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心理学笔记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耶鲁大学心理学笔记(精选8篇)

耶鲁大学心理学笔记 篇1

1本课程旨在让大家在宏观上对人类心智研究形成基本的认识,讨论的主题会非常广泛,其中囊括了大脑;儿童;语言;性;记忆;狂躁;厌恶;歧视以及爱恋等等..探讨的问题诸如,如何合理解释两性差异,动物究竟能否学习语言;我们作呕究竟因何而起,为何我们有些人会进食过量,而我们又该如何阻止,为何当人们融入团体时会变得疯狂;我们同样关注,你能否相信自己的儿时记忆,以及为何抑郁只存在于一部分人中;最主要的主题,也就是对我们人类的研究现状,人类大脑如何运作,我们如何思考,又是什么让我们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来理解这些问题,所以传统上心理学通常被分为以下五个子领域;神经科学通过观察大脑反应来研究心理;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是如何成长,发育以及学习的;认知心理学也许是五个子领域里对你们有些人来说最不熟悉的一个领域,它用计算机方法来研究心里,通常将心理比作计算机并探究人类

如何行动;如语言理解,物体辨认,游戏等等;还有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群体行为,如何与他人交流;临床心理学,它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心理学学科充满了心理如何发展的问题,经济学和游戏理论如今已经成为了理解人类思维和人类行为的重要方法,这些问题涉及哲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文学、神学以及许多其他的科学领域;因此这门课程涉及到的方面将相当的广泛;大家对于他人、对于人类如何行动,都多少有些了解,发展心理学家们所关心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特别是这其中有多少是固有的、内在的、天生的、又有多少是文化的产物、语言的产物、或是教育的产物;发展心理学家们使用了许多巧妙的方法试图将这些因素分开,试图找出人性的基本成分究竟是什么;

还有一个连续性的问题,这时的扎卡里会在多大程度上一直保持不变,你的人生又有多少是由命运决定的呢,又在多大的程度上可能如果在你五岁的时候我见过你,那我可以描述出现在的你吗;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写道„三岁定终身‟

意思是你可以从孩子儿时的身影中看出他或她成人后的样子;我们会去探索并质疑此话的正确性,你的人格真会是这样的吗,你的兴趣也是这样吗,你的智力是这样的吗,与发展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如今的样子,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大家的口味不尽相同,他们的智商也不同,他们自信还是害羞,他们是否喜欢男人、女人,都喜欢还是都不喜欢;他们是否擅长于音乐,他们是政治上的自由派还是保守派;为什么我们会不同,对我们为什么不同的解释又是什么;再一次,这可以从基因和环境的角度加以理解,在多大程度上我们被我们的基因所决定,在多大程度上我们的个性被如何抚养所决定,在多大的程度上这些区别可以从相互作用的角度得到最佳的解释;

一个常见的理论,例如:是我们的父母塑造了我们的人格,这一点被一位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很好地总结了,他写道„他们害了你‟你爸和你妈;他们不是故意的,但事实却如此,他们将他们身上的毛病传给了你,还有灌输了许多其他的毛病;这是很有争议的;关于父母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在流行文化里是有很大争议的;另一个问题,是什么使一个人如此迷人,这可以在很多层面上问及,但一个简单的层面就是什么才是好看;道德在我们生活中是极为核心的,在大部分课中探讨的一个深入的问题,就是善与恶的问题。机构性邪恶,产生于某人残忍地对待他人,或许不是出于恶意,而是由于她所处的境况而导致;

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或者说是否应当更多地归因于所处的环境;有许多非常引人注目的实验试图把这两者分开。那些好人的例子所表明的就是,你不可能提前预知他们会成为英雄,我们所有人都面对的一个个人问题就是,在那种情况下我们会怎么做;

一些主要的心理障碍;比如抑郁和焦虑,因为他们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这类心理障碍在大学生中相当普遍;不常见的心理障碍:记忆障碍,包括了使你无法形成新鲜记忆的一些障碍,以及遗忘过去记忆的遗忘症障碍。菲尼亚斯.盖奇的令人惊奇的病例;大约一百年前,菲尼亚斯.盖奇是一名建

筑工人,由于一场爆炸一根钢管刺穿了他的脑袋,就像这样、神奇的是他并没有死掉,事实上,他的朋友们,钢管穿过了他的脑袋飞出一百多英尺,浑身是脑浆和血,菲尼亚斯.盖奇又坐了起来说“哦”,之后再去医院的路上,他们居然

还去了一个酒吧喝了点苹果酒;他并没有失明、没有失聪、也没有变成弱智;但在他身上却发生了一些其他变化,他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无法再控制自己了;他曾经是个努力工作的好男人,而经历了那场事故后,他完全变了,他无法再工作、无法再对自己的爱人忠诚,超不过五分钟就会咒骂一句;他经常打架、经常吵架、经常酗酒、已经完全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最终在一个全国巡游的马戏团里,大钢管打烂了他的脑袋,结束了他的生命;这又是一个说明大脑如何引起心理的非常典型的例子,并且说明了大脑的损伤将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日常行为;

