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养老院(共9篇)
------以长丰园社区为例
21世纪的中国是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口高龄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它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所带来的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及所带来的养老问题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在新形势下探索解决养老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已势在必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所具有的特点是: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老年人口规模大,高龄化率高,以及在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老龄化。这些特点无疑加重了我国的养老负担,给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了更大的挑战。在现代化因素的影响下,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渐减弱,而因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量的庞大,单纯的机构养老也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方面的养老需要,存在着诸多局限性,例如养老设施严重不足、成本高、本身结构性矛盾突出,入住老人容易产生精神抑郁、孤寂落寞的心理疾患等。随着城市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居家养老越来越成为主流模式。所谓居家养老,就是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养老服务却是由社会来提供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也就是构建一个最符合老年人意愿的、最有利于保持和加强老年人自立能力的、切实可行而又有效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
居家养老不仅能够解决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问题,而且可以显著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所以,它的出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受到了老年人的青睐。居家养老的模式首先在上海得到实践。2001年年初,上海市民政局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展开了切实有效的具体实施方案。随后,居家养老的模式在全国各地也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仍然处在实践性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全国老龄办于2008年2月发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显示,全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高达49.7%,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7.7个百分点。根据调查,我国城市中48.5%的老年人有各种各样现实的养老服务需求。其中需要家政服务的占25.22%,需要护理服务的18.04%,需要聊天解闷的占13.79%,需要法律援助服务的占2.25%。但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状况来看,虽较之以前有了新的发展,但还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目前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总的满足率只有15.9%,其中家政服务满足率为22.61%,护理服务满足率为8.3%,聊天解闷服务满足率为3.16%。
在居家养老模式实践过程中,全国各城市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摸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探求适合自己发展的居家养老模式。不断解决目前居家养老发展的问题,使我国的居家养老模式健康地发展,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养老环境,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一、国内居家养老实践现状
我国的居家养老是在20世纪末才开始初步发展。目前在上海等几个城市已经探索出比较成型的符合当地特点居家养老模式,全国其他许多大城市纷纷出台政策,迈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居家养老的探索步伐,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结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上海市的“居家养老服务券”。我国居家养老的模式首先在上海得到实践。2001年年初,上海市民政局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以社区为依托的居
家养老服务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和上门服务。从2001年开始建立起由政府、中介组织和服务实体三个层次组成的全新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这体系中,政府负责居家养老服务的宏观指导、政策制定、综合协调和资金拨付;中介组织如市、区、街道三级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完成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实施、统计考核、老人经济、身体状况评估和服务人员培训等管理工作:具体的服务工作由社区组建的居家养老服务社来完成。在逐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2003年,上海市还推出了“居家养老服务券”,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或提供优惠。服务券享受的对象和标准为:一是困难老人,享受低保或经济困难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老人。补贴标准每人每月一般 在100-250元。二是特殊贡献老人,市级劳动模范(全国单项先进等)、重点优抚对象和归侨中经济相对困难,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老人。补贴标准每人每月一般在50-250元。三是百岁以上老人,补贴标准每人每月100元。四是80岁以上其他老人,指以上三类对象之外的老年人。该类对象在接受居家养老服务时,按其服务费用总额给予15%的优惠,每月优惠补贴最高不超过150元。上述补贴均以提供劳务服务的形式兑现。
2、宁波市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凡是辖区内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都可享受到由政府出资购买的上门服务,由社区落实家庭服务员,服务标准为每人每年2000元,即每天服务1小时,每小时5.5元,所需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企业、个人也可认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的内容有医疗、家政、生活、文化教育、咨询、慈善救助六大类49小项,其中近半数服务项目是免费的。
3、苏州的“虚拟养老院”。在2007年10月,苏州市沧浪区在居家养老的基础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首创“邻里情虚拟养老院”,成功探索了一种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的养老新模式。
沧浪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走的市场化道路,整个养老院的运营是由苏州市鼎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承接,是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它与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共同研发了一套名为“居家乐”的养老服务系统。老人只需拨打一个固定电话,就能在家中24小时享受到由政府或社会提供的标准化、专业化、人性化服务,包括洗衣烧饭、代交费用、修理水电、陪同就医、生日提醒等50多项居家养老服务。虚拟养老院在接到服务指令后,随即派工上门服务,按特困老人、高龄老人及普通老人三个服务层次,分别提供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同时,虚拟养老院还吸收具有一定服务实力、管理水平和良好信誉的社区经营户加盟,组建了一个紧密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有27家社区服务业加盟,其中家政便民类21家,医疗保健类2家,还有4家是物业维修。
