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器材的配置规范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消防器材的配置规范(精选8篇)

消防器材的配置规范 篇1

6.1 一般规定

6.1.1 用于扑救各类火灾的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最小配置灭火级别和最少配置数量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6.1.2 配置在普通住宅的每具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可比表6.2.1、表6.3.1中所规定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小一个级别。6.1.3 地下建筑工程(含人民防空工程、地下铁道)中灭火器的最少配置数量应按同等使用面积的同类地面建筑的规定增加50%;古建筑、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的灭火器的最少配置数量应增加100%。

6.1.4为迅速、有效地扑救高架储存设施和其它危险场所有可能发生的垂直范围的特殊火灾,可额外配置附加灭火器。如果这些灭火器不是用来满足本章所规定的最低保护要求时,可选配灭火级别小于表6.2.1和表6.3.1中规定的最小配置灭火级别的灭火器。

6.1.5 对设有消火栓系统、灭火系统的灭火器配置场所,可按下列规定减少灭 火器的配置数量:

1.对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的,可相应减少10%;对仅设有室外消火栓系统的,不作减配处理。

2.对设有灭火系统的,可相应减少30%;

3.对同时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和灭火系统的,可相应减少50%。6.1.6 对可燃物露天堆垛,甲、乙、丙类液体贮罐,可燃气体贮罐的灭火器配置场所,不宜减少灭火器的配置数量。

6.1.7 地下建筑工程(含人民防空工程、地下铁道)、古建筑、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和大型商场等灭火器配置场所不得减少灭火器的配置数量。

6.1.8 一个计算单元内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2具;对面积小于100m2的轻危险级灭火器配置场所或计算单元,可设置1具灭火器。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6.2 A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

6.2.1 A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应符合表6.2.1的规定。

A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 表6.2.1(固体)

灭火级别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

灭火器类型:

水型、泡沫型

其它类型

最大保护面积(m2/A)

严重危险级

2A

3A

中危险级

1A

2A

轻危险级

1A

1A

6.2.2 当单具灭火器的最大保护面积按表6.2.1的规定超过200m2(严重危险级)、300m2(中危险级)、400m2(轻危险级)时,配置设计计算时应按200m2(严重危险级)、300m2(中危险级)、400m2(轻危险级)进行取值。

6.3 B、C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

6.3.1 B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应符合表6.3.1的规定。

B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表6.3.1(液体)

(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

灭火器类型 AFFF、FFFP泡沫型(其它类型)

最大保护面积(m2/B)

严重危险级

6B

18B 中危险级

3B

8B

7.5 轻危险级

1B

1B 6.3.2 当单具灭火器的最大保护面积按表6.3.1的规定超过150m2(严重危险级)、225m2(中危险级)、300m2(轻危险级)时,配置设计计算时应按150m2(严重危险级)、225m2(中危险级)、300m2(轻危险级)进行取值。

6.3.3 B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关于灭火级别和保护面积的规定不适用于有压易燃液体火灾或运动的三维B类火灾。6.3.4 C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应按B类火灾场所的规定执行。(注:C类为气体火灾)

6.3.4 C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关于灭火级别和保护面积的规定不适用于有压易燃气体火灾。在灭火时,为防止爆炸和复燃,必须尽快切断气源。

6.4 D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注:D类为金属类)6.4.1 D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应根据特定的可燃金属的种类及其物质颗粒尺寸和可能覆盖的面积而定,并应征得当地县级以上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的同意。

6.5 带电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注:E类为电气火灾)6.5.1 带电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应按与其同时存在的A类或B类 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执行。

6.5.2 在灭火时,为保护现场人员安全并防止复燃,应尽快切断电气设备的电源。

消防栓的配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里的8.3条 建筑占地面积大于300m2 的厂房(仓库); 体积大于5000m3 的车站、码头、机场的候车(船、机)楼、展览建筑、商店、旅馆建筑、病房楼、门诊楼、图书馆建筑等; 3 特等、甲等剧场,超过800 个座位的其它等级的剧场和电影院等,超过1200 个座位的礼堂、体育馆等; 超过5 层或体积大于10000m3 的办公楼、教学楼、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等其它民用建筑; 超过7 层的住宅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当确有困难时,可只设置干式消防竖管和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 的室内消火栓。消防竖管的直径不应小于DN65。

注:耐火等级为一、二级且可燃物较少的单层、多层丁、戊类厂房(仓库),耐火等级为三、四级且建筑体积小于等于3000m3 的丁类厂房和建筑体积小于等于5000m3 的戊类厂房(仓库),粮食仓库、金库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里7.1.1条,高层建筑必须设置消火栓。

消防器材的配置规范 篇2

关键词:家庭消防,消防器材配置,相关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媒体关于火灾做出的报道数量的逐渐增加, 消防部门也开始对家庭消防灭火器材的配置做出了较为显著的宣传, 广大民众开始有了更加强烈的消防意识。但是, 根据现阶段发展状况来分析, 很多家庭没有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 很多人还认为家庭配置灭火器材实属不必要的举动。但是,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较为明显的火灾安全隐患, 例如家用电器、煤气灶、电路等, 这些都可能诱发火灾的出现。例如一个有问题的插座或者烟头都可能产生火灾。很多火灾的出现都是由于家中缺少合适、必要的灭火器材导致。所以, 要能够引导各个家庭积极主动地进行消防器材配置工作, 从而把火灾苗头扼杀在萌芽的一种状态, 保证家庭财产和生命的安全性。

1 尽快将城市住宅配备消防器材的内容写入相关管理规定

根据消防部门及公安派出所掌握的情况, 目前我市配置消防逃生器材的家庭较少。尽管人们都认识到家用消防器材的重要性, 但由于购置消防器材需要一定的费用, 且大多数消防器材存在有效期的问题, 购置后需要定期检测、维修甚至更换。在我市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部分居民不愿花钱在这些可能永远不会用到的东西上, 正是这种社会经济条件的现状及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的淡薄导致了家用消防器材遭受冷落。考虑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问题, 如果将家庭配备消防逃生器材的内容纳入地方法律法规进行强制性要求, 必然要求公民守法、要求相关部门执法, 对居民配置消防器材就应进行强制, 不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的就属于违法行为需依法进行处理, 在目前的情况下, 法律的执行存在较大难度。

所以, 目前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仅对公共场所及住宅楼的公共区域配置消防器材有强制规定, 关于家庭配备消防逃生器材, 我建议在消防安全管理层面进行鼓励引导, 政府在出台消防安全相关政策、规定的同时将家庭配备消防逃生器材的内容纳入。

2 在家庭消防安全工作方面,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2.1 强化住宅小区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

要将消防安全管理作为物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居民住宅的日常管理中, 真正将物业管理部门的消防责任落到实处。2014年以来, 为全面加强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 加强家庭火灾防范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太原市消防条例》等法律规范, 太原市公安消防支队先后提请太原市政府下发了《太原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太原市物业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居民住宅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居委会和各物业管理部门的消防工作职责, 尤其是消防安全宣传职责, 推动社区、物业管理单位开展消防安全自我管理, 预防和减少家庭火灾发生, 严格按照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居民住宅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 督促各相关部门对住宅小区开展全面普查、检查和治理, 督促各物业管理部门要加强火灾隐患的摸排检查和公共消防设施的日常管理, 指导派出所依法实施消防监督检查, 严查各类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

2.2 强化家庭住户消防安全自查

鼓励家庭住户开展消防安全自查活动, 鼓励群众对违规电气路进行改造, 帮助群众规范电气线路铺设, 确保使群众用好电和气, 管好电和气, 确保家庭消防安全, 及时消除各种火灾隐患。同时加大对家庭消防逃生器材的使用和宣传, 鼓励家庭配备“家庭消防应急救援箱”。在防火意识和救灾逃生技能的宣传培训工作中, 对行动能力较弱的老人、儿童进行有针对性地消防安全宣传, 尤其是城乡独居老人。比如支队2014年开展了“九九消防平安行动”并在活动上向老年大学的家庭代表发放了“家庭消防应急救援箱”, 不仅有利于引起全社会对老年人消防安全的关注, 而且有利于提升老年人儿童群体的自护能力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2.3 引导广大群众主动承担应有消防安全责任

加大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 普及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知识和逃生自救、报警、疏散技能等消防安全知识。在居民住宅小区内采取广播、电视、录像、标语、条幅、板报、派发消防资料以及建立消防教育馆 (室) 等多种形式, 定期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广泛宣传消防法规和消防常识, 引导居民关心重视消防安全, 主动承担消防安全责任, 并能够积极配合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 物业服务企业开展本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增强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自觉性。

2.4 配置相应的灭火器材

一般家庭配置灭火器材, 应放在比较显眼、便于拿取的地方, 使家庭成员在有意无意中都能感到它的存在, 就会在生活当中注意安全用火用电。家庭配置灭火器材, 不仅有利于提高家人的防火意识, 而且有利于促进消防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日常家庭的消防安全器材配置,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便携式气溶胶灭火器。无论在什么时候, 灭火器都是火灾出现时的一个首选消防利器, 便携式气溶胶灭火器和传统的灭火器相比较, 其存在无毒无害、灭火效率高、可靠安全的优势, 也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和传统的贮压式灭火器相比较, 便携式灭火器产品不需要通过压力进行贮存, 从而节省了维护以及年检的费用, 不存在相应的安全隐患。而且, 便携式气溶胶灭火器体积相对较小, 在完成灭火工作之后不会出现任何残留、环保绿色、操作简单、性能可靠, 能够从根本上满足家庭消防提出的各种要求。 (2) 灭火毯。火灾中较为重要的不是家具、财产、房子, 而是业主自身的安全, 只有保障自身的安全, 才能够达到消防的根本目的。灭火毯能够保住个人安全, 主要是由玻璃纤维等材料通过特殊处理之后进行编制而来, 能够从根本上隔离火焰和热源。所以, 灭火毯一个较为简单的用法就能够达到扑灭油锅火的目的, 但是, 其最显著的功能和作用就是当火势呈现出难以控制的发展态势之后, 将其披覆在身上能够顺利实现逃生。 (3) 其他工具。火灾一个较为可怕的地方就是危险不仅仅来源于火灾本身, 还受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赌气排放等, 很多事实都告诫我们人们在火灾中丧命的原因不是因为大火本身, 而是窒息和中毒。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包括过滤装置、防护头罩以及面罩等, 这也是防止火场中毒气侵入到人体呼吸道的一个主要工具, 在火场环境中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强有护盾。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让高楼在区域经济中显得较为重要, 这也成为威胁人们生命的一个主要要素。但是, 大火弥漫的也影响下我们要能够明确哪些地方最不安全, 即电梯和楼道, 但是, 脱离这两个逃生入口, 我们也没法逃生。因此, 要能够配置救生缓降器, 主要是供弹门随着绳索靠自身的重量得以逃生, 设备包括安全带、绳索、安全钩以及伸缩卷盘等, 并且所有设备都能实现反复使用。火灾可能因为浓烟而让人们的视线受到损伤, 在火场较为嘈杂的环境下难以实现求救。因此, 可以通过配置强光手电来实现逃生, 其具有紧急呼救和火灾应急照明的功能, 在黑暗、火场浓烟的环境下能够发出强光呼救信号和人员疏散照明的作用。

