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坠落事故预防措施

2025-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空坠落事故预防措施(精选9篇)

高空坠落事故预防措施 篇1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电力已经成为国家进步与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其在国民经济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全国用电量的逐年攀升对输电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空坠落事故规律,是指人们在从事高空作业中,人与相关物体结合时违背客观事物规律而产生的异常运动失去了控制,经过量变积累发生了质变的普遍性表现形式。所谓高空作业,是指在距基准面2 m以上(含2 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在此作业过程中因坠落而造成的伤亡事故,称之为高空坠落事故。在对输电线路设备进行维护与检修的过程中,高空作业是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生产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是可以预测、预防和控制的。既然在一定客观条件下高空作业是必须的,那么对这种工作的危险程度就应当进行严密的分析与定级。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书》中已明确指出:“我们相信,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通过我们的努力,所有事故都应当可以预防;任何隐患都应当可以控制。”这在否定了“事故难免论”的同时,也激励大家开始对输电高空作业的危险点、易发生危险的过程、外部危险因素等进行探索与研究,从而努力做到对事故发生的可控与在控。本文将从参与高空作业的人员、作业人员所需的外部条件、作业人员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尽可能地揭示高空坠落事故易于发生的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竭力探索出有效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发生的实质性措施与方案。

2 人——事故发生的主要矛盾

任何事故的发生,人作为行为主体决定着现场作业的每一步行动,也作为客观环境中的客体受到不可预知的外部环境的袭扰。因此,不可否认的是,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将决定其在事故成因上占据主导地位。那么,解决了人的主要矛盾也就等于解决了高空坠落事故发生的主要矛盾。

笔者通过对以往多数高空坠落事故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以下10类人在高空作业时易发生危险:(1)晚上休息不到位。(2)做事不严谨,缺乏观察力,不具备发现细微安全隐患的能力。(3)经验过于丰富,易出现侥幸心理。(4)存在逞强心理,自以为艺高人胆大。(5)精神状态不好,心理调适不佳。(6)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监察力度不够,第三方安全保障失效。(7)带情绪工作。(8)抓时间,抢进度。存在严重求急心理的工作人员最容易出事,因为求急心理将导致在工作环节中很多安全防护措施被省去,这就从主观上放弃了安全。(9)缺乏责任心。(10)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尤其是新参加输电线路检修与带电作业的人员。

3 设备安保条件落后——事故发生的客观矛盾

面对日益升高的电压等级,杆塔的横纵向强度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其高度也在不断升高。这在生产现场就必然存在以下现象:

3.1 原有保护措施可行性低

“安规”中风力超过五级、遇有雷雨等天气情况下严禁从事高空作业这一规定,可以说从事输电专业工作的人员都知道。但2008年2月发生在湖北、贵州一带的冰灾却导致了不少救灾人员的牺牲,其原因并不完全是输电线路覆冰这一难题,因失手失足而摔伤的也占了救灾中伤亡的很大比率。原因很简单,原有的长短带(即加长绳与安全带结合)式保护措施在线路工作人员上下杆塔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发挥保护作用。工作人员上下杆塔过程中,如果使用此法将会大大增加上下时间、耗费可用体力,对原有工作任务的完成造成影响。

3.2 杆塔老化

在一些业已运行20余年的老式杆塔中,存在电杆表层沙化、盐蚀严重的普遍现象,甚至有些拉线存在不同程度的锈蚀,例如我公司运营的220 kV龙银一线等。上下这些杆塔本身就存在极大的风险:使用的脚扣时表面已经沙化的电杆会使摩擦系数大幅度降低,从而出现脱扣、划扣等现象;锈蚀的拉线则很有可能因为人员上下过程中对原杆塔应力的改变而崩裂,导致倒杆倒塔。

4 高空防坠落模型

以电网运营为主的生产单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本体,而在生产一线的职工只能被动地接受上下杆塔缺乏保护这一事实。根据我国现有输电线路杆塔防坠落装置的比对分析可知,某些防坠落技术目前已经成熟,并被部分单位推广应用。下面笔者将简要列举出几种高空防坠落模型的简要构思,并从其性价比、安装难度、应用标准与推广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4.1 高空防坠落护栏

