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小禅散文

2024-1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雪小禅散文(共4篇)

雪小禅散文 篇1

是一个皇帝创造的一种书法体。

但凡这种皇上,一定做不好皇上。果然,创造瘦金体的宋徽宗对书法和绘画的偏爱,让他沦为金兵俘虏。但正是心中这些对于书画的热爱,才使他在沦为俘虏时不至于落难到不堪的地步——人的爱好,在生死关头总会拯救他。因为漫长的时光是无法打发的,这些爱好,可以与时间为敌。

喜欢瘦金体,是因为喜欢它的个色。

就因这叫法,分外有几分落寞的荒意。

像秋天长水。是寂寂的天空,有几声远走高飞的大雁,其实是含着人世间最饱满的情意的。远的东西总是充满了想象,而这瘦里,就有了山的寒水的瘦。这金里,又有了人世间最真实的沉重和亮色。

第一次读到这三个字,就被吸引了。三个字里,跌宕出一种极为细腻的光滑与个色感。只这两个字联系起来,衍生出多么孤零的一种情怀啊。

再看字。真是瘦。绝非牡丹的肥腻,而是一枝清梅的瘦。枯而不甘。我喜欢那支棱出来的样子,一撇一捺都彰显出不同凡响的意味。看着一点也不洋气,甚至有些乡土,可是,一腔子里的血全是清傲的。

那份浓烈,那份傲岸,分外扎眼。

也像宋徽宗这个人。偏偏不喜欢做皇帝,偏偏把心染在了琴棋书画里。

另一个皇帝李煜,南唐后主。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诗词,一切如命,当然也会一江春水向东流。

总觉得喜欢上文字或者绘画书法的男子或女子会徒增一种莫名的伤感。于他的审美上或许是一种趣味的提升,于人生而言,并无多少益处。因为那样会使心灵过早地进入陡峭地带,过上一种看似平静实则颠簸的生活。虽然人生会因此厚了,肯定了,更值得揉搓和拿捏了。可是,它们带来的荒凉和皱折也一样多。——这些人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对时间的交待和对生活惘然的品味。

就像瘦金体,看似锋芒毕露,实则是人生的无奈全在里面。

能在哪里张狂呢?除了在文字中。在日子中,不得不收敛,不得从春到秋,从夏到冬。日复一日重复和交待的,其实是差不多的内容。

那仿佛是经历过时光淬砺的女子,逆境让她一夜之间成长。被时光或打击过的石头、铁或人,往往更加光彩夺目。很多时候,顺境让人慢慢就沉下去了,而逆境,一经时间打磨,却可以散发出更加绮丽之光。即使是变得凛然了,突兀了,但那味道却是格外不同了。

人们很难记得历史上那么多皇帝。但却容易记得宋徽宗。金戈铁马是留给岁月尘烟的,一个书法体的诞生却是永远永远的留下来了。尽管想起时恍如隔世,可是,如果看起来、写起来,却仿佛昨天。

看过一个朋友临摹的瘦金体,分外古意。

却觉得并不远,仿佛可亲可近的人。贴在脸上,有温热感,放在怀里,是那亲爱的人。远远地看她写,那中式的长衫,那手中的毛笔,仿佛都带着一种阔绿千红的诱惑。在少年,我是如何抵触着中国文化,那么现在,我就有多么热爱着它——你曾经反感的,或者隔阂的,在多年之后,也许会成为最亲近的。这恰恰是岁月所赐。心老了以后,往往会喜欢一些沉静下来的东西,比如书法、绘画,比如戏曲。

因为不再有生活的节奏和韵律了,也渐渐失去争先恐后去要什么的意味。人生到后来,是做减法了。一步步减去那丰硕的气息,像瘦金体,只留下些风骨和枝桠就够了,那风骨,却更吸引人。因为隔着八百多年的烟尘与风雨,我仍然能感觉瘦金体的凛凛风骨。

那是一个男人的心声。

他更愿意臣服于书画之间的时间。那是属于他个人的时间。没有年代,没有界限……他似乎早就料定了。其实,他一定会比别的皇帝更多的出现在后代的书中或者文人们的`嘴中。因为文化,从来是穿破了时间这层膜,而且,年代越久,味道会越醇厚,越有气象。什么东西一旦有了气象,便离成大器很近了。

