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研修反思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的研修反思(精选11篇)

我的研修反思 篇1

我认为校本研修是一很好的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一位教师都是主角。过去我们常常在绕开实际或真实的问题“空谈”,而现在追求的是坦露真实问题,探究问题。

研修是在成长在自我,研修在关键的还是要给自己定位准确,新教师、青年教师与经验教师、骨干教师各有自己的发展需要,所谓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目标。如果没有自己目标的研修,那么我认为就会生活会在平庸里萦绕,浪费时间。有趣的是,我们会常常在他人那时得到更多的启示,甚至顿开茅塞、醍醐灌顶,所以,倾听其他学科、其他领域乃至教育外生活中的话语,你都能从教育人走向社会人,今天做教师,“志当高远”,那么就要有“见贤思齐”的心智。这是教师人文精神需要挣脱“相倾、相轻”的陋习。即使教育人,也各有分工侧重,贵在能够在相伴相随中“为我所用”。对于社会或教师的境界,我们要有一颗理解心;但对于自己的成长必须要有一颗上进心,与名优为伍,与智者攀谈,与自我对话,则是“走向成熟、走向优秀”的必由之路。从此,从教师走向智者!

研修始于教师,但着力点还是要落在学生,研修学生喜欢的课堂、喜欢的教育,学生参与程度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取决于三个方面:

1、是否在参与中体会到快乐;

2、教师是否经常鼓励学生;

3、同学是否支持。

另外老师评价的语言值得我们关注:

1、评价语言发挥了判断功能。是理解到位还是不到位,教师明确告知学生;

2、评价语言起到指导作用;

3、教师评价的语言具有激励性。

课堂里,老师要不断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只有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参与的情绪越来越高,才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同时方法也很重要。

我的研修反思 篇2

在本次学习中, 魏书生老师诙谐与风趣的讲座和他全新的教育理念给我很大的启发, 我也对自己所接的班尝试着进行改革。本期刚接到一个新班, 由于不了解学生, 我给每个孩子设计了一张小卡片, 让他们按要求填上自己的姓名、姓别、出生日期、父母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兴趣、爱好、最好的朋友等基本信息, 另外还让他们写上自己担任过什么班干部、的是否是留守儿童、是否是贫困家庭等特殊备注。很快我就有了一份学生的完整信息表, 有了这份表, 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了了解。给我后来的班主任各项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收集好每个学生的信息后, 我把这些卡片插到一个盒子里, 放在讲桌上, 每次活动或上课时, 任意抽取其中的卡片让中奖的学生起来回答。如果答不上的, 就要进行处罚。处罚的方式我模仿魏书生老师, 让学生自己唱一首歌或者背一首诗、讲个故事什么的, 等等不一。有一次抽到了陈施羽同学, 他没答上问题, 按规定该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要他朗读一段 (早就听说他朗读得不错) 。可是当他一站起来, 脸一下子就红到了脖子根, 大家都以期待的目光看着他, 没想到他张开嘴试了好几次, 都没有发出声来, 看着他那滑稽的模样, 同学们一个个笑得前俯后仰。

我走过去, 用手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 说:“别紧张, 深吸一口气, 放松再试试, ”他照着这个方法, 果然读出来了。课后来他问我, 我是怎么知道这的好方法的, 我笑着告诉他, 多学就知道了, 你也一样。同时我也告诉他, 上课一定要专心。从那以后, 我注意看到,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他的目光是那样专注。这样一来, 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也得到了提高, 同时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为了让民主与科学也走进我的班级, 启发学生自我管理, 我让学生自行设计了一个自我评价表。表内以学月为单位, 分别有自已每天的表现, 如:举手的次数、发言次数、每天的作业完成情况、校服、领巾和校牌的佩带、成绩、纪律、清洁等各方面的记载, 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多分几项。

“一个人能做好的事, 千万别让两个人去做”这句话让我眼前一亮, 以前学生的管理, 不是不到位, 而是管的人太多, 分工不明确, 出现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我罗列出班上需要做的事, 我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能力, 自行认购班上的一件事来做, 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 想办法把这件事做到最好。

这样一来, 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主人翁意识增强了, 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有几个班干部还建议把有的工作分得更细, 比老师想得更周到。我不由感叹, 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呀, 学生的能力也是不可忽略的。于是, 我放手让学生管理班级, 我做幕后指挥, 学生不能解决好的事, 再找我商议。这样一来, 班上每天的日常工作, 不用我说, 都井井有条地进行着。和以前的纷繁复杂的班主任工作相比, 有效地节约了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起到了事半功倍作用, 我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效教学工作中去。

远程研修中的学习与反思 篇3

重视写字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并减少了写字量,再一次强调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对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就应当好好地重视写字教学。

