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精选7篇)
时间:3月11日(第二周 星期四)下午2:30
地点:田家炳实验中学东校区教学楼四楼(学生阅览室)人物:陈恒庆、刘晓芳、傅本贤、赵玉兰、田燕喃 议题:高三化学复习——有机化合物授课 中心发言人:陈恒庆
发言内容:
一、复习内容
有机化合物在历年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除选择题外,第二卷中有一道题,占分约15分左右。其主要包括有机物的结构、组成、分类,有机反应的类型,官能团性质,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书写,重要有机物的检验,有机实验及计算等,常以综合推断方式呈现。在复习备课时,突出对每一种重要有机物乃至一类有机物的复习,重点从结构特点、组成规律、性质规律、检验制法及用途方面着手,第一轮复习要把每个知识点落实到,并适当进行发散,既要抓牢基础知识,以要培养发散思维。尽量紧扣教材和大纲,不超纲,结合复习资料,对资料中偏、难、怪题应舍弃,不要学生去做,陈旧题型不必讲,必要的话可自编适量专题练习,巩固重点和难点知识。
二、复习课时
第一、二周:常见有机化合物
第三、四周:有机化学基础
三、复习重点
1、有机物的分类、命名、组成和结构的确定,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
2、烃、烷烃、不饱和烃的结构、性质;
3、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
4、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的反应;
5、有机合成和推断方法。
三、复习难点
1、有机物同分异构现象和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种数判断;
2、有机反应的规律和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
3、应用有机物相互转化关系进行有机推断和设计合成路线的技巧;
4、对有机化学新知识的自学能力用迁移应用能力。
四、主要措施
1、重基础,抓落实。对每一类有机物的重要代表物的结构、性质、用途,必须过关,对重要官能团如羟基、醛基、羧基、氨基、酯键、肽键等结构和性质都要熟悉;
2、重实验,抓规律。如:对有机反应,复习时要总结出规律,书写起来就不会出错,比如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醇的消去反应和催化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
3、重实践,抓方法。如复习有机物的命名、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书写时,让学生练习书写并找出正确方法;
4、重迁移,促能力。有机化合物共3千多万种,对我们来说,很多都是陌生物质,如何判断它们的性质特点,必须让学生对熟悉有机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学会迁移应用,养成分析判断的能力;
5、及时进行相关内容的巩固练习并督促检查。
五、其他发言人
1、傅老师:
今年高考理综分值?是否化学分数减少?化学复习课时减少,会影响考试平均分下降!
第二轮复习时间不够,不能再订复习资料,组内分工编写第二轮复习资料,抓重点,精编以练习为主的复习资料。
2、赵老师:
本学期各种考试会增加,会影响复习进度
3、田老师:
编写的第二轮复习资料要在下次集体备课时定稿,互相讨论内容的增减。
六、其他安排
1、下次月考命题安排,命题人:赵老师,内容:有机化合物知识。
2、第二轮复习教案及学案编写:
傅老师: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陈老师:化学反应原理
刘老师:化学实验
田老师:元素化合物、无机推断
赵老师: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有机合成与推断
3、第四周集体备课安排 中心发言人:傅老师
内容:第二轮复习专题一: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 教师是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而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教学最重要的平台和途径, 因此我们一直强调反思性教学。毫无疑问, 集体备课有助于汇集众人智慧对现有教学进行反思。个体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进一步对自我的课堂进行教学反思, 这样可以使教师养成不断探究、不断改进每一节课的良好习惯。但随着集体备课的深入开展, 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1. 流于形式
许多中小学校每周安排一两节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 但仔细观察会发现, 许多学校所谓的集体备课活动往往都流于形式:先确定一位教师主讲, 把教参上的资料读一读, 然后集体备课的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念一念, 最后由备课组长作总结性发言。虽然表面上看似热闹, 其实却是流于形式, 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这样一来, 集体备课就成了教师们“闲聊”的休息时间。
2. 曲解实质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教学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但部分学校和教研组为提高所谓教师备课的效率, 将各部分的章节和课时分给不同的教师。在集体备课时, 把大家的教案本合并起来, 组成一个所谓的“集体备课材料册”。这样的集体备课, 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 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 其价值是有限的。集体备课没有了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 何谈教师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同样, 缺少教师个性化的设计, 集体备课注定有其形而无其实。也有一些学校的集体备课时间变成了教师们网上搜索、下载、复制教案的时间, 而教师自己却缺少对教材的深入研读。
3. 缺乏实效
集体备课的目标应该是十分明确的, 就是为了上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有相当多的教师参与了集体备课, 但在教学中却并没有应用。也有部分教师虽然参与了集体备课, 但由于大家的认识、看法不尽相同, 最终也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可供“享用”的集体成果, 活动后还是自己重新撰写独立的教案。如此一来, 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从何而来?这样缺乏实效的活动往往加重了部分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压力。
二、依托Moodle环境, 优化集体备课活动策略
面对当前集体备课所面临的困境, 我们的做法是引进Moodle教学平台, 深化集体备课内涵, 优化集体备课过程。
1. 先建后议——先分头建课程, 后分析整合
在进行集体备课之前, 教师先在Moodle平台上各自建设教学课程和内容, 通过自己的Moodle平台账号上传相应的课程内容、设计项目、教学编排等, 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再通过集体的分析和研讨, 对各自建设的课程进行整合与重新编排, 最终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整合课程。
