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探究(推荐8篇)
作者:刘春海
【摘要】毋庸置疑,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作为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现状,分析了其重要性,并探讨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 现场 管理 措施
一、引言
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是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能否正常运转,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础工作。也就是说,施工企业若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将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水平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代表了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同时体现出了施工企业生产建设经营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所以,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在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才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现状概述
施工管理指企业为了完成建筑产品的施工任务,从接受施工任务开始到工程交工验收为止的全过程中,围绕施工对象和施工现场进行的生产事务的组织管理工作。施工管理的任务是根据不同的工程对象、不同的工程特点、不同的施工条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周密的分析研究,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利用人力、物力,有效的使用时间和空间,采用较先进的施工方法,保证协调施工,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土建施工企业天天要跟施工现场管理打交道,施工现场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而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创造出更高的利润就必须加强现场管理,将施工现场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的重中之重。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能力的综合体现。
一般来讲,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十分明显,因为施工现场对一个工程项目来说,是工程建设的起点,也是工程建设最为直接的场所。所有施工人员运用相关技术手段,结合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完成某项工程的场地。然而,建筑施工现场不仅仅是施工,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管理,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对于施工现场来说,只要有施工必然
会有施工现场,只要有现场,必须要有科学的现场管理,才能提升施工企业管理水平。
2.1施工现场管理相关机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建筑施工质量、建筑施工进度、建筑使用成本以及建筑使用寿命等多方面。当今,仍有部分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低下,出现施工现场杂乱无章,建筑材料、器具及相关设备随处乱放,施工人员偷懒无作为,施工程序无章可依等现象,现场环境又乱又脏,最终造成了资源及人力的浪费,更加助长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这些施工现场的不善管理均制约着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时,首要的就是对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设立相关领导小组,并决定相关工作负责人,然后由工作负责人将具体任务分配到个人。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分工不细致明确,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机制不健全,导致责任不明确,整体管理水平较差,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
2.2施工质量和安全等相关意识薄弱
施工质量是施工管理的最终目标,现在仍有部分施工企业片面追求施工速度而忽略了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一味追求进度,往往造成质量方面的欠缺,这种只求进度的施工现场意识对施工现场来说,影响极其恶劣。因为在施工中,单一追求进度,往往忽略了施工技术要求,出现相关违规操作,大大降低施工质量。
鉴于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势在必行。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是我国现代化大生产的体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高层建筑层出不穷,而建筑施工的新技术应用也日益广泛。建筑施工水平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在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如何适应当前形势下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是建筑施工企业改革的重要目标。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是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体现,是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上得以立足的基石。
三、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可行性措施
3.1现场管理一般原则
3.11自身要具备相应的管理技能。如了解地质,熟悉施工图纸、工程结构、技术规范、安全知识,懂得文明施工要求、增产节约措施,在施工组织原则指导下,遇有特殊情况,具有规范的灵活的施工方法指导施工,才能避免事故发生,确保施工正常进行。特别是要具有对工地突发事件的预见能力、应变能力和组织指挥能力。
3.12要了解现场。施工现场的情况千变万化,矛盾交错,问题层出不穷,管理者要勤于
现场巡视检查,对现场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3.13要讲究方法。管理现场的基本方法是要把双眼盯到现场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角落、每一件事物和人、机、料等方方面面。做到看一遍工地,掌握一线情况,处理一堆问题。
3.14处理问题要果断及时。施工现场每天都在发生一系列矛盾,出现一系列问题,不及时处理,会耽误生产,影响施工进度。对这些问题,属自己管的范围,就立即处理,属他人管的权限及时沟通,若个人处理不了,通过集体决策后指定专人负责处理。解决问题的时限应做到当时、当天,切忌碰上问题闻者不问,知者不报,久拖不决。
3.15抓施工管理要超前思考,超前运作。把现场所有工序按阶段、按先后施工秩序进行排序,重点排出应先施工的前几道工序,以便于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施工创造条件,腾出时间,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地组织施工,否则,就会影响施工进度,造成损失。
3.2完善现场技术管理
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非常重要,它作为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重要部分,关系到施工进度、质量以及成本等各个因素,是施工现场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所以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必须严格加强技术管理,必须建立健全技术管理方法和模式。所谓技术管理,就施工而言,是在施工准备阶段如何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如何运用技术手段优化施工,控制施工合同规定的相关目标,进行技术档案的管理以及施工中的技术交底管理等。良好的现场技术管理,必然要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全面认识和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图纸中相关技术要求,对建筑施工中各个工序进行合理优化,充分结合施工队伍资源以及水平,对施工条件进行合理和有效的评估。
②合理有序地编辑施工组织设计,注重工程中的每个细节,使得工程中相关工序的技术合理应用于施工当中。
③完成一项工序之后,必须明晰下一步工序如何进行,对各个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白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加快完成工程各个目标的同时,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④加强施工队伍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施工队伍来说,必须定期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全面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保持施工过程中的高效率。
3.3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现场管理意识,提高安全意识
3.31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考试进行培训考试,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三不伤害”;
3.32要对各工种及施工方案进行交底,安全性工器具的防护要细致。所有的施工队人员经常使用的安全性工器具每个人都要具备,这样可以更好地妥善保护好相关的工具;
3.33要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确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方案编制审查制度、安全考核制度等;
