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诗词

2024-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梧桐诗词(精选14篇)

梧桐诗词 篇1

为生而离居,惟忧伤以终还。

生而何欢畅?悲死何甘心!

拼去一生休,尽君为安家。

吾本一心终团圆,奈何悲伤驾我心。

团圆复心殇,夜晚事惆怅。

愁肠望明月,奈何明月伤君兮。

君伤再望星,星弱点点思忆还。

低头思悲奈何兮去?唯别而有已兮?

平生一路殇,何来酒乐欢!

殇似雷雨,事事百加兮。

空一缕泪,问世间命运何之。

饮不完觞中酒,割不尽悲伤愁。

忘不了心伤痕,销不尽渴望愁。

多少惆怅旧事,空回首,悲伤纷纷兮!

多少次渴望新生,亲何在?天为谁悲殇兮?

残花风飞泪,悲愁苦缠绵。

悲苦恰似心中剑,心若伤,何药还生兮?

昔日横波泪,今为渴望兮。

今生何败泪愁肠?何寻幸福取生缘?

殇君岁月双泪垂,恨是机缘无投身兮。

君生和存在兮?尊严何处生寻兮?

恨今生无能耐,日日琐愁肠。

梧桐诗词 篇2

在古代诗歌中, 梧桐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意象。这一具体物象常常成为离人传达离愁别绪的载体。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去国行客远, 还山秋梦长。梧桐落进井, 一叶飞银河。”李煜《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 几树惊秋。”张先《虞美人》:“亭亭残照上梧桐, 一时弹泪与东风, 恨重重。”柳永“槛拘萧疏, 井梧零乱, 惹残烟。”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梧桐叶上三更雨, 叶叶声声是别离。”朱淑真《菩萨蛮秋》:“秋声起梧叶落, 蛩吟唧唧添萧索。”这些词句都是通过“梧桐”这一传统意象来传达悲苦凄恻的离愁别绪的。具体来说, 梧桐被赋予一下几种含义:

一.借梧桐抒发相思之苦, 闺怨之愁

男女相思离别, 少妇闺阁之怨是古诗文中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古代的文人士子把读书做官、入世为政作为最高的人生理想, 为此, 他们不得不抛妻别子浪迹天涯, 与所爱之人天各一方, 留守家乡的妻子, 难免孤独寂寞, 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许多的闺怨诗词。如温庭筠的《更漏子》:“玉炉香, 红蜡泪, 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 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妇女秋闺独处, 长夜不眠的苦恼之情。上阕写室内物象对人的情绪的刺激, 下阕从室内听到室外雨声来描写人情的更加难堪。桐叶秋日枯槁, 雨点打上, 声特别响亮, 特别是夜深人静的三更时分, 更增添了离人情思之苦。打在梧桐树上的雨, 一点也不懂人的心思。在这里, 秋雨梧桐, 渲染了一个凄清幽冷的环境, 烘托了妇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李清照的《行香子》开头“草际鸣蛰, 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意思是:蟋蟀在草丛中鸣叫着, 它的声音惊落了梧桐树的叶子, 这正是人间天上离愁最浓的时候。词人一开始就从眼前景物写起, 渲染了周围环境的凄凉冷落。蟋蟀鸣叫和梧桐叶落是秋天的自然现象, 但在离人的眼里, 则有清冷的感觉。“惊”字赋予了梧桐以生命, 也隐喻了词人自己为离愁所煎熬的精神状态, 非常含蓄委婉。元曲《水仙子·相思》“秋风飒飒撼苍梧, 秋雨潇潇响翠竹, 秋云黯黯迷烟树。三般儿一样苦, 苦的人魂魄全无。云结就心间愁闷。雨少似眼中泪珠, 风做了口内长吁。”此曲同样写相思之苦。秋风飒飒, 秋雨潇潇, 秋云黯黯。特有之秋声秋景, 与苍梧、翠竹、烟树相交织, 有极强烈的感情色彩。写出了离人的相思之苦。古代帝王为了满足个人的享乐, 牺牲了无数青春少女的幸福生活, 留给她们的惟有幽怨和寂寞。王昌龄《长信宫词》:“金井梧桐秋叶黄, 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这首闺怨诗写的是被帝王遗忘的少女, 在桐叶飘落、寒霜侵帘的深宫里形影单只, 卧听宫漏的寂寞情景。诗歌以金井梧桐起句, 渲染了一个萧萧瑟瑟、寒夜漫长的氛围。少女的那种无边似海的离人之愁也就含蓄地流露出来了。

二.借梧桐表达贬谪的悲凉、怀才不遇的感慨

古代为官清政廉洁、敢于直谏,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正直文人, 往往逃脱不掉被贬官流放的命运。因而古诗中这类题材的作品数量就很可观。而梧桐这一审美物象, 便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抒发他们人生无常的感慨。如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这首词写于他被贬黄州之时, 是一首咏物词, 咏一只孤独寂寞的鸿雁。词的开头, 便用缺月、疏桐等景物渲染了一幅凄清、幽冷的气氛, 夜深人静, 一弯残月倒挂在疏桐之上, 月色朦胧, 孤雁频飞, 这样一副萧瑟凄清的秋夜图, 为下文孤鸿的出现设置了特定的场景。作者借对这只离群失伴、形单影只孤鸿的描写, 表现了自己在遭受政治迫害后孤独的处境和悲伤的心情。《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有这样的描述:“凤翱翔于千仞, 非梧不栖”。良禽择木而栖, 志趣高洁的人自然择明主而事。在怀才不遇, 无人赏识的情况下, 一些人则宁肯保持自己的高洁也不愿同流合污, 于是以梧桐自比。虞世南高唱:“垂绥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蝉》) 蝉居于梧桐之上, 蝉声因梧桐高大挺拔而声响远播, 暗指诗人志趣的高洁。“梧桐枯峥嵘, 声响如哀弹。” (孟郊《秋怀》) 峥嵘的桐木制成的美琴却弃置不用, 寄托了诗人一生穷困失意的悲哀。刘过在《贺新郎》中感叹, “一枕新凉眠客舍, 听梧桐疏雨秋风颤”, 贫士的失职之悲在秋风秋雨中真是愁煞人。然而在众多的树木中, 诗人们独钟情于梧桐, 只因梧桐是品性高洁的象征。

三.借梧桐表达亡国之痛、家园之失

在所有的愁苦中, 恐怕唯有亡国之愁最为沉重了吧!在亡国之人的眼中, 又怎能仅仅是离人、离乡之愁呢?因此, 词史上便有了催人泪下的用血泪填写的袒露真性情的千古绝唱:“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在寒风瑟瑟的秋风中, 词人独上西楼, 举首是“月如钩”, 俯首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你看, 清秋的梧桐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 只有淡淡的清光透过斑驳的秃枝桠凌乱冷寂地洒在地上。这样的氛围, 置身其间更使人肝肠欲断。亡国之痛, 家国之思都集中在一个“锁”字上, 这里锁的哪里是清秋, 分明是词人在感慨自己作为亡国之君的凄凉。在词中, 词人把客观物象 (缺月疏桐) 与主观情意 (亡国之痛) 紧密地结合起来, 这里写的是实景, 更是词人心境的写照。又如夏完淳的《卜算子断肠》:“秋色到空闺, 也为梧桐叶, 谁料用心结不成, 翻就相思苦。”词人借闺人代言写尽复国不成的离国之痛。“寒日萧萧上锁窗, 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 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 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 莫负东篱菊蕊黄。”这首词当作于词人南渡之后。“寒日萧萧上锁窗, 梧桐应恨夜来霜”, 词作开头便点明这是深秋时节的一天, 带着寒意的阳光透过锁窗, 洒落在室内。词人此时尚未出户, 透过窗棂, 目光落到庭院中的梧桐树上。已失去往昔婆娑身影的梧桐, 在瑟瑟秋风中对“夜来霜”, 已由畏惧而转恨。这恨是梧桐的, 也渗入了词人的感情。此时作者因战乱而迁徙流亡, 霜打梧桐让词人触景生情, 所以国恨家仇也一触即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抒写的同样是作者的怀乡之苦。

写梧桐的优美散文:偶遇梧桐子 篇3

我很是好奇,这是捡什么宝贝呀?皱巴巴的豌豆一样——从来还没见过这种东东呢!

