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秋天气候转凉,是进行室外运动的好时机,老年人可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做操、练拳、打球、郊游等。
一、中老年人秋季养生保健知识
1、调节饮食,养肺生津 相较于年轻人来讲,老年人的五脏更加衰弱,肠胃也相对薄弱,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再不讲究饮食,生冷无节、饥饱无常的话,势必伤胃犯病。因此,在秋季,应经常提醒老年人少吃多餐,多食用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
识
2、为老年人选择食物时,可以选择甘平润燥、养肺生津的食物为主。比如:梨、百合、麦冬、荸荠、山药、猪肺、莲子、藕等食物可以多食。积极预防,易发疾病 秋季的特殊气候特点,使得老年人极易发生秋燥咳嗽、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胃病、风湿病、哮喘及心脑血管等疾病。
3、因此,老年人应结合自己的体质情况重点防范,积极控制原发疾病,警惕秋季易发疾病。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自然界秋风萧瑟的景色,容易引起老年人悲观伤感的消极情绪。因此,老年人还应重视精神方面的保健。作为晚辈,平时应提醒老人适当选择参加琴棋书画、养花种草、玩物赏鸟、旅游休闲等文化娱乐活动,以使老人们愉悦身心、陶冶情操。除此之外,子女还应尽可能多抽出点时间与老人聊聊天。
4、温差变化,预防感冒 秋季温差变化较大,风寒邪气极易伤人,加上老年人抵抗力和适应能力降低,尤其易患感冒、肺炎、肺心病,甚至发生心衰而危及生命。对秋令时节气候与健康的关系,子女们应有所了解。要注意让老人防寒保暖,有条件的可让他们每日坚持用冷水洗脸、擦鼻,甚至洗冷水浴,以提高耐寒防感冒能力。
二、秋季老年人保健知识
古人说得好:“一场秋雨一场寒,三场秋雨要穿棉”。秋天的气候变幻莫测,容易感冒,加之老人的抗病能力较弱,感冒机会就多。因此,老年人要根据天气预报,及时增减衣服,防止着凉感冒。
早睡早起《内经》云:秋三月“早睡早起与鸡俱兴”。高质量的睡眠对保证充沛的精力非常重要,上床前用温水浸泡双脚10分钟,擦干净,用手搓脚心至微热,这对于消除疲劳、改善睡眠非常有利。
秋季老年人保健知识 中老年人秋季养生保健知识 适度锻炼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打球、爬山登高、冷水浴、跑步、练功等。最值得提倡的是“冷水浴”,就是用温度在10-20摄氏度间的冷水洗澡。冷水浴能使肌肉收缩和松弛的速度减慢,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使健康水平随之提高。
饮食有节秋凉季节,暑热消退,人们食欲大增,老人饮食要循序渐进,切勿骤进大油大肉,以免伤害肠胃。可以先适量增加一些豆制品、奶蛋、鱼类、肝、肉丸子、蛋汤及煎炒的肉类食品,再逐步选增一些腌卤、熏烤、蒸、炖的菜类食品,并与谷物类食物保持一定的比例。
静养调神秋天万物凋谢,易在老人心中引起伤感,学会调适情绪非常重要。如经常和家人谈谈心,或到公园散散步,适当看看电影、电视,或养花、学书画、对弈、垂钓,这些都有益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适时进补老人的秋季进补,应选用平补之品。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患者,还可以服用具有健补脾胃功能的山药、芡实、扁豆等。对于阴虚燥热者,可经常服用百合粥。
注意防病秋天气候多变,老人容易感冒;空气干燥,鼻子容易出血;秋燥犯肺,容易出现咳嗽;冷热无常,容易诱发哮喘;寒冷刺激,容易关节疼痛;寒潮降临,容易导致冠心病人发生心肌梗塞。这些疾病都得注意预防,一旦出现症状,则应立即上医院治疗。
三、中老年人秋季养生保健知识
进入初秋,白天夜间气温变化加大,若遇雷阵雨天气,除温度下降外,气压也会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引起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而预防的关键是要注意发病前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一般来说,如出现以下现象应引起警惕。
突然昏眩:眼前突然昏黑一片,数秒后便可恢复,这是中风最早的警报信号。
视物模糊、视野缺损: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这表示脑血管已严重狭窄。
突然发生剧烈头痛:伴呕吐,甚至短时间神志不清,此时应及时检查。因为很可能已发生脑血管破裂出血。
突然对过去发生的事情全部遗忘:自我认知仍然良好,意识也清醒,记忆消失一般持续数小时会恢复正常。
频频打呵欠:一般发生在中风前5至10天内,此时脑动脉硬化渐渐加重,管腔越来越窄。
秋季老年人保健知识 中老年人秋季养生保健知识
短时间语言困难或偏身无力:
这是大脑缺血的征兆,可能导致半身不遂。
专家认为,脑中风除应早发现、早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还须采取下列措施,可有效预防或减少脑中风的发生。
早晚喝杯救命水:脑中风的发生与老年人血液粘稠度增高有关。人们经过一夜睡眠、出汗和排尿后,人体水分减少,血液粘稠度会升高。所以夜晚入睡前及早晨起床后,应喝下约200毫升白开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起到预防中风的作用。
每天吃2根香蕉:研究发现,每天吃1—2根香蕉,可使中风发病率减少40%。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盐,钾对于增强心脏的正常舒缩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还可抗动脉硬化,保护心血管。此外,香蕉中还含有降血压、润肠通便的物质。
保持大便畅通:老年性便秘不仅会延长排便时间,还会因排便用力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和血压升高,甚至诱发脑中风。为保持大便通畅,应常吃红薯、菠菜、竹笋、芹菜、大白菜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同时应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必要时可服用一些如润肠丸、果导片等药物。
早晚行走3公里:散步是老年人最安全的有氧代谢运动,长期坚持可使血压下降、血糖降低,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夏天锻炼时间最好选在清晨和黄昏,宜在平坦的地面行走。每次30—40分钟,距离为1.5公里。或进行做操、打太极拳等运动量不大的体育锻炼,不宜进行剧烈活动。
生活起居要注意:在初秋季节,要注意随时增减衣服,夜间防止受凉。阴天下雨时,尽量不外出。应勤观测血压。
入秋后,老年人搞好自我保健也很重要。
首先要适当增强锻炼,以适应气温的变化,增强抗病能力。
秋季,日照充分,阳光又不是很强,是户外活动的最好时期。老年人可根据自己身体的状况,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身体条件好的可以选择爬山、钓鱼、郊游等活动。而体质较差的则可以选择一些活动量较小的项目,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尤其是进入晚秋季节更应如此,不能像年轻人那样采取“春捂秋冻”的锻炼方法,以防寒气侵袭,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其他慢性病的复发。
其次就是要合理调整营养,注意饮食卫生。
早秋季节,气温仍然较高,食物极易腐败变质。痢疾、肠炎等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高,食物中毒也比较常见,所以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少吃生冷食品及海鲜类食品。老年人胃肠功能差,对冷的刺激比较敏感,即使达到完全灭菌标准的冷饮也可能会引起腹泻。家中吃剩的食品,下顿再吃时一定要充分加热,否则进食后很可能导致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晚秋季节,气候比较干燥,老年人常显得津液不足而出现口干舌燥,大便秘结等症状。此时应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豆浆、西红柿、梨、香蕉、大枣、莲子及禽蛋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以改善脏腑功能,增加抗病能力。
关键词:老年人,农村,健康知识,体检态度
新余市渝水区农村老年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长期以来经济条件和医疗条件差, 虽然近年来农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措施覆盖了全区,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也逐步完善, 但预防保健的健康观念仍然淡薄。健康体检是人们在无明显异常感觉或病症的情况下, 定期而有规律地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和实验仪器检查, 从而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早发现健康危险因素和某些潜在的疾病, 做到无病预防、有病早治[1]。为了提高农村老年人健康水平, 渝水区已对农村老年人实行了健康体检服务, 然而健康体检率仍然低。为此, 本研究对新余市渝水区某镇老年人群进行健康保健知识知晓度及对健康体检态度的调查, 旨在为该地区建立合理有效的老年人健康体检模式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新余市渝水区某镇3个自然村的65岁以上老年人79人, 均为常住居民, 排除有精神障碍和患有严重疾病者。
1.2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从某镇3个自然村中随机抽取83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前先向被调查者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方式, 对于文化程度较低、不能看懂调查问题者, 则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共发放问卷83份, 回收有效问卷79份。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3部分:基本资料;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和健康知识认知;健康体检态度和行动。
2 结果
2.1 老年人基本资料
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低, 家庭月收入少, 29.11%是空巢老年人。然而参与新农合等其他社会保障服务率高达96.20%。详见表1。
2.2 健康状况和健康知识的掌握
72.15% (57/79) 的老年人认为其身体状况好或一般, 15.19%的老年人不知道自己是否患病;86.08% (68/79) 的老年人不知道健康的定义及70.89%的老年人不知道血压的正常值;77.22% (61/79) 的老年人就医意识差和选择不看病、自己买药吃或者去小诊所看病;59.49%的老年人对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了解。详见表2。
2.3 健康体检态度和行为
87.34%的老年人知道可以免费体检, 但只有60.76%的老年人认为有必要定期体检, 且认为体检是找出身体不适的原因的老年人占75.95%, 因此大多数人是因看病而进行体检。39.24% (31/79) 的老年人每年做1次或2次体检, 从未做过体检的老年人占10.13%。77.22%的老年人选择去乡镇卫生院做体检, 但大多数做过免费体检的老年人反映体检项目太少, 免费体检流于形式。详见表3。
3 讨论
3.1 农村老年人健康意识有待提高
知识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和态度进而改变相关行为的基础[2]。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农村老年人的健康定义知晓率较低 (86.08%) , 且文化水平越低的老年人, 健康定义知晓率越低。77.22%的老年人就医意识差, 且没有选择正确的就医和医治途径, 即使就医也主要是去乡镇卫生院或县市级医院。因此, 政府应当适当地组织和经费投入支持宣传设施的建设, 鼓励预防保健和医疗工作者加强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例如, 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宣传栏, 根据不同季节宣传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采取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生动美观的形式进行健康宣教, 可以利用电子屏幕、电视录像等多媒体, 也可在村活动室给老年人播放健康教育电视录像[3], 以此提高农村人, 特别是老年人群体整体的健康认识、保健意识、健康技能掌握率, 促进公民健康素养的提高。同时, 政府要重点投入经费建设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院, 改善农村医疗、保健条件, 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