3.34施工单位项目部要记录好安全检查,对已发生的安全事故要制定一定的措施; 3.35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3.36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常抓不懈。为此,企业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严格现场安全管理。通过各项制度的执行,确保安全生产秩序正常运行;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责任追究,提高各级人员责任心;三是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对野蛮生产,违章作业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3.37加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控制和降低事故危害后果。“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管理核心,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该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确保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
3.38对临时用电、施工机械等进行验收记录。这样可以较好地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因素。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必须明白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是人与人、人与物的组合,所以必须加强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施工工种和岗位复杂众多,造成现场管理复杂,而施工现场的一切施工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是由现场人员去实现,所以要依靠现场的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同参与管理,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3.4对施工进度计划的贯彻
施工进度计划是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依据,根据施工方案编制的进度计划进行施工,但施工进度计划是一个动态过程,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差异是常有的事,所以要定期及时地检查,掌握实际情况,分析进度超前或推后的原因,研究对策和措施,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
3.5对施工过程中的检查
对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包括:施工是否按图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贯彻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施工是否遵守操作规程;对测量放线及各施工过程的技术检查和复核,要求符合图纸规定,符合质量标准,误差应控制在技术规范和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对材料、半成品、生产设备均须由供应单位提出合格证明文件;隐蔽工程要符合质量检查的
规定,并做必要的记录。
3.6施工总平面管理
施工总平面管理是全面性工作,由总包单位负责管理,施工是动态的,进展的,不同阶段施工平面布置的内容也不同,所以施工现场都必须以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总平面规划为依据,根据不同时间对施工平面的要求,进行经常性的管理工作,及时做好调整,才能更加合理有效的使用场地。
3.7保证现场交通道路和排水系统畅通以及文明施工
检查施工总平面规划的贯彻执行情况,指定材料、成品、半成品和生产设备的堆放位置;确定大型暂设工程的位置和使用分配。如增设、拆迁时,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方能执行;保证施工用水、用电、排水沟渠的畅通无阻;对于现场局部停水、停电,事先要有计划,并得到总指挥批准后才能实施;保证道路畅通。施工道路上不准堆放材料,加强道路的维修,及时处理障碍物;签署和审批建筑物、构筑物、管线、道路等工程的开工申请;根据施工过程,不断修正施工总平面图。
四、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为了控制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管理到位。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订,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要求等,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的分解与落实;目标的实施,中心环节是落实目标责任和实施目标责任。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一般来说,对于现场施工管理,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从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各施工工种班组多,因此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应该熟悉施工图纸,甚至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包括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做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各种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
2、做好材料管理工作。材料的管理工作,应该从材料供应、材料采购、材料进场、材料发放等几方面进行。
3、做好人员管理工作。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起着关键的作用。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密不可分,坚持以人为本,可以培养施工队伍的凝聚力。同时又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
五、加强成本控制
挖掘企业潜在的经济效益,实现成本全方位管理
许多企业往往注重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忽视了施工过程中辅助事项的成本管理。一项工程从投标到交付使用,涉及到成本管理的方方面面,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依靠先进的管理方法,实行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5.1技术管理创新。首先,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施工现场的布置,实现文明施工。其次,根据自身技术优势,实现技术革新,减少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程序和环节,以期达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的目的。
5.2机械设备的管理。根据工程需要,科学合理地选用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机械的养护,对不再使用的机械及时报停或清退。
5.3材料管理。材料费是工程直接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工程成本的60%左右,从材料的采购到库存以至领用,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材料采购方面,可根据工程计划进行招投标,大宗材料集中批量采购,大大降低了采购保管费。在离建筑材料市场比较近的情况下,部分材料可通过信息化系统,虚拟仓库,达到实现零库存的目的,不仅降低了资金成本,而且减少了库存积压造成损失的风险度。
六、加强进度控制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以及企业信誉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很
多重点工程都面临着工期紧,工序多、工种多、投入劳动力多、机械多、材料的规格品种多,各工种交叉多,配套工作的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等问题。因此,做好工程进度控制管理,确保整个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是工程总承包单位经常遇到和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以从组织、技术、管理、经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组织机构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并层层分解工期目标,落实责任,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都是实际中有力的组织措施。在管理措施方面,要求项目管理者统一思想,并且各参与方的进度目标应该保持统一,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如做好工作面的提前安排和控制,做好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供应,及时检查工序质量,处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问题等等都需统筹安排。此外,在后期施工管理中,还可以采取适当的经济措施促进进度管理工作,如在施工班组内部采取适当的奖罚措施,可以有效地激励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五、结语
现场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意义十分重要。只有充分认清当前形势下现场管理存在相关问题,遵循相关管理原则,从技术和安全角度出发,才能使得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步入全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探究
