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精选14篇)

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篇1

昭平县马江中学 林锋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在他的脑力劳动中没有死记硬背,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而没有学业落后的现象,教师的工作就容易了。"

可是在我们大多数农村中小学,交通不便,信息堵塞,教学设施比较简陋,图书设备不健全,不能满足学生大量阅读的需求。小学生的家庭阅读状况就更差了,绝大部分小学生家庭没有专门的书房或其他专供阅读的场所,私人藏书少得可怜,基本上都是优秀作文选,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有的甚至一本都没有。多数学生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无法直接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另外,有的农村集镇连一家正规的新华书店都没有。要加强学生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农村小学可以说是困难重重。那么我们学校在现有的条件下,就要采取一系列扎实可行的措施,来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构建“以读书活动为主导”的校园文化。

每天早晨,让全体学生朗诵半小时的中华经典、国学精粹以及优秀的新诗篇章;每天中午,让全校师生安静地阅读二十分钟经典童话或教育类文章;每周三篇日记,鼓励学生总结、反思个人的收获与不足,从而让孩子们形成了一种“晨诵——午读——暮省”的学习新方式。在这种共读共写的校园文化气息里,让孩子们开始喜欢读书,享受读书,热爱读书,这种通过整体环境的提升达到教育目的的育人方式,要远胜于机械的应试教育。

二、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

各年级各班图书角须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书籍,总数不少于200本;要有图书质量上的保证,所陈列书籍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内容丰富,有益于其成长;对班级图书角的管理,须有健全的制度保证。

三、发挥教师的作用

语文教师首先要勤于读书,在教师自身读好书、好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语文教学对学生做好读书方法的指导,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语文教师及班主任要通过各种形式与家长建立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保证学生有计划的进行课外阅读,营造良好的班级、家庭读书氛围,促进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四、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阅读指导

将阅读指导结合教师的教学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并落实到每个年级。教师要求学生以背诵诗歌、优秀诗文目标。专门阅读指导老师做到中午与学生一起看书。老师们在教室里布置识字角,让识字帮助阅读,以阅读促进识字。课外让学生以剪贴本的形式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教师要重视从扶到放的指导过程。除中午为自由阅读时间外,每周还抽一节课为大阅读课,开始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自备摘抄本,摘录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尝试自己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老师还按月有重点地向学生推荐共同阅读书目,以便于指导阅读与交流。还要十分重视宣传发动工作,争取家长积极配合,同时心精心布置教室,营造书香氛围。老师们鼓励学生到校图书室借书。该年段重视读书笔记检查反馈。读书笔记要求非常具体,每周2篇,每篇包括6个好词,3个好句,1个好段,还要写上“我的感想”。老师要不但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动笔,还要把学生作品整理成册。以便促进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而且教师就要“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孩子”,向学校要时间,向老师要时间,向家长要时间,开展有特色的阅读活动。如:成语故事赛、诗歌朗诵、评比阅读之星等。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自备摘抄本,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要求每周3篇。最后要形成阅读反馈形成制度,每天背一首古诗,每两周举行一次阅读交流会,每月评一次阅读之星。本学期开展一次“读名著,讲名著”主题活动,一次年段课本剧表演,不定期手抄报展示。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自备笔记本,除摘录好的句段外,练习写读后感。

五、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加强阅读交流,开展丰富多采的读书活动。

1、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组织1-2次与课外阅读有关的语文活动,活动主题可以是:“我喜爱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一个故事)”,“我喜爱的一个文学形象”,“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假如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来到今天”,“我崇敬和喜爱的一个作家”等;其形式可以是:故事会、班会、书评会、演讲会、朗诵会、作文比赛、阅读知识竞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自编自演课本剧和小品等。

2、充分利用黑板报、班刊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校黑板报每学期出2期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专刊,班刊每期须有1/4内容反映阅读活动。

3、以年段为单位,每学期组织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

4、每年举行一次“读书节”大型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名著欣赏讲座、演讲比赛、名著阅读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评选书香小博士、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

六、加强对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管理。

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篇2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素养,阅读兴趣

从大语文观来看,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大语文的运行系统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和感悟三个子系统构成,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大语文运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是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正确引导, 促进课外阅读健康发展

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目的意义, 正确地加以引导, 教给选择和阅读的方法。对于阅读方法, 韩愈有比较系统的主张, 他认为:一是多读多看, 吟诵涵咏, “口不绝吟、手不停披” (“吟”指吟诵、朗读;“披”指翻阅、阅读) ;二是区分读物, 提要钩玄, “记事者必提其要, 纂言者必钩其玄”;三是广采博取, 认真积累, 要“旁搜、远绍”, “俱收并蓄”。

从韩愈的阅读方法中, 我们觉得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在指导上应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量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规定: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中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则“不少于100万字”, 整个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二是质的问题, 要努力教给阅读方法, 指导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避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三是目标的问题, 不搞“一刀切”, 允许自由发展, 允许自己选择, 真正地发挥个人的特长爱好。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传道解惑”——解决学生阅读中的问题, “鼓励引导”——不断引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真正使课外阅读和能力素质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另外, 积极开展优秀书刊的导读工作, 把学生手中都有的课外读物充分利用起来, 上好每节导读课, 以一带十, 以点带面, 促进课外阅读正常开展。

二、开展读书活动, 促进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生读书的基本动力, 要保证学生搞好课外阅读活动, 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培养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

阅读兴趣的培养还在于营造一个读书的环境, 同时提出目标, 分层要求, 自主选择, 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 让孩子自主地学习, 尽情地享受童年的欢乐, 逐步进入自主发展的境界。在这里, 针对学生个体发展存在的差异, 以及学生的不同爱好, 以个人喜好为前提, 以逐步养成为目标, 层层推进, 始终使学生保持一个积极的阅读兴趣。

一些教师抱怨:“世上那么多的书, 学生最不爱读的却是语文书;学校里那么多的课, 学生最不爱上的却是语文课。”有位同学说:“我一个人在家里读《窦娥冤》时哭了, 我在上课听老师讲《窦娥冤》却睡着了。”一些家长也反映:“我买来的书, 他看起来直打瞌睡, 他买来的书看起来眼睛都不眨。”看来, 不是学生厌倦语文学习, 而是教材远离了学生的心灵, 课外阅读却能带来一片晴朗的天空, 课外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是课堂教学启趣。课堂教学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 但更要注重抛砖引玉, 激发学生追求掌握求知的欲望, 即要着眼于课内向课外延伸, 在学习课文时, 有意识地拓展视野, 从背景、作者等相关方面入手, 使学生学完课文有:“意犹未尽”之感, 产生课外阅读的愿望。如在教授《林冲棒打洪教头》时, 布置学生阅读《水浒传》中与课文相关的章节;学完巴金的《给家乡孩子的信》, 向学生推荐巴金的《家》等有关书籍, 使学生通过课文学习, 自觉地对课外读物产生深厚的兴趣。

二是利用榜样引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古今中外文学巨匠无一不是博览群书的, 经常向学生讲解名人读书故事, 培养学生的理想, 就可以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 对校内或是课外阅读出色的、班级中写作好的或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 并让学生介绍经验, 激发其他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有一位学生读过《登徒子她赋》后, 在自己的作文中模仿写出了:“增一点则嫌黄, 减一点则嫌绿”的句子, 教师表扬后, 该学生读书的情绪更高, 而其他学生也纷纷学习从课外书籍中去找好词佳句。