3.2 加强农村老年人的健康体检意识及提高体检率
健康体检是评估身体健康状况与疾病风险预测、预警及早期筛查的一种医学行为与过程[4]。本次调查中虽然87.34%的农村老年人知道有免费体检政策, 但仍有39.24%的老年人认为体检没有必要, 甚至10.13%的老年人从不体检, 50.63%的老年人体检不规律。75.95%的老年人不明白体检的目的和重要性。这说明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农村老年人健康保健意识和体检意识及需求不适应, 虽然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而老年人的思想文明和健康保健仍未提高。因此, 虽然政府努力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实施农村地区老年人免费体检, 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及家庭经济困难所导致的老年人不能理解政府怎么会给他们免费体检的原因, 故农村老年人体检率过低, 健康筛查得不到实施, 从而导致大病返穷, 社会资源和金钱的极大浪费。因此, 政府确实应当加大预防、保健重要性的宣传, 加强免费体检的宣传, 以解除老年人和贫困人口的后顾之忧, 争取培养农村老年人健康保健习惯, 以及参加体检的积极性, 最终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节省不必要的错过预防疾病的机会而导致大病发生的治疗经费。
3.3 空巢老年人的健康需要得到更多关注
根据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2000年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20.09%, 其中空巢家庭占老年家庭的22.83%[5]。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空巢老年人占29.11%, 较第5次人口普查中空巢家庭占老年家庭的比例高。空巢老年人面临许多生理和心理问题, 急慢性疾病的发生是空巢老年人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6]。调查表明, 空巢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健康意识较其他老年人更差。因此, 关注空巢老年人的健康有利于推进老年人健康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于空巢老年人, 卫生机构应对其上门服务, 建立健康档案, 进行家庭随访[7]。
3.4 加强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建设, 改善体检服务
在此次调查中有77.22%的老年人选择到乡镇卫生院做体检, 但参与了免费体检的老年人反映对乡镇卫生院的免费体检服务不满意。其原因有: (1) 医疗设施不足; (2) 医务人员服务水平较低; (3) 医生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 存在着技术操作不规范、质量难以控制、效率较低等问题; (4) 体检项目少, 不能满足其需要。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以下对策: (1) 注意优化环境, 在休息场所张贴体检流程、宣教资料, 放置随手可取的健康宣教手册, 播放宣教健康知识的音像等, 让受检者在等候中获得健康教育知识; (2) 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进行培训, 使他们能够提出正确的健康状况评估意见和解释体检结果, 并能给出健康促进建议; (3) 增加体检项目; (4) 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 以提高老年人参加体检的主动性[8]; (5) 乡镇卫生院应为老年人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老年人的保健知识的知晓及健康体检其核心是促进老年人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健康体检是做出健康评估, 制定针对性的个人控制和降低危险因素的健康促进计划, 并实行追踪服务和干预[9],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年人健康体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刘瑛, 郭建丽.利用健康体检进行健康教育初探[J].中国健康教育, 2004, 20 (1) :56.
[2]常春.健康教育中的行为理论[J].中国健康教育, 2005, 21 (10) :7399-7411.
[3]王宏涛.健康教育在健康体检中的重要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8) :1500-1501.
[4]白书忠.中国管理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J].中国健康管理学杂志, 2008, 2 (6) :329.
[5]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1.
[6]薛丹, 姜荣荣, 徐桂华.我国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求情况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 2010, 8 (5A) :1198-1200.
[7]祝雪花, 余昌妹, 姜文莉.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15) :69-70.
[8]陈晓玲, 郑云蒸.农民健康体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8, 22 (4) :3-5.
第一。要谨防感冒。春天气候多变,乍暖还寒,尤其是早春季节,常有寒流侵袭,气温骤降。再加上人体的皮肤、汗毛孔向外开始疏泄,对寒邪抵御能力有所减弱,因此,老年人很容易伤风感冒,并由此引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所以,春天里老人要随时注意增减衣服,出门要带口罩,切忌过早脱去冬衣。一旦得了感冒要及时就医,用药越早效果越好。
第二。注意饮食调养。春季,老人易上火,小便赤黄、便秘、舌苔发黄。因肝火上升,致使肺阴更虚,结构病菌容易乘虚而入。因此,春季老人饮食宜清淡,可多吃一些蔬菜,如春笋、菠菜、荠菜、芹菜、马兰菜等早春蔬菜。另外,用鸭梨、荸荠去皮煮水喝。可清熟、润肺;胃肠消化差的,可多吃萝卜,以理气、化痰、和胃。用桔子皮煮水喝,可化痰止渴。
第三,睡眠要充足。春季,老人常有困倦之感。早晨不易睡醒,白天则昏昏欲睡。这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人体活动量增加,体表末梢血管开始舒张,体表血流量增大,使脑部的供氧量显得不足,从而产生“春困”现象。为此,老年人要积极做好身体的协调适应工作,每天中午最好午睡一个小时左右,以补春季睡眠之不足。下午则安排适量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
第四,要调适心情。春季,桃红柳绿,阳光明媚,一派生机,最利于人体吐故纳新。老年人要适应春生之气,调适心情,保持恬静、愉悦、舒畅的精神,避免恼怒。使肝气保持正常的生发,调畅。祖国医学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如果老人在春季把肝气调养好了,不仅本季节不患病或少患病,而且对夏季防病养生也极为有利。
叔叔、阿姨们下午好!
首先,问叔叔、阿姨一个问题:什么是健康?
健康一词,在古代有强壮、结实和完整的意思。
现代,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其次,纠正对健康的误区
“40岁前用命换钱,40岁后用钱换命”。致英年早逝。人非机器,损害难以修复。
“有了钱好医好药可请到买到”。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自我保健)。
“潇洒活一生,不必讲究”。潇洒一时,痛苦一生。40岁年龄,60岁心脏!
一分预防胜似十二分治疗;防病于未然,中医提倡:治未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素质的提高,对养生保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请试想,如果全中国人民每个人因为预防疾病而减少了疾病节省1元钱,那么该有多少医疗费节约下来了呢?13亿!还有节省的人力、物力等。试问谁不想得到健康?
如何才能得到健康的身体?
这就要从健康养生十六字方针说起: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这四句话,十六个字,能使高血压减少55%;脑卒中、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而且不花什么钱。
第一、说说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指热量和营养素达到生理需要,推行膳食金字塔,做到粗细搭配,饮食多样。中国人的膳食金字塔,由中国营养学家参考国外资料制定。老年人饮食“十要”:饭菜要香、质量要好、数量要少、蔬菜要多、食物要杂、菜肴要淡、饭菜要烂、水果要吃、饮食要热、进食要慢。
合理膳食:也是五颜六色的红、黄、绿、白、黑。红:红枣 黄:黄豆
绿:绿色蔬菜、水果,绿茶 白:燕麦粉、燕麦片 黑:黑木耳、黑豆
合理膳食的一、二、三、四、五
“一”:一袋牛奶,增加蛋白又补钙.“二”: 补充碳水化合物:250-450克;喝汤: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
“三”: 三份高蛋白: 一个鸡蛋,一两瘦肉,二两豆腐
“四”: 四句话: 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五”: 500克蔬菜和水果。
四句话,即:“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有粗有细、不甜不咸
为维持全面均衡的营养,应粗细粮搭配,单吃粗粮或单吃细粮,都不能维持全面的营养。粗细粮搭配,一个礼拜吃三四次粗粮,如棒子面、老玉米、红薯等,粗细粮搭配营养最合适,有明显的蛋白质互补作用,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还有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的互补效益。过多的甜食增加胰腺负担,会导致糖尿病,食盐过多 是高血压的首要因素。
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三四五顿”是指每天吃饭的次数,即在总量控制下,少食多餐。仅仅少量多餐这一饮食习惯本身,就可以相当有效地预防糖尿病、高血脂。在每日摄取量不变的情况下,早、中餐比例大,有利于降血脂、减体重,晚餐所占比例则相反。少食多餐可使血糖波动幅度及胰岛素分泌幅度变化趋缓。对于超重者,应当早餐占40%,午餐占40%,晚餐占20%,有助于降血脂减肥。(糖尿病患者不宜少量多餐)
最后是“七八分饱”,吃饭七八分饱是最好的习惯,因为要留二三分底,千万不要吃得太饱。请大家无论如何记得吃饭一定要七八分饱,记住这一句话就可以延年益寿,这句话非常重要。饭后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第二、适量运动
阳光、空气、水和体育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在美国有人统计有氧运动可以使:高血压下降了30%,心梗死亡率下降37%,脑卒中死亡率下降50%,人均寿命延长了6年。
有氧代谢的益处:
增加心脏的每搏输出量
改善肺功能
降低血脂
增加骨骼密度,防止骨质疏松
减少体内脂肪
改善心理状态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降低血糖
为了提高老年人的中医保健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进一步了解中医保健知识,2018年2月3日上午,在星岛湖卫生院健康教育室开展一次知识讲座。
在本次健康教育讲座中,主要讲中医治疗哮喘,如何用中医的饮食调理老年人哮喘,能有效的预防哮喘的发作,老年人保健知识。通过互动使村民更多的了解中医治疗的保健知识,认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今后应自觉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掌握更多的科学健康知识,充分享受品质生活的美好真谛。
合浦县星岛湖镇卫生院
冬季天气干燥且寒冷,下面是关于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的九大要点,希望大家注意!