耶鲁大学心理学笔记 篇2

一、大学生记课堂笔记的现状

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工作中, 发现学生主动记笔记的不太多, 虽然每学期上课第一节都提醒他们要记课堂笔记, 但不少人对此事根本充耳不闻, 部分人在开始几周应付一下, 真正能认真坚持下来的凤毛麟角。与笔者读大学时学生普遍记笔记的情况相比, 与现在大学生这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有天壤之别。

笔者于2010年春季正式把课堂笔记列入课程考核, 其评分占总评的10%, 开学第一节课便将此规定及评分标准告诉学生, 此后的几周上课也多次提及。其中特别强调, 笔记所记的内容除课件外, 更要注重对没有课件的老师讲课信息的捕捉, 自己对老师讲课的即时思考。到第七周, 笔者检查了三个班215个学生的笔记本, 结果有27.8%的人未能提交;22.3%的人记录的内容很少, 可以看出学生纯粹是为了应付检查, 前两者加起来占了一半人。余下的一半, 也基本上是把课件上的部分内容抄下来, 至于课件上没有的, 极少有人能记录, 更不用说有自己的思考。一直到期末, 仍然有14位学生 (约占7%) 坚持不记, 放弃了笔记部分的成绩。

为了比较全面了解大学生记笔记的现状, 笔者于2010年12月对广东省6间高校96名在校学生作了问卷调查。在被调查对象当中, 男生占56.2%, 女生占43.8%, 年级方面涵盖了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 学生的专业包括经济、管理、法学、文科、理工、艺术、医学等, 统计的方法采用SPSS软件, 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的结果显示, 学生的学校、年级、性别、专业等因素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把记笔记作为学习重要的学习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少”: (1) 主动记笔记的学生少; (2) 在记笔记学生中能记的内容少; (3) 真抓课堂笔记的任课教师少。

二、学生不作课堂笔记的原因

学生为什么不记笔记?笔者的在调查中用专门的问题做了考察:你之所以不记笔记, 最主要是因为:现在多媒体的教学, 没必要、老师照本 (教科书、PPT) 宣科、不懂得怎么记笔记、自觉有一套自觉的学习方法, 不喜欢记笔记。

为了深入探讨学生不做课堂笔记的原因, 笔者于2011年5月18、19日, 在自己任教的“伦理学导论”课结束时, 向两个班110位学生问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对记笔记, 我想对老师提的意见”, 有60多人反馈了其真实的想法, 其中有不少学生对这一做法给予了肯定, 也收集了诸多不同的意见。从以上两个调查, 可以把学生不记笔记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三方面。

1. 学生对待学习的怠惰心理

在问卷中, 被调查者很多人选择了“现在多媒体的教学, 没必要”“自觉有一套自觉的学习方法, 不喜欢记笔记”, 这其实是在学习上的一种怠惰心理。而在学生的反馈中, 他们为自己不记笔记找了各种借口。 (1) 直接否定记笔记这种学习方式, 他们认为“笔记多少并不能体现学生学到多少东西”“不要再记笔记, 伦理学只是长知识, 且通俗易懂, 无需记笔记”; (2) 认为把笔记列入成绩考核会打击学习的积极性, 没必要用平时分来要求学生记笔记、有被迫的感觉, 反而让同学们以功利态度去对待学习; (3) 拈轻怕重, 在认识上承认记笔记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学习, 但这样的方法是挺重的负担; (4) 以老师上课翻阅课件太快、课件质量不够好为借口不记笔记; (5) 认为记笔记就是“抄”, 希望老师不要太注重学生笔记的量而应该看重内容, 认为笔记不在于多, 而在于深入, 在于精。

2. 学生不懂得怎么记笔记

笔者第一次全面认真查阅学生的笔记本时, 发现大部分人不知道怎么记笔记, 即使是三四年级的学生也好不到哪里去。普遍的问题是笔记的内容少, 大部分人基本上都是被动地抄了一些课件上的标题, 基本上没自己的思考。有些学生记录得慢, 字迹很工整漂亮;有些则记录随意, 看不出老师上课的思路。在反馈的意见当中, 有些学生希望老师上课讲到重点时, 提醒他们记笔记, 在翻阅课件时留点时间给他们抄。很多大学生的学习方法, 还是高中那一套。这也不怪他们, 确实大学并没有教给他们如何记笔记。在笔者的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老师或师兄师姐给你讲过怎么记笔记”?27.1%的人回答“从来没有”, 57.3%的人记得“有老师非常简单地提过”“有老师比较详细地讲解过”的只有13.5%。

3. 老师上课照本宣科

现在的大学课堂, 除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外, 任课教师的讲课水平也是一大问题, 老师上课时照本宣科、照课件念的情况并不少见。61.5%的学生回答为什么不记笔记这个问题时, 选择“老师照本 (教科书、PPT) 宣科”这个原因最多。笔者于2007年曾经对大学生做过一次调查, 表示没有过逃课的同学仅77人, 占到24.9%, 而高达75.1%的同学都有逃课的经历。虽然有些学生没逃课, 但是“心在曹营身在汉”的人也不在少数, 这种情况称之为隐性逃课。有37.5%的学生认为超过一半的同学都有隐性逃课。在连上课都不愿意的情况下, 要求他们认真记笔记, 也是勉为其难。