“邻里情”虚拟养老院的服务流程是首先由辖区内有家可居的老人向街道特设的“虚拟养老院”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工作人员根据老人的需要为其物色家政、医疗保健等服务人员。在服务中心的见证下,受照顾的老人与服务人员签订一份涵盖服务项目、时间、收费等内容的《养老协议》,住所即为“虚拟养老院”。街道除对服务人员统一培训、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管理外还提供志愿者服务并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上门服务。老人有任何需要只要拨打电话,就能享受标准化的服务了。
苏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陈红霞认为,“虚拟养老院”名为“虚拟”,但服务是实在的,它是以家庭养老社会化为目的,以社区服务呼叫中心为纽带,以居家照料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新模式。它不仅解决了老龄化社会老人养老和独生子女时
间、经济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同时有效整合了社区内的各种资源,节省了大笔资金。由政府牵头主导的虚拟养老院将进一步促进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
二、长丰园社区实施“虚拟养老院”的现状。
长丰园社区地处于大兴、丰台、房山的交界处,是黄村镇第一个典型的农居混住型社区。辖区内有36栋楼,住户2363户,分居于6个院落,总人口5346人,外来人口2371人。人员结构复杂,其中有来自北京各城区的拆迁户,有大量来自外地的流动人口。长丰园社区人户同在户数不足1/5,且流动性大,不利于管理。社区的先天不足致使社区的难管理、难改善、难发展。据统计,目前长丰园社区的60周岁老人口873人,占总人数的16.3%,老龄化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近几年来,长丰园社区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并结合人口老龄化比例较高的实际情况,根据老年人多种养老服务的需求,积极探索为老服务的新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
北京市对养老服务越来越重视,长丰园社区没有自己的场地不能够建设老年服务设施,但为让老年人有能够娱乐、健身、学习的场所,长丰园社区与中华文化园协商,为老年人办理价格优惠的门票。从2009年开始,长丰园社区每月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活动。2011年与黄村医院签订共建协议,医院定期派医护人员为社区居民义诊,如果居民有需求,经居委会联系,医院提供上门诊疗服务。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此建议为每个社区配备一名生活服务员,照顾社区里的困难、空巢老人,就能解决了老年人晚年生活问题,也解除子女们的后顾之忧,同时,招聘的生活服务员可以是社区内的“4050”下岗人员,既解决了困难老人生活难题,又拓宽了下岗工人的就业渠道,起到了“一岗解两难”的作用。
长丰园社区可以根据自己社区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比如,开展献爱心活动,春节期间,看望患病老党员展树发、田宝善、刘连锁和困难党员刘清奎、白春云,为他们送去慰问品。开展为期一周的“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赠活动,社区的老人儿童积极响应,党员带头,圆满完成捐款工作。参加捐款人数的达152人,其中党员35人,筹得善款4351.6元。为80岁以上老年人和重度残疾的残疾人办理养老助残服务卷,为60-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老年卡、证;2010年,长丰园社区正式启动义务理发岗,为社区内的80岁以上老年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免费上门理发服务。
三、关于开设“虚拟养老院”的建议
第一,开设了社区老年食堂
“我想有个每天到吃饭时间可以去吃饭的地儿,那里能有方便、实惠还营养的饭菜”,“现在,两个人吃得不多,但每天买菜、做饭很麻烦,有时偷懒就只能吃酱菜了,希望有个地儿能让我们吃上简单的饭菜。”这些都是老年人的愿望。平时有的老人儿女都不在身边,就只有和老伴在家,年龄一高每天的吃饭都成了不小的问题。如果设立老年餐桌,老年人就可以随时吃上合口的饭菜,也可以送餐上门服务。老人们凭社区发放的养老助残服务卷,分年龄段享受优惠: 60岁以人上老人享受成本价服务、70岁以上老人享受成本价九折、80岁以上老人享受成此项服务。
第二,“服务长廊”的设立
在每个社区每个月都组织一次便民服务和志愿服务。社区的“便民服务队”定期在社区内设立“服务长廊”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为社区老人理发、为居民修
自行车、补雨伞、鞋等日常用品。参加的服务者都只收取了成本价格,有的甚至都不收取任何的费用。同时,志愿者所带来的各类服务业在该长廊中开展,给社区的老人带来了便利的服务。
第三,免费医疗服务、法律咨询援老人
每个社区应每星期安排两次为社区的老年人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包括测量血压,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咨询,还有老专家按摩等吸引了社区里的许多老年人。每星期五有法律专家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及时解决社区老年人的法律困惑,切实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服务专业化,人性化
每个社区的老年人都应该可以根据自己的服务需求自由选择服务。社区在为老人服务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做到“五个一”,即:每月为老人做一次可口的饭菜;每月跟老人谈一次心;每月为老人梳一次头;每月陪老人散一次步;每月给老人电话问候一次,使服务工作更具人性化和亲情化。
第五,减轻了家庭养老负担
“虚拟养老院”这一居家养老模式充分显示了人性化。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大部分的老年人不原意进入社会上的养老机构,喜欢在自己家里养老。这一模式可以使老年人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得到必要的照顾,享受了专业化的服务,既得到了如同机构养老院里的服务,还可以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在对服务内容的享受上,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由选择,与机构养老费用支出相比大大减少了养老的成本,减轻了家庭的养老负担,同时也节省了社会资源,让更多的老人享受服务。
居家养老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不仅能够解决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问题,而且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必须将居家养老作为我国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不断创新,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老龄化的道路。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为老服务中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养老环境,彻底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长丰园社区 侯畔
该虚拟养老院位于苏州葑门西街。这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虚拟养老院”里没有一个老人, 实际上是该养老院的指挥中心, 葑门街道480户老人的资料都已被录入系统数据库中。养老院可以提供6大类53项服务, 凡是老人所需要的服务, 他们都应有尽有。需要服务的老人可以像进饭店点菜吃饭一样根据自己的需要, 只需一个电话随意下单, 丰俭由人。
该养老院负责人说, 从老人的视角来看, 他们提供的标准化服务是从员工进门前敲门开始的, 按门铃, 每按一次间隔6秒再按一下, 等待10秒再重复。类似的标准化要求, 被一一列入“虚拟养老院服务标准”。据了解, 沧浪区与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共同研发了一套名为“居家乐”的养老服务系统, 通过该系统, 居家养老的老人只需依托一部电话, 就能24小时实现享受标准化服务的梦想。
这里,便是“居家乐”虚拟养老院,一家专为老人提供居家生活照料服务的巾帼爱心社会组织——苏州市姑苏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
她们是社区养老工作探索的实践者
2007年10月,苏州市诞生了一个全国瞩目的新事物——“居家乐”虚拟养老院。九年多,为逾1.5万余名高龄老人提供上门生活照料爱心服务超过95万人次,被授予江苏省巾帼文明岗、江苏省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依托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建设了虚拟养老院一体化综合网络平台,将养老服务与全区万余户不同需求的老人家庭紧密地结合起来。一句句问候的话语,通过电波走进了千家万户,一张张服务工单在电脑网络中形成。巾帼团队的姐妹们用双手和情意,将政府的关心和对老年社会的服务探索落到了实处。她们都是下岗的大龄女工,经过职业岗位技能培训;她们“家政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率达到81%,“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率达到91%;她们将人生价值与政府最为关切解决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她们是体力劳动者,是社区老年人精神生活的贴心女儿,更是社区养老工作探索的实践者。
她们上门走访时,会仔细观察老人家中的大米、食用油、鸡蛋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利用休息时间,为老人免费配送上门。每天中午她们还为行动不便者送餐上门。自开展配送业务以来,她们已为辖区老人免费配送大米累计263.6吨,鸡蛋、食用油等累计2.6万份、爱心午餐6.6万份。
