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写作素材整理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内写作素材整理(精选5篇)

课内写作素材整理 篇1

第一单元:生命的意义

观点一: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突破自己的过程。

素材一:美国前总统林肯十五岁的时候才开始认字母,每天早晚都要走四哩的森林小路到校求学。他买不起算术书,特地向别人借,再用信纸大小的纸片抄下来,然后用麻线缝合,做成一本自制的算术书。他以不定期上课的方式在校求学,知识都是“一点一点学的”。他所受的正规教育,总计起来上学的日子不过十二个月左右。林肯能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发奋读书,正是林肯不向命运屈服的表现。林肯下田工作的时候,也将书本带在身边,一有空闲就看书。中午吃饭时,也是一手拿著玉米饼,一手捧书。他在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以后,曾说:“我能够达到这一点小成果,完全是日后应各种需要,时时自修取得的知识。”林肯由一个贫穷的孩子成长为统率美国的政治家的历程,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人,他成功的关键在于奋发向上,努力不懈,不断突破自己,迎接生活的挑战。林肯做到了,成功了。

没有暗礁,激不起美丽的浪花,林肯不屈服命运的精神,不断突破自己的过程,也体现了生命的过程就不断突破自己的过程。

观点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为自己的存在寻找理由

素材二:周恩来在沈阳读书的时候,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他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常常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自己在阅读书报时思考的问题。当时他们讨论得最多的是怎样救国和宣传救亡的问题。有一天,东关模范高等学堂的魏校长把同学们召集起来,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有的同学说:“为了给自己将来找条出路。”有的同学说:“为了能发财致富。” 还有个同学说:“为了帮助父母记帐。”原来他的父亲是个商人。魏校长问周恩来:“你呢,为什么读书?”周恩来站起来,大声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说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兴盛,像巨人一样挺立在世界而读书学习。周恩来为自己的存在找到理由:为中华之崛起。这也注定了其生命的意义中将不凡。观点三:生命的意义因人而异。

素材三:现代印度国父——甘地心中生命的意义便是:真理、非暴力。对于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来说生命的意义便是:鲫鱼黑人以平等的权利。对于《相对论》的提出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来说生命的意义便是相对的。最富创造性的数学家——黎曼,生命的意义便是:全身心沉迷于数学研究。对于古典音乐大师——贝多芬来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与命运抗争。对于天才的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来说,生命的意义就是为艺术燃烧身心。

第二单元:美好亲情

观点一:亲情是出于人的本性,与生俱来

素材一: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人从小就懂得了亲情,孔融让梨、黄香温席、杨香扼虎救父、陆绩怀橘遗亲,董永卖身葬父等故事耳熟能详,被人称赞,传为佳话。也让人明白,亲情是出于人的本性,与生俱来。

观点二:亲情需要彼此精心呵护,懂得相互宽容与理解

素材二:他是个单亲爸爸,独自抚养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每当孩子和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传来阵阵悲凉的低鸣。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门。一路上担心着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达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可孩子总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担心。然而因为心里牵挂不安,便草草处理完事情,踏上归途。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正准备就寝

时,突然大吃一惊: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

“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脏?要给谁洗?”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体罚孩子。“我没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辩解着:“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时间,特地泡了两碗泡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给爸爸。可是因为怕爸爸那碗面凉掉,所以放进了棉被底下保温。

爸爸听了,不发一语地紧紧抱住孩子。看着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经泡涨的泡面:“啊!孩子,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面啊!”

观点三:珍惜保持亲情是我们的责任

素材三:朱自清的《背影》记叙父亲送自己去车站和买橘子的经历,刻画出了爱护儿子具有深深父爱的好父亲形象,也表达出朱自清自己对父亲的敬爱和怀念,也是其珍惜亲情的最佳表现,更浸湿了我们要把珍惜保持亲情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三单元:人我之间

观点一:人我之间的建立于交流。

素材一: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交换后仍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又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鲫鱼有两种思想了。

观点二:人与人的情感升华与互相帮助。

素材二:两岁的小悦悦在广东佛山市巷子里相继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而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小悦悦父母竟然会让2岁的女儿一个人大晚上上街。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

观点三:人与人所依赖的是他们的互相的最终。

素材三: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第五单元:树木花卉

观点一:保护树木花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素材一:南极臭氧空洞,是因为过去氟利昂用量过多,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的,会有大量紫外线照射地球,皮肤癌等发率升高,地球温度升高;许多水域会发生赤潮等是因为生活工业废水进入水域,这些水富含氮,磷,使水富营养化造成的,会导致鱼虾死亡,也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损害人们的健康;美国的原始森林遭破坏,是人为的,有很多树木都是被砍伐的。造成很多动物流离失所,甚至有些物种灭亡

观点二:树木花卉自古都是诗人名家的绝妙题材。

素材二:东晋陶渊明的诗融于大自然,寄情于大自然,对大自然无限向往。唐朝王维田园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春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佳句;夏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写实;秋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感叹;冬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

观点三:美景是人寄情所在。

课内写作素材整理 篇2

一、建立层级积累体系

最低层级是针对某一篇课文的句段、事例的积累,最高层级是六册书的整合成库的积累。即每学习一篇文章,就对该篇文章中的精彩词语、语段、典型事例进行卡片积累;每学完一个单元,就对该单元的几篇课文进行异同的比较和分析,确定某个话题,然后进行素材的收集与整合;学完某一册后,打破单元的限制,将内容有相似之处的文章合并,提炼话题,积累素材;学完初中六册书后,进行资源整合,打破某册的限制,以专题的形式建立素材库。通过多次的整合,可以加深对材料的记忆和理解。如此逐层深入,最终完成素材库的建立。我在指导学生时,对六册书十个专题进行了思考与评价:体味至爱亲情、建构精神家园、感受山水神韵、剖析社会热点、锤炼思想创新、抒写人性光辉、追寻文明踪迹、对话先贤圣哲、沉思历史得失和认识自我成长。图示如下:

每课→单元→每册→六册书

词段→话题→专题→素材库

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陈伯吹的《骆驼寻宝记》写了骆驼凭借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宝贝——改造沙漠的植物的故事,从中悟出“骆驼”为大众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再如《地毯下的尘土》中主人公小姑娘的诚实性格,《巨人和孩子》中巨人的不再自私,《蟋蟀在时报广场》中人物真挚的友谊,热爱自由生活的蟋蟀等,学完这个单元后,就可对本单元的五篇课文进行思考比较,确立“抒写人性光辉”的话题,每个单元都可按这种方式进行。学完一学年后,就可“合并同类项”。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犟龟》中小乌龟历经各种艰难险阻,终于成功地看到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的事例,与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骆驼寻宝记》中骆驼寻宝过程中历经“挫折和磨难”相似,可归入“挫折”的话题中,同时又可归入大范围的“建构精神家园”的专题中。六册书学完后,各种素材便可各就各位。如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30课《行路难》中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的话题,便可以和“挫折、批评、责任、勇气”等话题整合归入“建构精神家园”这一专题中来,同时也可将其他五十多个话题归入剩下的九个专题中去,这样一来便形成了各类专题的素材库。