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就是指将建筑企业在施工生产当中的各个环节, 然后用计算机来进行即时的信息处理, 并且在建筑企业的内部形成网络, 以此做到建筑企业物资流及资金流等, 来采用计算机系统管理物资, 这样可以降低工程的成本, 本文通过对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与规划进行研究并提出几点建议。
1 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化信息管理是新的生产力的体现, 而新的生产力就会导致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 其是对财、物、人以及信息等资源的综合性的管理, 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既能够对企业的流程有着合理的规范, 及降低劳动的成本, 还能够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 并且提高建筑企业的工作效率, 所以, 信息化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市场中非常重要的条件, 其使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迈向了更新的一步, 而建筑企业管理的部门就能够真正实现行业管理的信息化、办公的自动化以及市场监管的信息化, 并逐步完成了建筑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标, 但有些方面做的还是不够到位及完善, 这就需要建筑企业加强对信息化的管理, 并有效的提高信息化的程度, 以及增强建筑企业的竞争力, 合理完善市场需求, 以能够满足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完整规划
建筑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目标, 所以必须要先确定其建设的完整的规划, 来进行全面信息的资源规划, 使之能够合理规范建筑企业的工作, 并且有效的展开, 而建筑施工企业应该要通过信息机构来增强组织的有序性, 并且要制定以下的几点目标:第一是要建立一个专属建筑企业的网站, 并及时的对内外来发布建筑企业的信息动态, 合理的运用网络的平台来为建筑企业进行有效的宣传, 来增加建筑企业的可信度及可靠性, 而且要将市场的指导价与建筑材料的设备及采购来进行合理对比, 以增强建筑企业的总体发展;第二是要建立内部的局域网络, 以能够完成企业公司的各项要求及工作, 能够令建筑的过程与项目部相互结合, 并且能进行信息及企业文件的网络化的传输, 以有效完善建筑企业的目标, 只有对建筑企业信息化进行合理及完整的规划, 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真正增强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提高建筑企业的发展水平。
3 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规范及标准的忽视
在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过程当中, 建筑企业在工作中会常常不注意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也没有按照制定的工作计划来完成, 忽略了建筑企业的工作标准及要求, 而现在很多建筑企业都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 这样就会令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人员的职责没有明确的规范, 而导致工作的延误及错误的情况出现, 这样也就造成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不能够有效的展开, 直接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
3.2 信息化管理人员对工作认识的不全面
在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 有些工作人员对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知识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及深入了解, 这就导致了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不能够有效的展开, 也会在工作当中经常出现错误的情况, 并且掌握的相关专业信息也不够全面, 还有对于信息化管理技术上的问题也了解的不够深, 这就影响了整个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发展。
3.3 信息化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在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 信息化管理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及完善, 一些建筑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计划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 这时因为信息化管理的系统没有做到完善及全面性的发展, 在施工时就会发生方案上一些数据的错误, 这会严重的阻碍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所以, 建立完善的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关键。
3.4 信息化应用水平需要提高
在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 一些信息化的应用技术做的还不够好, 所以, 要有效的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水平, 现在的一些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能够完善, 导致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不高, 还有在应用方面也经常出现技术上的失误, 而造成信息文件的丢失, 这就影响到了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4 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问题的解决
4.1 信息化管理中规范与标准忽视的解决
对于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规范及标准的忽视, 应要先转变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 使其了解到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并为其耐心讲解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令其自觉的投入到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环境当中去, 还要合理的规范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准则, 将信息化管理真正融入到建筑企业中去, 同时, 也应完善信息化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术水平, 这样才会有效的加强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4.2 管理人员对工作认识不全面的解决
对于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对工作认识的不够全面, 应该要对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这方面的专业性培训, 以及对他们细心的讲解, 能够使他们真正了解及认识信息化管理, 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能力的提升, 还应该从多个角度及领域为其说明信息化管理对于建筑企业的重要性, 还要有具体的管理方案及步骤, 并耐心的与信息化管理的人员进行详细的沟通, 而且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上出现问题, 要及时的报告并解决。
4.3 信息化机制不够完善的解决
对于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机制的不完善, 应要先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 并按照制度依次有序的执行, 以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效率, 还要对照管理系统进行仔细的检查, 看看有无错漏, 并且强化建筑企业的监控指导的职能, 随时的查询工作报表及建筑企业业务信息, 对信息化管理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核对, 以保证信息化系统机制能够稳定的运行,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增强建筑企业的发展水平。
4.4 信息化应用水平需要提高的解决
对于建筑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应该对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做出完整的系统方案, 还应不断的从整体上加强技术的应用, 做好信息系统的维护措施, 并且应该积极的培养系统应用和应用技术的后续力量, 以及深化信息化管理的技术应用, 以推动建筑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5 总结
本文通过对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与规划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后了解到, 在建筑企业中, 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其非常重要的关键, 并且还要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 只有这样才会令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得到更高的发展, 以及增强其发展目标, 并真正提高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郭越洋, 赵鑫.面向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与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17) :193.
[2]陈佐.建筑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机制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 2011.
[3]梁学斌.对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传播, 2011 (08) :68.
