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与健康(精选8篇)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个体的情绪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因此,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社会中,人们认为健康主要是指身体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因而采取各种措施,增强生理机能水平,提高适应自然、抵御疾病的能力。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精神世界的冲突与纷争。那种“无病即健康”的生物学健康观已经过时,而发展成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是指在精神、身体和社会上的保持健全的状态,精神健康的标准是:(1)具备自我控制能力;(2)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3)内心世界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还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
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the concept and standard about mental wellness)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许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日本的松田岩男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来适应,即个体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问题,心理都不会失调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躯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综合各种认识,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至今说法不一,综合各种国内外各种观点,心理健康应符合以下条件:
(1)智力正常:智力是个体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其了解、认识外部世界的十分必要的条件。只有智力正常的人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并具有情绪体验能力,从而自我效能感增强,而智力落后者经常遭遇失败,伴随烦恼、痛苦的体验,产生自卑感。
(2)适当的情绪调节能力: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在生活中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个体就会被消极情绪所困扰,而这些消极情绪得不到有效宣泄的话,就可能使自己产生心理疾病,并可能对生理健康造成损害,患上身心疾病。同时,不良情绪的发泄方式必须考虑道德及社会的评价。
(3)自我评价恰当:心理健康者能充分了解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在学习、工作上获得成功,在生活中同他人和谐相处。心理不健康者,往往将失败归因于机遇和任务难度,整日怨天尤人,或将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4)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者乐于与他人交往,建立了较为和谐的积极的人际关系,反之,就会离群索居,对他人不信任,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烦恼和痛苦。
第二节体育锻炼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促进
(the effects of mental wellness upon physical exercise)
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正确对待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挫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对个体的一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呢?参加体育活动就是调节个体的情绪状态、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体育锻炼有助于发展智力(physical exercise is useful to intelligence)
智力是个体圆满完成工作、学习任务的基础条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个体的注意、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提高活动效率,还可以使其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乐观自信、精神振奋、精力更加充沛,从而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由于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使大脑获取更多的氧气,给大脑的记忆和思维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能够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另一方面,体育活动不仅能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有效,使其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为智力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
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并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疲劳感,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而体育活动的参与,有助于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兴奋与抑制合理交替的机制,降低疲劳感,提高文化学习的效率,此外个体的体质增强,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充分地挖掘与开发学习的潜力。
二、体育锻炼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physical exercise for good feeling)
情绪状态的调控能力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个体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常常会产生紧张、压抑、忧虑等不良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可以使个体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降低应激水平,使处理应激情境的能力增强。麦克曼(mclman)等人的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身体锻炼者的状态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消极的心理变量水平明显低于不参加身体锻炼者,而愉快等积极的心理变量水平则明显要高一些。
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调节情绪,是因为体育锻炼的参与者能体验到运动带来的愉快感觉。心理学家认为,适度负荷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体释放一种多肽物质——内啡肽,它能使人们获得愉快、兴奋的情绪体验。因此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参加那些自己喜爱和擅长的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从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三、体育锻炼有助于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physical exercise for good will)
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独立主动的精神,是一个人行为特点的稳定因素的总和。意志品质需要在克服困难的实践过程中培养。体育锻炼本身就要不断克服困难(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外部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才能取得成功。体育锻炼的参与者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培养自身良好的意志品质。任务越困难,对个体的意志锻炼的作用越大,而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人的活动(尤其是体育锻炼)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体育锻炼使自我概念更为清晰(physical exercise makes me clearer)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例如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包括社会方面的自我概念和身体方面的自我概念等。其中,身体方面的自我概念包括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身体表象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像。身体自尊则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身体的抵抗能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
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障碍在正常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据报告,54%的大学生对他们的体重不甚满意。与男性相比,女性倾向于高估身高和低估体重,而且,身体肥胖的个体更可能有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方面的障碍。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有关,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其身体自尊变低,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