她们为千万个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
“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爱心粮油配送”“爱心配餐上门”“健康关怀问候”“佳节亲情问候”等主题关爱活动,已上升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化、制度化的巾帼爱心助老活动。养老服务中心的姐妹们在亲切的气氛中与老人促膝交谈,就像女儿们来到了父母的身边。她们用手将老人便池里的脏物掏出;烈日下为老人买电扇,寒风中为老人送上热气腾腾的午餐;冬日里为老人洗脚修剪指甲,夏日里为老人洗澡搓背理发……她们如女儿般陪伴弥留之际的老人,让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
她们组建了居家乐爱心互助金,开展爱心互助、爱心接力活动。爱心老人积极响应,捐赠善款,扶助困难老人、帮助困难员工、奖励优秀服务,让爱延续。爱心互助金至今已收到1170人次的爱心捐赠,共45.68万元。
她们始终把“让居家老人舒心,替忙碌儿女尽孝”作为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处体现“用心沟通、珍爱老人”的理念。她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既满足了老人的多样化需求,又解决了千万个家庭的后顾之忧。
老人们也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着对这个集体的感谢——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共收到1106封感谢信,197面锦旗,213幅书画作品。2014年10月20日,马寿娣老人的女儿寄来了一封“迟到的感谢信”,信上这样写道:“在我父亲离世近两个月才提笔写信,希望得到你们的谅解。我父母一直被你们的服务感动,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在暮年时,还会受人无偿侍候和充分尊重,为此他们一直叮嘱我要感恩。我父亲走时98岁,母亲离世时也已91岁,他们仙逝往生时,没有一丝痛苦,表情十分平静安详,这使我们做子女的深感慰藉。如果没有你们长期以来提供的优质服务,他们也许不会活得如此舒心、走得如此洒脱……”
她们给予老人的是尊严
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的胡馨茹,虽然已过了退休年龄,但自2008年加入养老服务行业以来,已服务了近百位老人。为潘月珍老人的日常服务,是胡馨茹所有服务的缩影。潘月珍年事已高,胡馨茹为她服务了六年。2014年11月18日早上,胡馨茹照常来到潘月珍家,为老人清理粪便,擦洗身子,清洗床品。忙完后,胡馨茹赶紧回到老人身边,守候在床头,继续照看陪伴老人。九时许,胡馨茹为老人修剪指甲,当剪到最后一个指甲时,潘月珍的手突然瘫软了下来——老人安静地离开了人世。胡馨茹当即打电话叫来老人的儿子,并协助他料理老人的后事。老人的儿子对她感激万分。翌日,老人的儿媳致电居家乐话务中心,不住地称赞:“胡馨茹细心体贴,我婆婆就是她帮忙送的终,临终前老人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真的谢谢她。”胡馨茹似亲生女儿般地陪伴着老人,让老人在干净、安详、尊严中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一个个吴侬软语的亲切问候电话,一封封发自内心的感谢信和一面面锦旗,在平凡的老年生活保障工作中,绘出了最为感人的生动画面,映射着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姐妹们的真情和爱心。莫道桑榆晚,余霞尚满天;无悔奉献助老情,巾帼风采弘美德。她们以实际行动告诉社会,爱不需要华丽的辞藻表达,也不需要做出多么惊人的壮举,真心付出,真诚奉献,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爱心,播撒爱心,人生会更加快乐,生活会更加美好。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用朴实的爱心,为千万老人撑起了一片蓝天。
(江苏省妇联妇女发展部 供稿)
DB21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辽
DB 21/ T1813.6—2010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能力建设
第6部分: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
201028发布 201028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1/ T1813.6—2010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建设要求...........................................................................1 5 验收...............................................................................4
I DB21/ T1813.6—2010
前言
DB21《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能力建设 》拟分成部分出版,各部分将按照应用的领域划分成通则和具体领域消防能力建设。目前计划发布如下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商场
——第3部分:宾馆、饭店 ——第4部分:公共娱乐场所 ——第5部分:学校
——第6部分: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 ——第7部分:易燃易爆场所 ——第8部分:仓储物流单位 ——第9部分:小场所 ——第10部分:社区
本部分为DB21 的第6部分。
本标准由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提出。本标准由辽宁省公安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晓峰、尹贺、桓晓东、张亮、张万和、胡鑫
II
DB21/ T1813.6—2010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能力建设
第6部分: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消防安全能力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建设要求和验收。本部分适用于提升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消防安全能力建设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21/T T1813.1-2010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能力建设 第1部分: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DB21/T T1813.1-201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4 建设要求
4.1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4.1.1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应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其内设部门负责人每周应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4.1.2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及其内设部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b)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有无违章; c)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d)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
e)医院的易燃制剂、高压氧舱等危险部位有无违反操作规程情况; f)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
g)燃油、燃气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使用是否符合有关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h)消防水源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i)j)k)l)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
厨房、灶间烟道每季度清洗情况; 员工本岗位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防火巡查、火灾隐患整改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其他消防安全情况。DB21/ T1813.6—2010 4.1.3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每日应进行防火巡查,夜间防火巡查不少于两次。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应利用本单位视频监控设备辅助开展防火巡查。4.1.4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c)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等情况; d)门窗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e)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f)重点部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
