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培训活动通知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志愿者培训活动通知(通用11篇)

志愿者培训活动通知 篇1

1、培训时间: 20**年6月7日上午9:00

2、培训地点:建阳电力大厦

3、培训内容: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心理援助

4、授课嘉宾:吴剑

嘉宾简介:

中国红十字会志愿者四星级勋章获得者

福建省首批赴川青年志愿者心理服务专家团成员

南平市红十字会心理志愿者服务队长

南平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秘书长

南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5、培训要求:要求各级各类文明单位积极安排人员参加,周五前确定人数,请在培训开始前10分钟到场。要求各省级文明单位派人员参加,南平市,建阳区级文明单位踊跃参加,并请相互转告。

南平市建阳区委文明办

志愿者培训活动通知 篇2

一、会展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与问题

会展是指围绕特定主题多人在特定时空的集聚交流活动,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展仅指展览会和会议;广义的会展是会议、展览会和节事活动的统称。本文主要探讨狭义的会展。其中展览是一种具有一定规模、定期在固定场所举办、参会人员来自不同地方的有组织的商业聚会;会议的研究对象为各类行业会议、协会会议以及商业会议。

展览和会议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人群, 进行信息、产品的交流和沟通。尽管展览和会议的成功取决于筹备期间的大量工作, 但是展览和会议现场才是实现会展价值的依托体。会展的集中性和聚众性导致现场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 协助会展组织方实现展览和会议的功能。会展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以会议和展览销售筹备期的工作人员为主, 一般规模不大, 而展览和会议的召开则需要补充大量的工作人员, 而这些人员需要临时招募。在我国实践中, 大学生以志愿者形式参与到展会现场工作, 是比较理想的临时工作人员招募方式。

(一) 会展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

1. 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完成会展现场的部分工作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与长期雇佣合同或临时雇佣社会人员相比较, 志愿者的劳务报酬较低;而且企业的招募成本较低, 因为大学生人力资源比较集中, 特别是高校中有一些行政管理部门或社会团体可以协助企业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完成招募工作;志愿者来源的集中, 也可以节省企业的培训费用和交通成本。

2. 大学生志愿者的素质对于会展企业很重要。

高素质临时人员的招募往往比较困难, 特别是会展活动的周期一般较短。大学生志愿者文化素养高, 纪律性强, 积极性高, 有较高的精神追求, 比较自由充裕的时间, 较好的精力和体力。

3. 学生以志愿者形式参与会展活动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高校希望搭建实践平台, 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为学校树立良好口碑;学生希望可以通过社会实践, 积累经验, 增长见识, 实现自我价值;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开展商业活动, 而且可以通过志愿者的口碑宣传会展活动, 从而实现三方的共赢。

(二) 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会展活动是多赢的合作, 但是在工作实践中, 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志愿者的忠诚度和责任感差异可能导致工作人员队伍的不稳定。

由于是临时招募, 志愿者工作目的和意向存在多样性, 而且大学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 对工作期望值存在偏差, 与会展组织单位不能建立起紧密的心理认同感, 因此可能会导致部分志愿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不能达到要求。

2. 志愿者工作能力欠缺, 展会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

会展志愿者的专业与会展主题可能不相关, 与志愿者的服务岗位相关性也不强, 如果会展组织者不能够提供充分的培训, 志愿工作人员因为缺乏沟通技巧以及全局观, 将无法开展针对会展客户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3. 志愿者的满意度不高, 导致大学生参与展会活动的热情不高。

由于志愿者行为的短期性特点, 管理者很难进行有效的团队沟通和协调管理, 忽视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性, 缺乏应有的尊重, 工作信息沟通交流不畅, 导致志愿者感觉到忽略和排挤, 没有集体归属感。一些大学生志愿者认为工作过于简单, 对其能力提升有限, 不能发挥特长, 也无法实现精神满足, 因此认为参与会展活动的价值不大。

二、会展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原则

志愿服务的无偿或低酬劳以及服务的短期性特点, 使得对志愿者的管理不同于对从业人员的管理, 简单的利益调控机制在此失效, 志愿者的有效管理成为成功办好会展活动必须解决的问题。评定一个大型展会活动的好坏, 主要取决于会展现场能够按照筹备开展的情况。会展企业需要制定好的志愿者管理计划, 能够使志愿者实现自我价值并发挥最大价值, 以期达到活动效果。

首先要认识大学生志愿者在展会中的作用, 才能更好地制定管理计划。志愿者在会展活动中, 在不同的活动工作岗位, 在组织方工作人员的领导下, 开展一定职责范围内的比较简单的工作, 从而完成会展活动人员接待、信息咨询、现场引导、门禁管理、设备管理、资料物品运送与派发、数据收集等工作, 帮助会展活动参与者最大限度地参与会展活动, 获取更好的服务体验。因此, 在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实施方案的选择中, 决不能把志愿者视为会展活动的“配角”, 认为他们是正式员工的“辅助人员”。大学生志愿者是会展成功开展的服务细节的具体实施者, 为会展活动参与者在现场提供最直接的服务, 是会展活动按照既定计划执行的保证。因此, 需要重视志愿工作人员的个人需求, 关注他们的志愿服务的回报形式, 防止过于注重志愿者的短期价值。另外从长远角度, 大量的志愿者对于会展活动的满意体验可以为展会进行口碑宣传, 大学生群体占据着社交媒体的话语权, 他们也是即将步入职场的人员, 他们的口碑传播对于会展项目的持久生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志愿者的管理中, 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 协调性原则

在志愿者的配置与管理过程中遵从协同性原则, 使志愿者的管理主体之间、志愿者与正式员工之间、不同部门的志愿者之间以及同一部门的志愿者之间, 通过合理的组合及有效的分工合作, 形成一种大于个体分力之和的整体合力;要告知志愿者在整个项目中的作用, 从而使他们对项目有全局观的把握, 从大局出发处理事务, 而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岗位。

(二) 弹性原则

志愿者岗位配置柔性化, 岗位配置不仅要周详, 还要留有适当的弹性空间。在遇到紧急任务时能够在有效时间内, 动员充足的志愿者, 而不受其所在岗位和分工的约束。会展现场招募大量的大学生志愿者的目的是服务众多活动参与对象, 而参与对象的活动范围以及高峰时段没有明确的规律性, 因此需要现场临时调配志愿者, 而且这一调配活动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

(三) 集中与分权相协调原则

集权与分权的协调。既要赋予志愿者一定的自主权,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又要保证他们按照预定的目标开展工作, 同时要在特定的环境中, 把赋予他们的权力收回来。

(四) 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原则

在志愿者的管理中需注重其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志愿者的权利可以包括了解工作政策、表达工作岗位意愿、获得志愿者服务证明、获得工作必须的工作条件、对志愿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申请退出。志愿者的义务包括遵守法律规定和主办方的相关规定、履行服务承诺、参加统一的培训和相关活动、服务组织方的指挥和调配、遵守保密协议等。