二、素材评价专题化

“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真正占有素材。”《课标》对素材的要求不仅是简单的拥有,而且要求有自己的思考和评价。要引导学生整合归纳教材中某些课文,然后进行求同存异的评价,让其同类化、专题化,由此提炼话题与立意。这种过程是对阅读的归纳、整合和深化。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学习后可让学生思考,提炼出一个“认识成长”的话题(即异中求同);而这些材料并不是孤立、静止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这样便可提炼出其他的话题(即对素材的评价)。如《第一千个球》中贝利的成长体现出父爱的伟大,可提炼出“爱的表达有不同的方式”的观点;又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可提炼出“乐观地看待人生中的挫折”的观点;《一条未走的路》也可提炼出“选择除了需要理智的放弃、睿智的选择外,更需要意志的延续”的观点;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伤仲永》中仲永的事例体现了人的才能有赖后天的学习和培养的观点,又体现了“教育”的话题。如此延伸到一册至多册,然后再将这些话题归入相应的专题中,那样学生在不断的评价与归并中便不知不觉地储存了大量的材料。

三、写作训练常态化

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特别是对素材的评价和运用过程。占有素材不能仅仅是静态的收集储存,更重要的是对素材的深入的评价和运用。平时,可以通过故事新编、反弹琵琶、短语串联等方式进行对素材的写作训练。只要坚持这样,素材便能真正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如某学生的《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文中用两个小标题写出两个片段“水——李后主的不尽哀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水——辛弃疾忠愤的希冀(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来表达“对水的认知是受感情影响的结果”的主旨。这两个方面内容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内)、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课内),作者在课本基础上深入挖掘,在文学意蕴浓郁的名家名篇中选取有关“水”的内容,有意识地与话题、主题圆和,而成为创新之作,的确令人叹服。

四、素材积累加强交流

先要求学生积累,一段时间后进行评比交流。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推荐优秀者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每次的交流活动都必须设立一个主题,如设立“感恩”的话题,先让学生把学过的有关“感恩”话题的课文找出来,《小巷深处》《回忆我的母亲》《我的老师》《背影》都是体现一颗“爱心”的主题,再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来挑选素材,以新颖、切合话题为标准,最后评出胜负。通过交流,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达到素材共享,精益求精的目的。

五、素材积累系统化

目前所用的语文教材有着很强的系统性,特别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选取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篇目,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编排学习内容。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训练时应充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以教材中选取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为例,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依次选取了《风筝》《鲁迅自传》《故乡》《孔乙己》《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五篇课文。散文《风筝》饱含温馨、真挚而美好的亲情,语言生动;《鲁迅自传》概述了自己近50年的经历,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作者成长、奋斗的历程和人生态度,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经历,不仅体现了个人爱国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深刻的社会背景;两篇小说《故乡》和《孔乙己》更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叙述和人物性格的刻画,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矛头直指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局面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先生在他53岁诞辰时,写下了著名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增强民族自信心,鼓舞了民众的斗志。鲁迅的这些文章主题从童年时的欢乐发展到为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散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情节有趣,符合学生阅读习惯,能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把握语言的、人物的、情节的特点;小说的内容、人物、语言、情节更加丰富,更加深刻,学生在阅读中懂得了发掘,学会了分析和思考,增强了理解、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对此,在辅导学生作文训练时,教师要把这一发展的脉络梳理出来,浅显地加以分析并用以而指导学生,教会他们如何升华主题,学习课文是怎样选取材料刻画人物而表现人物性格的;课文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的;怎样在人物的对话(语言描写)中表现人物性格的;不同性格的人,他们的语言有何特点,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写出符合人物身份、年龄、性格的语言等。这样以课文为例指导学生的作文训练,有水到渠成之效。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利用学生读过的文章、熟悉的段落为例加以指导,才能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因此,习作训练要紧密联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容,以教材为本,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写出有别于教材内容,具有自己个性和风格的文章。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句话说明平时积累材料和写文章的关系。课本中的范文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资源,是积累材料的宝库,是认识生活的桥梁,是激发想象的触媒,是学习语言的捷径。我相信,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这座写作资源的富矿,坚持阅读与训练的结合,作文材料贫乏而肤浅这一困扰学生的老问题就能得到基本解决,因为课本就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源头。

参考文献

[1].陶伯英、梁怀建《“大眼睛”作文》,开明出版社。

[2].杨建军《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如何创新》,《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8期。

课内素材的运用公开课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以写作带动回归文本,以回归文本促进写作。

2、掌握从课文中提取素材的方法,学会使用素材。【教学重点】

1、古代名人事例的运用。

2、古诗文名作的巧用。【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使用文本的意识,提高学生作文驾驭文本素材的能力。【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论据段落的结构安排(汉堡包式结构:论点+解释+名言+事例+分析总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学们在平时的作文写作中,常为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而苦恼不已。其实生活中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要解决“写什么”,首要任务是积攒素材。

议论文写作素材的缺乏一直是困扰广大高中生的一个难题。很多同学平时花大力气死记硬背的一些素材,临到考试又都忘得差不多了,即使记起一些,也是零零碎碎,不够完整。其实,不必刻意去记很多的材料,我们可以就从学过的课文入手,充分发掘其中的写作素材,进行多角度思维,思考素材可以为哪些观点服务,或对不同的课文素材进行分论题进行整理,这样就使得课文成为我们写作的“源头活水”。所以我们很多同学可谓是:“捧着金碗去讨饭,躺在金山上哭穷”。

其实,“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不必舍近求远,课文素材,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课文素材是鲜活的例子,是可供二度创作的不竭源泉。对课文素材进行再次利用,既是对教材的深度挖掘,也是较好的素材积累方法。纵观许多高考满分作文、优秀作文,不难发现,那些文质兼美,意蕴深刻的文章,其素材有很多就源自于我们的课本。那么,我们该如何深挖课文素材,写出“高考作文阅卷细则”里要求的“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意境深远”的优秀作文来呢?

