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练习题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文化概论练习题(精选7篇)

中国文化概论练习题 篇1

一、填空题

1.所谓传统是指人类的不同形态的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袭着、流变着的各种文化因素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其最重要的社会根基,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及其意识形态。

3.西汉统治者之所以采纳董仲舒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把统一思想视为首要的人 物,是因为他们意识到先秦的百家争鸣不利于统一的封建专制制度的需要。

4.仁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髓,是儒家的最高道德原则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义利观实质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物质 利于与道德谁决定谁,两者相互关系如何,其二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

6.孔子首次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教育思想,扩大了教育对象。

7.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是通过描写琐碎的日常生活,以此来反映现实社会风貌和普通人情 感的小说。

9.《隋志》把《史记》和__________________视为纪传体之鼻祖。

10.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第一部系统的音乐理论专著

二、选择题

1.“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

A.《说苑·指武》B.《礼记·中庸》

C.《论语·雍也》D.《荀子·不苟》

2.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提出“五伦十教”的是()。

A.周公B.孔子C.孟子

3.秦代统一的文字是()。

A.大篆B.金文C.隶书D.小篆

4.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 B.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

C.它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 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5.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指()。

A,殷商B.西周C.春秋战国D.秦朝

6.下列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

A.<<孟子>>是孟问及其门人所作

B.<<论语>>是孔子生前的著述

C.<<庄子>>是道家的经典著作

D.<<左传>>是一部史书

7.<<史记>>创造了中国史学上()的表现形式。

A.编年体B.纪传体C.纪事本末体D.断代史D.董仲舒

8.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的阶段大约在()。

A.隋唐时期B.秦汉时期

C.汉唐时期D.宋明时期

9.“天人合一”作为一个明确的命题的最先提出者是()。

A.庄子B.董仲舒C.孟子D.张载

10.隋唐两代的佛教学说在思想内容方面出现j—一种倾向,即()。

A.着重宣扬“空”的道理B.注重佛性

C.“六经注我”的精神D.注重心性

三、名词解释

1、天人合一

2、义利观

3、方志体

4、政教合一

5、黄老学派

四、简答题

1、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

2、简述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特征。

3、简述孔子创立儒家私学的意义。

4、中国古代科技的基本特征。

5、古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

五、论述题: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当代价值。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有机系统

2、血缘关系

3、独尊儒术

4、道德理想

5、道德和利益

6、有教无类

7、印刷术

8、世情小说

9、《汉书》 10、《乐记》

二、选择题

1、A2、C3、D4、B5、C6、B7、B8、C9、D10、D

三、名词解释

2、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它既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东方人的综合思维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体现,因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2、义利观:“义”一般指仁义道德,“利”则指物质利益、功利等。义利观实质上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物质利益与道德谁决定谁,两者相互关系如何。其二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

3、方志体:又被称作地方志,它的最初形式就是由地方性的地理著作与地方性的人物传记会合形成。

4、政教合一:指的是政治和教育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致性。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在中国古代从来没有过脱离政治、教育独立的思想。

5、黄老学派:即依托皇帝、主要发挥老子思想的一个学派,核心内容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四、简答题

1、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

答案:

1、传统文化的孕育期

2、传统文化的奠基期

3、传统文化的融合期

4、传统文化的繁荣期

5、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2、简述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

1、重人生

2、重践履

3、重道德

4、重和谐

5、重直觉

3、简述孔子创立儒家私学的意义。

答案:

1、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扩大了教育对象。

2、教育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3、孔子为儒家私学编写了“六经”。

4、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5、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

4、中国古代科技的基本特征。

答案:

1、直观性

2、实用性

3、整体性

5、古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

答案:

1、独特而实用的木质框架体系。

2、排列有序、错落有致的组群建筑特点。

3、多彩多姿的建筑装饰。

4、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境。

五、论述题:

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当代价值。

答案:

(一)基本精神

1、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

2、以民为本的精神

3、天人合一的精神

4、孝敬亲长、厚德载物的精神

(二)当代价值

1、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文化概论练习题 篇2

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现象、文化体系和文化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文化的主要特色、中国文化的发生机制、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国文化的分科知识和中国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小学到中学, 学生学到的、接触到的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不少, 但是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却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高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就是要梳理出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 将学生已掌握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文化理论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 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从而树立中国文化历史概念, 实现在文化上的高度自觉。高校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公共基础课程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 是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需要, 是增强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需要, 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可进一步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扩大知识面, 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人文素养, 促进全面发展。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现状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高校一门公共基础性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 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但由于各种原因, 该课程存在若干问题, 现状令人担忧。

1.《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不受重视, 日益边缘化。

一直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比较重视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 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重视不够。因此, 大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合理, 专业课程学时长学分多, 比重过大;人文课程学时少、学分低, 比重太小作为人文课程的公共基础课《中国文化概论》相应地被边缘化。有的高校将其课程性质改为公共选修课、限选课校选课, 有的高校甚至只在个别文科类专业中开设, 理科类专业不开设。

高校不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 忙于计算机等级和英语四、六级等考试, 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他们对《中国文化概论》这样的人文课程认识不够充分, 态度不够端正, 不能认识到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高校长期对人文素养教育不够重视, 必然会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精神, 使得校园文化氛围薄弱。高校学生毕业后将是国家的中流砥柱, 如果缺乏人文素养, 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2.《中国文化概论》与西方文化课程的冲突。

