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示范课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优秀教师示范课(共12篇)

优秀教师示范课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深入开展新课堂教学,创建务实高效新课堂,在学区领导的布置下,在学校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中,通过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让广大教师对学校课堂改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尽快把握先学后教——洋思教学经验的操作程序及课堂理念,以便及时应用到课堂上,提高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二、示范课陈述:

本次示范课展示活动,于2011年9月22日上午有王丽燕老师登台献课,数学1节。下午有郭俊霞老师上语文一节。

(一)特色亮点:

1、课堂教学改革精神体现非常充分。

“自主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理念,课上的以学生为本、积极发动学生的做法体现了从理念到操作上的成熟变化。这不仅仅是我们从操作层面上的技巧更科学、更灵活,而是老师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从根本上发生变化了,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

2、自主学习课堂的基本操作程序业已成熟,已形成我校课堂模式的特色。这种自主学习课堂的操作模式在本次活动中得以全面的操练和完善,课堂环节已形成固定模式。

预习反馈:通过上节课布置的预习题目、同步学习题目、作业、课前报告等来进行检查反馈。

目标展示:通过ppt展示、学生示范朗读、学生齐读等形式使得师生对本节课内容了然于心,清晰明确。

自主学习:通过阅读课本、辅导材料或教师提供内容圈点勾画,进行有效地信息输入。

合作讨论:学习小组、同桌结对共享学习成果。

竞争展示:口头、板书、表演、辩论等形式进行展示。

即时评价:学生和教师双重评价。

权威总结:由教师进行总结,也利用学生进行总结。结合学习目标。

达标检测:利用学案、同步学习、大屏幕展示等形式进行达标测试,反馈教学目标。

作业布置:巩固性和预习性作业。

3、兴趣导入、兴趣课堂成为教师努力追求的方向。

注重了通过兴趣引题,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运用活动竞赛、实物展示、故事讲述、图画讲评等各种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强烈求知欲,激活课堂。在这个环节,多媒体课件运用比较好。

4、教师评课情况:

注重了对教师课堂上学生关注程度的评价;注重了对执教者课堂目标设计的评价。表现出了对优秀课堂中师生默契配合策略的学习态度。

(二)存在问题:

把课堂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教师的讲的过多不是操作问题而是思想问题。对学生不信任,不敢放手学生。要激发学生能动性,积极思考。

三、下一步方向:

继续完善、坚持自主学习课堂的学习方式,放开课堂,教会学生学习。继续探索研究自主学习课堂的高效、科学的操作模式。

高臾镇西玉曹学校

优秀教师示范课 篇2

关键词:教师能力,民族传统,素质教育

在国际上, 经常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领导人、社会各界人士穿着具有浓厚本民族特色的服装出席正式场合, 向世界展示本民族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经过数千年的演绎和摒弃逐步发展到今天的。它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源泉。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严谨的道德规范, 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基础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是体现一个民族是否能够兴旺发达、不断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周恩来说过 :“只要凡是从我们民族的特点出发, 打定自力更生的主意, 我们不排外, 但必须提倡民族化, 以民族的教育激发民族的无限活力和创造力。”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命既包括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恩情怀, 又包括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这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培养目标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 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一目标明确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结合这一目标, 教师在具体教育过程中, 应抓好以下环节:

一、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文化的使者, 当代中国教师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 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继承者、主要传扬者、理性反思者、当代诠释者。教师首先应该努力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因为教师的文化修养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中能否把学科知识教学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 关系到能否使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实现双赢, 关系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文化传统是内在于人心的东西, 是一个民族社会在精神上的反映, 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爱好、兴趣、气质、性格、情操等特征及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是对当代中学生来说仍具有影响力和支配力的内容。

教师要加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要有基于理性的强烈民族文化责任感, 强化民族文化认同, 从整体上提高自身的民族文化修养, 弘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一位教育家说过 :“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 你才能教育别人。”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必须要热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有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 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和文化素养。教师只有具备了对中国传统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才能内化于心,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然流露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 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和情操上的升华 ;也才能外化于行, 从衣着到谈吐, 从行为到思想, 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做表率, 发挥榜样和示范作用, 使学生产生自觉实践行为,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同时也自觉保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教育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有修养的教师往往容易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尊重, 学生也会因亲其师而信其道, 并把老师作为自己的榜样, 努力使自己成为想老师那样受人尊重和爱戴的人, 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 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 这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利用课堂的教学活动, 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教学中应把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有机结合, 有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 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好每一堂课的时间, 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这里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实力, 将教学内容讲透、讲实, 充分挖掘课本中蕴含的传统道德教育因素,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就思想政治课教学而言, 贯彻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思想, 根据新课程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增加了《文化生活》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 普遍存在着重考纲知识本身, 而轻知识的内涵和对人格完善的问题。

