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下册期中试卷(精选6篇)
何垚
一、成绩分析
八年级两班学生共80人,八一班平均分为46.13分,最高分为82分(魏荧荧、陈寅珠),80-89分1人,70-79分2人,60-69分5人,59-50分9人,50以下22人,最低14分(龙文杰)。八二班平均分为56.38,最高分为85分(颜仁欢、王鑫),80-89分5人,70-79分4人,60-69分10人,59-50分7人,50以下15人,最低25分(黄开云)。
二、卷面分析
考试范围 :八年级物理第七、八、九三章的内容。
题型结构:第一大题选择题10道30分,其中:2、4、5、9、10学生丢分较多。第二大题填空题7道28分,其中13、14、15、16、17题失分比较严重。第三大题实验与探究题3道26分,18题考察的是第九章的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19题考查的是第八章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0题考察的是第九章的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整体丢分较多,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还需加强。第四大题综合题2道16分。21题主要是重力、压力、压强的相关计算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22题主要是液体压强、压力的相关计算,学生在这方面的计算与分析能力还待加强。
总体难度分析:试题难易程度略大,覆盖面广。既注意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有适当的提高,一些试题比较接近生活实际,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特别是一些相关概念学生理解不到位,把一些基本物理量的含义、物理规律弄不清,例如第2题中对弹力的判断,第3题中二力平衡的判断,第7题惯性概念的理解,以及第8题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判断等。2.学生不注意观察和体验生活,生活常识缺乏,在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较弱,例如第4题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例子,第5题找生活实例中减小摩擦的现象,以及11、12题分析跳水过程中施力、受力物体的判断,19题中第五小题生活中应用压力改变摩擦力的例子等问题。3.实验技能薄弱。对于学过的实验掌握情况较差,很多现象分析都存在问题,例如18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中的观察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的问题,19题第四小题利用二力平衡知识计算摩擦力大小等。
4.综合计算解答较差,学生对于题意分析不够准确,不能有效选择所需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要加强。例如填空题13、15题中计算压强,综合题21、22中计算重力、压力、压强、液体压强等。
四、改进措施:
在下阶段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备课时应该针对期中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学生成绩。
1.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物理知识教学的进度等因素,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每节课或每阶段的学习有重点或有目的地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2.要以物理教材和课标要求为本,以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方法作为今后教学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课本中的物理量的引入、插图与图像、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生活中的物理、简答题、假想题等专题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及对一些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掌握一些解题方法。
3.要在实验各项操作上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弄清各实验步骤的设计理由,对实验步骤的叙述、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实验结论的得出等学生薄弱而又很重要(中考拉分题)的环节上加强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爷爷的年龄比55大,比60小,而且是一个单数,爷爷的年龄可能是()岁或()岁。
3、86里面有()个一和()个十,它在()的后面。
4、79比()大1,比()小1。
5、和80相邻的整十数有()和()。
6、50+46的得数是()十多。
7、>95> <75< +50=58 8、可以拼成的图形有()、()和()。
9、55、()、59、61、()、65、67 10、写三个十位上是9的数,把它们从大到小排一排()。
11、7+()=47 66-()=()12、在○里填上“>”、“<”或“=”。
○ 45 81 ○ 80 75 ○ 77 63+30 ○ 63+3 87-70 ○ 87-7 二、口算:(20分)81+5= 17+10= 68-5= 14-6+11= 12-8= 63+30= 5+43= 8+61-40= 14-9= 77-70= 15-7= 57-6+5= 21+5= 40+30= 30+45= 11-9+3= 三、数一数:(5分)有()个 有()个 有()个 有()个 有()个 四、看图写算式:(6分)26颗 ?颗 1.吃了10颗 □○□=□(颗)?块 17块 2.□○□=□(块)五、填表:(6分)电冰箱 洗衣机 电视机 原有 56台()台 46台 卖出 30台 20台()台 还剩()台 18台 5台 六、猜一猜(6分)30 80 90 我出的数比 你小得多 1.女鞋比男鞋贵一些 98元 54元 48元 2.50元 七、解决问题:(24分)1.还有多少本书? 借走30本书 原来有34本书 2.我跳了40下。
我跳的和你同样多。
小兔和小猪一共跳了多少下? 3.4.=()共94个 5.大班有45人,中班有50人。
①大班和中班一共有多少人? =()②给大班和中班每人发一个,够不够?请在正确答案的括号里画“√”。
(本卷共2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相信你能考出水平,收获喜悦。卷面书写(4分)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字迹清楚。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嗥鸣háo重荷确凿牛dǒu..hè.cáo气冲斗.
