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精选8篇)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篇1

编制与建设

1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政策,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编制质量,满足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的需要,落实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用地,保持与城市发展协调.(目的)

2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及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工作阶段)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的期限和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与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期限和范围)

4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置必须从总体上满足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功能,贯彻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分类处置。(要求)

5重大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宜做到区域共享、城乡共享,实现环境卫生重大基础设施的优化配置。(重大设施)

6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预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成分,确定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方式,给处公共厕所布局原则及数量,并给出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原则、类型、标准、数量、布局和用地范围。(预测)

7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适度深化,重点应确定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主要设施落地)

8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中,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尚应给除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的设置原则、类型、等级、数量和用地面积等指标,提出工艺、技术、建设等要求。(工艺)

9对其他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要求,可根据其特点分别按对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或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要求执行。(其他)10在详细规划中应确定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的种类、等级、数量、用地和建筑面积、定点位置等内容,满足环境卫生车辆通道要求。(各类设施落地、车辆通道要求)

11城市环境卫生设置的设置应满足城市用地布局、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和城市景观等要求。(协调)

12城市生活垃圾以外的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应根据此类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情况及城市诸方面条件,提出相应规划控制要求。(固体废弃物)1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标准规范)

14环境卫生设施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facilities;城市规划建成区 urban planning construction area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篇2

市区变电所的设计应尽量节约用地面积, 采用占地较少的户外型或半户外型布置。中心区的变电所应考虑采用占地空间较小的全户内型, 并考虑与其他建筑物混合建设;必要时也可考虑建设地下变电所。

市区变电所的建筑物设计应考虑与环境布局相协调, 立面美观, 并适当提高建筑标准。如表1所示。

2 配电所

市区配电所及开闭所应配合城市改造和新区规划同时建设, 作为市政建设的配套工程。

市区配电所一般为户内型, 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630k VA, 一般为两台, 进线两回。

315kVA及以下的变压器宜采用变压器台, 户外安装。在主要街道, 路间绿地及建筑物中, 有条件时, 可采用电缆进出线的箱式配电所。

3 城市供电网络与线路规划

3.1 城市供电网络。

电压等级对城网的标称电压, 应符合国家电压标准。电力线路电压等级有:500kV、330kV、220kV、110kV、66kV、35kV、10kV、380V/220V等八类。通常城市一次送电电压为500kV、330kV、220kV, 二次送电电压为110kV、66kV、35kV, 高压配电电压为10k V, 低电压配电电压为380/220V。

城网的典型结线方式有:放射式、多回线式、环式、格网式和联络线。城网分为送电网和配电网。城市送电网中一次送电网是系统电力网组成部分, 又是城网的电源, 应有充足的吞吐容量, 一般宜采用环式 (单环、双环或联络线等) 。二次送电网应能接受电源点的全部容量, 并能满足供应二次变电所的全部负荷, 共电网结构应与当地城建部门协商, 布置新变电所的地埋位置和进出。

线路走廊, 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预留相应位置。城市配电网又分高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高压配电网架应与二次送电网密切配合。且比后者有更大的适应性, 一般采用放射式、环式或多回线式。低压配电网一般采用放射式、环式或格网式。配电网应不断加强网络结构, 尽量提高供电可靠性。

3.2 城市供电线路规划。

3.2.1 高压线路规划原则。

确定高压线路走向, 必须从整体出发, 综合安排, 既要节省线路投资, 保障居民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 又要和城市规划布局协调, 与其他建设不发生冲突和干扰。一般采用高压线路规划原则为: (1) 高压其线路的应尽量短捷, 减少线路电荷损失, 降低工程造价。 (2) 应保证线路与居民、建筑物、各种工程构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 按照国家规定的规范, 留出合理的高压走廊地带。尤其接近电台、飞机场的线路, 更应严格按照规定, 以免发生通信干扰、飞机擅线等事故。 (3) 高压线路不宜穿过城市的中心地区和人口密集的地区。并考虑到城市的远景发展, 避免线路占用工业备用地或居住备用地。 (4) 高压线路穿过城市时, 须考虑对其他管线工程的影响, 尤其是对通信线路的干扰, 并应尽量减少与河流、铁路、公路以及其他管线工程的交叉。 (5) 高压线路必须经过有建筑物的地区时, 应尽可能选择不拆迁或少拆迁房屋的路线, 并尽量少拆迁建筑质量较好的房屋, 减少拆迁费用。 (6) 高压线路应尽量避免在有高大乔木成群的树林地带通过, 保证线路安全, 减少砍伐树木, 保护绿化植被和生态环境。 (7) 高压走廊不应设在易被洪水淹没的地方, 或地质构造不稳定 (活动断层、滑坡等) 的地方。在河边敷设线路时, 应考虑河水冲刷的影响。 (8) 高压线路尽量远离空气污浊的地方, 以免影响线路的绝缘, 发生短路事故, 更应避免接近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仓库区。 (9) 尽量减少高压线路转弯次数, 适合线路的经济档距 (即电杆之间的距离) , 使线路比较经济。

在城市供电规划中, 上述原则不能都同时满足时, 应综合考虑各方因素, 作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选择最合理的方案。

3.2.2 高压走廊宽度确定。

(1) 单条高压走廊。

L=2L安+2L偏+L导

式中, L安—水平安全距离;L偏—最大风偏;L导—导线宽度。

(2) 在实践中人们主要采取看绝缘子片数的办法来判断高、低压等级 (见表2) 。

(3) 各级高压走廊宽度 (见表3) 。

3.2.3 城市送配电线路敷设。

总体规划阶段的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篇3

关键词:医疗卫生设施 用地布局 规模预测 弹性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1

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是为了更好地在空间上落实总体规划而编制的一项专项规划,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框架内,结合城市发展、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等情况统筹规划。

