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文言文作文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转折文言文作文(精选11篇)

转折文言文作文 篇1

作者:耿亮

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北京)——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尝闻一说曰:鹰鹫之属,本为同族,其名曰隼,日猎于苍野之间。岁逢大旱,草木尽枯,獐兔竞死,群隼枵腹。或搏苍穹,徙鸿蒙,求索于重峦之巅;或敛翅羽,扑尘埃,偏安于腐尸殍肉。则前者傲而化鹰,后者鄙而称鹫也。

余闻此而有言曰:大旱之岁,乃隼族转折之秋也。逢此时,志不同则前途殊也。归属若何,唯志所谋。

夫天地万物,转折之奥非仅此一案,广袤乾坤,何处不有。君曾见清泉流塞于大石者乎?此泉之转也。择退者,蔽于石阴,遁于林洼,而不名于世,久之腐臭;择进者,遇阻无畏,旋而复击百万遭,竟成深谷疾流而遏舟舸。君亦见清风之阻于绝壁者乎?此风之转也。择趋避者,散于群峦外,须臾而无形,顷刻而泯灭;择**者,继往削磨千亿载,乃得赤漠飞沙之掩白日。然则物之形貌,每决于何择于转折也。

而青史之上,举大业者亦莫不有择于转折也。百里奚之举,孙叔敖之仕,皆自其不辍于逆境之苦。而史迁之心,笃大志而不易,遭酷刑而不馁,于大辱之重折下毅然择生,终有绝唱之史、无韵之骚,令后世文客抚卷喟叹。亦有武侯之志,承先帝之德,尽报国之忠,剑指中原,不胜不休。虽夭大计于街亭,义不择退,再四出师,终塑尽瘁之名,而得千古慨叹。

由此观之,转折者,多为困阻也。唯怀大志不言败者,可转而为人杰。其逢小挫辄逡巡而返者,茫茫千载之间不可计数,而留其名者未之有也!乃知骅骝骋于浩野,必有跌扑尘泥者,择偃志者死,择奋起者得利足;猿猱攀于绝壁,必有失手折臂者,择灰心者亡,择拼搏者得神技。人必有踬踣于疾风骤雨者,择苟安者寻一**而居,闭塞而昧昧一生;择傲立者跋淖而行,待霁虹如画,而后登坦途,沐清风。不为斗米折腰,陶潜择归隐,弃荣华,于是《归去来兮》传诵千古;临刀戟而不屈,文天祥择死国,弃官爵,乃有灼目丹心永耀汗青。

余由是叹曰:适转折之地,择何方而往,人各有愿,未可强加;然播义于四海,流芳于后世,则非不畏困险、笃志愤发者莫属也!

转折文言文作文 篇2

2016年上海市中考的作文题目是“没想到,真没想到”。题目共由七个字两个短语组成:第一个短语为“没想到”,是从内容角度说的,即考生需要关注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反常的、出乎自己意料的事物,运用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呈现不同寻常的真实情景;第二个短语为“真没想到”,可以说是第一个短语的反复,并用一个程度副词“真”来修饰,这就需要考生注意,程度副词与反复修辞的并用,强调了认识上的改变、情感上的震撼等,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展现自己在认识、情感上的体验与感悟等。

这一题目看似一个全命题,但由于缺乏相关的限定,开放性比较大。它要求考生能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之处、简单问题之中不简单之处,需要考生具有发现偶然之中隐含着必然的辩证统一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也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说中考作文的命题思路体现了作文教学的一种导向,那么我们在作文指导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笔者以为,我们至少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关注逻辑转折,培养学生心智自立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应该为学生提供自己发现、自己思考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心智自立与智慧好奇。在作文指导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素材,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没想到,真没想到”这一题目,所选择的故事在局部叙述上的矛盾,实质上是故事内在结构发展的必然。在这一过程中,写作者发生了认知的自我改变(冲突)。基于这样的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这样构思: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你看到的事物给你带来的感触和实际了解的真相不一致的现象?这其实就是关注逻辑转折。那么,如何呈现逻辑转折?请看下面的作文片段:

那是一个暑假,我跟随妈妈来到老家,拜访多年未见的亲人。我来到二姨住的房子,只见那是一个平顶房,窗子破破烂烂的,还有不少修补的地方。院子里养着鸡和狗,一股浓浓的骚臭味扑面而来。我不禁皱起了眉头,想:这样的生活条件,怎么可能住得好!

可是,妈妈却一点儿也不在乎,熟门熟路地走进去。本已对这里放弃希望的我,突然眼前一亮。让我没想到的是:虽然外面透露着乡下气息,但里面分明就是现代化的布置。现代化的吊灯,电视机,电脑……我不禁大喜,一脸兴奋地对妈妈说:“我们要住在那么豪华的屋子里面吗?”

然而,又让我想不到的是,妈妈却不悦地说道:“房子简陋如何?豪华又如何?我住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是我的家乡,是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而不是它豪华。”

在这个片段中,作者的两次“没想到”,完成了形式上的逻辑转折。先是最写实的起笔,对初次见到的二姨家房子进行了“实况直播”,面对这样一个“破破烂烂”的地方,作者写出了自己自然的本能反应。然后透过现象表现本质,进入了表现重点:自己的判断标准是物质条件,而妈妈的标准是亲情。作者正是抓住了的思维反常之处,突出了文章主旨,完成了自己的写作构思。

二、构建认知冲突,拓展学生思维深度

培养批判性思维,还应引导学生开放心灵,愿意用新的方法去考虑问题、考虑不同的选择,愿意推迟判断,并在搜集更多信息的基础上理性地思考问题。从这一角度看,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善于运用人物自身在言行和思想上的逻辑错误与逻辑矛盾,来揭示人物的思维特征,刻画人物的性格,善于把人物置身于充满矛盾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中,思考人物不同表现的多种原因,从而在认知冲突中拓展思维的深度、促进思维的质变。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构思:在自己的生活中,如何理解与自己以往认识不同的事物、现象?能不能分析产生认知冲突的原因?

“让一下!”随着一阵急促的车轮碾路的声音,我不由得赶紧回头避让。这一回头,我不由得惊呆了:只见她坐着轮椅,独立支持着全速前进,那卷起的空空的裤管,随着微风左右摇摆!一股怜悯之情在我的心头油然而生!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只见她全速行进到前方不远处的花坛旁边停了下来,缓缓地靠近一株迎春花枝,伸出手将一小簇花折下。随后,她看着花并未迟疑,抬手,轻轻地,将花别在自己的鬓边,还用手微微理了理自己的鬓角和额发。一阵微风吹来,花瓣伴随着发梢轻轻颤动着。她先勾起嘴角,后明艳地笑了起来,那笑,不含一切凄苦,是那么纯净和明媚!

“鬓边花颜金步摇”,这样的美,是我从未见过的,花衬亮了她的脸,而她的笑又仿佛点亮了全世界。

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是什么给了她如此昂扬的力量?是什么力量让她在如此的逆境之中,仍然可以这般乐观?

