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考试执业护士:细节与护理

2025-0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医药学考试执业护士:细节与护理(精选6篇)

医药学考试执业护士:细节与护理 篇1

1、细节管理应该渗透在每一质量标准中

护理管理是依托各项质量标准来制约和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而在执行质量标准时,注意细节与不注意细节将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比如说有二个护士在60分钟的时间里都完成了20个静脉穿刺。总体来说他们都完成了工作任务,而且都没有什么大的缺陷来,看起来似乎二护士工作差不多。但我们再来看看细节,甲护士服务的20病人满意率100%,而且病人基本知道自己用的什么药,注意什么事项,每一个病人穿刺完毕后,护士均将病人安置妥当,没有暴露病人,无漏针现象。而乙护士呢?有一根压脉带掉在病人的床旁,病人基本打好针后放于原样位,病人打针的手有的冷自己放进被褥内,有的还仍然放在原处,护士没有对病人进行任何的安置和关怀,病人不知道用药情况,更不知道输液的注意事项,30分钟后有两病人穿刺处取包,病人不满意。二护士一对比,在质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甲护士仅仅注意了工作中每一个环节中的细节,而乙护士只注意完成工作的数量却忽视了工作中的每一细节,没有注意细节,质量的结果就有着明显的差异。

2、品牌隐藏在细节之中

每一项简单的工作都是由简单的每一个细节组成的,如果处处注意了,品牌就会慢慢的创立。比如说我们接待新入院的病人,这件事本来是件极简单的事情。但在执行的程序上注意了细节和没有注意细节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两家相邻不远的医院,技术力量差不多,一天一位老人扶着另一位老人去病房住院,来到了护士站,接待病人的护士去病房了,而电脑护士只顾打她的电脑,只是随意的说了一句:“你等着”。正是在这等待的一瞬间,病人的儿子来了,看见他痛苦的母亲弯着腰父亲极力的搀扶着,而护士只顾做着她自己的事情,儿子一看很气愤,立即拿出了随身带的照相机,照下这一幕。并带着他的父母去了相邻不远的那家医院,当儿子还在付费的时候,两位老人又来到病房,他们一走到护士站就有一位护士热情的迎上来,并扶着老人秤了体重后,又将老人扶到了铺好的病床上,儿子上来后,护士正在为他母亲查体,很快医生开出了医嘱。护士不但做好了治疗,而且在仔细的告知她的母亲一些安全方面生活方面和疾病方面的事情。记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天夜里就写了一篇报道并附上那两张照片,他的题目是《反差》。来面那张照片是记者的父母告诉他情况后补照的。一篇短短的报道,两张鲜明对比的照片,虽然抓到的是瞬间,反映的片段,注意的是细节,但影响的是全盘。反差事件之后,前一家医院在好好地反思,后一家医院迎来了更多的病人。

3、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除了对管理的宏观控制外,决定成败的奥妙就在于是否执行了细节管理。

护理质量包含着很多的部分,而每一部分又是许许多多的细节组成。比如护士的仪表,说起来是件小事,做起来并不简单,一个做到容易,短时间内做到也容易,全部做到不容易,长期坚持更不容易。如果做好了反映的却是医院的文化,是医院的一种精神风貌。管理者要抓好这一宏观的仪表质量,但必须教育每一个护士每一天都要注意仪表的细节,管理者要注意对每一细节的督查。带了头花但是否端正,带了帽子但帽子是否规范,工作服穿了钮扣是否齐全,衣服上是否有污迹……这些细小环节都影响着一项管理的成功。还有安全的管理,任何一个事故的发生,都是很多细节的失控和忽视而造成。比如打错了针造成病人死亡,试问三查七对制度坚持了吗?你工作思想集中了吗?药品放置台有提醒吗?挂瓶之前你签字了吗?病人在输液时你再次巡视了吗?在这诸多的环节中,你坚持了第一环节你就不会出错,你坚持了以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弥补你的过失。比如病人的晨间护理,在给病人整理床铺时,与病人沟通的方式你注意了吗?是命令的口气还是合作的口气,是用心去为病人着想还是要病人围绕着我们的标准而  怎样怎样?在语言的细节上重视和不重视将会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其实晨间护理也是我们天天做的,但会做的人并不多。晨间护理要赢得病人的支持,否则就无法完成。进入病房你先告知病人什么?你是先关心病人还是只注重病房的整洁,在动手开始操作时,你是否先问了病人的病情?你是否看了有手术切口病人的伤口?你是否给需要拍背的病人拍背了?你是否给了对疾病已经失望的病人一点信心?……平凡的护理工作正是靠着这一个个细节的注重而完成。

