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我县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

关于我县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1

宁县商务局 陈俊

市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因,对区域产业发展有引领和带动作用。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兴一座城镇,已是被无数实例证明了的成功经验。我县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如何?对我县产业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我于今年年初至4月,先后深入到我县城区和18个乡镇,百佳超市、亨嘉超市、百姓超市、腾达建材市场等采取实地踏看,听取汇报,座谈了解,查阅资料等形式,就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狠抓商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发展商贸企业,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积极调整商业业态,全县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一个多业态的商贸流通网络正在形成。据统计,目前全县共建有商贸服务网点8900多个,营业面积250万平方米以上,从业人员4万人以上。县城城区共有营业面积150万平方米,已建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业网点有15个23.6万平方米。

(一)重点市场初具规模,专业市场已显雏形。百佳超市、亨嘉超市、百姓超市、腾达建材市场等都已有一定规模。其中百佳超市营业面积3000多平方米,职工200多人,年销售额达0.36

亿元。腾达建材市场集装饰装潢、销售、设计于一体,相关商家70余家。摩托车市场、家具商场发展势头强劲,呈现勃勃生机与活力。全县形成以城区市场为中心,向乡镇和邻近区县辐射的格局。

(二)“万村千乡”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消费市场进一步活跃。截止今年4月,全县已建成合格农家店94个,今年底将建成合格农家店124个,实现全县行政村日用品店和农资店全部双覆盖;已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6261台(件),销售金额5314.37万元。

(三)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多种商贸流通业态并存,流通规模不断增大。近年来,我县商贸流通领域不断放开,百佳超市、亨嘉超市、等国内知名商家相继进驻。国内大型商业集团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经营业态和管理模式,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等现代新型业态在我县快速发展,呈现繁荣活跃态势。据2010年底统计,全县已建各类大型商场超市15个23万平方米,酒店宾馆989家,商业步行街1条,商业特色街2条。2011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亿元。

(四)商务项目工作成效明显,市场监管调控水平不断提高。为了加快推进商贸流通市场建设,2010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宁县万村千乡市场工作推进实施方案》,建立了商贸流通设施项目库,近两年先后到市争取商贸流通和市场建设专项资金 300 万元,刺激和带动 8000 多万元社会资金投入商贸流通设施建

设,为引导市场建设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县的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从2007年的3家增加到目前的11家。据我局初步统计,去年以来仅县城建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场和市场近30万平方米,政府主导开发的马坪新区和三江两岸工程将是我县的亮点。同时,不断加大商务执法力度,县商务局、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城乡商贸流通市场管理日趋规范。在 2个超市建立了2个市场监测点,对主要生活必需品库存临界点实行报告制度,提高了市场调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强了对主要生活必需品的余缺调剂,2010年先后从外地调运蔬菜、猪肉等生活物资23万吨,确保了市场供给,满足了城乡居民生活消费需求,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规划建设滞后,体系不够完善,布局不尽合理。由于我县过去市场体系发展缺乏系统全面的长期规划,商品市场体系发育不平衡,市场分布不合理,建设标准不高,功能不完善,市场与居民区混杂,无停车场、卫生、供、排水等设施,市场专业分区和特色不明,专业市场少、综合市场小、便民市场差。县内没有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农贸市场存在先天的布局缺陷,现代批发交易中心、专业市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发展缓慢。商品流通市场已不能适应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和居民的多层次消费需求,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的培育与我县建立“主城功能拓展区”的市场结构以及功能和规模不相适应。县城老城区是县城传统的

商业中心,网点众多,人气很旺,但缺少大型知名商场、连锁超市、高档酒楼、宾馆,以街为市,影响道路畅通,躁音扰民,群众怨声载道。正街商业中心区都没有配套的停车场、货运场,群众购物和业主进出货物都只能在主要街道停车,造成城区交通堵塞。

(二)农村商品市场发展缓慢,城区农贸市场急需改造升级。随着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到位,一批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产业带、产业区逐步形成,我县农产品在数量、质量、品种上日益增加。但是,我县目前没有真正形成一个能够辐射全市乃至邻近省市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农产品的流通,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县内相当一批农贸市场基础设施简陋,服务功能落后,经营环境不优,营销方式粗放,已不能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有的市场甚至出现商品质量、食品安全问题。这种状况不仅造成市场经营被动,高耗低效,削弱了其应有功能,而且严重制约了城市品味的提高。

(三)商贸发展环境不够优化。一是政府主导不够、政策扶持不力,缺乏系统、有效的政策举措,存在“有市无场”和“有场无市”的现象。同时以街为市,堵塞交通,对我县的治安、消防、交通及市容市貌的影响日益凸显,群众意见很大。二是一些市场业主对市场经营的认识不到位,市场档次不高,设施差,管理不到位,卫生状况极差,少有 “专、精、特、新”之路的专

