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露珠语文作文

2025-04-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一露珠语文作文(通用13篇)

高一露珠语文作文 篇1

两只漂亮的蝴蝶刚好出来散步。突然,一阵凄凉的哭声传入它们的耳内,一瞬间,所有的美好感觉似乎都被这悲惨的哭声代替而隐去了。是谁呢?蝴蝶们循声飞去,哦,原来是一朵失去亲人的野百合,野百合旁还有许多枯死的小花和几朵奄奄一息的郁金香和月季。

来自:作文大全 郁金香无不悲悯地安慰道:“小妹妹,世间万物都有毁损的时候,更别说生物,它们总有一天会离你而去的,不要再哭了……” 月季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心疼地望着野百合:那日渐瘦弱的身躯,那越来越憔悴的脸蛋,那逐渐枯萎的小花瓣以及那无助而晶莹的泪珠……

过了一会儿,郁金香和月季也相继倒下了。临“走”前,它们对野百合说:“我们都曾灿烂地绽放过!

请你,一定也要开出最美丽的花,我们在地下,即使化为泥,都在看着你,别让……我们……失望啊……”说完,它们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呜……呜……”野百合哭得更伤心了。

蝴蝶们迅速飞了过去,飞到了野百合的身旁,轻轻地说:“百合花,你别哭啊。”

野百合抬头望了望蝴蝶们。从百合花的泪眼中,分明可以看出它已经绝望到了极点。

“你们……”野百合呜咽着。

“你可要坚强啊,不能辜负亲友对你的期望,你要活下去,而且要好好的快乐的活着。”

“我的亲人都死了,就连我的朋友都撇下我走了!

”野百合擦了擦眼泪,凝视着这两只素不相识的蝴蝶。

“那我们做朋友吧。”

“我们做朋友?”野百合迟疑了一会,“好吧,我的朋友们。”

“不过,我们得来个约定,你一定要开出最美的花,我们才会来看你。”蝴蝶们说。

“我愿意接受。谢谢! ”

听了这话,蝴蝶们才放心地走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蝴蝶老了,花儿也开了。蝴蝶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时间所剩不多了,它们希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去看望它们的朋友——野百合。

于是,它们艰难地飞到了那片草丛。它们看见了那朵野百合。此时,它正绽放着:那象征着美好、和平的洁白无瑕的玉色花瓣显得无比高贵和纯洁,碧绿的叶子更是青翠欲滴!

蝴蝶们笑了,停在了野百合的花瓣上。野百合发现了这两只蝴蝶,快乐得哭了!

“朋友,我们无法选择生与死,得走了。虽然,你曾经悲观绝望,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哪怕只给你一点安慰或给你一个做朋友的承诺,你的心中就会开出一朵凝聚希望的生命之花。看到你终于开出了最美的花,我们很是欣慰。因为,世界因你而变得更美了!”说完,蝴蝶们安静地“走”了。

而野百合再次流下了一颗颗钻石般的泪珠。

从此,世界上便有了露珠。

比露珠还晶莹 篇2

“比露珠还晶莹”,这是对“智慧”生动形象评价,我们不禁为老人的智慧叫好。在现实中,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长辈们宠爱有加,使他们身上充满了“骄”、“娇”二气,并时时显现出任性、自私、无礼,甚至蛮横。这些在父母的眼里似乎算不了什么,但作为教师则不能用任其发展,应引导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智慧老人的做法给我们启示,有效的教育就像露珠那样晶莹可爱,蕴涵丰富智慧。

在一次学生体验中发现,其中50%的学生视力明显下降。虽然平时千叮咛万嘱咐,希望他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但收效甚微。这位班主任陷入了沉思。在一次给孩子们讲盲人摸象的故事时,老师的心头豁然一亮:何不让孩子们体验一下盲人的感受,以此提高保护眼睛的自觉性呢?于是在下午的活动课上,他向全班提议:“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吗?”“好!”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今天的游戏是‘我是一位盲人’。”在明确了游戏规则后,老师让孩子们谈谈当盲人的感受时,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盲人的生活太艰难了,眼前是一片黑暗,就好像生活在一个巨大的黑洞里,好孤独,好可怕呀!”“看不到美丽的世界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呀!”“那我们的眼睛——”老师故意拖长了腔调,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一定好好保护!”是啊,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白了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经常激发他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是啊,教育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教育充满着智慧,需要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一颗明敏的心、一颗期待的心,去捕获最佳的教育时机,循循善诱、耐心教诲,春雨润物般感化每一位学生。

语文小露珠教学反思 篇3

因为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显现出了学习积极性。因此,我在教学第二课时的时候,就打算让学生的这股热情高涨些。于是,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我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这个童话故事,成为故事中的一员。比如,在教学第一小节时,利用课件让学生边看边听,这样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我在教学课文第二部分的时候,即小动物和小露珠问好的环节中,我先让学生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小动物是如何和小露珠打招呼的,然后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和小露珠的对话,最后让学生扮演故事中小动物的角色用书中的语言来赞美露珠,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读起课文来也比较有感情了,真正是带着友好,赞美的语气来读课文中小动物们的话。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后再创设情境。比如,在教学课文第三段时,我让学生在学习了课文后,朗读过课文后,再闭上眼听教师范读,想象童话描绘的内容。学生就在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园,鲜花嫩草生机勃勃。在教学第七小节这些植物向小露珠告别时,我让学生说说如果这些植物此时会说话,他们会对小露珠说写什么呢。这样就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露珠》教案 篇4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感受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的意境,感悟小露珠无私奉献的品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文字投影片,小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小露珠》这一课,谁来说一说小露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美丽的小露珠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小露珠的足迹吧!