当代大学生, 文化观念已经逐渐向西方式的偏移, 对自己老祖宗的东西反而渐渐变得陌生。大学生喜欢过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 对中国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不感兴趣, 有的甚至已然忘却。这种盲目的崇外, 使得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类课程和西方文化类课程的态度有所偏移。学生在选修课中大多选择《基督教研究》《外国名著导读》、《西方文化精讲》等, 选修《中国文化概论》《论语导读》、《中华诗词之美》、《国学导读》等的极少。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都有其精髓的地方, 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类课程, 可以拓宽知识面, 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但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 不能忽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大学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炎黄子孙, 有义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3. 学生素养低。

目前相当部分高校学生存在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养偏低的现象, 令人担忧。有的大学生精神生活空虚无聊, 整天沉湎于网络游戏、QQ、微信, 有的道德缺失、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唯物主义、唯利主义、唯乐主义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因此, 高校加强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工作刻不容缓。正如科学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所言:“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2因此《中国文化概论》等人文学科课程,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 高校应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塑造有赖于人文科学知识的内化和升华。大学生首先必须学习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掌握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 实现这种内化和升华。因此, 各高校应审时度势, 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在文理各专业的必修课中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并确保每周两课时的教学量, 开满一个学期。另外, 高校还要建设一支优秀的人文类师资队伍, 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渗透到课程教学中, 在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 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 涉及文学、史学、科技、外交、教育、宗教、音乐、戏曲、书法、绘画、建筑、雕塑等多方面, 内容繁多、知识涵盖面广。《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内容博大精深而授课时数却校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讲授繁多的教学内容, 并达到弘扬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是该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 应根据《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特点, 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 通过演示文字、图片和影视资料, 以及超级链接互联网上的有关资料, 配合教师的讲解, 将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 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 注重弘扬中国文化。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 应注重弘扬中国文化。当前, 中国经济腾飞, 中国崛起于世界之林, 同时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不小。文化素质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因此, 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必修课程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需要, 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 应系统地讲授中国文化的生成机制、表现形式和总体特征, 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知识和理论, 把握中国文化现象的特点, 提高对文化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 进而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民族的文化特点。

4. 努力提高学生素养。

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设置的宗旨, 就是使学生了解一些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特别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进而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 努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优势、倡导中国文化之精神,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实问题。

教育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未来, 它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播, 更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人生价值的探索。《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正是富含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等进行思考的一门课程, 这些传统文化积淀和蕴涵了历代中国人的经验和知识, 是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所以, 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国文化概论》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努力弘扬中国文化, 提高学生素养。

参考文献

[1]徐立昕.“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

中国文化概论练习题 篇3

一、设置专题,力求深入

本科阶段,一些教师讲授《中国文化概论》,往往受到学时、教材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走马观花,难以深入。就教材而言,大多依据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冯天瑜等所著的《中国文化史》以及阴法鲁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史》等教材。这些教材各有千秋,大多从中国文化发展的渊源、经济基础、发展历程等入手,再分章节讨论中国文化之分流如宗法制度、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历代官制、天文历法、建筑风格等,内容涉及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有些教材侧重于分章讨论,但内容显得驳杂浩瀚、难以精专;有些教材则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化史发展历程的揭示,分各个时段进行论述,脉络虽清晰,但宏观阐释不足。这些教材有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基本知识点的学习,但也易流于表面,讲授深度往往受到牵制。研究生阶段,如果再将这些教材的知识点复述一遍,将有悖于研究性教学的总体特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

有鉴于此,笔者结合研究生教学要求,设置若干专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深入细微,旨在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及科研创新能力。笔者给硕士研究生讲授《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共计36课时,大约每6个课时讨论一个专题,分“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先秦文化典籍精读”、“中国学术思想概论”、“中国史学概论”、“中国历代制度史”、“中国美学通论”这六大专题对中国文化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其中“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在于宏观把握中国文化发展脉络,揭示其内在起承转合规律,探讨各阶段文化之总体特点。“先秦文化典籍精读”通过经典阅读,引导学生掌握先秦文化原典的思想精髓。具体选择《论语》、《老子》、《庄子》、《周易》、《礼记》、《诗经》等原典,采用现代比较规范的注本进行精读,追寻经典之本意,思考其中的现实参照意义。学术是中国文化的命脉,“中国学术思想概论”侧重于探寻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文化传承、士人道德操守及其中国文化之影响,分先秦诸子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等进行集中探讨。“中国史学概论”在讲述中国史学史的基础上,通过精读《史记》文本,初步了解中国史学思想及文化影响。中国历代制度演变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因此“中国历代制度史”主要探讨某一时段政治、经济及文化制度之兴衰演变,以求通过制度反思而关照当下。“中国美学通论”则讨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宗教等审美特质,揭示中国美学的独有内蕴。之所以如此划分专题,既考虑到中国古代文化经史子集的四分法,又涉及古代文化的经济、政治、学术、思想、艺术等诸多方面,将宏观和微观结合,力求深入浅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反响较好,大多觉得上课收获颇多。通过学习这些文化史专题,他们既能宏观把握中国文化发展进程,又能对一些文化史话题进行深入讨论。