课程的设计与分析是集体备课的主体部分, 通过大家的共同建设, 最终形成的课程还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验证。如果发现问题, 还可以循环集体备课或进行二次研讨分析, 以便做出改进与修正。这就是大家所倡导的基于备课组的集体“磨课”。
2. 先议后建——先分析设计, 后分头建课程
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设计, 形成统一的或比较一致的教学方案, 然后再根据每位教师的特点进行分工, 有的制作课件、有的搜集素材、有的设计试题、有的撰写教学流程等, 最后把这些课程内容统一上传到Moodle平台, 形成一个有效的Moodle课程。
这样的集体备课流程正好与“先建后议”式相反, 虽然先后顺序上有差异, 但其集体备课的活动本质是一样的:都需要基于Moodle平台、教师的主动参与和课堂教学的实践与验证等。这样的集体备课活动形式既可以节省教师备课的时间, 又可以使参与集体备课的每一位教师有目的、有任务、有收获, 从而有效地改变了以往集体备课就是复制、粘贴的现象。
3. 同课异构——相同的课程, 不同的设计
“同课异构”备课活动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让我们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 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 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 体现了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我们可以借助Moodle平台, 让不同的教师把相同的课程建立起来, 从而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这样不但可以优化同类课程资源内容, 还可以在相互比较中锻炼和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设计能力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4. 异课同构——不同的课程, 相同的设计
课堂教学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通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可以逐步形成相对固定的教学方案。集体备课就可以采用异课同构的模式, 即不同的课程和教学内容, 按照较为固定的教学方案进行设计。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新教师在熟悉教学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使用相同的教学环节来完成不同内容的教学任务, 以积累教学经验。同时, 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得某些内容相关的教学可以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 也可以有异课同构的表现。
三、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其思考
依托Moodle平台进行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但在活动过程中关键还是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 处理好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集体备课活动是教师集体参与的教研活动, 在活动中要处理好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避免出现只分工不合作、只合作不分工、假分工假合作等现象。Moodle为教师参与集体备课提供了强大的管理功能, 使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轻松实现分工协作, 建设管理好课程资源。在实际的备课过程中, 教师不能一味地采用一种模式, 组织过程中要做到分工中有协作, 协作中有分工, 只有这样才能使集体备课得到良性发展。
2. 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集体备课要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如果只重视个性, 集体备课的意义将十分有限;如果只重视共性, 集体备课将毫无生机。教师在参与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体现教学设计的个性和特点, 又要积极吸取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设计和资源, 通过分析整合提炼课程内涵。比如, 对大家共建的课程资源, 不同的教师在教学应用时,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做适当的调整和处理。
3. 处理好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借助Moodle环境, 通过教师的分工协作最终会形成一个课程资源包。只有充分激发教师参与集体备课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更好地发挥Moodle环境的优势,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了便于管理和激发, 备课组长可以利用Moodle平台, 对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进行被动式的积分评价, 以便进一步激励教师参与备课活动。教师的主动参与和被动管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偏废任何一方都将影响集体备课活动, 只有和谐地处理好二者关系才能更好地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益。
4. 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集体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创新与继承的过程。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对原有的教材和课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读, 从中汲取精华。在此基础上通过大家的交流与对话、思维的冲突和碰撞, 最终形成一个创新性的课程和设计方案。如果集体备课只有继承没有创新, 那么这样的活动最终形成的课程无非是重复别人的东西, 只是个资源库而已。
集体备课的方式有很多, 基于Moodle环境的备课活动重在优化活动管理, 提高课程的质量和内涵。当然, 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并不仅仅局限于Moodle环境。备课的关键还在于其活动的内涵, 只有在不断学习、实践、优化管理的过程中, 才能真正认识集体备课的实质与内涵, 才能科学地研究、指导教师参与集体备课活动。
参考文献
[1]严卫林.走出“集体备课”的误区[J].中国教师报, 2005 (10) .
[2]瞿梅福.集体备课的指导策略[N].杭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2007 (8) .