业特色市场。

三、几点建议

尽管我县商贸流通市场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只要因势利导,遵循规律,改善管理,整合资源,在今后一个可以预期的时期内,商品市场仍然具有很强的生机、活力和发展空间。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商贸流通市场发展的思路。在坚持实施“兴工富县”战略的同时,大力实施“商贸活县”战略。通过广泛宣传,使全县上下充分认识到,建设和发展市场,既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又能促进城市建设、扩大社会就业,既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又会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应把加快市场建设,推动商贸物流业发展作为优化我县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从我县实际出发,对接大交通,尽快理清商贸流通市场、商贸物流业发展思路,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大力提升改造传统服务业,培育引进现代服务业,培育若干个有带动作用的大专业市场,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商贸流通市场建设规划。按照 “主城功能拓展区”城市功能定位,本着“城内大市场、城郊大卖场、城外大物流、城中特色街、社区便民店”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修订完善《商业网点建设规划》。要规划好当前市场缺位的物流中心、仓储转运中心等重点商贸物流设施建设项目。加强与建设、国土等部门衔接,确保重点商贸物流设施的规划落实。要切实加强规

划的执行,坚决避免朝令夕改,充分发挥规划在市场建设方面的“龙头”作用,确保规划的严肃性、长期性和稳定性。

(三)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商品市场,不断完善我县市场体系。一是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商品市场体系框架。以城乡市场协调发展,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互补充为目标,构建县级核心商贸中心,乡镇区域商贸中心,乡村商品销售网点配套的市场体系。全县新培育若干个年交易额分别在1亿元以上、成为商品市场的骨干力量。二是加快培育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加快发展农村新型流通方式,积极引导和扩大农民消费。围绕小城镇和新兴集镇的开发建设,加强商业流通设施的建设,改造和提升农村传统的集贸市场。重点引导和鼓励城市有实力的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销售网络,改造“夫妻店”、“代销店”,把连锁店开到乡镇和村组,建设县乡商品配送中心、乡镇连锁超市和村社农家店,方便农民购买,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组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三是要依托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发展效益农业的要求,培育1-2个大型的产地型工农业产品批发市场。建议在县城规划兴建一个集工农业产品交易、仓储、运输、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批发大市场。加快市场信息发布系统、检验检测系统、物流配送系统、电子结算系统建设,充分发挥聚散辐射功能,带动区域性市场和产地市场的发展,扩大农产品出县、出市。要结合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需求,扶持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健全的社区便民市场。四是结合商业网点规划布局调整,加速整合现有各类专业市场,进一步改造市场设施,提高市场档次和水平。对部分规模较大,影响力、辐射力较强的市场,要加快市场配套设施建设,适时进行升级改造,促其规范发展,不断完善仓储、停车、运输、金融、通讯、餐饮、住宿等服务体系。有条件的应增设电子商务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等;引导城区农贸市场创办超市交易区,实行净菜和标准化商品上市;启动农贸市场“农改超”工程,给予“农改超”工程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对“农改超”市场按其经营面积每平方米给予50-100元的补贴经费,不断完善市场功能,提升市场档次,适应现代流通业发展需要。坚决取缔场外经营交易行为。对现有分散各处、经营户较多的市场,按照便利商品储存、运输、经营的原则,可通过合并、重组、股份合作等形式,突出“一市一品”特色,避免市场同城分割,提高市场资源利用效率。

(四)优化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大力营造“兴工富县、商贸活县”的舆论氛围,提高全县干部群众对市场建设和管理的支持率。加快城市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市场建设发展需要。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不断简化商贸流通市场和物流业审批手续和办事程序,健全和落实政务公开,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各行政执法部门应为市场建设提供“一条龙”服务,不得对重点专业市场进行多头重复检查,坚决制止乱收费现象;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应密切配合,着力整治市场周边治安环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商贸主管部门应切实加强协调工作,及时掌握重点市场、现代物流企业建设和发展动态,帮助解决相关问题。按照“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市场管理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市场活动,重点解决市场“脏乱差”和“假冒伪劣”问题,整治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提高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要健全市场管理制度,提高市场管理和服务水平;要加强对市场管理人员的培养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规范市场内部管理,制定和落实各市场内消防安全、卫生保洁、安保巡查等项制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教育和引导市场经营户切实规范自身经营行为,严格实施亮证经营、售货信誉卡制度,积极开展“消费者信得过摊位”、“五星级文明经营户”等评选活动,塑造良好的市场形象,提高市场信誉度。

(五)加强领导,发挥政府在市场建设上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加快商贸流通市场和物流业发展的协调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市场建设管理的组织领导。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市场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实施意见,制定市场布局调整方案,逐步实现市场建设由社会自发型向政府主导型转变,走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企业主办的市场发展之路。强化政策引导,研究、制定统一的市场建设方面政策,避免“一场一策”、政策打架。明确各乡镇和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市场建设