B、倜傥胡骑锲而不舍qiè.tǎng深邃.suì.jì.
C、菜畦可汗kě九曲ng.qí..qū 连环心会神凝.ní
D、亘合jí鲜为人知xiǎn.gèng古踌躇zhú一拍即..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斑斓鞠躬尽萃一反即往妇孺皆知B、懊悔杂乱无章惹人注目家谕户晓
C、仰慕崎岖不平当之无愧义愤填膺D、轻捷潜心贯注炯乎不同一泻万丈
3.下面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刮目相看的那一天。
B全是个性使然。
C
D.学习遭到困难时,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夏天的养马峡,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我们的语文老师上课说话风趣幽默,常让人忍俊不禁地发笑。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5、下列文学常识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伤仲永》——王安石——南宋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现代
C、《最后一课》——都德——法国D、《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法国
6、古诗词填空。(6分)
⑪《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及其艰辛的诗句是:。⑫《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笛声,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两句是:。
⑬ 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⑭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诗句是:,双袖龙钟泪不干。
7、综合性学习(6分)
现代社会的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以及水质的污染、需水量的迅速增加以及部门间竞争性开发所导致的不合理利用,使世界上的水资源日益短缺。
水环境更加恶化,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福祉。联合国将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中国将每年的3月22日至3月28日定为“中国水周”。2013年中
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据中国环保部几年前公示,我国40%的河流严重污染;七大河系41%为劣等水质;被
统计的131条河中严重污染36条重度污染21条中度污染38条。中国水资源三分之一是
地下水,64%城市地下水严重污染,33%轻度污染,基本淸洁的仅占3%!中国水环境保护的问题是刻不容缓。
⑪请你在水龙头旁写一则标语,提醒大家节约用水。(2分)
⑫为了提高同学的节水意识,班级召开了“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请
为这次主题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
⑬目前,国有许多城市缺水,地表水地下水污染严重。请你提出两条关于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二、现代文阅读(21)
(一)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0分)
(一)老师是一只“青蛙”(10分)
①那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同往常一样,我们又该学习新课了。不同的是,有许多老
师来听课。
②这次学习的课文是《坐井观天》,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以前,每学完一
课,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我都要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效果非常好。
这次,我要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我让同学们想象青蛙要是跳出
井口了,将会怎样。果然,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一次被激发出来了,有的和同桌互说,有的前后位凑在一起争论,还有的仰起小脸在思考。
③待平静下来,我开始点名。李梦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
涛声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王佳说,青蛙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田野
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上面飞舞着蝴蝶和蜜蜂,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
过了。孙艳蔷同学竟然让青蛙坐上了飞机去环球旅行,青蛙一下飞机就对小鸟说:“不看
不知道,世界真大啊!”听课老师都被他的话逗笑了,我也没想到她会把正大综艺的广告
词“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改用得这么恰当。
④张雨是新转来我班的学生,我看到她把手举得高高的,便点了她的名。她站起来
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同学
们听了哄堂大笑,我也笑了。我打断了她的话,问大家:“是井里好,还是井外好?”同
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井外好。我示意张雨坐下,随口说道:“我看你是一只青蛙,坐井观
天。”之后,我又让大家把自己想的和说的写下来。
⑤在批阅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时,我看到了张雨续写的故事:青蛙跳出井口,它来到
一条小河边,它累了想去喝口水。突然,它听到一声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
然,水上漂着不少死鱼。它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它刚要说声
谢谢,就听到一声惨叫,一柄钢叉已刺穿了那只老青蛙的身子,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地挣
扎。青蛙吓呆了,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赶回去,又跳到了井里。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啊!
⑥我的心被震撼了。河水里常漂有死鱼,菜市上也常有卖青蛙的,这都是有目共睹的,让青蛙跳回井里又有什么不好?可我却没有给她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倘若让她
把话说完,不仅同学们不会再笑她,而且也将给我的课堂教学增添一抹亮色。我不是要培
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吗?可我竟然说她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孩子的心灵就像井外那多
彩的世界,需要跳出来的恰恰是自以为是的我自己!