在这个片段中,作者第一次看到女孩时表现出的固有认知与“没想到”的表现形成了认知冲突:“卷起的空空的裤管,随着微风左右摇摆”,面对这样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女孩,自然产生了怜悯之情,而她“不含一切凄苦”的表现让作者心灵受到震撼。行文至此,可谓波澜丛生,作者正是通过构建认知冲突突出了文章主旨。

显然,构建认知冲突,换一个角度来重新思考问题,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

综上所述,中考作文命题重在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评价方式呈现出的特点凸显了写作教学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须引导学生在构思时关注逻辑转折、构建认知冲突,以培养心智自立,拓展思维的深度。

摘要:中考作文命题重在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评价方式呈现出的特点凸显了写作教学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须引导学生在构思时关注逻辑转折、构建认知冲突,以培养心智自立,拓展思维的深度。

转折、转折:南海斗争这一年 篇3

然而入秋开始,局势又见证了三个“转折”。

一是中国完成了部分所控南海岛礁填礁造地的主干工程,实现了对南海海域控制力、威慑力由弱到强的转折,永久性地改变了南海地区的战略态势。

二是南海仲裁案走完了它700多天的历程,以一纸被中方视为废纸、东盟多国事实上视为“鸡肋”的裁决,成为历史记录。它的影响会继续存在,但没有我们曾经担心的那样严重,并且看来还是可以驾驭的。

三是菲律宾领导人轮替,新政府调整对外政策重心,向中国靠拢,与美国摩擦,中菲关系实现转圜,东盟方面也显示了聚焦海上合作、与我共谋发展的意愿,大大减轻了我们在南海的压力。

现在可以明确的是,南海地区的“势”在中国一方。南海周边一些邻国蚕食中国主权权益已久,中国因实力所限而不得不“战略忍耐”的阶段走到头了,出手彻底制止这一局面。而且,随着中国加速崛起和美国相对衰落,西太平洋地区地缘政治的天平不可避免地从完全倒向美国转向至少在中美之间相对均衡化,南海周边国家一方面在经济上更加依靠中国,一方面自知无法在军事安全上完全依靠美国,最重要的是意识到替美国出头与中国激烈对抗这条路走不通,因而开始回调或者收敛。

美国南海政策的转变归根结底是对中国崛起的一种回应,服务于其牵制、规范中国崛起这一战略目标。如果这个判断立得住,在今后的南海问题运作中,只要我们内部不出大问题,只要中美关系不崩盘、中国与东盟关系稳得住,中国对南海局势的控制力就会不断增强,风险总体仍是可控的。

但必须看到,只要中美战略互疑格局不变,南海局势难有真正的平静。自2015年10月以来,美军公开、高调进行的擅闯南沙、西沙行为每隔六到八周便会上演一次。最近一次就是10月21日美舰再次擅自进入中国西沙(永兴岛、中建岛)领海基线外12海里范围。此举释放出非同寻常的信号,美方已不能以“误入”为由自辩。精心算计好的闯入范围表明,美方、特别是军方不甘心南海局势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接触与缓和中自行降温,坚持运用自身策略,通过“航行自由宣示行动”(FONOPS)等单边手段,对中国在南海的立场和利益进行牵制。此举也显示了美国要在军事安全上拉住越南、防止其从现有与美合作程度上后退的考虑。美军在南海执意进行常态化巡航引发中美意外冲突的可能已成为公认的南海局势波动的最大风险。

现阶段美方最担心我方在黄岩岛采取填礁扩建行动,在其他已扩建岛礁部署战略战术武器,也担心我方宣布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对中国防范之弦始终紧绷。所以说,南海局势的下一步发展,取决于美国是否决意坚持目前的战略应对态势,也取决于我们是否准备采取新的大动作。

我们面临一个新的“转折”的可能性,就是特朗普当政后美国的南海政策会不会回调。特朗普入主白宫后美国的对外行为方式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到底是“战略收缩”、“新孤立主义”,还是“实力求和平”、“军事冒险主义”,亦或不同路线因时而易、随意性很大的扭曲组合,目前远还不能作判断,他自己也未必理得清,需要密切观察。

具体到南海问题上,我们要看到两点:第一,特朗普本人对南海问题乃至更广范围的地缘战略竞争不了解、不感兴趣,他不会上来就揪着南海不放,倒是有可能先主动开启对话渠道。目前各路人马已经开始对他进行“教育”,试图影响他在有关问题上的立场,而特朗普属意的国安、外交团队人马,高龄、右翼色彩鲜明,也多有军方背景,这就提醒我们对特朗普当政后的南海局势走向不能过度乐观。

第二,美国的军事战略具有跨选举的强大惯性,美军在南海周边增加先进武器装备部署的步伐还会继续,“亚太再平衡”这个概念将会逐渐消失,但2020年前将60%的海军舰艇和海外60%的空军力量都部署到亚太、以在西太建立“最强大的军事平台”的目标还在,为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而设计的“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军事作战思想将会继续沿革,那些已经部署完毕的先进武器装备不会撤回去,一些新的部署即将启动,我们无法“喜迎”“战略断层”或者“安全真空”。

特朗普即使有心与中国稳定发展关系并管控南海问题,也需要基于新的身份与美国军方确立关系,美国对华强硬势力亦会继续兴风作浪,中美在南海海上发生意外碰撞和冲突的风险指数即将进入一个高攀阶段。也要看到,减少财政赤字是美国将延续几个总统任期的恒定任务,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也强调了这一点。美国大幅减债与在亚太增加军事投入之间的矛盾将继续存在,美国军方将继续通过叫嚣中国“战略威胁”和“军事挑战”来“讨预算”,会不会蓄谋制造一起“新撞机事件”也很难说。

另外应当引起警觉的是,美国不会任由中国和多数东盟国家翻过南海仲裁案“这一页”,还会竭力延续“规则武器”的效力,推进针对中国的“成本强加”策略。除了自己上阵继续利用国际海洋法制度指责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动外,美国有可能把更易引起国际共鸣、更易占据道义制高点的海洋生态问题作为新的国际介入切入点,比如先调动媒体和东南亚某些国家的政治势力渲染中国在南海的筑岛开发行为对海洋环境构成“威胁”,再策动非政府组织人员靠近甚至进入我岛礁施工现场实施干扰,也不排除怂恿个别国家或非政府组织借口生态问题向国际海洋法法庭发起新的诉讼。

中菲关系重返积极发展的正轨,菲美军事同盟关系发生疏远,这构成南海局势趋于缓和的重要方面,也强化了我在南海战略博弈中的主动态势。目前看,杜特尔特发展对华关系的意愿是真诚的,对美强权政治、军事驻扎、价值输出的反感也是真实的,但菲国内民众亲美崇美情结深厚,菲军方、政府内部和知识阶层反对杜特尔特、主张利用南海仲裁案“成果”与中国继续缠斗者也大有人在,杜特尔特对外政策重心调整能否可持续、中菲海上争议能否避免重大反复,仍有赖于我坚持不懈做工作。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努力保持总体有利的战略转变态势,坚定维护主权安全利益,不能“大进大退”。也有必要对一个时期以来对南海局势的应对进行总结,看看哪些方面过激、偏“抖”,有没有“过度宣传”的后遗症需要消除。总之,南海局势掌握在我们手中,历史赋予的机遇不能错失,但也不可冒进。

(作者为《世界知识》杂志编辑、记者)

