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听课与评课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怎样听课与评课(通用8篇)

怎样听课与评课 篇1

尽管我们在说、听、评课方面做了大量富有针对性的学习,但目前仍然不知道该如何评课,评课时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不着边际,不分主次,随意性大。再者学习活动做了之后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大部分评课活动中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很少,存在有抓不住重点,深不下去,浅不出来,大而化之、轻描淡写的现象。

那么,究竟该如何评课?该从哪些方面评?该评什么?我做了一个梳理和总结,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评教学目标。评课首先要评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重要尺度。看教学目标设置是否准确、具体、可操作、可达成、可检测;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地体现在教学环节中;看问题设置、教学方法、双边活动等是否紧密围绕教学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从学生答问、练习、小结等方面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二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设计是否简洁明了有独创性;教学思路层次、脉洛是否清晰;看教师在课堂上运作是否流畅自如。

三评课堂结构。课堂教学中是否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精讲多练;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观象,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学习、思考、活动时间过少现象。

四评教学手段。看教学方法、手段是紧扣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达成服务;看教学方法、手段是否注重学生学习兴趣、能力的培养;看教学方法、手段是否注重学生“学”的效率和学习效果。

五评教师基本功。看板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条理性强、富有艺术性;看教师教态是否明朗庄重,富有感染力;看授课语言是否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看教师操作教具熟练程度。

怎样听课与评课 篇2

听、评课是教师学习的过程、专业成长的途径, 是开展教改工作的纽带和桥梁。因此, 我校对如何听、评课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并有计划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了听、评课活动, 从而激发和调动了教师参与课堂教学“优质课”“能手课”竞争的积极性, 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能力。

通过听、评课, 加深了教师对教育学及医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理解, 教师充分认识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听、评课的重要性。听、评课改变了教师单兵作战的方式, 促使合作体内的每名教师都有所发展, 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行为和方法, 有利于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方式。听、评课为教师搭建了合作的平台, 教师借助听、评课进行自我教学反思、探究具体课程及教学管理上的问题。

听、评课是一种教育教学方法, 要抓住实质听出特点, 评出水平, 令人心悦诚服, 通过听、评课从中发现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内容。听、评课是一种教育教学艺术, 就是在教学工作中求和谐、求愉快、求发展。

我校开展的听课、评课活动共分3部分:听课、看课、评课。

1 听课

1.1 听教法

首先, 听教师的教学环节、步骤、意图和理念。这是课堂教学的标准性问题, 也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长期以来, 教师在备课时, 是根据教学大纲、教参上的要求以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而确定的。如果用素质教育、教改观点和课程标准来审视, 就会暴露出其不足。因此, 在教学中应由“教师定向”向“学生定向”转变。也就是说整个教学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师生互动环节, 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自己动脑、动口、动手, 并经过观察、实践, 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也就是说, 课堂教学需要开放化。新课程标准倾向于形成开放的课堂,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互动合作、自我探究的良好氛围中使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一教法是对旧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实践, 从而更好地进行新课程教学。其次, 听教师教学过程中重点、难点是否突出, 详略是否得当, 脉络是否清晰。再次, 听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是否完成, 是否对课堂小结及学生反馈信息全面评估。

1.2 听学生

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 使课堂教学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激发学生激情, 激励学生大胆探索, 主动发现与创新。所以在课堂中我们“听”学生参与教学情况及对教材的感知、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听”学生的练习、作业情况;“听”学生举手发言、思考问题情况, 学生活动时间是否得当;“听”学生与教师情感是否交融;“听”学生读书、书写习惯是否养成;“听”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如何等。一句话, 听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长期以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往往希望学生按照教师所选择或指定的方法来学习, 用一只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来充斥课堂。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理解知识的方式及在学习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方法, 若让学生自由的学、感受和表达, 学生就有了自由、灵性, 课堂上就形成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1.3 听反馈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课堂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巴士卡里雅曾说:“只有自由, 才能学到东西。”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这才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具备了这一点, 学习的活力就会体现在学生身上。此时的课堂便成了表达与交流的乐园, 你、我、他的感受在相互碰撞、相互补充中相互融合。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学会倾听、接受、欣赏, 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转化、思想的撞击、情感的交流和知识共享的增值效应, 从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悟、求解、品味和明理。

2 看课

2.1 看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以评析课要看教师的基本功。首先, 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 教态是否自然、亲切、明朗、庄重、富有感染力, 是否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 是否爱护学生、师生情感交融。其次, 看板书。板书设计合理、依纲扣本、言简意赅、艺术性强、条理分明、字迹工整美观。再次, 看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要说普通话, 语言要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 语音语调要高低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2.2 看教学手段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教师在教学中, 应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教学方法。如运用多媒体教学, 或教具、标本、挂图等辅助教学工具。教学手段的使用要恰如其分, 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 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还可以帮助教师突破难点, 有效地创设生动、有趣、活泼的教学情境。

