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论文

2024-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虚拟货币论文(精选8篇)

虚拟货币论文 篇1

一、虚拟货币概念的理解

(一)基于实体的虚拟货币

自古以来,凡是用纸制作的“货币”都叫做纸质货币,当代世界各国实际上都是纸币。在马克思时代,纸币只是金属货币的符号,纸币的实际含金量等于名义含金量,当名义含金量大于实际含金量时,金属货币物价指数就会因纸币过多而提高,当超过一定限度,就发生了通货膨胀。马克思将这些没有黄金作为保证的超发银行券称作虚拟货币。凯恩斯时代,纸币是GDP的符号,他定义因弥补财政赤字而导致的纸质货币增发为赤字货币,并认为纸质赤字货币的发行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而只会造成半通货膨胀。张春嘉在《虚拟货币概论》中的研究也证明,既无贵金属又无GDP保证的纸质货币的投放会引起物价上涨,而这种货币称为虚拟货币。

(二)基于虚拟的虚拟货币

虚拟货币是网络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新型货币,以满足用户的安全性与便利性需求而存在,它代表了未来货币存在形式的发展方向。它产生于互联网,并在网络社会中完全或部分的充当一般等价物,虚拟货币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货币,具有货币的基本属性,但它是虚拟的,依赖于网络虚拟环境。虚拟货币与生俱来的无国界性,使其在全球范围内比传统货币更具流动性。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对应,通过虚拟货币与传统货币的兑换关系发生联系,在一定条件下,特定的虚拟货币可以购买实物商品,传统货币也能购买特定的虚拟商品。

二、虚拟货币的特性

1.价值性,用户消费运营商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而获得效用价值,虚拟货币通过提供交换来满足消费者的这种效用而具有价值,虚拟货币的数量衡量一般商品的价值量。虚拟货币的发行本质也是信用发行,是持有者对发行者的债权。在一定范围内,这种债权具有的价值就是索取权。

2.虚拟环境依赖性,虚拟货币的存在以发行商提供的虚拟经济环境及发行商自身持续经营为前提,否则虚拟货币没有任何意义。

3.近视货币性,货币价值形式作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最高价值形式可以被认为是真正意义的上的货币。虚拟货币由于其流通范围的有限性,尚不能充当所有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但是其在一定范围内,具备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职能。所以,可以认为虚拟货币近似货币价值形式,是货币的一种初级形态,具有近似货币性。

4.需调控性,虚拟货币的发行与流通虽仅限于有限范围,但会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放大货币供应量,影响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和准确度。虚拟货币发行者需将其发行量与流通量等指标告报中央银行,并随时服从央行的统一管理

5.需规制性,货币由央行发行,并由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而虚拟货币,由金融体系之外的非金融主体发行,其发行目的是获取商机与竞争优势,是一种市场行为,必然会导致发行者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完全会产生不正当竞争行为或通过寻租获取竞争优势,这就决定了需要规制主体根据法律法规对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管理规范。

6.虚拟性,虚拟货币作为一种近似货币,若只存在于虚拟世界中并可购买其中的虚拟财产,则表现为虚拟存在;若与主权货币挂钩,可在现实世界存在并购买实体资产,则表现为主权货币的虚拟物。虚拟货币实际上是一串存在于计算机系统中的一段数据文件,仅有发行者对其系统解释后才具有虚拟货币的意义,由此可见,虚拟货币的存在形式具有虚拟性。

7.应用有限性,一般而言,虚拟货币可以购买发行者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也可与发行范围以外的发行者联盟,按一定比率兑换从而可以购买联盟者的产品。对联盟以外的产品,虚拟货币就不具有任何价值意义;同理,当虚拟货币仅被授权在不同销售周期购买不同产品时,虚拟货币的使用就具有时间与范围的有限应用,而不像主权货币可以完全自由交换。

8.可分性,虚拟货币不具有实物形态,是数字化的存储信息,异于传统纸质货币需要考虑主币与辅币的发行量及各种币值比例的平衡关系,它可以无限拆分。比如暗黑币,尽管总量仅有2300个,但是每个Bitcoin可以拆分到十的八次方位。

9.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尽管虚拟货币存在于虚拟世界之中,但新技术革命的进程,已将虚拟世界与现实紧密相连,虚拟世界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现实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比如大量娱乐活动应用项目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相反,在虚拟世界中发生的洗钱、赌博、网络盗窃等会对现实经济带来反作用。

三、货币形态演变的规律研究

(一)交易成本递减规律

在货币历史中,货币形态并非一成不变,不同时期货币形态不同,同一时期货币形态也会因情况不同而不同。

1.在实物货币阶段,龟壳、海贝、蚌珠、米粟、农具、皮革、齿角都曾作为实物货币使用过。然而由于质量较重、不便携带,成色不均、难以分割,容易腐烂、不易保存,尺度不均、难于对比等原因,随着商品贸易的发展,已被历史所遗忘。

2.在金属货币阶段,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由铁、铜等贱金属逐步向金、银等贵金属过度,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与成色的金属货币,其稳定的价值、易于分割与保存的优点,金属冶炼技术的提升,使得金属货币意义非凡。由于较高的铸造成本,携带困难,不易保管,易磨损等缺点,交易成本仍然很高。

3.信用货币阶段,由最初的可兑换为金属货币的信用货币,过渡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部分兑现,逐渐发展成牙买加货币体系下不可兑换的纯信用货币,它是货币的价值符号,以国家信誉为担保,代表国家对使用者的负债,但是多次因货币滥发而造成的通货膨胀而使之备受争议。信用货币降低了贵金属的存储、分割、安全运输等费用,节约的金属被用于其他高效的生产领域。

4.电子货币阶段,它的产生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基础,是金融创新的成果,是未来货币发展的新起点。电子货币减少了巨额的印钞、存储、现金搬运、点钞与销毁等大量费用支出,它的使用不受时间、地点、服务对象等限制,极大的提高了交易范围与交易效率。

5.虚拟货币阶段,以互联网为基础,是存在于发行机构服务器的数据文件,没有所谓的铸造与印刷费用,也没有电子货币的卡基费用与转账等手续费用,也不会因为货币的运输、携带而产生成本。所有的流通只需要通过网络传输指定数据。此形态的货币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极大降低交易成本。

(二)与科技发展程度紧密相连

1.早期的石器时代,农耕与畜牧是人的主要生存方式,人们的交易由个别实物充当一般等价物,如玉石、陶土,且交易范围狭小,是对生产的一种补充。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实物,大量实物无法等价交换,急需一种可分割、不可肆意制作的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随着手工制作与冶金技术的发展,金属货币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货币形态。