3 结语

做好家庭消防安全工作, 不单单是各地政府和消防部门的责任, 同时也是每一个居民家庭的责任。只有坚持从我做起, 从每一个居民家庭做起, 全面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才能提升整个社会的消防安全系数。愿每一个家庭都珍爱生命, 远离火灾。

参考文献

[1]家庭防火灭火小常识[J].中国消防, 2015, 10∶50.

[2]张金贵.一种简易灭火系统在小场所中的推广应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5, 07∶23-25.

[3]厦门安港消防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介绍[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5 (01) :91-92.

[4]张伟, 曾佳宁, 张宛秋, 王腾飞, 徐松.家庭式简易灭火装置设计与研究[J].科技视界, 2015 (03) :9-10.

消防器材的配置规范 篇3

体育器材设施是确保中学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否则无法完成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教学要求。然而,在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器材设施配置现状不容乐观,各类体育器材严重不足,部分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必要的体育器材,所以这直接制约了中学体育教学的开展。本文以中学体育器材设施为研究对象,就其配置现状以及利用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中学体育 器材设施 配置现状 利用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而体育器材设施是确保中学体育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否则体育竞赛、体育锻炼和训练等体育活动就无法顺利开展,所以体育器材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器材设施配置不是非常合理,致使体育教学任务无法按时按成,学生的身体也没有得到切实锻炼。因此,对中学体育器材设施的配置现状及利用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置现状

1.1 教学器材设施数量和质量不达标

体育器材设施是开展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教学设备,其数量会对体育教学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体育教学器材设备短缺,那么就无法开展体育教学、锻炼、训练和竞赛等相关的体育活动,进而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某所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针对50人数的班级接力跑练习项目中,学校却仅仅只有2根接力棒,加上训练方式单一,所以学生得不到充分地锻炼,学习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另外,虽然部分中学的体育器材设施的数量满足教学的要求,但是质量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这也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例如,针对50多人的篮球体育课程,学校也有50多个篮球,可以确保每个学生人手一个,但是这些篮球中有半数以上存在气不足的问题,甚至还有几个篮球的表面出现严重磨损问题,这直接降低了学生练习和学习的效果,所以体育教学也不是非常理想。

1.2 教学器材设施利用率比较低

通过调查和研究,我发现当前我国有许多中学的体育器材设施数目和质量均满足教学要求,但是这些器材的利用率却非常低。大多数中学只是为了教育部的检查工作而做做表面文章,即便他们配备了一些高质量的体育器材设施,却将多功能健身器等高成本设施放置在体育器材室中,并且要求学生不要随意使用,所以这也达不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另外,部分中学因管理不当而使部分体育器材设施出现严重破损,并且没有及时进行修理或者更换,所以使体育器材设施的利用率不高比如当前教学中所用的足球、排球、篮球和体操垫等器材是中学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内容,而山羊、跳箱、高单杠、哑铃和铅球等体育器材设施却被“束之高阁”,没有得到切实的运用,所以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

2.中学体育器材设施利用策略

2.1 转变教学观念,丰富体育器材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学徘徊在中学教学的边缘,这直接影响了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所以必须要改变人们对于体育的错误理解。因此,在平时的中学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从体育教师以及校长入手来增强这些管理和教学人员的体育意识,使他们切实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可以使体育教学在中学教学中得到切实重视。另外,体育器材设施并非要采用那些价格昂贵的规定教学器材,体育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维,充分利用学校拥有的各种教学资源来合理运用体育器材设施,充分发挥“一物多用”的功效,同时也可以在体育器材不足的基础上,结合体育教学的内容来合理运用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物品、工具、设施等来自行制作一些简单的体育器材来丰富体育教学的各种器材。

2.2 加大教育投入,缓解经费短缺

基于上述所述,教学经费不足是使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置出现短缺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需要加大教育投入来缓解经费短缺的问题。首先,中学可以采用贷款或者集资等筹资方式来尽量获取社会企业部门的投资力度。其次,中学还需要尽量争取政府方面的财政和政策扶持,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挖掘自身的环境资源优势来开发出一些富有特色的体育项目,而不必花费大量的教育经费来购买那些现代化的体育器材设施,以缓解体育器材设施匮乏所带来的教学压力。

2.3 加强器材管理,确保器材质量

在体育器材设施数量和质量满足教学需求的基础上,体育教师还需要加强器材设施的管理,具体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专人负责、健全管理制度、分类存放、科学使用、用完即清点数目以及定期维修和更换等等。另外,在体育器材设施购置的过程中,应该本着节约、精简的原则,切实杜绝浪费等一切不合理的行为,同时也要教育全球教职工和学生均要做好体育器材设施的使用和养护工作。例如,在开展篮球体育课的时候,体育教师需要在每天体育课程开战前就检查各个篮球是否存在气不足等质量问题,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就必须要及时进行修理和更好,以确保篮球课的顺利开展。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器材配置 篇4

分子生物学作为基因工程的上游技术,其实验的成果和准确性将决定下游所有的步骤和最终的实验结果。所以构建一个完备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就让我们来看看构建一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需要哪些仪器?

1.冰箱: 根据药品、试剂及多种生物制剂保存的需要,必须具备不同控温级别的冰箱。

最常使用的有:4℃、-20℃、-80℃冰箱。4℃适合储存某些溶液、试剂、药品等。-20℃适用于某些试剂、药品、酶、血清、配好的抗生素和DNA、蛋白质样品等。-80℃适合某些长期低温保存的样品、大肠杆菌菌种、纯化的样品、特殊的低温处理消化液等的保存。0-10℃的层析冷柜适合低温条件下的电泳、层析、透析等实验。

2.培养箱:37℃恒温箱用于细菌的平板培养及分子生物学实验。

3.恒温培养摇床:用于大肠杆菌等生物工程菌种的扩增。

4.水浴锅:用于保温并进行各类实验。

25-100℃水浴摇床可用于分子杂交试验,各种生物化学酶反应等试验的保温。

含低温的水浴槽可以用于分子生物学的质粒与基因片段的连接等实验及用于42度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的热激。

5.烘箱:主用于烘干实验器皿,有些需要温度高些,有些需要温度低些。用于RNA方面的实验用具,需要在250℃烤箱中烘干,有些塑料用具只能在42-45℃的烤箱中进行烘干。

6.超纯水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许多实验对水纯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用自来水、蒸馏水、离子交换水、反渗透纯水做为供水,磁铁耦合齿轮泵作用使水循环。用于PCR、PCR氨基酸分析、DNA测序、酶反应、组织和细胞培养等。

7.蒸汽消毒锅:分子生物学所用大部分试剂,而且实验用具都应严格消毒灭菌。用于小批量物品的随时消毒。大批实验物品、试剂、培养基可使用大型消毒且定时进行消毒。

8.滤器滤膜:不耐高温、高压的试剂用其处菌。

9.各种天平:台秤、精密电子分析天平,用于精确称量各类试剂。

10.液体体积的度量:量筒、移液管、微量取液器、刻度试管、烧杯、锥形瓶等。

11.pH计:测定溶液中H+的直接电位的仪器,主要通过一对电极,在不同的pH溶液中产生不同的电动势用pH值表示出来;pH试纸:只适用于培养液、酚饱和液、缓冲液或其它试剂溶液的pH值的粗略估计。而大部分试剂的配制要求严格的pH值,需精确度高(小数点后两位)的pH计。

12.分光光度计:光密度、分光光度计是利用物质在可见光和紫外线区域中的吸收光谱来鉴定该物质的性质及其含量的一种仪器。它是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接收器、测量仪表或显示屏幕所组成。OD值是许多溶液中溶质定量的方便指标之一,通过所产生的单色光而测定某一溶液对该单色光的吸收值,利用它可进行核酸溶液定量和纯度的初步判断。OD值也可以作为菌浓的检测指标。

13.高速离心机:最大转速25000 r/m,最大离心力89000g。有冷冻和常温两种,多用于制备和手收集微生物、细胞碎片、细胞、大的细胞器、硫酸铵沉淀物以及免疫沉淀物等。

14.超净工作台:内有紫外灯、照明灯、还应有酒精灯火焰、75%乙醇等灭菌的设备,是一种提供局部洁净度的设备。其原理是鼓风机驱动空气,经过低、中效的过滤器后,通过工作台面,使实验操作区域成为无菌的环境。

15.电泳系统:电泳技术是检测、鉴定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纯度、含量及描述它们的特征,甚至还是分离、纯化、回收和浓缩样品的工具之一。

电泳系统分为电源和电泳槽,电源需经稳流通过稳压器,既能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又能输出稳定的电压;水平式电泳槽:一般分为微型电泳槽和大号水平式电泳槽

16.PCR仪: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仪,也称DNA热循环仪,基因扩增仪,它是使一对寡核苷酸引物结合到正负DNA链上的靶序列两侧,从而酶促合成拷贝数百万倍的靶序列DNA片段,它的每一循环包括在三种不同温度进行的DNA变性,引物复性,DNA聚合酶催化的延伸反应三个过程。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实验室可能还需要梯度PCR仪或实事定量荧光PCR仪来进行一些特殊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17.凝胶成像分析系统:不用紫外和EB、操作安全、直接读取数据。