关于我县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2

关键词:商贸市场,调研分析

一、当前满洲里各主要市场的情况分析

1. 从市场经营的角度入手分析。

当前, 在城市内部一些比较大型的市场经营状况比较理想, 例如富豪购物广场等, 它们的摊位出租概率大约在95%甚至更多;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 另外一部分市场的日常经营状况却不甚理想, 比方说维多利亚购物广场以及北方市场等, 其摊位出租的比例还无法达到50%, 在这之中, 以义乌商贸城最为明显, 其出租概率仅能达到两成。

2. 由市场消费的主体入手分析。

当前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整体品质上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因此消费档次比起以前也有了明显的上升, 商品的性价比是否合理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内容, 就目前情况来看, 专卖店以及专业店都非常重视商品的高质量, 而且针对可能会有较高消费的受众而展开的经营模式也赢得了一定市场认可, 不过由于消费整体水平以及物价的存在, 令其发展也存在较大限制性因素。大众也更倾向档次稍微低一些的市场环境, 其消费群体比较壮大, 市场占有比例能达到85%以上。

3. 由市场分布情况入手分析。

将外国消费群体作为主要对象的北方市场以及世纪广场等, 其主要分布于繁华商业区;将普通居民作为主要对象的市场则依照人口疏密程度来分布, 比方说恒隆购物广场;互市交易区包括旺泉市场等;南部区域主要包括白房市场等。

4. 由市场经营品类入手分析。

随着满洲里市城市知名度的不断提升, 旅游业的发展迅速带动旅游市场商品种类有了较大的改变, 专项经营草原特色商品牛肉干、奶制品、马奶酒等的商店竞相成立;同时因满洲里市毗邻俄罗斯, 近年来满洲里专卖俄罗斯商品的商店更是四处林立, 至此满洲里市市场的经营品类更加多元化。

二、当前存在的弊端分析

1. 市场经营的模式相对比较落后。

目前商业市场尚且还处于“建场-招租-收租”这种传统的低业态市场经营状态, 市场和市场间存在较为低层次的不良竞争, 与此同时, 招租摊位制度还在市场经营当中处于比较主要的位置上, 在经营的过程中严重缺少个性化以及先进性。部分市场甚至仅仅强调对基础性设施进行全面建设, 对于经营环境一些配套性项目的完善工作不是非常重视, 甚至有忽视的现象存在。

2. 当前市场的功能单一, 辐射能力、地方特色等都不强。

目前大多市场都仅仅拥有比较基本性的交易功能, 同时对消费者和经营人员最基本的买卖相关项目的需求进行适当的满足, 和现代化的市场环境相比, 在信息的反馈功能以及超值服务的功能上都比较缺失。当前已经形成的市场经营模式也没有在较大程度上展示本地区的资源、产品以及区位优势情况, 也尚且还没有形成具备较强凝聚力以及较大辐射范围的集散中心。

3. 新建立起来的市场在新意上比较缺乏, 竞争力低。

新型的商贸市场在开发过程当中缺少新意, 比方说, 口岸双子座以及维多利亚等包括商品的种类、经营模式、内部设计等都和已经修缮完毕的现有商场同出一辙, 在竞争力上自然就比较缺少。一些专项对外的经营市场和已经形成的北方市场也基本一致, 另外, 在地理位置上, 新型市场也往往不及已有的市场竞争力。

三、如何对现状进行改善

1. 对市场管理机制进行适当的完善。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说, 需要对于市场的管理人员行以有效且有一定针对性的管理制度, 并且对管理方式进一步的完善, 切实有效地提升管理的质量水平, 适当地收取一些费用, 对市场功能进行有效的完善, 对交易功能进行有效的规范;切实有效地转变仅收费却不管理的弊端, 帮助市场经营人员的交易行为更加规范且合理, 提升交易秩序的规范性, 对于存在制假贩假行为的不法人员必须要严厉打击和惩治。

2. 对经营方式进行适当的改善, 以此来适应时代发展和进步。

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化, 给市场实体经营户带来了较大冲击, 尤其在百货和服装方面, 很多消费者选择了实体店试穿, 而在网络上购买的方式。从消费者自身来看, 更关注的是商品质量、服务品质以及对产品的现场体验的感觉, 这就要求经营者改进经营方式, 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品质, 保证产品质量, 加强售后服务工作, 培养消费者的信任感, 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3. 改进营销方式, 倡导规模化经营。

