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教学方案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植树节教学方案

植树节教学方案 篇1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幼儿园植树节活动方案:植树节活动主题教学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讲、看看、玩玩、种种等活动,让幼儿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准备:

1.制作好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

2.自制常见树小纸牌人手3~4张。

3.植树的工具,在幼儿园内开辟种植角,备好柳树枝段。

设计思路:

从小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是现代幼儿教育更新的具体体现,活动设计拟在让幼儿认识自然物,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颂扬人类改造自然、保护自然,通过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把幼儿认知、情感、行为贯穿于各种活动中,让幼儿采用不同的认知思路、多层次去认识周围世界,运用观察、谈话、种植、游戏等多种方法,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过程:

一、讲树

1.观看“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配以音乐解说,制造略显紧张的气氛。让幼儿通过听讲解、观看“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了解风沙对人类的危害。

2.引导幼儿重点讨论:如何来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呢?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得出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及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3.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二、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

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讨论。

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三、玩树牌

幼儿每人3~4张小纸牌,上面绘有各种已认识的常见树木。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玩树牌。

玩法:双方同时出一张树牌,先拍桌者先讲:一要讲出这两种树的树名,二要讲出每种树的一二个主要特征。三要讲出其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都讲对了,两张数牌就归讲者所有;讲错了,就有对方讲。如双方均未讲对,就把这两张牌搁一边,双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为胜。

四、种树

1.激发幼儿参与种树的兴趣

带领幼儿去园内的种植角,让幼儿说说如何种植“柳树”

(1)种植工具

(2)种植方法

2.幼儿种植,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每棵树枝的间距。

3.插上小标志,便于日后负责照看和护理。

2013植树节活动计划

一、活动主题口号及目的主题:“约会灿烂春天,拥抱绿色草原”

口号:春天来了,到木兰草原植树去!

情感目的:在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遇到挫折要相互体谅,相互帮助,能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增强队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获得社会和领导的好感和认可。

能力目的:在实践过程中每名队员要体现各自的才能,发挥自觉与自律,向社会展示企业的风采;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与相互协作的能力。

二、活动内容

1、在木兰草原景区内,亲手植下小树苗并浇水灌溉,为美丽的大自然添加色彩。

2、在植树区学习植树常识,参与放许愿瓶、系爱心丝带,拍照合影等相关活动。

3、游览有“华中呼伦贝尔”美誉的木兰草原景区,骏马驰骋草原,体验蒙古风情,呼吸清新空气。

4、在景区品尝纯正农家菜。

三、活动时间

2013.3月10日——3月31日

四、活动地点

木兰草原风景区(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

五、参与方式

以公司企业组织、公益组织、旅行社组织、自驾游组织、家庭游组织等20个人以上的团体为形式参与报名

六 活动流程

1集合分组

2出发,实践组成员提前过去,划分好场地,分好工具。负责安全,严禁嬉戏打闹。到达场地,清点人数,说明相关事项,注意安全。工作人员讲述植树的要领和日常维护树木的知识。

4开始植树,各小组各自拿分好的工具,前往植树地点,对划分好的场地,分小组植树。

5植树评比,各小组植树成果进行评比,为优秀的小组发放优惠券或小礼品。(木兰草原门票现金优惠劵、蒙古小纪念品)活动纪念,景区工作人员发放卡片、笔、丝带、许愿瓶给队员,队员写下自己的愿望、想说的话、署名、标注日期,用绳子将卡片或者许愿瓶挂在自己植的树上或者埋在树下,并与小树合影留念。在横幅下集合,照相留念,并交回工具等。

七、费用说明

活动费用:138元

门票:木兰草原景区门票

中餐:景区指定餐厅用餐

树苗:每人提供树苗一棵

活动:蒙古歌舞演出(1小时)

备注:活动期间客户按照景区规定进行各个公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提出合适的植树方案,景区配合执行,请来电咨询!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植树节教学方案 篇2

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20页例3及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 经历探究封闭线路“植数”问题特征、规律、解决方法等过程, 感悟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应用重叠问题和“植数”问题的思想方法, 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发现并掌握“棵数=间隔数”的规律、多种思路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示范图。

学生准备:学生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1.复习非封闭路线 (一条线段) 上植树的三种情况。

学生口答。 (黑板出示以下3张贴图, 大屏幕结合出示规律)

一端栽树:棵数=间隔数

两端栽树:棵数=间隔数+1

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

2.由直线路线植树转化到封闭路线植树 (揭示课题)

设问1:哪一种情况最容易转化为封闭路线?

