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实婚姻的效力(精选3篇)
我国婚姻法关于事实婚姻效力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
(一)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
(二)限制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
(三)不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
(四)相对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这里仅仅介绍第四个阶段,即2001年《婚姻法》颁布之后的规定。自2001年12月27日起,未办理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者经补办登记,其事实婚姻关系可溯及既往地合法化,得到承认与保护。
2001年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5条规定:未按《婚姻法》第8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根据这一司法解释,首先在1994年2月1日以前,未办理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者,只要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即可认定为事实婚姻,这一规定较之上述1989年的司法解释中必须双方同居时即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规定显然放宽了对认定事实婚姻的条件。其次,补办结婚登记是同居关系合法化的必要条件,其效力追溯至双方均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时起。如果双方不补办结婚登记,其关系为同居关系,不视为事实婚姻。
对于被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的,同居期间的财产适用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的规定,没有约定者,适用夫妻共同财产制。被认定为同居关系的,同居期间共同劳动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为一般共同财产,该期间双方各自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为双方个人财产,为共同生产、生活形成的债权、债务,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无论是哪一种关系,在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赠与对方的财物,按赠与关系处理。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财物,应根据双方同居生活时间的长短,对方的过错程度以及双方经济状况等实际情况酌情返还。
关键词:事实婚姻,效力,同居关系
事实婚姻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习俗, 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指“未办理结婚证登记手续的男女双方, 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种两性结合”[1]。由于传统的婚姻观的束缚造成不登记婚姻, 同时, 由于现代人新的婚姻观念也使登记婚姻的数量减少, 因而造成现实生活中从过去到现在, 事实婚姻的比例都很高, 而且还将长期存在。对于这一不可回避的问题, 立法对事实婚姻的效力认定有其明确的必要性, 而现阶段的《婚姻法》及司法解释对此规定的并不完善。
一、新《婚姻法》及《解释》 (一) 对事实婚姻的效力认定之缺陷分析
(一) 《解释》 (一) 第4条存在缺陷, 给当事人规避法律提供便利
《婚姻法》第8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 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 予以登记, 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 即确立夫妻关系。未经办理登记的, 应当补办登记。”但对补办登记的, 其婚姻效力如何认定, 立法设有明确规定。对此《解释》 (一) 第4条规定:“男女双方根据婚姻法第8条规定补办结婚登记的, 婚姻关系的效力从双方均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实质要件时起算。”这就表明, 男女双方以夫妻名义同居时, 可以有一方或双方不符合法定结婚条件, 如未达法定婚龄、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重婚等, 只要补办时符合了, 就给予补办。一方面, 这势必降低了结婚登记制度的严肃性, 使当事人认为先结婚后登记也同样可以达到法定婚的效果, 而且会给某些当事人留下钻法律空子的机会。另外, 法律对此类推适用补办登记的话, 也应区别对待:对于同居时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 给予补办, 发给结婚证;对于同居时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 补办时双方同居已达一定年限或生有子女, 且双方均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 给予补办, 发给结婚证;其他情况应按同居关系处理。另一方面, 如果一方或双方在同居时未达法定婚龄, 而申请补办登记时已达法定婚龄, 通过补办, 取得结婚证, 之后一方起诉离婚时, 若涉及财产争议, 处理时还应区分“同居时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时的同居关系”及“符合时的婚姻关系”来分割财产, 不利于司法实践,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实例。
(二) 《解释》 (一) 第5条规定的“不补办结婚登记的则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不科学
《解释》 (一) 第五条规定:“未按婚姻法第8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 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 应当区别对待:1、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 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 按事实婚姻处理。2、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 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 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 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这条规定显然是不科学而且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利益的。
首先, 违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未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当事人双方到法院起诉“离婚”之时, 法院却以“补办结婚登记”为受理的前提条件, 而在当事人未请求“离婚”时, 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双方补办结婚登记——法律也不宜赋予作为行政机关的婚姻登记机关以权力主动去调查和指令[2]。这条规定本身就有违事物的自身发展规律。另外, 若当事人不补办结婚登记, 婚姻法就不会承认这段婚姻, 而以同居关系处理。
其次, 与刑法对事实婚姻的认定标准不一。在刑法中, 构成重婚罪的既可以是合法婚姻的当事人, 也可以是事实重婚的双方当事人。对此刑法并没有要求事实重婚的双方当事人补办结婚登记手续, 却仍然对其判处重婚罪, 不会因为未补办结婚登记而不以重婚罪论处。“从而陷入了民法中无婚可重、无婚可离, 而刑法中有婚可重、有罪可判的尴尬局面”[3]。