大爷,这是什么呀?我问。

这都不知道?梧桐子呀!梧桐树上结的子呀!好吃着呢!

我这才注意到,眼前这棵树是梧桐树。

梧桐树在我们这里很少的,只记得在上清宫见过。也不知道梧桐树会结梧桐子还可以吃的!

但,梧桐树这三个字,却从不陌生。

早就听人们说过“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梧桐高大挺拔,为树木中之佼佼者,自古就被看重,而且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凤凰是鸟中之王,而凤凰最乐于栖在梧桐之上,可见梧桐是多么地高贵了,在以前的殷实之家,就常在院子里栽种梧桐。

古人还认为梧桐是一种智慧之树,能知秋闰秋,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叶,便是梧桐叶。

梧桐树还是爱情忠贞的象征,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有诗这么写:“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由于对梧桐树印象极佳,所以对梧桐子也很感兴趣,征得三位老者同意,我也捡了一枝结满子的梧桐枝。

梧桐子,小小的,比豌豆还小。我小心的去掉外面的一层稍硬的皮,开始品尝它的果肉。果肉是油性的,像葵花籽那样,很香,很好吃。老人们还说,梧桐子不但好吃,还有很多药用价值呢!提高免疫力、去火、解毒、止血……多了去了!

老人们又说,他们小时候都把梧桐子当零食呢!

怪不得,这么大年龄了,还扒高上低的爬树,情有可原啊!真是童心未泯!

离开老人们时,我一本正经的对这三个“老小孩”说,以后,可不要亲自爬树了,想吃梧桐子话,不妨让你们的孙子来帮忙! 三个老人不好意思的笑了。

作者:马俊利

梧桐花絮_ 篇4

今天在操场上转着,抬头远望,突然发现“碧草空蒙木亦奇”。操场上的草特别青,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真想趴上去尝两口。再网上看,梧桐树也发疯似的开了花,那淡淡的紫色萦绕在枯枝上面,真有“紫气东来”的意韵。大自然真会创造,它让这凤凰花抢在了树枝发芽之前,没有让那梧桐绿淹没了这片紫色。记得初中一年级学了一篇课文是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与他那一泻千里的紫相比,这小小的紫也别有一番风味,它让我们真真切切的观看到了这如烟似雾的紫。采撷一朵下来,嗅上去真有一股甜甜的味道,不对,是一种久违的味道,那是童年的味道。

小时候家里的庭院里中了一棵巨大的梧桐树,盛夏之日,“青树翠蔓,蒙萝e缀,参差披拂。”遮住了整个院子。就在这个时节,梧桐花一个个都醒了,吹着小喇叭告诉我们它们的到来。那时的院子真是香彻满园,紫气笼罩。后来,我们全家搬到了现在的会展中心的西侧,没开发之前,这里也是很凉爽的。在我家的门前有三棵梧桐树,把房前的路都遮住了。盛夏时节,在梧桐树的庇护下阳光斑驳的洒在地面,像夜晚的繁星一样星星点点。所谓树大招风,方圆百米之内,就数我家门前最凉快,邻居们中午的时候都端着碗找块儿砖就坐下了,家长里短,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再往前走去是一排杨树,像一排排士兵站在那里,清风吹来,哗哗作响。再加上那青翠欲滴的叶子,真的是让人爱到了极致。我向来是喜欢自然的,特别是自然中的绿,无论是嫩绿、翠绿还是墨绿都是我的.最爱。因为绿象征着希望,代表着向上,寓意着旺盛,传达着健康,因此,我对绿色一直都是情有独钟。

今日的游玩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环顾四周才发现,这南校区竟比北校区更多彩。东柳西杨,北桐南樟。设计者似乎请来了很多色彩,如梧桐树的紫,香樟的红,杨柳的翠,白杨的绿。在这小小的操场中竟包含着如此多的色彩,我不得不惊叹设计者独特的思维和高超的技艺,他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呢,我还真是有点儿琢磨不透。

一年前,在那个烟雨空蒙的秋季,我写下了那篇《又是一年烟雨季》。而今,在这个万物竞争的春天,我又写下了这篇《梧桐花絮》。同样的风景,同样的位置,不一样的感受。游逛在操场上,哼唱着周杰伦的《轨迹》,一曲终了,今天的轨迹就又画上了。同样的感受,我的笔下却始终写不出田桥那种看似平淡,实际夹杂着浅浅的忧伤的文章。

梧桐巷 篇5

年数多了, 梧桐树都大了。一棵一棵的梧桐树拉起手来, 搭起一个绿色的长廊, 给巷子里的人遮荫挡雨。

不过, 很多巷子的树被伐了, 房子被扒了, 人都迁走了, 很多巷子也就消失了。

而在这个城市里, 能保留下一条这样的巷子, 实属不易。

这几年, 很多下了岗没地方去的人, 便涌到这个巷子里做点小生意。租得起门头房的, 就在房子里卖;租不起门头房的, 干脆地上摆一个摊, 就吆喝起来。卖什么的都有, 头上戴的、身上穿的、嘴里吃的、家里用的, 还有那天上飞的、地上蹦的、水里游的……

当然, 卖得最多的还是小吃。山东的豆腐脑、河南的鸡蛋灌饼、山西的手抓饼、陕西的羊肉泡馍、江苏的“黄桥烧饼”、上海的油炸麻团、天津的煎饼馃子、四川的“龙抄手”……左一个摊, 右一个摊, 从东到西, 千八百米, 摆得满满的, 好像天下的风味小吃, 都汇集到这条巷子里来了。

巷子里香气扑鼻, 常常勾起你的食欲。有时候你在巷子里走着走着, 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 买个麻团或是要一碗“龙抄手”, 再不就来个山东名吃“烤地瓜”, 一边走着一边吃。我常见衣妆时髦的现代女郎, 旁若无人地在人丛里啃吃煮玉米, 玉米也染上了斑斑点点的口红。我还见乡下来的打工仔和打工妹在树荫里喝扎啤。他们要的菜极少, 往往只有一盘螺蛳。他们一边喝啤酒, 一边捏着个大头针, 从壳里挑那螺蛳肉吃。尽管简单, 那感觉却是极好的!有一次我见一个赤膊的山东大汉吃羊肉串, 吃了一串又一串, 直吃得那个摊主眉开眼笑, 一个劲儿地奉承他。末了, 他吃了120多串, 打一个饱嗝, 放个响屁, 拍拍肚皮说:这一回真解了馋了!

