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教学案

2024-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渔父教学案(推荐7篇)

渔父教学案 篇1

阳谷二中 武良凯

【教材分析及处理】

《渔父》是高中必修五 “直面人生” 专题中的一篇优美散文,对于屈原,我们的学生都不陌生,因此学习起来,肯定会有一种亲切感,可是对于他为什么要选择怀石沉江,还是有很多同学难以理解的。因此,这也正是需要教师相机引导时候。本文采用的是寓言式问答体,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教学中应注重利用教材的对立统一,构成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探讨欲望,在问题的驱动下深入理解“直面人生”的含义。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关于文言文的教学,文言知识的积累应该是首先要解决的,此外,认识与渔夫的对话而表现出来的屈原的人格是探讨本板块核心内涵“生存与毁灭”的矛盾的前提和基础,因而将学生能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学生能够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定为本文的教学重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体现的是抽象的人生哲学,文本是如何体现的,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而将它定为教学难点。

【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较浅显易懂,学生自己借助课文注释和手中工具书基本上能够理解课文大意,因此,除了积累重点文言现象之外,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在问题探讨上。本文为问题探讨专题“直面人生”中的一篇,设计通过重点探讨“生存与毁灭”的矛盾,着眼于培养探讨意识。通过对人生的思考,磨砺坚强的意志。同时利用本板块材料内容的对立统一,构成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探讨愿望,在问题驱动下进入专题学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还注重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互相讨论,让学生全面动起来,让学生动情读,动口议,动耳听,动脑思,动手写。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因此,对于本文来说诵读是教学本文不可缺少的环节。诵读品味精彩语段,用以读带解、读解结合的方法教学,体会文本寓言式的对话的写法及其表

一、导语

面对人生的苦难和不幸,面对人生的生死抉择,有的人忍辱负重,隐忍苟活;有的人直面人生,选择死亡。那么,为什么这些人的生存选择竟是如此迥异?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屈原的《渔父》,去探求这两类人对人生的认识,去瞻仰一代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现象。

2、有情感地背诵课文。

3、学习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理性认识两类人的不同人生价值。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读完后完成下列字的注音。

渔父(fǔ)

淈(gǔ)

餔(bū)

歠(chuî)

(lí)

汶(mén)

枻(yì)

濯(zhuï)

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活用字,并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⑴古今词:颜色(脸色)

形容(形体容貌)、至于(到)、可以(可以用来)

⑵词类活用:鼓枻而去

(鼓,名词用作动词,敲打)

⑶特殊句式: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置)

屈原既放

(被动句)

游于江潭

(状语后置)

是以见放

(被动句)

行吟泽畔

(省略句、状语后置)

圣人不凝滞于物

(被动句)自令放为

(被动句)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并注意情感的抒发和句读停顿,听完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把握文意。出示朗读读要求:

①读正字音,分清句读; ②情随声出,声情并茂; ③语音强弱、长短以传其情; ④语调激昂、委婉以达其意

出示具体指导内容:

【课件投影】(1)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要读出渔父偶遇屈原是看到他形容憔悴而流露出的惊奇和关切。(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这句要读出昂扬之气,傲然之气,一种执无怨悔的决绝,同时还要流露出一种隐隐的豪迈之感。(3)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这句语调抑扬顿挫,几处反问语气要语调宜高,表现出一种激愤之情。

四、精读课文,探究文本。

1、默读课文一、三自然段,思考:本文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表现了屈原怎样的人格?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来回答。(要求:读完后,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间讨论,形成自己观点后,自由站起回答。)参考答案: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活画出了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

(2)屈原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可以说他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的特立独行者。

(3)“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还刻画了一个矢志不渝地坚持理想、保持人格操守的形象;表现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的挺好啊,屈原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始终坚守着人格之高标,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虽然理想破灭了,但至死不渝,我认为他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啊。)

2、默读课文二、四自然段,思考: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渔父这一形象,那么渔父是又怎样一个形象呢?你认为塑造这一形象有意义吗,为什么?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要求:读完后,先独立思考,然后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五分钟,形成小组观点后,小组代表站起回答。)参考答案:

渔父规劝屈原“不凝滞于物”,要“与世推移”。可见他是一位能灵活运用的人。当“世人皆浊”时,他开导屈原“淈其泥而扬其波”,当“众人皆醉”时,他规劝屈原“餔其糟而歠其醨”,不要“深思高举”,可见他是一个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当屈原表示不赞成他的处世态度时,渔夫只是“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也刻画出他不愠不火、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形象。

老师:同学们回答可以说见仁见智,我们的课堂不要求认识上的统一,言之成理即可。由此可见,我们这些同学们都能够认真思考问题。那么,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何在?再请大家发表看法。

塑造这一形象,对屈原来讲,具有衬托的作用,有力突出了屈原坚持理想、坚持人格操守的高尚品格。

3、下面请同学们试着背诵课文,再次感受屈原的伟大人格。

五、比较阅读,迁移深化。

渔父教学案 篇2

一、“预习导学”的作业设计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叶圣陶先生也指出:“在精读指导前, 得先令学生预习。”可见, 学先于教, 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预习学案的“预习导学”部分则为学生的预习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一个重要载体。

以《渔父》中的“预习导学”设计为例。

《渔父》预习学案

一、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 完成学习“入门”题

1. 读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生僻字词字请查阅字典并读准字音。

2. 搜集有关屈原的资料, 完成填空

屈原 (公元前339—前278年) , _____末期楚国人, 杰出的政治家和_____诗人。名_____, 字_____, 丹阳 (今湖北秭归) 人。他所开创的新诗体_____, 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表现形式, 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诗经》和《楚辞》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_____和_____两大优良的源头。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 (11篇) 、《九章》 (9篇) 、《招魂》, 凡23篇。

3.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4.链接课堂

(1) 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全文是以怎样的形式展开的?

