、创新制度。职业教育领域在制度方面还存在很多空白,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

第六,措施具体。两天来,63个发言单位在汇报解决试点推进过程中的问题时,大至宏观思路、中至多元融资、小至经费标准等都配套有非常具体的措施。中央、省、市、县级政府各级政府的职责分工和定位都讲得非常清楚,各自都在履行应尽的职责和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各学校也有自己的对策。

第七,政策推进。各试点地区和单位不约而同地将试点保障措施和今后发展的措施聚焦到政策上来,这一点非常正确。这些政策包括财政、金融、土地、保险等。为此,各地在职教园区建设、职业学校建设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力度,新建的职教园区、新建的职业学校确实令我们振奋,也令我们感动。一是职业园区的建设源于产业园区建设的需求,不是简单的大学搬迁,是和产业融合的园区,职教园区建设的出发点是为产业园区服务,是物力资本的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同步进行。二是职教园区建设、人才培养定位是直接为产业园区入驻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三是职教园区确实体现了融合,体现了产业园和职教园融为一体。

二、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当前,教育改革特别是职业教育改革已进入克难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相互挚肘,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是退步。过去几年里,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了一个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工作方式:问题入手、科研先行、制定条例、建设制度、推进发展。找准问题,是强化措施、推动工作的前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可以归纳两大类问题,分别是新问题和老问题,新老问题划分的时间界限就是《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任务目标的提出。

第一,亟待解决的七个老问题。一是人才培养质量亟待提高。提高质量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需要大批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予以支撑。当前,我国还存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问题,这就需要在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上下功夫。二是课程体系衔接亟待加强。与适应建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需求相比,职业教育作为一个体系存在着其课程体系与外部衔接还不够紧密的问题,也还存在职业教育体系内各类职业教育之间的课程体系尚未紧密衔接、有机统一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三是教学方式创新亟待推进。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其突出标志之一就是更加注重实践能力,更加强调动手能力,同时也要重视知识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原则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四是招生模式改革亟待深化。目前,职业教育对象和学习需求发生重大变化,职业教育要重新定位:面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的职业教育;面对成年人的择业培训、转移培训和技能提高培训;面向社区的提高生活品质的技能培训。职业学校的生源不局限于招收初中、高中应届毕业生,招生对象既包括未成年人,也包括成年人;既包括农村劳动力,也包括想提高生活品质的城市居民。因此,职业教育应该改革招生模式,针对不同的学校定位和专业特点,设计相应的招生模式、教学模式和学制结构,满足群众多样化学习的需要,适应技能型人才市场的需求。五是校园文化建设亟待加强。当前,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还不相吻合。我们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教育教学过程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结合起来,兼顾技能提高和综合素养提升,突出以诚信敬业和社会责任感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保持正确的育人方向,使职业教育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的沃土。六是办学机制创新亟待推进。《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但是,目前的办学机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行业指导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企业参与的深度还不够,制度建设还不完善。诸如“政府主导什么、怎么主导?”“行业指导什么、怎么 2 / 8 指导?”“企业参与什么、怎么参与?”等问题都需要准确破题、深入思考、大胆探索。七是集团化办学亟待推进。集团化办学是大家共识的符合我国现实需求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方向。但是当前职业教育集团各种各样,例如,学校集团、学校企业集团、行业自己的集团以及政府集团等等,但是这些集团所体现的校企合作大都没有体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真正内涵。这就需要加快国家制度建设,保障集团化办学模式的顺利运行。

第二,亟待解决的十个新问题。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着“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此教育部调整了职业教育工作的职能分工,其战略意图是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统筹管理、系统规划和协调推进,并且教育部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定位是“中国特色、世界水准”。基于这一管理方式的调整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任务,要求我们在宏观层面、国家制度和关键环节深入思考,着力应对新阶段、新体制、新视角下的10个新问题:

一是教育理念亟待转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当前,职业教育还存在“重知识、轻技能”的传统理念,也存在着强调单一技能的实践误区,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才需求规律,尤其是不适应产业体系的发展需求。我们必须切实树立全面培养、系统培养、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和终身学习的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职业教育领域,最重要的是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要按照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成长规律系统设计我们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方案。教育部最近即将颁布的一个文件就是关于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我们的职业教育可以从初三开始考虑,然后中职、高职,再往上是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技能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就是要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体系进行系统培养。最近延东同志在看了我们上报的关于“今年高职对中职招生的比重以及高职五年制招生的比重都在提高”的要情后非常高兴,并批示要求将这样的信息告诉全社会,让全社会知晓职业教育这条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途径,也要在高考前后做好宣传。

