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信的类型与格式(精选7篇)
【贺信的贺信的分类】
1.上级给下级的贺信、贺电。可以是节日祝贺;可以是对工作成绩表示祝贺等。这类贺词,最后都要提出希望和要求。
2.下级给上级的贺信、贺电。这类贺词一般是对全局性的工作成绩表示的祝贺,此外还要表明下级对完成有关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3.平级单位之间的贺信、贺电。一般是就对方单位所取得的工作成就表示祝贺,同时还可以表明向对方学习的谦虚态度,以及保持和发展双方关系的良好愿望。
4.国家之间的贺信、贺电。当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新首脑就职、或者友好国家有重大喜事时,一般要致贺词,这既是礼节上的需要,同时也是谋求双方共同发展、维护双方共同利益的方式。
5.个人之间的贺信、贺电。用于亲朋好友在重要节日、重大喜事中互相祝贺、慰勉、鼓励;或者祝贺某人在工作、学习中取得了好成绩,以分享快乐。
【贺信的格式】
贺信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结尾和落款五部分构成。
(一)标题
贺信的标题通常由文种名构成。
如在第一行正中书写“贺信”二字。有的还在“贺信”或“贺电”的前面加上谁写给谁的`内容,或者写明祝贺事由等。个人之间的贺信、贺电也可以不写标题。
(二)称谓
顶格写明被祝贺单位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写给个人的,要在姓名后加上相应的礼仪名称如 “同志”。称呼之后要用冒号。
(三)正文
贺信的正文要交待清楚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结合当前的形势状况,说明对方取得成绩的大背景,或者某个重要会议召开的历史条件。
第二,概括说明对方都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绩,分析其成功的主观、客观原因。贺寿的贺信 ,要概括说明对方的贡献及他的宝贵品质。总之这一部分是贺信的中心部分,一定要交待清楚祝贺的原因。
第三,表示热烈的祝贺。要写出自己祝贺的心情,由衷地表达自己真诚的慰问和祝福。要写 些鼓励的话,提出希望和共同理想。
(四)结尾
结尾要写上祝愿的话。如“此致——敬礼”、“祝争取更大的胜利”、“祝您健康长寿”等 。
(五)落款
1.格式塔心理学与视觉动力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流派之一,它起源于对视觉的研究,但又不限于视觉领域,甚至不限于整个感觉领域,具有理论普适性。虽然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很广,但大多数人认为,其最大贡献仍集中于对视知觉尤其是对“形”的研究,后文出现的“完形”一词即为“格式塔”的中文翻译,意即经由知觉活动积极组织后形成的整体,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格式塔心理学对“形”的研究成果。格式塔心理学重在研究“形”背后的知觉成因,将一切“形”视为知觉规律的产物,在这个背景下,视觉动力理论应运而生。
对“动力”的认识最早源于德裔美籍格式塔心理学家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的生命体三特征理论,即形状的限定性(shaped boundedness)、动力特性(dynamic properties)和恒常性(constancy)[1]。考夫卡认为,从重要性的角度考虑,事物的动力特性甚至可以排在首位。同为德裔美籍的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04~2007)是将格式塔心理学系统地运用于视觉艺术领域中的第一人。他进一步发展了考夫卡的动力论,认为虽然由于视觉中“力”的无形而较少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但如果仔细领会,它的存在的确是可以证明的。阿氏通过对历史上各项艺术成果的分析发现,成功的艺术作品总是充满着张力,或者说,其对力的把握总是到位的。不仅如此,即使在毫无创造性和趣味性可言的形态中也存在着力,当观察者对图像的感知能力足够敏锐时,即使从一幅最简单的图中也能看出力的存在。譬如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幅白色基底上只有一个黑色圆点的式样,那他也能感受到黑点是如何从白底中心向外扩张,又如何受到周围白底的反作用力的抵制。[2]“每一个视觉式样都是一个力的式样”,[3]阿氏这样总结道。
至于为什么人们可以在不动的形态中发现趋于动的力,还需引入格式塔心理学中的一项重要理论——异质同构说(Heterogeneous Isomorphism)加以阐述。异质同构说认为,在外部的物理世界与人内部的心理世界之间必定存在一种对应关系,一旦二者的动力结构达成一致,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即形成了人与物的“异质同构”,视觉动力正是以这一理论为支撑的。虽然视觉动力并不是真正的物理力,但人们仍能清晰地感受到它,并在这种感受的引导下产生相应的审美体验,这正是由于人们内在心理力与外在物理力的“异质同构”。
既然视觉动力是人们对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物理力在视知觉领域的心理体验,那么这里将借鉴物理学的方法,探寻视觉动力的类型。物理学中对力的分类有一种是根据其作用效果加以划分的,即可分为引力、斥力、支持力、压力、向心力和阻力等,所以我们也藉由上述方式对视觉动力进行分类,对人们在视知觉活动中的动力体验进行逐一解析。可能有人对将视觉动力进行分类的意图不甚了解,这里还需进行简要说明: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人们有一种天生的追求“组织得最好、最规则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简洁明了性的”[4]知觉对象的审美需求,这一知觉对象被称为“优格式塔”(Pragnant),这种审美需求被称为“完形压强”。在建构“优格式塔”的过程中,不同的视觉动力类型所起作用也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将人的“完形压强”过程清晰化,以帮助更好地了解人的审美需求。
2.建筑形态中的视觉动力
既然视知觉确实可以获得鲜明、生动的动力体验,那么,我们也可以将建筑形态看成是各种视觉动力组合后形成的结果。这里将着重探讨在形成建筑形态完形的过程中,不同的视觉动力类型所形成的不同知觉感受,如何组织形态以适应不同的知觉需求,以及如何在这些看似杂乱、散漫、毫无关联的力间建立联系以达到整体结构的平衡等问题,为把握建筑形态的审美本质找到一个突破口。
2.1积极的吸引力