4、细节不仅仅是行动和语言其实还表现在一个眼神一个微笑

我们的国家需要和谐的环境,医院更加需要医患关系的和谐,要建立好和谐的关系,不但需要好的技术,好的工作方法,好的语言,还需要情感这一细节。当病人寻问时,回答问题时应该给一个配有微笑的肯定的眼神,当病人家属失去亲人时应该给一个沉默疑视的眼神,当产妇在产床上痛苦的分娩时,我们应该给一个鼓励和安抚的眼神,当看到产妇旁边摇篮里的毛毛时,应该望着小毛头投去期盼羡慕喜悦的眼神。虽然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有时病人连看也没有看到,但是一旦被痛苦中的病人感受到也许终身难忘,也许是你的眼神让他鼓足了生存的勇气,也许是你的眼神让他看到了平等,也许是你的眼神让他感觉到了社会的和谐。

医药学考试执业护士:细节与护理 篇2

1 首先要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

端正学习态度, 脚踏实地的学习是学生惟一的选择。因此, 做好课前动员与考前动员, 保证充分的复习准备时间, “不打无准备之战”, 是执业考试能否通过的关键。

1.1 课前动员是执业考试的润滑剂

执业考试是专业基础知识、技术水平和能力积累的检验, 不是一朝一夕的突击可以完成的, 必须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 所以要及早对学生开展考试动员, 告知学生执业考试对他们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提前引起他们的重视。学生实习期间是教学管理比较复杂和薄弱的阶段, 他们往往只顾临床实习而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复习。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实习期间觉得很累, 没有时间看书、复习, 没能很好地处理好实习和复习的关系, 失去了执业考试的黄金时间, 所以, 笔者通过多次定期巡查、组织实习生定期回校总结考试等形式反复多次进行考试动员和强化, 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能认识到执业考试的重要性, 在确保完成实习的情况下, 有机地结合实习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复习, 提前进入考前复习状态。

1.2 考前动员是执业考试的添加剂

实习结束进入总复习阶段后进行一次总动员, 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执业考试的重要性, 并全面进入执业考试复习状态。

2 让学生真正领会考试大纲要求及掌握考试技巧

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方法往往是死记硬背名词解释、问答等, 紧密结合临床的病例分析题则少之又少, 选择题的比重也比较有限。由于从未见过真正的考题, 复习时没有参照对象, 仍按照过去应对学校期末考试的要求和方法死记硬背和进行题海战术, 钻难题、偏题, 结果得不偿失。市面上打着“权威”旗号的“全真模拟”之类的复习资料数不胜数, 由于针对性不强, 对考题难度把握不准确, 难题、偏题多, 把众多的学生绕进了“死胡同”。因此, 让学生真正领会考试大纲要求及考试技巧尤其重要。

2.1 考试大纲的难度要求

旧大纲对内容有了解、掌握、熟练掌握、熟悉之分, 新大纲无了解、掌握、熟练掌握、熟悉之分。每种病的考点有:解剖生理、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主要考病例分析题, 这要求学生必需要在内容全面掌握的基础上理解并运用。

2.2 考试方法

旧大纲考4个单元, 每个单元100题, 满分100分。包括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等;新大纲考两个单元, 每个单元约135道选择题。包括专业实务 (相关解剖生理、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和专业实践 (基护、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