对营销方式进行适当的改善, 并推行现代化的营销策略, 推行连锁经营、规划经营以及集团化经营等模式, 渐渐提升营销商品整体档次水平, 令市场当中拥有不同档次的商品类型, 实现一体化的经营形式。另外, 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引进一些国内外的大型连锁经营企业, 利用其品牌效应来发展营销, 继而起到确保满洲里本地商贸市场经营物美价廉以及优质化的服务模式, 渐渐的将低业态经营的各个商贸市场淘汰出市场环境, 以此来改善本地区的商业市场鱼龙混杂、中低段比例大、优质服务的比例较低等不良经营环境。

4. 深入地对商贸市场的秩序进行完善, 确保商品的综合质量水平, 有效实现更高品质的服务。

关于我县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3

商贸流通业是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仓储业,并涉及交通运输业等。商贸流通业及商品市场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是工农、城乡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决定经济运行速度和效益,直接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及市场经济的成熟度。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现代流通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已经越来越成为扩大内需、指导生产、引导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临泽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审视县情和经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确定了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理念和“举生态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的基本思路,为全县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如何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是当前加快我县县域经济发展亟需破解的难题。

一、基础和条件

近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引导、多方投资、加强监管、城乡统筹”的原则,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市场体系,强化协调服务,使全县商贸流通业有了较快发展,为促进经济增长、扩大消费、增加就业、满足城乡群众物质生活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2、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加产品产量,产加销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增加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打造现代化玉米制种、全省优质蔬菜生产、绿洲奶肉牛养殖、“金张掖红提”葡萄生产、红枣原产地保护“五大基地”,加快培育地方特色产品,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全力以赴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构筑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实力,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为商贸流通业提供了充裕的工农产品。止2012年底,发展设施农业4157亩,累计建成日光温室1.2万亩,钢架大棚1.1万亩;发展高原夏菜7.2万亩,蔬菜生产面积达8.6万亩;新建奶肉牛养殖小区6个,新发展规模养殖大户1020户,肉牛饲养量突破20万头;发展设施葡萄1820亩,建成红提葡萄专业村10个,全县设施农业面积达1.2万亩,设施农产品总产达8.4万吨;玉米制种面积26.48万亩,产量11.7万吨;加工番茄面积3万亩,产量11.4万吨;果园面积11.7万亩,产量1.45万吨;生猪饲养量23.3万头,肉牛饲养量20.4万头,肉类总产量达 万吨。依托农产品资源,建成以玉米加工为主的规模以上企业4家,年加工转化玉米能力17万吨;以种子繁育加工为主的种子企业8家,种子加工能力达18万吨;以番茄加工为主的蔬菜加工企业1家,日处理番茄3000吨;以乳制品加工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企业2家,年处理液态奶3.6万吨,屠宰加工肉牛2万头;

数量成倍增长。结合流通领域民营化改制改革,改造建成临百、天鼎、天盛、兰新、金叶、百信、新时代等大中型超市和新合作百惠、天鼎、万佳、银先金贸步行街等购物中心,成为引领城镇居民购物消费的主要场所。结合城郊村改造,建成东关农贸市场、农机建材市场、小康路餐饮市场等专业市场,初步形成了东至工业开发区、南至乐民小区、西至沙河镇政府、北至兰新铁路的城区商贸流通业重要区域。结合集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改造扩建了7个乡镇集贸市场,部分规划建设了商业功能区;改造建设标准化农家店150家,连锁配送店35家,镇村覆盖率达98%,基本实现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动。随着一批城镇建设招商引资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城市人气、商气和文明程度,吸纳消费群体集聚。

4、建立健全流通服务网络,提升配套功能,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一是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人流、物流快速畅通。全县现有各类汽车1674辆,其中,客车122辆,货车1552辆。全年完成客运量297.6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0884万人公里;货运量166万吨,货运周转量7912万吨公里。二是邮电通信业务快速增长,资金流、信息流方便快捷。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587.63万元,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1282户,固定电话普及率21.13%,全县移动电话用户84625户,互联网络用户6367户,100%的村配备了计算机设备,并实现了

不同程度的存在“重生产、轻流通”,“重工业、轻商业”的观念,没有把发展流通业放在与抓农业和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

2、消费主体缺乏支撑,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市场变化影响,部分骨干企业产品市场需求不足,工业经济正常运行面临较多困难,拉动消费需求不旺;

一、二产业从业人员收入较低,预期收入不明确,难以拉动消费总量的提升,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张;受地缘条件和商品品种选择性小等因素影响,购买力外流进而影响了本地消费的持续增长。

3、商业网点缺乏规划,重复建设问题显现。主要表现在:由于流通业放开较早,其发展受市场牵引倚重,而受政府规划指导倚轻,加之商业网点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存在着布局定位、流通业态和结构趋同的现象,造成商业网点建设随意性大,商贸资源分布不均匀,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小、散、多、乱”问题突出,城市分区功能定位不清,设施简陋,档次偏低,服务功能差。