关键词:建筑企业 人力资源 人事制度
1、前言
当前,我国许多国有建筑企业由于长期受到计划体制的影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大多还停留在传统意义的人事管理上,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其他资源的有效利用,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文中通过分析我国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如何搞好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进行了探讨。
(1) 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明显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人事管理没有按市场经济方式运行;劳动就业体制处在转型过程中,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明显;人才使用管理上存在较多问题,激励机制不完善,职工积极性难以调动;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人才队伍素质有降低趋势;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还不到位等。
(2) 企业产权名存实虚,企业经营者与企业利益不紧密相关,缺乏把企业办好的最基本的利益冲动。大多数经营者由行政任命,缺乏职业经营者的理性,对改善企业经营的理念、措施被动接受。行动迟缓,如大多数企业尚没有成立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部门。
(3) 领导更换频繁,导致企业行为明显短期化,只重眼前利益。即使制定了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也不能保证它在下一任内的延续性,相应地企业更缺乏支持战略实现的长期人力资源规划。
(4) 领导者本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准亟待提高。在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尚处于理念传播阶段.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引进.又较普遍地模仿抄搬西方经验.只是简单地嫁接一些技术工具和工作程序,忽视或没有意识到与民族文化、行业特征及企业具体情况的结合。
(5) 企业文化建设范围狭窄,内容陈旧.对员工的凝聚力微弱。多数企业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还很肤浅,也没有明确的价值观。由传统的口号式宣传演变而来的文化氛围反而造成僵化、保守、形式主义的形象.不能吸引企业外部的优秀人才。
(6)人力资源开发尚未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重使用轻培训,即使培训也只满足证书而忽略培训效果考核。重经验轻潜力,影响企业新员工的士气及企业归属感。缺少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良好的机制能保证人力资源的供应及开发,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
2、改善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其管理不能局限于人力资源部,它应该贯穿于企业整体管理.企业战略的实施应该得到人力资源战略的支持,因此人力资源应站到企业综合系统的角度进行管理,从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方面改善人力资源管理。
2.1 规划管理
人力资源同其它企业的经营行为一样.需要人力资源经理投入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规划。只有详细而系统的由人力资源项目有关成员参与的规划才是人力资源管理成功的唯一基础。当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能制定一个新的计划来反映环境的变化。规划、规划、再规划应该成为人力资源经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高级管理人才普遍短缺的情况下,应该仔细规划制定高管的数量及薪金,以获取更多的人才。同时,避免某项目人才过剩现象。并制定应对风险的计划,使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级人才资源能够与公司的发展保持相同的步伐。
2.2 塑造好的企业文化
管理和技术是企业前进的轮子,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的翅膀。这里强调了管理和技术的重要性,而且更加强调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好的企业文化,能促使员工产生文化认同及强烈归属感,使企业士气高涨,为企业提高绩效,保留优秀员工及吸引外面的优秀人才起着很大的作用。目前,很多企业难以留住人才的原因就是没有好的企业文化,颓废的、消极的企业氛围,以及低俗的文化很难让优秀员工产生认同感,继而影响员工绩效。
2.3 设计合适的薪酬制度,以及科学的绩效评制度
提供合理的薪酬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环节。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要考虑到企业的战略及企业的经济实力。现在建筑企业管理层和劳务层相分离,必然导致企业战略的不同。不同战略需要不同的人员结构。薪酬制度要考虑到各种员工不一致的需要。企业经济实力也决定企业是否提供较有吸引力的薪酬。
从施工企业的员工构成看,一般包括经营管理者、项目管理者、一线管理人员、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及服务人员。薪酬设计应该考虑层次性,薪酬同个人的岗位业绩和企业的经营绩效联系起来。发挥市场决定工资的机制,参照市场劳动力定价,确定员工薪酬水平并区分不同员工薪资收入的差距,保证薪酬制度在组织内部的公平性和在市场上有竞争力。
有效地实施绩效薪酬制度对于任何企业都是一种严峻的挑战。通过公正、公开、合理的途径来定义和评估业绩,将个人绩效与广义的绩效奖金、奖励制度挂钩。据此为确定员工报酬提供基础,为人事调整提供依据,为人员培训提供指导。
建立规范的职工绩效考评体系,首先要建立明确、统一固定的考核评价标准。也就是说,测评者要在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统一的标准环境下参与考核,只有这样的考核才具有实际意义。其次,要以被考核人的具体工作业绩为考核基础,抛弃管理者的个人感情色彩,允许被考核人进行自我评价和陈述。
2.4对员工进行有效培训
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手段,对企业及员工自身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培训包含以下几个内容:①培训目标的确定。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组织绩效。企业要首先根据企业战略确定需要员工具备什么技能,怎样获取拥有这种技能的员工。对内部成员进行培训来获取合适人力资源是很有效的方法。其次,根据企业需要结合员工的意愿,确定哪些员工需要培训。这样做有利于达到培训的目的,也能更有效的激励员工。经过这一过程,企业就确定需要对谁进行什么培训了。②培训实施的过程。首先确定培训方法。培训的方法有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不同方法适合于不同的技能培训。其次,向员工说明培训的效果要求及考核標准,这样就能保证培训不流于形式。最后,在培训的不同阶段对培训员工进行培训效果考核。
(5)认真执行方案.由于牵涉到的因素太多,企业变革往往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它的任何变动都将受到部分人的抵制。全盘考虑制定好变革方案后,企业管理者就必须彻底执行方案,不能因为暂时的不顺而否定方案。适时地考核方案实施效果,对实际效果与计划效果进行比较,不断的改进方案或方案的执行。只有经过科学的管理变革,建筑施工企业才能从劳动密集型、管理落后转变成技术密集型、管理科学的有生命力的现代化企业。
3、结束语
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资源。企业的发展,要靠人才,要靠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管理者要注重与员工的情感交流。使员工真正在工作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和价值的体现,进一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辉.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J].企业管理,2010(9)
[2]李易.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J].社会改革,2009(8)
1.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化是当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树立现代科学管理的系统管理思想和规范化管理的思想,充分认识和掌握“规范化”的概念。规范化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作为一类管理实践,必然是重复性的(PDCA循环)。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建筑产品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投入手段,对于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水平,提高工程建设投资效益等起着巨大的保证作用,也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化管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是按照工程项目的客观规律及项目所在地的具体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为施工生产活动的连续性、协调性、均衡性和经济性提供最优方案,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编制的指导性文件,