再次, 与婚姻法“保护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冲突。当事人起诉离婚时, 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双方意见不和, 包括是否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 或是其他一些不可能补办结婚登记的情形, 如一方死亡, 变成植物人等, 此时双方很难就补办结婚登记达成一致意见, 或根本不能再补办结婚登记, 毕竟结婚登记时需要双方自愿并亲自前去办理的。这就使得同居关系中的当事人一方, 尤其是不想负婚姻责任的强势一方, 当然不会去补办结婚登记, 且有足够的空间逃避该条规定让其落空, 而对另一方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一方造成不利———得不到依婚姻法按离婚取得的合法权益。因而婚姻法的立法本意———允许补办结婚登记从而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实现。从对女性以及子女的保护角度而言, 女方与子女的利益往往会受到更大的损害;从物质角度而言, 即使是事实婚姻, 女方也往往为“事实家庭”付出了更多的心血, 投入了更多的劳动, 而这种劳动并不能在市场交易中体现出它的价值, 因为其价值是附属于其家庭成员的收入所得的。若在离婚的情况下, 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投入, 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为双方共同共有;而如果简单地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女性这部分劳动可包括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显然就被忽略掉了;从精神角度而言, 有过一段不为法律所承认的事实婚姻, 对女性来说, 无论是当事人自身受到创伤还是从社会看待他们的目光角度, 都会造成精神伤害。
最后, 与我国事实婚姻的客观现状及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国情不符。“事实婚姻在我国普遍存在, 且其比例较高, 达到了30%”, [4]如未进行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未发生纠纷, 也没有产生“离婚”诉讼、或者产生了“离婚”诉讼之外的“家庭暴力”“家庭债务清偿”等纠纷, 对未发生纠纷的, 法院则无权主动干涉和督促他们去补办登记, 那么他们的同居的这种事实又该如何定性, 具有何种法律效力?依据现行法是按同居关系处理, 而这种处理方式却未能对当事人提供合理的保护;产生其他纠纷的, 法律对此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另外,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与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存在很大差异, 少数民族有其自身的习惯因素, “在西部乡村各少数民族意识中, 人们总认为仅有履行法律手续, 办结婚证并不足以使婚姻生效, 必须按照各自所属民族特有的一套习惯法律程序来举行某种仪式的婚姻, 他们才能认可其效力”[5]。因此,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结婚时大部分都不进行结婚登记。如果按《解释》第5条的规定, 对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婚姻”都一律按同居关系处理, 这显然是与我国的国策及立法的宗旨相违背的, 既不能达到优待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利益的目的, 也不能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和选择。
二、完善事实婚姻效力立法的构想
(一) 从立法上明确事实婚姻的构成要件
对我国事实婚姻效力的立法完善, 首先要从立法上明确事实婚姻的构成要件。在法律的范围内, 不能将凡是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的男女两性结合都当成事实婚姻。应当明确构成事实婚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对事实婚姻的认定和处理必须以法律的要件为基础。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情势, 笔者认为应符合以下要件:
1.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都具有终身共同生活的目的。这是事实婚姻的内在特征, 也是与同居关系的区别。
2.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应当具备公开的夫妻身份。双方不仅具有夫妻内在生活的一切内容, 而且在外部形式上其夫妻关系也为社会所承认, 具有公信力。
3.事实婚姻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它直接违反了婚姻法的规定, 这是事实婚姻违法性的主要表现。对结婚形式要件的违反, 是事实婚姻与法定婚姻的明显区别。
只有具备了以上条件, 我们才能从法律上认可其为事实婚姻关系, 否则视为同居等不正当两性关系。
(二) 细化对事实婚姻效力的制度安排
在我国现阶段事实婚姻还将长期存在的情况下, 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及实际情况, 对事实婚姻附加一定条件来认定其效力, 笔者认为应作如下细化:
1.对于未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男女, 若同居时以符合结婚实质要件, 且达到一定年限以上 (如2年、3年、5年) , 群众也认为他们是夫妻关系的按法定婚姻对待;补办了结婚登记的, 发给结婚证, 其婚姻效力溯及至双方同居时。
2.对于未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男女, 若同时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 但没给对方后代和国家的计划生育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且双方同居达到一定年限 (同上) 或生有子女, 应该按法定婚姻处理;若补办了结婚登记的, 发给结婚证, 其婚姻效力溯及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时, 对其之前的可按同居关系处理。
3.对于起诉“离婚”至法院的, 一方同意补办结婚登记, 而另一方尤其是强势一方在无正当理由拒不补办的, 只要双方同居时符合法定婚姻的实质要件, 则按法定婚姻处理;在财产分割及补偿上比照婚姻关系来处理;若同时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 则比照《解释》 (一) 第五条规定的原则处理。
对于不在上述几种范围之列的其他男女之间的同居情形, 根据实际情况, 按同居关系、无效婚姻或可撤销婚姻来处理。综上所述, 针对不同的情况, 对事实婚姻进行不同的认定, 不仅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也不会损害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对事实婚姻附加合理的条件予以承认, 有利于司法实践, 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的情势的。
“事实婚姻在我国长期存在, 且发生率也较高, 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的婚姻形式, 近年来还有上升的趋势”[6]。这一方面是传统习俗的遗留, 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人们选择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婚姻家庭关系的形式。在法律对事实婚姻效力的认定还不完善时, 我们应从实际出发, 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和既存的事实, 引导和规范人们选择生活的方式。同时, 我们期待民法典的出台, 寄希望于立法者在婚姻家庭编中制定单独的章节或条款来调整事实婚姻, 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或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对事实婚姻效力的认定提供合理的处理方案。最后, 我们要加大法制宣传, 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 引导人们正确选择婚姻形式, 使事实婚姻由大量存在到少量存在, 到最后人们都选择法定婚姻, 从而逐渐消灭事实婚姻, 达到完善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许晶.事实婚姻概念及效力的质疑与分析[J].长春师范学报, 2003, 24 (1) .26-27.