几年前,因为工作的需要,笔者从初中部调到小学部任教语文课程,在翻阅近几年的小学语文测试卷时,发现试题中没有了以往汉字笔顺、笔画的考核内容。老师们说新课标对此要求的不像以前那么严格了,所以教学中也不那么重视了,考试时也不考了。写字教学进而也就成了摆形式、走过场。后来任教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时,发现为数不少的学生把“口”写成了“D”,写“米”先写“木”,“木字旁”还是写成“木”,原本那么漂亮的汉字在学生手里成了四不像,真的觉得不该这样啊!汉字多美啊,文字的运用,首先就是得写好,字写不好,人家怎样读文章,体会感情呢?诚然,现在是电脑时代,可能好多人都认为可以用打字来代替写字,试想一下,学习、工作中真的不需要书写了吗?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落实写字教学目标、提高写字质量。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必须认真审视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理念,使识字教学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从而促进识字与写字教学实践探索的不断发展。从汉字的构造来看,有“六书”之说:象形、会意、指事、转注、假借和形声。其中,形声字占汉字的90%以上,然后是象形和会意。对于象形文字,可以借助图画让学生去认识,如“月”“舟”等;会意字可以用几个象形文字“加一加”方法引导学生记忆,如“明”“休”“采”等;对于形声字,要通过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运用加、减、换等方法来识记。

在识字教学中,笔者除了运用汉字“六书”这六种造字方法来指导学生识记之外,还经常用猜字谜的方法提高学生识字、记字的兴趣,如“正月缺初一”打一字(肯);“一个半月(或半个月、四十五天)”打一字(胖);再如“一个王大夫,身穿白大褂,坐在石头上”(碧),“两棵大树,枝枝杈杈,一只大手,把它来抓”(攀)。还经常在学习生字的时候,让学生们自己来编字谜,以此来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如辨识形似字“澡、操,躁、燥”就编出了这样的顺口溜:有水可以洗澡,伸手能够做操;人急躁了会跺脚,柴干燥了会着火。再如,学习“柴、烟”等字时,笔者会让学生记住一幅组字对子: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此外,还严格训练学生良好的书写姿势;严格要求笔画、笔顺的规范等。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水平,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法,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逐步培养起来的,这需要家长、老师等不断地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阅读环境,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老师,就要时常鼓励学生,发现学生学习中认字、写字、朗读、阅读、写作等每一个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并引导其他同学产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不是一天培养出来的,家庭和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家长和老师都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尤其是边缘的农村普通小学,由于家庭和学校存书有限,学生能读的课外书不多。有一次,笔者给二年级学生上课,学完《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之后,问同学们还读过哪些寓言故事。有的同学讲得惟妙惟肖,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笔者及时地表扬了发言的同学:“哎呀!老师真没想到,你们读了这么多课外寓言故事,讲得又这么好,你是在哪里读到的?”有的同学高兴地说是“自己过生日时妈妈送了《寓言故事》作礼物”;有的说“过年时,爸爸给买了本《安徒生童话》”……笔者发现,其他同学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就趁热打铁:“这几个同学之所以能讲出这么好的故事,就在于他们读的书多,大家过生日或者想要零花钱的时候,是不是也跟爸妈要本好书来读呢,是不也想在下次班级故事会上大展身手呢?”这样就慢慢地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利用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经过一系列的课外书阅读、信息资料的查阅、历史博物馆的参观后,在班级内开展阅读竞赛、阅读之星评选、读后感好作品评选展示,在学生的作品当中清晰可见学生们写作的进步、掌握素材方法的积累、绘画与文体巧妙和谐的结合。学生的自觉学习胜过教师的百般讲解。教师有目的地设计巧妙语言,利用教学文本引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既巩固了学生的课内知识,又丰富了学生的阅历。

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 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变换方法阅读,并从阅读中养成眼到、口到、心到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点、画、记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形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做到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求解,逐渐养成初读——细读——深读——熟读的好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作者的思路、写作方法和课文中心,借鉴写作技巧,还可以指导学生速读——回读——精读——背诵。

教师为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 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既要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又得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投学生所好,指导其学习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笔者每教一级学生,都会先引导学生写好观察笔记。如春天来了,会组织学生到校园去寻找春天,带领学生观察花坛、观察花草树木,让学生说出他们看到的、摸到的、闻到的甚至是尝到的,再由此联想、想象这些花草树木到了夏天、秋天、冬天又会怎样?然后加以指导,让他们回教室写下来,再交流、补充成文。再比如,会让学生观察笔者,让学生猜老师的年龄、估计身高,说出胖瘦,以及其它外貌特点,然后写在他们的观察笔记上;又或者让学生说说在他们眼中,老师有什么性格特点,哪件事情能表现出来。观察同学也是这样,对同学观察细致、描叙到位、用词恰当的都及时表扬,慢慢培养他们的兴趣。观察景物和人物,当然老师要指导观察的方法。对于叙事文章,要让学生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里面有哪些人物,事情的起因、过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从中有什么收获或感受。这样步步引导,学生会观察了,爱观察了,慢慢会养成自觉观察、自觉写笔记的习惯。再加上课内阅读的指导,课外阅读的拓展积累,学生的习作会越来越好。endprint

