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纪念馆导游词

2024-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田会议纪念馆导游词(精选6篇)

古田会议纪念馆导游词 篇1

古田会议纪念馆的观后感,奋斗在西三线东段天然气管道隧道勘察项目部的韩经理一行五个人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后前往古田会议纪念馆参观学习了具有红色教育纪念意义的古田会议纪念馆纪念馆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古田会议遗址在一个不大的小村边上是党的光辉历程和艰辛不易的真实写照。体会红军长征期间的伟大精神进一步了解党的发展历程作为我们西三线工程的最后一站。

古田镇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前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古田这片红土地上进行伟大的革命实践。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上杭县古田镇廖氏宗祠内召开了我党历史上著名的“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上建党、政治上建军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实践所形成发展的重要的里程碑。古田会议会址处所在有北回归线荒漠上的一颗璀璨翡翠之称的国家4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的腹地四周群山逶迤地势十分险要。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大字红光闪闪数里之外便跃入眼帘犹如一团团火焰映照碧空。大字下绿树掩映着一座飞檐翘角的古建筑一场心灵之旅从这里开始“古田会议会址”“和古田会议纪念馆”。我们首先来到75年前召开古田会议的现场一张简易的桌子就是一方讲台一块简陋的小黑板墙上挂着马克思和列宁的画像台下是一排排旧桌椅。这儿便是上杭县古田镇原廖家万源祠堂——1929年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这就是著名的古田会议。再往前走几步便见墙上挂满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摆在正中记录当年古田会议的大幅油画。墙上还挂着“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会标及中国共产党党旗贴着马克思、列宁的像木柱上遗留着当年用毛边纸书写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反对机会主义”、“反对盲动主义”、“反对冒险主义”标语。会址的地上有几处炭黑印迹清晰可见。会间天降大雪代表们边开会边烤火取暖留下了这铭心的历史烙印。古田会议陈列馆内收藏了大量的革命文物珍品看着那一件件陈品他们在向后人讲述着那峥嵘岁月那战士逐出的年代那不屈不挠的精神那坚定的信念那军民鱼水情。那一件件文物就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标杆指引我人生前进的方向坚定我生活的理想为祖国奉献青春的决心。

回想着先辈们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为新中国进行着伟大的革命实践心系劳动群众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我感慨万千我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我们也当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古田会议纪念馆导游词 篇2

四十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那次“文化大革命”运动, 特别是在运动初、中期, 人们对领袖的狂热个人崇拜, 只突出领袖个人, 而忽略领导集体中的其他成员, 使遵义会议会址成为歌颂领袖个人的场所。为迎接每天成千上万的红卫兵前来瞻仰, 会址主楼楼顶上用霓虹灯制作的大标语“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万岁”日夜闪烁发光;正中是一根高高的铁旗杆, 红旗常年随风飘扬。会址内挂着毛泽东的大幅画像, 进入大门是一副木质大标语“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前进”, 门上、柱子上也挂满横的、竖的各种赞扬毛泽东的标语牌。

1976年下半年, 随着毛泽东的逝世, “四人帮”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被粉碎,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至此结束。然而, 这时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样, 遵义会议会址内外的气氛虽有所降温, 但上述的那些标语、红旗依旧。1978年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党中央的英明决策, 给遵义会议纪念馆业务人员以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他们在按照历史本来面目进行了大量史实考证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率先在全国范围内, 开始了冲破党史研究“禁区”, 真实反映遵义会议历史的“吃螃蟹”行动。

争议:是因循守旧坚持“极左”路线, 还是解放思想冲破党史“禁区”

1979年年底, 为迎接纪念遵义会议召开45周年, 全国知名的遵义会议史实研究专家、时任遵义会议纪念馆资料组组长的费侃如等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 以及中央《关于少宣传个人》的指示精神, 并根据已经掌握的确切史实, 本着为严格遵守革命旧址“保持原状”的原则, 提出了修改“文化大革命”期间沿袭下来的陈列布展的建议和意见:第一, 拆除“文化大革命”中附加在会址内外的大小标语、霓虹灯, 恢复遵义会议会址的历史原貌。第二, 在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住处内, 复原张闻天、王稼祥的住室。第三, 同时还提出在会议室挂出参加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的照片, 并设一说明牌, 写上与会全体人民名单及职务。这些建议和意见, 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可是在30年前的国内政治环境中, 是要冒相当大风险的。

果然, 费侃如等人的方案一交出, 即遭到有关领导的厉声斥责:现在社会上正流行着“砍旗” (指当时社会上要求正确评价毛泽东功过是非的呼声, 其中也有全盘否定毛泽东的潮流) , 我们遵义会议纪念馆坚决不能附和做“砍旗”的事!根据中央精神和已有的资料, 他们向有关领导陈述:以上方案与“砍旗”完全不是一回事, 只是想在纪念遵义会议45周年时, 遵义会议会址能够有一点实事求是的新面貌展现给观众。他们还在馆党支部召开的会议上, 进行了据理力争。但有关领导仍然坚决不同意, 他们也只好“偃旗息鼓”了。而且, 当时的费侃如等还为这一“莽撞”行为, 承担了极大的政治风险和工作压力。

转机:新华社内参报道, 得到中央领导批示支持

1980年, 有两位新华社记者到遵义会议纪念馆采访, 专题就是想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遵义会议会址有没有新的举措。见到费侃如, 他们问道:“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45周年, 你们纪念馆有什么活动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都开了, 你们这儿怎么看不出有点儿新气象呢?”费侃如说:“我们本想搞点活动, 但是上面不同意。”他们又问:“你们准备搞什么活动?”费侃如向记者谈了上述方案和领导的意见。记者在仔细地了解后, 激动地说:“这个方案好得很啦, 把‘文化大革命’当中的大标语去掉, 把参加会议的主要人物的照片挂上, 怎么不好呢?”于是便住了下来, 针对推行上述方案所受到的阻力, 采访了有关人员, 查阅了遵义会议纪念馆党支部讨论这一问题的会议记录。很快, 两位记者以《发生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内的一场争论》为题写了篇报道, 刊发在新华社《内部参考》上, 文中对费侃如等的方案给予积极评价。当时的一位中央领导在这份内参上作了批示, 随即转发到全国县团级单位。

