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说课稿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最后的常春藤叶》说课稿(精选8篇)

《最后的常春藤叶》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最后的常春藤叶》。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短篇小说,作者是著名的短篇小说之王欧•亨利。现在我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编排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中的第一板块“精神支柱”中。“珍爱生命”这个专题由两个板块组成:“精神支柱”和“生命之歌”。围绕“珍爱生命”这一主题选入了《我与地坛》、《最后的常春藤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鸟啼》四篇文章,旨在让学生体会自然生命的伟大,敬畏生命,善待生灵,热爱生活,本专题学习的方式是文本研习。单元教学总目标是:1.学生通过学习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2.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从小说自身看,在这篇小说中,作家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特别是老画家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品德。教材将这篇小说放在“精神支柱”这个板块,希望引发学生对人性的思考,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启示学生珍爱生命,乐观向上。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刚步入高中阶段,心理比较躁动,对人生对未来还没有很多生活的历练,处于情感的模糊期,尚未形成科学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急需从情感上加以引导,促使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从语文教学上来说,这是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小说,学生对小说的文体特征等还不是十分熟悉。因此,我制定了课前预习,设计了预习提示。

鉴于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根据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目标。

三、目标确立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综合化、系统化、细目化、行为化的原则,我从三个维度设计了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理解小说曲折的情节和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⑵体会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设计依据:为了锻炼学生筛选信息、利用小说三要素分析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能够根据预习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探究。

设计依据:突出学生个体的主体地位,建立以生为本的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能认识建立精神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⑵树立“爱”的信念,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设计依据:培养学生鉴赏评价和探究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和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理出时间线索和情节、人物的关系,分析主人公形象。

2.体会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完成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建立发展性课堂教学

模式,结合本文特点,我选择了以下教法学法。

四、教法学法

(一)教法

1.学案导学法。先让学生动起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因学而教。

2.整体感悟法。引导学生自主动起来,把握文章主旨,理清思路。

3.直观演示法。多媒体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尽快抓住关键,来激趣、启迪、点拨。

4.问题激趣法。使学生能自主探讨问题,体现“以诱达思,合作探究”的原则。

(二)学法

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相长,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良好合作、勤于动手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

1.课前预习,课后拓展。课前预习,明确课堂任务,根据预习明白课堂流程,提高课堂效率;课后拓展,迁移延伸,从而使学生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语文课堂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

2.课堂深入研读课文,积极参与问题的探讨,提高自身思辨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

以尊重学生为原 则,积极贯彻新教材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强意识,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最后的常春藤叶》说课稿 篇2

1.本板块的话题是“精神支点”, 在主人公贝尔曼的身上闪耀着“牺牲自我, 成全他人”的人性的光辉, 成为生命延续的精神支点。引导学生感受贝尔曼震撼人心的人性之美, 是教学的重点。

2.本板块的学习方式为“文本研习”。教学中要突出对文本的解读, 尤其表现在情节的梳理和学生填补贝尔曼在夜晚画“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情景时, 都必须以文本为依据。

3.突出学习方法的指导。本课教学依据不同的教学阶段, 作如下指导——方法提示1:梳理情节, 整体把握;方法提示2:填补空白, 丰满形象;方法提示3:问题探究, 创造阅读。

[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重点:

(1) 通过梳理情节, 理解“叶子”与琼珊的关系, 为揭示贝尔曼的人性美作铺垫。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 要突出有关贝尔曼的线索的把握, 让学生初步推测和感受贝尔曼的性格特点。

(2) 通过想象, 描写画常春藤叶的情节, 既可让学生感受作者的写作艺术, 又能让学生自主体验贝尔曼的人格魅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板块标题“精神支点”的深刻内涵在本文的体现。既要让学生理解琼珊因“最后的常春藤叶”而获得重生,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自然生命得以延续的“精神支点”;同时, 贝尔曼又因“最后的常春藤叶”而成就了自己的“杰作”, 它是艺术生命延续与升华的“精神支点”。这一问题的探究, 可视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

[课前准备]

1.学生自主预习课文, 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并能叙述主要的情节。

2.学生自主查找与作者和其作品相关的资料, 初步了解欧·亨利小说创作的主要特色。

3.教师准备相关的资料, 包括音乐资料 (渲染氛围) 、2004年度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辞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眼泪》。

2.导语:在2004年度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 一个叫“田世国”的名字一夜之间为亿万中国观众所熟悉。是他, 在年迈的母亲病危之际偷偷地献出了自己的肾;是他, 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了慈爱的母亲。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颁奖辞”:“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言里, 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 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 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4.教师小结:是的, 田世国用自己的身体有力地回答了千年的追问, 他令我们感动;田世国用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为母亲铸就了精神的支点、生命的支柱, 用自己的生命延续了母亲的生命, 他令中国感动!

5.教师过渡: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欧·亨利, 感受他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中关于“精神支点”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震撼!

二. 方法提示一:梳理情节, 整体把握。

1.教师过渡:十一月, 华盛顿广场西面的一个小区, 弱小的琼珊被无情的不速之客——“肺炎”用冰冷的手指触摸了一下而一病不起。可怜的琼珊小姐的病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请根据作品中非常清晰的时间的推移变化作简要叙述。

(1) 学生叙述。 (略)

(2) 分四组填写表格 (说出文中的依据) 。

2.琼珊病情凭借什么得以好转?

3.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是怎样的关系?要点:精神支点 (关系到生死) 。 (要求:说出文中的依据。)

小结:不幸的琼珊小姐将最后一片叶子视为生命的希望、生存的理由, 是最后一片叶子让琼珊的生命得以延续, 它就是琼珊生命的支柱、精神的支点。

的确, 人活着是要有些精神的, 没有绝望的处境, 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有了精神, 我们才能积极乐观地生活, 才能有目的地生活。这精神, 就是生命的“钙片”, 它越丰富, 我们的生命就越坚强。

4.有关“贝尔曼”的情节梳理。

(1) 教师过渡:但是, “最后的一片叶子”挂在几乎是光秃秃的藤枝上, 依附在松动残缺的砖墙上, 在寒雨夹着雪花的夜晚, 它为什么没有掉落, 而是“傲然”挂在藤枝上?