二、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画(夜幕降临,小露珠形成),指导学生看图。

夜幕降临了,可爱的小露珠出现了。瞧!它越来越大,越来越亮!课文第1自然段写的就是这幅图的情景。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这一段,看谁能把图上的情景读出来。

2、学生读课文。

3、指名读,齐读,要求把小露珠形成的有关词句读得慢一些。

三、学习课文第2至5自然段。

1、早起的小动物看见了小露珠都和它打招呼。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至5自然段:有哪几位小动物看见了小露珠?

2、指名回答。

3、出示动画1

(1)看,小青蛙一蹦一跳地来了!

小青蛙对小露珠说些什么?自己读一读。

(2)指名读,评价,齐读,要求读出友好、赞美的语气。

4、出示动画2

(1)小蟋蟀爬来了,它又会怎么说?

(2)学生同座位互读互听。

(3)指名读、分组读。

5、出示动画3

(1)小蝴蝶飞来了,它会怎样和小露珠打招呼呢?

(2)各人默读,再读给大家听一听。

(3)指名读,学生评价。

6、小动物们为什么喜欢小露珠?师板书:闪亮透明

圆润

7、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这部分内容。

指名一个小组上台表演,众人评议。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植物也喜欢小露珠。自读课文第六自然段,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植物也喜欢小露珠?(用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2、指名回答。

3、出示第二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精神”一词的含义,体会衰老的花草树木在小露珠的滋润下发生的变化。

4、读一读,比一比。

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非常好看。

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

学生读一读,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句,并说出理由。

5、老师朗读这一段,学生闭目想象,你还看到哪些植物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6、齐读该段。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小露珠看到自己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心里可高兴了。她爬着,滚着,笑着。她感到有一股热气袭来。渐渐地,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她变成了水蒸气向空中飞去。看到小露珠的变化,大家会怎么做呢?自由读这一段。

2、指名说一说,读一读,体会植物依恋的心情。

3、指导学生想象一下植物会和小露珠说些什么。

4、齐读小露珠说的话。

六、总结全文。

1、学完了全文,你想对小露珠说些什么?

2、小露珠不但外表美丽,还滋润美化了植物。希望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像小露珠这样的人。

七、课后练习。

高一露珠语文作文 篇5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5、小露珠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够正确书写“露、临、秆、俊、戴、股、袭、蒸、奏 ”,理解“光彩熠熠、俊俏、生机勃勃、笑盈盈”等词语所表达的意思,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小露珠生动活泼,充满生机的特点。能用“越…越…”说话。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4.体会文中比喻句的精妙,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并能练习展开丰富的想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难点:体会文中比喻句的精妙,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自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读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初读感知环节,感知课文内容旨在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美读、圈画、批注、交流、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句、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4.借助赏析比喻句,体会文中比喻句的精妙,学会恰当运用比喻。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教师: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2.多媒体课件。

3.生字卡片。

教学

五、教学课时:2 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

一、情境导入——初读感知,书写生字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 a.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雨)

b.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雷)

师:刚才,小朋友们猜出的雨和雷都是自然现象,老师再出一个有关自然现象的谜语给你们猜:

c.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花草、树叶作摇篮,摇来摇去真自在。太阳出来去无踪,那是自然一奇观。(小露珠)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为我们小朋友写的故事。揭示课题。板题。“露”是咱们今天要新认识的第一个生字朋友,怎么很快记住它呢?(指名说识记方法)你们都记住了吗?一起来叫叫它的名字。

3、读题。小露珠来咱们班作客,你欢迎吗?那就真切、热情地一起叫叫它的名字吧。(齐读课题)

4、你见过小露珠吧?什么时候见的?在哪见过的?什么样子?

(二)初读感知

1.小露珠可害羞了,他现在还不好意思跟大家见面呢,它说,要等和大家熟悉了,再出来和你们见面。怎么才算熟悉呢?请看。

出示读书要求:(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生字词。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指第二点,今天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刚才,李老师看了一圈,发现有几位小朋友很会学习,边读边画,很认真,教学

这就是读书的好习惯。

3.文章能不能读顺,关键之一,生字字音能否读准小露珠给我们来了哪些生字朋友呢?(出示课后生字)呀,还真不少呢!没关系,团结起来力量大!咱们和小组同学合作学习这些生字,比比哪组记得快、记得准,怎么样?(小组合作学习,师巡视)

4.检查情况:

(1)(出示生字)哪个小组认识这些字?指名小组内轮着读,其他同学竖起耳朵听,如果有不正确的,帮他纠正。

强调“钻”是多音字

(2)这些生字朋友又带来了词语朋友。(出示词语)练习读,指名读。降临 珍珠 植物 俊俏

戴上 一股

袭来 吹奏 钻石

露珠 草秆 喇叭 乐曲 水蒸气 笑盈盈 光彩熠熠 生机勃勃 5.指名分段读,指导读好长句子,师相机纠正。

师:大家词语读得非常准确,如果把词语放到课文里,我相信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好。

6.老师小结:刚才大家读书很认真,读完了课文,你感觉文中的小露珠是什么样子的呢?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2.分析字形,交流识字方法。加一加:植 袭

教学

换一换:没——股 诊——珍 波——披 减一减:凑——奏

3.用钢笔描红,老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书写姿势。

第二课时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一起走进了童话世界,认识了可爱的小露珠。你们喜欢它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那你在这节课还想知道什么呢?(二)讲读第一段

1.刚才有同学想知道小露珠出现的时间和形成的过程。我想大家只要认真读读第一自然段,答案就会出现在你的小脑袋里。

2.读第一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出现的时间:晚上到第二天的黎明;形成过程;出现的地方:荷叶上、草秆上、花朵上)

(2)你觉得我们要怎样读呢?

(3)指名读

(三)创设情境,分层朗读

过渡:清晨,小露珠遇见了几位友好的小客人,它门是——(学生答: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

师出示投影图片

1.师:小动物们会和小露珠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听听,看看你能听懂小动物的话吗?(生听录音)

交流(夸小露珠长的美,赞美小露珠......)

2.师:让我们也学着小动物的样儿夸夸小露珠(生有兴趣地试读课文)

师:谁愿意把小露珠的美读给大家听?(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板书:闪亮透明圆润出示投影片:像钻石那么闪亮

像水晶那么透明

教学

像珍珠那么圆润

3.听到小动物们都在夸自己,小露珠又会说些什么呢?我们把它们见面时的情景分角色表演出来,看看哪一小组合作的最好。(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活动)师巡回指导。

师:我想请一个小组表演给大家看,谁愿意?其他同学就是小导演了,要发表意见的

(生分角色表演)

师:小导演评评看。(学生评价:想象、动作、表情、演活了......)师引导注意不同动物的动作,作适当评价

师:看,合作表演让我们进一步读通了课文。

4.(拓展)小露珠又来到那些地方?碰到了哪些小动物?他们是怎么赞美小露珠的?

5.为什么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自由发言)板书:外表(美)(四)自主探究,体验乐趣

过渡:还有谁也喜欢小露珠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生自读课文)

1.有什么不懂的吗?师出示投影片:第6自然段学生问,师做记号。

师:会提问题是会学习的表现,我们在问题旁做上记号,然后大家一起解答。

2.讨论提出的问题(重点理解:格外精神、显现出生机、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披着云霞、俊俏的小姑娘......)学生先解答

(1)理解:格外精神、显现出生机

师:为什么树木会变化?

师:现在我们就是花草树木,小露珠在我们身上滚来滚去,绚丽的朝霞下,我们就变得——(生做动作理解)

师:相信同学们也能读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生试读,齐读)

(2)理解:披着云霞

师:太阳公公出来了,云霞像象是太阳披着的——(衣裳)

(3)理解:俊俏的小姑娘

教学

理解俊俏是说小姑娘好看。

师:是呀,小姑娘脸蛋红扑扑的,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多俊俏啊!那课文中是把什么比做“俊俏的小姑娘”啊?再读读句子。

(把“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是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比做“俊俏的小姑娘”,“小露珠”比做“珠宝”)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作者正是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鲜花嫩草写得更美了,就让咱们美美的读读这句话吧!(生读)

指名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象。

3.师:读到这儿,你知道谁也喜欢小露珠了吧?为什么? 板书:心灵(美)

4.师:让我们把这美丽的一幕幕牢牢记下来吧,借助自己的想象我们来试着背背。

环节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五)尝试迁移,分享成功

过渡:看到这么多的花草树木在自己的滋润下变得那么俊俏、那么精神,小露珠可高兴啦!所以它更欢快的——(爬着,滚着,笑着)

1.师:它把美丽带给了大家,它自己呢?有什么不明白的?读读(它消失了怎么还笑呢?)

师:是啊,小露珠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消失在太阳公公温柔地抚摩下,它为什么还笑着呢?

猜猜看,此时小露珠心里在想什么?

交流:主要引导学生从小露珠认为能给别人带来美丽就是最快乐得来讲。板书:无私奉献

2.因为这样,大家多么希望把快乐天使──小露珠留住啊,你看──(引读)向日葵向她点头,白杨树向她招手;你听──(引读)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齐读)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呀。

3.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当时的场面吗?(依依不舍)

4.在这种场面里,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会怎样和小露珠告别的呢?用“____________,好象在说:__________。”的句式说说。

教学

5.我们看到这么可爱的小露珠,一定很喜欢它吧!找个机会,我们也站在花朵旁,朝露旁仔细观察,并大声赞美一下小露珠,好吗?然后把你观察到的、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这就是我们学完这篇课文的作业

七、板书设计:

15、小露珠

外表(美)心灵(美)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教学建议:

个人简介:

李政 山亭区山城街道中心小学

闪亮

透明

无私奉献 圆润

《露珠》教学设计 篇6

设计理念:本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形象,更真实,为学生读文提供平台,为学生感悟提供思路,为学生拓展提供空间,培养学生乐读书、会读书、善思考、乐钻研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训练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内容,了解露珠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激趣解疑

(多媒体播放露珠的影视资料)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这节课的新朋友——露珠,知道了它是水汽变成的,由于夏季温差大,水汽就附在草上、树叶上,凝结成细小的小水珠,才变成可爱迷人的小露珠。同学们,你们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可爱的小露珠?(生自由回答)现在我们就请出这节课的主人公——露珠。(教师板书:露珠)这节课,我们来跟随可爱的露珠一起到绿色的草地做一次有趣的旅行,你们高兴吗?

二、同桌练读,感知文意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指读,不唱读,把不会的字圈出来,问同桌或老师,多读几遍,记住它。

2.同桌合作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分自然段汇报读文,师生共同正音。

4.课件出示词语(清晨、升起、吹拂、睡醒、掉头、水汽、夏天、变成、无数、野花、好像),学生先个别读,后齐读。

三、小组合作,感悟课文

1.小组合作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比比看,哪个组读得好。

课件出示:

①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清爽的风吹拂着碧绿的草地。

②小草醒来了,轻轻地摆动着细嫩的叶子,向太阳公公问好。

2.教师范读,重点指导朗读,帮助学生找到应该轻读的词“凉爽”、“碧绿”、“轻轻”、“细嫩”,指导学生要带着喜悦的心情来读这两段话。

3.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肢体语言,说说“凉爽”、“吹拂”、“细嫩”、“摆动”的含意。

4.小组合作,学习课文3—9自然段。

①出示学习任务:小组内分角色读课文的3—9自然段,说说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才能怎样读好小草和露珠的对话。(学生汇报后,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读小草说的话要用疑问的语气,语气词要读出轻声;读小露珠的话要用肯定的语气,肯定词“是”要读得重一点)

②组内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提出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③通过读课文,请同学们发挥想象,露珠还会和小草说什么?开展读文比赛,评出小组内谁读得最有感情,推选出本组的参加“朗读之星”评比的选手。

④小组推荐两名优秀成员,分角色赛读课文,师生当评委,选出本班的“朗读之星”。

⑤汇报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组内没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交流、解决。

5.回归整体,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读后,找出喜欢的词语,说说理由。最后,看课件回答问题:“太阳公公照着露珠,他们一个个亮晶晶的,多像一颗颗珍珠啊!”这句话把露珠比作了什么?说说露珠和珍珠相似的地方,鼓励学生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6.反思小结,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读书收获。

四、巩固新知,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露珠》。

2.课件出示,完成本课知识检测题。

①组词

晨( ) 醒( ) 掉( ) 汽( ) 夏( )

变( ) 五( ) 野( ) 像( ) 珠( )

②露珠是从地面和花草树木里跑出来的( )。

③太阳公公照着露珠,他们一个个( )的,多像一颗颗( )啊!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多媒体课件出示 “闪电”、“打雷”、“彩虹”、“雾”)你们想知道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吗?老师相信你们都是爱动脑的小朋友,那就课下问父母或查资料,找到你想了解的自然现象,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露珠赞 篇7

(一)读拼音,正确、端正、规范地写字。(12分)

núpúzhí wùdǐ kàngjianyì rén liú rú cháo()(()()

suíjízhì huìshèn zhìfáng zhǐ zuò è duō duān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6分)

传记(zhuàn chuán)茶几(jījǐ)麦囤(dùntún)

节奏(zòu zhòu)倾听(qīnqīng)一册(cèchè)

(三)比一比,再组词。16分)()

异()竟()既()谈()

导()竞()即()淡()

壳ké()泊bó()差chà()钻zuān()

qiào()pō()chāi()zuàn()

二、积累运用。(26分)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填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10分)

烈日()()草()莺()()()神怡 一碧()()

意味()()湖()山()()()急待()()而上

1、虽然(),农民伯伯依然在田间劳作。

2、我被这里的()深深的陶醉了,都忘了回家。

(二)选词填空。(4分)(仍然 突然 果然凉爽 爽快)

1、小红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不肯改正。

2、这个人说话做事都很()。

(三)、按要求写句子,意思不变。(6分)

1、树叶飘落下来。(打比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件漂亮的衣服。(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鸟在枝头叫着。(把小鸟当作人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在括号中填上四字词语,能反映人物或事物的特点。(6分)

()的刘伯承()的布鲁斯()的哪吒

()的西湖()的小露珠()的蒲公英

三、阅读理解。(20分)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小露珠像钻石那么(),像水晶那么(),像珍珠那么()。

2.小河(),如同一条(),静静地躺在(),一群小鱼顶着水(),()的水面顿时漾起一道道波纹。

3.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马路上一串串(),如同()。

(二)仔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8分)乡间绿阴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梧桐树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行(hángxíng)的垂柳。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桃树,有梨树,有杏树……春(未 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 坐坐)农家小院就掩映在浓浓的树阴之中。