(五) 注重精神满足原则

对于志愿的回报形式的设计要更加贴近他们的精神需求, 提供独一无二的回报形式。比如:展览会最后一日下午的参观活动, 会议结束后的聚餐联欢活动, 展览纪念品的发放, 对优秀志愿者的表彰等, 这样的活动安排, 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志愿者获得受尊重的精神感受, 这符合曼吉特 (Manjit Monga, 2006) 提出的“全面五元模式”中的志愿者的利己动机, 即追求道德和心理意义上的自我, 其中被需要和尊重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三、会展活动组织方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

志愿者的培训就是通过对志愿者进行有关会展活动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使其获得为会展活动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过程。志愿者服务水平的高低往往是评价一个大型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而这与培训水平的高低紧密相关。会展活动的周期一般在3到7天, 对志愿者的培训应控制在1-2天之内, 因此需要制定详细周密的培训计划以及培训方法, 从而让大学生体会到培训的价值, 而培训的价值也是对志愿者工作最有意义的回报。根据曼吉特 (Manjit Monga, 2006) 提出的“全面五元模式”, 志愿者参与活动的实用性和利他性动机是重要的驱动力。实用性动机指志愿者希望通过参与活动获得个人利益, 比如:知识提升、技能提升、工作经验等。因此会展组织方, 需要认真准备岗前培训, 不仅仅要列出需要大学生志愿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对他们提出的要求, 更要从大学生的角度, 确定培训内容如何与他们的需求相结合。

在培训内容方面, 首先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应当是在“求共同发展”的目标定位下, 寻求多元化的志愿者个性化素质的培训, 包括待人接物的礼仪和社会公众责任心的加强等, 而最重要的是组织归属感的培养、注重精神层次的培养。岗前定位培训主要是通过多种方式使志愿者了解大型活动志愿者服务的政策、程序, 以及可能面临的日常事务的处理, 这样可以使志愿者尽快地、尽可能多地了解会展活动, 以适应会展活动的要求。此外, 还要对其进行分类培训。这是根据志愿者所从事的具体服务工作的不同, 而进行的不同内容的培训, 培训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志愿者要做的具体工作的技能要求和说明, 要给志愿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样例, 通过具体和规范化的指导, 使志愿者可以更好地完成工作。同时可以为志愿者准备培训资料, 一方面作为工作手册, 也可以让志愿者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适当减少对自愿者的集中培训。

此外, 对大学生自愿者的培训, 还要加强保密制度以及安全意识的培训等, 通过签订保密协议工作协议等, 使志愿者意识到他们是参与到商业活动中, 他们的行为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这样的培训可以降低企业的用人风险, 也可以让志愿者提升商业意识, 认识到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的价值。

为了实现企业、学校和大学生志愿者的三方共赢, 会展类企业或会展行业协会可以与学校共同研究的可能合作模式, 企业搭建实践平台, 学校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

参考文献

[1]曾静.现代大型活动志愿者管理控制机制探讨[J].管理观察, 2009 (2) .

志愿者培训活动通知 篇3

“小小志愿者”活动启动于2007年,是中国科技馆重要的品牌教育活动之一,受到小朋友、家长及广大公众的欢迎。至今共计培训小志愿者近300人。经过几年探索与实践,中国科技馆小小志愿者活跃在儿童展厅、华夏之光展厅、恐龙广场,为小观众表演科学实验。小志愿者在为公众服务的过程中,不仅拓展了科技馆教育的新思路、新形式,同时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两分钟的自我介绍、才艺表演、回答问题是每个报名者面试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小选手们稚嫩有趣的回答常常把面试官逗得前仰后合。一辆“机器人小车”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按照设置好的程序,在地面上以“正方形”的路径平稳地行驶着。李宜澎同学边展示自己的才艺,边向考官介绍说:“我在‘机器人’的单片机上设计程序最快两三分钟,慢的话七八分钟。”他同时还介绍报名科技馆的“小小志愿者”,主要是希望通过培训提升自身的交流能力,“弥补在学校为同学们服务的欠缺,还能学到知识。”

1000多名小朋友来参加小志愿者面试的小朋友中,有30多名外地的小朋友。中国科技馆展览教育中心负责人介绍,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仪容仪表及组织纪律性,他们更喜欢那种能够表达自己想法、语言有特色的孩子。从这次“小小志愿者”报名情况可以看出,现在的家长不仅仅注重孩子知识的积累、文化艺术气质的养成,而且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公益观念。

对于选拔出来的小朋友,中国科技馆将充分利用馆内外资源,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辅导老师授课,内容包括语言、发音、形体、礼仪、科学实验、讲解等。凡考核合格的小朋友将成为中国科技馆的“小小志愿者”,参加日常的志愿服务工作,全年不少于30小时。

据科技馆有关人士透露,“在今年暑期,科技馆还将推出小志愿者的提高班。提高班将对已有的“小小志愿者”进行培训,让他们从儿童乐园、恐龙广场、华夏之光展等相对简单的志愿服务中,升级到“比较难”的二层A厅进行基础科学的志愿服务。

志愿者培训活动通知 篇4

简 报

【2016】第012期

赤水市第九中学德育处 日期:2016年4月13日

赤水九中开展志愿者培训活动

为加强我校青年志愿者关于志愿服务理论的学习,完善志愿者工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志愿者整体素质和志愿者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志愿者工作管理和队伍建设体系,4月11日,我校德育处组织开展了青年志愿者培训活动,本次培训的主讲是我校的李小兵副校长,培训主题为“生命因此而美丽”,参加培训的是七八年级各班的志愿者。

本次培训,李小兵副校长主要围绕“什么是志愿者”“志愿者活动的历史和发展”“开展志愿者活动的意义、社会影响及作用”“对志愿者活动的几点想法”这四个方面对青年志愿者进行培训,培训过程中,志愿者们认真听讲,勤做笔记,积极思考,学到了许多工作方法,为今后工作的更好开展奠定了基础。

志愿者培训活动通知 篇5

贵州师范大学“阳光使者”志愿者联合会

职业技术学院青分会

贵州师范大学“阳光使者”志愿者联合会

职业技术学院青分会素质拓展培训活动方案

一、活动名称

贵州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青分会素质拓展培训

二、活动背景

每年,青分会都会有很多新同学的加入,为青分会注入新的血液。为了更好地促进同学们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生会内部成员间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消除成员之间的生疏感,提高个人或团队的工作意识和能力,为以后积极有效的开展各项工作奠定基础,特举办此次活动。

三、活动的形式

体验式培训:通过既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的项目安排,使学生在培训中充分展示自我,克服心理障碍,发现同伴的优势和潜质,体验团队的重要性,体会集体成功的喜悦。