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支持, 遵义会议纪念馆很快按费侃如等的方案进行整改。1980年1月8日, 遵义会议纪念馆在会议室挂出参加遵义会议全体人员的说明牌, 并在会议室北墙上挂上参加遵义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陈云、朱德、王稼祥、刘少奇等8人的历史照片 (受当时掌握的资料局限, 邓发、何克全的照片未挂出) , 并向公众开放。当天还邀请了一些老红军、老干部等举行座谈, 隆重纪念遵义会议召开45周年。

反响:新华社向世界发出电波, 国内外媒体均寄予好评

遵义会议纪念馆在全国开先河的探索性行动, 立即在国内外激起了强烈的反响, 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观众的积极好评。在纪念遵义会议召开45周年活动的次日, 新华社即以《遵义会议纪念馆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为题向全世界发了电讯, 并在《贵州日报》头版头条刊出。报道写道:“遵义会议纪念馆作了大量史实考证和调查研究, 打破了长期以来党史研究领域里的一些禁区, 清除了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影响, 澄清了一些重大问题, 他们努力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反映遵义会议的历史……”连续几天, 全国十多家省级以上报纸, 均用醒目标题全文转载, 甚至几家海外传媒也迅速转发了此消息。

古田会议纪念馆导游词 篇3

今年是缪荃孙先生诞辰170周年,也是国家图书馆建馆105周年,为了纪念缪荃孙先生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贡献,探讨总结其学术思想,特别是文献研究和图书馆学思想,现拟于2014年9月在北京举办缪荃孙诞辰170周年纪念会暨学术研讨会,会期一天(具体日期另行通知)。会议由国家图书馆主办,南京图书馆与江阴市图书馆协办。会议主题包括: 缪荃孙与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缪荃孙的生平、学术活动及其贡献。

有意向参会的业界人士需于2014年8月15日前提交注册申请(注册申请表可于国家图书馆主页http://www.nlc.gov.cn下载)。如提交参会论文,请于2014年8月1日前将论文电子版提交至会议电子邮箱,通过审核的会议论文将收入会议论文集。

本次会议统一安排食宿,注册参会代表食宿、交通费用自理。

联 系 人:马学良、高柯立

联系电话:010-88545307、010-88544662

传真:010-88545942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国家图书馆研究院(邮编100081)

电子邮箱: mxl@nlc.gov.cn

国家图书馆

一个鲁迅纪念馆导游词 篇4

鲁迅纪念馆坐落于鲁迅公园中,而鲁迅纪念亭建于鲁迅墓和鲁迅纪念馆之间,有登高望远,无限缅怀之意.公园里的植物种类繁多,赏心悦目,令人心情愉悦。下面是鲁迅纪念馆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鲁迅纪念馆导游词一: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灰色空间是不溶于黑白的禁域,岁月只能抹去痕迹,却不能融化记忆。鲁迅先生所愤恨的,是无知的国人与其愚蠢的心智;所同情的,也是如此。如何让世人清醒,是非分明,他弃医从文,用笔杆阐明真理,用文字轰击敌人,用精神感化国人。鲁迅,一个不能被中国人遗忘的为人,新时代的奠基人,旧思想的终结者。于是,2010年3月,一个草长莺飞的日子,我与思修小组同学前往闻名遐迩的上海鲁迅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希望能睹物思人,再度重温大师风采。

鲁迅纪念馆坐落于鲁迅公园中,而鲁迅纪念亭建于鲁迅墓和鲁迅纪念馆之间,有登高望远,无限缅怀之意.公园里的植物种类繁多,赏心悦目,令人心情愉悦.经过公园熙熙攘攘的人群,终于来到鲁迅纪念馆的门口.雪白高大多的墙壁上,用硬朗的书法写着“鲁迅纪念馆”.馆中共有两层,底楼是专供游客购买的纪念品商店及问询处.纪念馆的核心是二楼.馆内安静内祥和温度环绕着陈列室门口的五幅巨大的鲁迅纪念板,深灰色的基调透露着庄严地气息.随着灯光的逐渐昏暗,我们慢慢走进鲁迅的世界。墙壁上,是他留下的一句句发人深省的话语;展示窗里,是一本本褶皱泛黄的老刊物。岁月沉淀了鲁迅的文字,让他超越时代禁锢的思想发热、发光,由普通的白纸黑字升华为醒世明言。展厅昏暗走廊的尽头,一面粗铜制成的人像浮雕印入眼帘:鲁迅、李大钊、宋庆龄等五人(另外两人为分辨出是谁)。曾经,他们用犀利的文字教化国人,用支离破碎的心倡导革命。衰败的国家、愚钝的人民、腐朽的文化禁锢、劣根性的民族意识,使他们失去了一切可能保护自己的壁垒。他们赤手空拳地站在敌人面前,毫无惧色,在刀锋枪响中振作前行。他们以纸为战场,以笔为武器,以字为弹药,向敌人步步紧逼,用自己的方式保卫国家。这文字,不光是刺穿侵略者胸膛的利剑,还是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风向标,他们将血灌入笔中,用激情和青春书写救国救民的民族史书。五位文化英雄的形象,不只是留在铜雕上,更是烙在中国人民的心里。

边走边看,墙壁上的塑料展示窗里,嵌着着鲁迅先生曾今发表的一本又一本的书籍。老照片、旧报纸,鲁迅生前用过的矽肺器、座椅、书桌、粘有他胡须的易容面具,蜡像、画像、映像,纪念馆的一切,为参观者营造了极好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仿佛离鲁迅更近了,离他那风华绝代的文人艺术更近了。