请学生上台用贴图操作, 学生观察评价, 教师适时引导。

设问2:转化成封闭路线后, 棵数和段数有怎样的规律?

3.在这些图形中也有这样的规律吗?观察, 思考, 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归纳:封闭路线中“棵数=间隔数”的规律。)

4.练习加深:课本第122页练习二十第4题。

圆形滑冰场的一周全长是150米, 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15米安装一盏灯, 一共需要装几盏灯?

二、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四 (1) 班参加仪仗队表演, 同学们排成方阵。

(1) 解决问题1:一共有多少人?

(2) 重点研究问题:最外圈有多少名同学?

2.展示学生圈画的点子图, 请学生说想法和算法。

预设方法: (板书)

3.沟通几种算法间的联系, 寻找最简方法。

三、精心设练, 乐中求新

1.课本第121页做一做第3小题。

为迎接六一儿童节, 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 四年级同学排成右图的方阵, 最外层每边站了15人, 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火眼金睛, 快速猜数。 (课件出示)

3.课本第121页做一做第1小题。

48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 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 每边人数相等, 四个顶点都有人。

四、全课小结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117页例1及做一做。

教材简析: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

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路线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让学生先通过划线段图来发现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抽取数学模型的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首先通过课前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孩子们自己的双手五指间的空格引出“间隔”,并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从而引出课题。其次,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最后,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

1、在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进一步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并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上的应用,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种)”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理解“间隔数+1=棵数,棵数-1=间隔数”

教学准备:课件、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1、请伸出你的左手,五指并拢,你看到了什么?

2、再把五指张开,你又看到了什么?数学中,我们把这个空隙,也就是两根手指之间的距离,叫做间隔。每两根手指间有一个间隔。那三根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四根手指间有几个间隔?五根手指呢?

3、要形成一个间隔要伸出几根手指?两个间隔呢?三个间隔呢?四个间隔呢?

在我们的手上都有这么多有趣的数学知识,看来数学真是无处不在。

二、探究新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家乡柳河现在是省级卫生城市,今年我们还要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为了使家乡的环境能够绿起来、净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我们长青小学也积极行动起来了。看!这些同学们再干嘛?

(1)出示情境图,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说说你的理解。

(2)你觉得这道题中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呢?

师强调:路有两侧,路的一边植树就是在路的一侧植树,两端要栽就是指这条路的两头都栽。

(3)大家猜想一下,一共要多少棵树苗?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猜测:20棵,21棵,22棵。师板书在黑板边上。

2、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师画线段图,老师用这条线段表示5米,课前做了游戏,我们知道这个5米就是每个间隔的长度,同学们100里面有20个5,也就是20个这样的间隔,所以这个20就是间隔数。

3、这道题同学们有不同的猜测,到底谁说的对呢?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一下?

生在练习本上试着画线段图

4、这么长时间大家都没画完,看来100这个数字太大了,解决起来有些复杂,还有什么更简单的办法?

师:同学们,在数学上比较复杂的问题先从简单的情况入手来研究,发现其规律。100米太长了,我们就从简单的情况入手,找出其中的规律,复杂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5、出示学习指南:独立在学习卡上画一画,填一填,认真观察,思考:植树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再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我的发现:

(1)指名读

(2)全长你想选几米进行研究?

(3)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

6、师课件演示20米小路栽的过程,归纳规律,相机板书,齐读。

7、用规律解决例题,验证猜测

8、小结:同学们应用了化难为易的解题策略,有了这些树苗,这条小路充满绿色,我们的家乡也会绿起来的。

9、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植树问题,板题。

10、完成书上做一做

三、鞏固练习

1、在全长2千米的振兴大街一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2、在世纪广场东侧甬路的一边摆花盆进行美化,每隔5米摆一盆,一共摆了36盆花,从第一盆到最后一盆的距离有多少米?

拓展练习:

小明从1楼到3楼需走36级台阶,他从1楼到6楼需走多少级台阶?

师:同学们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相信有了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家乡一定会实现绿起来,净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目标,成为国家级卫生城市!