因了宋微宗,我偏爱着寥薄清瘦的瘦金体。又因为瘦金体,我更高看这潦倒的皇上。有的时候,恰恰因为不堪和潦倒,才创造出一个个文字或书画里的奇迹,那些画牡丹的人,永远不会体味画竹或画梅的心境。潦倒,往往赐予人更高的灵魂品味和耀眼的光彩夺目,比如凡高,比如宋微宗。

雪小禅散文 篇2

李菁是出生在湘西古镇的一位90后女孩。读大二的时候,有一次去书店,被一本封面雅致的散文随笔集所吸引。“会心景致有多少?——也只有那些个刹那吧,一刹那九百生灭,在生生灭灭之中,人生多么快,昨天还是青涩少年,今日就看到发际上一根银线爬着,灰白的,惊了心……”文字格调低靡曼妙,像一条小蛇一般,透着沁骨的凉意与蚀骨的柔情。“异数”、“薄凉”、“颓靡”……“雪小禅”这个充满着淡然冷静的名字刹那间走进李菁的内心。

几乎是迫不及待的,李菁在网上疯狂寻找有关雪小禅的一切文字,越看越爱,越爱越痴迷,她一口气买全了雪小禅所有的作品,字字句句悉心阅读。不知不觉,远方的雪小禅成了女孩文学与生活里仰慕的灯塔。

2012年,李菁纠结是否要考研,这个做事一贯有着自己的风向标的女孩唯英语这门课程短板。游移间,女孩在内心生出巨大的渴望,希望得到一个人的鼓励,这个人便是素未谋面的作家雪小禅。

带着赤诚之心,李菁伏在灯下认认真真地给雪小禅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在信中她倾诉了对雪小禅作品的热爱以及自己对考研一事的困惑。她还精心准备了两份小礼物以及一本手写了一年的日记。这本日记,记录了小姑娘一年以来对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的感恩之心。

当时,雪小禅正在中国戏曲学院教书,收到遥远地方寄来的长信和礼物,她感受到远方一个纯净女孩对她的痴迷和信任,于是在第一时间给李菁打来了电话。她说,吧啦(李菁笔名),你一定要考研!雪小禅沉稳亲切的声音,在小姑娘的心里犹如海面上的帆船被大风吹过,跌宕起伏之后便乘风破浪。

整整一年时间,李菁破釜沉舟,刻苦备考,终于顺利通过了考研。当得知雪小禅在天津有一场读者见面会,她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买了一张开往天津的火车票。读者见面会上,望着一身棉麻衣裳,脖颈上戴着老旧的怀表的雪小禅,李菁被眼前的一道温暖、朴素的光芒震慑。第一次和雪小禅的见面深深刻在李菁的记忆里。

很荣幸 见证粉丝的成长轨迹

虽然一直很喜欢阅读与写作,但那时的李菁并未曾想到今后能成为许多年轻读者喜爱的作家。她只是一直爱着文字,却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出来。读雪老师的文字多了,李菁渐渐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艳而不妖,哀而不伤。

她开始断断续地写文字。从18岁写到24岁,写了7年,终成第一本书《见素》。文字由青涩到成熟,皆是对美的感知,对梦想的执著,对生活的所思所感。最初写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想到要出版,但雪小禅读了之后,觉得李菁的文字有纯净之风,因此鼓励她出版。让她没想到的是,此书一经面世即刻得到了读者们的喜爱。他们纷纷写下感言,评论这本书的珍贵之处就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柔软的存在”。李菁说,这本书是她的第一个孩子,虽然青涩,却是字字句句都反映着最本真的心。

继第一本书《见素》的成功出版,李菁开始了她第二个“孩子”《当茉遇见莉》的孕育。李菁用恬静细腻的笔触将18个暖心故事人物的生活状态与生命状态娓娓道来。这些人物,都是她在生命中结识到的人,有隐居在终南山的璧人、在西藏偶遇的梦中人、古镇里特立独行的女人、北海道独居的母亲、一生只穿旗袍的阿婆、在青春的白桦林下拉着手风琴的姑娘……18个暖心故事个个精彩。其中“西藏偶遇的梦中人”一文在纯文学殿堂《北京文学》期刊得以发表。

这本集子得到编辑的强烈喜爱。她们感言,刚读了一半,感动到哽咽,迫不及待要读完……2015年10月这本书和读者们见面了。雪小禅为《当茉遇见莉》写了推荐序:“吧啦,是她的一个笔名,确切说,我不太喜欢这个笔名,像个稚童,远远不如李菁好听。还好,现在她换了回来。如果说见证一个人的成长轨迹是荣幸,那么很荣幸,我见证了她一寸寸的成长轨迹。从一个稚气的小姑娘到下笔从容的写作者,从一个大学生到大学老师,从手机摄影到有独特品位的摄影师,从平凡女子到有生活品位的李菁……时光赠予她金线,织成了自己的梦想。”