随着纪念馆参观活动的深入,我们来到“内山书店”门前。内山完造先生是鲁迅先生的日本友人之一。1917年内山完造夫妇在上海开设内山书店。1927年10月,鲁迅到达上海,在内山书店与内山完造相识。从此,两人友谊日深,过从甚密。内山书店不仅是鲁迅购书场所,也是鲁迅著作代理发行所。鲁迅通过内山完造结识了许多日本友人,鲁迅也常将内山书店作为会见友人的场所。内山完造以书店为纽带组织“漫谈会”,推动中日文化交流;内山同情中国革命,为鲁迅、郭沫若等提供躲避国民党当局追捕的场所,出售苏联等革命文艺的书籍,传播革命思想;鲁迅逝世后,内山完造任治丧委员会委员,还发起募集“鲁迅文学奖”。由此可见,鲁迅的笔锋从来都不是指向日本人的,而是指向消极无能的民族。兵来将挡,水来土堰,侵略之事,自古以来,举不胜举。所以说,侵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反抗侵略。鲁迅的悲哀,在于斥责广大劣根性同胞的同时向他们报以深度的同情。恨铁不成钢的时代背景就这样造就了一个选择先医“内伤”,再医“外伤”的伟大医者——鲁迅。

参观完毕“内山书店”,纪念馆部分的活动也已渐入尾声。虽然最终是抱着对鲁迅先生及他的同仁为国作出重大贡献的感慨心情走出纪念馆的,但脚步并没有变得沉重,反而越发坚实有力。我们,不奢望可以比鲁迅先生为国家做得更多、更好,但时代给予我们的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让我们有机会用小小的汗水、微薄的力量,为自己、为国家,开垦新的土壤。

此次活动的第二站,是鲁迅先生在上海的居所,即鲁迅故居。这名字听起来响亮,却不想,是坐落于阡陌交通的弄堂之中。不过,这一切,细想起来,倒也合乎情理:依鲁迅的性格,房子不必大,但必雅致。就像三味书屋一样,不在华丽,但在能留下美好的回忆。故居是占地不大的三层阁楼样式,因此每一层都只能“专用”:一楼是书房兼会客厅兼餐厅;二楼是鲁迅夫妇的卧室和狭小的储藏室;三楼是儿子的卧室及用来安置逃避抓捕于此的同仁住的小客房。进门第一眼环顾四周,并没有惊艳雅致之感,更多的是陈旧的红木家具发出的尘封古老的气息。家具都是简单实用类型的,可见这段时间的鲁迅并没有定心,坐在老式书桌前的他,或许思绪还徘徊在如何带领人民思想走向进步的问题中。接下来,我们的参观脚步由客厅移至主卧,再移至三楼。布局简单,风格朴素,是我对鲁迅故居的整体印象。就是这样一间小屋,鲁迅先生此生最后三年居住的地方,是他无数次冒险掩护逃难文人的地方,也是记忆止步的地方。

鲁迅故居门前的一张照片,把这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定格在了日照当空的上海老宅前。活动结束了,但心却飞了。思绪一时无法从回忆中抽离。也罢,任它在他的世界中游荡,让他的精神继续同化它,感动它吧!

鲁迅纪念馆导游词二:

导游内容:鲁迅故居一百草园一三味书屋一鲁迅祖居一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一咸亨酒店

各位游客,欢迎你们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13岁时,祖父因科场贿赂案下狱,父亲周伯宜因此一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饱受世态炎凉。鲁迅18岁那年,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先后去南京、日本学习。1909年夏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享年56岁。鲁迅一生有1/3以上的时间是在绍兴度过,他不仅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而且还进行了他初期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社会革命活动。故乡的生活经历不仅对他的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今天我们要踏着这位伟人的足迹,寻访他的故园。

现在我们来到鲁迅先生的出生地——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周家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它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1918年经族人共议将这座屋宇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已拆除重建,但鲁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得保存,所以今天我们能有幸看到这原汁原味的鲁迅故居。

这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原系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人出入的地方。

这间普通的泥地平屋是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绍兴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因此在一般家庭中都备有水上的交通工具,那两支高大的橹是大船上所用,而那两支小的是乌篷船上用的桨。轿子是陆上交通工具,其中轿杠系鲁迅家原物。从右侧门进去,穿过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绍兴俗称天井,这里原来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鲁迅小时候夏天经常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他的继祖母蒋氏则摇着芭蕉扇一边打扇,一边给小鲁迅猜谜,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故事,使鲁迅从小就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后来,他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动的回忆。

穿过桂花明堂,便来到鲁迅的卧室。1909年夏,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从杭州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这间卧室是当时他在绍任教期间的卧室兼书房。鲁迅常常在这里备课、写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就在这里写成。卧室里陈列着的铁梨木床是当年的原物。

穿过石板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拾阶而上,东首前半间是当年鲁迅家吃饭、会客的主要活动场所,绍兴俗称“小堂前”。鲁迅在绍任教时期,经常在这里接待来访的朋友和学生。客厅的右上角那张皮躺椅是鲁迅父亲用过的。当年鲁迅祖父周福清科场舞弊案发后,鲁迅的父亲被革去秀才身份,此后就一蹶不振,郁郁寡欢,借酒消愁,以至病魔缠身后被庸医所误,年仅36岁就去世。从此鲁迅家也就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少年鲁迅饱受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看到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丑恶,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走上了寻求真理的道路。

与客厅一板之隔是鲁迅母亲的房间。南边那张八脚大床是鲁迅的母亲——鲁瑞睡过的原物。东边这张小床是当年鲁迅的弟弟周建人睡过的床。

靠窗桌子上陈列着的是鲁迅母亲做针线活用的物品。鲁迅的母亲鲁瑞是绍兴乡下安桥头人,性格和善而坚毅,以自修达到能够看书的文化水平。鲁迅对他的母亲很佩服,曾经说过:“我的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岁,也许要成为女英雄呢。”鲁瑞确实是一个很不平凡的母亲,她培养的三个儿子被现代文坛称为“周氏三杰”。

小堂前的西边是鲁迅继祖母蒋氏的卧室。这位继祖母性情开朗,讲话幽默风趣,经常给侄孙辈讲故事、猜谜语,鲁迅对这位继祖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鲁瑞卧室相隔一天井,就是鲁迅家烧菜做饭的灶间,也就是厨房。在厨房正前方的这座绍兴旧时大户人家所用的“三眼大灶”,是根据当事人回忆复原的,灶壁上绘有祈福避邪的图画和文字。北面墙上的菜罩是当年鲁迅家的“忙月”章福庆亲手制作的原物。章福庆有时将儿子运水带来帮忙,并与鲁迅结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鲁迅和运水第一次见面就在这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就是这个运水让鲁迅认识了一个在书本上见不到的陌生世界。1921年,鲁迅在创作小说《故乡》时,把运水作为模特儿,塑造了“闰土”这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后面这三间是鲁迅家存放稻谷、农具的地方,右边这间是章福庆的住所,中间是通向百草园的过道。