(2) 渔父向屈原询问了几个问题?屈原是如何回答的?

(3) 屈原和渔父分别体现儒家和道家两个派别的处世主张 (入世、出世) , 你怎样看待他们的处世态度?

二、预习检测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 翻译句子····

(1)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2) 圣人不凝滞于物, 而能与世推移。

(3) 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

三、质疑

自学了这篇课文后,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在《渔父》中的“预习导学”中, 我设计了要求明确、内容具体的题目, 让学生渐入预习的状态, 从而产生有效的预习结果。

1. 朗读课文

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学习语文主要是读, 自己读, 七读八读, 课文读熟了, 内容也就理解了。”读,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预习中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 “预习导学”的第一小题便是“读读课文”, 就是要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读正确, 为后面的预习练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 搜集资料

由于新教材的课文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广泛, 学生对课文的作者、时代背景等不甚了解, 因此, 针对这篇课文, 设计的第二题便是让学生去搜集有关屈原的资料, 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这样的练习, 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又满足了学生获得成功感的愿望。

3. 语言积累

第三小题是关于词语方面的练习。这样的练习有助于让学生在词语的运用中达到语言的积累。这样使“预习导学”与“课堂研讨”达到了有机的整合。

4. 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第五小题主要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 提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旨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当然, 在质疑的过程中, 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引导学生从课文题目质疑、从重点词句质疑、从矛盾处质疑等。

二、“课堂研讨”的作业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实践, 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中, 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 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在“课堂研讨”的作业设计中, 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 为学生创设表现的机会,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利用空白点, 设计练习。

为了表达的需要, 许多文章留有“空白”的余地, 我们就要抓住这些空白点, 设计一些练习, 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 从而促进情感的升华,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判断能力。

2.读写结合, 设计练习。

在本课结尾处, 也就是学生感情达到高潮时, 我设计了一个练习:“如果你是屈原, 面对渔父的劝谏, 就让我们用自己的笔, 写上自己想要诉说的话吧。”在交流反馈中, 我发现, 学生有的对渔父说, 有的对屈原说, 再让学生深情地读一读自己的话, 这样既渗透了情感, 又抓住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契机。

三、“延伸拓展”的作业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语文课程要将课堂学习与课堂外的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语文课程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由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 转变为接受性、体验性、研究性相结合学习方式。每篇课文的“延伸拓展”, 一般由课后巩固性练习、拓展型练习、学习感悟等组成, 多样性的“延伸拓展”作业让学生兴趣十足。

1.课后巩固型练习。

这类练习是基础题, 体现每篇课文重点内容的巩固性练习, 这是每位学生必须完成的。例如我在《渔父》作业中就设计了解释文章中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 判断和翻译文言句式的内容。

2.拓展型练习。

这类题目由学生选择完成, 可以是课文的续写, 拓展阅读, 查找资料, 等等。它让学生从阅读的文字材料中走出来, 延伸到文外、课外及语文生活、语言实践的社会空间, 以达到“语文教学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境界。

3.学习感悟。

学生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 写上自己的学习心得, 这样的小练笔最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学生心有所感, 手写所想, 字数不限, 自然没有压力, 在真情流露中奠定了写作的基石。

由渔父教学片断所引发的思考 篇3

案例一:“游”字何解?

教师:“屈原既放,游于江潭”中的“游”如何解释?

学生甲:游荡

学生乙:漫游

……

教师:你们解释都错了,应当是“徘徊”。

思考一:注重结果,忽略过程。学生答错了,不应当简单地说出正确答案,重在引导学生对错误的进行分析,推演出正确答案来。首先让学生利用工具书独立查阅“游荡”和“漫游”的含义。“游荡”有“闲游放荡,不务正业”和“闲游;闲逛”的意思;“漫游”有“随意游玩”的意思。接着再让学生再读课文,同时结合屈原的处境和他的思想倾向。学生马上通过“屈原既放”和屈原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两个方面的思考,认为“游荡”和“漫游”的解释都不准确,应该解释为“徘徊”更为准确。“徘徊”是指犹豫不决,心事重重。

通过对错误根源的探究过程,学生不但知道了自己学习结果的错误之处,而且知道了学习过程的不科学之处,由此找到由已知到达新知的正确结合点,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学习过程。

案例二:高亢乎,轻缓乎?