这是她写作三十年来第一次为人作序推荐。李菁的母亲感动地说:雪老师是真对你好的人,要一辈子珍惜。

跟随你 努力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雪小禅是个生活专家。无论是对戏曲还是书画,传统服饰、烹饪等都有研究。她对李菁说:一个懂得如何将生活过得妥帖有趣的人,写出来的文章才是接地气的。当一个作家,需要先当一个大杂家,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会有厚度与深度。

真正走进雪老师家里,雪小禅对生活的态度让灵秀的李菁心有所悟。之前,她只是知道雪老师喜欢收集老旧的东西,却不知道她的家竟是个博物馆。民清的檀木柜子,蜡染的布、镂空雕刻的木窗、彩釉花瓶里插着干枯了的莲蓬、老式收音机、老上海式样的首饰盒、手工绣花的挂饰、印着甲骨文的长布帘……就连李菁睡的床上也是铺着蓝花布的床单。雪老师也会在这些老器物里放入一些干枝,既随意又充满着自然灵性。对待李菁,雪小禅把这个聪敏的姑娘当成妹妹和学生,给她准备了心仪的礼物:两件民族风的裤子,一件大红色的灯笼裤,上面绣着大朵的牡丹,另一件是牛仔的九分裤,正面也有手工绣的花。

雪老师爱戏曲,十五六岁喜欢戏曲,去大学讲座,也多以戏曲和写作为主。她认为喜欢戏曲的人,有一种特立独行的气质。”于是,原本对戏曲并不了解的李菁也跟着热爱。她找来《牡丹亭》《昆曲六百年》等纪录片来看,竟也从中品味出戏曲的独特魅力。她说:“热爱一个人,不是纠缠,是尽可能跟随她的脚步,一同赏风景。“

在雪老师的家,雪老师像家人一样给她煲汤,做美食。给她讲把每一位粉丝当成朋友的乐事。这些,让李菁真正领悟了雪小禅文字为何得到千万读者喜爱的原因。原来,做生活的大杂家,做真心为对方着想的人,对方也会用心来疼爱你。

因写文字太久,雪小禅的眼睛极度怕光,不能再用电脑写作。这样的情况下,雪老师没有苦闷,反倒另辟蹊径,开始用毛笔在宣纸上写。写字的速度虽然慢了下来,却是慢功夫中见精品。原来,一个人遇到瓶颈期,或者憋死或者峰回路转,这全在一个人的思维转换。感悟到这些,李菁也开始练书法,大量阅读和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这使她在二十几岁的年纪,并无成长之路的躁气,越来越精于恬淡安静的文字。

nlc202309021952

终成就 粉丝们和雪小禅的缘分

2015年8月,李菁认识了隐居在终南山的如是。她与丈夫梵山、小女儿子兰一起隐居在终南山,在翠华西岔半山腰租了一个院子。她找朋友题字涂鸦,写上“如是医庵”四个字,她精通中医,时常有病人从远方来此地看病。如是免费给三种人治病:修行人、现役军人、住山人。她是隐居在山中悬壶济世的女中医,有着自己强大的精神内核。她说,她只是想将她的日子过成药引子,去医治更多人的内心。

在如是医庵小住了几天,李菁为如是与她的家人拍了许多照片,这些照片后来首发在了公众号“视觉志”上,累计阅读量达几百万,后来又陆续被凤凰网、腾讯网、新浪网等各大媒体转载,她的生活方式打动了很多人。李菁的用心也得到如是医生的赞赏,她称她是琥珀女孩,有强大的内心。

巧的是,如是也是雪小禅的文字粉。她对李菁说:“我把这些院子布置成这样,其实是一直在等待她的到来。因为我知道,她也一定会喜欢。”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李菁,她做起了纽带,为两个同样修禅的素心女人开始了牵线搭桥。

2015年的8月31号,这个约定实现了,雪小禅来到了如是医庵。她们几乎是一见如故。那天雪老师着了白色棉麻衣裳,如是穿了青蓝色的棉麻长袍,恰似仙气十足的白娘子与小青。如是和梵山的终南山生活,引来许多人的羡慕,与雪小禅的情谊更是让钟南山的“禅院”(如是送给雪小禅的屋子)来了几百位读者,他们从全国各地赶来,只为见证这段动人的故事。