平日笔者除了带领学生一起观察自然景物,指导观察和写作的方法,还让学生观察老师和同学,把他们的外貌、性格(通过某件事)表现出来。此外,亲人的照片、宠物的图片等让大家在课堂上小组交流……这样大家既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又可以避免编造、抄袭现象的发生,学生觉得写作文就像说话一样容易。

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

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学习为本。除了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提升人格品质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努力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向教师专业化道路迈进。

阅读是最好的精神食粮,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要想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就必须广泛阅读。教师专业阅读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层面:其一,把阅读中外文化经典作为自己的精神旅行,以提升教师作为“文化人”的人文素养。如阅读《论语》《老子》《学记》等经典,阅读《红楼梦》等四大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逊漂流记》等外国大作,汲取中外文化思想的精华,并将其内化为日常实践过程中的教育智慧。其二,把中外教育名著当作精神大餐中的甜点,夯实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根基。如阅读《教育学》《心理学》,阅读陶行知、魏书生等近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教学理论,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用这些理论将自己的实践连接起来,建构自己成功的教育教学实践大厦。其三,把阅读专业领域内的代表作作为主餐,推动教师作为“某学科专职教师”的专业化可持续发展。如阅读学习《新课程标准》、学科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本学科最近的教育教学论文、著作等。在阅读过程中应该从最重要的,自己最喜欢的又能看得到的一本书、一个作者的书、一个学派的论著读起。把握一种教育教学理论后,再广泛阅读,集思广益。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科学性、可行性。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汲取精华,做好札记,将别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结合,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更新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和策略。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专业培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捷径,有助于向专家型教师迈进。那么,教师们应该如何参加教育科研呢?

一是积极参加本校教研活动,向同事学习。如参加集体备课能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在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个人教学案将更加实用有效,往往会形成精品详案,也会不断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又如,通过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到再重新修改教学案再上课,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会受益匪浅,最终使学校整个教师队伍的水平呈螺旋式上升;再如,通过教育叙事研究、交流,教师可以提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经验,写成论文或经验材料,促使自己不断地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提升。

二是积极参加教师专业培训。如青岛市组织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扶助计划项目,在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上取得了明显效果;又如,莱西市组织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年”系列培训活动,注重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引导教师积极学习教育心理学和学生学习策略,对加强班风、学风和学生队伍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受到了可喜的效果,提升了班主任的组织管理能力,推动了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积极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试验、总结工作。在学校规模小、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中心小学申报的相关课题,申请成为其中的一个实验班,通过参加课题实验研究或网上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

结束语

研修反思日志 篇4

通过这次的国培培训,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发生着变化,促使不断反思自己,同时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在这次研修过程中,解决了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已。

我积极投身网络研修的学习当中,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网络学习培训,自觉参加讨论,自觉上交作业。通过研修,使我更熟练了课堂教学设计的新方法、新思路;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及课改给教师提出的高要求;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我细心琢磨每一节的课程资源,对语文几大版块的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如:阅读教学不能很好落实读的问题,作文教学中轻真情实感表达的问题。对做怎样一个教师有更深刻的感悟:如何做有魅力的语文教师?如何做反思型的语文教师?如何做研究型的语文教师?所以这次学习是我人生历程中一段含义深刻的文化旅程,也是生命与智慧绽放的过程。我通过课程作业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将启动的教学改革;通过网上探讨寻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鸣。没有震动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语文教学与教研工作不得不重新审视和重新思考。

研修总结与反思 篇5

我是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经过这次研修,我深深的感觉到: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要有渊博的学识,这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通过学习,收获的确不小,同时也给自己的教学带来很多新思考,下面就对本次培训学习总结如下:

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如:解决问题教学,如何创设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如:在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的0的数都得0时,运用唐僧师徒四人分西瓜的课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牢固的掌握了以上结论。课堂练习不是对所学新知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兴趣。我要用练习设计的艺术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有锻炼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习了排列组合,我设计“小鸡吃米”的故事情节,学生在笑声中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学习了概率.我设计了在多项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的环节,培养了学生全面地看问题,加强了思维深刻性和敏捷性训练。另外我在数学课上,注意让学生学会将与本节课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联系起来,让他们知道数学不是没用的,而是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的,进而使他们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讲到认识图形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时找找自己周围存在着哪些图形,看看自己的课本、桌椅都是什么形状,想想自己家里的日常用品、上学路上见过的建筑物都是什么形状。这样,不仅可以让