18.其他设备

1.微波炉:便于一些溶液的快速加热和定温加热,电泳琼脂糖凝胶配制、溶化等。

2.制冰机:用于制造大多数核酸、蛋白质的实验操作所需的低温环境,以减少核酸酶或蛋白质酶的水解。

3.层析装置:(色谱分离)是一种分离多组分混合物的有效物理方法。

真空印记系统,DNA合成/测序仪:这些都是对核酸进行深入研究的必备仪器。

4.磁力搅拌器:多角度旋转混匀器、快速振荡混合器:用于混合仪器。

5.组织匀浆器:超声组织及细胞破碎器,用其进行样品的分离提纯实验。

6.通风橱:很多溶剂能逸出毒气,必备柜,放射性试验还要有有机玻璃屏蔽。

7.玻璃蒸馏器、电热加帽、变压器:用于酚等有机溶剂的蒸馏。

8.Tip头、Eppendorf管:

微管移液器tip头(吸液尖)、Eppendorf管(微量离心管)可洗涤,硅化消毒后反复使用。对一些要求严格的实验,如RNA的提取、保存等操作,应使用新的消毒tip头与Eppendorf管。另外还应备有常用规格的离心管(1000ml、500 ml、250 ml、50 ml、7 ml等)及96孔、24孔、12孔、6孔的细胞培养塑料平板等。

9.小型设备、用具:

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篇5

作者:消防知识 文章来源:消防知识 点击数:

766 更新时间:2006-12-4 17:00:19

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 本条说明制订本规范的意义和目的,强调只有合理配置灭火器,才能真正加强扑救初起火灾的消防战斗力。

众所周知,灭火器是扑救初起火灾的重要消防器材,轻便灵活,可移动,稍经训练即可掌握其操作使用方法,硫属消防实战灭火过程中较理想的第一线灭火工具,然而,建国三十多年来,全国各地对如何配置灭火器,存在若干不合理、不一致的规定,甚至是技术性的严重失误,没有全国统一的法规。

例如,在选择灭火器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用B、c类干粉灭火器去扑救含碳固体可燃物或可燃建筑构件的A类火灾; ·用不适于灭带电火灾的灭火器去扑救带电设备火灾;

·用会造成水渍、粉尘或泡沫污染的灭火器去扑救精密仪表或贵重电气设备火灾; ·设置点的环境温度超出灭火器的使用范围,等等。

而在灭火器配置基准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更为严重。目前,国内仅有个别部以及少数省、市公安部门发布过关于灭火器配置基准的规定或通知,有的“规定”多年在国内沿用较为广泛,影响较大,综合对比分析这些规定或通知,见表1和表2,可以发现,存在如下严重的技术问题:

1.配置基准相差幅度较大,对同是甲类厂房,有50M2配一具灭火器与20M2配一具灭火器的差异悬殊的不同规定。其它具体细节不统一或相互矛盾的款项为数众多。详见表。

2.对贮放可燃物的各类危险场所的分类和分级不统一,致使灭火器的配置基准交叉重 复、彼此矛盾,造成技术上的不合理现象。

3.灭火器配置基准规格的灭火级别不等,甚至相差悬殊,致使按规定配置不同类型灭火器后的灭火能力不等效,差异很大,不符合消防实战需要。例如,表2中的一具MF8灭火器的灭火级别是18B,一具MT5灭火杂的灭火级别仅为3B,相差15凡而一具MY4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则为8B,比MF8小10B,比MT大5B。4.表2中的1211灭火器的配置基准规格有二种:MY6和MY4,灭火剂量相差2kg,灭火级别分别为12B和8k相差4B,不科学,不合理。

5.表2中的泡沫、酸碱等灭火器的规格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四氯化碳灭火器 已淘汰禁用。

6.尚有个别单位或部门的规定,只有多少平方米配一具灭火器,未规定配置基准规格,难以进行灭火器的配置设计与计算。

上述种种不良因素,导致国内配置灭火器的不统一、不科学、不合理的混乱局面,实在是急需扭转;当然这也是制订本规范的必要性和急迫件的一方面表征。

第1.0.2条 本条对本规范在灭火器配置场所(以下简称配置场所)方面的适用范围作了规定与限制。

本规范适用于应配置灭火器的,生产、使用、贮存可燃物的,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亦即凡是生产、使用、贮存可燃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均应配置灭火器。因为有可燃物的场所,就存 着火灾危险,需要配置灭火器加以保护。反之,对那些确实不生产、使用、贮存可燃物的建筑,则可以不配置灭火器。

鉴于目前国产各类灭火器均不能有效扑灭 火药、炸药、弹药、人工品、花炮的火灾,因此本规范不适用于生产、贮存这些物品盼厂房、库房。可采用其它有效的防火防爆或灭火抑爆措施。

由于目前国家的财力不足,普通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购买力较低,尽管非常需要配置家用灭火器,而且在许多发达国家灭火器已经进入家庭,但本规范片能规定在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老内可暂不配置灭火器。

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均属于移动式的交通运输工具或军用装备,也非常需要配置足量而适用的灭火器,但鉴于其试验验证工作量较大,且不属于本规范的工作范围,赦本规范不适用于这些交通运输工具或军用装备。

本规范所述灭火器系指各类移动式灭火器,包括各类手提式和推车式灭火器。至于灭 火棒和灭火灵等,因其一无国家标准,二灭火能力较低,灭火级别不入级,不能参与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故本规范暂不包括这些小型灭火器材。

第1.0.3条 本条系根据国内目前普遍存在的不重视灭火器配置的情况而提出的。本条要求建筑工程设计应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灭火器的配置问题,进行配置设计与计算工程设计图纸上注明灭火器的类型,规格和种量。标明灭火器的设置应置与设置要求将配置灭火器所需要的费用算。各地各级消防监督部门在核和建筑消防火检查时,均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审核灭火器的配置情况。这样做,可避免在灭火器配置问题上前后脱节互相推委,一直拖延到建筑物竣工后或开业前的防火检查时临时应付,买几具灭火器充效;有钱或重视防火工作者,多配;无线或不重视防火工作者,少配,甚至有个别单位在需配灭火器的场听根本不配置任何灭火器等等诸如此类的反常现象。

第1.0。4条 本规范是一本专业性的技术法规,其内容涉及范围很广。故在为各类建筑配置灭火器时,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且不能与之相抵触,以保证各相关标准、规范之间的协调与一致。

第二章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灭火器的灭火级别

第2.0.1条 目前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的消防法规,大多是将建筑划分为三个火灾危险等级 如英、美、日和澳大利亚等国均将建筑物分为:严重危险级、中危险级和轻危险级;而西德则将建筑物划分为:1级(即轻危险级),2级(即中危险级)、3级(即严重危险级)和IV级(即严重堆积贮存危险级)。总的看来,各国划分危险等级的原则是基本相同的,均以可燃物为主要保护对象,”并且以可燃物在生产、使用和贮存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和可燃物数量为主要考虑因素,结合起火后的火灾蔓延速度和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来划分火灾危险等级,它与建筑本身的耐火等级无直接关系。

我国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对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

危险等级,也划分为严重、中、轻三级,为同国内有关规范取得一致,并与国外的标准相协调,我们采用了将危险等级划分为严重、中、轻三级的规定,们是,划分危险等级还是应该履粥各类建筑配置场所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和补充,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建筑物的固定灭人装置,它是用水来灭火或防止火灾蔓延的,侧重于扑救A类火灾;而灭火器欠可移动的灭火设备。其类型规格较为齐全,适用范围也比较广泛,能扑救多类初起火灾,所以对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工业和民用建筑的不同火灾危险性等因素分别划分严重、中、轻级。

工业建筑包括厂房及露天、半露天生产装置区和库房及露大、半露天堆场,划分其危险等级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配置场所内生产、使用、贮存可燃物的火灾危险性是划分危险等级的主要因素,我

们可以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厂房和库房中的可燃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来划分工业建筑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原则上可将甲,乙类生产场所和甲、乙类物品贮存场所列入严重危险级;将丙类生产场所和丙类物品贮存场所列入中危险级;将丁、戊类生产场所和丁、戊类物品贮存场听列入轻危险级…其对匝关系如表3所示。

2.配置场所内可燃物的数量愈多,其火灾荷载就愈大,起火后的火灾烈度与火灾破坏 程度也就愈大,因此,对可燃物数量多的配置场所应确定为严重危险级。

对可燃吻较多的配置场所,则可帽应确定为中危险级对可燃物较少的配置场所,则可相应确定为轻危险级。

3.配置场所内可燃物的火灾蔓延速度,除了同可燃物本身的燃烧特性有关之外,还与

配置场所内的环境条件有关。如果采取了良好的防火分隔措施和生产工艺密闭操作等安全设施,则可将火灾危险性局限在一定的部位内;如果将可燃物堆积贮存较高或松散包装、敞开贮存,则起火后就会增加火灾蔓延速度;又如金属制品采用大量可燃材料包装(指包装材料重量超过本身重量1/4),则应作为可燃物来考虑。

一般说来,可燃物的火灾蔓延速度快,则其扑救难度就大,尤其对灭火器扑救初起火灾要求扑救得快,否则火势蔓延扩大就可能增加扑救难度,甚至会灭不了火。对情况复杂的油类流淌火、深液位的油槽火灾和可燃物的隐蔽部位、深部位或高部位的火灾,其扑救难度较大、需相应提高其危险等级。

第2.0.2条 民用建筑大体上可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信建筑二大类,在划分依据配置场所的使用性质,可燃物数量,火迷危险性和扑救难度等四个因素来划分危险等级。

从可燃物数量来看:凡可烯物数量多、可燃装修多的配置场所也应列入严重危险级,如剧志舞台及后台、电影电视摄影棚等;

从火灾危险性来看:凡功能复杂、用火用电多,起火后会迅速蔓延的配置场所,尤其是高层建筑中设有空调系统者,火险隐患较多,容易滋火、也最危险,均应列入严重危险级;