4、行业竞争能力较弱,城乡市场发展失衡。主要表现在:县内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商贸流通龙头企业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现有市场多为日用消费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服务市场不足;县内绝大部分农产品需外销,但尚未形成适应不同农产品特点的流通体系;县境内缺少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商品丰富、信誉高的大型综合市场,居民消费环境、和正在编制的“十二五”规划,围绕提升城市中心功能、增强县城辐射带动作用,科学制定全县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全县商贸流通业规范、持续、健康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建好“两个车间”,即建好农产品和工业品“两个车间”,为市场提供充足的商品,为居民持续增收、增强购买力奠定基础。农产品生产方面,继续推进农民增收重点工程行动计划,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做优做强农作物制种、轻工原料、特色果蔬和草畜四大特色优势产业。突出“精品化”和“无公害”,制定和完善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实行全程标准化管理,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着力培育红枣、番茄、葡萄、肉苁蓉、高原夏菜、供港蔬菜六大品牌产品,建设“绿洲蔬菜之乡”、“绿洲瓜果之乡”。工业品生产方面,着力提升壮大农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矿产品和建材业,稳步发展精细化工业,推进煤炭资源开发。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围绕新产品研发和产业链延伸,加大科技投入,推进产学研结合,走“以质量培育品牌、以品牌占领市场”的路子,实现工业经济带动商贸流通业、商贸流通业促进工业经济的良性循环、互动发展。

打造“三条商贸流通线”:

一是依托正在建设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合理布局物流网点,配套完善中转联运设施,建设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

0

售、储存、加工一条龙服务,使名优产品形成规模并向生产基地发展。加强农资品牌建设,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行为,创建让农民“放心、称心、省心”的农资品牌,服务农业生产。

二是探索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标准化建设,加快建设和完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多式联运及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支持连锁、批发代理、第三方物流和工业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积极引进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流通企业,发展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加快建立综合性与专业性并存的多层次、多类型物流配送体系,促使全县商贸流通业向现代化、信息化迈进。同时,强化划行归市管理,引导发展特色商业街区,加快发展连锁超市、品牌专卖和新兴物流业态。

三是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结合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推动现有蔬菜、红枣、畜产品等市场的改造升级,不断扩大市场的辐射半径。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延伸经营链条,通过建立农产品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建设农产品采购和物流中心等方式,建立起农产品进入城市市场的快捷流通渠道。积极开展农商对接,探索和推广“超市+基地”、“超市+农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超市+批发市场”、“超市+社会化物流中心”等方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供销社在组织网络和市场开发方面的优势,组

业逐步成为我县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二是制定政策,健全机制。在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基础上,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措施,在资金、土地、水电等方面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特别是对新办或整合提升的商贸企业,享受新办工业企业一样的优惠政策。建立商贸流通业发展奖励机制,对发展商贸流通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集体)和个人,县委、县政府予以重奖,以促进商贸流通业做大做强。工商、公安、土地、供电、供水、城管、环保、质监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职责,共同扶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逐步形成扶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

三是完善设施,提升功能。改造商业设施,提升经营档次,引导社会资源加大对商贸流通企业的投入。县上每年确定一批重点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建设项目,财政、金融部门进行重点扶持。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结合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完善道路、给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照明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形成“磁场效应”,吸引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汇聚临泽。

四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

关于我县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4

一、当前中介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企不分或事企不分

许多中介机构的服务行为是市场行为,但一些行政因素、行政行为在干扰和妨碍市场行为,致使中介机构不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服务,失去了公正性。具体表现在:①部分行业的中介机构还没有完全同行政部门脱挂;有的行政部门的下属单位仍在履行本属中介机构的业务,而一些比较特殊的垄断性行业,只有较少的一、二家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借助行政部门的影响承揽业务,不许他人插手。②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有在中介机构兼职的情况;业务人员双重身份,既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同时又是中介机构从业人员。③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本人或以配偶子女的名义在中介机构入股,参与中介机构的分红;有的以办公场地折合股份,有的以支持中介机构发展的名义直接用现金入股,还有的则以家属子女的名义进行参股。④行政部门在中介机构报销费用,有的甚至直接由中介机构给机关部门发放奖金、福利。⑤机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中介机构组织安排的高消费活动,活动的费用由中介机构承担。由于上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中介机构同行政部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无照经营或超范围经营

主要表现在:①黑市中介;不注册登记,不交纳税金,无经营执照,无资金场所,从业人员无执业资格,仅凭一张广告,一个电话,或一个简易的招牌从事中介活动。②私下交易;不按行业规则办事,唯金钱是从,有人肯出钱就什么业务都可以做。③超经营范围承揽业务;明明是经核准从事职业介绍的,但房屋出租、二手房销售等等都做。

(三)盲目收费或只收费无相关的服务

表现在:①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不明确,收费存在盲目性。②一些服务项目虽经物价部门核定,但弹性较大。③一些独家经营性的服务项目或垄断性行业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高,或只收费但无相关的服务。

