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木雕的少年(精选7篇)
发布时间:2017-5-19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瓯海区郭溪镇燎原小学 金三恋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并尽可能发掘来自学生、教师、社会的各种资源,扩展课程资源的范围,并以教科书为依托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篇教学设计针对教材的特点,设计了一定的语言场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关注了三维目标的整合,使得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积累、运用,同时收集整理了大量背景信息,以期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落实“爱是相互”的主题。[教学设想] 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通过事情的叙述,勾勒出一个纯朴而又美好的非洲少年形象,折射出爱是相互的主题,正因为中国人对非洲人的爱,所以让非洲少年把我们当朋友。课文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极尽能事反映了非洲木雕的美,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并学会运用。文章中两处少年和“我”的对话,也是反映全文主题的重点部分,需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中体会非洲少年的内心,感受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此外,三年级学生对于非洲了解甚少,它可以说是第一篇让学生了解非洲的文章,因此在课前需让学生了解有关背景,课时教师也要提供有关感性的资料才能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感悟。[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并积累“栩栩如生、琳琅满目、构思新奇、爱不释手”等四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继而让学生感受爱是相互的,正因为中国人对非洲人的爱,所以让非洲少年把我们当朋友。[教学重难点]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关于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非洲木雕、中国在70年代援赞的图片及《医疗队员到坦赞》、《友谊地久天长》的乐曲)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读〈〈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来了解课文的背景。[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卖、售”2个生字。理解并积累“栩栩如生、琳琅满目、构思新奇、爱不释手”等四字词语,从而体会“我”的遗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非洲的维多利亚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高120米,宽达1800米,在非洲赞比亚与津巴布韦的接壤处,瀑布落下时声如雷鸣,所以,当地居民称之为“莫西奥图尼亚”,意思是说“雷霆翻滚的云雾”。
(课件投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照片并播放瀑布的声音)
2、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这里景色壮观,游人如织。这里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3、教学“卖”。揭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难读处多读几次,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指名轮读课文,并及时正音。
3、这事发生在谁与谁之间的事?(板书:中国游客 非洲少年)文章讲了我们俩的一件什么事?出示:
“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 做纪念,但是,只好放弃。后来非洲少年。自由准备--指名说
三.紧扣“遗憾”研读第一板块1-6自然段
(一)出示第9自然段。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1、师:小朋友,这段话比较难读,里面有个长句子,你能读好它吗? 用指名读、齐读方式将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师:发现了吗?“遗憾”在这段里出现了几次(两次),一次是--少年遗憾,一次是--“我”遗憾。(板书: 遗憾)
(二)学习第一块1-6自然段:体会“我”为什么“遗憾”?
1、理解“遗憾”(1)什么叫“遗憾” ?
(2)联系学生平时生活说说:你有过遗憾的经历吗?师生互谈遗憾的经历。
2、体会“我”为什么会遗憾?
(直接从这句中可以找到原因:因为我不能带走这件精美的工艺品)
3、请仔细读读课文的1-6自然段,拿出笔来找找划划,说说为什么我会那么遗憾,你从哪些词句里看出来了(具体原因)。
4、交流原因: 因为木雕小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令我爱不释手。我为自己不能买下它而遗憾。(1)理解“栩栩如生” ①指名读这个词
②师:听你的读,读得那么有感情,你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了吗? ③指读这句话。(2)理解“爱不释手”:
①“释”是放下的意思。整个词是说--②想象说话:看着自己这么喜欢的象墩,肯定是赞不绝口了,我会怎么说呢?(3)理解“琳琅满目”
①课文还有哪句话也形容了这些木雕?--“木雕各式各样,琳琅满目” ② “琳琅满目”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美好的东西非常多。③(播放课件)欣赏琳琅满目的木雕,师简介非洲木雕:
这就是木雕,木质的工艺品,来自非洲。木雕是非洲古老的艺术形式,因多数民族都没有文字,所以许多古老的神话都是靠木雕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这些木雕大多出自民间艺人之手,造型怪异,表情刻画生动,又被称为“非洲式照片”,各国人民都乐于收藏。
5、“闯关”填空,理解“我”遗憾的原因:
(1)出示“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等四字词语,并让学生朗读。
(2)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但是因为象墩(沉甸甸)的,我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只得放弃购买的念头,因此很(遗憾)。自由准备--指名说,师适时指导“沉甸甸”的“甸”字读音。
6、过渡:那非洲少年为什么遗憾呢?让我们下节课来学习。四.书写指导,作业巩固
1、书写“售”、“卖”:
引导学生发现“出售”的意思与“卖”相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售”书写时应注意的地方。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2、抄写文中四字词组。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会学其他12个生字。
2、继续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继而让学生感受爱是相互的,正因为中国人对非洲人的爱,所以让非洲少年把我们当朋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播放琳琅满目的非洲木雕,师:你能用“这些木雕有……有……有……”来夸夸这琳琅满目的木雕吗? 出示:(这些木雕有,有,有,真是琳琅满目。)引导学生用上“栩栩如生、构思新奇、爱不释手、各式各样”等四字词语来夸夸这些木雕。
2、就是这些琳琅满目的木雕,就是这栩栩如生的小象墩吸引了我,但是我又不能将其带回国,所以我很--遗憾。但少年为什么遗憾呢?让我们接着去学习课文。
二、紧扣“遗憾”研读第二板块7-15自然段:理解少年遗憾什么?
1、自由读读7-15自然段,用笔划出写少年言行的句子,体会少年遗憾什么?
2、交流第一次对话部分
(1)自己的木雕不能卖出去。(板书:不能出售)(2)师生对读,读出语气。(3)分角色表情朗读。
(4)非洲少年仅仅是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所以遗憾吗?还有别的答案吗?