二、讲论结合,互动交流

研究性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转变其固有思维方式并提升其科研能力。因此,在授课方式上,不能采取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更要将授课、研读、讨论、互动相结合。笔者采取的讲授方式为:讲论结合,精读原典,分组讨论,课程作业。所谓讲论结合,是指每个专题先由教师讲解两个课时,或是总体论述该专题,或是论析某本典籍,或是对某个具体话题深入探讨,内容不拘,形式自由,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精读原典,主要让学生课后对中国文化史上主要典籍及经典学术著作进行阅读。具体六个专题各列出书目,如“中国文化发展历程”阅读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先秦文化典籍精读”阅读《论语》、《老子》、《庄子》、《周易》等书,“中国学术思想概论”阅读钱穆《国学概论》、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书,“中国史学概论”阅读王伯祥《史记选》,“中国历代制度史”阅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美学通论”阅读李泽厚《美的历程》。每个专题大约要精读一到两本书,在精读原典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讨论则有话可谈,言之有物。

“学而不思则罔”,阅读经典之余,更要乐于思考、敏于答问。本课程在教师讲授以及课后阅读之后,也颇重视课堂讨论,对中国文化史诸多专题进行较为深入地探讨。先秦思想文化中儒家与道家思想存在异同,在课堂讨论时,笔者将学生分为儒家、道家两方,分别阅读儒家和道家原典之后讨论儒家及道家关于“道”的理论,有学生认为儒家思想不太关注个体而重视群体性道统,当时就有学生反驳说儒家也重视个体的尊严、道德修养等。在激烈讨论之后,笔者对双方论点进行评析,指出先秦思想的复杂性,不可仅以儒家或道家笼统论之,即使儒家内部不同学者之间也有差异性。通过大胆质疑、相互切磋,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研究视角日趋新颖,为日后科研及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课堂讨论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将各个专题以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在座同学,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收集材料、开展研究的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得学生自身讲课水平得到提高。如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这一练习过程中,有学生做出“情迷唐代”的精美课件,讲述唐代历史文化,并解读其热衷于唐代文化的原因,受到在座学生的好评。又如阅读《史记》时,一些同学详细分析《史记》中诸多不大出名的历史人物,通过分析历史人物的命运,解读中国历史的诸多特点,令人耳目一新。再如讲到“中国美学通论”时,有同学对汉服极为感兴趣,作出“儒雅的汉服”的学术报告,整个报告图文并茂、内涵丰富,让在座的同学皆感受到传统服饰之美。通过以上诸多授课方式,使得原本单调的课堂丰富多彩,对于学生课后准备、课堂反应、积极思考等方面也作出了较高的要求,使学生得到极好的训练。

三、实地考察,经世致用

古语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典籍记载的传统文化往往不够形象可感,学习中国文化史也要重视实地考察,充分借助博物馆、历史遗迹等资源,通过实地探访,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借助课余时间,笔者组织学生参观了扬州的寺庙、博物馆等历史遗迹。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了解到佛寺的基本布局、佛像的宗教内涵、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等,使得原本颇有距离的宗教文化变得切实可感。在博物馆参观时,笔者侧重讲解“广陵潮”、“雕版印刷馆”等几个颇有特色的馆藏。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清代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历代扬州文化的发展等知识,对于中国古代典籍的刻板及印刷也有了深刻认识。这些不仅使得书本知识落实到实处,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为日后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国文化强调经世致用,学习中国文化课程也当如此。在课堂上,笔者较为重视文化的传承及人文情怀的培养,呼吁学生将传统文化学以致用。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平时的课堂讲授中,笔者有意识地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载道”等话题进行讨论,试图让学生建立起文化自尊感和历史责任感。通过阅读经典,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文化反思能力。与此同时,笔者还提醒学生要熟悉民族文化精髓,从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充满底气。注重提升自身涵养及人生境界,不断自我完善与心态调整。通过学习文化经典,形成健全的价值观及家庭观,实现社会价值及人生价值。诸如此类,皆是从传统文化的现实关照出发,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反思社会、传承文化、自我实现的能力,这些也是《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的最终目标。

总之,笔者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设置、课堂形式的改革、课外教学的拓展等诸多方面的探索,对《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进行改革创新。通过诸多尝试,使本课程既能符合研究性教学的要求,又能增进学生学养,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念,为日后的工作及生活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湖南:岳麓书社,2003.

[2]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5.

[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5]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中国文化概论练习题 篇4

【108020】 温家宝总理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仰望星空》的诗文,这里的“仰望星空”其本来含义是指()。

A. 胸怀远大理想 B. 前瞻性的思考未来 C. 注重理论研究与创新 D.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C

【108022】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 B. 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 C.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发生 C

【108023】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B. 革命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C. 实事求是 D. 与时俱进 A

【108024】 党的幼年时期我们在应用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犯的最主要的错误是(A. 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 B. 把马克思主义国际化 C. 把马克思主义实用化 D. 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D)。【108025】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王稼祥 D. 张闻天 A

【108026】 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曾经深刻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本质是()。

A. 武装斗争的历史

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C. 不断理论创新的历史

D. 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人民革命的历史 B

【108027】 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典型事例是()。

A.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提出 B. 统一战线思想的提出 C. 实事求是的提出

D. 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 C

【108028】 在党的七大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阐述的是()。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朱德 A

【108029】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1935年党的遵义会议 B. 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全会 C. 延安整风 D. 1945年党的七大 D

【1080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与时俱进 D. 求真务实 B

多项选择题

【108039】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们包括()。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A,B,C,D

【108040】 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说来就是要和()。A. 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B. 中国历史相结合 C. 中国文化相结合 D. 中国国情相结合 A,B,C