1 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布局

医疗机构按规模、床位、专业技术人员数分为不同的级别,不同规模级别的医疗机构有其不同的服务半径,因而规划医院建设应考虑其分级性,并选择交通便利、环境安静、位置适中的地方;同时应避开污染和危险等不利因素,并与学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保持一定距离。其他医疗设施用地,如医疗废物处置及管理机构等,应根据医疗用地的使用特点安排。

2 规划实践—以《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医疗卫生设施规划为例

2.1 大连市医疗卫生设施现状概况

大连市医疗卫生设施用地总面积287 h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8%,人均0.8 m2。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32个,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城市医疗卫生体系。现状平均每千人拥有醫疗卫生设施床位数6.50张,执业医师3.43人。卫生工作人员医护比全市为0.96∶1,平均医院床位利用率为84.24%。2007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03岁。

2.2 存在的问题

现状卫生用地占总用地的比例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够合理,各区存在很大差异。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影响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卫生设施相对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设施匮乏。

各类医疗服务设施存在供求结构矛盾,资源超载利用和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主要医疗设施过分集中于城市中心区,不便于其他各区市民就医,也加重了城市中心区医疗设施的负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设置结构比例不够合理,现有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的作用还十分有限。特别是金州区社区卫生服务设施较为缺乏,社区内部的基本医疗卫生设施和医护人员严重不足,致使二级医疗体系难以形成,居民初等医疗服务需求不能得到充分保证。专科疾病防治院相对较少。缺少服务于老年人的医疗机构。城市已步入老龄化阶段,但是尚无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医院。

2.3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根据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有关人口预测,规划至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480万,每千人7.0床配置,共需3.36万床,床均用地按上限117 m2计算,需要医疗卫生设施用地393 hm2。以占规划总用的的比例下限1.0%计算,为520 hm2。以人均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上限1.1 m2,2020年规划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为528 hm2。根据全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医疗设施用地比较,以及大连的自身发展特点,用三种计算方式校核,规划最终确定用地指标为520 hm2,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0%,人均1.1 m2。规划医疗卫生设施床位数按7床/千人、用地面积按117 m2/床计算。新建三级综合医院规模为500~800床,每床占地111 m2;新建二级综合医院规模为300~499床,每床占地117 m2。核心区医疗设施比较充足,规划按医院等级、类别按供求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并通过区内医疗设施用地的平衡调配解决部分医院床均用地不达标的状况。利用现有三级医院人力、技术资源,在其他区新建分院,以达到卫生资源的公平性。在金州城区、大窑湾城区新增医疗设施用地,充分利用和扩大现有医疗卫生设施,新建二级以上医院,并在建设标准上适当超前。旅顺城区根据规划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整合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进行调整改造,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在各居住区、居住小区设立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所、保健站等,形成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网络。不断优化整合专科医院体系。在核心区以外各区新建儿童医院、妇产科医院、皮肤科医院、精神病医院、老年病专科医院,作为核心区的有效补充。并在核心区北部预留应急医疗卫生服务用地。到2020年大连市将形成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为骨干,专科医院为特色,门类齐全、立足本市、辐射城乡的医疗服务网络。通过规划使现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模、功能进行合理的调整,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布局合理、健全和完善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城乡的卫生服务质量。

2.4 规划的弹性

总体规划阶段的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刚性不宜太强,主要医疗卫生设施用地的布局要明确,便于下一级规划操作、执行。用地总量的控制要科学、合理。可以指导医疗设施用地的规模和级别,专科医院和其他医疗设施用地应结合各自特点和医疗卫生部门的实际要求在下一步规划中进一步明确。

3 结语

加强城市规划,特别是近期建设规划与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沟通和衔接,落实医疗卫生设施的承载空间,实现对城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的指导和控制。加快制定城市级、社区级二级医疗卫生设施的规划建设标准,以适应城市公共卫生体系改革的要求,促进城市医疗卫生设施健康有序地建设。建立新的数据统计分类,适应二级医疗服务体系的转变,满足卫生事业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2008.

[2]建设部.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

[3]大连市卫生局.卫生统计年报汇编.2007.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篇4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正常情况下,人口的性别比在之间。A:80~94 B:92~106 C:66~80 D:50~64 E:经济政策

2、形态的城市是多位于地形比较平坦,而对外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A:放射型 B:星座型 C:组团型 D:散点型 E:综合治理

3、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生态系统,这种观点以为代表,强调研究城市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城市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A:芝加哥学派 B:社区学派

C:马克思主义学派 D:新韦伯主义学派 E:经济政策

4、关于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叙述中,错误的是。A:城市发展条件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B:发展条件评价应有动态的眼光,指标赋值时不仅应考察城乡的现状特征,也应将规划中可能对城市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变动纳入评价 C:指标体系应涵盖包括区域经济、社会、人口、交通等影响城市发展的各因素,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D:指标体系应在重点反映城市所在经济区或行政区域整体特征的同时,兼顾城市建设的发展条件 E:经济政策

5、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技术基础是。A:公司城建设 B:城市美化

C: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巴黎改建 E:综合治理

6、以下不符合区域变电所的选址要求的是。A:变电所(站)接近负荷中心或网络中心 B:35 kV变电所的所址标高宜在百年一遇的高水位处

C:所址地势高而平坦,不宜设于低洼地段,以免洪水淹没或涝渍影响

D:所址尽量不设在空气污秽地区,否則应采取防污措施或设在污染的上风侧 E:经济政策

7、增长极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于1950年提出,后经其他学者进一步发展。A:佩鲁 B:薪希曼

C:约翰·弗里德曼 D:纳克斯 E:经济政策

8、小城镇地区差异大,发展条件不同,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强化地域特色,采用适宜技术,走特色发展之路,这体现镇规划的原则。A:人本主义 B:可持续发展 C:因地制宜 D:科学合理性 E:综合治理

9、土地具有肥力,是万物生长的重要来源,它具备适宜生命存在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湿度、温度等结合在一起使各种生物得以生存、繁殖。这是土地的功能。A:承载 B:生产 C:生态 D:使用 E:综合治理