二、技法指导

1、从课文文学形象的角度挖掘和运用素材。

高中语文课文不仅涉及的内容丰富而广泛,而且人物众多而鲜活,只要我们认真挖掘并巧妙利用这些文学形象素材,便能很好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作文“材料丰富”。并且使用课文文学形象作为议论文的论据既能显示出作者对文本钻研得深刻,也让评阅者读起来觉得格外亲切而更容易赢得“印象分”。像高中课文中项羽、刘邦、窦娥、林黛玉、祥林嫂、别里科夫等在文学长廊 中熠熠生辉的文学形象,无不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如果能够充分挖掘这些文学形象的思想内涵、性格特征,恰当地作为议论文的论据,必然显示出作者游刃有余的写作能力和对材料信手拈来的深厚功底。

如河南高考满分作文《我心飞翔》便使用了项羽和刘邦这一文学形象作为素材: 纵观历史长河,又有多少的出人意料发生在情理之中呢?项羽、刘邦可谓一代枭雄,项羽正直守己、刘邦狡猾机智。鸿门宴上,项庄为项羽舞剑刺沛公,本可助项王成就一代伟业,然而,项王却因固守正直的洁名纵虎归山,以致日后项王兵败乌江。鸿门宴上刺沛公已在情理之中,岂料项王却甘愿保护自己日后的死对头,这倒是出人意料的。然而情理毕竟是人的主观理念,出人意料的事在历史上也非罕见。

这个作文片段就是以《鸿门宴》中的项羽和刘邦作为素材,充分论证了“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这一论点。文中的文学形象对每位学生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但作者得心应手地将它们准确运用到文中,使文章论点更加突出,论据更加充足,论述更加生动。

2、从课文语言角度挖掘和运用素材。

课文多为名家名作,有些课文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精致典雅,优美流畅,包含着深刻的哲理,甚至有些课文字字珠玑。引用课文中的语言作为素材,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语言素材,就是语文课本中某些思想和文采兼美的句子和段落。这些语言可以直接用在文中,成为写作的原始素材。

语言素材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直接从课文中进行截取,特别是每年高考大纲规定的必背篇目中的名言警句,适时适地使用,会让我们的识记发挥一石二鸟的功能。如某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稳中求胜》,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会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沉稳从难而来。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哉?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做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作者将《出塞》、《过秦论》、《阿房宫赋》、《报任安书》等古诗文和孟子、孔明等的“名句”信手拈来,随兴驱遣,显得从容不迫。

古诗文蕴藏着丰富的语言资源。现行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必修),就有很多的古诗文,不啻为一个语言富矿。坚持到底,不至于写作时语言干燥,怎一个愁字了得。

3、从课文思想观点角度挖掘和运用素材。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佳作,文质兼美,情文并茂,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些名家经典高屋建瓴,见解新颖,蕴含了作家许多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感悟,他们的思想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道理论据。在写作中灵活巧妙地运用课文中的观点思想,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也能使自己的作文立意更加深刻。

如求学重知。

“学不可以已”,求知重学的美德,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可选用的例子,如《劝学》,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学习要积累,持恒专一。“古之学者必有师”,求知就离不开向老师学习,如《师说》,无论身份贵贱,无论年龄大小,都是学习的对象。《师说》中提到求学要不耻下问,《游褒禅山记》中强调治学要“深思慎取”,《项脊轩志》中归有光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为学要勤奋。

又如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要顾全大局,把国家利益放在前面。可选用的例子,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面对廉颇的扬言,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装病不上朝,不和廉颇争列次,远远望到廉颇的车子,就赶紧掉头绕开。廉颇虽然居功自傲,但最后还是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也是源于有一颗爱国之心。《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因国家不能早早重用自己,心生嫌隙,但在国家危难之际,不计前嫌,以国家利益为重,最后凭着自己的智慧劝退秦师。相反的例子如《鸿门宴》,项伯因张良曾相救,看重人情关系,泄露了军中机密,导致了项羽在鸿门宴上的彻底失败。

表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

最典型的当数《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屈原的《涉江》里“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虽表现的是忠君思想,不也从另一方面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吗?《过秦论》、《六国论》和《伶官传序》里“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则比较突出地体现了要牢记历史教训。

表现乐观、豁达的。

比较典型的如苏东坡《赤壁赋》中所写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作者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生都有变和不变的一面,应丢开个人愁怀,保持豁达开朗的性格。表现批判继承、大胆借鉴的。

鲁迅的《拿来主义》中“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拿来主义主张,在当今正处于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表现青春激情与气概的。

如《沁园春•长沙》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体现的是青年人远大的理想和朝气蓬勃的斗志。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则是青年才俊春风得意、事业有成的写照。而《滕王阁序》中“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则表现的是一种处境虽不如意但仍能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豪迈气概。

4、从课文作者生平的角度挖掘和运用素材。

入选语文教材的作品,大多出自名家大师的手笔。这些名家大师们大多经历坎坷,他们的高尚德行堪称世之楷模,他们的智慧人生给予人们无尽的启迪。学生如果能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走近大师,了解大师,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精神的营养,并加以积累,无形中也就为自己构建了一个丰富的议论文写作的材料宝库。写作中就可以运用宝库中的材料,妙说文章中要论证的天下之理。

如2012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让未来记住今天》就用陶渊明为写作素材:

陶渊明也许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五斗米岂能让他移白首之心,在“复得返自然”后,陶渊明走出了他自己时代的足迹,也许是魏晋时代那特有的无拘无束超逸的时风,也许是他本身就想过“有趣”的生活,总之陶渊明让未来记住了他。

又如《任尔东西南北风》

恍惚间,我想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那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在仕途失意时,在与家人分隔两地只能对月怀远时,他仍不忘送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这是何等的旷达胸襟!我知道,接踵而来的磨难让东坡品尝到“寂寞沙洲冷”的酸楚,让他不禁洒下“点点离人泪”,而最终,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理想,游遍祖国山川,留下“大江东去”的豪迈,留下“樯橹灰飞烟灭”的气概,留下“会挽雕弓如满月”的壮志。他始终记得自己的使命,不管处于什么状况都不曾放弃。执著的东坡,你为华夏文化留下了多少令人惊羡的词章!

又想到“人比黄花瘦”的易安――我最敬佩的女词人。她坎坷的人生,向来让人欷�不已:她的晚年,战事不断、丈夫亡故、书画财产被扫荡一空,一下子就跌入到贫困的深渊。在那么多的挫折面前,易安没有逃避,或许她的词中还有“最难将息”的时候,有舴艋舟载不动的“许多愁”,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可是她活下来了,如此顽强地活了下来。偶尔地,她也做绰约多姿的江南女子,挥动蝉翼般的衣袖,捧一缕黄昏后的暗香。坚强的易安,她执著的思考和不畏艰辛的精神,为中国婉约派词人留下了多少永恒的印记!