3 评课

评课就是对教学效果、质量的评价。评课本着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肯定优点、特点, 也要找准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首先当每位教师讲完一节课后, 教师与专家分别填写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 主要是根据教案规范、项目齐全, 教态自然、亲切大方, 讲述清晰、逻辑性强, 前沿知识有所创新, 重点突出、难点讲透, 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 教学手段恰当, 师生互动、课堂活跃, 板书规范、设计合理, 知识准确、没有错误, 进行评价。另外, 召开评课会议, 参加人员为教研组长、学校专家组成员及校领导。

评课是教研, 既然是教研, 首先是直言, 直言是创设研究氛围的必要条件。评课中一味地说好流于形式, 那是一种浪费时间、不负责任的表现。往往在大家的辩论中产生的共识才是无私无畏的, 是事业发展的需要。只有在评课中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探索, 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在讲台上讲课是在“炼”, 课下大家评课是“锤”, 一个教师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出真才实学, 才能形成学校的良好教风。

谈体育教师的听课与评课 篇3

听课、评课是教师在他人帮助下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手段。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学会听课和评课。

一、做好准备工作

1.学识准备

①熟悉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课程标准规定着学生在某个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教师只有掌握课程标准才能看出教学目的完成情况,看出是否抓住了重点。因为,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建议,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范围和深度等问题。

②学习和掌握有关体育教学的最新信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论等。教师要善于学习有关体育教学教改的经验和论文,及时了解和掌握体育教学改革的形式和最新的教研成果,获取最新的信息,这样才能提高听课的品位,准确地发现教师授课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

③学习教育理论。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教师要由重传授知识向重发展转变;由整齐划一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不和谐向平等融洽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为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必要的理论知识,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业务水平。

④善于积累。在工作中,教师要善于积累听课与评课的材料。

2.心理准备

①行动准备。它要求听课者要及时到操场上坐好,不要在上课铃响过之后,才到达,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②情绪准备。它要求听课者不仅要听懂,还要深入进去,做好记录;听课时,教师应尽可能排除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听课。切不可说闲话、打瞌睡,这样既听不好课又会影响其他的听课者。

3.其他准备

体育教师在听课前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智力和班级管理等基本情况,还要带好听课笔记本、教科书、参考书等必备的物品。

二、听课时要注意的事项

由于听课教师所处的身份不同,其听课的目的、任务和方式也有所不同,若是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应注意以下方面。

1.课的结构要合理。课的结构是课的组成部分及其顺序安排和时间分配。首先要看教师怎样复习旧知识;怎样创设教学情境,引入新课;怎样通过简明、准确;生动的语言交流呈现新内容;采用何种方式完成对新内容的巩固;如何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启发引导学生,加强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2.教学目标设置要明确。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目的明确,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实际,在此基础下兼顾尖子生和学困生。既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智能,又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既重视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又注重弘扬学生的个性特长;既注重发挥教材的主体作用,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注重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又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3.要加强学法指导。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关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绪反应,如积极思考、讨论、争辩、主动提问,以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听后评课

评课,是指听课的教师从教育理论角度出发,对体育教学中的得失进行中肯的评价和分析,并且对此做出正确解释。

1.评课的原则

①教学目的与教学效果相统一的原则。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评价体育教学的优、劣,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检验,如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等。

②教与学关系和谐统一的原则。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一节体育课质量的高低,不能只看教师的“表演”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看教师的课堂设计有无创新,能否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评价一堂体育课关键要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教师是否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是否为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而不要看教师讲的效果。

③强化双基与开发智能相统一的原则。打好基础、熟练技能与培养能力、发展智能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自觉地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④全面发展与弘扬个性特长相统一的原则。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特长发展,从而学有所得、学有所爱、学有所思、学有所长。

2.评课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尊重讲课者的劳动,要坚持实事求是,公平评价,不要轻易下“成功课”或“失败课”的评语,要以肯定为主。评课时要虚心,用商量与建议的口吻与执教者共同分析研究。再次,评课要主次分明,关键重点问题要多加分析,道理讲透,而—般问题则可一带而过。对存在的问题要给执教的教师提出来,有待教师自己去思考和改进。除此之外,评课时还应注意场合,尤其是评不太成功的课,更要考虑教师心理压力,讲话要留有余地,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使教师难堪,对有的不宜在公开场合提出的意见宜在下面个别交换。

如何听课与评课 篇4

听课与评课是教学工作中不容忽视的环节。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听课也是如此。听课的目的无非概括为两种:一是为了观摩学习,二是为了商榷指导。后者通过发现问题,指出不足,总结推广经验,培养典型,示范带动,共同进步。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每堂课都有他的成功之处和不足,我们听课的目的就是要多发现长处,加以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风格,或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技巧,或推广交流,促进专业成长。在听课中,应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听课者准备到位

要想真正听好一节课,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尽量熟悉教材内容、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了解编者的思路和意图,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地位和作用。在了解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把“我”摆进去,构思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课堂布局等。在了解学生的情况下,依据学生的实际,预想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和掌握有关学科的教改信息,积累听课评课材料等。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懵里懵懂地听,不理解教者的教学意图,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