10、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称为。A:城市 B:集镇 C:中心镇 D:重点镇 E:综合治理

11、区域环境中的核心是。A:城市 B:经济 C:工业 D:市场 E:综合治理

12、水污染综合整治措施中,不仅能够缓解水资源危机,而且能够改善面源污染状况,补充地下水,降低洪峰和延迟洪峰时间,从而大大降低洪水风险,帮助恢复因为水源原因退化的湿地。A: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

B:节约用水、计划用水,大力倡导和加强废水回用 C:加强雨洪水利用与管理 D:强化水污染治理 E:经济政策

13、市政公用设施是指。

A:城市发展的基础,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设施 B:以公用设施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C:城乡建设提供先决性物质条件,其功能和效率直接支撑和影响城市运行和发展

D:由国家或各种公益部门建设管理、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提供基本服务的行业和设施

E:综合治理

14、生产大气氧气属于生态系统服务的。A:供给服务 B:支持服务 C:调节服务 D:文化服务 E:经济政策

15、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后月内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A:5个 B:6个 C:7个 D:8个

E:综合治理

16、在有些建筑中为便于车辆上下(多层车库、医院),或为人流疏散快速、安全(火车站),往往设坡道,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坡度为。A:8% B:10% C:12% D:15% E:经济政策

17、我国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汉以后只在最高等级的建筑中出现。A:三开间 B:九开间 C:十一开间 D:十二开间 E:经济政策

18、中国古代建筑运用的木构架体系,其形式为。A:穿斗式、抬梁式、板式 B:井干式、穿斗式 C:叠梁式、穿斗式

D: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 E:经济政策

19、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中,不包括。A:立法机构监督 B:行政监督 C:社会监督 D:经济监督 E:综合治理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原则的是。A:整体性原则 B:可持续发展原则 C:自然原则 D:地方性原则 E:综合治理

21、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的基本方法中,固体废物经过堆肥,体积可以减至原有体积的。A:30%~50% B:40%~70% C:50%~70% D:85%~95% E:经济政策

22、中压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应有较大的适应性,中压配电网主干线的导线截面宜按远期规划负荷密度一次选定,争取在年内保持不变。A:10 B:15 C:20 D:25 E:经济政策

23、下列不属于城市能源规划主要内容的是。A:促进和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B:确定能源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C:落实节能技术措施和节能工作 D:制订能源保障措施 E:综合治理

24、城市供热系统根据不同,分为蒸汽供热系统和热水供热系统。A:用户 B:热源 C:热煤 D:方式 E:经济政策

25、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是。A:开间 B:斗栱 C:斗口 D:步梁 E:经济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为了明确和强化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管制作用,确保城市土地得以合理利用。规划和建设中应该做到:__ A.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布局 B.尽量遵守国家用地标准

C.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各项建设用地

D.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尽量少占基本农田

2、地下水的等条件决定着一些特殊行业的选址与布局,决定其产品的品质。A:水位 B:矿化度 C:水温

D:含水层的厚度 E:流动性

3、城乡规划包括、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等规划。A:详细规划 B:专项规划 C:镇规划 D:城市规划 E:城镇体系规划

4、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历程包括。A:从产生到规范 B:不断的变革与探索

C:通过数据控制落实规划意图 D:新时期的发展趋势

E:横向综合性的规划控制汇总

5、下面关于冲突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冲突指公开的暴力,也包括紧张、敌意、竞争和在目标与价值标准上的分歧 B.冲突的产生是因为资源的稀有使其社会关于它的分配充满着不平等现象 C.冲突论者认为,社会长期存在着对其只产生破坏作用的冲突 D.从思想体系看,冲突理论与结构功能主义并没有实质性的矛盾

6、以下属于乡村公共设施的是。A:乡村文化教育设施 B:乡村医疗卫生防疫设施 C:乡村文艺娱乐设施 D:乡村体育设施

E:乡村自来水生产建设

7、从对当代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的研究中可以发现,这些城市都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点。

A:都是全球或区域经济的管理/控制中心 B:都是金融中心

C:都是人才高度集聚的中心

D:生产性服务业是技能密集型产业 E:城市是信息、通讯和交通设施的枢纽

8、下列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是__。A.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 B.城市主干道走向 C.城市人防设施布局 D.高压走廊位置 E.城市防洪标准

9、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布局中,线路是线网的基本组成要素,按照线路在线网中的布置方式,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可以分为的基本类型。A:网格式 B:分离式

C:无环放射式 D:联合式 E:有环放射式

10、城市燃气调压站按性质分为。A:区域调压站 B:高中压调压站 C:用户调压站 D:箱式调压站 E:专用调压站

11、影响工业用地规模的因素包括。A:城市主导产业的变化 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工业工艺的改变

D:国家产业政策的改革 E: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2、不得设置户外广告的情形包括__。A.利用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的

B.利用市政公共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的

C.国家机关、文物保护单位和名胜风景点的建筑控制地带 D.国家级文化体育活动设施

13、在法律的基本特征中,对法律规范内容表述正确的是。A: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B:规定人们可以做(授权)什么 C:规定人们禁止做(禁止)什么 D:警戒和制裁违法行为的依据

E:成为评价人们行为合法不合法的标准

14、村庄规划的基本图纸包括。A:村庄位置图 B:分析现状图 C:用地规划图

D:市政设施系统规划图 E:论证规划意图

15、城乡规划实施的行政机制发挥作用,产生效力的条件是__。A.有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B.法律、法规对行政程序和行政权限有明确、完整的授权 C.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支持和服从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 D.行政管理事物的主体明确,行政机构的结构完整

16、划定规划区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包括。A:坚持科学预测发展原则 B: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 C: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D: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 E:坚持可操作性原则

17、属于城镇体系规划主要任务的是__。A.明确不同层次的城镇地位、性质和作用 B.确定城镇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 C.合理地进行城镇布局