三是听故事激趣。学生掌握知识后, 特别在课外了解到新鲜事情后, 总想在同学面前表现出来。因此, 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 定期举办故事会, 让学生讲故事, 调动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的兴趣, 不断拓宽视野, 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 对于少读书或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 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 反而能从讲者的声情并茂中了解情节, 认识人物的个性, 知道事物的善恶, 对所听的故事常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是开展活动提趣。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 学生增长了知识, 开阔了眼界, 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 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 所以专门要给学生们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 比如“词语接力赛、美文欣赏会、朗读擂台赛”等。

三、重视开放式教学, 引入源头活水

“阅读, 增广才智的门户, 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 尤为重要。通过阅读, 可以开阔视野, 扩展知识, 丰富生活, 有利于提高理解能力, 发展想象力, 培养创造力。”基于此, 林炜彤老师指出了“课内课外比翼飞”的主张。课外活动不仅仅是起着“第二课堂”的补充作用, 而是课内课外并重并行, 结成一体, 相互促进, 比翼齐飞, 如鸟之有双翼, 人之有双足, 有机配合, 自然发展。

那么, 在课内是否也可以带入一些源头活水呢?我想是完全可以的, 特级教师魏书生十分讲求教学民主, 学生有一个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利, 学生学自己喜欢的东西, 学得更有劲。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每周或几周也可以抽出那么一节, 来分析, 朗诵学生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精华以及优秀的文学作品, 组织读书会、朗诵比赛、课外阅读交流等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课堂, 使学生在没有目标压力前提下轻松地接受学习, 主动参与学习, 给每一个学生自由发挥才智的门户, 何乐而不为。

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篇3

【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导;学生;语文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课外阅读能够有效的扩大人们的视野和心胸,提高人类的知识存储量,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受到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我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时,还是会忽略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造成语文的水平老师提不高。因此老师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所具备的的语文素养。

一、通过描述,让学生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

曾经有人说过“孩子要想变聪明的最好方法不是补课,也不是老师提高家庭作业的量,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因此老师在正常教学的同时,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让学生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并在学生中列举一些伟人课外阅读的例子,还可以要求学生做一个摘抄本,在遇到自己觉得优美的句子时,可以摘抄下来,可供自己以后写作时使用,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如果学生意识到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话,进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热情也就有了,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自主性,降低了老师进行指导的难度。

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运用故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小学生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爱听故事,因此老师在语文课堂中讲述故事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非常的集中,且脸上的表情变化较多,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学生就会想要知道更多的故事内容。当老师讲述到故事结尾时,为了钓足学生的胃口,不将故事的结尾说出来,要求学生要想知道结局的话,自己去找来看,老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类似的阅读书籍的名称,以供学生进行选择性的阅读。学生此时的兴趣完全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激发出来了,因此会较为主动的去进行课外阅读,大大提高了课外阅读的效率。

2.因材施教,激发兴趣

学生之间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学习的表现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老师在制定课外阅读的要求时,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以满足各个阶层学生的需要。如果老师对于课外阅读要求过高的话,会超过一部分学生的能力,导致学生完成不了课外阅读的任务,打消他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这样反而造成了反面的效果。因此老师在课外阅读要求制定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确保制定的课外阅读的要求都能够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从而保持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提高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

三、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1.充实图书角

在班级中,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来使自己班级的图书角充实起来,例如可以规定每个小朋友都要带一本书放在图书角中,供其他学生进行阅读,在保证学生阅读量的情况下,还能够为学生节省一笔开支。在班级中营造较为浓厚的读书氛围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废物回收,把变卖废物所得来的资金用于课外读物的购买,不仅能够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老师还可以从学校图书观众外借各类书籍,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条件,让学生与书中高尚品格的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修养。

2.组织班干部进行管理

老师在建立图书角的同时,还要组织班干部进行管理,并制定严格的图书借阅制度,以保证图书角的作用得以发挥。课间借阅图书要随借随还,以降低班干部对图书进行管理时的难度。老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只有自己知道的越多了,才会更想要知道新的知识,保证学生都拥有读书的欲望。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因为习惯成自然,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了,学生将会受到很大的好的影响。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籍,供学生阅读,且要规定学生回到家里要为父母朗读一段自己认为很优美的句子,通过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书中的道理所在,从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传授课外阅读的方法

老师在提倡学生课外阅读的同时,要注意传授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笔者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时候,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供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1.速读和精读

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使用速读的方法,不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文化知识,而且还具备一定的信息检索特点,提高学生在大量书籍中归类出相关章节的效率。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进行跳读,从课外读物中筛选出自己有用的信息即可。而精读则是要求学生在读书时,细细的品味书中所说的内容,不仅要知道书籍写了什么,而且还要能够透过这些文字想到了什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读书笔记

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最有效的一种途径就是读书笔记,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段落摘抄下来,供自己进行阅读和参考;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有必要的批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写下来,进行回味。

结语: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老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引导学生进入课外阅读的海洋中进行遨游,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英小环.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探索[J].读与写,2013(04)

[2]陈惠英.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J].启迪与智慧,2013(07)

[3]张妮.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成才之路,2010(28)

[4]刘春丽.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篇4

陈兰菊

(广西平果县新安镇中心小学)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生阅读除教材之外的相关书籍。它是学生自主地,有选择地获取大量信息的学习活动,近似于生活中的自然阅读。它是为需要而阅读,为获取信息而阅读,为实用而阅读,为兴趣而阅读,它关注的是文字,文学,文化,是对生命个体精神生命的提升,并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的熏陶。教师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课外阅读意识,科学引导课外阅读,把阅读课的着眼点放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分享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等目标上,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习作能力,并力求使他们走出校门后仍能和好书交朋友,并源源不断地从中汲取精神的养料,健全人格的发展。

一、转变农村教师教学观念,树立并强化课外阅读意识。

在农村,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相对落后,认为课堂内的教学任务尚不能完成,哪有时间、精力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呢,有的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漠然视之,很少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放任自流。加上教学环境的限制,很多语文教师自己在忙碌了一天的教学工作之后,很少再看业务书籍,更不要说其他的书了。要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课外阅读意识,摒弃传统语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大量阅读,广泛涉猎,不断提升人文素养,优化自身的素质,提高指导能力,充分发挥老师的“引领作用”,激活学生阅读的“内部动机”。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的时间大量阅读,自己首先就要率先垂范。除了研究教材、教参之外,还要涉猎心理学、教育学、科技、文学等方面的书籍,以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把自己所学所懂讲给学生的时候,更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他们就会模仿老师多看书。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时,学生对作者司马迁其人其事了解不多,对于他为什么会受宫刑?又为什么说《史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它都记载了那些历史等都很好奇。而这些资料,单从教材给的知识是不够的。于是,我在课前全面的阅读有关司马迁和《史记》的资料,并打印出来上课前给学生们自己阅读、了解。课堂

上,学生们就能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司马迁的不幸与坚强,还有的同学表示有机会要阅读《史记》呢。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中说:“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自己喜爱读书了,对学生来说就能起到模范作用。这种现身说法的做法比苦口婆心的说教要强一万倍。