作为学科教师, 要利用课堂教学活动精讲教材, 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情景, 一方面在教学内容讲解过程展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 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渊源流长和博大精深 ;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才能使外因作用于学生的思想,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学生,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 在《生活与哲学》中复习“发展的观点”时, 笔者针对当代中学生重视西方文化轻视民族文化, 重视过洋节而轻视民族节日的现象, 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内容提出问题 :怎样用发展观点看待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我国古代青铜瓷器艺术、书法艺术、园林建筑等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科技成果, 让学生为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而震撼 ;接着展示近代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和中华文化的衰微, 激发民族自强的强烈情感, 适时提出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学生一定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最后让学生概括出其中的发展观道理。这样, 既教会学生运用发展观点, 特别是其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辨证统一原理分析问题, 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

又如, 在复习“矛盾具有特殊性”中“同一事物在发展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层含义, 结合分析我国的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不同表现, 使学生既学会了原理的运用, 又进一步理解了我国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是民族发展长期历史的积淀, 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随时代的变化而日益丰富, 激发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续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三、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 滋润传统文化因素

杜甫的《春夜细雨》中“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本意是指“好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 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这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说明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基础教育阶段,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使之通过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不仅能够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 增强劳动技能, 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 有利于提高审美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所以, 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 还可以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 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观看视频、组织辩论和小品表演等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搜集案例、名言、谚语、遵纪守法事例等, 使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借以认识民族的根, 认识文化的意义, 自觉地关心传统文化, 切身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道德教育的力量及意义。

一般而言, 每年的不同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有不同的特点, 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把相关德育要求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比如 :三月份的学雷锋活动, 教育学生助人为乐、服务群众, 发扬“螺丝钉”精神 ;五月份的青年节活动, 教育学生继承光荣传统, 发扬五四精神, 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九月份的教师节活动, 教育学生尊师重教, 弘扬科学精神,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十月份的国庆节活动, 教育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立志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十二月份一二·九运动教育活动, 教育学生自立自强, 反对外敌入侵和一切西化活动, 为我们民族的振兴献计献策。同时, 结合我国传统节假日的放假安排, 如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引导学生了解该节日的由来和纪念意义, 有利于增强民族情感和民族凝聚力。

高级教师示范课观后感 篇3

听课、评课的真正目的是教师间的学习、交流、借鉴和反思。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听课、评课还能很好地借助别人的长处和亮点,反思自己的教学,吸收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自己的课堂实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近日,我听了本校伍老师的一堂地理示范课,课题是《拉丁美洲——政区和自然环境》,这堂课呈现出了许多亮点:

1.教学设计。教案规范、新颖,有创意。教师准备教什么、学生准备学什么,在教案中一目了然。不仅如此,还就组织教学和学生探究性学习做了有益的探索。教案设计中,教师的教法和实施策略,清晰到位,并对学生如何完成学习任务、采取什么学习方式也有明确要求。我对教案设计中的能力目标尤为感兴趣。其中有增强学生学习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为提高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让学生养成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小结的学习习惯等,让我耳目一新。这既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保证,又是我校“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也紧扣了课程改革的方向。

2.教师的教学态度。集中表现在对学生的关注,体现了为师者的爱心,课堂中对自己角色的定位,呈现师生间朋友式的平等。

3.教法中的最大亮点。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运用科学、合理的提问和设疑,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教法的运用还体现出了较强的时代感和学生的课堂需求。对拉丁美洲的气候特点、类型以及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能通过师生互动、板书、多媒体运用以及清晰的叙述,表现出很强的逻辑性和课堂效应。整个一堂课,无论是听课者还是学生,不疲不累,回味无穷。

4.语言表达。真诚、细腻,准确、清晰,逻辑性强。

5.多媒体应用。规范、高效,且有色彩感、动感,清晰、漂亮。画面折射出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丰富和扎实,反映了任课教师较强的驾驭地理学科的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现代教育媒体操作技能。

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堂中几个小故事的表述,缺乏语言感染力。二是教师语调很平淡,少有抑扬顿挫,教师的授课激情和语言幽默感尚需加强。三是授课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时间的把握出现差异,以致拖堂7分钟。四是如何在单位时间内更好地发挥语言精练、准确的特点,用最少的时间发挥最大的课堂效益,是执教者今后需要进一步总结和反思的问题。

任何一堂课不可能十全十美,瑕疵的出现是正常和难以避免的,关键是看听课、评课者能否从课堂中学习经验,汲取精华,反思问题,总结提高。我希望更多的教师除了参加本学科的听课、评课外,还能积极地投身到跨学科的听课、评课中来,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学习、借鉴、沟通和反思的良好学术氛围。让45分钟课堂,变成师生留恋难舍的场所,变成教师们心仪和享受的地方。我相信,通过听课、评课活动,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将会在广大教师的参与和交流中得到进一步落实和丰富,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的又一道亮丽风景。(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