从扑救难度来看:对高层建筑中结构复杂和功能复杂的配置场所,其竖向管进井多、隐蔽空间多、火灾蔓延途径也多,起火后扑救难度大,应列入严重危险级。同样,对人员密集场所,尤其是在地下建筑起火时,为了安全疏散,防止火场混乱,以及有大量有毒烟气的产生,也往往会增大扑救火灾的难度。

上述四个因素同危险等级的定性对应关系如表4所示。

第2.0.3条 本条系根据《火灾分类》现行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便于设计人员确定配置场所火灾种类而作出规定的。对本条未列举的可燃物,可对比本条各款的规定和举例,相应将含碳固体可燃物划分为A类,将甲、乙、丙类液体划为B类,将可燃气体划为C类,将可燃金属划为D类。

带电火灾系指带电物体诸如电子电器设备、电线电缆等在燃烧时仍处于在带电状态的火灾,必须用所充装的灭火剂达到电绝缘性能要求的灭火器来扑救,而且灭火时尚需注意保持一定的安全电间距。对于在起火前或在灭火器喷射灭火剂之前已切断电源的火灾,则不作为带电火灾,可相应按同时共存的A类或B类等类火灾使用灭火器。

第2.0.4条 本条系根据国家现行的有关产品质量标准并参照相应国际标准草案,驻规定了灭火器灭火级别的组成和表示方法,以便于在各类建筑配置场所内进行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灭火级加紧表示灭火表示灭火器的灭火能力,系采用科学试验方法即用灭火器扑救相应的标准火试模型的火来确定的。目前世界各国现行国家标准仅有二类灭火级别,即A和已IA、出是灭火器扑救A类火灾/8类火灾的最低灭火级别,也是灭火级别的基本单位值,我国现行标准系列规格灭火器的灭火级别有3A、5A、8A、13A、21A······55A等和1B、2B、3B、4B、5B、。。。120B等二个系裂,分别标记在相应规格灭火器的牌上。运用灭火级别进行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可能是当代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普采用的先进、科学方法,也符合灭火战斗必须注重灭火能力的消防实战需要。

表5列出了目前国内所有标准规格灭火器的灭火级别,以便设计人员在进行配置设计计算时选用。这些灭火器的灭火级别系根据本规范编制组的三次大型灭火器灭火级别定级验证灭火试验和国家现行的有关产品质量标准而确定的。

第三章 灭火器的选择

第3.0.1条 本条是根据国外标准和国内调查情况而作出规定的。提出本条的目的是要求设计和监督部门重点按本条规定的五个因素选择合适的灭火器。

美国标准规定:“在已知情况下,灭火器的选择须根据预期火灾的性质,建筑构造与居住情况,被保护的车辆或危险物,周围环境温度等等因素来确定。

澳大利亚标准规定:选择合适的灭火器,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A)预期火灾的特性(B)建筑结构和居往情况(C)需保护的财物(D)环境温度(E)供水的可靠性

(F)消防队到达前的预期延误

(G)使用手提式灭火器人员的专门技能

一、根据配置场所的性质以及其中可燃物的种类,可判断该场所有可能发生哪一种类的火灾,然后进行灭火器的选择,如果选择不合适的灭火器扑救火灾,不仅有可能灭不了火,而且还可能引起灭火剂对燃烧的的逆化学反应甚至还会发生爆炸事故。

如有一个古建筑单位,大部分可燃物是木质材料,原配72具泡沫和酸碱灭火器,由于

该单位对消防工作比较重视,又添置了101具干粉灭火器。但美中不足的是,他们买的是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该灭火器只能扑灭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火灾,不能扑灭A类物质的火灾。若换成磷酸铰盐于粉灭火器就比较合理了。

另外,对碱金属(如钾、钠)火灾,不能用水型灭火器。因为水与碱金属作用后,生成大量氢气,与空气混合,容易引起爆炸。

二、从表6中可以看出:虽然有几种类型的灭火器均适用于灭同一种类的火灾,但值得注意是,他们在灭火有效程度上有明显的差异。

例如,对同一个4B标准油盘0。8m2)火灾,需用7kg的二氧化碳灭火器(M17)才能灭火,而且速度较慢;而改用2kg1211灭火器(MY2),不但能成功灭火,其灭火速度也快得多;如果换用2kg干粉灭火器(MF2),甚至能灭5B油盘火。以上举例充分说明适用于扑救同一类火灾的不同类型灭火器,在灭火剂用量和灭火速度上有很大的差异,即其灭火有效程度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在选择灭火器时应充分考虑该因素。

三、为了保护贵重物资与设备免受不必要的污渍损失,灭火选择应考虑其对被保护物品的污损失,灭火顺的选择应考虑其对被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例如在电子计算机房内可选用干粉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但必须考虑该配置场所内被保护的对象是电子计算机等精密仪表设备。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后,其残留的粉状覆盖物,对仪表设备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和粉尘污染,而且也难以清洁。而用卤代烷灭火器灭火,没有任何残迹,对设备没有污损和腐蚀作用。

灭火 灭火机理 类型火灾种类 水型 十分型 泡沫型 卤代烷型 二氧化碳 清水 酸碱 磷酸铵盐 碳酸氢钠 化学泡沫 1211 1301 A类火灾系批含碳固体可燃物烧的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适 用水能冷却,并穿透燃烧物而灭火,可有效防止复燃。适 用粉剂能附着在燃烧物的表面层起到窒息火焰作用,隔绝空气防止复燃。不适用碳剂能附着在燃烧物无粘作用,只能近期火不能灭火。其有冷却和覆盖燃烧物表面,与空气隔绝的作用。适 用目前世界各国均认为它其有扑灭A类火灾的能力,经过试验证明这一点。不适用灭火器喷出的二氧化碳最少,无液滴,全是气体对A类火基本无效。B类火灾系指甲、乙、丙类液体燃烧的火灾。如汽油、甲醇、乙醚、丙酮等。不适用水流冲击油面,会激溅油火,致使火势蔓延,灭火困难。适 用干粉灭火剂能快速窒息火焰,还有中断燃烧过程的链反应的化学活性。半适用覆盖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表面与空气隔绝,可有效灭火出于极性溶剂破坏泡沫,故不适用。适 用卤代烷灭火剂能快速窒息火焰,抑制燃烧链锁反应,而中止燃烧,灭火不留残渍,不污染,不损坏设备。适 用二氧化碳靠气体规程在燃料表面稀释并隔绝空气。

C类火灾系指可燃氧化燃烧的火灾。如煤气天燃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不适用灭火器喷出的细小水流对立体型的气体火灾作用很小基本无效。适 用喷射干粉剂能快速扑灭气体火焰,具有中断燃烧过程的链瓜的化学活性。不适用泡沫对平面火灭火有效,但灭火体型气体火基本无效。适 用卤代烷灭火剂能耐 掏燃烧链锁反应,而中止燃烧。灭火不留残渍,不污染,不损坏设备。适 用二氧化碳窒息灭火,不留残渍,不损坏设备。

四、灭火器设置点的环境温度对灭火器的喷射性能和安全性能均有明显影响,若环境度过低则灭火器的喷射性能显著降低,若环境温度过高则灭火器的内压剧增,灭火器有爆炸伤人的危险。

本款规定的含义是要求灭火器设置点的环境温度应在灭火器使用温度范围之内。

五、灭火器是靠人来操作的。要为一建筑物配置适用的灭火器,就应先对这一建筑物中的工作人员的年龄、性别和买下敏捷程度进行分析,然后再正确选择灭火器,如钢铁厂大部分是男工,从体力角度来说比较强些,可以选规格较大的灭火器。再如纺织厂大部分是女工,体力较弱,可以优先选用小规格的灭火器以适应工作人员的体质,有利于迅速扑灭初起火灾。

第3.0.2条 本条是选择适用灭火器扑救A、B、C、或口等类火灾的关键之一,这些规定主要是根据国外同类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及国内多年来所进行一些实验验证而确定的。根据各类型灭火器的不同灭火机理,决不同类型灭火器可灭A、B、C。或D类火灾。

从表6灭器适用性中可以看出,在灭火机理上磷酸铵盐干粉和卤代烷灭火器都适用于灭火A、B、C类火灾,所以对这几类火灾并存的混合火灾,应优先选用多功能的灭火器,即可心避,即可以避免在同一配置场所设置多种类型的灭火器。

此外,对D类火灾即金属燃烧的火灾,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说,还没有定型的灭火器产品。目前国外灭D类火灾,的灭火器主要有粉状石墨灭火器和灭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灭火器。在国内尚未生产这类灭火器和灭火器和灭火剂的情况下,可采用干砂或铸铁末来替代。本规范之所以提出并强调在存在带电物质燃烧的带电火灾的配置场所配置灭火器的要求,是为了防止因选配灭火器不当而造成不必要的电南人身伤害或设备事故。这一规定同澳大利亚标准和英国标准的要求基本相吻合。灭火器不能灭极性溶剂日类火灾。醇、酮、醛、醚、酯等都属于极性溶剂。为什么化学泡沫灭火器不能灭极性溶剂B类火灾呢?因为化学泡沫与有机溶剂接触,泡膜的水分会迅速被吸收,使泡沫很快消失,这样就不能起到灭火的作用。

第3.0.3条 本条是根据国外标准和国内现状而提出的。

英国国家标准规定:“为了避免混乱,在任何一幢建筑物的一个使用单元内设置灭火器应尽可能用同一功能的灭火器,从外形直到操作方法完全类似”。

水型灭火器有酸碱、清水、虽然同属一种类型的灭火器,但是操作方法不完全一样。清水灭火器操作是取下安全帽,用力打击一下凸头,就戳穿了贮所瓶的密封片,二氧化碳气体就立即喷到灭火器筒内,由于气体的压力把水从喷嘴射出。

酸碱灭火器操作是一手把住提环,一手紧抓底边,然后颠倒筒身,上下摇晃几下,喷嘴朝下方就可喷灭火剂。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具有提环式和手轮式两种操作方法。

根据以上实际存在的善,本规范规定在同一配置场所内宜选用同一操作方法的灭火器。这样规定有利于以下几方面。

一、为各部门培训灭火器使用人员提供方便;