2.施工组织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目前所累积的施工技术资源得不到有效、充分的应用,特别是其中的智力资源,这一方面是编制人员自身素质和经验不足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传播渠道不足不畅通所致。对早已有的成功经验没有进行借鉴,所编制的内容缺乏新技术、新工艺,没有起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的作用。往往有这种情况,某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在构想的内容,早已是有经验可以借鉴,但他不仅没有借鉴,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项成果的存在,这就给编制人员带来了大量的重复劳动。
(2)有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缺乏技术理论基础和具体施工经验,编制者对技术规范和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照搬照抄,而未对具体工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则使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空乏、单一,没有起到指导施工作用。
(3)现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只作为技术管理制度的一项工作,它主要追求施工效益而很少考虑经济效益,存在只注重组织技术措施,而没注重经济管理的内容,以至在实施过程中不讲成本,没有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论述了建筑幕墙施工的特点、安全防范主要对象、各施工阶段安全防护重点。
关键词:建筑幕墙;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建筑幕墙是融建筑技术、建筑功能、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是当今建筑物的高级外装修。它以其独特的色彩与光影、多变的造型,吸引了业主和建筑师,广泛应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中。建筑幕墙是技术复杂程度较高的工程,影响幕墙施工安全的因素较多,施工安全风险较大。为了保证建筑幕墙的施工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1.建筑幕墙施工的特点
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与一般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有许多相似点,但也有许多不同点,这是由于建筑幕墙施工技术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1.1地区性和流动性的管理特点
建筑幕墙施工属于是建筑工程施工,因此施工地点会分散在不同的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现场,或同一现场的不同单位工程或同一单位工程的不同部位,由此其安全管理必然受到不同地区(或地点的不同内外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及各类安全交底都带有一定地区性色彩和流动性特征。
1.2露天作业和外脚手架作业多
建筑幕墙是建筑的围护结构,其设置就是在建筑物的外立面。这就决定了建筑幕墙的施工是露天作业和外脚手架作业的特点。另外,建筑幕墙施工是建筑外立面施工的最后一步,工程中使用的外脚手架在经过长期的日晒雨淋和前面多种工程的施工作业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出现较多的事故隐患。
1.3使用高处作业的吊篮进行施工作业
随着建筑物向高层和超高层的方向发展,建筑施工使用升降式脚手架的情况增多。但是使用升降式脚手架无法进行建筑幕墙的施工作业。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往往使用高处作业的吊篮进行建筑幕墙的施工作业。另外,建筑幕墙的维护和保养也需使用高处作业吊篮进行作业。高处作业吊篮作业的风险更大,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施工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要在日常的管理中加强检查,及时排除事故隐患。
2.建筑幕墙施工安全防范主要对象
2.1现场安全防火
氧割、电焊、打磨是建筑幕墙施工作业的主要工序,这些作业都容易产生火星,且建筑幕墙一些材料如油漆、有机填料、化学助剂等多属易燃物品,因此,现场安全防火是建筑幕墙施工安全防范一个重要对象。现场安全防火特别应注意以下事项:⑴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火管理。要严格落实危险场地动用明火审批制度,氧气、乙炔瓶两者不能混放,焊接作业时要派一监护人,配齐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在焊接点附近采用非燃材料板遮挡,同时清理干净其周围可燃物,防止焊珠四处喷溅。⑵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应指定一名经过建设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的电工,按规程合理地安装及维修电气设备,经常检查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重点检查线路接头是否良好、有无保险装置、是否存在短路发热、绝缘损坏等现象;电气设备周围是否有易燃物,尤其是危险物品库房内电气设备、灯具是否符合防爆要求。⑶加强运输和储存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运输时包装要严密,放置稳当、避免碰撞;储存要设立专用仓库,要求与其他建筑物保持至少的间距,不得超量储存同时派专人负责收发登记。
2.2排栅安全
脚手架作为幕墙建筑施工的主要设施,在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高处坠落事故中有50%都是从脚手架坠落的。因此,保证脚手架体系的施工安全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搭拆外手脚架须有专题安全技术方案,有足够操作空间,同时,脚手架必须设置兜底网,各层排栅、平台不得堆放杂物,脚手架整体应符合建筑规范安全使用要求。外墙手脚架拆除时要划定相应警戒区,禁止他人通行,并设专人监管,严禁上下同时拆除。脚手架的安全管理注意事项如下:⑴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考核合格取得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建设架子工。⑵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⑶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标准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⑷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设备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⑸当有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⑹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杆件设置的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有积水,底座是否有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是否松动;脚手架的垂直度偏差;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发现隐患必须及时整改。⑺在脚手架的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扫地杆及连墙件。⑻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相邻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⑼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护,做好消防管理工作。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2.3高处作业安全
幕墙装饰工程施工,绝大多数都属于临边的高处作业,而且贯穿于幕墙施工的全过程。如何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是幕墙装饰施工中的安全防护的重点。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严禁酒后施工。在高处进行电、气焊或切割作业时,必须做好防止焊渣飞落和切割物下跌预防措施,随身工具及焊条均应放在专用皮袋中,下方的可燃物须清理或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塔吊进入现场安装完毕后,必须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方可使用。遇到大雾、大雨和六级以上大风时,禁止高处作业。禁止向下方投掷物品,施工作业面下方严禁行人通过。
2.4用电及机械安全