优秀示范课观后感 篇4

2010 年 10 月 13 日上午,我校汉语教师在汉语办公室,观摩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光碟,两位老师成功的教学受到了观摩老师的一致好评。这两位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特点如下:

一、课堂流程清晰流畅。虽然课堂容量很大,但是所有的关于重点词句、修辞的使用、合作学习、提炼信息等都有所体现,而且不牵强。

二、朗读指导到位,课堂情感氛围浓厚。从老师的激情澎湃的讲话,到学生整齐有感情的朗读,不时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听众。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教师和学生都在一起朗读。

三、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紧密。按各种题材按课文的某些段落为样式的仿写,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在课堂上都有所体现。

四、浓厚的语文味儿,这个点是教学中非常重要而又很难做好的。在学生齐读《迢迢牵牛星》,教师引导学生去想象牛郎织女的生活,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分享着潜移默化,具有润物细无声之效。

五、设计新颖。既是教者的思路又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这种构思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示范课,有学习性、推广性两个特点。示范课的执教者

是高级教师或优秀教师。示范课的展示,目的是让更多的年轻教师学习、受益,让听课者借鉴和吸收高级教师和优秀教师教学中的经验、特色和创新,示范课还能促动高级教师、优秀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层次,推广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扩大学术影响。

听课、评课的真正目的是教师间的学习、交流、借鉴和反思。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听课、评课还能很好地借助别人的长处和亮点,反思自己的教学,吸收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使用于自己的课堂实践,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骨干教师示范课记录 篇5

为了引领数学教学,给教师们一个良好的课堂示范,我校举行了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学校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盛国军老师主讲了四年级数学课《乘法分配律》,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巧妙渗透德育教育,注重抓住训练重点有效训练,使学生获得新知,提升技能。盛国军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数学课《用除法解决问题》,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学生通过摆、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教师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建构。在数学中发展学生智慧、形成学习能力,听课教师通过填写“评课记录”的形式,细致地总结出课堂上的亮点。

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有利于骨干教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好的示范和意义引领作用,其他教师通过听课、评课,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学校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长 发 小 学

“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记录

骨干教师示范课安排 篇6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改进程,加快课改步伐,真正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我校于3月5日至3月13日逾期两周的时间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二、课堂要求:

在备课、讲课的过程中,要认真学习和践行教研室下发的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并力争体现以下方面:

(1)学生语言表达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有目的的、规范化的指导。

(2)学生课堂中良好习惯的培养。

(3)课堂教学中体现“四动”,即: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动笔写。

(4)“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变革。

二、活动地点:

阶梯教室

三、参加人员:

全体骨干教师及相应年级和学科的教师

四、活动安排表

见附表

1五、活动要求:

1.骨干教师上课前提供纸质教案4份。

2.同学科、同年级段教师要积极参加,记好听课笔记,(新任教师要打破学科和年级界限,尽量调课去听)

3.上课教师要把教案电子稿发给田小静主任。

附表1:

优秀教师示范课 篇7

同一种技术动作的教学, 课件示范的动作对比性要比教师示范强。由于教师的示范水平有限, 学生能够了解到的只是教师本身所具有的运动能力水平所展示出来的动作, 而课件示范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最喜欢做跳远运动的示范, 可学生经常领悟不了, 或者领会错教师的意图, 那是因为学生受观察角度和教师示范运动距离的变化, 不能够全面观看教师的全部示范动作, 而教学课件就可以从多角度、全方位持续跟踪动作的运动变化过程, 而且可以展示不同运动技能的人的示范, 让学生在对比中领悟动作要领。

课件示范资源广泛, 更便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无论是素质教育, 还是新课程改革, 都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件示范无疑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力推手。课件示范可以不受时间限制, 学生什么时候有学习需求, 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设备进行。同时,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 也是一个学习资源整合的过程, 既是增减, 又是创造。制作好的课件信息只要不被删除, 就会持续存在下去, 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里反复观看。课件示范还可以通过播放技术达到慢放的效果, 可以通过慢放或者定格观看和领悟, 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变革, 光与影的变化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可视性, 增强了教学效果, 扩大了课堂容量, 在一定程度上使课堂变得灵动起来。但是, 毕竟课堂不是舞台, 它承载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运动技能的增强、运动素养的提高不是几个简单的分解动作所能承担的, 传统的教师示范授予学生的不仅是动作, 更是一种运动精神。

