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报社的检讨书(共7篇)
近日,中国XX网的同志给我们指出了意见,并给出了停稿一周的处罚。我们觉得这样的决定是合情合理的.,并在一周的时间里自查自纠,认真反思,做了深刻检讨。特此,我们也将把此检讨书公开发表在“XXXX”博客上,以此警醒。
在今年10月份中国XX网下发宣传提示后,我们给各区宣传部和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下发了“街拍公益广告”的宣传提示,在后期的专题制作中,因为编辑责任心不强,造成与XX文明网在手机公益广告方面出现雷同的情况。二是在记者节前夕,因新浪博客博文,造成XX日报的不满。
造成失误的原因,主要是未认真核实,盲目追求发稿数量,顾此失彼。纸上得来终觉浅,躬身践行获真知。两次出错,吃一堑长一智,把错误变成教训,让经验化为财富,诚所谓“好事尽从难处得”。经验和教训让我深切体会到,任何一篇稿件,都要对事实负责,对导向负责。只有确保不出任何差错,才能让上级领导放心,让广大读者满意。
一、在激烈的竞争面前, 培养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的采编队伍是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近距离感受省报的体会
河北11个地级市中有7个是北京和天津的“卫星城”, 由于京、津强大的经济、文化辐射力, 把整个河北报业市场分割得七零八落。在这一竞争激烈的区域要想立足, 不坚持新闻立报, 不打造品牌强报, 不增强报业核心竞争力, 要想生存下来很难。在河北日报我亲身感受到, 为了把报纸办得精彩生动, 兼顾权威性、指导性和可读性, 记者们总是以严谨敬业的精神对待新闻事件, 报社对没有“分量”的稿件根本不予刊发。在压力面前, 记者们采写的稿件必须经过反复锤炼、加工才能上交。在编辑出版中心, 编辑们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版面, 不到出版印刷的最后一刻, 第二天的报纸“长”什么样都是未知数, 特别是被称为报“眼”的头版, 大家一定是反复推敲斟酌, 自己不满意绝对不能排版印刷, 这种较真已经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
思考河北日报的成功经验, 培养热爱新闻事业和富有责任心的人才队伍是关键。近几年, 河北日报大胆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实施一系列“能者上、庸者下”的考核奖惩办法, 使该报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充满活力, 成为河北省最具权威性且发行量最大、覆盖面积最广、权威性和指导性最强的大型综合性日报。
二、大胆改革创新, 关注社会热点, 贴近群众生活, 力求鲜活生动——新闻立报和新闻立台的平行思考
河北日报是河北省的机关报, 是名副其实的党报。但我注意到, 河北日报并没有多少反映领导行踪和讲话的报道, 更多的版面刊登的是可看可读的消息及深度报道, 力求以权威性和指导性来满足受众的需求, 一般的、泛泛的消息或报道不予刊发。相比之下, 省内的部分市级电台却仍然在“等”新闻, 领导出门就是新闻式的报道还屡见不鲜, 真正鲜活可听的消息及深度报道寥寥无几。
据了解, 河北日报在改版前也曾不招人待见, 观念陈旧, 版面老套、缺乏创意, 但通过新闻改革的探索, 确立了以党委满意、群众爱看、有市场竞争力为工作目标, 坚持新闻立报, 让记者24小时都睁大眼睛, 观四海风云、察社会变化, 重点报道突出, 精短新闻密集, 评论深刻有力。作为党报, 河北日报很少直截了当、平铺直叙地报道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都是通过挖掘新闻“点”用具体的事例说话, 让报道深刻、全面, 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2010年4月10号河北日报头版刊发的《一粒小麦的不断升值之旅》就是最好的例证。这篇报道以新闻为依据, 以探寻河南食品工业崛起的路径来反映河北省食品工业现状并用“对标启示”的方法回答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的报道不仅读者爱看, 同时也能为领导或者相关企业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河北日报刊登的讨论员文章就曾被省委书记压在玻璃板下成为其执政的座右铭。反观市级电台这样的报道或评论真是少之又少。有的台领导片面认为, 办节目不可能兼顾领导与普通受众,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就是改也应该“顾”前者, 不要让领导挑出毛病。因为忽视了受众期盼得到的那部分精神需求, 忙了半天结果谁都不买账, 有些电台的广告收入长年停滞不前甚至前景堪忧就是评判。