当人们的视域中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视觉物象时,即使它们之间隔开了一定距离,但只要有组成一个新的视觉结构的倾向,就不会和单独感知这些元素时一样。作为新的整体的组成部分,物象间多多少少总会发生那么一点反应:有时候元素间的关系颇为和谐,似乎生来就是那种状态一样(图1);有时候又似乎不那么融洽,似乎时时都处在相互对抗的较量中(图2);有时候的处境又颇为微妙,似乎处于较量与和谐的中间状态,使得它们间的动力场充满了张力(图3)。这其中,吸引力与排斥力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经典物理学中,引力被认为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几大基本力之一,即认为所有有质量的物体互相之间都存在着引力,且这一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视知觉中的吸引力就与物理学中的引力概念对应,视知觉体验到的吸引力,可以看成是由于物象的二维或三维质形成的、存在于知觉对象之间的吸引状态。当然,视知觉中的吸引力与物理中的引力也并非是完全等同的,从物理的角度看,一个物体只有质量大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对周围的物体产生吸引,如地球对地球上物体的引力,但存在于视知觉领域中的吸引力却不受此影响,一个体积或面积上占绝对优势的物象势必会对周围的较小物象产生视觉吸引。一般来说,吸引程度与物象自身的属性有关,譬如大小关系,反差最大的物象间吸引关系最强,反差越小,吸引关系越弱(图4)。这种吸引关系广为画家所用,像俄国著名画家和美术理论家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在创作其名画《圆之舞》(Several Circles,1926)时就非常注重吸引力产生的心理感受。画家将最大的占主导地位的大圆安排在画面的中心偏左上方处,并在其周围安排一连串大大小小的小圆,这些小圆似乎是被那个黑色的大圆吸引过去一样,被大圆形成的视觉力场所笼罩着。画面的右下方有一个中等大小的圆,由于其清晰的形态和色彩上与背景的高反差度形成较为鲜明的“视觉力场”——即视觉动力的一种存在感,这个“场”一方面调和了大圆形成的绝对强势的力场在画面中的孤立地位,一方面又与大圆的力场相制衡,为环绕在大圆周围的小圆的跳跃与游离感提供动力依据(图5)。此外,当物象的形态间能够相互咬合或是呼应时,也可以产生吸引力。譬如英国著名雕塑家亨利·摩尔(Henry Spencer Moore,1898~1986)创作的木雕《两种形式》(Two Forms,1934),虽然形态抽象,但仍能从中感知到这一俯一仰的两种形态间紧密联系、互补共生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右侧包容形对左侧嵌补形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造成的(图6)。著名的卢浮宫地下玻璃金字塔(The Glass Pyramid of Louvre Museum,1984~1989)为一正一倒、一小一大、一实一虚的两个三角形,它们在形态上有着绝佳的呼应,这种呼应甚至能产生类似《创造亚当》[5]中能量传递的效果,其相互间的吸引关系也由此成立了(图7)。
一般来说,吸引力起的作用是相对积极的,它能够帮助构建起好的形态完形。吸引力往往存在于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形态间存在主从关系,二是形态间存在互补关系,三是形态间有所呼应。
2.1.1形态的主从关系形成的吸引力
形态的主从关系可以由面积、视觉分量、位置、重要性等因素决定,面积较大的、视觉分量较重的(如形状规整的,色彩饱和度高的,以及明度低的等)、较靠近中心的、形态意义较强的都较主要,反之,那些面积较小的、视觉分量轻的、远离中心的、形态意义弱的就较次要。当若干个视觉元素间存在着由上述因素形成的主次关系时,一种主要元素对次要元素的吸引就产生了,且吸引力的大小往往与元素间的差异量成正比。图8(a)是佛罗伦萨圣灵教堂(Santo Spirito,Florence,1428~1503)的局部立面,相对于左右两边的假拱门来说,中间的那扇拱门无论从大小还是位置上都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从而对两边拱门产生了吸引力,驱使它们向它靠拢,即使它们中间有立柱相隔,也毫不影响这种吸引关系,彼此独立但又不失张力。如果拿去立柱,如图8(b),让它们直接聚拢在一起,那就会形成了一个新的整体,那种由相互吸引的状态引起的张力感也就荡然无存了。但如果将它们间的距离分散地过远,如图8(c),又会感觉吸引的程度还不够,使得三者间失去了相互依存感,看上去结构过于松散。
2.1.2形态间的互补或嵌套形成的吸引力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想让两个物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把它们做成相互咬合的形态,通过增加接触面积增加它们连结的牢固程度,像木制品中的榫卯结构就是应用了这个原理(图9)。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视知觉对形态的感知。如果同时刺激视觉的几个物象存在形态上的互补性,人们就很容易将它们视为相互关联的一组元素,也就是说,形态互补的物象间容易产生吸引力而形成紧凑的结构。如果这种互补关系进一步发展,从对等关系的互补变为母子关系的嵌套,这种吸引力的存在就更为明显了。这里以意大利比萨大教堂(Pisa Cathedral,1063~1350)中洗礼堂的外部装饰为例,从外观看洗礼堂分为三层,最上层的拱形窗与其上方的尖拱券檐饰形成一定程度的形态互补,正是这种互补形成的吸引力使得二者都能安定地处在自己的位置上。而洗礼堂最下层的连续拱券与细长的拱形窗形成了形态上的嵌套关系,虽然拱形窗的位置相对正常来说显得有些偏高,但由于其上部连续拱券的形态对其产生的吸引,这些窗户的高度完全不会给人造成视觉上的不适(图10)。
2.1.3形态间的呼应形成的吸引力
还有一种容易引发物象间吸引的方式,就是利用形态间的相互呼应。有过设计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想让一个形融入一个新的环境中,一种极佳的方式就是让这个形的某种属性或要素与周围产生共鸣。位于宾州匹兹堡熊跑河畔的流水别墅(Fallingwater,1936)由于与周围环境的完美融合而成为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图11)。从山脚下望去,别墅似乎是从岩石上生长出来般,安然自若地处于山溪之中。之所以能达成这种效果,关键就在于建筑与环境间的呼应。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从形态、材质、空间关系等方面入手,将建筑的有机性发挥到极致,单从形态上看,赖特采用象征岩石交错的体块组合方式,将悬挑平台、片石墙与地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产生的紧密吸引力可以有效地引发建筑与环境间的共鸣。