二、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

新课程标准规定: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段)不少于160篇。毫无疑问,这一规定对扩大学生阅读量,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课外知识储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习作能力,是非常有益的,能够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夯下较扎实的基础。按理说,六年小学学习要达到145万字的阅读总量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然而,在农村,长期的应试教育使良好的课外阅读家庭氛围难以形成。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经济条件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他们对于“课外阅读”这一概念表示不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对书本上的知识都未吃透,还谈课外阅读是“不务正业”。学校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有计划、有组织、科学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读好书,是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的主要途径。让学生在阅读中搜集积累语言,主动地在写中巩固自己的语言,培养学生主动收集有关课文资源的资料的能力。

学校图书馆不应单纯等待学生上门借阅,而应主动深入学生中间,增强参与意识,了解学生需求,并针对小学生需求不断完善图书馆藏书种类和数量。利用班级文化建设的契机,在班级内增设读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外读物拿来让大家一起分享。同时进一步加强图书宣传,增强学生看书的欲望,采用多种形式,灵活多样地传播科学知识;开设阅读课,让学生到图书馆阅读或借阅;组织阅读小组,让他们自己推选组长,以便于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交流阅读心得体会。

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趣的活动,寓读书于活动之中,例如我校举办的经典诵读主题活动,通过举行经典诵读文艺晚会、经典诵读比赛、经典名著书法比赛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接受书籍的感召,从而增强阅读的欲望。通过活动,使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并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了一些表达方法。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扎实写作基础,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 ”。

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努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最喜欢读内容是紧张离奇、曲折有趣的,体裁童话、寓言、故事(民间故事、战斗故事、历史故事)、小说(如科幻小说、历史小说)的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篇幅短小的作品。一听老师说要讲一个故事,个个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欣喜的目光,嘴角露出甜蜜的微笑。为了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老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认识特点,从满足其喜读欲入手,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出示《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优秀课外读物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在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的大年夜生活后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长长的金黄头发,大大的眼睛,有一副善良的心,从小没有了妈妈。天天靠卖火柴维持生活,今天是大年夜,天冷极了,还下着雪,这天没有人买她的火柴,天已经黑了,她还在街上走着,走着……,讲述了与主人公命运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的心情,从而促使学生急不可待地去读书,去了解。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不断地辅导。即使教学任务非常紧张,也要保证学生有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交流活动也不能因教学任务紧张而受到排挤。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四、科学指导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是人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特点,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并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了一些表达方法。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扎实写作基础,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现代的书籍和网络信息多如牛毛,个人无法完全获悉,现实生活中的知识和语言既丰富又零乱,既使大家都生

活在同一个生活圈子中,不同的人所形成的语言习惯和表达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等优秀作品。优秀的作品虽然也来自于生活,但又不等同于生活。因为每一篇好的文章都是由那些具有较高的知识修养和一定语言能力的人依据一定的规律,对生活经过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精心选择,合理撰写编排的结果。可以说,一本好书不仅仅是文字的载体、知识的载体、思想与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优秀语言的载体。过去民间曾流传这样一种说法:读“大学”善做事,读“中庸”会做官,读“老子”有智慧,读“论语”会经商。可见,名著内蕴着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血脉,内容包括文字、音乐、绘画、书法等,其内容涵概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而儿童优秀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被视为作文的典范,无论诗歌、寓言、漫画、谜语,里面蕴含的创新精神能触发学生的灵性。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名著和优秀儿童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跟阅读相关的知识,发动学生广泛收集信息资料,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在课外阅读优秀作品的同时,不仅尤如在同一位有思想的人谈心,更尤如在同一位语言学家学习说话。正如培根课外阅读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作文就是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的过程。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本来不高,再加上受当地语言环境的影响,反应在作文上,就会出现较多病语。要么句子不完整,要么主谓宾倒置,要么语句平铺直叙,没有生机。如本地学生将“我今天上街了”,写成“我今天去街了”。将“白天还被蚊子咬”,写成“蚊子咬白天”。尤其是一些写景的文章,由于学生语言贫乏,根本无法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状态,使优美的景色大打折扣。学生有事不会叙,有感不会发,有情不会诉,也就是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知,所感,所想。所以,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使用生动、规范的语言来影响学生和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句式练习说话、造句外,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文章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一篇篇课外文章像一个个无声的老师,不但会教孩子们说话,还能使学生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另外,多读一些富有生活气息而又文笔优美的文章,选择其中优美的、意蕴深厚的、思想深刻的句子想一想、记一记、仿一仿,持之以恒,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像春雨润物一样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实践还证明,学生的语言信息储存量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广阔,说话和写文章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运用词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提纲型: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结 论

实践证明,在农村,通过学校有计划的组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强化老师的课外阅读意识,使老师科学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小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他们从丰富的课外读物中自觉积累优秀的语言素材和习作素材,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崔峦主编,《小学语文教学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赵学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4 [4]、包南麟,《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龙 艳《诵读课外阅读诗文总结》 振兴小学

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篇5

教学设计23、明确方法:

弄懂文意、体会语境语气及说话人的身份。

4、尝试练习,反复体会。

实践训练体会方法

⒈组织自练,明确要求:自选朗读语文补充阅读第一单元课文助读。

⒉组织小组、全班朗读,评议朗读之星。

⒈学生自选朗读。

⒉小组交流朗读,相互评价。

⒊全班朗读比赛,交流朗读体会。

布置作业

巩固成果

请学生将文中的有关片段进行练习,作业汇报。

学生开展自我朗读训练,结合语文课进行练习、小组交流。

课题

3、好词佳句段的摘录

课型

实践训练型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了解摘录的要求和方法,在实践中体会好词佳句段的摘录的好处;初步掌握提高好词佳句段的摘录效率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好词佳句段的摘录的兴趣,培养好词佳句段的摘录的习惯。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读书笔记的情况,准备默读摘录训练的幻灯片。学生准备一本摘录本,几本课外读物。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迁移,导入新课。

⒈请谁先说说你默读时做了哪些事情?

⒉好词佳句段的摘录: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句子按类摘录

⒈学生交流默读感受:专心读“三到”,动笔划重点及好的词、句等

⒉初步知道

好词佳句段的摘录的意义。

尝试学习,明确要求。

⒈请你划出好的词、句各1-2句,并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划?

⒉弄清好词句的基本要求:运用不同符号划出形容词,描写景、物、人的句子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等。

⒊你准备怎样分类摘录?

⒈个体自学,同桌讨论,班级交流。

⒉熟记好词句的基本要求。

⒊自己确定按类摘录的方法:可按景、物、人或其他类别进行分类摘录。

出示训练,感悟方法。

⒈出示训练,选精读童话《拇指姑娘》报时训练说说好词佳句段的摘录的方法。

⒉出示例样进行讨论:

题目:《拇指姑娘》第1~15页

作者:安徒生

好词:粘糊糊、漂流、纤细

好句:燕子就这样飞向空中,飞过森林,飞过大海,飞过常年积雪的大山。

好段;拇脂姑娘的摇篮……

3、总结读书体会,讲述好词佳句段的摘录的方法。

⒈学生试读,完成报时。

⒉说说你用什么符号摘录了哪些词、句,为什么?准备按什么分类摘录?