植树节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响应市政府提出的“”活动,给我们的城市建设作贡献,给我们的家园增添一点绿色,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并借此活动提高广大队员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展现公交青年一代的风采。

公司决定在2012年3月12日开展植树节活动,以植树节为契机,来贡献我们的力量,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

二、活动对象:

公司队员

三、活动时间地点:

2012年3月12日上午8:30分——11点30分

人民公园内东南角

四、活动流程1、3月12上午8点30分公园西门集合2、对全体参与人员进行分组,每3人一组。

3、9点整开始进行植树活动4、11点30分自由休息,并在横幅上签名,并合影留念。活动结束。

五、活动准备事宜:

1、活动宣传:制作青年预备队队旗、“”横幅

(负责人:)

2、活动所需物品的准备,植树工具:铁锨、手套、水桶;医药应急物品:创可贴、纱布、消毒酒精、医用胶布。

(负责人:)

3、数码相机2台

(负责人:)

六、活动要求:

1、建议穿一套耐脏耐磨的衣服和运动鞋,戴上手套;

2、活动中,若成员身体不适,及时与负责人联系,不能坚持者,可自行返回就医。

3、由于植树地点靠近河边,参与人员一定要注意安全,若有重大事故,立即与公司带队领导取得联系,及时处理。

4、各人员需统一听从公司领导的安排。

5、注意场地卫生,不要乱扔垃圾,并注意防火。

6、活动中要保持良好形象,请大家不要随意走动,打闹嬉戏。

7、植树活动开始后,每组派一人去负责人处领取铁锨一把,活动中要合理使用工具,注意方法和安全。

七、备注:

1、3月11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全体参与人员

植树节活动方案 篇5

——灌南县五队中心小学五四班植树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以三月份植树节为契机,各中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绿护绿行动和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植树节活动方案。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教室、为学校、为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活动

2011年3月10日至3月14日

三、参加对象:全体少先队员

四、活动内容

1、宣传发动。

通过3月10日升旗仪式上的讲话,向全体少先队员宣传环保知识,并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小手添新绿”,美化校园环境。

各中队辅导员发动学生把好的花苗,带到班级,进行观察、养殖,班级成立“植物角”,美化班级,规划方案《植树节活动方案》。也可发动学生自带种子进行动手种植实践,观察植物生长过程,激发兴趣。

3、环境保护,我的心声。

少先队员先以中队为单位,中队辅导员组织开展以“植树节”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内容要结合环境保护教育,星期五前每中队由中队辅导员评选出2篇优秀作品上送少先队大队部,少先队大队将会进行优秀作品展览。

4、环境保护,交流心声

星期三下午第三节,全校以中队为单位,围绕“植树节”开展主题班会,主题自定,形式可以是讨论交流、专题讲座、演讲、观看专题影片等。

活动要求:各中队要做好主题班会的资料收集,利用好40分钟,确保每位少先队员从中得到环境保护的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5、动手种植,珍惜粮食。四、五年级要开辟好劳动实践基地,比较空荡的菜地要补充种植植物;每天安排队员进行松土、浇水、施肥、除草、抓虫,同时要积极在网上收集、向学校花王查问种植方法,从中启发大家食物是来之不易的,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

6、网上植树。

我校从3月份开始开发一个植树节专题网站,可以通过互联网让少先队员进行网上植树活动,网上植树的同时可以自己留言发表自己心声。网址:http:///zs

五、注意事项

1、各中队要高度重视,注重活动过程。

2、对每项活动的开展,学校行政及大队辅导员会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植树节活动方案 篇6

(一)时间、地点及人员

20xx年3月5日上午9点,xx镇蚌固一级公路北侧项目区林网,面积200亩,计划栽植杨树5000棵,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机关干部职工。

(二)组织分工

机关工委牵头,负责分段、通知、协调;林业局负责技术指导、活动宣传;xx镇政府负责提供优质树苗、打好树穴、分发树苗、安排提供水源、栽后涂白等。

(三)植树工具

各单位自备工具(树穴已挖好):锨、水桶(建议:各单位多带水桶,每人一件工具)。

(四)技术要求

1、树苗

杨树大苗,苗高4米以上,地径3厘米以上,栽植前树苗在水中浸泡3天,由xx镇安排人员把树苗分发到各单位地段。

2、栽植

①放苗标直:树穴内先回填土10厘米,将树苗竖直放于穴内,标直,横竖成行。

②扶正回土:扶正树苗,根系向四周舒展,将表层土回填穴内,埋至树苗根部上方(或埋至离地表10厘米),轻轻将树苗稍提,使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并用脚稍踩。

③浇足定根水:每株树苗浇水2-3桶,待水渗至下部,然后继续回填土壤至地平,再踩实。

④培土:在树苗周围培土,高出地面xx-20厘米,成馒头形。

3、涂白

为防止春季温度过高灼伤苗木,沿树苗根颈向上1.2米全部涂白,涂白对防治病虫害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五)相关工作

1、各单位车辆自备。

2、公安局负责安排交警在xx镇蚌固一级公路北侧植树现场值勤。

(一)人武部(八一林)