2.以电力、内燃机的创造拉出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为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要求,信用货币产生了。此时,机器制造业产生的印刷、化工技术,都保证了信用货币的印刷、发行、防伪等。

3.20世纪以来,电子科学、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主体对交易媒介的快捷性有了更高要求,新型的电子货币产生了。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世界进入网络商务时代,虚拟网络经济产业的繁荣诞生了虚拟货币,它以低成本、低风险、虚拟性、快捷性等满足了经济对交易媒介的需要。

(三)货币自身发展规律

货币随着简单交换而产生,其形态随贸易交换发展而变化,每一次形态的演变,从具体到抽象,从实体到观念,货币都在试图任何一种使用价值,充当价值符号,寄身于纸币、信用卡、电子终端设备中。不断向着社会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在历史上,商品货币表现为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两种形式,这种货币兼具商品与货币的双重职能,其作为货币的价值与作为商品的价值相等。物物交换限定了交易的发展,这种生产关系不再满足生产力的发展,随即过渡到信用货币。信用货币发行都有一定的担保,国家发行的主权货币也是依靠国家的信用而强制流通的,货币信用担保也因国家的强制发行流通实现了具体化向抽象化的发展,从具体的物品到抽象的符号,实现了货币发展的一次飞跃。货币由纸质形态进入到电子化时代,纯粹的变成一串数字符号。这种电子货币是一种以电子脉冲代替纸张进行资金传输与存储的货币,它的出现使得存取款、投融资、交易等有关的交易都变成数字化的电子数据交换形式,货币开始向着无纸化方向发展,实现了第二次质的飞跃。网络社会的发展创造繁荣的虚拟网络环境与丰富的虚拟网络产品,从而产生了虚拟货币利用网络社会的交易,这种货币是一种存储在网络服务器的数据文件,依赖于整个互联网而存在。其货币形态更进一步虚拟化。

四、结论

虚拟货币论文 篇2

1 虚拟货币的性质

虚拟货币的性质主要牵涉到它是不是货币以及它跟电子货币的关系问题, 这是分析虚拟货币的影响, 制定虚拟货币监管政策必须首先要弄清楚的基本问题。

关于虚拟货币是不是货币的问题, 程皓将1997年以来中外文献涉及的各种虚拟货币按照发行主体和流通范围分为广义虚拟货币、狭义虚拟货币和特殊虚拟货币三类, 在具体分析了国内最大的网络虚拟货币Q币的性质后指出, Q币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功能, 即具有某些真实货币的属性。虽然他没有明确承认Q币这一虚拟货币就是货币, 但是从他认为Q币具有真实货币属性来看, 他基本是赞同虚拟货币是货币这一看法的。而姜奇平认为, 网游虚拟货币只是作为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而非一般等价物, 它的商品属性大于货币属性, 所以不是货币。李乐则明确指出, 网络虚拟货币虽带有“币”字, 但其本质属性仍为商品, 与真实货币或准货币有很大的差别。不过, 随着网络虚拟货币使用基础的扩大和功能的延伸, 它在虚拟世界逐步衍生出了类似货币的属性。

至于虚拟货币与电子货币的关系问题, 目前主要存在三种有分歧的看法, 一种是等同论, 另一种是不同论, 再一种是从属论或发展论。等同论者认为虚拟货币就是电子货币, 如周虹、王鲁滨就说, 虚拟货币也就是电子货币, 由于其完全数字化特征而被称作虚拟货币。李翀认为电子货币是在磁条、电子线路或互联网中的无形货币, 如电子支票、电子现金和网络货币等, 所以他所分析的虚拟货币指的是电子货币, 即没有实物形态的以电子数字形式存在的货币。孙宝文等在对虚拟货币和电子货币进行术语界定和性质比较之后指出, 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的 (全局性) 电子货币是全社会通行的交易媒介, 是真正的货币;网络企业发行的法币预付充值型虚拟货币在性质上不是真正的货币, 只是局部性单向支付工具。显然, 在他们看来虚拟货币与电子货币存在性质上的不同。李滨也认为, 网络虚拟货币与电子货币存在着一些相同之处, 如都是以电子数据方式存在、都是一种新的支付方式, 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网络虚拟货币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和运行机制, 将其定性为电子货币的一种是不合适的。不过邹恒却明确指出, 虚拟货币是电子货币的一种。袁正等也根据巴塞尔委员会1998年关于电子货币的定义和《英汉证券投资词典》的解释, 认为网络虚拟货币属于电子货币的范畴。而贾丽平则指出, 从广义货币的角度讲, 虚拟货币以数字货币形式表现出来, 是电子货币的延伸和发展。

文化部和商务部在《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 (文市发﹝2009﹞20号) 里指出, 本通知所称的网络游戏虚拟货币, 是指由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发行, 游戏用户使用法定货币按一定比例直接或间接购买, 存在于游戏程序之外, 以电磁记录方式存储于网络游戏运营企业提供的服务器内, 并以特定数字单位表现的一种虚拟兑换工具。这一规定明确了法币预付充值型虚拟货币的非货币属性。

2 虚拟货币的影响

虚拟货币的出现, 为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兴奋剂, 同时也对传统的货币体系和金融监管产生了冲击。

虚拟货币会引发通货膨胀吗?这是虚拟货币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邹恒认为虚拟货币已经构成现实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 由于人民币在现实中有数量限制而虚拟货币却可无限发行并且成本极低, 增发虚拟货币即在总体市场上增发了货币, 这就有可能导致现实市场的通货膨胀。林琳也认为, 随着虚拟货币流通范围和流通速度的不断增大, 虚拟货币和现实货币的双向流通会使得虚拟世界的通货膨胀波及现实世界。贾丽平指出, 不管有多少人用虚拟货币, 只要虚拟货币不能形成与人民币交换的全国市场, 人民币不因虚拟货币而增发, 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但是虚拟货币一旦超出了虚拟世界, 在线下交易或者用虚拟货币购买现实商品, 虚拟货币与人民币共同构成货币供给总量时, 过量发行虚拟货币就会引起现实中的通货膨胀。而姜奇平却非常肯定地认为, Q币本身出现膨胀或贬值是有可能发生的, 但那不会是货币现象而只是商品现象, Q币对应的服务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可能引起Q币相对于这些服务的流动速度的变化, 但此时人民币本身的价格水平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只要Q币不能形成与人民币交换的全国统一市场, 不能实现对等交换, 更主要的是只要人民币不因Q币而增发, 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于国富认为, 那种“网络虚拟币”发行厂商为了追逐商业利益可能会无限制地推出大量的“网络虚拟币”从而引起现实社会的通货膨胀的说法, 是缺乏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单向流通的特性决定了“网络虚拟币”无法充当一般等价物, 它仅是一种提货凭证, 不会使现实社会发生真正的通货膨胀。

