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征文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吴文化征文(精选8篇)

吴文化征文 篇1

张百湾中心校 吴桐

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这“规矩”就是“法律”。“法律”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行为准则”。谈到法律,总会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应有的保障。孔颖达曰:“规所以正圆,矩所以正方。”可见,规和矩分别是两种校正圆形和方(直角)形的工具,前者即圆规,后者即角尺。一个人想画出足够圆润的图画,必须借助圆规这个工具;一个人想画出足够方正的图画,也必须借助角尺这个工具。没有适宜的工具,就难以达到圆满的图形;没有可行的方法,就只能遥望目的而暗自兴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谚语它更深刻的意蕴在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倘若没有法律,没有人们交往行为的准则,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秩序,就无法保障人们的自由、安全、和谐与幸福。所以,作为规矩的法律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之外的摆设,而是规范和构造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前提。而作为教书育人的校园,它所承担的往小了说人才的培养,是祖国的未来,往大了说何不是中国梦的实现呢。”所以让我们在坚持“法治”理念为主导的21世纪,在全民接受普法教育的今天,在法治方圆下,共建和谐校园。当今的学校校园中存在许多学生违法乱纪的行为,小到学生破环公物,乱扔垃圾,说脏话,盗窃同学财物,大到一些学校出现校园暴力事件。然而,当纯净校园里,上演着层出不穷的未成年人犯罪案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问题学生走出校园犯下弥天大错的时候;当昔日亲密无比的同学拔刀相向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法,在校园的管理中是不是过于稀缺、过于疏导呢?

现在是“法治”社会、文明时代,“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刻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我们只有学法、懂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一句话,对于法律,我们必须了解它、学习它、遵守它。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建立的手段和途径,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并有效地实行管理规则,实现学生管理法治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但是,要实现校园管理法治化,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一、法治化校园管理,深化法律进校园。

第一,法治化校园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学校是全社会的责任。学校作为普法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应把学生作为联系的纽带,多开展学生通过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教父母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活动,切实贯彻实施法治文化教育。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起到良好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校园管理的法治化承载了公民法治素养的传承。

公民教育是支撑民主政治的根本。真正有效的法治,必定有道德和教育的充分支持。为此,我国的公民教育就不能进行单一的法制知识教育,应当进行的是包含宪政思想,法治知识、信仰、文化和能力的公民教育。“法治教育”的特点是实践性的、批判思考性的,它扎根于学校的校园文化,不是局限于课堂上的法律基础课,而是延伸至校园公共管理的整个过程,要求在学生管理中尊重学生的各项权益,有畅通无阻信息的公开渠道,有评论校园事宜的自由与保障。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更能激活创新思维,才能承载创新的使命。

第三,法治化校园管理是对学校自治的促进和保障。

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宪法和法律意识,权利与义务、责任相一致意识;全面提高学校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学的水平。

综上所述,深化法律进校园,不仅仅是被迫的过程,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法治能为学校自由、民主、有序发展提供保障,能为国家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能够提高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学校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二、深化法律进校园,对现代教育的管理起到创新与保障作用。

第一,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稳步发展的基础教育。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即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主要是通过传授必要的基础法律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积极学法,严格守法,主动用法,自觉护法.让学生把提高法律意识从自在的行为变为自觉的行为,从而意识到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把法律当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第二,为提供科学教育、优质服务学生的教育平台起到法律保障。

着力加强教育网络的建设,增强师生能力,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优质科学的教育教学平台,有了法律的规范与保障,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

第三,改变墨守成规的教育模式,开拓创新,保障现代教育科学稳步发展。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而对于我们的校园建设,更要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与时俱进的思想,这就需要我们突破墨守成规的思想,就是要树立起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树立创新意识,就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就是要树立起发展、开放和改革的意识。而对于教育模式的改变,我们一定要开拓创新,保障现代教育科学健康稳步的发展。

三、深化法律进校园,推动和谐校园发展、服务教育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一,正确认识学校和学生间的法律关系。

正确把握两者间的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规范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行为,实现校园学生管理的价值定位从“义务本位观”到“权利”本位观的转变,才能让学校管理者明确其该何去何从,才能维持健康的校园秩序,维护管理双方的利益,使管理在法治的框架下更有益于高校的健康发展。第二,在校园管理文化中注入法治精神。

法治文化的基本内涵是民主精神。校园的管理文化建设,需要高校全体成员共同努力,通过在管理文化中注入法治精神,有助于改变传统文化和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学生管理观念的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因素。只有注入法治文化的内涵,加强与法治要求相适应的高校管理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才能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更持久的行为保证。

只要我们心藏法治,我们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就不会感情用事,我们就不会做违反国家利益,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我们会维护国家和人民以至社会,当我们的行为都很好,很规范了,我们的校园就和谐了,我们的国家就和平了,我们就能生活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环境里,快乐和幸福就会伴随着我们。正所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和谐校园的建设还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在法治方圆下,我们的未来是美好幸福的,我们的校园是和谐健康向上的,我们的教育是生机勃勃的,我们的祖国必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吴文化征文 篇2

特定地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背景的支撑, 每一个生机勃勃的经济体的背后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通过人们的经济行为表现出来, 使经济打上文化的烙印。