既然河北日报都下决心改头换面, 为什么我们市级电台不能尝试一下呢?其实我们只要坚持新闻“立”台这个硬道理, 就能博得受众的欢心, 得到领导的肯定。尽管改可能会遭遇暂时的挫折, 但不改永远都不会成功, 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三、充分挖掘、合理利用新闻资源, 扩大宣传覆盖面——利用新闻资源的纵向对比
河北日报的宣传面覆盖京、津、晋、冀、鲁、豫、辽、内蒙等省、自治区, 内容包括国际国内及省内的多个方面, 尤其对省内的新闻更是“一网打尽”不留“盲区”, 这一点我感受最深, 以该报设在承德的记者站为例, 承德本地媒体记者的“嗅觉”还不如记者站的灵, 有时河北日报驻承德记者站的记者采写的报道刊发后, 承德本地记者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特别是一些典型报道出来后, 领导阅报做出批示让市级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我们才回过神儿来再报道但新闻已成“旧”闻。
反思近年来部分市级电台的报道, 直接就是领导讲什么我“说”什么, 还有就是县区的GDP及部门的成绩拿来一“播”了事, 反正就是什么稿容易得到我就编什么稿, 特别是所在中心区的稿人家一送我就给上, 不容易得到的稿我就不去采, 结果几年下来, 原来“ⅹⅹ市新闻”功能逐渐萎缩, 一定意义上成了“ⅹⅹ区新闻”。部分县区的新闻资源因为没有很好地挖掘, 结果这里就成为新闻“盲区”。相比之下, 河北日报的记者不管是送什么稿或送稿多少, 都要反复甄别、重新采访, 力求让稿件深刻、鲜活。以该报刊登的《廊坊大厂县小剧团登上“大舞台”》为例, 最早当地送来的稿与现在相差很大, 后来记者重新采访加工才成了很有影响力的报道。
目前, 省级媒体包括省报的要求普遍要比市级媒体的高, 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加之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 新闻制度改革迟早会影响到市级电台等新闻媒体。现在我们还能凑合着播点领导讲话和全市及县区的GDP, 转变一下报道方式我们可以说“不会”, 但新闻制度改革真要“改”到我们头上的时候, 你还能说“不会”吗?看来“改”势在必行, 这不仅是记者的事, 包括市级电台的领导在内, 都要为“改”营造氛围, 刺激记者必须拿出有权威性和指导性的报道才能在这里安身立命。
摘要:本文以电台记者“逛”报社为由头, 着重从三个方面谈了市级电台与省报在观念上存在的差距。第一是在激烈的竞争面前, 省报培养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采编队伍非常值得市级媒体学习。第二是省报大胆改革创新, 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报纸同样值得市级媒体借鉴。第三是省报充分挖掘、合理利用新闻资源, 扩大宣传覆盖面的成功经验, 同样是市级媒体安身立命的“法宝”。
目前的报社摄影记者的现状怎么样?
王文澜(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随着数码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摄影记者拍摄、发稿越来越方便、快速。这给新闻单位在使用图片上提供了极大便利。5年前我就感到数码技术将改变多年来形成的摄影记者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换句话说就是对目前这种报社养着摄影记者(向他们提供器材、办公费用,甚至各种福利、住房)的体制提出了挑战。
数码技术带动了摄影的普及。由于数码相机的普及,使任何新闻现场都有可能用相机记录。比如伦敦地铁爆炸事件。最先发出的照片是用手机拍摄的。虽然这种照片的画面质量不高,拍摄的技术水平不够专业,但是专业摄影记者很难及时到达这种突发事件现场。但是新闻照片的重要性就在于及时地记录各种事件,而不在于它们的艺术性。过去,没有几个人买得起相机,只有专业摄影记者才能拍摄新闻。现在不同了,新闻事件现场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记者。就是说没有摄影记者,报社同样可以得到大量的新闻照片,而且更加及时。那么报社还需要专职的摄影记者吗?