⑦提起笔,我在张雨作业下的空格里工工整整地写下一句话:“对不起,老师是一只青蛙。”
8、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9、张雨同学认为青蛙还会跳回井中的原因是什么?(2分)
10、想象张雨同学课堂的发言被老师打断后的心理活动,然后把它描写出来。(3分)
11、文章结尾老师为什么说自己是“一只青蛙”?(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1分)
野菊花
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
③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
神奇的织锦。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外套),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
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灰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
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
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和进取,在这片天空
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⑤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
里的名菊。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
得矫饰和做作。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
⑥野菊花自有野菊花不惑无悔的性格和气质。
⑦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
挣出半个脸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胁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
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白天盯住太阳,夜晚盯住星星月
亮。那份野性,连日月星辰也只能轮番伺候;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
腾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跃,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
烈„„
⑧她不固守现状。匍匐的枝条看似软弱,却从不攀缘依附。如若枝条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冀
翮(hé)(翅膀),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想往,活脱是一幅潘天寿饱
含金石意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垂挂到淮河水沿。当霜雪卷藏这轴宏篇巨构,她的宿根却在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下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求索”的浩歌冻结在心,待时
以蹿发。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数丛,明年一定繁衍
成龙;星散的,要汇集;成块的,要连片。然后,在荒滩野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
上,左冲右突,向着四面八方挺进,步步为营。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
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
⑨哦,野菊花,这野性的精灵!西风里,严霜下,万花纷谢的境遇中,孤军奋战,单
一面嫩金、黄金、赤金锻造的大旗,鲜明如火,嘹亮如歌,浓烈如酒,狂放如战胜者的开
怀肆笑。
⑩这是一种怎样野性的美啊!而这野性美又以其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
势和拓展的行动之中,于生命的运行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叫人体味出一种
人生境界。故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原文有删改)
12.从全文看,野菊花的野性主要表现在哪三方面?(3分)
13.第④段写到“几番秋雨秋风秋霜”之后的紫燕、鸿雁、松柏、檀竹等景物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14.请从下面两句中任意选择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⑪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 保留地聚
散如云如雾。
⑫西风里,严霜下,万花纷谢的境遇中,孤军奋战,举一面嫩金、黄金、赤金锻造的大旗,鲜明如火,嘹亮如歌,浓烈如酒,狂放如战胜者的开怀肆笑。
15.读完本文,结合你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理解,谈谈你从野菊花身上得到了哪些启.........
示?(3分)
三、文言文阅读
(一)孙权劝学(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
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当涂掌事()②见往事耳()...
③及鲁肃过寻阳()④肃遂拜蒙母()..
17、翻译句子(2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8、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这则短文中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何启示?(2分)
(二)(7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
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1]然。
注:[1]信:确实,的确。
20、解释加点词(3分)
⑪尝与诸小儿游()⑫诸儿竞走取之()⑬见道旁李树多子()...
21、翻译下列句子。(2分)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2、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戎是怎样一个孩子?(2分)
四、作文(36分)
23、题目:有一个镜头,溢满。
要求:(1)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例“温馨””、“愧疚”、“春
光”„„(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
名和地名。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一、1----5B、C、D、D、A6、⑪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⑫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⑬思君不见下渝州⑭故园东望路漫漫
7、⑪浪费用水可耻,节约用水光荣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
⑫言之成理即可
⑬ a、使用无磷的洗衣粉、洗涤剂b、循环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c、污水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排放d、.发展和推广节水器具
二、现代文阅读
(一)8、公开课上,老师打断张雨的发言,之后自己发现错了,在作业本上向张雨道歉。
9、水里有毒,水上飘着死鱼;钢叉刺穿老青蛙的身子,感到外面的世界太可怕。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
10、老师为什么不让我说完呢,我有我的理由啊。(或难道只有说“井外好”才是正确答案吗?)