吴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 是以无锡“梅村”为发祥地, 以苏、锡、常为中心区, 以太湖流域为辐射范围, 以吴语为“方言”和重要交流手段,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有着鲜明的南方“水乡”特色的地域文化[1]。它与苏南地域的生产和生活相适应, 是苏南社会经济的反映, 同时对苏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这么说, 吴文化与苏南经济的盛衰有其同步的联动效应: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就没有蓬勃的经济崛起;没有扎实的经济基础, 就没有繁荣的文化事业。

在企业文化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根本方式的21世纪, 苏南企业作为苏南经济的一个重要载体, 其企业文化也受到吴文化的深刻影响。本文将就吴文化对苏南企业文化的影响路径进行初步探析。

二、吴文化的基本特征

1. 从自然环境来看, 吴文化是一种水文化

吴文化以“水”为标识, 烟波浩渺的太湖、波涛滚滚的长江、风景旖旎的运河以及纵横交叉的河道、星罗棋布的湖沼, 构成了吴文化赖以生存的水乡泽国。水, 既是吴文化生成、发展的重要条件, 又是吴文化自身特色的重要表现。水的智巧、柔和、温婉、细腻, 都在吴文化身上找到了独特的映射。

2. 从生存模式来看, 吴文化是一种稻作文化

吴地居民要生存和发展, 就要适应这种“水乡泽国”的自然环境, 这就形成了以改造水、利用水为主的生存模式。吴地水利资源丰富, 种植水稻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考古发掘证实, 在距今七八千年吴地先民聚落的地层孢粉中, 存在大量水稻花粉。这一事实雄辩地说明, 吴地当时就已存在稻作农业[2]。这种精耕细作的稻作文化赋予了吴文化勤劳、精明、理性的传统。

3. 从地理位置来看, 吴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

吴地位于南北文化的交汇处、东西文明的撞击地, 这一便利的地理区位适于多元文化的传播交流。吴文化本身就是中原文化与江南本土文化结合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因此, 吴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融合、筛选、吸收的过程, 是多元文化的融合。“机智巧思、创新改革、不落窠臼”也就成为了吴文化的思想特色。

4. 从形成过程来看, 吴文化是一种和谐文化

吴文化从形成之初, 就注入了和谐文化的因子。吴文化是以一种和谐的方式, 由本土先吴文化与中原商周文化融合的结果。泰伯、仲雍来到吴地之后, 并非通过政治与军事的征服手段, 而是采取了“断发文身”等文化融合的途径, 主动接受先吴文化的影响, 这是一种和谐;而“荆蛮义之, 从而归之千余家, 立为吴太伯”的归顺、拥戴, 这又是一种和谐。不难发现, 吴文化自发生始, 就深深埋下了和谐的种子, 和谐文化是吴文化的基本属性。

三、吴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路径

国外已有了一些相对成熟的对于企业文化的测量与定量分析的研究, 比较著名的有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的丹尼斯教授构建的文化特质理论模型 (简称TMCT) 。本文将以此模型为蓝本, 就吴文化对苏南企业文化的影响路径进行初探, 下文将先对此模型做一简要叙述。

TMCT被两个成对的维度 (内部关注—外部关注和灵活性—稳定性) 划分为4个象限, 分别对应4种文化特质:适应性、使命、一致性和参与性。

作为企业文化主体的企业员工, 同时又是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在他们创办或进入企业之前已经长期受到吴文化的熏陶, 并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广大员工在进入企业以后, 不仅会把自身所受的传统文化影响带到企业中来, 而且由于其作为社会人的性质并未改变, 他们将继续受到吴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 吴文化对于苏南企业文化的影响, 是以企业内的员工为载体的。结合丹尼斯文化特质模型中的维度, 笔者认为, 吴文化对苏南企业文化的影响路径如下图所示。

路径一:吴文化对适应性的正强化

水, 灵活而富于变化, 使吴地居民充满灵动的柔性, 这就注定企业文化中适应性这一特质将大放异彩;同时, 在多元文化碰撞过程中吴地居民的机智巧思、创新改革的思想特色, 都十分有利于适应性这一特质的发展。吴文化对企业文化特质中适应性的正强化主要通过两个维度发生作用:

1. 吴文化兼容并蓄的开放性助推企业的创造变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只有不断创造变革, 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自从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以来, “创新”一词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际管理部门出现的频度越来越高, 随着技术进步和时代的变迁, 企业创新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据有关调查, 当前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这与中国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以及企业尚未真正树立面对市场的竞争观念有关。

吴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在多元文化融合碰撞过程中的文化创新。曾经, 富于开拓创新的吴文化精神底蕴支撑吴地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了不同寻常的创新跨越。如今, 这种底蕴也将通过苏南企业员工的传承, 使企业在倡导创造变革的文化氛围下, 不断以创新求发展。

2. 吴文化崇文重教的人文传统助推企业的组织学习

对现代企业而言,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企业持续运行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严厉的挑战, 而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也是创新文化的主体。知识经济时代, 一个人若不及时更新知识, 将难以胜任新的工作。知识的积累只有学习, 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 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 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只有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速度和意愿, 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 并迅速地吸收所学到的新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才能获得企业最终竞争优势, 挺立潮头。