⒊小组漫谈读书体会。

⒋学生感知好词佳句段的摘录的方法;明确目的,边读边划边想,以词句为单位,加强分类摘录训练。

实践体验,培养习惯。

⒈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按好词佳句段的摘录要求进行。

⒉组织检查和辅导。

⒊教师小结上课情况。

⒈学生阅读。

⒉小组交流阅读情况。

⒊建立好词佳句段的摘录簿。

课题

4、学会查资料

课型

实践学习型

教学目标

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篇6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读《水浒传》,我们可以领略到梁山好汉嫉恶如仇的英雄气概;《读骆驼祥子》,我们可以感受到旧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27、苦难生活;读《格列佛游记》,我们了解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读《童年》,我们体会到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

丰富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篇7

从近年来的对学生语文学习测试试题中, 我们不难发现, 阅读题在题量和分值上都占30%左右的比例, 而绝大部分又是课外阅读的知识。受各方面因素影响, 课外阅读试题在考试中成为大部分学生的绊脚石、拦路虎。他们由于阅读面狭小, 知识欠缺, 往往不知所措。原因何在?

笔者曾对本校小学六年级312名学生做过二项调查, 其结果是:

一、课外阅读存在的弊端

以上的两份调查, 证实学生课外阅读贫乏。面对这种现状, 我们反省:学生的课外时间都用在何处了呢?课外阅读究竟存在哪些弊端?

⑴课外阅读的时间得不到保证。目前大部分学校施行的还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应试教育模式。片面追求升学率、合格率, 关注学校的声誉, 遏制学生个性发展的现象还存在。一些学校明确规定, 不许学生将课外书籍带进课堂, 让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消磨于做练习中, 应付在考试上。因此, 学校即使有图书馆、阅览室也无人问津。

⑵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千差万别。读古今中外名著较少, 读通俗卡通作品较多;读文学、时事、政治书籍较少, 而读武侠、言情小说的较多。在一次课堂上笔者不经意地问学生, 你们对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知道有多少?学生的回答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他们知道的是金庸、琼瑶、古龙, 梁羽生, 而对巴金、高晓声、宗璞、高尔基、果戈里、契诃夫……全然不知, 更有甚者竟然不知冰心是男还是女。

⑶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家长对学生的误导也成了问题的根源。学生对课外阅读无目的、无积累, 教师缺少对学生的指导, 再加上家长的过多干涉, 促使学生成了“井底之蛙”。

由此可知, 学生课外阅读从量到质, 都存在严重的不足与干扰。如何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已是当今教育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多管齐下, 保证课外阅读的正常发展

笔者认为要保证课外阅读的正常发展, 需多管齐下。

⑴学校方面: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比赛活动, 成立读书兴趣小组。为学生开放学校的图书馆, 阅览室。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在学习的氛围中快乐成长。

⑵教师方面:教师要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 要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影响学生, 让学生领悟“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 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无敌的”这一真谛。在读书上要做学生的榜样, 每当学生向自己打听哪位作家, 哪部作品时要谈得津津乐道, 让学生在谈论中受益终身。思想上也要教育学生不要埋怨客观事物, 不要埋怨别人, 埋怨没有阅读的条件。

⑶家长、学生方面:家长不能过多的干涉学生对课外书籍阅读, 不能强求他们只盯着考高分, 须知有广泛知识面的孩子比“高分低能”的书呆子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自身也要珍惜学习机会,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善于用英国著名哲学家、作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说的“知识可以塑造人的性格”、“知识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来告诫自己, 万不可找各种借口来推却读书。

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篇8

【关键词】 课外阅读;方法;指导;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许多小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都是一知半解。因此,应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他们不但爱读书,而且会读书,这样,才能有所获得。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来引导。

一、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阅读是一场与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阅读一本不健康的书,比不读书更坏,更有害。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为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教育者的立足点应从孩子出发,以小学生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1.读经典名著,净化心灵

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当我们看到孩子沉浸在阅读经典名著的喜悦中,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时,我们会感受到:经典名著对于孩子心灵的呵护,精神滋养已如雨后春笋点点入土。其实,我们并不期待经典名著能教会孩子学会语文,但它能净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又人道的感情世界,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孩子这种阅读心理是有个性差异的。有些孩子的情感比较细腻,稍大一些的会有青春期的心理萌动。因此,有针对性地推荐他们读一些描写青少年爱情心理的作品也未尝不可。比如《少年维特之烦恼》《猫狗之恋》等,阅读这些作品不是鼓励孩子早恋,恰恰相反,他的积极性在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阅读高雅精深的名著,是一种须有良师指定才能掌握的艺术,而这种艺术是应该让孩子们好好掌握的。一般来说,孩子们往往容易低估自己阅读名著的能力。批评家克鲁琪认为,有些人以为只有浅薄,低趣味或虚伪的读物才能吸引读者,这是一个目光短浅的错误。他说:“平庸的东西绝对不会有兴趣,浅薄的书拿在手里会比什么都难以忍受,没有价值的读物终究会失去读者的。”一旦养成看经典的习惯,孩子们会惊奇地发现:阅读经典名著是多么令人陶醉。

2.读时尚读物,满足需求

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会成为儿童的经典,成为几代人的钟爱,也就不会奇怪《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风靡校园了。那个戴着黑框眼睛的长发男孩成了众多男孩、女孩的偶像。孩子们我为书狂,每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套《哈利·波特》而想方设法的努力着,每人都为能有哈利波特那样的魔法而陷入遐想。这种校园时尚,儿童时尚应该成为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可惜的是,对于这一点我们往往忽略,甚至粗暴地扼杀。的确,时尚读物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因为它的低劣质量导致学生心理的扭曲,也有可能为孩子撑开一方想象的天空。更多的时尚读物存在充分的流行因素,这些流行因素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愿望,过人的机智,天真的童趣。对待这种时尚读物的正确态度和做法应该是要积极地亲身体验这种时尚并引导这种时尚。

二、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恰当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这提醒我们,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好读书方法和技巧。

1.实际情况,较具体方法

据有关调查表明,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很少有人会作些标记和批注。他们不知道读几行必须停下来思考一番,以理解其中的含义,作些批注。

为什么在读书时作批注是必不可少的呢?第一、这可以使你思想高度集中;第二、如果不是死读书的话,必然会有自己的领悟和见解,并可用文字适当的表达;第三、在你整理自己的思想体会把它确切地书写出来的过程中,也就把书的内容带入心灵深处,并能更条理分明地保存在记忆中。

即使孩子们把读书心得写在一张纸片上,又随手扔掉了,毫无疑问他也从中得到了一些收获。在书页的空百处、封里、甚至两行间的间隙都可以供学生批注,也就不必找纸片了。而好处在于这些批注和提要成为学生读过的这部书的一部分,当他们来年展卷重读时,重温以前的见解和疑问,在疏忽之处加上新的批注,就像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了再次的探讨。

在学校里,当小学生遇到一个生字,老师就叫他们查字典。老师总会吩咐他们在阅读时不断查考百科全书,希望我们从中得到帮助,但读一本精深著作所遵行的规则完全与之相反。首先要找出你能理解的内容,尽管读下去,不要停留在费解的地方,比如那些难以看懂的议论和注释。书里有足够多的部分你能立即理解,这些部分很快形成一个坚固的立足点,站在这个立足点就可以继续向上攀登。在迅速阅读中你能理解的部分即使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也能使其余的本来晦涩的文章变得明朗。