教师示范要求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各方面的标准, 教学示范是体育教师最重要的教学能力之一。在体育教学中, 语言表达和文字讲解无法解决的问题, 就必须通过教师的示范实现, 因为再精确的讲解不如示范一遍效果明显, 如幼儿园的蒙特梭利教学法中的走蒙氏线, 就是通过儿童不断地模仿动作, 达到身体和四肢的平衡, 这有力地证明了肢体运动直观示范是最好的体育教学手段, 因此, 教学示范在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只有体育教师本身拥有了较高的运动能力, 掌握了正确的运动技能, 才能够给学生作出正确的示范, 才能够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和讲解课件内容。

教师示范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示范动作易于掌控, 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使用不同的示范, 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地给出恰当的示范。如完整示范、分解示范、纠错示范等教学指导示范, 每种示范都要找到教学契机, 给学生建立动作印象需要完整示范, 讲解技术动作需要分解示范, 学生练习中教师指导需要纠错示范。教师示范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练习水平给予不同重点的指导, 如对运动技能掌握比较快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其发展技术, 并给予提高成绩的练习建议, 对动作掌握比较慢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其学会动作, 让其能够正确做出动作。教师的指导示范还能够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课堂学习内容和以后的教学计划做出及时的调控, 利于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安排教学计划。

教师示范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树立教师威信。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亲”不同于血缘, 是建立在学生对老师权威的模仿与崇拜的基础上的, 如“事件效应”和“名人效应”就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和效仿心理。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应当是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运动权威, 年级越低, 学生对老师的效仿心理就越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优秀示范最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有一种能够像老师一样做得精彩的期待。学生对教师技能的崇拜也将会转化为对教师个人的崇拜, 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激发学生主体性的情况下, 学生在学习心理上会感觉有所依靠, 对自己的成功学习会充满信心。

教师示范有利于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 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信息需要多向传递和交流, 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围绕同一目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这种传递和交流。教师亲身的示范对学生感觉器官的刺激是截然不同于其他事物所展示信息的刺激, 这种交流可以使学生了解和信任教师, 感受教师的关怀和慈爱, 有利于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师下水作文的示范作用 篇8

关键词:下水作文 老师 示范

老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时刻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为此,笔者在写“下水”作文时有意识地打造开头结尾,使其富有文采,能够吸引学生,从而引导学生也这样做,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在“下水”作文《鲜花也要欣赏绿叶》开头中笔者这样写到:“无论再美的鲜花都离不开绿叶,无论再蓝的天空也离不开白云,无论再骁勇善战的将军也离不开士兵为其拼死效命。因此,鲜花也要欣赏绿叶。”在结尾中这样写到:“因此,即使你是贵为百花之王的牡丹,也要学会欣赏绿叶;即使你是湛蓝无比的天空,也要学会欣赏白云;即使你贵为骁勇善战的三军之主,也要学会尊重普通士兵的生命。毕竟,鲜花离不开绿叶。”在《人不能忘本》一文开头中笔者这样写到:“秋风起,寒气逼来,落叶归根;夕阳下,天渐昏黑,鸟兽归巢穴;暮年到,思乡心切,回归故里,叶落归根。这些就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人不能忘本。”在结尾中这样写到:“人不应该忘本,要记住自己的根何在,自己的家何在,自己的祖国何在,时刻不能忘记家,时刻不能忘记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这些作文话题和学生的作文话题相同,写这些作文的人又是自己的老师,对学生来讲这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再加上笔者悉心打造的开头结尾,无形中就给学生的写作树立了榜样,这时教师写“下水”作文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通过这样的实践,有不少学生就注意了开头结尾。下面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一学生在《从改变自我做起》开头中写到:“天空一改连日的愁眉苦脸,于是天空显得更加深邃、蔚蓝。于是万物似乎也有了颜色,窗子明亮了,水更加清澈了,小草也更加有生命力了。”在结尾中这样写到:“看吧!天空改变着自己的脸色,于是万物也随之改变,变得富有生机;花儿在不同的时间变幻着不同的颜色,改变着人们的视觉感受,于是人们感到花儿的颜色真丰富,生活在这世上真是一种享受,于是人们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工作、学习中。那么,你呢?还等什么呢?改变自己从现在做起吧!还周围一个微笑,周围会给你一个更灿烂的太阳。”还有不少学生也有类似的开头和结尾。这些学生的作文明显是受到了“下水”作文的影响。