四、培养目的1.个人成长方面:增强自信心、责任感、使命感等,挑战并超越自我,更客观的面对工作、生活和学习。培养领导才能,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开放思维。学习沟通的技巧,建立相互间的信任,并勇于承担责任。感受与团队一起面对挑战,战胜困难的集体荣誉感,理解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学会摆正位置,从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与困难。

2.团队建设方面:进一步明确和认同组织目标,增强干事的信心和责任感。加强机构内部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理解与支持,使组织

更紧密,更团结,更有凝聚力,更生机勃勃。建立良好的组织氛围,培养干事的团队精神和整体素质,使组织面对各种变革和挑战的时候可以更为从容的应对。

五、参赛对象

参加活动人员:贵州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青分会全体人员活动 工作人员:贵州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青分会全体人员

六、活动安排

(一)活动时间:2013年10月27日

(二)活动地点:现民族食堂门前的操场

(三)活动项目:1.破冰仪式2.信任背摔3.争分夺秒4.盲人与哑巴。

七、活动准备

通知:做好学生干部素质拓展培训通知

八、活动流程

(一)破冰仪式

1.学生干部宣誓

2.连连坐

(1)地点:足球场

(2)目的:缓解陌生的尴尬气氛,短时间内达到热络气氛的效果,打开矜持外壳

(3)消耗体力:将所有人聚集起来相互搭着肩膀围成圈,阵型完成后令所有人右转,后一位双手扶着前一位的肩,教练员令所有人

熟悉兔子舞的节奏和动作,以此为破冰开场

(4)练习协作和反应力:停止兔子舞的运动,改为教练员随机发令(左、右、前、后),队员根据命令做出相应动作

(5)连连坐:结束运动,所有人脚跟挨脚尖维持圈型。教练员一声令下,前一位队员坐到后一位队员的腿上(预计将有一小段骚动),以此动作维持1到2分钟

(6)教练员操作在此很重要,起到缓解气氛的效果,另行说明。

(二)信任背摔

1:地点:现民族食堂前的操场

2:时间:50分钟

3:道具:两张桌子,一张凳子

4: 分组:男生组合女生组

5:目的:建立团队内部的信任感,理解、信任和承诺的重要性和力量。增强自信和自我控制,学习换位思考,更好的理解他人。理解变革中产生恐惧的原因——过渡时期的暂时失控状态,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增强面对变革的勇气和对变革前景的信心。

6:规则:(1)全队每个人轮流上到背摔台上背向队友,双脚后跟三分之一出台面(培训师做出示范动作)身体重心上移尽量垂直水平倒下去。下面的队员安全把他接住即为完成。

(2)背摔队员在背摔台只能严格按照动作要领来做才可以保证足够安全,特别要遵守以下4点:不要向后窜跃,倒下时肘关节收紧不要打开;不要垂直向下跳,要控制自己的双脚;不要上下摇动并打

开。

(3)抬人床的对员第一组队员的肩膀距被摔台约30公分的距离,个子可以不用很高,通常可以安排为女生;第二三组应用力度最强的4个人,当然,如果背摔者的的个子较高受力点应向后调节。每组队员的肩膀应紧密相连,勿留空隙;人床形状应保持由低到高的坡状,剩下的队员要用双掌推住最后一组队友的肩膀处,以保护人床的牢固,所有队员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散手或退货;当听到背摔队员的询问:追备好了吗时,头要向后仰同事侧向队友的背部,当队友倒下来后一定遵守“先放脚后将身体扶正”的拓展安全第一的原则;另外做保护的队员不要迅速撒手或鼓掌,以免发生其他意外。最后二、三队员在承接几名队员要互相交换队位以免疲劳。

(三)争分夺秒

1.地点:现民族食堂前的操场

2.时间:40分钟

3.道具:48张卡片

4.分组:随机分配8-9人为一组

5.目的:培养同学们的思维、协作能力

6.规则:(1)每组参赛选手从起跑点出发到规定处,认真观察卡片上的图案或文字,时间为2分钟。

(2)所有参赛选手回到起点后,利用纸和笔记录下各自看到的图形,然后发现其中的规律,用纸和笔先进行排序,时间为10分钟。

(3)所有参赛选手在组内排好序后向工作人员示意,从起点出

发到目的地将所有的卡片进行排序,时间为一分钟。

(4)两组参赛队同时进行,时间最短、重复次数最少的参赛队获胜。每组最多重复三次,且第二次的思考时间缩短为5分钟,第三次思考时间缩短为3分钟,最后排序时间不变,为1分钟。

(5)在排序中每组只能有一位队员进入圆圈,只能有一双手能出现在圆圈之中。

(四)盲人与哑巴

(1)地点:现民族食堂前的操场

(2)时间:40分钟

(3)道具:红领巾

(4)分组:一男一女为一组(5)目的:这是一个互帮互助的游戏,一个能给人感触让人心动的游戏。

(6)规则:两个人一组,一个是盲人(戴着眼罩),一个哑巴,要求是让哑巴带领盲人,走过一段坎坷的道路,要保护盲人不受伤害,整个过程中不能说话。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不论对方是谁,但都尽心尽力的做好,让对方不受伤害。

九、对活动进行总结

贵州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青分会

志愿者培训心得 篇6

听完这个培训讲座,我有了许多的心得体会:

我觉得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我对志愿者工作的认识其实并不多,只知道是无偿的,对志愿者的要求是要有责任心,有耐心等。虽然我了解得不多,不过我相信随着今后参加活动的次数增多,我的了解也会更深。而我做志愿者的原因也很简单希望能帮到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能给别人带来温暖。此外,希望通过做不同的工作,对自己有更好的认识,更好的融入社会。同时也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

做志愿者就又付出与收获,付出你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同时作为回报的是你得到了社会的认同,更收获了别人所没有的人生阅历,成长与进步。这是收获大于付出,收获到世界上美好的东西。而作为一个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更多的是收获与同伴们真挚的友谊以及应急处事能力。

志愿者培训活动通知 篇7

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起步较晚,它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模式还不够成熟,对于社会志愿者的培训工作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在培训机构、制度、师资、教材、培训模式等方面尚未达到体系化、规范化。我们有责任义务对其进行研究、保护和推广,重点将是对北京奥运会的各种遗产进行总结、分析与归类。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遗产将对我国学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以及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会对以后奥运会承办国的培训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1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相关概念

1.1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的界定

北京奥运赛会志愿者是指由北京奥组委组织招募,接受北京奥组委管理,需要制发奥运会身份注册卡,赛会期间承担相应岗位职责,在北京奥组委指定的时间和岗位工作,为北京奥运会进行服务、传承文化、满足赛会需求的不期任何物质回报的人员[2]。

1.2奥运遗产的界定

结合《人文奥运研究报告》中对奥运遗产的理解,笔者将奥运遗产界定为:奥运遗产是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国家乃至全世界所产生的具有延续效应的财富,具有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两种形式。[3]她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奥运会本身留下的运动成绩记录;二是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4]