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壮、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研究表明:锻炼者比非锻炼者具有更积极的总体自我概念;体能强的人比体能弱的人倾向于具有更高水平的自我概念和更高的身体概念;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因此,更积极的自尊心,更高水平的身体概念和自我概念与高水平的体能状况相关。
五、体育锻炼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physical exercise for good public relations)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越来越趋向封闭的状态,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缺乏,人际关系疏远。体育锻炼则打破了这种封闭,让不同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素质的人相聚在运动场上,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交往,使人们互相之间产生信任感,有效进行情感和信息的交流,互相之间产生一种默契和交融。研究表明,增加与社会的联系会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马塞(massie)等人1971年的调查发现,外向性格者比内向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这种社会需要可以通过跳舞、球类、做操等集体性活动来得到满足。 由此可见,人们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认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六、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心理疾患(physical exercise for decrease mental disease)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可能会使许多人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进而导致忧郁、孤独、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人们参加某个项目运动并坚持锻炼,他的生理技能、身体素质将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掌握并发展一些运动的技能和技巧。由此,个体会以自我锻炼反馈的方式传递其成就信息与大脑,从而获得自我成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适宜的体育锻炼能使有心理障碍的个体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并消除心理障碍。
一、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 目前在心理学理论中、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方面, 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 (Jahoda, M.) 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 他提倡一种“积极的精神健康” (positivementalhealth) , 我国学者把“心理健康”的定义又做了一个概括:1) 有幸福感和安定感;2) 身心的各种机能健康;3) 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 自我的行为和情绪适应;4) 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5) 人格统一和调和;6) 对环境能积极地适应, 具有现实志向;7) 有处理、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8) 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或危机中恢复的能力。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主要内容之一。只有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之中, 才能成为健康的人。心理健康包括人的正常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识活动、适应行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个性, 良好的心理健康是自己对自己的一个肯定, 是自身内部和外部的协调统一, 只有这样, 当代的大学生们才能够适应各种社会环境。
心理健康就是指个体无心理疾病, 并具有完整的一套心理调节措施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优良心理品质。人类的成长过程, 大学阶段是心理波动最大的阶段, 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既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大学生的特点是朝气蓬勃、富于理想、积极向上、接受新事物快、情感丰富、乐于与人交往。但近几年的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2004年对全国高校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 有28.7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 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 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于男生, 女生存在问题的比例为17.34%, 高于男生的16.07%, 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于高年级, 其中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最突出, 为17.56%, 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于城市学生, 其中边远地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有问题学生的比例最高, 为19%。“郁闷”如今成了许多大学生挂在嘴边的字眼儿, 心理疾病已经悄悄入侵校园这片净土, 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这些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 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 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 焦虑、紧张状态较严重, 担心学业失败、人际关系不良或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等等。大学生正处于半依赖半独立、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时期, 他们许多心理的冲突、苦恼或被自我掩盖, 或被忽视, 以致不少学生感到难以获得理解, 觉得孤立无助, 只好隐抑于心灵深处, 备受煎熬, 任其折磨自己, 从而诱发心理问题。一位新生感叹地说:“在大学, 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 心里真的感到好孤独。”有的学生从未离开过家庭, 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 一方面, 对于如何关心别人、得到朋友的关心想的较少;而另一方面, 又希望别人的认可。“心里话儿对谁说”成为学生普遍的困惑。导致大学生这种状态的原因很多, 除由于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体力透支, 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 身体疾病等因素外, 心理疾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人体若处于这样的状态时, 容易患病, 身心感到不适, 对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不能很好地发挥体力和心理上的潜力。因此, 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困扰表现, 采取有效的措施, 使有缺陷或障碍的身心功能得到改善、增强或补偿, 从盲目恐慌状态转归到自信乐观状态。
三、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毛泽东同志对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如“勤体育则强筋骨, 又足以增知识, 又足以调情感, 又足以强意志”。“生命在于运动”, 大学生应坚持适宜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或者选择参加各项能延缓人体各器官的衰退老化的健身运动, 如游泳、打乒乓球等等, 正确对待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挫折,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对大学生的一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呢?多参加体育活动就是调节身体的情绪状态, 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是说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 并能发挥其积极的影响。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也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此方面的论述, 如《吕氏春秋·尽数》中描述:“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动也, 形气亦然。形不动精不流, 精不流则气郁。”这说明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互相依赖。通过体育锻炼, 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作出恰当、客观的评价, 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 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 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并端正自我意识。