夏天的买卖最好。夏天天热, 人都不愿意做饭。于是早晨起来, 就都到巷子里的小摊上去吃。买几根油条、喝一碗豆浆, 或是买一个鸡蛋灌饼、喝一碗甜沫, 这一顿早餐就吃得有滋有味。我早晨爱喝甜沫。卖甜沫的有好几家, 顶属一家姓周的东北人做得好。他家的甜沫里放了花生仁、豆腐皮、菠菜叶和姜沫, 喝起来很香, 让你要了一碗还想再要下一碗。往往是饭吃完了, 还觉得余香满口。他家的甜沫都是他老婆熬的。听说她老婆原来在饭店里工作。他说他老婆熬甜沫的时候不让他插手。有一回我夸他家的甜沫好喝, 他老婆就说:“这得多放油!”熬甜沫怎么放油呀?至今我也没弄明白。

巷子里的日子, 一天一天往前过, 表面上看似很平静, 其实, 竞争很激烈。经常是路南支了一口炸油条的锅, 路北接着也支了一口。随后, 在不长的时间里, 七八口的油条锅便支起来了。有一家卖油条的是对夫妻, 他们炸油条不仅油用得好, 弄得还挺干净, 男人和女人都穿上白卫生衣, 戴上白色的卫生帽。嘿, 他那油条立刻就卖得挺快。还有一家卖生豆浆的, 更会招揽顾客。别人都是卖黄豆豆浆, 她是既有黄豆又有黑豆, 你想要什么她就立刻开动豆浆机给你磨。人过40以后大多肾虚, 黑豆是补肾的, 所以中老年人就都被她吸引过去了。别人见她用黑豆, 接着就跟她学。不想她又变了, 用上了花生仁和芝麻!因为竞争太激烈, 也免不了常会产生磨擦。有两个卖咸菜的下岗女工, 因为摊子挨得近, 为了争买卖, 不断地你横我一鼻子我斜你一眼。有一天磨擦忽然升级了, 两个女人对骂起来。她们高高蹦着, 相互指点, 骂得唾沫星子乱飞。骂着骂着, 突然“哐当”一声, 咸菜摊子撞翻了, 咸菜撒了一地, 黑黑的咸菜疙瘩, 咕咕碌碌地在地上滚。当然, 也有仗着货好挺自信的。一家南方的茶叶店, 赫然在门两旁悬挂了一副大约有八尺长的布对联:价廉诚招回头客, 茶香不怕巷子深。

竞争最激烈的是这里的美容美发店。一条巷子里竟有十几家。你理一次发要5元, 我理一次要4元, 她理一次要3元, 最后降到2元, 价太低了, 实在是不能再降了。巷子里的居民得了实惠。

忽然有一天, 巷子深处冒出来一个“蝶采花”美容美发店。名字挺逗人, 让人就想多了。门经常关着, 窗子经常关着, 窗子上还拉着厚厚的窗帘, 让人觉得那里面藏着秘不示人的东西。入夜, 窗缝里透出昏黄的灯光, 门玻璃后面就会露出一张小姐的脸来。她朝着你笑, 朝着你招手, 朝着你挤眼睛。若是你不小心闯进店里, 那名堂就多了, 她们缠住你, 问你干洗不?按摩不?按摩又分好几种, 等等等等。有时候大冬天, 她们袒胸露背穿着超短裙, 在巷子里走来走去。那嘴唇红得像血, 大腿冻得发紫。你看到她们, 会想到罂粟花, 懂得什么是妖艳。

这里古风犹存。男人进了这家美容美发店, 会让巷子里的人看不起, 背后指戳脊梁骨。有一家的男人到“蝶采花”去了, 被他那怒气冲冲的妻子, 从店里扯着胳膊拉了出来。到家生了一场大气, 噼哩啪啦, 把电视机砸了、把暖瓶摔了, 碗碟的碎片撒了一地。妻子要抹脖子, 要上吊, 被人劝下后, 又闹着要和男的离婚, 住到娘家不回来。那男人磕头下跪写了保证书, 她才说了一句饶恕他的话:不准你第二次!

“蝶采花”的生意日渐清淡。闲得小姐常倚着门框嗑葵花籽。她们一边嗑着葵花籽, 一边拿眼睛朝行人身上瞟, 像是抛出去了一个又一个的问号。男人们从她们身边走过去, 没有回头的, 也没有给她们笑脸的。小姐们就叹出一口气来, 觉得挺无奈。她们的眼睛, 先是渴望, 后是焦急, 再后来就变得黯淡了。

终于, 一把大锁锁了门, 门上贴了红纸的招租启事。人去店空, 门前仅留下了一片葵花籽壳……

梧桐树下 篇6

——题记

小学一年级,我是在外婆家读的,因为未到年龄,老家学校不接收,父母无奈之下,只好送我到外婆家读书。

虽然,学校距离老家很远,但俩位老人总盼着我们能去。因为,我要在那儿读书,看到外孙,他们自然就有了机会,于是,外婆和外公都很高兴。

平时,随着表姐一同去学校,外公总是送到村口那棵老梧桐树下。老树很大,树下是一块平而宽的空地,自然成为小儿嬉戏的园地。每天大早,嘱咐几声后,外公目送我们离去,直到我们的身影消失在那拐角的地方,才放心离去。

傍晚放学,外公早早地在树下等候,一见到我们,嘴角便会上扬,眉眼间有掩不住的笑意。外公的背有点驼,所以他总是喜欢把手背到身后。我一见到外公,就欣喜地跑上前,拉住他的手,跟他说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他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有一天,放学回家,远远就望见了高大的梧桐树下,站着一个瘦弱的人影,兴冲冲地跑过去,却发现不是外公,而是外婆。有点疑惑,问外婆,她却敷衍地带过。

到了家门口,屋里站了好多人,似乎还有爸爸妈妈。我心中一喜,放下书包就冲进人群。可当看到躺在床上的人时,喜悦的心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外公正躺在床上,他的气息微弱,眼睛紧闭着,嘴巴张得大大的。我看了他这副样子,还是觉得有些骇人的。缓缓地走到床边,轻轻地叫了一声“外公!”他似乎是听到了,嘴巴动了动,却终究还是没说什么。或许,不是他不想说,只是说不了吧!

那一整夜,妈妈都在守着。第二天,五六点的时候,我听到有人在哭,于是穿衣服下了床,打开房门,哭声更大,是围在外公床边的。我不明所以地过去,却看到外公张开的嘴已经合拢了,整个人毫无生气。妈妈放肆地哭着,我见了,无由来跟着一起哭。我并不明白,妈妈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直到长大了,我才明白。

外公就这样,离去我们而去,永远地离去了……

迷糊中,我往屋外跑去,跑出了很远,不知道是什么所在,只听得飒飒的风声,半空中片片枯黄的梧桐叶,纷纷下落……

只记得,后来的一段时间中,总是茫然地渡过。

再后来,每当放学回家,当看到参天的梧桐树时,就会跑过去,但树下却没有那曾经熟悉的身影,得到的只是心灵深处的失落。

如今,梧桐树还在,老树下的身影却再也不会出现。

梧桐树 篇7

记得,五年前,在一个秋日的黄昏,我独自沿着静默的黄浦江,听着晚风中吹送的故事,眼里满是上海古城的风风雨雨,还有江面上轮回的太阳和月亮。那时的上海,唤起的,是一个年少者的奋斗情怀和满腔的文化情思。

转瞬,曾经的我,容颜依旧,但面对相同的江水,眼目所及的,总会泛出莫名的感伤和淡淡的忧愁。

看,那飞跃两岸的杨浦大桥,掩映在历史的辙痕中,穿越的、沉淀的,都洋溢在孩子们稚嫩和好奇的明眸里,还有各种肤色搭接的文明之野上。

哪里是人类的起源?哪里是文明的象征?哪里是生命的力量?哪里是历史的沉沦?哪里是智慧的大门?哪里是世界的未来?……

世博的伟岸,汇集于一树树的沉默,迂回在静谧的街巷。

当一架架古老的时钟戛然而止,谁能说是一个时代的永远消隐?谁又能说是另一个时代的蓬勃而现?