一、观念更新、角色转变是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前提条件
1.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更新教学观
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但我们教师教育观念已经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能力。因此,我们通过培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并树立了以下教育新观念:(一)树立“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的基本观(二)树立“学生自主发展、倡导体验参与”的活动观(三)树立“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观。
2.加强校际交流、观摩学习转变教师角色
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必然要求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不应再是过去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而应扮演好更多的角色。学校尽可能创造条件,多给教师到各校学习取经的机会,每年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供教师外出学习,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同时还了解了学科的新动向,新经验、新方法、新举措,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促进了本校的教学教研工作。
3.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努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两年来,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切实抓好新课程的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增强课改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每一位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参与课改实验。学校曾多次派教师,赴外地参加研讨活动或观摩名师精品课,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平时我们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每周三集中进行业务学习,平时进行个人自学,每人每学期都有5000字以上的理论学习笔记。我校已建立集体备课室,学校网站,教师资料随时可以上传下载,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二、健全组织是抓好“集体备课”活动的有力保障
1.成立集体备课管理小组
对各备课组的教研工作,除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外,还要建立集体备课管理小组和考核机制,奖优罚劣。以主管教学的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年级主任经常深入各备课组中去,指导和检查其活动情况,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应帮助解决和采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选聘责任心强,工作有能力、有威望的教师担任备课组长
一个团队的灵魂,起核心作用的是领头羊。组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整个团队。做好备课组长的前提,是要让备课组的其他教师信服。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在教学业务上,备课组长得是十分出色的。平时,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教法、学法,努力上好每一堂课,尽力把自己优秀的课堂教学展示给同年级的教师看。其次,注重学习。第三,乐于奉献,做好带头羊。基于以上条件,我校采取竞聘的方式来选定备课组长。
3.凝心聚力,构建协作团队
集体备课,注重的是发挥备课组成员集体的智慧,需要的是全员主动积极地参与。因此,我们在备课组内实行了一系列的制度保障。首先,在备课组内实行捆绑考核,组长负总责,全员拧成一股绳。这样,成员把自己教育教学中的想法、观点、建议提出来,供大家交流、取长补短。其次,建立激励机制。备课组内哪位教师提出的设计,对课堂教学有指导性,或设计的题目能在期末考试中出现,可以对其组内评定进行加分,这样有效地保证了教师的积极性。在我们教研组,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学期,教研组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及区内的各种教研活动,全员参与集体备课,各抒己见,对一节课或一种想法进行研讨。
4.健全制度,积极开展活动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要发展、要生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同样未来的教师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具有过硬的本领。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我们精心制定了《咸安区实验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咸安区实验中小学校本教研制度》《咸安区实验中小学校本教研奖惩方案》《咸安区实验中小学校本教研问题征集卡》。通过规范、科学的管理,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强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每学期学校都要举行专题讲座培训、专题研讨会、进行教师公开课或赛教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
三、创新形式是推动“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手段
1.电子备课成为“集体备课”的一道风景
近年来,我校学生人数不断增长,班额大、教师负担重。为了切实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备课水平和教学质量,我们大胆改革。去年,我们学校教师实施集体电子备课,将集体的智慧与知识,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通过教学信息的交流与互补。在课前,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对学法、对课程资源等进行充分的准备与整合,以及课后对上课情况的充分反思和提出改进策略,从而达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增多教师用于教学研究的时间,注重研究素材的积累,最终形成协作交流、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局面。
2.模拟试教是解决备课难题的最佳方法
我校对存在较多分歧的课题,先在某一班级进行模拟试教,然后再进行集体研讨,最后确定最佳方案。
3.改进听、评课模式,提高团队效率
听课的方式可采用跟踪听课,推门听课,预先通知听课、研讨课、示范课等。我校每学期都举行以备课组长、骨干教师示范课为主,年青教师跟踪听课为辅。听课者在听课过程中,填写好详细的听课记录,听完课后,组长召集大家评课,发挥团队力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形成统一上课教案并建档,以备来年修改并补充,所有资料上传校园网站,以达到资源共享。
4.教学反思是集体备课成功的必要环节
为了提高教研质量,我校的每位教师都要做好教学反思工作。不仅在教材处理,教法、作业布置上等进行反思;全组教师对组内工作也进行了反思,总结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根据学校工作的重点,并结合本组的学科特点,然后共同制定组内计划翔实,可操作性强,贴合教师实际的工作计划。每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同时也制定了很多措施,保证计划的落实。教师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
5.保证备课组活动时间,使备课组活动常规化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每个星期有两次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和地点。每次备课组的活动都有明确的内容与主题,有中心发言人,不搞形式,真正地做到了集体备课,教师们都非常重视组内的每次活动,作为学习、交流、提高的机会。根据备课组活动计划,活动时间,活动地点从不间断地实施,形成了每课必备、每课必研的良好习惯和学习风气。
时间:2014年9月15日 地点:学校教研室 Unit 1 How are you? 主备人:邱水红 教学内容:
3A第五单元第一教时。教学目标:
1.能学会使用问候语How are you?及其四种应答语。2.学唱歌曲“Hello!How are you?”