转折作文 篇4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冬日里初升的太阳慵懒地靠在山头,零星的几朵白云在空中悠悠地飘着,尤显得突兀。刚刚下了场大雨,将这个小镇的所有尘埃都清洗而去。空气里直透着清新,但似乎仍有些凉意。

“呼――”一阵轻风吹来,吹开了薄如蝉翼的纸糊的窗子,吹进了这个简陋的屋子,接着又似一只冰冷无情的大手,将床上正在熟睡的男子恨恨地“揪”醒。这男子似是感到了寒意,便皱着眉头嘟嚷着起身,嘴唇仍不住地打着哆嗦,也难怪,这么简陋的屋子!先是被眼前的景物一震。许久,他才真正醒过来:自己不是曾经那腰缠万贯的生意人,经过黑心人的暗算,才落得如此地步!“唉――”他不禁叹口气,直为自己鸣不平。

“咚咚――”正悲痛惋惜时,沉重的木门猛地被人不耐烦地狠敲着,他一愣,忙整理衣衫,正色道:“请进!”“匡――”话应刚落,那门被毫不留情地踹开,在撞到墙壁时,似乎觉得整间屋子都摇摇欲坠。瞥眼一瞧,原来是店小二。那小二拉着一张冰冷的驴脸,乌黑的眉毛高傲地挑着,嘴也抿着一丝冷笑,他将盛着一只馒头的碗放在桌上,随即阴阳怪气地说道:“胡先生,先前我一直敬重您,因为您一向出手大方。而现在,没了房钱还在这腻着,还让不让我们做生意!”说罢,店小二决然而去。

那男子心底不住地颤抖,有辛酸,也有愤怒,他望着那只白花花的馒头,只觉得无比地讽刺。“砰”他猛地一拳捶向地板,大声喝道:“谁没有过苦难临头的日子?未想你们一个个竟如此势利!我胡某定会跨过这坎儿!”

半夜之时,他将整理好的行囊挎在肩上,只留下几件值钱的.玩意作为这几日的房钱,随后悄然离开了这间客栈。他将徒步去向千里之外的舅公家,那是胡氏家族最后一家小商号。

几年后,一男子身着锦衣,身后跟着侍卫,在这古色古香的小镇中闲游。暮色渐浓,便寻思着找一家客栈。“呦,客官,您里面请!”一声殷勤从耳旁传来,甚觉熟悉,他不禁偏头一看,竟是那年步步逼他的小二!而那小二仔细端详之后,先是一怔,随后喜道:“这不是胡先生嘛,咱们都是老相识了,请进请进!”说着伸出一只手,脸上的笑容愈发地明朗。

“是吗?”那男子一阵冷笑,甩开前面那只手,扬长而去。只留下小二一人灰溜溜地滞在门前,那只手还未收回。

美丽的转折作文 篇5

翻开江南画卷,渐入苏州,是江南美景的代表。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绿叶,我不由自主地感觉,满园青葱的苏州,就是我梦里的江南!

一路走来,没发现什么仿古建筑,只有绿色。别担心,当你到达花园时,你可以发现姑苏市的美丽。妈妈说服了。悬在半空中的心微微下降。花园里的风景和外面的世界真的很不一样。走在石子路上,可以看到亭台楼阁,特别像梦里的江南。耳边有清脆的春天的声音,找不到声音。一小池水在喧嚣中输送着泉水,自然而宁静,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就是纯粹的幸福。

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只是绕着围墙走,却忘了这不是江南,而是前朝的历史遗迹。难怪玉玉琼楼夹杂着城市的气息。

我毫不犹豫地走出围墙,寻找真正的江南。可以走出围墙,所有的建筑都是高层建筑。为什么能找到江南的足迹?失望突然涌上心头,我拒绝相信这是江南。我还是到处找,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每一次失败都刺激着我不甘心的心。最后我的心跌到谷底,心碎。看着繁忙的柏油路,盯着阳光下五彩缤纷的摩天大楼,哪一个能形容此刻的心情?我也不知道。江南的气息在城市里到处碰壁,遍体鳞伤,无助迷茫,最后消散在喇叭声和高楼大厦之间。江南,你变了!

是不是每个将军的成就都需要一万根骨头堆砌,是不是每个城市的成长都要伴随着一些东西的死亡?你朦胧的烟雨,呢喃的莺声,自然的气息去了哪里?没有!不能叫你江南。我爱的是轻盈飘逸的你。你现在怎么样了?

诗人曾经说过:我会穿越,但我永远达不到。

转折高考作文 篇6

车上人挺多,我站在售票员的旁边。“到哪儿啊?”售票员问道。“天井源。”我递上五元钱,她找给我两元,在转过身的时候瞥了我一眼。这一瞥倒让我将她看了个清楚:蓬乱的卷发,发丝油油的;脸色也不太好,大大的黑眼圈,且涂了厚厚的眼影,我猜是打多了通宵麻将;眉毛吊得老高;最醒目的便是那张红唇,俗艳的大红色,不知用廉价口红抹了多少层。找回钱后,我便找个角落站着,远离了那张有点可怕的脸,心里只剩下两个字庸俗。

车停了,一下子又上来许多人,车厢变得更拥挤了。一个年轻女孩紧靠在门口,衣着入时,容貌俏丽,显得端庄娴雅,竟仿佛给这冬天的车厢带入了一缕春风。同样都是化妆,却几乎人鬼殊途,怪哉!

到了下一站,车门一开,上来一对衣着很旧的母子,母亲黑黄脸,孩子通红的脸上挂着两行鼻涕,看来的确是冻得不轻。两个人挤上车,刚好站在了“春风”女孩的旁边。见此情景,女孩顿时花容失色,“啊”的一声,抛下一句“讨厌”,便腰肢一摆,飞身下车,身影快得如同金庸笔下的女侠,之前的清丽脱俗瞬间被那句话打了个粉碎,寒风一吹更是不知所踪。旁人见这对母子脏兮兮的,也都纷纷闪避,售票员却好像没看见这一切,手指一动,车门“嘭”的一声关得坚决,母子留在车上,女孩却留在车下。

我心中的偶像刚刚倒下一座,似乎又有一座正树立起来。

车又开了,那“春风”女孩刚过了马路,又恢复了一副清丽的姿态。

售票员走下座位来到那对母子身边,身上大红色羽绒服沙沙地响。她竟在众人的漠视中与他们寒暄开了:“孩子几岁了?”“五岁,来这儿是带孩子看病的。”母亲又报了地名,很远,要四元车费。那母亲递上五元钱,皱皱的。售票员收了,又聊起天气如何冷,轻描淡写地找回一元钱,母亲一面说“是冷”一面接过钱。“谁给带小孩子的大姐让个座儿?”却无人回应。“谁给带小孩的大姐让个座儿?”等那声音再次响起,我突然觉得一股暖意袭来。

这时,我果断地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这对母子。

何为庸俗?何为尊重?我的头脑中充满疑问。想不到短短的一次乘车,竟成了我人生的一次转折!