二、听课者角色到位

在听课时听课者必须角色转化到位,具体有四个方面的角色转化: 1.进入学生角色。将自己置身于“学”的情境中,从学生的角度看执教者的教学。

2.进入执教的角色。设想自己该怎样上这堂课,并把自己的想法与现场教师的教学进行对照,比较优劣,写下建议。

3.进入指导者的角色。细心观察课堂教学,准确抓住优点和不足 , 居于学术高度 , 对课堂教学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与判断。

4.进入管理者角色。把自己置于管理者角度,用统观全局的观点,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典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

三、听课者观察和记录

首先,教师要认真观察。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生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总而言之要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

其次,教师要详细记录。一划步骤,即记录全课的教学环节。关注导入新课、讲授层次、全课总结及提高、升华或规律交待等。二记时间,即记录听课日期、听课过程中各环节、各步骤的时间,并考察其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注意突出重点。三加备注,即对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以外而又有记录必要的东西,用加备注的方式记载下来。四抓转换,即记录教学环节与环节或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和转折,以及转换过程中的关键语言。五作评点,即对教学步骤、环节、所采用的方法、策略、学生反应等,从教育教学理论的角度加以肯定或提出建议或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六录板书,即记录当堂的课堂板书。

四、听课者思考和整理

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对课堂实况过几遍电影,进行反复的琢磨。在分析总结他人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每个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常在评课时听到某些教师鹦鹉学舌般的乱点,东一榔头西一镐,弄得授课教师无所适从。更有些人总要吹毛求疵,“鸡蛋里挑出骨头”,在一些枝节问题上找毛病,抓不住重点,找不到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根本不利于教师们总结提炼理论以指导实践。常见有些评课教师广征博引,罗列些时髦词云遮雾罩,弄得听的人本来还明白点,却越听越找不着“北”

了。说什么“如果让我教的话怎样处理”,说什么“板书应该怎样设计”,非得把人家的课分出几个环节,逐一批评,哪个环节用多少时间等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就不知道“教本无法,各有各道,贵在理念”的道理,纯属舍本逐末、缘木求鱼之举。你“授人以鱼”,按你的想法把一堂课“调理好”了,那你能影响人家一星期、一个月甚至一生的教学吗?其实,这种评课比工作上的形式主义危害更大。所以当教干的也贵在“授人以渔”,引导教师多学、多思、多实践,养成良好的教育教学习惯,掌握先进的授课理念和科学施教方法。

为此,我认为不搞形式,不搞花样,从提高业务水平出发,扎实开展评课活动,要紧扣“六要素”。

一是知识的落实。目标是否明确、具体,是否体现了三位一体的目标内容;教材的处理、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得当;知识的广度、深度是否符合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知识的传授是否准确无误;教学是否达到了要求。

二是教学过程。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是否体现出层次性、拓展性、灵活性;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是否体现基础性、发展性、现代性,以及教与学的安排是否合理;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是否符合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实际和教师的个性特点;在课堂结构设计上,是否科学,环节是否完整、严谨;在课堂的操作上,导入是否自然,时控是否合理、双边活动是否协调,是否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场景;在组织教学的活动上,是否在“全面育人”和“结合渗透”上下功夫,是否在“突出重点”上做文章,是否在“因材施教”,上想办法,是否在“持续发展”上花时间等。

三是课堂语言。教师的语言是否清晰、标准、生动,语调是否抑扬顿挫、有变化、充满激情。

四是教学效果。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的情况;学生能力的培养情况;课堂容量及课堂效益情况;教学总任务的完成情况等。

五是课堂板书。板书设计上是否体现重点、难点;板书是否简洁并

展示了清晰的知识框架;是否反映出清晰的教学思路、学习思路;板书是否新颖有特色等。

六是教学特色。教师是否引入新的教学思想、体现新的教学观念,在教学方法上有无新颖、特色及课堂教学的改革情况等。

评价一堂课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指出缺点;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不要以势压人;要允许有不同意见,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要提倡百花齐放。

教学工作中的听课与评课,在强调相互学习、借鉴提高的同时,要杜绝盲目模仿,生搬硬套。常见某些年轻的教师照搬一些公开课套路、形式,甚至连课堂细节都模仿,追求“形似”而不注重“神似”,结果让人感觉千人一面,不伦不类。所谓“教的曲子唱不得”,不把优秀课堂“精髓”化为己有,深入钻研,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做法,就会如“邯郸学步”般令人啼笑皆非。有主见的教师冷静地审视公开课,寻找实用的东西,而不是照单全收。

地理教师如何听课与评课 篇5

一、地理课堂教学评课的目的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地理课堂教学评课的依据

 评课指导思想—依据课标 基于学情

 课堂教学观察

地理课标的解读

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是针对学生学习品质提出的要求。

 “过程”是对“科学研究”的一种“仿真”。主要有地理观察、地理分类、地理推断、地理预测和认识时空间关系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描述地理事物、提出地理问题、阐明解释、验证解释并和他人交流其观点。