2.按个体差异,成独特方法——当然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每一个小学生的

阅读水平高低有差异,是无须争辩的事实。有些小朋友,在阅读时划线作标记,是十分适当的方法,可有些小朋友却未必适合。当他们再次阅读这本书时划线的地方会使他们想起第一次阅读时的感想,就很难有新的发现与启示,倒不是像其他人那样会令他们产生新鲜的感觉和印象。这样他们则可以在阅读时作索引,先记下页码,再简略地写出自己的提要与见解,在第二次、第三次重读时,就会把索引的内容扩充几遍。

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方法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光靠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并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了。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丰富他们的人文底蕴,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1.1激发小学生的读书兴趣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要采取措施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多读、会读、乐读、爱读、博读的阅读氛围,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从而使语文教学更有活力、更加开放。教育家洛克认为当一个孩子自己心里想做、很高兴、很愿意去做时,就是对他们进行教学的最佳时机,从而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1.2丰富小学生的语言积累

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对各个学龄段的课外阅读量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大量实践研究表明,教师要尽可能的立足文本,适当的引导小学生走出课堂,对他们进行拓展阅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们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塑造人格、陶冶情操,而且还能不断丰富他们的知识水平。

1.3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

文学巨匠巴金曾经提出,从古至今有很多的伟大学者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为当今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料,不断感染和熏陶小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她们的道德水平变得更加高尚。阅读一本好的书籍,就好比与那些道德高尚的学生进行交流,可以从中受到熏陶。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有拓展阅读教材的选取都是编委会经过严格筛选得到的作品,在小学生进行课文阅读过程中,会对他们的道德情操进行熏陶,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

2.提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

2.1立足文本,丰富阅读内容

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认为:“要想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不要鼓励学生仅读一门学科的内容,要兼收并蓄,广读祷览。”阅读是提高小学生其他能力的前提条件,阅读的范围越广,孩子的思维能力越敏捷,表达能力越自然灵活,可以达到提高其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帮助其更好的塑造道德情操。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教学时,大部分学生对“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因为学生对鲁迅先生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不了解,并且与现在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教师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将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资料提前讲解给学生,并根据拓展阅读的需求,对鲁迅先生当时的处境进行深入的解剖,并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使他们对鲁迅先生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有个深入的了解,并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的黑暗给予揭示,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2在兴趣方面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时,我们所采用的教材已经被广大学生所熟知,有些文章他们基本上已经在课前熟读好几遍了,这样一来会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兴趣,自我感觉好像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入拓展阅读,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可语文教学的兴趣。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小摄影师》一文的教学时,有这样一段内容:“请转告他,我最近非常忙。但是,如果来的是个小男孩,就请他进来。”从这句说可以看出高尔基内心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通过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高尔基对孩子们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爱护。在这样的感悟之下,教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其独自进行思索,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思考“小男孩会不会去找高尔基呢?”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并互相探讨、共同分享,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拓展阅读的浓厚兴趣,从而达到预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2.3创设条件,营造扩展阅读氛围

小小的幼苗要想茁壮成长,一般需要合适的空气、土壤、阳光和水分,同样的道理,一个孩子要想健康的成长,同样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的激发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为其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从而使小学生能够沐浴在拓展阅读这个大的氛围之下,不断的吸收着新鲜的空气,享受丰富的精神食粮,推动学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进行《走进传统文化》、《夸夸我们的家乡》等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扩展阅读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东莞专题网站》,学生可以借助网站的浏览,来对其中的图文并茂进行拓展阅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对自己祖国的人情风貌、风俗习惯有所了解。这样一来,小学生既能够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而且还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篇10

2007年下学期我校开始了《初中生书册阅读的实验与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认为,初中生进行书册阅读,对于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一、阅读文学经典,认识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

人们早就认识到阅读对获取知识的重要作用,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意思是说,学习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措施。北宋欧阳修也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他认为读书是学习的根本途径,而学习又是事业的先导。阅读之所以能认识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因为阅读的对象是各类书刊文献及有关资料。而书籍记述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中外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因而阅读就是从人类几千年来所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智慧中,从这些一代又一代人所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中,获取信息,占有知识,吸收丰富的营养,认识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阅读,人们既可以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吸取所需要的知识和智慧;也可以冲破时空的局限而看到世界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还可以透过信息海洋清晰地感受到当今世界脉搏的跳动,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中学生如果只局限于学习课本知识,而不扩大阅读面,不读或少读课外书,获取知识的面必然狭窄,视野就不会开阔,更不可能感受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外读物纵横古今,横贯中外,浩如烟海。只有靠课外广泛的涉猎,才能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书读得多了,就能使中学生广泛地接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才能从博大精深的人类文化中汲取养料,以利于其成长成材。

二、感悟语文魅力,培养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

在现行的教育中,我们往往重视教材,重视讲解,而忽视了课外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早就形象地道出了关于阅读的要义,只有在课堂外才有可能去读成千上万卷的书,也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学生自发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助于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练对帮助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这是美国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通过对写作与课外阅读的关系进行长期调查和研究后提出的观点。然而我们既没有继 承优秀的传统,也没有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只是片面地“讲作文”,而忽视了课外阅读的作用。对课外阅读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无趣和贫乏。“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现在有一种现象,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孰不知,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刘国正先生的这段话十分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轻视课外阅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即抑制了学习的兴趣,更说不上热爱语文了。在许多地方和学校,语文课成为学生最乏味和最不受欢迎的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这正是我们长期以来不重视课外阅读所付出的最惨重的代价。要治愈语文的致命伤“贫乏”,唯一的药方就是走进课外阅读。

三、学以致用,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课外阅读着力于运用,其极强的实践作用在语文教育中有着难以替代的特殊功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教育的特点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外阅读是众多语文实践中重要的一种方式。课外阅读教育资源的丰富性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提供了充分条件。从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出发,从语文教育应该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具有创新精神开放视野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的要求着眼,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实施既要重现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的大阅读策略。在这一大阅读策略的实施过程中,课外阅读又被赋予了崭新的特别重要的意义。课外阅读如此丰富的资源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前提。

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读者通过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发现”作者和自我的过程,是阅读者汲取知识、提高能力、升华精神,使自己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阅读不只是对文章原意的解读和还原,它是阅读主体以自己的感性血肉之躯的各种感官去触摸、去体味、去探究,是调动全部生命力去融注全部人格的“整体震颤”。要使语文阅读具有实效性,达到课程目标有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设计,提高学生的整体 语文素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外阅读为实现这一新的“体验”理念提供了前提。我们不难注意到,语文课外阅读正是充分体现了“体验”的学习特点。

阅读过程就是一种运用和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它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四、品味书册阅读,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课外阅读是陶冶性情,培养高尚情操的良师益友。