【108043】 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

A.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B. 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 C. 在实践中创造些新的东西 D. 反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B,C

【108048】 党的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足,党在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方面走了一段弯路,其主要问题是()。

A. 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B.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化 C. 把马克思主义经验化

D. 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 A,D

【10805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A. 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 B.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 D.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D

【10805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B,C,D

【108056】 我们党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所围绕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A,B,C,D

【108058】 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含义是()。

A. 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B.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C. 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 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A,D

【108059】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做到(A. 不动摇 B. 不懈怠)。C. 不彷徨 D. 不折腾 A,B,D

简答题

【108063】 简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答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具体说来,就是要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108064】 简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答案: 我们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08065】 简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答案: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一次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一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形成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08068】 简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答案: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108069】 简答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根本任务。

答案: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荣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和提高、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108071】 简答如何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本质。

答案: 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论述题

【108073】 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答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 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都不足,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使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终于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胜利与挫折的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创立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继续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形成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统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08074】 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答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但是,在党的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党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特别是由于1931年开始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错误和挫折教育了党。党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为中国革命提供合乎实际的完整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 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

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108134】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A. 封建社会 B. 前资本主义社会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后农业社会 C

【108135】 在近代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

【108141】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以及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 帝国主义 B. 封建主义 C. 官僚资本主义 D. 生产力严重落后 A

【108143】 中国共产党最早明确提出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党的()。

A. 一大 B. 二大 C. 三大 D. 四大)。B

【108144】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处的历史范围,毛泽东曾明确指出()。

A. 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范围 B. 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范围 C. 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范围 D. 不超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

【108145】 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 有了新的革命纲领 B. 有了新的革命前途 C. 有了新的革命领导权 D. 有了新的革命任务 C

【108147】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A. 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B.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D. 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B

【108149】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的著作是()。

A. 《新民主主义论》

B.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论联合政府》 B

【108151】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是()。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108152】 贯穿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 武装斗争问题 B. 分清敌友问题 C. 党的领导问题 D. 农民问题 D

【108153】 毛泽东首次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判断是在()。

A.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

B. 1928年毛泽东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 1930年毛泽东的《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D. 1935年遵义会议 A

【108154】 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矛盾论》、《实践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当时党内严重的()。

A. 经验主义 B. 教条主义 C. 冒险主义 D. 唯心主义 B

【108156】 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 1949年十月一日新中国的成立 B. 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 C.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1958年人民公社完成,我国农村土地集体化 A

【108165】 正确评价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功过,主要应当用()。

A. 历史的眼光 B. 今天的眼光

C.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眼光 D. 放眼未来的眼光 A

【108167】 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是“新”的,是因为()。

A. 它有新的革命前途 B. 它有新的革命领导力量

C. 它有新的革命依靠力量,即主要依靠工农阶级 D. 它有新的革命对象 A,B,C

【108168】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C.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D. 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 C,D

【10817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主要是()。A. 帝国主义 B. 封建地主阶级 C. 官僚资产阶级 D. 一切剥削阶级 A,B,C

【10817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 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C. 没收外国资产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D. 保护民族工商业 A,B,D

【108173】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

A. 统一战线 B. 武装斗争 C. 党的领导 D. 根据地建设 A,B,C

【108174】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

A.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 B. 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C. 过渡时期社会形态的开始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A,B

【108175】 我国实施的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基本政策是()。

A. 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B.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C. 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D. 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A,B,C,D

【108180】 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A. 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历史 B. 关系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C. 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 D. 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 A,C,D

【10818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是()。

A.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B.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C.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D.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和根本要求 A,B,C,D

【108185】 简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案: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108187】 简答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含义。

答案: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

答案 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决定经济发展方向。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108189】 简答党的思想路线的概念。

答案: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08191】 简答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108192】 简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

答案: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08194】 简答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答案: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8196】 试述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答案: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

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有利的知识和经验。

【108198】 试述正确评价毛泽东的重大意义。

答案: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确评价毛泽东,必须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正是由于违反了他自己主张的实事求是原则。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108200】 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答案: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在近代中国社会里,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也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答案 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地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从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但是,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108201】 试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基本依据。

答案: 第一,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中国革命的特点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第二,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中国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广大农村是反革命统治的薄弱环节,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而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第三,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因此,中国革命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108207】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命题是在()。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二大” C. 党的“十三大” D.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B

【108215】 简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案: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08219】 简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08258】 被称之为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第一个宣言书的重要文献是()。

A.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B. 《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 《1992年视察南方时的谈话》

【108266】 党的思想路线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现阶段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

A.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总体上落后的国家 C.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D. 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108267】 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 任何国家发展社会主义都必然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 特指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发展阶段 C. 特指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阶段

D. 特指我国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21世纪中叶至少100年的发展阶段

【108277】 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发挥着()。

A. 决定性作用 B. 基础性作用 C. 先导性作用 D. 全局性作用

【108288】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是要()。

A. 公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B.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 人民政府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 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分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108293】 以下具有雇佣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A. 股份制经济 B. 集体经济 C. 私营经济 D. 个体户

【10832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含义是指()。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C. 我国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D. 我国政治体制不健全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108325】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B. 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C. 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产生的前提

D. 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108327】 我们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C.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0835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A. 以公有制为基础 B.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C.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D. 宏观调控能力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强