D.确定不同层次城镇的隶属关系

18、部门规章是我国规划法规体系组成部分之一,其部门规章的范畴包括。A:《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B:《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C:《城市规划法》 D:《城乡规划法》 E:《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19、下列选项中,属于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原则的是。A:多样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地方性原则 D:自然原则 E:匀布原则

20、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原则包括。A:整体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匀布原则 D:自然原则 E:地方性原则

21、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包括。A:城乡结合,统筹安排 B:依据新区设计,紧凑发展 C:功能协调,结构清晰

D: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 E:分期建设,留有余地

2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须从建设项目所处地域的环境特点及其保护要求和开发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两个方面考虑。其中基于环境特点及其保护要求的舒缓措施主要包括。A:替代方案 B:恢复

C:生产技术改革 D:保护 E:补偿

23、在城市规划编制的原则要求中,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依据。A: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B:近期建设规划 C:控制性详细规划 D: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E:城市分区规划

24、行政程序的价值体现在。A:保障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B:扼制行政主体自由裁量的随意性 C:避免行政复议的提起 D: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E:在行政公正和效率之间起到平衡的作用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篇5

摘要:本文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城市排水工程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盲目扩建城市排水设施的危害性,总结出对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认识。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排水工程设施;规划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 A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指出: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仍存在总量不足、标准不高、运行管理粗放等问题。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扩大就业,促进节能减排。

城市基础设施(urban infrastructure)指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城市工程性基础设施又可以分为能源系统,水资源及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邮电系统,环境系统,防灾系统等6类。

排水设施是城市功能性基础设施之一,是指用于城市排水的管道、沟渠、泵站、污水处理设施和闸门、雨水口、拍门、检测井、沉砂井、格栅井、化粪池、隔油池等附属设施。当前社会发展来看,城市排水工程及排水设施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原因之一也存在近年各地出现的“城市看海”景象,国内很多城市出现一下雨就汪洋一片的情况,交通大面积瘫痪,甚至有些大城市排水系统落后,暴雨后遭雨水淹灌,饱受内涝之困。针对此类情况,2013年7月住建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城市编制并报送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以保证城市排水防涝,暴雨时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

一、城市排水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城市排水系统包括排入城镇污水管道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常由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组成,在实行污水、雨水分流制的情况下,污水由排水管道收集,送至污水处理后,排入水体或回收利用。城市雨水系统部分,雨水径流由排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水体。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任务是使整个城市的污水和雨水通畅地排泄出去,处理好污水,达到环境保护及安全的要求。

二、目前我国排水系统的现状分析

城市排水管网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地下隐蔽工程,因为其隐蔽性,许多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重地表,轻地下”的弊病,与此同时,我国早期的城市排水系统是按照原苏联标准建的,国内许多地区的气候与降水量明显与当时的苏联有巨大差异,降水量明显比苏联多,所以管线设计的初衷就存在了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扩张速度加快,很多管线建设没有跟上整个城市的空间格局,由于早期兴建的地下排水管道口径小,管道老化,缺乏基础性城建档案资料,新建排水管线与老旧管线相连接会出现管径不兼容、材质不统一、新旧不搭配等一系列问题,地下管网建设缓慢导致大部分地区排水标准偏低,地下设施的发展严重跟不上地上的建设速度。

按照我国现行城镇排水设施建设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城市一般地区排水设施的设计暴雨重现期为0.5-3年,重要地区也只有3-5年。相比之下,欧盟规定的设计重现期为1-10年,日本规定是5-10年,美国的规定设为一般地区2-15年,特殊地区10-100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642座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还有59%未达到国家防洪标准,排涝标准不高,每年汛期均有大量城市进水受淹、内涝积水,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生活。

就国内城市看,2011年按照香港政府渠务署发布标准,市区排水干渠系统200年一遇,市区支渠系统和主要乡郊集水区防洪区为50年一遇,乡村排水系统则为10年一遇。

青岛栈桥东侧德国人100多年前设计的排水设施为例,保留下来的泄洪口直至今日还在使用,德国人设计了足够使用百年的现代排水系统,其中雨污分流模式,即使到今天,还有很多中国城市未能做到,当年德国市政当局在青岛西部城区共建了5座泵站,太平路泵站至今仍可手动操作。

青岛德国人设计下水主管线

江西赣州老城区的排水系统“福寿沟”是宋朝留下的,现在还很好的发挥着作用,当年一个叫刘彝的官员在此任知州,规划并修建了赣州城区的街道,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全长12.6公里的“福寿沟”仍承载着赣州近10万旧城区居民的排污功能。

北京市目前最常用的雨水排水标准设计是一年一遇,有些设计标准甚至达不到一年一遇,一旦降雨超标,路面就会产生积水。北京现有的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只能应对小到中雨的降雨规模,加上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极端天气,降雨量加大,势必造成内涝。

从全国城镇人均雨水管道长度来看,2013年我国平均为0.47米,其中20个省市更低于这一指标。而德国2001年人均雨水管道长度已经达到3.80米,是我国目前人均长度的8倍,正是由于城市管网建设发展滞后,住建部等部门正在积极推进相关规划出台,各地方政府也由于“城市看海”现象也逐步对城市排水工程设施的规划、设计、实施引起了重视。

三、对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认识

1、理性认识现状

从我国城市排水工程的现状来看,存在部分城市排水工程设施不规范,不能满足地上部分的建设需求,新老管网的结合存在问题。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可能会遇到此类问题,而城市排水设施历史遗留问题也将逐步呈现。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的认识城市排水工程设施的现状,由于我国城市排水设施的发展起步较晚,多数城市未形成体系,对城市排水工程设施的重视也是从这两年许多大城市形成内涝以后,部分城市才逐步将城市排水工程设施的规划设计提上日程。

为了治理城市内涝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7月上旬曾印发了《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并要求各城市编制并报送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由于历史欠账多,此次大规模的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将有望带动近万亿元投资。另外政府也加大了对城市管网的投资力度,并提出管网建设“以奖代补”的政策,由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联合下发相关文件。“十二五”期间是城市排水管网建设的高峰期,以前在管网建设上可能不够重视,力度也不够大,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现在已将管网建设放在城市排水建设的第一位。

