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之英译汉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毕业论文之英译汉(精选8篇)

毕业论文之英译汉 篇1

题目: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原作:李群

XXXX级工商管理X班 XX译

译文:

1.绪论

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处于一个优越的地位,它在公司的发展中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帮助公司长期维持比同行业平均水平更高的利润额。所以,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比同行业平均水平更高的利润和可持续的发展,就应当有一个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许多研究人员研究作为竞争优势来源的企业文化。埃德加阁下沙在他的著作“企业文化生存指南:关于文化变迁的意义与无意义”中指出,组织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决定一个公司的战略目标和运作模式。来自哈佛大学的教授科特和赫斯克特研究了企业文化与该公司长期利润的相关性。他们在著作“企业文化与绩效”中指出:企业文化意味着一个公司的长期大量利润。M.Lemon和 P.S.Sahota研究了组织文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刘光明在他的论文“核心价值观是第一生产力”中指出:企业文化是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先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我们提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目前国内外关于企业文化与竞争力的关系研究众多,但比较明确和深刻的理论却很少,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重要来源的理论。

2.持续竞争优势源泉的特性

持续的竞争优势被认为是可持续的优化和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动态的与外部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而不是保持静止状态的一些特有的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可持续”是有关竞争者的模仿。然而,上面提到的竞争对手,不仅在于同行业中明确的竞争对手,还包括将来欲进入该行业的潜在竞争者。只有当公司实行创新战略,才能不被竞争对手模仿,才能使公司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

这样,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应该有以下三个特点:(1)价值性:作为持续的竞争优势来源,它应当有低运行成本的战略价值,与此同时,它可以给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效益,最终帮助企业获得比同行业平均水平更高的收益。(2)异质性:作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应当在企业的长期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和积累。由于来自于不同企业的特性,因此它们是不同的,换句话说,它们是独特的。(3)难以模仿的属性: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在长期的具体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培育起来的,这样的来源是很难模仿的,因为它极大地依赖于形成的路线。3.优秀的企业文化拥有可持续竞争源泉的三个特征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指导员工行为的管理模式和规范,特别是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习俗、传统标准等,它通常是由以下几方面形成: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3.1优秀企业文化的价值

优秀企业文化价值的独特功能如下: 3.1.1双激励功能

由于亚当斯密“经济人”理论的流行,多数经济学家假定人的动机纯粹出于自身利益。一方面,这一理论将有利于经济学家作出以此为前提的经济问题的高级研究;另一方面,在现实中,人类的动机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其中有许多因素与自身利益是无关的。1998年来自于剑桥大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教授宣称,自身利益是所有动机中最重要的动机。然而,像人性、平等和公共道德等其他动机也是很重要的。在这一点上,如果我们把自身利益看成是唯一的

动机,并排除所有其他的动机,这将使我们很难理解人类的理性行为。科特指出,今天制度经济的研究应当是基于人类现实基础上的研究。事实上,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人类的动机是双重的出于自身利益和非自身利益的。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亚社会文化的专业化,它有一个以物质为载体的显著特点。企业物质文化,不仅显示在产品服务和技术创新领域,而且还显示在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改善,合理的薪酬体系、文化设施的建设上。企业通过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特别是“绩效评估”和“劳动报酬”制度,实现员工的自身利益要求,对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起到激励作用。

理念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理念文化可以指导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思想。这样,它可以代表企业全体员工良好的相互追求,最终唤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1.2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很好的导向功能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类行为的第二个前提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换句话说,它只是所谓的“有限理论”,“有限理论”是由阿罗提出来的,根据这一理论,人类的行为意识在理性的合理范围内。从罗斯的观点来看,有限理论包括两个部分:1,环境是复杂的;2,人类的认知和计算能力是有限的,环境的不确定、信息的不完全以及能力的有限性会使每个人对环境的主观反映彼此不同,最终,这将导致每个人的选择不同。

优秀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能够对企业行为的方向起到指示和引导作用:(1)它可以显示出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文化可以使目标和方向以概括性、简洁性和哲学语言形式清晰地展现给我们,事实上,这些东西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形成的,并对企业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这些东西会成为他们精神的一部分;(2)优秀的企业文化能诱导企业行为方向。企业文化设定的目标其价值在于是所有员工的目标,这是一个对所有员工的共同行为极大的诱因,它有利于所有员工统一的朝着管理者预期的方向发展。此外,彼得斯和沃特曼指出,在共同的价值观指导下,杰出企业的普通员工可以清晰的明白自己将做什么,所以我们可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指引员工行动的范围,使全体员工统一的朝着企业的共同目标前行。

3.1.3整体功能限制(略)

3.1.4优秀的企业文化导致持续创新(略)3.2企业文化的异质性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是通过长期传播和规范一步一步逐渐形成的。它首先是由少数人根据一些特定的业务条件倡导和开展的。

3.2.1企业文化是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并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核心价值观总是在企业追求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作为一个社会有机体,为了适应环境,企业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与此同时,只有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的发展,并且被绝大多数员工所认同,企业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

3.2.2企业文化是由少数人发起的

文化反映的是人们的意识,而不是对环境被动的反映。一般来讲,对文化的需求是从与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重视多元化的利益冲突引起的,在此之后,一些人被首先激起并要求新的文化去适应新的环境,改变落后的观念和行为模式,最终,这些人将成为企业文化的先驱。然而,由于这些领导人的倡导和前体的证明,这个新的企业文化启示着其他员工,并最终融入到新的文化模式中。

3.2.3企业文化是一个不断宣传、实践和规范管理的结果

企业文化的变革有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新的概念和行为模式替代旧的概念和行为模式。基于此,新的文化应当被广泛的宣传,以便使其能被所有员工逐步接受。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要经历一个改良、确认和作为的过程,新的概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强化,通过修改和完善使文化得以广泛的传播。

通常,企业文化作为文化的产物、规范管理的结果是相当缓慢的,一旦新的文化被证实是合理和必要的,经营者就将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加强它通过实践进行巩固,以此改变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建立新的企业文化。

总之,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如管理环境、产业、管理人员、企业历史、战略、业务分化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其多样性,使得企业文化彼此不同。3.3企业文化具有难以模仿的属性

维克多纽曼和查哈比基介绍说:1.文化只涉及技术的实现过程,而不是技术本身的副产品;2.新的文化如果没有需要的新技术的需求是不会出现的;3.管理者直接从其他企业迁移文化到自己企业中是航毫无意义的,只有企业能够熟练地开展新技术,新的企业文化才能转变为自己的文化。

巴尼把企业文化看成是对抗竞争对手模仿的最有效和最坚实的堡垒。他提出了两点原因:一方面,文化可以使企业不同于彼此;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某些部分对竞争者来说是难以理解和用言语来表达的。换句话说,如果竞争对手甚至不能理解和复制企业文化,那么文化也许是比任何法律和制度更优越的保护企业战略优势的武器。