虚拟货币的大量出现和迅猛发展, 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多方面的影响。朱玮宾分析指出, 随着虚拟货币数量的不断扩大, 虚拟货币持有者、可接受人群不断增加, 虚拟货币可购买的客体范围不断扩大, 虚拟货币的影响将日益增加, 它会在影响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 减少央行铸币税收入, 可能诱发通货膨胀以及CPI计算等方面对金融产生影响。李翀认为, 虚拟货币的发展导致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以及货币政策的效果减弱, 主张政府应在发行具有货币税收益的虚拟货币以及建立和调整虚拟货币发行机构的储备率两个方面重构货币政策。黄志云等也指出, 虚拟货币作为一种新的货币形式, 其迅速发展与壮大, 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的货币理论, 并给货币供给与需求带来重大的影响。看来, 虽然虚拟货币是否会引发通货膨胀还存有分歧, 但虚拟货币的发展会对现实货币供给、货币政策调整产生影响则成为了基本共识。

也有的研究者还指出了虚拟货币在其他方面带来的影响, 如杜志刚研究了虚拟货币对电子商务和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 认为虚拟货币能提升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和价值, 使电子商务更加安全, 能促进更加统一的网络市场经济, 促进了营销结构和营销方式的创新。王琦玮研究了虚拟货币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认为Q币会诱使未成年人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为获得游戏道具而去购买, 就会造成与教育他的父母之间的矛盾。他们沉迷于网络世界中利用金钱带来的漂亮的装扮、丰富的动态表情和游戏世界中无可匹敌的力量, 对少年儿童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起到错误的引导。可见, 研究者们已从多个视角来研究虚拟货币的影响, 但虚拟货币对发行主体经济效益、营运模式所产生影响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3 虚拟货币的监管

虚拟货币是一把双刃剑, 在满足网络游戏、电子商务发展对便捷支付工具需求的同时, 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和较大风险。王玲就提出了虚拟货币的六大危害, 一是冲击真实金融体系的现实性, 二是冲击“硬通货”, 三是因为管理不严而使潜在的冲击现实经济金融秩序的可能变成现实, 四是将引发金融混乱, 五是在一定程度上显现黑市货币性质, 六是与有关的基本法律法规相违。刁力也认为网络虚拟货币的出现对正常的金融秩序可能造成冲击, 便利了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进行, 导致了国家税收严重流失。李少尉指出虚拟货币存在无节制的发行隐患、难以防范的资金风险和技术安全问题等三大风险。因此, 加强对虚拟货币发行、使用的规范、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岳宇君和吴洪在建立“虚拟货币的流通模型”和“虚拟货币-现实货币的流向模型”厘清了虚拟货币流通过程的基础上, 提出了现阶段虚拟货币监管较优的选择即采用谨慎监管、适时和适度的原则, 既要保证虚拟货币的健康发展, 又要能够有效防御金融风险。他们建议政府对虚拟货币发行机构的准入实施管理, 对虚拟货币发行机构的运营实施现金准备制度, 对虚拟货币发行机构实施评级制度。吴晓光在对虚拟货币洗钱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规范虚拟货币市场主体的行为, 切断洗钱犯罪活动的“产业链”是抵御虚拟货币洗钱风险最有效的办法, 为此他建议对发行主体要进行资质认证, 设立网上中央银行与准备金制度, 实施客户识别制度;对交易主体应制定严格的交易服务商准入制度, 建立实名认证制度、交易审查制度、交易备案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等。周虹和王鲁滨基于虚拟货币的生命周期, 建立了一个虚拟货币的监管模型, 并提出了与监管模型对应的虚拟货币监管机制。他们认为这个监管机制可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虚拟货币发行机构市场准入监管、建立完善的危机处理和市场退出机制、建立虚拟货币发行申报制度及虚拟货币总量监控机制、实行赎回政策或准备金保证、通过现场和非现场稽核来进行监督、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

不少研究者还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分析了虚拟货币风险, 提出了加强立法监管的建议。如骞磊就提出, 网络虚拟货币仅仅是运营商的商业行为, 缺乏一定的强制规范性基础, 又没有必要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 因此在发行、使用、遗失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风险。梁玉芳认为, 网络虚拟货币的倒卖、赌博、洗钱等弊端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国家法律法规的滞后, 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引导, 国家应当尽快制定网络货币的监管法律, 引导、规范和监督网络虚拟货币的发展。谢永江建议, 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明确网络虚拟货币的法律性质, 即确认网络虚拟货币为持有人对发行人的无记名的电子债权凭证。他还提出可以考虑通过立法规定由法院指定代表人, 代表所有网络虚拟货币持有人参加破产清算, 以维护网络虚拟货币持有人的利益。蔡则祥希望制定网络虚拟货币流通的法律法规, 严格规范网络虚拟货币发行人的发行责任、网络交易平台服务商的法律责任, 严格限制网络虚拟货币交易的可行性, 通过法律保护网络用户对其虚拟财产的权利。可见, 关于虚拟货币监管法律方面的研究尚停留在加强立法的呼吁上, 而对法律规定的具体内容研究却还很欠缺。

虚拟货币对货币的冲击及风险监管 篇3

关键词:虚拟货币;人民币;风险监管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一、虚拟货币概念

关于虚拟货币的问题,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并不多。国外主要是一些国际组织发布的报告中研究关于虚拟货币的政策性问题以及其安全和监管问题等。而一些论文则是研究虚拟货币对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我国的研究则主要是围绕虚拟货币是否对人民币产生冲击展开。对虚拟货币的概念,国内外有很多个版本,但是总结起来就是由非金融机构发行,借助互联网和通讯技术,在发行者、持有者和一些商家之间流通,能购买真实商品、虚拟商品、电子服务,具有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现在虚拟货币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腾讯Q币、新浪U币、百度币、魔兽币、网易POPO币、盛大点券等。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腾讯开发的Q币,它的使用者人数已超出两亿人,随着淘宝网的不断流行,在淘宝店购买商品的人数越来越多,淘宝网上Q币的日交易额已高达五十万元。根据相关的专家分析,我国的虚拟货币已经具备了年过十亿的规模,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还以年15%-20%的速度增长。

二、虚拟货币对人民币的冲击

(一)影响货币乘数

根据经济学的计算公式货币乘数m=(1+c)/(rd+re+c)这里的rd法定准备金率re超额的准备金率,c指的是现金漏损率。这里的现金漏损率是对人们消费习惯的一种反映,表示现金和存款的比例。当人们用现金购买虚拟货币时,则必然会减少手中的现金数量,增加运营商的存款数量,这样,总体来看,银行存款还是增加了,现金的漏损率减少,货币乘数会变大。如果是用银行存款购买或者用现金购买后又取出相应存款,保持现金漏损率不变,那货币乘数就会保持不变。