1.3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遗产的界定

根据奥运遗产的内涵,本文将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遗产界定为: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有形遗产是对培训工作全面、系统的总结,获得在组织管理体系、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教材、培训基地、活动形式及网络建设等各方面的遗产;无形遗产是通过培训中所传播的奥林匹克精神、志愿服务精神、公民公德意识等内容,这些精神层面的内容将对学校教育和社会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对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遗产分类与剖析

2.1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遗产的分类

历届奥运会的志愿者培训工作都具有自己的思路和特色,都充分体现本国鲜明特征,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培训工作更不例外。根据奥运遗产的存在形态,可将其分为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5]。笔者认为,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遗产实属北京奥运遗产的一部分,因此也可将其划分为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两部分,具体分类情况如图1。

2.2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有形遗产的剖析

所谓有形遗产,是指以静态实物形态留存下来的具体物质,反映出一定的形象,可以通过感官感觉得到。笔者将北京奥运赛会志愿者的培训遗产进行整合与分析,认为其有形遗产包括以下内容:

2.2.1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组织、管理遗产

奥运会赛会志愿者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奥运会赛事运行成效,对赛会志愿者培训的实施是北京奥组委面临的一项艰巨的大工程。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针对志愿者的培训构建了完备的培训体系,从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规范了培训过程中的具体操作,保证了培训成效的最优化。为今后的奥运培训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范本[6]。

2.2.2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模式

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就是根据奥运会总体要求和所处服务岗位的要求,对赛会志愿者进行所需能力的培养,使赛会志愿者获得能更好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对赛会志愿者的培训模式也是多样的,合理采用培训模式是提高培训的质量的重要途径。

(1)赛会志愿者的通用培训模式,以北京奥运会培训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与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联合聘请的168名“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通用培训专家”为主要师资,通过现场面授、远程网络、公益实践、集中强化和测试评估五种培训模式,主要依托志愿者来源单位、专业志愿者项目组、各场馆团队具体组织实施。

(2)赛会志愿者的专业培训模式,根据专业志愿者所处的岗位和专业的不同,相应的培训模式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场景、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小组研讨、知识竞赛、自学与答疑等多种方式。每类专业志愿者由奥组委内相关部门牵头,成立各专业志愿者项目工作组。负责具体组织专业志愿者的培训,并组织志愿者人选参加实践锻炼。

(3)赛会志愿者的场馆培训模式,根据场馆运行团队与培训专家共同编制的场馆培训教材,在场馆经理的管理和组织下,对志愿者进行场馆各业务口的培训。

(4)赛会志愿者的岗位培训模式,岗位培训由各场馆运行团队负责实施,根据各场馆团队编制的岗位培训教材,由场馆各业务口负责人对志愿者进行必要的岗位知识讲解及岗位实践的培训。

2.2.3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内容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充分借鉴以往各届奥运会志愿者培训的经验,紧密结合北京奥运会赛会需求,着眼于提高志愿者的综合能力素质,通过设置内容丰富的课程,有效弥补志愿者所具有的能力素质与奥运赛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内容主要分为四种类型: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场馆培训、岗位培训。

通过对奥运赛会志愿者进行通用、专业、场馆、岗位这4方面的培训,使志愿者们不仅对奥林匹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日常生活常识礼仪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对举办北京奥运会所涉及到的各项机构与职能、赛事与安排以及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岗位及要求有了明确的认识。

2.2.4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教材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教材,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形成了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场馆培训与岗位培训的教材体系。

(1)志愿者通用培训精品课程,为了深入推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通用培训,促进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志愿者部制发了9门课18学时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通用培训大纲》,编制了《志愿者通用培训测试题库及评分标准》。

(2)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读本,由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读本》(中、英文版)是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进行奥运培训的基本教材。内容包含了志愿服务理念、奥林匹克通用知识、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志愿服务岗位要求、志愿服务技能及举办城市概况等多方面内容。

(3)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外语培训教材,北京奥组委相继制发了《奥运英语100句》、《北京奥运会英语口语读本(初级、高级)》、《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外语培训补充资料》,作为赛会志愿者外语培训的基本教材。

(4)志愿者的专业、场馆培训教材,北京奥组委还根据不同的专业志愿者培训需要,分项目制定了不同的专业志愿者培训教材。该套教材根据2008年奥运会项目设置28个大项分类成册。

2.2.5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师资

据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统计,有来自各学术领域的168名国内外专家参与志愿者通用培训。此外,还聘请语言类专家135人。1012名高校教师、300多名奥组委工作人员经过培训获得奥运培训师证书。

2.2.6 接受奥运培训的赛会志愿者

通过数据统计,约112万赛会志愿者申请人、136万城市志愿者和100万以上的社会志愿者参加了志愿者通用培训,其中赛会志愿者普遍参加了18至56学时不等的通用培训。此外,京外、境外及京外6个赛区共计约54.9万人也参加了志愿者的通用培训。

2.2.7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网络资源

志愿者部将培训工作的各类信息、培训电子音像教材等内容全部体现在网络系统中,它是奥运赛会志愿者培训工作开展的重要辅助媒介。

(1)赛会志愿者的专题培训网络系统,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为了便于志愿者自主学习,在北京奥组委官方网站的志愿者栏目中开发创建了专题培训网站和远程测试系统,远程培训测试系统包含了关于通用、场馆、专业、岗位培训的相关测试题库,为赛会志愿者提供在线自我测试的平台。[7]

(2)赛会志愿者外语培训、测试网络系统。北京奥组委通过与语言培训供应商英孚教育和爱国者理想飞扬合作,创办了志愿者外语口语水平网络测试系统,并将近10种小语种的音频学习资料链接在网络系统上,每个语种各有10句简单、实用的问候语,制作成音频文件的形式,供志愿者在线学习和下载。

(3)赛会志愿者协助培训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是为奥运志愿者们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而设置的。为奥运赛会志愿者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北京奥组委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共享网络资源,丰富了对志愿者培训的手段、方式及内容,扩大了志愿者培训工作的受益面,为进一步深化志愿者的培训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为社会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志愿者培训资源。

2.3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无形遗产的剖析

无形遗产是要通过某一群体的动态行为,或借助感官得以传达、延续下去的,没有很显著实物特征的一类遗产。北京奥运赛会志愿者培训的无形遗产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具体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2.3.1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指导思想

志愿者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保障培训工作的高效实施,激发志愿者的服务热情、提供“有特色、高水平”的志愿服务。倡导服务精神,培训指导思想尊重志愿者自身的差异性,采取多种培训模式以尽量满足所有受训志愿者的需求。

2.3.2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目标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目标是:经过培训能够具有无私奉献志愿服务精神和传播奥林匹克知识;具备弘扬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的综合能力;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较高的文明礼仪素养和优良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热情周到,能够提供专业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

2.3.3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原则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的培训工作始终以培训原则为指导方针,以“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为口号指引和激励赛会志愿者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志愿服务。