4.1.5 员工应履行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防范措施,每日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4.1.6 员工每日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b)病房药品可燃包装等可燃物是否及时清理; c)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d)消火栓、灭火器、逃生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4.1.7 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部门和责任人,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4.1.8 火灾隐患整改部门和责任人应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4.1.9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4.2 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4.2.1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演练。
4.2.2 员工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在l min 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电话或火灾报警按钮附近的员工立即摁下按钮或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 b)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使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c)其他员工视情引导、帮助人员疏散。
4.2.3 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3min 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通讯联络组通知员工赶赴火场,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
b)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消防设施、器材控制和扑救火灾;
DB21/ T1813.6—2010 c)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 d)安全救护组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e)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4.3 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4.3.1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应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及组织人员疏散程序,掌握避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具备火场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定期组织疏散演练。
4.3.2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应明确一定数量的疏散引导员。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4.3.3 发生火灾时,应按照以下顺序通知人员疏散:
a)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层及其相邻上下层的每个房间; b)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的每个房间;
4.3.4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组织疏散逃生时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尽快转移到安全地点。
4.3.5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的员工在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后及时清点,对被疏散出的人员进行安抚。
4.3.6 火灾无法控制时,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火场总指挥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
4.4 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4.4.1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熟知以下内容: a)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职责; b)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c)依法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责任。
4.4.2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在单位内部定期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4.4.3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应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语,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利用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4.4.4 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对在岗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4.4.5 幼儿园应利用儿歌、游戏、绘画、参观消防站等形式对幼儿开展消防安全常识教育;养老院服务人员提醒老人安全用火用电。
4.4.6 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应达到以下要求: a)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b)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c)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DB21/ T1813.6—2010 d)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操作使用方法; e)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4.4.7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置以下消防安全标志或图示: a)消防设施标志。如:在消防设施、器材附近适当位置,用文字或图例标明名称和使用操作方法; b)提示性标志。如:在显著位置设置单位总平面图,楼层、房间设置疏散指示图;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
c)警示性标志。如:在危险场所或重点部位设置禁止性标志。
d)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应设置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标志的图例和设置位置按DB21/T T1813.1的要求执行。
4.4.8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应在每个楼层显著位置和宿舍、病房门后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在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及逃生路线,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5 验收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消防安全能力建设验收按照DB21/T T1813.1-2010的要求执行。
1、厨房的厨具和公用物品,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进出物品要登记造册,损坏和消耗的物品需经院长同意方可报损。
2、食堂的库存如大米、食油、调料等存放在保管室内,指定专人保管,进出库要登记,并做到帐目相符。
3、安排好食谱,讲究干湿相济,粗细调理,荤素搭配,按时就餐。
4、坚持公开办事制度,伙食费每月结算公布。
5、成立膳食委员会,听取意见改进膳食。
敬老院厨师职责
1、负责敬老院和院民的膳食工作,每天三餐,按时供,开饭时间保持半小时,每天保障院民的热水供应。
2、注意营养,合理配餐,根据五保对象的饮食特点或医嘱安排好伙食。
3、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保持食堂内清洁卫生,做好防蝇、防鼠、防霉变、防毒工作,预防传染病。
4、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食堂内,影响食堂正常工作。
5、保护食堂财产,加强成本核算,减少损失和浪费。