二、在灭火实战中灭火人员可方便地用同一种方法连续操作使用多具灭火器灭火,为积累灭火技能提供了方便;

三、便于灭火器的维修与保养。

但是当增补或更新配置灭火器时,若购买同一类型操作方法完全一致的灭火器有困难时,可相应放宽要求。

第3.0.4条 本条为防止在同一场所选用的各灭火器的灭火剂之间相互反应而制订。美国标准规定:“在选用灭火器时,应该考虑药剂可能的相互反应、污染或其它在制造过程中或配备时对灭火剂的影响”。

选择灭火器应保证所选择的干粉和泡沫、干粉和干粉之间能够联用,不论是同时使用还是依次(先后)使用,都应防止因灭火剂选择不当而引起十粉与泡沫、干粉与干粉之间不利的相互作用,产生泡沫消失等不利因素致使灭火效力明显降低。

第四章 灭火器的配置 第4.0.1条 确定每A保护面积分别为20/A(轻级)、15 M2/A(中级)和10 M2A(严重级)的配置基准的主要依据有如下几点:

1.与英国国家标准的规定相吻合。英国标准规定,每平方米需0.065A,即400m“的

场所面积至少应配置26A的灭火器相当于每A保护15:8m(详见表7)、同体规范中危险级的要求一致,本规范的A保护15。38M2/A。根据中国和英国国家标准关于A类三级危险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的总平均值亦为15 M2A。根据中国和英国国家标准关于A类火试模型的大型级别、木条尺寸、本条层数、木条总根数及木垛的形状、三维尺寸、体积与总表面积等参数的全面比较,证明两国的A类火型级别相等,详见表8可等同比对。

2.与我国某些省市或有关部门的规定即目前各地相断沿用或现行采用的配置基准基本相当。例如。表1第2项规定关于甲、乙类生产厂房(在本规范中划为严重危险级),规定50 M2配一具 MP6(相当于原10 M2/A;丙类生产厂房(属一中危险级),80m2配一具MP6(5A)灭火器,其配置基准相当于6mm2/A;以此类推,丁戊类属于轻危险级的配置场所,每100 m2配一具MP6,其配置基准相当于20 m2/A。本规范除将中危险级的配置场所的面积定额80m2,按严重危险级50 m2和轻危险级100 m2的中值作合理调整定为75 m2,使该级的配置基准改变为15 m2/A之外,其它方面与国内现行的A类灭火器的配置基准水平基本吻合。

关于每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系参照国外标准(见表7),并根据国内灭火器实际生产的标准规格、规定:在严重危险级和中危险级的配置场所不得配置灭火级别低于5A的灭火器,在轻危险级配置场所不得配置灭火级别低于3A的灭火器。3A是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最低的A类灭火器级别,国内目前尚不生产3A的水型灭火器,可选用lkg磷酸铰盐干粉灭火器或2kgl211灭火器。

第4.0.2条本条在表4.0.2中规定的8类灭人器配置基准分别为10 m2/B(轻级)、7.5m/B(中级)和5 m2/8(严重级),比本规范第4。0。1条规定的A类灭火器配置基准20 m2/A(轻级)、15 m2/A(中级)和10 m2/A(严重级)高一倍,主要是考虑B类火的发展趋势和蔓延速度比A类火灾大得多,特别是对汽油等易燃液体,一旦遇明火。立即闪燃,火焰传播速度很快,危险性很大。因此,灭火器的配置基准应高一些,国内以往沿用的配置基准实际上是A、B类不分,通用一个基准故表4。1。2的规定对保证有效、迅速控制和扑灭8类火灾有利。

澳大利亚标准规定每8保护面积平均为3.8 m2(参见表7),本规范将其圆整为5 m2/8,列为8类严重危险级场所的配置基准,中级与轻级递增2.5 m2/B,即7。5 m2/B(中级)和10 m2/B(轻级),主要还是考虑国家财力不足,即应有利灭火,又要经济。关于每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器级别主要系根据国产灭火器的标准规格、尺寸等因素并参照国外标准而确定的,即规定;在严重危险级配置场所不得配置灭火级别低于8B的灭火器;在中危险级配置场所不得配置灭火级别低于4B的灭火器;在轻危险级配置场所至少应配置灭火级别等于1B的灭火器。IB灭火器的规定也考虑了国产标准系列规格中有0.5kg 的1211灭火器和2kg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它们的灭火级别均为1B,生产销售量均较大,而且对轻危险级配置场所的初起小火有一定的灭火效能,故不能排除在外。

第4.0.3条 目前世界各国包括中国,采用灭火试验的方法,仅就灭火器对A类火灾和8类火灾的灭火效能作了定级,规定了灭人级别。而对其它二类即C、D类火灾,鉴于其标准火型尚未确定且灭火器的灭火器对这以准确测定等因素,至今各国均无灭火器对这二类火灾的灭火级别定级值。因此,灭火器的配置基准实际上是以A类和B类灭火级别定级值为基础依据的,当然,这也符合大多数火灾是A类火灾和B火灾的客观事实。由于C类火灾的特性与B类火灾有所类近,则C类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可按照8类配置场所 的灭火器配置基准执行。

第4.0.4条 地下建筑配置场所,与其相应的地面建筑相比,通常存在火灾危险性较大、人员疏散较困难,通常存在火灾危险性较也较困难等问题、灭火救援人员进入施救也较困难等问题,需加强其自身的灭火自救能力。根据各地各部门的要求以及审查会代表们的意见,决定地下建筑按其相应地面建筑的规定增配30%的灭火器。

第4.0.5条在安装消火栓(包括室内和室外消火栓)以及灭火系统的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究竟如何处理,世界各国和我国各地有各种不同的意见:1按规范配置基准足额配置;;减半调霎2减半;3减少三分之一4减少三分之二;等等。不管意见分歧的大小,但有一点是统一的,即在设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配置场所,仍需配置灭火器,作为初期防护,特别是在安装了灭火剂投资很大的卤代烷固定灭火系统的配置场所,尤其需要配置灭火器,不能因为发生一点小火就启动系统,这时若用灭火器来扑灭初起小火,则既经济又适用。

日本自治省消防厅预防救急课汇编的《消防预防小六法》的《消防法施行规则》第八条规定,在已安装固定灭火装置的配置场所,可减少三分之一的灭火器。成都化工工程公司编写的《灭火器的配置》一文也印证了这一点。

美国标准规定:配置的灭火器最多有半数可用11/2IN室内消火栓来替代。其减配系数0.5。本规范根据国内各行业使用单位的综合意见,参照国外标准,规定在设有消火栓的配置场所可减少应配置灭火器数量的30%;在设有灭火系统的配置场所可减少应配置灭火器数量的50%;在设有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配置场所,可减少应配置灭火器数量的70%。

第4.0.6条 可燃物露大堆垛,甲、乙、丙类液体贮罐,可燃气体贮罐的配置场所,通常其占地面积较大,需配置灭火器的数量亦较多。根据各地各部门的要求以及审查会代表们的意见,考虑到目前国家经济现状和财力有限,均可减配70%的灭火器,但是,使用单位的安全防火工作应加强,并增设其它有效的消防设施。

第4.0.7条 在需配置灭火器的一个配置场所。设置灭火器的数量应不少于2具。本条这一规定主要考虑在实际灭火时,若有二人能同时子侍灭火器协同灭火,对迅速。有效扑灭初起人灾有利,对较大火势则更有必要。另外,在目前国家尚未制订出“灭火器维修与报废”标准而且部分灭火器产品质量难以保障的状况下,致使一些灭火器或因不按规定存放与维修,或由于超期使用等因素,往往发生打不环喷不出。灭火剂变质或灭火器损坏从而导致不能灭火的情况。因此,规定一个配置场所至少设置之具灭火器也是一个良好的预防措服,若一具夹效,还可用另一具灭火。英国标准中也规定在每个配置场所内灭火器的最小配置具数为2,见表7。

本条还规定。配置场所内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这是由于在消防实时。可能同时有多人参加紧急抢险灭火,人多杂乱,互相干扰,贻误战机。而多于5具的换算法,还有可能造成在某一灭火器设置点设迂的灭火器具数过多而规格过小的现象,其实对迅速有效灭火不利,也有灭火器展览之嫌。而且为放置多于5具的灭火器而设计的挂钧、托架或灭火器箱的尺寸过大,占地或占窨亦相对较大,对正常办公或生产活动不利。

第五章 灭火器的设置 第一节 灭火器的设置要求

第5.1.1条 本条对灭火器的设置位置主要作了两方面的规定。

第一,设置位置要求明显。这是为了在平时和发生火情的情况下都能让人们一目了然

知道何处可取灭火器,减少因寻找灭火器而花费的时间,从而及时有效地将火补灭在初起阶段。第二,设置位置要求使人们便于(包括不受阻挡和碰撞)取用灭火器,即当发现人情后,人们在没有任何危及人身安全或阻挡碰撞的情况下,就能跑到灭火器设置处,方便地取得灭火器进行灭火。这是由于要扑灭初起火是有一定时间限度的,而能否方便安全及时地取到灭火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灭火的成败。如果取用不便,那么就是离火点再近,也有可能因时间的拖延而使火势蔓延造成大火,从而使灭火器失去作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标准也对此作了规定:

美国标准:“灭火器应设置在能够迅速接近而且在火灾发生时能立即可用的明显场所,好放置在正常的通道,包括出口处”,“灭火器应安装在一便于看见的地方和易于进去的地 点,并要靠近房间所提供的撤离通道的出口”。

英国标准:“一般灭火器应放置在托架或置物架等明显的位置,在这些位置,灭火器将很容易被沿着安全路线撤退的人群看到。距房间的出口、走廊、门厅及楼梯平台较近的安置位置是最合适的”。

澳大利亚标准:“每具灭火器均应设置在显另外,从国内某些省市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及某些专家的文章来看,基本上也都作了如此要求。

所以对于设置位置,将国外标准和国内规定及要求归纳起来,就是推荐将灭火器放在那些不易被货物或物品堵塞或碰撞,平时经常有人路过,明显易见,便于取用,如走廊、门厅及各种出入口等处。