2.2消极的排斥力
排斥力与吸引力是相对的,其产生也源于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当今有物理研究发现,当物体间距离过近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斥力,虽然这种斥力和引力比起来是微乎其微的,但反映在人们的视知觉心理中则较为明显了。当同一视场中的两个在属性上缺乏联系、也无法使人产生心理联想的物象距离过近时,人们往往能在其中体验到一种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如图12所示,当这两个方向、形状都不同的几何形组合在一起时,人们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其尖角相对时产生的排斥力,这种排斥如此之强,以致于我们很难容忍它们长久并置的状态。
视知觉中的吸引力产生于协调的关系中,较为积极,而排斥力则形成于冲突的关系中,较为消极。有两种情况可能导致排斥力的产生:一是并置的物象间缺少和谐感,不相容的形态往往会相互排斥;二是当并置的物象是彼此完好的形时,即使它们在形态上并不冲突,但由于这样的物象往往具有独立的视觉力场,所以距离过近后也会导致排斥力的产生。
2.2.1形态的不相容形成的排斥力
在进行建筑的造型设计时,一定要避免将缺乏形的联系的物象组织在一起,尤其是在一个本身比较完整的形中插入其他的形时,如果融合得不好,它们之间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排斥力。位于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内的体育馆在形态设计上是不够协调的,这栋建筑采用了四片树叶状的屋盖,这种曲面网壳的形态特征是柔软而轻盈的,但每张叶片的夹角处都设置了一个矩形立柱,无论从视觉形态还是从心理特征来看,刚硬的立柱与柔软的屋盖都非常不协调。再加上屋盖下部支撑体过于庞大,整栋体育馆的各个成分看上去互不协作、各自为营,从而产生了视觉上显著的排斥力(图13)。
即使建筑本身的形态非常完好,但若不能与外部环境相融合,也会产生排斥力。如前几年引起热议的两座地标性建筑——国家大剧院和央视大楼,其争论的焦点一是在于过于张扬的形态,二则是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这里我们对其单体形态不做评价,单就其与环境的协调关系来说,的确是格格不入的。国家大剧院由于其存在性极强的卵形形态对周围古城风貌产生了视觉入侵,其相互间的排斥从某些角度看非常明了,产生了非常不相容的冲突感(图14)。央视大楼的主体体量非常庞大,再加上其自身的形态特征非常清晰,忽略了与城市肌理的融合,也导致了冲突的发生(图15)。这种没有顾及建筑单体与环境间的关系也是多数中国人难以接受这两座建筑的主要原因。
2.2.2距离过近形成的排斥力
通常情况下,一个物象的自足性越强,完整性越高,就越倾向于独立。所以,将若干个这样的物象并置在一起时,应非常巧妙地安排它们的位置,或通过位置关系区分主次,或拉开它们间的距离,尽量避免占据同样的视觉分量。位于澳门新葡京酒店(Grand Lisboa Hotel Macau,2008)大堂内的两根粗壮的装饰柱虽然基本形态相同,但由于装饰手法的不同,各自都可以成为一个完好的形,所以具有分量相当的视觉力场。当它们间的距离太近时,一种互相侵占力场的排斥行为发生了:金色的梭形柱本身就具有膨胀感,似乎一直在将旁边的深色圆柱往外侧推,深色的圆柱则由于体积上的优势也在极力地抵制金色梭形柱的入侵(图16)。如果设计时将它们适当地拉开一段距离,让彼此的视觉力场不相干扰,排斥力也就自然消失了。
2.3稳定的支持力
除了吸引力和排斥力外,我们还能在视觉物象间体验到一种类似客观世界中物对物支持的力。虽然这种力与物理学中探讨的支持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物理中的支持力需要物体与物体间的直接接触,力的传递就发生在这个接触面上,而视知觉动力理论中涉及的支持力并不一定需要物象间的直接接触。在人的知觉感受中,即使物象间存在一定的间距,但由于环绕在物象周围的“视觉力场”的作用,一个物象对另一个物象的支持可以通过力场与力场的接触实现,所以,即使隔开一段距离,人们也能清晰地感知到这种支持力的存在。然而,物象间隔开的距离也不能无限地放大,当间距大到一定程度时,其间的力场就会消散,从而使物象各自独立起来。如图17所示,(a)中的圆点和直线由于距离过远,其相互间的关系涣散,支持力的存在相当模糊;(c)中的圆点直接被来自下方直线所支撑,支持力鲜明而肯定地存在着;(b)由于距离恰当,圆点和直线建立起了一种非常微妙的和谐关系,我们既能感觉到支持力的存在,又不会因接触面的分享而产生松懈感,一股恰当的张力由此形成了。视知觉对支持力的体验除了受到距离因素的影响外,物象本身的形态也很关键。一般来说,物象与物象接触面越大,形成的支持感越强;形态自身的稳定性越强,支持感也越强。如图18所示,从左至右其支持程度是依次减弱的,也就是说,这种支持状态的稳定性是依次减弱的。
除了纯视觉领域里人们对力的心理体验外,建筑中常常会涉及对真实存在的力的处理。建筑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成为人们遮风避雨的场所,在搭建的过程中,为了承受住巨大屋顶的压力,支持力在其力学体系中最不可回避,这种力往往被建筑师们所重视,甚至作为重点加以突出表现。典型的如中国的传统建筑构件斗拱,就是为了实现对屋面的承托而设,其造型不仅准确地反映了其功用,久而久之,甚至成为了一种视觉的象征符号,既有着结构构件的真实,又有着装饰构件的美丽(图19)。
2.3.1物理力中的支持力
支持力在建筑中是最基本的一种力,像基础对柱、柱对梁、梁对屋顶都是一种支持。人对稳定的支持力的心理需求转化成相应的建筑形态,从而创造了历史上灿烂辉煌的建筑作品。如天坛祈年殿的建筑形态,其三层重檐形成了较重的视觉分量,但由于屋顶整体呈由下至上逐层收缩的伞状造型,使得下部的主体体量能够与之相制衡,从而给人以相当坚固、稳定的感觉(图20)。而帕特农神庙下方上尖的立面构图也反映出人们对稳定的支持形态的渴求(图21)。这些形态的出现一方面是源于结构需求,但结构并不能完全决定其面貌,所以说,人们在进行建筑造型活动时,会不自觉地受到自身对力的稳定状态需求的影响,从而创造出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和审美本能的建筑作品。
2.3.2视知觉中的支持力