智者乐水, 吴文化的水性特色彰显了吴文化是智慧的文化。数千年来, 吴地“教育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 重视教育、科技、文化、艺术, 注重各类人才的培养和素质的训练, 倡导经世致用、重实际、讲实用、务实效的学风。

这种文化特色与企业文化中组织学习这一维度是一致的。固化于员工心中的传统理念使员工重视学习, 明白学习之于个人发展、之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就有利于企业培养学习气氛, 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建立起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式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创新发展的组织。

路径二:吴文化对参与性的正强化

水的温婉柔和造就了吴地居民“细腻”“智巧”的特征, 其用心之深之细, 为他人所难以企及。若苏州园林、苏州丝绸、苏州刺绣、苏州雕刻等, 皆精雕细琢, 极为讲究, 可谓匠心独运, 美艳绝伦。这份“细腻”与“智巧”, 极其有利于企业员工能力的培养, 企业倾向于倡导一种精益思想, 让员工在参与企业工作的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

精益思想是指在客户价值的基础上, 持续的改善生产环节, 杜绝一切可能的浪费。对于“细腻”、“智巧”的苏南企业员工而言, 吴文化本身就给其体内植入了精益的思想。在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农耕时代, 他们精耕细作, 勤劳节俭;在近代伊始, 苏南地区的产品便以精工细作、精美质优而深受消费者青睐。

可见, 苏南的企业在吴文化的背景之下, 可以比其他区域的企业更加易于企业文化中精益思想的传播, 从而提高员工的能力, 强化企业文化中参与性这一文化特质。

路径三:吴文化对一致性的负强化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优劣共生的。吴文化的水性特征在助推企业创造变革、组织学习、员工能力培养的同时, 也对企业文化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在吴文化水性特征影响下, 吴地居民做人、做事追求一种“水性”标准。迎来送往, 以柔克刚, 工于心计, 表面上能协调, 会妥协, 深得中庸之道。但在内心深处还是高度的自我意识, 各自为阵。这种过分的算计加大了交易成本, 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度普遍降低, 真诚的合作相对困难, 容易坠入阴柔的陷阱, 不利于企业文化中一致性这一特质的培养。

路径四:吴文化对使命的正强化

谈及使命, 首先考虑的就是一个公司的战略或者愿景。笔者认为, 在这两个方面, 吴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对特定地域的企业文化影响甚微。而社会责任作为市使命的另一种具体体现, 吴文化对其有正强化作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之下, 企业应该树立员工为本、顾客至上、服务社区、回报社会、善待环境的良好企业形象, 以此作为公司的一份使命。当“太湖蓝藻”事件让外界对苏南模式提出诸多质疑, 苏南企业的企业家们有责任重温吴文化中的和谐因子, 让苏南模式以一种更为健康的状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企业可以采用四种方式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一是法律方式, 企业要自觉遵守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 预防环境污染, 提升企业的市场形象。其二是市场方式, 企业通过对顾客的环境偏好作出积极响应, 即顾客无论需求何种善待环境的产品, 企业都会提供。其三是利益相关者方式, 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如雇员、供应商或社区等群体在环境方面的多种需求作出反应。其四是活动家方式, 企业积极寻求尊重和保护地球及其自然资源的途径, 这种方式也是企业走和谐发展之路的最高境界。

吴文化是一种水文化, 一种稻作文化, 一种多元文化, 一种和谐文化。其对企业文化最深入地影响是通过适应性这一文化特质发挥作用的, 这一点与水的柔性相吻合。其次, 水的细腻对企业文化中参与性这一文化特质也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而同时, 也不能忽视吴文化水性特征中的“阴柔”对企业文化中一致性这一文化特质的副作用。而关于模型中使命这一特质, 吴文化也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强化作用。

企业文化就像一种粘合剂, 它能将多种意识形态、经验做法粘合起来, 形成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行为取向, 有利于员工团结一致, 相互配合, 减少内耗, 形成合力, 产生积极的影响, 并使之产生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企业文化的传播对象是员工, 苏南企业的文化建设, 一定不能忽视吴文化对其的影响,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让吴文化在苏南企业文化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肖向东.吴文化的理论定位于关系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5)

[2]许伯明主编.吴文化概观[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3]沃麦克, 琼斯.精益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4]杨余春, 朱蓉蓉.吴文化的基本特点与当代价值[J].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2)

[5]王露璐.乡村经济伦理的苏南图像[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7

[6]新望.苏南模式的终结[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 2005

[7]陈绍海.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 2008

[8]谢厚鹏.企业文化的定性与定量测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7

[9]焦正权.吴越文化对江苏省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影响的渗透机制[J].特区经济, 2008, (2) .

政委吴大海的文化追求 篇3

在吴政委的办公室,一本本笔记密密麻麻记载着一个个官兵的心事,一叠叠文件夹内倾注着他对士兵的满腔情怀,一面面文化锦旗诉说着他抓文化工作的真实故事……

给官兵搭好文化台,大唱文化戏,是政委吴大海上任后作出的决定。坦克三连战±刘明飞来队后感到部队生活枯燥无味,几次产生离队想法,吴政委亲自找到这名战士做工作,并从中找到症结 战士感到部队没意思,在休息日该玩的玩不上,这是战士精神世界的空虚啊!经他调查得知,团队双休日,有的连队的文体器材束之高阁,有的连队图书馆纯粹“整景”等18个问题深深地印在吴政委的脑海里。文化也出战斗力啊!