中国教授刘光明也指出,比起技术和制度,文化会使竞争对手更加难以模仿。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也表明,企业文化是难以模仿的,因为它极大地依赖于形成的路线。此外,路线的形成是与确定的企业相关的许多因素所决定的,因此企业文化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企业。

(译自2007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英文原文:

Corporat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1.Introduction Where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means a superior status compared to the competitors,it is related to a long term competitive advantage during the corporation’s development as to help the corporation maintain a higher profit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the industry in a long period.So,if a corporation wants to obtain a higher profit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the industry and makes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t should have a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refore,the research on this field has become a hot topic.Many researchers have examined corporate culture as a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Edgar H.Schein pointed out in his book“The Corporate Culture Survival Guide:Sense and Nonsense About Culture Change”that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s very important as it can decide the strategic target and the operation pattern of a corporation.Professor Kotter and professor Heskett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have studied the correlativity between corporate culture and the long term profit of the corporation.They explained in their book“Corporate Culture and Performance”that corporate culture means a lot to a corporation’s long term profit.M.Lemon and P.S.Sahota studied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effect on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rporations.Liu guang-ming presented in his paper“Core value is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that corporate culture is the primary core competence.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this field,we present that excellent corporate culture is the important source of corporation’s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mpetence has been popular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untry at present,but explicit and deep going theories are few.Based on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we put forward that excellent corporate culture is the important source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2.Characters for the source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regarded as sustainable optimizing and updating advantage of the corporation during the course in which the corporate exchanges its substance and power with the dynamic external environment rather than keeping some specific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a static state.In this case,the“sustainable”is related to the imitation of the competitors.However,the competitors mentioned above are not only the unambiguous competitors in the industry,but also including the potential competitors who will enter the industry in the future.0nly when the creative strategy implemented in the corporation can not be imitated by competitors,can the corporation have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is way,the source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should have three characters as following:(1)Values:As the source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it should have strategic values with a low running cost.At the same time,it may provide customers with unique values and benefits and finally help the corporation to obtain a higher profit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the industry.(2)Heterogeneity:As the source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it should be cultivated and accumulated in a long term along with the corporation’s development.The characters from different corporations will be different as the corporations are different and so be the approaches by which the characters are cultivated.In other words,they are unique.(3)the attribute that difficult to imitate:The source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cultivated step by step in a long period as specifical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orporation.In this way,this source is hard to be imitated as it is greatly dependent on the forming route.

3.Excellent corporate culture has the three characters belonging to the source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author sugggests that corporate culture is the patterns and norms that govern the behaviors of employees,particularly,the company’s mission,vision,values,standard of conduct,ethics,customs,traditions and so on.And it is usually formed by for layers as:idea culture,Institutionary culture,behavior culture and material culture. 3.1 Values of excellent corporate culture The special functions of excellent corporate culture’s values extremely show up as following:

3.1.1 Dual incentive functions Since the theory“economic man”from Adam Smith was well known,most economists assumes that human beings are motivated solely by self-interest.On the one hand,this theory will be favorable for economists to make advanced research on economy problems taking this theory as a premise;on the other hand,in reality,human beings are motivated by many uncertain factors,and many of them are unrelated to self-interest.

The 1998 Nobel Prize winner professor Amartya Sen from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declared that self-interest is the most important motivation out of all motivations.However,other motivations like humannity,equity and public morality are also important motivations.At this point,if we take self-interest as the only motivation and exclude all the other motivations,it will be hard for us to understand rational behaviors of human beings.Coase pointed out that research on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of toda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human beings.Actually,according to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human beings are doubly motivated by self-interest and no-self-interest.Excellent corporate culture is a sub-specialization of social

culture.It has a notable peculiarity for taking substance as a carrier.The corporate material culture shows up not only in the fields like product servi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ut also for the improvement in working environment,working conditions,reasonable salary system,establishment of cultural facilities and so on.The corporation fulfilIs employees’ requirement of self-interest through improvement in the material culture construction,especially the institution of“performance of evaluation”and“payment for labor”.Then,the corporation will have the incentive function related to employees’ job motivation.

Idea culture is the core of corporate culture.As a value system with the center of corporate core value,idea culture can guide corporate operation in terms of values and mutual consciousness.In this way,it can represent the mutual pursuit of all employees for the corporation’s good and will finally evoke employees’ job motivation.

3.1.2 Good guiding functions of excellent corporate culture The second premise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bout human behaviors is referr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environment.In other words,it is just the so called “bounded ration”.“Bounded ration” is a theory introduced by K.Arrow.According to this theory,human behaviors are conscious rational with the bounded ration.From Nuosi’s point of view,the bounded ration includes two parts:l,Environment is complex;2.Human’s cognitive and calculating capabilities are bounded.The uncertaint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incompleteness of information together with the bounded capabilities can make everyone’s subjective models as a response to the environment different to each other.Finally,this will lead difference to everyone’s choice.

Good guiding functions of excellent corporate culture can have an indicating and inducing effect on the direction of enterprise behavior:(1)it can show the direction of the corporation’s development.Corporate culture can make the target and direction clear to us in forms of recapitulative,pithy and philosophic words.Actually,these words are formed through a long term education and have exceed a subtle influence on employees in the corporation.Finally,these words will become a part of their spirit;(2)Excellent corporate culture can induce the direction of enterprise behavior.The value target set up by corporate culture is the target of all employees.It’s a great inducement for the joint act of all employees and it will help all employees to unify voluntarily to the direction expected by managers.Furthermore,Peters and Waterman concluded that common employees in outstanding corporations are clear about what they are doing under most circumstances as guided by the shared value.So we can say,excellent corporate culture can supply the gap of bounded ration and make all employees’ behavio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rection and common target of the corporation.3.1.3 Overall restricting function(略)3.1.4 Excellent corporate culture leading to sustainable innovation(略)

3.2 The heterogeneity of corporate culture Generally speaking,corporate culture is formed step by step through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 of transmitting and normative administration.Firstly,it is advocated and carried out by a few people under a certain condition of business.3.2.1 Corporate culture is created for the demand of corporation’s development under a certain environment.Consciousness is always behind existence as the core values are formed step by step in the process in which corporations are in pursuit of surviving and development.As a social organism,the corporation will have its own values and behavioral model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At the same time,only when the culture fits the corporation’s development and is accepted by most employees can the corporation have great vitality.3.2.2 Corporate culture is initiated by a few people Culture reflects intention of people’s consciousness rather than a passive response to the environment.Generally speaking,the demand for culture arises from the conflict of diversified interests attached with ineradicable traditional customs.After this,a few people are firstly roused and they claim for new culture adapted to the new situation to change the old concepts and modes of conduct.Finally,these people will become pioneers of corporate culture.However,as advocated and demonstrated by these leaders and precursors,this new culture enlightens other people in the corporation and finally it turns into the corporation’s new modes of culture.3.2.3 Corporate culture is a result of continuous publicity,practice and normative administration The change of corporate culture is a process in which new concepts and modes of conduct take place of the old ones.Based on this,the new culture should be widely propagandized so that it can be accepted by all employees step by step.Generally speaking,corporate culture will go through a period with amelioration,confirmation and aggrandizement as a new concept need an incessant practice process in which it can be amended and improved to be widely spread.Usually,the corporate culture is the result of normative administration as the outgrowth of the culture is quite slow.Once the new culture are confirmed to be reasonable and necessary,business operators will set down relevant managerial system and criterion of conduct to strengthen it through practice in order to change employees’ thinking and behavioral model and build new corporate culture.In a word,the forming process of corporate culture leads to the