学生熟练地掌握住这些图形,还可以让他们知道这些图形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学习,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研修学习,我认为要想驾驭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要有渊博的学识,这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要以这次远程研修培训为契机,继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利用各种形式广泛收集课程资源信息,认真向课程专家团队和同行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以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加强教学反思,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听课教师的评课建议,及时修改、补充、调整、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

网络研修反思总结 篇6

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通过各位专家的指导及自己的实践、反思,感觉收获多,现将一个多月来的感受反思总结如下:

一、开阔了眼界

在农村初中,虽然几年前办公室也装备了电脑、教室装备了电子白板,但有由于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加上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自己在学校接触及使用得最多的就是Word、Excel、Powerpoint、WPS等这几类软件。通过本次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见识到了还有这么多的信息技术能应用到教学方面,也学习到了很多教学软件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和技巧,提高了效率。比如以前常用的PPT、WORD、EXCEL软件,也在本次培训中学到了很多技巧。一些没有常用的教学软件,如Moodle、Hot potatoes、录屏工具(喀秋莎)、手绘板、photo story、美图秀秀、光影魔术手等软件,经过本次培训后,自己下载来进行了操作,又为自己的教学增加了很多的教学手段,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

二、更新了观念

通过学习,让我认识到: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大大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运用学习评价工具还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利用网络技术还可能进行校本研修、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编辑制作网络试题、课例研讨等,我认为,信息技术的确是给我们的教学上带来了无穷的好趣和乐趣。

三、提高了教学能力

首先通过学习的的网络搜索技巧,提高了搜索的速度和准确度,获取的信息量大大增加,提高了效率。其次,掌握了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使用技巧,使得在实际操作中更加得心应手。第三,学会了图形和音频、视频处理的一些方法,便于更好地服务教学工作。第四,学会了制作微课,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些重点知识点的教学问题。第五,初步学会了一些新的教学软件,方便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第六,学会了使用网络评价工具及网络研修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认识到了交流的重要性

本次学习,可以学习到同学们上传的各种教学资料,给自己的教学提供了很多参考,也学到了很多经验,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学无止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学习,随时关注同学们以及学习的平台资料的更新,充实自己。

五、今后工作思路

一是加强学习,熟练掌握更多的网络信息技术,服务好教学工作。

二是学以致用,争取更好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

三是随时关注教学技术的新方向、新动态,与时俱进。

四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

我的研修反思 篇7

一、管理反思, 为实施“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课题定出了新路

通过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反思, 大家认为, 学校对原有的教学研究活动的实施和管理有以下三个不足:一是在研究内容上存在单向突破和指令性研究的局限性, 难以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难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性、能动性, 对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甚微;二是在研究形式上存在单一性的优质课、示范课、交流展示课等, 容易忽视教研个性基础而产生部分教师好高骛远、盲目模仿、为教研而教研的教研误区;三是教研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 存在少数人有限的研究, 多数人被动接受的局面, 难以促使教师专业素质的全员提升。

因此, 学校开展“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研究课题绝不能走老路, 应把“自修—反思”式模式根植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帮助他们解决急需的教育教学问题, 让每位教师都有一个在学校立项的研究子课题 (即教师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 实施“课题 (目标) 与教师捆绑, 让课题 (目标) 助推教师自修、反思、成长”的研究管理策略, 并把组织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在首要的位置。

二、教师反思, 专业素质在“自修—反思”中渐进式发展

(一) 组织教师进行有序且有效的反思, 确保教师科学地制定出个人成长的阶段性目标 (即研究的子课题)

首先是学校组织教研组长、教研组长再组织教师通过自下而上的反思提出自身当前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 形成多个子课题 (即阶段性目标) ;接着由教研组在与当前学科 (或部门) 在研课题进行整合的基础上, 确定教师个人的子课题 (其取舍以小而实且与学校现阶段的工作相一致、急需解决为原则) ;然后教研组将子课题反馈给教师个人, 由教师本人向学校教科室进行立项申报, 经审核准予立项者便由教科室下发《立项通知书》;最后学校把所有教师立项的子课题汇总、提升后形成总课题。

我们强调:教师在选择课题时, 自己的子课题 (目标) 不在于大, 而在于小, 不在于深, 而在于实, 不在于宽泛, 而在于具体, 一定要是从自己的教学中、头脑中生长出来的问题, 一定要是经过充分反思而来。并且, 学校每学期初组织人员对教师确定的课题进行逐一审核, 对大而空的课题进行了修改, 学期末对教师在研课题进行一次再审视、再论证, 并对原有课题进行取舍, 对已经不再适合该年段、该教师研究的课题进行及时的调整。

(二) 学校为教师搭建稳定的研究和展示平台, 保障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1.坚持了一期一次的校级“磨课”活动, 以“实践—反思—学习—再实践”的方式推进课题研究前行。