此后一段时间里,吴政委带着一份质朴的情怀,执著地打起背包,下连队,与官兵“五同”。起初一炮连主官把他安排在接待室,并且认为,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过是下来做做样子。哪知夜里,吴政委坚持把背包拿到战斗班排住。当他得知四川藉入伍战士张汉诚一直想买个口琴时,他利用休息时间.悄悄地到八里镇,个人花了26元买了一个口琴,从而了却了小王的心愿。正是这样,他才会用真正的心灵捕捉到战士的文化渴望,用心灵的雨露滋润战士们干渴的心田。

在连队图书室内,可怜巴巴的几件乐器让他只皱眉头,但是他还是详详细细地作了记录。全团官兵的文化特长,他都记得工工整整。

要想让文化生活陶冶官兵的情操,重要的是实实在在地为官兵建好文化设施,为官兵创造拴心留人的環境。怎样加强连队图书馆、活动室等设施建设7怎样使有限的经费创造出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能让官兵人人参与7吴政委广泛征求意见.在全面调查军营文化现状时感到军营文化缺乏吸引力,一方面是受到经费制约,器材设施上无法与迅猛发展的社会文化相适应,另一方面就是枯燥无味、单调陈旧的模式使文化活动满足不了现代官兵的文化需求。他整夜整夜的伏案累犊,数不清多少次地同基层官兵打交道,倾听基层呼声,并12次到兄弟团队“取经”。去年11月,团投资100万余元建成了沈阳军区一流的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军营电视台”、“图书馆”、“网吧”、“健身房”、“娱乐室”等全部对官兵开放。

官兵的眼睛和心灵悄悄地盯着吴政委的一举一动,他两次派专人去北京为团队“电视台”购买摄影机、音像录制等设备;还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为团队培训四名专职和兼职“电视台”采录编修人员,他还亲自到辽宁大学新闻系参观见学,并与鞍山、海城电视台建立了长期的军民合作关系,加强了团队“电视台”的文化设施建设,开办了“红军团”军营电视频道,开设了故乡园地、新闻采集、曝光台、法制课堂等14个栏目,丰富了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尤其是开办的“电视点播节目”和“走进直播间”深受广大官兵的欢迎。

官兵业余时间缺啥,精神世界里需充实啥?新时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他决心突破传统的模式,构建战士喜闻乐见又融时代精神、民族风格、军营特征于一体的“军营大文化”。

标新立异需要慧眼。吴大海从连队战士的特长出发,爱好诗歌的写诗,让爱好小说的写小说,让爱好文体活动的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文化队,对求知欲望高的还开办了“文化学习班”,补习各种文化知识,并开办了各种致富技术培训班,满足了不同官兵的文化需求。独具特色的“军营大文化”极大地鼓舞了官兵的斗志,培养了官兵艰苦奋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了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

吴文化征文 篇4

当学习完《中国心,永不停止跳动》这篇报道后,吴大观的朴实话语和崇高精神境界,让我们见证了一颗珍贵的中国心展现的,并深深地被感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吴老毕生都奉献给了无限热爱的航空发动机事业。他生前默默无闻,一生艰苦朴素,他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勤奋俭朴、矢志不渝、爱党爱国、永励后人!他的事迹令人无限感慨:归国的知识分子,事业有成,爱党又爱国,受磨难而志不悔,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的格言。当我们看到:吴老已经从1963年开始,除正常缴纳党费外,连续46年多缴党费累计11万多元,为“希望工程”、灾区等捐款累计a9万多元,临终前又立下遗嘱,拿出积蓄10万元作为最后一次“大额党费”。当我们看到:吴老直到临终前的几天,说:“我有三句话,第一句,我这一辈子,没有为国家航空发动机事业打下一个好基础,这是我最大的遗憾,我应该检讨自己;第二句,航空发动机一定要加强预研,动力先行,基础打不牢不行;第三句,你们一定要敢说真话,不要怕得罪人。” “拜托你们一定要转达给有关领导,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航空发动机搞好。” 当我们看到:“在近年来胡锦涛主席提出‘以人为本’,我以为,这个‘人’不是指‘我’,是指‘你’,是指‘他人’,每做一次事情,要首先为别人着想,要帮助人。” 当我们看到:作为技术主帅,他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谦虚谨慎,注意发扬技术民主,正确决策;作为专家,他知识渊博,精通业务,治学严谨,释疑解惑,传经授道,精心培养年青一代;作为领导干部,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作风正派,敢于管理,身先士卒,平易近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作为共产党员,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严以律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这样的人,这样朴实的语言、这样真实的事迹、怎么不让我们感动,不让我们激动,不让我们反思?我们在为吴老的事迹感动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想一想自己做得怎样,又该怎样去做?应该向吴老学什么? 吴老的一生,能够无私奉献,党性追求终其一生,就是因为,在他的心目中,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党员的境界至高无尚!吴老的人生之路给予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远大理想的缺失常常使我们对人生的思考陷于困惑和盲点,只有理想在胸,志存高远,才能做大事成大器。在他老人家身上,充分体现了理想的光辉、科学的光辉、人性的光辉。吴大观的事迹,对我们是一次心灵的净化,也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愿其精神长存!更愿后继有众人!