学生找依据。 (重点阅读:最后一段)

教师引导:最后一段证明贝尔曼画常春藤叶的依据, 并说明。

(2) 原来, 小说中还隐含着另外一个故事:贝尔曼的故事,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相关的情节。

学生叙述, 教师投影表格内容 (请学生对照琼珊的故事时间表, 简要叙述) 。

(3) 同学们, 在小说中, 除了最后一段, 在前文还有不少地方埋下了贝尔曼可能画常春藤叶的伏笔。

要点:失意——追求杰作;暴躁但关心青年艺术家;讽刺琼珊的想法, 其实是一种关爱;叶子的颜色等。

三. 方法提示二:填补空白, 丰满形象。

1.小说中作者对贝尔曼用墨不多, 关于他画“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故事则是通过苏艾之口道出。

在风雨雪交加之夜, 在琼珊的生命之叶即将坠落之际, 老贝尔曼先生曾经有过一番怎样的举动, 那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呢?

2.投影:写作训练。

(1) 写作要求与提示:结合小说中的相关情节, 依据贝尔曼的性格特点展开合理想象。

(2) 课堂展示:分组交流——推荐交流——评价 (教师评价、自评、学生互评) 。 (重点点评: (1) 想象的合理性; (2) 贝尔曼的性格特征)

3.小结:

同学们, 欧·亨利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结尾处往往出人意料, 给人留下想象的空白;但又入乎其理。正因为如此, 同学们借助合理想象, 丰满、清晰了一位性格鲜明的画家形象。我们称他的结尾为“欧·亨利式结尾”。

四. 方法提示三:问题探究, 创造阅读。

1.琼珊因“最后的常春藤叶”而获得重生, 它是自然生命得以延续的“精神支点”;“最后的常春藤叶”仅仅是琼珊的“精神支点”吗?

分组探究, 课堂交流 (略) 。

小结:贝尔曼因“最后的常春藤叶”而成就了自己的“杰作”, 它是艺术生命延续与升华的“精神支点”。令人震撼的是, 贝尔曼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艺术追求, 更是用自己的生命延续了别人的生命。

2.假设在“感动世界”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 欧·亨利笔下的贝尔曼也榜上有名, 请你根据小说的情节, 依据贝尔曼的性格特点, (用第三人称) 为已故的贝尔曼写一个简短的颁奖辞。

交流 (略)

五. 课堂小结:

1.播放音乐《德朗的微笑》。

2.生命因支点而坚强, 一片叶子也许就是全部的希望;生命因付出而高尚, 一幅杰作既然能延续别人的生命, 它闪耀着的必定是最美的人性的光芒!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篇3

让学生借助教材,提高语文能力和思想水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笔者尝试从这个角度出发,本着简捷、好操作的原则,设计《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教学,以飨读者。

教学目标:

1.从人物入手,领悟作品主题,感受欧·亨利小说特点;

2.培养学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研读文学作品技巧;

3.引发学生关爱他人,热爱生命;寻找精神支点。

教学方法:

自读研究,引导评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由歌曲《叶子》引入课文学习

[指导思想:用阿桑的歌《叶子》引入新课,基于三点考虑,一是现在不少中学生喜欢听歌,以此导入新课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阿桑的《叶子》音调忧伤、哀婉,和课文的基调大致相同;三是歌名“叶子”与课题“最后的常春藤叶”联系紧密,水到渠成。]

导语:请同学们听一首歌,然后试着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听后的感觉。

引导回答:忧伤凄凉悲伤伤感哀婉等

导语:这首歌的歌名叫《叶子》,讲述的是叶子的凋零。绿色的往往叶子是生命象征,叶子的凋零自然使人感到悲伤和凄凉。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感受一个“叶子与生命交织”的故事,这就是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板书课题]

二、教学第一板块:认识人物

[指导思想: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学生阅读小说,最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人物。这一环节设计得很浅显,只要学生预习了课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这样,学生能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便于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问题1: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

引导回答:琼珊,苏艾,贝尔曼。

[板书:琼珊苏艾贝尔曼]

[问题2: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简要介绍。]

[指导思想: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简要介绍,一方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另一方面也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介绍后适当点拨方法。介绍人物,可以从人物的姓名、年龄、职业、现实状况等方面入手。

问题3:本文的标题是“最后的常春藤叶”,小说主要所写的三个人与“藤叶”有联系吗?有怎样的联系,请用一个词语将他们同藤叶联系起来?

[板书:藤叶]

引导回答:琼珊数藤叶,苏艾说藤叶,贝尔曼画藤叶。

[板书:数说画]

三、教学第二板块:人物探究

[指导思想:知道小说写了哪几个人物是浅层次的,关键是要能够进一步认识小说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另一方面,语文课堂应充分发挥本文作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导语:课文主要所写的三个人同藤叶紧密相联,但我觉得课文对“琼珊数藤叶”“苏艾说藤叶”的内容写得比较零散,对“贝尔曼画藤叶”的具体内容就没有写。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从“琼珊数藤叶”“苏艾说藤叶”和“贝尔曼画藤叶”三个话题中任选一个话题作一点探究。如果你擅长内心独白,你就把自己当成琼珊,把她“数藤叶”有关内容组织一下;如果你擅长口语表达,那你就把自己当成苏艾,把她“说藤叶”的有关内容转述一下;如果你擅长想象,那你就以旁观者的身份,把贝尔曼“画藤叶”的情景描绘一下。