(四)无执业资格或业务水平低

一是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不熟悉不清楚,对相关的行业规定也不熟悉;二是未经上岗培训,也未参加过相关部门及上级组织的学习考试;三是服务效率低,业务不熟练。四是持有效上岗证件、具执业资格者较少。服务不是以质量取胜,而是靠拉关系、找熟人、走后门。

(五)承诺不兑现或弄虚作假

有的中介机构为承揽业务随意承诺,承诺了不兑现;有的业务承揽后半途而废,收取的费用又不退还;有的出具的文书不真实,搞虚假证明、虚假报告,或对被服务的项目、被鉴定的物体本身就不清楚不了解,不进行现场的调查勘测或测定,而是凭借服务对象的授与。

二、原因分析

(一)政府职能转变还未完全到位,职能部门监督不力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我县社会中介机构的管理监督工作除工商行政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采取了一些监管措施外,其他一些政府部门大多没有开展针对性的工作,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或任其发展的状况。事实证明,行业主管部门管与不管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监管的县人力资源职业介绍中介机构,劳动部门无偿专门提供集中经营的场地,17家中介机构在统一的平台上运营,统一发布信息,执业人员的资质由劳动部门组织培训、考核,并由省厅对考试合格者颁发证书。17家中介机构成立了行业自治组织,建立了相关的工作规则、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等,所以相对来说我县的中介机构劳动力职业介绍这块就比较规范一些,问题就相对少一些。

(二)中介机构与政府职能部门未完全脱钩,同行业管理部门还存在利益上的关系

虽然近几年来对行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有的企业改制后仍然与行政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是人员上有的虽然从行政机关中“走”了出去,但行政机关中的工作人员同中介机构中的执业人员都是一些老同事,有事无事还经常聚在一起。二是一些部门利用本部门空闲房屋出租给所管理的中介机构作营业房。三是少数行政部门有些工作人员在中介机构投资入股,包括有用亲友、家属子女名义投资入股的。四是事业单位改革不彻底,一些行政部门特别是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等一些行政部门,无论是人员还是经费都还没有同行政机关完全脱离关系,事业单位虽然有自己的法人,但经营并不独立,只是摇身一变干起了社会中介的行当,所以其行为表现为行业垄断,受行业主管部门保护,市场竞争不充分,更谈不上公平、公正。

(三)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健全,相关的法规建设还比较滞后

目前,关于中介机构的设立、运作、业务范围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尤其是对中介机构管理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更少,即使有的也只是原则性规定,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再加上许多新型中介服务业的出现,法规建设的滞后,导致监管领域出现了真空,导致许多中介单位认为自己是“无人管”的,或是主管单位管不到的,进而在开展业务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四)行业协会未普遍建立,行业自律管理不够

行业自律是规范中介组织的核心环节,中介机构应当参加行业协会,或成立中介行业协会。但现实中,各中介组织都是“自顾自”,普遍未建立行业协会,更不要说制定职业准则、执业规则、奖惩规则、信用等级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规范、约束执业行为了。

三、应采取的措施

中介机构依据行业分类涉及的行业和部门比较多,就我县的情况看,共涉及财政、司法、科技、建设、水利、质量技术监督、环保、税务、公安、民政、劳动、人事、审计等十多个部门。面对这么多的行业分类,这么多的形形式式的中介机构组织,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监督,使其行为在市场运行机制的法则下,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规范运作,确实是项比较艰巨的任务。因此,加强对中介机构组织的管理监督工作,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是项政府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需要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只有综合治理齐抓共管,才能使社会中介机构得到健康发展。

(一)行业主管部门必须认真履行职责

按照行业分类和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本系统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与监督工作具有不可推御的责任。就我县中介机构目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当前各系统行业主管部门尤其要重视和加强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把好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关。行业主管部门对本系统行业申报设立的社会中介机构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凡是未取得执业资格和专职执业人员少于3人的,都不得同意或批准从事中介活动。《浙江省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对此明确了五个方面的条件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工商部门不得放宽条件,降低标准,使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从事相关的中介活动。二是要加强对中介机构的业务指导,开展相关的业务培训,提高中介机构执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当前中介机构组织的执业人员业务水平还比较低,与被服务的客户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难于令人满意,因此,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要重视和加强业务培训工作,使之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从业行为进一步规范。三是要督促和帮助建立本系统行业中介机构的执业规则和管理制度,督促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行业行规,不断增强行业的自律意识、法律意识。四是要加强对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适时组织开展一些检查、评比、考核等工作,奖励先进,宏扬正气;同时对一些不遵守行业行规,无序竞争,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弄虚作假,不诚实守信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适当的场合与形式,予以公布和曝光。通过建立黑名单制度等一些措施,限制其在今后的中介服务方面的一些行为,使其不能或不敢违反职业道德,不得不自觉地诚实守信。