一个地域的渊源,始终牵系着情感的纸鸢。一切文明的进步,始终离不开人文的本源。在历史向前的进程中,一个源自大地的声音,属于蜿蜒的人性之河。

听,那名人故居檐角上垂落的雨声,一种永不凋谢的春天,就静静地绽放在永恒的精神之宇。在那里,没有栅栏,没有篱笆,没有藩篱,没有藤蔓。门窗之外,是阳光,是绿荫,是草坪,是鸽巢。房檐之上,是香樟,是梧桐,是蓝天,是白云。院墙之下,是乡土,是地泉,是草根,是厚重。

是这样的季节,让我们如此深深怀念。

是这样的季节,让我们在生命的原野,选择了属于自己的四季。

是这样的季节,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真实的人生和真正的幸福。

真实的人生,就是尽全力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存,并在此基础上,与朋友、同事、邻里尽可能融洽地相处,以我们的大方、纯净、正义、仁慈、博爱、能干、开明、坚强、美丽,丰富我们的自身和美化生存的环境,以共同实现一个较为理想的国度。

当自然和精神得到绿色的环保,当群体感到真实的幸福之时,个体的我们也就能体味到最真的幸福。

或许,平地上,我们只有一次的守候,那么,让我们站立成树,如这一棵棵挺拔的梧桐,用心聆听每一个春天在大地的轰鸣,每一个夏天在草原的放歌,每一个秋天在山前的哗响,每一个冬天在雪原的呼唤。待满地落叶缤纷,前人与后人的足迹,便融合在天然的金黄里,而所有皱褶的一切,就在宽阔的河岸边荡然无存。

是秋,我徜徉在沪上的梧桐树下,不知若干年后的秋日,在生命轮回的天际,是否还有这一排排的梧桐树在那里等我。

梧桐庄井田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篇8

关键词:瓦斯赋存规律,影响因素,地质构造

梧桐庄井田位于河北省峰峰矿区东南部。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范围的扩大, 生产中出现局部瓦斯异常涌出的情况。瓦斯是一种气态地质体, 瓦斯赋存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1,2,3]。查明井田地质构造分布特征, 摸清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规律, 对于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区域地质演化和矿区构造及控制特征

峰峰矿区位于祁—吕—贺山字形构造东缘, 太行山复背斜东翼中南段, 处于山字形翼部, 径向构造及新华夏系构造之复合部位。其主要构造线走向介于径向构造及新华夏系构造之间, 即N10°E。故此, 它的构造型式为复合式帚状断裂构造组合、走向北北东的“S”形旋钮式构造。

峰峰矿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沉积之后, 主要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等多次构造运动[4,5,6]。印支期, 如同华北地台其他煤田一样, 主要受南北方向挤压, 形成近东西向的断裂和宽缓的褶皱构造。燕山期, 受北西—南东向挤压, 随同太行山隆起, 形成北东—北北东向的断裂和褶皱, 主要表现为以挤压构造作用为主, 是奠定矿区构造格架的基础, 也是形成构造煤的重要原因。喜山期构造体制发生重大转变, 太行山山前地区自白垩纪末以来, 受北西—南东方向近水平拉张控制, 发生大规模伸展滑脱作用, 北北东向和北东向压性断层发生构造反转, 形成正断层控制的断裂断块组合, 矿区构造格局基本定型。

2 井田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

梧桐庄井田位于鼓山复背斜之东南, 井田东西两侧由于断层的相对下降而使井田抬起, 呈一近似三角形的地垒块段。在地垒构造的基础上, 有相当次一级的褶曲成为井田内的主要构造, 并伴随着落差大小不等的断裂。由于断层的切割破坏作用, 褶曲进一步复杂化, 但尚不失其形态。井田内总的地层走向为北东, 倾向东南, 倾角一般在15°。

井田内共有4个背斜, 分别是韦武神岗背斜、岳城背斜、柿园背斜和梧桐庄背斜 (图1) 。井田内共有3个向斜, 分别是神岗向斜、梧桐钟里向斜及柿园向斜。韦武神岗背斜轴线呈弧状、三面包围神岗向斜的背斜, 梧桐钟里向斜最长, 横贯全井田。通过精查勘探该井田, 共发现21条断层, 其中除2条落差在20~25 m的逆断层外, 其余均为正断层, 断层走向大致可分为2组, 主要一组为北北东, 另一组为北东东。从断裂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两地:东北部和西南部;从断裂的组合形态来看, 北部为复杂的“人”字型, 南部为树枝状及雁行型, 小断层多为走向断层, 大断层则与褶皱形成截接。

按照构造形态及其复杂程度, 结合开采水平, 梧桐庄井田共划分三区:北部简单褶皱区、南部复杂褶皱断裂区和东部波曲区。

3 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

煤储层的生成条件和保存条件控制了煤层瓦斯含量的大小, 而煤储层保存条件对瓦斯含量的控制更为重要[1,2]。不同地质时代发生的地层隆起、剥蚀、沉积、凹陷或岩浆活动, 很大程度影响了煤化作用过程 (瓦斯生成) , 也控制了瓦斯的保存或逸散。梧桐庄矿区含煤地层沉积之后发生了多起构造运动, 区域构造应力场主要发生了多次改变。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断裂力学性质以及断裂规模控制了煤层中瓦斯的运移、保存, 并决定了煤层如今的瓦斯含量。梧桐庄井田构造条件较为复杂, 褶皱、断层较为发育。井田内主要有4个背斜, 3个向斜。褶皱组合形态多种多样, 有的形成交替, 有的形成包围, 有的形成交叉。落差50 m以上的断层有10条, 小断层较多。断层对褶皱的切割和破坏使构造条件进一步复杂化, 对瓦斯的影响也较为复杂。张性断层有利于瓦斯的逸散, 压性断层有利于瓦斯的封存;顶板为致密的泥、页岩的背斜核部有利于瓦斯的富集, 而向斜的翼部较核部瓦斯更易赋存。

落差较大的张性正断层, 由于断层带及断层带附近的地应力得到释放, 岩石裂隙发育, 为煤层瓦斯的逸散提供了通道。因此, 一般情况下该地段瓦斯含量较低。小断层及落差较大的压性断层, 其断层带附近的裂隙也较为发育, 但由于断层裂隙较为封闭, 这不仅不利于瓦斯逸散, 相反为瓦斯富集提供了场所。梧桐庄矿四采区位于井田的深部, 182401运输巷掘进期间遇到断距小于3 m的小断层, 煤层层理发生紊乱, 煤体破坏程度增高, 构造软煤局部发育, 巷道瓦斯涌出量异常增大。