3.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团结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能学会使用问候语How are you?及其四种应答语。教具准备:
录音机、人物图片、小黑板、词条。教学过程:
Step1.Warm up 1.Free talk.T(出示图片)ook.Who is the girl?(Nancy)T(把图片给一生):Now, you are Nancy.Hi, Nancy.T: Who wants to say “Hi” to Nancy? 2.Sing a song.T(贴出图片): Now, let’s sing “Hi” to Nancy.OK? Step2.Presentation & practice 1.T贴出图片Mike)One day, Nancy and Mike are meeting.What is Mike saying? Listen.播放两遍录音。
T: Who can tell me?(出示:How are you?)领读句子。
T:Mike says “How are you?” What is Nancy saying? Listen.播放两遍录音。
指名说听到的句子。(出示:Fine, thank you.)领读句子。看板书,听老师说chant。跟老师说chant。齐说。2.T:Now, let’s play a train game.T教师示范游戏规则)The first row please stand up and turn round.Then say “How are you?” one by one.师生问答。学生互相问答。
3.学生问,教师答。引出句子 “And you?”。出示并领读句子。师生问答。引出答句 “I’m fine, too.”。出示并领读句子。师生看板书说chant。4.Draw and say.T: Nancy is fine.So we can see her smiling face.(在黑板上画faces on my thumbs.(在手指上画 教师示范自问自答。
学生在手指上画,尝试自问自答。师生问答。学生互相问答。
5.听英语歌《Hello!How are you?》。分组伴着音乐分角色唱。
6.师生分角色唱。引出答句 “Not bad, thank you.”。出示答句并领读。教师示范:学生问,教师答。
学生分小组表演说对话。指名说对话。
把本节对话伴着的《Hello!How are you?》音乐齐唱。
7.T: One day, Mike and Nancy meet again.But Nancy is ill.She is very sad.(画they saying? Listen.听录音两遍。
T: What is Nancy saying? 出示:Not so good.伴着表情领读句子。
师生问答,引出I’m sorry.出示句子并领读。教师示范在手指上画,示范自问自答。学生模仿在手指上画,自问自答。8.Sing a song.教师伴着歌曲《两只老虎》的音乐范唱,学生伴着音乐齐唱。Step3.Consolidation 1.T: Today, we’ve learned Unit 5.Please open your English book on page 30.Let’s read after the tape.学生跟录音读对话。2.分小组读对话。
3.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幅图与同伴表演对话。指名表演对话。Step4.Homework 1.Practice the dialogue to your father and mother.1.教者精心设计教案,创造生动的教学场景,以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喜洋洋、美羊羊的对话,询问对方身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回答。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兴趣盎然。
2.教师个人素质较高,课堂驾驭能力强,口语流利,动作优雅,富有激情,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自身人格魅力较高,使整个一节课神采飞扬。
3.体现了任务教学要求,在呈现,充分操练的基础上,带着问题整体感知对话内容。
4.在教学设计上,教学环环相扣,没有多余的东西呈现,重点突出。过渡环节的设计非常自然,而且有一定的悬念,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刘老师的课纯朴自然,有趣活泼。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课本内容,还能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有一定的知识扩展。
周浩老师以学生们熟知的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为主线,将所学内容贯穿其中,寓教于乐。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非常流畅。在教学过程中,刘蕾老师将新知与旧知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后来的巩固练习部分刘老师选择让学生们看卡通,听音乐,同时布置相应的任务,使学生们在放松的同时又学到了知识,劳逸结合。
本节课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所授内容置于一个学生异常喜爱的情境之中,在其中呈现操练新知识,但是她又没有脱离文本,时间分配也恰到好处,这一情景的设计同时也彰显出年轻教师的无穷活力。在教学过程中,刘蕾老师能够将新旧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后来的巩固练习部分刘老师选择让学生们看卡通,听音乐,同时布置相应的任务,使学生们在放松的同时又学到了知识,劳逸结合。从这节课上可以充分显露出教者很高的个人素质,课堂驾驭能力强,口语流利,动作优雅,富有激情,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自身人格魅力较高,使整个一节课神采飞扬。
三年级是学生初次感受英语的年级,是英语启蒙阶段,对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这一阶段极为重要。刘蕾老师以其极强的亲和力,洋溢的激情,精心的课堂设计深深地吸引着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刘老师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形象喜洋洋、懒洋洋、灰太狼等引出课文的学习,生动、新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歌曲《Hello, how are you》优美的旋律一出现,学生就兴趣十足,急于模仿,教者精心安排这个与文本内容紧密关联的歌曲,充分激发学习激情,用不同于会话、模仿的方式巩固课文,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学习效果较高。
1、教者设计小朋友喜爱的喜洋洋、灰太狼等卡通人物跟学生对话,呈现学过的日常用语,引出新的问候语,以旧带新,促使学生对英语更感兴趣。在对话中为新句型“How are you?”创设语境,同时渗透答语“Fine, thank you.”为下一环节的教授作铺垫。
2.对话的操练呈现示范到位,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巩固操练所学日常交际用语,同时还让学生介绍朋友,既改变了以往师问生答的模式,又融洽了师生的关系。
3.小学生对于抽象的回答较难接受,生动的课件,笑脸和哭脸的设计,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模仿说出“Not so good.”的语调,在对话中体会到对他人的关心。4.歌曲在小学生中比较受欢迎,让学生唱跟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让学生动起来,又为新授做铺垫,创造了学习英语的氛围,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周老师执教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英语,对英语非常感兴趣,但于此同时存在的是他们的基础还非常薄弱,还不会说很多的英语句子。这一节课上的是3A unit5 How are you part a。如果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会显得枯燥乏味,并略显简单。在本课中,周老师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大胆实践,把重点放在句子的运用过程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刘老师利用学生喜爱常见的卡通人物喜羊羊,美羊羊,灰太狼等引出句型How are you ? Fine,thank you.And you? I’m fine ,too.生动,新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性高,气氛活跃。
时间:2014年10月15日
记录人:管志丹
第一单元 备课主题 Hello
地点:学校教研室
参加对象
全体小学英语教师
中心发言人纪要: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以下日常交际用语,并能运用所学交际用语进行自我介绍及询问对方姓名。
Hello/Hi ,I’m …
What’s your name?