缘起于教师让两个学生起来分角色朗读,一个是屈原,一个是渔父。读屈原的同学声音极为高亢和愤激。读完后,掌声一片。谁知,就在此时一个女生,连忙站起说:“我认为读屈原角色的没有把握准感情基调,应当是轻缓的。”此时教室顿时静了下来,都把目光转向那位大胆的女生。而此时老师一时也紧张起来,不知所措。沉默片时,灵机一动,又点名让一名男同学给予回答。那位男生说:“我认为感情基调就应当是高亢激越的”。刚说完,老师连忙给予肯定的表扬。此时,那位大胆的女生很失望地坐下。

思考二:过程缩水,草率定论。我想这位大胆的女生,一定很失望的。她的诉求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我不妨假设一下,教师要是这样处理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教师:很好,请你谈谈理由,好吗?

女学生:你看,此时的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已经精疲力竭了,还能有哪么高亢激越的声音吗?

学生甲:这有什么不可以,楚王不重用,人到了绝境,还有什么可怕的;更何况遇到这个不理解自己的渔父,更加失望,当然要发愤激之言了。

女学生:屈原是一个文人,文人的气质都是文质彬彬的,不可能这样高喊大叫的。

学生乙:不能以这个来下断论,文人也有愤激的时候。谭嗣同也是文人,最后也不是高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吗?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的手枪,不也是拍案而起吗?

学生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是屈原的伟大精神之表现,也表达了屈原宁死不屈的决绝态度。他说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教师:是的,为了理想,为了气节,宁赴湘流,又何屈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虽然英雄末路,但不失气节。只有高亢激越,才能显示其伟大人格。这位同学,你认可我们的解释吗?

教学中加上这一思辩过程,既走进了文本,又加强了对话,体现了新课程注重“过程和方法”这一理念。此时,我想那位大胆的女生一定会会意地点点头,放开紧锁的眉头。

案例三:生存还是死亡?

用英国莎士比亚在名剧《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台词,引出第三个案例。

教师:同学们,这篇文章虽然很短,却给我们塑造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不同的人生态度。你们能具体地说一下吗?

学生甲:屈原表现出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学生乙:渔父代表了世俗的一种生活态度,写他是为了突出屈原。

学生丙:渔父是隐者化身,代表着一种避世的人生哲学。

学生丁:写出了渔父的玩世不恭,衬托出了屈原的勇敢。

教师:是的,同学们,谈得非常好,文章写出了屈原由于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不愿意同流合污,以死来表示他对现实的反抗,是一种勇者的体现。而渔父则逃避现实,玩世不恭,是一位懦者的表现。文章用渔父的懦弱衬托屈原的勇敢。

思考三:囿于文本,拓展不足。学生的回答固然不错,但是教师的点评引导没有进一步地拓展,屈原的死和渔父逃避现实的生活态度,不是用“勇敢”和“懦弱”两个词就能说得清楚的。应当做到缘于文本,再跳出文本,让学生对生存与死亡的价值取向进行理性的思考。人生在世,不可能没有困难,在“生”与“死”的矛盾中,在困难中求得生存,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常见的人生选择。中学课文中涉及的“隐”,尤其是渔父的“隐”,就是一个比较复杂问题,教师有责任讲透这种文化精神,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体悟。文学说到底是传递一种生命体验。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协助完成这种传递。

有的“隐士”并不是真隐,如陶渊明,他虽隐,但未必忘怀世事。他在《归去来兮辞》中有“抚孤松而盘桓”、“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耐人寻味的几句诗。他感到“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的困境,于是自己找到了解决的方法:“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所以文中渔父的形象和人生态度,也不是一个“玩世不恭”就能表达完的,文尾的“莞尔一笑,鼓枻而去”也并不含有贬低之义。再说“为义而死”吧,并不是都像孟子所说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司马迁就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就强调了人要死得有价值。宋代的文天祥出使北营,元人逼文天祥同他们一起走,但文天祥不在使者之列。而他说:“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通过以上的拓展延伸,学生一定会对人的“生存”还是“死亡”的认识,有一个比较全新的解读,对人生观的认识一定会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

渔父教学案 篇4

《渔父》学案

盐城市田家炳中学顾杨梅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见、举”等文言词语。

2.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3.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

●学习资料

【屈原生平】

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诗人、思想家、政治家。他出身贵族,知识渊博,有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的`官职,参与国家的政令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

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

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无望,毅然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汩罗江自杀了。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理想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伟大的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普遍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名句回顾】

路漫漫其修远兮,。(屈原离骚)

,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离骚)

,来吾道夫先路也。(屈原离骚)

●学习过程

一、预习要求

1.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

2.体味人物情感,激情诵读、背诵全文。

3.完成《作业与单元评估》中《渔父》的预习抽查题目。

二、思考回答

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写他的语言,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

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渔父这一形象,那么渔父是怎样一位形象?塑造这一形象有何意义?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3.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4.讨论

屈原和渔父分别体现儒家和道家两个派别的处世主张(入世出世),你怎样看待他们的处世态度?