骆永红(《京华时报》图片总监) 报社毫无疑问需要专职摄影记者。术业有专攻。我不否认有许多文字记者具备拍照片的能力,而且在新闻摄影界也不乏从文字记者转做新闻摄影工作。但文字和摄影在展开工作的时候,分别使用着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美国新闻摄影教育家卡蒂斯·麦克唐格尔认为摄影记者更多注重形象中的信息。”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摄影记者决不仅仅是文字的补充,而是在这个新闻现场寻找适合于视觉表达的新闻点。
李楠(《深圳特区报》图片总监)就目前而言,报社当然需要专职摄影记者。首先,报纸竞争演变到以视觉化手段为主要竞争手段之一的时代,图片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视觉元素;其次,无论是中央报纸还是地方报纸,都需要符合自己特定需求的高质量的图片,而且要求高效率;第三,国内提供图片资源的渠道非常少,几家规模较大的图片库不是因为提供的图片质量差或是不得发布时政新闻图片等种种原因达不到报社的要求,至于地方性的图片网站最多只能在特定范围内有一定市场。像国外那种专业图片社,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即使数码相机和可拍照手机的普及程度已相当高,但这些未经过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训练的“拍摄者”还远远不能承担新闻图片提供者的角色。所以报社必须有一批专业摄影记者来满足报纸的需要。
尹玉平(《人民摄影》报,总编助理)要不要专业摄影记者关键看报社的用图定位,如果图片在报纸上仅仅是起个配图作用,那么给文字记者配个小数码相机也能解决问题,而且报社还可从图片商那里购买所需要图片。现在,我国已有几家不错的图片经营商,在图片的数量、质量方面都基本能满足国内报纸的需要。如果报纸是把图片用作报道,将其作为重要的信息呈现给读者,则就该拥有自己的专业摄影记者。在目前的客观条件下,业余摄影者拍摄的图片是远远不能与专业摄影记者的图片表达力度相媲美的。当前,一些报社削弱了摄影部,有的报社甚至取消了摄影部,而另一些报社却加强了摄影部,更有报纸把传统的摄影部拓展为与视觉有关的综合性的图片部门(如《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等),其中《南方都市报》视觉中心拥有编辑、记者70余人。《东方早报》更把传统摄影部拓展为图片采集部、图片编辑部、视觉设计部、后期制作部四个部,这都是由报社的用图定位所决定的。
传统报社摄影部有什么特点?它能适应这个时代吗?为什么?
王文澜过去,报社的图片来源少,没有这么多渠道得到新闻照片。所以那时候报社要发布独家新闻,以发布自己记者拍摄的新闻图片为荣,重视建设自己的摄影记者队伍,培养自己的名记者。
骆永红没有图片编辑部是传统报社的特点。其实我们都身处传统报社之内:以照相机为唯一工具;“跑线分口”,一个摄影记者配合四、五个文字记者的比例;摄影记者相对被动。
李楠传统摄影部有很多特点,我只说它最为显著的一个:封闭。因为封闭而弱势,因为弱势而更加封闭。正是这样的恶性循环定格了传统摄影部“怨妇”的形象,也使得诸多报社将摄影部撤了建,建了撤,来回折腾。多好的摄影记者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所以,它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时代要求融会贯通,要求协调合作,要求与时俱进,要求专业细分,所以,传统摄影部一定要拆掉围墙,走入融合。
摄影记者的职位受到挑战吗?受到什么样的挑战?
骆永红毫无疑问,受到挑战。挑战来自于几个方面:文字记者手拿傻瓜相机、互联网图片、博客及市民手机拍摄、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这些方面,由新闻摄影的现场转瞬性决定。突发事件、社会新闻最为重要的是抵达现场。
尹玉平网络等传播手段的发展,会使摄影记者的挑战将越来越大。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常常会有很多手拿相机的人在场,如果摄影记者拍得不够好,编辑可能会通过网络查更好的图片。
记者 专职摄影记者的前途怎样?
骆永红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李楠如果不尽快向专业摄影记者转变,前途堪忧。
尹玉平从国外的经验看(如玛格南、珈玛甚至是盖蒂图片社的存在,并没有使这些国家的报社取消自己的专职摄影记者),我国的专职摄影记者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下去。
现在的专职摄影记者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王文澜现在,报社的图片编辑可以通过世界各大通讯社和图片库得到内容丰富的照片。很多报纸,包括中央的大报都不再招收新的摄影记者了,随着老记者的退休,这个职位渐渐地在很多报社就消失了。他们把记者的职位转变成图片编辑,成立新闻中心。通过网络寻找自己需要的照片。如果是重大新闻采访任务,比如两会、奥运会这样的重大事件,我们也会派自己的记者去采访,但是最终使用自己记者的照片还是网上找的照片,要看谁拍的照片好。
骆永红总的来看,处于从属地位。摄影记者只参与采访,没有图片主导权,图片签发上版的命运由文字记者决定。国外同行的今天是我们的明天。媒体整合的时代,摄影已是一个大的概念,它的工具包括照相机、摄像机甚至手机等等一切可作视觉传播的工具,而不仅仅是照相机,也不仅仅用于纸媒表达。传统报社的新闻来源大多来自政府或相关部门发布以及市民来电报线索。国外同行更多地主动出击,从政府发布中深挖可视觉化的线索;多个车载电台日夜监听城市发生的大小火灾、车祸等等与市民相关的一举一动,摄影记者迅速抵达现场。
大学时期的最后一个暑假,本着学以致用的目的,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我决定了在报社实习,也为将要踏上社会的一点资本,积累一些经验。这是作为一名学生的最后一个暑假,却是从学生过渡到社会工作者的起点。
实习的生活和感受
七月始,我就在**日报报业集团争取到了一个实习生的资格,在《**星期三》编辑部开始了自己的实习生涯。刚开始接触真正的新闻报道,充满了新奇和刺激。但在刚开始的几天,总编却一直让我们坐在办公室里看报纸,这让我觉得有点郁闷,原本想着记者的生活不是一直在外跑的吗?怎么一直坐在办公室里呢?