从2006 年春季学期至今, 学校坚持了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全员参与的“磨课”活动。例如:组织“汇报课”“常态课”“代表课”“子课题研究结题课”等。许多教师的子课题结题课就是在这一活动中完成的。同时, 教师坚持把“同课研究”作为每次“磨课”活动中最主要的研究形式之一。所谓同课研究, 就是指就同一教学内容安排同学科的多位教师先后上、上后评、评后再上的一种研究形式。经过三学期的实践, 我们以“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方式把“同课研究”的组织形式发展为多人同课异构 (异教) 、个体同课异构 (异教) 和名师课例异教等三种形式。实践证明, 这种形式对改变教师的心智模式、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和研究能力效果极为明显。

2.坚持办好一期一刊, 把握“三低”“三平等”原则, 体现研究中的人文关怀

“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自开题到现在, 学校坚持办好自己的校刊, 即《茅坪小学校本教研信息》, 同时为教师建立起自己的《个人成长档案》 (其中包括《教师成长报告册》等) , 并始终以“三平等”“三低”的原则来体现校本研究中的人文关怀。“三平等”是指教师在参与研究活动中的机遇、过程、结果平等, “三低”是指物化成果的“三低”, 即低起步、低展示、低评价。我们制定了校级教研成果评比办法, 每半年或一年评比奖励一次, 既有综合奖励, 也有单项奖励。

三、有力调控, 使“自修—反思研修模式”课题有序开展

回顾“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课题在我们学校的开展, 我们也历经了培训老师、统一思想, 健全机构、领导督办, 建规立章、完善制度等三个环节。

1.培训老师, 统一认识。开题之初, 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课题研究培训会, 学习课题理论、讲其重要意义、熟悉操作要领, 明白相关要求。

2.健全机构, 加强领导。一是建立领导网络。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网络。二是建立业务网络。学校成立了中心管理组、学科指导组、同伴互助组。

音乐研修总结反思 篇8

陈鑫

2012年暑期教师研修工作即将落下帷幕,回首几天的培训,收获很多,感触很多,回首培训期间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有同行教师专业、新颖的观点,有多年一线教学的经验积累,大家同心同德开诚布公毫无保留地拿来与同行交流,这样务实坦诚的态度让我们感动。炎炎夏日,大家兴趣盎然、投入其中,收获太多,为我们平淡的暑期生活增添了灵魂的洗礼,大家能够在这样一个平台上,相互交流,或者与专家学者直接交流,我们感到的是他们强大的人格魅力、高深的专业理论。这一切让我感到自己很惭愧。

培训第一天我报着应付的态度,达到合格就可以了,但是后来我通过在网上看到其它教师的文章、作业,特别是新颖的观点后,我的观点改变了,很多优秀的同行教师对研修工作有着正确的认识,有着正确的态度,并付诸于认认真真的作业上,作业文章中的观点体现了多年的教学经验是多年心血凝聚的结果,学习态度的一丝不苟、见解的深刻独到、沟通的真诚和无私奉献。这一切让我感到惭愧。的确这次培训不是走了形式,而是有丰富的内容,只要我们是学习的有心人,我们就会有收获,感受如何完全靠我们自己的觉悟,自己的悟性,特别取决于自己的态度。

我们必须打造终身学习的理念,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过去我只注重自己水平的提升,特别是专业技能的提升,没有关注过我们服务的对象学生,正是因为培训,让我认识到今后我要心中有学生,把研究学生当作今后工作的重点,通过换位思考,将学生的意愿、学情特点多做分析,多尽心,引领学生的兴趣向正确的方向迁移拓展,为学生增强自信、体验成功,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是智者给我们的训诫。身入宝山,空手而归,这是愚者可怜的悲叹。对刚刚过去的远程研修做进一

步的审视和反思,我们会有很多的感悟,需要我们对远程研修的意义做进一步的再认识:

一、远程研修是我们学习的机会,就看你想不想挖宝,识不识路。利用假期进行远程研修是现在以至今后一段时期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自上而下花大力气抓好这项工作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二、学会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要以为上面出台的措施都是与自己为难。静下心来观看视频、开展研讨、撰写评论,可以更好地开阔视野,激发思维,借他山之石,来攻己之玉;认真完成网上作业、发表自己的文章,阐明自己的观点;难得有时间真正坐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教学,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与大家共享,也得到别人的评点启发,就在这平易的过程中升华了自己;更何况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又见到了我们很多的老同学、老同事,开诚布公,相约进步,何乐不为?