11.老师意识到自己自以为是,目光短浅,没有理解孩子多彩的心灵世界,像一只井底之蛙。
(二)野菊花
12.①不任人摆布②不禁锢自己③不固守现状
13.作者描写秋后山野的灰褐、天空的铅灰、紫燕和鸿雁的归去、松柏的褪色、檀竹的落魄等,其目的是反衬出野菊花的勇敢和进取(斗霜开放)的特点。
14.⑪:运用比喻手法从形、色、香三方面表现野菊花的热烈活泼、尽情开放自己的野性美。
⑫: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野菊花与恶劣环境不屈斗争、为胜利而自豪的战胜者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且排比句的运用使得语言节奏感很强,极富感染力。
15.人生要像野菊花一样有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要在生命的运行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言之成理,答出两点即可3分)
三、文言文阅读
(一)16、⑪当道,当权⑫了解⑬到了„„的时候⑭于是,就
17、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18、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19、一个人只要认真读书,终会学有所成。或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或后天学习对于成才的重要性
(二)20、⑪曾经⑫跑⑬果实
21、树长在路边却有很多李子,那一定是苦的(李子)。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隋朝的开国之君是
A.杨坚 B.李渊 C.杨广 D.李世民 2.隋朝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的时间是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3.唐朝有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沫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人们基本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统治期间刑法残酷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5.它是唐朝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这里的“它”指
A.洛阳
B.临安
C.成都
D.长安 6.“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这里的“此项制度”应指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7.唐朝时创制的新的灌溉工具是
A.筒车 B.曲辕犁 C.耧车 D.水排 8.唐朝西南地方政权——吐蕃是我国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
A.回族
B.藏族
C.彝族
D.傣族
9.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A.《金刚经》 B.《西游记》 C.《大唐西域记》 D.《史记》 10.每一个王朝在其发展的历程中都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以下体现时代特征的词语对唐朝前期发展描述最准确的是
A.盛极一时 B.国家分裂 C.繁荣开放 D.民族政权的并立 11.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 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A.隋朝
B.唐朝
C.汉朝
D.南北朝 1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唐本草》 B.《千金方》
C.《金刚经》
D.《步辇图》 13.唐朝时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勾画庐山瀑布壮丽图景的诗 人是
A.李白
B.白居易
C.柳宗元
D.韩愈
14.被后世称为“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唐朝画家是
A.展子虔
B.吴道子
C.阎立本 D.顾恺之
15.敦煌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A.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B.位于河西走廊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 16.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宋时,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 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
C.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的港口设立市舶司 D.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7.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完成是在
A.南北时期 B.唐朝中后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
1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诗词讽刺的是哪一王朝统治者
A.南朝 B.辽 C.北宋 D.南宋
19.文人孟元老书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A.秦都咸阳
B.隋都长安
C.宋都东京
D.唐都长安
20.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的社会风貌正确的是
A.北宋学者认为:“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 B.南宋副食中肉食以羊肉为主
C.两宋时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勾栏 D.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
二、非选择题(5道大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是正确。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划“√”,否则划“X”。(6分)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到隋文帝时期采用分科考试方法选官,炀帝时设进士科。
材料二:唐太宗时候,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的人数比其他科多。不少人从少
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进士。后来,有人作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1)材料一反映了魏晋时期的选官办法主要看出身门第的高低。
(2)材料一中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方法选官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3)材料一中隋炀帝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4)材料二唐太宗时候科举制度的内容增加了武举。
(5)从材料一的选官方法到材料二的选官制度是历史一大进步。
(6)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考取进士的难度和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22.看图完成问题(9分)?
(1)图片中的水利工程叫什么?是由哪位皇帝主持开通的?(2分)
(2)此水利工程开凿的目的是什么?(2分)
(3)图片中水利工程是以哪一城市为中心?①、②是古代中国的哪两个城市?(3分)
(4)这个水利工程的开通起到什么作用?(1分)该水利工程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1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共9分)
材料一:在唐太宗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材料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1)材料一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治世局面?当时在位的统治者在统治措施上有哪些相同的举措?(答出两点即可)(4分)