1、把文中括号里错误的音节或汉字画去。

2、这篇短文是围绕“”这句话来写。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 多。(2分)

3、根据短文连线。(4分)

山坡上果树

公路两旁垂柳

小河两岸梧桐树

农家小院松树和柏树

4、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四、习作表达。(20分)

露珠作文 篇8

清晨,水面上,轻轻荡漾着金光;大地上,闪闪发光——不论是毫不起眼的小草,还是娇艳的玫瑰;不管是随处可见的野花,还是高贵的牡丹,上面都镶嵌着几颗美丽的钻石——晶莹的露珠。看似卑微的它们,在此时,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太阳刚刚揭开层层的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爱地注视着这熟睡了一夜的大地。清凉的晨风中,小露珠仰起了圆圆的脑袋,向太阳微微地点头。太阳那绚丽多彩的光映照在小露珠上,露珠上便呈现出一颗颗金灿灿的太阳。在温柔的晨风的吹拂下,它便在宽大的叶片上高兴地打滚起来。

太阳越来越红了,简直红得发亮。一会儿,小露珠不见了。

但,露珠的美,也只是昙花一现:当炽热的阳光洒向大地,它们的生命,就悄然远逝,奉献给了大地上的一切,好让它们,展示出最美的一面

男孩和露珠 篇9

One morning, a little boy squatted still on the grass in the garden for a long time.

His mother felt so strange that she walked close to see what had happened. The boy,in earnest,squatted in front of a blade of grass,on which a round dew in the sun gave a colorful light,very beautiful. The small boy reached out his hands under the grass silently as he watched the dew.

Seeing his mother walking over to him,the boy said sadly,“Mom,the dew’s dying.”

The mother said to her son with a smile,“Even if you put your hands under the grass,you cannot stop the dew disappearing from this world.”

T h e b o y s a i d,“Mother,I’m only thinking not to throw it in pain when it falls.”

一天早上,一个小男孩蹲在花园的草地上,久久不动。

母亲觉得蹊跷,便凑上前看个究竟。只见男孩非常认真地蹲在一片茎草叶面前。草叶上,一颗圆圆的露珠,在太阳的照射下,正闪耀着七彩的光芒,格外美丽。小男孩一边观察着这滴露珠,一边把双手摊开,静候在草叶下。

看到妈妈走过来,男孩忧伤地说:“妈妈,露珠快要死掉了。”

母亲微笑着对儿子说:“你就算把双手放在草叶下面,还是阻止不了露珠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命运啊。”

男孩说:“妈妈,我只是在想,它落下来时,别摔疼了。”

潘光贤摘自《中学生英语》

露珠的秘密作文 篇10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兴华小学 四(2)班 刘若萱

昨天,我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把伞遮住一丛草,看看明天早上会不会有露珠?

今天,我拿掉伞一看,啊!露珠像一粒粒的小钻石,在嫩绿的草叶上滚来滚去,

露珠的秘密作文

。非常明显,伞下这丛草比其他地方的草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很是耀眼。

 

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查阅资料我终于明白了。

这应该从它的形成说起了,

小学生作文大全

露水是地面上的水,由于蒸发作用,地面上的水就变成水蒸汽,一个劲儿的向上升,地下水就从底层慢慢升上来。水蒸气最易在空气不流动的时候散发,尤其在山谷。它最易在气温低的凌晨凝结,所以早晨露水与雾最大,一到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露水就会被蒸发,升到空中变成天空中的云朵。

 

凌晨,草叶的温度很低,水蒸气一碰到冷的东西,便凝固起来,形成水晶状的露珠,由于伞遮着草叶,使空气流动慢了,露珠就更易形成了。

我的谜解开了,挺有趣吧!

《小露珠》教学片段评析 篇11

师:多有礼貌啊!小露珠很高兴与我们做朋友。下面谁愿意来做小露珠,再跟小动物们有礼貌的问答,好吗?

生:早哇,穿漂亮绿衣裳的小青蛙,你这么早就出来捉害虫啦,真勤劳!

生:早哇,小蟋蟀,你的歌声真好听!

生:早哇,小蝴蝶,你那绚丽斑斓的翅膀,好漂亮哦!

师:小露珠还会与哪些小动物打招呼呢?

生:小蜜蜂。

师:怎样打招呼呢?咱们来表演一下,好吗?

生:早哇,像玻璃一样透明的小露珠。

师:谢谢勤劳的小蜜蜂,你起得也早哇!

生:早哇,可爱的小露珠。

师:谢谢小蜻蜓,你落在小荷上,让我想到一句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从它们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小露珠也很喜欢小动物们。

[评析]教者紧紧抓住小露珠与小动物问好这一场景,来进行口语训练。学生自己扮演成一颗小露珠,借助美妙的音乐、亲切的体态语言,营造出了轻松的课堂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角色的转换,鼓励每一位学生融入课文情境,把自己当作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等争先恐后地与小露珠打招呼。在愉快的情境对话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文本语言自然内化为自身语言,同时主动交际和礼貌用语的意识加强了,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

[片段二]

师:植物们对小露珠怎样呢?自由朗读第6段。

师:映示第二、三两句,指导学生抓住“格外精神”“金黄”“紫红”“俊俏”等词语品读。

师:植物们为什么变得这么有精神?