5.小结

三、表演尝试

◆下面的空格处加上一个修饰语,准确表达出说话者的情感:

(1)第一段:渔父见而()问之曰

(2)第一段:屈原()曰

(3)第二段:渔父()曰

(4)第三段:屈原()曰

(5)第四段:乃()歌曰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渔父”形象探讨与解读 篇5

摘 要:渔父形象作为一种文化象征,是隐逸思想或者说道家处世哲学的具象化。长期以来,在偏重挖掘圣贤光辉思想的影响下,渔父形象往往作为屈原人格的对照,被当作反面人物来看待。其实,屈原与渔父对生存的选择,不是美与丑的对立,而是对世俗人生的超越,他们各自彰显了不同的人格魅力,渔父与屈原是与世俗相对立的两个美的化身。生存还是毁灭,屈原与渔父对生存的选择,给我们更多的是两种唯美指向。

关键词:《渔父》 渔父形象 生存选择 唯美指向

近日,听了一节苏教版必修五《渔父》的公开课,教师在事先的情境设计下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要像屈原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追求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能像渔父一样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这样的解读让笔者实不敢苟同,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单纯从文本的角度,渔父与屈原不是美与丑的对立,其实,渔父与屈原是与世俗相对立的两个美的化身,两种选择与精神追求。而造成教师这种一元化的解读或误读,究其原因有三:

一、教师多年来对教材编者心领神会式迎合,习惯了在圣贤教育中挖掘圣贤光辉的思想

在屈原与渔父的两种生存选择中,在长期受圣贤教育的影响下,师生习惯性地要拔高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洁形象,而渔父作为屈原人格的对照自然而然地变得渺小甚至被贬斥了。其实,苏教版必修五编者的本意并没有以自己的一元解读代替师生的多元解读,编者在教材中设计了“直面人生”这一主题,并在下面标以“生存选择”这一子题,原意是要引导教师与学生进行多元解读,但教师多年来对教材编者心领神会式地迎合导致了对《渔父》的误读以及对渔父形象的歪曲。

二、渔父的形象被当作反面人物来看待,属于误读

屈原自沉于汨罗所表现出来的操守与执着,值得我们崇敬。但屈原自沉于汨罗这件事情,用我们今天的目光来看,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在先秦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思潮风起云涌,人生价值取向并无唯一的标准,孔子也认为“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仁;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甚至包括司马迁本人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结尾也说“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因此,渔父的生活态度及人生价值取向无可厚非,更何况渔父不是那种“黑白不分”贪图世俗享受的小人,还不至于硬要把渔父摆到屈原的对立面来加以批判。其实,后世众多诗赋词曲作品中渔钓隐者形象,从文学上溯源,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这篇《渔父》。即使“渔父”后来演变为文学中的“渔夫”形象,在过去也曾长期被中国知识分子所欣羡。所以,渔父与屈原不是两个对立的形象,屈原的执着,渔父的旷达都是很美好的品质。渔父与屈原是与世俗相对立的两个美的化身,两种选择与精神追求。

三、混淆了“随波逐流”的本义与比喻义

“随波逐流”的本义与比喻义有本质的不同。随波逐流,《现代成语词典》认为其出处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而《辞海》认为《抱朴子·审举》:“俗之随风而动,逐波而流者,安能复身于德行,苦思于学问哉!”后因以“随波逐流”比喻没有主见而随大流。

结合《渔父》的内容,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可见,前句“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就是对后句“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的解释,这也是对“随波逐流”成语本义的最好解释。通俗地说就是“所谓的圣人,并不拘泥局限于形式,而是可以根据事态的发展而改变自己处世的态度”, 可见渔父的随波逐流是顺其自然、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隐逸思想或者说道家处世哲学的体现,具有中性偏褒义的色彩;而从《辞海》对“随波逐流”的解释,我们可以大致认为随波逐流的比喻义是从东晋时期葛洪《抱朴子 审举》开始的,比喻没有主见而随大流,这才开始带有贬义的色彩。因此,“随波逐流”的本义与比喻义之间有本质的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渔父”这一形象进行探讨挖掘。

一、从文章本身来看,《渔父》的主人公是渔父而非屈原

屈原作品的真伪向来就有争议,现代研究者大多认为《渔父》是后人伪托的可能性较大,认为《渔父》是后人为追述屈原事迹而作。至于屈原在流放途中,有没有遇见渔父,已无从考证,“渔父”是否确有其人已经不重要,如同后来司马相如笔下的乌有公,苏东坡笔下吹洞箫的“客”,可以当作文学作品中一个虚构的人物看,亦无不可。

首先,单纯从文本本身来看,课文题目既然为《渔父》,那么“渔父”的形象应该是正面的,一般中小学教材中出现的课文题目如果是人物,往往都属于被称颂的主要人物,所以主人公也应该属于渔父而不是屈原,屈原只是文章中另外一个重要人物。

其次,渔父与渔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材编者认为,“父”,同“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辞海》解释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如渔父;田父”。所以,文章中写的是渔父,而不是渔夫,以“父”称之,是对“渔父”这一人物的尊重。文章中,渔父的谈吐引用圣人之言,如“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从这个角度而言,渔父的话表现的是圣人的思想。而且,课文结尾——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这样的结尾,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它进一步渲染了渔父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渔父无言而别、唱歌远去的结尾,也使全文具有了悠远的情韵。