2.要求读音正确,语调自然。特别要注意I’m 和name 的正确读音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际的意识和勇气。
3.认识五个人物: David ,Liu Tao ,Yang Ling ,Mike ,Nancy.4.能听懂、会说以下八个动物类单词:
a dog, a cat , a bird , a tiger ,a monkey , a zebra , a panda ,an elephant。要求读音正确。
讨论纪要:
周浩:
本单元的一项日常交际项目是确认所属,my/your/his/her.在三年级时已出现,学生需在。This is /That is...的朗读上下功夫,并带上肢体语言而且要让学生明白your/you的区别。在训练时,要生积极练说,练多了就熟练地会说了。
吴建忠:
在本节课设计中,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设计者尽力做到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我认为本节课所需注意的是,由于时间有限,有些活动可草草收场,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希望在教学中能够得到改进。
曹丽娟:
本节课的内容设计新颖合理,思路清新,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能充分反映出本课所教内容的重点,也能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教学。教练的引进结合,可以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新知。
综合修改意见:
(一)活动内容:、收看示范课《Powerpoint综合运用——学做电子报》 听课记录:
一、谈话引入:(出示电子报)
二、学习制作电子报
(一)主题的选取
(二)纸张的选取及设置
大小:A4、A3、横向、纵向、多页的设置
(三)版面设计
1、报刊的要素:主题、出版单位
2、报刊的版面对象
3、文本框的使用:横、竖文本框、艺术字
三、布置任务
1、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为小组),自选主题
2、至少三张;
3、主题要有创新,主要以探索性内容为主。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主题,查找素材,教师指导。
五、作品赏识
将个别作品与全班学生分享,对其优缺点进行评析。
六、小结、质疑:
七、课后练习:
将课堂上未完成的小报补充完整,并美化。2、评课
刘国峰:出示图文并茂的电子报,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于主题的选取要有创新性和探究,有肋于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制作电子报过程中,逐步贯穿Powerpoint各种功能的认识,使得学生体会到学习这个软件的趣味性。在一节课里掌握好一个知识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样一来教师必须分配好时间,而且最重要的是教师少说,学生多动手。学生装遇到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把方法告诉学生就完事。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创他们的思维。陈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任务要求明确,没有给学生带来错误信息。同时要求内容要有创新和探索性,符全新课标的改革。重视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使学生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部分作品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从而改进,避免直接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赞扬了制作得比较好的学生,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张侠:通过课后练习,巩固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认识和运用
信息技术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二)活动内容:
讨论议题: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在校园的应用
刘国锋:不断提供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学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在评课活动中大家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总结优点、改进不足。通过听课评课,每位教师都有了很大提高。
陈超:在校内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开展多层面的教师培训活动。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只靠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坚持对全校青年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实用技巧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对 信息技术的认知和实用能力,为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加快教学手段现代化、信息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培训内容:如电子讲桌的使用方法,课件制作,网页制作,office办公系统的使 用等,尽量满足教师们的不同要求。刘国锋:组织学生社团活动,活跃学生生活,学生对信息技术本来就有很大的兴趣,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他们不但增长了知识,还开阔了眼界。
张侠:建设校园网,让校园网有丰富的资源供教师们查阅使用。
陈超:全校每个教师办公室都分配电脑,并联成网络。教师们使用电脑的效率提高了。
信息技术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三)活动内容: 中心发言及内容:
刘国锋:今天是我们组这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主要是大家一起商量一下每个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进度情况前阶段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教学效果和教学经验及存在问题:
1、成功之处:去年学生能100% 通过了考试。
2、注意点:以前的教学中,我们教师注重了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培养,忽略了他们上机习惯的培养,造成好多学生上机不带书、不带笔的坏习惯
3、教材教法分析(教学目的、要求、进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渗透德育的方法和途径:七年级到八年级均为宁夏自己的教材,初一主要学习电子板报的制作,初二学习电子表格,初三学习易语言。
4、提优补差及第二课堂活动:每节课利用五分钟让学生练一下键盘。
信息技术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四)活动内容:收看示范课《画图的使用》 听课记录:
一、动画导入。
(1)、让学生欣赏《龟兔赛跑》地动画,最后画面定位在龟兔赛跑快到终点处。(2)、欣赏后教师提问并导入新课
二、讲授知识点:
(1)、同窗口的复制与粘贴。
A、选定
B、编辑—复制
C、编制—粘贴(2)、不同窗口的复制与粘贴。
A、选定
B、编辑—复制
C、切换窗口—粘贴
三、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并对此与学生共同商讨,表扬画得比较好的学生
五、动画播放《新龟兔赛跑》。
六、渗透德育教育。
七、小结。评课
刘国锋:1、这节课使用了任务激励法、兴趣引导,促使学生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2、应该听听不同学生的声音,不能太单一
3、评价作品不能太笼统,不能单一的说“美啊”“画得真好”。要切中要点,美在哪里?好又好在哪里? 陈超:优点:
1、各个学科都是有共性的,这节课设计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
2、用鼓动、欣赏的态度去评价学生。
困惑:
1、教学内容比较多,在普通地中小学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2、教材的处理,取舍部分内容。张侠:优点:
1、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介绍了自己学校如何制定一到六年级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
2、授课过程中渗透了德育教育。
不足:
1、课堂时间过长
2、学生的作品比较单一(没有创意)
信息技术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五)参加教师签名: 活动内容:
收看示范课《拼音输入练习与字体效果设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新课 1. 指法练习(5分钟)
2. 老师提问:大小写字母的切换有哪几种方法?