因懂得 我们的生命水乳交融

在大学,李菁便是一个十足的摄影爱好者,但雪小禅素来对给她拍照的人要求严格,一般的摄影者很难跟上她的审美需求。虽然李菁用的摄影器材只是最普通的单反相机,但她为雪小禅拍的每一张照片都和她的心意,只因为懂她。自从相识以来,每一年,李菁都会为雪小禅拍几组照片。雪小禅对李菁说:“等我老了,还是要穿着旗袍,踩着白球鞋,站在合欢树下,出现在你的镜头里。”

2014年,雪小禅出版的散文随笔集《繁花不惊 银碗盛雪》中的内文插图也全部是由李菁提供的。近期的新书《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着》的所有静物插图,也均为李菁在终南山所拍。

在给雪老师拍照的过程中,李菁的摄影技术在飞快进步。雪小禅总表扬李菁是一个有灵性的学生。因此,雪老师把大学讲座海报上的所有照片都交给了李菁负责。她,成了雪小禅最信任的御用摄影师。

如果爱,请深爱。雪小禅的理念同样潜移默化着李菁。她的毕业论文洋洋洒洒三万字写的全是雪老师。就连研究生毕业设计也选择了给雪小禅老师做一系列的文化衍生产品。 “小禅茶”系列包装、毛笔、书简、镇尺、笔记本、日记本、布灯等等几十样设计产品,各有意蕴。

2015年4月,总想着为雪老师多做些事的李菁,在朋友圈里看到转发雪老师文章的公众号太多了,便想着如何与它们区分出来。想法一经产生,便决定开办自己的公众号,亲手打理“雪小禅最美微刊”。这使她又多了一个身份:雪小禅公众号主编。

选择做这件事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每周坚持去做,其实是很难的,需要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去更新。有时候白天太忙,李菁只有熬夜加班才能把微刊插图设计出来。

电影《梅兰芳》里梅兰芳的经纪人邱如白说:谁要是毁了梅兰芳的孤独,谁就毁了他。有一天,李菁发微信说:“雪老师,认识你以后,我的内心打开了一扇窗。”微信那一端低缓地回了一声:“吧啦,其实我是孤独的。”那一瞬间,李菁的眼泪掉了下来。

此生唯深情不可辜负,李菁因此发誓要把“雪小禅”公众号做一辈子。一辈子有多长,她也不知道,但是她觉得幸福。

近日,李菁的《用勤奋打败自卑》这篇文章,打动了上千读者。文字来源于她真实的生活经历。十五岁的她,因青春期叛逆,偏科严重,自卑到到几度想退学。但常年阅读经历告诉她,人是可以通过勤奋去打败自卑,改变命运的。

平时,李菁每天五点多就起床,学习英语。白天去大学教书,下班回来还要主编公众号、写文章、看书、备课、做设计、拍照、修图、练字、健身……她很少出去玩,从不看电视剧。她说:“不是我不喜欢,是因为真的没有时间,还有那么多需要去完成的事情等着我去做,不能有一丝的松懈。我希望自己是一束微光,哪怕这束光能够带给一个人温暖与向前的力量,我也是幸福的。7年前,我只是一个默默喜欢着她的小粉丝,7年之后,我成为她的学生、御用摄影师、御用设计师,公众号主编。这7年的深情厚谊,唯有时光可以见证。”编辑/刘洋

雪小禅唯美语录 篇3

28、有的时候,人生不过是几个刹那,能记得那些最美的刹那,岁月就凝固住了,象被卤水点的豆腐,固定在心里了。

29、那时喜欢过分渲染自己的生活,以让它独特而个性。现在,更喜欢收敛起锋芒,躲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干净而幽致的生活。清寂之气,十分难得。 也曾经喜欢与人争辩,说出一二三四来。说出来又如何?讲明白能如何?不辩才是高境界。此中有真意,欲辩早忘言。

30、有的时候,爱情是致命的毒药。爱上一个人,常常有破罐子破摔的冲动。就这样了,就这样了。斩钉截铁的爱一个人,其实是爱上自己的一部分.