假期当我们走进养老院,才发现,他们有的看不清楚东西,有的听不清楚,有的说不清楚„„但是我们都耐心的与他们交流,不管他们说的自己是否认同,也不管自己是否听清,更不管他们一再重复同样的话题„„这一切,一切,只因他们是老人。其实,自己在搀扶有些老人的一刹那心头掠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就意识到,这是我们应有的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我们在问及他们子女多长时间来看他们一次的时候,老人的眼神里掠过一丝忧伤,但还是说自己在那过的很好,只要子女经常打电话就行了,还很开心的谈及其孙女给他打电话的事,从头到尾,老人都没有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也不好再提。
我们把老人都搀扶到外面,晒晒太阳。院子里,有的在给老人剪指甲,有的在给老人捶背,有的在按摩,看的出,许多老人都很开心。其实,我觉得老人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他们就会很开心,不管我们和他们谈论了什么,谈论了多少。因为这让他们觉得还有人关心着他们,他们并没有被遗忘。
虽然我们满头大汗,全身湿透,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的灵魂得到了升华。首先要做的,便是尊重老人。也许他们脾气有点坏,也许他们对我爱理不理,也许他们头脑不清醒,也许他们耳朵不好使,我便耐心地和他们慢慢地说,关切地问他们的生活状况,亲切地叫他们一声“爷爷、奶奶”,长时间的孤独让他们有一些封闭,要融化这层隔阂需要时间,也需要关怀。我们还为老人们精心安排了节目,以此来给他们单调的生活送去一份欢笑、一点温暖。
我遇见的第一个老人是一个和蔼的老婆婆,当我看见她时,她也正笑盈盈的望着我,从她的眼中我看不见岁月留下来的风霜,只剩下一种超然与淡泊。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我才了解到这位老奶奶下个月就要被儿女接回家去了。顿时,我发现她那和蔼笑容的背后——是对亲情和关爱的渴望。在这次走进养老院的活动过程,对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很大的影响,让我们知道了孤寡老人在没有儿女的陪伴是多么孤独,他们多么希望有人和他们聊天,在养老院里虽然有很多同样孤独的老人,但他们大部分都不会交流。我们的到来把养老院的安静打破,帮助他们做家务,和他们聊天。老人们为了不在孤独,在养老院里种上了花和一些盆景,我帮忙着打扫卫生,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和老人们聊天,从聊天的过程可以听出,他们有的是自己的儿女在外面工作,常年不回家,有的是儿女都不在了!所以养老院才接他们来的。虽然身体上很累,但心里有一种帮助他人的成就感。在和他们聊天时,我们知道他们的心中是多么希望自己有一个像我们一样的孙子,这是他们心中唯一的梦,而这唯一的梦是离他们多遥远,虽然在这里他们的吃喝都有人做,但他们不开心,因为常年的孤独,使他们不希望和人说话,也因为年龄的问题,他们也很希有人来聊天,而有些老人为了不孤独,在养老院里种上了一些果树,来打发无聊的时光。在这次活动结束后,我心里感慨万千,我想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俗话说:“百字孝为先”。什么事都没有孝敬父母重要。虽然在这次活动中,有点累,但是收获也很大,至少我从这次活动中了解了孤寡老人在养老院里是怎么样生活的,也让我知道了老人是多么需要自己的儿女陪一下自己,哪怕只是一个电话,就能安慰一下老人。到了跟公公婆婆聊天的时候,发觉他们更需要我们的聆听。我看见一位老爷爷一个人坐在林荫里的坐凳上休息,他目光浑浊,一言不发静静的望着远方。我立刻走上前去亲切地打着招呼:“爷爷好!能聊几句吗?”老爷爷仍然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就在我要问第二遍的时候,老爷爷回过头来,微微一笑,说:“我知道你来了,坐吧。”我歉意的笑了笑,便坐在老爷爷的身旁。开始时老爷爷给我讲了他年轻时见过的山山水水,但也许是时间过得太久,对于这些的亲身经历老爷爷讲得断断续续的。后来我们又从中国的古代史讲到近代史,但由于老爷爷的记性不好和我对历史的不熟悉,使得对话的开展很艰难。在我看见一个玩手机的路人后,我灵机一动,用手机百度了各个朝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使得对话得以愉快的进行下去。临走时,老爷爷从小箱子里拿出两个橘子笑呵呵的塞到我手里,说:“你的同学都走了,谢谢你肯和我这个老头子说这么久。”刹那间,我发现,老人们真的很孤单,只是很简单的一次对话都能换来他们最诚挚的回报,但事实上呢?就连这小小的要求社会也满足不了,这到底是谁的疏忽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是你,是我还是我们每一个人?学校这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大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大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组织的劳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时间过的很快,很快要和老人们道别了, 看见很多老人用期盼的眼光看着我们,90岁的老爷爷拉着同学们的手:“你下次还会来吗?”同学们大声说:“会的,会的,因有你们在,我一定会来。”我心里很酸,我们语言沟通不太理想,不可能每个老人都能和他们聊的尽兴,关爱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明天。正如古代先贤所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善待天下所有的老年人。尊老爱幼是我们的应该做的事,而且,每个人都有老了的那天„„我们都感受的到老人们的心境,这些老人虽然年纪都很大,但他们的心还是年轻的。老人们默默无闻的辛苦了一辈子,尽管亲人都不在身边,但是依然保持着一份坚强、乐观的心态。虽然大家是不同时代的人,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永恒的。那么作为后辈的我们,更应该力所能及的去帮助他们,关注他们的晚年生活。是的,他们是一些孤独的老人,想要亲情,想要被人注意,被人尊重,被人关心。他们心疼自己的子女,理解自己的孩子们,宁愿一个人承担这像是被抛弃的苦涩和辛酸。当你看到这的时候,请想想:您有多长时间没有回家看望自己的爸爸妈妈了......所以,当我们闲下来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可能也在无时无刻地想着自己,这也是给爸爸妈妈最好的礼物。
或许这些老人的处境还算好,社会上还有更多的老人沦落到街头,饱受人世的冷眼。想起来就不禁的一阵心酸,发自内心的,希望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在此呼吁,关爱老年人,关爱弱势群体,我们这一辈人也能挑起社会的脊梁,成为他们的支柱。
互联网+的时代,养老也被不断打上“智能”、“虚拟”、“物联网”等技术标签。互联网如何整合养老资源,如何提升养老服务社会化水平,在当下是一个很有针对性的课题。
随着全社会养老、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一系列基于互联网而诞生的养老思维和产品已经问世并在加速布局,并得到了政策、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不少地方政府一直在探索“互联网+养老”的试点工作,把关注点集中在居家养老身上。打开手机APP,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就能了解到父母的血压、心率有无异常;只要动动手指头,按一个按钮,理发、按摩、修家电等服务就能送上门,甚至有人上门陪聊、陪着去医院……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年产品企业也看到了“互联网+养老”背后的巨大市场。监控血压心率的智能腕表,提醒吃药的智能药盒,跌倒报警的手杖,陪护、听书、广场舞等老年APP等应运而生。
需求增长和技术发展汇流到一起,使我们看到了智慧养老的广阔前景。实际上,中央充分认识到了智慧养老的意义。国务院去年正式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这意味着,“互联网+智慧养老”已经得到了政府肯定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然而就在“互联网+养老”概念如此火爆的当下,很多老年人却感受不到移动互联网的洪荒之力。
去饭店吃饭,不会用手机支付享受优惠,就得多花钱;给孙子买衣服,不会网上下单,就得自己跑商场;不会通过手机APP订票,只能到车站排队购票;不会使用线上咨询、手机挂号,不得不冒着交叉感染的风险一次次地跑医院。就连到银行缴纳水电气费用、在路边打车、到超市结账都慢半拍。
应用市场里有一箩筐年轻人社交APP,但是为中老年人设计的应用软件却零零星星。市场上智慧养老产品鱼龙混杂、模式同质,缺少相关行业标准,令人眼晕。有些产品太“高大上”,高昂的安装維护费用,叫人不敢问津。
暖心的科技,不仅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也能触碰到人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不怪老年人对智慧养老产品不会使、不爱用,因为这些产品在包容性、舒适性、便利性等方面,还没有让他们感受到与常人相同的感觉,自然也无法延展他们人生宽度。
老年群体有一定特殊性,互联网技术和养老产业的发展更有着各自的特殊性,这几方面的对接,并不如字面上说起来那么容易,既可能互相契合带来积极可喜的变化,也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细节决定成败,互联网和养老产业合作,就是一件需要重视细节的慢工活。养老服务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東西,有了互联网这个工具,它就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同时,互联网对养老产品也是一种倒逼,只有服务质量够硬,才能得到互联网的传播,才能经受住考验,才有可能转化为为老人服务、替政府分忧、让百姓满意和社会资本获利的现实红利。
从团购套餐到手机点餐,“互联网+”餐饮业用了6年;从红包大战到滴滴合并优步,“互联网+”出租车行业用了2年。如何以合适的切入点,让互联网真正帮助解决养老诸多难题,进而发展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对此,人们将有更多的期待和想象空间。