二、司马迁删除文字值得玩味

值得说明的是,《渔父》最后一部分,不见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写屈原的一部分中,对比文本如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而且《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结尾也没有提到《渔父》篇名: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苏教版编者也作如下解释:《渔父》是战国时期秦汉间人记叙屈原事迹的文字,又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等各种文献。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司马迁歌颂屈原的,司马迁考虑到《渔父》最后一部分文字有赞美、渲染渔父的意味,因为屈原清高的个性,在渔父眼里显然是谋略不足的,难怪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而且从形象上看,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而渔父莞尔而笑,一幅从容的模样。所以司马迁作了巧妙的删除,这样屈原的形象也就更突出了。

最值得一提的是,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末尾,“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可见司马迁写屈原,除了赞美他的人格外,更多的是借屈原、贾谊来说自己志向不能实现而感到悲伤的复杂心情。

总之,从《渔父》作为文章的标题到全文对渔父的正面描写,尤其是从文章的结尾看,似乎很难看出有专门褒扬屈原、贬抑渔父的意思。我们在赞美屈原的同时,应该对渔父表示尊敬,他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人生可能,这种隐遁自然、遨游江湖的自由人生,在没有抛弃高洁人格的前提下,体现了对人生的另一种选择,是隐逸思想或者说道家处世哲学的具象化。屈原也好,渔父也罢,他们都把品格操守与人生追求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宁赴清流悲壮的死,还是隐遁自然自由的生,都是对世俗人生的超越,屈原与渔父也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象征,各自彰显了人格魅力,成为后来知识分子心中美的化身。生存还是毁灭,屈原与渔父对生存的选择,给我们更多的是两种唯美指向。

渔父学案 篇6

高二语文《渔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分析屈原和渔父的人物形象,探讨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

3、思考人生重大抉择,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二、[重点难点]

把握文中的文言现象;探讨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

三、[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爱国的思想。屈原先被楚怀王重用,后因小人谗言,被放逐。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二)关于“楚辞体”

屈原开创新诗体——“楚辞”,以《离骚》为代表,被后人称为“骚体”。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诗经》与《离骚》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三)名句分享

①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余光中《淡水河边吊屈原》)②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红山吟》)③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李元度题汨罗屈子祠)④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湖南草绿,三叠重招宋玉魂。(汨罗屈子祠)

(四)“渔父”意象

①远离尘嚣的渔父: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秋潭垂钓去,夜月叩船归。烟影侵芦岸,潮痕在竹扉。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杜牧《渔父》

②等待时机的渔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③心灰意冷的渔父:絮飞飘白雪,鲊香荷叶风。且向江头作钓翁。穷,男儿未济中。**梦,一场幻化中。——马致远《金字经》

④逍遥自在的渔父:叶艇悠扬鹤发垂,生涯空托一纶丝。是非不向眼前起,寒暑任从波上移。风漾长歌笼月里,梦和春雨昼眠时。逍遥此意谁人会,应有青山渌水知。——罗隐《赠渔翁》

⑤超凡脱俗的渔父: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浪清。不自道乡里,无人知姓名。朝从滩上饭,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朱熹 1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学案

暮向芦中宿。歌竟还复歌,手持一竿竹。竿头钓丝长丈馀,鼓乘流无定居。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岑参《渔父》

⑥看破红尘的渔父: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临江仙》

四、[自学检测]

(一)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渔父()憔()悴()

淈()其泥

餔()其糟 .....歠()其醨

汶汶()

莞()尔

鼓枻()

濯()吾缨 ......

(二)试解释括号内加点词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三)字词句总结

1、通假字(找出并解释)

渔父见而问之:

子非三闾大夫与:

2、古今异义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圣人不凝滞于物

何故深思高举 ....

3、一词多义

而:渔父莞尔而笑

于:圣人不凝滞于物

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何故至于斯

何不淈 其泥而扬其波

葬于江鱼之腹中 以 :是以见放

安能以身之察察

4、指出文言句式

① 行吟泽畔

②游于江潭

③是以见放

④自令放为

⑤遂去,不复与言

五、【精讲点拨】

1.文章开头用那些词语给我们塑造了屈原怎样的形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结合第三节文字感悟屈原的处世态度?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朱熹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学案

3.结合第二节、第四节文字感悟渔父的处世态度?

4.用一句话概括你对屈原、渔父两个形象的体味。

六、【互动探究】

屈原是否可以选择

——像司马迁那样隐忍苟活,在自己的后半生实现他的理想? ——像渔父那样超然物外,放浪行骸,享受山水田园之乐?