[2][3]吴爱辉, 何霞.论我国“事实婚姻”制度的双重矛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25 (3) .180;179.
[4]段凤.简析新《婚姻法》对“事实婚姻”制度的双重矛盾[J]兼论《解释》4—6条[J].当代法学, 2002, (9) .63.
[5]刘淑芬.当代少数民族地区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J].贵州民族研究所, 2004 (4) .11—12.
关键词:变性人;婚姻关系;法律效力
随着变性行逐渐进入了社会公众的视野,变性人婚姻家庭关系涉及到现行婚姻家庭制度的各个方面,其相关合法权益的保障大多数情形下均可与正常人一样获得同等的法律保护。但变性人毕竟属于社会特殊人群,虽然在人群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它对婚姻家庭的影响却不可小觑,变性人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某些方面给予特殊的关照。但由于我国变性手术开展的比较晚,在变性人婚姻问题保护方面的立法工作比较滞后和薄弱,变性人婚姻家庭问题也是近年才时有发生,所涉及的许多问题更是初显端倪。
一、婚后变性对婚姻关系产生的影响
(一)变性对婚姻关系效力的影响
学术界对于婚后变性是否导致婚姻关系的终止以及是究竟属何种原因的终止存有争议。有观点认为,婚后变性手术使得婚姻当事人双方变为同性,已经失去婚姻的属性与法理基础,一旦变性,婚姻关系自然终止。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变性人婚姻关系的解除方面,应该以意思自治原则为要义,尊重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婚后可以变性,变性后的婚姻关系存续与否法律不介入,完全由当事人自治。根据民政部关于变性手术后的婚姻关系是否有效问题的答复可知,变性人的结婚登记合法有效,如果双方对财产问题没有争议,登记机关可以参照协议离婚处理,离婚的效力自婚姻关系解除之日起算。双方因财产分割发生争议起诉至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在解除当事人婚姻关系的同时一并解决财产问题。这说明: 首先,我国是允许婚后变性手术的;其次,变性后的婚姻关系是否解除由当事人协议决定。
因此,为解决学术界的纷争在完善婚姻家庭法的同时,我们可以在完备登记制度的条件下承认事实上的同性婚姻的存续。可以对民政部门关于变性人婚姻关系的规定作进一步的修正:变性人在变性前的结婚登记合法有效。变性后按照双方的意愿是否维持原婚姻关系,双方不愿意继续维持婚姻关系的,变性后双方解除婚姻关系可以参照协议离婚处理,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婚姻关系。如果双方对财产问题没有争议,登记机关可以按照协议离婚处理,离婚的效力自婚姻关系解除之日起算。双方因财产分割发生争议起诉至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在解除双方当事人婚姻关系的同时一并解决财产问题。双方愿意继续维持婚姻关系的,则其婚姻关系继续发生婚姻法上的法律效力。
(二)婚后变性是否导致同性婚
我国现行法律法規并不承认同性婚姻,对于这种因婚后变性所产生的“事实上的同性婚姻”如何作出法律上的评价呢?对此,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观点。
观点1,认为婚后变性的婚姻属于不合法婚姻,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同性婚姻”在我国是违法和无效婚姻,应当予以撤销;观点2,认为夫妻中一方的变性行为致使婚姻的合法性丧失,其赖以存在的婚姻属性和法理基础就不复存在,就应视为他们双方的婚姻关系已经自然终止,推定一方为自然死亡,婚姻关系视同丧偶一样自然解除,发生与自然死亡同等的解除婚姻关系的效力;观点3,对于事实上的同性婚姻,目前唯一要解决的只是明确其法律地位,只要在法律中将婚姻中由通常的异性夫妻组成外还包括由特殊婚姻形式所组成,则一切均可迎刃而解;观点4,将婚后变性所形成特殊性别伴侣关系视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即非婚伴侣关系。它是当事人双方自愿结为伴侣的行为,只在当事人之间有效,并不产生法律效力。
通过梳理学界的不同观点,笔者的反驳如下。首先,我国的《婚姻法》规定的无效婚姻,并不含有“同性婚姻”。婚后变性所导致的事实上的同性婚姻的情形并不属于《婚姻法》规定的无效婚姻的情形。之所以认为是无效婚姻,是该婚姻违背了我国婚姻的基本要素—男女两性结合要求以及我国婚姻法所要求的男女两性结合的基础条件,违反了婚姻的实质性要求。然而,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无效婚姻如果被认定无效,将自始无效。但是己婚的变性者变性前与配偶的婚姻关系是合法有效的,他们通过婚姻登记所取得的结婚证的效力是依然存在的,其各自的配偶身份仍然存在,并不能说因变性这一事实而自始无效,否则其原先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将得不到保护。其次,不能将变性等同于与自然死亡同等的解除婚姻关系的效力。只有死亡或者当事人离婚,才能说其丧失了与某人的配偶身份,婚姻关系才得以终止,变性事实本身并不能使婚姻自动解除。