对于那些必须设置灭火器而又难以做到明显易见的特殊情况,应设有明显的指示标志来指出灭火器的实际设置位置,使人能迅速及时地取到灭火器。这主要是参考了澳大利亚标准的规定:“每具灭火器均应设置在显目和很快能取得的位置,并用一定的标志来表示”和美闰标准规定:“在大型房间内或因视线障碍而不能直接看见灭火器的场所,须设置指明灭火器放置位置的标记”。

灭火器的设置不得影响安全疏散的规定,不仅关系到人们在火警发生时能否及时安全疏散的问题,也涉及到人们去取用灭火器时通道的通畅问题,故必须作出明确的规定。这主要依据了澳大利亚的规定:“采用厨柜安放灭火器的场所,在使用灭火器时,要求顺利、方便拿取,且橱柜的门打开时,不应占据疏散通道蔌通向其它灭火器材装备处的门道”。

第5.1.2条 美国标准和澳大利亚标准等都规定灭火器的设置应稳固和安全。因为灭火器的稳固设置是灭火器设置及使用的前提和保证。如果灭火器设置不稳固的话,就有可能发生跌落,造成灭火器不能正常使用,甚至伤人事故。从而达不到配置灭火器的目的。

灭火器在设置时,其铭牌必须朝外,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够直接明确配置场所内灭火器的主要性能标和用法,使他们在拿到符合配置要求的灭火器后,就能很快用上,真正充分发挥灭火器的作用,有效地扑灭初起火,美国标准规定:“灭火器的操作、分类、警告标记应朝外”。另外,澳大利亚标准规定:“灭火器的铭牌应朝外,可见”。

第5.1.3条 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的规定是根据国外标准和国内调查情况而作出的。美国标准规定:“灭火器一般不宜放在地上,宜悬挂或放在托架上”,除推车式灭火器外,灭火器应放置在挂钩或托架上或固定在壁橱(灭火器箱)内或搁架上”。

英国标准规定:“一般灭火器应放置在托架或置物架等明显的位置”。

澳大利亚标准规定:“每一种灭火器应由坚固、适用的挂钩或托架来支承,固定到墙上或其它合适的结构上”,“灭火器可设置在一个不上锁的壁橱或墙柜内:并用与橱柜表面色差明显的50mm高的字体写成“灭火器”三个字来标志。在灭火器可能受到异常干扰的场所,其柜橱可以上锁,但要求能在需要时可以顺利取出灭火器”。

就我们调研和查阅资料所知,国内一般是要求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有的部门甚至作了规定。各地有关安全防火人员认为此要求是有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提出这一要求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能更好地保护灭火器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另一方面是为了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另外,这一要求对灭火器的保管、维修、使用和美化环境都有一定的益处。

这里规定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钧、托架。L或灭火器箱内,当然包含了灭火器应竖直向上设置的要求。

美国标准规定:”对总重不大于40IB(18.14kg)的灭火器,其顶部离地面应不超过5FT(1。53m);总重量大于401b(18.14kg)的灭火器(除推车式灭火器外),其顶部离地面应不超过3FT(1。07m)。在任何情况下,灭火器底部或托架底部离地面的距离均不应小于4in(0。102m)”。

英国标准规定:“灭火器的搬运手柄离开地面大约lm左右”。

澳大利亚标准规定:“灭火器的顶部应离开地面1~1。5m之间,其底部离地面不得小于0.15m,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器允许较低的安装高度。但其底部离地面也不得小于0.15m”。

日本法规规定:手提式灭火器其项部离地面距离不得大于1.50m。

我国以往发表的文章和规定:手提式灭火器顶部离地面距离应在1.~1.5m之间。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认为1.5m这一数据比较适合我国的实际状况,也同大多数国家

出的要求相同,因而是能够被接受和在实际中执行的.对于较重的灭火器,没有采用有的国家具体现定某一个数据的做法。因为本规范的规定是小于1.50m,只要符合这一要求,将重的灭火器设置低一些也包含在其中了,并不矛盾,而现在这样规定就可以使人们因地制宜,比较灵活了,在大的方面进行限制,小的方面放开,我们认为这样比较切合实际,也符合标准既要统一,又不要统死的方针。

本条的另一个要求是灭火器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15m,从而规定了灭火器的设置高度不能无限制低下去,即一般不允许直接放在地面上。当然,这里采用的是“不宜”二字。因此,对于那些环境条件较好的场所,如洁净室、计算机房等等场所、也可以直接放在地面上,具体可和当地公安局消防监督部门协商。0.15m这一数据的提出是参考了澳大利亚。美国的标准,考虑到我们在调研时,人们普通反映灭火器底邵应与地面有一足距离,并且最好为0.15M。因为此高度对于灭火器的保养和平时的打扫方面较合适,再低一些,如为0.1m,就感到不太方便了,所以我们现定为这一数据。对于设置在灭火器箱的灭火器,可直接放在灭火器箱中的灭火器,可直接放在灭火器箱的底面上,但灭火器箱底可直接入在灭火器箱的底面上,但灭火器箱底离地面高度仍不宜小于0。15M。

第5.1.4条 由于灭火器是一种备用器材,一般来说存放时间较长。显而易见,灭器如果长期设置在有强腐蚀性或潮湿的位置或场所,会严重影响灭火器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因此这些位置或场所一般是不能设置灭火器的。但考虑到某些单位、部门的特殊情况,如实在无法避免,则本规范规定需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设置灭火器,本条文主要是依据了英国标准的规定,即灭火器不应放置在可能处于腐蚀性强的大气中,能被腐蚀性液体溅着的地方。除非经过厂商特殊处理过或特殊地装上了外罩的灭火器”。

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必须要有保护措施。这是由于灭火器配置的需要,不可避免地要使大多数推车式灭火器和部分手提式灭火器设置在室外。对灭火器来说,室外的环境条件比起室内要差得多。因此,为了使灭火器随时都能正常使用,就必须要有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保证灭火器性能的完好,使灭火器的使用不受室外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另外,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由于远离人们的视线,同室内相比,在保管和维修方面也要较差一些。为了弥补这些,特提出来加以要求,使灭火器在关键时刻能真正发挥作用。

第5.1.5条 在环境温度超出灭火器使用温度范围的场所设置灭火器,必然会影响灭火器的喷射性能和安全使用,甚至贻误灭火。所以本条规定灭火器不得设置在环境温度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位置。本条依据美国标准的规定:“灭火器不得安放在温度超出适用温度范围的场所内”和英国标准的规定“灭火器不应被置于标记在灭火器上的温度范围之外的贮藏温度中”。

第二节 灭火器的保护距离

第5.2.1条 在发现火情后就能及时有效地扑灭初起火,取决于多种因素,而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的远近,显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实际上关系到人们是否能及时取用灭火器,进而是否能够灭火,或是否会使火势失控成灾等等一系列问题。

另外,在以往灭火器的保护距离无章可的阶段,灭火器设置时保护距离应为多少,确实也给设置,监督检查等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实际需要,必须对灭火器的保护距离作出规定。对于本条涉及的A类火灾配置场所各危险等级,根据它们划分的说明,并考虑到人们取用灭火器的速度这一因素,为了使灭火器能扑灭初起火,对灭火器在不同的危险等级下,要求具有各自的保护距离,显然是合理的和必需的,也符合既要保护安全,又要兼顾其它的原则。

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标准和我国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及地方法规对灭火器的保护距离各有如下规定:

日本:不划分A类、B类等配置场所,对建筑物划分等级,统一规定建筑物中手提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应小于等于20m,推车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应小于等于30m。

美国:划分A类、B类等配置场所,对各类配置场所又划分为轻、中、严重危险级,对A类配置场所各危险等级的手提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均要求小于22。7m,推车式灭火器数据缺。

英国:划分A类、B类等配置场所,不划分危险等级,对于A类配置场所,要求手提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应小于30m,推车式灭火器数据缺。

澳大利亚:划分A类、8类等配置场所,对各类配置场所划分为轻、中、严重危险级,对A类配置场所各危险等级的手提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均要求小于bm,推车式灭火器数据缺。

我国以往发表的文章及地方法规:不划分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一般规定灭火器的保护距离为15~30m,其中手提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为15~23m。

考虑到我国人的身材、体力等各方面同日本较相近,并且几国的平均值取整后约为20多米。另外20m这一数据同我们在调研时获得的数据接近。因此A类配置场所的中危险级手提式灭火保护距离取20M,显而易见轻危险级和严重危险级的距离应该远些和近些,分别规定为25M和15M。这样就使这些数据既同国外各先进标准的规定基本吻合,又符合我国目前实际设置情况。

推车式灭火器保护距离主要是考虑了日本的数据和我国的现状并基于上述手提式灭火器保护距离确定的思想,通过讨论和征求意见,认为保护距离放大,经研究决定,推车式灭火器保护距离为手提式灭火器的二倍。

第5.2.