要求:用5分钟时间,把自己选择的一个方面的有关内容,组织成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或列一个较为详细的提纲。

[指导思想:让学生选择话题,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活动1:前后左右相邻的四位同学组成小组,各人把各人准备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

[指导思想:小组活动便于每个学生都得到煅炼和发展。]

活动2:学生自荐或推荐小组内表现比较出色的同学,把有关内容再向全班同学陈述。

学生每选择一个话题讲述后,针对选择话题进行方法指导。

选择“琼珊数藤叶”这一话题应突出琼珊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悟到什么。

选择“苏艾说藤叶”这一话题应突出医生的嘱咐,病中琼珊的玄想,“我”的担忧。

选择“贝尔曼画藤叶”这一话题应着重进行贝尔曼的动作、心理刻画和环境描写等。

问题:(在学生讲述“贝尔曼画藤叶”内容后提出)“贝尔曼画藤叶”的内容应该是小说的重要内容,因为他画的常春藤叶挽救了琼珊的生命。但作者并没有把他画藤叶的具体内容写出来,你认为这样合适吗?

[指导思想:让学生体会欧·亨利小说的结尾艺术。]

引导回答:没有写好,它留给读者留下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样安排结尾出人意料,小说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

[板书:欧·亨利结尾]

活动3:语言表达及思维训练。

填空:这最后的常春藤叶,不只是自然界中一片普通的藤叶,也不只老画家贝尔曼风雨之夜的画作。对琼珊而言,它是;对苏艾而言,它是;对贝尔曼而言,它是。

参考答案:生命的寄托,友爱的象征,一生的杰作。

[指导思想:语文课就是要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和思维训练。]

四、教学第三板块:主题探究

问题:这篇小说围绕“最后的常春藤叶”主要写了三个人,这三个人之中,你最欣赏哪一个,说说理由。

[指导思想:通过学生分析欣赏的人物,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主旨。]

主题探究:

文章从苏艾和贝尔曼身上,揭示出要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文章从琼珊身上,流露出人活着要有精神支点,要热爱生命。

拓展:

1.美国著名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名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让你倒下,如果你的信念还站着的话。

2.食指的诗《热爱生命》。

引导学生注意:热爱生命不只是热爱自己的生命,可贵的是要热爱他人的生命,热爱一切生命。

五、机动安排

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小说还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你还有哪些内容不理解?

学生最可能提出的就是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接着让学生举例体会。然后揭示这一语言风格也是欧氏特有的,人们称之为“含泪的微笑”。

[指导思想:语文课堂既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课堂的变数很多,如果时间允许,就可设置这一环节;如果时间不允许,则跳过这一环节。]

六、教学第四板块:介绍作者及推荐阅读

1.作者简介: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以其幽默的生活情趣,“含泪的微笑”的语言风格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他的作品往往有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出人意料的结局,被称为“欧·亨利结尾”。他和契诃夫(俄)、莫泊桑(法)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2.推荐阅读:

阅读《麦琪的礼物》和《警察与赞美诗》,进一步体会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风格和“欧·亨利结尾”特色。

板书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品味小说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2.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3.反复阅读重点段落,掌握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面临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感悟人间真情,认识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性 教法与教具:问题探究法、朗读法,PPT、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史铁生有篇小说叫《命若琴弦》,写的是一个瞎子乐师,他的师傅在临死前告诉他:你只有弹断一千根琴弦以后才可以打开琴槽里的药方,然后可以看见世界。当一千根琴弦弹断时,他已经老了,他打开琴槽,别人却告诉他,那纸上什么都没写。他的师傅骗了他。后来,他又去骗他的瞎子徒弟:我记错了,师傅跟我说是1200根,我已经不行了,你还年轻,你只要弹断1200根琴弦,你就可以用这药方去买药,然后就可以看见这个世界。

命若琴弦,善意的谎言播种希望,希望支撑生命。那么当一个人命若藤叶时又将怎样呢?

一起来学习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二、作者介绍

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大部分反映了下层人物辛酸而又滑稽的生活。这些作品以其幽默的生活情趣,“含泪微笑”的风格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他的作品往往有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一一出人意料的结局,故事奇特又耐人寻味,情节动人而笔触细腻,这些特点使他的许多作品,尤其像《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等代表作,列入了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林,他本人也为此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介绍三位短篇小说大师的代表作

法——莫泊桑——《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俄——契诃夫——《套中人》、《变色龙》

美——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

三、概括故事情节,落实小说三要素

1、大家都预习过小说了,下面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在表达中要提及主要人物以及小说的标题“最后的常春藤叶”。

请一二生简述,师生共同点评。

明确:女画家琼珊得了肺炎生命垂危,她把生命维系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上,老画家贝尔曼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最后的常春藤叶,给了琼珊的生命的希望,最后琼珊在好友苏艾的照顾下活了下来,而贝尔曼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2、概括文章情节

按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端(开头--她恢复的机会准能从十分之一提高到五分之一).故事发生在纽约一个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主人公苏艾和琼珊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年轻画家,他们租用同一间画室并在一起生活工作,琼珊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第二部分:发展(医生走后--扮作隐居的矿工).尽管好友鼓励,可琼珊就是不理睬,只是痴痴地望着窗外凋零的藤叶.她已放弃主观上求生的努力,而把生命寄予在随风飘零的树叶上,深信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时,她也该离开人世了. 第三部分:高潮(第二天早晨--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出乎琼珊和读者的意料,正是那最后一片叶子使一切都改变了.叶子仍然在树上,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第四部分:结局(下午,医生来了--结尾).琼珊脱离了危险,最后的常春藤叶竟然挽救了一个年轻而又几乎失去希望的生命.谜底揭开,是老贝尔曼画上去的.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

四、结局分析

1、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在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三百多篇小说。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请阅读全文,了解情节。

2、、问题: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说明原因。

讨论、明确:应该是小说的结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写到苏艾的揭谜: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

(这一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谈初读感受)

3、试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

讨论、明确: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

“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使用伏笔应注意:

(1)有伏必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第二或第三段就要提到开枪,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

(2)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3)伏笔要有照应,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

① 在文中有四处作了伏笔:

② 第一处是“随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低屋上倾泻下来。”

第二处是“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动吗?”