在建筑施工中,应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⑴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⑵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⑶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电源进线端严禁采用插头和插座做活动连接。⑷交流电焊机应配装二次侧降压防触电保护器,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应大于5M,二次线长度不应大于30M
⑸不得在高、低压电线线路下从事施工作业,在高、低压线路的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堆放材料及构件等。⑹在建工程(包括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缘之间必须保持安全距离。最小安全距离规定为:当外电线路电压为1kV以下时,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4m,当电压为1kV以上至10kV时,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6m。⑺若达不到所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持网,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在搭设防护设施时,应暂停送电并设监护人员。⑻若受环境或条件限制无法实施安全防护措施时,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线或改变施工位置等措施。⑼施工现场内的龙门架、井字架等高大设备及钢管脚手架,若没有防雷装置应安装防雷装置。⑽安设避雷装置的设备,除应做好保护接零外,还必须按规定做重复接地。⑾对在高处作业中所使用的电器设备,除应作保护接零外,还必须在设备负荷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⑿在钢管脚手架上施工的电焊机、振捣器等用电设备应放置在干燥的木板上,操作人员应穿戴绝缘的防护用品。⒀禁止利用龙门架、钢管脚手架架设电线线路。在移动电器设备的橡胶电缆线跨经脚手架时,应用瓷瓶将线路固定,使电缆线与脚手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电缆线与钢管摩擦。
3.建筑幕墙各施工阶段安全防护重点
3.1预埋件处理、焊接阶段
安全防护重点:防坠落、防触电、防火灾。因为预埋件是均匀的分布在结构立面上,点多面广,而且施工面、操作点狭窄,操作受到限制,施工中易发生人员坠落事故或工具、材料坠落造成物体打击事故。可在施工面加设安全绳(钢索),操作人员把安全带系挂在安全绳上,可防人员坠落。每2-3层搭设一层安全网,可以把意外坠落的工具零件网住,防止发生物体打击。操作中,材料要放到离结构边1米远的地方,操作人员配备工具袋,小型工具随手放入工具袋内,可以有效的防止坠落和物打事故。焊接预埋件、支座时要大量使用电焊机。因为施工点多,而且分散,施工中要频繁更换施工位置,电焊机的二次线不到位或用钢筋代替二次线是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现象易造成触电事故,在施工中应加以纠正要教育电焊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审批和“八不”“四要”“一清理”的安全防火制度,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在结构边立面上焊接,电焊火花下落、飞溅,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造成火灾事故。解决的办法是,可用薄铁皮或阻燃材料自制接火斗,挂在施工点下面把电焊火花接住,并应清理周围易燃物,配备灭火器材,指定专人看火,做到万无一失。
3.2安装主龙骨、次龙骨阶段
安全防护重点:防止人员、材料坠落。在临边的高处作业,易发生因误操作和闪落而引起的人员坠落或材料坠落,造成伤亡和物体打击事故。可在牢固的地方设置安全绳,操作人员把安全带系挂在安全绳上,小型工具随手放入工具袋内,材料不要放在结构边上,以防无意碰撞或被风刮落,造成物打事故。
3.3挂装幕墙玻璃板材、窗扇阶段
安全防护重点:高坠、物打。幕墙玻璃板材的安装方法大多是插挂式、紧压式和单元式,因为板材较重,一般都是多人操作。为防止已挂装好而未注胶的玻璃板材发生坠落,插挂式的要插入槽内,使用胶条塞缝,使玻璃板材定位,防止出槽;压紧式的要将板材压紧,单元式的要固定牢固。并要安排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注胶,最好挂一层注一层,及时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操作人员可把安全带系挂在安全绳上,绳子长短视现场情况而定,以既不影响操作,又能确保安全为准。现在幕墙装饰施工多采用外脚手架、外爬架或电动吊篮施工。在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根据本工地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用电动吊篮施工,应另编制“电动吊篮安全操作规程及施工方案”,并由专人负责施工全过程中的检查、纠正、落实,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确保施工安全。
4.结语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当中我国对于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当时来看,主要是有着两种模式: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但是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当中,市场管理和竞争的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因而原先的两种管理方式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已经不适合如今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节奏。因而成本控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下图即为施工成本的内容:
1.1工程预算定额无法贴合建筑材料价格浮动
工程预算管理就是对整体工程所需要的支出和资金花费情况进行明确,因而工程预算主要是以当时的市场和材料价格作为估算基础的。但是在如今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和推动之下,建筑材料价格的浮哟问和范围并不是确定的,因而就会导致预算定额并不能够根据建筑材料的.价格而改变.因而资余核算的方法也已经不再能够适应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和对成本的控制。在这种工程预算定额和建筑材料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不能够较好贴合的情况之下,就没有办法更好的在前期做好对于造价的管理和成本的控制。在这种两者不能够贴合的情况之下,不仅会导致工程进展缓慢,同时也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2存在虚报工程项目名目及造价的现象
随着如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市场中对于建筑工程的规模、复杂程度以及施工的难度都有了一定的要求,这也就导致了建筑工程的成本开支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况且就工程的造价成本来看,其中材料的采购、设备的购置和安装都是其中较为重要的部分,这两者占有的成本比例都比较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一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就有可能会盲目夸大工程实施的难度,在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当中也会出现一些以次充好的现象。通过这些方式就会提高工程造价的成本,同时也会使得施工单位牟取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之下不仅会使工程质量存在隐患,同时还会扰乱建筑工程市场当中的正常管理和运营的秩序。
1.3建筑施工缺乏监管机制,造成施工流程不规范
建筑工程的规模一般较大,其所需要的工期也比较长,因而就会有一些项目的投资者和管理者为了加快施工的进度而进行盲目的指挥。还有一些甚至会以工程图纸边设计和工程边进行的方式进行施工。这样不仅会使得投资额度无法科学化的控制和管理,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图纸需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调整的情况,这样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还会导致工程成本的大量丧失。况且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符合进行建筑施工基本流程的,因而在这种缺乏监管的模式之下,不仅会增加对于工程造价和成本控制的难度,同时还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
2.优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2.1决策阶段
就建筑工程的情况而言,由于投资和决策阶段所作出的结论是后期工程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基础,因而在工程初期就需要正确选择和决定所要采取和执行的投资方案。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需要考虑到工程的成本问题,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其规模。所以在决策阶段当中,施工单位就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化的研究和评估。对建筑市场、施工现场和投资预算工作进行详细的考察,之后确定那些既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又能够实现一定经济效益的方案。由于市场处于不断变化当中,因而管理人员就需要根据市场情况来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这样才能够为后期工作打好基础。