——或者选择离开这个令他伤心的楚国,另谋高就,另栖高枝,去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请同学们对以上话题展开评论。

七、【课后巩固】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弹冠 凝滞 振衣 憔悴 B.沧浪 流俗 惹事生非 流放 C.鼓枻 莞尔 摇尾乞怜 势不可当 D.枯槁 隐忍 一家之言 濯足

2、翻译句子

(1)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2)何故沉思高举,自令放为?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4)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3、下面是对唐代张志和《渔父》(又名《渔歌子》)的分析,其中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A、这首词牌为《渔歌子》的词,描绘了春江水涨、烟雨迷蒙、鸟飞鱼肥、悠然垂钓的图景。

B、青山、白鹭、红花、绿水,景物色彩鲜明,再现了桃花汛期南国特有的色彩。C、“青箬笠,绿蓑衣”用借代手法勾画出一幅剪影式垂钓图,表现了隐者怡然安适的情趣。

D、“斜风细雨不须归”表现了诗人敢于迎击风雨、不怕困难、决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邹田生所。事梁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朱熹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学案

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扞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梁孝王,景帝同母弟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臵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夫前日吴、楚、齐、赵七国反时,自关以东皆合从西乡,惟梁最亲为艰难,将兵击却吴楚,吴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今梁使来,辄案责之。梁王恐,日夜涕泣,不知所为。何梁王之为子孝,为臣忠,而太后弗恤也?”大长公主具以告太后,太后喜曰:“为言之帝。”言之,帝心乃解。安国名由此显。

其后安国坐法抵罪,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公孙诡、羊胜说孝王求为帝太子及益地事,恐汉大臣不听,乃阴使人刺汉用事谋臣。及杀故吴相袁盎,景帝闻诡、胜等计画,乃遣使捕诡、胜,必得。内史安国闻诡、胜匿孝王所,安国入见王而泣曰:“主辱臣死。大王无良臣,故事纷纷至此。今诡、胜不得,请辞赐死。”王曰:“何至此?”安国泣数行下,曰:“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今大王列在诸侯,悦一邪臣浮说,犯上禁,挠明法。天子以太后故,不忍致法于王。太后日夜涕泣,幸大王自改,而大

①王终不觉寤。即太后宫车晏驾,大王尚谁攀乎?”语未卒,孝王泣数行下,谢安国曰:“吾今出诡、胜。”诡、胜自杀。太史公曰:余观韩长孺之义,世之言梁多长者,不虚哉!

[注] ①宫车晏驾:指帝王驾崩。(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扞吴兵于东界 扞:抵御 B.以故吴不能过梁 过:越过 ..C.出入游戏,僭于天子 僭:诬陷 D.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 望:抱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公孙诡、羊胜说孝王求为帝太子及益地事。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B.扞吴兵于东界。得复见将军于此。..C.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D.甲因肉袒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安国做梁孝王的中大夫,在吴、楚发动叛乱时,与张羽都被任命为大将,两个人同心协力,一举打败了叛兵,由此名声大振。

B.韩安国作为梁孝王的使者,在因孝王有行为逾礼而招致景帝不满时,挺身而出,向皇帝进谏,历数梁王之功,化解了皇帝心中的不满。

C.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复出后担任梁国内史,能够善待曾给自己以侮辱的狱吏田甲,由此可见韩安国的胸襟之广。

D.梁孝王隐匿刺杀了朝廷当权谋臣的罪臣公孙诡、羊胜,韩安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使梁孝王翻然醒悟。

《渔父》课堂实录 篇7

该课例荣获全国中语会第八届“商务印书馆·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课堂实录】

一、课前激发,确立课题

师:很高兴和屯溪的同学一起探讨交流大家都知道孙悟空,但不一定关注过他的听课状态《西游记》第二回有记载说,孙悟空听讲的时候,是“抓耳挠腮,眉花眼笑”看到此种状况,祖师就问他为何如此悟空答曰:“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我很希望同学们能够像孙悟空一般听讲,悟空没有像他的同学那般老老实实,因为老老实实是通往平庸的宽广坦途其实,课堂就是师生所过的一场精神生活“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师生之间,能够用精神的华彩将彼此照亮,就是好课!

(学生做课堂的真正主体,此种状态不仅仅只是学生的一种语文课堂状态,还应该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生命状态此种精神的树立,着实不易,是教师一节课一节课逐渐呼唤出来的语文课堂,打开并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最佳的“教艺”学生听后,眼睛中闪现出光芒这也是学生的“动”)

师:课题《渔父》,大家都看到了通过这节课,同学们想和老师交流什么问题呢?

(学生沉思片刻,有人举手)

生:我很想了解屈原和渔父各自代表怎样的人生道路,我们该进行怎样的选择

生:我想了解楚辞的主要特点

师:两个同学讲得都很好,还有同学有其他想法吗?大家赞成研讨这两个问题就鼓掌通过,反对,就拍拍桌子(没有学生拍桌子)好,那我们今天就探讨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主,兼顾第二个问题还需注意的是,《渔父》是一首散文诗,要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感知形象

(将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确立研讨的内容,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教师游刃有余把握教材的一种体现品味语言,是语文课得以深入的重要媒介和基础)

二、研讨屈原与渔父的第一次对话

师: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是层进式的对于层进式的对话,我们该从哪里看起?开头,中间,还是结尾?

生:从开头

(给学生以必要恰切的提示,帮助学生把握研讨的方向与层次)

师:那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原文,看看屈原是以怎样的状态出场的生:“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师:面对屈原如此景况,渔父怎么说的,话语之间是何语气?