3、研读第二次对话: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连连摆手……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1)他把中国人当成是朋友,因为朋友的遗憾而遗憾。(2)那天晚上,少年和“我”之间有一番怎样感人的对话呢? 师生对读:老师夸张地强调“你们是朋友”这句话。(3)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少年为什么会说中国话?为什么要“送”木雕,而不是“卖”?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景区游人如织,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成千上万的游客,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却特别喜欢中国人呢? ②补充资料,解疑:
同学们,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人曾大力援助非洲。(教师出示课件,打出相关图片或网页:①周总理访问非洲。②中国医生给非洲儿童治病。播放背景音乐《医疗队员到坦赞》。③坦赞铁路。)
周总理曾三次赴非,访问非洲十国;中国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特别是帮助他们修建了著名的坦赞铁路。
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是把坦、赞两国连结在一起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全长1860公里,全部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为了修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发运各种设备材料100万吨,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条件恶劣,有60几个中国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③课前,同学们有收集到有关资料吗,能交流一下吗?
此时,如果你就是那个卖木雕的少年,心情会怎样?
(4)你能通过自己的读让我们感受到非洲少年对中国游客的情谊吗?去读一读。通过朗读,体会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他不希望“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读出两处“我们是朋友”这个语句的理解。
(5)同学们,这一块沉甸甸的木雕难道仅仅是一块木雕吗?它还是什么? 出示:这木雕还是。
4、现在我和非洲少年还遗憾吗?(板书:不)
三、情境朗读,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一幅画面:夜晚宾馆外的小树林边,作者手捧木雕的剪影,《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轻轻响起。
师:就在这样一个晚风吹拂的夜晚,一个黑人少年送给我一个雕得栩栩如生的木雕,我捧着它,心中感慨万千……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轻声朗读10-15自然段。学生随着音乐轻声朗读。
2、师小结: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愿这美好的情景永驻我们心间。四.书写指导
1、学生自由地讨论“辨、堆、驮”三个字的书写。引导学生注意三个字的笔画。
2、自由书写,并及时评价。五.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卖 木雕的少年 朋友
中国游客 不遗憾 非洲少年 不能出 售
“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李汪赫公开课《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卖、售”2个生字。理解并积累“栩栩如生、琳琅满目、构思新奇、爱不释手”等四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继而让学生感受爱是相互的,正因为中国人对非洲人的爱,所以让非洲少年把我们当朋友。
【教学重难点】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非洲行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读〈〈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了解课文的背景;预习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非洲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2、教学“卖”。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朋友认真读读课文,读准课文的生字新词,碰到自己不会读的地方去请教拼音或同学和老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这事发生在谁与谁之间的事?(“我”与非洲少年之间的事)板书:中国游客
非洲少年
文章讲了我们俩的一件什么事?出示:
“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 做纪念,但是,只好放弃。后来非洲少年。
三.研读课文
(一)出示这段话。“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师:小朋友,这段话比较难读,这里有个长句子,你能读好它吗? 指名读——齐读
师:发现了吗?“遗憾”在这段里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少年遗憾,一次是——“我”遗憾。
(二)学习第一块1—6自然段:体会“我”为什么“遗憾”?
1、理解“遗憾”
什么叫“遗憾”(不称心,惋惜,可惜)
联系学生平时生活:你有过遗憾的经历吗?指名讲两三个。
师:老师也有遗憾的时候,那天咱们去温州乐园时,因为一时害怕,缺乏勇气,结果就没有去坐“翻天覆地”和“摩天轮”,后来听着别的同学 和老师描绘说上面有小鸟飞翔的感觉,羡慕极了,现在就很遗憾当时没有上去。
师:而这里的我为什么遗憾呢?
2、体会我为什么会遗憾?
(直接从这句中可以找到原因:因为我不能带走这件精美的工艺品)
3、请仔细读读课文的1~6自然段,拿出笔来找找划划,说说为什么我会那么遗憾,你从哪些词句里看出来了(具体原因)。
4、交流原因: 因为木雕小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令我爱不释手。我为自己不能买下它而遗憾。
预设一:沉甸甸的师适时教学“甸”字读音。
生读错时,师:要在一般情况下你是对的,可是这个字在ABB式的词语后面应该读成第一声。
师:既然沉甸甸的,就不要带嘛?谁能说得再具体点?(生找描写写木雕的句子)
(1)理解“栩栩如生”(板书: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A谁来读读这个词?(指名读两个)
B师:听你的读,读得那么有感情,我以为你懂了这个词的意思。说说你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那活泼生动的样子就像活的一样)——齐读 C.指名读这句话。师:谁能把这个句子读活了。
师:就因为它如构思新奇,栩栩如生,所以课文还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它——精美的工艺品。可看着这么精美的艺术品只能看去不能买回去,真是一种遗憾哪。(2)理解“爱不释手”:
A“释”是放下的意思。整个词是说——喜欢得舍不得放下。
B想象说话:看着自己这么喜欢的象墩,肯定是赞不绝口了,我会怎么说呢? 师评:我要表扬你,你真是个用词小专家,能现学现卖!
(3)理解“琳琅满目”
(板书
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A课文还有哪句话也形容了这些木雕?——“木雕各式各样,琳琅满目” B “琳琅满目”这个词你在哪里也听说过啊?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美好的东西非常多,让你的眼睛里全是它们。
C可是小朋友们,书上插图上也不就几个木雕而已,我们来数数,才六个,怎么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呢?
是啊,被如织的游人挡住了。(板书“游人如织”并理解)
还有什么样的呢?你能用“这些木雕有„„有„„有„„”来夸夸这琳琅满目的木雕吗?(出示:这些木雕有,有,有
,真是琳琅满目。)
(4)师:听了你们的介绍,我想说不仅这里的瀑布名不虚传,你们口中的非洲木雕也真是——名不虚传,值得我一买。(板书:名不虚传)
5、填空,理解我遗憾的原因: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闯关游戏,你可以用上老师黑板上的词,也可以用用书上其他的词,来说说我为什么遗憾)
(1)齐读词语
(2)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但是因为象墩(沉甸甸的),我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只得放弃购买的念头,因此很(遗憾)。
自由说——指名说2个。师:好,顺利闯关!祝贺你们!