以情动人,讴歌达观人生。文章由风雨飘摇的小树联想到苏轼和李清照,通过对他们人生道路 的追寻,阐述了“千磨万击还坚韧”的人生态度。作者对古人的“惊羡”和“敬仰”,跃然纸上,很好地体现了“凡文皆情语”的特点。诗文点缀,文采充溢其间。作者在行文中多处直接引用苏轼、李清照的诗文语句,突出了他们面对坎坷命运的不屈的抗争。古典诗词的运用信手拈来,准确而又恰当。

上述两则高考满分作文片段就是运用课文作者生平事迹为写作素材,合理阐发观点的成功典范。由此看来,成功的作文只会偏爱有准备头脑的人。这要求高中生在学习课文时,要博闻强识,善于积累挖掘文章作者的相关素材,并积极运用到议论文写作中。这样才会突破“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藩篱,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来。

三、总结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其实教材就是学生精神营养的来源,是语言学习的范本,因此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好文本多角度挖掘写作素材。只有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挖掘文本资源,开辟练笔天地,读写结合,学生的习作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高。对于写作中苦于没有素材可用的学生来说,不妨将课本的阅读材料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巧用、化用课本材料充实自己的作文构思,写作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大量的素材其实就在课本里,关键在于我们去归纳、整理,找到契合点,将课文中的素材与作文的话题结合起来。最容易被记起的是课文,最容易忘记的也是课文。学生记起的大多是课文的表层现象,对深层的东西却不很重视,如课文内容蕴含的哲理以及与此相关的道理,作者及其经历以及与此相似的特定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等都值得我们去归纳、去整理,甚至去思索、去研究,而这些归纳、整理、思索、研究,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也为作文的备考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而翔实的素材。课文为以后的高考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课本是一个素材库,不仅数量多,而且题材的涉及面广,只要我们善于归纳、整理、思考,就能在课本这个素材库中找到有价值的东西。

四、练习

高中教材作文素材整理 篇4

高中教材部分篇章的作文素材积累及运用

幻灯片2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写作素材: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

当年万户侯。曾记 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角度点拨】①人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兼怀天下的志向;②青春需要激情;③迈好人生的步伐;

幻灯片3

 荀子《劝学》

(1)写作素材: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角度点拨】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成为现实

(2)写作素材: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角度点拨】①持之以恒;②优势与劣势

幻灯片4

 庄子《逍遥游》(节选)

(1)写作素材:

A.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大舟无力:因为

积水不深;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蜩鸠嘲鹏:不知自己“所待”;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

B.能够“效、比、合、征”的四种人,有才智修养,当都被世俗所累;宋荣子置

世人的赞誉与诽谤于度外,但他的修养“犹有未树”;列子御风而行,逍遥自在,但“犹有所待者”。

【角度点拨】世间万物皆有所待,没有做到真正的自由

(2)写作素材:

A.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B.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角度点拨】①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是获取自由的要诀;②无己、无功、无名,才

能绝对自由

幻灯片5

 韩愈《师说》

(1)写作素材: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写作素材: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角度点拨】①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②学识的高下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的大小;③青出

于蓝而胜于蓝;④我们要敢于超越前人

幻灯片6

 苏轼《赤壁赋》

(1)写作素材:方其(曹孟德)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角度点拨】“短暂与永恒”的思索

(2)写作素材: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

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 【角度点拨】①“选择”决定于生活的态度;②人要善于寻求精神的寄托;③自然是人

类最可靠的朋友

幻灯片7

 苏洵《六国论》

 写作素材: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

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 【角度点拨】①善始还要善终;②打击人才便是自毁长城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写作素材: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

灭。

 【角度点拨】①自古英雄出少年;②什么才是真正的潇洒;③无法磨灭的功业往往永恒

幻灯片8

 杜牧《阿房宫赋》

 写作素材: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角度点拨】①不爱惜民力,就是自掘坟墓;②水(民)能载舟,亦能覆舟

幻灯片9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写作素材: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B.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角度点拨】①获取辉煌的业绩才能青史留名;②英雄是时代的脊梁

(2)写作素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 A.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封山而还。

 B.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

绩,却落得向北回望,仓皇败还。

 【角度点拨】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②立业当量力而行

(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角度点拨】①老当益壮,最美夕阳红;②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幻灯片10

 《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

(1)写作素材:郑国被秦、晋联军攻打,形势十分危急,烛之武受命出使秦国。面对

强悍的秦王,他凭借自己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外交思想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说服秦王退兵。

 【角度点拨】①高超的语言艺术常可胜百万雄师;②武力不是最强悍的标志;③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

(2)习作素材:“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吾不能早用子,今急

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 【角度点拨】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不计前嫌,忠勇可嘉;知错能改不文过饰非;上下

一心,可成就伟业。

(3)写作素材:烛之武分析“亡郑弊端”,强调“利益”二字。

 【角度点拨】国之政治,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慎用)

幻灯片11

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1)写作素材:

A.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面对秦昭王毫无惧色,进退有仪,不卑不亢,取得了外

交的胜利。

B.渑池之会,秦王以鼓瑟为名羞辱赵王,蔺相如以死相逼,跪请秦王击缶,秦王

无奈击缶。

【角度点拨】①无畏者无惧;②把握机遇才能成就未来;③生活需要智慧(2)写作素材:蔺相如接连升级,官位超越了大将廉颇,廉颇恼羞成怒,扬言欲羞辱

蔺相如。蔺相如顾念国家利益,抛弃私人恩怨,处处避让廉颇。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

【角度点拨】①(宽容)宰相肚里能撑船;②国家利益至上;③小不忍则乱大谋;

④凡事以大局为重;⑤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幻灯片12

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1)写作素材:项羽兴兵四十万,驻扎于新丰鸿门,威逼刘邦十万军众。刘邦隐

忍以行,往项羽驻地赴宴,凭借张良的智谋和自己的勇敢,得以脱险。

【角度点拨】①“忍”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②不善于抓住机遇,成功往往

失之交臂

(2)写作素材:范增力主消灭刘邦,项伯为报私恩,连夜前往刘邦军营通告张良。鸿

门宴中,项羽不理睬范增杀死刘邦的暗示。项庄舞剑意在刘邦,项伯舞剑保护刘邦。最终,刘邦成功逃脱,项羽错失良机。【角度点拨】①人心齐,泰山移;②祸起萧墙;③机遇不等人

幻灯片13

 王羲之《兰亭集序》

(1)写作素材: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

幻灯片14

 屈原《离骚》、《湘夫人》

2018中考 最新作文素材整理 篇5

外卖小哥的诗篇,你读懂了吗?

4月4日的这一夜,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的故事,刷爆了朋友圈。他以叹为观止的表现,夺得了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而在成名后的第二天,他依旧在送外卖。

也许,是与诗词文化“不太搭调”的工作经历,引发了人们较为强烈的关注。而事实上,外卖与诗词也的确不需要“太搭调”。取得如此成绩,凭借的是在他生活中,那一片不被风雨所干扰的诗心。

提到外卖小哥,在大多数人眼中,他们往往来去匆匆、勤勤勉勉、生活艰辛。很难想象,他们会有时间停下来,静静地欣赏诗词。可正如诗赋所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确,世间喧嚣与我何干?享受诗词需要的是悠然心境,而不是车水马龙。

对手彭敏评价雷海为时说到:“海为就是《天龙八部》里那种扫地僧,他根本就不管江湖中的事,但是他一旦出手就会震惊整个江湖。”这份评价看似肯定,可转念一想,却不一定中肯。

实际上,诗词不成江湖,江湖存于人心。正因为雷海为将诗海藏于心中,在面对人海时,才波澜不惊。而金庸笔下的扫地僧,可曾为震动江湖,而有半丝心动?不心动方能证道,真正的爱好本就与名利无关。

作为外卖小哥,雷海为每天接触的人必然不少。试问,在他所服务的顾客,所交流的同事,所来往的朋友中,有多少人能注意到痴迷于诗词的初心?如果能注意到,他们又以何种心态面对的自己生活?