2.3 不再以考知识点为主, 死记硬背不能解决问题

以前不考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 教师上课一般也不讲或少讲以上内容, 但新大纲要求考首要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 体现了重预防、近临床的思维特点。考试涉及的知识包括: (1) 护理工作需要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 包括:人体生命过程、解剖、生理、病理与病理生理、药理、心理、免疫、医学微生物和寄生虫、营养、预防医学等; (2) 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考试的主要部分, 包括:基础护理技能, 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健康评估, 护理程序及护理专业技术, 健康教育以及适量的中医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 (3) 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 包括:法律法规、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人际沟通知识; (4) 考试全部采用选择题。所有试题均由1个题干和5个选项组成, 5个选项中只有1个为正确答案, 其余均为干扰选项, 干扰选项可以部分正确或完全不正确, 学生在回答本题型时需对选项进行比较, 找出最佳的或最恰当的选项。旧大纲A1占50%、A2占30%、A3/A4占10%、B占10%;新大纲A1占20% (约30题/单元) 、A2占60% (约80题/单元) 、A3/A4占20% (同A1) 、不考B型题。A2, A3, A4都是以病例作题干, 突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A1型题 (单句型最佳选择题) 以简明扼要的提出问题为特点, 考查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A2型题 (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以叙述一段简要病历为特点, 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A3型题 (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 以叙述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情景, 针对相关情景提出不同的2~3个相互独立的问题。A4型题 (病历串型最佳选择题) 以叙述1个以单一患者或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情景, 拟出4~6个相互独立的问题, 问题可随病情的发展逐步增加部分新信息, 以考查学生临床综合能力。

3 指导选择适合的教辅材料和复习资料

常规教材要保证教学按照大纲要求, 使各个知识点贯穿在各章节中共中央, 所以教学必需选用“十一五”规划教材。但是目前市面上执业考试的资料五花八门, 建议学生选择正规出版社出版并与《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护理学》的考试大纲一致的系列考试资料, 包括技能指导、笔试指导、配套习题、历年真题及模拟试卷等。复习资料要及时发放给学生, 让学生可以在临床实习期间就进入考前复习, 为实习结束回校后集中复习做好准备。

4 重视考前辅导

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与其掌握的基础知识及在临床的应用水平有关, 不能靠“临急抱佛脚”。但学生考前刚结束在医院的实习, 在实习期间往往因为没有统一的学习环境而放松学习和复习, 学校组织学生统一返校后进行集中强化和考前辅导, 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梳理, 对考试大纲的重点和难点作强化培训, 注意突破难点和疑点, 同时重点关注平时考试成绩差的学生。我们曾经将参加复习与不参加复习的学生分为两组, 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参加复习组的执业考试通过率有明显提高, 说明举办考前辅导班对提高考试通过率是有帮助的。

5 发挥班主任和家长的督促作用

执业考试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和切身利益, 但有些家长并不清楚。我们通过班主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 举行平时考试成绩较差学生的家长会, 目的是取得家长对学生考试的理解和支持, 充分发挥家长在督促学生加强考前复习方面的作用。

6 临考前保持正常的心态

执业考试由市统一安排考场, 并非在校内熟悉的环境进行, 所以学生应提前熟悉考场环境。我校为保障学生顺利完成考试, 在考前一天组织学生回校, 让学生准备好考试必须品 (如身份证、准考证、铅笔、橡皮擦等) , 并由后勤提供车辆带学生到考场踩点、熟悉考场环境, 确保第二天考试顺利完成。同时, 由有经验的教师给学生讲解如何做好应试准备, 并由校领导亲自上阵, 给学生鼓励、加油, 以提高学生应试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陈瑞娟, 农子文, 黄银欢.围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开展教育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21) :68-69.