20xx年3月12日或者之前,人武部领导和乡镇武装部以及民兵预备役人员,连城镇二道解放沟北岸,计划栽植女贞600棵。县财政局农发办负责挖好树穴,提供苗木、水源、涂白等,人武部负责栽植、浇水等,林业局负责技术指导。

(二)总工会(工会林)

20xx年3月12日或者之前,总工会领导、乡镇以及县直机关单位工会人员,仲兴乡崔沟南段,面积50亩,计划栽植杨树20xx棵。仲兴乡负责挖好树穴,提供苗木、水源、涂白等,总工会负责栽植、浇水等,林业局负责技术指导。

(三)县妇联(巾帼林)

20xx年3月12日或者之前,县妇联领导、乡镇和县直机关单位妇女代表,仲兴乡崔沟北段,面积50亩,计划栽植杨树20xx棵。仲兴乡政府负责挖好树穴,提供苗木、水源、涂白等,妇联负责栽植、浇水等,林业局负责技术指导。

(四)团县委(青年林)

20xx年3月12日或者之前,团县委领导和乡镇共青团人员,石湖乡贝沟坝段,面积100亩,计划栽植杨树4000棵。石湖乡政府负责挖好树穴,提供苗木、水源、涂白等,团县委负责栽植、浇水等,林业局负责技术指导。

(五)住建、交通和水务

结合本部门承担的造林绿化任务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植树节教学方案 篇7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P117例1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简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数学广角主要是通过简单的实例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

1.学问在手中。这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 因为生活中经常见到, 难点就是使学生理解间隔数跟节点之间的关系, 如何突破这个瓶颈, 让学生轻松愉快掌握这个知识呢?我一开始, 从生活入手, 以手引入“间隔”, 设计了一个互动游戏, 让学生根据我的手势说出看到了哪些数。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 (1) 将今天所学的知识融入游戏中, 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2) 让学生感悟小游戏中有大学问, 体会所学的数学知识就在他们身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找到间隔数和节点数之间的关系, 而这个关系就蕴含在游戏中, 为突破难点做好了准备。

2.自主探索, 领悟知识的真谛。在设计这节课时, 利用校园要进行绿化为契机, 以招聘校园绿化团队为情境, 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产生探究的欲望。

发挥团队力量, 理清植树出现的三种情况。学生以小组为团队, 根据招聘启示, 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 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 学生合作设计一份植树方案。设计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案, 引导学生探寻出现三种情况的原因。引出本节课重点———研究两端都栽的情况。

3.两个数学模型。通过招聘启事中的内容, 在20米的小路上栽树,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渗透了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在探究过程中, 通过设计绿化方案, 学生摆、画、说, 建立了画图模型。学生理清思路后, 利用交流概括建立公式模型。 (间隔数+1=种树棵数, 种树棵数-1=间隔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 发现间隔数与棵树之间的关系, 建立当两端都栽时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植树问题中探索规律以及找出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植树问题的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尺子, 小树图片, 小组验证表。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以手引入“间隔”。

师: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 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做事, 而且这手中还隐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想知道吗?

伸出1根手指, 你发现了什么?

伸出2根手指, 你发现了什么?

将五指并拢, 再张开, 数一数, 发现了什么? (5根手指4个空隙)

师:在数学上, 我们把这个空隙叫“间隔”。

2.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间隔”现象。

师:生活中的“间隔”现象到处可见, 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生1:马路边种树。

生2:路边路灯, 每两个路灯之间有间隔。

生3:学校挂的彩旗之间有间隔。

3.引入植树问题。

师:刚才, 大家清楚地看到, 5根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 将手指换成小树, 5棵小树之间会有几个间隔?结果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有趣的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

活动二:小组探究、理清植树出现的三种情况。

1.课件出示校园绿化设计团队的招聘启示。

2.设计方案, 动手种树, 建立画图模型。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 然后小组讨论, 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可以画一条线段代表20米的小路。标出小树苗的位置, 并说明你的设计理由。

3.反馈交流展示。

师:看来各组都有了想法。在这20米的小路上大家设计栽了多少棵树?

生:5棵、4棵、3棵。

师:为什么同样的一段路, 同样的要求, 种树的棵数却不一样呢?说一说你们的设计方案。

设计小组分别展示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的三种情况, 阐明设计的理由。

4.小结。

师:在植树过程中出现了三种情况, 今天我们主要来探究“两端都栽”的情况。 (板书:两端都栽)

活动三:再次探究, 构建两端都植树的数学模型。

1.探究两端都植树的数学模型。师将两端都栽的设计方案呈现在黑板上, 探索两端都栽的公式模型。

师:请你仔细观察, 间隔数和所种的棵树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说出发现关系的方法。

得出结论:间隔数+1=种树棵数 (板书)

2.小组探究, 验证发现。

师:在植树过程中, 如果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 是不是都能用“间隔数+1”求出种树棵数。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小组探究来验证发现。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观察表格, 验证结论。

师:同学们非常能干, 已经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 那就是在一条路上植树, 如果两端都要栽的话, 栽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

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例1。

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侧植树, 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 (两端都栽) , 共栽多少棵树?