当前在教育理念上如何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问题尚且没有破解。系统培养不仅仅是简单的招生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五年制问题,而是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教师队伍体系、学制体系、培养途径等一整套培养体系的完善问题。

二是职业教育行政管理方式很不适应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新机制。当前,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观念,行政的管理思路、做法和行政管理的单一模式需要转变。虽然国家的文件上明确指出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但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机制、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还没有彻底转变。政府、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充分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过程的程度还不够,我们需要从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推进职业教育,转变为依靠校企合作制度、产教对话机制等法律制度、体制机制和行政管理等多种资源、多种形式,全社会协同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是系统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实现中职和高职协调发展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还缺乏保障中高职协调发展、系统培养人才的制度规范,不利于实践中的有效有序操作。我们必须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树立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理念。在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模式、考试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实现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系统培养。

四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制度、国家体制、国家机制仍属空白。尽管从宏观管理的层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内已经纳入一个司局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但在实践中,体系之内的层次界定、任务分工还不尽明确,整体布局还不尽科学。教育部给予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双重属性,即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对高等职业教育,我个人认为应该包含大专层次的教育、本科层次的教育和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三个层次。

因此,我们需要对职业教育体系内各要素进行有机整合,以促进各类职业教育之间实现开放兼容、融会贯通、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一个具有科学定位、科学分工和科学布局的有机整体和科学体系。实现各层次职业教育之间学制结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结构和学校布局结构的科学安排和有效融合。

/ 8 五是各层次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的断层、脱节或重复,衔接不够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何促进不同层面的职业教育之间紧密衔接,研究解决断层、脱节等衔接不够问题的治本之策,尤其是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教育过程环节衔接设计、适应和支撑产业升级设计需要深入研究。

六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亟待加强。在实践中,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还没有实现深度融合,还不适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服务转型升级的新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资金、资产、人力、行政等各种资源的有效有序整合,促进教育与产业在理念、思路、产权、教学过程、教材建设、教育模式、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七是顶岗实习的实效性和实现形式问题亟待解决。职业教育培养的应该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而顶岗实习是为了解决学生的技能培养问题。但在实践中,一方面有的学校和企业签订了学生顶岗实习协议,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时,从事的却是不需要任何技能、不上职业学校也能从事的简单劳动,学生的技能在实习期间得不到培养和提高,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独特技术、技能优势,这不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也无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降低了职业教育质量社会认同度。另一方面顶岗实习的实现形式问题,我们现在规定中职学校是两年实习、一年顶岗,高职学校是两年半学习、半年顶岗,这样的形式会造成很多问题,一是顶岗实习期间生活费补助没有着落,并且过于僵化的形式也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八是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尚有很多空白。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需要一整套科学的国家制度予以支撑。当前,在职业教育的许多方面还缺乏相应的国家制度作保障,例如,在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职业教育行业指导、职业教育企业参与、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考试招生、督导评估、就业准入和投入保障等方面都还缺乏较为完善的国家制度。当前国家制度的确实已经成为制约我们省、市深入推进工作的重要因素。但是国家制度的建立首先我们基层创造案例,通过对基层案例的总结、提升逐步形成国家制度。

九是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亟待完善。职业学校建设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师标准、教职工编制标准、实训教学环境建设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等都亟待建立,否则难以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当前各地正在规划建设职教园区,教育部也正在会同一些地方研究制定职业学校的建设标准,我们就是要让所建设的职业学校能够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色。

十是职业教育的信息化亟待推进。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和能力远远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信息化推进还不平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优质数字化资源紧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还有待提高。各地正反两方面的实践表明,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非常重要,没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就难以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不管哪个试点地区、试点单位,信息化是一项普遍的工作要求,是我们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三、教育部对各试点地区和单位的十六项需求

今天会议的主题和主要目的是“聚焦试点任务、取得国家成果”,我们就是希望通过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的工作,收获一批国家成果,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参考。为此,我代表教育部向各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提出十六项需求,希望各地区和单位能在这些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力争有所突破。

第一,关于体系建设。开展试点工作的最终任务为建设一个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是最终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打好基础。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是“遵循规律、服务需求、明确定位、系统思考、整体设计、构建体系、科学布局、分类指导、分布实施”。基本战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今年从解决好十个衔接入手,解决中高职协调发展的问题;第二步是两年内形成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第三步是十年内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今年重点解决的十个衔接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培训、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