三、促进学生记课堂笔记的方法和对策

1. 认识课堂笔记之于大学生学习、成长的价值

在传统非信息时代的教学中, 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 主要是靠教师的传授, 在课堂上把教师所讲的快速记下来, 是学习的主要方式, 培根也说过:“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俗语也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在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的大学课堂, 普遍采用多媒体及网络等多种教学手段, 学生直接拷贝一份课件和讲义就包括了课程的主要知识, 网络上提供丰富的资料比课堂上教师传授的丰富得多, 传统的记笔记学习方式好像可以抛弃。笔者对这样的说法不苟同, 无论外在的学习方式如何变, 学生的学习仍然是从外界获取信息, 然后使之内化的过程, 而记笔记的方式仍不可代替。

记笔记最重要的作用, 它能锻炼人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人们认为数字化、网络提供的才叫信息, 这是一种误解。信息无处不在, 人们用书写这种方式把外界的音、像快速记录下来, 其实就是记笔记。关于笔记的功能, 心理学界认为主要有贮藏功能和编码功能。记忆心理学认为, 瞬时记忆要进入短时记忆, 必须进行编码, 记笔记就是一种编码, 就是快速把老师讲课的东西, 转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课后可以精确地去学习老师的讲义、课件和其他有关知识, 但短短的课堂宝贵时间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况且, 一个老师讲课的思路、案例、推导等也不一定能很明晰地体现在讲义和课件上。其次, 学生在记笔记的过程, 能使自己集中精力听课, 同时训练一种对学习的坚持性品质。学习与娱乐不同, 很多课程的学习可能是枯燥的, 而人的注意力如果没有努力就容易分散, 需要克服自身的怠惰和外界的诱惑, 记笔记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大学生在学校锻炼了快速捕捉现场信息的能力, 训练了学习的坚持性, 这就增强了自己的素质。

2. 教师对学生记笔记的辅导

现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中, 很多学生认为, 老师要求记笔记就是抄课件, 抄得多, 老师给分就高。如何记笔记, 记什么, 是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笔者认为, 对大一新生, 应该开展如何记笔记的讲座, 举办优秀笔记的展览, 任课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教给他们这种学习方法。

具体来说, 记笔记也因人、因课程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有学者归纳, 课堂笔记主要记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记提纲, 即记录老师上课的内容的纲目; (2) 记补充, 即记录老师对课程内容的补充; (3) 记新观点, 即记录在课堂上自己与老师思维碰撞的火花, 在听课中产生的许多新的观点和想法; (4) 记方法, 即记录教师在讲解时运用的技巧、方法和思路; (5) 记“疑惑”, 即记录对老师课堂讲解有怀疑的地方。笔者把笔记列入课程的考核项目后, 专门对学生进行了如何记笔记进行了讲解, 复印的笔者自己大学期间的笔记以及往届学生的优秀笔记供学生传阅, 在网络辅助课程里面提供了大量如何记笔记的资料, 检查了学生笔记后进行评讲。教师真正把学生的课堂笔记重视起来, 对促进学生学习, 提高其素质是很有帮助的。

摘要:在目前信息社会条件下, 大学课堂中存在主动记笔记的学生少、在记笔记学生中能记的内容少、真抓课堂笔记的任课教师少的“三少”状况。造成学生不愿意记笔记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怠惰心理, 很多人根本不懂得如何记笔记, 课堂上老师照本宣科的情况也不少见。虽然大学的课堂普遍采用多媒体、网络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 课堂笔记之于大学生学习、成长仍有其独特的价值, 需要师生共同重视这一传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课堂笔记,大学生,信息社会

参考文献

[1]谢华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逃课对策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2) :193-194.

[2]胡进.关于笔记策略的研究综述.心理学动态, 2001, 9 (1) .

背着笔记本上大学 篇3

“一台笔记本,动辄上万,便宜的也好几千,我还是争取期未拿到奖学金再说吧。”刚刚踏进大学校园的小页说。对于大多数同像小页一样的学生来说,“背着笔记本上学”是一个虽不遥远但也不近的梦想。

不过,这个梦想在“笔记本大学”实现了。

“笔记本大学”并不是哪一所学校的名字,也不是杜撰的新概念,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笔记本大学”以笔记本电脑为终端载体,以有线和无线网络为基础环境,将网络增值产品、教学应用产品等有效地捆绑其上,组成一个校园数字平台。这意味着,“笔记本大学”将改变传统的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面对面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最有效、最简便的沟通方式。

目前,“笔记本大学”在欧美国家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并成为国际上日益流行的校园信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学生从PC厂商的“低姿态”中获得价格远低于市价的笔记本电脑;而无线互联网技术使学校变成一座“移动城堡”,把老师和学生从讲台和教室中解放出来。