2.3.4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促进奥林匹克教育的普及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使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和理念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获得了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了奥林匹克教育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更为深远的发展。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从一个侧面向全民开展了奥林匹克教育,使奥运赛会志愿者成为奥林匹克主义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在社会中普及奥林匹克精神和理想,促进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

2.3.5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对志愿服务精神的推广

北京奥运会筹备、举办时期,奥组委通过组织举办各类会议和活动加之社会各类媒体都对志愿者培训工作进行了大量、广泛的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志愿者,了解志愿服务,也使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其中,争当奥运志愿者。奥运赛会志愿者服务奥运,在志愿服务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同时提升、完善和展现了自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必将会把这种精神不断的向社会渗透和推广。

2.3.6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使国民素质在一定程度得到提高

据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发布的“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显示,较2005~2007年相比,2008年北京市民的公共文明指数为82.68,比2007年的73.38、2006年的69.06和2005年的65.21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各种不文明现象均有大幅度下降[8]。这些数据明显的反映出在筹办北京奥运会期间,由于市民积极的投身在奥运会的各项准备工作中,他们的公德意识和文明素质随之有了显著提高。在北京奥运会举办一年之后,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再次发布的“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从中可以看出2009年的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82.91与2008年指数82.68相比又继续提高。有损城市形象和破坏城市环境的诸多不良行为继续呈下降趋势,与2008年相比下降约为1.15%[9]。北京奥运会后北京市民的文明指数仍保持上涨的势头,从另一层面说明奥运赛会志愿者的培训工作通过各种培训模式及开展多样的组织活动对社会公德、社会文明礼仪进行宣讲和实践指导,对公众文明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2.3.7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的培训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在赛会志愿者的培训工作筹备之期,为了提高对赛会志愿者培训的工作效果以及培训工作者的管理水平,北京奥组委邀请了历届奥运会主办国志愿者工作的专家和世界各国专业培训人士到北京与志愿者部培训专家共同工作、交流培训经验,与此同时还多次举行了有关志愿服务及奥运服务的国际论坛。志愿者培训处非常重视对赛会志愿者进行中国历史和北京文化等内容的培训,这使志愿者能够在志愿活动中更好的介绍和宣传中国优秀文化,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和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新风貌。通过赛会志愿者的培训提高了志愿者乃至全民的国际化意识、素质和沟通能力,促进了中外人士的交流和友谊,使中国更融于世界、使世界更了解中国。

3 结语

3.1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有形遗产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有形遗产反映了整个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的过程和结果。培训组织管理体系及培训教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借鉴各届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工作经验形成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为今后的培训工作开拓了新思路;培训专家、受训志愿者以及培训管理者构建了充足的人才资源库;培训基地不仅可以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为社会人员进行体育锻炼提供更为直接、优质的体育场地和设施,还为社会志愿服务者的培训提供了场所。

对志愿者培训有形遗产的挖掘、保护和推广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可为今后的奥运会举办国、国内外各类体育赛事志愿者的培训提供宝贵经验,同时也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社会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2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无形遗产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的无形遗产主要体现在奥林匹克精神、志愿服务精神、公民意识等精神层面。

通过培训,使志愿者深刻理解了奥林匹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在奥运志愿服务工作中志愿者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将两者进行了宣传和推广,将其带进校园,同时也辐射向社会。这样不仅有利于学校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普及,塑造学生开朗乐观、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优良品格;同时也有助于社会公民形成志愿服务意识,达到人与人的互帮互助、和睦相处,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淇.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发言.中国新闻网.

[2]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黄为.奥运遗产的思考[J].投资北京,2008.

[4]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北京奥运会工作人员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志愿者的“盛会”[J].中国经济周刊,2008.

[6]俞孔坚.世界遗产概念挑战中国: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有感[J].中国园林,2004.

[7]王明星.“世界文化遗产”与“端砚制作技艺”的传承[J].神州民俗.教育科技,2008(7).

[8]于静.北京市民文明指数创新高[N].北京青年报,2008-10-28.

志愿者培训活动通知 篇8

主题与目标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首期“环境教育志愿者培训和保护区夏令营活动”项目以“认识家乡、保护环境”作为主题。我们希望这个项目达成两个目标:一是培育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环境教育大学生志愿者;二是带领志愿者到自然保护区周边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夏令营活动,让山区学生更好的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的珍稀动植物,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进而让学生能主动关心家乡环境,保护家乡环境,并影响社区的成年人。

组织实施流程

志愿者招募与培训

成都大熊猫基地与成都集思青年公益发展中心(GreenSOS)合作,在网站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经过简历筛选,现场或视频面试后,入围的大学生志愿者将要在大熊猫基地参加为期l周的培训工作。培训通常由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多年从事保护教育和儿童教育的国内外老师主讲,围绕夏令营活动的具体内容开展,包括保护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知识、夏令营活动的组织和设计、课堂管理和教学技巧等。

组织开展保护教育夏令营

接受过培训的大学生志愿者前往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学校,在当地保护区工作人员、学校老师的协助下,为25名3 5年级小学生组织开展为期3天的夏令营活动。尽管每期夏令营只有3天时间,但活动的安排紧凑而有序。第1天让学生们通过游戏等方式自然形成一个团队,共同认识自己的家乡,发现自己不知道的家乡的独特之处;第2天让学生通过游戏和调查活动,发现家乡环境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危机;第3天则是学生通过访谈等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汇报表演等形式来影响其他人。

在夏令营活动期间,学生通过进行大自然探索、观鸟记、寻水行、破碎的栖息地、家乡动植物英语词汇学习等户外探索类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了解家乡,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同时,夏令营还通过带领学生以社区访谈的形式了解家乡水资源的前世今生等活动,让学生发现家乡环境存在的问题,并能主动投入到环境保护中来;最后通过美丽的家乡汇报演出,让学生将夏令营的所见所学所闻通过表演展示出来,并邀请家长和社区居民观看演出,以此影响身边的成年人关注环境,保护环境。

在3天时间里,还穿插有由外国志愿者组织的英语词汇课堂。英语词汇课堂主要是教授学生简单的动植物词汇,这些动植物是保护区里的,具有代表性的物种,在学生接受英语单词,提升学习英语兴趣的同时,国内志愿者还将对这些动植物的神奇美丽之处进行讲解,学生也将进一步认识这些动植物,并为家乡拥有这些物种而感到骄傲。

项目评估

根据项目的两大目标,我们每次活动结束后会分别对志愿者和参与活动的营员进行评估。

经过评估发现,大学生志愿者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加强,能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做起,关注和关心环境。多名志愿者在活动结束后以专业环境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多项国内外志愿者活动当中。另一方面,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在组织学生活动期间过程中不仅具有激情,而且组织还比较有序,能有效地带领学生进行分享、引导学生思考。