 “方法”是指科学方法,如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比较、地理分析与综合、地理归纳与演绎等方法。

“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含义: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要较多地考虑不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把重点放在启发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上。

三、地理教学的重任——培养学生地理素养

 存量地理知识

 地理思想方法

 地理学科能力

 地理技术素养

四、评课的关注点

(1)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基于课标制定教学目标、基于学情制定教学目标 “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

• 如果教师替代学生“找出”、“说出”、“描述”、“归纳”、“解释”,即只有知

识目标,而没有过程与方法目标,没有情感态度目标。

• 如果教师归纳出教材中亚洲的地形特征,而没有让学生自己归纳一个教材中没有的大洲的地形特征,则教学目标就偏离了课标要求。

(2)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 教学理念(是否面对全体学生教学。是否着力培养地理基本素养。是否强化教师思维的复制。是否倡导自主学习。向学生提供的帮助是否适时适

1度。)

 教学内容(依据课标:知识技能、方法策略、地理思想。基于学情: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科学有序。)

 主导作用(创设情境、问题引领、铺设台阶、营造氛围、点评激励、拓展迁移)

A.创设情境:教师基于“先学后教”的理念,提供课堂研习的生活化案例,呈现足以引发认知冲突的学习问题,营造学习氛围,引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展开同伴互助。

B.问题引领----培养问题意识: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一是要基于学生已有经验,二是应有适度的挑战性,三是通过设置若干相互联系问题呈现问题解决的逻辑思路,帮助学生形成地理思维方式。

C.如何评价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 讨论的问题必须有效、讨论的时机必须恰当、讨论的过程必须有序、讨论的结果求同存异、讨论的问题数量必须适度

D.点评纠错,鼓励创建:归类整合不同观点,充分肯定合理部分,明确指正典型错误;并及时进行拓展性思维训练。倍加赞赏创新观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案例:某教师在教学某一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案。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教师同时给四个小组布置探究学习任务:第1组负责总结归纳该 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第2组负责总结归纳该区域的地形特征;第3组负责总结归纳该区域的气候特征;第4组负责总结归纳该区域的河流水文特征;然后学生分头进行“探究”,最后,各小组汇报各自的探究成果。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好吗?

分析:这一探究活动,从提出问题与假设,收集资料,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环节看,似乎符合探究学习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学生能积极探究,也能达成探究学习理论所要求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似乎是一节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好课。但从地理学思想方法的视角看,这节课却有重大缺陷。

因为地理学的基本思想是注重从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把握区域的整体性特征。上述这种分组探究人为地割裂了地理要素间的整体性联系,使学生对区域缺乏整体认知。更严重的是学生没有掌握看待地理问题的视角和方法,学生所体验到的地理研究过程与方法有很大偏颇。 学法指导:(注重启发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注重地理图表解读规范的方法指导。注重地理观察、地理思维、地理表述的规范化指导。教学方法多样,富有针对性和艺术性。)

 课堂调控:①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是否恰当:讲与练、个体学习与小组学习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等。②教学互动:方式、时机、效率。③教学反馈:时机、方式、效果。

④意外事件处理是否得当。

 主体地位:(学生活动占据课堂主要时间、“知识技能”主要依靠学生活动获取、学生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受到充分尊重、学习内容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

 学习方式:(个体独立学习活动时间得到保障、小组合作学习基于个体自主学习、交流互动有序、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有机整合)

(3)达成效果的有效性

A.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B.学生地理思维方法及解决问题能力情况

C.学生学习态度与兴趣

五、评课的原则

 突出重点、特点,不搞面面俱到。

 肯定为主,诚恳帮助,有理有据。

 先说优点,再谈值得商榷的问题。

 商榷的问题不宜太多。

比较两种点评的策略

语文听课与评课记录 篇6

1、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洪老师教师能够根据新课标、根据学生挖掘教材,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通过表演、朗读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课文蕴含的思想。如:洪老师老师讲到猫头鹰发号施令时,请小朋友设身处地地想象假如自己是森林里的某种小动物,如果猫头鹰叫你白天休息,夜里做事你愿意吗?然后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引导他们说:“像我们刚才那样,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就叫――议论纷纷。”用同样方法指导的还有“叫苦连天”等词,这样的形式指导学生释词朗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通过多种渠道,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

抓住了重点词,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了大量的常用的词句。在学习“神气极了”的时候,谁来做出神气极了的样子,这样的词不仅会说,还会运用。比如在学习“叫苦连天”这个词,老师说:老师如果布置作业很多,你们会怎么样呢?学生马上用上了“叫苦连天” 这个词。我认为我们感悟积累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很好的运用。