【108370】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 篇5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一般认为,科举制度产生于隋代(公元607年)。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科举制这艘航船,从隋代起锚扬帆,历经唐代、宋代、元代,进入明清,经过几百年平稳航行之后,整艘船的复杂精细的结构和部件已变得老化失灵。行驶至清末,在强劲的欧美“风雨”和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之下,它已是破败不堪。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布上谕:“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提倡科学为急务,屡降明谕,饬令各督抚广设学堂,将俾全国之人咸趋实学……科举不停,民间相率观望,推广学堂必先停科举……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对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由于历史风云的遮蔽,使人们的认识难免有局限。本文仍试图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科举制度本身的利弊出发,理性地考察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纵观世界政治的历史,不仅是在封建社会的中国,甚至在欧美各国,科举制度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较为科学地选拔人才,维护政治统治

由于科举考试是通过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判标准来择优取士,并且打破阶级的束缚,使得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正如余秋雨所说,“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势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得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举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为你保持着机会。”不可否认,“科举

取士确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是选官任能的最佳形式和途径,是最大程度上吸引知识分子,尤其是社会中下层人士加入国家政治行列的最优制度。”因此科举制在保证统治者掌握对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权的前提下,同时使封建政权取得更多阶层的支持,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相对缓和社会阶级矛盾,进一步扩大其统治基础,并且有利于提高封建官僚队伍的政治、文化素质,成为封建统治者强化其思想统治、巩固皇权的有效手段。

(二)影响现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政治录用的典范,而且对近现代各国政体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欧美各国在18世纪以前,多实行贵族世袭制、君主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机制进行文职官员的选用。这些任用办法不可避免都会因为“人”的关系带来结构性的腐败,削弱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而我国的科举制度采取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尽可能大的向平民开放,倡导公平取士,唯才是举,正体现了“机会均等”原则。这与资本主义启蒙时期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当西方了解了我国的这种选官制度后大为赞赏,进而仿效,成为近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胚胎。之后西方各国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由于英国当时国力强盛,所实行的文官考试制度又较为系统且卓有成效,因而成为其他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国效法的榜样。1883年美国也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并于1893年进一步完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借鉴西方文官制度以建立公务员制度,才发现西方文官制度是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学过去的。科举制对欧美现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堪称为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三)客观上推动了教育文化的发展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它不是教育制度,但它与教育关系密切,对学校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具体体现在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导向、学校教学内容的导向、对学校教学效果的导向等诸多方面。科举考试主宰并控制了学校教育。总体上,科举制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广泛兴起,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因为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名,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同时,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发

展。明清时期,“科举必由学校”,各类学校就更加发达了。明朝南京国子监学生多达9000人,是15世纪中国规模最大的最高学府。清代府、州、县学的教官就有4000多人,府、州、县学及私塾的学生,大概有上百万人。用知识作为选拔的核心内容,确立了知识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科举带来的直接结果,其种种弊端和恶果自有定论,在此不作论述,但它确立了知识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是功不可没的。强化国学和人文精神的修养,推动了文化普及和社会文明:读书人数的大量增加,科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在历史上,中国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选拔“人才”。人们接受国家正规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自己能被国家权威部门选上并得到社会的认可。科考的内容主要是文化修养及对诸子经典的熟悉程度,对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注解和发展,虽然这样考未必合适,但无疑对社会重心和人格重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读书人的国学和人文精神修养得到强化,大批书生从政,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社会的文明。

二、科举制度的弊端

科举制度为历史所淘汰,必定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及与社会发展不匹配所造成的。

(一)考试内容单一,知识结构僵化

科举考试规定必须学习儒学经典,考试内容多是《四书》、《五经》、策论和诗赋之类,读书人所学内容均以科考为目的。科举制度发展到后期,明清的八股文造成了“因命题范围狭窄,士子揣摩试题,读时文选本,模拟仿作,而束书不观,不务新知”的现象。儒家历来重纲常伦理而轻技艺,因此大多数读书人为了仕途,为了出人头地,把学习的精力都集中在儒家经典上,对于其他自然学科的知识毫不关心。人们的知识结构逐渐狭窄僵化,思维被禁锢,甚至胸襟狭隘、目光短浅。此时科举制重伦理轻技艺,重才能轻德行,仅仅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而已,失去了选拔优秀人才的意义。

(二)与时代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

科举制作为一项选官制度,决定着政治人物的诞生和发展,必定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灭亡是有着必然关联的。随着历史的推进,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动地走上了近代化道路,社会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经济上,新兴的工业经济对科学技术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科举制的考核内容将自然科学完全摒除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之外,在这样的选拔制度下,无法培养出需要的人才,也无法推动经济的发展。从政治上,科举制度造成官员普遍思想教条僵化、目光短浅的情况,无法应对政治制度的革新与变化,无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陈旧的社会制度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时,必然将被取代。不论是当时的中国封建社会,还是当时的中国科举制度,都不能幸免。

(三)仍然存在选拔不公

虽然一再强调科举制度体现了极大的公平和公开,然而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它不可避免的仍然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性。在少数几类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中,就有女性。科举制度始终将女性排斥在外,这与时代进步所带来的“男女平等”观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也不为社会发展所认可。此外,科举考试的层层选拔不仅需要应试者投入大量的时间,更需要投入相当的财力。很多人因为家境贫寒而没条件读书,有的即便自学成才,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承担其远赴京城参加考试。“学而优则仕”这条在当时几乎是唯一的出人头地之路,很大程度上只为了富裕人家、官宦人家以及书香世家的子弟铺就。因此,科举制的公平性是有限的。