第三处是“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空间是到什么地方去的。”

第四处是“后来,他们找到了一盏还炸馒头的灯笼,一把从原来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枝散落的的画笔,一块设色板,上面和了绿色和黄色的颜料。”

②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是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是主题也得到揭示,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只有伏笔才能让结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三、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文本内涵

1、故事的开头写道,琼珊得了肺炎生命垂危,那么琼珊能活下来吗?

(1)医生是怎么说的?(希望只有一成)

(2)她自己觉得呢?

(自己快要死了)

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琼珊的这种感受?找出来,读一读。①“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下来,我也得去了。” ②“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 ③“我等得不耐烦了,也想得不耐烦了。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地往下飘,往下飘。”

琼珊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像那随风飘零的藤叶,当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掉落时,自己也就要死了。

琼珊把自己的生与死交给了最后的常春藤叶,此刻的她,已经放弃了主观上求生的努力。我想琼珊可能真的活不下去了。

2、讨论、交流:是谁挽救了琼珊?

最后琼珊活下来了吗?(是的)

在她几乎要放弃自己的生命的时候,在她以为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的时候,到底是谁挽救了琼珊?

小组讨论3分钟。贝尔曼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墙上画了最后的常春藤叶,给琼珊带来生命的希望,鼓舞她活下去。苏艾

无微不至地照顾琼珊,鼓励她,用她的友谊温暖琼珊。医生

尽力医治琼珊的病。琼珊自己

在琼珊得肺炎病危的时刻,医生说“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那一成希望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虽然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作用很大,但是琼珊再见如果真的不想活下去的话,即使有这片叶子也无济于事。琼珊的康复仅有最后一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来战胜病魔。因为在生与死、抗争与屈服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得胜。小结:

琼珊病愈需要她自己坚定的信念,需要医生精湛的医术,也需要苏艾的精心呵护,还需要老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画出的藤叶的精神支持。

贝尔曼、苏艾、医生,这些人都不是琼珊的亲人,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使得他们走到一起来,共同挽救了琼珊呢?(用一个字概括)

是爱,是一种对他人无私的关爱之情,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至爱真情。

3、琼珊的精神支柱?

这些人中,谁起了关键的作用?为什么?

贝尔曼。因为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画出一片藤叶,给了琼珊希望。(1)最后的常春藤叶

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叶子?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能够挽救琼珊的生命? 找出文中描写最后的常春藤叶的语句,读一读。第40节:

“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第44节:

“那一天总算熬了过去。黄昏时,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依旧附在茎上。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倾泻下来。” 第46节:

“那片常春藤叶仍在墙上。” 生齐声朗读

这样一片叶子为什么能挽救琼珊的生命呢?

“最后的常春藤叶”竟能战胜“秋风扫落叶”的命运,历经了几天几夜秋风秋雨的侵袭依然是深绿的、傲然地挂在枝 头!顽强的生命力给琼珊带来生命的启示,生的希望。

在朗读的时候,大家觉得那些字词需要用重音来强调,从而突出最后的常春藤叶顽强的生命力?

仍旧、深绿、傲然、依旧、仍在。再齐声朗读。小结:

最后的常春藤叶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给了她生命的勇气。而这片叶子正是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画上去的。

(2)贝尔曼

可见,贝尔曼在挽救琼珊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文章着力表现的人物也是贝尔曼。

那么,贝尔曼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前后左右合作分析讨论一下。文章总共几次写到贝尔曼?(三次)①第一次描写出现在哪一节? 请一生读第30节。

第一次见面你对这老头的印象怎样?

这是一个相貌丑陋、酗酒成性、性格暴躁的老头。

②贝尔曼的第二次出场主要是跟苏艾的对话,我们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看看这第二次出场同学们对他的印象十分有所改观?

学生推荐男女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

第二次见面,大家对贝尔曼是不是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呢?

贝尔曼关爱他人、善良、富有同情心。第二次见面让我们觉得这个老头还是有那那么一点可爱的地方的。③贝尔曼的第三次出场是通过苏艾之口,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段。

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

最后一次见面,贝尔曼又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心灵的震撼,这是一个为了他人而牺牲自我的,平凡而有伟大的人。小结:

贝尔曼是一个外表平凡甚至还有点令人讨厌却有一颗火热的爱心的人。

在预习时有同学提出贝尔曼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他的杰作到底是什么?(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什么你认为那是杰作?

逼真,连两个画家都没有看出那是假的;

这片叶子给予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情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的确,正是凝聚着贝尔曼的爱心的最后的常春藤叶让琼珊重新燃起生的希望,给了琼珊巨大的精神鼓舞,支撑着她活下去。可以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琼珊的精神支柱。但是,我们该不该把如此宝贵的生命交给一片小小的叶子?生或死该不该由一片叶子来决定?(不该)

所以说琼珊错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旁观者的你们,当你看到琼珊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的时候,你想告诉她到底什么呢? 请二三生发言。

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每个人的心中要有一个神,那个神就是他自己。

四、结束语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⒈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主线次线的安排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似的结尾的妙处。

⒉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⒊ 感悟小说的内涵——弘扬人性美,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⒈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主线次线的安排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似的结尾的妙处。

2、感悟小说的内涵——弘扬人性美,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师生对话;媒体呈现(音乐、幻灯片、语言材料);反复朗读;充分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课前准备:

⒈预习《最后的常春藤叶》,充分阅读。⒉初步了解作者欧·亨利及其创作。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家留意过树上的叶子吗?有这么一片小小的树叶,却联系着两个人的生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欧·亨利笔下这片神奇的叶子。

二、作者简介

欧·亨利(O,Henry,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原名威廉·悉尼·波特尔,生于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贫穷的医生家里„„亨利一生穷困潦倒,接触过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三百多篇小说。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例如《警察与赞美诗》(1906)和《麦琪的礼物》(1906)等就以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情节和意外的结局,加强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剧效果。这种写作方法对后人影响颇大,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

三、整体感知。

感知小说情节的发展脉络。

(1)初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2)按照小说情节发展顺序,用简洁的话进行概括。

开端(第1至11节):写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至36节):写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四、分组研读。(分组合作研读交流)

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想?有没有感到疑惑的地方,或是有哪些值得大家展开讨论的地方?大家可以从小说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主题表达等方面着手,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考虑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⒈自主研读。对自己感兴趣或感到疑惑的问题展开阅读,圈点勾画,并做好点评。⒉小组交流,合作研读。在组内选择一两个比较大家关注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充分发表意见。

五、文旨探究。(深入的对话与领悟)⒈从人物形象入手:哪个是主人公?

提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性格在群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进展,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关键作用。讨论的展开:(1)从琼珊、苏艾,到贝尔曼,最后聚焦在贝尔曼身上。初见贝尔曼——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再见贝尔曼——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重见贝尔曼——人格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精神得到展现。由此,归纳贝尔曼的典型形象,领会人物形象对主旨的表现作用:他是艺术区穷苦人的典型代表,揭示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宝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以多媒体呈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

(2)抓住有关语句强化朗读。比如,让学生分角色朗读33-35节贝尔曼与苏艾的对话描写,从阅读中体会贝尔曼的人物形象。⒉从题目的含义入手。

提示:从琼珊、贝尔曼两个不同的角度,探究最后一片叶子的表层义和隐喻义,并由此领悟文章的主旨。

讨论的展开:对琼珊而言,最后一片叶子意味着生命的飘逝;对贝尔曼而言,这是他冒雨画上去的叶子,艺术生涯最后的作品,更是维系他人生命的叶子,人生最精彩的杰作。作品主题由此升华:最后一片叶子象征着艺术家关爱他人、牺牲自我的精神,普通的叶子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比期待了二十五年的杰作更有价值。

多媒体呈现最后一片叶子。抓住有关语句强化朗读。

3、从文章的情节入手。提示:(1)文章情节安排有何特色?(结合作者的写作风格来谈)(2)真正打动你的是哪一个情节?

4、从文章的结尾入手。

提示:多角度质疑、讨论,体会逆转式的结尾对主旨的表达。讨论的展开:文中逆转式的结尾,符合生活逻辑吗?符合贝尔曼的性格吗?结尾如果不逆转,作品的主旨表达会如何?

5、从文章语言入手

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比如:“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三天前我就知道了。难道大夫没有告诉你吗?”“又掉了一片。不,我不要喝汤。只剩四片了。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

六、写作训练

欧•亨利作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以其独特的构思向我们讲述了关于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故事,换个角度,如果让我们来讲述一个关于老贝尔曼的故事,你觉得哪一个情节必不可少?请用你手中的笔补写出这一想象的情节: 要求:

1、符合人物性格,合情合理。

2、有适当细节描写。

七、课堂小结。

师:最后,请大家闭上眼睛,闭紧嘴巴,然后捏住鼻子。(半分钟后再请同学们松开)大家感觉如何?其实希望就像空气,一直存在大家身边,只要你不要封闭自己,我们不能像琼珊那样轻言放弃。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为生命画一片树叶,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我们这一个板块探讨的是精神的支点,每一篇课文都告诉我们:不管面对什么困难、挫折,永远不要放弃,坚持,一直坚持下去,总能看见风雨后灿烂的阳光。

八、课外拓展学习。

①做一件好事,尝试关爱身边的某一个人。②将课文改编成一个简单的课本剧,合作表演。③课外阅读欧·亨利的作品,写一篇读后感。

最后的常春藤叶阅读教学 篇6

“抓”住人物形象,就要首先“理”清故事情节、“品”味语言。

一、“理”情节。故事的情节安排匠心独运,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分析故事情节中体现出的矛盾斗争,进而深入分析在矛盾斗争中表现的人物性格。《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故事发生在四天里琼珊和贝尔曼的行为。第一天:早晨,琼珊病重,数落叶;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第二天:琼珊不听苏艾劝慰,望叶等死;贝尔曼生病;第三天:不落的藤叶使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学生理清了故事情节,有利于分析人物形象。

二、“抓”人物。小说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心理刻画入木三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期中要注意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活动的场所和时代,进而分析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环境,塑造出什么样的典型人物。《最后的长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教材编写者将这篇小说放在“珍爱生命”这个专题里面,希望能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启示学生学会珍爱生命,乐观向上。让学生先找出三个人物:琼珊,苏艾,贝尔曼。设计问题:苏珊为什么把最后的藤叶看得那么重要?苏艾听医生说了琼珊的病情后是怎么想的?贝尔曼得知琼珊病情后是怎么想的?贝尔曼为何要去画那片藤叶?琼珊和苏艾得知叶子的真相后是怎么想的?认为贝尔曼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品”语言。小说的语言描写,烘云托月,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小说的语言,包括刻画人物、描写环境和叙述故事的语言。尤其要注意描写人物的行动、对话、外貌、心理等方面的具有个性特征的语言。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在人物描写上,你觉得哪些地方能够表现人物形象?找出这些语言加以品味。本环节紧扣通过语言来分析人物形象,凸显小说语言这一要素的重要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发言时,注意不要孤立地就某一句话来理解人物,而要善于前后联系。如两句“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不,我没有心思替你当那无聊的隐士模特儿”和“谁说我不愿意来着?”,在相互联系中发掘出人物形象。对于老贝尔曼的形象要抓住“表”与“里”,琼珊则要注意“精神支柱”,苏艾则要重视“爱与坚强”。“品”语言,也是为分析人物形象服务的。

《最后的常春藤叶》说课稿 篇7

这是经典作品的高明之处, 赋予人物以人性。从人性中, 从灵魂里, 我们会发掘出更多的东西。文学即人学, 文学的对象、题材应该是人, 写人就是为了人本身!