(1)吃得合理,少吃多餐,吃营养均衡的低脂肪食物。
(2)喝得适当。多喝水,少喝酒
(3)戒烟。戒烟不分迟早。吸烟会增加人体患心脏病或癌症的机会并缩短寿命。
(4)散步。散步是保持机敏灵活和健康的较好办法。新鲜空气比补药更好。
中老年养生保健老年人冬季养生要点
(5)多寻求乐趣与家庭、朋友了邻居保持联系。记住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
(6)积极自信。爽朗乐观使人容易接近你。
(7)时时当心。你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有赖于你头脑清醒,视力清晰。
(8)药物。不滥用抗抑郁药和 。只服用医生推荐的药物。
(9)运动对你有好处。不很剧烈的运动对你的健康是有益的,而且还可使你接触其他人。游泳和适应性锻炼特别值得推荐,
老年人冬季养生要点
老年人的.身体比较虚弱,因而冬季面临的健康威胁也比较大,那么老年人在冬季应该如何养生保健呢?饮食养生应该怎么做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老年人冬季养生的12宜,让老年人能够更好的安排自己饮食,保护自身的健康哦!
中老年养生保健老年人冬季养生要点
1、冬季可常喝凉开水
若能经常饮用凉白开水,有预防感冒、咽喉炎和某些皮肤病之效。尤其是早晨起床喝杯凉开水,能使肝脏解毒能力和肾脏排洗能力增强,促进新陈代谢,加强免疫功能,有助于降低血压(血压食品)、预防心肌梗塞。
2、冬天适当吃点凉菜
为了获得足够的热量,在冬季,人们都比较喜欢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但是长期吃这些食物不仅会导致上火的问题,还会导致老年人的健康出现问题。因此建议老年人最好通过运动,以及吃一点凉菜的方式促进身体发热并确保自身的健康哦!
3、多食保护心脑血管食品
冬天,为避免血液黏稠,应多食保护心脑血管食品,如丹参、山楂、黑木耳、西红柿、芹菜、红心萝卜等。
4、冬天适宜吃的降血脂食品
1概述
1.1 老年人年龄划分的标准
国际上对老年人划分尚无统一标准, 发达国家一般将65岁以上者定为老年人, 而发展中国家将60岁以上老年人定为老年人。我国目前仍以60岁作为老年的起点年龄。
1.2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随着年龄增长, 机体在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呈现退行性改变, 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减退。
1.2.1 心血管系统
老年期的心肌细胞出现萎缩, 心肌内纤维组织浸润, 脂褐质沉积并发生纤维化, 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而口径变小, 动脉管壁发生硬化, 血管弹性减退外周阻力增加易出现心肌梗死、心跳过慢、早搏、心房颤动、血压异常。
1.2.2 呼吸系统
肺泡、胸廓及呼吸肌改变最后造成肺功能下降, 机体组织获得氧减少, 而易患肺部感染、肺气肿、阻塞性肺病。
1.2.3 消化系统
老年人食道、胃肠黏膜逐渐萎缩, 蠕动能力下降, 易发生消化不良、贫血、便秘等。
1.2.4 神经系统
脑血流减慢, 脑组织供血量、耗氧量的减少, 故神经功能减退、思维减慢、反应欠佳、记忆力、认知能力减退。
1.2.5 肌肉骨骼系统
老年期骨骼肌细胞内水分减少, 弹性降低, 易致肌肉萎缩、肌力减退、体力活动能力降低, 发生骨折、骨质疏松, 还易出现肌疲劳和腰酸腿疼等症状。
1.2.6 内分泌系统
老年人糖代谢功能下降, 有患糖尿病倾向, 随机体老化脂肪代谢异常, 易发生各种类型高脂血症。
1.2.7 泌尿系统
肾血流量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易发生脱水、钠潴留从而导致心力衰竭及肺水肿, 还易出现夜尿、尿急、尿频, 甚至尿失禁等健康问题。
2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的保健措施
促进和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应首先从老年人的生活方式着手。因此, 社区护士应指导社区的老年人建立建康的生活方式。
2.1 规律的生活起居
老年人由于不再有上下班的纪律约束, 很多人作息时间放松了, 有的老年人休息时间不规律。这种不符合生物作息时间的起居方式, 必然影响饮食的规律。常此下去将加速衰老的进程, 因此老年人退休后仍然应遵循在岗位时的生活方式, 按生物钟规律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保证生物钟的正常运转。
2.2 和理的饮食
人体生存所需的, 营养大致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份六大类, 均是人体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过剩主要指热量过剩, 易引起肥胖。老年人随增龄机体组织细胞减少, 体力活动减少, 热量消耗减低, 若老年人进食量不变, 必然造成热量过剩易致肥胖, 肥胖易致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老年期体质量接近标准体质量是衡量营养合理大致水准, 标准体质量计算方法是根据身高体质量测量, 一般采用身高 (cm) -105为标准体质量公斤数。故每位老人依据实测体质量与标准体质量相比, 进行总热量控制, 超过标准体质量+10%以上应减少总热量。
2.3 适当的运动和锻炼
运动对保持提高各器官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缺乏运动会促使各器官功能减退、也是过早衰老的原因之一。而适当运动正是保持各器官正常功能、延缓衰老的要素。在老年期开始锻炼, 仍然可以减轻机体组织退行性改变的程度及减慢发展过程, 使机体生理功能得到增强和改善。运动项目包括步行、慢跑、太极拳等。运动要适量, 适量是运动的关键, 遵守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切忌过量过急, 运动时心率=170-年龄为宜, 运动后感觉精神愉快、能吃好睡好为宜。
2.4 充足的睡眠与休息
老年人需要较多的休息, 而且要分散于1 d的活动之中。老年人的睡眠时间相对减少, 每天大约6 h左右, 但要因人而异, 注意睡眠的质量。
2.5 保持排泄通畅
老年人排泄功能的正常与否与其生理、心理状态及生活状况密切相关。因此护士应指导和帮助老年人保持排泄畅通。多活动, 鼓励患者尽可能地活动, 不能活动的老年人应定时被动活动。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多食水果, 多饮水, 以促进肠蠕动和使粪便软化, 而易于排出。协助老年人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 按摩促进排便, 按摩腹部时排空膀胱, 按结肠走向适当加压, 按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顺序, 顺时针作环行按摩, 可起到刺激肠蠕动, 帮助排便的作用。
2.6 注意安全
因为衰老导致意识模糊、失去定向力、判断能力差、记忆力减退及应变能力降低等, 增加了老年人在安全方面的危险性, 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甚至生命。老年人常见的安全问题包括跌倒、呛咳、坠床、误服药、交叉感染、意外伤害等。护理人员应意识到其重要性, 加强老年人的安全保障措施, 保证老年人的安全。
2.7 老年人的心理咨询
社区护士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根据老年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 给予心理咨询及健康, 如退休教育、性教育及死亡教育等。
1.早起早睡。祖国医学主张秋季“早起早睡,与鸡俱兴”。早睡可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可舒达阳气。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同时起床时不宜过急,适当赖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筋骨,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脑血管疾病在秋末冬初发病率极高,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这是因为睡眠时血液在脑血管的流动速度变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2.调理饮食。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早餐食粥法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于护肝益肺大有好处。
3.预防秋燥。秋天气候干燥,皮肤内的水分蒸发快,易使人出现皮肤干裂、皱纹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症状,因此预防秋燥是重要的秋季保健原则;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重视补充机体水分,要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使津气液耗损。为了防止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但应注意口唇干裂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用舌经常舔口唇,否则会使口唇干燥皲裂。
4.调达情志。一般来说,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特别是身临花木凋零,秋风萧瑟的深秋,常会在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闷与垂暮之感。因此,秋季养生要以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为主。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外出观赏风景、喜悦溢于言表,可使忧郁愁烦顿消,令人心旷神怡,给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
5.预防气候突变。秋末气候转凉。这个时期是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高峰期,极容易导致患者猝死。此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人,对气候的变化也很敏感,很容易导致旧病复发、病情恶化与死亡。因此,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提高警惕,加强预防,家中应备有急救与治疗药品,以防万一。
6.增强抗病能力。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百病”。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做早操、慢跑、冷水浴等,可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此外,秋季各种瓜果大量上市,人们适量食用瓜果,摄取多种维生素等,有利于秋季养生。如苹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钾,且有止泻作用,适用于心血管病患者与腹泻患者食用;香蕉含有多种维生素,可防衰老,且有止咳、润肠、降压作用。菠菜有利尿作用,对肾炎、高血压患者有益,对治疗支气管炎也有疗效。柑橘有镇咳、调胃、健胃的作用;梨可以润肺、清痰止咳、治疗便秘。葡萄有预防疲劳、益气补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功效,常食使人健壮,但便秘者不宜多食;柿子性寒,体弱多病者不宜多吃。
1、慢吸快呼
“任何影响呼吸的因素都会对健康和寿命造成负面影响。”你的呼吸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其他生理功能,比如血压、心率、血液循环、体温等。
学会呼吸的第一步就是放松腹部的肌肉。当腹部肌肉放松之后,最重要的就是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把气体呼出来。例如,做到吸气的长度是呼气长度的2倍。