而对于笔记本厂商来说,各种促销活动持续升温,价格战也似乎从未停止过,建设“笔记本大学”似乎成了一个既叫好又叫座的聪明选择。这场转战校园的笔记本大战,各大IT厂商的动作并不慢。

早在2005年,刚刚收购IBM PCD的联想和英特尔联合向高校推出基于英特尔迅驰无线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英特尔将这款专为中国大学生设计的笔记本平台代号定为“Tanggula”。后来,联想的在全国率先启动了高校笔记本推广活动,2006年10月,联想的“笔记本大学计划”正式推出。

今年9月底,联想集团和首钢培训中心正式签约,除了为首钢培训中心提供相应的笔记本产品及配套的解决方案外,还向首钢培训中心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实习机会,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已经把企业文化渗透得淋漓尽致。首钢培训中心的钢铁冶金、IT科技、建筑与环保工程、经济管理、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技术应用型学生都将体验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此外,国家也高度重视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每年都会拨巨额的资金支持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只有将无线校园网和笔记本校园都建立起来,才能让校园真正实现“无处无网”。

对于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到全新的网络教学的平滑过渡,首钢培训中心预期乐观。首钢总公司总经济师兼首钢发展研究院院长、首钢工学院院长毛武博士表示:“随着网络应用的迅速普及,不仅传统的教学思想、手段、内容、过程会随之发生变化,也将引起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的彻底变革,‘笔记本大学’正是实现网络教学的最佳途径和最重要手段。师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应用互联网来学习、工作和生活,同时可以方便地将学生和教师、图书馆、教学课件、校园网、学生网等联接在一起。这将为师生创造一种全新的教学和学习生活的环境。”

联想集团副总裁兼联想大中华区大客户业务总经理童夫尧说:“发达国家99%的大学都采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借助‘笔记本大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笔记本电脑在高校中的普及应用将是未来几年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耶鲁大学心理学笔记 篇4

一. 现代心理学的潮流

1.《黄帝内经》元阳真人:生之来,为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为之魂。

2.柏拉图(古希腊):灵魂,具有理智、意志和情欲三个部分,其中,理智是智慧的,起着指导作用,激情服从它,是它的助手,欲望占据最大部分,它贪得无厌,必须受到理智和激情的控制。

3.圣奥古斯丁:通过对意识的内省,可以接近和了解灵魂。

4.冯特(德国):把心理或精神作为“物”,同时,把那种被认为实际存在的东西看作是现象,以意识的现象为研究对象,认为通过内省法和实验法的结合分析人的意识,能够解释人的心理。这,就是构造派心理学。

5.詹姆斯(美国):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其任务就是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他将意识描述为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亦即所谓意识流、思想流或主观生活流;意识状态就是研究它发生的原因、条件及其直接后果。他主张心理活动是有目的的,它时刻都在顺应环境,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在顺应环境上的功能效应,而不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构造,从而创立了机能心理学。

6.华生:应该象研究其它任何动物一样去研究人,应该象考察化学、物理学、生理学等其它所有自然科学中的现象一样去考察人类行为;心理学只能研究可由别人客观观察测量的外显行为,而实验则应该仅限于客观地观察刺激——反应的结果。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

7.赫尔、斯金纳、托尔曼等:在考察行为的同时,也应兼顾心理活动。倡导新行为主义。

8.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个对立部分,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由处于意识不到的无意识世界中的性本能(性冲动)所决定的。产生精神分析学。

9.以霍妮、沙利文、弗罗姆、艾瑞克逊等:在神经症状的发生和人格的发展方面,排斥弗洛伊德的生物主义观点,而重视社会和文化所发挥的作用。为新弗洛伊德派。

10.韦特墨、苛勒、考夫卡等(德国):在集知觉而成意识时,加多了一层心理组织,所以知觉的心理组织才是最重要的。心理现象,未必反应物理刺激的事实;物理刺激,是客观存在的; 而心理现象,则是经由个人对之加以选择与组织后的反应。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也就是完形心理学。

11.马斯洛、罗嘉思等(美国):心理学,必须以正常人的需要出发,去研究人类异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诸如,动机、欲望、价值、快乐、幽默、情感、生活责任、生命意义以及爱情、嫉妒、仇恨,等等,真正属于人性各种层面的问题,进一步探求人的价值、本质,发扬人性潜能,从而,助人自我实现。倡导了人本主义心理学。

12.广义:例如皮亚杰(皮亚杰学派):侧重研究人的知之历程,称为认知心理学。狭义: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也称为认知加工心理学。

13.现代心理学:博采冯特的构造心理学在内的机能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 学、精神分析学、实验社会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众家之长而形成 的,以自然科学为目标的一门科学。

二. 动力心理学观点

1.心理学应以活动中的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从客观上能够观察到的人的行为,探索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来解答人的行为是怎样发生的,和为什么发生的问题。