(责编:孙展)
武汉市其中有条款明确规定,老年人需要有担保人签字才可以入住。在实际 操作中,签字的担保人一般是直系亲属,如果没有直系亲属,也可以由老人原供职单位的相关负责人或是社区居委会服务人员来担任。
早在1993年,武汉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平均水平提早了整整5年。武汉约有5万不能自理老人、3万贫困老人。截至2011年末,武汉养老院发展到147家,其中公办养老院16家。改造后的江汉区社会福利院,自称“高端三星级酒店式老年公寓”,全护老人月开销达4400元。主要工作是收养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三无”救济对象,并为居家养老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与民办养老院比较而言,公办养老机构因政府补贴较多,条件也较好,可却“一床难求”。江岸区社会福利院为公办养老院,2011年底完成搬迁,总投资高达1.12亿,拥有1000张床位,现却仅开放430张。公办养老院标准高、因此门槛也高,普通人在这里养不起老,所以都扎向标准底、收费也低的民办养老院。这就形成武汉养老难,“养老院贵的住不起公办住不进”。
不少家庭困难的老人纷纷涌向民办养老院。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占总床位的3/4左右,承担了养老人口的绝大部分。但是一些养老院老人的生活状况令人堪忧,多数养老院护工奇缺,服务功能单一,仅能保障老人简单的“吃喝拉撒”,难以满足老年人在文化生活、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
在卫生部发布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中国每年新增7.6万个,50岁以上失独群体日益庞大,全国失去独生子女家庭已经超百万个。有关专家推算,1975-2010年出生的2.18亿独生子女中,超过一千万会在25岁之前死亡。这意味着有2000万名父亲和母亲,在中老年时失去惟一的子嗣,成为孤立无助的失独老人。
养老院各国形式各异,但很注重老人的隐私、生活环境、医疗条件及精神娱乐等方面,而不仅仅是为了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所需。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养老这块十分重视,国家每年使用很多的财政经费以支持本国的养老事业,法国每年甚至花掉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养老事业,可见力度之大。而国内的养老机构,大多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所需而建,这与国家的财政投入和居民的经济条件、思想观念息息相关,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大部分为有病或无法自理、无依无靠的老年人。但是随着经济不断开放,国家对养老事业这块的投入加大、政策的重视,也出现了很多高级的老年公寓,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或其子女愿意接受养老院养老的方式。
中高档养老设施,床位数高于平均规模50%以上,即拥有100张床位以上;拥有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设施和专门的服务人员,平均收费在每月800元及以上,最高的达到千元。
而国内的养老机构,大多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所需而建,这与国家的财政投入和居民的经济条件、思想观念息息相关,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大部分为有病或无法自理、无依无靠的老年人。但是随着经济不断开放,国家对养老事业这块的投入加大、政策的重视,也出现了很多高级的老年公寓,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或其子女愿意接受养老院养老的方式。
日本:按照日本《老人福祉法》规定,为老人提供服务的机构大体分为两种:老人福祉设施和收费老人之家。前者主要是由政府出头,根据不同情况和老人不同的需要具体细分为老人日服务中心、老人短期入院设施、养老院加盟中心、特别养护老人之家、轻费老人之家、老人福祉中心、老人看护支援中心等等。而收费老人之家则是引入社会的资金和力量,经过都道府县一级政府批准后由民间企业来经营,按照不同功能和形式又分为:带有看护型、住宅型和健康型三种。这样,国家和社会共同构建了一张严密的网络,为老人们提供了尽可能多的选择。换句话说,政府仅仅给国民提供年金和养老金是远远不够的。
一、英国打造智能化老年公寓
当青少年在电子邮件、网络社区和iPods中享受他们的智能化生活时,日益更新的科技社会似乎已将老年人抛在身后。面对如今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发起呼吁,为老年人打造高质量、智能化生活。
智能化公寓
英国《每日邮报》21日援引生命信托基金会一份报告说,基金会计划构建一种全智能化老年公寓,使老年人在未来可以不受养老院束缚,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生活。
公寓将采用电脑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多项现代技术手段,让老年人无须任何护理人员陪伴,也能拥有足够的个人生活空间。
公寓将配备全套电子芯片装置,植入地板和家用电器中,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
如果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地面安全传感器会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或老人亲属;安在冰箱和厨房的传感器会对翻倒洒出的牛奶或是炉灶上无人看管的锅发出警报;自动化“药剂师”的职责是提醒老人准时吃药;娱乐传感器则在老人进门时自动播放主人喜爱的音乐,并适时调节暖气和灯光。
预计这种智能化老年公寓的雏形最早可在2028年与世人见面,技术成熟则要到2048年。
芯片老人
基金会董事迈克·莱克说:“如今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使人们更加长寿,但我们希望老年人能够拥有真正高质量生活。”
因此在设计中,入住智能化公寓的老年人体内也将被植入电子芯片装置。他们在家中一旦发生意外,芯片将发出警报。屋内的高智能无线电话还能随时监测老人心律。
虽然住在智能化公寓中的老人活动范围受限,但他们并不会感到孤单。挂在墙上的视频会议系统能让他们随时同亲戚和朋友聊天,甚至还能进行睡前阅读或是通过屏幕照顾婴儿。
莱克说,现代科学技术对老年人生活帮助不大,越来越多的人不愿住进养老院。“老年人需要陪伴,但他们更希望在条件允许下独立生活。我们正在研发的技术将帮助他们实现这一愿望”。
老龄化社会
生命信托基金会是一家专门研究老龄化社会与老年人财政状况的非营利性独立机构,同时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和财政问题。
莱克说:“英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人们的平均寿命在增长,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应该对此有所警觉。”
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社会趋势,英国政府已宣布计划投资8000万英镑(约合1.6亿美元)援助当地机构使用电子传感器帮助老年人生活。
据生命信托基金会的专家介绍,美国已开始使用家庭监控系统,相比每周约1000美元的养老护理费用,电子监控系统便宜得多。
莱克说,人们应该比以往更重视老龄化对生活的影响,它与人们未来的财政状况紧密相连。“我们需要这样的技术帮助人们节省开支,使老年人财政更加充裕”。
欧美:奥地利等欧美国家的养老院(国外称为老年公寓)的老人们,生活水准并不低于当地公民的平均水准。而这一生活水准,不仅是指物质生活水准,而且还包括老人的精神生活水准。在那里,护理人员并不是将老人看做病人来照料,避免使老人们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悲观厌烦,觉得来日无多,而是将他们看做朋友,陪他们聊天,组织活动。护理人员也多是成熟而有经验的中年女性。不少老年人觉得,在这样的地方颐养天年,图的是活得有尊严。同样在美国乡村的老年公寓,人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已经走不动的老人照样自寻其乐。老年人穿着红红绿绿,比年轻人还要鲜艳,坐在轮椅是也要排练表演节目、做游戏、下棋、打球、玩牌,公寓的娱乐设施应有尽有。在美国过万圣节、复活节、圣诞节,老年人同样与年轻人一道狂欢。在万圣节,许多老年人也装扮成野兽鬼怪,穿着奇装异服在化装舞会上狂欢乱跳,如同儿童。时常还有大学生和名人光顾老年公寓,与老年人进行联欢,这几乎成为了一项社会公益机制。在那里,老人感到非常的充实,并且被人们尊重,除此以外,老年公寓的经营者面面俱到的考虑与人性的服务,吸引着众多的老年人。坂田茂子今年已是76岁高龄,居住在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老年人公寓的单人间。清晨醒来,她总要到电热水瓶前冲一杯茶水。用老人的话来说,这是“向孩子们道声‘早安’”。各种老年公寓的收费,主要考虑三点:一是让老年人用掉养老金并适当用一部分其他收入。二是必须留一部分钱作为老年人添置衣物和生活用品之用。三是如是不足,给予适当的社会保障。
西方国家根据老龄化的需要和经济承担能力的可能性,适度地发展老年公寓,让一些急需的老人住进老年公寓。老年公寓的建设采取多渠道集资、商品化微利经营的办法.老年公寓种类较多,名称也各不相同,概括起来可分为普通型老年公寓、养老院型老年公寓和医护型老年公寓三种。普通型老年公寓和普通居民公寓有共同之处,就是每个老人有一套房,一般为一室一厅一厨一卫。住公寓与住家里相比有以下不同:一是住房面积较小。二是没有了大量室内外劳动。住入老年公寓,室外劳动就不管了,室内清洁也由公寓或委托公寓来管。三是做饭方便。住这种公寓的老年人,仍是自己做饭吃,但做饭所需粮、菜、酱、油等,通知公寓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就派人代买送上门,免去了采购物品的劳累。四是医护规定。公寓的医护人员定期上门做保健,小病随时上门医疗,大病及时送医院。