各位来宾,现在我们看到这个园子就是著名的“百草园”,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是一个普通的菜园,是当时新台门内十几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稻谷。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在百草园内嬉戏玩耍,夏天在树荫下乘凉,秋天在泥墙根一带捉蟋蟀。冬天就在雪地上捕鸟。对于百草园,鲁迅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著名的散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文中他无限深情地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百草园就是鲁迅当年笔下的景致。鲁迅12岁时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不得不与他的蟋蟀们、覆盆子和木莲们告别,去全城最严厉的私塾读书。下面让我们告别这里的一切,跟随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鲁迅故居出来,东行数百步,往南走过一座石板桥,从一扇黑漆竹丝门进去,就到了鲁迅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它坐东朝西,原是寿家书房,鲁迅12岁开始到这儿读书,五年多的学习生涯,使他受益匪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书屋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两边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都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写。何为“三味”,根据寿镜吾先生的儿子回忆:“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其中醯醢是调味品。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天上学要先对着匾和图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

当时私塾的教学,老师是坐在中间的这张方桌边上的高背椅子上,两旁的椅子则是供来宾歇坐。学生的课桌是自备的,所以看上去参差不一。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和椅子是当年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当年鲁迅在桌子右下角亲手刻下的“早”字。关于这个“早”字,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鲁迅因家中有事,上学迟到了,受到先生的严厉批评,他为了提醒自己,就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勉励和告诫自己今后不可再迟到。

三味书屋的老师名叫寿镜吾,这是他的画像。鲁迅评价他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寿老先生品行端正,性格耿直,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他的为人和治学态度给鲁迅留下很深的印象,对鲁迅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子,园内种有两株桂花和一株腊梅,当年鲁迅和小伙伴常在这一方小天地里玩抓蟋蟀、找脱壳的蝉蜕,看蚂蚁背苍蝇等游戏。

请来宾们随我穿过马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组颇具规模的清代建筑群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祖居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台门建筑群,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乾隆十九年(1754年),周氏第八代世祖周绍鹏因家业发展的需要,举家迁址于覆盆桥,营造这座台门大院,成为颇具规模的封建士大夫住宅。鲁迅祖居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台门主体建筑有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东首有坐东朝西的厢楼九间,西首有坐西朝东的厢楼七间,堂屋之间均有明堂和廊屋贯通。现由“鲁迅祖居复原陈列”和“绍兴民俗陈列”两部分组成。现在请各位先随我参观“鲁迅祖居复原陈列”。

这沿街第一进俗称“台门斗”,建有头门、仪门。头门就是这六扇黑漆竹丝大门,俗称“竹丝台门”。接着便是仪门,左右各有耳房,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自右而左书着“翰林”两个字,左右还有泥金小楷的上下款,上款:“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下款:“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这位钦点翰林的周福清便是鲁迅的祖父。这对周氏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荣耀,因而在周氏聚族的三个台门斗里都挂起完全相同的“翰林”匾。第二进为厅堂,绍兴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举行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的公共活动场所。大厅是三开间的一个通间,正中上方挂着一块长方形白底黑字的“德寿堂”大匾,这是周氏老台门的堂名。大厅两旁的左右柱子上有一抱对: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大厅北面隔一天井是第三进,俗称“香火堂前”。是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之用,原堂前正中上方有神龛,存放周氏历代祖先牌位。香火堂左右各有一间,左边为客厅、餐室,右边为佛堂、客房。香火堂北面再隔一个方形的石板天井是第四进。俗称“座楼”,是周家的主要生活住宅区。座楼中间一问小堂前一般作为平时会客、祭祖用。

各位来宾,我们已参观完整个中轴线部分,现在请大家参观西侧厢。西侧厢自南而北依次是厨房和佣人房间。接下来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东侧厢。东厢花厅是大书房,是台门子弟启蒙读书的地方。其陈列与三味书屋不同。书房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志伊学颜”匾额,“伊”指以才著称的商汤宰相伊尹,“颜”指以德著称的孔子弟子颜回。这是教育台门弟子要立志高远,学习认真。墙上挂有一盏灯笼,灯笼上有“文星高照”四个字,灯笼外倒挂着一株葱,灯笼里点一支状元蜡烛,以示弟子聪明之意。

周家老台门是周氏的祖宅,所以当时周氏有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都在老台门的大厅举行,鲁迅在绍兴时期,遇到节庆或祖先忌日,必去老台门行礼。鲁迅最后一次到老台门是1919年举家北迁之时。“鲁迅祖居复原陈列”的参观到此结束。

下面去参观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陈列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建筑,门楣上方“绍兴鲁迅纪念馆”七个鎏金大字为郭沫若所题。进入大门迎面是一座汉白玉鲁迅胸像。序厅左右墙上各挂有鲁迅手迹。我们的参观是从左边开始。整个陈列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主线,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鲁迅少年时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情况;第二部分是鲁迅青少年时代在南京、日本、杭州、绍兴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与积极投身反清革命斗争的事迹;第三部分是辛亥革命后,鲁迅在北京、厦门、广州继续探索革命的新路,最后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大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第四部分是鲁迅在上海辉煌的十年;第五部分介绍了鲁迅逝世后,人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纪念他、学习他。

各位来宾,绍兴还有许多与鲁迅有关的人文景观,离鲁迅故居不远有一家因鲁迅的名篇《孔乙己》而名扬四海的百年老店——咸亨酒店,各位如有兴趣不妨去“拜访”一下孔乙己,品一品绍兴酒,嚼一嚼茴香豆,领略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

鲁迅纪念馆导游词三:

各位团友,欢迎你们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13岁时,祖父因科场贿赂案下狱,父亲周伯宜因此一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饱受世态炎凉。鲁迅18岁那年,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先后去南京、日本学习。1909年夏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享年56岁。

鲁迅一生有1/3以上的时间是在绍兴度过,他不仅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而且还进行了他初期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社会革命活动。故乡的生活经历不仅对他的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今天我们要踏着这位伟人的足迹,寻访他的故园。