婚姻的合法性是法律对结婚行为的评价,并持续到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并不能因为男女婚后出现不合婚姻成立实质要件的事实而丧失合法性。婚姻关系的延续和终结应当充分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能主动解除其合法的婚姻关系,也不可以视为当事人的婚姻已经当然地、自动地解除了。正如学着所说“人类的婚姻家庭因其社会性而根本不同于动物的生活群体。我们不可忽视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但是,夸大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贬低其社会属性是完全错误的,将两者平列起来等量齐观也是完全错误的。”变性后,虽然性别改变了,但其民事主体并没有消灭,只是改变了婚姻的自然属性,但是婚姻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第三,按照传统的观点以及我国现行法律体制的要求和《婚姻法》的立法思想,认为婚姻只能是异性之间的结合,结婚是一对男女结为法律认可的配偶的行为和结果。就婚姻伦理而言,婚姻的自然属性也是以一男一女两个异性为基础的。如果将婚姻当作是婚姻双方之间的契约,从一般意义上讲,这个契约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性别差异,这也是婚姻的最实质要件。而此观点将彻底改变我国关于婚姻自然属性的界定,等于承认包括同性恋婚姻在内的一切特殊婚姻形式。虽然现在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了同性婚姻提案,但是,我国基于历史渊源、文化传统背景、公序良俗等原因,暂时是不会认可同性恋婚姻的。将事实上的同性婚姻,归结于立法的空缺,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和人们的传统观念。最后,将婚后变性所形成特殊性别伴侣关系视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即非婚伴侣关系,只在当事人之间有效,并不产生法律效力,此观点并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毕竟婚姻关系不仅仅是对婚姻双方产生影响,仅认定其在当事人双方之间有效是否过于狭隘。况且,既然这样的婚姻关系不产生法律效力,承认在当事人双方之间有效又如何实现权利的保障呢。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婚姻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不承认同性婚姻。但我国现行法律及行政法规并未禁止婚后变性手术,因此,为了避免合法的异性婚姻与非法的“同性”婚姻并存遭遇尴尬境地。对于在婚后变性不愿意解除婚姻关系的,可以在承认和保护两性婚姻的前提下,将变性人的婚姻关系作为一种特殊例外予以承认。
二、结语
由于我国立法在婚后变性上规定的不明确使得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没有统一的观点,而通过笔者针对学者观点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观点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对变性人婚姻关系的维护。在现行法律规定的框架下,合理完善地解决这一问题,切实维护变性人这一群体及其相关权利人的婚姻权利,是社会主义法律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时代对民主法制国家法律的一次考验。
参考文献:
[1]吴国平.变性人的结婚权利研究——以婚前变性为视角[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75-82.
[2]沈洁.变性人的性别变更和婚姻关系的探讨[D].江苏大学,2008.
[3]吴勇.我国变性人性别变更问题与婚姻家庭关系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
[4]张迎秀.变性人婚姻家庭法律问题探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05:120-125.
[5]莫爱新.变性人私法问题研究(一)[J].中国性科学,2012,06:58-64.
[6]莫爱新.变性人私法问题研究(二)[J].中国性科学,2012,07:89-92+96.
[7]王正苍.论建立变性人婚姻家庭之特别制度[J].湖南社会科学,2007,04:66-69.
作者简介:
韦远利(1989~),女,水族,贵州都匀人,法律硕士,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婚姻法。
【浅析事实婚姻的效力】推荐阅读:
事实词语的常见造句07-20
关于和谐的事实论据10-22
论法律事实10-07
很多事实证明10-18
证明事实12-15
事实上的推定与法律上的推定09-21
事实劳动关系推荐12-25
高考语文 名言 事实材料 气节作文素材11-06
如何证明与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07-08
浅析批复的特点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