毕业论文之英译汉 篇2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了中国, 领略到了这座文明古国灿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国美食又为我国的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 为了让更多的外国友人喜欢上我国各地的美食, 中文菜单的英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今, 许多的酒店、度假村等等都推出了英译中文菜单, 但是由于在地域和饮食习惯上的不同, 大多的菜名翻译得不够规范, 时不时地会闹出点笑话。所以为了规范中餐菜单的英语翻译, 本文将会对中文菜单英译存在着的一些普遍的问题进行探究, 并将由此提出较为地道的英译方式和技巧。

2 菜单的由来

1554年, 布伦斯维克侯爵在其私人宅第举行晚宴, 每每端上一道菜时, 他都要看看桌上的单子, 这个举动使人颇受启发, 以后人们便争相效仿, 由此菜单也就真正出现了。据考究, 目前所知最早的菜单是19世纪时的手抄《烹饪津梁》, 该书与罗马美食家马加·阿彼斯阿斯有一定的关系。而第一本印刷出版的菜单, 则是1475年意大利人巴尔塔美奥特·沙希的杰作《饮宴乐事》。我们可以看出菜单的雏形是法国厨师为了记录菜肴的烹制方法而写的单子, 当它成为向客人提供菜肴的名称和内容时, 已是16世纪中叶的事情了。现如今, 世界上的菜单可谓品种繁多、五花八门。饮食是一种文化, 一张美妙的菜单更是一种深邃的文化, 其艺术和作用也许不亚于饕餮盛宴!在法国, 为复兴菜单艺术这一古老传统, 艺术家们纷纷表示, 不仅高级厨师要具有色香味俱佳的烹饪技艺, 还需有制作精良的菜单与之相互辉映, 才能使人们真正地领略到美食带给他们的乐趣。

3 中文菜单的命名特点

我们不得不佩服我国文字之潜能, 华夏语言之精妙。我们可以将中餐的命名方式大致分为以下两种:写实性命名法和写意性命名法。写实性菜名通常包含有原料名称、烹制方法、菜肴的色香味形器、菜肴的创始人或发源地等信息内容, 如“鲜菇烧干贝、东坡肉、上海三黄鸡”等等。对于写实性菜名, 译者应尽力将其所包含的一些实质性的基本信息内容翻译出来。在大多数情况下, 由于写实性菜名是“名副其实”的, 因此, 译者通常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写实性菜名。另外, 许多中餐菜肴喜欢用比喻的方式命名, 即写意性命名方法, 使其听起来既吉利动听又富有浪漫色彩, 引起食客的好奇心和食欲, 从而达到吸引顾客的目的。而且, 其中有些中餐菜名有着深刻的含义或优美动听的传说故事, 如“佛跳墙、四喜丸子、发财好市、八彩迎嘉宾”等等。这些菜名别说外国游客对之知之甚少, 甚至连许多国人都不太清楚是什么原料做成了这么一道道精美菜肴。因此, 译者在翻译时首先要弄清楚这些菜肴的“实质内容”, 即我们刚才所提及的原料名称、烹制方法、菜肴的色香味形器、菜肴的创始人或发源地等信息内容, 应尽量采用意译、改写或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翻译。

4 中餐的烹饪方法和各自译名

(1) 煮 (boiling) :

指使食材变得很鲜嫩, 煮又分为:即煮即食 (instant boiling) 和快煮 (quick boiling) 。

(2) 烧 (braising) :

指把肉 (常常与蔬菜放在一起) 放在有盖的容器中。加上少量的食用油, 然后加入肉汤和高汤煨。

(3) 煲、炖、焖 (stewing) :

常把鱼、肉和蔬菜在肉汁或调料中混合在一起放入锅中, 用低温慢慢加热。

(4) 煨 (simmering) :

指用低于沸点的热水慢慢加热, 常常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熬制。

(5) 油炸 (frying) :

在一种专门的平底锅中用热油炸, 只需较少的时间就能完成。

(6) 烘烤 (baking, broiling) :

指在密闭的烘具中烘, 或者是将食物 (通常是肉类) 放在和明火直接接触的铁架子上烤。

(7) 蒸 (steaming) :

将面粉制成的食物放入竹木编织的笼阁中盖上盖, 一般需要花费10~20分钟的时间。

(8) 熏 (smoking) :

用燃烧所产生的气味来熏烤食物。

(9) 腌 (pickled) :

通常是将肉类食品和蔬菜类食物放在特殊且密封的器皿中放置一段时间。

5 中文菜单英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美味佳肴历来吸引着无数的外国宾客, 可谓闻名遐迩。但是由于中国地域广大, 各地有其本地特色或独特地区风味的美食。在烹饪方法上又都多种多样, 内容丰富, 专业性很强。如果将中餐菜单上的每一道菜单一地从语言层面上进行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的话, 恐怕会有失其真意, 甚至会不可避免地闹出点笑话吧。在这里, 我们更应看重的是文化层面上的转化。我们的重点是要做到宣扬中国久负盛誉的饮食文化, 让世人了解中国, 让中国影响世界。然而很遗憾的是, 现在国内外中餐菜单上的英译五花八门, 漏洞百出, 很不规范。而导致这种混乱状况的原因是翻译方法选择不当, 我们传统的翻译方法有三:

(1) 音译法 (将某种语言的词用另外一种语言与其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词的音调表达) :这类译法最为简便。但由于其为写意汉语拼音的拼音字母的音译, 外国人很难从中领会其所蕴涵的真正意义。单纯的音译, 如:“狗不理包子”译为“GoubuliBaozi”。这种译法既没有体现出这类食品的特点, 也无其他意义可言。让外国人完全体会不到其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

(2) 直译法 (将某种语言的词用另外一种语言逐字逐句的译出) :此类译法比较直观, 忠实于原文。但是存在的问题是这种逐字对译以意义为主, 生硬、晦涩难懂, 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文化空缺。经常会引起外国人的不解和疑惑, 如:“红烧狮子头”译为“lion head”。笔者恐怕外国人面对这一译名, 肯定会非常纳闷, 相信只有很具勇气的外国人才敢尝试这么一道菜吧。