褶皱的类型、封闭情况和复杂程度, 对瓦斯赋存均有影响。当煤层顶板岩石透气性差, 且未遭构造破坏时, 背斜有利于瓦斯的储存, 是良好的储气构造, 背斜轴部的瓦斯会相对聚集, 瓦斯含量增大。如182202工作面2006年6—10月间绝对瓦斯涌出量相对较大, 在2.30~5.00 m3/min之间。这与此工作面位于韦武神岗背斜的核部密切有关, 同时顶板岩性为致密的炭质泥岩, 对瓦斯的封存有利。在向斜发育的块段, 顶板封闭条件良好时, 瓦斯沿垂直地层方向运移是比较困难的, 大部分瓦斯仅能沿两翼流向地表。紧密褶皱地区往往瓦斯含量较高。因为这些地区受强烈构造作用, 应力集中;同时, 发生褶皱的岩层往往塑性较强, 易折不易断, 封闭性较好, 因而有利于瓦斯的聚集和保存。梧桐庄矿六采区集中回风巷07点附近掘进期间, 瓦斯含量达6 m3/t, 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大, 这与巷道掘进通过梧桐钟里向斜轴部有密切关系。

4 煤层埋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一般出露于地表的煤层瓦斯容易逸散, 并且空气也向煤层渗透, 导致煤层中的瓦斯含量小, 甲烷浓度低。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 地应力增高, 围岩的透气性降低, 瓦斯向地表运移的距离相应也增大, 这种变化有利于封存瓦斯, 不利于放散瓦斯。所以, 在瓦斯风氧化带以下, 瓦斯含量、涌出量及瓦斯压力主要随煤层埋藏深度增加而变大。统计了矿井勘探及生产期间的瓦斯含量实测数据, 由于梧桐庄矿瓦斯含量实测数据较少 (仅6个实测点) , 考虑到梧桐庄矿与邻近矿井新三矿构造地质条件类似, 因此采用了新三矿2个瓦斯含量实测数据进行瓦斯含量的预测 (表1) 。图2为梧桐庄矿瓦斯含量与煤层底板标高的关系示意。

瓦斯含量与煤层埋深回归方程为y=0.004 5x+1.275 2, 二者相关系数的平方达到0.758 1。瓦斯含量与煤层埋藏深度呈正相关关系, 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大, 瓦斯含量相应增加 (图2) 。梧桐庄矿瓦斯含量梯度为0.45 m3/ (t·hm) 。

5 结语

(1) 梧桐庄矿局部瓦斯赋存异常主要受到断层和褶曲地质构造分布的控制, 地质构造是控制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

(2) 煤层瓦斯含量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大, 井田深部的瓦斯含量普遍比浅部大。

(3) 梧桐庄井田地质构造的发育受到矿区和区域构造的逐级控制, 各级构造的发育具有密切的关联。

参考文献

[1]张子敏, 张玉贵.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5.

[2]焦作矿业学院瓦斯地质研究室.瓦斯地质概论[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0.

[3]彭立世.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的认识基础[C]//瓦斯地质会议文集.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5.

[4]曹代勇, 占文峰, 张军, 等.邯峰矿区古构造应力场与构造演化[J].中国煤田地质, 2005, 17 (5) :1-3.

[5]许建平, 袁莉.峰峰矿区地质特征及煤层气赋存[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1, 18 (1) :84-86.

梧桐树 篇9

我最喜欢的树是梧桐树,而且是法国梧桐。我小学的校园里有一棵巨大的法国梧桐,它屹立在操场的中间。他大概有我们教学楼的6层楼高,而且他的枝叶茂盛,就像一把大伞。这把大伞的直径大约有10多米长,我们经常在树下玩耍。

我喜欢梧桐树是因为它不同的叶子与果实。

它的叶子与樟树的叶子不同。樟树的叶子呈椭圆状,硬硬的,当我们无聊把樟树叶撕碎时,裂痕那还有种藕断丝连的感觉。而梧桐树就不一样了,梧桐树的叶子是一凸一凹的,就像一顶皇冠。不管是春末还是初秋,我们都喜欢捡起地上的梧桐叶,多捡几片,再把它撕碎,然后往天空一扔,树叶就慢慢地飘了下来,我们就觉得这样很漂亮,只是要麻烦一下扫地的人了。有时,我们拿着一支笔,在梧桐树叶上写上自己的烦恼和不开心的事,梧桐树叶有我们的一个巴掌大,所以想写多少就写多少,但每一片梧桐叶上只能写一个烦恼,写完后再把树叶撕碎,仍在空中或仍在垃圾桶里,这预示着自己的烦恼将会离自己远去。梧桐树叶很脆,一下就断了,很干脆。在幽静的环境下,甚至可以听到它被折断时发出的“咔擦”的声音。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只撕梧桐叶子,不撕其他叶子的原因了。

梧桐树会结果,但我没见过它结果之前开的花,或许是我没注意到吧。梧桐树的果子没有苹果那么大,也没有樟树粒粒那么小,它和乒乓球差不多大。梧桐树的果子再说、成熟后会掉下来,有时我们在树下玩时,还被梧桐树的果子砸到了。梧桐树的果实的壳和栗子的外壳差不多,都是带刺的,只是栗子的壳是青色的,梧桐树果子的外壳是棕黑色的。栗子的刺特别扎人,但梧桐果子的刺较为和缓一些,它的刺较软,砸到人身上,也不会将人砸疼。梧桐果子被我们一脚踩坏后,里面露出一种东西,我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只知道那个东西又不好吃、又不好看、又不好玩,所以就被我们已脚给踢飞了,从此我们还发明了一个游戏叫踢梧果,就是踢梧桐树的果子,有比谁踢得远的,也有踢足球赛的。

梧桐树 篇10

春天来了,大街上的梧桐树抽出了新的枝条,冒出了嫩绿的小芽。春风轻轻拂过它的脸颊,春雨滋润着它的身体。

夏天来了,梧桐树郁郁葱葱,嫩绿的芽像是换了装似的,变成一片巴掌大小的叶子,它们像一把把绿色的房子,为人们遮住了强烈的阳光。它们的叶子重重叠叠,阳光透过叶子的空隙筛下零零碎碎的影子。人们经常在梧桐树下乘凉,玩一些游戏,有兴致的人经常在梧桐树下与朋友或家人一起喝着下午茶,聊着一个又一个有趣的话题。

秋天来了,梧桐树的叶子渐渐枯黄。一阵秋风吹过,叶子唱着“沙,沙,沙”的歌曲,好像在诉说:“大树妈妈,我不舍得离开你。”然后一边唱,一边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

冬天来了,梧桐树的树叶都落光了,大街上看上去非常寂寞。大雪过后,梧桐树像穿上了一件棉袄,远远望去梧桐树像一位战士为我们站岗放哨。

梧桐树不仅给四季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它还有很多的用处呢!

梧桐树能净化空气,可以称得上是“空气净化师”。它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汽车排出的尾气,并把它们转化成氧气。梧桐树的本质很轻,可以制成木匣子,有些人还拿它来做乐器呢,梧桐树的种子、果实、叶子和花有清扫解毒的功效。梧桐树的根可以治风湿骨病、关节炎。梧桐树的全身都是宝啊!