2.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当中的决策是施工进行的主要依据,因而这也是需要经济和技术这两个方面进行协调的关键性内容。所以在进行招标设计阶段当中就需要由专业性的部门进行管理,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的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况且就整体工程的进行来看,其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会直接影响到设计是否科学,因而项目工程的财务人员就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够使其工程设计能够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因而在设计阶段当中,设计人员和单位就需要将工程技术和经济效益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使设计和预算更好的结合。
2.3施工阶段
对于建筑工程的发展而言,施工阶段是对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的一个主要着力点,因而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在施工过程当中就需要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由专业性的人员进行管理来避免对于资源的浪费和安全事故的出现。所以在施工中还需要设置一些专门性的岗位,将管理和监督的责任具体到个人。这样不仅能够及时发现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的隐患并进行及时的处理,同时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设计进行变更。在专业性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之下才能够有限避免对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3.结语
企业薪酬体系, 不仅是一种激励的手段, 更是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强有力工具。伴随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 薪酬形式、内容、考量指标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亟待进行与本企业相适宜的调整和匹配。本文拟结合某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薪酬体系, 对企业薪酬体系设计进行课题分析。
二、某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薪酬体系溯源
本文研究对象----上海公司系某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三级公司。2007年成立时员工分别来自原上级集团内三家单位。鉴于薪酬体系事关职工稳定大局, 公司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原来分别执行的三种不同薪酬体系进行整合, 于2008年初构建了属于本公司的统一薪酬体系。
该体系在运行初期, 对鼓舞职工士气、稳定职工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变迁, 匆忙推出的薪酬体系所暴露的缺陷和不足越来越多, 已不能适应当前企业发展。因此, 深刻分析原体系设计中的不足, 构建“克服现有缺陷, 突破政策难题, 适应当前发展, 满足职工需求”的新体系, 保障企业健康、高效运转势在必行。
三、企业薪酬体系现状分析与模式研究
(一) 现状分析
岗位工资和系数增长的台阶差设置不科学。公司施行的岗位效益工资制的最大特点是“以岗定薪、易岗易薪”。该办法中, 个别岗位的升降、承担的责任与薪酬的增减存在明显的不匹配, 职工中存在“干得多却未拿多, 干得少也没减少”的情况, 此现象招致部分员工不满, 先后多名业务骨干辞职跳槽。
职工岗位的晋升机制缺失。根据该办法, 职工被任命为某个岗位后, 如果未再获职务提升, 则一直按照当前岗位标准领取薪酬, 职工看不到个人发展和向上成长的希望, 严重挫败职工的成就感。
职工薪酬总水平不高, 职工自觉幸福感不强。该办法在制定时虽已特别考虑了上海市的地域差别, 有针对性地提高了集团体系中的各项标准, 但确定后的调高标准依然偏低, 且与集团总部职工年均工资增长率比例不对等。
(二) 模式研究
确定修订原则。前期调研表明, 该公司施行岗位效益工资制是适合的、科学的, 符合企业实际状况。但是, 也必须看到该体系在设计中因时间匆忙等原因而导致的草率、不足和疏漏, 必须加以重视并认真改正。因此, 根据行业系统和集团公司薪酬体系执行情况的反馈, 应坚持“对外竞争、对内公平”的原则, 构建适合上海公司自身的完整而科学的薪酬体系。充分体现公司的优越性, 使薪酬水平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让职工充分感受幸福感, 依业绩褒奖先进职工, 真正做到“多劳多得, 不劳不得”和“奖优罚劣”, 真正体现公平性, 实现薪酬的激励作用, 维护整个企业健康运转, 增强职工荣誉感、使命感, 共同构建和谐的新型劳资关系。
调整体系设置。在认真调研和与职工充分沟通基础上, 企业薪酬体系的设计, 不仅应注重岗位标准台阶差的增递, 保持合理的错层, 即在保持最低和最高档限不变的情况下, 对岗位等级进行重新布列, 使之均衡渐进, 使收入增长台阶差基本处于等差数列增递, 避免变化太突兀;还应完善员工的晋升机制建设与工资收入的合理增长, 改变原办法中低端人群“职务踏步不动, 工资永远不涨”的状况, 满足职工收入均能随着年份增加而有不同幅度增长的心理预期。体系设置还应充分考虑地域性物价因素, 特别是近年连年物价上涨的实际, 提高保障工资标准和技能人才工资水平。此外, 体系设置必须改变职称等级单独作为岗位的混乱局面, 重新明确各行政岗位名称, 并将此作为确定岗位工资和效益系数的唯一标准。
科学评估效果。对现行薪酬体系设置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全面评估, 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的方向, 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环节, 也是将薪酬体系研究工作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的有效措施和基本保障。如公司就体系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再设计和修订, 职工的主要观点得以反映, 一线呼声得到体现, 集中关注的如薪酬标准等切身利益问题得到了重视, 特别是解决了岗位和职称的匹配问题, 理顺了长期困扰一线职工的问题, 更加体现了公司对职工的关心和对企业发展的重视, 因此修订后的办法于2012年7月1日实施后, 得到了公司员工的认同, 工作热情和干劲增高, 精神面貌持续高昂。
注重设计总结。薪酬设计总结和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回顾, 既可使现行薪酬体系优秀的内涵得到固化, 又可使未来薪酬设计得以借鉴。分析成功的经验和总结失败的教训, 是薪酬体系的修订和再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此次修订正是打破了原办法设计之初的调研和准备工作不充分, 发现了运行缺陷, 与集团内外、城市间进行比较时的竞争性差以及在企业的健康运行中存在的隐患等问题, 客观地根据各岗位职责、拥有权力和承担的义务等重新确定了岗位分类和分级, 使重要岗位台阶差等焦点问题得到了解决, 因此获得了多数职工的认同, 所以, 注重设计总结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薪酬体系重要内容应在薪酬体系改革中特别予以重视。
四、结论
综上所述, 企业薪酬体系, 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 只有对企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 用发展的眼光构建切实可行的企业薪酬体系, 才能有效激励员工, 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摘要:本文回顾了某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薪酬体系, 针对企业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分别从制定修订原则、调整体系设置、科学评估效果和注重设计总结等几方面对建筑施工企业薪酬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薪酬体系,研究
参考文献
[1]文征.员工工作分析与薪酬设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6
[2]兰斯.A.伯杰多萝西.R.伯杰.薪酬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康士勇.薪酬设计与薪酬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4]普方, 吴娇.人力资源部[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
关键词:问题;经济效益;以人为本;生产生活