每次写“下水”作文,笔者都在审题、立意上大动脑筋,重点选材料,找出材料的最佳立意,然后再分析运用材料。这样教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作文批改和评讲时就更有针对性,指导学生作文才会游刃有余。在写《扬长避短,铸就成功》一文时笔者选出的材料如下:⑴鲨鱼没有鳔,却能凭借极快的速度潜入水底捕食猎物,成为海里最危险的动物之一。⑵狼狈为奸的故事,发挥了狼的前腿长和狈的后腿长的优势,奔跑的速度大为提高。⑶日本资源匮乏,但它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发展技术型对外产业,一跃成为亚洲强国,世界强国。⑷有一外国小男孩,学习成绩非常不理想,退学后小男孩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园艺工作,最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园艺师。⑸田忌赛马,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取得了比赛的胜利。⑹一代国学大师钱钟书考大学时数学不及格,但其古典文学底蕴深厚,记忆力超群,后来成为著名的国学大师。⑺陈景润大学毕业后教学成绩平庸,后转为理论研究,才有了歌德巴赫猜想的成就。⑻葛优当年因长得丑而未考中电影学院,后成为电影明星。选出这些材料对学生写作文来讲绰绰有余,但通过写“下水”作文向学生分析讲明什么样的材料是较好的,可以拿来用,什么样的材料是一般的,要淘汰。在“下水”作文中笔者就只用了⑵⑷⑹⑺这六个材料。为什么呢?要向学生讲明:⑵这个材料是个典型材料,非常符合立意,用它来论述自然界的道理“动物都会扬长避短”,同时也为后文作铺垫,引出“更何况人呢”这一层意思。用⑷⑹⑺这几个材料,既有古今中外的事例,也有国内各个领域的事例,涵盖了科技、文学、园艺、体育、演艺等各个领域,从而使论证更广泛更有说服力。

通过教师选材这一关的示范训练,学生明白了要多选材料并从中进行筛选,从而组织起自己完整严密的论证体系。学生的作文实践也取得了很大成功,特别是论述道理要从自然界过渡到人类社会这一方面,这一点几乎每位同学都做到了。

教师通过写“下水”作文,的确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教学的效果,所以,作为教师必须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

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反思 篇9

苇莲苏中学------韩丽英

一.成功之处(1)紧扣语言展开教学

本文之美莫过于节奏分明,铿锵有力的语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范读与学生齐读,让学生鲜明感受到语言的神奇魅力,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而象征手法和句子修辞手法的探究,则进一步引导学生体悟作品主人公急风骤雨般的爱憎情感,在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情境中,与主人公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起学生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也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掌握抒情的技能。

(2)教师感情充沛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有意识地将自己与屈原同化。我以读为旋律,融声音、表情、姿态、手势为一体,造成一种热烈的氛围,作用于学生行为,飞扬学生的情绪,产生课堂情感效应,取得最佳示范效果。

(3)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分层教学法,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提问,让好、中、差三类学生都得到学习的机会,都能获得自己满意的成就感。特别是对学困生,当他们回答不下去时,我及时给予适当点拨与有效引导,让他们有继续下去的可能与信心。

二.不足之处(1)教学设计不够优化 指导学生分析完几个句子的深层含义后,我接着让学生找出一些句子具体说说课文使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结果前后句子多有重合,因为表达效果大同小异,所以这两个教学环节有重复之感,这是我教学之前所没有想到的,这可能是本节课最大的败笔了。

(2)没有注重生成

当我提问一位学生“本文既是雷电颂,那么‘光明呀,我敬仰你’一节是否多余?”时,学生说:“多余。”再问原因,答曰:“与主题无关。”我说了一句:“ 言之有理。”就让学生坐下了。现在想想,我浪费了多么宝贵的生成资源啊,如果我能启发学生光明是风雷电的最高形式,赞美风雷电就是歌颂光明,那么他对课文的理解一定会更进一步。

(3)教学带有功利性

本文体裁为戏剧,上课前我一直纠结于要不要给学生介绍点戏剧知识,介绍吧至少需要五六分钟,不介绍吧又担心有碍学生理解课文,到后来一想反正考试又不考什么戏剧,干脆不讲。等到分析课文,我就后悔了,但如果学生能明了文章开头的舞台说明,知道屈原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仍坚持战斗,该是多么受鼓舞呀!

三.今后教学策略

(1)备课要更加仔细,考虑问题要周全。

听骨干教师示范课有感 篇10

山亭区冯卯镇中心小学罗翠

2014年4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亭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观摩了3节示范课,聆听了刘主任和尹老师的讲座,使我深刻地感受到骨干教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看到这三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的魅力,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教师的引导就像指挥家的指挥棒牵引着每个音符一样,牵引着学生的思维„„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首先,通过听课,可以看出骨干教师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在知识的深度和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都很好,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而且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整堂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充分体现了骨干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娴熟的课堂驾御能力,这些正是我应该认真学习的。

