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优质小麦生产技术要点简述

2025-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山西省优质小麦生产技术要点简述(精选4篇)

山西省优质小麦生产技术要点简述 篇1

列举了山西省优质小麦生产的三大优势,制定了从品种选择、栽培技术、均衡施肥、耕作制度等方面的主要技术措施,并提出了发展优质小麦生产的几点建议.

作 者:宋长水 刘晓军 Song changshui Liu xiaojun 作者单位:宋长水,Song changshui(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站,030002)

刘晓军,Liu xiaojun(山西省代县扶贫办)

山西省优质小麦生产技术要点简述 篇2

一、主要特征与特性

兰天20号生育期280d左右。幼苗半匍匐, 株高100cm~105cm。穗长方型, 白壳顶芒, 穗长6.23cm~6.28cm, 穗粒数30.8粒~36.9粒。千粒重45.3g~48.1g, 籽粒红色、半角质, 营养成分含量高, 一般含粗蛋白15.05﹪, 赖氨酸0.41﹪, 粗淀粉74.23﹪, 湿面筋23.25﹪, 沉降值29.5ml。

该品种抗寒、抗旱, 强冬性, 高抗条锈病, 白粉病发病率在0.1﹪以下, 是胡川乡冬小麦品种中发病最轻的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期适宜、秆叶茂盛、抗倒伏、整齐度高、落黄性好、高产、稳产、优质等特点, 适宜于山塬梯田地种植, 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胡川乡大部分土壤为黑炉土、黄绵土, 土层深厚, 结构良好、肥力中等, 有机质含量在15g∕kg左右, ph值8~8.5, 具有独特的种植优质冬小麦的有利条件。

二、栽培技术要点

㈠选好茬口, 施足底肥以选用冬油菜、马铃薯、胡麻茬为好, 尽量避免冬小麦年年重茬。由于冬小麦生育期较长、养分消耗大, 所以应提前施足底肥, 一般施优质农家肥45000kg∕hm2~60000kg∕hm2, 磷肥600kg∕hm2~750kg∕hm2, 尿素150kg∕hm2~180kg∕hm2。

㈡深翻整地保墒播种前结合机耕或畜耕深翻一次施入化肥, 用耱耙把田块整平耙细, 有条件的可用旋耕机耙耱, 做到土壤疏松, 从而为机条播打好基础, 提高播种质量, 保证播种深浅均匀, 保证出苗率。

㈢适时精细机播胡川乡海拔高度在1680m~1790m, 当秋季气温稳定通过15℃~20℃、5cm的平均地温为16℃~19℃时为适宜播种期, 应在9月中下旬抢墒播种, 机播种子用量为270kg∕hm2~330kg∕hm2, 保苗525万株∕hm2~645万株∕hm2, 行距20cm, 播量应控制在每行20cm行长播21粒~26粒。播深3cm~4cm, 选用种子用包衣处理, 以达到防病灭虫的目的。

㈣加强田间管理为控制来年杂草与小麦争肥, 秋苗二至四叶时 (一般10月中下旬) 选用化学除草剂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0g∕hm2或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g∕hm2对水450kg~600kg稀释后喷雾。严禁牲畜啃青、刨青、践踏麦田。春季返青后如有些麦田发黄, 应及时追施氮肥, 补充营养;进入灌浆期应及时进行高效磷钾喷施, 促进小麦粒大、粒圆, 增加千粒重;并注意用40%乐果或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2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和吸浆虫, 白粉病普遍率达到5%时用15%粉锈宁可湿粉剂1.2kg∕hm2~1.5kg∕hm2对水750kg喷雾防治。

安徽省优质小麦栽培技术探讨 篇3

系统介绍了安徽省优质小麦的栽培措施及其分类指标.

作 者:王良吉 李楠 商鲁宁 刘春松 作者单位:王良吉,李楠(安徽省合肥市植保植检站,安徽,合肥,230031)

商鲁宁,刘春松(安徽省合肥市农业技术推广培训中心,安徽合肥,230031)

山西省优质小麦生产技术要点简述 篇4

关键词:优质小麦,面包粉,配粉

专用小麦粉是高附加值产品, 能给生产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目前, 国际上专用小麦粉生产发展水平很高, 专用小麦粉的产量已占小麦粉总产量的95%以上, 并且品种繁多, 美国有100多个品种, 日本有七八十个品种。相对而言, 我国专用小麦粉的开发生产起步较晚。1993年, 国家出台了9个专用小麦粉的部颁行业标准。20世纪90年代, 我国面包粉主要靠进口小麦生产。企业为降低采购成本, 应立足于利用当地粮源, 课题组通过对山东省德州市推广种植的十余种优质小麦进行了品质检测, 通过粉质参数分析, 得出用济南17、济南20、9411 3种小麦合理搭配可生产面包专用粉。并在面粉厂专用粉车间各个系统随机取料, 在生产线正常运转的情况下, 从35个出粉口取样进行检测。本研究数据均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得到的, 所得数据及结论如有与文献差异, 可能是所用小麦品种、搭配比例及工艺不同造成的。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材料

美红硬麦、加麦、02-1小麦、9415小麦、济南17小麦、济宁16小麦、山农12小麦、淄麦12、济麦20、9023小麦、9411小麦。

1.2 主要试验仪器

Buhler试验磨粉机;JFZD型电子式粉质仪、JMLD150型面团拉伸仪, 北京东孚久恒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1.3 方法