2、学会加餐
研究显示,不吃大餐对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所以,你应该学会加餐。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饥饿状态,每2~3个小时,吃一小顿饭。如果是外出吃晚餐,那么就吃一半,把剩下的带回家,作为稍后的夜宵。
其次,多食用鱼类,且要选择较小的鱼类,比如野生或有机的鲑鱼、新鲜的沙丁鱼等。
再次,不要忘记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全小麦食物、全燕麦食物、糙米饭等。最后,每天补充复合维生素,尤其要重视维生素D的补充。
3、该睡就睡
许多人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观点,那就是每天8小时睡眠才是对身体最好的。事情并不完全是这样,因为睡眠质量也有好坏之分。
如果你需要闹钟才能起床;每天白天都需要打个盹;看书或看电影时会睡着或打瞌睡,都可能表明你没有高质量的睡眠。
此时,建议你选择呼吸运动帮助入睡。同时,保持睡眠环境黑暗而安静。要记住,认真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当身体发出需要休息的信号时,一定要上床睡觉。
老人日常饮食养生:
1、老年人的饮食应该保持多样化,谷类为主
小米、大米、黑米交叉食用,可使营养结构趋向均衡。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在老年人的饮食中每天起码要有1斤蔬菜、两个水果。至于糖尿病患者可吃低糖的蔬果,如杨桃、番茄等。
3、老年人的饮食要注意补充蛋白质
应该多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豆类首推黄豆。
4、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少吃肥肉,老年人的饮食可多吃些海鱼。
5、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高血压、癌症的发病与高盐的摄入密切相关。
6、饮酒应限量
高血压的人忌喝酒,正常人则可适量喝红酒。
老年人春季养生五宜:
一宜调养情志,振奋精神
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老年人不要孤眠独坐,自生郁闷。凡事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戒郁怒以养性。改善不良情绪的最佳方法是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良好情怀,可约上亲朋好友外出踏春赏花,游山戏水,散步练功等,以此陶冶性情,会使气血调畅,精神旺盛。
二宜起居有常,防风御寒
春天宜晚睡早起,到室外多活动,舒展形体,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早晨空气清新,有利于排出夜间沉积在呼吸道内的有害物质,促进新陈代谢。但值得提醒的一点是,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的退化,早晨醒来后不要马上起床,因为老年人韧带组织比较松弛,如果突然由卧位变为立位,不仅容易扭伤腰背部,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有高血压、心脏病者如果突然改变体位,还可能发生意外。老年人醒来后,可在床上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四肢关节,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再下床。另外,早春气温乍暖乍寒,如同孩儿脸,说变就变,常有寒潮来袭,因此在衣着方面也不可大意(见“一忌”)。
三宜饮食有节,补益阳气
由于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营养消耗相应增加,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如参、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应多选用既升发又富营养之品,如黄豆芽、绿豆芽、豆腐、豆豉、大麦、小麦、大枣、瘦肉、鱼类、蛋类、花生、黑芝麻、柑橘、葱、姜、蒜、香菜、蜂蜜之类;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容易造成摄入维生素不足,所以春天来了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如春笋、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荠菜、马兰菜、枸杞、香椿等。
四宜强身健体,锻炼体质
春天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春天多锻炼,会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种疾病,且令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人们可根据自己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户外活动,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大汗淋漓而伤阳气,以运动后精力充沛、身体轻松、舒服为度。一般可选择简单易行的活动,如太极拳、散步、慢跑、踏青以及放风筝、荡秋千等。
五宜养生保健,预防疾病
那么,老年人应该怎样保护牙齿呢?
1、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牙病。
2、合理应用和锻炼牙齿,进食时要充分咀嚼,尽量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因为咀嚼能起到刺激唾液分泌,清洁牙齿和按摩牙龈,促进牙龈血液循环的作用,不要硬咬坚硬的东西。
3、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4、注意营养全面,多吃含有钙、磷和多种微量元素的食物。多吃豆制品、牛奶、洋葱、萝卜、虾皮、韭菜、鱼类等,少吃含糖且黏的食物,如软糖、糕点、饼干等。因为龋洞的形成主要是细菌利用糖的代谢产物――酸,使牙齿脱钙而成。
5、平时选用含氟牙膏和多食含氟量较高的食物,以提高牙齿对龋病的防御能力。
6、定时做口腔检查,一般半年至少一年检查一次,定期洗牙,不要随意拔牙。
7、牙齿缺失后及时修补,如不修补不但降低咀嚼能力,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还会加快邻牙松动脱落。可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镶牙或做人工种植牙、烤瓷牙等。
1.《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圻,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就是说,冬三月即为闭藏月,气候寒冷,水冻地裂,具生机潜藏封闭之意。冬季精神调养,应使志意内藏不宜外露,像有私意存于胸中不欲吐露告人一样。冬之养生,当顺应冬藏之补的环境,使神气内守,免受扰动。起居作息宜早睡迟起,早睡以养人体的阳气,多保持阳热;迟起以养阴精。着衣宜温暖,日常活动要避免腠理皮肤过多暴泄在寒冷之中,以免损伤阳气,以维持阳气的正常运行,以此适宜冬季闭藏的养生之道。
2.冬季气温过低,或气温骤然下降,人体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特别老年人适应能力下降,很容易感受寒邪,发生疾病。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人阳气。如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便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泄;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心肾,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弱;若寒邪侵袭肌表,毛窍腠理闭塞,郁遏卫阳,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寒侵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脉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使肢体疼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故冬季容易发生的疾病有冻伤、感冒、骨折、手足皱裂、关节炎、支气管炎、肺炎、脑中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胃溃疡、结肠炎、慢性肾炎等,也多因受凉引发或加重,都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做好预防保护工作。
3.冬季雪天道路结冰变滑,老年人外出容易跌跤,造成骨折,所以老年人在冬季冻雪天应尽量不要外出。
4.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可供冬令食补的有羊肉、鸡肉、牛肉、鹿肉等温阳之品。注意,阴虚体质且患高血压病的人忌食。可供药补的有阿胶、人参、鹿茸等。但注意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需要,切不可乱补,特别是药补,应有医生的指导,以免对身体产生副作用。
5.冬季是肾经主令,是肾经旺盛之时。《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肾主冬……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肾味属咸,心主苦,咸胜苦。故饮食摄养应注意减咸味增苦味,以养心气,适当增食辛热的食物以生苦,这样肺气宣达,肾气也就固实。
6.谨防“冬浴综合症”。洗澡时由于浴室内门窗紧闭,温度高,氧气少等因素,造成老人血压下降,脑组织一时性缺血、缺氧而出现头晕目眩、心悸、胸闷、口干、出汗、恶心、心跳加速、神疲乏力等一系列症状,此为“冬浴综合症”。如出现这些症状必须立即到浴室外躺下休息,喝杯热茶或糖水等,冠心病患者应随身携带保健盒。
7.介绍几个冬季药食方:
①黄芪蒸乳鸽(补气方):肥乳鸽2只,黄芪、枸杞子各6克,水发口蘑30克。将鸽子宰杀,除去内脏头脚,切成块,黄芪切成薄片,碗内调入湿淀粉、鸡蛋清、调料、加入鸽子肉,口蘑拌匀摊平,将枸杞子码在四周,黄芪片放在碗中央,上屉蒸烂熟,佐餐服食。
②归参炖母鸡(补血):当归、党参各15克,母鸡1只。将当归、党参放入鸡腹内,放进砂锅,加入调料,用文火炖烂即成。食用时,可分餐吃肉喝汤。
③猪肾粥(补肾方):猪肾(即猪腰)2个、粳米50克,葱白、五香粉、生姜、盐适量。将猪肾去筋膜,切细,粳米淘洗干净,同入锅内煮成粥,将熟时入葱、姜、盐及五香粉调味、佐餐食用。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卫生,医疗保健
老年人的龋齿和缺齿的发病率较高, 病情严重时会降低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 同时消化系统功能和身心健康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 老年人的口腔保健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做好老年人口腔保健的宣传工作及提高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护理水平也成为当代口腔医疗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1 老年人常见疾病预防及保健
1.1 根面龋
根面龋已经成为老年人牙齿的龋病主要部分, 由于老年人的牙龈组织会发生退行性变, 容易造成牙根外露, 牙根外层的牙骨质一方面抗龋能力较弱, 另一方面还容易形成牙菌斑和牙结石堆积。根面龋早期症状为:遇冷、热或甜酸食物时会出现牙根疼痛如治疗不及时, 可能引起继发牙髓炎、根尖周围炎, 最终发展致牙齿的丧失。