大班科学活动:梧桐树叶脉的秘密 篇11

大家好!我是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的章丽。

作为一名热爱幼儿的教育工作者, 从教19年来, 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在很多活动中, 即使我做了再多精心的预设, 依然不能穷尽活动中孩子的真实反应。孩子们丰富而灵动的心灵世界是那么的迷人和捉摸不定, 也凸显了我教育的苍白。我常常想, 要是我能瞬间变成孩子就好了, 这样我就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可惜生活中没有时光隧道, 能让我自如穿梭于孩童和成人之间。

因此, 关注儿童就成了我开展活动的起点、标准和过滤器。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 促进他们主体经验的不断重构;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让他们成为有建设性的能动主体;关注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方式, 帮助他们掌握智慧的未来行动方式……

实现与幼儿零距离的联结, 达成与儿童的和谐共振, 将是我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

本期关键词:叶脉、观察、探究

活动目标

1.能细致观察梧桐树叶叶脉的结构特征, 初步了解叶脉的作用。

2.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 理解词语:主脉、侧脉。

活动准备

1.《梧桐树叶脉的秘密》记录单 (梧桐树叶形状的纸片若干) , 人手一个放大镜。

2.叶脉书签、叶脉图片、叶脉PPT、梧桐树叶以及其他园内幼儿常见的树叶等。

3.幼儿已经观察过落叶的现象, 捡拾过落叶, 绘画活动中给“梧桐树叶”涂过色。

活动过程

1.欣赏幼儿绘画作品, 引发对叶脉的关注。

(1) 教师:秋天到了, 梧桐树的树叶都飘落下来了。昨天, 我们用笔把这些美丽的梧桐树叶都画了下来, 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眼中观察到的梧桐树叶是怎样的。

(2) (引导幼儿关注画有叶脉的树叶) 这幅画好像和别的有点不一样, 这些线条是什么? (引出叶脉) 小朋友们画的叶脉是什么样的?

2.观察梧桐树叶的叶脉, 探索其结构。

(1) 自由观察实物。

●教师:我们仔细看看梧桐树叶的叶脉到底是怎样生长的。请每人拿一片树叶观察, 你觉得观察哪一面会把叶脉看得更清楚一些呢?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及时肯定有的小朋友既能观察叶子的正面又能观察叶子的反面。

(2) 细致观察并交流。

●教师出示叶脉PPT:我们一起看一看、说一说叶脉是什么样的。

●认识主脉和侧脉。

提问:你发现叶脉了吗?有几根非常明显的叶脉? (引出主脉) 主脉是从哪里生长出来的?一直长到什么地方?除了主脉, 还有其他的叶脉吗? (引出侧脉) 侧脉是怎样生长的?

(3) 用放大镜观察细脉。

教师:除了主脉和侧脉, 还有其他的叶脉吗?我们用放大镜来仔细看看, 你看到什么啦?你发现了叶脉的什么秘密? (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时, 引导幼儿顺着叶柄向下看, 发现叶脉由粗到细、像许多的管子连接在一起、像一张大网等秘密。)

(4) 幼儿在记录单上绘画自己观察到的叶脉。可边用放大镜观察边绘画。

3.讨论叶脉的作用。

(1) 教师:叶脉为什么会长得像一张网?为什么会粗细连在一起, 一直生长到叶片的各个部分?叶脉有什么用?

(2) (观看PPT) 叶脉输送养分:植物通过根在泥土里吸收水分和养料, 然后传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为了传送养料, 植物从根的末端开始, 经过茎到叶子的位置, 这些管子藏在茎里面, 平时是看不见的, 但是到了叶子里面就变成了更细更小的分叉的管子, 它们就是叶脉, 我们从外面就能看到。

(3) 支撑叶子:叶脉就像我们身体里的骨头, 把叶子支撑起来。

4.拓展。

(1) 教师:除了梧桐树叶长有叶脉, 其他的树叶也有叶脉吗?幼儿自己选择不同形态的叶子进行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它们有叶脉吗?它们的叶脉是怎样生长的?和梧桐树叶的叶脉一样吗?

(2) 小结:树叶的形状不同, 叶脉生长的形状也会不同, 但是它们都会有叶脉, 叶脉可以帮助树叶输送养料和水分, 还可以起到支撑树叶的作用。

活动延伸

1.收集更多种类的树叶, 观察并记录它们的叶脉。

2.教师记录并组织幼儿讨论他们自己提出的关于叶脉及植物的问题, 引发幼儿对植物的学习兴趣。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陈国强)

评析

秋风吹起, 落叶似彩蝶在空中飞舞, 它引发孩子去追赶, 去摆弄……章丽老师利用幼儿园内随处可见的梧桐树叶, 引发幼儿“探索叶脉的秘密”, 不仅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而且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好奇心。本次活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幼儿知道了一些关于叶脉的初浅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幼儿对身边事物和科学现象主动关注的态度和亲近大自然的积极情感。

幼儿的学习是自身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实施课程时, 教师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活动经历, 使后一个活动成为前面活动的继续。本次教学活动一开始, 教师先让幼儿在画板前互相欣赏自己前一天画的梧桐树叶, 一方面感受树叶的色彩丰富和美丽, 另一方面自然地引出新话题:××小朋友画的树叶上还有一些线条, 为什么会有这些线条?这些线条叫什么?幼儿探索的积极性自然被激发出来了。

“观察”是本次科学活动的重要方法。应对“能细致观察梧桐树叶叶脉的结构特征”这一目标, 教师在这一环节又分为四个步骤层层推进:

1.自主观察叶片。先由幼儿独立观察自己手中的一片树叶, 自主发现梧桐树叶叶脉是什么样的。教师指导时注意关注幼儿是怎样观察的, 是否观察到叶的正面、反面, 看到了一些什么。

2.交流观察结果。面对PPT放出的大大的叶片, 孩子们叙述自己观察到的叶脉的特点, 在共同分享中扩大认知经验:梧桐树叶上有主脉, 还有从主脉上生出的侧脉。引出继续观察的新话题:梧桐树叶上还有什么秘密?

3.深入发现细脉。在放大镜的帮助下孩子进一步发现了叶片上的秘密:有许许多多相互连接的细脉, 叶脉像网一样分布在整个叶面。

4.表现叶脉。在梧桐树叶轮廓图上记录下自己对叶脉的观察结果, 因为这里的“画一画”是提供机会让幼儿表现对叶脉的认识, 所以教师事先准备好了梧桐树叶轮廓图, 避免幼儿花费比较多的时间画树叶, 使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紧扣教学目标方面, “画一画”使幼儿的认知经历从感知到表现、表达, 易于所获得的新知识的巩固和内化。

本次教学活动教师除运用记录表外, 还提供了放大镜。这一材料的提供不仅可以让幼儿发现密密麻麻、细细的叶脉, 而且可以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工具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仅看到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叶脉的形态、像网一样的细脉, 而且在记录叶脉时, 有的幼儿还边画边看, 边看边画, 充分运用放大镜的观察效果进行表现。这些都为幼儿理解工具的作用, 理解发明创造的重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梧桐山作文 篇12

我们开车走了一个小时才到梧桐山,我们到那儿就停车,那里有很多草,也有蚊子,我的腿上被咬了几个包,还有沙子,我的鞋也进了一些沙。

走到门口我们就准备上山,看到两个路口,一个是斜坡,一个是台阶。我们伟大的领队~俞天扬的爸爸说走斜坡,下山的时候走台阶。后来又看到两个分岔路口,一个是上的斜坡,一个是虾的斜坡,下的斜坡可以到泰山涧。我们走的是下的斜坡,我们又走了好长的路,先到水库那儿看了一下,然后走了泥泽路,爬了泥泽楼梯,又走了很多台阶,才到泰山涧。

泰山涧那儿有很多水,我们一去那儿就脱鞋玩水,水好冰呢, 冰到我的脚丫丫喽。两个哥哥先抓到了一条泥鳅,又抓了一个小虾。领队在石头上铺了防潮垫,说我们的大本营就在这里了。后来卡到了超级迷你,比米粒都小的小鱼,最后只捞到了几条,还从网里钻跑了。