(三)研读第二块7~15自然段:理解少年遗憾什么?
1、读读7~15自然段,用笔划出写少年的句子,想想少年遗憾什么?
2、交流第一次对话部分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1)预设:自己的木雕不能卖出去。教学生字“售”:“卖”这个词,课文中有个词与它意思相同,找找看。(板书:出售)。师讲清“售”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你从哪里读出来的?出示这段话。
(2)师生对读:谁想站起来读读少年的话?老师来读我的话。(诚恳地说该怎么说。猜测的话谁来试试。)读不好的话,师评:怎么像是哀求我啊?
读好的话,师评:你的语气充满了诚恳的味道。
师:对于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意见想提吗?
(3)分角色表情朗读。(谁想当一下黑人少年,“我”的话谁想读。看看你们最后能不能流露出遗憾的神情。)
(4)非洲少年仅仅是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所以遗憾吗?还有别的答案吗? 这位中国夫人这么喜欢这象墩,不能给中国人带回去真是个遗憾。
3、研读第二次对话: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少年连连摆手……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1)生找并说:他把中国人当成是朋友,因为朋友的遗憾而遗憾。(2)说说少年想什么办法弥补遗憾。[ 从流露遗憾到弥补遗憾 ]
因为我是中国人,少年不想我带着遗憾回国,所以大老远地跑到宾馆前——专门等我。因为我是中国人,少年不想我带着遗憾回国,所以带了一只只有拳头大小的象墩——等在晚风中。
(3)那天晚上,少年和“我”之间有一番怎样感人的对话。
分角色朗读:谁想站起来读读黑人少年的话,表达表达他的情意;谁想读读“我”的话,感动感动!
(4)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是啊,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景区游人如织,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成千上万的游客,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却特别喜欢中国人呢?想知道吗?
(屏幕出示一段简短的文字: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援建了坦赞铁路,坦赞铁路全长860公里,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帮助坦赞两国政府组织施工。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高峰时期在现场施工的中国员工队伍多达1.6万人,在工程修建及后来技术合作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就是黑人少年特别喜欢中国人的原因。友谊是双方的。中国建设者在坦桑尼亚播下的友谊的种子,在黑人少年的心中发芽开花了,开出了如此绚丽动人的花朵!
(5)你从哪些词里感受到非洲少年对中国游客的情谊,去读一读,圈一圈。通过对“只有拳头大小”、“送”、“连连摆手”、“不太标准”等词的体会,体会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他不希望“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A“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想我所想,忧我所忧。
师:是多大?(拳头)是啊,这个拳头大小的还仅仅是木雕吗?其实是少年那颗真诚的心哪!你来读读它!(指名读)
B“送”:是啊,这送来的是也不仅仅是象墩,而是——非洲人民的友谊 C“连连摆手”:之前那么诚恳地希望我买他的象墩,他很需要别人买他的木雕,可现在反而不要钱,这是矛盾的,可又是不矛盾的。D“不太标准”学习中国话,本身就是对中国的友好。
齐读这段话:一块木雕情系中非两国的友谊。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6)同学们,这一块沉甸甸的木雕难道仅仅是一块木雕吗?它还是什么?(非洲人民对我们中国人的友谊)出示:这木雕还是。
4、现在我和非洲少年还遗憾吗?板书:不 四.作业 1.写话
屏幕出示提示:那天晚上,“我”和宾馆里的各国游客,以及许多当地人都对这个黑人少年赞不绝口,大家纷纷夸起了这个黑人少年。人们会怎么夸他;你作为其中的一员,把你夸他的话写下来。你可以从黑人少年的外貌、心灵、所卖的木雕等几个方面去考虑。注意用词准确、句子通顺。
2、抄写文中四字词组。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与评析 上传: 万红琴
更新时间:2014-9-2 20:11:54
选点精准 品词析句 长文短教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7课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以情感为纽带,通过研词析句,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受少年对中国人的友谊,体会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并采用想象体验,读写结合等语文实践,推进对课文的体验与感悟,注重语文教学的情性,注重语文教学的感性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因课文较长,为了实现“长文短教”,特对本课教材内容进行了较为合理的取舍。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之后,抓关键句”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为突破口.进行研读,并以此辐射全文,引导学生感悟从少年的那些言行中,把中国人当作朋友.在研究文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想象补白、自由感悟,进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到过什么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今天,胡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走进神秘的非洲(播放非洲风光录像)请大家好好地感受一下非洲的秀丽风光和风土人情.【点评:非洲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陌生的地方,非洲风光录象的播放,让学生有了直观感受,对非洲有初步的了解,也拉近了与非洲黑人的距离,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为文本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1、欣赏完了非洲的美景,我想大家对非洲有一些了解吧.也拉近了与非洲黑人的距离.瞧,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正向我们走来.2、板书课题:卖木雕的少年(学生读题)
3、区分”卖”和”买”(师:”卖”和”买”是一对孪生兄弟,汉字妈妈为了让大家能较好地区分他们,特地给“卖”字戴了顶小帽子)
4、读了课题,大家知道些什么(这个少年是卖木雕的)
【点评:“卖”和“买”这两个字学生很容易混淆,老师用拟人话的讲解帮助学生进行区分。这样的设计富有童趣,提高了识记效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非洲的木雕和这位黑人少年吧.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借拼音多读几遍.2、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汇报课文内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梳理:课文讲的是”我”到非洲南部旅行时,本想买件木雕工艺品,但由于行李超重没买成.后来,卖木雕的少年特意送我一个拳头大的木雕,并坚决不收钱.三、体验瀑布、木雕的美
1、引读第一自然段内容
在去非洲南部之前,一位朋友告诉我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出示词卡),这个瀑布的名字真难读呀,谁能来读一读(指名学生读)并指导学生划节奏读准