(2)材料二出自哪位皇帝之口?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2分)
(3)材料三中“镜子”是指哪位历史人物?为什么把这位历史人物称为“镜子”?(2分)
(4)以上材料反映的史实对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有哪些有益的启示?(一例即可,1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杨业得到宋太宗(赵匡胤之弟)的信任,戍北边。多次在雁门以奇兵数千骑大败敌军。后杨业率部血战陈家谷为敌军所擒,绝食三日而死。
——摘自小说《杨家将》
材料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
(1)材料一“杨业在雁门以奇兵大败敌军”中“敌军”指的是哪一民族政权的军队?(1分)宋真宗年间,双方签订的盟约是什么?此盟约的签订有什么积极影响?(2分)
(2)材料二中“胡虏”指的是当时哪一少数民族?岳飞抗击‘胡虏’的主要功绩是什么?(一点即可)(2分)
(3)材料二中岳飞收复旧山河的雄心壮志未能如愿,敌我双方最终形成对峙局面。那么双方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1分)
(4)从英雄人物杨业、岳飞身上你能学习到什么样的精神品质?(1分)
25.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 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唐朝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持久和平发展、共同繁荣富强,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9分)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请说出唐朝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2分)
(2)君臣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出现的两位宰相。(2分)
(3)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两个典型事例。(2分)
(4)国与国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例。(2分)
步骤二: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1
一、填空题:(14分)
1、一个六位数,它的千位上的数字是位上的数字的7倍,个位上的数字是千位上的数字与位上的数字的和,其他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是()。
2、小红晚上9:15分睡觉,第二天早晨6:05分起床,他睡了()小时()分。
3、381分=()小时()分 144个月=()年
12日=()时 336时=()日=()星期
4、一个数是七位数,它的位是()位,一个数的位是千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5、六千零九万零五十写作(),80704030读作()
6、1600年,1900年,1982年,1992年中,平年有(),闰年有()。
7、除数=()被减数=()
二、选择题:(4分)
1、写数时要()
①先写个级,再写万级。②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30708020这个数应读()个零。
① 1 ② 2 ③ 33、华光小学有640人,要平均分成32个小队做好事,每个小对有多少人?设品均每个小队有X人。正确的答案是()
①640÷32=X ②X÷32=640 ③X×32=6404、三千零五十万写作()
① 300500000 ②3050000 ③30500000
三、判断:(4分)
1、85000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85。()
2、39□984≈40万,□里可填5-9中的任意一个数。()
3、口算3600÷200时,可以看作求36个百里有多少个200。()
4、如果X×12=60,那么X÷60=12()
四、计算:
1、口算:(10分)
6×300= 1800÷200= 22×200= 150+600=
4200÷600= 12×60= 11×600= 8800÷400=
900-600= 5000÷500=
2、估算:(4分)
20×39 343÷49 403×58 2090÷313、简算:(12分)
19×4×5 810-199
25×28 680+974、求未知数X。(12分)
X×34=2924 186×X=2604 X+73=1280
8670÷X=15 X÷28=147 7083-X=34655、脱式计算:(6分)
2000-45×24(854+938)÷146、列式计算:(9分)
(1)从160里面减去一个数得55,减去的数是多少?(两种方法)
(2)920减去6300与45的商,差是多少?
(3)一个数的74倍是5106,求这个数。(列含有未知数X的方法解答)
五、应用题:(25分)
1、爷爷今年72岁,正好是孙子岁数的6倍,孙子多少岁?(列含有未知数X等式解答)
2、米店原有大米120袋,每袋大米25千克,卖出一半后,还剩多少千克?
3、老五屯今年修了4条水渠,总长1608米,等于去年修的3倍。今年比去年多修多少米?
4、三年级同学做间操,排成16行,每行站15人,如果每行站20人,可以站几排?
5、“五一”期间,学校将组织同学们游园,准备让30人参加,一共要付900元入场费,还要租一辆车要付150元,请同学们算一算平均每人要交多少元?
思考题:
1、如果2003年9月10日是星期三,那么2004年9月10日是星期几?
2、一根木头长24分米,要锯成4分米长的木棍,每锯一次要3分,锯完一段休息2分,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2
一、请你填一填。(每空1分,共22分)
1、2016年是闰年,1900年是()年。
2、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
3、一年有()个月,其中31天的有()个月。
4、要使□64÷5的商是两位数,“□”中能填();
要使664÷□的商是三位数,“□”中能填()。
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周年。
6、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时()分。
7、小明奶奶今年打算在小明家连续住两个月(共62天),这两个月分别是()月和()月。
8、2008年一共有()星期()天。
9、把相同的时刻用线连起来。
上午9时 晚上8点半
下午5时 中午12时差5分
11:55 17:00
20:30 9时
10、除数是7,商是6,余数是4,被除数是()。
11、面向东方向右转,你的后面是()方。
二、请你判一判。(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共10分)
1、被除数中间有0的,商的中间一定有0。()
2、125÷2的商是三位数。()
3、在除法中,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310÷6=50……1()
5、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他是2月29日出生的。()
三、请你选一选。(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共10分)
1、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开幕,这一年有()天。
① 365 ② 366 ③ 3672、一场排球赛从19时30人开始,进行了155分,比赛在()结束。
① 22:15 ② 22:05 ③ 21:053、算式:4008÷8商中间()0。
①1个 ②2个 ③没有
4、阳阳晚上9时分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
① 7 ② 9 ③ 85、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①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③小华说:“我爸爸2月30日才从温州开会回来。”
四、请你算一算。
1、直接写得数(每小题1分,共10分)。
30×4= 1500÷5= 4×21= 400÷5= 20×20=
96÷3= 34÷2= 100×20= 0÷(54-45)= 297÷6≈
2、列竖式计算。(共18分)
3442÷8 = 5228÷6 = 1840÷3=
901÷7 = 8204÷9 = 156×27 =
226×22 = 408×45 = 199×34=
五、解决问题。(2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共20分)
1、光明小学56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克隆鼠展览。平均每批有多少人,还剩几人?