其次,从教学过程上看,各位老师备课都很认真,讲课思路清晰,基本功扎实。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看,各位老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又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和加工,反映出他们运用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都比较强。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从教学手段上看,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并且用的恰到好处,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本次授课教师所制作的课件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授课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既形象又生动。在教学方法上,都能量体裁衣,教学方法多样化。

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做到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例如:两位刘老师讲《水》这一课,环节层层紧扣,难度层层递进。她们用简洁严谨的语言,通过抓中心句、中心词等一步一步的引导孩子。在抓中心句时,方法灵活多样,有的抓数据,有的抓动作,还有的抓感受。她们舍得花时间,抓本质性的东西,在落实基础内容后进行拔高。做到了人为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再如:房老师教《鸟语》这一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的确做到了水到渠成。她每让学生读一段就板书关键词,弄清每段的内容,然后连起来,学生在自然就知道课文主要内容了。还有房老师在字词教学上处理很好,她让学生按部首分类,然后抽出典型的字指导书写,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房老师一步步引领,让我们知道了第一课时到底该干什么。可以说,她们在教学风格上各有千秋。我应当多吸取她们的长处,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这些示范课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受益匪浅。每堂课都有闪光的亮点供我学习、借鉴,我要吸取其精华,尝试着运用到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平时一定要多学习课改新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精心设计课堂,利用新理念指导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它成为学生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高效示范朗读 篇11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A-0082-02

朗读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关于朗读,《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区别仅仅在于“学习”、“用”、“能用”这几个字上,然而,要让学生从学习模仿到正确使用,最后转变为“能用”,其实质是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形成这个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也是小学生朗读能力形成的主阵地。那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教师如何才能实现高效示范朗读呢?以下是笔者对此的认识。

一、教师本身要具备范读的能力

首先是正确,这是教师范读最基本的要求。何为正确?拿低年级的朗读来说。就是正确读准每一个字,包括正确区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轻声音、儿化音,懂得区分一些字的变调处理,正确判断通假字的读音等。如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有一句“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是个通假字。到底是读“xian”还是读“jian”呢?联系当时的背景得知,词人在夜行中,过了溪桥一拐弯,社林边那间熟悉的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他感到喜出望外。这里说的是“茅店忽见”,而不是“忽见茅店”,是忽然出现的意思,所以这里应该读通假字的音“xian”。

其次是流利。关于流利,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是这样判断的:不漏字,不添字,不回读,不重复,不颠倒,对于一些长句子懂得正确断句。除了正确、流利以外,根据文本的要求和课堂的需要,老师的范读,最好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而“有感情”,在不同的年级,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在低年级,“有感情”只要求读出合适的语气,把句子正确的意思读出来。而在中高年级更多的是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读出自己心中的体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可见,在中高年级,“读出自己的体会”应该属于“有感情朗读”的范畴。

二、教师应明确高效范读在上课前后的工作

(一)课前熟读深思,做到心中有数。以《泊船瓜洲》古诗为例。课前教师首先要把这首诗读通读熟,这首诗字数不多,但却包含了5个多音字,分别是泊(bo)、间(jian)、数(shu)、重(chong)、还(huan)。就拿“间(jian)”来说,如果读成平声。就会损伤音节和谐的效果。另外朗读古诗时还应注意停顿,一般而言,七言古诗的停顿为2/2/3,结尾的三个字,根据语意可以作一字一顿处理。在感情基调的把握上,这首七绝即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朗读时应边读边想象,把这种复杂的心理读出来。后两句以景写心,作者心中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正象征了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

可见,读诗不仅仅要读出文字表达的意思,还要读出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要达到这些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还要备学生,预设学生在朗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还要备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为了更深入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教师还应该备教育的资源,如作者的生平、写作的背景等。

(二)课中有的放矢。把握范读的时机和尺度。在课堂上,教师应把朗读的机会让给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教师应该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范读呢?第一。在学生感知初读有困难时,教师应范读,主要达到使学生正确朗读的目的。第二,在学生遇到长句子或难理解的句子时,教师应范读,范读的目的是教给学生正确停顿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第三。在学生不能读出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文本不能正确解读的时候,教师应范读。如《落花生》中的句子,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表面看起来,父亲在赞美花生,实际上父亲是借花生教育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进士出身,是位爱国诗人,也是位颇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曾率领台湾人民苦撑危局,死守孤城台南。他将多年积蓄全部充作官饷,坚决抵抗日本的入侵。台湾被日本侵占后,他不愿当亡国奴,就携眷属搬到祖籍福建龙溪。在许地山十四五岁时,许南英出任广东省三水县县令,全家住在衙内大院里。他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许地山的母亲建议开辟出来种花生,这就是课文中所写的事。可见,许南英说这段除了教育子女之外,也是他当时心境的一种写照。所以,教师在范读时,应该读出父亲当时说这番话时的语重心长和复杂的心情。