第一,有利于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中学生生活在学校、家庭,也生活在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必然会渗透到他们的精神生活中去。要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提高他们的抗诱惑能力,教师就有必要引导和指导中学生在课外阅读思想进步的书报。例如,教师可以指导他们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名人传记以及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的报道,让他们从中学习先进人物的思想品德,让英雄志士的形象感染他们,从中吸取精神营养,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可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健康的审美情趣可体现为对美好事物的认识、热爱、欣赏和追求等,它通过艺术等美感活动和审美方式,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从而达到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的目的,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富有实践能力的人。这样的审美情趣可以从课外的文学、美学、音乐、绘画等书籍的阅读中得到培养。这些书籍,可令中学生领略到柔柔的春风、绵绵的细雨、艳艳的娇花、翩翩的蝴蝶、弥漫的雾和飘洒的雪等优美的、生机盎然的、变幻奇妙的自然风光,也可以欣赏到属于个人的心灵美、形体美,属于人际间的语言美、服饰美、人情美等社会之美,这些美从多方面培养了中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课外读物具有巨大的人格力量。一部好小说,一篇好文章,会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这在青少年时期尤其是如此。青少年不仅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作为楷模,学习的榜样。他们常会自觉不自觉的把自己的行为同这些“理想的化身”作比较,从中评判自己行为的优劣。从书中人物的身上获取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自强务实的人生态度、见贤思齐的理想人格、尽忠报国的 爱国精神、礼仪之邦的伦理准则等等。古今中外无数名家名作,这些都远比语文教材丰富、及时,而且教育性也很强。加强课外阅读对奠定人的精神根底起着积极的作用。

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篇11

一、以影视阅读为引子,激发阅读兴趣

课内外阅读相衔接,可以以经典性的语文课文作为引子,通过影视这个多媒体,让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配合教师的辅导,激发学生的阅读的兴趣。“影视阅读”也有助于学生进行情景交融的阅读理解,从而熟悉课文内容,并写简单的观后感。

如:随着《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搬上荧屏,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高涨,我们抓住这一契机,在班级中开展“看电视,读名著”的活动,鼓励学生交流自己观赏的感受和见解,并在阅读课上对其中的经典段落进行阅读赏析,以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水平。

二、读书活动多样化,激发阅读热情

1、生生共读。课外阅读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在学校。教师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鼓励学生自由组成“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共同确定目标,选择书籍,制订计划,落实进度。每天课余保证最少半小时阅读,适时做好读书笔记,进行读书心得交流。

2、师生共读。我在《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双文素养》的课题研究中,做到了每天早读十分钟。每节课前三分钟的诵读,组织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章(或书籍),进行感情朗读或复述训练,也可以进行讲故事比赛或读书心得交流,每学期末举行“师生读书笔记展评”。促进师生共读,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亲子共读。在学生中倡导“与父母同读”的新理念。并指导他们把这一理念运用于家庭之中,努力创设学习型家庭。这是深受学生及其父母喜爱的课外交流方式。

三、加强阅读的指导,培养阅读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是朗读。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的时间指导朗读,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开始崭新的每一天,在书声琅琅中度过偷快的每一天。

二是默读。默读是大脑对文字的反映,人们只运用眼睛和大脑两个器官,从而理解文字的意义,整个活动在人脑内部默默进行,省去了口的发声和耳朵的监听,因而阅读速度就快得多。默读时也忌唇读,因为唇读虽然不发出声音,但同样也会影响阅读速度。默读时,可以边读边思考。

三是精读。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或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

四是略读。不要求对读物逐句逐词地进行阅读,而是着眼于关键段和重点句,以求迅速地掌握读物的思想脉络、观点见解。往往采取跳读的方式,由段首扫视段尾,以求迅速把握段落的中心句,进而把握全文主旨。

五是浏览。浏览就是对全书的“内容提要”、“目录”做一个大致的浏览,了解全书梗概,以便确定是读全书。还是选择部分章节学习。

六是跳读。在阅读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或自己的兴趣,从不想读的内容跳过去。

七是速读。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八是摘记。对好词好句可摘记在卡片上,过一个阶段再做归类整理。

九是旁注。如果是自己买的书,可把自己的读书心得注在书上。可以就词句、段做批注。也可以在文末就全书的心得作注。

人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学会了阅读,就不再是“苦作舟”,而是“乐作舟”,就会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就会孜孜以求、不辞劳苦地奋力攀登巍巍书山,如痴如醉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之中。

四、活化课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如开展课前5分钟演讲,语文开心辞典、成语典故;开展巧接诗词,名著导读。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创编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内容活动。在讲述、竞答、推荐、品评、交流、创编等活动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在对话中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从而促进内需,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一大乐趣。平时,还可以开展有关活动,如:

1、开展“手抄报设计大赛”创造活动。

2、表演课本剧,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

3、布置实践性作业,锻炼实践能力。如开展“成语接龙”、“我是小诗人”、“花的联想”等活动。

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篇12

一、增长阅读爱好, 启发阅读期望

第一, 就是得让学生认识到著名作品的价值。让他们知道著作都是经历时间的淘选而遗留下来的珍贵书籍, 不论是从哪个方面说著作都有着巨大的阅读价值, 通过阅读著作能够增长见识、丰富自己内心知识、训练自己的情操, 对于他们的今后的道路有着巨大的影响。第二, 通过历史著名人物在年少时期爱读书的实例引导学生对于著作的向往。例如, 鲁迅在年少时期就开始攻读各类书籍;对于许多文学家在年少时期对于阅读都有着极大的兴趣, 他们读书往往一次就是数个小时, 眼前的厚厚书籍一本本地被他们“消化”。身为学生, 当前首要任务就是读书, 更要读那些为世人所赞赏的著名作品。第三, 教师对于那些选自著名书籍里的文章讲述时一定要精彩,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对于阅读的兴趣。比如, 我在讲述鲁迅先生自述的那篇文章, 发现学生对于那种生机勃勃的百草园是特别的感兴趣, 眼神中充满了对于那种环境的向往, 而且对于美女蛇的故事也有着极大的兴趣, 于是我便乘势对着学生说:“这篇文章时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里的一篇文章, 如果你们想了解更多与鲁迅先生有关的事情,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阿长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 可以去阅读原著。”这样就很自然地向学生介绍了一本著作, 也就自然而然地使得作品给他们带来一种神秘色彩, 激起他们对于名著的阅读期望。

二、教授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的质量

阅读如果想有大的收获, 一定要有相应的阅读技巧。但是对于学生刚开始接触阅读的初中时期, 他们往往没有相应的读书技巧, 假如任由他们自己这样不按照读书技巧进行阅读, 时间久了, 必然会形成一种不好的习惯, 不管阅读何种书籍必然会草草了事, 长此发展, 很难从阅读中获得效益。所以教师一定要向学生传授相应的读书技巧。静心阅读是最为有效的读书方法, 它可以走进书籍的世界, 和作者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外国一位文学家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一种自己拥有创造性思维的渴望。”一定要教授学生静心阅读的益处, 阅读时一定要集合自己的精力进行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像欣赏一种动听的音乐一样, 让我们的心随着音符而飘动, 随着书籍中的内容进行畅想,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体会到著作的真正内涵, 才能够陶冶我们的精神, 增加读者的智慧, 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实现真正的阅读。

如何实现静心阅读呢?那就要求教师教授他们阅读技巧。让学生学会各种阅读方法, 学会精读和略读。对于那些需要精读的著作, 要进行反复的阅读, 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进行细致的思考, 对于著作的各个方面都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和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带着一种探索和思考的思维进行阅读。