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又有露珠的滋润,所以植物们变得有精神了。

师:说得多好啊!可见,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小露珠滋润了植物,给植物带来了勃勃生机,使它们格外美丽。所以,植物们也都喜欢小露珠。如果你是植物中的一员,你会怎样感谢她呢?(出示:

说:“谢谢你,小露珠,______。”)

生:金黄的向日葵说:“谢谢你,光彩熠熠的小露珠,你把我装点得生机勃勃,有了你每天的滋润,我的笑脸越来越灿烂,叶子越来越葱翠。”

生:碧绿的白杨树说:“谢谢你,光彩熠熠的小露珠,你把我装点得更加有活力,有了你给的营养,我越来越高大,越来越茁壮。”

生:紫红的喇叭花说:“谢谢你,光彩熠熠的小露珠,你把我装点得更加俊俏,你每天帮我洗脸,让我长得越来越娇艳,越来越芬芳。”

师:看到这么多的花草树木在自己的滋润下变得那么俊俏、那么精神,小露珠可高兴啦!所以她更欢快地——(爬着,滚着,笑着)。她感到有一股热气袭来,渐渐地,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这预示着小露珠将要消失了,可她怎么还笑盈盈的呢?

生:因为小露珠觉得自己的心愿已完成,所以离开的时候还笑着。

生:“给予是快乐的”,小露珠认为,因为自己的奉献,植物们显得“格外精神”。她能给别人带来美丽,所以她是最快乐的。

师:多么美丽,多么可爱、多么无私的小露珠呀,她不仅自己美丽,还把美丽留给别人,把快乐带给别人。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露珠。

[评析]本片段教学,教师没有将价值观灌输给学生,而是采用与文本对话,与文本的角色对话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小露珠就是这样,用美丽的外表给清晨起来的小动物们带来了一天的快乐;用美好的心灵给植物们带来了生机勃勃,但她却不求回报,觉得这样很快乐。教师将小露珠这种无私奉献的道德品质、助人为乐的价值观润物细无声、自然地流入学生的心田。

[片段三]

作业小超市(学生任选一条完成):

1.带着无尽的期盼、无尽的牵挂,夜幕再次降临了,小露珠又又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这次,小露珠又会遇到谁呢?又会发生怎样的趣事?让我们都来当一次小作家,以《又见小露珠》为题,写一个童话故事。

2.给小露珠写一封信,代表植物们感谢小露珠。

3.画一幅小露珠的画,并配上儿歌或小诗。

[评析]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巩固课文内容,并对课文的内容作有益的拓展,真正践行了“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的“大语文”观,既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又让他们的心灵再次受到洗礼。

露珠作文400字 篇12

我,是露珠,只会在清晨出现。一般我出现在小草、树叶、花瓣……雨后的那一段时间,我也会出现,但那时,经过阳光的洗礼,我便披上了一件彩色的礼服,哥哥姐姐和我汇聚在一起,便成了一座美丽的彩色桥。在那时,人们便叫我们——彩虹。

当然,我是一颗小露珠。当我轻轻掉落在土壤里,草丛里时,我便成了一滴滋润成物的生命之泉。我们有时是从雨妈妈那遗落的,有时却是云姐姐,甚至是雾奶奶,每天都能见到我们。

我虽然只是一颗很小很小的小露珠。但鸟儿有了我,她的歌声便更加清脆悦耳;花儿有了我,便显得更加迷人娇嫩;树木有了我,便显得更加苍翠欲滴;彩虹有了我,便显得更加五彩缤纷;万物有了我,便显得那么生机勃勃,那么活力四射。

露珠映旭见光辉 篇13

张松,字永年,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汉献帝建安时期益州牧刘璋帐下的别驾,《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第一”中,在记载益州牧刘璋时对他有所提及。但《三国志》对此人及这段史事的记载都较简略。刘璋与汉中张鲁有仇,张鲁欲攻西川,刘璋欲结好曹操以抗张鲁,派张松前去拜谒。“曹公时已定荆州,走先主,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因说璋曰‘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 璋皆然之,遣法正连好先主,寻又令正及孟达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正遂还。后松复说璋曰‘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璋又从之,遣法正请先主。”

据此可知,历史上的张松只是刘璋手下的一个普通官吏,因没被曹操重视而心怀不满,从而劝刘璋结好刘备,仅此而矣。而在小说中作者罗贯中将此人敷演成了一个形貌奇特、身怀异才的真实生动的人物。他在五十九回出场,六十回大展拳脚,投奔曹操受到轻慢后转投刘备,献出西川地图,引导刘备入川,六十二回被刘璋所斩。就是这几回中他的出现、他的行动扭转了整个政治、军事斗争的局势。刘备早有夺取西川为根据地的打算,但一则益州牧刘璋为其宗亲,攻打同宗难免有损他苦心经营的仁义为本的清名,二则蜀中地势险要,不了解山川地形,攻打无望。而张松的出现正是刘备进入西川夺取根据地的契机和关键,他以“刘璋暗弱无能,请刘备共伐张鲁”为旗帜,为刘备入川提供了借口。他自愿献出蜀中地图,为刘备的进川提供了可能。他的出现使三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他的出现使曹操错失扫平刘备和孙权,统一中国的良机。所以张松其人和张松献图这一情节虽看似细小,但在整个故事情节中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的转折作用。