3、围绕情感主线,渗透情感目标。

洪老师能抓住儿童的特点,把握时机,把学生带进浓郁的童话情景中。该学生读的机会很多,还采用了戴着头饰表演读。这符合低年级儿童喜欢动物的特点,有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会感受到狮子大王的王者风范,猫头鹰大王的神气,袋鼠大王的激动,还有对小猴上任的担心。从神气、激动、担心这一情感主线,让我们每个人感觉到尊重别人,和谐相处是多么重要。在课的结尾自然延伸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互相尊重。整堂课,学生学得很有趣,我们老师听得很开心。

这节课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有效地体现了寓教于乐,既创设了符合儿童心理特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会学,充分地体现了师生的创新精神,使课堂教学不断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亮点。

《从现在开始》评课体会:

首先感谢畅畅老师能克服重重困难,为我们大家提供这样一堂优质的童话阅读课,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架起了一座交流的平台。

从整堂课来看,仿佛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有趣的童话剧中。可见,执教老师为了上好这堂课,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从优美的课件、头饰,从整堂课的合理布局、层层深入,都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从老师的教学语言,学生的朗读水平,回答问题的完整、清晰、响亮,学生的文明礼仪,课堂的井然有序,可见老师的基本功和常规教育、语言训练是扎实的。

《从现在开始》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课文洋溢着现代的气息,蕴含着丰盛的人文精神。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绪上受到熏陶。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听课的感受。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老师抓住了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握时机,把学生带进浓郁的童话情境中。首先,老师以“燕子阿姨”的身份进入课堂,让学生扮演童话中的小动物,符合低年级儿童喜欢小动物的特点,有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降低了身份,和学生一同融入童话情境中。

2、以生为本,感悟体会。

这堂课中,老师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老师带着同学们抓住关键词来体会童话的情境。比如,抓住“神气”一词指导朗读猫头鹰的话,抓住“议论纷纷”“叫苦连天”这些词语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行语言训练。而第三、四自然段的学习,老师采取的是自学体悟的方法,这是一大胆尝试。

3、读写结合,拓展思维。

在充分地读了课文后,老师顺势提出“假如我是万兽之王,我会``````”这一话题的写话训练,这也顺应了二年级学生进行仿写的要求。

4、几点建议:

(1)老师课前指定了几名学生来扮演童话中动物的角色,我觉得降低了大部分孩子们学习这堂课的兴趣。

(2)在学生自学体会环节中,老师提出的自学要求太大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要真正体会到“读一读,演一演,评一评”这九个字的内容,还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导致课堂出现了冷场,学生的积极性一下了掉下来了。这里,是否把要求提小一点,比如先读,要求学生采用填空的方式,抓住关键词。

浅谈新世纪职业教育的听课与评课 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听课,评课

说到听课评教, 仿佛谁都可以品头论足一番。然而, 在新旧教学理念交替、碰撞、磨合, 企事业单位用人要求转变的今天;在新教改、新课标起步执行之际, 而应试教育却仍然没有偃旗息鼓的背景下, 到底该依据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 是关系到听课者通过听课能否从中得到启示, 收到收获。而授课者又能否获取有效的听课反馈, 从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防止听、评课走过场, 真正评出实效, 减少随意性或主观性, 因此, 评教就应有一定可行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标准。除了运用过去那些针对授课教师必备、常规的基本要求外, 笔者通过多年实践认为:从评课的原则上, 听、评课着重看“四性”;从评课的内容上, 听、评课着重抓“五点”, 评价讲课还要提倡“三原则”。是否合理, 供大家参考:

一.看“四性”

1.真实性。我们看待一节公共课, 评价的起点是真实性, 也就是看教学氛围的真实性。特别是看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点教学感知的真实思维过程, 看绝大部分学生对知识难点在学习过程中的曲折性;领悟过程的自然性;看对待讨论的知识点问题的互补性与争鸣性是否符合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实际和思维实际;看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框架内是否有学生课堂生成的意外情景;看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师作为课堂中“平等首席”是否拥有足够的主角引导能力。

2.实效性。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论课固然不能上成纯粹的知识课, 也不能按课本诸多方面的内容采取泡沫化, 使学生难以接受, 应根据学历层次, 专业特点, 以“实用、够用” (如, 初级工, 中级工应具备的知识) 的视角出发, 达到教学内容的实效性, 并做到浅显易见, 通俗易懂。要达到如此要求, 就要看授课讲师, 对教材授课内容的备课处理, 能否明确教学目的, 是否领会课程精神要点, 并能否结合专业生产实践知识, 通过梳导, 取其精华, 整理出合理、恰当的教学套路。并能通过教学过程, 一节课下来, 应能浓缩成一些“干货”。实实在在地授人以“渔”。即使是情感的洗涤, 情操的陶冶、视野的开阔, 这样务虚的东西, 也是有迹可循的。所以说, 实效性的应该是评价一节课的重要标尺。当然, 对实效性的追求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一课一得”, 更不能走繁琐分析和机械训练式的老路。