视知觉中的支持力,本质就是对物理力的一种心理表达。由多个元素组织成的视觉形态,其结构如果过于松散,就不容易形成整体感,就不是“优格式塔”,所以需要一定的凝聚力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这种凝聚力往往表现为相互间的吸引或支持状态。在视知觉的动力运动中,支持力与吸引力起的作用非常相似,都是依靠自身的视觉力场使原本不相干的物象产生联系(但两种力之间也不是毫无区别),由于物理世界中的支持力与压力相对,而压力产生于重力的作用,所以,视知觉中的支持力也基本是垂直方向的。在建筑中,常会利用视错觉产生的支持力构筑平衡感,即看上去似乎有明显的支撑关系,实际上则是利用人们的视觉平衡需求而玩的“花样”。由于它不是真实存在的物理力,所以也属于视知觉感知到的支持力。位于首尔的华克山庄酒店(Walker Hill,2004)的门头设计构思就颇为精巧,乍一看,硕大的圆形雨棚似乎为下方的两根柱子所支撑,仔细想来,无论是柱子的倾斜感,柱子探出雨棚的方式,还是柱子与雨棚交接处的圆形洞口,都揭露了这种支撑的伪像。设计师想必认为,虽然现代的技术可以解决比这更大的悬挑结构,但在人们的传统思维中还是需要为这么大的雨棚加以下部支撑,不然这个设计看上去似乎不稳定、不安全,但他又不愿意仅仅为了视觉需求而放弃结构的高技性与表达的真实性,所以在设计中巧妙地利用了视错觉,即满足了大众心理,又为设计平添了趣味(图22)。
2.4对抗的挤压力[6]
挤压力是物理学中的“压力”一词在视知觉领域的演变。在物理力学中,压力和支持力一般是同时出现的,因为只有出现了压力才需要支持力,视知觉中的挤压力与之相似,不同的是,挤压力更加注重空间中物对物挤压的状态,而非纯粹由物象自身的重力形成的压力感。如图23所示,右上角的圆由于正处于方形框和弧形区域形成的夹角处,在受到方形框挤压的同时,又对下方的弧形区域产生反压力。
同支持力一样,建筑形态中的挤压力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由物理力转化而来,另一类则是被视知觉捕捉到的视动力。
2.4.1物理力中的挤压力
从建筑结构的角度看,存乎于物理力中的挤压力,有时候是以侧推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拱就是利用侧推力产生跨度的一种结构,人们可以在拱那紧绷的弧线形中得到一种对张力的极端体验。以我国著名的赵州桥为例,无论是下部的大拱,还是大拱拱肩上的小拱,都因顺应了结构需求而呈现饱满、优雅的形态,似乎拱券中的每个点都充满了向桥面挤压的张力,这种结构与形态的完美结合造就了如此经典的作品(图24)。
对于建筑这种拥有庞大体量的艺术实体来说,人们的眼睛常常变得非常敏感,即便是一些细微的物理力也能产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人们出于追求结构的稳固性的本能,希望这些力能够被肯定,被加强,被放大,设计师便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进行建筑造型活动。譬如拱心石这种构件,最初就是为了拱券结构的紧密而在建造时最后放下的石块,它需要承受来自两侧石块的挤压,呈上大下小的倒梯形形状。图25(a)是一个砌筑结构的拱门,拱心石的置入强调了两侧的挤压力汇集于此,在视觉上为拱门的张力中心提供一个有力的肯定。拱心石这种纯粹源于力学需求的构件,发展到后期也成为了一种装饰符号。图25(b)中的拱心石的形态尺度被夸张到已经大大超过结构所需,图25(c)中的拱心石更是繁缛精美如工艺品般,俨然已成为一种对抗来自拱的挤压力的象征,严肃而庄重的存在着。
2.4.2视知觉中的挤压力
视知觉对挤压力的感知也是源于物理力的存在。当一个物象由于其充满张力的外形而对周围的空间产生挤压时,人们需要加入一个新的物象对这种挤压加以对抗,以获得视知觉的平衡。譬如我们常能在拱结构旁见到一个圆形或类圆形的装饰,从视知觉的角度分析,这种装饰的产生正是与拱向上扩张的力对抗的结果。如图26所示,每张图的大拱与双子拱间都产生了一个空隙地带,(a)给人的感受是下侧的双子拱形成的向上的推力仅仅用填满的砖块交代似乎显得较为草率,而且实墙的效果也嫌厚重。而如果我们在这个地带加上圆形或花形装饰,如(b)、(c)所示,不仅从视觉上有效地化解了拱产生的侧推力感,也丰富了装饰形态,这种拱腹地带的圆形雕饰发展到就文艺复兴时期就变得颇为常见了。由此可见,建筑中很多装饰形态的出现,都是因为我们需要将感知到的视觉动力物化,这些彼此之间并没有实际物理作用的物象组织在一起时,甚至能发挥出和物理作用相当的效果。
3.结语与展望
本文将视觉动力加以分类,用不同的动力类型解读建筑形态,仅仅是研究建筑形态中的视觉动力这一庞大工作展开的第一步,如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地认识,还必须清楚“动力”(dynamic)一词的含义。在阿恩海姆的阐释中,“动力”指的是在视觉对象中知觉到的有方向性的张力(directed tension),它的载体是矢量(vectors)[7]。也就是说,动力不仅包括“力”,亦包括了“动”。而本文探讨的动力更偏向于“力”,因为无论是吸引力、排斥力,还是支持力、挤压力,这些力的作用通常是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物象并置时,而视觉动力理论对力的认识远不止如此。本文采用物理力的对应方式将其分类容易让人忽视物象本身的动力特征,事实上,任何一个单独的物象自身也都存在着动力倾向,阿恩海姆称之为“动势”。这里将这一问题提出,不仅避免对读者的误导,也为未来建筑形态研究工作的系统展开提供一个可能的方向。除此以外,视觉动力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有些是抗争的、较量的,有些是附和的、趋同的,还有些是消解的、融合的,不同的动力组合对构筑形态完形的发挥作用也势必不同,用视觉动力解读建筑形态语言,使得原本复杂的建筑形态变得清晰后,如何组织这些动力也就成为研究即将面临的问题。本文鉴于篇幅原因,无法过多地展开,但要相信,在建筑形态的视知觉审美分析这条路上,仍有太多的未知等待着我们去探寻。
摘要:在考夫卡等格式塔心理学家的研究基础上,阿恩海姆系统地建构了视觉动力理论。用这一理论解读建筑形态,可以将原本纷繁复杂的形态语言的感觉更加清晰化,使得人们对建筑造型的感性认识能够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本文不仅沿用了这一理论,更是根据建筑形态的实际状态进行分析,用吸引力、排斥力、支持力、挤压力等对视觉动力进行分类,以解读人们在建筑审美活动时的知觉规律和心理本源。
关键词:视觉动力,格式塔,视知觉,建筑形态
参考文献
[1][美]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李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7
[2]阿恩海姆曾生动地分析过一个位于白色正方形中的黑色圆点的动力特征,详见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1954)第一章第一节“在一个正方形中隐藏的结构”。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9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滕守尧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译者前言4-5