活动四:回归生活, 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二十第二题。

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 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2.P118做一做。

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 每隔6米种一棵, 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活动五:课堂总结。

1.回顾总结。

植树节教学方案 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性与能力: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感悟、掌握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实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在学生大胆猜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方法进行验证,进而产生矛盾冲突,学生很自然地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植树问题的规律。

3.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提高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分析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感觉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已知棵数和间距求全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长短不齐。

2.学习间隔的含义。

师:请伸出你们的右手,并拢、张开,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5个手指、4个手指缝)

师:两根手指之间的手指缝,用数学的语言,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间隔。

继续观察,几根手指?几个间隔?(指名回答)3是表示间隔的个数,我们就把它叫做间隔数。现在是几根手指?间隔数是?

3.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师: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揭示课题。

“间隔”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现象呢?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植树问题”。

二、探究交流、合作解疑

1.出示例题,理解信息。

(1)出示题目,齐读题目。

师:现在,春暖花开,正是植树的好时节,同学们准备种些树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出示例题)

(2)理解信息——植树可是有要求的,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要求?

师:能解释一下——“两端要栽”吗?“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间距)

2.结合题意,形成猜想。

师:题目的意思我们理解了,猜一猜: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生反馈答案。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你是怎么算的?

师:你们的猜想好像都挺有道理的,到底哪个答案是对的?大家能用直观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答案吗?什么方法?

3.化繁为简,验证猜想。

(1)画图实际种一种,课件演示。

师:请看,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100米的小路,“两端要栽”先在开头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种一棵,再隔5米又种一棵。一共种了多少米?照这样一棵一棵地种,一直种到100米,你有什么感想?

生: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学生反馈答案。

师:好办法!在学习数学时,遇到这种比较的复杂的问题,我们要化繁为简,从简单的例子入手,1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把100米变成20米、25米或者30米、35米,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看有什么规律。想发现其中的奥秘吗?

(2)小组合作验证,发现规律。

师:小组合作动手种一种。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画得快、种得好。还要完成表格哦。

师:认真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间隔数与总长和间距有什么关系?间隔数与棵数之间有什么规律?(用算式概括)

师追问:也就是说我们要求一共需要种几棵时,应该先求出什么?

(3)应用规律,解决例题。

师: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再来看看前面的例题?

三、巩固新知、应用深化

师:接下来还要应用刚刚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这些问题,有信心吗?

1.在一条全长500米的街道一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装),每隔50米安装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2.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3.刘翔一共要跨过10个栏,栏间距离是9米,你们知道刘翔从第一个栏到最后一个栏跑了多少米吗?

四、小结归纳、质疑铺垫

1.师:同学们表现真棒,送给大家一首儿歌吧!

小树苗,栽一栽,两端都栽问题来,

间数多1是棵数,棵数少1是间数,

怎样求出间隔数?全长除以间长度。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植树问题中的哪些知识?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要栽的情况,还有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等植树问题,植树中的学问可多了。在这些情况中,植树棵数与间隔数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迎接下节课的学习吧。

评析

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17页内容是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主要教学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中周老师设计了“形成猜想——化繁为简——合作交流——发现规律——梳理方法——应用规律”的教学流程,意在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建立数学模型——应用”这一过程。以下几个方面周老师做法值得借鉴。

首先,重情境创设,让学生亲近数学。讲授新知时,利用猜谜语“手”导入,学生很感兴趣。在手指并拢、张开的活动中,引入“间隔”“间隔数”;感知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并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间隔,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数学本质,从而提炼出“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洋溢数学信息。

其次,重自主探索,让学生体验数学。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就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根拐杖。在突破本课重点部分,周老师用课件演示“一棵一棵地种”,使学生认识到:一棵一棵地种,一直种到100米太麻烦、太浪费时间。就此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让学生自主选择短距离的路程,动手画线段图、完成表格,寻找规律。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经历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的全过程,很快地找到了“间隔数”与“全长和间距”之间的关系、“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实践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最后,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植树问题的模型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建模的意义,周老师出示了生活中的一些植树问题。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出发,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更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性与能力: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感悟、掌握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实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在学生大胆猜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方法进行验证,进而产生矛盾冲突,学生很自然地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植树问题的规律。

3.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提高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分析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感觉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已知棵数和间距求全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长短不齐。

2.学习间隔的含义。

师:请伸出你们的右手,并拢、张开,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5个手指、4个手指缝)

师:两根手指之间的手指缝,用数学的语言,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间隔。

继续观察,几根手指?几个间隔?(指名回答)3是表示间隔的个数,我们就把它叫做间隔数。现在是几根手指?间隔数是?