但现实中仍有很多人单纯将文学当作某种现实需要的工具和手段, 反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对叙述方式、谋篇布局、表达技巧及表现手法等进行一一的深淘细筛, 唯恐列举不周、挂一漏万, 而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审美却轻轻掠过……

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作为欧·亨利的代表作, 其曲折的故事情节, 生动的语言描写、环境描写, 精妙的结尾处理手法等都需要引领学生去感知、体味、把握。但这些依然属于小说形式上的枝枝蔓蔓, 人文含量其实并不丰富, 对于已有初步的小说阅读鉴别能力的高中生来说, 可谓一点即通, 甚至不点亦通。

课堂上, 教师调动各种媒体手段在这方面重点挖掘, 其结果只能是教师谈得头头是道, 学生则味同嚼蜡、心有旁骛。表面上热热闹闹, 实质上呢, 一下课学生就作鸟兽散, 一哄而走, 脑子里最终残留的竟然还是柔弱、敏感的琼珊和潦倒、善良的贝尔曼的点滴形象……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荫啊!认识到这一点, 很多教学上的谜团和歧义之处也便值得重新换一个视角去面对、去迎刃而解了。

比如《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人公之辩, 是琼珊, 是苏艾, 还是贝尔曼?至今人们仍拿捏不定、喋喋不休。其实, 正确的价值判断不该是这样的一元排他性矢量, 而是该多一份别样的整体性衡量。

既然这篇小说以塑造并揭示人物的性格和灵魂为核心, 从而反映现实世界及社会生活的人情冷暖, 那么, 只要琼珊、苏艾和贝尔曼身上各自都有值得读者感受和体味的精神内容, 我们就没有必要非得争个谁长谁短。

再说, 判断小说主人公的标准, 首先看这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了情节的起伏跌宕, 其次要看这个人物的故事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

针对小说里的三位人物, 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人物来完成自己所理解的小说内涵。也就是说, 不同的学生会从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兴趣点出发, 来确定这是“谁的故事”。

于是, 一个全新的课堂学习架构就自然而然的展现出摇曳生姿的态势:

主人公是琼珊——整个故事都是沿着琼珊病情的发展与心态变化这个过程展开的。在同样穷苦的患难朋友帮助下, 她步步惊心, 却有惊无险, 一点点走出心魔与病魔的双重阴影, 她就像凤凰涅槃, 让生命深处的信念意识得以清新的唤醒。琼珊的经历证明, 治愈身体疾病也许容易, 而重建心灵家园却非一日之功。信念乃生命的精神支柱, 正如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 · 路德 · 金所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让你倒下, 如果你的信念还站着的话!”由此可见, 建立坚实的精神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主人公是苏艾——一般读者通常将苏艾作为故事的陪衬者来对待, 她的角色地位往往会被忽视和低估。但苏艾其实是故事情节的见证者、发展者, 也是文本思想审美的参与者、丰富者。作为琼珊的同室画友, 她和琼珊是“在德尔蒙尼戈饭馆吃客饭时碰到的”, 萍水相逢, 本无更多的必然义务;再加上凶险的肺炎疫情, 自身的生活困境, 这些统统没有成为她放弃琼珊来自保的理由, 她毅然决然肩负起照顾、鼓励、关爱琼珊的责任担当, 不离不弃。这份相濡以沫的坚守构成那个冷雨季节一道温暖的底色。

主人公是贝尔曼——在作者欲扬先抑的漫画式笔法下, 这个其貌不扬、酗酒加暴躁的失意画家, 似乎是个值得怜悯的灰色调人物。他在艺术园地辛勤耕耘了四十载一无所获, 却相知在急难, 岁寒知松柏, 最终凭着一副博大、无私的侠肝柔肠, 以生命为代价, 完成了一生中最完美的作品期待, 给自己的艺术生涯留下了一笔最浓重的华章, 也创造了欧·亨利小说特有的“含泪的微笑”的璀璨结局。贝尔曼的至真至美昭示着:哪怕最底层的小人物最微小的一点善良, 也能融化整个冰冷的世界。

总之, 从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身上, 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光辉、精神的信念。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物质工具, 在更高的层面上她可以在“润物细无声”里净化人们的灵魂, 提升人们的境界, 使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救赎和自我救赎。但愿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常春藤叶……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修订本) 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 (作者) 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 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学生阅读的过程, 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最后的常春藤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诠释载体。

教材所选的小说篇目, 基本上都是中外小说史上的经典作品, 它们承载着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信息和道德力量。教师要通过课堂活动, 积极培育学生感悟自然、了解世界、热爱生活的感情, 体味各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比较、对照中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从而怡化性情, 涵养人生。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句写在陈忠实先生巨著《白鹿原》扉页上的话, 从二十多年前我初读时就一直令我的心灵颤栗不已。后来, 步入中年的我曾踏上了白鹿原, 面对古老而莽苍的黄土地以及不远处的半坡遗址, 心潮一次又一次冲击着灵魂的堤坝……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三重奏 篇8