预防老年人根面龋首先要坚持清洁牙齿, 早晚刷牙时要将牙根面的牙菌斑彻底去净。氟不仅对牙根表面的抗龋能力有增强的作用, 也可促使已形成的早期根面龋进行再矿化修复。因此, 老年人早晚刷牙时最好选用含氟的牙膏。其次, 老年人要定期洗牙, 到口腔专科医院将牙骨质外沉积的牙结石彻底去净。
1.2 老年人牙齿磨损预防及其保健
咀嚼坚硬食物或偏侧咀嚼等容易引起牙齿磨损, 长期磨损则可以引起牙冠变短, 牙神经变性或坏死, 后磨牙的牙冠牙尖变半牙冠边缘变薄而锐利, 容易刺破颊、舌粘膜, 形成粘膜溃疡、糜烂长时间不愈可导致癌变。牙齿长期重度磨耗不仅会改变颌关系也有可能引起颞下颌关节疾患, 出现下关节疼痛, 颌关节弹响, 开口受限等症状。
预防牙齿磨损除了要少吃较硬的食物外, 也要改变惯性的偏侧咀嚼等不良用牙习惯;日常生活中, 经常咀嚼一些生姜或者残茶也可以起到防止因过度磨耗导致的牙本质过敏的症状;必要时, 还是需要及时让口腔医生给与调颌。
1.3 老年人牙周疾病预防及其保健
老年人罹患牙周疾病后常导致牙齿的缺失, 如牙龈粘膜的萎缩导致的食物嵌塞引起牙龈炎症等疾病, 时间久了导致牙齿的缺失。所以, 老年人要做好牙周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避免用坚硬物剔牙, 刷牙时力度轻柔。
1.4 老年人口腔粘膜疾病预防及其保健
老年人的口腔粘膜变薄弹性降低, 这使得粘膜很容易受到损伤, 口腔黏膜疾病较容易发生。所以, 老年人出现口腔疾病是要及时治疗, 修复受损的口腔黏膜, 并定期做口腔疾病的检查。
1.5 老年人牙列缺损、缺失预防及其保健
1995年的一项对我国老年人口腔疾病的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65~74岁的老年人平均缺失牙齿10颗, 具有完整牙列的只有10%左右, 而牙列缺损或缺失得到及时修复的仅占1/3。牙齿缺失若不及时修复, 会造成临牙的倾斜、移位, 还有可能引起对颌牙齿过长, 导致咀嚼功能受到影响。所以, 老年人牙齿缺失后要及时进行修复。
2 老年人口腔保健的方法
2.1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避免口腔疾病的有效方法, 尤其老年人注重口腔卫生与护理, 能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老年人应该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 临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 有条件时, 可以使用牙间隙刷。刷牙不仅可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 更重要的是按摩牙龈, 给牙龈以适当的刺激, 促进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
老年人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用柔和的力度上下竖刷;在选择牙刷时, 尽量选择刷毛柔软的小刷头, 并做到定期更换牙刷, 一般2个月左右更换1次。选择含氟牙膏, 有助于预防的根面龋。
2.2 注意饮食合理搭配, 保持骨骼组织和牙龈健康
老年人要多食蔬菜、水果及含氟量较高的食物, 不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保证维生素及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的供应。
2.3 定期做口腔检查, 对口腔疾病早发现, 早治疗
多数老年人不注重口腔保健, 也极少做定期口腔检查。多数患者在口腔疾病初发时, 选择忍耐, 严重时才去医院检查、治疗, 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有些口腔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 需要检查之后才能发现病损, (如龋病和牙周病等) 检查之后才能发现病损, 及早治疗能够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展。所以, 老年人要养成定期口腔检查的习惯, 一般每年检查1~2次。
2.4 注意自我保健
老年人自我口腔保健是保持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基础, 老年人可以每天早晨醒来和临睡前坚持做上下牙之间相互叩击, 力度和次数逐渐增加,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增强牙周组织纤维结构的坚韧性, 还可以促进牙龈及颜面血液循环。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门户, 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要经过牙齿的咀嚼, 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进入老年期以后, 随着机体的逐渐衰老, 口腔组织在形态和生理功能方面逐渐改变, 会产生一系列的老年口腔疾病。随着人们对口腔保健的正确认识, 老年口腔卫生保健以至少保持20颗牙齿功能为目标, 维持最基本的口腔功能尽可能的康复口腔功能,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艳丽, 俞雪芳, 吴良燕, 等.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护理[J].中华老年口腔, 20075 (4) .
[2]曹才方.牙周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56.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功能出现障碍。正如《黄帝内经·灵枢·天年》所云:“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虚,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1、五十岁,肝气始衰,养肝血疏肝气
五十岁,人体发育由壮盛进入衰老,首先影响及肝,导致肝气衰减,肝叶开始薄弱,胆汁逐渐减少,目为肝之窍,所以两眼视力也开始减退。中医的肝脏源于解剖但不止于解剖,是由解剖、生理病理观察,逻辑推理、哲学思想渗透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同形异构体”,但对于解剖学肝脏的研究也能部分反应中医肝脏的情况。肝脏由内胚层发育而来,胚胎肝以造血为主,出生后转换为代谢器官,参与多种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肝脏还具有解毒、免疫、凝血等功能,当肝脏功能发生障碍时,整个机体都会受到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脏肝血流灌注量会降低。肝脏的体积逐渐减小,肝细胞的总数量逐渐减少,肝细胞代偿性肥大、肝细胞核及染色体异常的频率增加、细胞溶酶体体积及数量增加,以及肝细胞核中空泡形成等,使老年肝脏中肝细胞应对各种损失的能力逐渐减弱,可能促使肝脏疾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增加。另外,肝脏再生能力以及对刺激的反应能力逐渐减弱。所以从五十岁开始就要注意肝脏的调养,在治疗中加入一些养肝血、疏肝气的药物,从而延缓这一脏器的衰老,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例如在治疗时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可适当的考虑加些养肝血的药,同时对肝脏有损害的药如黄药子、何首乌、川楝子、番泻叶、五倍子、千里光、柴胡、苍耳子、雷公藤、白癜风胶囊、华佗再造丸、大活络丹等应尽量避开或减少用量。
2、六十岁,心气始衰,养心血补心气
六十岁;由于肝属木,木能生火,五十肝气衰,肝木不生心火,所六十时心气就衰,心气为忧,心气不足,心神失养,所以忧愁悲伤。心主血脉,心气不足则血脉涩少,四肢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因而倦怠而好卧。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动力工厂,维持着人体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也不断衰老。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心肌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增大,核增大而不规则,脂褐质增多、沉积。脂褐质是一种消耗性颗粒,可引起心脏褐色萎缩,可能影响某些老年人心脏功能。在60岁以后,心脏淀粉样变多见。大量的淀粉样物质沉积与充血性心衰和房颤的发生有关。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室间隔与左室游离壁厚度之比超过1.3。老年人室间隔肥厚可能是某些老年人非家族性肥厚性心肌病的原因。现在认为在荧光屏上检出的冠状动脉钙化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已失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告价值。所以在六十岁开始,在注意护肝的同时也应加强心脏的调养,在治疗中加入一些养心血、补心气的药,对于延缓其衰老,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如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适当加些养心药,同时对心脏有不良反应的药如麻黄、甘草、当归、含蟾酥、川乌、草乌、附子、雷公藤的中药制剂等应考虑替代或减量使用,切记不能超量使用。
3、七十岁,脾气虚,健脾胃补中气
七十岁;由于心气衰减,心火不生脾土,所以脾胃也随之减弱,脾主运化,脾气虚弱,脾失健运,化源不足,在外就可见皮肤枯槁不泽。朱凌凌等 通过对中西医脾的比较研究,提出中医的脾是“以现代医学中的胃肠道、胰腺的生理功能为基础,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的设想。1988年Meites提出,在衰老的过程中,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起着重要作用。另有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的衰老与机体衰老密切相关[8]。脾脏在人体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具有过滤血液的作用,可清除衰老过程中出现在血液中老化或死亡的成分[9],但随着年龄增长,脾脏开始萎缩,其S期细胞减少,脾功能减弱,脂质代谢功能异常。这势必影响免疫功能,加速衰老。可见脾在延缓衰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护脾胃功能、延缓其衰老也就至关重要。所以到了七十岁,更要注重脾胃的调理剂补养,尽量不用或减量使用药性峻猛或苦寒之品如催吐、泻下药等。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可适当加入一些黄芪、党参、大枣、白术等以保脾胃之气,另外可适当服用补中益气丸来补中气。
4、八十岁,肺气衰,补养肺气
八十岁时;由于脾气衰弱,脾土不生肺金,所以肺气随着衰减,肺主藏魄,魄是人体的本能动作和感觉,人的说话能力是魄的一部分,所以魄的表现也开始离散衰弱,而使言语经常出错。中医肺的功能大多来源于中医对解剖结构和位置的取类比象的解释。肺在主气,司呼吸方面与西医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中医关于肺朝百脉的说法与西医学的心肺循环,有源同而意不同之处;中医肺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与大肠相表里;主皮毛,开窍于鼻等功能是临床病理反证的生理功能,是西医所没有的,但现代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之相互沟通。肺由肺泡、各级细支气管,丰富的毛细血管,神经等组成,分别由内胚层(肺泡、各级细支气管),中胚层(丰富的毛细血管),外胚层(神经)发育而来。现代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肺开始老化,其最主要的表现是肺萎缩。另外,肺泡Ⅱ型细胞萎缩、减少,肺泡壁变薄,肺泡数量减少,毛细血管床大量缺失,呼吸肌老化、肌力减弱,肺通气功能的储备部分受损。所以到了八十岁应更加注意补养肺气,调理肺气,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多从肺经致病方面考虑用药,也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