2.行为,都是有原因促发的,而不是偶然自发的;只有人的心理受到当时那一环境气氛的感染时,才会有特定的行为。

这里的环境是指“行为环境”;即按自己的某种想法采取行为的环境,不同的人 “行为环境”是要有所改变的。

3.人的一切的行为,就其发生的方式而言,毫无例外地,都是反射。

反射,是指人的机体借助于人的心理活动,来实现的对于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行为反应;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基本方式。

环境刺激又叫“刺激作用”,是指作用于人的机体并引起有机体感应的环境因素,也就是“刺激物”,施加于有机体之上的影响。

4.行为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环境刺激、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和行为反应,人的行为包含,而并

不排斥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最终决定人的行为。

交流:(1)QQ:756176481(请注明行为心理学)

读书笔记 心理学 篇5

——《心理学的100个故事》读后感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学习心理学,有利于人们更好、更完善地了解问题,处理问题。学习心理学,有利于老师把握学生心理,正确处理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心理学的100个故事》中有一篇《期待与信任的力量》的文章,读了后让我感触很深。作者通过举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两个有趣的实验,反映出期待与信任在人的心理上占着重要的位置,能导致出截然不同的结果。

文中的罗森塔尔教授并不知道白鼠是否真的有聪明和笨拙之分,只是在试验前暗示哪些是“聪明”的白鼠和“笨拙”的白鼠。罗森塔尔教授也并不知道学生智力程度,只是随机抽出几个学生名字,写上“大器晚成”几个字,他的学生做完实验后,结果总是出乎意料。被圈定为“聪明”的白鼠总是要比“笨拙”的白鼠表现出色。被列进“大器晚成”的学生最后测试的成绩明显优于第一次测试成绩。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因为人们的头脑中事先就存在着一种定势,这种定势让所列定的对象受到“优待”或“淡忘”,自然结果也就不会相同,这也就是信任和期望心理的共鸣现象。

在我们生活中,工作中,这种定势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作为老师,面对着日益熟悉的学生,总难免对学生框死在“印象”

中。他优秀,就一直认为他是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另一个人表现差劲,各方面就难免大打折扣。于是“优生”就在信任和期待的力量驱动下,越发优秀;而“差生”在冷眼斥责中越来越自卑,也就越发的差劲了。班级的两级分化现象也会越来越严重。这种“定势”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进步。那么该如何打破这种定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信任和期待的力量下成长进步呢?

我认为关键是要信任每一个学生,以最大的热情对待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是最棒的最优秀的。在这种信任和期待的力量下,学生才能找到自信,发挥自己的潜能。记得在举行“祖国在我心中”,“安全礼让出行”的两次班队会中,我放弃了亲力亲为的想法,大胆把任务交给学生,由他们组织安排,我只是一个活动的参与者。他们开始面露难色,我对他们说“你们的想法新,点子好,比我强多了。大胆去做吧,相信你们一定行!”。学生在这种信任和期待的力量下,各个都积极行动起来,安排程序,排练节目,搜索资料,干得热火朝天。后来,这两次活动都进行得非常成功。学生参与面广,热情高,连平日懒懒洋洋的学生也忙得不亦乐乎。我想,这就是期待的力量,信任的力量。在工作中,在生活中都需要这种期待和信任力量,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潜能。

《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6

主编: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20xx年5月第4版

印次:20xx年8月第17次印刷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问题

1、人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2、人有哪些需要?

3、人的需要如何转化为行为的动机,进而推动人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4、人的气质和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5、遗传和个体在心理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6、心理学研究什么?

7、心理学如何进行研究?

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Part A

一、笔记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并且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一)个体心理

1、个体心理: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三个方面。

2、认知(cognition)

(1)认知:指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也称作信息加工的过程(information processing);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2)认知过程: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将信息经过神经系统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

(3)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

(4)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之间的联系与关系的认识。

(5)记忆:人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并没有马上消失,还被保留在人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这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5)思维: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间接、概括的认识事物,揭露其本质及其内在联系与规律,使人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6)语言活动:利用语言吧自己认识活动的成功与别人进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传达自己的感情,这就是语言活动。

2、动机和情绪。

(1)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2)动机(motive):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3)动机的基础: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4)情绪(emotion):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形成的对事物的态度。

(5)认知是情绪的基础;情绪对认知产生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6)自觉能动性: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绪,而且能够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改造世界。

(7)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8)意志: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未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3、能力和人格

(1)个性(个性心理特性):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

(2)心理特性:能力(ability)、人格(personality)。

4、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个体心理的三个方面――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1、行为(behavior):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在一定的刺激情景下产生。

2、刺激(stimulus):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

3、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4、行为的复杂性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

5、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现象。

6、行为具有外显的特点,可以用客观方法进行测量。

7、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法则:从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大学生作弊现象的心理学分析 篇7

一、大学生作弊的心理原因探析

心理学认为, 人的一切活动总是受到动机的调节与支配。所谓动机是指:发动、指引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的产生条件有两个:一是内在条件, 即需要;二是外在条件, 即诱因。大学生考试作弊亦是在心里动机的驱使下进行的, 并且这种动机足够强大以至于可以让作弊的学生能够置道德约束和惩罚风险于不顾, 因此, 仔细分析大学生作弊动机的产生原因, 遏制其动机的产生, 是解决大学生作弊问题的可行办法。