3.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师: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揭示课题。

“间隔”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现象呢?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植树问题”。

二、探究交流、合作解疑

1.出示例题,理解信息。

(1)出示题目,齐读题目。

师:现在,春暖花开,正是植树的好时节,同学们准备种些树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出示例题)

(2)理解信息——植树可是有要求的,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要求?

师:能解释一下——“两端要栽”吗?“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间距)

2.结合题意,形成猜想。

师:题目的意思我们理解了,猜一猜: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生反馈答案。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你是怎么算的?

师:你们的猜想好像都挺有道理的,到底哪个答案是对的?大家能用直观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答案吗?什么方法?

3.化繁为简,验证猜想。

(1)画图实际种一种,课件演示。

师:请看,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100米的小路,“两端要栽”先在开头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种一棵,再隔5米又种一棵。一共种了多少米?照这样一棵一棵地种,一直种到100米,你有什么感想?

生: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学生反馈答案。

师:好办法!在学习数学时,遇到这种比较的复杂的问题,我们要化繁为简,从简单的例子入手,1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把100米变成20米、25米或者30米、35米,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看有什么规律。想发现其中的奥秘吗?

(2)小组合作验证,发现规律。

师:小组合作动手种一种。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画得快、种得好。还要完成表格哦。

师:认真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间隔数与总长和间距有什么关系?间隔数与棵数之间有什么规律?(用算式概括)

师追问:也就是说我们要求一共需要种几棵时,应该先求出什么?

(3)应用规律,解决例题。

师: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再来看看前面的例题?

三、巩固新知、应用深化

师:接下来还要应用刚刚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这些问题,有信心吗?

1.在一条全长500米的街道一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装),每隔50米安装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2.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3.刘翔一共要跨过10个栏,栏间距离是9米,你们知道刘翔从第一个栏到最后一个栏跑了多少米吗?

四、小结归纳、质疑铺垫

1.师:同学们表现真棒,送给大家一首儿歌吧!

小树苗,栽一栽,两端都栽问题来,

间数多1是棵数,棵数少1是间数,

怎样求出间隔数?全长除以间长度。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植树问题中的哪些知识?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要栽的情况,还有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等植树问题,植树中的学问可多了。在这些情况中,植树棵数与间隔数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迎接下节课的学习吧。

评析

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17页内容是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主要教学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中周老师设计了“形成猜想——化繁为简——合作交流——发现规律——梳理方法——应用规律”的教学流程,意在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建立数学模型——应用”这一过程。以下几个方面周老师做法值得借鉴。

首先,重情境创设,让学生亲近数学。讲授新知时,利用猜谜语“手”导入,学生很感兴趣。在手指并拢、张开的活动中,引入“间隔”“间隔数”;感知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并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间隔,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数学本质,从而提炼出“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洋溢数学信息。

其次,重自主探索,让学生体验数学。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就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根拐杖。在突破本课重点部分,周老师用课件演示“一棵一棵地种”,使学生认识到:一棵一棵地种,一直种到100米太麻烦、太浪费时间。就此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让学生自主选择短距离的路程,动手画线段图、完成表格,寻找规律。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经历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的全过程,很快地找到了“间隔数”与“全长和间距”之间的关系、“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实践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最后,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植树问题的模型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建模的意义,周老师出示了生活中的一些植树问题。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出发,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更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性与能力: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感悟、掌握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实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在学生大胆猜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方法进行验证,进而产生矛盾冲突,学生很自然地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植树问题的规律。

3.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提高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分析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感觉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已知棵数和间距求全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长短不齐。

2.学习间隔的含义。

师:请伸出你们的右手,并拢、张开,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5个手指、4个手指缝)

师:两根手指之间的手指缝,用数学的语言,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间隔。

继续观察,几根手指?几个间隔?(指名回答)3是表示间隔的个数,我们就把它叫做间隔数。现在是几根手指?间隔数是?