(三)课后总结评价,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要使课堂上的范读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课后教师还应做好总结、评价和反思的工作。

一是总结朗读的方法。比如拼音教学,平舌音和翘舌音“z”和“zh”的区别就需要教师示范并总结朗读的方法。否则,学生朗读不得要领,必然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是通过课堂评价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要准确得体,以鼓励为主。一位教师在范读后,抽查了一名学生起来朗读林海音的《窃读记》:“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学生读得很投入,教师评价:“我从你的朗读中体会到了作者当时那种对读书的渴望和窃读时既快乐又惧怕的复杂心情,你的朗读比老师刚才的示范还要好,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这位老师的评价既指出了学生朗读的成功之处,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肯定,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朗读的热情,连其他的同学也跃跃欲试了。其次,教师的课堂评价语应因势利导,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如一名学生在朗读四年级上册《触摸春天》时由于紧张,读得不是很流利,教师鼓励他:“你的读音很准确,如果你朗读时能克服紧张的心理,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一定能读得很流畅,一点也不磕磕绊绊。”接着,老师先引读,学生接着往下读,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三是反思在示范朗读方面的得失。以便积累经验,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不断提高教师示范朗读的有效性。

三、高效范读应注意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实现高效范读,除了要具备应有的能力,懂得上课前后的具体操作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不同,范读的方式方法应不同;文章的体裁不同,范读的要求亦应不同。如:说明文应读得正确、流利,抒情散文应读出情味,诗词古文应读出节奏,等等。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实现高效示范朗读,除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外,方法不胜枚举。教师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课文内容、学生实际的求知心理等,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以提高自身高效范读的能力,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和语言素质,让学生逐渐形成“读中感悟”的能力。

教师自主发展示范学校的探索 篇12

一、顺应形势, 立足校情

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坐落于文脉千年流长的海州古城内, 前身为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海州中学初中部, 校园为原海属地区第一高校海州师范学校的百年名苑, 是市教育局的直属学校。百年栉风沐雨, 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办学传统, 也形成了良好的教师发展文化,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

新的时期, 随着城市东移、学校生源结构变化及学校布局的调整, 教师的自主发展和提升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如部分教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 青年教师一师难求, 部分教师进取心不强, 教师群体的组成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等。

二、反思问题, 寻找出路

针对以上问题, 学校深刻反思了问题的根源, 尝试寻找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出路。近几年学校调出数十名名特、骨干教师支援兄弟学校办学, 稀释了学校名特、骨干教师的比例。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 竞争压力较小, 与直属兄弟学校相比, 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导致部分教师专业发展懈怠。学校的教师主体来自于海州中学初中部与蔷薇中学, 两个学校的文化氛围有着很大的差异, 教师惰性容易产生并弥散。职称难评, 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阻力。

三、采取措施, 促进发展

学校立足校情, 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 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一) 完善机制, 加强领导

为确保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该校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 按照整体协调、分工合作的原则, 确定了师资处、教务处、教研处、工会以及教研组的职责和任务, 做到职责分明, 任务具体。其中2014 年9 月成立的师资处专门研究和管理教师自主发展, 统筹规划各级、各类教师的专业发展。健全的组织机构, 整体的协调, 明确的职责, 规范的管理, 常态的监督为确保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提供了组织基础。

学校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 《教师自主发展规划》, 确立了学校的教师发展战略, 明晰了教师发展的思想、路径和方法, 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在每年年初的教育、教学经费预算中, 优先考虑教师专业发展, 留足份额。进一步完善外出培训制度, 分批次、分层次、有计划地派教师外出研修, 使培训成为教师最大的福利。鼓励在职研修, 制定了学历提升奖励政策。制定了定期表彰和激励制度, 每年教师节表彰一些优秀教师, 给予“优秀园丁”“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感动海实十大人物”“感动海实十大团队”等荣誉称号。

同时, 学校积极推进教师自我评价, 建构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超越的发展机制。常态化组织学生、家长满意度测评, 综合运用教师互评、行政评价和学术组织评价等多元化教师评价方式, 并使之与职称、评优、绩效考核、岗位设置等挂钩, 激发了教师的工作活力。

(二) 前瞻引领, 搭建平台

教师的自主发展需要教师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也需要学校基于全局的前瞻性引领, 需要学校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只有在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 教师的主动发展才能够更自觉、更高效。该校在六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是实施四大工程, 打造三支队伍。以“师德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读书工程”为依托, 以打造“干部、班主任、教师”三支队伍为主线, 多措并举, 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其中“青蓝工程”通过精细化管理加快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 通过学习、观摩、展示等活动, 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使青年教师做到半年入门, 一年过关, 三年成骨干, 五年成砥柱。