[7]Rudolf Arnheim.The Power of the Center:A Study of Composition in the Vision Arts(The New Version)[M].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226
[1]Rudolf Arnheim.The Power of the Center:A Study of Composition in the Vision Arts(The New Version)[M].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
[2][美]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李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滕守尧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5][美]鲁道夫·阿恩海姆.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M].宁海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灾难片;亚类型;受众心理;视觉奇观;生命价值
【作者单位】万鹏,平顶山学院。
灾难片是一种成熟的类型电影,其选材往往以人类社会或者大自然爆发的灾难(如地震、海啸、飓风等)为背景,并以灾难背景下的末日拯救为主要的故事线索,逼真的场景设计加上曲折震撼的情节设计,在创造独特视觉奇观的同时也在探讨世界末日背景下人类生存与拯救的话题。人类借助灾难片进行自我审视,“在灾难片中,观众不仅体会到场面的悲壮与刺激,还通过对影片中灾难发生瞬间人们本性表现的观察,从而对自身生存环境和生命意义产生反思和探索”[1]。
灾难片在十多年中形成一股创作热潮,成为商业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型。尤其近3年,好莱坞上映了十多部灾难片,如《空中营救》《哥拉斯》《不惧风暴》《侏罗纪世界》《末日崩塌》《灾难的战争:洛杉矶之战》等。不仅好莱坞,国内也掀起了不小的灾难片创作热潮,最近几年有《唐山大地震》《五颗子弹》《超强台风》《救火英雄》《蒸发太平洋》等灾难片上映。这些灾难片呈现独特的亚类型倾向,在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的同时,还通过影像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使观众得到情感上的宣泄,最终引导观众在观影过程中重新审视与探索生命的价值。
一、人类体验与灾难片的类型
类型化叙事要求同一类型影片在叙事与主题建构上具有某些共通的特征。成熟的类型电影特征明显,基于叙事的需要,分化为若干亚类型。比如灾难片,从故事架构的背景看,灾难片可以分为自然灾难片、生物灾难片、外星入侵灾难片、交通事故灾难片、病毒扩散灾难片等亚类型。这些亚类型影片蕴含着人类文明史的积淀,也反映了人类成长历程中的各种灾难。
1.自然灾难片
自古以来,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在感受自然的巨大力量,美学中的壮美意象就是来自人类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人类文明史上,洪水、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频发,当面临这些灾难,人类往往无处可逃,自然灾难片也就成了灾难片的主要类型。在此类电影架构中,灾难的来源主要是某些自然力量,影片主要传达的是自然力量的强大以及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恐慌。以《后天》《2012》《超强台风》等影片为例,这些电影的叙事架构和最初情节会表现各种自然征兆,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和猜测,为后期灾难的发生做铺垫。铺垫完成后,影片开始为观众呈现惊心动魄的灾难画面,演绎人类在灾难中的自我拯救,在表现人类脆弱和渺小的同时传达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人类对自我力量的信任。
2.生物灾难片
人类的生存空间,实际上是在与其他生物的争夺中建立起来的。由于生理特征不同,很多生物比人类更高大凶猛,在早期的人类生存环境中,周围的各种生物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逐渐掌握了工具,生活圈与其他动物隔离开来,凶禽猛兽要么消失于茫茫野外,要么被人类关进动物园成为玩物,各类生物对人类已经不构成直接的威胁。但是,人类对于这些生物某些超越人类的力量依然有着天然的惧怕心理,生物灾难片正是这种心理的产物。生物灾难片以自然生态为背景,只不过制造灾难的不是大自然而是具体的某种生物。以《哥拉斯》《侏罗纪世界》《狂蟒之灾》为例,极具破坏力的生物登上银幕,肆意侵占人类的生存空间并残杀人类,这些生物要么是自然界中的独特存在,要么是人类生物技术所创造的生物,它们迅速发展,以至于人类无法控制。不过,在这类灾难片中,经过艰难曲折的抗争,人类永远是最终胜利者。通常此类影片悬念感比较强,畫面也比较血腥。
3.外星入侵灾难片
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人类知识不断扩充的过程,到今天可谓到了一个知识大爆炸的阶段。然而我们知道得越多,也意味着我们不知道的越多,关于自然界和宇宙,人类还有很多未解之谜。这些未解之谜,对人类来说,也是很多的不安定、不安全因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人类对外星文明的探索。而探讨外星文明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威胁,也是灾难片的重要关注内容。此类灾难片具有很强的科幻背景,其所幻想的内容大多数是在外星人的入侵之下人类的自我拯救,《独立日》《世界大战》为此类影片的代表。宇宙中是否有智慧生物仍是未解之谜,但人们相信有外星生命存在,并在影片中赋予他们超出人类的智慧和能力。在此类影片中,地球人总是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但影片结局大多不错,虽然科学技术落后,但是人类总能够依靠智慧,以人性的力量赢得非公平对抗的胜利。在这类影片中,外星人的造型和他们拥有的特异功能,以及影片塑造的环境神秘感是重要的看点。
4.交通事故灾难片