医药学考试执业护士:细节与护理 篇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95-02

2008年通过的《护士条例》提出“应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实习结束即可报名参加护士执业考试,考试合格者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医疗卫生机构以此作为聘用护士的先决条件之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我国护理管理工作步入法制轨道,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必要途径,是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考试合格与否是关系到考生护士职业生涯能否顺利起步的关键,是我国检验医学院校护理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也是衡量护理专业学生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改革无疑给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内科护理学教师,应将执业资格考试内容渗透入内科护理学的日常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校时就能够接触到与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关的内容,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这就需要我们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做好以下环节:

1 授课前准备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作为国家级考试,具有严肃性和规范性,考题难度和范围严格按照大纲设置,考题的信度和效度都经过严格检测,考生必须切实掌握大纲要求的内容。而考试大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从2011年 开始执业资格考试发生了重大改变,可以归纳为“七变”:

“一变”:主要考试内容的编排形式:由学科到系统。即由原来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改为将这些临床学科糅合在一起,按系统划分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并将护理穿插其中,强调整体护理的理念。

“二变”:考试内容的范围:由专科到全能。增加了精神疾病护理、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与法规、人际沟通。这些共约占总分的5%左右。

“三变”:考试形式:由四门变为两门。专业实践、专业实务。每门135分,一天考完。

“四变“:考试题型及所占比例如下:A1型占20%,A2型占60%,A3/A4型占20%。

“五变”:知识点“重预防、轻临床”。

“六变”:内容的删减与增加。内科增加了心肌疾病、肥厚性心肌炎;健康评估融合在疾病章节。而基护、外科删减较多。

“七变”:大纲抽象化。没有熟练掌握、掌握、熟悉、了解等层次。而且对有些要点进行了改动,一些重点章节增加了许多细节性内容。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充分分析以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考试的考点和知识点,在备课时加以侧重。同时可依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编写讲义,使护理知识与医学基础及临床知识并重,以达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

2 上课突出重点

使用根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编写的讲义,同时以教材为蓝本进行授课。将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可以使学生全面认识疾病。采取指导预习、吃透要点、归纳总结、联系实践、强化训练的方法进行授课。

指导预习预习是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授课教师结课时要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提示后续课预习内容,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点。这样能够增强预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

吃透要点授课时,结合学生预习情况详细讲解要点,并联系近几年考题进行分析,不但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活学活用。针对学生学习不太主动的特点,重视课堂提问。对知识的讲解要循序渐进,重点突出,并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笔者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如在讲授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措施时,采用口诀教学法,将要点总结为:端坐位腿下垂,高吸氧打吗啡,速利尿快强心,茶碱血管扩张药,扎四肢慢放血,病因诱因要去掉。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临床实例引入新课,如在讲授“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护理”时,先引入以下病例,然后提出何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它有哪些临床表现、由哪些原因引起、为什么能置人于死地等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课堂演示,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糖尿病护理时引入大量图片和录像,生动直观地将饮食护理、胰岛素治疗和足部护理等重点知识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印象深刻,易于理解。

归纳总结将课堂教学内容的各要点按一定规律或用某种方式整合到一起,以便学生记忆和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例如不管什么疾病,都可以按照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的顺序记忆重难点;护理措施可以按照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的顺序记忆。就像项链一样,用一根线将各知识点像串珠一样穿起来。

3 課后复习,做好各知识点的串联

课后要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的教学沟通,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性。同时设立激励机制,如给课堂上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在平时成绩中加分等,鼓励学生课后多主动学习,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给后进生开设课后辅导课,帮助他们理解并记忆知识。要求学生按顺序记忆各知识点,把重点内容像串珠一样穿起来。

4 备考环节,反复练习,增强实效

强化训练,改变考试方法,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传统的学校考试试卷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等题型,较侧重记忆性考题;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采用选择题,包括A1、A2、A3、A4型题。通过对近几年试题分析得知,记忆型题目逐年减少,而解释、尤其是综合应用题型逐年增加,重视对考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查。故传统的学校考试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侧重点不同。我们通过强化训练,强调知识要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提高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综上所述,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渗透到内科护理学的日常教学当中,有利于提高学生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同时,我们也发现尽管已把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内容纳入教学改革计划,但在日常教学中这些内容往往受课时偏紧等因素影响,致使阶段性测验成绩不理想。因此,今后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考点知识的提炼和强化,特别是专业教师应认真研究和理解考试大纲,熟悉题型,并将其很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在训练中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

参考文献:

[1] 朱鹏云. 对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的几点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

[2] 管绍兰. 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 重庆医学,2007,36

[3] 张立新. 美国护士的执业资格考试[J]. 中华护理杂志,1997,32(3)