2、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你们想欣赏一下吧(课件播放大瀑布景观)此时次刻,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大瀑布(十分壮观)如此雄伟壮观的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出示词卡)指导读准”传”字并理解”名不虚传的”意思..所以来这里的游客非常的多,这就叫”游人如织”(出示词卡)
3、是呀,莫西奥图尼亚名不虚传,木雕工艺品也世界有名.来,我们也来欣赏欣赏木雕吧.(课件出示)师简介木雕:木雕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他们大都出自非洲民间艺人之手,主要雕刻的是面具和动物,这些木雕刀法娴熟,表情生动,造型奇异,成为世界各地的人们乐于收藏的艺术品,被称为“非洲式的照片”。看了这些木雕,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木雕呢(学生汇报,教师边出示词语: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
4、理解词语“爱不释手”释字有几种意思如:
1、说明,解说。
2、放开,放下。
3、消散。(引导学生进行选择)爱不释手就是喜爱的舍不得放下.比如:妈妈送给我的喜养养与灰太狼的精美图片,我(爱不释手)。引导学生用词说话。
5、有句话说得好:“学以致用”既然学了这些词我们就来用一用吧。课件出示;填一填
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摊点里陈列的木雕(),()有猴子,有狮子……..。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6、同桌讨论,填词
7、全班交流,汇报.8、全班齐读,巩固积累。
【点评:在学生欣赏了瀑布的壮观,木雕的精美之后,顺势学习词语更能激发学生读词认词的兴趣。在此环节教师较好地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强化了词语的学习、积累和运用,照应了前面的学习与发展,夯实了语文基础,体现了学习渐进过程,激活了学生学习的灵性。】
雄伟壮观的大瀑布和栩栩如生的木雕工艺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文中那位卖雕的少年又会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请快速默读第五——十五自然段,并把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用笔划下来)
四、研读少年形象
1、师:同桌相互读一读划的句子,想一想少年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汇报点击课件相机出示句子:”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生齐读)
3、读了这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吗?(生:1.为什么不要钱? 2.游客与少年怎么一下子就成朋友了?)
4、师:问得好,咱们来了解一下中国与非洲的友谊吧!(出示资料教师深情介绍:新中国的第一位总理周总理曾三次访问非洲十国.,中国曾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特别是帮助他们修建了著名的坦赞铁路。为了修这条铁路,有64个中国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所以很久以前我国人民与非洲人民就建立了深厚的 友情。
5、所以少年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你又读出了什么?(生:中国人和非洲人早就是朋友,即使是来非洲旅游的游客,也是我们的朋友…..)
【点评:抓住“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这一句子为教学的切入点,加上背景资料的呈现能顺势将学生带进下面的文本研读之中,为学生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突破文中的难点做好了铺垫。】
6、师: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中国人曾经帮助过非洲,非洲人民深深地记在心里,就连十五六岁的少年也知道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友谊的种子在少年的心里发芽开花了,其实在少年其他言行和神情中,也能看出对中国人民的深深地情意。(学生汇报)
7、a、课件出示对话: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你买一个吧!”“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您是中国人吧?”那个少年望着我,猜测到。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1)自由读读,注意读出语气
(2)谁来读读少年的话?(少年希望生意做成,会怎样说呢?)引导学生读出猜测的语气.(3)当少年诚恳地问我要不要时,我却变得(语无伦次)了,什么叫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话说不下去),从哪里看出”我”话说不下去(省略号),为什么”我”会语无伦次?此时”我’的内心怎么样?(矛盾,犹豫)为什么?(课件出示: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怎么能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让我们带着犹豫的语气读读这段话.(4)是呀,自己爱不释手的木雕却因为超重而不能带走,这可真叫(遗憾)出示词卡.学生认读.(5)这时,少年的神情怎样?(眼里流露出一丝遗憾).读到这里老师不禁要问;来这里旅游的人非常多,向这位少年买木雕的肯定不少,生意能做成是好事,做不成也没关系.难道’我”放弃买木雕就感到遗憾吗?透过少年遗憾的神情,想想他的内心在想些什么?(学生自由表达;a,中国朋友难得来一次非洲却不能带走自己喜欢的木雕,真是太遗憾了.b,我能为中国朋友做些什么,让她不带着遗憾走……)
【点评:抓住少年的 “遗憾”引导学生想象补白既拓展了思维又发展了语言,能够真正走进少年心房。】
师小结:少年眼里流露出的不仅仅是一丝遗憾,更是对中国人的友好情意呀!难怪他会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出示句子引读)
b、面对这样一份遗憾,面对这样一份友情少年是怎样做的?在他的言行中又有什么让你感动的?(学生再读少年言行的句子,想一想哪个地方让你感动)交流
(1)出示句子:他听到谈话声,来到我们面前,原来是白天卖木雕的少年,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些什么?(少年专门在等我)“专门”可以换哪个词“特意”这说明什么?(少年可能等了我很久)。少年知道我住哪个宾馆吗?那他是怎样找到的?(可能在景区的宾馆一家一家问的)引导学生体会少年找我等我不容易,感受少年对“我”的友情。
是呀,少年如此用心良苦,真叫人感动。让我们带着感动的语气读一读吧。(2),出示段落:‘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
通过读,你又知道了什么?(送我小象墩,还不要钱)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只有拳头大小)“模”这个字是个多音字在此处读”mu”指导学生读准.子音。从这个“一模一样”中你体会到什么?(.a,少年可能在仓库里找了很久
b,或者这一整天少年都在雕这个小象墩。。。)是呀,所以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个沉甸甸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还在哪里出现过?出示两段话:a,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b,”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小象墩放到我手里(指导学生朗读)(3)引导学生体会两个“沉甸甸”的不同。第一次的沉甸甸是指象墩很重,不好携带。第二次的沉甸甸:,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谊!(教师激情引读,所以他才会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3)是啊,少年送给我的是友谊呀!让我们带着这种友谊再读读这短话吧。(齐读11—13自然段)
(4)读着读着,你明白了:黑人少年为什么笑了吗?(自由学生表达)(5)播放歌曲《我和你》升华情感,突出主题:我们是朋友!