九十岁,由于肺气虚弱,金不生水,所以肾气衰竭,以上心,肝,脾,肺,四脏都衰,故肾气焦。由于肾气是人体活动的根本,既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所以全身经脉气血亏虚。杨海发等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研究中医理论。认为中医“肾”与西医“肾”两者在解剖位置上基本一致,中医“肾”的多数功能与现代医学中肾脏的功能有相融性联系,所以现代关于西医肾脏的研究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医肾脏的功能或衰老。现在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肾脏的重量开始减轻,体积缩小,肾脏血浆流量(RPF)开始减少,肾小球也开始硬化,80岁以上老年人约25%的肾小球完全硬化,肾小管的数量和体积也逐渐减少,肾小管间质体积明显增加和间质纤维化逐渐明显,并偶见炎细胞浸润。所以到了九十岁,在照顾各脏腑的同时,也格外注意肾脏的调理,对于有肾脏毒性的中药尽量不用或减量使用,以期能够延缓肾脏的衰老。
老年人常见疾病辨证用药
1.呼吸系统疾病
常见有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等。
老年人由于抵抗力相对较低,对四时变化适应性减弱,在加上生活起居等因素容易外感。老年人感冒,虽属邪实,但无不关乎正气之虚,故临床上多用扶正祛邪法,以扶正不伤正为基本原则。因此,一般辛温解表之麻桂要慎用,风寒感冒多用苏叶、葱白、豆豉等以代之,而风热感冒者苦寒之品如黄连、栀子等也应尽量减量或少用之。中成药的选用也要辩证选药,不宜随便使用,以免贻误病情。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应根据急性期、迁延期、缓解期不同而有区别选方用药,急性期以治标为主,慢性迁延期标本兼顾,临床缓解期扶正培本为主,特别是老年人,更要注重扶正培本,调补肺脾肾三脏,提高免疫力,避免反复发作,以气虚为主的可用六君子汤、补中益气丸;肾阴虚为主的可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老年人可因病程日久肺气失宣,痰郁阻络,导致气滞血瘀,或痰瘀阻络,临床可见咳嗽气喘、咯痰不豁,胸闷胸痛,唇绀,舌质紫黯或舌下脉管青紫,或见舌体散见瘀斑,脉沉涩等,为久病如络之象,常为正虚邪实之证,宜在补虚的基础上选加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红花、丹参、川芎、赤芍、当归、香附、地龙之类。肺源性心脏病多由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气肿等逐步加重演变而成,避免反复发作是很重要的,缓解期的治疗,大致以补虚为主,尤以补肺肾为多,如偏虚者宜用金匮肾气丸、偏热的用知柏地黄丸,如阴阳气血均虚者可用龟鹿补肾丸,补阴的常用龟板胶、菟丝子、温阳的常用淫羊藿、狗脊等,补气的用黄芪、炙甘草,补血用何首乌、熟地黄等
2.心脑血管疾病
常见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老年性痴呆等。
老年人多见高血压病,多为本虚标实、上实下虚,初起多实,日久多虚。高血压一期以心肝阳盛为主,常用菊花、夏枯草、天麻、钩藤、黄芩石决明等;高血压二期以肝肾阴虚为主,常用白芍、牛膝、肉苁蓉、生地、枸杞、山茱萸等;高血压危象多为肝风内动,常用龟板、龙骨、牡蛎、玄参、天冬等;高血压三期多见阴阳俱虚,常用人参、淫羊藿、黄芪、肉桂、五味子等。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病虽然以阴虚阳亢最为多见,临床也常有气虚症状,不可套用滋阴潜阳的方法,以益气升清为主,往往可改善症状,血压亦随之降低。冠心病多因气滞、血瘀、痰浊、寒凝诸因素,最后造成心脉痹阻而发病,可分为心脾两虚、气滞血瘀、阴虚阳亢、心肾两虚、心阳虚衰等类型。心脾两虚多见于隐形冠心病或不典型的心绞痛,常用党参、黄芪、薤白、桂枝、大枣、瓜蒌等;气滞血瘀多见某些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常用药物丹参、川芎、三
七、蒲黄、桃仁、红花等;阴虚阳亢多见于冠心病并发高血压,常用生地、麦冬、女贞子、丹皮、钩藤等;心肾两虚多见于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常用党参、桂枝、炙甘草、附子、薤白等;心阳虚衰多见于心肌梗死合并休克,常用附子、人参、干姜、牡蛎、五味子等。脑血管意外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高血压脑病等,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组疾病。属于中医学“中风”范围。可分为急性期与后遗症期辨证治疗,急性期有阳闭、阴闭、厥脱的不同,后遗症期则多见阴虚阳亢及气血血瘀证。阳闭选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阴闭用苏合香丸,阳气暴脱用参附汤(高丽参、附子)。老年性痴呆多选用健脾祛湿、滋养肝肾、补脑益髓、化痰宁心、益气活血之品,如猪脊髓、猪脑、黄芪、茯苓、三
七、百合、小麦、大枣、柏子仁、莲子心、连翘心、竹沥、淡竹叶、龙眼肉、胡桃肉、桑葚等。
3.消化系统疾病
常见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慢性胃炎常见的有浅表性与萎缩性胃炎,老年人易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在老年人以无痛性溃疡为多见,多容易合并出血,并转变为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常有胃阴不足症候,多有胃酸不足,可兼用养阴益胃,酸甘化阴法。老年溃疡病属脾胃虚弱及虚寒者最多,而气阴两虚者也不少,治宜气阴兼顾。久病多瘀,且老年多有气虚,所以益气活血又是常用之法。除了辨证用药外,根据胃病的临床情况可在方中选用以下一些药物以提高疗效。①胃粘膜急性炎症:实证加连翘、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白花蛇舌草、败酱草等,虚热证加天冬、麦冬、石斛、知母、地骨皮等,也可加入生地、丹皮、赤芍、丹参等凉血化瘀药。②胃腺体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鱼腥草、丹参、乳香、没药、莪术、壁虎等。
③胃酸过多:蛤壳粉、乌贼骨、瓦楞子、赤石脂、珍珠末。④胃酸缺乏:麦芽、鸡内金等有促进胃液分泌作用。或加用温胃法、如高良姜、桂枝等适用于虚寒证之缺酸。或采用酸甘化阴法,如乌梅、白芍、甘草、山楂等。或甘寒生津法,如生地、麦冬、玉竹、石斛,均适用于胃阴不足之缺酸。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宜清化湿热,缓解期宜健脾补肾,老年人多属本虚标实,治疗多宜清化湿热,健脾补肾;当湿热已去,应继续给予健脾固肾治疗,以巩固疗效。近年来,活血化瘀、理气行滞在本病治疗中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在辨证的基础上,加选莪术、大黄、丹皮、桃仁、红花、田
七、延胡索、牛膝、四物汤等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提高。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患,是一类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心身疾病,症状的出现或加重与心理因素或精神刺激有关,部分患者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异常表现,在老年人更是如此。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标实有气滞、寒湿、湿热三者之分,本虚为脾虚、肾虚。有腹泻的病人,初泻不可骤用补涩,久泻不宜漫投分利;清热时不可过用苦寒以免苦寒伤脾;补虚不可纯用干甘温,因甘能满中生湿。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症候之一,分为实秘和虚秘,分别用清热润肠,顺气行滞,益气润肠,养血润燥,温阳通便等法。老年便秘以虚为主,切不可妄用攻下之品,即使是实证,都应中病即止,然后用益气健脾、补肾、补血、生津润肠之药调治。有些人长期服用含大黄、番泻叶类的药物是不可取的,长期服用导致免疫功能减退,应便通即停药并进行综合治疗。
4.代谢性疾病
常见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高粘滞血症等。
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而增长,高峰在60岁以上。糖尿病的治疗以控制血糖和缓解症状为主要着眼点,本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治宜立足于滋肾、养阴、益气、病久阴损及阳,宜阴阳并补。阴虚燥热,或气阴两虚,常可致瘀,故在方中加入三
七、桃仁、丹参、赤芍、穿山甲等活血化瘀之品,可增强疗效。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入有降糖作用的中药,如人参、白术、地黄、玄参、枸杞子、山药等。高脂血症脾肾不足为本,痰浊、瘀血为标,治疗以养阴补肾,健脾利湿,清化痰浊,活血化瘀为原则。常用的降脂中药有人参、灵芝、何首乌、女贞子、山楂、枸杞、决明子、大蒜、泽泻、三
七、蒲黄、姜黄、冬虫夏草、茵陈蒿、当归、红花、荷叶、海藻、黄连、大黄、苦参、银花、骨碎补、虎杖等。老年痛风病有正虚邪实,本虚标实的特点,但大多数为肝肾阴虚,龟鳖均是血肉有情之品,有良好的补肝肾作用,值得选用。高粘滞血症是一个病理生理的综合概念,作为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多与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等有密切的关系。高粘滞血症多属血瘀证,治疗上以活血化瘀方药配合行气、补气、温阳、散寒、化痰、通络等药物组方。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丹参、当归、牡丹皮、赤芍、鸡血藤、川芎、蒲黄、红花、刘寄奴、五灵脂、三
七、大黄、泽兰、苏木、益母草、延胡索、牛膝、乳香、没药、王不留行、水蛭、三棱、莪术、血竭、桃仁等。
5、骨关节病
常见有骨质疏松症、肩关节周围炎、增生性骨关节病等。
老年骨质疏松症多为肾亏所致,治疗时以补肾益髓为主,脾肾双补,肾虚要辨别肾阴虚和肾阳虚,选方用药有所偏重,或阴阳同补。常用杜仲、骨碎补、龟板、鳖甲、鹿角胶、枸杞、山药、巴戟天、锁阳等。肩关节周围炎急性期均有疼痛,以风、寒、湿、瘀、痰的实证为主,邪盛正虚,治疗以祛邪止痛为主,恢复期以虚证为主,补益肝肾。增生性骨关节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本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肝肾亏损,急性期以“痛则不通”病机为主,治疗上以疏通经络、缓解疼痛为主,常用祛风湿散寒止痛药和活血通络之品。缓解期以培元固本,补益肝肾为主,选用虎潜丸、河车大造丸等。
6、肿瘤性疾病
常见有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胃癌、食管癌、原发性肝癌、大肠癌、乳腺癌、子宫癌等。目前对上述老年人肿瘤的治疗中药应用主要还是配合放化疗发挥其减毒增效作用。对肿瘤的放化疗在攻邪的同时,也常常造成机体的正气损伤,严重者甚至无法坚持治疗。中药防治放化疗毒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消化障碍:多数患者在化疗1-2天后出现胃脘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干呕或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中医辨证为邪毒内侵,损伤脾胃。治以健脾和胃为主。食纳不香,胃脘饱胀,喜热饮者属脾胃虚寒,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伴胁痛,喜冷饮者属肝胃不和,用逍遥散加减。恶心呕吐,呕吐酸水者多属胃热,以橘皮竹茹汤,呕吐清水者属胃寒,用丁香柿蒂汤;腹泻多属脾虚之证,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②机体虚弱:化疗1-2周后常有全身疲乏,四肢无力,精神不振,心慌气短,失眠,虚汗,口干舌燥及脱发等,如放疗过程中因热毒过盛造成气血亏损时,可采用清补气血的方法,可选用生黄芪、沙参、西洋参、生地、丹参等;属气血双亏,体弱虚寒者,可用红参、白参、党参、太子参、当归、熟地黄、鸡血藤、阿胶、三