而对于那些需要略读的著作阅读的目的仅仅是掌握基本大意即可。在阅读时要形成一种“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在读书时要做笔记, 对于那些喜爱的语句和一些相关笔记写成读后感, 要使自己对于文章人物的相关评价、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都做一个详细的论述, 通过这种方法, 使得学生在阅读时逐渐养成一种基于对自身思考的习惯。并且定时地相互之间的读书沟通交流, 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融入到读书的活动里, 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 相互学习, 对于团体的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加强合作的精神。

三、提倡独特式阅读, 发扬创造思维

新课程的标准注重独特式阅读, 指出:“阅读是学生独特式的行为。”因此, 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的空间, 使得学生自身选择和理解。著作是个非常广阔的地方, 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强制的规定阅读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计划性的阅读往往会有很大的收获, 教师应该发挥教育者的角色, 首当其冲的作用就是对于阅读科目的指导。

在阅读时, 要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权限。不要在学生遇到理解方面的问题时就去管, 如果教师通过教学方面的手段去干预学生阅读必然会打消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 要让学生自身去阅读, 让学生在自身的思维中领略著作的内涵, 从而汲取营养。

同一本著作对于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 定期的读书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读书思维。

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篇13

——我读书 我快乐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介绍读书方法、名人读书方法,使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益处,从而爱上阅读。【教学准备】

1、为每位学生准备一本书

2、准备摘录本

3、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聊聊读书。(板书课题)

二、感受读书益处

1、分享读书名言,感受读书的益处

关于读书的名言很多,谁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学生自由分享自己知道的读书名言)

2、读书故事,感受前人刻苦读书的精神

书真是个宝啊!怪不得从古到今很多人酷爱读书,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个读书的故事。

3、谈读书益处

同学们请结合我们刚才谈的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说说读书的益处。

三、研读书方法

1、读书方法

读书有这么多的好处,我相信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多读书的。但读书也得讲方法,方法对就会事半功倍。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常用的三种读书方法:粗读法、精读法、笔记法。你是怎样理解这三种读书方法的?

粗读就是用较快的速度,(每分钟800字左右)抓住几个要点把书通读一遍,对阅读材料有一个大概了解,这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浏览大意的阅读方法。粗读时应抓住几个要点:书名、作者、目录、内容、浏览全书。

所谓精读是指正常的或较慢的阅读速度(每分钟300字左右),按照文章的顺序,从头到尾、逐字、逐词、逐句、逐段地阅读,深入了解文章结构,钻研全书内容,以求对全书内容有全面透彻的理解。精读法要求做到:正常较慢的阅读速度、扫除字词障碍、钻研全书内容。笔记法就是:摘抄内容摘要、名言警句、资料、典故,把想到的体会、问题也记录到读书笔记上。

2、名人读书法 鲁迅的“随便翻翻”、毛泽东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诸葛亮的未晓不妨权放过,过后须要细思量。

3、读书笔记展示

我们一起看看一位同学的读书笔记,它或许对你能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

四、运用实践

1、下面让我们用粗读法先了解你手中书的内容吧。

2、指名汇报收获。

五、谈收获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翅膀。同学们,只要我们掌握科学读书的方法,就一定会象蜜蜂一样在书的海洋里采得百花酿成蜜。

【 板书】

粗读法

读书方法 精读法

课外阅读指导课课件 篇14

篇一:课外阅读指导课课件

篇一: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让学生知道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3、通过阅读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并能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教学重难点:

1、掌握阅读课外书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设备:

设备投影、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名言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板书:课外阅读)你们还记得一些关于书籍的名人名言吗?(课件出示)我们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让我继续在书的海洋里畅游吧。

二、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课件出示)

三.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的阅读方法(课件出示)

3、选读法

4、粗读法

5、精读法

6、摘读法

四、怎样写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主要有摘抄型、感想型、归纳型、想象型、评价型等几种。(课件出示)

五、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12部)(课件出示)

六、读书宣传小使者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加入到我们的读书行列中来感受读书的快乐,你能说一句倡导同学们多读 书,读好书,好读书的宣传口号吗?

师示范: 我读书我快乐!

七、总结

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段话:(课件出示)

阅读,终生的承诺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谈书;

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

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运用我们所学的阅读方法,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八、作业

1、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2、把自己感触最深的、优美的句段抄在积累本上。篇二:课外阅读指导课 【教案背景】

通过本次教学能使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技能,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走进自己的童话世界。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又提升了学生能力。学生自读任务完成后,能和同学谈谈自己对文章的认识。再通过不同形式的汇报展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的语文素养。

【教学课题】

课外阅读指导课

—— 《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教材分析】

四年级学生年龄较小,阅历不深,原有的知识也不多。一本好的课外读物就是一位良师益友。而童话则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因此,我带领学生走进童话王国,去感知童话世界的真善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像,生生评读师生评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并将之内化、沉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2、情境教学法:我借助歌色彩鲜明的画面,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扣住学生的心弦,引领学生搜索记忆中的印象,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研读时,我还借助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表演故事、复述故事、展示阅读收获等方法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3、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放的阅读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让学生享受“跳一跳,可摘桃”的喜悦。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还穿插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品读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推荐,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掌握阅读课外书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阅读课外书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

投影设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情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板书:课外阅读)你们还记得一些关于书籍的名人名言吗?我们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让我继续在书的海洋里畅游吧。看到同学们上课这么积极,老师想请同学们看一个故事短片,但是在看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一边看一边想: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或者看了短片以后你有什么想问的?(播放故事:(视频《皇帝的新装》)

二、了解安徒生,走进童话

1、你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看了短片你有什么想提问的?

2、同学们心中的疑问可真多。要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委就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这篇故事,读一读吧。相信你们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生自由读《皇帝的新装》

3、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皇帝的新装》是一个童话故事。它讽刺了皇帝与大臣的虚荣、愚蠢无知,给我们提供极大的笑料,同时也启发了我们的思想。

4、同学们知道什么叫童话吗?还有童话有什么样的特点?(课件出示什么是童话与童话的特点)童话,就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适合儿童口吻的语言,说给(写给)儿童听的(看的)一种富于幻想的故事。它的特点是幻想丰富奇特、夸张强烈动人,同时又具有讽刺性。

如《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但我们相信这个故事,就是因为现实中就有这种骗子,有这种虚伪、愚昧的人,所以这种幻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象征意义。

5、同学们刚才你们读的《皇帝的新装》,它的作者就是世界鼎鼎大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老师还带来了他的资料,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6、我们对安徒生有了一点了解!他写的童话故事立足于现实生活,同时也反映现实生活,在安徒生笔下,花儿可以跳舞,瓷做的牧羊女可以恋爱,荞麦会说话,老柳树会哭泣,星星月亮、花鸟虫鱼,都具有人类的思想感情。丰富而新奇的幻想使安徒生的童话特别新颖有趣。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板题、读题)

7、那你读过安徒生的什么童话呢?

(学生开火车汇报)如:《丑小鸭》、《拇指姑娘》、《野天鹅》、《豌豆上的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

三、指导阅读的方法

1、你们真了不起!读了那么多的童话故事,能说说你平时是怎样阅读童话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圈点批注、做读书笔记、边读边记、了解内容、明白道理、图文结合??)