(一种:通过“Caps Lock”键切换,另一种:按“Shift + 字母键”)3. 那么字体的大小又是怎样改变的呢?下面我们来共同研究学习。二.授课
1. 显示两篇文章
一篇没经任何设置,一篇经效果设置,对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分析优劣。2. 字体效果设置
老师演示了如何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设置字体的形式、大小、颜色等。三.练习
1. 显示范文(经效果设置的一段话)
老师说:你们尝试制作类似的一段话,期间遇到疑难可以向会的同学请教,或者可以小组讨论解决,或者向老师求助。总之,遇到疑难要想办法解决。2. 学生输入文字。3. 进行字体效果设置。四.小结
1. 小结从巡堂解答疑难中得知难点。2. 解决疑难。五.作业
回家练习,希望你们能从练习中发现更多。下节课与其他同学共享“你的发现”。
评课
刘国锋:以问题出发,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授课过程中,老师运用了比较教学和示范教学。
陈超:老师只不过是一位引导者,学习主要靠学生自主探索。
主备人: 路利强
参加人员: 田占林、赵玉敏、王洪昌、申志华、魏秀丽、赵艳芳、备课地点:教师办公室 学科: 语文 年级:四年级 时间:2011年3月 备课中心问题: 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能力。
3考虑到说明文比较枯燥,缺乏情趣,可以制作一些幻灯片,比较直观、形象。过程描述
一、创设情境:
二、初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特点:
四、复述特点
五、拓展练习
六、总结 讨论结果
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能力。反思
一、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问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品格。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十分注意鼓励孩子质疑问难。一个富有好奇心的提问能够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学到许多新东西,使课程体现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二、、在教学<太阳>时,让学生一方面要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
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三、不足之处: 朗读指导和训练还可以再强化一些.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应重视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对比读,男女声对读,小组合作朗读等形式,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领悟课文的说明方法.《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初稿)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掌握词语。
2、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3、阅读课文,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媒体设计:
考虑到说明文比较枯燥,缺乏情趣,制作一些幻灯片,比较直观、形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神话故事。
教师解说: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实在受不了了,就找来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才不那么热了。2.这个故事叫——后羿射日(学生齐答)。
“日”就是“太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阳”读轻声。
4.“后羿射日”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神话总是那么瑰丽神奇,想象奇特,让我们回到现实中想一想,箭能不能射下太阳?(学生简单回答“不能”)5.小结:要想把原因讲得清清楚楚,我们就得好好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找到原因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特点:
1.(几分钟之后)我发现这一会儿功夫,同学们的书上就出现了不少的直线、曲线,看来大家再读书很有收获。说一说你找到的理由吧。
(此环节让实际是让学生说太阳的三个特点,如果学生一下子说出三个理由,可以直接板书“大、热、远”,再一个个原因结合课文说具体。)
学生交流:“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指名读句子)师:这句话写出了太阳的什么特点?(远)你从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看出太阳的远呢? 生:1.5亿
3500年
二十几年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几个具体的数字就让我们知道太阳的远的特点。
师:作者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太阳的远,使我们对太阳的远有了更准确的认识。作者除了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太阳的远,还有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呢?