但盲目的扩大和新增排水工程设施也有一定的风险,排水管网建设投资巨大,如果达到地面城市建设的速度,那势必会带来巨额投资,但收益未必可见。因此,逐步推进地下管网的建设,与地面建设协调共建,是我国城市排水工程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

2、区分对待,合理规划雨水重现期标准

长期以来,我国进行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一直沿用原苏联的体系方法,基于等流时线法,采用推理公式法进行规划设计,近60年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和调整。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雨水系统规划设计的范围日益加大,已经逐渐超过了原有规划设计方法的适用范围,导致计算结果出现偏差,影响雨水系统的安全性,因此,需要对原有的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方法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完善。

具体可以对雨水重现期标准进行分层次设计,对城市重要区域,重点地段加强防护,重点考虑,对城市一般地段,可以适度降低雨水重现期标准,城市地铁、人流通行密集的地下通道等区域需重点考虑,可以适度突破国家标准设计,大胆的考虑未来城市的发展规模与发展状况,对未来保持预见性的同时,考虑极端天气的危害。

3、逐步完善城市排水系统,雨污分流,雨水收集

针对我国城市排水工程设施面临的困难,需加快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选择合理科学的排水体制,加强理论研究和软件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排水管道管护,保障排水设施畅通卫生。大城市应逐步推动雨污分流制,合理利用中水及搜集雨水。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城市空间被钢筋混凝土所占据,严重影响了城市自身的排除、吸纳雨水的功能,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中应多采用透水路面材料,提高对雨水的吸纳能力和蓄滞能力,保持和增加雨水浸入地下,避免过快形成地面雨水聚集,严重缺水城市还应该进行雨水搜集系统的建设,合理利用地表径流雨水。

4、先规划后建设,打持久仗

城市排水工程设施应先规划后建设,对城市排水设施需要有前瞻性,同时,对建设过程不可盲目求大,需循序渐进的完善。如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市排水设施都是在19世纪开始规划建设,建设周期有的达到了100年,我国城市排水设施工程建设起步较晚,标准较低,只有吸取国际、国内相关经验,结合地域特色,才可能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建设,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城市排水工程设施建设仍需要打持久仗。

四、结语

我国城市排水工程设施的建设目前受到了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都开展了新一轮的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在此浪潮当中,只有实事求是,认清自身优势劣势,才能对城市的将来负责,才能体现一个城市真正的“良心”。

参考文献

[1]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2] 毛其智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讲义》,2014.4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篇6

建城[2010]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委,公安厅、局,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北京市交通委员会,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公安局、发展改革委:

在当前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城市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土地资源高度紧缺和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背景下,由于停车设施总量严重不足、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和停车管理不到位而导致了严重的停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严重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构建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城市停车设施发展,加强城市停车管理,规范停车收费,缓解城市停车难和交通拥堵矛盾,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发展,现就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停车设施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切实加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不仅是改善城市停车状况、缓解城市停车难和交通拥堵的客观需要,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科学引导汽车发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加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与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实施畅通工程、创建绿色交通示范城市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抓紧抓好,全面促进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的原则与目标 各地要按照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要求,以保障交通畅通有序、资源优化配置、群众出行方便为目的,认真解决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坚持节约利用资源原则,在规划的指导下,综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坚持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原则,规划、设计、建设停车设施,应当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安全隐患;坚持设施差别供给原则,按照城市中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和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策略,合理确定停车设施规模和管理政策;坚持停车需求调控管理原则,运用政策法规和停车价格调控,降低城市中心区停车需求压力;坚持高新技术引领原则,推广应用城市停车领域的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及适应电动汽车发展的停车场附属充电设施。

各地要根据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近期着力解决停车设施供应不足、挪用停车设施和停车管理滞后的问题。争取用2-3年时间,进一步明确政府有关部门职责,形成高效协调的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机制;完善法规体系,编制完成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制订相应的地方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推动立体化停车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完善停车价格形成机制,理顺路内停车与路外停车、室外停车与室内停车之间的价格关系;建立完善科学的停车需求管理体系,充分运用行政、经济与市场等手段,严格控制占道停车位的数量,逐步形成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停车为辅、占道停车为补充的城市停车格局,在城市中心区外围大力发展停车换乘系统;推广普及信息化、智能化停车设备和停车诱导指示系统;基本建立依法管理、规范服务的停车管理体系。

三、加强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确定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目标进行制定。在摸清停车矛盾现状、科学预测停车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差别设施供给和停车需求调控管理的原则,研究确定城市停车总体发展策略、停车设施供给体系及引导政策、社会公共停车设施布局和规模,明确建设时序和对策。要充分考虑城市停车设施系统与城市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紧密衔接,大、中以上城市应规划建设城市停车换乘体系,引导人们转变出行方式,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

100万城市人口及以上城市应在2010年底前编制完成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100万城市人口以下城市应在2011年年底前编制完成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

四、加快制订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

从源头上加强城市停车设施配置。结合城市自身的发展条件和趋势,兼顾当前、立足长远、因地制宜地组织研究制订地方性城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根据各类建设项目的性质和停车需求,以及城市停车总体发展策略,合理确定停车设施配建指标。各地要根据城市发展和城市交通变化情况,对停车设施配建标准适时进行调整。

五、科学合理建设城市停车设施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开展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管理时,加强新建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防止出现新的交通拥堵节点。按照停车配建标准合理配置停车设施,鼓励建设项目利用地下空间配建停车设施,按配建标准建设的地下停车场面积,不纳入容积率计算范围。加强对建设项目配建停车设施建设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禁止配建停车设施挪作他用。

城市停车设施建设要加强与园林绿化、城市景观等人居环境的协调,不能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对既有小区要采取有效措施,在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优化小区绿化模式,推广应用绿化与停车相兼容的方法和技术。