(3) 意译法 (抓住原文的大意来翻译, 小作逐字逐句的翻译) :此类意译比上述两种译法的解释要清楚。但有时译得过于冗长拖沓, 平淡无奇, 索然无味, 激不起食者的胃口。譬如“老少平安”这道菜被意译成了“bean curd with fish”, 虽然我们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这道菜的主料是豆腐, 配料是鱼肉, 但是完全丧失了这道菜所想要表达的那种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

6 中文菜单英译方法和技巧

笔者认为, 为了达到弘扬我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 创中国名牌, 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目的, 菜单的翻译不仅要让外国人看明白, 还应该考虑品牌问题。因此一些名菜最好直接就用固定的拼音为主。比如“四喜丸子”可译为“sixi meatballs”, 而“麻婆豆腐”可以翻译成“spicy bean curd”或者直接是“Mapo bean curd”。curd”, 这种译法类似于从英文翻译过来的“麦当劳”、“比萨饼”之类。而且菜单翻译应简单明了, 另外再将酸、甜、辣等特殊风味稍带说明就可以了。比如“麻婆豆腐”可翻译为“bean curd with special pepper” (有辣味的风味豆腐) 。比如“素炒小白莱”, 建议不把“小白莱”译成英文的“pakchoi”, 而是直接按中文的发音读为“xiao bai cai (小白菜) ”, 老外也都很高兴地接受。中餐菜名翻译要符合“准确”、“通顺”、“迅速”、“简洁”的要求。因为在宴会或餐桌口译时, 译员无法咬文嚼字, 反复推敲使译文达到“雅”的境界。此时“信”和“达”占主要地位。换句话说, 就是中文菜单英译要“准确”、“忠实”于原文。当然, 还要兼顾“通顺”与“迅速”, 不然, 等你结结巴巴地译出来, 恐怕菜都凉了。笔译时,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 还要注意“简洁”的要求。因为菜谱的印制、设计及装帧都十分考究, 一般没有太多的空间容纳累赘的英译文。简言之, 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 都要“直入主题”, 开门见山地点明菜肴的原料和烹调方法。口译时如时间允许, 特别是在外国客人点菜时可抓住时机适当补充一些有关菜肴的营养价值、民俗风情等背景知识, 额外撒点“文化佐料”, 提起客人的食欲, 达到活跃气氛和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目的也起到了创中国名牌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葛正明.荷兰专家谈饭店和菜单的译名[J].中国翻译, 1995, (6) :40.

[2]陈根培.饭店服务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3]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

毕业论文之英译汉 篇3

【关键词】:声声慢 叠字翻译 三美 赏析

格厄姆雷在《中国诗的翻译》中曾感慨汉语是“含义达到最复杂丰富程度的语言”。而译诗无疑是翻译的一大难题,甚至有人说,诗就是翻译中丢失的那部分。与散文界严复先生的“信达雅”翻译标准相对应的,诗词界有许先生的“音美、意美、形美”三美。林语堂认为“文字有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或得其神而忘其体,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气,文体及音乐之美完全同时译出。”

李清照的名作“声声慢”是翻译界的歌德巴赫猜想。它开篇连下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音律考究,字数整齐,意境深邃。下面将选取几位名家对此句叠字所尝试的翻译,分析读者在英译诗中体会到的意境。

原词将诗人在“寻”、“觅”中心神不定,若有所失的神态;“冷”、“清”中只身飘零的孤独寂寞;“凄”、“惨”、“戚”中愁苦不堪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文抽绎难尽的愁思由此延展,双声叠韵的音美也倾泻而出,被认为是千古绝唱。

林译:

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林译十四字译出,确是黄昏细雨无可奈何孤单的境地。林语堂老先生采用十四个单音节词,七个重复的“so” 和七个以字母d 开头的单词,层层递进,形成双声和头韵,译出了词中冷雨凄清的意蕴;而这七个押头韵词dim, dark, dense, dull, damp, dank, dead,传达了原文的音美和形美。虽没有直接译出“寻觅”,甚至一反英文常规,连主语的笔墨也竟自省去,将中文诗歌形式简练,意象密集的特点植入英译,但丝毫也没有影响读者对原诗的理解。这其中,dim和dark暗指天色已晚;dense和dull仿佛使读者看到诗人寻觅不得,空洞失落的眼神;damp和dank直达诗人内心深处,引起读者深深的同情;一个“dead”是诗人绝望无助抑郁于胸的哀怨。译者由景到人,由外至内的缓缓铺开,将原诗的意境再现给读者,意美传递的巧妙而含蓄。

许译: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本句词押的是aabb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很好地传达了“音美”。“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把原作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和作者茫然无助的形象通过词语和结构鲜活地表达了出来,使译语读者很容易体会到作者漫无目的却仍在苦苦寻觅的凄凉。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译者为做到传情达意,在翻译时增添译语文化形象,原诗中并没有说出寻找的内容,译作中却把这些暗含在原诗中的信息表达出来“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诗中类似的译法如“without cheer”等,这种为了保留原诗“意美形美音美”给译语读者带来审美愉悦而增添译语文化形象的译法真正做到了使译文再现中国古诗词美学特征和艺术价值。另外,从声调来讲,许译模仿原文采用短音押韵,其中“觅( /mì/)”与“miss( /mis/)”、戚( /qī/)与cheer( /t∫i /)都沿用了原文表示忧郁哀怨的闭口音和元音前面的辅音,所以相关因素的趋同度较大,使读者更容易获得诗中的语境效果。

应该说在许多尝试翻译这七对叠词的学者中,不乏西方文人,而对于他们,因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中国各属不同的语言体系,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更显难度。以下将分析西方文人中对于《声声慢》前七对叠词的一种典型译本:

Clara Candlin女士将其翻译为:

Seek, seek, search, search;

Cold, cold, bare, bare;

Grief, grief, cruel, cruel grief,

Nowwarm, then like the autumn

Cold again

How hard to calm the heart.

在此译本中,更多的是字面意思的直译和单词的堆砌。由于外国人对汉字的内涵,托物起兴的手法,对境生于象的不理解,所以产生了这种码字式的译文。原词中这七对叠字所描述的动作和烘托的气氛只是一种物化的场景,但它真正要传达的是一种愁绪,一种无法用语言直接勾勒,只能通过物象间接地勾起读者想象才能意会的意境。所以,直接堆砌得到的只是诗词的躯壳,丧失的是诗词意境和灵魂。

而已故的耶稣会唐石安神父(Rev. John Turner,S. J.)却用双声叠韵法译出了词中神韵:

I pine and peak

And questless seek

Groping and moping to linger and languish

Anon to wander and wonder, glare, stare and start

Flesh chilled

Ghost thrilled

With grim dart

And keen canker of rankling anguish.