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颗“诗心”。或许人生的诗篇并不“押韵”,可因为追逐诗意的梦想,再多的纷扰也不会打乱平仄间的节奏。在朋友圈为雷海为点赞之时,我们都应该学会传达雷海为对生活的信念,那一份看似“励志”,却十分质朴的信念。

据悉,雷海为成名的这两天,各路采访和问候,让他饱受困扰,甚至连基本外卖工作都变得忧心起来。其实,对一个早已得胜的人来说,现今的簇拥,未免有些浮躁。而我们应该做的,也不是追捧,而是为他的生活留下一片空地,勿让名利之困,打扰他的一片诗心。

不妨退一步看,假设雷海为没有取得冠军,假设他不是外卖小哥,假设他的诗词造诣并不算登峰造极,他面对生活的淡然,也尤为令人折服。也许,他的对手不是败在对诗词的了解,而是败在那份欣赏诗词应有的恬静。在这个日趋浮躁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其中有不少人,正逐渐失去最初的那份梦想。不是现实改变了我们,而是我们屈从于现实。而这个社会需要的,也不是“好袖玉堂挥翰手,不争胜负是知几”胜负观,而是“坐朝繁听览,寻胜在清幽”的人生观。也许,这才是雷海为给这个社会最大的启示。

“宇宙之王”——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为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享有“宇宙之王”的美誉。是英国皇家艺术学会荣誉会员,梵蒂冈教皇科学院终生会员。2009年,被奥巴马总统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对于普通人的最高奖励。其科普名著《时间简史》,引起了世界的轰动。

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有人称他为“宇宙之王”,可我宁愿称他为“宇宙模型”:他像宇宙一样沉默静谧,又像宇宙一样丰厚深邃,更重要的是,他心灵翱翔于宇宙可身体却桎梏于轮椅,他用全身唯一能动的一根手指掀起了宇宙一角,让人们不再浑沌。

他被禁锢在轮椅上达40年之久,他不能写,不能说,只能坐在轮椅上思想,属于他的世界很小很小;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思想在光袤的时空遨游,解开了宇宙之谜,属于他的世界又很大很大。他的《时间简史》,销量堪比《圣经》和莎士比亚,让我们在威严的科学面前发出了会心的微笑。曲高和不寡,身残志犹坚!霍金,向宇宙展示了人类的力量!

宇宙渺瀚无际,它能囊括一切,甚至是人类的想像;宇宙沉默无言,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一无所知,恰恰相反,它是一本对大多数人来讲永远也读不尽永远也读不懂的书。人们天天置身其间,可往往却浑然无知。

霍金是地球人,却属于宇宙,因为他向人类揭示宇宙的起源和奥秘。平淡无奇的童年没有让他的光彩失色,蜷曲在轮椅中的形象无损他的“王者”之风。他是生命的斗士,更是一个永远也没无法填满的黑洞。他如苇草一样柔弱,但却是有思想的苇草。他被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另一个爱因斯坦”“不折不扣的生活强者”“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

“最美城管”杨维勋(关键词:人情味、真诚)一说到城管,就想到暴力蛮横,似乎不动用暴力就不能执法。正团职干部杨维勋转业到武汉市洪山区城管执法一线,十年如一日,骑一辆旧自行车沿街巡查,执法中从不大声叫嚷,从不强行掀摊,没有暴力争执,只有劝导、教育和沟通,柔性化与人情味赢得摊贩们理解和支持,清理占道经营很顺利、很和谐。他被网友称为“最美城管”,那辆旧自行车誉为“最牛城管执法车”。全国基层干部的榜样、全国优秀党员吴天祥称赞他是用心用情用诚执法;武汉市城管局授予他“城管执法模范”。

《经典咏流传》: “歌”与“诗”的时代交响

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央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掀起了一股新的“文化年俗”热。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在一夜之间被亿万中国人记住并传播,很多人甚至将其当成自己的新年箴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支教老师梁俊和一群山区孩子用本真质朴的吟唱,将山区孩子的命运体验和小诗的情感意境紧紧交织在一起,道出了两者共同的精神之源。苔花平凡的坚持与芬芳、向上的斗志与梦想,和孩子们艰难的处境与纯真的梦想相互映照,横生出一种让人热泪盈眶的力量感。而四国艺术家演绎的中英文版《登鹳雀楼》更是让网友直呼“大开眼界”,97岁大翻译家许渊冲作为英文版《登鹳雀楼》的翻译者也被歌声感动,他说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才能让世界文化更灿烂。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创作出无数灿烂辉煌的诗篇,唐诗宋词更是古典文学的巅峰,它们已经成了中华文化的象征,融入了我们的血液。古典诗词大都有韵律节奏,既能吟诵,还可弹唱,很多经典诗词,在古代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经典咏流传》将传统诗词与流行元素结合,开辟了诗歌传承的蹊径,唤起了人们对古典诗词的不朽记忆,让观众沉浸在诗歌的无穷意蕴里,不由自主地为中华文化的精粹喝彩。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经典咏流传》,创意性文化节目的迅速走红让我们明白,传承与传播传统文化不能只靠老路子,而要不断与时俱进,用新的形式演绎传统文化,才能助其赢得时代的认同与传扬。

《国家宝藏》: 古今对话新方式让文化自信亮起来

2017年12月,央视大型文博探索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一开播就获得无数好评,完结时在豆瓣上的评分为9.2分。为什么并不罕见的文博类节目,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宝藏》用了全新的方式,来讲述那些历久弥新的“老故事”。不同于以往的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邀请了王凯、雷佳音等27位当红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的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而九大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让节目更具话题性和专业性。

在第一期节目中,王凯饰演乾隆一角,演绎了清代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各种釉彩大瓶背后的故事。在剧中,王羲之、黄公望以及雍正皇帝来到乾隆皇帝的梦中,他们用不同方式“吐槽”了乾隆皇帝的“农家乐”审美,但是,乾隆皇帝的一句“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完美地回应了世人对该瓷瓶的质疑。正是这种鲜活、接地气的呈现方式,拉近了文物与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得观众更乐于去了解文物本身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

《国家宝藏》在呈现与表达方式上的成功,对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传播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传统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拥有辉煌的历史,但过去的发展模式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想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立足,在公众中间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唯有创新这一种方式可取。