体育锻炼是增进人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 在体育锻炼中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 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的动作等进行交往, 学生随着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和交流, 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 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因此, 体育锻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 并且能使处在同一个集体中的人学会互相关心、照顾, 理解他人, 帮助他人, 从而形成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 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 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 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 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 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 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体育锻炼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大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 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等高尚的意志品质。同时体育锻炼能预防心理障碍、治疗心理疾病和保持心理健康。体育锻炼也可以为大学生的活动提供宝贵的活动空间, 在这一空间中, 人的心理与身体、人的主体与周围环境、人与周围的人能够充分地交融在一起, 从而促进大学生与社会环境的适应, 使大学生达到身心平衡, 获得身心健康。
四、注重选课和教学方法
在高校体育课选课上, 应依据学生的体质和技能的基本情况, 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地选择。学校应想办法让学生选上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鼓励学生多参加俱乐部的活动, 如乒乓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健美操俱乐部、武术俱乐部等。通过体育课和俱乐部的活动, 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 鼓励拼搏向上的精神。很多学生在上体育课和其他课时感觉不一样, 这无疑可以说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不光要注重课堂教学, 还应注重兴趣的培养及身体素质的提高。教会他们如何运动, 如何运用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如何通过运动来缓解或排除心理上的不良情绪, 调节心态, 使身心得以均衡、健康地发展, 也为其进行“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在体育课堂中, 教师应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给大学生们展现自己的笑脸而不是严厉的目光, 以亲切、温柔的语言化解学生对运动的恐惧及抵触心理。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对体育课放松, 对参加体育课解除心理压力。经心理学调查表明, 经常得到老师表扬或重视的学生, 及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友善、正确评价的学生, 其学习成绩和技能水平均高于他人。因此,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技能提高的速度快慢、水平的高低与重视的程度成正比。受到重视的程度越高, 其提高的速度越快, 反之则速度缓慢, 甚至停滞不前或者水平下降。所以,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及运动技能掌握的动态, 及时地给予信息反馈, 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
五、体育锻炼有助于发展大学生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大学生圆满完成工作、学习任务的基础条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大学生的注意、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均得到充分发展, 提高活动效率, 还可以使其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乐观自信、精神振奋、精力更加充沛,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
研究表明, 由于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 增强心肺功能, 使大脑获取更多的氧气, 给大脑的记忆和思维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能够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另外, 体育活动不仅能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有效, 使其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 为智力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 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并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疲劳感, 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而体育活动的参与, 有助于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兴奋与抑制合理交替的机制, 降低疲劳感, 提高文化学习的效率。此外, 个体的体质增强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充分地挖掘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六、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大学生的心理疾患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可能会使许多大学生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 进而导致忧郁、孤独、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大学生参加某个项目运动并坚持锻炼, 其生理技能、身体素质将会得到改善, 也会相应地掌握并发展一些运动的技能和技巧。由此, 人体会以自我锻炼反馈的方式传递其成就信息与大脑, 从而获得自我成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使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获得心理满足, 产生积极的成就感, 从而增强自信心, 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 并消除心理障碍。许多国家已将体育锻炼作为大学生心理治疗的手段之一。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 1 750名心理医生中, 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研究表明, 通过参加一些如慢跑、散步、徒手操等身体练习, 能有效地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增强自信。
实践证明, 心理健康离不开运动, 运动可以调控情绪, 而情绪是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运动后的良好心理效应, 可使免疫细胞的应答能力明显提高, 活性增强, 使人的免疫能力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因此, 生理与心理发展相互影响、互相作用, 只有同时得以均衡、协调的锻炼发展, 才可以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 也只有这样, 才可以说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所以, 在高校的体育课中, 不但应该注重如何锻炼身体, 使其掌握某种运动技能, 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 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 养成自觉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 完成自我塑造, 身心健康发展的完美的成长过程。
通过分析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的经验, 认为以下方法可有效地通过体育锻炼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其次, 学校应重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体育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 在体育教学的组织过程中, 必须以刚毅、乐观、自信、豁达等良好心理品质构成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 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去帮助学生, 启发、引导学生上好体育课并寻找适合大学生的体育项目, 结合体育课内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心理承受能力训练。再次, 充分利用体育课中体育活动的优势, 根据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 要求学生参加各种不同的体育锻炼, 加强大学生意志力的锻炼,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体育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同学, 全方位地关爱体育锻炼弱势学生, 使得每一个大学生有接受现实和幻想冲击的心理准备, 充实大学生体育知识和业余生活, 陶冶学生的情操, 使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张国庆.新编大学体育与健康[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6.
[2]袁存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干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 .