[4] 吴卓洁。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看内科护理学教学的调整.卫生职业教育,2010,8

执业护士--基础护理学考试大纲 篇4

│单元│细目│要点│

├─────────────┼────────────┼─────────────┤

│1.绪论│(1)护理学的发展史│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

│││南丁格尔对近代护理学的贡献│

├─────────────┼────────────┼─────────────┤

│││我国护理学的发展│

├─────────────┼────────────┼─────────────┤

││(2)护理学的性质和范畴│护理学的性质│

├─────────────┼────────────┼─────────────┤

│││护理工作的范畴│

├─────────────┼────────────┼─────────────┤

││(3)护理学基础的临床应用│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

│││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

│││满足病人的治疗需要│

├─────────────┼────────────┼─────────────┤

│2.护理理论│(1)护理的四个基本概念│护理的四个基本概念│

├─────────────┼────────────┼─────────────┤

│││四个基本概念的相互关系│

├─────────────┼────────────┼─────────────┤

││(2)整体护理的概念│整体护理的概念│

├─────────────┼────────────┼─────────────┤

││(3)护理模式│人际间关系模式│

├─────────────┼────────────┼─────────────┤

│││保健系统模式│

├─────────────┼────────────┼─────────────┤

│││自理模式│

├─────────────┼────────────┼─────────────┤

│││适应模式│

├─────────────┼────────────┼─────────────┤

││(4)护理的支持性理论│系统论│

├─────────────┼────────────┼─────────────┤

│││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

│││压力—适应理论│

├─────────────┼────────────┼─────────────┤

│││信息交流论│

├─────────────┼────────────┼─────────────┤

│││解决问题论│

├─────────────┼────────────┼─────────────┤

│3.护士的素质、角色功能和│(1)护士的素质│素质的概念│

│行为规范│││

├─────────────┼────────────┼─────────────┤

│││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

││(2)护士的角色功能│护士角色的概念│

├─────────────┼────────────┼─────────────┤

│││护士角色的功能│

├─────────────┼────────────┼─────────────┤

││(3)护士的行为规范│护士的语言行为│

├─────────────┼────────────┼─────────────┤

│││护士的非语言行为│

医药学考试执业护士:细节与护理 篇5

B.正常时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 C.收缩压=(年龄×2)+100mmHg D.正常时下肢血压较上肢高20mmHg E.测血压时袖带宽度以上臂长度的2/3为宜 C 7.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类型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法洛四联症 D.肺动脉狭窄 E.动脉导管未闭 B 8.先天性心脏病出现下半身青紫,应考虑为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主动脉缩窄 D.法洛四联症 E.动脉导管未闭 E 9.房间隔缺损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常引起 A.左心房,左心室扩大 B.右心房,右心室扩大

C.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扩大 D.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扩大 E.左心房,右心房,右心室扩大 B 10.体循环血量增多见于 A.主动脉缩窄 B.房间隔缺损 C.室间隔缺损 D.法洛四联症 E.动脉导管未闭 D 11股动脉枪击音见于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主动脉缩窄 D.法洛四联症 E.动脉导管未闭 E 12.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脑栓塞 B.脑脓肿 C.脑膜炎

D.支气管肺炎 E.感染性心内膜炎 D 13.法洛四联症患儿病理生理改变与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 A.病程长短 B.患儿年龄 C.血液粘滞度