三、校以师名,师假校显。学校要成为名校,必须有名师;同样的教师要成名,需借用学校给你提供的这个宽大舞台。名师从何来?——自己把握机会来彰显,“名师”网上来指点。这是万求难得的机会。更何况,研修成绩是计入“继续教育学分”的,估计将来有可能把这学分结合“研修情况”作为评优树先晋职的一项重要依据。

初中英语研修反思 篇9

因此,一个人掌握词汇的程度,直接影响他的语言交际能力。词汇教学的有效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想,就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词汇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英语词汇学习,切实提高学生词汇语用能力和大家谈谈个人的感悟。

一.避免只关注词汇识记,忽略语境教学。

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词汇教学要求后,领悟到:词汇的教学不仅仅是词汇识记问题,更重要的是词汇的运用。即能运用词汇理解表达不同功能、意义、态度等。实际上,这是英语词汇习得的最高和最根本的目标。传统的词汇教学更多是词汇的背诵记忆,较多地脱离语境,这很容易导致义务段学生语言学习兴趣的降低,并且学生缺乏词汇本质、深入理解,易造成汉式英语的思维形成。执教教师要走出一个误区:词汇量的大小并不一定决定英语水平的能力,并不一定和语言运用能力成正比。词汇的学习重要的是词汇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授学生词汇分类法,胜于教会单个词汇本身

科学合理地对词汇分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记忆和巩固、运用词汇,同时可以发展学生心智,培养他们思维能力。有不少学生反映,“单词学得越多越容易混淆”。基于这种教学现状,我们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归纳总结事物的规律。比如初中英语词汇classroom,blackboard,welcome,bathroom,altogether等,按合成记忆法来学习,就比较轻松。luck,lucky,luckily,engine,engineer,enginery等,以同根词方法归类比较方便。还有前缀后缀法等

三.视觉刺激学习词汇法

运用实物及图片主观视觉感受,结合句子进行单词教学。对于每个单元单词较为具体的一些单词,可借助实物、挂图、以及身势语等进行直观情景教学,使学生眼看实物、听到声音、口头拼读出来,做到音、形、义三者相结合,这样不仅使单词教学具体、生动、形象、而且能激发学生学单词的兴趣。语言的应用单位是句子,从教学法的角度看,整句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单词的意思和用法,能逐步学会流利自然的语音和语调。

四.听觉刺激学习词汇法

在词汇学习时,结合初中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教师可适当采用韵句、歌谣、歌曲等形式,选择学生真正喜欢、乐于记忆的内容和曲调,并且给予一个语境来帮助学生练习、记忆和运用词汇。

五.反复呈现学习词汇法

我的研修反思 篇10

一、目标规划, 引领专业发展

我们以团队文化为凝聚力, 确立了“育乐学进取的阳光少年, 塑睿智豁达的教师团队”的办学目标, 制定了《津洋口小学教师中长期发展规划》, 并推出了阶梯式的发展目标:形成了“合格教师—校骨干教师—镇骨干教师—县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的教师发展之路。让每一位教师根据自身起点和愿景制定五年发展规划, 建立了与发展目标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在启动规划之前, 我们利用校级校本研修时间, 观看了北师大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生活及专业发展》讲座, 校长以“良好生涯, 规划在先”为题进行了人生规划、职业规划的培训, 拟定了《津洋口小学教师个人发展五年规划表》, 然后引导教师认真思考, 慎重地对今后五年教师职业人生从25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划, 让每位教师的发展有了短期和长期目标。每年新调进的教师在第一个月内需补充制定规划, 鼓励老师们提前完成五年规划, 进入下一个新的五年规划实施。实践证明, 我们倡导的教师发展成效显著, 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一批学科骨干脱颖而出。规划的制定和落实, 让教师发展有目标, 有方向, 教师更是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品尝到了成功的乐趣, 享受到了职业的幸福。

二、多元培训, 适应发展需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社会、学校、学生、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教师自身发展的内需越来越强。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丰富了培训内容。

1.扎实推进远程培训。学校组织成立了远程非学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校长为组长, 副校长任副组长, 教导主任、中层干部、网管员、研修组长、年段组长等为成员, 加强网上培训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副校长负责组织教师开展网上学习, 并将学习情况与教师培训工作考核挂钩, 进一步落实了工作责任, 形成了分管校长抓学习规划、办公组长抓学习落实、研修组长抓学习解疑、教师自觉参与的学习自修格局。

2.骨干教师培训向深层次推进。在充分发挥骨干引领作用的同时, 积极抓住国家级骨干教师脱岗置换的培训机会, 先后派出3名教师前往华东师范大学、荆楚理工学院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学习培训, 与专家零距离接触, 观摩一线教师示范课, 为受训者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 带来了心智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

3.加强干部队伍培训。坚持一月一次的班子集体学习制度, 从学校自身实际出发, 力求学一次解决一个问题或困惑, 校长还每月向班子成员推荐一篇文章供自学。同时, 一名校长、一名教导主任、一名研修组长还分别参加了市县级组织的教育干部培训。通过组织培训, 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4.重视基本功培训。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一笔好字, 娴熟的现代技术操作技能, 一贯是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和期待。每日一练、每日一读、每人一机给教师练习基本功搭建了平台。师生同练笔, 共诵读的场景随处可见。