每天我们都可以在公园里、大街上看到许许多多的人。他们有的在慢跑;有的在快走;有的在做操;有的在跳舞,还有的在舞剑、打太极、扭秧歌。我们都知道他们是在进行体育锻炼。他们的目的无非是想通过锻炼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维护身体健康。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健康、怎样维护身体健康呢?
要想维护人的身体健康,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身体健康。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无病或不进医院”视为健康的标志,致使无数人都曾陷入这一认识误区,不仅对许多致病因素疏于防范,也因此极大影响了健康水平的提高。世界卫生组织在1989年为健康最终定义是:“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個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那么什么样的体育锻炼更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维护身体健康呢?
亚里士多德提出“生命需要运动”,无数科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又都用他们自己的理论,感同深受地证明了这句至理明言。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东西,生命在于运动,维护健康应从运动开始。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只有经常运动才能保持生命力的旺盛。但也唯有科学合理的从事体育锻炼才能使这一美好愿望付诸实现。只有科学的锻炼才能更有效地维护身体健康。下面就介绍一下科学训练应遵循的以下几个原则。
一、持之以恒原则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的身体也恰似一台机器,如果不使新陈代谢永不停息的运转,同样也会被埋下被病菌侵袭的隐患。只有持之以恒的进行体育锻炼,才能让机体各器官系统始终在运动中不断强化。
二、循序渐进原则
认识事物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要想做好每一件事情,同样要遵循“由简到繁”的客观规律。没有学会走就不能去学跑,运动就是如此,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否则非但对促进健康无益,还可能引起机体损伤或生命障碍。
三、适宜负荷原则
“适宜”就是恰到好处,这是一种平衡理念。在我们锻炼的过程中,运动负荷要符合自己,既不要大也不要小,大了自己承受不了,小了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因此希望大家都应该进行“适宜协调与能够胜任”的体育锻炼。
四、全面锻炼原则
全面锻炼就是强调人体要发挥最大功能,就应使各器官和身体素质都得到均衡发展,即通过不同的运动项目和身体练习,使神经、肌肉、骨骼和关节等运动器官,以及使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体能素质都得到加强。
五、区别对待原则
每个人身体状况个性特征和所从事的职业都不相同,因此他们在锻炼时所选择的手段和方式也会不同。他不仅取决于认识高度,主体需要还来自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天会看到同样是锻炼,他们有的人扭秧歌,有的人跳舞,有的人做操打太极,其实他们也是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锻炼。
你想强壮吗?你想健康吗?你想聪明吗?按照我说的以上原则运动吧!它会给你带来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作者单位:河北高碑店市职教中心)
作者:易淑丹学号:200921239
1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大幅一提高,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学习、就业压力的就进一步加大,大学生这一群体中10%-30%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心理学乃至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未真正受到关注和重视,他们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较为隐性的不突出的,如果想对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就需要进行更深的研究,可以运用症状自评(SCL-90)量表对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测量.对量表测试的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然而,只对体育生进行测量并没有十足的说明意义,可以再对体育生进行自评的同时,也对其他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测评,最后在两组测评结果中进行对比研究.对这两个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健康水平的差异状况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比较,进一步剖析两个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异同点及形成原因,再次论证两个大学生群体参加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内在关联性。将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地更彻底,更清楚!美国学者R.K.Dishman于1985年概括了1750名医生的材料,发现从事体育活动对于抑郁症的疗效达85%,对于焦虑症的疗效达60%。这些研究表明体育活动有益于心理健康,然而,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整体研究,目前还相当缺乏,开展与之有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而这类研究结果将对引导大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改善睡眠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效率有积极作用。进而对促进落实素质教育也有实际参考价值,同时也为有关部门制定大学生卫生保健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SCL-90量表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
研究方法:将采用两个对比组,实施组间对比法,一组是体育专业的本科生,主要包括华中国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湖北大学三所大学的体育专业本科生,女生80人、男生79人、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均等,对她们进行SCL-90)量表测评,将最后的测评结果统计完备。另一组为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作为体育专业的对照组。相应的适用3所大学学生,女生50人,男生50人(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均等),也进行SCL-90)量表测评,总共90道题目,根据最近一星期以来自己的实际感受,采用5级评分,”1”分是没有症状,”2”分是较轻,”3”分是中等,”4”fen 是较重,“5”分是严重,自评量表中F1-F10项代表各因子分,分别为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症、其他。问卷填好后将每个同学测量表进行统计,统计出各个分子的总分,T分为标准分,为各因子的合计分除该因子的项目所得。