D.肺动脉狭窄程度

E.主动脉骑跨与右室肥厚程度 D 14.易发生脑血栓的先天性心脏病是 A.室间隔缺 B.房间隔缺损 C.法洛四联症 D.肺动脉狭窄 E.动脉导管未闭 C 15.生后何时卵圆孔出现解剖上关闭 A.1个月~2个月 B.3个月~4个月 C.5个月~7个月 D.8个月~9个月 E.1年 C 16.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固定分裂见于 A.房间隔缺损 B.肺动脉狭窄 C.法洛四联症 D.室间隔缺损 E.动脉导管未闭 A 17.下半身青紫见于 A.主动脉缩窄 B.房间隔缺损 C.室间隔缺损 D.法洛四联症 E.动脉导管未闭 E 18.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一般最适合手术的年龄是 A.新生儿期 B.婴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 E.青春期 C 19.患儿,2岁半,生后3个月出现青紫,哭闹、活动后青紫明显加重,该患儿生长发育落后,喜蹲踞,有杵状指,心前区有明显杂音。患儿可能为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法洛四联症 D.动脉导管未闭 E.主动脉瓣缩窄 C 20.男孩5岁,平时无青紫但活动后气短,易患肺炎。发育落后于同龄儿,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4级全收缩期杂音,P2亢进。考虑为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瓣狭窄 E.艾森曼格综合征 B 21.2岁患儿,生后6个月开始出现口唇发绀,活动时喜蹲踞,近2天起出现发热、腹泻。体格检查见轻度杵状指,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3级全收缩期杂音,P2减弱。护理该患儿时,尤其应注意

A.预防感染 B.绝对卧床休息 C.供给足够的能量 D.供给足够的液体 E.保持呼吸道通畅 D 22.7个月男孩,体格检查发现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2级收缩期杂音,P2稍亢进,胸部X线示左室、左房稍大。对该患儿最合适的处理是

A.口服消炎痛治疗 B.无需特殊需要处理 C.立即做开胸手术治疗 D.进行心导管介入治疗

E.建立合理生活制度,必要时择期手术 E.3岁患儿,气促、紫绀2年余,活动时喜蹲踞,诊断为法洛四联症。现患儿哭闹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随即昏厥、抽搐。

23.患儿昏厥最可能的原因是 A.脑栓塞 B.肺栓塞 C.脑脓肿 D.缺氧发作 E.急性心力衰竭 D 24.此时应采取 A.仰卧位 B.俯卧位 C.膝胸位 D.左侧卧位 E.右侧卧位 C 患儿4岁,曾多次患肺炎,平时无发绀,活动后气促。体格瘦小,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3级连续性杂音,伴有水冲脉。

25.最可能的医疗诊断为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法洛四联症 D.动脉导管未闭 E.肺动脉瓣狭窄 D 26.血液动力学改变主要为 A.有双向分流 B.有右向左分流

C.体循环、肺循环血流量无变化

医药学考试执业护士:细节与护理 篇6

a.10%草酸钾

b.5%石炭酸

c.95%酒精

d.40%甲醛

e.0.1%新洁尔灭

2、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时,氧流量应调至

a.2~61/min

b.4~8l/min

c.6~10l/min

d.8~12l/min

e.10~14l/min

3、绌脉常见于

a.发热病人

b.房室传导阻滞病人

c.洋地黄中毒病人

d.心房纤维颤动病人

e.甲亢病人

4、低蛋白饮食适用于

a.肝昏迷病人

b.冠心病病人

c.肺结核病人

d.心肌炎病人

5、医院分级护理的依据是病人的

a.年龄

b.病种

c.病情

d.自理能力

正确答案:

1、c 2、c 3、d 4、a 5、c

1、腹腔感染术后患者取半坐卧位,是为了:

a.防止发生呼吸困难

b.有利于腹腔引流,使炎症局限

c.防止呕吐物流入呼吸道

d.使切口张力增加

e.减少术后出血

2、生命体征应包括:

a.体温,脉搏,呼吸

b.体温,呼吸,血压

c.脉搏,呼吸,血压

d.脉搏,体温,血压,瞳孔反射

e.体温,脉膊,呼吸,血压

3、超声波雾化吸入疗法完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是为了避免损坏

a.灯丝

b.透声膜

c.电晶片

d.操纵调节器

e.电子管

4、以下哪个部分可采用冷疗法:

a.指端

b.阴囊

c.耳廓

d.心前区

e.腹部

5、检查痰中癌细胞,固定标本的溶液宜选:

a.10%草酸钾

b.5%石炭酸

c.95%酒精

d.40%甲醛

e.0.1%新洁尔灭

正确答案:

上一篇:各类特种设备操作规程下一篇:沟通技巧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