现在我们来到鲁迅先生的出生地——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周家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它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1918年经族人共议将这座屋宇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已拆除重建,但鲁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得保存,所以今天我们能有幸看到这原汁原味的鲁迅故居。

这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原系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人出入的地方。这间普通的泥地平屋是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绍兴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因此在一般家庭中都备有水上的交通工具,那两支高大的橹是大船上所用,而那两支小的是乌篷船上用的桨。轿子是陆上交通工具,其中轿杠系鲁迅家原物。

从右侧门进去,穿过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绍兴俗称天井,这里原来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鲁迅小时候夏天经常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他的继祖母蒋氏则摇着芭蕉扇一边打扇,一边给小鲁迅猜谜,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故事,使鲁迅从小就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后来,他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动的回忆。穿过桂花明堂,便来到鲁迅的卧室。1909年夏,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从杭州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这间卧室是当时他在绍任教期间的卧室兼书房。鲁迅常常在这里备课、写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就在这里写成。卧室里陈列着的铁梨木床是当年的原物。

穿过石板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拾阶而上,东首前半间是当年鲁迅家吃饭、会客的主要活动场所,绍兴俗称“小堂前”。鲁迅在绍任教时期,经常在这里接待来访的朋友和学生。客厅的右上角那张皮躺椅是鲁迅父亲用过的。当年鲁迅祖父周福清科场舞弊案发后,鲁迅的父亲被革去秀才身份,此后就一蹶不振,郁郁寡欢,借酒消愁,以至病魔缠身后被庸医所误,年仅36岁就去世。从此鲁迅家也就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少年鲁迅饱受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看到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丑恶,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走上了寻求真理的道路。与客厅一板之隔是鲁迅母亲的房间。南边那张八脚大床是鲁迅的母亲——鲁瑞睡过的原物。东边这张小床是当年鲁迅的弟弟周建人睡过的床。靠窗桌子上陈列着的是鲁迅母亲做针线活用的物品。鲁迅的母亲鲁瑞是绍兴乡下安桥头人,性格和善而坚毅,以自修达到能够看书的文化水平。鲁迅对他的母亲很佩服,曾经说过:“我的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岁,也许要成为女英雄呢。”鲁瑞确实是一个很不平凡的母亲,她培养的三个儿子被现代文坛称为“周氏三杰”。

鲁迅祖居导游词 ·宁波市导游词 ·杭州市导游词 ·大慈岩导游词 ·岳庙导游词

小堂前的西边是鲁迅继祖母蒋氏的卧室。这位继祖母性情开朗,讲话幽默风趣,经常给侄孙辈讲故事、猜谜语,鲁迅对这位继祖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鲁瑞卧室相隔一天井,就是鲁迅家烧菜做饭的灶间,也就是厨房。在厨房正前方的这座绍兴旧时大户人家所用的“三眼大灶”,是根据当事人回忆复原的,灶壁上绘有祈福避邪的图画和文字。北面墙上的菜罩是当年鲁迅家的“忙月”章福庆亲手制作的原物。章福庆有时将儿子运水带来帮忙,并与鲁迅结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鲁迅和运水第一次见面就在这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就是这个运水让鲁迅认识了一个在书本上见不到的陌生世界。1921年,鲁迅在创作小说《故乡》时,把运水作为模特儿,塑造了“闰土”这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后面这三间是鲁迅家存放稻谷、农具的地方,右边这间是章福庆的住所,中间是通向百草园的过道。

黄桥战役纪念馆导游词 篇5

我馆是1979年开始筹建,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现在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我馆的序厅部分,中央安放着陈毅、粟裕的塑像,左边是陈毅,右边是粟裕,这尊塑像是由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创作,反映了两位(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亲临战场,戎马一生的英雄气概和决胜千里的雄才伟略。

背面是一组浮雕,它用金箔镶贴而成,东边反映的是黄桥决战的战斗场景,西边反映的是黄桥人民奋勇支前的场景。

上方的匾额是由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的题词:“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放大手迹。(张爱萍将军被誉为军中书法家,题写馆名时已91岁高龄)

下面请看西边板壁上是陈毅元帅写于1940年黄桥决战胜利以后的一首诗:“十年争战几人回,又见同侪(读“才”同志、战友的意思)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这首诗是陈毅元帅的手迹,(表达了陈毅元帅在取得黄桥战役胜利以年的一种喜悦心情,说明了黄桥战役的胜利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这首诗陈毅元帅写过两次,第一次是1940年,在1943年又写了一次。大家知道陈毅不仅仅是我们国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书法家,另外在国棋方面的造诣也很深厚,被日本政府授予名誉九段)。

再请看东边板壁上[用手示意]这首词,是粟裕将军写于1980年,为纪念黄桥战役胜利40周年而作。“东进北上征寇(‘仇’的异体字)党内外,敌我友,矛盾重重交相纠,纵横捭阖,进退弃取,着着运奇谋。郭村首捷扼桥头,姜堰攻让操胜筹,黄桥决战冲牛斗,军政双收,放眼华中抗日民新猷。(这首词,反映了战区领导人充分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矛盾,从新四军东进北上,到最后取得黄桥战役的胜利,可以说是对黄桥战役的概括和总结,粟裕将军在这首词写完以后,并没有对外公开发表,而是在2000年他的夫人楚青在整理他遗物的时候忽然发现的,所以楚青就把这首词寄到我馆,正好与东边陈毅元帅的这首诗遥相互应。

好!请大家跟随我继续到后面参观。[人站在院中]

下面,我要介绍的是这个花园,这个花园叫丁家花园,建于清朝末年,丁家当时是我们黄桥地区最大的一个经商地主,丁大椿是有名的“百万“富翁。这个花园是典型的园林建筑,它吸收了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同时,又结合民间建筑,是园林建筑和民间建筑完美结合的佳作。我们前面介绍的序厅叫多竹堂,这个地方[手指示]叫小于舟,这个厅叫蝙蝠厅,小方厅和桂花厅[手指]这里还有100多年的小竹林和桂花树。后面还有后花园、西厢房、蝴蝶厅、西大厅等48间。整个花园占地3000多平方米。1940年,新四军到达黄桥以后,在这个花园里,成立了当时我们江苏省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就相当于现在一个地级市的政府所在地)陈毅、粟裕、陈丕显在此办公和住宿。