历史转折关头的叶剑英 篇7

新北平市长

发起的平津战役的隆隆炮声,在华北大地上空震响。战役进行过程中,叶剑英即同彭真一起被召到西柏坡毛泽东简陋的办公室里,领受了接管北平的重任。叶剑英被任命为中共北平市市委副书记、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北平市市长,彭真被任命为中共北平市市委书记,赵振声(即李葆华)为第二副书记。毛泽东满怀期望地对他们说:“这次接管北平,影响到中外,你们务必达到像沈阳、济南那样的接收和管理成绩,特别要防止出现一些‘左’的做法。”

1949年1月21日,解放军同傅作义经过多次谈判,终于达成了《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北平获得了和平解放。接管大军随即移驻北平西郊的青龙桥一带,叶剑英则住进了颐和园内万寿山上的益寿堂。

1949年2月2日,北平军管会从西郊进驻城内。2月12日,北平市各界人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欢庆解放,叶剑英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宣布北平市在军事管制的时期,要完成“系统建立人民的革命政权,推行新民主主义的政策”“消灭一切混乱现象,建立人民民主的经常的秩序”等六大任务。

叶剑英洪亮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了天安门广场的每个角落,通过无线电广播传到了中国已解放的地区和尚未解放的地区,传向了全世界。后来,毛泽东主席见到叶剑英,风趣地说:“我听收音机了,你那个讲话真是‘声嘶力竭’啊,为新政权呐喊,就是要有这么一股劲头!”

从2月初开始,北平的接管工作在叶剑英、彭真的领导下全面展开。一天,叶剑英了解到这样一件事:西郊有一支骆驼运输队,大约有二三十人,靠从门头沟往市区运煤为生。中共方面去接管时,没有傅作义方的代表参加,也没有带联合办事处的介绍信,只召集他们讲了一番话,宣布将运输队接管,让其照常运输。可是,第二天这几十个人都跑光了。有的同志觉得一个小骆驼队,跑了也没什么。叶剑英却从中发现了问题,他责问接管的干部:“为什么不请傅方代表参加呢?进城之前,我们就已反复强调,要准备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而我们一些同志对此认识不足,习惯于自己包打天下。尽管有了联合办事处这样的组织,也不注意很好地去发挥作用,这不对嘛。”大家从叶剑英的一席话里领会到了接管工作的政策策略和工作方法。

北平接收工作,历时3个多月,进行得稳妥、周到、顺利,这是中共中央正确决策、领导的结果,同时,也是与叶剑英、彭真及参加接管的广大干部忘我的工作以及傅作义方面的配合分不开的。北平接收工作的成效,赢得了中外舆论的赞扬。当时国统区出版的《新闻天地》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叶剑英领导的中共干部,为了打稳中共未来首都的基础,接管是审慎、周到、仔细、严密的”“几乎做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这是对北平接收工作的一种客观而又公正的评价。

衣食住行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到人心的向背和新生人民政权的威望。叶剑英带领军管会和市政府的同志们,一开始就着手安定全市200多万人民生活这一基本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解决粮、煤、水、电的供应和统一货币。叶剑英和彭真指示军管会有关部门,从华北其他地区调运和储备了大批粮食、煤炭及油盐等物资,采取各种方式将必需的生活资料供应给市民,逐步稳定了北平市场物价,从而安定了民心。

要使民心向党,安居乐业,还需要进一步整顿治安、建立革命秩序。北平曾经是国民党反动派在华北的政治、军事中心。解放后,叶剑英和彭真领导警备部队和公安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打击和肃清暗藏的敌特,捕捉劫盗匪徒,处理散兵游勇。到1949年秋仅半年时间,就破获潜藏特务匪徒策划的各种阴谋暴动案83起,初步解决了治安问题。

“政者,正也。”叶剑英在领导市政建设中,要求政府的工作人员“正人先正己”,搞好自身建设,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市之长,他自己率先垂范,克己奉公。不论在工作上和生活上,不搞特殊化,不贪图物质享受,保持进城前艰苦朴素的作风。

有一天,军管会物资部长童陆生找到叶剑英说:“现在物资都分配得差不多了。我给军委机关分了一批东西,其中有些被服和办公用具,每个领导干部都分配一点,您要点什么?”

“我什么都不要。”叶剑英说:“我是军管会主任,又是市长,领导接管了这些物资,怎么能自己给自己分配呀!”

叶剑英领导接管的旧北平市党政军机构的物资,在仓库里堆积如山。其中,有各种各样的高级家具,有成千上万件毛毯、被服,还有珍奇古董、名人字画,他一件不要,两袖清风,廉洁奉公,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党中央关于进城以后要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精神,为军管会和市政府全体同志树立了榜样。

“串联炮轰何时了”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身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和军委副主席兼任军委秘书长的叶剑英,心情一直处于紧张和矛盾之中。随着运动的深入,越来越乱,问题暴露得越来越多,他觉察到运动的矛头所向不对,开始为国家与军队的命运和前途担忧,对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逐步进行抵制和斗争。

叶剑英和军委几位领导人始终坚定地认为:“天下不能乱,长城不能毁”,只要军队不乱,天下就保得住。叶剑英要求军队必须保持高度戒备,听从统一指挥,并同徐向前、聂荣臻、陈毅、贺龙等几位元帅等多次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稳定军队的规定和措施。

11月13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召开的军队院校和文体单位“十万人大会”上,叶剑英批评了一些单位揪斗领导干部,外出串连,搞打砸抢,败坏军队的名声等错误行为。他要大家警惕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不要受坏分子利用。针对一些“造反派”提出怀疑某些中央领导人的问题,叶剑英明确指示军事博物馆要保留刘少奇和邓小平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照片。在11月29日再次召开的第二次“十万人大会”上,“造反派”在林彪、江青一伙儿指使下,声言叶剑英、陈毅上次讲话有“严重错误”,必须“彻底批判”。

面对满墙遍地“大字报”和指责他是“老右”、“老机”的一片叫嚣声浪,叶剑英无所畏惧,泰然处之。他稳坐在自己的西山住所,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继续坚持不屈不挠的斗争。他说:“大字报尽管贴,该讲的我还是要讲。”他排除一切纠缠和干扰,埋头攻读马列经典著作,希望从“老祖宗”那里得到新的启示。同时一直保持着坚定乐观的情绪,天天坚持爬山,锻炼体魄。在陈毅遭到“造反派”连日批斗、处境最困难的时刻,叶剑英特书《虞美人》词相赠:“串连炮轰何时了,官罢知多少?赫赫沙场旧威风,顶住青年小将几回冲!严关过尽艰难在,思想幡然改。全心全意一为公,共产宏图大道正朝东。”

保护老干部和知识分子

1967年元旦一过,林彪等人抛出“揪军内一小撮”的口号,把斗争锋芒直接指向叶剑英等几位元帅和军队各级领导干部。各总部、各军兵种的许多负责人遭到揪斗,告急的电报、电话纷至沓来,要求叶帅给以保护。有些无路可走的,如刘志坚、刘震、成钧、苏振华、赵永夫、王恩茂、赵尔陆、许世友、李达、杜义德、王诤等,直接找到叶剑英住地求救。躲进大别山的许世友打电话呼救,叶剑英设法把他接到北京,住进京西宾馆保护起来。受叶剑英保护的同志中,也有过去伤害过他和整过他的人,他不计旧恶,对身边工作人员说:“革命者要学会容忍。一个人能够容忍别人所不能容忍的事,就是英雄。”