听上去,创新与传统似乎是一对反义词,但文化遗产的传承离不开创新,“老故事”的讲述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散发出更多活力。

当《王者荣耀》遇到传统文化:不能在游戏中学历史

多人在线实时竞技对战手游《王者荣耀》是2017年当之无愧的爆款游戏,然而,其对于知名人物的设定也使其一度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刺客荆轲是女的、诗仙李白变成刺客、名医扁鹊是用毒高手、诸葛亮变成法师……且人物形象也屡遭诟病,如谋士张良成为手拿小黄书的波斯王子,皇帝嬴政成为一头白发的小混混,而战神白起也成了怪物,人物名字与形象“穿越时空”,人物性格也与其历史形象存在偏差,这样的设定着实颠覆了人们对于历史的记忆。

数据显示,这款手机游戏玩家过亿,连小学生也在玩。曾有一个沉溺于《王者荣耀》的孩子在作文中写道:“我的天啊,我一直以为四大刺客分别是李白、韩信、兰陵王、荆轲……在老师讲荆轲之前,我一直以为荆轲是女的。”不少人因此认为《王者荣耀》的人物设定可能会影响学生们的历史观,几大主流媒体也纷纷发文批评《王者荣耀》歪曲历史。

将历史事实演绎成小说、影视作品、手机游戏,固然可以让很多人对历史产生兴趣,进而更好地接触历史、学习历史,但游戏的开发者也应知道,艺术演绎及形象设计应遵守一定的规则和底线,不能罔顾历史而过度创新,否则就可能改变历史的真面貌,篡改已经得出来的历史结论。这显然不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甚至可能割断民族文化血脉,让文化发展迷失方向和目标。手机游戏不仅能娱乐,它还带有文化传播、价值传导等功能。特别是取材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游戏,更不能肆意歪曲乃至颠覆历史,误导受众。

少林无遮大会:用真功夫证明自己

铁砂掌不是把手插进砂里练习出来的,而是以切、拍、砸、打、点、杵等方法击打沙袋练出来的!

2017年7月29日,河南嵩山少林寺首届无遮大会开幕,历时7天。“无遮”取没有遮拦之意,即参与者不分贵贱、僧俗,一律平等对待。本次大会除了宗教活动,还有一些比赛活动。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少林“七十二艺选拔赛”,该赛事被称为“武林大会”。随着赛事的进行,这场无遮大会,也让一些“传说”中的少林功夫“无遮”起来。

窥一斑而见全豹,铁砂掌的真面目让我们明白:误解和隔阂,或许是武术发展与传播的最大障碍。很多人对铁砂掌的全部了解,几乎都来源于武侠小说或者影视剧。但铁砂掌项目胜出者张龙祥称,把手插进砂里,练不出铁砂掌,只会练得手上都是倒刺,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一基本常识,比如他有一次去电视台参加节目,节目组给他准备了一锅用木炭加热的铁砂,令他哭笑不得。传统武术和大众的隔阂之大、误解之深,可见一斑。

提起中国传统武术,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聊上那么几句,说出几个术语或者典故,但能准确地阐释、表达传统武术者却很少。面对镜头,面对万千观众,习艺者真实地展现自己,还传统武术以原貌,让公众零距离切实感受,没有比这更好的“澄清”和“传播”了。

让公众对武术的认知,从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走出来,让公众在现场观摩武术,恰是对武术的祛魅归真。

闯红灯被逮发朋友圈集20个赞可放行,怎么看?

机动车闯红灯,扣6分罚200元。那么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将如何处罚呢?26日,在广州一地铁站,有市民因为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被交警处罚静坐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被处罚者如果赶时间,可以选择发朋友圈,说明自己因违反交规被处罚,只要集齐20个“赞”就可放行。(3月29日 澎湃新闻网)

正方:赞成。通过发朋友圈“自曝家丑”,能起到督促自己、影响他人的效果,让大家以后都不闯红灯,比单纯处罚一个人效果更好。

Pengyu2018:行人闯红灯肯定是不对的,犯错误就要有所惩罚,如此才会让犯错误的人引起注意和重视。通过发朋友圈“自曝违规事实”,是一种认错的方式,也是接受大家的监督与督促,进而达到影响他人、教育他人的效果,这确实比单纯处罚一个人效果更好。楚彧:行人不守交规,往往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大祸患。对违规者罚看交通宣传片也好、发微信坦言交通违规行为集赞也罢,都不失为管用的宣传教育方式。尤其发微信集赞的选择项,让违规者自己撕下脸面“曝光”,自然可以“有所畏惧”、记忆深刻,同时更可将“遵章守纪”的规则意识推而广之。这样的交通安全教育“创新”值得点赞。

海棠花儿:虽然不是很好的方法,但比行人闯红灯单纯罚款放行好很多,期待更好的方法。

王排:与时俱进,让大家通过朋友圈了解行人闯红灯也要受处罚。反方:反对。行人闯红灯了应该根据交规处理,发朋友圈集赞就放行,太儿戏。

李兆清:既然违反了交规,就要按照交规处理,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不姑息迁就。集20个赞就放行,有的人朋友多,集赞对他们来说非常简单。靠集赞蒙混过关,试图达到教育更多人的目的,显然不妥当。

古迪:首先,新交规有明确行人闯红灯的处罚金额及造成事故的权责认定,执法部门应当遵照执行;其次,此类处罚方式带有戏谑意味,给人一种不正规、不严肃的感觉,让处罚效力大打折扣;再次,此类处罚对于被处罚者的警示意义不大,如此大费周章与取得效果不成正比;最后,此类处罚有涉嫌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值得商榷。

许兵:对执法部门而言“ 法无授权不可为”,“行人闯红灯被逮发朋友圈集20个赞可放行”,这种处罚措施于法有据不?如果没有依据,那么就是执法部门的“任性”。尽管采取这一措施,可能对交通安全教育的宣传起更大作用。但规定就是规定,来不得“创新”。

人生要用“不负”来书写

“钟扬同志是新时代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精神将会一直激励着我们。”近日,各地掀起了学习钟扬热潮。

他的语录摘编中,有一句话触动了我的灵感:“人生没有绝对,不必等到临终才来回首自己的人生,只要把每个年龄段该干的事都干了,就能不负你的人生。” 的确,人生,贵在不负时光,不负自己。钟扬“雪域十六载援藏报国胸怀西部常在路上,风华五三秋崇德育人桃李天下播种未来”,他就像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他人生的每一步,都在用“不负”书写。

苦心十六载,只为“造福苍生”。心中有党、忠诚人民,才会坚守信念;心系天下、科研报国,才会一路追梦,一路前行。钟扬作为一名院长、一位教 授,他完全可以在“东方之珠”下搞科研,但他偏偏选择去青藏高原找种子。从攀上海拔6000多米的雪原采集种子,到10多年坚守开垦西藏的高原生态学科,从学术援藏如何常态长效,到怎样在孩子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这就是扎根大地的初心力量。他的良苦用心,的确印证了“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一定可以浇灌出心中的‘藏波罗花’”。