3.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师: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揭示课题。

“间隔”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现象呢?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植树问题”。

二、探究交流、合作解疑

1.出示例题,理解信息。

(1)出示题目,齐读题目。

师:现在,春暖花开,正是植树的好时节,同学们准备种些树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出示例题)

(2)理解信息——植树可是有要求的,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要求?

师:能解释一下——“两端要栽”吗?“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间距)

2.结合题意,形成猜想。

师:题目的意思我们理解了,猜一猜: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生反馈答案。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你是怎么算的?

师:你们的猜想好像都挺有道理的,到底哪个答案是对的?大家能用直观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答案吗?什么方法?

3.化繁为简,验证猜想。

(1)画图实际种一种,课件演示。

师:请看,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100米的小路,“两端要栽”先在开头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种一棵,再隔5米又种一棵。一共种了多少米?照这样一棵一棵地种,一直种到100米,你有什么感想?

生: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学生反馈答案。

师:好办法!在学习数学时,遇到这种比较的复杂的问题,我们要化繁为简,从简单的例子入手,1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把100米变成20米、25米或者30米、35米,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看有什么规律。想发现其中的奥秘吗?

(2)小组合作验证,发现规律。

师:小组合作动手种一种。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画得快、种得好。还要完成表格哦。

师:认真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间隔数与总长和间距有什么关系?间隔数与棵数之间有什么规律?(用算式概括)

师追问:也就是说我们要求一共需要种几棵时,应该先求出什么?

(3)应用规律,解决例题。

师: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再来看看前面的例题?

三、巩固新知、应用深化

师:接下来还要应用刚刚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这些问题,有信心吗?

1.在一条全长500米的街道一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装),每隔50米安装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2.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3.刘翔一共要跨过10个栏,栏间距离是9米,你们知道刘翔从第一个栏到最后一个栏跑了多少米吗?

四、小结归纳、质疑铺垫

1.师:同学们表现真棒,送给大家一首儿歌吧!

小树苗,栽一栽,两端都栽问题来,

间数多1是棵数,棵数少1是间数,

怎样求出间隔数?全长除以间长度。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植树问题中的哪些知识?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要栽的情况,还有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等植树问题,植树中的学问可多了。在这些情况中,植树棵数与间隔数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迎接下节课的学习吧。

评析

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17页内容是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主要教学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中周老师设计了“形成猜想——化繁为简——合作交流——发现规律——梳理方法——应用规律”的教学流程,意在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建立数学模型——应用”这一过程。以下几个方面周老师做法值得借鉴。

首先,重情境创设,让学生亲近数学。讲授新知时,利用猜谜语“手”导入,学生很感兴趣。在手指并拢、张开的活动中,引入“间隔”“间隔数”;感知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并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间隔,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数学本质,从而提炼出“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洋溢数学信息。

其次,重自主探索,让学生体验数学。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就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根拐杖。在突破本课重点部分,周老师用课件演示“一棵一棵地种”,使学生认识到:一棵一棵地种,一直种到100米太麻烦、太浪费时间。就此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让学生自主选择短距离的路程,动手画线段图、完成表格,寻找规律。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经历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的全过程,很快地找到了“间隔数”与“全长和间距”之间的关系、“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实践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最后,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植树问题的模型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建模的意义,周老师出示了生活中的一些植树问题。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出发,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更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

植树节活动方案 篇9

1、了解绿树植树对环境和生活的作用。

2、明白3月12是植树节,并在教师的帮忙下种植花草。

活动重点:明白3月12是植树节,并在教师的帮忙下种植花草。

活动难点:了解绿树植树对环境和生活的作用。

活动准备:请幼儿收集有关树的资料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教师:我们呼吸的是什么呀,对是空气,你们明白空气是从那里来的吗对是从大树上散发出来的,所以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树木,春天的时候也要植树。有一个专门植树的日子,你们明白是那天吗

教师小结:因为此刻是春天,春天适合植树,所以大家把3月12日,指定为植树节。

2、欣赏儿歌《留住小鸟》。

大树不可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还是小动物的好朋友,用什么方法才能留住小动物呢小猫和小狗用什么方法想留住小鸟为什么没有留住小鸟小兔子用什么样的方法留住了小鸟为什么留住了小鸟呢小鸟为什么喜欢树呢

二、教师分享和谈论有关植树节的资料。

1、教师给幼儿介绍有关植树节的来历、日期,并请幼儿讨论一同说一说有关树的作用。(丰富幼儿的知识,了解植树节的来历以及意义。)

2、教师带领幼儿一齐讨论有关于保护树木的方法。

三、教师让幼儿以植树为主题,分组绘画。

1、教师请一组幼儿讨论的保护树木的方法,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教师请另一组的幼儿进行设计有关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