5.开展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培训。以《教师专业成长报告册》为抓手, 认真学习潘海燕教授及其团队关于“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论述, 将“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各环节具体化, 认真听、评课, 参加学科组研修, 开展自我反思, 每期完成4篇高质量的反思性论文和教育教学案例, 并作为教师成长记录整理成集。

6.读书交流, 提高自身素养。学校继续深化多年坚持的“读精品品名著”的读书活动, 并鼓励教师随机记下自己的读书心得。为确保教师读书效果, 做到了三落实:时间落实, 每周一课外活动为全体师生共同读书时间;书籍落实, 教师人手订阅一种学习资料, 学校为每个研修组、办公室订阅3种以上杂志, 图书室、电子期刊随时供教师阅览;交流落实, 每周四在读书频道中开辟了“教师读书的故事”专栏, 每次由一位教师向全校师生讲述自己读书的故事、收获, 深受师生喜爱。湖北省津洋口小学“三学苑教育网台”为教师搭建了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教师通过读书,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受益匪浅。老师们把学到的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教师的自身素质正不断地提升。

三、研修突破, 实现团队共赢

(一) 以优质资源为依托, 拓宽研修渠道

近年来, 我校通过不断尝试, 不断积累, 不断总结, 充分利用各种优质资源, 初步探索出以下研修形式, 并初具雏形, 初显成效。

1.专业引领下的探究式研修。理论指导下的业务研究才是有深度的研究。学校每年举行“走近名师”活动, 请或网上聆听知名特级教师和教育专家上示范课、做学术报告, 为教师解决观念层面的问题, 先后观看了钱志亮的讲座《有效课堂从哪儿来》, 窦桂梅的《做一名快乐的教师》和《为生命奠基》;通过请教研员进校, 深入研修组活动和课堂, 现场指导提供专业技术的援助, 为教师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通过成立课题实验研究组对草根课题或立项课题进行专题研究, 培养教师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本校专家、骨干教师的作用, 由他们定期在研修组内组织岗位自培、案例研讨或进行辅导讲座。

2.反思内省下的自主式研修。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研究和反思才能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强调校本教研中应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注重培养教师独立参与意识, 坚持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实践。

教后阶段反思, 要求教师在每节课后写出教后记, 对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审视过程与效果。

同行观察中反思, 广开听评课的渠道, 对同行教学分析与评议, 参照与比较, 学他人思自己, 以此促使自己进步。

培训与学习中反思。引导教师在培训或学习中养成一边学一边思的习惯, 形成对自己对教学工作的独立性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专家指导中反思。在接受专家的指导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改善教学行为, 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3.同伴互助下的合作式研修。我们提倡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张扬个性, 开放自己, 加强教师之间的研讨与切磋, 交流与协作, 彼此支持, 共享经验。

领导与教师间的研修———以定期反思、真诚对话为主要形式, 实现学习促管理, 管理促学习的良性互动。

教师与教师间的研修———以教学反思、课例交流、个案分析、研讨课、示范课、教学大赛等为主要载体, 实现教师间的横向交流、思维碰撞, 智慧再生、资源共享。

教师与学生间研修———以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出发点, 以“精心设计, 精心施工”为宗旨, 以课堂教学“精彩高效”为目标, 在课堂上师生间实现“互动+体验”的学习;课下构建多种形式的师生沟通的平台, 广开师生间沟通的渠道, 促进师生间的真诚交流, 让每位教师都感受到工作的美丽。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研修———利用家长学校课堂、家校联系薄、家访等形式来实现教师、家长之间的相互学习, 使工作更有效。

网络研修———现代网络, 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学校每个研修组实现了学科组资源共享, 既实现了办公现代化, 又实现了教师学习讨论的快捷化。