研究结果:
1、本研究被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综合样本的比较,体育专业学生SCL-90量表各因子分与2009年统计的全国大学生综合样本比较,发现在躯体化强迫和精神病性三个因子的因子分高于大学生综合样本,且二者差异具有非常高的显著性(p小于0.001或p小于0.01)其他歌因子的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综合样本,但是无显著性差异(大于0,05)。统计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整体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综合样本。
2、华中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SCL-90量表各因子分均高于前几年全国公布的常模,且除了恐怖和偏执两对因子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小于0.05)外,其他7对因子之间的都具有非常显著差异性,反应了几所研究大学的体育专业学生与全国青年常模组在SCL-90各因子的比较结果基本一致,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由于全国大学生综合样本。
3、本研究对湖北几所高校的体育专业的高、低年级学生健康水平进行了比较,发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者四个因子上低年级学生的因子分低于高年级学生,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小于0.05),这说明体育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比低年级学生的要多,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低于低年级学生,这一结果与许多前人研究中得出的“大学生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高年级学生”的结果并不一致,也说明了我们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 特殊性。
4、对以上几所大学的体育专业男、女学生的SCL-90各项因子进行了比较,发现男、女生各项因子分上无显著性(P大于0.05)反映出几所大学体育专业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比较平稳、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结论:本研究发现湖北武汉几所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心理健康状况是良好的,整体水平稍高于全国大学生综合样本,而在躯体化、强迫和精神病性三个因子的得分却明显提高,同时,体育专业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现象主要与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特点和体育文化修养有关,具体来说收体育课程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师个性以及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等多方面的影响,一般来说,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性格外向、开朗、易与人亲近。研究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焦虑和抑郁,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更与其他人形成亲密的关系,人际交往能力亦更强,在体育竞赛中,需要团体协作和配合,这样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在活动中加强沟通交流,改善人际关系,而且体育运动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宣泄情绪,释放心理压力,有利于情绪释放和压力控制,有利于人格塑造和自我完善,是避免产生心理状况与疾病的有效途径。
心理波动最大的阶段,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 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高校在校大学生 2.2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依据大学生这一年龄段的特点,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与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3 大学生的心理现状
3.1学生负担重,精神压力大..1学生负担重, 学生负担重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础。如今, 心理健康成为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竞争性的增强, 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期望水平越来越高, 导致在校大学生精神压力越
来越大,过重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着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这部分大学生在精神上感到疲惫, 心理上感 到沮丧, 不能在教学时间里有效消化老师传授的知识。这在理工科学生中感觉特别严重, 学习效率低 下;反映在生活中则胃口不好, 经常失眠, 噩梦连连,白天上课无精打采。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差.3.2 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差.从中学升入大学, 一切都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能力, 而一些学生从一切都由父母操办进入一种一切靠
自己动手的生活环境, 感到无所适从, 有些同学甚至把脏衣服打包邮寄回家清洗。不能很快适应生活环境 导致一些同学情绪不稳, 甚至有人萌发了退学的念头。
3.3不能正确对待激烈竞争的学习环境, 感觉人际关系协调困难..3不能正确对待激烈竞争的学习环境, 感觉人际关系协调困难.不能正确对待激烈竞争的学习环境
由于学习成绩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奖学金评定、荣誉称号、未来就业选择等方面, 学习压力增大, 导 致一些同学学习信心上的失落。由于大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 家庭背景、个人素养、生活习惯都各不相同, 感到沟通困难, 找不到一个可放心的, 无利害冲突的倾诉对象。长此以往, 就易形成大学生中孤僻、孤傲、冷漠的心理倾向,危害了他的学习和生活。3.4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打击..4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打击.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打击 这些大学生成功期望值过高, 生活不幸(家庭变故)和挫折打击都将他从豪情万丈的理想世界里拖入到痛 苦现实的深渊中, 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势必会引起他情绪上的强烈反弹, 特别是情感上的纠葛, 更容易引 起消极情绪的蔓延。如果不能尽快摆脱情绪上阴影, 就会对意志力不坚强, 自控能力差的人产生不利的影 响。这时如果没人及时疏导, 就有可能酿成悲剧。
4.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身体锻炼对健康的生理作用 身体锻炼对健康的生理作用.4.1身体锻炼对健康的生理作用.