三、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隋唐以前荐举做官,隋唐以后,若想做官必须经过科举的选拔,才能取得接受吏部考试的资格,经吏部考试及格才能授官。所以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都围绕科举而行。

(一)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或附庸,学校培养目标就是准备参加科举

科举注重文辞,所以学校也注重文辞,而少实学;科举注重贴经、墨义,学校也采用这些考试方法,结果学生只重视记诵不求义理。科举支配下的学校教育培养出的是记诵经典章句、善于文辞而缺乏实学的人才。士子为科举而学,学校为科举而教,这就导致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向应试教育发展的必然。

(二)科举考试的内容必然成为学校教学内容

如唐代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的教学计划就是按照科举“九经取士”的要求而安排的。把经书分为大、中、小三类,规定通二经的须大小经各一或中经二,通三经的须大、中、小各一,通五经的须大经并通,而《孝经》、《论语》则为共同必修。至于律学、书学、算学的教学科目与科举考试的科目相同,如注重习字、习时务策,也是适应科举的要求。又如,进士科注重诗赋,所以从唐朝至清代即使在乡村学校都普遍做诗,学诗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风气。

(三)对学习观和教育观的形成影响深远,“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中举之路,举步维艰,但纵然是“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句功名误煞人”。成千上万的士子终身追求,孜孜不倦,至死不悔,因为这是他们,尤其是平民布衣改变身份和命运的唯一出路。因此,社会上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畸形学习观和教育观,从而“官本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影响至今。为符合这种社会潮流,学校为科举而教,教育功能日渐低落。隋唐开始的古代教育走向应试之路,一直沿续到宋、元、明、清,持续了1300多年。科举制不仅影响了隋唐之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我们今天的教育模式仍受其影响,“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观念仍顽固地存在于大多数人的头脑中,所以当今教育界才有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生择业观不正确等问题的出现。

(四)科举本身就是一种应试教育

科举考试就像一根灵通的指挥棒,科举考什么,士人就学什么,不考什么就不学什么。这种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病是士人都自动地挤到一条狭窄的成才之路上,科举考试所限定的科目和内容,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只要你想参加考试就得接受特定考试内容的检测,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个性的发展,束缚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科举不考体能,许多士人“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苦读,不重体育锻炼,身体弱不禁风,许多人考过了秀才,中了举人,已是疾病缠身,英年早逝,何谓报国卫家?科举重八股制艺楷法试贴,士人便追求八股精通、楷法圆美。至于其他学问,统统弃之不顾。这种知识偏狭、学非所用的弊病越到后来越是暴露无遗,尤其是在列强环伺,民族危机的情况下,这种科举教育更是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不得不加以改革,在改革还来不及跟上社会急速变迁之需时,则未能摆脱被废止的命运。

事实上,真正要评价科举这么一个复杂精细、影响重大的制度,需有一定的时空距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论文 篇6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期末论文

题目:商鞅对法家思想文化的贡献和启示

名: 学

号: 院

部: 专

业:

班 级:

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和启示论文提纲

摘要:在中国文化中,法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法家思想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仍旧对我国今天的法治思想与体制建设有深远意义和启示,这些成绩的创造少不了一个伟大人物-----商鞅。商鞅作为法家思想的真正实践者对法家思想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今天看来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应当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使之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部不朽的史诗。关键词: 商鞅 法家思想 法治 贡献

正文: 1.商鞅个人简介与历史背景造就了商鞅变法

简述商鞅个人简介与历史背景相结合,提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和成果。

2.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

通过商鞅对法家思想的完善和具体措施,举例说明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

3.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对我们的启示

简述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和商鞅变法及商鞅个人对我们与我国当今社会法律体制完善的启示。参考书目 结束语:肯定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表达出法家思想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也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与发展法家文化思想,使之更加具有现实与实践意义。

商鞅对法家思想文化的贡献和启示

摘要:在中国文化中,法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法家思想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仍旧对我国今天的法治思想与体制建设有深远意义和启示,这些成绩的创造少不了一个伟大人物-----商鞅。商鞅作为法家思想的真正实践者对法家思想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今天看来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应当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使之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部不朽的史诗。关键词: 商鞅 法家思想 法治 贡献 1.时势造英雄,商鞅变法应运而生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法家学说的奠基人,思想家,政治家,真正做到了将自己的政治思想有力地贯彻到国家的治理中,是法家思想的实践者,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人。

战国时代,是一个各国征战兼并的时代,是一个唯国家实力论的时代,是一个以武力解决争议的时代。而商鞅能拨开纷繁复杂的干扰,直捣症结的关键,抓住矛盾的根本,足可见商鞅的高明。到秦国后,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终于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强盛的大国。

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其主要内容有: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改革方略。

《垦草令》的实施取得了成效,商鞅进行了第一次变法,内容有:

(一)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法律,轻罪用重刑。

(二)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

(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

(四)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

(五)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扩大了国家赋税和兵徭役来源,为秦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次变法使秦国迅速壮大起来,紧接着进行了第二次变法:

(一)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二)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

(三)迁都咸阳,修建宫殿

(四)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五)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

(六)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这是对第一次变法中“异子之科”法令的补充,也是对社会风俗的规范。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并且为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而且确定了法治的思想。2.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