四、幼儿在教师的帮忙下,了解种植花草的步骤。

1、教师:小朋友,你们明白种花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吗

2、教师请幼儿思考后回答。

3、教师小结:我们种花的时候,我们要先把土放进花盘里,挖一个洞,然后再把种子撒下去,再用土盖起来,最终给种子浇点水就能够啦。然后每一天都要给种子浇水,吸收阳光和水分,这样就能够促进种子的生长,让它能够更快的发芽等。

社区植树节活动方案 篇10

宜春学院活动主题: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让我们城市多一份绿意。

2、活动地点:

半边山社区

3、活动时间安排:

3月12日上午10点左右

4、参加人员:

环保协会、经管青志协及半边山社区居民

5、活动流程

1、首先由我协会外联部与经管青志协联系及讨论下此次活动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

2、所有参加人员于3月12日上午9点在理工楼前集合(务必要带好工作证、帽子)统一前行。

3、在植树地点将分成几组与当地居民一起挖坑、填土、扶树等一系列工作,并且将此次活动拍摄成照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11

[摘 要]“植树问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此教师要通过建立“植树问题”的模型帮助学生掌握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从而让学生感悟“化归”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植树问题 间隔 一一对应 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80

【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

【教学重点】运用一一对应,建立植树问题模型。

【教学难点】建模,“化归思想”的渗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自备画图用直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建模

1.图片:感知“间隔”

师(出示学校或广场树木、路灯、建筑等图片):熟悉吗?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这些景物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板书:间隔)

2.站队:认识“一一对应”

师:树和树之间、柱子和柱子之间、路灯和路灯之间有间隔,咱们同学站队的时候有没有间隔?谁愿意到前面来站一站?几个人?几个间隔?再来一个人,几个人几个间隔?再来一人,几个人几个间隔?你发现了什么?(生:人比间隔多1个)为什么呢?先不管这个同学,从前面看,一个同学一个间隔,一个同学一个间隔,一个同学一个间隔,怎么样?有规律吗?这种现象在数学上叫做“一一对应”(板书)。前面都是一一对应,最后一个是人,人数和间隔数相比怎么样?如果继续往后排,排到墙,没法站人了,几个人几个间隔?人与间隔怎么样?一一对应,相等了,是吗?这节课我们就应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来研究一些新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有趣的排队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间隔现象有新的认识,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二、探索规律,建立模型

1.猜测

师(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先猜一猜,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呢?

2.找规律

师:猜测毕竟是猜测,究竟哪一个结果正确呢?还需要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咱们能不能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摆一摆,或者画一画?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找一找这其中的规律,好吗?请大家用一一对应的眼光看一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3.展示交流,总结规律

师:哪个小组是用小棒摆的?先上来说一说。(板书:棵数 间隔数)还有不同的摆法吗?哪个小组用了画图的方法?还有不同的画法吗?除了画图,摆小棒,还有用其他方法的吗?通过各小组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棵数比间隔数多1)

4.优化方法

师:在刚才找规律的过程中,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同学研究了几根小棒,有的同学画了图。比较一下,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捷?为什么?如果画图的话,怎样画更简捷?以后我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也可以像今天这样,把大的变成小的,把多的变成少的,从简单的例子入手进行研究,这是一种常用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会了吗?

5.验证规律

师: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不是正确呢?一起来验证一下。用一条线段表示20米长的路,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分了四段,栽了几棵树呢?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多这一棵?

6.应用规律

师:这个规律能不能用到100米的小路上?哪个结果正确呢?谁来解释一下算式的含义?(强调100÷5的意义,即求出的是间隔数)

7.拓展与深化

师:如果是1000米的小路,能栽多少棵树?如果是10000米呢?都多一棵。这一棵是哪一棵?如果这一棵不栽,会是什么情况?想象一下。这时候棵数和间隔数怎么样?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如果另一头也不栽呢?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看来这里边还有很多的学问呢!

【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时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

三、拓展应用

1.路灯题: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装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2.垃圾箱问题:为净化环境,公园沿一条600米长的小路一侧设置垃圾箱,每隔30米放一个(路的一头不放),一共需要多少个垃圾箱?

师(总结课题):刚才大家说的都像植树问题,人们也把具有这一类特点的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类似于植树问题?公园里还有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再帮着解决解决。(出示课本118页例2)

【设计意图:推广到与植树问题相近的一些问题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如垃圾箱、路灯等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从而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四、回顾小结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收获?

上一篇:大班体育活动教案《曲线跑》及教学反思下一篇: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读后感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