小说中的张松是一个外貌与才华极不相符的奇人,“其人生得额钁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所以曹操一见便五分不喜,对他甚为怠慢。而此人却身负奇才,他对于曹操的态度始终不卑不亢,面对淫威视若无物,对提问应答如流而句句能击中要害。曹操刚平定西凉马超,正在志得意满之时,早已没有了征讨董卓时的谦虚谨慎,而张松却指出当时天下“南有孙权,北有张鲁,西有刘备,至少者亦带甲十余万,岂得为太平耶?”曹操被抢白得哑口无言,悻悻而走。面对思捷善辨的杨修他侃侃而谈,畅述蜀中风土人物,令人无懈可击。过目一遍即将《孟德新书》十三篇背诵如流,连杨修也大为咋舌。文战不果就以武力相压,曹操以教场点兵炫耀自己的武力,而张松一句“吾蜀中不曾见此兵革,但以仁义治人。”真可谓四两拔千斤的妙言。之后他又专举出曹操赤壁遇周郎、华容道逢关羽、潼关割须弃袍等惨败狼狈之状,讽刺曹操的骄蛮自大,可谓针针见血,刺得曹操忍无可忍,险些将他斩首,而他也借此认清了曹操的残暴自傲的本性,转而投奔刘备了。

在三国宏大的历史潮流中,张松的出现只是惊鸿一现,但却以特写式的镜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由于他本人奇特的外表与非凡的才华,更在于作品通过张松献图这一幕的描写,充分展示了其他形形色色人物的性格,从而将整个情节在细微处一转,历史性的变化就在不经意间发生了。

首先作品通过曹操和刘备两人对张松态度的巨大反差鲜明地表现了两人截然不同的个性与处事方式。曹操虽然善谋多思,但在击败马超后不仅去掉一心腹大患,而且权威日重,所以刚愎自用的一面大大膨胀,因而没能从大局出发去考虑张松此行可能的目的,只是一味以貌取人,又喜阿谀奉迎之言。而刘备与曹操则完全相反,对张松谦恭有礼、亲切有加。当然他的目的并不是张松而是西川,但这正体现了刘备从大局着想,隐忍冷静。而且他此时处于积蓄力量的上升期,形势不容他不小心谨慎。曹操一再强调自己的实力强大,而刘备一再以不忍伤害宗亲而推托,曹操的霸气、以强凌弱和刘备的以柔克刚、韬光养晦的性格已彰显得淋漓尽致。 正是曹操的这种自满情绪使他不仅坐失平定刘备孙权的良机,而且使刘备羽翼丰满,实力增强。正如毛评本六十回回评中言“张松暗暗把一西川欲送与曹操,曹操却白白把一西川让与玄德。玄德以谦得之,曹操以骄失之也。许攸狎侮曹操,而操独能忍者,当未破袁绍之时,故气抑而善下;张松狎侮曹操,而操不能忍者,以既破马超之后,故志满而易骄耳。”这次可以说是曹操政治军事策略的重大失误。

其次,这一节的描写让读者领略的不仅仅是文字的铺叙,而且为我们展示了戏剧般生动而有层次感的场景。张松向刘备献图一事完全在诸葛亮的计划之中,但文中却很少写孔明,而是借赵云、关羽接张松,刘备与张松的对答来写隐于幕后的孔明。不明写孔明的安排部署,却写刘备集团众人对张松的行踪和心理了如指掌,迎送往还安排得严丝合缝,从而突出了孔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而在刘备与张松的谈话中,刘备欲擒故纵,避而不谈西川事,等张松自己忍不住提出时,时而孔明陈述无处安身之苦,居荆州为无奈权宜之计,时而庞统为刘备为汉室宗亲,却无所据之地大抱不平,认为他人合当相让,再由刘备再三推辞,一语漾开,显示其宽仁爱士,使张松深感刘备之仁厚可托,而将西川托与刘备亦是合情合理之事,故而心甘情愿献出西川。刘备在最后方道出问题的关键——蜀道崎岖,千山万水,不知从何而入,促使张松自献地图,并荐法正、孟达助刘取川。至此,孔明的计划可谓圆满成功。而幕后的筹划部署与台前的表演配合得天衣无缝,众角色你唱我和,有扬有抑,共同演出了一场煞是好看的戏剧。

再次,张松献图这一节之所以引起我们注意还因为这是全书一百二十回中唯一的一次卧龙、凤雏同台表演,展现了两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刘备此时左龙右凤,是上升时期最为意气风发的时候,此时一方面孔明固守荆州,一方面庞统辅佐刘备夺取西川,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所以是刘备事业的重大转折期,而这一切都是以张松的出现和献图为引子和契机的。