2、5.2.3条 对于B类和C类配置场所,国外先进国家的标准大多是一并考虑的,本规范认为此想法在现阶段目前条件下是可行的。因此在此以B类为例一起进行说明。

在具体考虑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时,由于B类火灾比A类火灾燃烧速度更快,也较

A类火灾危险性大,故其在B类配置场所的最大保护距离应有别于A类(即要比A类小),至于本条其它方面的说明与本规范第5.2.1条的条文说明大体相同。本条规定参考了两方面的情况,一是国外标准,二是我国以往发表的文章、公布的地方法规和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然后加以综合而确定。

各国对B类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的规定如表9所示。

从表9中可看出,澳大利亚、美国是在每一危险等级下,对某一灭火级别定出一保护距离,但两国数据不相一致,而英国又太笼统,与本规范的编写格式两样,可比性差。综合这些情况,我们即以美国标准提出的保护距离9.15~15.25m的最小值9.15m取整后的9m,作为本规范严重危险级的保护距离,最大值15.25m取整后的15m,作为本规范轻危险级的保护距离,这两者的平均值12m,作为本规范中危险级的保护距离。并且根据我国以往的习惯和调查反映,在此不考虑灭火级别这一因素,而代之以用手提式和推车式灭火器表示,从而使其更为合理,易于理解和实施。由于推车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暂无数据参考,经研究决定:推车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数据为手提式灭火器保护距离数据的之倍,从而得推车式灭火器在严重危险级、中危险级和轻危险级场所的保护距离分别为18m、24m和30m。

第5.2.4条 本条主要是考虑到可燃物露天堆垛,甲、乙、丙类液体贮罐,可燃气体贮罐这些对象的特殊情况而制订的。

由于它们本身所占的面积很大,尤其是有些贮罐还有很大的围护堤,且不允许在其内放置任何物品,因此,若按照本规范规定的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来进行要求显然是不行的。为了不影响本规范的执行和使用,故提出在这些配置场所的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 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

第6.0.1条 在按照本规范进行灭火器实际配置设计过程中,我们肯定会碰到这样问题,即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相同的相邻配置场所,是分别单独作为一个计算单元呢?还是按层或防火分区合并为一个计算单元呢?对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有一不相同的相邻配置场所,又该如何考虑?显然,对于不相邻的配置场所,容易理解和执行,而对于上述相邻配置场所的这些情况,由于按不同的方法来配置。无论在配置数量上,还是在保护距离上,结果都是不相同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人们能够正确理解,统一认识和便于执行,本条对相邻的配置场所,从合理、经济、方便、科学的角度进行了规定。

第一、当相邻配置场所其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均相同时,可按楼层或防火分区合并作为一个计算单元配置灭火器。如办公楼每层的成排 办公室、宾馆每层的成排客房等,就可按层或防火分区将若干个配置场所合并作为一个计算单元配置灭火器。

第二、当相邻配置场所其危险等级或火灾种类有一不相同时,可分别单独作为一个计算单元配置灭火器,加建筑物内相邻的化学实验室与计算机房等,就可分别单独作为一个计算单元配置灭火器,这时一个配置场所即为一个计算单元。

按楼层和防火分区进行考虑,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建筑设计人员和审该人员掌握,另一方面也利于配置设计计算,并且能同其它标准和规范的概念和要求相协调。

第6.0.2条 在划分配置场所的计算单元后,为了进行计算,需要确定各单元保护

积。由于建筑上含有多种面积术语,概念下一,如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占地面积等等。因此这给我们的实际配置计算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我们除了应正确理解和区分它何IL2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定保护面积是指建筑上的哪一种面积。

在国外的一些标准资料中我们发现、其基本上是以使用面积来表示和计算的。而我们进行的一些调查炎明,我国大都也是以使用面积为准进行计算和配置的。征求一些专家们的意见也认为以使用面积进行配置计算为宜,并且这样的规定较经济合理和便于掌握与计算。

但由于建筑还抱括可燃物露天堆垛以及甲、乙、丙类液体罐和可燃气体贮罐等特殊对象,从而决定了我们不都以使用面积来进行配置计算,否则是不合理、不经济也不现实的,故我们应另加考虑。经征求意见和讨论,决定将这些对象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保护面积定为其占地面积。

第6.0.3条 对干一个地面建筑配置场所,我们如何得到其所需灭火级别呢?为此

本条提出了一个算式,以此来解决这个问题。若我们以Q来表示配置场所的灭火级别,单位为A或B;S表示配置场所的保护面积,单位为m2;U表示A类或8类配置场所相应危险等级的灭火器配置基准,单位为m“/A或m2/B,此值可通过查阅个规范第四章得到。对于是否设有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情况,根据本规范第四章的规定,我们以修正系数K来反映,即当配置场所无消火栓和灭火系统时,K=1。0当配置场所设有灭火栓和灭时,K=0.7;当配置场所设有灭火系统时,K=O5;而当配置场所设有消火栓和灭火系统或为可燃物露天堆垛,甲、乙、丙类液体贮罐时,K=O。3。这样,根据它们的定义和之间的关系及本规范第四章的规定,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到一个具体的计算式,就是Q=KU/S。

举例说,有一个为中危险级的A类配置场所,其保护面积为360M2,且无消火栓和灭火系统,要求计算该配置场所所需的灭火级别。根据上述我们知道,其S= 360M2,U=15M2/A,K=1。0则Q=KU/S=1。0×15/360=24(A)。显然这24A就是该配置场所所需的灭火级别。

假如该配置场所设有消火栓,则该配置场所所需的灭火级别就是Q=KU/S=0。7×15/360=16。8(A)。假如该配置场所设有灭火系统,则该配置场所所需要的不料炎级别就是Q=KU/S=0。5×15/360=12(A)×15/360=12(A)。假如该配置场所设有消火栓和灭火系统,则该配置场所所需的灭火级别就是=K 第6.0.4条本条是为计算地下建筑配置场所所需灭火级别而制订的。

根据本规范第4。0.4条的规定,结合6.0.3式,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本条的算式为0=1。3KU/S假设上条条文说明中所举例的中危险级A类配置场所是一地下建筑的话,则该配置场所所需灭火级别即为:Q=1。3KU/S1.3×1。0×15/360=31。2(A)。

假如该配置场所设有消火栓的话,则该配置场所所需的灭火级别为:0=1.3KU/S=1.3×0.7×15/360=21.8(A)。

假如该配置场所设有灭火系统的话,则该配置场所所需的灭火级别为:Q=1。3KU/S=1。3×0.5×15/360×15。6(A)。

假如该配置场所设有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话,则该配置场所所需的灭火级别为:Q=1.3KU/S=1。3×0。3×15/360=9。4(A)。

第6。0.5条本条主要是给出了在得到配置场所的灭火级别和设置点数目后,如何得到每一个设置点灭火级别的算式。

假如在某灭火器配置场所选定N个设置点,每个设置点的灭火级别值用QE来表示,根据均衡分布的原则(这在国外标准和国内规定中一般都作过要求),显然QE=N/Q(Q为配置场所的灭火级别)。

举例说,如有一配置场所的灭火级别计算值为24A,在考虑了保护距离和灭火器实际设置的情况后,假设最终选定了三个设置点,那么,我们就可在通常的情况下,计算出每一个设置点的灭火级分QE=3/24=8(A)

第6.0.6条 本条首先规定了配置场所实际配置的所有灭火器的灭火级别(用Q表

示)不得小于按本规范第6.0.3条或第6.0.4条计算所得出的配置场所灭火级别(用0表示),即0<Q。例如,算出某一配置场所灭火级别为24A,即0=24A,则该配置场所实际配置灭火器的A类灭火级别总和)即QT应大于或等于以24A即应QT<24A。

餐厅设计中的消防规范 篇6

专业茶楼设计 2015-03-02 14:49:34

消防安全是餐厅设计中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随着近些餐饮网吧等公共场合的火灾事故频发,如9月3日的悉尼CBD乔治街中餐馆火灾、8月12日香港中区李文新街餐厅火灾、7月1日人民大学食堂火灾、6月20日深圳泰然工贸园餐厅火灾等等。餐厅人员流动大,导致火灾不确定因素增多。餐厅餐馆饭店属于人员密集型场所,其建筑内有明火产生,并且储存的燃料油料食材属于易燃物质,容易引发火灾。北京建友事务所设计团队根据多年的餐厅设计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消防设计事项。

一、餐厅设计中因减少可燃饰面的设计

根据龙天设计师多年的设计经验,在餐厅设计装修中一些设计装修人员往往为了追求美观和效果,大量采用木材泡沫塑料和棉麻丝毛等织物进行装修,这类可燃物质大大增加了室内建筑的火灾荷载。火灾发生时,这些可燃材料燃烧猛烈,易于蔓延,并且会产生大量的烟毒气,给逃生和扑灭带来重大困难。而设计人员应该尽量减少这类材料的使用,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以保证人员的安全为第一要素

二、餐厅设计中不可减少消防设备的安装设计

现代的餐厅一般处于高层建筑或者建筑群中,各种楼梯间、电梯井、电缆井、垃圾道等竖井林立,除此之外各房间一般还有通风管道纵横交错,延伸到建筑的各个角落,一旦发生火灾,极易产生烟囱效应,使火焰沿着竖井和通风管道迅速蔓延、扩大,进而危及全楼。

而餐厅设计中应该设计到的消防设备,往往因为设计师考虑整体效果,或者甲方为了节约成本而被忽略。

北京建友设计事务所提醒各位设计师和业主,在餐厅设计中必须设计安装消防通道、消防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备、烟感设备、喷淋设备等等。而火灾高发地段也应设计消防栓和便携式灭火器。

三、餐厅设计中消防通道的设计

餐厅是社会人员比较集中同时也是流动量大的地方,由于一般顾客在室内的陌生环境情况中、缺乏消防训练,对疏散设施不熟悉,加之发生火灾时,烟雾迷漫,心情紧张,极易迷失方向,拥塞在通道上,因此往往造成重大伤亡。

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消防通道的设计,根据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封闭楼梯间,保证在发生火灾时疏散人员、物资和扑救火灾。安全出口的数量,疏散走道的长度、宽度及疏散楼梯等疏散设施的设置,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或《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的规定。严禁占用、阻塞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间;为确保防火分隔,楼梯间、前室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楼梯间及疏散走道应设置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宜设在墙面上或顶棚上,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且间距不应大于20m;疏散用应急照明灯,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消防通道入口应显眼易见,消防照明设备不因被装修材料或织物覆盖遮挡。消防器材储存地点应设计在触手可得的位置。

四、餐厅设计中应注意电气设备的摆放位置

餐厅是有明火存在的室内建筑,用火、用电、用气设备点多量大,这些设备用电量高、线路复杂。当机器设备发生故障容易短路并引燃周围储存的可燃物。餐厅厨房用火不慎和油锅过热起火也容易成为火灾源头。

所以设计师在餐厅设计时,照明灯具的表面高温部位应远离可燃物,同时应该有可靠的接地保护措施。音响、电视等控制设备应该做防火和隔热处理。

建筑防火监督及消防设施配置 篇7

一、关于建筑防火监督探究

建筑防火监督在建筑防火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主要作用为全面管理、细节补漏, 对于进一步预防火灾的发生以及进一步限制火灾情况蔓延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建筑防火监督在运作过程中全面完善化建筑防火体系, 进一步提高建筑的安全系数, 保障民众的人身安全, 对于进一步维系社会稳定, 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相应的推进作用。由此可见, 建筑防火监督在建筑防火建设中有应用研究价值。