七、黄精、紫河车、龙眼肉、红枣等。③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等症状,一般属肝肾亏损症候,以滋补肝肾为主,常用药有枸杞子、女贞子、何首乌、山芋肉、菟丝子、杜仲、补骨脂、旱莲草、五味子等。
④炎症反应:在放化疗过程中,常出现发热、口腔溃疡和静脉炎等,放疗局部可发生充血、水肿、糜烂及疼痛。属热毒壅盛或火热上炎,常选用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山豆根、射干、板蓝根、蒲公英、黄连等。
⑤津液亏损:在放疗中会出现咽干、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热毒伤阴,津液受损的情况,在清热解毒的同时,配以滋阴润燥生津,常用生地黄、玄参、麦冬、石斛、天花粉、芦根等。
人体从50岁开始脏腑机能开始下降,代谢能力和免疫机能都相对偏低,对药物的反应有别于中青年人,因人而宜是中药应用的基本原则和特色,尽管中药毒副作用没有西药那么多和严重,但依然要考虑年老体弱的因素。老年人常见疾病也有其特殊性,临床表现和证型分类也有不同,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辨病施治也十分重要,特别是临床实践中大多是中西医联合用药,更要全面分析,分病种分阶段分主次选用中药。合理用药能保证疗效和安全,在老年人尤其显得重要。
最常见的10种慢性病
1.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是由于血管老化,血脂,血糖累积,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而引起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2.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3.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严重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4.脑出血(脑阻塞/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5.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也称为尿毒症或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尿毒症。6.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区,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12岁以下儿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低15%左右,男孩和女孩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一般要高些。
7.消化性溃疡:一般将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总称为消化性溃疡,有时简称为溃疡。原本消化食物的胃酸(盐酸)和胃蛋白酶(酶的一种)却消化了自身的胃壁和十二指肠壁,从而损伤黏膜组织,这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8.类风湿性关节炎 :又称类风湿(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内分泌、代谢、营养、地理、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细菌和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索等方面有关系。
9.慢性心力衰竭:是指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室因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不能维持心排血量。分为左侧、右侧心力衰竭和全心衰竭。常见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肺原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等。任何年龄可发生,一般可控制症状,常有反复发作,有部分病人可获痊愈。
10.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具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导致肝硬化。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死亡。
老年人最常见5种疾病
1、高血压: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原因医学界普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环境因素参与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常所致。高血压既是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又会导致心、脑、肾三个重要的生命器官病变,从而产生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塞、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严重的并发症,危害极大。
防治措施:老年人应特别注意合理膳食,控制热能和体重,减少脂肪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宜控制在6克以下;每日摄入足量的钾、镁、钙;戒烟酒或严格限制烟酒;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气功等不同运动方式,控制好血压,减轻体重,增强体力,降低胰岛素抵抗;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注意心理平衡及情绪的调整,减少精神压力。
2、慢性支气管炎:
是一种常见老年病,通常是患者由于感冒、吸烟、机体过敏、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原因,使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反复受到感染和刺激所致。临床表现有发热、畏寒、身痛、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咳嗽、喘鸣几乎终年不停,并呼吸困难,继续发展可并发肺气肿,甚至肺心病而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老年人在气候变化大的季节应特别注意预防感冒,感冒后要及时就医;平时应少吃或忌食生冷、过咸、辛辣、油腻及烟、酒等刺激性的东西,减少或避免对呼吸道的刺激;多吃止咳、平喘、祛痰、温肺、健脾的食品,如白果、枇杷、栗子、百合、海带、紫菜等增强免疫力;居住的室内要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床单、被褥、衣物要勤于更换和清洗,减少过敏源;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利改善呼吸系统的机能,增强对寒冷和疾病的抵抗力。
3、冠心病:
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而引起,病变的根源在于患者平常饮食不合理,体内脂质代谢紊乱,使得血脂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的硬化、血栓、堵塞,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积坏死,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老年人脾胃功能衰退,应慎食或节食油腻、炙燥、辛辣、生冷食物,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和食糖摄入,多吃能降脂的蔬菜,如芹菜、萝卜、西红柿、黄瓜、苦瓜、大蒜、香菇、海带等;不吸烟、不酗酒;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保持足够的睡眠;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积极防治与冠心病关系密切的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4、糖尿病:
属于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其诱发因素有:感染、肥胖、体力活动少、妊娠和环境因素等,临床上有烦渴、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尿糖等表现,并可在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
防治措施:老年人应合理饮食,适当地吃,科学地吃,严格控制糖份和脂肪摄入量,少吃油炸食品,减少摄取的总热量;在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的量,多吃一些蔬菜、麦麸、豆及整谷,并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放松心情,因为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保持良好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有积极作用。
5、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由于大脑器质性损害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可使记忆、理解、判断、自我控制等能力发生进行性退化和持续性智能损害。免疫功能低下者、情绪抑郁者、患缺血性脑血管病或有长期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病史者易患此症。老年痴呆症早期通常只是出现记忆力减退、健忘等症状,常被人误认为是正常的衰老现象,使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防治措施: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常出现健忘现象,应及时到神经内科检查就诊;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疾病者应早发现、早治疗;多吃鱼类、蛋类、瘦肉、菌菇类食品及水果和蔬菜等,帮助增加抵抗力、提高记忆力;避免过度喝酒、抽烟和操劳,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勤动脑并多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心胸开阔,处事乐观,避免精神抑郁和紧张;经常做和手指有关的活动,如用手指旋转钢球或胡桃,手工艺、雕刻、剪纸、弹奏乐器等,促进血液循环,增进脑力灵活性,延缓脑神经细胞老化。老年人适合吃什么中药保养身体
老年人适合吃什么中药保养身体?人到老年想要增强抵抗力、强身健体。很多老年人都选择吃中药进行养生,那么首先我们要对中药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老人吃什么中药养生呢?