那时叶剑英在军事科学院内的二号楼和西山住地,一时成了老干部的“庇护所”。床上、地板都住满了,轮番睡觉,分批开饭。这里住不下就送到京西宾馆。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叶剑英还特意关照要做好他们的医疗保健工作,护理好每一个老同志。与此同时,他还同地方有关部门打招呼,想方设法保护钟惠澜、薛愚、谢铁骊、华君武、袁世海、谢芳、李维康等知名人士。

在“文革”中,叶剑英虽然受毛泽东一再保护,说他长征路上获取张国焘企图危害党中央的密电有功,但仍然处于被“半打倒”状态。有一段时间,“四人帮”一伙儿不给他看文件,不准他打电话,不准与外界联系,甚至不准与子女联系,过着与世隔绝的孤寂生活,但他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坚持斗争。他常常写信给子女们,告诫他们要“洁身自爱,奋发图强”“挺起胸膛走路,夹着尾巴做人”。他曾书“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与女儿楚梅、女婿邹家华共赏警勉。

在极其艰难复杂的境况中,叶剑英沉着冷静,忍辱负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以极大的耐心和克制,同林彪、江青一伙儿周旋,机敏巧妙地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斗争。徐向前元帅回忆当年的情景,对叶剑英曾作过这样一段评述:“他在自己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仍然关怀着军队的稳定,关心着其他受冲击的同志。一次他听到风声,造反派要抄我的家。他一面严令保护我的安全,一面亲自打电话给我,安排我转移到西山去住。这种患难与共的真挚感情,使我难以忘怀。”

叶剑英身处逆境,仍念念不忘向党内外的一些知名人士、革命先烈及其亲属,给以爱心,送去温暖。他不但亲自写信表示慰藉,还派秘书和子女了解他们的处境和困难,尽力相助。当他得知宋庆龄变卖衣服和书籍时,特修书安慰,又设法接济5万元人民币,解决燃眉之急;对李立三、黄琪翔、蒋光鼐、司徒美堂、邹韬奋、赵世炎的夫人及子女等都曾给以亲切的关怀和帮助。

周恩来病重的日子里

在1975年下半年,周恩来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叶剑英的心情十分沉重。他对周恩来的疾病治疗倾注了大量精力。早在1972年,周恩来被确诊是膀胱癌以后,江青、张春桥一伙儿幸灾乐祸,以保密为名,封锁周恩来的病情,不让毛泽东知道,也不积极组织治疗。周恩来的保健医生心急如焚,找到叶剑英想办法。叶剑英在一次陪同毛泽东接见外宾以后,当场拿出周恩来的一瓶血尿标本给毛泽东看,毛泽东当即指示要抓紧治疗。

1974年,周恩来住进医院以后,叶剑英和其他一些老同志亲自领导医疗小组,制定方案,为周恩来治病。他还到处打听治疗膀胱癌的秘方、验方,一旦发现,即指示解放军总医院检验采用。每当周恩来做重要手术时,叶剑英总是守候在手术室门外,直到手术结束,问清情况后才离开。即使出差在外地,他也经常打电话到医院,详细询问病情。在同身边工作人员和医院的医护人员谈起周恩来的病情时,叶剑英常常热泪盈眶,有时竟痛哭失声。

叶剑英眼见癌细胞一天天地吞噬着周恩来的生命,心中非常着急。他深深感到,周恩来一旦倒下,对党、国家和人民将是巨大损失,而将给“四人帮”一伙儿造成天赐的夺权良机。

1975年8月,周恩来又做了一次电灼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叶剑英为此感到十分欣慰。8月13日,叶剑英准备离京到外地视察工作前,特意亲笔致信周恩来,信中说:“此次电灼,又取得一场大家庆祝的胜利,至为欣慰!继续革命,国步艰难,千万为党珍重,为国珍重。敬祝早日康复!”信后又附言:“今天得到三O一医院送来的药方一份,请参阅。听说吴阶平同志正在研究。”一封短信,寥寥数语,包含了无限深情和愿望。

到了1975年11月,情况又起了变化。在“四人帮”的策划煽动下,一场“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又开始在全国掀起,全面整顿的工作被迫陷入停顿状态。邓小平和叶剑英实际上再度被解除工作,党和国家再次陷入混乱的旋涡里。叶剑英保持着冷静、清醒的头脑,在自己已经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与“四人帮”作各种形式的斗争。他坚信,经过反复的较量,最终胜利是属于党和人民的。

酝酿除害良策

1976年7月,德高望重的朱德委员长突然病逝。毛泽东病重垂危。在毛泽东弥留之际,中央政治局的委员们守候在病房,当叶剑英走过来时,毛泽东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并且活动手臂,轻轻相招,嘴唇微微翕动,想说什么,只是说不出来。叶剑英握着他的手,又急又悲,伫立良久,只好移动沉重的脚步,离开病房。他陷入了沉思:主席为什么特意招呼我呢?还有什么交代?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与世长辞,在全国人民沉痛悼念的日子里,“四人帮”迫不及待地加紧了篡党夺权的步伐。

处在这场斗争的旋涡里,叶剑英审时度势,分析估量了全国的形势和人心的向背,同时又想到了毛泽东在弥留之际,想托以后事又欲语不能的情景。他感到毛泽东是察觉了江青等人阴谋篡权的活动。从1974年起,毛泽东曾多次向老同志讲过汉朝周勃、陈平铲平吕氏叛乱、巩固汉室政权的故事,并说:“问题要解决。下半年不行,明年;明年不行,后年。”现在是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就在叶剑英警惕地注视着“四人帮”的动向,苦心思索着在什么时机,采取什么办法来收拾这伙败类的时候,其他的老一辈革命家也在考虑这个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大事。邓小平、陈云、谭震林、李先念、邓颖超、康克清等都曾先后直接找过叶剑英交谈,对他抱着殷切的期望。叶剑英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同其他政治局委员和一些同志个别交谈。

同时叶剑英还亲自到史家胡同华国锋的住处交换看法,劝他多到老同志那里走走、谈谈。两个人经过交谈,沟通了思想,下定了斗争的决心。叶剑英又到中南海,几次找汪东兴交谈,商议除害大计。

9月下旬,“四人帮”垂涎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宝座,连日“逼宫”,锋芒毕露。有人曾设想召开中央会议来解决“四人帮”问题。叶剑英认为“四人帮”是一个反革命阴谋集团,他们的目标是篡夺最高领导权。同“四人帮”的斗争已超出党内斗争的范围,不宜采取党内斗争的正常手段来解决。但粉碎“四人帮”又是在非常形势下采取特殊方式进行的一场斗争,要尽量做到稳妥,避免引起动乱。叶剑英说,我们要给后人留下一个好榜样。他与华国锋、汪东兴经过几次个别接触和交谈,思想得到了统一,作出了重大决策:决定经过充分准备,在适当时机(预订国庆节后10天左右),以召开会议形式对“四人帮”实行“隔离审查”,然后立即召开政治局会议,向全会作报告。

为了部署这一重大决策的实施,叶剑英又同汪东兴进一步商议行动方案,准备了各种具体措施。无论如何,要稳定首都和全国的局势。他说:“这是一招很险的险棋,又非走不可,必须果断,又要周密。要万无一失地办事。”

惊心动魄的怀仁堂“会议”

1976年10月6日,这一天晚间,星河灿烂,金风送爽。叶剑英按照往常开会从不迟到的习惯,从容不迫地提前出发。他带上警卫参谋,让司机开车从玉泉山悄然来到中南海怀仁堂。这位在战争年代协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参座”,今天,又一次亲临前线。

怀仁堂像往常一样,灯光闪烁,肃穆安谧。只有少数执行特殊任务的人员,担任着警卫。叶剑英此刻在怀仁堂正厅,正襟危坐,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在正厅里还有华国锋,这位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焦急地等待着来“开会”的另外三个人。在正厅的屏风后面,汪东兴和几个警卫人员机警地注视着门口,负责“会议”的安全。将近8点,“会议”开始。先说来“开会”的王洪文。这个“大人物”,此刻兴冲冲地来到怀仁堂正厅东侧门,一看到警卫人员走过来,叫道:“我是来开会的!你们干什么?”他拳打脚踢,拼命反抗。警卫人员将他扭住,推倒在地,然后押到正厅里。这时华国锋立起身来,按着事先准备好的“隔离审查”决定,严肃地说:“王洪文,你犯下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行!我代表党中央宣布,对你进行隔离审查!”