(二)影响货币供应量

我国的基础货币包括现实流通中的货币、超额准备金以及法定准备金。当人们用人民币购买虚拟货币后,现实流通中的货币现金就会减少,银行中的存款就会相应的增加,这样准备金也必然增加。当然,如果中央银行部采取措施的话,基础货币的增减还由准备金增加量△R+△E和现金减少量-△C来决定。换句话说就是当现金漏损发生变化时,虚拟货币的出现就会让基础货币发生结构上的变动,从而产生一个正或者负的增量。按照货币需求理论,当一些商品用虚拟货币支付就会降低人们对人民币的需求为了保持工序平衡,央行会调整基础货币数量,及减少基础货币数量。

(三)影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工具发挥作用

央行为了更好地对货币供需情况进行调节,往往会用到货币政策工具,这些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而虚拟货币的出现会对这些工具发挥作用产生影响,有可能会削弱这些工具的调控结果。举例来说,虚拟货币并不是现实中的货币或存款,只是货币或存款的一种替代品,那么使用虚拟货币的运营商业不用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并且运营商可以自己发行虚拟货币,自己决定发行的数量和规模,因此法定准备金和再贴现业务就不能发挥他们的调节作用。而我国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税收来进行调节,但是,虚拟货币并不在纳税的范围之内,所以我国的税收政策对虚拟货币不起任何的作用。

三、虚拟货币的风险及监管

(一)虚拟货币的风险

尽管虚拟货币使用起来较快捷和安全,使用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现实中的虚拟货币支付体系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新型虚拟货币不断出现也给网络虚拟货币的管理带来很多的挑战,这类货币在补充电子支付手段、刺激我国网络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发行人破产、挤兑风险、虚拟货币自身的安全风险、央行发行权和铸币税收风险、虚拟财产维权较难甚至还可能涉及一些技术和法律问题等。这些风险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地解决,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影响到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给互联网支付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监管。

(二)虚拟货币的监管

对虚拟货币的监管首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谨慎监管、适时适度监管。也就是说,既要及时发现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又不能过分严格监管,从而抑制金融创新。因此监管要从以下几点入手:在虚拟货币交易市场中引入管理、监督和惩罚机制;要对虚拟货币的发行、使用和兑换进行严格的限制,避免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建立专门用于虚拟货币交易的平台,对虚拟货币的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建立对虚拟货币的危机处理和市场退出机制,维护市场的秩序。

总之,虚拟货币在一定程度上也执行着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功能,是一种比电子货币更进一步的货币。虚拟货币节约了交易中的成本,給网络购物带来便利性,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它也存在很多风险,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限制虚拟货币的发展,而是要及时发现风险,并对其进行合理监管,使其朝着对网络经济有利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灵心,孙启明.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及其监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2]李东伟,刘永建.我国网络虚拟货币的风险防范与监管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08).

[3]钟无涯,沈靓.浅析虚拟货币的产生及特征在流通领域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1(08).

[4]杨建军.虚拟货币的监管问题[J].西部金融,2007(11).

论货币与金银货币 篇4

论货币与金银货币

关于货币产生过程,理论界根据马克思的<资本论>,普遍认为应划分为四个阶段,把货币阶段与金银货币阶段等同起来,认为货币即金银货币.本文提出了新观点:认为根据有关的资料,也可以把货币的.产生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不把货币与金银货币划等号,认为货币的产生应早于金银货币,并阐明了提出以上新观点的依据.

作 者:柯水云 作者单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丽水,323000刊 名:北方经贸英文刊名: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年,卷(期):“”(2)分类号:F820关键词:货币 金银货币 货币产生过程

虚拟货币论文 篇5

加密货币是数字货币,可用于一些在线汇款和购买以及一些罕见的离线购买。比特币是值得注意的加密货币,但在这个新的前沿并不是唯一的。

由于比特币在2016年8月底从每枚硬币600美元飙升至2017年8月底超过4,700美元,因此加密货币在2017年声名鹊起。一年内投资回报率为6倍,各种背景的投资者都在关注。

除了比特币还有哪些加密货币?

以太坊和莱特币是比特币替代品,但今天交易的加密货币超过4,400种。以太坊是一种与比特币类似的加密货币,它使用相同的区块链系统来跟踪世界各地的货币价值和所有者。以太坊于2015年推出,是比特币的替代方案之一。

另外,值得注意的加密货币包括复仇,目前市盈率为每个硬币的259.45$,和莱特币,其市盈率为每个硬币的45.53$。虽然它们鲜为人知,但它们的工作方式几乎与比特币和比特币现金相同,后者是2017年8月1日比特币分拆而成的。

其他货币包括Monero,Ripple,YbCoin,Dogecoin,Dash,MaidSafeCoin,Lisk,StorjcoinX,SiaCoin和Counterparty,但它们的市场价值远低于比特币,以太坊和Litecoin。

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加密货币由计算机“挖掘”,有时是非常大的计算机网络。这些网络全天候运行,完成使比特币运行的复杂方程式和任务。向这些计算机所有者发放新比特币作为他们参与的奖励,这意味着比特币总量可以缓慢而稳定地增长。

加密货币投资的风险很大

因为加密货币不受主要政府或资产的支持,因此价值取决于其他人使用和交易货币的意愿。虽然它在去年增长了600%以上,但它很容易下降,并且可能会迅速崩溃。

比特币的价格可能会翻倍,但也有可能降到零。因为他们没有政府或资产支持,比特币及其他加密货币不真正代表任何东西。

虚拟货币论文 篇6

2014年1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现出货币政策有“稳中趋松”的趋势。

本期货币政策报告不再提全社会“杠杆”问题。2013年3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在“内容摘要”的显要部分提到“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经历一个降杠杆和去产能的过程”。那是货币政策报告中首次提到全社会降杠杆的概念。既然要降杠杆,货币政策就肯定不会太松。因此去年3季度报告整体基调略偏紧。而在2014年4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还是在“内容摘要”部分,报告提到“货币金融环

境......对抑制全社会债务和杠杆水平的过快上升发挥了积极作用。”显然,央行政策已经不再以降杠杆为出发点,而是以控杠杆的上升为主。而最新一期货币政策报告总共60页的文本中,仅两处提到“杠杆”一词。一处是在讲新兴市场国家,一处是在讲国内的光伏行业。