创设健康的班级文化-吴 篇5

3内容提要:

一、我的治班方略是创设班级文化,培养健全人才。

二、班级建设设想:

1、定班级宣言。

2、组长负责制度。

3、创建班级文化。

三、班级的防火墙:

1、法制大于人治。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四、我坚定的成长步伐。

一、治班方略前言

我的治班方略是创设班级文化,培养健全人才。所谓的班级文化,就是指

教育的理想不是空中楼阁,我们要教育学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有雄视古今的豪迈精神,有博古通今、兼学中西的文化素养,有见贤思齐、扬长避短的自我认识能力,有胸襟博大意趣恢弘的团结奋进的作风,有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坚韧毅力,有雄辩陈词、直抒胸臆的表达能力,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信息敏感,能善择交游、广结良朋。班集体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和沃土,其文化的熏陶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创一流班集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学风、挖掘潜力、增强非智力因素,注重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

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适合新世纪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班级建设设想

1、定班级宣言

任何一个班集体都应有其自己的班级宣言,我班的班级宣言是“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为此,我们还制定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为我班的班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集体中,我们拥有共同的梦想,那就是让我们的集体更强大,让我们的每一个人更好的发展。我经常告诉自己的学生:“千万别放弃每一次属于自己的机会,投身到奋斗中去,给自己信心和勇气,让生命无悔!”在这样的感召下,我班的学生都在为集体做着自己的贡献,我班还被评为“区级进步班集体”,这是集体的荣誉,这也是集体力量的体现!

2、组长负责制度

真正的班主任,不管自己能力有多强,都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团结和利用所有的力量,来把工作做的更好。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激活,达到高水准的管理。在班内实行组长负责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寻求一种真诚的体验、感悟,触摸微妙的师生接触和碰撞。组与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使班级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个制度既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又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在班内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氛围,可以说,其团结、气势、同学关系和学习环境对学生们的影响不仅在学习上,更在怎样做人上,都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3、创建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氛围,它深入到师生的内心,它是一种认同,一种气场,使每个进入到这个环境的人都会受到感染,融入其中。在班内创设一种文化氛围,让这种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其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思想就成为他们的潜意识中一部分,融进每个人的身心中,成为习惯。这是一种熏陶,一种感染,是无形的,但最后变成有形的。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向祖国的接班人传承祖国文化,连同自己的感悟,利用一种形式,教育、影响他们,让他们更快地客观、成熟起来。

形成班级文化和班级气质,我的思路是引导、宣讲、体验与收获。我经常会在有意和无意中创建有自己特色的班级文化。我们积极开展了“四个一工程”,即办一份班级月报,增强班级的文化底蕴;制作一本相册,留下师生共同走过的足迹;设一个理想箱,为自己的目标拿出自己最大的热情;建一个爱心箱,献一份温暖与我班家庭贫困的孩子们,并坚持下去。

在班级的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人文关怀。微笑是人文关怀,是教育的激情和梦想。在我们的管理中自信的微笑,会收获相同的微笑。一个微笑温暖学生困乏疲惫的心灵,一句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一次谈话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其实学生最爱看老师的微笑,当我们做学生工作时,我们不妨让心底的阳光释放出来,教师对于学生,不经意的一句赞扬或批评给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我们都能作一个欣赏者而不是挑剔者,学生心中会有被尊重、被器重的感觉,与教师的心拉近了,由亲师到信教一直到成功。这就是大环境,和谐,团结、进

步、竞争,每个人都是创造者,每个人又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三、班级的防火墙

1、法制大于人治

班级的管理仅凭爱心和一些活动是不够的,必须有班规作为管理的后盾,也就是说有个道德与行为的底线,雷打不动的原则。制度面前,一视同仁,谁都没有特权。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既不能坐视不管也不一棍子打死,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限期改正,使诚挚的爱融化在无情的班规中,既要有人文管理,又要有法制的约束。当然,我们的班规必须服从于校规,服从于国家的法律。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自信源于点滴成功,怎样从骄傲或失利中赢取前进的动力,班主任要做好指导。我会教会我的学生这样思考:“只要你自信的坚持,什么事情都会发生!”学生的自信是需要培养的,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成功是一种习惯。大凡成功的人都会有一个很好的习惯,习惯在它形成过程中逐渐内化成一个人的素质,形成一个人的性格,而性格又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所以,在班集体中有意识的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一个班集体的整体习惯是班主任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班级的习惯就是班风,也就是班级文化,它会长久影响人的心灵。班主任可以扭转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他们的思想,并以此来触动他们的心灵。我们要用一种自信、诚恳的行为语言感染他们,让他们的脚步永远紧

随前沿,让他们知道,习惯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四、我坚定的成长步伐

吴文化征文 篇6

一、活动背景:

吴文化是孕育在长江下游苏、嘉、杭、湖平原上,以太湖周围为密集区的良渚文化以及前承后续的总称,又称吴越文化。因为苏州是广义吴地的核心区域,也是吴文化的核心区,苏州代表了吴文化的精髓,反映了吴文化的本质特征。要把握吴文化的本质,就必须对吴文化的特征进行缕析,重点研究吴文化与苏州文化之间的关系。随着苏州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许多海内外游客来到苏州。然而,对于吴文化的了解却与日俱减。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新生力量,同时也是一庞大社会团体,在大学生中宣传吴文化,更加有利于吴文化在青年一代中的发展,也为其日后的传承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的:

本次“吴文化展览”活动,主要通过宣传、展览的方式,向在校大学生具体展示吴文化的结晶,包括民风民俗、景观文化、至德文化、民间艺术等。通过能把握、能操作、能感受的具体项目,让大学生感受到吴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他们在了解的基础上,喜欢吴文化,并自觉承担起保护、宣传吴文化的责任。

三、活动内容:

1、活动时间:2012-3-15上午9:00至下午17:002、展览地点:南区食堂二楼会展实训室

3、主办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学生会

4、总负责人:李萍

四、活动开展:

1、活动前

①3月10日,联系外联部拉赞助;

②3月11日,制作好宣传单、条幅,联系宣传部出海报、展报;③3月12日,确定需要邀请的领导、老师名单,制作邀请函;④3月13日,派发邀请函,将海报张贴到宣传栏;

⑤3月14日,布置场地,搭建展台,准备活动登记表、纸笔;

⑥3月14日晚6点,在学生会办公室召开活动会议,向工作人员分配任务,强调注意事项。

2、活动中

①3月15日,8:00——8:40在展厅摆放展品,9点活动正式开始;

②工作人员佩戴工作证,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照相、指引及各展品的介绍;

3、活动人员安排:

9:00——11:20特展厅2人,6个标准展厅各1人;

11:20——13:30特展厅6人,6个标准展厅各3人;

13:30——15:00特展厅2人,6个标准展厅各1人;

15:00——17:00特展厅6人,6个标准展厅各3人;

①负责人做好活动受邀嘉宾的签到、合影留念工作;

②3月15日17:00活动正式结束,收好所借物品,并且将条幅和展板根据需

要及时收回,以免丢失,办公部在三天之内写好活动总结,交给学生会负责人和分团委书记;

③3月16日,归还所借展品;

4、活动后:

①3月17日,联系办公部完成活动总结和活动经费报表;

②负责人向分团委书记报销本次活动花销。

五、经费预算:

横幅(两条):140元;宣传单(500份):250元;装饰品(气球、彩带):50元;其他支出:50元;共计:490元。

六、活动注意:

1、注意安全和天气变化,并灵活的调动活动时间;

2、注意人员工作的分配;

吴文化征文 篇7

其实古代历史上就时常发生各种疫病, 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疫病爆发时的惨状促使古人积极探索疫病的本质, 形成了许多对疫病比较有特色的认识, 自《黄帝内经》成书的战国秦汉以后, 我国的传染病学不断发展, 历代医学家对疫病亦有过种种论述, 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明朝著名医学家吴有性撰写的《温疫论》一书。

吴有性, 字又可, 江苏吴县人, 《明史》无传。《清史稿》载:“当崇祯辛巳岁, 南北直隶、山东、浙江大疫, 医以伤寒法治之, 不效。有性推究病源, 就所历验, 著温疫论, ……古无温疫专书, 自有性书出, 始有发明。”[1]他在多年行医救治疫病患者的基础上总结经验, 结合前人有关论述, 对疫病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探讨, 于崇祯十五年 (1642年) 撰写成《温疫论》一书。该书是我国论述疫病的专著, 共分两卷, 另有补遗一卷。书中对疫病的分析解读相当全面, 大部分认识不仅在当时甚为先进, 现今看来都比较科学。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关于疫病的病源

在吴有性以前, 对于疫病病源曾有过许多种说法, 如时气说、伏气说、瘴气说等。更多医学家仍局限于百病皆生于六气之说, 更有一些把疫病流行说成是上天安排, 天数注定, 不可抗拒, 无法战胜。

吴有性在《温疫论》中对这些天命观予以严厉驳斥, “不可以年岁四时为拘, 盖非五运六气所能定者, 是知气之所至无时也。”[1]而是将疫病的病源归结为无形之“戾气”, 从口鼻侵入人体。《温疫论》自序里第一句话就说:“夫温疫之为病, 非风, 非寒, 非暑, 非湿, 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1]他称这种异气为“戾气”或“杂气”, 并设《杂气论》、《原病》等专篇加以论述。“戾气”何物?吴有性是这样描述的:“日月星辰, 天之有象可睹;水火土石, 地之有形可求;昆虫草木, 动植之物可见, 寒热温凉, 四时之气往来可觉。至于山岚瘴气, 岭南毒雾, 咸得地之浊气, 犹或可察。而惟天地之杂气种种不一, ……然气无所可求, 无象可见, 况无声复无臭, 何能得睹得闻?人恶得而知气?又恶得而知其气之不一也?”[1]指出“戾气”这一物质虽不可见、不可闻、不可嗅, 但并非虚无缥缈, “夫物者, 气之化也;气者, 物之变也”[1], 并坚信人力可以战胜疫病:“夫物之可以制气者, 药物也”[2], 这些见解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相当有远见的。