3.创新性。一节好的公开课, 总会给人们带来一些耳馨悦目、意会深长的东西。一节公开课如果没有创新性, 而是千人一面, 就会失去公开课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教学个性、潜能、风格, 并在教学解读、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独树一帜的追求, 才能给人以启迪。以个性化知识点的应用讲解为例;教师在讲公开课时, 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从而培养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点去解决实践中的根本问题。如果只是仰仗参考书的支撑, 自然也只能是照本宣科, 按葫芦画瓢, 或是鹦鹉学舌地去贩卖别人的思想, 这在当今新世纪条件下;在公开课这种鼓励探讨, 争鸣的平台上, 已不可取了。而我们提倡, 执教应敢于提出新观点, 采用新办法, 也就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 不但能获取新的知识, 而且能多方位地去思考、分析, 寻求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

4.和谐性。一堂成功的公开课, 其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关联是和谐的, 评判一节公开课教学环节的和谐性, 应看能否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看能否把握好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的关系。首先看教学步骤设计的相对明确与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及主讲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教师既不能一言堂, 也不能自由放任。而应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双方互动, 适时地回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步骤上来。同时, 教师还要注意从学生实际经验和兴趣出发,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还应完成与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不同的新的教学旅程。二是看个性化与逻辑思维之间关系的处理:教师在尊重个性化观点的同时, 既要倡导和鼓励个性化理解, 又不能走向漫无节制的颠覆传统观点和程序, 以消解一般知识点为快意的轻浮做法。三是看教材内容的删减与拓展关系的处理:针对教育对象, 如何因人因材施教, 准确把握好讲授的课目内容, 做到授课内容既能突出知识基本点和重点, 又能适时适量用活教材内容, 而不是照本宣科, 并能使教学内容让学生能用, 管用、实用, 够用进而拓展。

二.抓“五点”

1.切入点。一节课上的质量好坏,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讲课时是否找准切入点。一节成功的公开课, 其骨架显现, 脉络清晰, 学习氛围浓郁, 所授知识学生易于掌握。一节课如果上的不好, 容易出现杂乱无绪的现象, 学生听了厌烦, 开小差, 打磕睡。一个课题讲多讲少、讲深讲浅, 重点、难点又如何定位, 没有一定的规则, 关键要找准切入点, 只有掌握学生、掌握教材、掌握市场要求, 才能找准切入点。

2.制高点。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 应当从学生思维实际出发。为实现教学目标, 达成教学目的, 在传授基本知识点的同时, 对要点问题的分析做到透彻化, 从而抢占制高点。还要站在宏观视野、动态视角上, 去着眼于学生思维的系统发展, 并注意其序列和层次, 梯度和坡度。从而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高潮点。要紧扣学生心弦, 采用渲染铺排, 对比纠错, 悬念照应, 起伏轻重, 谐趣幽默等教学手法, 采取重点精讲, 难点化易的教学方法, 掀起师生互动, 酝酿淳香的学习高潮。

4.动情点。教学讲台好比戏台, 作为授课教师要象演员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到讲课之中,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以动人的魅力去引领真境。

5.幅射点。讲授知识的幅射点, 既要合乎情理, 又要出乎意料之外, 为激活课堂气氛, 便于学生接纳, 对重点知识的运用, 做到一般问题统一化, 抽象问题具体化;对难点的化解, 做到凸现问题分散化, 复杂问题简单化, 并通过举一反三, 以拓展知识的覆盖面。

三.倡“三则”

评课是为了调动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 激励讲课教师, 促进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有效达到评教的效果, 这里提倡以下三个考量原则:

1.提倡以肯定成绩为主, 促进提高的原则。

评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和促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从而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无论授课效果好与差, 评课时要充分考虑讲课人的课前积极准备, 课中的全身心投入, 课后感受等一系列的劳动付出。为坚定和激励讲课人的信心, 因此, 评教时首先以肯定成绩为主, 促进提高为原则, 从讲课过程环节中总结出优点, 长处及个性, 而不要为一句话, 一个字而因小失大。对教师评价不公。偏离评教目的。但也不能只评优点, 不讲缺点, 而违背评教原则。对存在的缺点, 评教时应以和谐的语言商讨的语气提出, 比如, 用希望、建议、加强等类型的词语来代替缺点、不足、错误等词语。以易于授课者对评教的真诚接纳。

2.提倡百家争鸣, 保留个性的原则。

同评一节课, 由于听课者对课程讲授的方式、方法, 有着不同的见解, 评教时应允许听课者通过研讨或争论的方式提出不足, 以达到明确成绩, 提高认识的效果, 俗言道:“教无定法, 学无止境。”显然, 在教学风格上, 根据教师的个性特点, 应允许授课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措施, 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经过评议讨论和总结, 既要肯定讲课人的一般教学原则, 又能肯定讲课人的个人风格。