我们采用了绘画比较的方式对参与每期夏令营的25名9~11岁(3—5年级)的学生进行评估:让他们在夏令营开始前和结束后用“美丽的家乡”这一相同的主题完成画作。我们在比较学生两幅画作时发现:夏令营结束后的大部分学生画作新增加了动物、植物、山与河流等自然景观,还有很多是他们之前并未关注,但是在夏令营中讲述过的家乡存在的动植物。另外,学生在夏令营结束之后的作品色彩更加丰富、艳丽,说明他们对家乡的美好事物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大熊猫基地的工作人员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到小营员们对家乡环境关注度有所提高,营员开始注意自身的行为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体现在不随地扔垃圾、不浪费粮食、监督他人行为等方面。

虽然是短短的3天活动,但是大学生志愿者与山区孩子间已经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孩子们的眼中这些优秀的大哥哥大姐姐就是他们的榜样,志愿者对待周围环境的良好态度,对世界的正确认识都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孩子们离别时塞给志愿者的一封封感谢信,志愿者资助家庭困难的小营员继续读书的私下承诺,都是我们这个项目的意外而又在意料中的收获。

产出与成果

我们使用自己编写的《岷山大熊猫栖息地社区和学校环境教育教师指导用书》、《我爱动物》、《探秘熊猫》、《美丽的家乡黑竹沟》作为环境教育志愿者的培训材料,并于2013年编写完成了《环境教育志愿者培训手册》。

从2012年起,成都熊猫基地连续3年在四川峨边黑竹沟自然保护区、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屏山县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的周边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夏令营项目。3年共培训大学生志愿者30人,其中包括6名国外志愿者,共有7所乡镇学校的250名学生参与到10期的夏令营活动中。

经验与改进

从3年的实践经验来看,环境教育志愿者培训与保护区夏令营这个项目既充分利用了熊猫基地内的场地、专职培训师、专门培训教材等资源,还就地利用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资源条件组织活动,让参与学生能直接进入自然、走进社区,更直观和深切地认识家乡、了解家乡。该项目将实地观察和调研作为重要内容,采取游戏和户外探索等形式开展,这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地铁志愿者培训 篇9

策 划 书

长安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

2015年10月

活动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慢慢的就不只是以丰衣足食为主。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也是每一个人所渴望的,旅游业的发展是最快的。此外,还有高等学府的数量越来越多,工人上班的路途也变得遥远。

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交通业也日趋发达,地铁路线也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它既实惠又快捷,却有很多外来打工人员和一些老人不懂如何买票和进站,现在正是需要我们志愿者为社会服务的时候。

每个大学生都可以加入这个团队中来,关爱他人就从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开始,地铁站是个人流较大的地方,这里正是考验我们爱心的地方。

活动目的及意义:

为了让每一个地铁乘客都能够方便快捷的乘坐地铁,我校团总支特地组织了这次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铁乘客提供我们的帮助。

地铁站是一个人流较大的社会场所,为乘客服务的同时也能增强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弘扬志愿者的宗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提前感受社会,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为将来迈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活动主题:文明地铁 和谐西安

项目分析:

北客站作为西安最大的高铁站和地铁站客流量一直很高。及时的引导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车站的压力,也更方便乘客快速有序出行。服务社会,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增强实践能力。

活动时间及人员:

时间:每周日上午7:30~9:30,下午15:00~19:00 人员:招募的志愿者 活动主办及承办方:

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

活动流程:

1.前期宣传

一方面通过校内宣传板、条幅等进行活动内容的宣传,使校内同学了解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网络途径进行宣传(微信、微博等)

2.志愿者招募

通过微博、微信发布消息,招募可以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为使更多在校大学生参与,以月为招募单位,前一个月底招募下一

月的志愿者。每月招募40人,每个周日由10人负责早晚高峰时间的引导工作。3.志愿者培训

在招募完成后组织志愿者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本内容(仪容仪表,服务态度,文明用语)以及地铁站基本知识(平面图,逃生路线等)引导工作内容及突发状况应急。

4.志愿者参加活动

(1)每周三确定负责人及参加活动人员名单并通知其准时 参加活动

(2)周日上午七点集合,前往北客站

(3)七点半到达地铁站,分配任务,到达指定岗位,志愿 者开始引导工作。

(4)九点半,人流减少后,志愿者集合,返校(5)下午四点半集合,前往城铁生命科学园站

(6)五点到达地铁站,分配任务,到达指定岗位,志愿者 开始引导工作。

(7)晚七点,志愿者集合返校。

活动风险及解决方案

1.安全第一。不论是来回路上还是在在志愿活动过程中,志愿者必须学会保证自己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2.志愿者在活动过程中切记耐心,温和,不要和人发生冲突。3.发生紧急状况,如需要疏散等情况,听从地铁站工作人员安排,不能随意而为。

4.发生意外情况而本人不能很好处理的,及时通知负责人及地铁站工作人员。

附录一

活动反馈

活动结束后,积极与地铁站反面沟通,以及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反馈回来的信息,多反面听取意见与建议并不断完善,使活动的质量逐步提升。

活动总结

负责人在志愿活动结束后进行本次活动总结(时长统计,工作总结,活动照片整理)

附录二

奖惩机制

志愿者培训总结 篇10

对于能成为一名广州亚运会的自愿者,我一贯觉得很侥幸。固然噜苏的资料汇集工作几乎让我抓狂,我对自愿者这份工作的热忱仿照照旧不减。

作为广州亚运会如许一场亚洲的体育嘉会的自愿者,我深深的认识到本身如今的综合本质程度还远远达不到标准。所以当学院的亚运自愿者工作小组构造和安排培训课程时,我内心由衷地感触高兴。固然在这段培训的时候里,我本身的进修任务较为沉重,可是我还是很承诺抽出时候来参加亚运自愿者的知识培训。经过议定这段时候的培训,我已经较为系统的了到相干知识,如广州这个都会的历史、岭南文化、交际礼仪、亚洲各国表面、亚运会的来由和成长进程等。在听课的进程中,我凡是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触,审阅本身过往的言行,此中很多是不符合礼仪的地方的,只是本身根本上都不曾发觉大略是未加以珍视。固然我本身个人平常对这些知识也有或多的或少的明白,可是每每是系那个当零散的。我想如果异国这些课程知识的培训,生怕在办事的进程中就会闹很多的笑话了。我觉得作为自愿者空有一腔热忱是不敷,还必要有相干的办事技巧,有比较好的综合本质。自愿者不但能够向外宾供给优良的办事,另有能够向外宾亮相我国的青年自愿者,特别是大门生自愿者的风采。这是我的美好欲望,至于能够兑现则是有待我们的扫数自愿者的互助竭力了。

别的,我想对此次亚运自愿者的培训工作提一点定见。我想要说的是此次的培训工作的构造和和谐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因为呈现太屡次的不测变乱了。固然,我知道电脑障碍不可禁止。可是工作组起码在产生了一次不测变乱以后就该鄙人一次做好防备和临时应急的筹办工作,而不是让一样的变乱连续产生。如果做不到,起码换个讲堂,换台电脑老是可以的吧,不要让配置主宰我们的培训进程。

我国档案志愿者活动发展策略研究 篇11

关键词:档案志愿者;志愿活动;公众参与

Abstrac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 ented government and the valued archival informa? tion,the archives departments meet an increase in their workload. Without unchanged existing staff? ing level, the archival volunteers can help to save funds and manpower,advanc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promote publics better understanding to ar? chives departments. So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how to furth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chival vol? untary activities. Trying to develop the archival vol? untary activities into a more specialized and normal? ized level.