首先、大学生在校学习有通过考试的需要, 这一需要的满足过程, 应该是大学生不断努力、汲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大学生应当依靠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积累, 通过最终的考试。但在当今大学校园中, 往往有一些学生不能在平时扎实地完成学业, 因此, 当考试来临时, 其自身水平达不到应试要求, 为了满足通过考试的需要, 产生了作弊的动机。考试作弊是双方面的, 提供作弊的一方称为作弊客体, 接受作弊的一方称为作弊主体, 而只在作弊主客体之间存在知识差距, 这样作弊才会有效, 才会更多地被采用。这个知识差距就是比较学习劳动, 简称比较劳动。比较劳动为作弊者提供了有效的准备, 在作弊过程中, 那部分可以被复制及可以顺利地抄袭的试题答案所对应的学习劳动被称为相对比较劳动, 除去这部分劳动, 剩下的那部分比较劳动称为绝对比较劳动, 相对比较劳动是作弊主体真正的不劳而获, 是考试作弊的纯粹源泉。

其次, 当前各个大学一般都设有丰厚的奖学金, 得到奖学金对一个大学生而言不仅意味着精神上的荣誉和物质上的收益, 也意味着其在大学中入党、竞选等各方面拥有的资本。并且, 在各大高校中, 是否得过奖学金往往还是考量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 甚至毕业应聘时, 用人单位也时常会关注大学生奖学金的获得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尽量得高分争取奖学金成为大学生注重考试的外部动力, 也往往成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一个诱因。

最后, 同样的动机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 这其中环境的影响因素也非常重要。就大学生作弊动机而言, 其最终能否转化为具体行动, 环境因素不可忽视。在这里, 影响作弊形成的环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是指学校整体的风气。校风良好、历史上鲜有作弊的学校, 其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往往能够降低学生的作弊动机;反之, 校风不好或一般、历史上不断出现作弊现象, 甚至有作弊行为发生后并没有被监考老师发现的学校, 那些作弊成功的“案例”会在学生中广为流传, 增大学生的“机会”心里, 加速作弊动机向行动的转化。小环境是指考场的监考环境。对于英语四六级、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较高级别的考试而言, 由于监考严格、程序规范, 进行作弊的可能性很低, 因而, 一般较少发生作弊现象, 但对于校内自行组织的课程考试, 由于监考的严格程度和考试流程的规范程度远远比不上国家级等高级别考试, 且监考老师自身也容易对校内的考试产生放松, 因此, 进行作弊且不被发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从而间接怂恿了学生由作弊动机向作弊行动的转化。

二、应对大学生作弊行为产生的可行办法

1、注重日常对学生的关注

当前, 各高校往往非常重视考前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而在平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不够。对于一些读书不用功的学生而言, 考试临近时, 其已经落下了一个学期的功课, 因此, 作弊的动机往往已经萌生, 此时再进行诚信教育, 效果必然非常有限。因此, 要遏制学生作弊动机的产生, 必须重视日常对学生的关注, 尤其是一些特情学生, 如:厌学、对专业不感兴趣、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学生等等。辅导员或班主任要与任课老师保持联动, 时刻掌握班级学生学习情况, 同时要通过班委、班级党员等先进分子, 建立班级的预警、监察、帮扶体制, 及时发现班内特情学生的学习问题, 并能够通过监督、互助等措施, 把特情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在平时解决, 形成班内良好的学习风气, 从而把学生的作弊动机从萌芽阶段抹杀掉。

2、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评价体系中, 学习成绩所占分量太重。学校中几乎所有的奖励都有一定的学习成绩条件。学习成绩成为了学生评优、学生在校表现评价等的必备条件。这在客观上导致学生们会对学习成绩过分重视, 并进而诱发作弊动机的产生。近年来, 成绩优秀学生、学生干部加入作弊大军的现实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因此, 必须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改变过于依赖考试评价学生的现状, 尝试将学生的日常表现、社会实践、参赛获奖等各方面因素, 纳入学生的评价考察体系, 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大学中发挥自身的优势, 并从另一个方面遏制学生作弊动机的产生。评定方式综合化:学校不但要看学生的期末成绩, 而且要看学生的平时表现 (包括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 学生的科研报告、产品制作、发明成果等) , 加大平时考查成绩的比例, 这样既考查了学生的实际水平, 又可以督促学生加强平时的学习, 从而减少作弊现象的发生。

3、加强学风建设、形成良好氛围

环境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学习风气会形成良好的软环境, 不仅能够对学生学习产生催进、鞭策作用, 也能够降低学生作弊动机的产生。反之、如果学风难以得到保证, 大量学生懈怠日常学习, 不能达到学校的教学要求, 则作弊现象就不可避免。同时, 由于大学生普遍存在从众心理和尝试心理, 在自身功课不能达标的情况下, 一旦有其他同学作弊的先例, 就会刺激其同样产生作弊的动机, 而一旦某一次作弊得手, 这种动机就会不断蔓延, 作弊的现象必然越演愈烈。因此, 必须注重校园软环境建设, 加强学风管理,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严格考试纪律, 提倡人性化管理