(二)部门与部门之间必须紧密配合依据中介机构的行业分类,涉及的行业部门比较多,而且行业部门与行业部门之间在职能上还有一些重叠和交叉的。如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是由审计部门负责监督的,但审计机构的财会业务、注册会计师的资格却应该是财政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的。这就要求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密切配合,唯有这样才能使一些监督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根据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中介机构申请工商注册登记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审查,对条件不具备或未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不得予以登记。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独立审计机构的业务质量进行监督。县财政、司法、科技、教育、建设、环保、质量技术监督、国土资源、公安、民政、劳动保障、人事等部门要加强对本系统行业中介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真正把所担负的管理同监督工作担当起来。加强协调联系,适时沟通反馈信息,防止不负责任或相互推诿。

(三)行业协会必须从事与开展行业自律活动

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的行业协会都没有发挥作用,行业协会还没有从事行业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有的协会从设立到目前没有开展过活动,有的协会开展了一些活动,但所从事的是一些与其行业管理毫不相干的事情。还有一些协会,以服务为名,只收费不服务,变相为单位搞创收谋福利。行业协会既无章程,又无自律规范,所以各系统部门要对加强对行业协会的领导,对行业协会的性质、职能要科学的定位,使之担负起相应的行业管理职能。针对行业协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行业主管部门要引导和帮助协会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加强协会内部管理,进一步明确协会设立的宗旨,帮助建立相关的活动章程。二是制定本行业的自律规范和奖惩规则,使之成为一个行业自律和监督管理的工作机构。三是开展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执业人员的素质,引导本行业中介机构上规模、上水平,指导成员单位的发展。四是建立本系统行业的信用等级制度,对违反协会章程,无序竞争,不讲诚信,弄虚作假等予以公开或曝光。

(四)社会各界应当广泛参与共同监督

关于我县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5

关于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围绕村级组织建设和村级换届选举两个课题,对部分镇乡和村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课题一:村级组织建设

一、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

最近几年,全县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县委作出的《关于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开创基层工作新局面的决定》,按照

农村“三有”目标,以“固本强基”为载体,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村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一是各镇乡党委通过强化教育,明确职责,严格管理,妥善处理等措施,解决了部分村班子不团结,干部角色错位、位置不正等问题,较好地理顺了两委会的关系。二是积极实施新世纪“四个一”人才规划,向社会公开招聘了两批共62名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改善了村级班子的结构;117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参加了大专证书班学习,提高了村干部的素质;以退伍军人和高中毕业为主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得到了充实,并有计划系统地进行了培训。[那一世范文网://] 健全规范了农村各项规章制度,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村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充分的行使。针对个别新当选的村委会成员不能

很好履行其职责,村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对其进行了辞免职,并重新选举,产生了群众信任的新的村委会成员。二是民主决策的落实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进。大部分村在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较大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上基本上经过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并经村支书、村主任联签联章后实施。三是民主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全面健全和完善了村级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依。四是民主监督意识增强。各村普遍建立起民主监督小组,对重大事项进行监督。五是积极开展计生“村民自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活动,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项目开发力度,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壮大。

一是加大了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县委专门出台了《关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在三年内由县财政投入帮扶资金1000万元扶持薄弱村发展农村集体经

济。二是落实帮扶措施。为加快薄弱村经济发展,组织开展“五帮一”活动,即县级领导、镇乡联村干部、县级机关单位、强村和强企联合帮扶一个薄弱村,开发经济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并连续结对帮扶3年。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型农业。几年来,建成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基地和项目,如一市镇新山村通过低洼田改养,由原来的经济空壳村,一跃成为年集体经济收入40多万元的经济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加强了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党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一是加大了党员发展工作力度,重视女党员、年轻党员的发展,改善党员队伍结构。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行政村党支部仅剩11个,比1998年的206个减少195个,无女党员的行政村党支部仅剩35个,比1998年的185个减少150个,女党员比例达到%,比1998年提高了个百分点。二是

重视党员的教育阵地建设。几年来,花大力气进行党支部活动室规范化建设,特别是今年从党费中拨出1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增添电教设施,各镇乡和行政村也相应出资共建。目前,全县90%行政村建立了电教播放点。三是积极探索党员管理途径。通过民主评议,处置了一批不合格党员,同时今年在上海、天津建立了两个家私协会党支部,加强了外出党员的管理。

二、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虽然全县各级党组织都十分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部分村党支部的核心地位没有真正确立,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一是村党支自身建设不过硬,凝聚力不强,难以起到领导核心作用。首先,村党支部书记自身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其次,支部内部