法家学派在政治理论等方面主张变法革新,要求加强君权,提倡以“法治”代替“礼制”,积极发展封建经济,鼓励“耕战”,而商鞅则将这些思想运用到变法中,颁布《垦草令》,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商鞅细化了许多具体法令,涉及行政管理,地税征收,刑罚制度,运粮制度等。他将法家思想运用实施,一张巨大的网,牢牢地笼罩在秦国之上,深深地渗透在秦国人生活的每一个缝隙。

商鞅强调法治是治国的根本措施,推行连坐制,轻罪重罚,是直接将法家思想的核心实践在变法中,纲举则目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代替了周朝所遵循的以“礼” 为制度的生活方式,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首次出现了以强硬手段保证实施的规则。“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对于法治的实施,商鞅主张严格按法办事,“不以私害法”“善厚而信,刑重而必;不失疏远,不违亲近” “以功授官予爵”“刑无等级”“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

商鞅将“法”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法”不可动摇、不可轻视、不可偏私,只有对“法”能持如此刚毅的态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将他制定的耕战兴国为纲,明细法令为目的执政方式,坚定的贯彻执行下去。为了使“法治”的思想能够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占统治地位,韩非继承和发展了商鞅的“壹教”精神和措施,认为必须使国内做到“言谈者必轨于法”,意思是说要使每个人的思想和言论都符合法家的精神和遵守国家的法律。商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以法治国这一思想的,这为后来法家思想的行成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商鞅也是明确的提出性恶论——法家人性论的基础,而后世荀子、韩非、李斯等法家人物都是基于性恶论继续阐述和发展法家思想。所以说商鞅是法家思想的实践者与奠基者。

商鞅不仅运用法家思想改变了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格局,使秦国强盛起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观的塑造与培养他也将法家的诚信观融入其中,并做出了立木为信这一经典事例,这正是对法家思想运用最好的体现。

纵观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他不仅把法家思想运用在变法实践中,还是通过实践对法家思想的完善者与开拓者,他通过法家思想严格要求自己和民众乃至国家,还将法家思想融入到治国大计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见,他对法家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对我们的启示

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很大的价值。商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以法治国这一思想的,这正是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的发展,虽然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有根本区别,但它仍具有启蒙作用。

相对于现代社会,制订法律,有法可依是现代社会法制建设的关键。没有社会各方面的法律,法律制度无从谈起,法治社会更无法建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古代社会它体现的是专制君主的意志,而在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人民当家作主,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而商鞅在法家文化中所指的法律是礼仪制度和宗法等级制度上升为国家意志而形成的,法律的内容是维护阶级统治的伦理道德,法律只是辅助道德来治理国家。今天中国的社会不再是为了维护君主的意志,而是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的,而是在消除阶级的基础上建立的平等的、民主的、自由的和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为了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必须有健全的法制建设。

商鞅重法的法家思想对我们现代依法治国的方略政策是有其重要的现代价值的。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古代的法家思想与现代的依法治国都有个最突出的特点,即制订明确的法律,按照法律来办事,对犯罪进行惩罚。这就是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对我们最大的启示。

商鞅对法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有不足,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轻罪重罚等,但就如对待其它的传统文化一样,我们必须积极面对古代法家的法治思想对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我们不能在斩断传统的基础上来建设现代法治,而应当采取自觉、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传统,“正如哥德所言,一种传统不能由继承而得它必须被争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转换,确立中国现代法治观,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

参考书目 [1]吕中国.法家的法治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中国文化概论练习题 篇7

1 中国兵乓球文化“本土化”

1.1 物质上的本土化

(1) 比赛战绩。从1926年至今, 在世界各类比赛中, 中国获得的金牌总数约占32%。其中, 中国队多次包揽冠军记录, 获得多枚奖牌, 在国际乒坛中首屈一指。

(2) 技术、战术。技术、战术的本土化, 主要体现在站位姿势、握拍方法;打法类型;获胜因素三个方面。首先, 站位姿势、握拍方法。根据其他国家的站位、持拍方式, 中国创造出自己的站位姿势、握拍方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 两膝微屈, 前脚掌着地 (主要以脚内侧蹬地) , 脚趾轻微用力压地, 脚跟微离地面, 重心置于两脚之间, 上体略前倾、收腹, 持拍手臂自然弯屈, 直握拍的肘部略向外张, 球拍置于腹部右前方, 手腕自然放松, 拍头指向右斜前方, 横握拍的肘部向下, 前臂自然平举, 手腕自然放松, 拍头指向上方, 非持拍手臂自然弯屈于身体左侧。两眼注视来球。其次, 打法类型。科研公关团队是中国乒乓球队的坚实后盾, 其善于洞察乒乓球发展时势, 并研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快攻、弧圈、弧圈结合快攻、快攻结合弧圈等打法。最后, 获胜因素。科研工作者、教练对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等准确定位, 为运动员规划专属打法[1]。

(3) 配备的乒乓球器材。乒乓球器材在竞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可以不断革新推动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中国的乒乓球器材贴有“本土化”标签。运动员可以熟练运用各种器材, 并获得优异的成绩。

(4) 独特的训练方法。中国乒乓球队的制胜法宝之一:独特的训练方法。其将训练经验、实际环境结合打造出独家训练方法。

(5) 后备人才的培养。自1950年起, 中国采用“三级训练网”模式培养人才。“三级训练网”即国家乒乓球队, 省、市乒乓球队, 地方体校。

(6) 乒乓球的普及。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 普及率极高。为提高国人体质国家倡导体育锻炼, 乒乓球项目成本低, 便于开展、普及。