作弊现象由动机转化为行动, 考场因素非常重要。规范的流程、严格的监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压缩学生的作弊空间, 降低作弊动机向作弊行为转化的可能性。反之, 如果在考场环节有所松懈, 则很有可能使少数学生的作弊得逞, 一旦这一现象发生, 就会对该生及其他学生产生怂恿, 从而加剧作弊现象的发生。当然, 在现实情境中, 由于对作弊学生的处罚非常严厉, 也会有监考老师因为恻隐之心而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从而对学生形成一种反向的鼓励。有调查显示, 46.1%的学生认为对作弊的严厉处罚并不足以威慑作弊的大学生, 因为在惩罚严厉的情况下, 监考老师抓作弊时心情也是矛盾的, 不抓则违反监考纪律, 而抓学生就要受到严惩, 甚至可能毁掉一生[2]。大学毕竟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 而不是一个以处罚、惩戒为目的的场所。因此, 在严格考场纪律, 杜绝作弊产生的同时, 也要本着教育为本的原则, 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 合理制定惩戒方法, 实现人性化管理。学校要制定相关的制度, 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不但给学生以知识也要给学生以思想, 教师的授课水平提高了, 学生感觉能从中受益, 学生就会被教师的课堂所吸引, 就会降低学生逃课现象的发生。

摘要:针对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考试作弊现象,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大学生作弊现象的产生原因, 提出以遏制作弊动机的产生和转化的方法, 消除大学生作弊行为的出现。

关键词:作弊,动机,环境

参考文献

[1]云长海、韩霜等:《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与对策》,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 27 (3) :352-353。

[2]万明钢、曹汉斌:《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研究》, 《高等理科教育》, 2002, 43 (3) :79-84。

大学生网络文化之心理学探析 篇8

摘要: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心理功能有逃避功能、攻击功能、替代功能、建设功能;其中前三种是消极的心理功能,后一种是积极的心理功能。网络心理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利用网络文化的建设功能,能够学会正确地对待和利用网络。网络心理教育是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充分条件,应围绕心智模式、情绪管理、意志力、人际沟通、压力管理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网络文化;心理功能;网络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102—0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逐步转变,如今的大学校园再也不是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外界时尚的点点滴滴都逃不过这群年轻人的眼睛。千变万化的校园时尚文化成为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校园网络化的直接结果是网络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形成“交集”,产生了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大学生网络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它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进行学习、生活、交往、娱乐等活动的同时,传播思想、文化,使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也得以反映。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构成、个性的发展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心理功能及心理教育两个层面探析大学生网络文化,以期为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一、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心理功能

1.逃避功能。逃避功能往往是对那些意志薄弱而知识结构简单的大学生来讲,他们会在网络中以抑制、否定、退化的方式处理不符合社会准则的情感或冲动以及严重受挫时产生的焦虑和痛苦。

当大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状况时,他们会在网络中将这种极度痛苦的经验或欲望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会放弃成人的方式,采用原先比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和满足自己的欲望,完全的放弃努力,彻底逃避成人的责任,从而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

大学新生刚进入大学校园,他们渴望友谊、渴望与他人交流。然而,大学新生的自我表露又受心灵闭锁的影响,总是不经意地与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完全敞开心扉沟通思想。而网络的交往特点,使他们畅所欲言、无所顾忌,许多学生在现实中受挫时,往往愿意到虚幻的网络空间去倾诉,互联网成了他们逃避现实、寻求自我解脱的一个良好的渠道和环境。

2.攻击功能。攻击功能是大学生通过转移和投射的方式在网络中把对现实生活中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或者将自己不良的思绪、动机、欲望、情感赋予到网络中的他人或他物身上,推卸责任或把自己的过错归咎于网络中人或物,从而得到一种解脱。

网络本身的特征就像一个垃圾箱和“回收站”,只需定期“清空”就使之消失得无影无踪。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大学生网络文化活动中看到更清晰攻击行为,尤其是当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网络黑客知识时会有强烈攻击他人的倾向,他们出于不同的动机:满足自信、完善自我、谋取利益、戏弄他人、寻求刺激,虽然有其合理的成分,但网络这一外力的介入使这种攻击倾向表现的更加明显。同时,当大学生受到到网络攻击时,也有部分同学采取报复行为,他们会选择转发给别人,或者找个新病毒回复,在其中找到平衡感。

3.替代功能。当大学生因心身某个方面的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或是遇到困难,无力处理实际问题时,会在网络上有意识的创造或寻找一种虚幻的世界以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获得心理平衡。他们常常会在网上酝酿成虚幻的自尊,带有浓厚的自我陶醉色彩。