2、小冬家去年第四季度(10-12月)每月用电情况分别是:10月份120度,11月份128度,12月份142度。小冬家10-12月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度?
3、三年级学生到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4、有90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桌子,如果把这些桌子平均放在3间教室里,那么每间教室放多少张?
5、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人数的2倍,如果有大人458人,一共有多少人参观科技馆?
6.一架客机上午11:30从厦门飞往青岛,下午2:30到达青岛机场。已知厦门到青岛的航程有2250千米,问这架客机平均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3
一、填一填,我能行!(16分)
1.早晨,面对太阳,这时我们的前面是()方,后面是()方,左面是()方,右面是()。
2.要使□64÷8的商是两位数,“□”中能填();
要使564÷□的商是两位数,“□”中最小能填()。
3.在○里面填上“>”、“<”、“=”。
6×72○415 505÷5○550÷5 32+30○32×34、390是6的()倍,()的6倍是1200。
5、口算35×20,可以算35与2个十相乘得()个十,也就是()。
6、李老师带490元钱去体育用品商店,买了6个小足球回来,每个小足球大约()元。
7、一个数除以6商是23,余数是(),这时被除数是()。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对的打“√”,错的打“×”)(6分)
1、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2、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有0。()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4、312÷3=14()
5、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有可能是两位数。()
6、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三、快乐手拉手。(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公园在学校的东北方向,那么学校就在公园的()方向。
A、西南 B、东南 C、西北
2、得数最接近80的算式是()。
A、235÷3 B、473÷6 C、561÷73、一只老虎重500千克,一只斑马的体重是老虎的2倍,一只大象的体重是斑马的5倍,求这头大象的体重,列式为()
A、500×2÷5 B、500÷2÷5 C、500×2×54、要使□2×23的积是三位数,□填()
A.5 B.4 C.35、一个数除以8,商和余数都是6,这个数是()。
A.48 B.44 C.54
四、我是小小神算手(共37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3000÷6= 0×69= 23×30= 8100÷9=
130×30= 96÷4= 148÷5≈ 602÷6≈
2、列竖式计算,带★号的题要验算。(14分)
844÷4= 379÷9= 36×78=
37×54 = ★ 846÷4= 840÷8=
3.脱式计算。(9分)
32×43-56 552÷8÷4(902-284)÷34、列式计算(6分)
1、48的18倍是多少2、628是4的多少倍?
五、用数学。(4分)
请你标出它们各自的家。
“从公园回家,明明先向北走,再向东走到家;
丽丽先向南走,再向西走到家;鹏鹏先向南走,再向东走到家;慧慧先向北走,再向西走到家。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32分,1、2、3题4分,其余各题5分)
1、农场养了86只兔子,养鸡的只数是兔子的43倍。农场养了多少只鸡?
2、每箱矿泉水有24瓶,每瓶矿泉水2元,买了5箱,一共多少元?
3、学校进行广播操比赛,已知每个方队有5行,每行9人,4个这样的方队有多少人?
4、一堆货物有360吨,用6辆同样的卡车各运了6次,可以全部运完,每辆卡车平均每次运多少吨?
5、啄木鸟一天能吃685只害虫,青蛙8天能吃848只害虫,啄木鸟一天比青蛙一天多吃多少只害虫?
6、环保小卫士,如果每人每天收集两个塑料瓶,我们班46个学生,3个星期能收集多少个塑料瓶?