(一) 建筑防火监督存在的问题

建筑防火监督范围较为广泛, 内容较为复杂, 且处于不断变化当中, 这些现象抑制了建筑防火监督作用的进一步体现和建筑防火监督的进一步有序发展, 对于建筑防火质量提高以及防火全面性掌控较为不利。为实际抑制建筑防火监督质量进一步下滑, 需要对建筑防火监督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际分析, 还要对建筑防火监督在各大建筑防火建设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以获取相应信息, 进行处理整理, 得出导致建筑防火监督无法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并对此进行全面分析, 为建筑防火监督发展方向的确定奠定基础。

1. 建筑防火监督缺乏实际考察

建筑防火监督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来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为没有进行实地考察, 没有进行全面的信息获取, 在建筑防火监督过程中仍然采取固定方式、固定模式, 且监督方向单一, 监督内容固定, 监督步骤一成不变, 这对于现今建筑类型复杂多变的社会而言显然不合适。该种监督方式、模式、步骤的持续采用会导致建筑防火监督效果不一, 监督发挥的作用差异大, 对于各大建筑监督中存在的统一性问题来说, 监督方向不全面, 监督范围以及监督内容不全面, 且潜藏的火灾触发因素没有得到较好控制, 火灾预防措施以及火灾应对方案设计存在脱离实际的现象。建筑防火监督缺乏实际考察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没有基于民众展开实施, 与民众的交流较为缺乏, 没有较好的实现民众监督和民众建议收集采纳, 这进一步封闭了建筑防火监督的发展空间。

2. 建筑防火监督人员能力不足

建筑防火监督人员能力不足是导致建筑防火监督质量、作用持续无法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建筑防火监督人员需要掌握全面的火灾知识, 包括火灾发生的必备三要素、火灾控制知识、火灾扑灭原理、相关设备技术、建筑构造、建筑中易导致火灾发生的构造材料以及朝向问题, 同时需要具备分析能力、平面图解读能力、可能性猜想能力、概率分析能力以及相应的设计能力, 对于监督人员的观察力也要求极高。建筑防火监督人才要求高是导致该方面人才紧缺的一大原因, 另一个原因就是建筑防火监督人员年龄不同、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经验和能力差距较大, 造成建筑防火监督人员能力参差不齐, 各小组之间的能力经验相差较大的结果, 致使在监督过程中出现相互制约相互限制的现象, 对于进一步提升监督人员能力较为不利。

3. 建筑防火监督体系存在漏洞

建筑防火监督体系存在漏洞具体体现为建筑防火监督各项制度不完善, 对于监督结果要求不明朗, 对于监督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负责分配不明确, 对于监督人员编排不合理, 没有限制监督方式、监督范围以及监督内容, 造成监督过程中出现人员不配合, 人员工作衔接不科学的问题。建筑防火建设过程中对于建筑防火监督的不重视, 抑制了建筑防火监督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二) 建筑防火监督完善措施

1. 建筑防火监督基于现实

建筑防火监督发展完善的第一步就是从实际出发, 基于现实因素考虑, 具体操作方法为在建筑防火监督过程中进行实体建筑的考察, 对于各个部分, 各个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进行标记, 再进行立体图展示, 将标记出来的各个位置进行串联, 得出最佳火灾预防方案以及火灾控制方案, 再进一步结合居住生活在该建筑中民众的建议, 根据其中具有建设性并且对建筑防火监督过程中忽视的问题加以重视, 并将之运用于建筑防火监督改进。

2. 建筑防火监督人才培养

建筑防火监督人才培养主要操作方案为由专业建筑防火监督人才带领, 并根据一段时间的带领确定其中能力较为突出, 进步快速的人员加以栽培, 即进行培训。首先进行理论培训, 内容为关乎建筑防火监督的所有知识, 同时进行实践操作, 这样能够较好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累积实践经验, 再由这批中的合格者进行其他监督者的带领管理, 以达到在最短时间内提升监督人员整体素质的目的。

3. 健全建筑防火监督体系

健全建筑防火监督体系主要就是完善相关制度, 包括监督规范、监督注意事项、监督奖罚等, 强制性制止建筑防火监督中存在的不合理不合法之处, 并确定监督过程中出现的火灾由该小组负责, 以全面提升监督者的责任感以及危机意识, 进而从根本上限制建筑防火监督体系的偏方向发展。

二、对消防设施配置进行研究

消防设施配置是建筑防火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 完善建筑防火监督, 能够实际地促进消防设施配置完善化, 消防设施配置合理科学化, 以及消防设施配置实用化。消防设施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楼层高度、建筑关联性、建筑住户人数等, 通过对建筑全面的探究, 确定建筑中最容易引发火灾的部位, 然后将所有的信息进行整合, 确定需要安装的消防设施种类, 各种消防设施种类需要安装的部位, 在此过程中最佳方案为能够有效抑制火灾, 预防火灾, 确保人身安全, 并且保证所使用的成本最为合理。

三、结语

建筑防火监督及消防设施配置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 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彼此发展, 将两者结合研究能够更好地完善建筑防火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星景.建筑防火监督及配置消防设施探讨[J].低碳世界, 2014, (21) .

[2]纪洪奎.建筑防火监督及配置消防设施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04) .

[3]郭蕊.试论建筑防火监督及配置消防设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9) .

消防器材的配置规范 篇8

关键词:消防;执法规范化;消防监督;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安全保卫意识越来越高,传统的消防执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人们对消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尽快改进执法工作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近几年,由于消防执法工作的不规范造成诸多安全隐患和事故,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十分有必要,不仅可以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改善执法环境,而且促进经济的发展。

1完善消防法规体系

执法的前提是依据法律的规定,执法人员要以《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为依据,认真整理法律法规,对于需要修改和清除的法律文件应该及时进行清理,如果是有关部门制定的法律规范需要修改或废止的,应当主动与其联系尽快完成清理工作,关于消防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于其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报有关部门,相关部门应当按照程序,及时进行修改,例如:因为部门的利益而限制公民、组织、集体的合法权益或者在无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对当事人增添额外的义务,要尽快完善相关的消防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应该根据新修订的消防法进行修改。通过一系列措施,修改、清理、制定有关消防的法律规范,完善消防法律体系,保证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真正做到维护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2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水平

要端正执法思想。加强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因此在遇到突发性事件或恐怖袭击时,要以为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是否拥护,是否赞成、是否高兴,作为我们执法的标准,规范执法行为,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维护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

提高执法水平和质量。这要求执法人员提高对法律的认知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繁重的工作使得消防警力力不从心,执法工作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例如:执法不当、以情代法,以权谋私等,由此可以执法人员的素质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执法的效率和质量。具体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消防领导要能够以身作则,带头学习法律知识,熟练运用法律开展工作。做到自觉守法,严格执法,热情为人民服务。第二,强化对消防人员的培训。通过讲座、培训、研讨会等形式帮助执法人员学好消防法规,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到日常执法工作中,提高消防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使公安部门成为一个有素质、法律水平高的团体。第三,严格执法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消防执法人员都要经历严格的上岗培训,考核成绩合格之后才能够上岗,树立执法人员作风正、效率高、技能精的正面形象,保证消防工作得到落实。

3建立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

权力必须得到制约,否则腐败必然滋生,新时代如何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是关于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考题,因此必须做好权力的制约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健全消防执法责任制。按照“誰主管,谁负责”的模式将消防责任安排到每一个部门甚至是个人,贯穿整个消防执法系统,让消防执法工作透明化、确定化、清晰化,做好消防执法工作,保护好人民的合法权益。第二,做好执法评议工作,对于执法过程中的过错要严格进行追究。对于执法过程中的执法不当、执法违法等现象,以及行政赔偿、败诉、复议被撤销等案件要进行追查,分析其中的原因,对于执法人员的错误要严加惩罚,绝对不能姑息。第三,深化警务公开工作。举报电话、办事程序、流程、时限要公开,向社会招聘消防执法监督人员,按时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征询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的监督。强化执法监督工作,规范执法行为,依法履行消防执法职责。

4推进消防执法工作的规范化

消防执法工作规范是依法治国、改善民生、维护公共安全的前提,严格落实消防执法工作,保证执法工作的公正、廉洁、高效。执法人员要不断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彻底解决消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要牢记执法的宗旨,将政务暴露在阳光下,遵循阳光执法的原则,抓住关键环节,做好相应的执法工作,完善执法程序,全面推进消防执法工作。这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执法标准。消防执法体系要从证据、程序、法律适用、文书等方面着手,做好执法工作的量化、细化,使其操作性更强,减少执法过程中的错误,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切实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第二,完善执法制度。建立消防执法责任制,落实执法工作,防止出现不履行职责的现象。对于火灾火险的排查可以使用多种方式,例如:抽查式、会诊式、错时制、比例制等,做好全面普查工作,将主要警力安排在主要火灾发生区域。为了提高消防警力的利用率,建立消防联勤制度,保证落实消防监督职能,防止出现火灾隐患未觉察的情况,现实执法效益的最大化,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第三,建立信息网络平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執法人员可以利用网络制度,做到执法流程程序化,业务受理远程化,执法信息数字化,进一步提高消防执法规范化水平。第四,强化廉政监督。廉政措施要严格落实,例如:举报电话、网络公开、执法评议等措施,实现廉洁档案制度,促进消防执法廉洁工作,保证公正执法。第五,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办事效率,实行业务集中制度,对于群众申请的事项要一次性告知,减少人民的办事程序。开辟“绿色通道”,对于重要、紧急的事项可以优先办理,做到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提高执法效率。做好执法规范建设,使我们的执法工作真正做到公正、文明、廉洁、高效。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对于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当前的消防执法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和完善之处,需要我们加以改进和完善。新消防法实施之后,很多部门根据消防法做了相应的修改,加强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做好监督制约机制工作,提高执法效率,切实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范平安.完善我国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建设对策[J].消防管理研究.2009,(06):469-471.

[2]魏晓童.我国中小城市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建设探索[J].新应用.2010,(04):55.

上一篇: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小结下一篇:《重力》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