当前,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上还有很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没有解决,更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存在的误区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强烈的升格冲动,二是五年制培养方式的实施范围。

/ 8 关于学校的升格问题。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目的和出发点是形成一个合理的教育结构,以形成一个支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结构。在这样的体系之内,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进行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不同层次的职业学校要根据其特点和水平发挥相应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学生成长的路径是在整个教育体系内完成,是一种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和工作生涯的终身教育体系,并非仅在一所学校之内完成。因此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应主要着眼于系统培养学生的相关方案设计,而非学校升格。

关于五年制的举办。可以说五年制职业教育肯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是唯一的实现形式,五年制之外还可能有“中职三年加上高职三年”,以及“中职三年加上多年其他教育”等各种实现形式。并且在审批招收五年制的学校和专业中也是需要一定准入条件的:一是专业选择,包括适合在16岁未成年阶段进行连续多年培养的专业,如幼儿师范专业、护理专业,部分制造业,需要用新技术改造的传统服务业和一些现代服务业;二是要选择示范性高职或者大专层次公认的好学校,至少是得经过评估合格的学校;三是要有未成年人教育经验的学校;四是已经做到了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学校。

第二,关于完善制度。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的职业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许多领域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仍不完善或存在空白。当前重点建设的国家制度包括:《职业教育法》修订,校企合作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经费投入保障和学生资助制度,集团化办学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督导评估制度,就业准入制度等。只有将这套制度建立、完善起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才有了根本的保障。可以说一套完善的职业教育制度是我们进行试点的终极要求,也是终极目标。

比如教师培养制度,现在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已经超过三千万,但是职业教育的教师却没有相应的培养机制。通过部分基础较好的地区进行试点,进而创造出一套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制度,为国家所用。因此各试点地区必须要站在国家需要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要按照国家水平和标准要求自己的工作,要以国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作为试点的最高要求。最终将试点的成果作为国家制度建设的案例,将试点经验作为理论和现实依据供国家制度建设参考。

第三,关于体制创新。体制创新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政府统筹、多元管理的办学体制。也可称之为“一元领导,多元参与”。无论是学校管理体制来考虑,还是产业管理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统筹、多元办学体制最有效的层面都是市级人民政府,只有市级人民政府最有条件将把多元管理的办学体制统筹起来,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思想、统一理念、统一政策、进行统一安排、统一规划、统一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体制摩擦,解决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试点城市要加强领导。建议承担高等职业教育试点的城市,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改为“政府履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在整个地市范围内,率先进行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解决中高职协调发展以及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问题。

(2)教育转变传统的行政领导模式和体制。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相比最显著的差别就在于必须要有行业、企业等各种社会主体的共同参与,仅靠教育行政部门一家是不可能办好职业教育的。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行政本位观念,要主动寻求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当前教育部已经开始主动转变方式,首先将中职和高职放在一个司局进行统筹管理;其次成立了产教合作处;第三是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工作或者会议都会邀请行业、企业的参与。去年我们成立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以及43个行业指导委员会。最近教育部起草了一个关于加强行业指导的实施意见的文件,计划上半年印发。这是教育部门主动寻求转变的表现和开始。

(3)建立行业指导职业教育的工作体制。行业最了解产业发展的技术前沿、市场运作的内在规律、企业用人的实际需求。加强行业指导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各地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体制,提供条件,支持行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支持行业在“教学指导、实习指导、教材指导、评价指导、规划指导、教师队伍指导、人才需求指导、专业布局指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努力将行业部门、行业组织、行业专家作为统筹规划、宏观管理的 5 / 8 依靠力量、指导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实施学校科学管理的推动力量。

(4)政府要制定引导企业参与办学的政策体系和政策机制。现在企业参与办学的形式包括“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企业办校”、“校办企业”、“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学徒培养”等。这些形式真正的发挥作用需要有一套的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来保证。其中需要财政、税收、保险、产权等制度进行激励和保证企业愿意和能够参与到职业学校的整个办学过程中来。

第四,关于机制再造

(1)多元办学机制。“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要通过制度设计、机制设计落实到政府职能以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其中的一项核心内涵就是多元化的办学机制是。职业教育办学必须多元,不能一元。多元的主体包括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各个方面,既不是单独的政府办学也不是完全的行业办学、企业办学,并且在制度设计上要激励多种形式的办学主体。