黄桥战役发生在1940年,当时,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为了坚持抗战,陈毅、粟裕率新 1 四军先遣支队首先开辟了江南茅山抗日根据地,1938年11月,在溧阳水西村成立江南指挥部,当时,党中央提出新四军要“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这样一个战略方针,于是,江南指挥部挺进纵队先渡过长江,经大桥地区到达江都郭村进行休整,此时,驻在泰州的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李长江在韩德勤的挑衅下,纠集了13个团的兵力围攻郭村,爆发了郭村保卫战,这就是后来拍摄的电影《东进序曲》,由于郭村战斗的胜利,争取了“二李”保持中立,所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渡过长江,以郭村、泰州为跳板,东进黄桥,黄桥历史上就有“四县通衢”之称,它处于泰兴、靖江、如皋、姜堰四县的中心,南扼长江,北接苏北平原,加上当时黄桥地区早就有共产党的领导,革命基础较好。那时,江苏省政府设在兴化,省主席就是当时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他看到新四军到了黄桥,始终觉得是眼中钉,认为占了他的地盘,所以,就多次派兵与新四军发生摩擦,先后又发生过营溪反击,攻打姜堰等战斗,最后,在1940年9月30日,他在东台纠集了3万多优势兵力向黄桥进攻。而当时,新四军只有7000人,战斗人员只有5000人,武器装备也相对落后。面对数倍于我的顽军,陈毅、粟裕,采取了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从9月30日一直打到10月6日,歼灭国民党顽军1万1千余人,新四军牺牲900多人,取得黄桥决战的全面胜利,黄桥战役胜利以后,新四军继续向北发展,经过海安,到达大丰境内的白驹狮子口与南下八路军黄克城的第五纵队胜利会师。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党中央决定在盐城重建军部。

黄桥战役的胜利,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它狠狠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实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胜利会师,奠定了苏北抗日敌后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通常讲,如果没有黄桥战役的胜利,新四军也就很难继续北上,并在盐城重建军部,所以说黄桥战役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下面的展厅就是关于黄桥战役的图文展览。请大家随我继续参观。

这个小方厅就是当年陈毅的办公室,陈毅在此办公,为黄桥战役的胜利广泛开展统战工作,积极争取民主人士。

这是一棵百年古金桂,陈毅当年40岁过生日就是在此度过的。当时,陈丕显在桂花树下为陈毅、粟裕、吴仲超、朱克靖拍下了珍贵的合影照片。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厅叫桂花厅,也就是这个桂花树命名的。(在这个花园里有两棵桂花树,这是一棵金桂,在西边还有一棵银桂)

这里,就是黄桥战役的图文展览,中间透光的部分是苏中大地的地图,寓意黄桥战役发生在苏中大地上。照片是几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用电脑技术合并而成,中间骑在马上的就是陈毅,紧随其后的就是粟裕,当时,他们正率领新四军东进黄桥。

下面,请看黄桥战役的历史背景,这一幅是抗战时期的毛泽东,(当时,正在延安抗大作报告);新四军军部云岭,在安徽泾县;(1937年12月新四军在武汉汉口成立,38年1月移至江西南昌。2月至安徽泾县云岭);新四军是由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组建而成,这幅照片就是当时南方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改编以后的誓师大会;1938年6月17日,新四军在镇江首战韦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当时,陈毅赋诗赞之,“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招遇,脱手斩得小楼兰”);下面是新四军在不同时期使用过的臂章和外 2 出证(新四军最早佩带的是“抗敌”(1938年)后来臂章不够用,叶挺指示改用上方是:“N4A”中间是图案,右下方是“中华民国二十八用”字样的臂章,1941年为纪念皖南事迹又重新更换为“1941.N4A”字样的臂章。抗战胜利后,就一直改用中文“新四军”字样的新臂章,直至1947年新四军番号撤销);这是陈毅执笔,集体作词,何士德作曲的《新四军军歌》[要会唱]和1938年2月,新四军成立后的战斗序列表;(当时,新四军共有1万余人(10329)叶挺是军长,项英是副军长,下辖四个支队,第一支队陈毅任司令员,第二支队是张鼎丞,第三支队张云逸,第四支队高敬亭;粟裕是第二支队副司令员);这是当时日、伪、顽盘踞下的苏北态势图,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当时,日军占据了苏北地区大部分中小城市,而国民党主要占据在兴化、泰州、东台、盐城一带。(据说,陈毅当时开了句玩笑,我新四军到达苏北地区,论地盘实力,日本鬼子是老大,国民党顽固派是老二,地方实力派是老三<指李明扬>新四军只能是老四了,但黄桥战役胜利后,新四军就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老四变成老二了,也就是在苏北站稳了脚跟。)

这两个橱柜里是当时新四军用于宣传的影印件。

这是丁家花园的后花园。(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后花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来从现在这个地方一直向后,有一条河至河边,都是丁家的花园部分,可惜,解放以后,河沟已填满,并利用改建成住宅区)。

这两个橱柜里是一些新四军使用过的影印件和竹碗,磁碗以及缴获日军的饭盒及水壶。

根据当时苏北的形势,陈毅提出了“击敌、联李、孤韩”的方针,这就是当时陈毅的主要统战对象李明扬,[手指](安徽萧县人)为朱德参加过北伐,同盟会会员,他的原则是“抗日我干,打内战我不干”他曾对陈老总讲:“我打输了不要紧,玉阶会留我的”(玉阶就是朱德的字)解放以后,他曾担任江苏省农林厅厅长,省政协副主席,78年去世。(他与李长江是拜把子“兄弟”俗称“二李”李长江无文化,为了充斯文,常常拿着报纸,有时拿倒了自己都不知道,当时军中嬉言他是“李长江看报,拿倒了都不知道”,李长江在黄桥决战以后,当了汉奸,后被新四军镇压);这位是当时苏北特委书记韦一平(广西人,壮族,1945年10月,新四军北辙时,在泰兴天星桥江面上,乘坐的“中安”轮号客轮,由于船底漏水,又由于严重超载,夜间12点多钟,800多名新四军将士遇难,这就是有名的“中安轮事件”。现在,我们泰兴市公园为纪念牺牲的烈士,建了一个中安轮纪念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永远的丰碑”中以“无产阶级的硬骨头”报道了韦一平的革命一生);这是,当年参加黄桥党组织和地方工作的部分同志,前排左起汪青辰(曾任苏州医学院院长书记、南通地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黄云祥(泰兴人,现还健在已95岁,他是我们泰兴资历最老的革命领导人,扬州地区老专员);潘明仲(苏北军区参谋长);童炎生[放在后面讲];后排左起:尤玉山;谢克西(曾在外交部任锡兰、尼日尔大使);周伯藩(南京市委副书记);周泽(省委副书记)。