【点评:次环节重在研读少年形象,教师简化了阅读教学中的繁琐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揣摸人物内心活动,想象补白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品读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遵循教学规律,引领学生挖掘教材得人文内涵,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提高了语文素养。】
五、总结全文,以情促写
1、当我回国后,把这个故事说给身边的小朋友们听,小朋友们对这个黑人小孩表现出的精神品质赞叹不已,你是其中一员,你听了之后有什么想告诉黑人小孩的吗?自己动手写一写
2、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满爱!【点评:学生在理解、体验情感的基础上与文本产生了共鸣。创设情境,读写结合,既能使学生沉淀语言又能使学生情感深化。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板书设计:(略)评析:
《卖木雕的少年》一文叙述了作者到非洲南部旅游是,本想买木雕,但由于行李超重未买成,后来卖木雕的少年特意送木雕的事。整篇课文洋溢着浓浓的国际友情,从少年一言一行中表现出对中国人友好的情义,着实令人感动。由于课文较长,如面面俱到既费时又费力。而胡老师却紧紧抓住中心句“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来提炼课堂目标,大胆取舍内容,做到长文短教,避免了烦琐的情节分析。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优化了教学效果,实现了语言和精神共同构建。
这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切入点找得准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个平等的对话过程中,用怎样的话题和方式开展对话,从什么地方开始对话,这就要老师找到切入点。胡老师抓住“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引导学生质疑(1、为什么不要钱?
2、为什么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当背景资料呈现是时,学生的疑云便抹开了为切入点。接下在研读少年的言行中,品味少年对中国人的友情。于是“少年的遗憾”、“专门的等候”、“一模一样的小象墩”、“沉甸甸的感受”这些本为难理解的情感片段,学生便能很快悟出情、领会义,较好地突破了难点,突出了重点,达到了长文短教,辐射全篇的教学效果。
二、语言训练做得实
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这篇课文语言朴实但蕴涵寓意。胡老师非常重视学生对相同语言进行咀嚼、推敲领悟其中内涵。如在引导学生感受“我”和少年不同的遗憾心情时,让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去体会,嚼出着两个遗憾的不同之处感受语言文字的巨大表现力。又如;在赏析大瀑布和木雕工艺品的片段,胡老师抓住“名不虚传”、“爱不释手”、“栩栩如生”等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意思,并进行积累运用。这样做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课程资源用得当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关资料的补充能大大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胡老师在这堂课较好地开发了课程资源,补充的资料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片段:
1、播放非洲风光录像,让学生对神秘的非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拉近了与非洲黑人的距离,亲近了文本。
2、中国支援非洲的背景资料,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好了铺垫。
一、搜集资料, 唤起阅读期待
三年级学生对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了解甚少, 文本故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也有一定距离。为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中国援建坦赞铁路、非洲木雕的有关资料, 并提出以下问题: (1)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位于非洲的那个国家? (2) 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二、初读课文, 把握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出自己的判断”。
1.通过默读、分组读、齐读、自由读多种形式读课文,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会认“尼、驮、构、栩、释、掏、豫、恳、憾、宾、标”等11个字, 借助课文插图、字典或联系上下文, 正确理解“游览、名不虚传、游人如织、琳琅满目、构思新奇、栩栩如生、清晰可辨”等词语的意思。着重指导书写“售、构、端、驮、辨、堆、模”等笔画较复杂的生字, 并进行“驮”与“犬”、“构”与“沟”、“辨”与“辩”、“堆”与“推”、“模”与“摸”等形近字的比较与辨识, 以防写错别字。
3.通过讨论,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少年赠送木雕”。从“卖木雕”到“赠木雕”, 初步体会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
三、细读课文, 感悟友谊
(一) 领略瀑布壮观景色。
学生读第1、2自然段, 思考问题: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在什么地方?美在何处? (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回答。作者以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等四字词语, 展现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景色壮观, 然而只是一带而过。)
(二) 感知少年的美好心灵。
1. 挑选木雕。阅读第2~6自然段, 读中思考:
(1) 哪些词语描写木雕工艺产品多? (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2) 找出描写卷鼻大耳象木雕坐凳形态的有关句子品读、欣赏。 (理解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3) 读一读写人 (坐凳主人) 外貌的句子。
(4) “我”是怎样欣赏木雕产品的?还想到一个什么为难的问题? (仔细观赏、爱不释手、犹豫、超重、沉甸甸。)
2. 放弃买木雕。阅读第6~9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
(1) “我”捧着象墩木雕, 爱不释手, 当正要掏钱购买时, “我”却犹豫了, “我”为什么犹豫?