7、下面是三年级某班本学期体检视力统计表。
视力
人数
性别
4.2以下
4.3—4.6
4.7—4.9
5.0以上
男 4人 4人 6人 14人
女 2人 5人 7人 17人
(1)视力为()的人数最多,有()。
(2)视力为4.3-4.6的人数是()人。
(3)5.0以上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的有()人,你想对这些同学提出什么建议?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2分)
对喜欢旅游的我来说,多么期待能有一天到重建后的马尔代夫去看看,去看看美丽的沙滩,去看看(zhàn)蓝的海水,去看看那在海边 (xī)戏的各色人种……真的希望那时候又能看见曾被海 (xiào)无情吞噬的 (wān)蜒、动人的海岸线啊!(摘自《中国青年报》)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每两空1分)
(1) ,小桥流水人家。
(2)斯是陋室, 。
(3)千嶂里, 。
(4)浊酒一杯家万里, 。
(5)俱怀逸兴壮思飞, 。抽刀断水水更流, 。
(6)《陋室铭》中以自然环境烘托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
3.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海燕》一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海燕的性格随着这情节的发展逐步鲜明,海燕的形象随着这暴风雨的渐次逼近而逐步完善。
B.《紫藤萝瀑布》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题目中的“瀑布”一词,运用夸张手法,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了生命长河的伟大。
C.《敬业与乐业》的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夜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D.《叫三声夸克》一文是说明文,以说明有关知识为目的。文章在客观说明的过程中,还揭示了科学研究、科学探索应该具备的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象的精神。
4.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5分)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2分)
(2)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3分)
5.调查表明,各种文化程度的人群在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如下表所示: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专 本科 研究生
农业人口 51.50% 41.50% 6% 0.80% 0.20% 0.02% 0.001%
非农业人口 16.30% 32.40% 21% 13.20% 11.10% 5.63% 0.323%
从中你能发现城乡受教育的差距在哪里吗?(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9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花色素淡,传粉授精,依靠风力,全部是风媒花。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
昆虫采蜜传粉,有一特殊的习性,就是经常只采访同一种植物的花朵。这个习性有利于保证同一种植物间的异花传粉,繁殖后代。这样可以固定种的特征,包括花的颜色。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当初有一种植物,花色微红,由于其中红色比较显著的花朵,容易受到昆虫的注意,获得传粉的机会较多,经过无数代的选择,在悠长的岁月中,昆虫就给这种植物创造出纯一、显著、鲜艳的红色花朵。昆虫参与自然选择的作用,造成各种不同的植物,也造成各种不同的花色。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色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色、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上一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本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6.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所作的科学解释。(2分)
7.与人工选择相比,自然选择在培育花卉中有哪些不足之处?(2分)
8.有人统计了4197种花卉的颜色,并作了分类(见下表)。从这一统计表中你能发现什么现象?请结合选文介绍的知识,简要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3分)
开放颜色 白 黄 红 蓝 紫 绿 橙 茶 黑
花卉种数 1193 951 923 594 307 153 50 18 8
9.仿照选文的写法,在下面材料前再补写一个“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2分)
。金鱼草,它的花平时闭合着,等到它所喜爱的一种小蜂飞来的时候,花就立即开放了。别的小昆虫来“叩门”,它理也不理。待宵草,它的花到夜间才张开笑脸,专门等着一种白天躲在阴暗的地方的小蛾飞来帮它传送花粉。
(二)阅读《不求甚解》,回答后面问题。(13分)
不求甚解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 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
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不要太固执,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⑤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⑥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⑦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不是说未懂的地方就放过它不理会了,而是暂放过,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⑧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 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10.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删掉后对句意表达的准确性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2分)