最近,因为上公开课的缘故,我重新拿起《最后的常春藤叶》,反复研读,并参阅了很多的研究资料,我发现,《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值得重新解读。本文试图在孙绍振先生解读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思考,并对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进行再探究。

我认为,欧·亨利借《最后的常春藤叶》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精神”、“生命”、“自我牺牲”之类的东西,从更深层次而言,他要表达的核心主题应该是“艺术”,围绕艺术这一核心的是三个关键词,即“批判”、“捍卫”和“救赎”。换句话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揭示的是艺术的三重主题:对于将艺术边缘化的病态社会的含泪批判、老艺术家对于艺术生命的誓死捍卫和艺术可以使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一、对于将艺术边缘化的病态社会的含泪批判

我们都知道,欧·亨利的小说用笔简省到有时候惜墨如金的地步。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中,即便是本该重重渲染的贝尔曼在风雨之夜画藤叶的情节,也只是点到为止。然而在小说开篇,作者却浓墨重彩、郑重其事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1.一个画家发现这条街有它可贵之处,如果商人去收颜料、纸张和画布的账款……

2.他们逛来逛去,寻找朝北的窗户……组成了一个“艺术区”。

3.在这错综复杂、苔藓遍地、狭窄的“巷子”里……

4.“肺炎先生”并不是你们所谓的扶弱济困的老绅士。一个弱小的女人,已经被加利福尼亚的西风吹得没有什么血色了,当然经不起那个有着红拳头、气吁吁的老家伙的赏识。

作者用繁笔极力渲染的是怎样的社会背景呢?是画家为躲避债务而成天尴尬地东躲西藏,是艺术家因为贫穷而不得不住进“贫民窟”般的“艺术区”,是画家因为生存重压而导致营养不良没有血色。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几组鲜明的对比:画家与商人、艺术区与贫民窟、肺炎先生与弱小女人。作者一开篇就以这样的方式揭示了这样一个社会背景,这不能不让读者深思:作为良知和正义化身的、为人类创造丰富精神食粮的艺术家,原本应该过着无衣食之虞、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然而现在却连维持正常的工作、生计都很艰难,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啊!艺术家无安身立命之所、无立锥之地,艺术被弃置到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而一个将艺术边缘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让人失望甚至绝望的病态社会。

其实,揭示这样一个背景的不仅仅在小说开篇,在小说其它地方也有这样的揭示:

“她架好画板,开始替杂志画一幅短篇小说的钢笔画插图。青年画家不得不以杂志小说的插图来铺平通向艺术的道路,而这些小说则是青年作家为了铺平文学道路而创作的。”

“(贝尔曼)除了偶尔涂抹了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以外,几年来没有什么创作。他替‘艺术区’一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

这里提到青年画家和青年作家为了铺平通往艺术的道路而不得不为谋生去做一些迎合大众趣味的事,贝尔曼则可能恰是因为谋生而去画商业画、广告画或充当模特儿导致一生无所作为。贝尔曼的今天很可能就是那些青年艺术家的明天,所有艺术家都可能一辈子要为谋生而耗尽心力,真正的艺术追求最终无法得以实现。艺术沦落到如此境地,堕落的不是艺术,而是社会,悲哀的不仅仅是艺术,更是社会。

欧·亨利作为二十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对于现实的认识有着清醒的头脑,他以审视的方式远距离地观察,用批判的态度透析着社会现象背后的东西,他的作品能够为正陷于病态的社会贴上一帖清醒剂。他用幽默、讽刺等看似轻松诙谐的方式达到对将艺术边缘化的病态社会的批判,这种批判是“含泪的微笑”式的。

二、老艺术家对于艺术生命的誓死捍卫

很多读者从老贝尔曼身上读出了“无私的关怀与情谊”、“爱心”、“真诚”、“奉献”、“为了别人而勇于牺牲的精神”、“人性的光辉”等等主题。尽管没有错,但我认为这样的读解未免失之于肤浅。

孙绍振先生则通过研究英文原文进而认为贝尔曼是一个“说话粗鲁”、“有发音错误”的“下层百姓”。而正是这样一个“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底层小人物,却“画出一片叶子,给了女主人公以生命的信念”。可见,这篇小说所歌颂的,是“为了他人的生命作出最大的自我牺牲的一种精神。贝尔曼无疑是个英雄,但却平凡异常。他一点没有英雄的自我意识,也没有意识到自己会牺牲,这正是他的平凡之处,和女主人公一样平凡。”

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比较牵强,说老画家贝尔曼“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就等于说一个老作家没有文化一样,很可能有违背常识之嫌。在我看来,说老贝尔曼发音的错误很可能是因为当时喝酒喝醉了而致使说话含糊。说老贝尔曼的话有些粗鲁,我以为主要是因为他听到琼珊病重的消息后内心激愤而致。小说中贝尔曼的身份其实不应定位于一个底层小人物,而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活得穷困潦倒的老艺术家。所以小说并非在暗示“平凡的人物是不平凡的”。

在我看来,欧·亨利在老贝尔曼身上寄托的主要不是“爱心”、“奉献”、“牺牲精神”之类的东西,也不是歌颂平凡人的不平凡之举,而是更深层次的意蕴。为了将这意蕴挖掘出来,让我们再仔细品读小说中介绍老贝尔曼的那个段落:

“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除了偶尔涂抹了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以外,几年来没有什么创作。他替‘艺术区’一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

这是一段需要反复咀嚼的文字。引起我注意和思考的是,为什么作者在介绍老贝尔曼时提到“摩西的胡子”、“希腊之神萨蒂尔”?为什么老贝尔曼说自己是看家恶狗?是欧·亨利随意为之,还是别有深意呢?我认为,掌握了这些问题,就好像掌握了解读文本的钥匙,它能帮助我们解开文本很多的谜团。