全社会杠杆率问题已经从货币政策报告中消失。估计央行也意识到了目前国内加杠杆有合理性和必要性。对杠杆率关注的淡化,也为货币政策的放松留出了空间。

本期货币政策报告字里行间显示货币政策会微调式放松。每期货币政策报告的第五章第二节都是谈“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其中第一段话是货币政策大方向的主要观察点。比较了此部分文本后我们发现,本期货币政策报告这部分内容与上期报告差别不大。本期增删的字数占总字数的比重大概在41%。而去年3季度和4季度报告同样部分的增删比重分别为72%和142%。在这段话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增加的“保持定力,主动作为”的语句。保持定力就是货币政策不会有大幅度调整。至于主动作为,我们将其解读为微调式放松。从报告的措辞来看,这种放松可能更多体现在信贷投放向铁路、城市基建、保障房、以及环保的定向宽松。

从本期货币政策报告来看,央行无意进行包括全面降准在内的全面货币宽松政策。

本期货币政策报告体现了货币政策微调的调子。从央行的态度来看,更愿意信贷定向宽松手段,而非全面性的货币政策放松来稳增长。与之相呼应的,虽然今年3月M2同比增速明显下滑至12.1%,跌破了13%的全年目标制,央行仍然辩护说

这是去年同期高基数所致,并认为“按全年增长13%的预期目标估算,(M2)进度仍快于往年正常水平”。从这样的思路来看,类似全面降准这样的政策工具不在央行的考虑范围内。

虚拟货币对金融的影响 篇7

1. 虚拟货币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由于支付手段的不够完善、支付过程中的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导致了虚拟货币的产生。虚拟货币的出现解决了互联网在支付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客观上促进了互联网行业的前进。但是随着虚拟货币数量的不断增加, 某些互联网公司在虚拟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使得这些公司发行的虚拟货币在互联网中越来越成为了“一般等价物”而流通, 同时现时政府又并未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虚拟货币加以监督、指导, 导致目前虚拟货币对现实金融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本文试图从货币的角度解释虚拟货币对金融的影响,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虚拟货币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二是虚拟货币产生的潜在风险。

2. 虚拟货币的定义。

本文中对虚拟货币的定义:虚拟货币是指非金融机构发行, 借助于计算机网络系统, 在发行者、持有者之间认可流通, 能够购买现实商品、虚拟财产或电子化服务的充当等价物的近似货币。

从定义不难看出虚拟货币具有的特点:

(1) 非金融机构发行的。

本文中的虚拟货币特指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机构发行的电子货币从形式上看具有虚拟的特点, 但是从实质来看仍然是在用户预存款的基础上, 与现实的纸币相比只是形式上的区别而已, 其背后的实质是一致的, 在本文的后面关于虚拟货币与电子货币的关系中有详细叙述。

(2) 借助于计算机网络系统。

虚拟货币实际上只是以磁信号、光信号等形式存储于发行者计算机系统的一段数据、一段0/1位串。同样一段数据或0/1位串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不同的编程语言、不同的程序设计者对其解释均可不同, 只有通过发行者计算机系统解释后, 才具有虚拟货币的意义。

(3) 发行者、持有者之间认可流通。

通常情况下, 虚拟货币只在货币的发行者和持有者之间认可。由于虚拟货币不具备传统货币的强制认可性质, 因而只是在发行者和持有者之间认可流通, 而非广泛流通。

(4) 可以购买现实商品、虚拟财产或电子化服务。

消费者将用传统货币换取虚拟货币的根本原因是在于虚拟货币可以购买某些直接用传统货币无法购买的东西。这恰恰也是虚拟货币的价值所在。因此, 虚拟货币的发行者在发行货币的同时往往也提供虚拟货币所能购买的相关商品、服务, 从而保证虚拟货币的顺利发行流通。

(5) 充当等价物。

虚拟货币类似于货币的一大特点就是它本身使用价值并不是虚拟货币持有者所关心的, 虚拟货币持有者更多关心的是其价值, 也可以言之为交换价值。因此, 虚拟货币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充当的觉得更多的是等价物的角色。

(6) 近似货币。

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的经历可以看出商品各个阶段表现的形式: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只有第四个阶段的形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一方面, 虚拟货币的流通范围小;另一方面, 虚拟货币具备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因此只能说虚拟货币目前仅仅是接近于第四阶段, 即充当的近似货币的角色。

3. 虚拟货币的分类。

根据虚拟货币是否跟传统货币绑定, 可以将虚拟货币分成两类, 即高级虚拟货币和初级虚拟货币。

(1) 高级虚拟货币。

高级虚拟货币是指直接或间接与传统货币绑定的虚拟货币。直接与传统货币绑定是指虚拟货币发行时, 需要用传统货币直接购买。例如腾讯公司发行的Q币, 就是直接用人民币进行购买。间接与传统货币绑定是指虚拟货币发行时, 不需要传统货币直接购买, 但是需要直接与传统货币绑定的虚拟货币购买。例如腾讯公司发行的QQ游戏币, 不能用人民币直接购买, 但是可以通过人民币购买的Q币实现游戏币的购买。高级虚拟货币通过与传统货币挂钩, 实现了传统货币到高级虚拟货币的单向兑换。

(2) 初级虚拟货币。

初级虚拟货币是指不直接或间接与传统货币绑定的虚拟货币。初级虚拟货币发行者并不将其与传统货币进行挂钩, 不能实现传统货币到该虚拟货币的兑换, 仅仅用来购买虚拟财产。从初级虚拟货币的概念可以看出其两大特点:一是不与传统货币挂钩。虚拟货币发行的官方不提供直接与传统货币交易的途径, 当然不排除部分消费者为了能够满足自己而用传统货币向虚拟世界的其他人购买虚拟货币。二是仅仅能够用来购买虚拟财产, 购买力较低。例如一些BBS的积分, 只能用来购买BBS表情、发帖、删帖、顶贴的权限。

4. 虚拟货币的分类以及与其他货币之间的关系。

(1) 虚拟货币与传统货币之间的关系。

传统货币是指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

本文中对虚拟货币的定义:虚拟货币是指非金融机构发行, 借助于计算机网络系统, 在发行者、持有者之间认可流通, 能够购买现实商品、虚拟财产或电子化服务的充当等价物的近似货币。

从两者的定义可以看出虚拟货币与传统货币之间存在相当的区别, 又有一定的联系。

一是虚拟货币与传统货币之间的区别。 (1) 价值形式不同。传统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属于价值形式发展的最高阶段——货币价值形式。而虚拟货币只是近似货币价值形式, 接近于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 (2) 职能不尽相同。传统货币具备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等基础职能, 而且能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具备所有职能。虚拟货币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的职能, 但是其实际流通范围有限。因此虚拟货币职能说仅仅具有货币的部分职能。 (3) 法定地位不同。传统货币作为国家统治者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 具有明确的法定地位, 并且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其地位不被动摇。而虚拟货币则不具备任何法定地位。 (4) 发行者不同。传统货币的发行者一般而言是央行, 或央行制定的发行机构。任何其他社会团体或公司均无权发行。而虚拟货币的发行者数量很多。 (5) 发行目的不同。传统货币的发行属于政府行为, 政府发行货币不以盈利为目的, 更多的是在完善市场交易、保证市场流通。虚拟货币的发行属于商业行为, 其发行者通常也以赢利为目的, 可能出现不正常的竞争行为, 需要相关部门的规制。