Keywords:Archival volunteer; Voluntary activi? ty; Publicparticipation

2015年11月,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怎样引领档案工作新常态》一文中指出:“要关注新的档案工作者,吸引更多人参与、支持档案工作;档案部门作为弱势部门,必须要借船出海;为了达到合作共享共赢的目的,档案工作者必须有合作思维,积极同各方开展合作。”[1]笔者认为,开展档案志愿者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是档案部门开展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

一、档案志愿者的含义

联合国对志愿者的定义为:“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具体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获取报酬,奉献个人时间和行动的人。档案志愿者(Archival Volunteer)的说法最早出现于英国,英国档案志愿者手册中将档案志愿者定义为:“无偿为档案事业贡献时间和精力的群体。”在结合上述定义的基础上,笔者基于我国档案志愿者活动开展的初期阶段,适当的奖励性报酬可以激发公众参与志愿活动积极性这样的现状,认为可以将“档案志愿者”定义为: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为档案事业贡献时间和精力的个人或者群体。

二、我国档案志愿者活动的现状及问题

世界范围内档案志愿者活动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志愿者在档案的收集、数字化、翻译、著录、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是档案志愿者活动的发源地,自20世纪90年代起便开展了档案志愿者活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其理论体系较为成熟,内容涉及广泛,并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网络为依托,以社交媒体为平台,公众多样化参与的方式,即英国档案志愿者可以选择进馆参与、网络参与等形式,并可在Twitter等社交平台上发表意见。此外,英国国家档案馆会定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档案志愿者活动的调查,其调查结果会在国家档案局网站“Archives Sec? tor”的“Reports”部分展示,以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美国的公民档案员项目通过众包模式和软件工具吸引公民参与档案收藏、著录、翻译等工作,以期让所有人与国家档案馆共同分享档案的知识与智慧。新加坡开展了“全民参与的国家记忆工程”,通过注册账户将相关文本、音频、视频等资料上传,是一个全国范围的档案志愿者活动。荷兰开展了“众在参与”项目,邀请公众对数字化资源添加标签、著录、建立索引等。[2]相较而言,英国档案志愿者服务发展得较为完善,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度较高,是欧美档案志愿者活动开展的代表。鉴于此,本文在我国档案志愿者活动存在的问题部分仅以英国为例进行借鉴并展开阐述。

(一)我国档案志愿者活动的现状

由于相关引导性政策法规的缺乏以及社会志愿服务意识的薄弱,我国档案志愿者工作开始得较晚且整体发展较为缓慢。据笔者了解,目前开展的档案志愿者活动有:上海市和沈阳市分别于2006年和2010年建立家庭档案志愿者队伍,促进“家庭档案”建设,邀请有兴趣的公众自觉成为档案形成者。2013年,浦东新区档案馆成立了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发挥青年志愿者的优势来开展档案咨询与宣传活动。[3]辽宁省档案信息网中的“社会档案人”板块允许公众参与档案词条的编辑。北京市朝阳区档案馆开展“朝阳记忆工程”,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志愿者队伍。[4]

随着我国社会民主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信息化与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档案部门工作量空前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目前我国档案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也日益凸显:一是档案部门工作量的增加量和档案馆(尤其是基层档案馆)现有人员编制没有变化,导致的档案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矛盾愈发突出。二是档案馆依旧“神秘”,公众对档案工作缺乏了解。从这个角度而言,档案部门适当开展档案志愿者活动意义重大:首先,公众参与是档案数字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对档案部门而言,档案志愿者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档案部门人少事多的矛盾,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其次,对公众而言,可以增进对档案工作的了解,满足其档案信息利用需求。最后,对社会而言,减少了对劳人力资源的浪费,有利于促进社会整体志愿服务意识的提高。

(二)我国档案志愿者活动存在的问题

1.制度规章缺乏,使得档案志愿者活动缺乏相关规范和保障。2012年,英国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志愿服务政策中,就明确了志愿者和档案馆的关系、志愿者管理原则、志愿者选择标准、保密性要求、岗前培训、活动过程中的监督以及志愿活动过程中的花费、安全、保险等问题,极大地保障了档案志愿者活动的权利。2014年,英国学者路易斯在一项档案志愿者调查中表示:在被调查的所有部门中,75%的部门有明确的档案志愿者政策,该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相比之下,虽然我国目前有《中国红十字志愿管理办法》《中国社区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等国家级规范文件,以及《广东省青年志愿者服务条例》等地方性规范文件,但是这些文件主要涉及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服务、管理等基本内容,具体有关志愿者活动的内容尚无明确的政策指南或标准规范。加上档案志愿者活动涉及专业性、保密性等复杂问题,仅靠抽象的规范性文件并不能解决具体问题。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档案志愿者的志愿行为没有保障,档案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没有依据,进而严重阻碍了我国档案志愿者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2.档案部门影响力不够,使得志愿者活动的范围受到限制。一是英国档案志愿者工作主要依托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展。截至2016年,英国国家档案馆依托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开展的项目主要有“一战日记整理”“发现”“透过滤镜”等三个在线志愿者项目,在这三个项目中,志愿者无需与档案馆进行联系即可参加。[5]相较而言,我国档案资源数字化率相对较低。截至2014年,全国3319个国家综合档案馆以卷为保管单位的2.7亿卷档案已数字化4500多万卷,数字化率仅为17%,以件为保管单位的2.5亿件档案已数字化5000万件,档案数字化率仅为20%。[6]因此,目前我国大部分档案馆主要以目录级开放档案资源的这种现状,直接影响到档案志愿者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导致深层次档案志愿者活动无从开展。二是在英国,志愿者有着多样化的参与方式,他们可以进馆参与或者以社交媒体为平台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英国国家档案馆的官网上提供Twitter、YouTube、Flickr、Facebook等社交媒体的详细地址,与公众沟通密切。而在我国,由于涉及保密规定以及档案部门自身的工作性质等原因,公众对档案部门是缺乏了解的,加上档案馆民生档案资源、休闲文化资源相对缺乏,更增加了公众对档案部门的陌生感。综上,档案部门有限的影响力,直接制约了档案志愿者活动的纵深发展。