一般来说,一些作用温和的滋补性中药对老年人最为适宜。我们将滋补性中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滋补气虚类中药 气虚表现为气喘乏力、少言懒语、神疲肢软、嗜睡眩晕、不思饮食等,可选用人参及其制剂、蜂王浆、补中益气丸等。
2、滋补血虚类中药
血虚表现为心神不宁、心悸难眠、神志萎靡、面色无华、指甲苍白等,可选用阿胶、当归及其制剂、十全大补膏(丸或酒)、养血归脾丸等。
3、滋补阳虚类中药
阳虚表现为畏寒怕冷、四肢无力、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大便溏薄、小便频数等,可选用鹿茸及其制品、三鞭制剂、壮阳滋补类药酒等。
4、滋补阴虚类中药 阴虚表现为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五心烦热、盗汗、腰酸背痛、梦遗滑精、舌质红、苔薄或光剥、脉细数等。可选用生地、麦冬、玉竹、银耳、冬虫夏草、石斛等。
老年人也可以在冬令进补时节,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适合自身体质的冬令滋补膏。但要注意的是,在患感冒、发热、腹泻或胃肠不适时,则应暂停服用滋补药,待病愈之后继续服用。服药期间忌生冷、刺激性食物与荤腥油腻,忌饮浓茶、咖啡等。老人除了吃中药可以保养身体,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定要注意及时的提高抵抗力,适当的运动锻炼对身体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怎么保养身体——中老年人养生
一、精神内守 中国医书上记载,养生讲求“精神内守”。人活着的时候实则要仰仗精、气、神。特别是到老年,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好的精神状态可有助于减慢衰老。
老年人最要注意的是心血管病,癌病,肿瘤,这几种全不是传染的,是直接跟我们自身有关系的。每个人的身体都有癌细胞,不要让它发展,这是至关重要的。要培养正气,增加免疫力。切记,不要随便消耗自身的精神,要保证精神总是盈盈有余,这样就可以达到减缓衰老的效果。
二、善于自我调解饮食
吃东西,首先考虑的不是它的营养价值,第一要考虑的是想吃什么,吃什么东西舒服,那么这种东西你可以多吃一点没问题。要根据自己的条件,调节饮食。
1.饮食要有节,不偏食,不多食。
2.冬季,回家进门以后不要马上吃东西,因为有寒气,进门儿喝一点热水,休息一会儿你再吃东西,这样就舒服多了。一天多吃一次,少食多餐。3.吃完饭后不要马上往出跑,也要休息休息回头再出去活动。
4.在着急、生气、精神紧张的情况不要马上吃东西,同样能够引起肝胃不和。
5.春夏外头的熟食尽量不买,自己做着吃,因为这样传染的机会很多,冬季买了这样的熟食,也要加加热,或者蒸一蒸再吃。
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脾胃后天之本”。书上说人在母体里头是先有的肾而后长的心肝脾肺以及四肢、身体。所以肾是我们先天的根本,脾胃后天之本,脾经包括消化系统而不单是脾脏,这是我们后天的根本。
三、要保养身体“四梢”
即头发、牙齿、舌头、指(趾)
面对身体功能的“集体”衰退,很多老人都会有种想干预,却又无从下手的感觉。对此,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二科主任罗燕楠给出了个解决办法:老年人尤其要重保养“四梢”。
中医认为,“指为筋之梢,舌为肉之梢,发为血之梢,齿为骨之梢。人体末梢与脏腑是相互关联的,通过观察四梢可以分析机体的功能状态。老年人注重四梢的养生保健,有益于健康长寿。”
血之梢:发
头发为气血盛衰的指标。血气旺盛,头发便乌黑亮泽;血少体衰,头发就会发白、焦黄、稀少。头发的改变是步入衰老过程的最初信号。
老年人保护头发,洗头不要过勤和使用碱性肥皂;常用梳子梳头,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平时可适当进食一些具有补肾、益血、乌发作用的食物,如首乌、枸杞、桂圆、大枣、黑芝麻、核桃、黑豆、黑木耳等。这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是延缓衰老的良好补品。
骨之梢:齿
国外曾有研究指出,掉牙多说明人开始老了。中医也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梢。缺钙、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可能牙齿脱落得比较早。所以,想保护好牙齿,既要注意维护现存的牙齿,还应对坏牙及时修补,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平时可适当选服一些补肾药物,如六味地黄丸、金贵肾气丸等。另外,中医还推崇叩齿,即进行上下牙齿的咬合运动,既能增强牙齿的弹力和韧性,又能固摄肾气和促进唾液的分泌,增强消化吸收功能。肉之梢:舌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舌为脾之外候。人的衰老或消化功能的问题,都可以在舌上表现出一些蛛丝马迹。老年人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舌质和舌苔,例如,舌体枯瘦,可能是机体衰老,肾精大亏的表现;舌苔厚腻发黄,可能有消化不良;舌头颜色淤暗,可能是气滞血淤、经络不通所致,提示要预防心梗、脑梗。
老人要注意口腔清洁,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洁净的口腔有助于提高味蕾的辨味力和味细胞的兴奋性。特别注意不要经常刮舌苔,因为刮舌苔易破坏味蕾,令本就味觉下降的老人,食欲更差。
筋之梢:指(趾)
五脏之中,筋与肝相对应,如果手指、脚趾活动不灵活、发麻,可能是肝脏衰老、循环不畅的表现。值得一提的是,趾端坏疽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所以很多老年人最初因为脚部问题去医院就诊,却诊断出糖尿病。
对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手指脚趾的保养尤为重要。穿鞋宜大一点、肥一点,使脚不受屈。行走时有意识地以趾抓地,睡前应坚持用温水泡脚,泡完后擦干,再用双手轻轻按摩。另外多进行一些精密细致的手工工作,既可增加双手灵敏度,延缓大脑衰老,又可促进血液循环和脉络畅通。
老年人怎样进行饮食养生
老年人常指65岁以上的人,其营养要求和成年人基本相同,但由于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免疫机能上的变化而有其特殊性,因此,饮食上也应顺其改变。老年人的膳食应注意:
(1)老年人应适当限制总能量的摄入,但蛋白质的供给必须充足,尤其应注意食物的用量和消化吸收率。如黄豆蛋白质含量高、质量也好,但老年人咀嚼不便,最好食用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豆腐干等。每日饮200毫升豆浆可得蛋白质6克。鸡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且肉质松软,脂肪分布较均匀,故较易消化。鱼肌肉纤维较短,含水分多而含饱和脂肪少,肉质细嫩,蛋白质消化率高达87%~98%。因此,鸡、鱼更适合老年人食用。粮食的蛋白质含量不高,但因是主餐,进食量较大,如200克面粉可提供20克蛋白质,故可作为蛋白质的来源之一。但老年人对面粉的净利用率低于青年人。如主副食搭配适宜,在吃粮食的同时注意适当食用豆制品或动物性食品,可以充分发挥蛋白质互补的作用,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2)老年人每日脂肪总摄入量应限制在总热量的20%~25%。老年人所需的亚油酸等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应保持适当的比例,一般以1.25:1为宜,因此宜选用植物油和饱和脂肪酸少的瘦肉、鱼、禽以及野味肉,不宜多吃肥肉及猪油、牛油。
(3)应充分供给富含钙、铁及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食物。富含钙的食物有虾皮、芝麻酱和乳制品等。乳类含有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质和钙,也是维生素A、维生素B2的良好来源,只是含铁较少。新鲜绿叶菜及红、黄色瓜果类(如胡萝卜、南瓜、杏子等),含维生素A、维生素C较丰富,也宜多选用。海带、紫菜中钾、碘、铁的含量较多,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有益。经常选用贻贝、淡菜、海带、蘑菇、花生、核桃、芝麻等则可增加必需微量元素锌、硒、铜等的摄入量,也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4)老年人还应适当选用粗粮,如小米、玉米、燕麦、红薯等。食用粗粮制的面包比精白面包更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它含维生素B1较多,因而有助于维持老年人良好的食欲和消化液的正常分泌。同时,所含的食物纤维可刺激肠道使其蠕动增加,可防止因食物纤维不足而发生大便干燥,甚至便秘等。
【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推荐阅读:
老年中医养生保健知识12-09
2022年老年人保健管理服务工作计划09-26
高陵镇老年人保健管理服务工作计划06-08
老年护理知识培训09-08
老年人随访06-17
老年人输液07-08
老年人评估制度07-23
老年人的安全护理11-08
老年人健步走策划12-07
老年人健康体检活动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