二是虚拟货币与传统货币之间的联系。 (1) 都需要政府宏观调控管理传统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后, 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 可能产生成倍的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需要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虚拟货币进入流通领域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对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因此, 中央银行在调节货币供应量, 实施宏观调控时也需要考虑虚拟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2) 传统货币的价值决定虚拟货币的价值。消费者通过传统货币换取虚拟货币。因此, 虚拟货币的支付能力最终还是以传统货币为基础。传统货币价值的高低决定了虚拟货币价值的高低, 但是反过来由于传统货币的法定定位, 虚拟货币则不能决定传统货币的价值。

(2) 虚拟货币与电子货币之间的关系。

巴塞尔委员会对电子货币的定义是: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基于卡的电子货币产品, 主要是指各种多功能或单功能的储值卡。另一种电子货币是基于网络或软件的产品, 主要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 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支付的电子数据, 如Digital cash公司发行的E-Cash。常见的电子货币有IC卡、电话卡、消费卡、电子支票、电子信用卡、电子钱包和网络货币。

虚拟货币中的高级虚拟货币在实际使用中充当了电子货币的角色。

二、虚拟货币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虚拟货币对金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 减少央行的铸币税收入, 可能诱发通货膨胀以及CPI计算等方面。

然而就目前而言, 由于虚拟货币的发行流通量在货币总量中的比重太低, 因此虚拟货币对金融体系的影响还是很小, 甚至可以忽略。但是随着虚拟货币数量的不断扩大, 虚拟货币持有者、可接受人群不断增加, 虚拟货币可购买的客体范围不断扩大, 虚拟货币的影响将日益增加, 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这方面的影响。

1. 虚拟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的源泉, 货币供给量之所以可以数倍于基础货币, 是由于商业银行信用扩张或派生存款的原因。我们称这个扩张的倍数为货币乘数。根据货币供给量的公式, 货币乘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rd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 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 e为超额准备金率, t为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 k为现金漏损率 (也有解释为现金与活期存款比率) 。其中rd和rt由央行决定, e由商业银行决定, k和t由社会公众 (即货币的持有者) 决定。由此可见, 货币乘数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共同决定的。

对于初级虚拟货币而言, 因为其既不与传统货币绑定, 又无需传统货币够买, 因此该类货币缺乏从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的桥梁, 不会影响现实世界中的金融体系。对于高级虚拟货币而言。由于其与传统货币的绑定, 在现实世界具备一定的购买力, 因此对金融体系的货币乘数造成一定的影响。

(1) 虚拟货币的购买可能导致货币乘数的上升。当用户利用现金购买虚拟货币, 而且此现金并非取自银行存款, 还是其习惯性持有的日常现金。则体现为购买者现金数量的减少, 高级虚拟货币发行者银行存款的增加。同时由于购买者的现金并非取自银行存款, 而是其习惯性持有的日常现金。最后表现为整个银行体系中的银行存款总量的增加, 用户习惯性持有的日常现金数量的减少。实际上就是用户的现金漏损率降低。但是货币乘数中的其他参数并不受此购买过程的影响。

假设t、rd、rt、e不变, 由式 (1) 可以得知现金漏损率k降低则导致货币乘数m上升。

(2) 虚拟货币的使用可能导致货币乘数的下降。虚拟货币的支付最终导致的是传统货币的支付与清算。而在虚拟货币发行者与商家之间的支付和清算过程通常是银行存款的划转过程, 对影响m的各个参数并不造成影响。因此整个支付过程并不会对m造成影响。

然而, 如果虚拟货币发行者提供虚拟货币回兑到传统货币的服务。持有者将虚拟货币回兑为传统货币时, 导致银行存款减少, 持有者现金增加。与此同时如果持有者将换取的现金作为习惯性持有的日常现金, 则整个过程导致现金漏损率上升。

假设t、rd、rt、e不变, 由式 (1) 可以得知现金漏损率k降低则导致货币乘数m下降。

现实的实际情况是, 持有者购买虚拟货币通常用于支付, 回兑行为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小。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虚拟货币发行者往往不提供任何的回兑服务, 即使存在这样的回兑渠道, 也只能是地下的, 并没有得到虚拟货币发行方的官方认可。因此也可认为此渠道并不十分通畅。因此总而言之, 虚拟货币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的表现是货币乘数的上升。

2. 虚拟货币对铸币税收入的影响。

在我国, 铸币税的定义已有五种。第一种定义认为, 铸币税是中央银行在创造基础货币过程中, 通过其资产负债业务所获得的、上缴政府的净收益;第二种定义认为, 铸币税的范围应该更宽, 除包括以上内容外, 还包括: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国债和财政直接发行通货所获得的净收益;第三种定义认为, 铸币税就是新增的基础货币量本身, 而不是通过新增基础货币所获得的净收益;第四种定义认为, 只有在基础货币的增加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的情况下, 新增的基础货币量才是铸币税, 并非任何基础货币的增加都是铸币税;第五种定义认为, 在讨论最优区域货币时, 铸币税常与国际金融相联系。

我们不妨可以简单归纳出, 铸币税最一般的定义是货币当局发行货币所得到的收益。因此我们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铸币税:

其中R表示铸币税, v表示铸币税收益率, B表示基础货币发行量。可以看出铸币税收入与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成正比关系变动。

其中M表示总的货币供应量, m表示货币乘数, B表示基础货币发行量。之前讨论过由于虚拟货币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的表现是货币乘数的上升。而央行的基本目标是保持货币供应量与市场需求量尽可能相一致, 那么M即为独立与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之外的数据 (即外部变量) ,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基础货币发行量B由于货币供应乘数m的上升而下降, 即虚拟货币的存在导致基础货币发行量B的下降。

由式 (2) 可以看出, 基础货币发行量B的下降, 最终导致铸币税R的降低。因此可以得到结论, 就是虚拟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导致政府铸币税收入的下降。

从目前来看, 虚拟货币尚处于成长期, 其使用范围狭窄, 使用人数较少, 同时用于购买虚拟货币的现金占用户习惯性持有的日常现金的比例很低。因此, 就目前整体而言, 虚拟货币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不够明显, 但是随着虚拟货币数量的不断扩大, 虚拟货币持有者、可接受人群不断增加, 虚拟货币可购买的客体范围不断扩大, 当虚拟货币作为日常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时候, 其对金融的影响就不可小觑了。因此有必要时刻关注虚拟货币的发展, 待其影响到达一定程度时, 应该将其纳入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之中。

三、虚拟货币产生的潜在金融风险

虚拟货币产生的金融风险包括虚拟货币对央行的风险、对消费者的风险、对发行者的风险、对第三方商家和第三方交易平台的风险。

虚拟货币产生的潜在风险构成:

1. 虚拟货币对中央银行的风险包括铸币税风险和调控风险。

铸币税风险是指虚拟货币的发行将减少基础货币量, 进而减少中央银行的铸币税收入, 降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调控风险是虚拟货币发行导致货币供应量出现波动, 进而使得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按照原用的估算方法进行宏观调控, 必须考虑虚拟货币对货币供应带来的冲击, 重建新的估算方法。

2. 虚拟货币对消费者的风险包括安全风险、贬值风险和可能风险.