文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中,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然而这些科技产品很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制造了新的灾难。尤其是航海、航空两大产业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重大灾难,更是加深了人们对交通事故的焦虑。此类灾难片的代表为《泰坦尼克号》,作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该片无疑在各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此类型的灾难片主要讲述飞机或船只等遇到特大事故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在巨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的背景下,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幸存者既要战胜灾难,也要战胜人性中的弱点。2016年2月8日在国内上映的合拍片《蒸发太平洋》就是这类故事架构。
5.病毒扩散灾难片
人类与各种疾病的斗争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漫长。14世纪的欧洲,有一半的人死于黑死病;16世纪,十分之九的美洲土著死于殖民统治者所带来的各种传染病;1803年,拿破仑的军队有29000人死于黄热病感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班牙流感在几个月内带走了2000万人的生命。直至今天,SARS、疯牛病、禽流感、艾滋病等疫病依然在威胁人类的健康,此类病毒入侵灾难片反映的正是人类对疾病的焦虑。以《我是传奇》《生化危机》等影片为代表,此类灾难片主要展现人类在疾病突发期产生的恐慌,人类与病毒做斗争的艰苦,以及人类攻克难题的毅力和决心。此类影片关于各种病毒来源的交代也值得我们关注,除了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病毒,很多疾病是有人蓄意制造的,影片往往带有极强的阴谋论。
nlc202309090515
我们能够看到,无论哪种类型的灾难片都是将人类对灾难的苦难意识转化为娱乐精神,以人类对未来、对个人命运的忧思为消费对象。作为商业电影,制片方往往选择时下最热门的灾难话题作为题材,并在影片的故事叙事中投射创作者的独特思考,将对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性与人类文明关系的探讨引入观众的思考范畴。
二、观看灾难片的受众心理
灾难片在电影市场中广受欢迎与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密不可分。其剧情离奇曲折,扣人心弦,极具戏剧张力;在冲突架构上,其往往制造紧张激烈的冲突,并设定已知或未知的对立方;在视听语言上,其建构具有刺激性视觉效果的影像奇观;在主题内涵上,其对人性魅力做出高度赞扬。这些元素有助于灾难片超越种族,跨越国界,成为国际化的类型电影。而成熟的亚类型影片则可以依靠多元的选材与表述形态从不同层面影响受众的观影心理。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灾难片受欢迎的原因。
1.建构视觉奇观
震撼的视听效果无疑是灾难片最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特征之一,“灾难情景复原”将观众对灾难的好奇与想象转化为具体内容,通过运用电脑特技,呈现刺激恢宏的场面,使得观众的好奇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可见,从灾难片类型电影产生的最初,视觉奇观的建构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以《2012》为例,这是好莱坞灾难片的集大成之作,其利用电脑三维特技将代表人类文明的诸多建筑的毁灭情景呈现在人们眼前,这些影像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我们的生命有限,但我们的求知却是无限的。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之内尽可能多地去感受、去经历,是生命的本真意义之一。灾难情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不会真正经历,但灾难电影却给人们创造了种种想象的可能。随着电影制作技术的进步,灾难片所创造的世界越来越逼真,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对灾难的身临其境感的需求,在电影的造梦机制中,观众“入梦”并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2.观众求知探索欲的满足
我们知道得越多,我们不知道的也就越多。当今社会,地球村已形成,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因此,强大的求知欲望也表现在人们对未知领域、未知地域的探索上。“正是因为有着求知欲与超越自己存在的梦想,支撑人艰辛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并活出了精彩。”[2]近些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世界末日流言盛行,不断地激发人们对这些现象的探索欲望。灾难片所建构的场景,在留给观众思考的同时也演绎了不同的人性选择。比如《泰坦尼克号》中,当巨轮要沉没的时候,很多人只顾自己逃命,但船员却给了妇女与儿童率先逃离的机会;还有很多人坦然地面对将要到来的死亡,一位小提琴手泰然自若地演奏,一对老夫妇并肩躺在床上紧握着手,等待死亡的降临。
灾难电影对观众求知欲的满足是多方面的,既有剧情和视觉效果带来的满足感,也有丰富多彩的人性表现带来的满足感。灾难片的观影体验中充满了各种未知,带给观众期待之外的“人类经验的极限”[3]。
3.唤醒忧患意识
人类的忧患意识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保证。正是因為忧患意识的存在,人类才能在与灾难的无数次斗争中艰难地存活下来。自然界中灾难频繁,灾难片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的原始敬畏。灾难的产生有些具有现实可能性,比如交通事故、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病毒肆虐等,另外一些只是想象,比如小行星撞击、外星人入侵等,但这些灾难总是和人类的某种担忧有关,是建立在科技基础之上人类对未来的忧虑,具有假设性和虚拟性。