城市公共停车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要完善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的用地供给、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等保障机制及措施,其建设应列入政府计划。各地要加大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动地下停车场建设,以及立体停车和机械式停车设施建设。各地应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各种类型的路外公共停车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各城市应结合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在城市中心区外围规划建设与公共交通枢纽相匹配的停车设施,形成完善的停车换乘系统,引导驾车者换乘公共交通进入城市中心区,减少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压力。鼓励社会单位开放内部停车场,实行错时停车,为周边居民提供停车服务。在规划和建设停车设施时,要充分考虑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普及和推广的需要,建设、改造或预留充电等相关配套设施,以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要求。

六、切实加强占用道路停车管理

为缓解停车设施不足的矛盾,在统筹考虑城市道路等级及功能、地上杆线及地下管线、车辆及行人交通流量组织疏导能力等情况下,可适当设置限时停车、夜间停车等分时段临时占用道路的停车位。在路外停车位比较充裕的区域,不得占用道路设置路内停车位。

要依法加强对占用道路停车位设置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严格管理,充分发挥现有道路设施功能,提高道路服务水平,保障道路安全和畅通。

七、完善公共停车场停车价格形成机制

各地要按照科学配置资源、合理调控需求、规范管理收益的总体要求,在综合考虑资源占用成本、交通结构调控成本、设施建设成本和经营管理成本等因素基础上,完善公共停车场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停车价格定价和调整办法,严格规范停车收费管理。

鼓励采取差别化费率调控停车需求和停车资源,实行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由高到低的停车级差价格,强化停车需求调控管理;对于同一地区公共停车设施,停车价格采取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室外高于室内的定价原则,同时建立不同类型停车场收入调节机制,引导停车资源合理使用;应根据占用停车资源的差别,合理确定不同车型、不同停放时间的停车费率。

八、规范城市停车行业管理

各地要对城市专业停车服务经营单位实行特许经营管理制度,制定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公开、公平、公正地择优选择停车服务经营单位。要引导建立行业协会,建立行业服务评价制度,加强行业自律,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停车服务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采取优惠政策,促进停车产业化发展。

城市停车服务经营单位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内部经营管理制度、收费制度和服务规范。要加强对停车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停车服务水平。所经营的停车场应具有完备的停车设施,配置完善的安全监控设施,设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标志、标线。

九、大力推动停车设施新技术应用

要积极依靠科技进步,给合实际需求推广占地少、成本低、见效快的机械式停车设施建设,加大停车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按照方便使用、注重引导、人性化服务的要求,加快建设完善的城市停车设施标识系统。

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给合数字化城管系统、城市交通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建设城市停车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停车资源。大力建设城市停车信息诱导系统,鼓励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为公众提供停车信息服务,推广停车预约服务和电子缴费技术,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率。

十、加强依法管理和监督检查

根据《坡乡规划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实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坚决予以纠正,并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对发现已经投入使用的停车场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或者影响交通的,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防范交通事故、消除隐患和撤销、改建停车场的建议。

要从促进城市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对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的指导。各地要从深化改革、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本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妥善处理好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探讨 篇7

城市公共设施分布不是孤立的, 它们与城市特别是其中的居住用地和绿地的分布与组织紧密相关, 因此应通过规划进行有机的组织, 使其成为城市整体的一部分。公共设施建设项目要成套地配置。配置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指整个城市各类公共设施建设应该配套齐全:二是指在局部地段要根据公共服务设施所服务的对象及性质, 配置相应的设施, 以方便群众。各类公共设施要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半径。根据服务半径确定其服务人数的多少, 推算出公共设施的规模, 不同服务设施有不同的服务半径, 应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合理地确定。公共设施的分布要结合城市交通组织来考虑, 公共设施的建设要根据使用性质及交通状况, 结合城市道路系统和地块情况统一安排。城市的改建、扩建, 要充分考虑原有的公共设施, 通过合理的留、并、迁、转、补等措施进行调整和充实。公共设施建设要考虑合理的顺序。在按照规划进行分期建设的城市, 公共设施的建设应与不同的建设阶段的城市规模、发展速度和居民生活的改善过程相适应。这样, 在城市建设时期既能保持必要的公共设施, 又不致过早或过量建设, 造成投资浪费。

2 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1) 城市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

任何城市的发展, 首先决定于它的经济基础, 取决于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 也就是物质文明的建设, 但是, 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 不仅是它的经济基础的反映, 而且反过来给经济活动以巨大的影响, 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型城市, 应当两个文明一起抓, 注重搞好文化设施建设。体育在世界上被视为民族精神的橱窗、社会文明的主要标志。它是任何社会都需要发展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发展得更为迅速更为普及。一个民族, 如果体育不振兴, 就不能成为充满活力、文明健康的民族。在城市建设上, 过去往往忽略体育设施的建设, 许多城市在制定发展规划时, 在新建居民区、学校、厂矿时, 没有或很少给体育一席之地。这样,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 体育场地不足的矛盾就越来越尖锐了, 鉴于这种状况, 国家体委要求省辖市和地市县逐步做到“两场一房一池”, 即拥有400m跑道的田径场、带看台的灯光球场、一个训练房、一个游泳池。这是举办运动会最起码的要求。作为小城市, 虽然从客观经济条件上远不如省辖市和其他大中城市, 但也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 充分重视体育设施的建设, 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 健全各类体育组织, 普及群众体育活动, 使体育成为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城市商业网点的建设:

随着城市的出现和发展, 商业网点就作为实现商业行为的场所而同时存在和发展着。虽然由于城市规模和性质不同, 城市商业方面存在着程度之别, 但商业总是不可缺少的。城市体现商业功能的物质条件就是商品、商业从业人员和商业网点设施。商业网点设施是商品流通的支撑点, 它的数量和质量对于活跃市场、发展商品生产有着重要作用。城市商业网点承担着促进城乡商品流通和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服务的任务, 是公共设施中与居民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基本设施, 城市商业网点的数量、水平及服务内容, 体现了城市商品流通程度的高低, 也反映了居民消费观念的一个侧面。规划建设好城市商业网点, 有利于推动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所以, 在城市布局中, 要安排好商业网点的分布, 合理增加数量, 提高质量, 做到行业配合, 布局得当。