(2)多元投入机制。多元办学、多元参与的办学机制必然要求多元的投入机制。职业教育需要“一元保障、多元投入。”“一元保障”指的是政府要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起到基础性的保障作用,要制定职业教育的相关经费标准,包括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多元投入”指的是要统筹各个方面的资金来源。包括预算内教育经费、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企业提取的职工工资总额1.5%-2.5%的教育培训经费、失业保险费中用于转业训练的费用、就业经费用于就业训练的资金、农村技术推广资金中的农村职业培训经费、扶贫及移民资金的职业教育经费等多种途径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

(3)学校管理机制。已经有部分学校进行相应的探索,比如学校的董事会制度以及股份制等。(4)政府工作机制。政府要转变职业教育的工作机制,要发挥其“主导者、保障者、服务者”的作用。主导的内容主要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整合、政策制定、制度建设、标准规范、督导监管、依法治教等方面。”保障的内容主要是在“经费投入、政策制定、氛围营造”等方面。服务的内容主要在“提供信息、牵线搭桥”等方面。

第五,关于标准建设。标准建设是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职业教育的很多标准缺失或者不完善。在试点过程中,要按照“引进高标准、提升体标准、开发新标准”的要求加强职业教育的标准建设。当前着重建设的标准包括学校建设标准、课程设计标准、教材创新标准、教师资格能力标准(含校长能力标准)、专业实训标准、技能等级标准、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

第六,关于模式创新。模式问题包括办学模式、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培训模式、教材建设模式等。评价职业教育模式创新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三个促进”,就是是否真正促进了校企合作、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促进了职业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的能力。因此在进行模式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定要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特点,使模式创新的本质体现出“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工厂文化进课堂”的特点和需要。

第七,关于政策完善。政策完善是体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政府主导”作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能的体现。各试点地区和单位要在试点推进过程中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的政策体系。这个政策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国家政策、地方政府政策和学校政策。

国家政策:主要是国家层次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收费、教育、就业、人事、保险等方面的政策。

地方政府政策:主要是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结合地方政府实际创造性地完善政策,包括财政、就业、土地、收费、人事制度、校长能力,教师标准等。比如能否尝试推行财政购买职业教育教师岗位和服务的政策,以及能否在地方人事制度以及产权制度等方面尝试创新。

学校政策:在政府政策总体框架内细化各项政策,包括教学、教师、教材、管理、学生素质评价等。第八,关于政府职责。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省级政府统筹教育”,职业教育如何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如何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还要进一步探索。一是政府要加强统筹、主导、整合职能,主要体现在整合资源、制度创新、制定政策、保障投入、保障发展五个方面。二是要合理界定和划分中央、省、市、县四 6 / 8 级政府的职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重点依靠市级政府,要按照“依靠市长、推动厅长、服务校长”的思路推进和完善政府职责。

第九,关于队伍建设。当前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在国家制度、国家政策、国家机制等方面还相当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各地试点中一定要从源头制度建设上解决问题。职业教育队伍建设问题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教师准入、培养制度,包括职业教育教师资格、教师素质标准和教师的培养;二是校长能力标准等;三是教师培训制度,包括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教师培训模式等;四是教师日常管理和激励制度。包括教师职称、教师激励制度。

第十,关于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最基本的要求,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教学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模式的基础性技术手段。各试点地区、试点单位都要将信息能力的提升作为改革创新的一项基本内容,否则没有信息能力这个基础,各试点的最终质量也都将难以保证。信息能力包括校长的信息能力、学校的信息环境、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信息技术改造专业建设的程度等。各地区和学校要重点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信息资源开发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普遍提升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各省教育厅,要将信息化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来研究,进行好省域内的顶层设计、统一推动。第十一,关于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一个大课题、大难题,也是大问题,更是我们一切改革成果的最终落脚点。产教融合要体现在学校和企业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管理层、教师队伍等各方面。要探索产教融合的多种实现形式,可以使企业的发展理念与学校的发展理念融合,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学校的发展战略融合,企业和管理层与学校的管理层之间能够交叉任职或兼职,企业的技术骨干和学校的教学骨干可以互派。特别是有职教园区和产业园区的地方可以加大创新力度,探索校企合作双方在利益链、产业链、岗位链、教学链融为一体的机制,企业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培养的基地、学校成为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学校成为企业的产品研发基地等。使产教结合在产权制度改革、激励制度改革方面闯出一条道路。