3.提倡积极评价的原则。

浅谈体育课堂教学中听课与评课 篇8

摘 要:听课与评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教师观摩学习、交流提高的重要机会,是促进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本文围绕日常体育教研活动,从如何听课与评课的角度,就当前体育课堂教学在听课与评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采取的相应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 听课 评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成为了当务之急。听课与评课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听课与评课也是教师的自我锻炼、自我反省、自我比较和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听课与评课更是增加教师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同时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教育局、区、学校定期组织教研活动,进行听课与评课时,大都只是为了完成学校既定的任务,不管是授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大部分都没有真正用心去准备,用心去对待。面对这些状况思考如何去突破这种模式,如何去解决过于形式化的问题,以真正提高听课与评课的实效性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概念的界定

1.课堂教学:指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组成形式,是一个按一定计划和大纲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一个双边活动。

2.听课:即“课堂观察”,它是指观察凭借眼、耳、手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如:记录本、调查研究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过程。

3.评课:是对课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评课的过程是教师总结、交流、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二、听课与评课的形式

听课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教师自主听课,即由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而主动选择的听课。二是教研组组织听课,即教研组根据学校要求并结合本组情况,组织本组相关教师的集体听课。三是分管学科部门组织听课,即每学期由教练员安排教师讲课,组织全区或全校教师参加听课。四是领导抽查听课,即学校和分管学科部门领导不定期随机对教师进行教学抽查听课,以了解教学情况。

评课的主要形式也有四种:一是学生评课,教务科每学期期中考试后集中时间开学生座谈会,让学生参与评课。二是教师自评,在组织教师评课时,先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过程进行自我评价。三是集体评课,听完课后,立即组织听课教师进行面对面的集体评课。四是领导评课,由学校领导听课后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

三、听课与评课的主要作用

1.有利于提课堂教学质量

听课、评课为体育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机会,教师们可以通过评课进一步加深对教学大纲教材的理解,更准确地把握教材,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听课和评课是一种有效的教师在职培训方式,是联结教师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的重要纽带。对于授课老师来说,可以通过评课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对听课老师来说,可以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寻找差距,促进教学观念更新,从而获取经验、自我成长,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3.有利于学校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通过听课、评课,授课老师和听课老师双方可以共同探讨、切磋教学方法,交流教学经验,商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从而促进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展开。

四、听课与评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听课中存在的问题

1.对体育教研活动目的认识不到位

很多体育教师把每月、每学期的听课记录当成一种负担,有的教师甚至写假的听课记录内容,只为了完成自己的听课记录,而没有把听课与评课当成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而且不管是听课还是评课,都只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所以也很难达到听课的目的和预期的效果。同时加上对授课教师及其学生不了解,以及听课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素质有限,不知该如何主动去听课,更不知如何听好一节课、评好一节课,把每次评课当成教师教研活动的一个程序而已。同时在评课的过程中,授课教师也由于没有真正去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更谈不上什么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导致上课只是一个必需的过程而已。那就导致评课的教师也只是泛泛而谈,说到的也是一些套话,如:这一节课总的来说很不错: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组织严密,课堂结构合理,循序渐进,深入浅出;但是一定要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教学时间的把握还有待加强等等。这样的评课其实一点也没有实效性。同时由于很多教师都是只为听课而听课,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观摩课堂,去真正地研究上课教师的课堂情况,所以不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去,同时也不能真正去评价一堂课,去挖掘这一课堂的优缺点。

2.听课缺乏自我反思

体育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学生在身体练习中表现出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明显差异。听课教师常常只盯着差异,反思别人,很少主动结合自我的教学实践进行系统反思。对于听课教师来说,只有支离破碎的借鉴,没有自觉的知识迁移和实实在在的心智模式的改变。很多听课教师缺乏反思,为了听课而听课,不会将别人成功的教学设计或是组织迁移到自己的课堂上,没有带着目的去听课,以至于听完课后就忘了,如今这个现象比较普遍。

3.听课教师注意力不集中

教师在听课的同时,谈论一些与教学课堂无关的话题,导致听课记录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他们并没有将授课教师所呈现的重点记录下来,而仅仅记录授课教师呈现出来的教学步骤。这样的听课效率不会太高,听课教师也不会学到实质性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体育课多为室外课,场所空间大,更给不少心不在焉的听课者提供了闲聊机会,听课记录也是把教案进行简单地复制,导致后面的评课环节提不出实质性的意见。

4.听课教师听教师而忽视学生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能力与需求是听课教师之前应有所了解的。尽管有些听课教师清楚授课目标,但他们在听课时,仍然忽视学生的主体活动,仅仅记录授课教师的课题设计。在这堂课中,学生是否学到了运动技能或是掌握了某种练习方法,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被淡化,教师们将更多的眼光投向了授课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让整个听课显得不完整。这就导致在评析课堂活动是否有效时,听课教师因缺乏对主体能力与需求的认识而定位不准确。

5.听课前准备不充分

很多听课教师在听课前未做好充分的准备,盲目地听课。表现在:听课者不熟悉教材,尤其是刚参加不久的年轻教师,不了解授课者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思路,没弄清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更不知道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更有甚者,不清楚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也看不出上课教师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听课教师常常不能做到全面地“听”课,有的听课教师只注意授课教师是怎么讲课的,如何示范,口令是否正确等,而很少关注学生的表现。练习和活动的了解只是皮毛。但有的听课教师却只注意学生方面,如学生练习的密度,心率等,而忽视了教师方面;以上的种种问题就是因听课前准备不充分造成的。