后来我们又转移阵地到桥的下面,我就去玩水去了,哥哥抓了小虾和螃蟹,我就回来看了一下,就又去玩水了,有的水深,有的水浅,经过几个小瀑布,我就玩水,照相,还摔了个跤,衣服都湿了。

后来要走的时候,爸爸发现了个刺果,我就称它为迷你狼牙锤,还是青绿色的。玩水玩的很开心,我么就下山去吃饭,吃的是窑鸡,每只68元,领队点了四只,还有土豆丝,稀饭,苦瓜,青菜,鸡蛋等。每次上菜,我么就吃一些,然后k就跑到空调屋里吹空调。俞天扬的弟弟在睡觉,我们怎么吵都不醒,睡的是在是太香了。

梧桐树作文 篇13

她停歇在梧桐树瘦弱的身躯上,不禁问道:“弟弟,你怎么变成这样了?你那油亮的头发呢?”梧桐树叹了口气,哀怨地说:“都是那些化工厂搞的鬼。”“化工厂是不是一直在排放污气,祸害了你的身体?”燕子敏感地问。“是呀……是呀……”梧桐树一边剧烈地咳嗽,一边使劲地点头,“就那么短短的一年,那些化工厂建造起来了。自从有了它们,我就再也没有开开心心地过过一天好日子!你瞧,脚下清澈见底的小河成了它们的排放污水的暗道。以前和我们经常聊天的好朋友虾米、小鱼,现在死的死,被迫迁移的迁移,我再也没有说话的人了。”梧桐树继续喘着粗气,说道:“不光如此,我每天还要受污气的‘熏陶’,我的身体越来越差,头发掉光了,病也越来越重了。”

这时,小梧桐突然“啊”的叫了一声,脸上竟露出了天真的笑容:“燕子姐姐,你教我飞吧!只要会飞,我就能离开这里,到有绿色的土地上去,我还可以为那里防风除沙呢!”

“可是——可是,你没有翅膀,就算你知道怎么飞,那也于事无补啊!”燕子无奈地说。听了燕子的话,小梧桐再次愁眉不展。

燕子看着伤心的,奄奄一息的梧桐树,安慰他说:“不过,你不用怕。我前几天飞过隔壁村镇,听那里许多人都在说,要举行‘环保活动’,保护树木,保护环境呢!”

小梧桐一听就来劲了:“我有救了,我有救了!燕子姐姐,我会坚持的。就像等你那样,我会一直到等到那一天的!但愿这些化工厂能早日消失,让我们的伙伴们早日归来。”

梧桐诗词 篇14

一、一己之情的抒发

历史故事剧就其题材而言, 往往是戏剧家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历史材料、历史人物进行改编并加入作者虚构成分的艺术作品。其创作目的并非表现历史, 而是折射现实 ;并非反映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情感倾向, 而是彰显作者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感受。《汉宫秋》和《梧桐雨》同属于历史故事剧, 且二者都以深沉的意境塑造见长, 创作意旨均在于借古讽今, 也即借古人之事抒发一己之情。《汉宫秋》抒发的是马致远的亡国之痛和对无能大臣的愤懑、不满, 体现了作者深沉的忧伤情绪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 是在民族压迫下的一种民族情绪的曲折表现,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对王昭君形象的精心刻画上。她不是一个普通女性, 而是一位具有勇于承担国家灾难的刚毅品质和坚贞节操的巾帼女杰, 全剧至此已突破了元杂剧中惯用的儿女情长之藩篱, 而具有深刻的民族思想内涵。昭君不愿“忍着主衣裳, 为人作春色”, 留下汉家衣服, 行至番汉边界, 又毅然投江殉国, 如此, 自身的不甘受辱和民族气节的坚守, 使得其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紧密结合, 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作者塑造王昭君的光辉形象还另有用意。王昭君是一个堪称可爱的艺术形象, 不仅容颜娇美, 而且品格高洁, 只有这样, 汉元帝对她的留恋, 对她的感情才有了价值, 才让人同情, 才能超乎儿女之情的层面而渗透入更深刻的民族内涵。在我们看来, 导致王昭君悲剧的重要因素是朝廷大臣的自私无能。马致远是由金入元的汉人, 经历了金、宋被灭的两次国难, 他正是借戏剧抒发了对不能抵御外辱, 不能坚持民族气节的朝中大臣的不满。此外, 马致远对汉元帝的态度体现了元蒙时代汉人对旧主怜悯与怨愤交加的矛盾心态。汉元帝柔弱, 善良, 对爱情忠贞如一。灞桥送别, 不怕耻笑, 昭君和番后, 百日不设朝, 不曾减少半点恩爱。他虽贵为天子, 权倾天下, 却不能保护自己心爱的妃子, 此时此刻他已经不是帝王, 而是不幸人兼受害者, 情同庶人, 其情感特性与普通人无二。他在【得胜令】中唱到, “枉养着边庭铁衣郎”“今日央急煞娘娘, 怎做的男儿当自强!”这种悲痛感情的抒发, 蕴含着元代一族人民的亡国之痛, 马致远作为一个戏剧家, 正是借亡国之君的情感悲剧抛洒其对时代兴衰的感受以及自身命运的感伤。

白朴的《梧桐雨》取材于一段具有极强感染力的历史故事——唐明皇与杨贵妃的风流韵事, 剧作家除悲叹兴亡、追思故国之外, 更注重表现的是一种较之《汉宫秋》更为深刻更为沉痛的情感体验——即人生的幻灭感。这种幻灭感主要是从唐明皇不幸的政治、爱情遭遇中体现出来的。就作品的创作立意而论, 白朴的《梧桐雨》并不像后人洪昇的《长生殿》那样对李、杨之情加以净化和理想化, 而是不为尊者讳, 对李、杨爱情的阴暗面多有彰显, 于第一折便交代了杨贵妃与安禄山的淫乱之私情, 奠定了全剧着力单方面表现唐明皇欢乐时沉溺于情和孤独时深切思念的基调, 也更加凸显出唐明皇“钟于情”的人物形象。唐明皇对杨妃的喜爱迷恋之情愈是深厚, 其失去杨妃后的凄凉悲苦就愈显强烈。昔日“长生殿那一宵, 转回廊, 说誓约”“沉香亭那一朝, 按【霓裳】舞【六幺】”, 何其美好, 何其欢乐!如今, 乐极生悲, 盛极衰来, 爱妃长逝, 西宫退居, 唐明皇陷入爱情与权力双重失意的无边痛苦和万般无奈中。尤其第四折中的唐明皇一副形影相吊、满怀凄然的情状, 倾泻着他对杨妃深切的怀念和追忆, 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对杨妃的情之所钟和刻骨相思以及失去爱妃后的孤寂、悲痛、落寞。念往昔“碧梧桐阴下立, 红牙箸手中敲。他笑整缕金衣, 舞按霓裳乐”, 到如今“翠盘中荒草满, 芳树下暗香消。空对井梧阴, 不见倾城貌”, 作者将往日的欢悦、繁华与今朝的落寞、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 又让亘古不变的梧桐树作为他们爱情凋零的见证, 如此巨大的人生落差, 充满沧桑之感, 含蓄而深沉地传达出人生落寞、迷惘莫名的情绪。《梧桐雨》中一首首哀婉的悲歌, 正寄予着白朴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和对故国的怀恋追思。而唐明皇自身不幸、悲痛的爱情遭遇和政治遭遇更引发白朴的沧桑之感和沦落之悲, 整部作品都笼罩在一种迷惘、悲凉的情调中。