安全风险是指计算机系统发生信息安全事故, 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与风险。

贬值风险是指消费者持有的虚拟货币发生贬值给消费者带来的风险。

可能风险是指虚拟货币发行者破产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和风险。

3. 虚拟货币对发行者的风险包括挤兑风险、回兑风险、安全风险、破产风险和信用风险。

挤兑风险是指虚拟货币发行者将虚拟货币回兑为传统货币时, 由于要求回兑的虚拟货币数量过多, 乃至超过发行者的承受能力, 导致虚拟货币持有者挤兑发行者的风险。

回兑风险是指与传统货币无直接关联的初级虚拟货币, 向与传统货币有直接关联的高级虚拟货币之间回兑的可能诱发的风险。

安全风险是指发行者计算机系统发生信息安全事故, 给发行者、消费者和第三方商家带来的损失与风险。

破产风险是指发行者主动申请破产或被债权人申请破产给发行者、消费者和第三方商家带来的损失与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消费者或第三方商家对发行者产生了信用危机或发行者发生信用事故时, 给发行者、消费者和第三方商家带来的损失与风险。

4. 虚拟货币对第三方商家的风险包括安全风险和可能风险。

安全风险是指发生计算机信息事故时给第三方商家带来的损失和风险。

可能风险是指虚拟货币发行者破产给第三方商家带来的损失和风险。

5. 虚拟货币对第三方交易平台的风险包括倒卖风险和安全风险。

倒卖风险是指不法分子操纵虚拟货币价格获取暴利, 从而诱发的风险。

安全风险是指发生计算机信息事故时给第三方交易平台带来的损失和风险

四、虚拟货币的管制建议

1. 尽快制定规范网络虚拟货币的相关法规。

目前虚拟网络货币交易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仍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 虚拟网络货币及其交易行为难以受到执法部门的监管。因此, 国家应尽快制定规范网络虚拟货币的相关法规。要明确界定虚拟货币概念、范畴, 明确虚拟货币主管部门及监管机制, 规范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回兑、使用以及充值资金的管理, 确立个人虚拟财产法律地位, 规范网络运行商系统设置标准和安全防卫措施, 明确相关各方权利义务, 明确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等。

2. 明确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职责。

虚拟货币作为一种由网络运营商发行的, 在网络甚至实际生活中流通使用的“货币”, 管理部门主要涉及人民银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信管理等部门。为此, 需要明确相关各方的工作职责。人民银行作为货币发行和管理部门, 应重点对虚拟货币与人民币兑换实施严格的监管, 要通过禁止虚拟货币倒卖、限制虚拟货币使用范围、限制虚拟货币发行总量等措施, 来防范虚拟货币对人民币的冲击。工商管理部门应对网络运营商、网上经营者的业务经营实行管理, 通过颁发“网店许可证”的形式对目前的网上经营进行规范化管理, 要对超范围经营、不正当竞争等违法经营行为实施监督管理。通信管理部门要规范网络营运商系统配置、安全措施等相关标准, 要规范电话充值等行为, 要完善网络追踪系统, 对网上交易进行跟踪和监测等。

3. 严格规范虚拟货币的发行、回兑及使用。

目前, 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主体形式多样, 回兑机制安排缺失, 使用范围不规范, 极易对现实货币造成负面影响, 亟须加以规范。

建立发行准入机制。首先, 对发行主体实行市场准入。主管部门根据申请发行主体的资本规模、经营状况、资信等级、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等因素决定是否批准其发行虚拟货币。其次, 对发行数量实行申报制要限制发行商发行虚拟货币的数量, 主管部门要根据发行商的资产状况确定其发行数量。第三, 发行对象和方式做出严格规范。发行对象应仅限于个人和网络运营商等特定用户;必须采取实名制方式;发行方式可以统一采取委托金融机构发行的方式;一次性购买最高金额应做出相应限制等。第四, 对充值资金的来源做出严格控制, 除网络运营商等特定用户外, 只能使用个人资金进行购买和充值。

严格使用范围。为防范虚拟货币冲击人民币法定货币地位, 应对虚拟货币的使用范围做出限制。首先, 虚拟货币在虚拟世界的使用不作限制, 但不得购买人民币才能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其次, 虚拟货币应当允许其跨发行商使用, 如果需要跨发行商使用, 双方需签订有关协议, 并经主管部门同意方可。

建立虚拟货币回兑制度。在目前虚拟货币地下交易泛滥的情况一味地禁止交易或回兑显然不现实。为此, 应当建立规范的回兑制度, 规定虚拟货币发行商对于自己发行的虚拟货币必须接受回兑。回兑价格不得超过发行价格, 允许其在扣除合理的回收费用基础上适当下浮, 但需对最低价格做出限制, 以防止发行商压低回兑价格而从中获利。同时, 要建立发行商虚拟货币发行保证金制度, 规定发行商必须在指定银行按发行总额缴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 防止发行商无法及时兑付。

4. 加强虚拟货币的监督管理。

主管部门要建立监督管理机制, 规范发行商的行为, 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一是通过建立对网络货币发行、流量、统计的监控体系及认证中心, 对网络货币的交易实施严格监管, 打击地下“造币”行为, 杜绝地下虚拟货币交易活动, 引导其正常发展。二是建立网络交易“追踪机制”, 完善网上追踪系统, 及时对“虚拟财产”进行跟踪, 做到有责任可查, 防止“虚拟财产”被盗事件的发生, 保护网民虚拟货币等虚拟财产的安全。同时通过网上追踪系统, 可以有效监督网上交易行为, 防范不法分子利用虚拟货币进行偷逃税款、洗钱、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