一、新形势下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企业担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因此要适时的调整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和思想工作,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现状。但由于受到管理方式、人员构成及领导体制多方面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缺陷,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解决。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企业政治工作内部构成不合理
首先,建筑企业的党员队伍成分较为复杂,造成建筑企业内部党组织过于松散多年党龄退休下岗的老党员,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缺少社会阅历和党内锻炼,这种内部党组织的松散性,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开展。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企业正处于越做越强的关键阶段,企业应当精简部门人员,对企业的部门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使思想政治工作缺少必要的组织实施人员,影响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充分开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不健全
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遇到的问题大多数都是由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完善引起的。建筑企业的思政工作没有有效的法律基础,与地方的法律体系联系不够紧密;企业的党政部门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结构形式单一,活动资金不足,管理人才缺乏;建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定位不够明确,内容淡薄,效果差,无法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这些因素都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
(三)工作机制不成熟不完善
当前,建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处于不完善阶段,没有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企业战略地位的意识。企业内部,企业的决策者对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经费、场所、时间缺少支持和补充;外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模式和格局没有完全形成,上级部门指导检查作用的缺失、责任制的不落实使一部分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处于空白状态;企业党组织自身的负责人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任务、工作方式意识模糊,专业素养不够,思想意识不高,难以胜任思想政治工作正规化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路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建筑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将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把构建和谐企业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追求的重要目标,把生产施工一线提升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战场,创新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平台以实现增效,使其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企业生产管理的根本目标是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将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激发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为此,企业的思政工作组织部门应当建立起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协调的思政工作模式[1],创造抓发展、抓机遇的良好氛围;不断为企业经营发展提出有效指导意见,为解决企业发展各阶段出现的思想政治问题出谋划策其次,企业各级政工部门要经常性深人基层和施工现场,及时将企业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信息反馈给职工,同时把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企业决策管理层,以实现企业的正确科学决策最后,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主体,各层次企业政工人员为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更为党员所接受甚至欢迎,要在企业改革、发展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导向性
(二)构建和谐企业,做到以人为本
要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始终。在生产过程中注意保护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自然和生态资源[2],有效的协调好生产效益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在日常工作中奉行以人为本的观念,切实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其次,在管理方面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制度,通过制度化的管理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且不断完善、发挥作用,使企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有机联系,互相协调然后,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健康进步的文化氛围,为企业培养各方面复合型人才,争取为企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企业文化建设做出详细的规划,在对外宣传、工程门头设计等制作上多下功夫,以实现企业能够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发挥企业品牌影响力,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三)生产生活中贯彻政治思想工作
建筑企业在生产管理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施工现场逐步成为独立的经营实体。因而,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上也要逐渐向着施工现场的方向转移,将企业的思政工作落实到日常的生产工作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重点要正式从工转移到农民工层面上来,作为施工生产的主要力量[3],农民工需要被维护好合法权益,被重视其工作价值。大力开展农民工工会的建设工作是必由之路。另外还要大力开展项目部支部的建设工作,做到生产经营工作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到哪里。
三、结语
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开展,因此,要提升建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不仅要保证建筑企业制度和内容上有所创新,还要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的创新思路和方法,寻求最适合建筑企业发展的道路才能推动真正的发展,同时也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上升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曾志伟.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探究】推荐阅读:
建筑企业计划管理10-10
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措施09-18
建筑企业材料供应管理10-09
建筑企业内部考核管理办法10-09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全文20106-23
中南大学建筑企业管理学考试整理10-21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管理11-20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做好经营管理10-03
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10-19
关于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查报告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