用.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 奋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了大脑皮层神经的平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了人体感知能力的发 展,使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一个人 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人的自豪感,树立自强的意识。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已得到大多数 研究的证实。诺瑟等人(North,Mc Cullagh & Tran, 1990),彼特鲁茨罗等人(Petruzzello et al, 1991),拉方泰因 等人(La Fontaine etal, 1992)在进行身体锻炼对抑郁、焦虑控制作用研究的元分析中,指出有氧练习可降 低焦虑、抑郁,却不能有效地降低焦虑;我国学者毛志雄研究表明,有氧练习可能改善人的信息加工能力。长 期身体锻炼能有效地降低抑郁;身体锻炼即可降低特质性抑郁,也可降低状态性抑郁;身体锻炼即可降低正 常人的抑郁,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有氧锻炼(低强度,长时间)和无氧锻炼(高强度,短时间)均可减低 焦虑、抑郁。身体锻炼对有规律锻炼者的慢波睡眠有促进作用,且锻炼时间与类型可能是锻炼与睡眠模式关 系的重要调节变量。身体效能的改变提高了身体能力和身体认可的总体水平,两者共同对整体自尊作出贡 献。
4.2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完善..2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完善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 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健康观, 就往往使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布满荆棘。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保持自己的良好心态, 就能应付自如地对待人生中的大风大浪和艰难险阻。生命质量 和学习质量、工作成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自己的生命质量有了稳定的提高, 才能为自己紧张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构筑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否则一切无从谈起.体育锻炼可以锤炼与强化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豪、自强精神。精神必须依赖于物质才能存在, 这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是一个人进取的人生态度的理性反映。部分大学生 存在着自卑、缺乏自信的倾向, 还有的人没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物欲横流的诱惑中保持应有的自尊, 因 而走上了犯罪道路。一个人在逆境中只有自强自立, 才能使自己重新崛起, 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挫折 和苦难, 只会怨天尤人, 情绪郁闷, 就为精神疾患的产生酿下了病灶。民族的精神从每一个民族成员的精 神状态中得到体现, 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需要培养一代人的自信、自尊、自豪、自强的精神。
5.大学生学校教育的体育锻炼.1体育教育 心理教
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体育教育、5.1体育教育、心理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现代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材, 就更应该积极投身于这种健身时尚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体能技 巧, 增强自己的体质水平, 保障自己的学习精力, 进而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健康投资是一种低投入、高 回报的投资, 这种投资的回报将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成功的希望、生活的信心, 并让投资者受 益终身, 无所畏惧。毛泽东当年在武汉以七十岁高龄毅然横渡长江, 这一方面说明了他重视自己的体育锻 炼, 一方面也说明了他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一种良好状态。锻炼贵在坚持, 不可一曝十寒。有的人由于不 能经常性进行锻炼, 对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不能进行合理调节, 造成透支, 从而酿成大病甚至出现生命危 险。有的人为了应付考试, 没日没夜的复习、背诵, 也不注重锻炼和营养供给, 最后昏昏沉沉地上了考场, 成绩自然可想而知。群众性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锻炼是体育课的有力补充延伸, 也是锻炼身体经常化、程 序化上的一个象征, 多样性、趣味性使同学的健康意识得到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升华。
5.2体育锻炼要因人而异,方能有利心理健康..2体育锻炼要因人而异,方能有利心理健康.体育锻炼要因人而异
不同的运动级别之间的压力具有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压力源级别之间的压力也具有显著的差异,但是运 动级别和 压力源级别之间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可以看出运动级别对大学生的压力大小有显著的相关,运 动量大,则所感受到的压力相对较小,反之,则感受到的压力大。这表明了体育锻炼可以减轻大学生的压 力。中等运动量与小运动量有显著差异,而与大运动量并无显著差异,这表明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只要 达到一定程度,就能缓解压力。压力源的多少与大学生的压力大小也呈显著的相关,压力生活事件越多,则所感受到的压力也就越大。所以体育锻炼要因人而异,做到适度,这样才能对心理健康其积极作用,才不会 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高校要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做好安排.高校教育发展体育教育,促进心理健康,增强体质水平,保障学习精力,保持健康心理。
5.3量力而行,适宜运动负荷.3量力而行,量力而行
坚持体育锻炼是构建健康大厦的奠基石,但并不意味着只要有坚定信念,持之以恒的进行体育锻炼,就 能达到健康。想要通过体育锻炼获得理想的健康效果,更应该注意运动的适度原则。在进行自己特别爱好的运动时,往往会出现兴趣大而导致运动过度现象。有人可能一跳起健美操或踢起 球来就会忘掉一切,搞得筋疲力尽方肯罢休。