终于在几天的读报生涯后,总编说带我们去荻港(一个江南古镇)采访。激动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终于可以实战了。到了荻港,采访开始,作为实习生的我们,当然只能站在旁边听听记记,听着总编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问,镇书记的回答却让我一头雾水。因为镇书记讲的都是**的方言,而我却并不是**人,所以对他讲的都不能听懂,信息当然是流失了一大半,这让自己很有挫败感。在回到报社后,看着自己的笔记,回想着书记讲的一些话,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很久,却始终没有敲出一个字。
这是第一次的采访,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因为这是我实习生涯的第一次采访,也是一次失败的采访。听不懂方言,写不出稿子。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概念,而真正的实践才是最困难的。正如老师告诉我们“想要成为一名记者,在学校里学的,远远不够。”
第二次正式的采访,没有了老师的带领,编辑部的苏老师把全部的工作都交给了我们四名实习生。从联系采访人,采访问题的准备到最后稿子的写作,都让我们自己搞定。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这次采访的主题是关于湖城的寄托生,我们采访了多名老师、同学、心理专家,采访方式也有面对面采访,电话采访,qq采访。历史一个多星期稿子才出炉。在采访期间,也碰到了许多问题,比如现在是暑假,老师和学生都比较难联系,在采访时有些学生受到老师特别叮嘱没有把实际的想法告诉我们等等。我们也想过要放弃这次的主题,但是最后我们还是克服了这些困难。在学校联系不到老师,我们就通过电话采访,或在电话联系后与老师约定去登门拜访等等。
当我们的稿子变成铅字在《**星期三》周报上登出来的时候,真的很激动,这毕竟是自己努力的果实。在那个时刻,先前遇到了一切困难、一切付出再也算不上什么了。通过这次的采访也让我们明白了,记者除了会问会写,更重要的是会发现问题。
实习过程中主持活动的感受
在《**星期三》实习的过程中,除了跟着记者们一起去采访,去拍照,我们还组织了两次活动,都是针对周报在校园的那些小记者的一个采风活动。第一次是去**陈英士故居,第二次是在湖笔博物馆,这两次的活动也是由我们实习生来负责的。从活动的策划,到活动的安排都是我们经过仔细的商讨后决定的,在活动中,我们安排了知识竞赛和游戏等的版块,一方面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我还担任了活动的`主持人,三个多小时的活动,虽然很累,但看着学生们高兴的表情和家长们满意的情景,真的很有满足感。
报社的苏老师不止一次的告诉我们:“想要成为一名好的记者,写作只是一个很小的一部分,搞一些活动,写一些策划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两次的活动虽然很累,特别是活动前的准备。以前都觉得搞一次活动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经过这次的锻炼才明白,想要把一次活动搞的有声有色,写的策划不止一个,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必须把一切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
在发生突发情况时的应变能力,这些都是关系到活动成功与否的因素。人员的安排,时间的分配,场地的布置等等,都是我们经过几次三番的思考后得出来的。我们的策划也是经过了一改再改。
在活动结束后,都受到了老师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这两篇稿子也由周报刊登了出来。
实习总结
两个月的实习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两个月中收获很大,明白了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自己还欠缺许多东西,像采访时候问题的准备,对待不同的采访者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还有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采访结束后资料的整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课堂里无法学到的。明白了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对各方面的知识都需要了解一点,对时事政事也要了如指掌,不然你就会失去许多的机会更深一步的去了解被采访者。
作为一个实习生,你的姿态也必须是谦虚、勤快的,在遇到一些事情时,有时候毛遂自荐需要的一股勇气,它可以帮你争取到一些锻炼的机会,遇到不懂的事情时,一定要向那些资深的记者请教,而且在办公室的时候也要表现的活泼点,多与那些记者聊聊天,向他们咨询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的话题。
大家好!