(二)评课中存在的问题

1.“轻”评

教师日常听课,往往听的多,评的少,甚至不评。听课者既不在听课前做充分准备,也不在课后与上课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评课时,缺乏有证据的观点,三言两句,即席发挥,言不由衷,不知所云。为应付学校对听课笔记评课部分的检查,有的教师不作深入思考,通篇充斥假话套话,蒙混过关。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任务取向使然,即仅将听课作为学校硬性分派的任务,而未将听评课作为自身专业化成长的必要手段。

2.“虚”评

在评课中,有的老师讲情面、讲过场,所以评课也就模模糊糊,讲一些大道理;而有的评课的教师不积极参与评课,非到不得已时不发言,即使发言也只指出一些优点,一些不痛不痒的话。评课时总是说素质好,语言好,头脑清醒,知识而广,教学方法得当,教材处理得好等等,而从不淡缺点,或者轻描淡写地说几句。倘若讲者是一位新教师,当听到一大堆恭维的话,有时会头脑发热,真的觉得自己已过关,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教师而飘飘然;倘若讲者是一位中老教师,听到奉承后,有时也会把握不住自己,甚至可能觉得自己业务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昏昏然。这样下去既害了青年教师,对中老年教师也无益,更主要是害了学生.

3.“偏”评

大多数评课者过多地关注授课教师的教法,过分关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重难点及教师的仪表、态度等,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所以没有能结合学生的学来评课,这样的评课时以点概面,是不完整的。

4.“庸”评

有的教师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未能与时俱进,评课时过多关注授课教师的教,过分关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重难点及教师的仪表、态度、亲和力等因素,而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表现和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活动;有些教师虽然提了不少意见,但只是对一些课堂现象就事论事,缺乏对课堂现象的整体把握,不能对课堂现象进行入木三分的透视,更谈不上捕捉现象背后隐藏的教育教学理念上的真正症结。这样的庸评,背离新课程理念,对上课及评课教师无法形成有益的促进。

5.“恶”评

有的教师民主观念淡漠,论资排辈思想严重,以所谓名教师或资深教师自居,在评课中缺乏对上课教师应有的尊重,抓住自以为是的细枝末节,穷追猛打,毫无顾忌地指责,甚至尖酸刻薄,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把别人的课批得体无完肤。这种评课方式否定多于肯定,主观多于客观,挑刺多于学习,结果,教师的自尊心受到严重,团队精神也被无情肢解。

五、“听好课”与“评好课”的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听课与评课制度

体育教师每学期听课不仅要有节数,更应建立听课与评课的质景评价和监督制度,使教师听课主动,评课积极,同时学校要做好检查和落实工作。学校应制定更为规范的听课制度,对教师的听课质量进行考核。在听课后的第一时间检查教师们的听课笔记,尤其是听课表中的评议环节、亮点之处和值得研究之处。教师若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听后都应有所反思并及时记录。这样的方式就有可能促进教师听课的专注程度,从而提高听课的质量。其次,教师

应重视自身的发展,精心钻研教材,认真观察课堂中的细节活动,把听课与评课看作一项重要的教研活动,决不能敷衍了事。

2.理论指导实践,要全身心参与听好课

Hopkins将听课分为三个层次:Planning meeting,classroom observation和feedback discussion,这三个层次依次推进、环环相扣。Hopkins指出,在Planning Meeting中,听课教师和授课教师不仅要提早确定听课的时间、地点以及课型等,更重要的是确定授课的目标和评课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参加教研活动的体育教师首先应明确听课的目的,通过研究课堂教学,发现总结好的经验;同时发现授课教师不足之处,分析产生不足的原因,探讨研究改进不足之处的措施,以此提高教研水平,促进教师成长。其次,听课前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认真分析了解该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大纲的要求,使自己对这节课的课堂设计有大概的了解。此外,听课者还要了解授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和听课班级的特点。第三,注意听课过程中的全身心参与,要调动全身的器官,做到耳听、眼看、手记和动脑的有机结合。

3.建立健全课堂观察量表或教学模型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将听课表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一分为二,即教师活动环节和学生活动环节,并将综合评价这一栏目细分为本次课的亮点和最值得研究的问题。根据教学过程的各个部分,制定观察量表或是教学模型。可以根据量表或是模型中的指标来引导听课教师记录课堂上授课教师的所有信息和学生活动做适当的记录,并让教师在听课中对某一亮点或值得探讨的问题进行记录,从而提高听课与评课的质量。

4.目标主体应从教师转变为学生

听课教师应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能力与需求有更清晰的了解。听课教师经过观察后应思考:经过教学之后学生们能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教学之后学生们将有什么样的变化等。这样有助于听课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上一篇: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教学下一篇:存款保险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