3.志愿者的服务意识不强,对服务对象的选择比较被动。在参与志愿者活动的过程中,一名志愿者是否能够在一个部门坚持长时间的志愿者服务工作是志愿者服务意识强弱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根据2014年英国档案志愿者管理报告,在填写问卷开展档案志愿活动的机构中,有20%的机构拥有志愿服务持续长达16年及以上的志愿者,52%的机构有进行志愿服务5到10年的志愿者。[7]我国社会公众的志愿服务意识普遍不强,不能自主寻求志愿服务机会。很多人并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知识优势选择志愿活动的对象,大多是跟随所在的志愿者组织或者在政府部门的感召下参加一些简单的志愿者活动,其志愿活动的内容主要根据组织安排,缺乏自主选择动机与长期坚持的动力。从长期来看,这样无法形成有效的志愿者队伍,对维持档案志愿者活动的稳定性是不利的。

三、推进我国档案志愿者活动

发展的策略

开展档案志愿者活动可以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让志愿者在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增加对档案部门的了解,其对档案部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府部门制定专门性规章制度,加强对志愿者活动的引导

我国档案工作是基于具体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础上开展的,加上“局馆合一”的管理体制,使得在档案事业的发展中,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引导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从这个角度而言,档案志愿者活动也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和关注,进而制定专门政策、法规或指南,引导和促进档案志愿者活动快速发展。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可以借鉴英国国家档案馆的相关经验。英国国家档案馆官网上设有专门的志愿服务板块,对志愿者活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于2012年颁布了《国家档案馆志愿者政策》,对志愿者提出规范和约束的同时,提出了关于志愿者档案保密、志愿者公平对待、为志愿者购买保险等保障志愿者权益的条款。因此,可以结合我国已有的志愿者规范和办法,参考英国相关政策制定专门性档案志愿者制度规章,并以在部分省市开展试点的形式逐步推广,以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档案志愿者活动中来。

同时,实行档案志愿者人本化管理。档案部门要“以人为本”,对档案志愿者实施人本化管理: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的培训,根据其专长为其分配能够使自身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工作,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合理报销志愿者由于参加活动所产生的餐费、交通费等,减轻档案志愿者的资金负担;为长期志愿者购买责任险,保险范围不包括与志愿活动无关事项;为志愿者建立档案,并保证志愿者信息安全;为志愿者提供互动平台,让志愿者有表达自己意见与建议的渠道;对表现优异的志愿者进行表彰,让其获得心理满足感和成就感。

(二)积极扩大档案志愿者活动的影响力

1.与成熟的志愿者部门合作。笔者建议,档案部门可以与所在地红十字会等较为成熟、影响力较大的志愿者组织开展长期合作: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些组织发展得较为成熟的平台宣传志愿活动;另一方面,与之建立合作关系,保证稳定的志愿者来源。此外,档案部门还可以联系各高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定期去省图书馆整理图书,与省图书馆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

2.寻求机构志愿者,合作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部门开发馆藏信息资源、发挥档案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档案部门可以就某些编研成果主题,主动与相关的图书馆、博物馆、学术机构等开展合作,共享档案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实现双赢。如2011年江苏省档案局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合作,共同开发民国时期司法档案,对民国司法档案进行数字化,对数字化成果进行整理分类、出版汇编,并对民国司法档案展开合作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

3.多途径宣传档案志愿者活动。档案部门根据具体的项目招募志愿者时,可以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扩大宣传面;也可以直接与相关领域的部门沟通,有针对性地在对方的各类公众平台上发布招募信息,扩大影响。除了在网络新媒体上的应用以外,传统媒体在公众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仍然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所以,要综合利用现代化与传统媒体手段,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宣传格局。

(三)适度扩大档案志愿者范围,扩充档案志愿者队伍

一般来说,档案志愿者不能直接参与档案部门涉密或深层次的档案资源开发工作,毕竟档案志愿者其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档案部门普通的政策宣传和档案数字化、展览、解说工作,经过简单的培训,大部分公众是可以胜任的。但是,相对专业的档案信息查阅、档案著录等工作,则需要有更高的专业素养要求。为此,档案部门需要对档案志愿者的个人素质提出要求,并对档案志愿者专业素养进行审核,参考美国华盛顿特区档案馆对志愿者的要求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基本可以概括为:有较强的相关专业知识,如经济、法律、古文字等;有较强的学习意识和服务意识;能够与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通力合作;有较强的保密意识和保护意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于此,适度扩大档案志愿者范围,扩充档案志愿者队伍是有可能的。

1.重点吸收档案专业学生。根据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2014年发布的《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截至2013年11月,全国档案学专业本科在校生约5274人,硕士研究生约701人,博士研究生约40人。[8]档案专业的大学生群体具有较为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档案保护和保密意识也较强,进入研究阶段对各种档案实体的接触也较多,以志愿者的方式参与档案部门的档案数字化、著录、编目和编研等工作,有利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入了解。

2.广泛吸纳档案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离退休人员。根据英国与爱尔兰文件与档案协会2014年发布的档案志愿者管理报告显示:2013年,年龄超过55岁的档案志愿者占59%,是志愿者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部门以及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数量庞大,一般都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志愿者活动,能够保证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便于志愿者活动经验的积累和传承。此外,相关领域离退休人员对档案工作有所涉及或了解,方便开展工作。

3.延伸发展部分档案工作人员的家属。工作人员的家属作为志愿者参与档案工作是部分档案馆已经采用的做法。工作人员的家属中不乏一些政府部门退休人员、历史爱好者以及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和道德素养,对于档案信息的保密与保护意识都比较强,作为家属方便学习专业知识,是优质的志愿者资源,工作中出问题也容易追责,明确责任。而且,对工作人员家属的资质审查比较方便,便于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可以减少档案被破坏或泄露档案信息的风险。

比较英美档案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我国现阶段档案志愿者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还很不足,距离规范化和常态化的档案志愿者活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档案部门应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各地经济社会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健全档案志愿者活动的制度法规,积极动员社会力量,与组织、机构或个人广泛合作,促进档案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开展。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档案资源生态安全研究”(项目编号:14CTQ03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5JJD870002)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杨冬权.怎样引领档案工作新常态[N].中国档案报,2015-11-12(3).

[2]晏秦.我国档案部门引入网络志愿者服务策略分析设[J].北京档案,2016(9):13-16.

[3]浦东档案信息网.发扬志愿服务理念[EB/OL].[2016-05-04].

http://pdda.pudong.gov.cn/pddaxxw_pddt/2014-03-10/Detail_531609.htm.

[4]袁领娣.关于档案部门引入志愿服务的思考[J].北京档案,2015(4):23-25.

[5]根据英国国家档案馆在线资料整理[EB/OL].[2016-11-23].

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

[6]李明华.中国的数字档案资源建设[N].中国档案报,2016-09-15(3).

[7]Caroline Williams.Manage Volunteering in Ar? chives:Report[R].2014(1):34.

上一篇:护理专业大学生实习自我鉴定下一篇:行政机关请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