张春桥夹着皮包,准时到来。他摇头晃脑地来到怀仁堂正厅东侧门,似乎感到事情不大对头,连声地问:“怎么回事?”还未待他弄清怎么回事,就被两个警卫人员架到正厅。当华国锋宣布他的罪状和“隔离审查”决定时,这位“四人帮”的“军师”双腿打颤。他用手摸了摸眼镜,没有任何反抗,就由监护人员送他到一个候审的去处。

姚文元姗姗来迟。这个“四人帮”的“金棍子”,听说中央政治局开会要他修订文献,已是手痒多时,口里骂骂咧咧地说:“早就该开这个会了!”他急冲冲赶往中南海,竟忘了戴上一向不离头的帽子。他光着秃头,迈着四方步,进入怀仁堂,手里拿着毛选送审本,准备大显身手,没料到等待他的是“隔离审查”。

就在怀仁堂“会议”紧张进行的时候,另外的执行特殊任务小组,由中央办公厅一位副主任率领,来到了中南海江青住处,向她宣布了“隔离审查”的决定。江青听罢,又气又慌,连问:“为什么?为什么?”然后要求上厕所。执行小组派一位女同志跟进去。她的神威已经不灵了。待她出厕所后,来人要她交出保险柜的钥匙。她先是拒绝交出,说:“不能交给你们!”随后气鼓鼓地把钥匙装进一个大信封里,写上“华总理亲启”字样,才交给执行小组人员。办完“交接手续”,执行小组人员“请”她坐上轿车,由两辆警卫人员的轿车“监护”,押到一处地方候审。

这样,前后不到一小时,没费一枪一弹,没流一滴血,就从组织上打垮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历时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曾几何时,猖狂一时、阴谋篡权、恶贯满盈的“四人帮”一伙,落得个罪有应得的下场!

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叶剑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和中央政治局的其他同志根据政治局多数同志的意见,代表党和人民意志,果断地作出重大决策,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从危难中挽救了党。

拨乱反正,请邓小平复出

粉碎“四人帮”之后,叶剑英从维护党和国家的大局及党的组织原则出发,对华国锋采取了支持和辅佐的态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叶剑英的这种态度和做法,是有利于局势稳定的。

粉碎“四人帮”不久,叶剑英便派自己的孩子驾车,把还在软禁中的邓小平偷偷接到他的住处。两人见面之时,万分激动,邓小平叫了一声“老兄”,两人的手便紧紧握在了一起。随后,叶剑英安排邓小平由城内搬到西山一处住所住下,并派机要秘书给他转送文件。

与此同时,叶剑英多次找华国锋谈话,建议请邓小平出来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然而,叶剑英的正确意见没有被接受。1977年3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叶剑英、陈云、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公开提议要邓小平出来工作,但仍被华国锋等拒绝。这次会议之后,叶剑英继续给华国锋做工作,坚持要求恢复邓小平在党中央的领导职务。1977年7月16日至21日,中共中央召开十届三中全会,会上正式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在中央政治局领导下,叶剑英同邓小平一起,为恢复中央其他老同志的工作,荐引年富力强的同志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党和国家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凯雷-徐工案转折 篇8

2006年lO月16日,沪深股市盘中出现震荡,而收购事项一直悬而未决的徐工科技(SZ 000425)却逆势放量涨停。当晚便有消息传出,凯雷投资与徐工集团已经修改了此前达成的协议,降低了前者的持股比例。

停牌一日后,徐工科技18日发布简短公告,徐工集团、凯雷徐工、徐工机械(徐工科技的直接控股股东)三方于签署修订协议,据此凯雷徐工和徐工集团将各拥有徐工机械50%的股权,徐工机械变更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而在此前引起各界争议的方案中,凯雷徐工将通过增资扩股持有徐工机械85%股权,在近一年时间内,该方案始终未能获得相关部门的审批。由此引发的有关外资并购的争论则愈演愈烈,同样欲将控制权转让给外资的双汇实业(SZ000895)从5月末停牌至今,最新公告则显示,“仍处于商务部和证监会的审批过程之中”。

在公告中,凯雷-徐工案的另外一个敏感因素--交易价格并未明确说明。据新华社的报道,新方案继续延用凯雷在原方案中确认的徐工机械股权估值,即“徐工机械1 00%股权的估值为36亿元”,并通过了江苏省国资监管部门的审核。而另有消息称,为了应对“贱卖”的质疑,双方已将收购价格适当提高。

同时知情人士还表示,“对赌协议”已被取消,而“毒丸”计划予以保留。在新董事会的构成中,徐工集团和凯雷各占一半,董事长则由中方担任,原方案中凯雷方面将控制董事会2/3席位。

基于以上变化,已有业内人士称“新协议获得相关部门批准的可能性较之此前将大为增加”。而徐工科技在10月9日的公告中也表示,“公司股改的原则是先改制后股改,在2006年底前完成股改”,这意味着年底前势必完成改制。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我仍然认为出让50%股权比例太高了,这样并不能保证中方对改制后的徐工机械具有绝对的控制力。降低股权收购比例就能通过审批吗?我感到怀疑。

人生的转折作文 篇9

青春

十八岁的我会去读安如意,静静地观看她的《陌上花开缓缓归》,去品易中天,感受他的睿智与风趣,用另一种方式去接引浩瀚的历史。十八岁,满怀憧憬的年龄,却不是想象中的满月斑斓。在那条等待的路上,负载的是父母的期望与“三点一线”的枯燥乏味。跳跃的青春在此时定格、静止,化作条条悲怆的音符,等待也似潘多拉的盒子打开,慢慢沉沦……十八岁是一个渡口,失去了很多单纯的愿望,心里多了些惆怅,似乎要选择什么但又很被动。

但在这漫漫征程中,我不会孤独,与同道者一起跋涉,与相爱者携手走过,我还怕什么呢!我只想说:放马过来吧,我无所畏惧!