面粉湿面筋测定采用GB/T 14608-93方法, 面粉降落值测定采用GB/T 14607-93方法, 面粉灰分测定采用GB 5505-85方法, 粉质指标测定采用GB/T 14614-93方法, 拉伸指标测定采用GB/T 14615-93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优质小麦品质指标分析及配麦方案确定

通过对上述几种小麦的粉质参数分析, 济南17、济麦20、9411 3种小麦的吸水率与国外进口小麦相当, 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较进口小麦偏低;延伸性、最大阻力与进口小麦相当, 部分指标高于进口小麦。通过分析, 国产单品小麦的粉质指标与进口小麦有一定差距, 代替进口小麦生产面包专用粉难以实现, 但上述3种小麦互相搭配可以实现专用粉的生产。3种小麦的粉质曲线、拉伸曲线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2.2 各出粉口面粉的检测数据

2.2.1 制粉车间各系统粉流常规指标检测数据

(1) 皮磨系统的白度由2B的72.5%到4B的64.5%;心磨系统的白度由1M的79.1%到8M的56.6%;渣磨系统的白度由1S的77.5%到2S的75.5%;尾磨系统的白度由1T的73.8%到2T的67.2%;说明各系统面粉白度的规律是:前路粉的白度较高, 后路粉的白度较低。

吸水率66.9%, 稳定时间8.3min, 形成时间3.7min, 弱化度67Bu, 粉质99

吸水率59.8%, 稳定时间9.2 min, 形成时间6.03.7min, 弱化度61 Bu, 粉质113

吸水率58.3%, 稳定时间12.9 min, 形成时间3.3 min, 弱化度39 Bu, 粉质120

(2) 皮磨系统湿面筋含量由1B的40.2%到4B的51.7%;心磨系统湿面筋含量由1M的28.9%到5M的35.2%, 后续心磨湿面筋有所下降;重筛粉由D1上的84%到D3下的95%;说明各系统湿面筋含量由前路向后路呈上升的趋势。

(3) 皮磨系统的灰分由2B的0.67%到4B的1.23%;心磨系统的灰分由1M的0.47%到8M的1.96%;渣磨系统的灰分由1S的0.52%到2S的0.59%;尾磨系统的灰分由1T的0.89%到2T的1.43%;说明各系统面粉灰分的规律是:前路粉的灰分较低, 后路粉的灰分较高。

2.2.2 制粉车间各系统粉流粉质特性检测数据

(1) 皮磨系统的吸水率由1B的58.2%到4B的70%;心磨系统的吸水率由1M上的63.8%到8M的80.4%;渣磨系统的吸水率由1S的59.3%到2S的61.1%;尾磨系统的吸水率由1T上的65.1%到2T的67.2%;说明各系统面粉吸水率的规律是:前路粉的吸水率低, 后路粉的吸水率高。

(2) 从表1看, 在皮磨系统中, 面粉从1B到3B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逐渐增高, 而4B有所下降;皮磨系统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较长, 并随系统从前向后有增加趋势, 从前路到后路会逐渐增加, 面团形成时间直接影响面粉的焙烤性质, 面团形成时间越长, 制作的面包体积越大。稳定时间的长短反映面团的耐搅拌能力, 即对剪切力的降解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时间越长, 面团的韧性越好, 面筋强度越大, 面团在制作成品过程中越容易被操作成型。心磨系统和尾磨系统面粉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不十分明显。

2.2.3 制粉车间各系统粉流拉伸特性检测数据

(1) 皮磨系统面粉的拉伸面积由1B的144 cm2到4B的224 cm2, 说明后路皮磨粉的面筋筋力高于前路皮磨粉;心磨系统面粉的拉伸面积以5M的133 cm2为最高, 8M下面粉的拉伸面积最低, 说明前路心磨粉的面筋筋力高于后路心磨粉。而且从表4可以看出, 皮磨系统面粉的面筋筋力高于心磨系统, 渣磨系统面粉的面筋筋力居于中间。

注:济南17 35%, 9411 30%, 济南20 35%

(2) 皮磨系统面粉延伸性由1B的182 mm到4B的234 mm;心磨系统面粉延伸性最高为157 mm, 从表4分析各系统面粉延伸性由高到低顺序为:皮磨粉、尾磨粉、心磨粉和渣磨粉。

(3) 拉伸阻力表示的是面团的强度和筋力, 从表4可以看出各系统面粉的最大拉伸阻力, 皮磨系统由1B的666Bu到3B的929Bu, 4B为750 Bu;心磨系统3M1上最高为696Bu;渣磨系统1S为700Bu, 2S为633Bu;尾磨系统1T下596 Bu, 2T下510 Bu;可见, 各系统面粉的最大拉伸阻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皮磨粉、渣磨粉、心磨粉和尾磨粉。

3 结论

(1) 前路粉的白度较高, 后路粉的白度较低;前路粉的灰分较低, 后路粉的灰分较高。

(2) 前路粉的吸水率低, 后路粉的吸水率高。

(3) 皮磨粉延伸性好、弹性差, 有利于面团的整形操作, 从而使制成面包体积小;心磨粉延伸性差、弹性好, 面团韧性强, 限制面团膨胀, 导致产品体积小;渣磨粉延伸性、弹性适中, 重筛粉与皮磨粉品质相似。

(4) 在用国产小麦生产面包专用粉时, 在保证面包粉的灰分、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降落数值等指标的前提下, 应根据各出粉口面粉的检测指标, 并根据产品的品质要求的基础上, 建议选择1B、2B、3B、1M、2M、3M、4M、5M及渣磨粉、重筛粉, 并合理选择各粉流的比例。

上一篇:医生的岗前培训的总结下一篇:厦门市经济发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