摘要:由于网络的不断发展, 虚拟货币日益成为网络中流行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虚拟货币数量的不断扩大, 虚拟货币持有者、可接受人群不断增加, 虚拟货币可购买的客体范围不断扩大, 虚拟货币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加。文章从金融的角度解释虚拟货币的影响, 提出对虚拟货币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虚拟货币,金融,管制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少尉.虚拟世界的三大风险[J].电子商务世界, 2006 (10)

[2].唐平.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政策职能的影响[J].财会月刊, 2006 (2)

[3]王俊, 肖建华, 周润宁.现代铸币税理论研究综述[J].统计与决策, 2005 (14)

浅析“虚拟货币交易征税” 篇8

关键词:虚拟货币交易征税问题

0引言

虚拟货币是指一种用人民币购买的、用于支付网上各种虚拟商品的支付工具。虚拟货币的出现大大方便了网络小额电子支付,网络增值业务也随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

虚拟货币与现实货币的差异:虚拟货币不符合传统的货币定义,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货币指的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具有五种职能: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虚拟货币并不具有真实货币的职能。从虚拟货币获取方式上看,其与真正的货币也存在很大差异。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货币必然是通过提供劳动而获得。而我国互联网上的虚拟货币却是和人民币挂钩,由用户向发行公司购买,而且各大互联网公司都禁止将虚拟货币兑换成现金。这种获取方式与用户提供的劳动无关。从虚拟货币与现实法定货币的关系来看,两者具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方而:①发挥货币职能的手段不同。②价值交换机制不同。虚拟货币的本质属性是具有一定货币功能的商品交易中介,是互联网企业或者游戏运营商针对其各种相关服务为用户提供的一种商业性支付手段,而非金融类支付手段。既然目前的虚拟货币不具有通货性质,自然不会影响现在的人民币金融体系,也不会导致现实中的通货膨胀。

1虚拟货币交易现状

虚拟物品一般通过3个渠道进行交易:一是直接在游戏中买卖装备的交易功能中进行;一是通过淘宝网、5173等专业的网上交易平台出售;三是现实中的线下交易。

2虚拟货币交易征税存在的问题

2008年10月29日,国家税务总局批复北京地税局公布了“关于几个人通过网络买卖虚拟货币取得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批复明确规定,个人通过网络收购玩家的虚拟货币,加价后向他人出信取得的收入,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交纳个人所得税,税率固定20%。国家税务总局的这一批复引发了以下问题:

2.1买卖虚拟货币行为性质问题2007年2月15日,文化部、公安部、央行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上作的通知》。根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专家赵占领介绍,自该通知颁布后,各游戏运营商基本都按照政策要求把各自的虚拟货币的使用范围限制在自身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内,目前所存在的虚拟货币交易绝大多数都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得,而且是私下交易行为。

2.2虚拟物品定价问题按照规定,财产转让所得计征方法为,以一次转让财产收入额(不管分多少次支付,均应合并为一次转让财产收入)减去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基本地,虚拟物品极具流通性,其定价机制又兼具世界性和极度的个体差异特征,虚拟物品的定价决不能由相关部门天马行空的擅自决定,需要在广泛调查、深入细致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出具有生命力的定价,然而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然后,在虚拟物品定价机制出台时候才可能进一步按照所确定的税率来征税。

2.3征税实施问题

2.3.1纳税人的身份如何确定个人用户在不实行网络实名制的情况下难以确定身份,而“打金公司”等参与者缺少基本的工商注册。长期以来,“打金公司”一直有力在政策的灰色地带,在目前的现实下,要让每一个参与者进行工商注册显然不大现实。

2.3.2监督难度大、成本高要有效的监控管理网上交易非常困难,毕竟网上交易数量实在太多太杂。管得了国内的服务器,管不了国外的服务器,就算把网站全管了,游戏玩家又会通点对点的直接交易等模式继续避税,要想收税,只怕得不偿失。

3虚拟货币交易征税导致的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的这一批复透露出一个信息:即承认买卖虚拟货币行为的合法性。但是虚拟货币与人民币的双向流动会带来许多问题。

3.1虚拟货币与人民币双向流动会冲击金融秩序虚拟货币一旦超出了虚拟世界,在线下交易或者用虚拟货币购买现实商品,人民币的流通速度V就成了它自接影响的对象。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呈负相关。当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较大时,利用货币需求恒等式MV=PY,两边取对数积分,就有:m+v=p+y,v移项m=p+y-v,即前述公式修订为:货币供给增长=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一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当人民币流通速度变动率变大,人民币供给增长率变化较大,实行“单一规则”货币政策主张不再适用:当虚拟货币与人民币共同构成货币供给总量时,货币供给增长率>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一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出现“超额”货币现象,意味着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过量发行虚拟货币会引起现实中的通货膨胀,这就需要将虚拟货币作为影响货币需求函数的因素,并纳入货币供给量计量范围。当虚拟货币不满足于“虚拟”世界,逐渐进入现实流通领域,尤其是网络游戏允许玩家进行虚拟财产转让时,出现了虚拟货币与人民币双向流通的地下交易。当服务商资金短缺时,还可能出现同现实银行一样的挤兑,甚至是恶意挤兑等现实风险,这将会危及我国的金融秩序。

3.2为网络犯罪提供便利

3.2.1为洗钱提供便利虚拟货币的虚拟性与远程转移让其容易被洗钱活动所利用。首先,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对虚拟货币发行人的反洗钱管理。其次,虚拟货币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为洗钱提供了便利。最后,虚拟货币的电子化存在形式让政府部门获取证据比较困难。洗钱人可以随时修改或删除有关虚拟货币的支付记录,让监管部门难以掌握有力证据。

3.2.2为网络游戏赌博提供便利不少网络游戏服务商在游戏中提供输赢游戏币的游戏,网络服务商们打着输赢的都是游戏币的理由,拒绝承认其行为是组织赌博。虚拟货币被兑换成为现实货币,赢家在游戏中所实际赢取的也就是定的现实货币价值。我国若承认虚拟货币交易的合法性则为网络游戏赌博行为提供了温床。

3.3安全风险①黑客的攻击。这是互联网上最为常见的安全事件。黑客攻击是发行人所面临的种外来风险,黑客攻击的目的有多种,最主要的是通过对虚拟货币系统的攻击,寻找到其漏洞,从而获得非法利益。②计算机病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③游戏“外挂”。“外挂程序是故意编制的、以对网络游戏或者包含网络游戏在内的系列程序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并非网络游戏本身客户端程序的程序。”消费者利用“外挂”程序,会加速其挣取“游戏币”的速度,由此影响到发行人虚拟货币的发行数量,造成其经济利益的损失。④内部员工的犯罪行为。内部员工参与,也是盗窃、欺诈网络虚拟财产案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所发生多起虚拟财产的被盗案件中都有网络服务商员工的身影。

4结论

上一篇:战略人力资源审计下一篇:庆元旦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