养老院型老年公寓老人住的也是一人一套房,内有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美国的有养老院除外室安有门外,卧室、卫生间都没有门,有的养老院则是室内房间有门但无锁。各个房间墙上两面或是三面悬有警铃绳,老人感到不适,就可以抓住警铃绳,老人昏厥倒下,就会带响警铃。
医护型老年公寓虽然也叫养老院,但却与医院比较类似。有些老年人因患了某些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例如瘫痪在床等,就可以申请住医护型老年公寓。这种公寓多为每个老人住一间类似旅馆的房间,即卧室与卫生间在一起,因为这些老人一天到晚躺在床上不能行动,一般不需要客厅和厨房。
加拿大的老人到了体力不支的时候,就把自己别墅式的小楼房卖掉,找个合适的养老院住进去度晚年。加拿大的养老院相当多,在我们家周围不远处,就分布了4所养老院。依据护理的需求程度划分,养老院有下面几种类型:
高龄人士公寓 入住者基本上能自我照料。这些公寓有些位于普通公寓内,有些完全是高龄人士合住。
退休人士之家 住客大体上能照料自己,但每天需要约一小时的医护照顾。这类房屋里配备有护士,每天24小时值班,医生也定期到访。
老人屋 住客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个人生活和健康都需要有人照顾。
护理安老院 入住者完全失去独立生活能力,需要长期、全面照顾。
这些养老院设备都很完善。对患痴呆症和十分糊涂的老人,护工们像对3岁小孩一样,轻声柔语,引着哄着。早晨帮他们穿衣服,有的要用机械把他们搬到轮椅上。吃饭前要带围嘴,有的要喂给他们吃。到时候要领他们上厕所,有的晚上要系上尿布。一个护工平均照料五六位老人。护理安老院里的伙食很好,有专人负责安排调理,而且费用由政府支付。其他三种养老院的伙食费则由老人自理。
这些养老院的主办者大部分是私营企业,也有由教会、慈善团体、社区团体等非营利机构主办的,政府主办的数量不多。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健康状况的下降,逐步提升护理要求,也就是更换养老院的级别。
目前,中国疗养院主要是国家机关、大型国家企业的附属机构,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机关干部或大型国家企业员工。私人疗养院的虽有发展,但还没有呈现规模化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入老龄化社会,私人疗养需求将有极大的需求,直接促进中国私营疗养院的高速发展。
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5989亿人,占总人口的12%。2010年老年人口将达1.74亿,2020年进一步增至2.48亿。体弱的老人是疗养院最主要的消费者,面对1.6亿人的大市场,中国疗养院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老年人对疗养院服务需求大、增长快、要求高与全社会疗养院数量少、质量差、增速慢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目前中国每9人中就有1位老人,到2050年,每3―4人中就将有1位老人,大量患病老人的护理工作将社会化,但现在中国疗养院严重匮乏。
随着老龄化社会脚步加快的压力,巨大的患病老人的护理需求日益凸显。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一些患病老人住进疗养院已经成为必须,这也为民办疗养院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随着“421家庭”的增多,甚至“8421家庭”的出现,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身边良好地奉养老人存在巨大难度。很多年轻人表示,虽有孝心,却无余力。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市已把养老院的建设作为加强老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十一五”规划中。现实的需要,加上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老年人离开家庭,走进社会养老机构颐养天年。
以往影响本地人选择是否进养老院的因素主要在于观念。对老人这一方,尤其是闽南人,倾向于家庭养老方式,持有“死也要死在家里”想法的老人不少。有些寡居的老人,宁可一个人在家忍受寂寞也不愿意住养老院。住在大生里的蒋女士一家就遇上这样的情况,老父亲瘫痪了3年了,大小便失禁,蒋女士和兄弟商量,想送老父亲去养老院,老人却坚决不同意,认为儿女们是想甩包袱,是不孝顺。结果儿女们只能请假轮流过来照顾他,弄得子女们人仰马翻。
一些年轻人则不敢动父母送到养老院的念头,就怕被别人视为不负责任和不孝之举。一位教师开玩笑地告诉记者:“汉字里的‘孝’乃是‘老’和‘子’的结合体,说明老人与子女厮守在一起才叫孝举。”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在改变观念。厦门大学的一位老师认为,过去农耕经济把人束缚在土地上,一个家族固定在一个范围之内,‘孝’字以子女绕膝的方式表达。当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的养老观念自然也会随之改变。
有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2000年,市社会福利中心的益寿楼投入使用时,前去入住的老人很少,还招进了一部分外地老人。当时工作人员曾预言,几年后会本地老人会争着抢着入住,果然,现在的情形应验了这句话。
民办养老机构同样也在发展中。例如2002年,爱欣老年公寓刚起步时仅有40来张床位,现在已经增加到118张了。
不过,采访中记者发现,现在市民对养老院的错误理解表现在,不少人认为老人重病在床才需送养老院,于是,那些“好手好脚”的老人自觉将自己排除在养老院的大门之外,使养老院的客户群定位很狭窄,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其发展。
除了观念外,有些人担心进养老院在经济上承担不起,但记者了解到,其实现有的养老机构收费并不昂贵。养老院根据老人的健康情况分为自理、半护理、全护理和特别护理等。就自理类型而言,民办机构费用最便宜的仅560元(包吃住),贵的约850元,而半护理则加150-200元,全护理加400-600元,特别护理加600-700元。公办的条件较好,性价比高,费用在千元左右。
当然,民办的养老机构中,有的条件相对较好,拥有一系列配套设施,能为老年人提供较全面的服务,价格也相对偏高,就不是一般家庭承受得起了。但总体来说,针对目前的价格,采访中绝大多数市民表示不贵。“请个保姆还得八九百呢,再加上吃住,也就一千多了,这还不包括老人自身的费用呢。
5年前入住养老院的林老伯说,他们家自有两房一厅的宿舍,儿女也很孝顺,对于他俩的选择,最初曾有很多朋友不理解,但现在,越来越多人夸他们“明智”。他的老伴是厦门卫生系统中第一个进养老院的老人,他认为,老人进养老院是未来的趋势。一些养老院的负责人对此表示赞同,他们说,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将来老人进养老院可能就像小孩进托儿所一样普遍。
明天会更好
根据厦门“十一五”社会化养老事业发展规划,厦门市计划到2010年,全市社会化养老机构建筑面积突破20万平方米,床位总数达5000张。
目前,市福利中心位于枋湖的第二福利院正在兴建中,据了解,未来将建成两栋高楼,全部作为养老院使用。
根据“十一五”规划,未来厦门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将是这样一种模式:以公办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以民办或者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的养老院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成覆盖全市的市、区、街道的机构养老服务网络和以日托护理服务、上门护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在空间布局上,鼓浪屿将以发展中高档养老服务业为主,吸纳国外、境外及国内养老需求较高的老人。厦门岛内则重点发展以社区养老为主的养老服务,解决本市本地城市老人的养老需求。岛外地区除建立完善服务于本市农村老人的养老体系外,还要针对老龄人口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建设临海型和临山型的养老服务基地,发展面向全省和全国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业。
相关链接
养老院在国外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养老院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以人为本的理念渗入到养老护理领域,可针对老人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提供养护设施和护理方式。
日本:专业的服务
日本的养老院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包括公营、民营、非盈利团体在内的一个数量众多、种类多样的规模。养老院可派专门的家庭护理员上门对卧床老人进行护理;定期用车接送老人到专门的养老中心,进行入浴、用餐等日常生活训练和指导等。
美国:多管齐下提供养护
美国老年公寓有三类:自住型(Independent-living)老年公寓,不为老年居住者提供任何与日常生活、药物服务有关的协助,只是提供一个环境优美、舒适的居住社区,包括所有的生活配套设施,甚至可以完全容纳一个高尔夫球场。
陪助型(Assisted-living)老年公寓,向居民提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各种服务,包括做饭、帮助洗澡、喂饭、洗衣、体检、喂药和其它个人生活方面的需求。
特护型(acute-care)老年公寓,则为老人提供了全面的专业护理,包括从传统的医护到特别为老年癌症患者提供的治疗。
(一)国内当前的养老形式
1.居家养老:老人自己照顾自己,或者由子女、亲属、保姆、护理师等人照顾起居。居家养老在欧美的比例是80-90%,在中国更高。居家养老之所以始终占主流,是因为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其成本最低,而且最亲情化。居家养老与传统的家庭养老有一定的区别。居家养老提供的服务更多,比如文化生活、娱乐、保健、疾病的护理等等,需要社区的组织和专业的护理公司提供服务。