新四军渡江北上。这是(1939年2月)周恩来到达安徽泾县传达党中央“五四”指示,这是陈毅、粟裕、傅秋涛、周恩来、朱克靖和叶挺;这是陈毅传达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任务;这是新四军北上部队作渡江准备和陈毅在姚家桥一带渡江北上;新四军渡江以后,首先来到了江都大桥一带,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并在江都大桥地区与日军进行了一次反扫荡,缴获了日军的三匹大洋马。好,下面请跟随我到下一个展厅(西厢房)继续参观。

这两个橱柜里是当时新四军使用过的毛毯、马袋等物品。黄桥战役包括五次战斗,第一仗保卫郭村,(1940年6月28日),新四军挺进纵队到达郭村休整,李长江在韩德勤的挑衅下纠集了13个团的兵力向郭村四面包围,新四军在叶飞、菅文蔚的指挥下奋起迎战,后因苏皖支队支援,地下党陈玉生率部参战以及地下党王澄举行“港口暴动”,形成了对李长江内外夹击的态势。最后,一直打到泰州城下,为了“联李、孤韩”陈毅下令收兵派朱克靖会见李明扬,并释放全部俘虏,归还部分枪支,使“二李”保持中立,确保新四军挥师东进。

这是郭村战斗示意图,这是陈毅送人赴泰州谈判的影印件照片;这是陈毅以“绛夫”为笔名写的《郭村保卫战胜利凯歌》;这是苏皖支队二营全体干部和新四军在郭村。

东进黄桥,包括解放黄桥,也是第二次战斗,新四军在东进途中,把江南指挥部改编成苏北指挥部,这就是苏北指挥部战斗序列表,陈毅和粟裕担任正副指挥,刘炎,钟期光分别为正副主任,下辖三个纵队,第一纵队叶飞担任司令员,第二纵队为王必成,第三纵队陶勇,这幅组合照片就是当年纵队以上干部。(现在都已去世)

这是新四军东进途中,陈毅、粟裕东进黄桥及到达黄桥的合影照片,这是陈毅过40岁生日(1901.8.26)时在丁家花园桂花树底下与粟裕、吴仲超(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朱克靖的合影。(朱克靖,湖南人,参加过南昌起义,47年为策划国民党郝鹏举而被捕,并在南京被杀害);这是苏北指挥部部分领导人的合影;这是苏北指挥部旧址,原黄桥中学工字楼,(建于1924年,系仿德国式建筑,现位于黄桥镇分黄河南岸文明路上,隶属我馆管辖);新四军为发建立了黄桥大根据地,先后成立了苏北区党委和新四军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这就是当时苏北区党委副书记陈丕显[指照片人物]与陈时夫、惠治宇、管文蔚的合影;这是苏北区党委合影,中间这个女同志叫章蕴(湖南长沙人),当时是妇女部部长,解放以后担任过全国妇联副主席、中纪委副书记;这是在丁家花园通、如、靖、泰临时临时行政委员会任命的四个县的县长,当时管文蔚任主任[手指照片](江苏省副省长,丹阳人);这是泰县县长(即现姜堰)惠治宇(解放后任江苏省省长)、如皋县县长梁灵光(曾任轻工部部长、后为广东省省长)、泰兴县县长陈同生,(后任上海市统战部部长)、靖江县县长刘万里,(文化大革命被错误批评,戴上叛徒特务的罪名,1986年平反,40年代曾是靖江青年的精神领袖和楷模,许多人在他的鼓励与领导下走上革命道路)。这是攻打孤山日伪据点的战场旧址,位于靖江境内的孤山。请这边走,这是泰兴人民踊跃参加新四军并参加减租减息的斗争;儿童团为新四军站岗放哨;这四位女同志就是当时新四军几个领导人的夫人,陈毅的夫人张茜(武汉人,76年去世)、粟裕的夫人楚青(扬州人)、陈模苏北指挥部刘炎的夫人、罗伊为李进(总后勤部部长)的夫人;这一位是国民党原江苏省省长韩紫石(海安人)又名韩国钧,抗战爆发后弃官隐居,这位是我们黄桥人朱履先,国民党前中将师长(孙中山就职大总统时,为仪仗队总指挥),他们两位都参加过辛亥革命,是当地名流绅士,为黄桥战役统战工作作出过很大的贡献。

营溪反击是韩德勤的一次试探性进攻,主要目的就是试探一下新四军在黄桥有多少兵力,这一次战斗,由于新四军出击较早,把敌人打散掉了,但在这一次战斗中,新四军牺牲了第九团团长徐绪奎[指照片],他是湖北红安人,著名的将军县,这一个县就出了223名将军,两位国家主席即董必武和李先念,(10大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有8位是红安人,后改为8大军区有6位是红安人,在这块土地上有14万人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不仅是中国之最,也是 4 世界之最)