3 居住区配套公建规划与建设

居住区配套公建 (也简称“公共服务设施”) , 是居住区配建设施的总称, 它是居住区内配合居民起居、生活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它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设施。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配建水平, 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并满足以下要求:

(1) 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中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 即对基层服务设施的要求, 如居委会、综合服务站等;对一套基本生活设施的要求, 如小学、粮油店、综合副食店等;对一套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设施的要求 (居住区级) , 如百货商场、门诊所、文化活动中心等。能满足配套设施的设置及经营要求。本规范的分级规模基本与公建设置要求一致, 如综合服务站可与组团级人口规模对应, 一所小学服务人口为一万人左右, 正好与小区级人口规模对应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 主要反映在配建的项目和面积指标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的确定依据, 主要是考虑居民在物质与文化生活方面的多层次需要, 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对自身经营管理的要求。

(2) 能与城市的行政管理体制相协调。即组团级居住区人口规模与居委会的管辖规模1000~3000人, 居住区级居住人口规模与街道办事处一般的管辖规模3000~5000人, 既便于居民生活组织管理, 又利于管理设施的配套设置。

4 配套公建的规划布局

居住区配套公建各项目的规划布局, 根据不同项目的使用性质和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 应采用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并应利于发挥设施效益, 方便经营管理、使用和减少干扰。

(1) 商业服务与金融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

形成居住区各级公共活动中心。在使用方便、综合经营、互不干扰的前提下, 可采用综合楼或组合体。基层服务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居民, 满足服务半径的要求。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是为区内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的居民使用或服务的, 因此公建的布局要适应儿童、老人、学生、职工等居民的不同要求。同时各公共服务设施又有其自身设置的经济性和要求方便居民使用等共同特点, 从而可将有利经营、互不干扰的有关项目相对集中形成各级公共活动中心。一般由百货商店、专业商店等商业服务项目和银行、邮电局 (邮政所) 等金融邮电项目, 文化活动中心等文体建筑组成。根据居民生活需要有的项目要适当分散, 符合服务半径、交通方便、安全等要求, 如医院、幼托、学校、综合基层店、居民存车处等, 对于可兼为外来人流服务的设施宜设置于内外人流的交汇点附近, 以方便使用和提高经济效益。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是与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组团划分、道路和绿化系统反复调整、相互协调后的结果。为此, 其布局因规划用地所处的周围特质条件、自身的规模、用地的特征等因素而各具特色。对公共活动中心, 宜将可连带销售, 又互不干扰的项目组合在一个综合体内, 以利综合经营、方便居民和节约用地。

(2) 配套公建的规划与建设:

根据各地居住区规划的实践, 为满足3~5万居民要有一整套完善的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应配建派出所、街道办、综合百货商场、理发店、综合修理部、文化活动中心、门诊所等;为满足0.7~1.5万居民要有一套基本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应配建托幼、学校、粮油店、菜店、综合副食店等, 为满足300~700户居民要有一套基层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应配建居委会、居民存车处、综合服务站、综合基层店、早点小吃、卫生站等。基本原则是当居住区的居住人口规模大于组团、小区或居住区时, 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的项目或面积也要相应增加, 当居住人口规模大于居住区时, 可增配医院、银行分理处、邮电支局、豆制品加工等, 以满足居民多方面的日益增长的基本需要。

5 结论

总之, 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不配或少配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晚建了也会给居民生活造成困难, 如不及时配建小学, 小学生要回原居住地上学, 长途往返十分不便。晚建了派出所就没有地方办理户口迁移等手续或至本区外兼管的派出所去办理, 造成管理和使用不便。

摘要:城市公共设施是为城市行政管理及城市居民日常必需的经济、文化、生活服务的各项设施的总称。城市的公共设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小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都比较小, 所以常把城市有关行政管理、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内容的公共设施综合起来, 布置在城市中心范围内一个较集中的地段, 从而形成城市的公共设施中心, 也形成城市居民的公共活动中心。

关键词: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李长沙.龙岩市住宅区体育配套设施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6.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篇8

关键词:重规叠矩 乐享生态 叠 重复 累积 累加 中国古典园林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环境设施是环境艺术中重要的设计内容,它遍布于我们所有外部空间环境中。环境设施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直接满足人们的特定需求,同时其作为一种“城市元素”将直接反映环境空间的文化内涵,是城市环境设计中的重要造型要素,也是环境艺术的一部分。

公共设施“用”与“美”的结合,形态的创意设计和材质、工艺制造等都是城市环境品质的体现。城市广场中公共设施的品质,也是城市环境品质的体现,他们的造型设计是城市广场设计的重要部分,应该有整体的规划。

一 设计主题:“叠”文化

水门绿园广场拟规划面积约8600平方米,位于浒山街道,东为南门大街,西为水门路,南为水南路,北为新市街,西面是慈溪市人民大会堂,东面、南面为旧城改造后的中央商务区,北面为农业银行,共同构成了慈溪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绿地原是一传统的街心公园,在各项基础设施上已明显滞后整体的功能,不能顺应整个城市的发展,故拟在此地对绿地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形成现代的休闲、活动、娱乐、文化的广场景观。

本次的广场设计考虑结合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和西方现代主义的设计手法对广场内部所有的环境设施小品进行一个整体的规划设计。贝聿铭说道:“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慈溪拥有三大传统的区域特色文化:青瓷文化、围垦文化、移民文化。在晋唐时期,慈溪林湖青瓷远销海外,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慈溪又有“唐涂宋地”之称,悠久的海涂围垦历史,塑造了慈溪人开拓进取的性格,慈溪的移民文化源远流长。如何将两种迥然不同的新旧风格结合在一起展现美感又使其在当地文化底蕴之下不显突兀?这便是本设计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 “叠”文化在本广场环境设施中的运用