未来

伴着失眠的黑夜,带着塔罗牌卜出的人生,看天空寻找答案,不经意间,归巢的鸟雀滑过天际,留下消逝的拖痕,一种无与伦比的绚丽从天而降。封闭的圆为我的未来敞开,我的十八岁正为高考奋斗着,负荷着青春的梦想,承载着父母的心愿,我收敛了所有的狂放与奔烈,努力奋进,风雨兼程,蹁跹独行。期待是一种色彩,期盼的未来,还会充满着神秘与大片的空白吗?想象着在我二十岁时,收拾一切灿烂的时候,把孤单还给昨天,把微笑留给自己,让青春为之奋斗的历程永远定格在那成长的路上。

人生转折的作文 篇10

当我发现,现在做的事,十几二十年都可能没有大改变,看现在就可以预见未来,我就不再对它感兴趣了。所以,我总是不停地经历转折。

进入微软之前,我从来没有大公司的工作经历,所以,把大公司想象得很美好,对自己的未来也抱有很高期望。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微软是个好公司,可我唐骏什么也不是。

过去,我好歹是个老板,想让员工做什么,他们就得做什么;到了微软,我是个员工,上司让我做什么,我就得做什么。每晚写工作汇报的日子让我感觉落差很大。实际上,作为一个新入职的员工,我那时不可能每天做什么有实质效果的工作,但是,既然要写汇报,总得写点东西出来。所以,我当时压力很大,每天都给自己找事情做。

原来,在自己的公司,我可以去制订战略……在微软,我仅是个工程师,做技术工作,枯燥无味,很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而且我觉得这些工作很初级,对我来说没有意义。当时,我心情比较急躁,恨不得一下子就做到团队第一,但是工作中,我发现别人都比我优秀。所以,我有很强的失落感。

我也想过放弃。于是,我用心理暗示的方式告诉自己:放弃就是逃避。放弃这次机会,将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失败,我不能容忍自己失败。毕竟,在经历这一次转折之前,我有理性思考——微软这个平台和我的追求是吻合的。

为了克服困难,我选择改变自己的心态,先冷静下来,告诉自己,从老板变成打工者,挫折是肯定会有的。如果不做转折,我只能一直做个小老板,死守原来的小圈子,我的世界观、价值观会一直持续狭隘,一定走不出来。我明白,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坚持,起码要坚持到不能再坚持的时候。

适应了角色之后,我发现微软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后来,我的职位慢慢提升,最终成为中国区总裁。

,又一个转折来临——我加入了盛大。事实上,当时的我已经站到了聚光灯下,突然转投这样一家前途未卜的民营企业,很多人并不看好。

而且对我而言,从微软到盛大的转折也很大,甚至和上一次不相上下。当时,盛大的规模不大,员工只有几十个人,业绩也不算很好。刚到盛大,我就感到了一家民营企业和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不同,周围的人和我不是一路的。跟他们在一起工作,就好像一个成年人突然要跟一群孩子一起游戏,而且,成年人还要遵从孩子们的玩法。这种压力可想而知。我仍然是采用及时调整自己心态的方法:相信自己的选择,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一个人是专心在一个公司坚持奋斗,还是不停地更换自己的舞台?我想,这两种模式都有道理。哪种方式更好?这个问题就好比,企业是应该专业化还是多元化的问题一样,没有一定的答案。

我的人生转折 篇11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一旦真正面对这道问答题,任何人都要深思熟虑。

人生自此将转向何方?这番内心的挣扎不仅是对社会、环境、人事关系、利益方的综合考量,更是自我信心、个人心态的显露。

有的时候,即便没有痛苦,平顺的转折依然要面临选择,面临思想斗争。只不过,这种情况下,被记住更多的是转型前后的一个个历史镜头。

面对人生转折,是改变他人还是调整自己?每个人的考虑各不相同,每个人的选择各不相同……

如果不选择人生转折,我只能一直做个小老板,死守原来的小圈子,我的世界观、价值观会一直持续狭隘,一定走不出来。

唐骏改变心态

口述|新华都集团CEO 唐骏

我喜欢挑战,总是不停地给自己寻找新目标。我不喜欢安逸的感觉,安逸会让我心里发慌。当我发现,现在做的事,十几二十年都可能没有大改变,看现在就可以预见未来,我就不再对它感兴趣了。所以,我总是不停地经历转折。

进入微软之前,我从来没有大公司的工作经历,所以,把大公司想象得很美好,对自己的未来也抱有很高期望。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微软是个好公司,可我唐骏什么也不是。

过去,我好歹是个老板,想让员工做什么,他们就得做什么;到了微软,我是个员工,上司让我做什么,我就得做什么。每晚写工作汇报的日子让我感觉落差很大。实际上,作为一个新入职的员工,我那时不可能每天做什么有实质效果的工作,但是,既然要写汇报,总得写点东西出来。所以,我当时压力很大,每天都给自己找事情做。

原来,在自己的公司,我可以去制订战略……在微软,我仅是个工程师,做技术工作,枯燥无味,很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而且我觉得这些工作很初级,对我来说没有意义。当时,我心情比较急躁,恨不得一下子就做到团队第一,但是工作中,我发现别人都比我优秀。所以,我有很强的失落感。

我也想过放弃。于是,我用心理暗示的方式告诉自己:放弃就是逃避。放弃这次机会,将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失败,我不能容忍自己失败。毕竟,在经历这一次转折之前,我有理性思考——微软这个平台和我的追求是吻合的。

为了克服困难,我选择改变自己的心态,先冷静下来,告诉自己,从老板变成打工者,挫折是肯定会有的。如果不做转折,我只能一直做个小老板,死守原来的小圈子,我的世界观、价值观会一直持续狭隘,一定走不出来。我明白,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坚持,起码要坚持到不能再坚持的时候。

适应了角色之后,我发现微软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后来,我的职位慢慢提升,最终成为中国区总裁。

2004年,又一个转折来临——我加入了盛大。事实上,当时的我已经站到了聚光灯下,突然转投这样一家前途未卜的民营企业,很多人并不看好。而且对我而言,从微软到盛大的转折也很大,甚至和上一次不相上下。当时,盛大的规模不大,员工只有几十个人,业绩也不算很好。刚到盛大,我就感到了一家民营企业和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不同,周围的人和我不是一路的。跟他们在一起工作,就好像一个成年人突然要跟一群孩子一起游戏,而且,成年人还要遵从孩子们的玩法。这种压力可想而知。我仍然是采用及时调整自己心态的方法:相信自己的选择,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一个人是专心在一个公司坚持奋斗,还是不停地更换自己的舞台?我想,这两种模式都有道理。哪种方式更好?这个问题就好比,企业是应该专业化还是多元化的问题一样,没有一定的答案。

对我而言,是我的性格决定了我的道路。首先,我追求挑战性;其次,我有现实的考虑。每次来到一个新舞台,我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当我的投入和产出比达到最优时,我会考虑,再继续投入下去,产出的价值可能不会像最初一样高速增长,会遇到天花板。比如,如果2004年我继续留在微软,6年后的今天,我应该不会再有很大提升。实际上,从盛大再到新华都,我这6年的人生绝对比留在微软精彩得多。

(采访|王雨佳)

从大悲到大喜,只需一秒钟,从大喜到大悲,也只要一小步。人生就是这么精彩。

杨宁悲喜积淀

口述|唔箜搜索CEO 杨宁

从为人所熟知的ChinaRen到登陆纳斯达克的空中网,再到搜索新引擎——唔箜搜索,有选择,因而便有了转折。我的第一次转折是我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当时谷歌的两个创始人拉里·佩吉和塞尔吉·布林曾力邀我加盟谷歌,算谷歌“第十人”。但当时我婉拒了他们的好意,选择回国创业。