思果先生曾评论道,“不会写英文老派诗的人无论怎样也创作不出来的。”

从以上对名家译文的赏析来看,翻译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把握、挖掘和转换原诗意境,尽管如此,中国古典诗歌依然还是汉英翻译中的一个难以攻克的堡垒。中国古典诗歌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其越发展到最后,就越讲求含蓄、凝练、神韵、意境以及意在言外等等格律森严的规则营造。所以,严格说来,在汉英翻译中,汉语古典诗歌的英译版本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无限接近原诗的意境,而由于文化的、文学习惯的以及语言方面的无可逾越的差异问题,我们无法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歌意境在两种语言之间自由的转换。通过以上对各种英译本的赏析,我们所感受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情绪,但不管翻译如何,每个译者的心,因其真诚而充满诗意,就能让原文的生命在诗心放歌的译文中延续,就能让读者感受其独特的思绪。如此,寻寻觅觅,我们每一位读者,在英译中感受不一样的愁思意境。

【参考文献】:①许渊冲.汉英对照宋词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6.

②林语堂.扬州瘦马[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汉语连珠四字结构英译之管见 篇4

汉语连珠四字结构英译之管见

汉语连珠四字结构词义丰富, 文采华丽, 语气连贯,重在一股气势和意境.英译时应以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地缘等为立足点,根据不同情景采用直译法、意译法、合并法、提取法、变换词序、改变词性和就实避虚等手法来处理.

作 者:陆刚 LU Gang  作者单位:武夷学院外语系,福建,武夷山,354300 刊 名: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 16(3)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汉语   连珠四字结构   英译  

毕业留言毕业之酒 篇5

我们相逢在陌生时,我们分手在熟悉后。明天,我们要到生活的星图上找寻自己的新位置,让我们用自己闪烁的星光相互问讯、表情达意。

大地上有五色土,海滩边有五彩贝,乐章里有五线谱,人生中有五彩路。

今日同窗分手,说一声:珍重!明朝校友相逢,贺一句:成功!

四年一瞬间,就这样欢歌、纵笑,就这样相识、相聚,甚至都来不及好好地话别,马上就要各奔东西 ……

有人说: “ 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幸运的建筑师,

” 愿我们在走向生活的道路上,用自己的双手建造幸运的大厦。

尽情地饮干这杯毕业之酒吧!它是生活的甘露!它将给未来注进胜利,它将长留在我们的唇间舌上,留下无尽的回味 ……

天空吸引你展翅飞翔,海洋召唤你扬帆启航,高山激励你奋勇攀登,平原等待你信马由缰 …… 出发吧,愿你前程无量!

紧紧地握一握手。手有意,手有情,掌心中千言万语,也有我难言的.秘密。

毕业赠言之时间 篇6

时间可以证明一切,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时间可以解释一切,时间可以成就一切。大学生活似乎很漫长,可真正掐指而算却屈指可数。经过大学生活的锤炼,心境与心态愈益坚忍不拔。经历过慷慨激昂的演说,欢呼雀跃的活动,展露新角的自我展示,内心不断地沉淀与成熟。由于所学专业的缘故,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培养与造诣了自己在教育领域独特的想法与思路。于是继续深造成为自己挖掘专业知识深入学科领域的再次选择,经过专升本的考试自己顺利进入本科院校。距离XX年至今即将两载,一路的风风雨雨只有经历之后才会体验。两年的大学本科生涯使自己发生了质的飞跃,由于学校的学习氛围浓厚,偌大个校园经常笼罩着学习的身影,自习室更是经常座无虚席。于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自己也融入了考研大军的行列。从此,三点一线式的考研生活开始不断复制与定格。为了心中的考研梦,多少次与寒夜和孤灯作伴,多少次该为青春呼唤的日子留给了一沓沓参考书。支教的日子尾随而至,从去年九月份一直持续到元旦末尾,为期五个多月的支教生活真正让自己经历了一次洗礼与历练。

没有脱离过集体生活的自己第一次独自生活,第一次面对怯生生又忍不住欣喜的学生眼神,第一次了解自己身上的负担与重任。支教与考研同步进行,无疑增加了很多困难,曾经的自己几乎濒临崩溃的边缘,幸而我的好友与恩师在关键时刻及时鼓励与挽救了我,一直以来心里都特别感激在考研途中关心我的亲人与朋友,没有他们一路的加油与呐喊我不可能走到最后。依旧记得寒风萧瑟的冬日,自己蜷缩在炉火周围与咖啡相伴、伏案苦读的场景;每日穿梭于教室与办公室,执力于备课与处理文件;与学生互动的热闹场景,激发他们真正潜伏于内心的兴趣。时间的指针不知不觉间指向新的XX年,意味着考研上战场的日子真的逼近了。随后的日子,在考试、等待成绩、复试……一系列的程序之后,自己终于迎来明媚的春天。时至今日,毕业设计成为我们毕业之前最后的学习机会,在三番两次的玩味咀嚼之间,似乎依旧未理出一些思绪,心态不停地动荡与摇摆。可是每一次,自己都不断地暗示自己:既然已经经历了考研的磨砺,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坷呢?因为每件事情都是自己成长路上的财富,无论经验抑或教训。

《红楼梦》中饮食名称之英译研究 篇7

关键词:红楼梦,饮食,翻译,文化

中国发展历史长达5000多年, 积淀汇聚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而饮食文化, 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分支, 就如同一面多棱镜, 折射出丰富独特的中国文化。《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涉及到封建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其中的饮食文化也是对当时社会生活文化的一种展现与折射。

很多小说家们也比较钟情于饮食文化。不同的小说就透露出不同的饮食方式与风格。就如:《三国演义》的饮食文化就充满了“权谋”之气, 像大名鼎鼎的“鸿门宴”就来自于此;《聊斋志异》的饮食文化则充满了“怪诞”之气, 如:《水莽草》中由水莽鬼化成的“水莽草茶叶”, 若是出自于老妇之手, 则“嗅之有异味, 不类茶茗”, 若出自少女之手, 则“芳烈无伦”;而《金瓶梅》中的饮食文化就充满了“淫秽”之气, 酒水、食物在这儿倒成了一剂良好的“催情剂”;而《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则充满了“富贵”之气, 其中食物品种之丰富, 制作之繁杂, 材料之名贵, 食器之华美都堪称富贵至极。

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红楼梦》中描写到的饮食文化中仅仅食物就多达186种, 可分为主食、小吃、菜肴、调味品、饮料、水果、补品、外国食品、洗漱用品九大类 (彭28) 。书中描写的饮食文化活动更是占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红楼梦》中的饮食名称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 翻译中如何既保留源语中的文化内涵, 又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戴, 杨80) 。这篇文章就从茶饮、点心、米粥、菜肴以及药物类入手, 分类分析《红楼梦》中的饮食名称翻译。