二是建立校本化的人才培养梯队。以市教育局高层次人才“333”工程为依托, 成立了校人才培养“333”工程 (教师系列和班主任系列) , 建立学校的人才培养梯队, 使学校骨干师资力量始终后继有人, 充满后劲。

三是以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素质提升。新时期的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 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结合力, 能够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学校在日常的教学中,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积极探索实施“绿色生态”课堂教学的高效形式,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在注重提升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同时, 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和综合能力。本学期, 学校每周五下午在七、八年级实行选课走班活动———“自由周五, 快乐时空”, 七、八年级学生及教师全员参与, 通过参与, 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提高, 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四是建立学科教师发展共同体。学校成立了学研中心, 定位为学科教学研究中心、集体智慧交流中心和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为了扩大教师的阅读视野, 学校每年投资数万元为教师订购各种教育教学书籍资料。同时, 在学研中心实行教师书籍“漂流”制度, 即每位教师阅读完订购的书籍后暂时放到学研中心, 以便于其他教师借阅。充足的阅读也引领着教师不断转变传统观念, 逐步树立了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形成对绿色高效课堂的统一认识, 教师的兼收并蓄为课堂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五是学校注重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每周定期组织备课组组内研讨课, 组内教师按时听课和评课;面向全市教师和学生家长开设教学开放周活动, 为全体教师搭建展示平台;大力强化教师的教科研意识, 实现了学校教科研水平年年有突破、年年有跨越, 有效发展了教师的专业能力。

六是充分发挥课程基地在推进教师发展中的作用。学校是语文、数学、生物三个市级课程的基地, 学校通过实实在在的活动, 发挥课程基地的辐射作用, 使之成为教师创新教学思路, 改革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能力的基地。

(三) 激发内驱, 自觉发展

教师的自主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个体本身, 取决于教师的上进心、责任心。经过近些年的发展, 学校教师呈现出了一种积极发展、竞争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自觉提高学历。学校的大力支持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使教师逐渐认识到拓宽视野、提高学历的重要性。学校一位教师考上了博士, 且近年每年来有20 多位教师参加教育硕士研究生考试, 每年都有教师被录取。尤其在2013 年, 数学组同时有5 位教师考上了硕士研究生。

二是积极开展研究。该校坚持“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的理念, 制定“名师立校”战略, 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在政策、条件上给予倾斜, 逐步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教研意识发生了转变———由任务性走向自觉性, 主动承担课题研究, 由不愿做到乐于做, 由不敢做到自信做, 由不会做到熟练做。目前学校有153 项课题, 涵盖国家级子课题、省级、市级、区级课题, 涉及各个学科和学生管理。目前, 学校教科研氛围浓厚, 高热情、善研究、能总结的教科研队伍初步形成。

三是主动参加研训。教师在建构式生态课堂实施中, 逐渐形成了“培训促进发展”的清醒意识, 无论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 还是老教师, 都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培训, 有的教师甚至暑期自费参加各类专业学习。

四、成果丰硕, 辐射示范

近些年, 学校的教师自主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培养出了2 位教授级高级教师, 4 位省特级教师, 2位港城名师, 9 位市学科带头人, 16 位市骨干教师, 1人被纳入市“521”工程第二层次, 7 人被纳入市“521”工程第三层次。教师中, 博士在读1 人, 硕士以上学历20 人, 90%以上的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近两年教师发表论文120 余篇, 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有10 余篇, 在主流期刊发表的有40 余篇。获奖论文40 余篇, 其中市级以上一等奖10 余篇。目前学校教师主持市级以上课题135 项, 区级15 项。

在近三年的省级教师基本功比赛中, 学校有3 位青年教师先后获得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3 位教师分别荣获省优质课一等奖, 2 位教师分别荣获江苏省网络教研团队大赛一等奖, 1 位教师获省青年教师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学校获市级基础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质课、教学能手、网络团队教研大赛、班主任基本功一等奖的人数累计达80 余人次。

学校连续5 年荣获教学质量奖, 成为名副其实的名校。在2014 年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活动中, 该校申报的历史学科 《初中“三史”课堂的实践研究》、生物学科 《实验与实践相结合的生物课程基地建设》 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近年来, 该校的多位名特教师在省内、市内乃至全国开设讲座、示范课近百次。学校示范学校建设经验得到广泛的运用与推广。学校的示范建设经验被 《连云港日报》、连云港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当然, 教师自主发展示范校建设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教师自主发展成为教师教育成败的关键。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海州实验中学在教师自主发展方面既有历史遗留的问题, 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立足校情, 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在教师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海州实验中学的这些措施, 凝聚着校方的智慧,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上一篇:入党服务社会情况范文下一篇:反邪教警示教育资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