闹不团结,争权夺利。再次,个别党支部发展党员不讲原则,程序不规范,拉帮派、搞家族化。二是村两委会关系不顺,工作难以形成合力。一些村党支部越权包办,把村里的大小事务都归为己管,村委会只是形式。一些村委会位置不正,揽权越权。村委会认为他是全村村民选举产生的,比你几个党员、几十个党员选举产生的党支部应该更有权威,更有决定村里工作的能力,重大决策不让党支部知道,不愿接受党支部的领导,发生领导关系错位。同时,村委会还认为他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用不着党支部的领导。造成村两委会互争高低。争权夺利。对有权有利的事情争着干,无权有责的事情推着干、无人干,使整个村工作陷于瘫痪状态。

农村干部队伍的现状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1、干部队伍整体呈现老化、弱化的特点。一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全县农

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岁,其中30岁以下的仅24名,而60岁以上的却有23名,大部分集中在40岁至60岁期间;村委会主任平均年龄为43岁,30岁以下的只有30名,60岁以上的也有18名。全县808名村支书中,高中及以上文化只有172名,占%,小学及以下却有226名,占%;821名村主任中,高中及以上文化只有101名,仅占%,小学及以下却有221名,占%。二是思想解放不够,开拓进取精神不足,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三是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力,发展农村经济无信息无门路无技术,缺少带领群众致富的真本领,有的干部甚至本身是困难户或光棍,需要他人帮助。

2、视村主任为“村长”的观念在农民中普遍存在。相当部分的农民认为村主任就是村长,于是进一步认为村中的事务理所当然应由村长决定。同时,也有相当部分的村主任以村长自居,将农民自治组织视作行政组织,视作“村长”负责

制。由于观念上的误区,造成行为上的失范。

3、村干部在职不在岗的现象较普遍。有的村干部本来党性、公仆意识还比较强,也有当好村干部的愿望,但由于待遇低、报酬难兑现,家庭收入少、生活困难,所以不得不弃职赚钱,以维持生计。导致村干部外出,工作精力难到位。据统计,808名村党支部书记中有490名不能经常性地在村工作,其中10名常住县外;821名村主任中有275人不能经常性地在农村工作,其中8人常住县外。

4、部分村干部自身素质较差。一是群众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淡薄,不讲原则,办事不公。在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指标分配,甚至扶贫救济物资安排上,优亲厚友;二是民主意识不强,村重大事项如土地征用、沙石资源开发等只是由党支部或村委会决定,没有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有的甚至由村支书或村主任说了算;三是法制观念淡薄,用公款大吃大喝,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甚至腐化堕落;四是党性观念不强、政治信仰动摇,参与宗教宗族活动,甚至凭借自己的权势起着骨干作用。

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1、党员结构不合理。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在14840名农村党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2094名,仅占%,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7229名,却占%;二是党员年龄老化,农村党员中30岁以下的只有1075名,仅占%,而60岁以上的有3766名,却占%;三是女党员少,只有1832名,仅占%,比全县女党员比例%低个百分点,更是低于全市女党员比例的15%。

2、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一是部分党员自身素质不高,不仅难以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自己还需别人扶持;二是党员外出多,管理难,作用难发挥;三是部分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混同于普通群众,甚至不如普通群

众,在村级事务中起负面影响。党员不参加义务劳动、抵制缴纳税费、抵制工业征地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四是不合格党员处置难。部分党员奉行好人主义,在处置不合格党员时,对不合格党员不是严要求、高标准,而是以不违纪违法为标准,以不伤害感情为标准,反对处置不合格党员,使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打折扣。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缓慢。

民主选举上存在宗族、宗派拉帮结派、贿选现象,影响选举的公正性。民主决策上还存在个别村支书或村主任说了算的现象。民主管理上大多数村尽管制订了各级管理制度,但往往流于形式,只是写在纸上或挂在墙上,具体落实缺乏制约措施和约束力。民主监督难以到位。大多数村都建立了民主监督小组,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好多村民主监督小组都有名无实,没有对村里的村务、财务进行全程监督。

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人口的自由流动,导致大量优秀人才外流,使村干部选拔范围变窄,村后备干部培养困难;二是物质利益的刺激,使党员干部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宗旨观念淡化,造成大量村干部外流。

2、宗族宗派和宗教现象的存在影响着村级组织建设。特别是在村两委会换届选举中,遏制着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平时工作中干扰村干部的正常工作。

3、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报酬难着落。我县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据统计,全县832个行政村中集体经济在5万元以下的有636个,占%。这些村干部报酬微薄,甚至没有。但是随着村级民主政治的推进,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工作压力相应增大,致使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出现有才干的干部不想干,搁担子挣钱,这在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中表现尤为突出,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在职生活拮据、退后生活无保障的可怕。另外,有知识的年轻人不

愿干,导致想换人无人可换的现象。

上一篇:十八大开幕式情况汇报下一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连市西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