A.一般人常常以为 B.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C.其实也不尽然 D.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11.作者在第④段认为“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体现了一种好的读书方法,是什么?(3分)
12.《英雄记钞》和陆象山语录中的哪句话与“不求甚解”的读书观基本一致?(用原文回答) (2分)
《英雄记钞》: □□□□ (4个字)
陆象山语录: □□□□□□ (6个字)
13.第⑥段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4.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的4个原因。(4分)
①
②
③
④
(三)阅读《小村我》,回答后面问题。(11分)
小村
我起床的时候,白雾还罩着整个儿村子,村子还在轻轻打着呼噜。
雾还没有散尽,我已在村后的小河边坐定,祈祷着鱼儿咬钩。今天我要送鱼汤给愚生爷爷。前天的事一直在我脑子里盘踞着,不能碰,一碰就针刺一样痛。
我有两年没回老家了,房子还是那些房子,路还是那条路,唯一的变化就是走到哪儿都是赌场,烟雾缭绕,吵吵嚷嚷,透过烟雾,男女老少面色麻木,布满血丝的眼却闪出银币似的光芒……在村前的石阶上,坐着修武爷爷。我向他问好,他那抽搐的嘴歪扯了许久,才从喉咙里扯出个沙哑的响声来……
听说村里的老单身愚生爷爷快要死了,村医断言就在最近几天,是肝腹水晚期,肚子已肿得像个大西瓜。传言这病传染,村人都远远避着他。听说他有一次去过天明家的厕所,天明家三天都不敢进去屙尿。村里面连他的两个亲侄子也懒得瞧他一眼,好像瞧他一眼,病菌就会沿着目光爬过来似的。
我大概知道肝腹水只不过是肝硬化后期,硬化是不传染的。我本来打算去看他,可拖了两天,这种冲动渐渐冷了下来。……
昨天下午,我提着一袋雪梨站在他的院门前,却久久没有勇气去敲那有点破烂的门,心跳得特快。梨忽而变得很沉,忽而又变得很轻。
敲过门后过了很久,门才吱地打开,露出愚生爷爷那张苍老的脸。他枯干的嘴上浮现出一种特别温柔的笑。我从未见过那么忧郁的眼睛。
荒院里长着高高的杂草,弥漫着一种清淡的霉味。这时,一只燕子唧唧叫着飞了进来,落在屋檐下的一个新燕窝上,并不断发出清脆的啁啾声。我陪愚生爷爷在院里的木墩上坐下,他只能说是半靠在一个高木桩上,肚子已经使得他坐不下去了。
我跟他谈起鱼,过去他很爱捉鱼。一谈到鱼,他目光呆滞的眼睛就闪出异样的神采。
“我小时侯第一个鱼钩还是你送的呢。”
“那天把你乐坏了,当天就在塘边坐了半天,钓了十多条小鲫瓜子,让你妈给你熬了汤……”
我已在河边的鹅卵石滩上坐了很久,可浮子仍漂在水中不动。愚生爷爷说那句“现在连一碗鱼汤也捞不着啦”的声音还在我心里盘旋。
河两岸长着一米多高的灌木,使河心显得有一点阴暗。我不安地挪动着屁股,一会儿看看阴灰的天,一会儿瞧瞧浮子。
隔着树丛,听到路上有说话声。“你说宇飞那孩子蠢不蠢,昨天下午跑到愚生佬家去了!亏他还是个大学生,就不怕蹭一身病?”是友权伯!
又听见小六叔笑了笑:“愚生佬怎么还不死,死了我就不怕了,还可搞几顿饱酒喝……”
他们的声音渐渐变得稀淡了。浮子还在水上傻待着,我重新换上诱饵。
没过多久,浮子忽然微微颤了几下,接着轻轻往河心拖。我猛提起钓竿,拉出条半斤重的鲤鱼。
回村路上,我随手拔了几棵葱和野蒜,听着鱼在篓子里乱跳的声音,我想像着这碗鱼汤的味道。
我说到这里,你应该猜到愚生爷爷没有喝到这碗汤。
我回到村子里时,他被往村外抬,他的门上挂上了一把狰狞大锁。
当愚生爷爷的坟头还没有被拍实,埋人的人们正在没有墓碑的坟前说笑的时候,我提着熬好的鱼汤赶到了坟前,说笑的人们立即静默下来。
我知道现在我在他们眼里是一个念书念糊涂了的人。我揭开瓦罐的盖子,把鱼汤一勺一勺地喂给了黄土。
因为我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
15.请用一句话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6.阅读文章第三段,结合你的理解,说说两年前后的小村景象有什么不同。(2分)
17.用浪线在文中画出一处环境描写的语句,并在下面横线上写一段赏析性文字。(2分)
18.“我知道现在我在他们眼里是一个念书念糊涂了的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2分)
19.“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一段结尾,作者以路作比,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如果把这句话用在本文的结尾,请结合本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四)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7分)
①舟尾□□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一衡木,右手□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差声然。
②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20.按原文在空格内填入恰当的词。(2分)
21.用“M”标出下边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虞 山 王 毅 叔 远 甫 刻
22.总写舟尾所刻内容布局的语句是(1分):
23.写出两句其它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诗句。(2分)
诗句一:
诗句二:
三.创新作文(40分)
2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相册,它记载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精彩的画面;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看不见的相册,它烙印在记忆的深处,同样记载着成长的轨迹……
【大学物理下册期中试卷】推荐阅读:
初三物理期中试卷免费12-17
初三物理期中试卷分析04-06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卷03-03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检测试题12-08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09-30
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试卷09-22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模拟测试题09-19
初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09-19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07-18
大学物理3试卷答案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