1《红楼梦》中饮食名称的翻译

“民以食为天”, 而红楼人的“食”却多、好、贵, 如:千红一窟、琼酥金脍、茄鲞、燕窝汤、千年松根茯苓胆等。他们的饮食不同于寻常百姓, 当中的讲究也不是一般, 倒是很能反映出阶层、辈分、礼仪、文化、修养, 甚至是红楼人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1.1 茶饮类的翻译

茶能有效地解暑消渴。自古以来, 中国人就有饮茶习惯。唐朝的杨华在《膳夫经手录》中说道:“累日不食犹得, 不得一日无茶也”, 可见茶对中国人的重要性。茶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后逐渐演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 并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文化 (胡244) 。作为封建贵族的贾府, 自然也是离不开茶。而“茶”也能反射出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人们身份的高贵卑贱。《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妙玉给贾母进上老君眉。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 这是老君眉。”“老君眉”被译为“Patriarch’s Eyebrows”。“老君”在中国文化中指德高望重的老寿星, 老君眉这道茶也就暗指了对贾母的尊重, 也暗示了贾母在贾府中的声望与地位。而patriarch在英语中是“家长, 族长, 元老, 创始人, 鼻祖”的意思, 既有年事已高的老年人之意, 又有德高望重, 受人尊敬的涵义在里面, 因此, 以patriarch对应老君实属妙译。而“眉”被直译为“eyebrow”, 则是因为此茶外观形如长眉。这样译倒是能生动贴切地体现出茶的特点, 将此茶的文化内涵形象地传达出去, 但对于不爱饮茶爱饮咖啡的外国读者来说, 若没指出这是种茶, 恐怕他们还得稍费功夫结合上下文综合理解了。贾母刚吃完酒肉, 因此不愿喝六安茶 (Liuan tea, 一种绿茶) , 因为那样容易停食、闹肚子, 而妙玉深知老太太的心思, 赶紧说这是老君眉。这一方面反映出了贾母深谙茶道, 饮茶讲究, 是个地位不一般的老太太, 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妙玉的玲珑剔透、善解人意。

《红楼梦》中有酒名为“万艳同杯”, 来自于第五回。警幻向宝玉解释道:“此酒乃以百花之蕤, 万木之汁, 加以麟髓凤乳酿成, 因名为‘万艳同杯’。”杨宪益将其直译为“Ten Thousand Beauties in One Cup”。“万艳同杯”还谐音“万艳同悲”, 以“艳”比“女”, 以“悲”示“命”。杨译只将表面意思表达出来, 而其深层含义则没有显现。霍克斯将其意译为“Lachrymae Rerum”, 意为“万物之泪”。这个词出自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维吉尔以Lachrymae Rerum来称呼埃涅阿斯流出的汇集了无数特洛伊人痛苦的眼泪。虽然它没有表现出原词的谐音, 但是却很好地将其中涵义传达出来, 熟知罗马史诗的读者肯定会有此联想。因此, 霍译比杨译略高一筹。

1.2 点心类的翻译

《红楼梦》中的点心种类繁多, 色香味美, 取名也很有意思。有的以做法命名, 如:风干栗子 (dried chestnut) 、糖蒸酥酪 (sweetened junket) ;有的取名喻意吉祥, 如:吉祥果 (lucky fruit) 、寿桃 (longevity cakes in the shape of peaches) ;还有的是以原料命名的, 或者沿袭传统的名称说法等。

奶油松瓤卷酥被译为“pine-kernel cream puffs (松瓤奶油泡芙) ”。奶油和松瓤两种涵义都被译出, 但一个是卷酥, 一个是泡芙。卷酥一般呈长条形, 口感酥脆, 咸甜都可;而泡芙呈圆球状, 是一种源自于意大利的甜食。泡芙口感香甜软糯, 但吃起来也稍感松脆。所以, 译者用“puff”来对应“酥”, 而原词中“卷”的概念被模糊化了。

比较有趣的是“dumpling”这个词。小饺儿为“tiny fried dumplings”, 元宵为“New-Year dumpling”, 粽子为“sticky rice dumpling”。不止是这些词, 在杨译本里, 像饺子、馒头、豆腐皮的包子等也都被译为了dumpling。“Dumpling”这个词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就是饺子, 就是薄薄的面粉里面包着馅, 一边呈弧形, 一边呈直线型。而其实它在英语里的本意是水果布丁、小面团或者汤圆, 不过西方人也习惯将米粉和面粉做的有馅儿或者无馅儿的面团类食物都称为dumpling, 将元宵、饺子和粽子译成dumpling在英语中也是约定俗成了的 (谢17) 。杨译其实也是顺应了英语中的这种习惯。粽子的制作原料虽与米粉或面粉毫无关联, 可是它可以看成是糯米馅儿, 外面被裹着一层粽叶, 也形似于饺子类食物了。

1.3 米粥类的翻译

贾府里的主食—米粥面, 也是十分丰富。那里食用的米分为好几种, 如:御田粳米、胭脂米、常用米等。御田粳米 (rice from the Imperial fields) 从名字就可看出产自皇家田地, 而胭脂米因其本身呈淡红色, 译者就加上了rose一词表现出其红色的特点, 而其它的米则表达相对简单:常用米ordinary rice, 绿畦香稻米饭green rice, 白粳米饭ordinary white rice, 粳米good rice。绿畦香稻米饭是米粒呈浅绿色的上等米, 译者直接用green这个颜色词来表示, 增加了词的直观性, 却无法体现出上等米这个很重要的信息。因为贾府中, 主子和仆人食用的米肯定是不一样的。下人们一般吃常用米, 而主子们则吃御田粳米、御田胭脂米、粳米等这类质地、口感比较好的米类。同时, 译者简单地用ordinary和good两个词来区分主子们和下人们的食用米, 简化处理, 还是达到了区分的效果。这也就体现了贾府里的主子们养尊处优, 奢华讲究的生活。

粥类有易消化、易吸收、营养养胃的特点, 因此, 红楼人也常喝粥, 像:燕窝粥bird’s-nest soup、奶子糖粳米粥milk and sweentened rice congee、莲叶粥lotus-leaf broth、江米粥congee、腊八粥sweet gruel。值得一提的是腊八粥, 它是腊八节的传统食物, 古时盛传在阴历腊月初八这一天, 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成仙。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 便把花生、红枣、栗子等物混合在一起熬成粥, 俗称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写道:“腊八粥是用黄米, 白米, 糯米, 小米, 菱角, 栗子, 红豆, 去皮枣泥等做成并用桃肉, 杏仁, 瓜子, 花生, 松子, 榛子, 白砂糖, 红糖, 葡萄来装饰它。 (孙579) ”杨宪益将“腊八粥”译为“sweet gruel (甜粥) ”, 这样的处理方式过于模糊简单了。腊八粥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里面, 一个简单的“sweet”就把它一切的文化信息给抹掉了, 让人看不出这种粥和其它的甜味的粥有何不同。霍克斯翻译为“frumenty (甜牛奶粥或麦片糊) ”, 这符合西方人的饮食习惯, 可同样省略掉了文化内涵。除了此粥外, 其它的粥以直译为主, 主要是按字面意思来理解翻译。