有心三十年,只为“栋梁之材”。“教师是我最在意的身份。”钟扬不仅注重“日事日清”,更是把每个年龄段该干的事都干得漂漂亮亮。在他心中,每个学生都是宝贵的种子,必须全心浇灌,精心呵护,让他们开出希望之花。“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钟扬不仅坚守师道、授业解惑,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他最大的亮点,就是重点扶持一批日后会扎根西藏的当地的教师和学生,这既是他援藏的方式,更是他的报国之志。

虔心一辈子,只为“不负人生”。“一个基因可以为一个国家带来希望,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钟扬虽然走了,但那颗名叫‘钟扬’的种子必将生根发芽,滋养大地。保尔·柯察金曾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钟扬虔心一辈子,一辈子都在赶时间,一辈子都在做贡献。因为,他不想等到临终才来回首自己的人生,因为他要把自己每个年龄段该干的事干完、干好。

“不是杰出者才善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 这是一位鸿业远图的“拓荒者”、作育英才的“耕育者”、为国奋斗的“搏击者”的人生追求。斯人已逝,经典犹存。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确实该参透这一哲理。

自主创新让故宫“格格娃娃”更俏

近日,故宫文创店推出的一款清代造型的“俏格格娃娃”,被热心朋友指出与国外某品牌娃娃身体部分相似,可能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故宫随后采取了一方面晒出“俏格格娃娃”享有知识产权和实用型专利证书,一方面宣布即刻停售并对已售娃娃给予召回的措施。

据报道,对娃娃造型提出侵权质疑的是普通网友,这体现了普通大众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正在不断提升。而故宫文创店的正面、快速反应,则体现了对品牌知识产权的尊重、对自身产品的完美追求,以及整个故宫文创产业对自主创新的追求。

据了解,引起质疑的“俏格格娃娃”的身体部位,是“合作工厂提供的其享有知识产权的结构通用身体模型,权利人授权使用该模型”,但头部和服饰是由故宫淘宝设计师原创。因此,此娃娃是否真的侵权尚且无法定论。在这样的情况下,故宫文创店火速作出下架回应的举动就更加值得赞赏——不打擦边球,不因 经济效益主动召回已卖娃娃并对身体部位重新创作,这不仅是对其他品牌知识产权的尊重,也彰显了故宫文创产业追求自主创新的自信和决心。

截至2017年,故宫博物院已研发了万余种文化创意产品。从“断货”的胶带到“萌萌哒”的冰箱贴,从复刻版名画到传统工艺饰品等,经过故宫的创新打造,皇帝的朱批、皇后的饰品、名家的画作……都以笔记本、书签、文化衫等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并颇受好评,这使我国发展文创产业备受鼓舞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受限于人才、能力和资本等因素的原创产品的研发问题。此次故宫娃娃引发的争议,也侧面凸显了这一问题。

坚持自主创新,需要企业坚定不移地坚持创新理念、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也需要国家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扶持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才是包括故宫文创产品在内的所有产品做大做强、抢占市场的底气所在。

将自主创新、文化自信融于每一件原创产品中,是一种自信,一种匠心精神。坚持自主创新,被召回的“故宫娃娃”一定会以“原汁原味”“土生土长”的更完美身段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小学生最美鞠躬是堂生动的感恩教育课

3月26日晚,一名司机路上遇见一骑单车回家的学生。因一路上十分黑暗,司机担心孩子回家途中害怕,或有危险,于是开车跟着他,为其照亮前方的路。视频中,只见孩子中途特意下车,转身向司机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感谢。(3月29日《北京晨报》)

一边是夜晚没有路灯道路黑暗,孩子放学骑车回家路上可能会有危险,另一边是好心司机基于孩子安全考虑,开车灯为孩子一路护航,孩子出于感恩,向帮助自己的好心司机鞠躬致谢,事情虽小,却让人感到心里暖暖的。孩子的感恩举动一经媒体报道,便引众多网友转载,点赞量近600万,感恩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于感恩,作家周国平曾这样阐述,“当你得到了别人的善意对待和帮助,心中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就叫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才能在社会中更好地立足。报道中的这位孩子是懂得感恩的,在得到别人的帮助之后,不是无动于衷,而是用“鞠躬”回报司机的善意,这是难能可贵的,当然也并非每个孩子都能做到的。从这一层面讲,小学生“最美鞠躬”何尝不是一堂生动的感恩教育课呢? 反观现实生活中,孩子不懂得感恩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前不久笔者看到一篇新闻,浙江省瑞安市实验二小对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发现懂得感恩他人的只占了18.4%,“你不对我好对谁好”“我为什么要感谢你?”等观念在学生中普遍存 在。很多孩子认为父母、亲人或他人对自己好是应该的,天经地义的,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考虑自己,向他人索取,却不懂得感恩和回报。当然,这也与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感恩教育缺位有很大关系。孩子感恩意识缺失,对其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正如一些网友所言“不懂感恩的孩子,长大后比白眼狼还可怕”,生活中子女遗弃父母、打骂父母的现象我们见得还少吗?

我们在被孩子鞠躬致谢举动打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点赞唤醒对下一代的感恩教育,帮助引导孩子树立感恩意识,时刻懂得感。对于家长来说,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多鼓励孩子有礼貌地与人交往,对别人的友好帮助,引导孩子及时表示感谢;家长也要从自身做起,关爱孝敬父母,为孩子树好榜样,因为身教的力量远远大于言传。对于学校来说,不妨给孩子布置一些感恩类的作业,比如帮父母做家务、给爷爷奶奶捶捶背等,让孩子在完成作业中强化感恩意识;也可以借助节日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清明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都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好契机,马上就到清明节了,学校不妨组织学生到陵园祭奠先烈,让同学们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感恩报国。

暗物质洗发水!这样的“高科技”你也信?