下个月我将离开你的报纸,在此向你提交我的辞职报告。
报纸是我走出校园,接触社会的第一站。谢谢你给我提供这个平台。有了这个平台,我对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了更广更深的了解,对人情的温暖和温情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两年来,领导对我的教导和关心,同事间兄弟姐妹般深厚厚重的友谊,依然让人心有余悸,流连忘返。
新闻是一个神圣的东西,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所以记者这个职业显得崇高。但是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即使自己的事情无所不能,努力尝试,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还有一种对别人的负面期待。结果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能为别人做有意义的事情,越来越缺乏工作的激情,越来越适应不了这样的工作。这和一个人的初衷和目标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因为有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仁者同事的无私爱心,在报纸上度过的时光依然多姿多彩。这两年的经验肯定会变成宝贵的财富。
希望贵报能招到人才,在未来创造辉煌的事业。
辞职申请人:
一名女记者,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足迹几乎遍布内蒙古阿拉善盟28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因为总在外采访,她的儿子在两岁以前见到年轻女性就叫妈妈;颈椎骨5处压缩性骨折,面临瘫痪危险的她手术一周后就不顾家人、同事和医生的劝阻,在病床上想方设法采写新闻……她,就是新消息报派驻内蒙古阿拉善盟记者何玉玲。
何玉玲从应聘到新消息报起,就将自己的满腔热情与新闻事业牢牢系在了一起。她当过编辑,干过记者,对每一项工作都兢兢业业,精益求精。XX年下半年,报社决定派她到内蒙古阿拉善盟任驻站记者。阿拉善盟所辖地域广大,是宁夏面积的4倍多,而且多为人烟稀少、生态环境差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采访难度可想而知。许多好友当时都告诫她要慎重考虑,毕竟这是靠一个人去开拓一片新天地。面对报社的安排,何玉玲没有丝毫犹豫,非常痛快地答应了。
锲而不舍挖新闻
在了解她的同行眼中,何玉玲最大的特点是新闻眼光“刁钻”,她往往能发现别人不易察觉或者熟视无睹的新闻。
XX年,中央一些媒体记者到阿拉善采风,提出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到底是在酒泉还是额济纳这一问题。这个细节被细心的何玉玲记在心里,为了找到相关新闻线索,她随后几次深入额济纳,并长期关注这一事件。神舟四号升空后,她在家乡听到飞船搭载阿拉善肉苁蓉籽的消息,马上意识到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好线索,便立即通过各种渠道展开采访,经过阿盟有关部门同意,慎重发回了这一消息。报社领导接到稿件后,认为事关重大,必须要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审查后才能见报。为了争取让这条珍贵的消息顺利见报,何玉玲费尽周折最终找到了北京有关负责人的电话。但这位负责人要求必须等神舟四号返回后北京有关公证部门公证后才准许她将消息发出。此后的10多天里,何玉玲每天都要往北京打几个电话,好事多磨,在她这股锲而不舍的`劲头下,北京的这位负责人被感动了,《“沙漠人参”逍遥太空游苁蓉种子搭“神舟”四号返回》这篇全国独家的消息终于出现在新消息报的醒目位置,国内外诸多媒体也都以新消息报的消息为蓝本,刊播了这一重大新闻,该文章连获宁夏新闻奖二等奖、全国省级都市报好新闻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舍身忘我为新闻
何玉玲工作起来不畏艰险是出了名的。阿盟飞播造林,将那达慕赛马场临时改建成飞机场,何玉玲拉起同行的记者就要上飞机。飞行员一句“飞机简陋,险情随时可能发生,你们的安全我们不敢负责。”吓退了别人,但何玉玲却冲进了机舱。为了采访阿拉善盟10号公路建设的相关新闻,何玉玲曾几次深入无人区的工地采访。渴了,只能喝工地上挖出的又苦又咸的盐碱水;饿了,只能用随身携带的小锅倒上盐碱水煮方便面。
一、寻找“有效”的采访对象
有效的采访对象,实际上就是指报社记者在寻找采访对象时,以贴近事件真实情况的相关者、参与者,或者就是事件当事人、目击者为宜,这些都是直接的知情人。对这些人进行采访,有利于采访与报道工作的顺利开展。从拟报道事件本身来讲,上述人员可以针对发生的某件事进行详细、准确的阐述,他们对人物、时间、事件发生的地点和主要起因等都比较清楚,而且可以描述和说明事件发生的过程和最后的结果,这些都是新闻报道的第一手材料。
报社记者还应当善于通过对知情者进行初步判断,从知情者中挑选出最权威、最客观以及最公正和理性的知情人员。由于这类采访对象对事件比较清楚,而且距离事件最近,有较为理性和清晰的分析判断,所以我们可以借助他们的年龄、身份以及谈吐和表达的逻辑性等,来提高采访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对整个事件有更贴近实际的把握。同时,报社记者还应当善于寻找具有主动配合心理或者倾向的采访对象,尤其以愿意和能够提供线索的人为主要采访对象,以便有效减少采访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