1.4 菜肴类的翻译

美食是一门艺术, 讲究色、香、味俱全。红楼里的美食可不是一般官宦人家能比的。那些美味菜肴也只有这种一等一尊贵的官宦之家才有。

红楼里的美味菜肴当属“茄鲞”为首。这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所尝到的一道菜, 也是《红楼梦》里详细描述的一道菜。贾母让凤姐夹一些茄鲞给刘姥姥尝尝。刘姥姥不相信普通的茄子能有如此美味, 让凤姐说下做法。凤姐解释道:“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 只要净肉, 切成碎钉子, 用鸡油炸了, 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 新笋, 蘑菇, 五香腐干, 各色干果子, 俱切成钉子, 用鸡汤煨干, 将香油一收, 外加糟油一拌, 盛在瓷罐子里封严, 要吃时拿出来, 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茄子营养丰富, 本身就有清热止血, 消肿止痛, 降血压血脂的功效, 加上蘑菇、笋、鸡汤等成分, 其味道和营养自然不一般。杨宪益将其译为fried egg-plant (油炸茄子) 。这当中, “鲞”的意思模糊化了。杨宪益采用主要的制作方法来为其命名, 虽然和原意相差甚远, 而且其繁复的制作过程、庞大的制作原料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都未能体现, 但是它能易于外国读者理解接受。而且, 后文中就有对这道菜的详细解释, 也算是一种补充。

“牛乳蒸羊羔”被译为“a lamb embryo steamed in milk (羊胚胎炖牛奶) ”。羊羔一般指出生后没多久的小羊, 其肉质软嫩鲜美, 所以它比成年羊肉更受欢迎。但它在《红楼梦》里却不指出生后的小羊羔, 而是指羊胎。它出自于第49回。贾母说:“这是我们有年纪人的药, 没见天日的东西……”“没见天日”暗示出这里是指羊胎。杨宪益没有依照人们的惯性认识将其译为小羊而是译为羊胚胎, 确实准确到位。

1.5 药物类的翻译

《红楼梦》的饮食名称中最难翻译的当属药类。中药和西药完全属于不同的医药体系, 用药理念、服药方式、药物搭配差异都很大, 因此要到位地翻译又要让外国读者理解确属不易。而且译者若是对药物没有一定的了解, 要找到对应的翻译也是很困难的。杨译本中对此类的翻译, 依然是以归化翻译为主, 多意译, 适当简化原药名, 以让英文读者通过药名中的药材和药效理解文中的药物为主要目的, 模糊掉药名中与药材和药效五官的部分, 尤其是高度意境化夸张化的部分 (谢27) 。

“梅花点舌丹”被译为“plum-blossom powder (梅花粉) ”。以“梅花”为药物原料, 以“点舌”为服药方法。此译舍去了“点舌”之意, 以“粉”化“丹”。其实, “点舌”极其具有中医服药特色, 是中医文化内涵的一种表现。而译者在此省略不译, 虽然省力好懂, 却也流失了其特有的文化色彩。

延年神验万全丹译作longevity pill (长生丸) 。这是一种以功效目的命名的丹药。中国人喜欢堆砌词语, 延年、神验、万全其实大意类似, 表达的意思就一种。外国人相比之下直接、简单明了, 所以这里直译为longevity pill, 是既省事又好懂。

2 结束语

作为享誉国内外的中国古典名著, 《红楼梦》极具中国古典特色, 传统的中国色彩浓郁, 其中所涉及的这些饮食应该说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一部分。《红楼梦》中的饮食原料丰富、品种繁多、制作精细 (王169) , 涉及到蛋、奶、果、禽、粥、汤、茶、面、药等方方面面。翻译中既要将其意思表达准确, 又要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传达出去, 不仅要求译者双语能力超强, 也要求译者有高度的文化敏感性。该文主要以杨宪益、霍克斯的译文为参考对象, 探讨了5类翻译, 分析了翻译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以此对《红楼梦》的翻译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戴清娥, 杨成虎.《红楼梦》英译本饮食名称翻译的对比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4) :80.

[2]胡文彬.茶香四溢满红楼——《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J].红楼梦学刊, 1994 (4) :244.

[3]彭爱民.红楼梦饮食文化之菜名英译研究[C]//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1.

[4]孙逊.红楼梦鉴赏辞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5.

[5]王丹.红楼梦中饮食名称的翻译[J].大江周刊:论坛, 2012 (8) :169.

毕业论文之英译汉 篇8

【关键词】CAT软件 摘要翻译 本科毕业论文 优势 劣势

【Abstract】Abstract is the core component of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It is often used to help the reader quickly ascertain the paper's purpose. The English level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is uneven, which makes the abstract translation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not optimistic.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asons and the necessity of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CAT) software to be applied in undergraduate thesis abstracts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as well as the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factors in the application of CAT software. It concluded that CAT software can assist undergraduate thesis abstracts translation with a positive impact.

【Key words】CAT software; abstract translation; undergraduate thesis;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一、引言

本科生毕业论文摘要的主要作用是对整个文章的概括与介绍,通过阅读论文的摘要部分,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摘要部分为中英对照,大部分学生是先写好了中文摘要,然后对中文摘要进行翻译,翻译过程中的焦点是对词、词组、句子、语法以及语篇的对应转换,或全部依靠在线翻译获得翻译结果,或靠自己的英语能力和一部分参考资料进行翻译,翻译结果往往是语法句法都不通顺,翻译质量不高,很少学生能合理地利用CAT软件进行辅助翻译。本文通过探讨CAT软件在本科生毕业论文摘要英译中的应用,提高其翻译质量,从而达到准确、通顺和统一的翻译标准。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软件与机器翻译(MT)

1.概念来源。CAT,即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是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简称。不同于MT(Machine Translation),机器翻译,CAT不依赖于计算机的自动翻译,而是在人的参与下完成整个翻译过程,它能够帮助译者优质、高效、轻松地完成翻译工作。Bowker(2002)认为二者的本质区别为在翻译过程中谁是主体,是否有人的参与。比起纯粹的机器翻译(MT),翻译的质量更加优质,比起人工翻译,效率更高准确率也更高,也免去了书写的繁琐。周兴华把CAT软件工具分为单机版、服务器版、免费在线版和云翻译软件,其中常用的有,SDL Trados、Déjà Vu、Wordfast、雅信CAT、雪人CAT、GTT(Google Translator Toolkit)等。CAT技术具有自动记忆和搜索机制,它可以提供出可参考的词、词组或句子的翻译,同时也可以自动存储译者的翻译内容,即当译者翻译已经翻译过的句子,系统会自动搜索,提供出以前存储的正确的翻译结果,对于相似的句子,也会给出翻译参考和建议。CAT技术还可以让译者自己建立自己的翻译语料库,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断存储自己翻译过的资料,变成可以重复使用的适合译者本身的记忆库,这样译者就无需不断重复以前的翻译劳动,提高了翻译的效率与准确率。