2、同学们说的办法可真多,老师也想向你们介绍一种新的阅读的方法,就是利用目录阅读的方法。(板书:利用目录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读书先看目录,看一遍至少对于全书有了概括印象,进而能对阅读材料作出取舍。”(课件演示)

不管是读什么书,首先要学会看目录,目录一般在正文之前,它一般包括篇目和页码两部分。有的页码在篇目的前面,有的则在篇目的后面,形式有多种,同学们要根据目录快速地查找喜欢的阅读内容。(实物介绍目录)

3、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喜欢的读书方法来阅读你喜欢的故事。(学生自由阅读《安徒生童话》)配乐

(设计意图:通过对例文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再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来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阅读的欲望。)

4、同学们真会读书!对安徒生的童话作品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其实《安徒生童话》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在这本书里还有许许多多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很值得我们一看。台湾著名作家张晓凤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课件演示)从台湾著名作家张晓凤的一段话中,我们体会到了安徒生童话作品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四、趣味总结,推荐书籍

1、今天跟大家一起读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老师感到很高兴。你有什么收获呢?或者学会了什么?

(学生汇报收获)

2、这节课同学们收获可真多,老师手里拿的这本书就是安徒生童话故事书,在我们学校的图书室里就有,课后请你们走进图书室去借阅吧。另外老师还留了一项课外作业。(课件演示)

3、其实,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如:(课件演示《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卖火柴的小女孩》,想知道故事的具体内容,就请同学们课后抓紧时间去图书室借阅吧。

4、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每天阅读一小时,心灵健康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课件演示)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同学们。

五、板书设计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圈点批注

↗ 做读书笔记

边读边记←

课外阅读 → 图文结合↙

了解内容、明白道理 利用目录阅读

?? 【教学反思】

根据以上的教学,我对本课时进行简要评价:本节课,我做到以读为主线,以展开想象为发散点,以情为核心,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把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在本堂课中达到会读会学会用。

教案人基本信息:

姓名:吴建

省份:江苏省

学校:沭阳南洋学校小学部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北京路法院对面

邮编:223600 电话:***篇三: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品绰号,读水浒》阅读指导课教案 篇二:课外阅读指导课

【教案背景】

通过本次教学能使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技能,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走进自己的童话世界。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又提升了学生能力。学生自读任务完成后,能和同学谈谈自己对文章的认识。再通过不同形式的汇报展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的语文素养。

【教学课题】

课外阅读指导课 —— 《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教材分析】

四年级学生年龄较小,阅历不深,原有的知识也不多。一本好的课外读物就是一位良师益友。而童话则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因此,我带领学生走进童话王国,去感知童话世界的真善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像,生生评读师生评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并将之内化、沉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2、情境教学法:我借助歌色彩鲜明的画面,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扣住学生的心弦,引领学生搜索记忆中的印象,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研读时,我还借助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表演故事、复述故事、展示阅读收获等方法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3、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放的阅读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让学生享受“跳一跳,可摘桃”的喜悦。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还穿插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品读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推荐,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掌握阅读课外书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阅读课外书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

投影设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情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板书:课外阅读)你们还记得一些关于书籍的名人名言吗?我们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让我继续在书的海洋里畅游吧。

看到同学们上课这么积极,老师想请同学们看一个故事短片,但是在看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一边看一边想: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或者看了短片以后你有什么想问的?(播放故事:(视频《皇帝的新装》)

二、了解安徒生,走进童话

1、你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看了短片你有什么想提问的?

2、同学们心中的疑问可真多。要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委就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这篇故事,读一读吧。相信你们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生自由读《皇帝的新装》

3、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皇帝的新装》是一个童话故事。它讽刺了皇帝与大臣的虚荣、愚蠢无知,给我们提供极大的笑料,同时也启发了我们的思想。

4、同学们知道什么叫童话吗?还有童话有什么样的特点?(课件出示什么是童话与童话的特点)童话,就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适合儿童口吻的语言,说给(写给)儿童听的(看的)一种富于幻想的故事。它的特点是幻想丰富奇特、夸张强烈动人,同时又具有讽刺性。

如《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但我们相信这个故事,就是因为现实中就有这种骗子,有这种虚伪、愚昧的人,所以这种幻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象征意义。

5、同学们刚才你们读的《皇帝的新装》,它的作者就是世界鼎鼎大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老师还带来了他的资料,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6、我们对安徒生有了一点了解!他写的童话故事立足于现实生活,同时也反映现实生活,在安徒生笔下,花儿可以跳舞,瓷做的牧羊女可以恋爱,荞麦会说话,老柳树会哭泣,星星月亮、花鸟虫鱼,都具有人类的思想感情。丰富而新奇的幻想使安徒生的童话特别新颖有趣。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板题、读题)

7、那你读过安徒生的什么童话呢?

(学生开火车汇报)如:《丑小鸭》、《拇指姑娘》、《野天鹅》、《豌豆上的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

三、指导阅读的方法

1、你们真了不起!读了那么多的童话故事,能说说你平时是怎样阅读童话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圈点批注、做读书笔记、边读边记、了解内容、明白道理、图文结合……)

2、同学们说的办法可真多,老师也想向你们介绍一种新的阅读的方法,就是利用目录阅读的方法。(板书:利用目录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读书先看目录,看一遍至少对于全书有了概括印象,进而能对阅读材料作出取舍。”(课件演示)

不管是读什么书,首先要学会看目录,目录一般在正文之前,它一般包括篇目和页码两部分。有的页码在篇目的前面,有的则在篇目的后面,形式有多种,同学们要根据目录快速地查找喜欢的阅读内容。(实物介绍目录)

3、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喜欢的读书方法来阅读你喜欢的故事。(学生自由 阅读《安徒生童话》)配乐

(设计意图:通过对例文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再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来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阅读的欲望。)

4、同学们真会读书!对安徒生的童话作品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其实《安徒生童话》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在这本书里还有许许多多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很值得我们一看。台湾著名作家张晓凤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课件演示)

从台湾著名作家张晓凤的一段话中,我们体会到了安徒生童话作品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四、趣味总结,推荐书籍

1、今天跟大家一起读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老师感到很高兴。你有什么收获呢?或者学会了什么?

(学生汇报收获)

2、这节课同学们收获可真多,老师手里拿的这本书就是安徒生童话故事书,在我们学校的图书室里就有,课后请你们走进图书室去借阅吧。另外老师还留了一项课外作业。(课件演示)

3、其实,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如:(课件演示《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卖火柴的小女孩》,想知道故事的具体内容,就请同学们课后抓紧时间去图书室借阅吧。

4、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每天阅读一小时,心灵健康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课件演示)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同学们。

五、板书设计

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圈点批注

↗ 做读书笔记

边读边记←

课外阅读 → 图文结合↙

了解内容、明白道理 利用目录阅读

……

【教学反思】

根据以上的教学,我对本课时进行简要评价:本节课,我做到以读为主线,以展开想象为发散点,以情为核心,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把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在本堂课中达到会读会学会用。

教案人基本信息:

姓名:吴建

省份:江苏省

学校:沭阳南洋学校小学部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北京路法院对面

邮编:223600 电话:*** 篇三:课外阅读指导课

课外阅读指导课——《安徒生童话》教学设计

西溪小学

吕璟蕊

【设计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在重情趣、重积累、重感悟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的开展,语文教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本课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通过指导学生品读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学情分析】

上一篇:学校名师年度工作计划900字下一篇:化学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