(2) “我即将回国, 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 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呢?”这句话是描写人物的哪个方面? (人物的心理活动。)
(3) “爱不释手、犹豫、沉甸甸”三个词语刻画了“我”的什么心理活动? (矛盾的心理活动:象墩做得精美、好看, “我”爱不释手, 但是“我”犹豫了, 因为“我”带的行李已超重, 不能再带沉甸甸的象墩子上飞机回国了。) 这段话为下文少年赠送小象墩做了铺垫。
(4) 少年与“我”是怎样对话的?为什么少年猜测道:“您是中国人吧?” (少年猜测“我”是中国人, 为后文“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埋下了伏笔。)
(5) 找出描写“我”为不能带回精美工艺产品回国而感到遗憾的心理活动的句子琢磨、欣赏。 (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遗憾”是什么意思?请用“遗憾”说一句话。
3. 赠送木雕。阅读第10~15自然段, 思考问题:
(1) “我”晚饭后到宾馆外的小树林里散步时, 又看见白天卖木雕的少年。找出描写少年的句子品读。 (暮色中, 我忽然发现一堆隆起的岩石上, 坐着一位少年, 晚风吹拂着他的衣襟。看样子, 他是专门在等待我。)
(2) 找出“我”和少年对话的句子品读, 欣赏。
(3) 课件放大彩图, 引导学生观察、欣赏。
(4) 怎样理解“沉甸甸、一模一样、拳头大小”这三个词语。 (这三个词语说明小象墩的工艺制作精美与“我”在白天看到的产品一模一样, 其中最大的优点是小, 只有拳头大小, 所以少年说:“这个小, 可以带上飞机。”说明少年真心实意赠送“我”产品, 让“我”不感到遗憾。)
(5) 找出描写“我”高兴的句子读一读, 当“我”要付钱购买时, 少年是怎么说的?品读句子, 体会表达的情感。 (少年连连摆手, 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 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6) 找出描写“我”心情激动的词语。 (“高兴地喊”、“感动极了”。)
(7) 为什么少年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把你听到或从资料、网上查到的中非友好的事例讲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交流: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援助建设了坦赞铁路, 以后帮助非洲人民建设了非洲最大的体育馆, 还建设大桥、工厂、矿山等, 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无私援助是感人肺腑、深入人心的, 给非洲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连非洲少年都知道“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这篇故事写少年赠送“我”一个小象墩, 不仅体现了卖木雕少年的心灵美, 而且说明中非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
4. 课文运用了许多四个字的词
语或词组, 为巩固对词语的学习, 设计课堂练习:大瀑布真是_____。这里____, 景色十分_____。摊里陈列的木雕_____, ______。其中象墩______, 大象雕得_____, 我一看就______。
5. 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
(1) 想一想文章重点围绕什么写, 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
(2) 本文与课文《一面五星红旗》相比较, 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一面五星红旗》是通过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变化间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卖木雕的少年》则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直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四、拓展文本, 表露真情
1.布置学生将搜集的有关中非友谊的故事、资料或本文小故事讲给父母或邻居小朋友听。
师:刚才我们学的词语里,有一个词在一段话里出现了两次。谁来读读这段话?(大屏幕出示: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生读句子)
师:最后一个遗憾读得真好。这段话中有两个遗撼,一个是少年的遗憾,一个是——
生:“我”的遗憾。
【点评】“遗憾”是本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聚焦“遗憾”,以此为切入和展开点,感悟“我”和少年分别因何遗憾,追问和探求遗憾背后的意义所指,能融内容理解、主题揭示、语言品读等于一体。
师:那就先看看“我”到底因什么而遗憾,请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用笔圈画出“我”遗憾的原因是什么。(生读文圈画)
师:找到了吗?
生:“我”的遗憾是这个木雕很精致,但是自己的行李超重,所以遗憾。(大屏幕出示“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相关句子)
师: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我认为他遗憾的原因是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却不能带回去。(大屏幕出示:“坐凳”至“太象雕得栩栩如生”句段)
师:那么好的东西不能带回去。还有吗?
生:我还找到了,“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我从“仔细观赏、爱不释手”中看出他对这个象雕非常喜爱。(大屏幕出示该句子)
师:喜爱的东西带不回去——
生:所以他感到非常的遗憾。
师:就是啊,让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这些话,一起体会作者的遗憾。(师生合作读句子:生读“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爱不释手”等句,师多次接读“可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再反过来师生共读这些句子)
师:是啊,同学们,这真是遗憾哪!请你迅速从课文里找出相关词语完成填空,把“我”深感遗憾的原因说清楚。
【大屏幕出示: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但是因为我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只得放弃购买的念头,因此很()。】
(生找词,填空,交流)
【点评】理解“我”的遗憾,教者重在教给学生“联系t-1:文”“抓关键词体会”等阅读方法;而“画出句子”“说说原因”“合作朗读”“综合填空”等操作流程,更是扎实有效地训练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与表达。
师:同学们,“我”遗憾的原因学明白了吗?那少年为什么遗憾呢?
生:少年是因为“我”不能把工艺品带回国欣赏而遗憾。
师:哦,遗憾着“我”的遗憾。你说——
生:他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给“我”,而且也不能让“我”感到很欣慰。
师:同学们,我们来读读上面的话,和它连起来读。(师引导生多遍将“您是中国人吧?”和“少年和我的遗憾”句联系起来读)
师:少年的遗憾可能是因为——
生:因为我不能把这件工艺品带回中国而感到遗憾。
师:是啊,不能带回中国而感到遗憾,他的遗憾跟我是中国人有关系。老师把这句话换了一下,谁来读一读?(出示并指名读: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少年为我这个中国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师:你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一定有大大的问号,你想问——
生:为什么“我”这个中国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他会感到遗憾呢?
师:是啊,同学们,这是一个旅游胜地,有很多国家的人来旅游,为什么我这个中国人带不回去他就遗憾呢?知道吗?这和中非友好往来有关系。
(背景音乐起,图片展示,师讲述:我们中国曾派出一百多位农业专家到非洲去帮助他们种植新鲜的蔬菜,假如你现在就是那个卖木雕的少年,请跟我一起来回忆,也许你吃的蔬菜就是——中国的专家帮助指导栽种的(生说)。中国还曾经派出100多支医疗队到非洲去支援他们,你就是那个少年,你的家人、你的亲属,有可能也接受过中国——的救治(生说)。就是啊,中国政府还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一百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帮助修建了全长1860公里的坦赞铁路,甚至,中方有64人为这献出了生命……)
如果你就是那个卖木雕少年,你回忆起了中国人的种种情谊,你看到中国阿姨转身离去的背影,此时此刻,你的心里肯定久久不能平静。你会想些什么呢?