(步行要3500年,坐飞机要二十几年,作者把坐飞机和步行进行比较,用人们熟悉的例子来比较说明,使我们对太阳的远有了更准确的了解)。
师: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这句话。读这段话要注意语气的轻重,把说明太阳远的数字读得重一些,强调太阳的远。生读
小结:用数字说明事物,是说明事物的一种写作方法,它给读者的印象是具体的、准确的,有较强的说服力。这段话作者通过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把太阳远的特点写具体。师:你们还找到描写太阳其他特点的语句了吗? 生:(汇报描写太阳大的句子)。
师:
(点击出示相应句子)请女同学读读这段话。生读。
师: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 生:„„
师:把太阳和地球作比较有什么好处?(用人们熟知的地球与遥远的太阳相比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突出太阳体积之大).小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阳一比,“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更突出了太阳的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所说明的事物。(读第二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指名读)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段是写太阳的什么特点吗?(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的。
生:“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用“火球’打比方,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写了出来。
师:看看这个自然段还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太阳热的特点?
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钢铁是坚硬的金属,碰到太阳表面六千度的温度,竟变成汽。这就把太阳很热,形象具体地告诉了我们。)
师:这一小段不仅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还用了举例子和打比方的方法,把太阳的特点写具体。请男同学读这段话。生读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太阳的特点是远、大、热。作者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方法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具体了,使我们对太阳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齐读课文1――3自然段)
四、拓展练习
1、(出示月亮图)这是什么?那月亮的特点是什么?(远、小)
2、(出示月亮的有关资料)请同学看着这些资料,选择其中一个特点,运用今天所学的列举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把它远和大的特点写出来,写具体,通俗好吗?
3、生小练笔
4、师点评
五、总结
同学们的介绍,真是引人入胜。通过数字、事例、比较和生动的比喻,介绍了太阳的三个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受到了太阳无穷的力量。那么下面又在写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板书设计
远
太阳
大
特点
热
《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审定稿)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掌握词语。
2、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3、阅读课文,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媒体设计:考虑到说明文比较枯燥,缺乏情趣,制作一些幻灯片,比较直观、形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神话故事。
教师解说: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实在受不了了,就找来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才不那么热了。2.这个故事叫——后羿射日(学生齐答)。
“日”就是“太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阳”读轻声。
4.“后羿射日”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神话总是那么瑰丽神奇,想象奇特,让我们回到现实中想一想,箭能不能射下太阳?(学生简单回答“不能”)
5.小结:要想把原因讲得清清楚楚,我们就得好好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找到原因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特点:
1(几分钟之后)我发现这一会儿功夫,同学们的书上就出现了不少的直线、曲线,看来大家再读书很有收获。说一说你找到的理由吧。
(此环节让实际是让学生说太阳的三个特点,如果学生一下子说出三个理由,可以直接板书“大、热、远”,再一个个原因结合课文说具体。)学生交流: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指名读句子)师:这句话写出了太阳的什么特点?(远)你从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看出太阳的远呢? 生:1.5亿
3500年
二十几年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几个具体的数字就让我们知道太阳的远的特点。老师也想来介绍一下太阳远的特点,请看老师是这样介绍的。
(出示句子)师读:其实,太阳离我们有很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很多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很多年。师:这两句话哪一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生:„„
师:作者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太阳的远,使我们对太阳的远有了更准确的认识。作者除了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太阳的远,还有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呢?
(步行要3500年,坐飞机要二十几年,作者把坐飞机和步行进行比较,用人们熟悉的例子来比较说明,使我们对太阳的远有了更准确的了解)。
师: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这句话。读这段话要注意语气的轻重,把说明太阳远的数字读得重一些,强调太阳的远。生读
小结:用数字说明事物,是说明事物的一种写作方法,它给读者的印象是具体的、准确的,有较强的说服力。这段话作者通过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把太阳远的特点写具体。
古时候,人们对太阳的认识并不全面,于是产生了许多关于太阳的神话和传说,后羿射日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传说可信吗?为什么?既然不可信,为什么作者还要引用这个古老的传说呢?这样写为了什么?(引用传说,自然地引起下文,提出了太阳到底有多远的问题,使文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往下读)。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们还找到描写太阳其他特点的语句了吗? 生:(汇报描写太阳大的句子)。
师:
(点击出示相应句子)请女同学读读这段话。生读。
师: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 生:„„
师:把太阳和地球作比较有什么好处?(用人们熟知的地球与遥远的太阳相比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突出太阳体积之大).小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阳一比,“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更突出了太阳的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所说明的事物。(读第二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指名读)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段是写太阳的什么特点吗?(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的。
生:“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用“火球’打比方,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写了出来。
师:看看这个自然段还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太阳热的特点?
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钢铁是坚硬的金属,碰到太阳表面六千度的温度,竟变成汽。这就把太阳很热,形象具体地告诉了我们。)
师:这一小段不仅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还用了举例子和打比方的方法,把太阳的特点写具体。请男同学读这段话。生读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太阳的特点是远、大、热。作者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方法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具体了,使我们对太阳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齐读课文1――3自然段)
四、复述特点
(1)小结:(指板书)正因为太阳这么大、这么热,离我们这么远,所以后羿根本不可能射下太阳。其实这也是太阳的三个特点。让我们再次回味这三个特点,想象一下你就是太阳,介绍自己。
(2)扮演太阳作自我介绍: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课文,注意人称的变换,然后自己练一练。
(3)学生扮演太阳作自我介绍,教师注意及时评价。
五、拓展练习
1、(出示月亮图)这是什么?那月亮的特点是什么?(远、小)
2、(出示月亮的有关资料)请同学看着这些资料,选择其中一个特点,运用今天所学的列举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把它远和大的特点写出来,写具体,通俗好吗?