《温疫论》对“戾气”致病学说, 还做了深入探讨。认为“戾气”所侵犯脏器部位不同, 会引起不同的疾病。关于此观点, 书中原话是这样说的:“为病种种, 难以枚举, 大约病偏于一方, 延门合户, 众人相同者, 皆时行之气即杂气为病也。为病种种, 是知气之不一也。盖当时适有某气专入某脏腑、某经络, 专发为某病, 故众人之病相同, 是知气之不一, 非关脏腑经络或为之证也”[1]。这和现代医学认为的病原体有器官定位的特异性和致病的特异性不谋而合。

《温疫论》还认为戾气有不同的种类, “众人有触之者, 各随其气而为诸病焉”。[1]使人和禽兽致病的戾气是互不相同的, 使各种禽兽致病的戾气相互间也有区别, 用现代医学术语来说指的是病原体有种属的特异性。原文曰:“至于无形之气, 偏中于动物者, 如牛温、羊温、鸡温、鸭温, 岂但人疫而已哉?然牛病而羊不病, 鸡病而鸭不病, 人病而禽兽不病, 究其所伤不同, 因其气各异也。知其气各异, 故谓之杂气”[1]。这个观点在古代看来是比较合理的,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自然环境的状况也在相应发生改变, 各种新的疫病病毒不断出现, 动物之间传播的病毒也有可能感染到人类。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各种禽流感, 人类也有可能感染到, 并且具有致命性。今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 情况则尤为严重。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吴有性虽然不可能观察到所谓这些病源就是微生物细菌、病毒等, 但他断定“戾气”是一种“无象可见”、“无声无臭”的物质, 并且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还首创口鼻为传染的途径, “邪自口鼻而入”[1], 别开生面地为疫病病源学说独树一帜。这一发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温疫论》的“戾气”致病之学说, 在中国乃至世界传染病学史上都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二、关于疫病的传染途径

《温疫论》不仅论述了“戾气”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而且指出疫病的病源, 即“戾气”感染人体的途径有两个:“邪之所着, 有天受, 有传染, 所感虽殊, 其病则一。”[1]所谓“天受”即“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1], 是指通过自然界的空气来感染;而所谓“传染”, 指通过接触患者而被感染, 这种对疫病传染途径的科学观点, 对后世传染病的隔离预防、空气消毒等措施有着极大的启发。

此外《温疫论》认为, 戾气感染人体后, 只是具备了使人致病的可能性, 但被感染者不一定都发病, 即使是发病者也不全马上发作。这是由戾气的感染量及被感染者的身体状况不同所决定的。“若其年气来盛厉, 不论强弱, 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 则又不拘于此矣。其感之深者, 中而即发;感之浅者, 邪不胜正, 未能顿发, 或遇饥饱劳碌, 忧思气怒, 正气被伤, 邪气始得张溢, 营卫营运之机乃为之阻, 吾身之阳气因而屈曲, 故为病热。”[1]身体健康, “正气”充盈, 就能虽受感染而不发病或晚发病;只有“邪气”过分强大, 或人体的“正气”由于某种原因而受到削弱时, 造成“正气”不敌“邪气”的局势, 才能使被感染者发病。《温疫论》在论述此道理曰:“本气充满, 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 呼吸之间, 外邪因而乘之。”[3]书中还讲了一个故事, “昔有三人冒雾早行, 空腹者死, 饮酒者病, 饱食者不病。疫邪所着又何异耶?”[3]“饱食者”身体机能处于最佳, “正气”最满, 能够抵御“邪气”的入侵, 所以能够“不病”;“饮酒者”, 身体机能由于受到酒的影响而削弱, “正气”与“邪气”相比稍显劣势, 所以虽“病”但不至“死”;“空腹者”身体机能处于最差, “正气”最亏, 不能抵御“邪气”的入侵, 所以造成“死”的悲剧。

《温疫论》的这个观点在现在看来也是比较科学的, 它提倡人们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 使“正气”充满以抵御各种疾病, 实际上就是提倡提高自身机体对外来侵袭、识别和排除异物的免疫力。同时这也提示人们加强身体锻炼, 注意饮食生活的调理, 可以增强抗病能力, 推迟发病的时间, 做到少发病或不发病。

三、关于疫病的流行形式

对于疫病流行的形式, 《温疫论》认为可以成为大流行, 也可以是散发的, “其时村落中偶有一二人, 所患者虽不与众人等, 然考其证, 甚合某年某处众人所患之病, 纤悉相同, 治法无异。此即当年之杂气, 但目今所钟不厚, 所患者稀少耳。此又不可以众人无有, 断为非杂气也。”[1]这其中所论及的“偶有一二人所患者”即为散发的流行疫病, 而“某年某处众人所患之病”, 则是大流行的流行疫病。这个观点较以前认为只有形成流行才是疫病的观点, 甚为进步。