2.托老所:顾名思义,就是采用“托儿所”的形式。白天老人来托老所吃、活动、休息,晚上回自己家里睡觉。有的托老所也提供一部分住宿。这种形式也是以社区为依托。好的托老所提供的三餐营养可口,活动健康丰富;差的托老所或老人活动中心就变成了麻将馆。3.家庭式养老院:有些人把自己的房子改装成养老院,招收附近的老人提供养老和基本护理服务。雇主一般也要上手服务,并与老人们同吃同住,服务的亲情化很高,老人亲属探望也方便。中央电视台对这种新型的养老形式曾多次报导。创办家庭式养老院对雇主的爱心程度要求很高,投入最多的是心力。
4.老年公寓:接收基本健康的老人。通常选址在风景好,空气好的郊区。周边环境优美,配套休闲娱乐设施齐全。普遍比较高档。但入住率通常较低。
5.普通养老院:公立的社会福利院、敬老院与私立的养老院都有,是目前国内养老机构的主体。在市区内分部。规模从几十张到几百张床位不等。大多居住条件、生活质量比较低。有一定的护理服务,但护理水平低下,大多护理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公立的福利院由于硬件条件、服务质量好一些,价格合理(政府补贴),可靠,所以基本可以注满。私营养老院入住率很低,为20-70%。
6.护理院:通常是半医疗性质的、比较专业的老人护理康复机构。比住医院便宜很多,又能满足患病老人的护理需求。还有一些专科的护理院,比如专门护理严重老年痴呆的老人。护理院比较少,因为需要承担的医护风险比较大,对专业水平要求很高。好的护理院通常床位紧张,需要排队入住。
7.旅游度假式养老:比较健康富裕的老人,根据季节,到不同的城市的老年公寓养老。
(二)国内养老院的分级
l 低档:每月收费500元1500元。占10%左右。这个档次的养老院,目前最受欢迎。l 高档:每月收费1500元3000元。
天津国际老龄村,收费每月150030年做好准备,否则将来社会就有可能出现不安定。现在看来,中国政府的行动晚了一些。医疗和公共卫生上的投入政府尚捉襟见肘,政府不想在养老上大量投入,一些地方政府只不过建一个政绩工程了事。更多情况下,是地方政府出台一些政策,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到养老产业中来。政府直接给私营养老院补贴的很少(上海、山东有一些补贴),大多是通过政策降低养老院的土地和运营成本。由于政府对养老产业也是处于摸索阶段,自然无法给出清晰的指导。所以出现了以房地产商为主的投资商在政府和社会宣传的动员下,根据自己的直觉,从不同点利益点出发,以不同的形式,进入了中国养老这个尚未开发的产业。对于政府和社会来说,这些投入当然是好事。毕竟资源的流入和探索会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但对于第一批“吃螃蟹”的投资者来说,摸着石头过河的风险极大,很多人会成为后来者及政府的前车之鉴。
3.需求
随着老龄人口的日益增多和“421家庭”(即两位成年人赡养4位老人和1个孩子)的逐步增加,养老服务市场的供给缺口日趋明显。来自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统计称,到200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其中大约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到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但目前,专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养老院床位的缺口异常之大。据统计,发达国家养老床位数约为老年人口总数的3%-5%,而我国仅为0.8%,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然而,这些只是宏观的数据,很容易迷惑投资人。拿我国的数字跟发达国家做简单的对比,本身就不科学。这里有太多的差别。中国人的生活质量根本不能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老年的生活质量也不可能达到西方的水平。中华民族的生存离不开吃苦耐劳。所以,中国老人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还是很基本的:吃饱、穿暖、安全、干净。老人们最想的是儿孙绕膝、跟老伙伴、老邻居聊天搭话。这些是根本。脱离了这些根本需求,就会脱离市场规律。很多养老公寓修建网球场和高尔夫球场,在我看来,不是给中国老人建的。很多老人入住养老院是因为健康原因。带有康复护理服务的养老机构,目前入住率基本都达到100%,并且每家都有预定排队等待入住的老人数名。养老行业的专业人士表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带有康复护理性质的机构并不能算做纯粹意义上的养老机构,但人年纪大了之后多少都会有些慢性病,比如瘫痪、老年痴呆等的老人,家庭护理起来更加困难,住院的话费用更是惊人,所以老年康复机构就成了亟需。
4.消费能力
养老,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养老,应该是一种社会福利,是政府应该负担的职责。但是,短期看来,中国政府没有计划出台直接补助老人养老的政策。对于绝大多数自费的老人,在扣除老人的衣食行医以及必要的交际费用及留一些备用金外,养老机构收费最好不超过老人养老金的一半。中国目前城市老人的退休收入大多在1000-1500元,很少有超过3000元。这就是为什么中档养老院需求量大的原因。
5.服务
老人选择养老机构最关心的是什么?此项调查显示,老人选择养老机构时最关心的是收费和服务质量,收费标准最好以中档为主,服务质量要保证老年人住得放心、开心;其次是一定的医疗配备,能保证小病不出院,大病马上送医院。
事实上,服务是中国所有养老院最弱的一块。因为收费上不去,自然请不起专业的医护人员,只能以农民工充数(雇佣农民工,政府有补贴)。培训1-2周,就起个名字叫“护工”。很多人字都写不好,更谈不上卫生护理常识了。而且大多数养老院要求护工们24小时住在养老院里,很多城市内的居民无法接受这种工作。护工每个月的工资在600元,包吃住。北京地区高一些,工资最高也只有1200元。国内只有几个大城市的公立福利院给护工们上社会保险。
目前的情况是,因为收入低、压力大、工作脏、社会地位低,素质比较高的人员,尤其是年轻人不愿意做护理老人这一行。地方政府和社区都有免费的护理员培训班,确很少有人参加。而能够承受这种工作的人群的素质偏低,没有专业培训,他们急需收入,没有工资的培训是不可接受的。
6.养老院地点
子女给老人选择养老院,还要交通便利,方便经常去探望。但是,市区内建养老院的土地方面的困难太大也太贵。所以,新建的养老院都在郊区,风景秀丽的地方。很多老人表示,这些地方风景和环境是很好,但是如果长期这种“隐居”生活,对喜欢热闹的中国老人来说有些偏僻。
7.消费人群定位
入住养老院的老人80%以上超过70岁。绝大多数健康老人不希望住养老院,而需要养老院护理的老人中,也只有三成同意入住养老院。再考虑到收入、文化归属感、疾病、亲属等因素,如果将目标人群定位太窄,很可能出现床位大量空闲的现象。现在很多高档养老院的投资方由于不熟悉养老专业,所以只想服务那些高收入(或高福利)、比较健康(风险低)、养老观念前卫、子女开明的老人。实际上这样的人群很少。而大家都想撇这层奶油。
8.超前的现代化、豪华化
目前国内的养老需求处于较低层次。过于先进的理念引入只能说“超前”了,暂时只能是摆设而已。相反,街道养老院好管理,就像家人一样,对老人来说比较受用。
养老院的硬件环境达到安全、卫生、整洁、考虑到老人的身体需求就足够了。对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们来说,健康和精神上的充实快乐是最重要的。就像练武术一样,行家比的是内功。过于追求硬件的豪华,一是浪费投资,增加成本;二是没有真正抓住老人的需求。
9.微利中坚持
私营养老机构既不是纯粹的社会福利,也不是房地产业,否则会失之根本。养老产业具有投资大、风险大、长效微利的特点,发展初期特别需要政策法规支持。当前,养老机构的土地、水电气费、税收等方面都可享受到特殊优惠政策。私营养老院正是看好了这些优惠政策和将来的市场潜力,才在微利中坚持。
多家民营养老机构的负责人也都曾表示,他们是把这项“夕阳工程”当作“朝阳工程”来做的,投入的不仅是人力、物力、财力,更多的是自己的心力。尽管养老业在目前仍是一个微利行业,从事该工作者也时常会遇到麻烦丛生、感到心力交瘁,但他们都觉得收获很大,感受到了“人性的本真”。
养老产业不是高回报产业,建设上应避免过度高档。
1、宏达:《养老院管理系统》是专门针对养老院管理而开发的一套管理软件。系统主要实现接待管理(接待登记、来访登记、查询老人信息、查询床位信息、查询员工信息)、费用管理(代收费用、其它费用、退住登记、费用结算、财务托管)、老人管理(老人资料、入住登记、床位安排、外出登记、老人情况一览表)、人事管理(员工信息、员工调动、员工离职、员工请假)、仓库管理(货品信息、货品入库、货品出库、货品库存、出入库查询统计)、床位管理(楼房资料、房间资料、批量生成房间号)等全方位管理功能。该软件适用于养老院、敬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老年公寓、托养院等机构。
2、寿星:国内最早最专业的养老院管理软件,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实现自动化计费、结账、对账以及老人档案、床位、护理管理等。
寿星5.0是广州百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微软Windows平台开发的专业化的养老院管理软件产品,她以先进管理理念及我国养老院业务管理实务为基础,以简化业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设计理念,继承了源于2000年国内第一套专业化的养老院管理寿星2000的优秀品质,充分汲取百创公司在养老院专业化管理软件领域的成功经验,是面向国内新兴养老机构的管理软件。
寿星系统集收费管理、接待咨询管理、仓库管理、老人档案管理、人事管理、考勤管理、工资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决策分析等管理组件为一体,根据中国养老院不同发展阶段的管理需要可挑选不同管理组件个性化实施。
【虚拟养老院】推荐阅读:
什么是虚拟企业06-01
虚拟学习社区课程设计07-23
虚拟世界的初二作文10-08
虚拟现实技术案例介绍06-17
虚拟信号发生器聂伟06-25
虚拟仿真软件说明书09-12
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建设09-23
高中英语虚拟语气整理10-18
中学英语语法虚拟语气11-05
虚拟化活动邀请函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