基于目前国内外市场滑轨式高空防坠落器的价位一直居高不下,且因安装难度大、使用寿命短而得不到普遍推广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套相对能够减轻高空作业人员心理压力,降低高空坠落事故发生概率的装置模型——护栏。以220 kV J2型转角塔为例,改造前塔型如图1所示,改造后塔型如图2所示。

4.1.1 选型理由

该塔型为典型的220 kV转角塔,具备说明此模型的典型特征。

4.1.2 装置特点

经研究,上下杆塔最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以超高压输变电公司所辖线路为例,线路设计及使用多为220 kV及以上各类型铁塔,虽然塔上换位可以做到双保险,但上下铁塔的过程却成为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因此,安装该套护栏能有效保证上下铁塔人员的安全,其优势具体表现为:(1)可以有效提高人员通过脚钉上下铁塔的心理安全度;(2)以酒杯型直线塔为例,安装该套护栏可以在人员通过瓶口向曲臂攀爬的过程中起到侧翼保护的效果;(3)该套护栏具有成本低廉、效果明显、安装容易、易于保养等优点,因此具备大范围推广的可行性,从而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总体概率。

4.2 高空作业防滑手套

该项模型采用防滑材料制作出作业手套,从增加佩戴人员攀抓物品的摩擦阻力入手,提高作业人员上下塔与抓附物品的能力。据调查,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大规模投入市场。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中,安全也就成了完成所有生产任务的重中之重。在此,笔者希望文中观点能够对输电线路高空作业电力生产的安全起到帮助作用。

摘要:对高空坠落事故进行了概述,分析了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矛盾和客观矛盾,最后提出了高空防坠落模型。

关键词:高空,超高压,输电线路,防坠落

参考文献

[1]苑吉河,蒋兴良,易辉,等.输电线路导线覆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J].高电压技术,2004(1)

[2]胡毅.输电线路大范围冰害事故分析及对策[J].高电压技术, 2005(4)

预防、控制施工中高处坠落事故 篇2

一、高处坠落事故的规律

1.高处坠落事故的类别规律

高处坠落事故的类别规律,是依据高处坠落事故对人体伤害的坠落方式,把高处坠落事故大体分为如下九种类型:

(1)洞口坠落(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阳台口坠落等);

(2)脚手架上坠落;

(3)悬空高处作业坠落;

(4)石棉瓦等轻型局面坠落;

(5)拆除工程中发生的坠落;

(6)登高过程中坠落;

(7)梯子上作业坠落;

(8)屋面作业坠落;

(9)其它高处作业坠落(铁塔上、电杆上、设备上、构架上、树上、以及其它各种物体上坠落等)。

2.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规律

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规律,是指人们在高处作业中违背了客观事物规律,导致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原因所具有的普遍性。具体又分为,个性原因规律和共性原因规律。

1)个性原因规律

个性原因规律,是指每类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各自具有的具体原因规律。例如:

(1)洞口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洞口作业不慎身体失去平衡;行动时误落入洞口;坐躺在洞口边缘休息失误;洞口没有安全防护;安全防护设施不牢固、损坏、未及时处理;没有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2)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脚踩探头板;走动时踩空、绊、滑、跌;操作时弯腰、转身不慎碰撞杆件等身体失去平衡;坐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站在栏杆上操作;脚手板没铺满或铺设不平稳;没有绑扎防护栏杆或损坏;操作层下没有铺设安全防护层;脚手架超载断裂等。

(3)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立足面狭小,作业用力过猛,身体失控,重心超出立足面;脚底打滑或不慎踩空;随着重物坠落;身体不舒服,行动失控;没有系安全带或没有正确使用,或在走动时取下;安全带挂钩不牢固或没有牢固的挂钩地方等。

(4)屋面檐口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屋面坡度大于25°,无防滑措施;在屋面上从事檐口作业不慎,身体失衡;檐口构件不牢、或被踩断,人随着坠落等。

2)共性原因规律

共性原因规律,是指任何一次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均具有基本原因、根本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因而形成的系列原因规律。