第十二,关于评价重塑。改变原来教育部内部评估教育的做法,建立第三方质量评价制度或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起一套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和内涵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这个第三方可能是企业,可能是行业,也可能是政府,但一定不是教育部门,也不是学校。希望一些试点地区能够先做起来,这样我们可以总结各试点的经验进行全国推广。

第十三,关于系统培养。要按照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成长规律,树立系统培养的理念。科学布局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和专业硕士学位等人才培养的规格、梯次和结构,为这一些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系统的渠道。

系统培养的理念要求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在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模式、考试评价模式等方面脱节、断层或重复的问题。要是使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之间能够有效沟通、相互衔接。

第十四,关于课程体系。去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列出了专业名称、专业技能方向、对应职业工种、对应职业资格标准、继续学习专业举例五大系列,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各个试点地区要大力探索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做到职业教育体系内有效衔接、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系无缝对接。第十五,关于农村职教。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和做法当前尚不十分清晰。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可能要考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部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该如何应对需要深入思考。

第十六,关于区域合作。虽然试点项目中没有区域合作的内容,但是各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要把区域合作作为一个试点重要内容做起来。当前,区域合作主要在招生、教师交流、学生交流等方面有所起步,但是深入的制度性探讨还没有,政策层面的研究也不足。希望东部地区能有“两个大局”的思想,支援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和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教育,使东部与中西部的职业教育能够共同发展、共享资源、共同推进、共同提高素质。

今年,鞍山市今年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主动为西部地区3000名学生免除学费,为西部地区培养人才。天津工程师范大学提出要免费为新疆、西藏培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也希望东部其他地区能够向天津、鞍山学习,帮助西部地区发展职业教育。

/ 8

四、希望各试点地区和单位深入推进改革的六条建议 下面就如何推进国家试点工作,我提六点建议,第一,建议聚焦试点任务。各试点地区、单位要根据职业教育存在的国家问题、职业教育存在的区域问题,结合试点的任务,进一步聚焦试点的中心工作,将国家问题、区域问题进一步聚焦。

第二,建议加强成果提炼。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试点的过程进行不断地总结和提炼,为研究创新国家政策提供案例。

第三,建议加强理论研究。要组织科研机构,对试点地区和单位开展研究工作,进行理论总结和理论上创新。做到试点的实践过程和理论的研究、创新过程同步推进、同步取得成果。

第四,建议要有国际视野。各试点地区和单位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用国际化的视野提升试点项目和试点成果。用世界水准研究政策,创新制度政策、机制、标准。虽然各国的国情不同,但是要在国际标准上下功夫,要建立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标准。标准的来源主要考虑世界五百强企业、国有大企业以及具有前沿科技水平的民营企业,研究这些企业的岗位标准和技能需求标准,以此来设定我们职业教育的标准,并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标准的国际化。

第五,建议教育部加强指导。教育部要按照国家制度建设的需求,分类评估、指导试点项目的过程进展,做到有试点、有理论、有案例、有制度建设、有机制再造,将这些试点进行阶段性地总结和评估,不断推出成果。

第六、建议部分试点更改名称。凡是冠以“中等职业教育”的试点名称要改为“职业教育”,凡是冠以“高等职业教育”的试点,也要改为职业教育。现在不少地市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的试点,希望这些地方在更改名字的同时能够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履行政府职责、推动改革试点工作。

五、提倡近期着手的五项工作

第一,继续推动校企合作条例的制定。希望各省市通过本级人大常委会推动本地区内校企合作条例的制定,只有通过各地的实践,在国家层面的立法推动才可能更顺利。同时我们也在推动正在修改的《职业教育法》中加入此项内容。

第二,加快“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的制定。“集团化办学”的模式、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应该逐步清晰,逐步形成国家层面的指导意见。

第三,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经费保障。希望各试点城市全面部署,政府切实履行职责,制定相应的经费投入标准和保障机制,将中等职业学校的经费投入纳入全面保障范围,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第四、加大高等职业学校经费投入力度。高等职业学校的经费投入既要考虑普通高等教育的因素又要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带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

建议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改革试点地区的经费投入力度作为衡量改革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第五,研究制定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实施(指导)意见。要总结和梳理当前各省关于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养的经验和阶段性成果,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或指导意见。

谢谢各位!

上一篇: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反思下一篇:商务谈判实训个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