生:“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对屈原好像有取笑的意味

师:对屈原有取笑的意味,从文中哪些关键语句体味出来的?

生:“何故至于斯?”从这个反问句里体会出来的师:“斯”在这里指代什么,“至”又有何意味?

生:“斯”在这里指“江潭”,“至”有到达、沦落的意味

师:体味得好!“斯”除了指代地点“江潭”“泽畔”,还有其他指代的意思吗?

生:还可指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状况

师:是啊!三闾大夫是屈原在怀王时担任的要职,掌管楚国屈、昭、景三姓贵族渔父以赫赫之职称代屈原,有调侃取笑的意味另外,诚如同学们所言:别有意味的是“斯”,“斯”既指江潭,又指“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至”,有沦落的意味整体体味语气,虽不乏同情之意,调侃取笑之意亦有这是渔父对屈原的第一次发问:从巍巍庙堂何以至寂寂江潭,从冠冕轩轩的三闾大夫何以至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江湖散人?屈原是如何作答的?

生(一位男同学随口轻柔地读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师:将“举世”“浊”“独清”“众人”“醉”“独醒”加重,体味屈原作答时的心境,再读一遍 生(此男生再读一遍,效果比第一次好许多):“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师:通过“读”,我们不仅要将屈原唤出来,更应该将自我唤出来一个男生,应该理解什么是苍劲沉郁与悲歌慷慨语文课,就是期望将一个人唤出来!你,现在有些地方就已经被唤出来了对屈原的答语,同学们如何理解?

生:屈原很坚强,决不妥协屈服

生:屈原很执著,不轻易改变自己的志向

生:屈原就是流放,也要保持自己的清醒

师:大家说得都好!屈原的每一次回答,都让我的心随之震撼一次!举世之于我,众人之于我,屈原将自己放在整个世界的对立面去了不仅是一个庸君,几个奸臣小人,而是所有人这个对峙因为极不平衡,所以才震撼人心屈原就像《亮剑》中的那个断臂之后独身一人冲入日军阵中的连长屈原的伟大,即体现在这种对峙之中他的失败,就因为他选择对立的立场而不曾屈服!在这样的一种抗争与对峙中,屈原展现出的自我形态、分裂形态、挣扎形态、高贵形态和询问形态,构成了楚辞中熠熠生辉、粲然夺目的最美篇章这样的对峙构成了世间壮丽巍峨、奇绝伟岸的人格风景与精神绝唱!刚才有位同学说,想了解楚辞最主要的特色,屈原的生命华章就构成了楚辞最光艳的特征

(学生真正的精彩,往往是在教师的精彩之后激发绽放而出的教师的精彩是学生精彩绽放最丰厚最肥沃的养料与澎湃的动力学生的精彩不仅仅因教师课堂设计的精致所致,更是由教师人格的召唤所致教师的自我剖析,与文中屈原的精神状态合二为一,教师自身已然和教材浑然一体,教师自身成为了站着的、活动着的、呼吸着的教材)

三、研讨屈原与渔父的第二次对话

师:屈原的答语表明了社会不容、自我不入的生命处境对此,渔父又有何建议?

生:渔父引用圣人之言,希望屈原不拘泥于外物,顺应浊醉的世间,随波逐流,共同混世

(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引导)师:是这样的屈原的第一次回答,核心便是:不容不入渔父针对屈原所陈述的状况,拿出了既容且入的混世之法此法一出,所有的问题便迎刃而解混世法是最彻底、最根本的解决方案,多为世人所用那么,渔父是混世之人吗?这个问题暂且存疑,我们后面解决我们现在先看:屈原认同此种方案吗?他是如何作答的?我们请同学诵读一下此段

生(一位女生举手,朗声读来,语势铿锵,辗转有力):“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师:你读得好,把屈原内心的沉痛与激越充分表现出来了问个问题,你是个女生,为什么要选择读这么男性化的句子,而且还读得这么好?

(给学生以切实的追问与鼓励,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在课堂的细微点滴中,才能看出教师是否关注学生这个人)

生:我为屈原的精神所深深感染,所以愿意读!

师:是啊,每次读这几句话,我都为之落泪!我虽做不到屈原这样,但我一直不失一颗真纯的景慕之心屈原这段回荡不已的生命交响曲是由三大句子构成的,两个强而有力的反问句,中间夹着一个死亡句,你如何看这样的句式安排?

生:第一个反问句是从身体感受的角度发出的,爱好洁净,不愿受到污浊的沾染,是人之常情屈原在此基础上,将其上升到精神的层面

师:那为什么将一个死亡句放在其间?

生:为了求得精神上的纯净,屈原甘愿献出生命

师:是啊,屈原说:“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皓”就是“白”,用在这里不多余吗?你如何理解?

生:“皓”是一种有光彩的洁白

师:好!皓,确实是一种有光彩的洁白,是洁白之至也何况“皓皓”连用,何况“皓皓”相联缀再以之状“白”在这里,屈子将自身提炼为纯然的一片皎白,既大且明,既刚且坚我为同学们将屈原的这段话再读一下,大家再次感受

(教师配乐范读)

师(小结):面对渔父提出的既容且入的混世之法,屈原的答语其实是:身体不容,精神不入屈原的死就是他的不死,屈原的失败表现出的正是他的强大!