2.应用优势。机器翻译的方法主要有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方法(rule-based MT)、基于知识的机器翻译方法(Knowledge-based MT)、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方法(Example-based MT)、基于模式的机器翻译方法(Pattern-based MT)和统计法(Statistical MT)。单纯使用目前投入到市场中的机器翻译软件来进行翻译,总体达到的翻译质量和翻译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就连世界公认的翻译技术较为成熟的Google翻译,翻译的质量也不能是100%准确,机器翻译想要达到“信达雅”的程度是不可能的。与机器翻译相比,计算机辅助翻译摆脱了只是单纯依靠机器翻译的困境,加入人的活动与思维,让机器翻译作为人的翻译活动时的辅助工具。翻译时,可以结合使用多种机器翻译的方法,对翻译结果人为修改,从而提高翻译质量。对于本科生来说,平日里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可以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形式,学生可以在大一、大二或大三就把自己收集到的感兴趣的双语内容或自己积累和翻译的双语资料不断输入到自己建立的语料库中,到写论文的时候,确定好方向,又有了自己的语料库与机器翻译的辅助,论文摘要的翻译质量会大大提高。同时,收集资料的整个过程中,也是学生提高翻译与搜索能力的过程。

三、CAT软件在本科生毕业论文摘要英译中应用的必要性

1.摘要的重要作用。摘要表述的是论文的主要观点,国家标准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对摘要有明确要求。写好摘要,既需要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更是一种雕琢艺术。摘要不容赘言,故需逐字推敲,内容完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英文摘要虽以中文摘要为基础,但要考虑到不能阅读中文的读者的需求,实质性的内容不能遗漏。在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论文的主体部分可以参考其他相关的资料,但是摘要部分必须要中英文对照且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摘要部分的写作质量对论文整体水平的影响至关重要。

2.本科生毕业论文英文摘要整体水平。国家标准GB7713-87中规定:“报告、论文一般均应有摘要,为了国际交流,还应有外文(英文)摘要”。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所要面向的读者不同,英文摘要要求有较高的完整性,在读者不看中文原始文献的情况下,只读英文摘要就能对论文有较完整的了解。它相对独立于正文,即英文摘要要以精炼的语言介绍文章的要旨、论点、结果和分析以及结论、建议等,让读者了解全文的概貌。本科生在翻译其论文摘要部分时,有的学生全部使用电子词典或者互联网上的翻译软件机器翻译,不仅错误百出,而且语无伦次。有的学生虽然有机器翻译的痕迹,看得出作者对其中存在的明显语法问题也进行过修改,但是仔细一看问题很多,诸如标题书写不规范、标点符号的错误、专业术语的英译不专业等等。有的学生会在非常细心地查找相关专业英文文献后,列出关键词,然后利用电子词典、互联网软件机器翻译或者让英语水平较好者进行初译,然后将初译内容加以调整,将相关专业英文术语插入。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英文标题、摘要及关键词应该比较合格,但是费时费力,其中也会存在一些非常明显的问题,最为常见的是:句子结构简单、词汇单一。

四、CAT软件在本科生毕业论文摘要英译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有利条件。

(1)使用CAT软件翻译可以让学生在学中译,译中学,提高翻译能力。长期以来,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英语课堂仍然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学英语无非是为了四六级或英语专业四八级的考试的通过。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会使用了电子词典、搜索引擎、在线翻译等方法,但是如何系统地正确地让学生把平日里看到或学到的语言间的转化进行储存,并对今后的学习提供帮助和借鉴,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是非常有帮助的。

(2)有助于学生了解新时代新的翻译技术,提高学生的翻译协作能力。与传统的翻译模式相比,利用CAT软件翻译,可以进行多人协作翻译,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不仅仅止步于课堂,通过布置分工,学生在课下可以继续完成和应用课上所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3)现如今是信息时代,全球化时代,学生毕业后在日常工作中避免不了要运用到一些英语的资料,毕业论文摘要翻译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过程,在就业中也无形中增强了竞争力,锻炼了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翻译与学习动手能力。

2.不利条件。

(1)计算机辅助翻译本身的局限性。语言并不是孤立存在或是一组语法公式,它受到文化、思维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翻译并不是语言符号直接简单的转换,在源语言转化为目标语的过程中其中涉及到文化的转化,思维模式的转化。如汉英的转化中,是意合的语言转化为形合的语言的过程,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差异是机器翻译本身做不到的。所以大部分的机器翻译及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应用翻译素材为重复性高或有限的术语群中,如科技类文章、天气预报、财经类文章等。而在有丰富文化内涵及上下文有紧密关系的文章(如文学)中,机器翻译及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翻译质量不高,需要人为的介入审校。

(2)由于学生本身的英语水平的局限,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使用效果也不同。据统计,英语水平越低使用翻译软件的频率也就越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越低,就越依赖于翻译软件,可能形成不良的翻译习惯,反而导致翻译能力与质量的下降。

(3)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需要一个系统的学习,其操作与实践不易掌握。机器翻译是直接给出翻译,CAT软件需要学生创建语料库、翻译术语库、预翻译、文件导入与导出等,都需一步一步完成。CAT软件翻译过程中的协作翻译和翻译记忆技术的课后运用仍有困难,且每一种翻译软件的使用方法也有很大差异,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学习,需做出合理科学的学习安排。

五、结论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应用研究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也说明其还有很大的应用空间,而且已经在某些领域应用的很成功,如加拿大的METEOR天气预报系统。在高校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摘要英译部分,如何能让计算机辅助翻译发挥出它的价值,在运用翻译软件时,如何利用其有利条件规避其不利条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需要学生有足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了解和应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课上以教师为主导,课下学生在学习了对自己感兴趣的与自身毕业论文有关的知识后,放入到自己的语料库中,通过机器翻译软件查找精确信息,让高科技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帮助本科生提高毕业论文摘要翻译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Bowker,L.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Technology:A Practical Introduction.Ottawa: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2002.

[2]Elimam Ahmed Saleh.The impact of translation memory tools on  the  translation profession[J]Translation Journal,2007,(1).

[3]刘思.论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优势与不足[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3):89-91.

[4]吕立松,穆雷.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J].外语界,2007,(3):35-43.

[5]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M].北京:外语救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6]徐彬.CAT与翻译研究和教学[J].上海翻译,2006,(4):59-63.

[7]徐彬,郭红梅,固晓立.21世纪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J].山东外语教学,2007(4):79-86.

[8]周兴华.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方法与资源[J].中国翻译,2013(4):91-95.

[9]周兴华.计算机辅助翻译协作模式探究[J].中国翻译,2015(2):77-80.

上一篇:未来的模样作文字下一篇:人要志存高远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