3、生小练笔
4、师点评
六、总结
同学们的介绍,真是引人入胜。通过数字、事例、比较和生动的比喻,介绍了太阳的三个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受到了太阳无穷的力量。那么下面又在写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远
太阳
大
特点
热
教学反思
一、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问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品格。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十分注意鼓励孩子质疑问难。一个富有好奇心的提问能够引起全班学
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学到许多新东西,使课程体现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二、、在教学《太阳》时,让学生一方面要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关键词:学生,学案导学,自主学习,教师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让学生乐学、会学, 我区在2012年春季全面实施了高效课堂, 2013年春在全区高二年级所有学科推行了“大集体备课导学案”。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九年级化学“大集体备课”, 并在实际教学中试用了一个学期, 收获颇多, 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 是“教学合一”的载体。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有效地运用课前自主预习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活动, 实现“导学案”三维一体的设计目标。这样的课堂, 学生无疑成了主体, 而教师是组织者、导演;这样的课堂不再把掌握解题方法当作唯一的目标, 它更看重的是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的过程。
初中化学导学案的设计包括六个环节:
(1) 新课导入 (2分钟) ;
(2) 呈现目标, 任务导学 (8分钟) ;
(3) 合作探究, 突破难点 (8分钟) ;
(4) 交流展示, 适度拓展 (10分钟) ;
(5) 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 (10分钟) ;
(6) 作业、预习布置 (2分钟) 。
显然, 这些环节是对高效课堂模式的灵活应用。就导学案而言, 写出这些环节, 并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限, 是每个“走近高效课堂”的教师必须要做到的。
1. 新课“亲切”导入 (2分钟)
一节课开始时教师可采用讲故事、列举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新闻回放”等形式导入课题, 也可用多媒体呈现出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 将教学目标问题化、生活化, 把教材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使一堂课“亲切”导入。比如学习九年级“二氧化碳”的性质时, 教师将“死狗洞”的故事引入了起来, 学生马上处于兴奋状态, 注意力会更集中, 学习效果会更好。
2. 呈现目标, 任务导学 (8分钟)
这一步骤中要求学生解读学习目标, 自学教材, 完成学案问题。比如学习《常见的酸和碱》这一课题时, 学生可根据下面学习目标完成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 知道常见酸碱指示剂, 并能用酸碱指示剂区别酸和碱。
(2) 认识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完成以下内容:
(1) 能跟_或_起作用而显示_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 石蕊遇酸变成_色, 遇碱变成_色;酚酞遇酸_色, 遇碱变成_色。
(2) 盐酸是_气体的水溶液, 纯净的浓盐酸是_色、气味的_体, 具有_性, 有腐蚀性。
(3) 若将盛放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敞口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将判断的结果填入下表。
3. 合作探究, 突破难点 (8分钟)
(1) 针对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小组探究。
(2) 组内梳理存在的问题 (准备汇报) 。这种梳理主要是指学生自学后的“兵教兵”, 通过更正、讨论, 各抒己见, 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 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
这一环节主要是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 进行“补差”;同时, 尖子生帮助后进生纠正错误, 实现教学相长, 让后进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 增强能力, 养成合作精神, 实现“培尖”。这样,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4. 交流展示, 适度拓展 (10分钟)
这一环节中可请小组代表展示本组预习交流后的成果, 并接受别人的质疑。针对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 教师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小组对问题进行点拨、补充和更正, 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一些更深的问题从而进行探究, 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是积极参与, 遵守纪律。
5. 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 (10分钟)
这一环节中, 教师在临下课前10分钟左右, 可发下导学案的第二张让学生做课堂评价练习, 进行当堂测试, 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 做到了“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的内容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背记重要知识点, 二是完成书面作业题。
6. 作业、预习布置 (2分钟)
课后作业的设置要有梯度, 力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训练,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及知识的重、难点的理解。巩固拓展是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 借以解释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和实际问题, 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教师在下节课前, 要把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 学生依据导学案做好下一节课的预习, 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做好准备。
二、教师激励评价
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但同时也要避免虚情假意、流于形式的“满堂夸”。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激励性评价显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所以一节课从开始到结束, 始终要做好对学生的评价工作。教师要将学生分好组, 选好组长, 组织学生做好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让组长及时记录对组内成员的评价, 课后进行成绩统计, 做好每天的记录、每周的记录;每组选出优秀组员, 班上选出优秀小组, 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
【化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推荐阅读:
化学电源集体备课教案05-27
高三化学备考集体备课11-23
九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2-18
高中物理集体备课记录10-11
数学集体备课研讨记录10-26
比例尺集体备课记录09-28
数学集体备课会议记录10-31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简报09-17
十九大集体备课活动总结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