暗物质洗发水可以洗出浓密秀发,石墨烯内衣内裤能助你“永葆青春”,纳米按摩椅能让你“想瘦哪里瘦哪里”……别激动,如此“高科技”的产品,并非来自高精尖的科研团队,而是出自一些想象力极为丰富的商家——他们争相给产品贴上“高科技”的标签,以创新创造之名,大行忽悠之实。

这类忽悠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就是相当具有“技术含量”。它们一般会紧盯最前沿、最尖端的科技,却不求甚解,更不会醉心搞研发,而是在开“脑洞”上竭尽所能,将其跟养生保健功能强行嫁接,反正用一个“科技+养生”的万能公式,一款神乎其神的产品就做好了。比如“活跃”在保健领域的暗物质,可以被加工成洗发水,帮人“暗中”长头发、治脱发;可以化身维生素功能饮料,因为具备“来自宇宙的能量”,所以能提神;比如被商家热捧的“量子”,相关产品中既有“功能强大”的量子水、量子袜,又有“包治百病”的量子医疗仪器,甚至还有“量子返老还青舱”——简直天雷滚滚!打科技牌、秀核心技术,这本是商家宣传营销的常见手段。但其前提要真实、合法,技术确有其事。但“伪科技”产品呢?说白了就是纯属虚构,它们抱住高科技的大腿,费尽心思吸引眼球,绞尽脑汁制造卖点,把科技概念变成了“摇钱树”,把胡编滥造当成捞钱的捷径。从营销的角度看,这些比拼想象力的宣传,明显违反我国《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的 规定,涉嫌虚假宣传;至于与高新技术相隔十万八千里的产品,更是从生产到销售都充满了违法违规操作,损害消费者权益,还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怎么办?创新监管方式至关重要。“伪科技”产品假得很明显,要识破它们根本不需要“火眼金睛”,只需提高监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针对其数量大、位置分散等特点,专门开辟更畅通的投诉举报平台,以奖励、回馈等激励机制让更多人参与到打假的行列中,让虚假广告陷入群众监督的“汪洋大海”;比如针对“伪科技”产品充斥网络等问题,不妨强化智能识别等技术手段,更快速、更精准地发现虚假互联网广告,进而激浊扬清,让不安分的商家付出更大的代价。

此外从需求端来看,科普也必不可少。暗物质被称作“世纪之谜”,科学家求索百年未果,相关产品怎么会提前“造福”人类?石墨烯贵为“新材料之王”,各国都在加紧技术攻关,“石墨烯内裤”是怎么来的?这些产品稀奇古怪,分明是出来搞笑的,根本经不住推敲,却能把一些人骗得团团转。这其中,既与契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有关,也有消费者对高科技“蒙查查”的因素。由此可见,让科普以更鲜活的方式、更丰富的渠道距离普通人更近,还需要做更多工作。

“北大最帅双胞胎”背后的社会生态

日前,北大同学抗拒“北大最帅双胞胎”的文章被热转。文章称,相比双胞胎微博下众多初高中“迷妹”的崇拜和追捧,一些北大同学的态度可不太友好,认为仅仅依靠相貌和学校名声走红,对不起北大的身份。当然,抗拒态度里写满的,不只有谴责,更有对自身价值的迷茫,以及对社会资源分配标准的失望。(3月27日《中国青年报》)

北大同学的白眼,不仅出于观念冲突,更多出于一种不公平感。同学们都在循规蹈矩地努力,在看书做题,他们的成功之路遥遥。“北大最帅双胞胎”苑氏兄弟,却轻而易举地走了捷径,靠外貌和消费北大营销自己,用卖腐炒CP博眼球,出鸡汤书、开化妆品公司,混得风生水起,名利双收。

曾几何时,网红一度成为恶俗炒作、博人眼球的代名词。然而,网红文化来势汹汹,以其特有的娱乐意义与意识形态意义,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网红文化是在网络传播时代与眼球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对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势如破竹地侵蚀,令人瞠目结舌。

网红炒作、一招变现的快餐风气也侵蚀了校园,在安静的书桌上掀起狂风巨浪。在仍残存着理想和自由追求的北大,在对大学精神仍保持着信仰基因的北大,网红速成的“投机取巧式成功”,受到了北大式的抗拒。然而,抗拒中满满的 迷茫和对“奋斗价值稀释”的忧虑,暴露了底气和信心的不足,注定来自高端学府的抗拒,也只是微弱而无力的挣扎。

存在即是合理,当“投机取巧”的网红式成功VS“循规蹈矩”的苦干式平庸,前者胜出,是因为其背后有着深厚的猎奇猎艳的人性土壤、追名逐利的社会生态和趋利避害的市场规律。人们在理智上追求完美,却在私欲上用脚投票,古今中外,概莫如此。然而,正是人性的弱点,和人们对理想的顽强追求,创造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并推动着社会不断前进。

网红文化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北大最帅双胞胎”的后续发力,最终还是要靠实力来支撑。“最帅双胞胎”引发的北大学生对价值观的思考,也是一种对社会生态的考量。一贯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学术精神的北大,必然还将是奋斗价值的担当。

男子摇落“樱花雨”,仅靠谴责哪管用

24日晚,一名男子在武汉大学,跨过护栏,到樱花树下疯狂摇动枝干,樱花纷纷掉落,下起了“樱花雨”。男子边摇边笑,随行者起哄叫好,惹怒武大学生。有学生上前制止反被怒怼。武汉大学学生发帖:这样的游客我们不欢迎!(3月25日《中国青年报》)

又是一年一度樱花节,根据“惯例”,总少不了樱花节变“樱花劫”的新闻。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个景区太出名,聚集的游客太多,当然就会夹杂没素质的个别人,做出一些不文明的事来。可是,“男子武大校园摇树下樱花雨,还怼学生没素质”这出新闹剧,还是刷新了人们对“没素质”的认识,引起武大学生及广大网友的强烈谴责。

这位男子不愧为“不带素质旅游”的典型代表。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居然通过摇树的方式“人工制造”出“樱花雨”来,这种伪浪漫实为自私无赖。更为奇葩的是,他丝毫不觉得自己的做法不妥,居然边摇边笑,还理直气壮地怒怼前来制止他们的学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遇上这样蛮不讲理的不速之客,武大学生非常生气,但也不能“动武”,只好发帖谴责,痛斥道:“这样的游客我们不欢迎!”可是,除了道德谴责,控诉该游客“没素质”,就真的拿他没办法了吗?

3月18日,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樱花开放对武汉大学有很好的宣传作用,我个人觉得是件好事。”不过,为了维持校园秩序,学校做了大量相关工作,每年大概要赔600万左右。窦校长说,“因为武汉大学樱花在全国闻名的,大家愿意到大学里面来,大学有责任接纳他们,这对弘扬大学的精神也是有好处的,这点经费和人力投入我们是乐意承担的,没有太大的问题。” 窦校长的这番话体现了武大开放包容的精神,无疑是值得点赞的。我相信,此次“男子狂摇樱花树”事件,虽然让不少武大学生痛心,但也不大可能动摇武大继续开放的决心,武大的校门仍将为游客敞开。

不过,我以为,开放不代表放任,加强管理才能维护校园秩序,避免“樱花劫”一再发生。事实上,武大已经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比如,从2017年开始,对游客做了人数限制,需要先预约才能进校园。但这些显然还不够,因为连针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惩罚措施都没有。武大应该及早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明确摇树等不文明行为的惩罚办法,包括罚款以及拉进武大游客黑名单。最好是与有关旅游部门协调,把在武大赏樱花时做出不文明行为且知错不改的游客,拉进全国旅游景区的黑名单。

上一篇:和领导一起喝酒的礼仪下一篇:岗位环境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