(生答略)
【点评】“少年的遗憾”背后蕴含的是中非友谊的深厚与珍贵,既是本文的主旨、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在。教学中,杨老师引导学生将“您是中国人吧”和“少年的遗憾”联系起来思考并质疑,又适时适切补充了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无私援助的背景资料,并引领学生转换角色、体验情感,很好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有力地推进了学生对少年的“遗憾”及对中非友谊的深入理解。
【总评】以上教学,至少有三大亮点值得我们借鉴:
1适当取舍。选准教学切入点。一篇课文,字词句篇,可以用来教学与训练的点很多,而课堂时间却是个常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教学的高效?教学切入点的巧妙选择就至关重要。本课教学中,杨老师紧扣“遗憾”,以“没有买下象墩,我为什么遗憾?少年又为什么遗憾”为探究话题,引领学生直奔重点,阅读文本,深究文本,并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质疑深思,由表入里,不仅读懂了我和少年遗憾的各自缘由所在,更深切地体会到了中非人民之间纯真而深厚的友谊。这样的教学切入点可谓切中肯綮,教学主线分明,重难点突出,且层层深入,达到“言简而意丰”的功效。
2课堂语文味浓,训练意识强。杨老师的课堂中,时时体现着教学生学语文、而非教课文内容的强烈意识,因而无论是讨论“我的遗憾”,还是探究“少年的遗憾”,教师的最终落脚点都不是仅仅在于让学生获得一个答案,而是借话题的探讨,在一步步走进课文主旨、体会文章情感的同时,训练了学生捕捉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思考、联系背景资料深究等阅读和表达的能力。
3课程资源为学所用,恰到好处。课堂教学中,课文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相关资料的拓展补充,背景音乐、图片的使用,教师的表情及语言,学生的学习差异等,都可以构成课程资源。关键在于课程资源如何整合与合理使用,使其发挥最佳效益。本片段教学中,针对学生提出“为什么我是中国人不能带回精美的工艺品少年就会特别遗憾”的质疑,老师及时补充相关资料,并辅以背景音乐、图片、直观的数据等,使学生突破了阅读障碍,丰富了对文本的理解,领悟了文章的主旨所在,真正做到了为学所用,恰到好处。
(本课教学实录由徐琴根据录音整理;教学片段由李勤节选)
一、激趣导入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所带出的词语或其它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4、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地运用。难点: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过程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去过哪里呢?
2、今天,老师就作为你们的导游,带你们去欣赏异国风光,你愿意吗?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3、欣赏完了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走进非洲的一位少年,我们一起来学习《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并指导学生“卖”字的书写,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从课文的题目中,我们知道课文讲的是谁?(少年)这位少年是做什么的?(卖木雕的)
2、同学们,课文中有一个字的意思和“卖”的意思是相同的,快点找一找,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生找出“售”字,师强调写法:右边是4横,而且长短不一致。
4、同学们,课文中还有好多词语,你们都会读吗?有没有信心来挑战一下。
(1)出示词语: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呢?(大瀑布)课文中提到一个瀑布,它的名字非常难度,你能把它读正确吗?师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找两位学生读。现在让我们来欣赏这美丽壮观的瀑布吧!欣赏图片,同时,师引导: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我们不由得想起李白的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呀!(学生填空)出示第二自然段,你试着读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吧!(齐读)
(2)出示词语: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琳琅满目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的(木雕)的。欣赏图片。这么栩栩如生的木雕,如果放到你的手中,你舍得放下吗?这种喜欢的不能放下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就是“爱不释手”,出示词语。你能用它来说一个句子吗?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1)现在请同学们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课文围绕木雕写了哪些事?用简洁的话来概括。(2)谁起来说一说课文围绕木雕写了哪些事?谁还能用更简单的文字来概括一下?(介绍木雕,师出示)
(3)课文在第几自然段体现了介绍木雕这一部分?把这两个字写在第一段的开头吧。
(4)谁还能像这位同学一样用简洁的几个字来说一说课文还讲了哪些事?它们分别在在哪里体现出来了?
挑选 放弃 赠送 生回答,师板书。(5)我们刚才用的这种方法就是用“小标题”(板书)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做可以让我们对课文的内容一目了然。
2、既然我选择了放弃买木雕,为什么这位黑人少年还要送我木雕呢?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读课文5—15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句子,出示要求,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3、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次对话。出示片段
(1)同学们注意了没有,屏幕上有个词语特别标记了,它是(诚恳)。那么“诚恳”是什么意思呢?(真诚)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语音语调,读出语气。(2)分角色朗读对话,注意语音语调。
(3)想一想,当我放弃买木雕时少年的心情是怎样?我的心情又是怎样?
4、对啊!少年在遗憾,而“我”也在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正当这时,我在暮色中发现一位少年正坐在隆起的岩石上,好像在等我,那他在等我做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聚焦第二次对话。出示片段。
(1)从读中我们知道了这个黑人少年送给我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木雕?(引出11段)
(2)出示句子:
a 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B 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自由的读这两句话,体会一下沉甸甸的含义,它们的含义一样吗?
第一个沉甸甸指的是:重量确实重;第二个沉甸甸指的是:少年的情意重。
5、你知道为什么这位少年这么喜欢中国人吗?来看屏幕,拓展阅读: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学生自由读。
就是因为中国人曾帮非洲人民修铁路,所以少年为了表示感激做了一个小木雕送给中国人。正是在这样沉甸甸的情谊中,所以才有了课文中这样的一幕幕:
因为我们是朋友,所以-----------(出示课件)因为我们是朋友,所以-----------(出示课件)因为我们是朋友,所以-----------(出示课件)因为我们是朋友,所以-----------(出示课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出示课件)这位少年特意送给我一个小象墩,也证明了----非洲人民是我们的朋友!(出示课件)。对啊,这份国际友情是多么得难能可贵啊!