《汉宫秋》和《梧桐雨》都是借历史上的兴亡聚散来抒写作者胸臆, 抒发作者的一己之情, 两部悲剧都蕴含着深刻的内涵, 传达着特定时代文人满腹的悲凉, 时代的感伤, 在元初有一定代表性。

二、倾泻式抒情

剧作家对戏剧自身特征的认知程度迥乎有别, 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戏剧风格。《汉宫秋》与《梧桐雨》并不以情节紧凑集中, 展现激烈的戏剧冲突取胜, 也不以曲词之美与道白、动作的表现和情节发展的波澜起伏等因素打动观众。马致远、白朴更注重戏剧的抒情性, 以抒情长诗式地唱叙一个故事或一个人物的遭遇作为戏剧的主体。《汉宫秋》和《梧桐雨》中的抒情又与众不同, 它是一种倾泻式的抒情, 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波涛直接倾泻出来, 集中、直接、情感冲击力强。首先, 这与作者对矛盾冲突的处理有关。《汉宫秋》把戏剧冲突的重点放在汉元帝和王昭君的感情纠葛上, 而其他的情节、矛盾则吝于展开, 甚至也未让王昭君和她的对手毛延寿当场“撞击”, 也未展开汉元帝和奸臣毛延寿的直接较量。而第三折灞桥送别, 情节、时间原本非常简单, 作者却用了整整一折进行详细叙写, 为的就是让汉元帝借助此折抒情, 从而把作者内心的悲痛借着汉元帝之口倾泻出来。作者正是有意腾出时间与戏剧篇幅来为主人公的倾情诉说创造条件。《梧桐雨》同样将戏剧冲突的重点设置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情爱纠缠上, 其余情节、矛盾按一般元杂剧的惯例处理, 重在表现唐明皇怀抱美人时的欢乐、多情与失去爱妃后的苦痛、孤寂、思念。两剧在第三折时戏剧冲突都已进入高潮, 并交代了结局, 第四折往往只是故事的余波, 但从戏剧效果看, 第四折却又掀起了情绪的高潮, 两剧以强烈的抒情笔调, 倾泻了君主失去爱妃后的悲苦心境, 令人为之动容。其次, 这种倾泻式的抒情与曲词抒情的集中、透辟有关。如《汉宫秋》第三折灞桥送别, 作者集中运用了【步步娇】【落梅风】【殿前欢】【雁儿落】【得胜令】【川拨棹】六支曲子让汉元帝直抒胸臆, 尽情倾吐离别的哀伤, 相思的痛苦, 追忆往日的欢娱, 嗟叹自己的无能。又如《梧桐雨》第三折, 军心哗变, 要求赐死贵妃, 白朴接连使用了【落梅风】【殿前欢】【沽美酒】【太平令】【三煞】【太清歌】【二煞】【川拨棹】【鸳鸯煞】九支曲子尽情表现了唐明皇不能施救于贵妃的痛苦, 对杨妃惨遭横祸的怜惜以及赐死杨妃后离去时的万般不舍。两剧中这类曲词的抒情因为集中而呈倾泻之式, 因为透辟、深刻又使倾泻之情直击人心。此外, 倾泻式抒情也与两剧巧妙使用抒情媒介有关。《汉宫秋》以孤雁哀鸣作为抒情媒介, 主人公梦到一半便被雁声惊醒, 由此引来汉元帝对雁的恼恨、埋怨, 其悲情也随着大雁一声声凄厉、悲怆的叫声层层翻进, 雁鸣声引导汉元帝感情的潮水一泻而下。《梧桐雨》与《汉宫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以秋叶雨打梧桐作为抒情媒介, 唐明皇同样在寝殿被“一声声洒残叶, 一点点滴寒梢”的潇潇梧桐雨惊梦, 由此引发了唐明皇对梧桐雨的怨愤之情, 伴随着梧桐雨的绵绵不绝, 哀伤幽怨像雨水一样倾注唐明皇的心中。

三、情景交融

《汉宫秋》和《梧桐雨》是元剧之美的典型, 它将情感抒发与景物描写紧密结合, 以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创造出深沉的意境, 把抒情氛围渲染地更加浓郁。如《汉宫秋》第三折【驻马听】“尚兀自渭城衰柳助凄凉, 共那灞桥流水添惆怅。您偏不断肠。想娘娘那一天愁都撮在琵琶上”, 情景交融, 于幽凄的美景中充满着无限的哀伤。再有最为动人的【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 草已添黄, 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 人搠起缨枪, 马负着行装, 车运着糇粮, 打猎起围场。他他他, 伤心辞汉主 ;我我我, 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 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 过宫墙 ;过宫墙, 绕回廊……”, 写汉元帝面对着广漠的大地产生悲凉意绪, 幻想着昭君塞外旅途的艰辛, 想象着自己返回咸阳宫时的情景, 融情于景, 景里含情, 情与景水乳交融, 把汉元帝对王昭君走后的那种思念、悲凉的心境, 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出来, 让人鲜明可见。往复循环的句式, 铿锵有力的声韵, 更使抒情缠绵悱恻, 荡气回肠!再如《梧桐雨》第四折, 作者用“秋夜梧桐雨”的凄景, 衬托唐明皇愁苦、烦乱、孤凄的心境, 景物描写与人物感情的抒发水乳交融, 充满浓郁的抒情色彩。【滚锈球】写因被秋雨惊了好梦, 惹得唐明皇对梧桐雨充满怨恨。【叨叨令】用一组排比句模拟雨声, 衬托出玄宗烦乱的心情。【倘秀才】写对梧桐雨恼恨到极致, 想把梧桐“锯倒”当作“柴烧”, 反映了唐明皇失意、痛苦的心态。【三煞】排比多种雨态, 更显出梧桐雨的无情无意, 添愁助恨, 渲染了唐明皇的孤独与无奈。【二煞】写雨下个不停, 玄宗的烦闷情绪也有增无减。【黄钟煞】把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作为景物描写的归宿, “雨湿寒梢, 泪染龙袍, 不肯相饶, 共隔着一树梧桐直滴到晓”, 将“雨”和“泪”、情与景巧妙挽合, 收结的含哀无限。这几支曲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 造成一种凄怆冷落的意境, 将唐明皇的幽怨哀伤, 孤寂苦闷刻画得淋漓尽致。

四、结语

元蒙时代, 许多文人将笔墨投向戏剧创作, 马致远、白朴亦均借杂剧创作来抛洒他们对时代兴衰的感受, 抒写自身命运的感伤, 作品中悲剧主人公酣畅淋漓的抒情, 情与景水乳交融形成的凄怆冷落的意境, 让人千载之下为之动容。元代剧作家虽然由于脱离了传统儒生的地位, 因而失去了建功立业、显声扬名、名标青史的机会, 但他们的创作本身就是一座丰碑, 值得后人不断地对此进行探讨和解释。

摘要:马致远之《汉宫秋》与白朴之《梧桐雨》是元代剧坛上的两颗璀璨明珠, 它们都写得文采斐然, 意境深邃, 具有浓郁的抒情性以及醇厚的诗味。本文重在分析两剧最突出的风格——抒情, 两剧都是借历史故事抒发一己之情, 都是直抒胸臆的倾泻式抒情, 主要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形成深沉的意境。

关键词:《梧桐雨》,《汉宫秋》,抒情,倾泻式,情景交融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2]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上一篇:会计系毕业的求职信下一篇:2022年高考作文十大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