联谊研修———学校多年与周边学校对口帮扶, 派出骨干教师援教, 并定期组织开展学校管理、教学研修等交流活动, 平衡教育资源, 加强城乡学校联系。

4.集体智慧下的专题式研修。根据教学进度, 分学科按年级组有计划、集体化、专题化地开展备课、听课、评课、理论研讨等活动。首先, 在学期初制订相应计划, 确定开课教师、评课教师、研究专题, 以专题引领教师进行自主学习, 为下阶段的讨论作充分准备。其次, 通过备课组的说课活动, 由指定的教师对即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 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对教学目的、重难点及其处理方式、选择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设计等进行全面的阐述, 然后全组老师展开讨论, 各抒己见, 形成共识。第三, 组织教师对示范课、研讨课进行观摩, 召开主评与讨论相结合的评课会, 激发教师教学“反思”热情, 培养教师教学创新意识, 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最后, 围绕专题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学习。由各学科的名师或骨干教师提出富有创意的教学构想或理论框架, 引发全体组员进行讨论, 使教师在交流与合作中沟通情感, 锻炼能力, 提高理论修养。这种学习活动的特点是自主与协作相结合, 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实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5.动态研究下的课题式研修。课题研究能凸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我校以课题组为单位开展校本研修活动。近几年来, 我校语文组的省级课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市级英语课题《任务型教学研究》、数学课题《计算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都已经申报结题。省级语文课题《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提升研究》正在积极地研究之中。除此之外, 我校坚持开展“小课题”研究, 以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为出发点, 以教学案例和教育随笔为表现形式, 立足于教师自身的实际需要, 立足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 抓住“小而散”, 求得“大而实”, 积淀教师丰厚的课堂文化素养, 增强教师的理论思辨和实践反思能力, 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与自修反思相结合, 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改革, 助推自主生长。

(二) 以课堂为生长点, 深化研修内涵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 也是教育研究与教师成长发展的场所。

1.“自主约课”, 自我提升。我校首创的自主约课活动已经开展三年多, 不仅可以发挥团队协作、资源共享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教师勤于学习、乐于研究、善于反思、敢于创新的意识。开学初, 教导处对全体教师提出了“人人参与课堂细节打磨活动”的要求, 以“自主约课”的形式开展。每年的九月初, 是新调进教师的约课, 全体班子成员参加听评课活动, 接着一线教师掀起了轰轰烈烈自主约课的热潮, “学校监控、研修组备案、月末检查”的管理运行机制仅是制度而已, 潜心研修、自我提升已经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2.一人参赛, 全员受益。以“一课多研”的形式打磨教学细节的研修活动在我校可谓是风生水起。近年来, 我校有多个学科参加镇、县、市级教学比赛, 学校紧紧抓住机遇, 以研修组为单位共同打磨这些学科, 研修团队对这些课的“录、听、评、议、改”往往达10多次。在收获成功喜悦的同时, 更是组内全体教师教学技能的又一次提升和展示。

3.课堂回放, 反思促行。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真正达到课堂高效, 让每一位教师有一个审视自我的过程, 我们每期为老师录下一节课, 供自己反思比较, 找出课堂中的薄弱环节, 形成新的理念, 改进课堂教学。

4.敢于突破, 挑战自我。多年来我们先后采取上教师自主选题的课、上围绕课题研究的课, 同年级教师上同一内容的课, 同一教师上不同内容的课, 同一教师一课多研等。我们还推出上大家都认定最难上的课型的教学活动, 鼓励一批老师挑战自我, 突破自我。通过对这些课的研究、打磨, 一批教学能手脱颖而出。

(三) 以整体提升为宗旨, 实现团队共赢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花春满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一项全员的工作, 长期的工作, 我们在培养学科研修领军人物的同时, 更注重了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随着“自修反思”研修工作的深入开展, “博学之, 勤教之, 深研之”已成为全校教师共同追求的境界。在这种体系的浸润中, 我们也逐渐培养了一支研究型的教师团队。

1.研究型教师团队逐步形成。涌现出一批在省、市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目前, 我校有4名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 各级骨干教师18人, 各级骨干班主任3人。近50人次参加县级及以上层面的竞赛课、示范课、研究课, 其中1人获“中国好课堂”数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2.以校本研修为主导, 教育科研成果显著。多项课题已经顺利结题, 开发的校本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校本课程。撰写的多篇论文反思、案例在各级刊物发表或获奖。

研修教学反思 篇11

一、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们积极从事实践活动 , 不断获得知识 , 开阔眼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的推动力量, 利用“小故事”使历史课充满浓厚的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让历史源远流长。

在教学过程中,如照本宣科,只注重知识性而不注重趣味性,会枯燥无味,使学生厌学,影响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在历史课教学中,“小故事”能够使历史课充满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识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调动学生主动性,但也不是说所有的“小故事”都能起到如上所说的作用。历史课利用“小故事”要以教育目的为核心,根据教学的要求和教材实际需要进行有效地选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插入一段与所教内容有关的课外的历史小故事;一种是根据教材内容编制便于记忆的奇特的小故事。

二、上课需要技巧

例如,讲到开国大典这段历史时,我就和同学们过生日相类比。正

如同学们有自己的生日一样,共和国也有自己的生日,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己的生日。同学们过生日要唱《生日快乐》歌,我们升国旗要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过生日的时候,要请同学、朋友来聚会,而每逢国庆节就有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身着节日盛装,欢度国家的生日。让他们在对比中学习,不但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知识,较容易地理解开国大典,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组织有意义的课堂活动。

上一篇:我的青春在这里闪光下一篇:国外的消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