1.摩西雕像的胡子

摩西是先知中最伟大的一个,是犹太人中最高的领袖,《圣经》上的记载和种种传说都把摩西当作是人类中最受神的恩宠的先知。传说中,摩西受上帝旨意建立各种诫命,律例和典章,著名的有“摩西十诫”,一直为古以色列的绝对法权。在摩西领导的以色列国,以“十诫”治国。其中有一诫“不准崇拜金钱”,这是总结古埃及人腐败的教训。一个国家、民族如果倡导崇拜金钱,必然腐败,必沦为亡国亡族的境地,传说摩西兄长亚伦提倡崇拜金钱,他积民间金器铸金牛让人民膜拜,使以色列人堕落忘本、贪图享乐。摩西王闻此大怒,立即下令将崇拜金钱者杀死,兄长也在所不赦。同时将手中十诫法板扔到西奈山下,愤怒宣称道:“你们都不按法律办事,还要这十诫有什么用处?”米开朗琪罗选择并紧扣住这一典型瞬间情节和摩西的情态,有意夸张摩西的长胡须,他一手捋着长须,胡须转折动势显示出内心激愤的情绪。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能揣摩到欧·亨利看似简单的一笔却意味深长。他将贝尔曼赋予“摩西式的愤怒”,真是用心良苦。摩西因一些人崇拜金钱、堕落忘本、贪图享乐、背叛训诫而愤怒,而贝尔曼的愤怒则由艺术遭遇边缘化的命运而来,他的脾气暴躁,他的酗酒皆缘于此。贝尔曼那摩西式的胡子,表征的是一个老艺术家对于将艺术边缘化的病态社会的无比愤怒。

2.希腊之神萨蒂尔

萨蒂尔是半人半兽的森林之神,是长有公羊角、腿和尾巴的怪物。他耽于淫欲,性喜欢乐,在古希腊神话中,半人半兽的牧神是创造力、音乐、诗歌与性爱的象征。后被认为是帮助孤独的航行者驱逐恐怖的神。这就预示着,欧·亨利所提到的萨蒂尔也不是漫不经心的一笔,和摩西一样,贝尔曼那“萨蒂尔似的脑袋”其实也表征着老贝尔曼是一个艺术之神的化身,是帮助像琼珊那样的青年艺术家驱逐恐惧,勇敢面对人生的领航者、保护神。

我们从贝尔曼那摩西式的愤怒、萨蒂尔似的神性以及“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可以看出作为老艺术家的贝尔曼对于艺术遭遇被沦落命运的激愤以及对于艺术生命的誓死捍卫。

三、艺术可以使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反复读这篇小说,有一个疑问始终萦绕不去:“一片叶子何以能够拯救一个人?”这可能不仅仅是我的一个困惑,学生在预习课文时,也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对此,孙绍振先生是这样解释的:“首先,因为她是画家。她对画面极为敏感。其次,叶子很平凡,但是,在这里,作家赋予它以生命,一种在凄风苦雨中顽强生存的意味。这就不完全是现实的描写,更多的是象征,诗意的象征。作者赋予这片叶予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叶子本身。”“最后一片叶子,成为生命的一种象征,不是一般的象征,而是美好的象征,诗意的象征,象征着生命的信念。精神的力量可以战胜病魔。”孙先生认为,最后一片叶子其实是一种“生命、信念、精神”的象征。这样的解释尽管有一定道理,但我还是有疑问,如果说这片叶子是生命、信念或精神的象征,那为什么琼珊起初如此绝望以至想到了死呢?

事实上,琼珊对于自己的生命本无什么留恋,否则她也不会因为染上并不算绝症的“肺炎”就有了轻生的念头。不错,爱情对于她来说无足轻重,那么,在她的心里,到底是什么比爱情还重要呢?我认为不是肉身的生命存在,而是艺术的生命存在,这才是关键。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再回到小说中来:

“她──她希望有一天能去画那不勒斯海湾。”苏艾说。

一小时后,她说:“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当琼珊病重到只有一成希望的时候,她的心事不是“男人”而是“去画那不勒斯海湾”,当琼珊看见在两个风雨之夜后仍然未落的叶子,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欲望,首先想到的还是“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将这两处结合起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在琼珊的心中,艺术高于一切。而先前叶子的飘零恰如艺术之花的凋落,艺术命运的沦落,这让琼珊悲观绝望、痛不欲生。而当最后一片叶子在两夜的风雨摧残后仍“傲然”地挂在藤枝上,琼珊感到了“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启示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在这里,琼珊忏悔的是,对艺术悲观绝望的念头是有罪的。如果说这片叶子是一种信念的话,它应该是一种对于艺术生命的信念。因而,最后一片未落的叶子救赎了琼珊对于艺术生命的信念。

那么,叶子何以成为艺术的象征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这叶子并不是普通的叶子,而是常春藤叶。欧·亨利为何不写其它什么叶子而恰恰是常春藤叶呢?常春藤叶到底有怎样的意蕴呢?

其实,常春藤在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并且象征忠诚。在希腊神话中,常春藤代表酒神迪奥尼索斯(Dionysus),有着欢乐与活力的象征意义。后来,尼采将酒神当作音乐艺术的代表。

原来,常春藤叶与艺术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在这篇小说中,常春藤叶就是艺术的化身。这真是解读《最后的常春藤叶》最为要紧的密码,然而却长久地被读者给忽视了,以致这篇小说一直以来都被不同程度地“误读”了。

得到救赎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贝尔曼。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艺术的希望与生命的同时,他自己也在画常春藤叶的过程中,在完成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杰作”的同时,完成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当然,得到救赎的除了琼珊、贝尔曼和苏艾之外,我们这些读者在阅读中也得到了某种救赎,来自艺术对于人的救赎。

上一篇:大学论文周记下一篇:高二哲学前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