二、对采访对象进行深入研究
报社记者在采访时,应当事先对采访对象有所了解,这样可以有效推动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分析和研究拟采访对象,可以了解和掌握他们的一些基本信息、事件的起因和结果,而且记者可以快速切入话题,与被采访者进行情感交流,大大提高了采访效率。对采访对象深入研究以及对比分析,是报社记者在进行采访之前必做的功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与判断。报社记者在决定对某一或某些人、事采访时,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平台,或者通过实地调查以及翻阅档案等手段,收集被采访者的信息,如采访对象的性别、年龄、兴趣爱好、生活环境以及为人处事和邻里关系等。并针对上述信息设计出合理、有效的采访问题,把握采访工作的技巧、方式和方法。
第二,与采访对象加强情感层面的沟通与交流。报社记者应当结合事件本身,与采访对象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以一个“好朋友”的身份进入采访对象的生活和内心,进而展开全面的调查和采访。例如,在采访工作开展前,报社记者应当积极主动地接触目标对象,仔细观察其行为,并且主动与之交谈,先以一个非记者的身份和目标对象做朋友。值得一提的是,在接触目标对象时,确有必要时表明自己的身份,以免在采访过程中使采访对象感到“有目的地接近”。同时,报社记者还应当在采访过程中借助情感、情绪等感染采访对象,进而引起采访对象的表达欲望和心灵共鸣,这有利于深挖采访内容。
三、借助心理展开采访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报社记者的采访工作可直接归类于采访对象、记者之间的心理角逐。在采访过程中,二者会针对某一问题对对方心理进行猜测,努力探知对方的想法和目的。报社记者毕竟是想获得信息的主体,若想进行高效采访,必须善于把握对方心理,借助心理优势来打赢采访心理角逐战。具体而言,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记者应当充分调查被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在采访之前,应基于心理视角对采访对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其性别、年龄、职业以及文化程度和性格等因素,并且对采访对象的心理进行大胆的猜想,以此来疏通各个关节,确保采访工作顺利展开。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心理状况都非常的复杂,而且差异性比较大,报社记者应当保证冷静。报社记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应当对专业心理学以及采访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学习。在采访过程中,应当集中精力,仔细地观察和预测对象的表现和行为,然后进行心理猜测。
第二,报社记者在利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进行采访时,应当注意换位思考。实践中,记者应当注意转变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加深对采访对象及其角色的全面认知,然后设身处地地以一个采访对象的身份去感受采访方式是否合适。在此过程中,还应当适时地提出采访对象不反感的问题,逐步引导对象顺着自己预设的采访思路思考、回答问题。采用该种方式,有利于提高采访配合度,提高采访质量和效率。
四、结语
在新的历史时期,报社记者应当不断创新和改进采访思路和采访方式,优选采访对象,善于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来促进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为了提升采访质量和效率,还应当对采访对象有全面的了解,做好采访前的功课,并且与采访对象进行情感交流。
摘要: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新时期报社记者在寻找与亲近采访对象时,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而且矛盾冲突日益激烈。实践中,如何全面推动报社记者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报道质量和效率,改进和创新采访方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报社记者,寻找与亲近,采访对象
参考文献
[1]张丽.如何让采访对象打开话匣子——浅谈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J].新闻与写作,2014(01):86-88.
【记者报社的检讨书】推荐阅读:
报社记者述职报告10-27
报社实习总结10-15
报社实习个人总结07-03
报社出纳岗位总结09-20
报社编辑实习鉴定11-04
报社实习工作报告07-02
报社假期实习报告07-06
报社实习自我总结10-10
《快乐报社》作文600字11-02
2022年暑期报社实践报告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