人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有限生命的眷恋是灾难片的基本主题。在灾难片中,人们心里充满对未知的恐惧,对人类存在之外因素的不安。因此在故事架构中,“人们通过记录灾难、考量灾难、规避灾难来反思历史,其中不乏血的教训和深刻的警醒,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4]。灾难片在表达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与不安的同时,完成历史反思与人类精神的自我净化,并使人们从中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
4.对人类自我力量的信心
在灾难来临的背景之下,在人类自我拯救的过程中,人类是否能够战胜灾难,完成自我拯救?很多灾难片都是从这些疑问开始的,影片的回答也是肯定的,那便是人类能够完成自我拯救,这是电影在达成观众的期待,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通过观看灾难片,观众在影院中模拟体验了真实的经历,从而树立面对灾难的信心。
在灾难电影的观影过程中,总会有一些问题伴随着我们,“当突如其来的天灾摧毁了我们的家园,夺去了我们亲人的生命,粉碎了我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我们是否还有勇气战胜一切?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杰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露丝,牺牲自己拯救露丝,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所要求的只是露丝承诺永不放弃”[5]。《2012》中,主人公克服重重困难拯救了自己的家人,登上了挪亚方舟。每一部灾难影片都昭示世人:灾难可能会摧毁一切,但是人们的爱却能够拯救一切。在对爱的昭示中,人类对自我力量的信任可见一斑。
5.英雄主义情绪
英雄是具有理想又能坚持行动的化身,“英雄也是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社会不断发展、人性不断完善的力量源泉”[6]。基于这样一种英雄观,灾难片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英雄形象,这些英雄形象成为当代年轻人崇拜和模仿的榜样。普通人的英雄梦,也在这些“英雄叙事”的电影中得到了满足。在这类影片中,不管是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抑或是人为所带来的各种危机,总会有一个英雄人物出现,完成使命,拯救人类。
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英雄。《恐怖地带》中的英雄人物是一位科学家,在《彗星撞地球》中,航空员是英雄。不同职业的英雄在危难面前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们是勇气和正义的化身,他们的出现往往可以平息人们的恐慌,使影片中的故事情节顺利过渡,同时契合了观影者的心理,使观众对影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发出赞叹。
此外,观看灾难片还能使人们产生一种庆幸感。人们在观看灾难电影时,往往因为置身事外而庆幸,感恩目前的美好生活,这也是灾难片观影的重要心理动机。在电影的造梦机制中,灾难片不可思议地模拟了灾难下的生命体验,使观众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愉悦感。可见,灾难片作为一种成熟的类型电影在反映人在灾难情境下特殊生活状态的同时,体现了丰富的影像价值和社会意义。
[1]张琳. 灾难片的叙事背景和发展因素[J]. 电影文学,2011(10).
[2]王家东,周仲谋. 从梦想到救赎——科幻影视剧的人类情感折射[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罗伯特·麦基.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 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4]桑丘. 国外灾难题材图书掠影[J]. 出版广角,2008(7).
[5]宾主. 论灾难影片中的情感元素[J]. 电影评介,2007(17).
[6]李启军. 英雄崇拜与电影叙事中的“英雄情结”[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03).
贺信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向其它集体单位或个人取得的成就、获得某种职位、组织的成立、纪念日期表示祝贺的一种专用书信。
今天贺信已成为表彰、赞扬、庆贺对方在某个方面所作贡献的一种常用形式,它还兼有表示慰问和赞扬的功能。它是从古代祝辞中演变而来的,它既可以宣读,也可以通过邮寄送达对方。
二、贺信的基本格式和写作
贺信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结尾和落款五部分构成。
(一)标题
贺信的标题通常由文种名构成。如在第一行正中书写“贺信”二字。
(二)称谓
顶格写明被祝贺单位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写给个人的,要在姓名后加上相应的礼仪名称如 “同志”。称呼之后要用冒号。
(三)正文
贺信的正文要交待清楚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结合当前的形势状况,说明对方取得成绩的大背景,或者某个重要会议召开的历史条件。
第二,概括说明对方都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绩,分析其成功的主观、客观原因。贺寿的贺信,要概括说明对方的贡献及他的宝贵品质。总之这一部分是贺信的中心部分,一定要交待清祝贺的原因。
第三,表示热烈的祝贺。要写出自己祝贺的心情,由衷地表达自己真诚的慰问和祝福。要写些鼓励的话,提出希望和共同理想。
(四)结尾
结尾要写上祝愿的话。如“此致——敬礼”、“祝争取更大的胜利”、“祝您健康长寿”等。
(五)落款
写明发文的单位或个人的姓名、名称,并署上成文的时间。
三、贺信写作应注意的事项
贺信要体现的是自己真诚的祝福,是加强彼此联系、增强双方交流的重要手段。所以贺信要写的感情饱满充沛。冷冰冰的陈述、评价是表达不出贺者心愿的。
贺信内容要真实,评价成绩要恰如其分。表示决心要切实可行。不可空发议论,空喊口号。
贺信与贺词有所不同,不要将贺信写成贺词。贺词内容篇幅长,而贺信要求简单短小,不宜长篇大论。语言要求精炼、简洁明快,不堆砌华丽词藻。篇幅要短小精悍。
四、贺信写作范文
××电脑公司:
贵公司落成开业商界也企业界一件大喜事,在此谨向你们致以热烈祝贺!