吴有性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家, 他在继承前人学术成就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治疗疫病的实践体会, 通过对瘟疫病流行的详细观察, 累计资料, 透彻分析, 编著成《温疫论》, 创立了“戾气说”, 无论是对传染病原物的认识方面, 还是对疫病的传播途径以及发病规律方面, 都作了比较客观的论述, 这些发现和理论, 较前人更为透彻。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日本出版的《温疫论》, 说明其不仅流行国内, 而且迅速传播海外, 足见影响深远。

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温疫论》在某些认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这并不影响它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 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对传染病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阶段, 对后世医学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直至今天, 我国应用温病学说治疗一些传染病, 取得了很高的疗效。而其中很多地方就是继承和发扬了《温疫论》的理论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吴有性.温疫论·下卷·杂气论[M].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

[2]吴有性.温疫论·下卷·论气所伤不同[M].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

吴文化与高中美术校本课程 篇8

关键词:吴文化 高中美术教学 校本课程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创新,注意融合多种元素,而不是简单地传承传统的美术课程。因此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多维度的改进,实现层次性的突破。

在江南地区进行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带有一定的江南地域特色,特别是融入了吴文化的精髓,使得美术校本课程具有生动而丰富的色彩。吴文化主要是指由江南一带的人创造出来的、带有地域色彩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如桃花坞木刻、玉器雕刻、民间工艺、刺绣剪纸等都是带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教育资源。

在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中融入吴文化,进行内容的充实和延伸,既加强了对民族地域文化的保护,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课程的改革和创新。笔者以为,在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中融入吴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吴文化可以丰富高中美术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美术教学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单一性,比较注重扎实的基础训练。但重复的训练模式往往会造成学生视野狭窄,实际应用能力较差。比如在教学内容上,不管是国画、油画、雕刻还是版画,都比较注重专业性的培养,使学生缺乏综合能力,并且不能较好地理解美术本身的内涵。自从融入吴文化后,美术教学开始变得生动和充满地域色彩,也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吴文化丰富的教学资源是高中美术教学的一朵奇葩,例如苏州的园林、民间的工艺、古城建设等。

苏州园林具有其历史根源性,以其意境的深远、文化内涵的丰满以及构造的精致而成为众多园林的典范,也是现代美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例如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都是闻名遐迩的典型园林。而园林文化与绘画艺术以及文学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

吴文化中的民间工艺也是其重要代表。在传统的美术工艺中,吴文化门类繁多、内容丰富。明清两代是其民间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刺绣、织锦、革丝、泥人、紫砂陶瓷、雕刻、红木家具、金银首饰、扇面扇骨、戏剧等精品层见叠出,形成了吴文化的丰厚文化遗产,是美术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典建筑上,苏州古城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并且拥有“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这些都可成为高中美术教学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同时,吴地古建筑装饰是传统文化艺术美的重要体现,建筑艺术的深刻内涵可以通过美术教学过程使学生比较透彻地了解。

二、吴文化使高中美术教学得到延伸和拓展

吴文化的融入不仅丰富了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内容,同时也延伸和拓展了美术教学课程的形式,是对美术专业进一步的深入和研究。随着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多渠道、多元素的信息时代特征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单一化的美术技术训练形式以及墨守成规的美术创作思想难以满足当前高中美术教学的实际。所以吴文化能够较好地继承传统而又突破传统,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环境相结合,使学生从观念和方式上都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美术技能训练,形成切实有效、科学创新的专业课程。

美术教师根据苏州特有的景观和文化,以及灵动的山水,适当借助吴地古建筑、园林和工艺等内容,能突破传统的室内训练。同时,通过建筑的工艺手法,可以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与建筑相关的知识,如装饰等行业的特点;通过园林的风格和欣赏,可以使学生提高美术欣赏的水平;通过包括刺绣、雕刻等民间艺术的掌握和了解,可以使学生提高其美术学科的实用程度。简言之,利用吴文化的可观、可感的特点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高中美术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是对美术教学体系的一个较大扩展和延伸。

三、吴文化使高中美术教学突破时空局限

吴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融入,突破了传统的室内基础训练,其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利用其独特的地域色彩,与美术教学的要求相结合,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能力的前提下,开发他们满意的美术教学课程,不仅减少了外部环境造成的教学压力,同时增强了美术课程的趣味性,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地方特色进行教学内容创新。作为一种强大的独特文化现象,教师可以根据其特点对学生进行美术熏陶,而不仅仅拘泥于大纲要求;第二,在教学形式上,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和时间的延续。吴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包括园林、建筑和工艺在内的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存在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美术专业的发展,学生通过了解和掌握吴文化,在视野上得到拓展,在思维上得到拓宽,能够形成很好的美术文学素养;第三,在教学手段上,教师不再拘泥于说教式的美术技能传递。利用苏州独特的园林资源,让学生走进园林,体会园林艺术,与世界文化遗产零距离接触,使教育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参考文献:

[1]琚莺莺.汲取吴文化精髓,演绎美术新课堂——谈小学美术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科学大众,2007,(12).

[2]曹廷礼,孙晓燕,武颖慧.吴文化的校园传承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研究——以苏州卫生学院学生人生价值观养成为实践视角[J].才智,2011,(12).

[3]龙剑.关于高中美术课程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探讨[J].中国外资,2011,(16).

上一篇:创意大赛获奖作品展示下一篇:潜山县希望小学2013年学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