如毛本五十七回回评“元直、德操,并称伏龙、凤雏,名字已在三十六回之前,至此已隔二十回矣,而凤雏方与卧龙合于一处。其先则忽隐忽现,若灭若没,踪迹又自不同。”三十五回通过水镜先生之口道出卧龙、凤雏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谋士,此后两人都是各自行事,直到五十七回“柴桑口卧龙吊丧,耒阳县凤雏理事”,两人才同会于刘备帐下,而两人协作则正是诱导张松献图这一节中,之后两人又分道扬镳,不久庞统就被乱箭射死于落凤坡。所以这是一次珍贵的合作,虽然两人言语不多,孔明只说暂居荆州之无奈,庞统则说刘备为汉室宗亲反不能占据两郡,而他无名份之人却恃强侵占土地,所以合当相让,一片不平之气溢于言表,向夺益州进了一步。而这与后来在夺取西川的整个过程中庞统一直冲锋在前相一致。因此孔明的谨慎稳重与庞统的激烈求进已跃然纸上,正如钟惺评语“士元刚胜”,“孔明柔胜” 。诸葛亮性格中有与刘备相同的一面,就是仁厚宽和,此外还有孔明式的谨慎稳妥,而庞统则更急躁轻率、好大喜功,最后落凤坡遇难也是由这种性格造成的。

在张松献图和夺取西川的整个过程中孔明往往隐于幕后,而活跃在前台的是庞统,如毛评“取川之谋,惟庞统力劝;收川之事,又惟庞统任之耳。”以庞统之显写孔明之隐,而以孔明之隐衬庞统之显,两人相得益彰,共同完成了诱松献图、谋取西川的大业。

在情节结构中,张松献图与孔明的隆中决策前后呼应,隆中决策可以说在张松献图中得到具体实践,在夺取西川后全面完成。张松所献的地图与孔明在草庐中展示给刘备的图遥相呼应,孔明之图是一个概图,而张松之图详备蜀中之山川形胜、关隘要塞,是真正的入川门径。没有张松此举,孔明的隆中决策无法实施,刘备也只能继续疲于奔命,到处游走,而三足鼎立之势也无法形成,因而可见张松其人在全书情节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说罗贯中极尽其想象的才能与结撰小说的技巧,将张松其人从史书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吏演化成了一个左右历史潮流的关键人物,比嘉靖本与毛评本这一回描写的不同,毛纶毛宗岗父子进一步完成了这一形象的塑造和这一情节的构设。

嘉靖本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三国演义》的最早版本,也是所见的最接近于作者原著的版本。嘉靖本中第十二卷第九则“张永年反难杨修” 中,张松向刘璋提出愿出使许都投奔曹操时,刘璋问道:“汝于建安十三年冬,去荆州见曹公,甚不相待,汝犹恨之,今何故欲此行耶?”松曰:“曹公在荆州时,手下领百万之众,事犹蝟集,岂有闲暇待人耶?今在许都,文武各执乃事,松以利害说之,曹公必兴兵矣。”之后刘璋又让张松试言将如何说曹,张松将如曹操不出兵讨张鲁,一旦马超与张鲁联合,必为曹之大患等等演说一遍,刘璋方满意,令张出行。而在毛本中对这一段描写与之大有出入。文中并没有写张松已见过曹操,且已被曹怠慢过,还替曹辩解一事。直接写张松提出游说曹操,刘璋大喜,即刻派他出使。

毛本的这一修改无疑将张松的性格升华,凸显出魏晋士人的一种恃才傲物、吃软不吃硬,但求知遇的性格。而这与后来张松见到刘备后,一受礼遇则傲气全无,只求肝脑涂地是完全一致的。并且在嘉靖本中张松已受过曹操羞辱,连刘璋都奇怪他为何还愿出使,而他还为曹操辩解。这大大削弱了张松的行为所体现出的名士风骨,之后他和曹操的针锋相对也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而毛本中的刘璋一听张松的计策便应允,并未问张松准备如何游说,更突出了刘璋的暗弱无能,软弱无谋。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嘉靖本写赵云迎接张松时,是“军士捧过酒食来,云跪而进之。” 毛本中改为“军士跪奉酒食,云敬进之。”这样修改无疑更合情理,虽刘备要表达对张松之礼遇,但身为五虎上将的赵云跪进酒食,张松如何担当得起,赵云之跪恐怕除了刘备也只有孔明堪受。

可见毛本对于嘉靖本的修改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使情节更加合理可信,可以说人物和情节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因此在构设张松这一人物和张松献图的情节中,不仅著者煞费苦心,评改者亦用心良苦,将此一个细小但至关重要的情节表现得更加精彩动人。从史书中一语带过的小吏张松,到嘉靖本中初具规模的张松,再到毛本中个性极其鲜明的张松,反映了一个从史书实录到小说家极尽想象与发挥小说技巧之能事,评改者精益求精的创作过程。通过一个小人物的言语和行为,露珠映旭般地凸现了各个人物的性格,使整个情节结构前后呼应,迂回曲折。正是这种对于塑造人物与结撰情节的精雕细琢的创作精神与高超技巧,使《三国演义》在数百年后的今天仍气韵生动,光彩夺目。

上一篇:物理系教育专业求职信下一篇:团总支、团支书竞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