网络的匿名性,实际上是一个假的身份,我们可能常常从大学生网络文化活动看到不少怪异的现象,比如改换性别,男生以女生名字和女性性格化身出现,或者女性以男性面目笑傲网络世界。更常见的是大学生隐匿真实的姓名、年龄、性格特征和固定的社会身份符号,来参与到虚拟世界的网络文化活动当中。尤其是有部分大学生以不同的身份网上娱乐:如聊天、玩网络游戏、写博客等,更有甚者会选择逃课上网,每天花费在网上的时间超过6小时,很容易产生对网络依赖而沉迷网络,这种替代在某种程度上使大学生将现实与虚拟混淆,将现实世界中的情感移植到网络世界中来,这样,以情感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与互动关系,就被虚幻的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所代替。久而久之,他们会心甘情愿地退出现实生活,这种心理上的依赖使他们对现实情感的体验变得淡漠[1]。

4.建设功能。建设功能是大学生以认同、升华的方式接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在网络文化活动中有选择性的吸收、模仿或顺从另一个在网上接触到得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或团体,以对方之长归为己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区表达,以此吸收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感,掩护自己的短处。

同时,大学生在网络文化活动中会把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另辟蹊径用符合社会认同的建设性方式在网上表达出来,并得到本能性满足。

在网络中搜索引擎的发展更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被汲取,大学生通过网上的点击、搜索、浏览、筛选、下载获得所需的信息,他们主动获取新的信息来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的要求以发展自我。而且,大学生在网络沟通过程中会形成固定的交往圈,在生活中遇到烦恼或问题时,在网络中向朋友倾诉的过程中,对方积极、向上的心态会使大学生有所改变,使之朝着对方的方向努力。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

1.网络心理教育的目的。网络心理教育是网络和心理教育的联姻。在本文中,笔者认为,网络心理教育是关于网络的心理教育,网络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既可以通过网络的途径进行,也可以通过传统的非网络的途径进行。网络心理教育的总目标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利用网络文化的建设功能,能够学会正确地对待和利用网络,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

具体来讲,网络心理教育可细化为两个子目标。一方面,网络心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网络心理教育要顾及差异,以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为主要目标进行个别教育。因此,以个体咨询、网络成瘾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对已经出现网络成瘾症状的大学生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对极个别网络严重成瘾的学生重点关注并及时进行转介。同时,要针对网络成瘾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教育。

以上两个子目标教育对象虽然不同,但总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网络心理教育使其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的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使他们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网络心理教育与大学生网络文化。尽管探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是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但过分地注重甚至夸大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会给人造成一种“网络文化就是洪水猛兽”,“网络文化就是罪魁祸首”的认知错觉或心理错觉[2]。网络文化之所以有如此的影响,主要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利用了网络文化的逃避功能、攻击功能和替代功能,以此使网络文化呈现消极状态。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反对或禁止大学生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尺度和健康的心态,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对人的心理的积极影响,防止网络对人的心理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做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网民。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高等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教育,促进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此培养大学生从事网络文化活动时具备基本的价值尺度和正常的心态,才能保证和强化大学生网络文化发挥积极的心理功能,弱化其消极的心理功能。

3.网络心理教育的基本内容。虽然网络心理教育以网络为出发点,但它仍然是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网络心理教育的内容应该在包含心理教育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网络心理现象展开,如我们对网络这种现代科学技术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和行为,人的网络心理有哪些类型和表现,其特点和成因是什么;应该怎样利用网络来为心理教育服务等等。在此笔者认为,以网络为中心从心理教育的视角开展网络心理教育的内容应以大学生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的内在规律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基础[3],围绕心智模式、情绪管理、意志力、人际沟通、压力管理等方面展开。

心智模式教育,是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心智模式,并认清楚模式对他们的影响,使他们了解改造心智模式的方式并学会应用,创造出适合他们的新的心智模式。

情绪管理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自己情绪的节律周期以及自己调节、控制情绪的方法及有效性,让他们掌握培养良好情绪的方法,尽可能延长积极情绪的影响时间,而缩短消极情绪的影响时间,最终学会调节、驾驭自己的情绪。

意志力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意志力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方法,尤其是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学会运用所掌握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意志力。

人际沟通教育,是鼓励大学生多走出网络,学会在具体生活中掌握人际交住的技巧,使其体会单向和双向沟通的差异,学习双向沟通的方式,使沟通更完整有效。

压力管理教育,是使大学生在了解自己所面临和承受的心理压力的程度的基础上,使其意识到网络是缓解压力的一种途径,学会有效地缓解压力,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

通过以上不同方面的心理教育使大学生从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等方面形成健康的心理,强化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建设功能,弱化其逃避功能、攻击、替代等功能,进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文化有其特殊的心理功能,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4],有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对高等教育工作者来讲,必须在此基础上探索科学有效地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这把“双刃剑”,将网络文化的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胡敏.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J].民办教育研究,2008,(2):97-99.

[2]刘守旗.网络文化与心理教育[J].江苏高教,2005,(3):97-99.

[3]黄辛隐,张秀敏.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及团体心理训练设计研究[J].心理科学,2004,(2):307-310.

上一篇:初中生作文:舞动青春下一篇:副处级干部“三讲”教育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