雪小禅写时光的文章美文 篇4

雪小禅写时光的文章美文(1)

其实,这是我两年前就要写的,但一直不忍动笔,不忍触及这段明媚却奢侈的往事。在那些日子里,我经历我最为刻骨的,影影绰绰的爱情。至少我单方面是这么认为的。以前我总很傻的认为,时间长了,它是不会留下一点痕迹的。

现在我才知道,遗忘是一块湿漉漉的棉布。尽管费尽力气拧干,可是还是会留下大片的水分,让我的心一起跟着无边无际地沉重,像是一场没有尽头的跋涉。

我越来越相信安妮的那句话:生命是一场幻觉,烟花绽放了,我们离开了。所有所有的真切快乐,所有的荒唐的宣言,所有的无奈和渺茫的未来,都在初二的夏天向初三的冬天,坠落下去,没有想象中的尘土飞扬,一切都是在无声中进行,在平静中落幕。没有太多的轰轰烈烈,更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让我回神,甚至连我眼中的泪都没有来得及涌出,便又悄无声息撤退了。

然后我开始拼命地写字,以一种虔诚的心情从文字寻找灵魂。每天深夜12点,我都坐在昏黄的灯光下,写着那些没有情节的心情,记录着那些难过与绝望,感伤着我为时已晚的梦幻。那些张扬落寞的文字,像是我冷漠的脸,茫然地注视着左右流动的人群,渐次僵硬。

初三的那个夏天,我每天都生活在心浮气躁中,放肆地游离我的思绪;在狂妄叛逆中,挥霍着我的青春。我时刻都扮演着不安分的角色,那些进政教处的日子,那些年轻得不知天高地厚的日子,那些总是无所事事,肆意游荡的日子,我成了一个有着不俗成绩却又不折不扣的混混。我面对着老师忧心的目光,面对着同学们复杂的目光,一日一夜地,继续着我的青春。

那个冬天,我总孤独地走在外滩,想象着那些如错觉般的往昔,然后突然把手悬在半空,划过天空。我听见自己的肋骨在风雪中根根断裂的声音。有人告诉我,不高兴的时候,装着很高兴,装着装着,似乎真的高兴了。于是,我总是把笑容挂在脸上。那段时间,我给自己制作了一个个完美无缺的欺骗。

突然某天清晨,在朦胧中,我以为一切都回来了。所以,我笑了,笑得天昏地暗。然而所有的美好,都在我睁开眼睛的刹那,归于死亡,独自留下我分明的笑不知所措。我看到自己的梦碎了一地,那些棱角分明又透着暗暗寒光的碎片都悬在了整个房间,我伸出了我的手,想要紧紧握住,只感到一阵锥心的疼。然后,我看到自己浓重的血,一滴一滴。从我体内汩汩流开。

雪小禅写时光的文章美文(2)

我打开手掌,曾妄想抓住时光,但它总是从我指缝中逃去,我永远追不上它。我能做的:只有感受它的存在。

一分钟,一小时,一天,一月,一年,一生,时光都在逃窜。它留给我的,只有背影,甚至没有痕迹。仿佛过了一会儿,一切又从头开始。我偶尔揣测着,人一生能干些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的人生已步入灿烂的青春年华,但我总是让它流逝的那么快,那么快。当皎洁的月光洒满天空,我似乎来了精神,不想睡觉,睁大眼睛想着什么。时光,从我的思考中悄然飘去,就像徐志摩说的那样:“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当太阳徐徐升起,我总是赖在床上,一分一秒,在我的慢动作中溜去,我已失去了多少个一分一秒了,这些短暂的时间被我的大脑选择性忘记,所以留给我的,只有那空旷冷清的回忆。我到底在干什么?

我的人生已经完完整整的过去了十二年,这十二年里,我的记忆十分淡薄,似乎每一天都迈着同样的步伐,干着同样的事,慢慢的,我麻木了,我沉浸在无味的生活里。起初,我认为生活本身就是没有情调的,到如今,我才朦朦胧胧发现,被我遗忘的小时光,充满着美丽鲜亮的色彩。可惜,之前的我没有观察过生活的细节,生活的点点滴滴,都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我的发现还来得及吗?

原来,一生中的每一秒,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在一分钟的时间里,能做许多事,然而,不知多少个一分钟曾被我抛之脑后,幸好,现在还不晚。

我朝前一望人生的路,路还长呢!可这条路走得好快,没等我反应过来,它也许已到尽头,可我要的不是这样的人生啊!我要的人生不一定华丽,不一定精致,起码,得是有趣的呀!得有我自己的韵味啊!要不然它的意义何在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时光总是残酷的,它会打破你的生活,你的梦想。人生,不是看你留下了什么,而是看你懂得了什么。时光停止之际,一切的一切,都会成为泡影。

上一篇:it服务项目外包合同下一篇:毛毛虫的奥秘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