贵公司拥有一支由软件专家组成庞大队伍,技术力量相当雄厚,必定能够开发出具有竞争力软件系统,对于满足用户需求活跃我国电脑市场定会取到决定性的作用。
祝贵公司开业大吉鸿图大展!
××公司全体员工同贺
欣闻贵校晋升为XX省标准化高中,,并于近日举行标准化高中接牌仪式暨建校50周年庆典,XX市XX中学谨向贵校全体师生员工致以最真挚、最热烈的祝贺!
贵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风教风优良、教学业绩辉煌,50年风雨兼程,50载奋斗求索,始终秉承“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特长、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造就了成千上万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材,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赢得了众多荣誉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衷心祝愿具有光荣历史的贵校青春常在,蓬勃向上,在新征程实现新跨越,铸造新辉煌。真诚期望贵我两校友谊长存、共谱华章。
预祝贵校省级标准化高中接牌仪式暨校庆庆典取得圆满成功!
XX市XX中学
考题为应用文写作,所以要注意:
1.条理清楚,按照下列老师所列每种应用文的格式把内容写完整。
2.可以先用中文把提纲要求包含的信息都写下来,再翻译成英语。这样可以确保
不会把应该包括的信息漏掉。
3.不要写错误的单词,宁可用简单易懂的`单词代替,注意卷面清洁和工整。
预祝大家都考上心仪的学校,制定好复习计划,按部就班,调整好心态好好复习,
你的心愿一定能实现,人生该吃苦该拼搏时就要拼搏!各位加油!
一. 祝贺信(Letter of Congratulations):
祝贺信的写作与普通信件没有什么大区别,但应注意:
1. 必须包括对收信人的称谓。
2. 必须包括对收信人的祝贺。
3. 必须包括写信人的姓名。
4. 措词真诚、轻松愉快,切忌言过其实。
Sample:
Dear Guojun,
I heard that you graduated with high honors from Southeast University last month. I
know that all your family must be very proud of you, and as your friend, I feel the
same.
I wish you greater and more brilliant success in your studies and work in the future.
With best wishes.
Yours sincerely,
史论结合需要坚持真实性、全面性、充分性、针对性等。而史论脱节恰恰违背了这些原则。因而我们必须对这几个原则充分理解,这样才能提升能力,真正培养学科素养。
一、正确区分史与论
复原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项基础性的任务。历史学更有价值的使命是依据史实,汲取历史智慧,服务于当代社会。这就需要根据史实得出结论,发挥历史学鉴今的功能。以抗日战争为例,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国共之间的斗争容易被外国利用而使得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如日本趁着国民党围剿红军大举侵华;美苏利用国共矛盾通过了损害中国利益的《雅尔塔协定》。这样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更有价值的结论:国家内部的统一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这个结论对于当今之中国与世界,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富有指导意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内部的团结与统一是必要的前提。今天我们坚决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巩固国家统一,可以说是历史智慧在当今社会的运用!史实是历史学的基石,史实的真实性是历史学科学性的源泉,客观性和真实性是历史学永恒的追求。与史实不同的是,结论是主观性的,由于历史学者的价值观、生活经验、人生修养等自身因素的差异,对同一史实,也往往是众说纷纭。主观性是结论的本质特征。结论是人们对史实所持有的看法,因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情感色彩与态度倾向。
二、史论脱节的类型
从试题命制的思路来看,一般有两个路径,一个是从史到论,另一个是从论到史。无论是从史到论,还是从论到史,都必须遵循思维的基本规律:实证性和逻辑性。结合历史学科命题的基本趋势,这两个原则可以具体化为几个原则:真实性、全面性、充分性、针对性等。
1.违背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实证性,即史实必须经过严密的证明,这是正确推理的前提。缺乏真实性往往是试题中干扰项设置的重要意图。
【例1】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分析:题干反映了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的舆情。早在1894年孙中山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开启了救亡运动。故选项A的表述违背了真实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运行了两千多年,根深蒂固,上海作为西风东侵最早的地区之一,风气比其他地方要开放。故B违背了真实性。C项违反了逻辑性,用个别代替整体,属于以偏概全,偷换概念,即在推理过程中人为地扩大了概念所指的范围。D项既体现了改良思想,又反映了革命尚未成为共识。
2.违背全面性和充分性
全面性和充分性是逻辑性的主要内容。全面性是对结论来说的,即结论必须涵盖所有的史实信息,不能有遗漏。充分性即史料必须充足。
【例2】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分析:A项中史实不够充分,仅从历法一项不能得出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这一结论。如果要得出这一结论,还要从农业科技、手工业等多个方面寻找支持这一结论的史实。B项中的史实不够充分,要想得出明代文学蓬勃发展这一结论,需要从小说、戏剧、诗文等方面入手,仅仅用一部小说无法得出这一结论。C项史实与结论之间构成了逻辑关系,证据比较充分。D项史实不够充分,仅从扬州这一个城市无法得出南宋的城市化水平高这一结论。故选C。
3.违背针对性
针对性其实就是逻辑学上的偷换论题。偷换论题是设置干扰项的重要方法,它的迷惑性在于表述正确,但是结论与史实缺乏内在联系,你说张三,我谈李四,各吹各的号,各着各的调。
【例3】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分析:材料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此复句中省略了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董仲舒神化皇权,贬低民众的地位,这与原始儒学明显不同。A项属于自相矛盾,违背了逻辑性;B项表述正确;C和D两项均缺乏针对性,材料讲的是君民地位的高低,题肢讲仁爱和德治,文不对题。故选B。
【例4】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贺信的类型与格式】推荐阅读:
祝贺信写作基本格式07-20
病句修改的类型与例子11-19
慰问信的特点与类型06-23
物业管理的作用与类型07-16
朋友的新春贺信07-14
朋友的春节贺信09-30
气质类型与因材施教05-31
考上大学的祝贺信07-20
致海内外校友的新春贺信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