四、研讨屈原与渔父的第三次对话

师:面对屈原的回答,渔父也表明了自我的观点下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渔父的观点,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渔父的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且学术界亦有多样的说法教师提问的角度与层次,起到了化难为易、循序渐进、渐入佳境的教学效果)

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沧浪”是美丽干净的自然,渔父是个隐者,他想脱开浑浊的社会,隐居于此

(此句的喻托之意,在学术界存有多样说法学生答得很妙,教师备课当充分深入,切不可以一己之认识,以一家之认识便断然否定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很可以见出教师备课的态度与功力)

师:说得好!那么,渔父与屈原对于浑浊的社会,采取的态度与方法有何不同?

生:屈原是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渔父是濯我缨,濯我足

师:你抓住了关键字“葬”与“濯”渔父在提醒屈原,出世之路的要旨不是“葬(湘流)”,而是“濯(沧浪)”,用江湖与田园濯洗心灵,壮大生命那你们说,渔父是混世的吗?

生:渔父用混世法探试屈原,如若渔父果真是混世的,那他又何必独守江湖

师:讲得真好,大家为他鼓掌这段话有一处矛盾,不知同学们是否关注到了:前面有“鼓枻而去”,后面又有“遂去”走就走了,难道“走”还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吗?

生:前面的“去”是渔父的假走,因为他还有自己的隐士哲学要告诉屈原讲完后,渔父才是真走所以,第二个“遂去”是真走

师:“遂去,不复与言”一语省略了主语,你以为主语应该是谁?

生:主语是屈原,屈原听见了,但他的心志不能改,因此去了

生:主语是渔父,渔父彻底说完了,因此去了

生:主语既是屈原,也可以是渔父,因为他们都没有什么要说的了

师:大家讲得真好!所以段首渔父“莞尔而笑”是什么意味?

(这个问题,似乎应该在此段开始的时候就问,但那时条件准备不齐全,问出来不会有好的效果)生:既对屈原的说法表示赞同欣赏,又有自己的想法

师:讲得真好!屈原用湘流与浊醉的社会决斗,渔父用沧浪与浊醉的社会绝交把影子投在水里的,都患有洁癖基于这样的基础,他们才能相遇并展开如此深刻的对话屈原是勇者,渔父是隐者如若再加之此前渔父为试探屈原而说到的混世法,全文一共为我们提供了三种处世法,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生:我哪条路都不选,我选择第四条路

师:第四条路,那是怎样的一条路?

生:改革!

(学生的自然生成,出乎教师的意料,足以震撼人心!)

师:找到的这第四条路真是太好了,你是中国的希望我代表所有听课的老师向你鞠躬表示敬意!(教师鞠躬)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的未来与我相关,我们渴求未来的世界变好变美,那我们首先就要在教育上培养出这样的人来!你在课堂中爆发出的是高贵的思想!【执教感言】

在课堂设计中,我们一直习惯关注“技”,不太重视“人”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学生的精彩单纯安置建立在精妙完美的课堂设计上我们教师对于课堂成功的追求,一直沉浸在“技”的研究与探求中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就是课堂设计大师其实,在学生面前显现绽放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感受力的人,一个能流泪的人,一个生命跳荡奔涌的本真的人,一个不断思考的人,对于学生的影响与建设将起到更为深刻和巨大的效力与作用我们对于学生,不能仅仅将他们当做工作对象;教师则冷静娴熟地运用“技”、把握“技”、实现“技”、创造“技”我们的课堂,不能总是期待这样的状况:教师按时上课,铃声一响,准时下课不多一言,不少一语,处处恰到好处我们的教师犹如一台精巧的机器,在课堂的把握与驾驭上完美无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师也是活生生的人,人与人之间,不仅需要“技”,更需要真实、坦诚、热情与生命力的发扬真正的语文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上语文课技能、技巧、设计之大师,他更应该展现给学生的是:一个很语文的人,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血肉有热爱有文化有教养有思想有灵魂的人,一个敢哭敢笑敢打敢拼敢爱敢恨的人!

语文课是关涉“人”的课,教育的核心魅力在于提升人与改变人只有“人”才能激发“人”,只有“人”才能真正教育“人”,只有“人”才能培养“人”!以人育人,是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条规律“人”的魅力是无穷的!

探讨究竟该选择屈原与渔父哪条路的时候,一个学生坐在座位上,高声喊出了第四条路——改革之路——的选择这说明,虽是短短的一节课,但学生的思路被激活了这是一个富于创造的真正关乎中国未来与前途的精彩生成它完全出乎我的预设,在课上我为她鞠躬致意,我为该生大声叫好!语文课,不仅是知识课,更不仅仅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技能技巧课语文课,应当生成思想,撞出人格我们的语文课,该把“人”培养出来这个“人”不仅是技能技巧的,更是精神的、创造的

上一篇:中资银行下一篇:法学论文写作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