5、此时此刻,你肯定有许多话想对少年说,让我们用文字来表达对少年的心声吧。
(1)学生自由写(2)展示并点评 好了,同学们,你们对你们的导游满意吗? 最后,老师留给你们1个作业:做本课练习册。
有人说小学语文课是感性的,强调书声琅琅,情意浓浓。这不错,但不能以此忽视甚至排斥理性,排斥冷静思考。教学如歌,教学过程有时高亢激越有时低吟慢咏,是有节奏有起伏的。这次有幸聆听了十三节优质课,感受颇深。十三节优质课似乎让我找到了那点缺失的东西,让我感受到课堂上老师不仅仅只停留在朗读、理解和感悟上,不仅仅只沉浸于情感的激动之中,还让学生“跳出”课文来看课文,推敲词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领悟句式,理作者的思路等等,求得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
如王和丹老师上的《卖木雕的少年》一课,王老师寻找思维情感的三个语言附着点“遗憾、沉甸甸、隆起”,始终抓住语言训练点,深入推敲,理解词语背后的深刻意思。如在教学“沉甸甸”时,老师问:沉甸甸就是──学生回答就是很沉,老师接着说,那该怎么读呢?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课件;重点句段课件;有关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对非洲了解多少,(播放非洲风光图片,老师做简单介绍)这就是非洲,那里有与我们肤色和生活习惯截然不同的人民,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吴晴一起走进非洲,走进第二十七课卖木雕的少年。
板书:卖木雕的少年(强调卖和雕的写法)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边读边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出示词语请学生认读。
3、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完成填空题。
三、再读感受大瀑布的壮观、木雕的精美。
1、你见过大瀑布吗?下面就一起欣赏一下美丽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吧!(课件出示)说说自己的感受。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2、生读句子,师出示课件,品读感受。(解词:游人如织,说句子。)
过渡:欣赏了壮观的大瀑布,作者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木雕的呢?请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3、师课件出示有关句子抓住重点词语品读(积累),感受。我们也来来欣赏一下精美的木雕吧!
4、课件出示,师生共同欣赏,同时师简单介绍非洲木雕。
5、看到这些精美的木雕,你有什么想法?
过渡:作者正在挑选木雕时,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出现在作者的面前,我们说木雕是精美的,少年则更可爱。让我们一起去结识这一位少年。
四、研读感悟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情。
1课件出示要求:边读边画出描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句子,结合这些句子,想想:这位黑人少年在想什么呢?他是怎样的一位少年?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学生读后反馈。
师: 谁想站起来读读你画出来的写少年的句子。
3、研读第一次对话
课件出示第一次对话句子: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1﹚自由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注意读出语气。
﹙2﹚谁想站起来读读少年的话?(诚恳地说该怎么说。猜测的话谁来试一试。)
﹙3﹚ 请人分角色朗读。(谁想当一下黑人少年,“我”的话谁想读。)
﹙4﹚ 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明白了吗?生答后,师过渡说:那他后来怎样做的呢?
4、研读第二次对话
课件出示第二次对话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他笑了,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1﹚ 指导朗读:我”说的话都有提示语,你看,“高兴地喊”、“感动极了”,这些话容易读出语气;而少年的话该读出什么语气呢?(自由读对话,琢磨少年说话的语气)
﹙2﹚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谁想站起来读读黑人少年的话,表达表达感情;谁想读读“我”的话,高兴高兴,感动感动!
﹙3﹚在那么多游客之中,少年为什么只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介绍中非关系背景)
﹙4﹚黑人少年为什么笑了?(总结少年的淳朴善良)
五、拓展:情境写话。
事件发生后,舆论焦点集中在对小郑行为的批判上,认为现在的奢侈消费导致未成年人之间的攀比,学校教育的不到位,父母没有尽到监护责任。这些反思或者批评并没有错,但是难道这一切都是小郑的错吗?
真正的幕后黑手是那些从事非法器官买卖的人和组织。我国法律明确禁止进行器官买卖,2007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中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器官,不得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的活动。”而是实行人体器官捐献制度,这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之所以实施人体器官捐献制度就是为了避免人体器官买卖导致的不公平,防止富人和穷人在获得治疗上的不平等。
事实总是会打破人们美好的理想。在中国,每年大概有150万人在等待着器官移植,但中国却又是全世界捐献率极低的国家之一,2010年,全国只有不足100人完成了器官捐献。同时,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人群器官捐献率仅0.03/100万,与全球器官捐献率最高的西班牙(34/100万)相比,相差1000倍。而在我国的台湾、香港,这一比例也分别达到4/100万和7-8/100万。当供需之间具有巨大的差距之时,就催生了非法的人体器官买卖,庞大的需求和高额的利润让一些人不择手段地进行人体器官黑市交易。网上的有关寻求肝源、肾源的广告数不胜数,甚至有以公司的形式进行有组织的操作,形成买卖一条龙的服务。
一个尚未成年的学生如何能够明白其中的危害性,即便是成年人也难免为了钱而进入这个黑市交易。打击人体器官买卖的通行做法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一方面必须加大对人体器官买卖的打击力度,将其纳入刑法进行定罪处罚。在《刑法修正案(八)》颁布之前,对于非法进行人体器官买卖的行为只能按照非法经营罪进行定罪处罚,但是却并不能做到罪刑相适应。《刑法修正案(八)》中明确规定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甚至进一步规定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可以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重罪处罚并不是解决人体器官买卖的根本方法,另一方面的解决途径就是完善我国的器官捐献制度,形成一整套包括国家器官移植管理体系、人体器官捐献者登记系统、人体器官捐献和分配体系、器官移植临床服务体系等多个部分器官捐献体系。鼓励民众进行器官捐献可以参考国外的制度,诸如实施在领取驾驶执照时签订器官捐献意愿书,而西班牙之所以器官捐献比例在全世界占据首位是因为它实施一种沉默即是同意的制度,也就是说除非当时在领取驾照时明确提出不捐献,否则都视为自愿捐献,并且可以抗辩家属的阻碍。
我国的人体器官捐献制度建设还任重而道远,但是既然起步就意味着进步,也就意味着将来会有更少的人会受到器官买卖带来的伤害。
【卖木雕的少年】推荐阅读:
《卖木雕的少年》说课稿10-17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06-25
《羚羊木雕》的读后感07-08
《羚羊木雕》赏析11-02
羚羊木雕读后感10-29
羚羊木雕语文说课稿05-25
羚羊木雕读后感800字10-27
散文:快乐的少年06-16
少年王勃的教学07-28
少年英雄人物的事迹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