这是支前模范任裕安和营溪反击战战场旧址。

韩德勤在黄桥、营溪两次惨败后,又在姜堰(指示意图)构筑碉堡,架设电网,妄想封锁新四军粮道。那时,新四军7000人的粮草供给必须经姜堰这个水陆交通码头,利用水路运到黄桥,新四军在再三警告无效后决定于9月13日攻打姜堰,新四军派了两个勇敢队员用长脚钳裹着橡皮轮胎,剪断了敌人的电网,炸毁碉堡,经过一昼夜的激战,攻克了姜堰,打通了粮道。接着,陈毅邀请了八县士绅,召开和平会议,继续号召团结抗日,为了在政治上不给韩顽留下挑起摩擦的借口,军事上便集中兵力,新四军主动退出姜堰,交由李明扬、陈太运接管,这样更孤立了韩德勤,而韩德勤把新四军主动撤出姜堰视为软弱,亲自指挥3万兵力进攻黄桥,下一个展厅即为黄桥决战,这是陈毅召开八县士绅和平会议的姜堰曲江楼旧址;橱柜里,陈列了当年新四军使用过的大铁钳,这是国民党用过的军用地图。请这边走,[站在西厢房走廊前,可以指着对面整个丁家花园的几进房屋,讲一下丁家花园在建筑上很讲究]从这边往前看,是以一条中轴线,由南向北,一间房屋比一间房屋高,这在我们当地叫做“步步高”。

这个厅叫蝴蝶厅,因它的房屋屋梁就象一个蝴蝶翅膀而得名,也是介绍整个黄桥决战的一个部分,下面请听一下黄桥决战电动图。[也可以用口述,围绕电动图掌握在3分钟以内]

口述:新四军当时7000余人,战斗人员5000人,采取 “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备方针”,三个纵队,一、二纵队隐蔽集结在黄桥外围地区阻击敌人,三纵队负责守卫黄桥。陈毅在严徐庄掌握全局,粟裕坐镇黄桥指挥,国民党分三路:右路军为李明扬、陈泰运的部队;中路军是正规军独立六旅、89军、117师、33师;左路军为5个保安旅,由于当时的统战工作,李明扬、陈泰运以及5个保安旅没有投入战斗,真正打是打的国民党的正规军独立6旅和89军,首先是独立6旅,这个旅是国民党布署在江苏的王牌部队,号称“梅兰式”的部队,因他的装备非常精良,旅长也是一个中将,叫翁达,这个人骄横跋扈,认为消灭新四军只需要我一个旅,所以,他首先向黄桥发起进攻,且成一路纵队进发,这时隐蔽结集在外围的第一纵队叶飞同志,抓住了有利战机,把他的一路纵队斩成几段分割包围,只用了三个小时,全歼独立6旅,旅长翁达兵败自杀。这一战斗,是一个转折点,不仅鼓舞了士气,而且震摄了在观战的李明扬、陈泰运和五个保安旅,不敢轻举妄动,也没有给日寇妄想渔翁得利的机会,再一个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增援三纵队陶勇击退了33师,并活抓了师长孙启仁,接着于10月6日傍晚,对驻守在野屋基一带的顽89军进行了总攻击,打了一昼夜,89军兵败野屋基一带,在逃跑过程中,溺死在挖尺沟里。黄桥决战共歼灭韩顽1万1千多人,俘虏师以下军官600多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韩德勤江苏泗阳人,与顾竹同关系很好,并随他的升迁不断晋升,49年3月退往台北,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53年退役,43年曾被新四军陈毅、彭雪枫俘虏]

这是毛主席致周恩来的电报,确定了“韩不攻陈,黄不攻韩,韩若攻陈,黄必攻韩”的方针;这边几幅照片是表现新四军在做作战动员新兵整训和操练;这是陈毅在苏北指挥部发布的告指战员同志书;这是八字桥前线,也就是独立六旅旅长翁达兵败自杀的地方;这是大战野屋基,也就是89军军长李长维溃败的战场旧址;这是严徐庄苏北指挥部旧址和纪念亭。

橱柜里是新四军使用过的步枪以及电话机。这里是缴获日军的歪把子机枪和手枪;这是新四 5 军的印刷工具石盒和石滚。

这是在黄桥决战中缴获的山炮和迫击炮照片;这是黄桥人民支前运送伤员;黄桥烧饼歌,由章枚作曲,(章枚:广东人,上海乐团指挥,主要作品《怒吼吧,长江》、《新四军进行曲》等)李增援作词(山东人)[一定要学会唱,讲解到这里可以用唱的方式把讲解推向高潮];陈毅、粟裕关于黄桥决战的总结报告。

经过五次战斗,新四军取得了五次战斗的胜利,于10月10日在白驹狮子口与南下的八路军黄克诚第五纵队胜利会师。[指着照片]17日华中总指挥部在海安成立,这时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也到达海安。[指着照片]

这是八一电影制片厂为一个战役拍摄的两部电影《东进序曲》和《黄桥决战》。

好,下面请大家再到下一展厅。

第三部分,发扬革命传统。1989年由省市县三级政府投资兴建的纪念塔,[指着照片]它是由两面缠绕的红旗节节向上,形成的主塔形象,象征新四军和八路军的胜利会师,也象征着军和民的鱼水关系,塔基分别是4和8的组合。塔名是粟裕在83年题写的; 1984年遵嘱粟裕将军的遗愿,将他的部分骨灰撒向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与那里的战友长眠在一起,84年他的夫人楚青和他的二儿子粟寒生以及他的二儿媳,粟裕的秘书朱楹,带着部分骨灰安放在我们黄桥公园里;在黄桥战役中新四军牺牲了900多名将士,现在有据可查的只有这14人;这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在83年和90年两次视察我馆并题词的照片;这是姬鹏飞来我馆视察的照片和题词(照片中是惠治宇、谢克东以及原泰兴市委书记钱永波等);这是陈丕显来我馆视察的照片和题词;这是1996年迟浩田来我馆的照片,2003年军委副主席张震也来到我馆视察并题词。

叶剑英纪念馆导游词 篇6

1987年叶剑英元帅逝世以后,梅州重修了叶剑英故居,并在故居旁兴建了纪念馆。,叶帅诞辰110周年之际,一个以展现伟人风采和客家特色为主线,占地482亩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叶剑英纪念园全面建成。

叶帅故居是一座普通客家民间农舍,泥土石灰混合结构,共有15间房子,其中4间为叶帅家所有。右侧第一间是厨房,第二间为叶帅父母亲的卧室,墙上悬挂着叶帅双亲的遗像,卧室里摆着古典风格的木床、木桌、木椅等,左侧后角两间分别是叶帅少年时代的卧室及书房。

上一篇:五六年级质量分析会下一篇:初中学校开展禁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