1.2 精神上的本土化

随着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成长, 乒乓精神得以产生、发展, 成为推动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多年来, 中国乒乓球人在党、全国人民的支持下, 用汗水和创新精神积淀成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格言, 比如:“创新才有生命力”的辩证哲思, “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精神境界以及“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国际胸怀等等。这些精神财富不仅是体育精神, 已上升为民族精神, 同时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乒乓球作为国球, 不仅要为全国人民奉献精彩的赛事, 更重要的是乒乓文化和体育精神的传承, 鼓舞和激励各行各业的人们在新时期不断地进步[2]。

2 推动中国乒乓球文化和谐发展的策略

2.1 学会分享

中国乒乓球队, 是中国体育军团的王牌之师, 屡次在国际大赛上争金夺银, 被体育迷们习惯地称为梦之队。中国在乒坛几近处于垄断地位, 这对乒乓球项目的发展极其不利。为不辜负国人的期待, 乒乓球队员、教练在训练的时候将所有精力集中于夺取金牌的目标上, 导致乒无暇顾及乒乓球的普及、市场拓展。中国自身的乒乓人才优势, 导致其他国家根本无法超越。他们采用引进中国球员的措施应对比赛, 本国的乒乓实力并没得到根本的提高。在全球化背景下, 乒乓球更应该如历史中推动外交, 振奋民族精神般发挥影响。中国乒乓球文化应该及时转变思想, 以符合“全球化”发展的要求。中国乒乓球文化应该大气的走出国门, 去扶助其他乒乓球竞技较弱的国家。除了提供理论知识, 还要由宽广的胸怀, 学会分享, 共同成长。众所周知, NBA起源于美国。但是提及NBA, 大家首先会将其定义为世界的。NBA文化的发展是站在国际的角度上, 为全球篮球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乒乓文化也应如此, 去拥抱世界, 将其应有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3]。

2.2 改善人才培养体制

(1) 充分利用学校人才培养阵地。“三级训练网络”产生于计划体制时期, 是为我国乒乓球运动储备人才的主要模式。其以国际、省市、地方储备为主, 几乎利用不到学校这个人才培养基地。科学不断地发展, 时代不断地进步, “三级训练网络”缺陷日趋明显。在后奥运时期, 应贴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把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大阵地。我国多所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高水平的运动员数不胜数。比如:清华大学的跳水队, 东北师范大学的男子篮球队, 临沂大学的啦啦操队等, 都是把人才培养重心放到学校阵地上, 这不仅可以为许多运动员提供平台, 还可以节约人力、物力等资源。

(2) 以人为本。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待遇, 训练环境。同时, 注重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提高自身素质、竞技水平等。在对运动员的培养、管理中, 应做到体教结合, 肯定运动员金牌以外的价值。

2.3 凸显乒乓球文化商业价值

乒乓球文化的发展, 依靠国家买单。中国乒乓球文化应借鉴“NBA”的成功之处, 积极转变经营思想。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乒乓球文化应注重设计、生产、包装“比赛过程”产品。把乒乓文化作为商品运营,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 通过市场调节, 促进其长远发展。另外, 乒乓文化还需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 通过层层管理, 以确保乒乓营销的顺畅。

2.4 进军海外市场

(1) 走出去。很多国家引进外援的做法治标不治本, 本国的乒乓实力仍然得不到提升。要想根除这种弊端, 还得依靠强国扶助弱国。以各个国家的乒乓球水平为依据, 建立连锁乒乓学校, 进行传授乒乓知识、技能。通过海报、游戏、明星等方式, 加大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宣传力度。这样, 既可以引起国外群众对乒乓球文化的重视, 又可以促进乒乓球运动项目普及[4]。

(2) 引进来。在中国建立多个培训基地, 为国外优秀运动员提供训练平台;不断地创新改善乒乓比赛规则, 鼓励国外运动员前来参赛;开展国际乒乓交流夏令营;开设教练辅导班, 提高教练执教能力、素质。

3 结语

我国乒乓球运动处于巅峰阶段, 应准确定位国球发展, 大力弘扬中国乒乓球文化, 通过学会分享、改善人才培养体制、凸显乒乓文化商业价值、进军海外市场三四个策略, 促进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和谐发展。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 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指正建议, 为提高我国乒乓球文化的和谐发展做出重要的共享。

摘要:当前, 我国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斩金夺银, 所向披靡。然而, 中国乒乓球运动取得如此傲人的战绩, 不但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反而慢慢淡出了国人的视野。究其原因, 不外乎缺乏乒乓球文化的支撑。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发展令人倍感堪忧, 其能否顺应体育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是其发展路途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分析了中国乒乓球文化的“本土化”, 提出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本土化”与“全球化”结合的和谐发展之路, 并从学会分享, 改善人才培养体制, 凸显乒乓文化商业价值, 进军海外市场4个方面提出建议, 旨在为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和谐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和谐发展,本土化

参考文献

[1]程禹.后奥运时期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战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3 (1) :42-45.

[2]唐正元, 刘桂平.后奥运时期我国乒乓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探究[J].体育世界 (下旬刊) , 2013 (2) :18-19.

[3]张兆龙.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2 (13) :87, 90.

上一篇:徐志摩语录经典语录下一篇:机场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