我并不认为这是我人生中的错过,因为中国文化崇尚“智”,西方文化崇尚“勇”,在斯坦福我每天听到的都是像乔布斯这样的创业家给我们讲述创业故事,我当时的选择只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我的人生一定要乘风破浪才有意思。”团队里开始有人散布谣言,策划集体辞职。当时,我们管理层对此事全然不知,后来,一个员工几经犹豫最后告诉我。这个消息无异于一枚即将引爆的定时炸弹。我们几个创始人迅速连夜处理,把所有的员工叫出来一个一个倾心谈话,争取一切可争取的。终于,一夜努力,“兵变”被化解于无形。

这次变故让我体会颇多,时年25岁的我开始明白企业的真正意义。成就一番事业,不是仅靠热情与技术,市场当时,我和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陈一舟、周云帆创办了ChinaRen网站。那时互联网创业大潮未至。之前的“海归派”张朝阳、田溯宁和“本土派”马化腾、丁磊大都把目光瞄准了“门户”,于是,我们选择了另辟蹊径——社区网站。

人有时不得不相信奇迹,面对绝镜,际遇也许就在不远处。

在ChinaRen第一笔资金用光时,时,规模只有十几个人,和我们竞争的都是新浪、搜狐、腾讯这样的公司。为了移动推出的wap业务,各公司都递交了产品申请,我们也不分昼夜,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两个产品交了上去。

出结果的日子,我和周云帆在新加坡谈融资,谈判原本就不是很顺利,又接到朋友的电话,告之努力了两个月的产品没有被选中。这对我们的打击太沉重了。那一天,我俩的情绪非常沮丧,与经营,资金、管理、人脉、应变,每样都不可或缺。决定一件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往往出人意料之外。

担任搜狐任首席技术官一段时间后,我又第二次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于是空中网诞生。从一个十几人的小公司到登陆纳斯达克上市,对空中网我倾注很多心力。空中网首次争取中国移动的订单便决定去看场电影排解一下。电影叫《蝎子王》,讲的是蝎子王的军队被歼灭了,孑然一身的蝎子王最终鼓起勇气,东山再起,收复河山的故事。看完电影,我和周云帆被感染了,决定鼓起勇气面对现实,回北京后就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团队。愿意留下跟我们继续战斗的,我们举手欢迎,如果不想留下,可以离开。即使就剩我们两个人,我们也会像蝎子王一样,东山再起。

第二天早上回到办公室,正当我们准备以沉重的心情接受现实时,周云帆突然大喊一声,指着移动确定的入选名单兴奋大喊:“我们选中了!我们就在上面。”

一瞬间,我们经历了从悲壮到狂喜,这个过程所带来的满足远远大于一切。

从盈利到上市,后来的空中网不幸遭遇了它的冬天。中国移动的整改政策,以及信产部正式下发的《关于调整和统一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的通告》,将SP行业的门槛大大提高。“二次确认”政策沉重打击了行业内包括空中网在内的所有企业,既快速有效的清理了行业,也伤及了行业中的规范企业。

从大悲到大喜,只需一秒钟,从大喜到大悲,也只要一小步。人生就是这么精彩。一次悲喜,就是一次人生积淀。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境界要通过不断锤炼得来。

(采访|本刊记者 王瀛)

近两年的任性换来的是思想上的彻底转折,终于,从偏远山区的青年教师角色,我重新走上高考之路。

陈年击碎理想

口述|凡客诚品创始人兼CEO 陈年

《麦田的守望者》、《百年孤独》、《情人》、柯云路的《新星》……都是16岁那年读的。我至今仍清晰记得,怀着新鲜、激动的心情看完《麦田的守望者》,我心中的理想主义一下子迸发出来。从那时开始,我就立志做文学青年了。沉迷文学,导致我一心只想做一个“有理想”的小孩,那段时间,很多想法很天真、很古怪,甚至因此放弃了高考。

也是机缘巧合,和同学去了几次大连理工、大连外国语学院等知名院校后,我发现很多大学生并不是天天读书,而是天天玩乐,浪费光阴。于是,我得出一个看似“强悍”的逻辑:与其在大学里浪费时间,还不如到外面闯荡,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做贡献”。

大概是1986年10月左右,我彻底逃离学校,跑回了山西老家。回山西一方面是要寻求爷爷奶奶的庇护,一方面农村教育对“人才”非常渴求,我也还算是有些底子的好学生,便在镇上当了一名英语老师,教初三,水平还不差。

这样的人生也并不是说不通,内心充满理想主义的我原本就认为,那样的生活才应该是我生命的全部。但是很快,我的“理想主义”遭遇了现实的无情冲击。教书七八个月之后,我发现,很多农村老师并不努力教书育人,却经常让孩子们给个人干私活,夏天收麦子,冬天拉煤、打年糕,神圣的教师职业居然与功利拉上了关系。另外,可能是感染了自由的浪漫主义气息,小小年纪的我还谈了场恋爱,并因此严重“挨批”……

真是晴天炸雷。原来,书里的情节和想象中的生活,在现实中无法复制。现实教育了我,把我从理想主义的道路上拉了回来,“理想”被彻底击碎。近两年的任性换来的是我在思想上的彻底转折,终于,从偏远山区的青年教师角色,我重回高考之路。

这次人生的转折将我从一个对现实懵懂无知、内心充满理想甚至是幻想的单纯少年,彻底转变为服从现实、尊重现实的上进青年。我的人生自此翻开了新的一页。(采访|本刊记者孙瑜)

取舍,是生命中最困难的事情,选择哪一个,都意味着对另一方的逃避。

夏华煎熬取舍

口述|依文企业集团董事长 夏华

遭遇人生转折的时候,我觉得最要紧的是要顾及亲人的感受。因为,来自内心的煎熬是种残酷的折磨。

1993年,我面临着人生的一次转折。我向中国政法大学递交了辞职报告,决定下海创业。因为我觉得人生需要挑战。同时,我自认我的能力和心理素质能够支撑我创业。

于是,我给父亲打电话,告诉他我辞职了。电话的那一头,父亲沉默了十分钟,没有说话。我知道他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一个农村出来的女孩子,好不容易才成为高校教师,如今却要去站柜台、卖衣服。他一定认为我疯了。我没有办法说服他,只好默默挂了电话。

足足一年时间,父女俩没有任何联系。要知道,在那之前,我一直是沿着父亲认同的道路一路走来:努力学习、成为教师。但是那一次,我独立做了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父亲的背叛。

辞职让我失去了精神上的唯一支持,没有退路,我只能依靠自己。那一年是我最艰辛的时刻。我搬出了学校宿舍,没有固定住所,甚至好多个冬夜只能睡在火车站,每天还要工作20个小时。但是我觉得,事业上的艰难带给我的痛苦,比起不被父亲理解的痛苦,根本不值一提。

好在,那次转折让我在事业上完全独立了。事业小有成绩后,我办了一个文化演讲会,邀请企业家谈孝道。我特意请了父亲。令我没想到的是,父亲当着1000多人的面说:“看来,我女儿做的是对的。”

上一篇:重庆大学生村官考核总结下一篇:大班小红帽表演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