(一)仿古与现代主义的融合

现代主义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简洁,去除多余的装饰,摆脱束缚。而中国传统观念也一直有自然朴素美的观念。于是,综合两种相似的含义,便有了“不能繁复,要简单。越是简单的、朴素的、自然的、就越是美的”,这一结论。本设计便将这两种不同风格下的共通之处渗透进了作品之中,尽量让作品外观简洁大方。

接下来便是材料的问题。仿古建筑大多以青砖和木材为主要材质,简洁古朴。看似复杂却干;争利落的木结构更是建筑结构中的经典。而现代主义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特别是新的材料——钢筋混凝土、平版玻璃、钢材的运用。本设计旨在结构和表现手法上将两类材料结合在一起。

广场内的设施小品,采用求“真”、求“逸”、求“幽”的设计手法,运用“现代拼接”的方式,将质朴、古典、更能亲近人的木材与干净利落的现代材料相结合。利用简单的几何外形使之成立得更加理所当然,不显突兀。对于个别建筑小品,外观主要采取仿古建筑的形式,但在结构上摈弃原有复杂的木构,而采用钢化结构,采用优质木材为钢结构镶边、包装,在外观上,用单纯的几何形体代替复杂的仿古装饰。这样,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信息,又赋予作品以新的时代气息,也较好地使两种风格材料运用到了一起。

(二)环境设施与当地文化的融合

环境设施的文化特征最主要体现在地方性与时代性上。地方文化的独特内涵是由当地的自然环境、建筑景观风格、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审美情趣、民俗传统、宗教信仰等所构成。环境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些内涵的综合体,它的创作过程即是对这些内涵的再提炼、再演绎过程。

设计可以将慈溪当地文化历史以人文关怀的形式融入环境设施,渗透进公共空间,使环境设施在具有功能和审美的作用外,更起到指向性的引领作用,从而提升慈溪文化底蕴形象。

研究慈溪当地文化不能发现慈溪是个文化个性鲜明,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慈溪长达7000年的历史,孕育传承了“围垦、移民、青瓷”三大地域文化。而且慈溪人文荟萃,名人大家辈出。故有东汉隐士严子陵、东晋天文学家虞熹、初唐书法大家虞世南、南宋哲学家黄震、清代文人高士奇,近代有革命先烈马宗汉、教育学家杨贤江、爱国侨商吴锦堂、工笔花乌画家陈之佛、上海滩工商巨子虞洽卿、散文家余秋雨等。

这一些列的背景材料都可以渗透进环境设施的设计之中。本设计考虑采用图腾、景墙、文化长廊等形式展示慈溪各色文化。以图画搭配文字的方式,展示慈溪历代名人事迹或慈溪人民辛勤的历史,这样的形式可以使市民观赏起来更加形象,通俗易懂,而且形式较活泼,可以避免沉闷的尴尬。大面积的装点也填补的景观的空白,让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加丰富。

三 案例具体分析

环境设施的内容广而大,从大空间到小空间、从室内到室外、从个人设施到公共设施,只要有人生存的空间环境里无处不存在环境设施。而在城市广场这样一个大型的公共空间中,环境设施基本应有四类设施。公共系统设施包括:卫生设施、交通设施、休息设施和游乐设施。景观系统设施包括:建筑小品、水景设施、绿化设施和景观雕塑等。安全系统设施包括:管理设施、无障碍设施等。最后便是照明系统设施。这么多的设施在设计上一定要有整体的规划,从属于环境整体构架,符合设计的总定位,这样才不会出现形散,眼花缭乱的感觉。以下对本设计个别环境设施案例进行解剖分析。

垃圾桶的设计。针对垃圾桶的设计,除去基本的功能性,我们还希望在其结构处理上有新的创意,不是干篇一律的质感设计,使垃圾桶不再是一个污浊的象征,而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以简洁的倒置立方体作为垃圾箱投口,运用原木的材质,而投口下方的支架则不锈钢架做三点固定的简单支撑。而最为特色的则是垃圾箱的储存区域为裸露状态,垃圾袋悬挂在立方体下部,这样的内胆不但取放方便,而且更加凸显简洁的现代设计风格。

休憩设施的设计。广场内的座椅以立方体为基本形体,运用铸钢与木质材料的结合,造型简洁现代,同时考虑到中国传统意味,在座椅周身表面采用漏窗等形式的传统纹样。

照明设施。广场内主要设置高杆等与地灯两种形式的照明设施。来要创造与整体主题相符气质相吻合的灯具,形式上采集了中国灯笼的元素,对其进行形态重组,将圆形改成正方体,表面采用木质镂空的形式,形成空透灵秀的灯具外形。而支架材料采用亚光不锈钢和合金杆件为主,凸显其现代材料的精美性。

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是为残障人士和老弱病人提供便利和安全的设施,为他们能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便利条件。本设计在中心抬升广场的两边都设置了残疾人坡道。按照标准设置的残疾人坡道形式比较枯燥。于是我们在坡道的两边设计了坡状的景墙,景墙上绘制慈溪人民开垦围湖等历史文化图案,这样的方法便可以将人文关怀参透进环境设施的任何一个小角落。

其余的各色设施小品均用类似的设计手法,形式相近,在广场内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四 结束语

景观艺术不仅是功能性之物或是漂亮衣裳,它既能优化环境又能赋予环境以艺术生命力。现代景观借助于现代技术与艺术,试图重建人与环境的和谐空间关系,为人提供某种视觉参照物,消除环境对人的压抑感。而一件华服的精致与否取决于细节,于是,设计师们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来丰富视觉空间。而这些作品的特点综合起来大致归纳为:情感体验化、艺术的技术化与回归自然化。

上一篇:转租房下一篇:大学生使用拍照软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