“生命在于运动”在自然界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野生生物为了生存,不断地奔跑跳跃,因此其寿命是家养动物的几倍,如,野兔寿命可达十五年,而家兔只有四五年。虽然没人的体质强弱、寿命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体育锻炼无疑是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正像法国著名医生蒂索所说的那样,“运动就其作用来讲,几乎可以替代任何药物,但是世界上的一切药品并不能替代运动的作用。”
体育锻炼能够提高运动系统机能水平。运动系统是由肌肉、骨骼和关节组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增加骨密度,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范围,从而增强人体的活动能力,促进运动系统机能提高。
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人体各呼吸器官的功能,改善呼吸系统机能。人体内的能源物质转化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的过程,是靠氧的帮助完成的,人类的呼吸系统主要完成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的工作。参加体育锻炼时,人体对氧的需求量增加,呼吸频率加快,各个呼吸器官的工作能力也在适应这一需求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因此,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呼吸肌变得发达,肺活量、摄氧量、肺通气量显著提高,呼吸深度加深,呼吸频率降低等良性改变,增加了各呼吸器官的功能,从而改善呼吸系统机能。
体育锻炼能够提高血液循环系统机能水平。血液循环系统又叫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在心脏的动力作用下,血液在血管里流动的同时把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传送给组织和细胞,同时把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废物运送至相应器官,排出体外。体育锻炼使心脏容积增大、心肌增厚。经过长期体育锻炼的刺激,心脏容积增大、心肌增厚,从而使心脏每博输出量增加,这是心脏具有较高工作能力的标志。坚持体育锻炼能增加血管弹性。
体育锻炼能提高神经系统机能水平。体育锻炼促进大脑发育,能使血液循环加快,血流量增加,使脑细胞得到充足的营养物质,从而使脑细胞体积增大,代谢旺盛,进而促进智力的发展。体育锻炼时可使大脑皮质兴奋性增强。体育锻炼能使兴奋和抑制两种功能保持平衡。总之,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运动、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机能水平。但是,过度的体育锻炼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有损人的健康,甚至影响人的寿命。因此,应该科学、系统、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法对天水师范学院2012级800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800份, 回收有效问卷780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
1.2 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评。该量表含有9个因子和90个项目, 内容涉及躯体症状、人际关系、情绪状况、生活习惯等方面。症状严重程度采用5级评分法: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偏重=4分;严重=5分。总分即为90个项目的得分总和, 总分>160分, 或阳性项目>43项, 或任一因子分≥2分为筛查阳性。对筛查出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60名学生进行标识, 并且进行实验, 实验后发放问卷60份, 回收有效问卷60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100%。在统一指导下进行集体测试, 要求受试者先认真阅读量表的说明, 然后逐项回答量表上的题目, 回收后统一处理。
根据被测试对象的性别、心理健康水平得分和所选体育项目分组, 个人项目乒乓球 (实验组、对照组) 、集体项目篮球 (实验组、对照组) , 每组15人, 见表1。实验时间从2013年3月上旬到7月上旬, 共16周。实验中两个实验组被测试对象每周锻炼两次, 每次100分钟;对照组被测试对象不要求参加体育锻炼, 只在实验结束后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 观察实验时间内他们各因子的变化, 判断是否有除实验条件以外因素的影响。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2)
经过16周的体育课教学, 运用SCL-90量表在实验前后对学生进行测试比较。从表2中的得分可以看出, 参加乒乓球项目教学锻炼的实验组学生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恐惧这几项因子实验前后比较,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或P<0.01) ;参加篮球项目教学锻炼的实验组学生, 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这几项因子实验前后比较,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或P<0.01) 。在学生参与的体育项目中, 乒乓球运动属于个人运动项目, 学生在学习和锻炼中通过个人努力而习得, 篮球运动属于集体运动项目, 学生在学习和锻炼中通过集体努力、相互配合而习得。从实验教学测试结果看:集体运动项目篮球实验组的实验后得分除焦虑因子外都小于个人运动项目乒乓球实验组的实验后得分 (P<0.05) 。篮球运动项目本身需要运动者具备跑、跳、投等多种运动技能, 通过篮球运动可以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 提高机体素质, 增强体质。说明体育锻炼集体项目对身心的影响优于个人项目 (P<0.05) , 并且集体项目扩大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往范围, 增强了相互沟通和协作的意识, 能使学生更多地体会到自我价值感、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实验组学生经过16周的体育课教学后, 再运用SCL-90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试, 结果表明:通过实验教学后的测试总分和总平均分以及阳性项目数均低于实验前 (P<0.01) , 见表3。
调查结果说明, 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P<0.01) 。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塑造形体等, 提高人体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活动能力;可以陶冶情操、愉悦精神、完善人格、增添生活情趣;能够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形式, 也是改善学生心理状况的良好措施。
3 讨论
(1) 乒乓球项目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恐惧因子上;篮球项目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因子上, 因此, 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心理特点和个人兴趣, 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项目。
(2) 竞争性集体项目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效果更好。由于竞争性集体项目相对激烈、集体配合性强, 活动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参与者的能力, 而且需要大家同心协力、默契配合、相互理解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因此, 学校应充分加强体育课教学和学生的群体活动。
(3) 体育锻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也是提高心理承受力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 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很好地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 使紧张、忧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 从而使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建议学校领导达成共识, 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规划和指导, 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 增加学生有兴趣的体育项目, 以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提高心理承受力, 使学生身心得到同步发展, 消除潜在的心理障碍, 加强人际交流, 从而使学生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促进他们的心理得以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学校体育是基础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立足现实,着眼终身,强调未来发展,使学生通过体育课掌握科学的自我锻炼方法和意识,自然发展成向终身体育过度的一种社会时尚和手段。
一、体育锻炼是健康的前提和基础
作为中技学生所面临的是体能和体力的挑战。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就应该多给学生以启发和诱导,健壮的体格是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的前提。
以往我们总认为体育活动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实际上这种观点与学生的主观意识很不相符,也是互为矛盾的。曾经有位大学教授在《学生对体育项目的态度及社会转移价值》一文中明确指出:“在校生对体育项目的态度有矛盾,主要表现在信念和行为方面的矛盾。”“学生在主观上已了解到某些项目对锻炼身体有良好价值,但却不能转向自己的行为。”这样一来,学生上课的情绪和行为与教师的主观意识也就不相符了。
因此,强调把“有效地增强体质,达到教育的要求,为更好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光荣任务”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的目的。强调的是既要注重运动项目技术,又不能忽视体质锻炼。在现实生活中,体育大则服务于社会,小则就是丰富个人业余文化生活。
二、体育锻炼观念和意识的改变
在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劳动力本身的要求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当你投身于工作时,不单单是要付出多大的力气和有强健的体魄,更主要的是要更新越来越多的知识和极具大胆的创新意识。
这并不是说锻炼身体不重要,而是社会对增强体质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决定了体育锻炼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服务于劳动力本身能力的综合指数。不光是要有胜任工作的体能,还要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所带来负面影响和心理承受能力。
一个人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能积极有效的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不但能增强你的自信心,还能增强你对挫折与失败的抵抗能力,这样既培养了你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也有助于你广结良好的人际关系,使自己性格开朗、心胸更加开阔。
三、体育锻炼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世界对体育盛事的痴迷程度不断增加,吸引着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相聚在一起,体现着“团结、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充分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得到的是极大的精神鼓舞和视听享受,这就是体育的魅力所在。
在追求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今天,健康时尚的娱乐活动就形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吃饭和睡觉一样不可或缺。而体育与健康强调的正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高度统一。心态是否正常,直接决定心理健康的程度。我们周围的人常常只注意身体有形的东西,而往往忽略了对健康状况起重要作用的“心理”这个无形的重要因素,其实身心的健康发展才是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所在。
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对精神方面的追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重要。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大众化的社会现象,无论对提高身体素质还是精神素养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体育锻炼与健康】推荐阅读:
谈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0-30
终身体育锻炼09-18
组织冬季体育锻炼活动09-09
教师体育锻炼活动方案09-18
体育锻炼心理卫生教案09-17
小学生体育锻炼表10-22
冬季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06-13
寒假参加体育锻炼倡议书07-03
加强体育锻炼的倡议书10-14
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活动总结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