(1)基本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安全基础不牢。其表现是,人不符合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物未达到使用安全标准。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思想和安全技能,身体条件较差有病;以及与高处作业相关的各种物体和安全防护设施有缺陷等,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条件。

(2)根本原因,是高处作业违背建筑规程的异常运动。其表现是,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的着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高处作业时没有安全措施冒险蛮干,违反劳动纪律酒后作业;以及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备、不起作用,也有的擅自拆除、移动或在施工过程中损坏未及时修理等,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条件。

(3)间接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异常运动失去了控制。其表现是,由于安全管理不严,没有行之有效的安全制约手段,对人有违章作业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异常行为,对工具、设备等物质有未达到使用安全标准的异常状态,不能做到及时地发现和及时地加以改变,任其自然发展,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量变到质变过程。

(4)直接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异常运动发生了灾变。其表现是,由于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失去了控制,经过量变的异常积累,当达到灾变量值时,从而构成了高处坠落事故。如人从洞口坠落、从脚手架坠落、从设备上坠落、从电杆上坠落等造成了人身伤害。

二、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

依据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一般分为具体预防、控制和综合预防、控制。

1.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

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是依据不同类型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每类高处坠落事故进行具体预防、控制要点。例如:

(1)洞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上料平台等都必须设有牢固、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洞口防护设施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缮;洞口防护设施严禁擅自移位、拆除;在洞口旁操作要小心,不应背朝洞口作业;不要在洞口旁休息、打闹或跨越洞口及从洞口盖板上行走;同时洞口还必须挂设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2)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要按规定搭设脚手架、铺平脚手板,不准有探头板;要绑扎牢固防护栏杆,挂好安全网;脚手架荷载不得超过270千克/平方米;脚手架离墙面过宽应加设安全防护,并要实行脚手架搭设验收和使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加强施工计划和各施工单位、各工种配合,尽量利用脚手架等安全设施,避免或减少悬空高处作业;操作人员要加倍小心避免用力过猛,身体失稳;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软底防滑鞋,同时要正确使用安全带;身体有病或疲劳过度、精神不振等不宜从事悬空高处作业。

(4)屋面檐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在屋面上作业人员就穿软底防滑鞋;屋面坡度大于25°应采取防滑措施;在屋面作业不能背向檐口移动;使用外脚手架工程施工,外排立杆要高出檐口1.2米,并挂好安全网,檐口外架要铺满脚手架;没有使用外脚手架工程施工,应在屋檐下方设安全网。

2.高处坠落事故的综合预防、控制

高处坠落事故的综合预防、控制,是依据高处坠落事故的不同类别和系列的原因规律,而提出的对高处坠落事故进行综合预防、控制的要点。

(1)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要坚持开展经常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使其认识掌握高处坠落事故规律和事故危害,牢固树立安全思想和具有预防、控制事故能力,并要做到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当发现自身或他人有违章作业的异常行为,或发现与高处作业相关的物体和防护措施有异常状态时,要及时加以改变使之达到安全要求,从而自为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2)高处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要符合安全要求。如,不准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癫痫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对疲劳过度、精神不振和思想情绪低落人员要停止高处作业;严禁酒后从事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人员的个人着装要符合安全要求。如,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和有关劳动保护用品;不准穿高跟鞋、拖鞋和赤脚作业;如果是悬空高处作业要穿软底防滑鞋。不准攀爬脚手架或乘运料井架吊篮上下,也不准从高处跳下。

(4)要按规定要求支搭各种脚手架。如,架子高度达到3米以上时,每层要绑两道护声栏,设一道挡脚板,脚手板要铺严,板头、排木要绑牢,不准留探头板。

使用桥式脚手架时,要特别注意桥桩与墙体是否拉顶牢固、周正。升桥降桥时,均要挂好保险绳,并保持桥两端升降同步。升降桥架的工人,要将安全带挂在桥架的立柱上。升桥的吊索工具均要符合设计标准和安全规程的规定。

使用吊篮架子和挂架子时,其吊索具必须牢靠。由篮架子在使用时,还要挂好保险绳或安全卡具。升降吊篮时,保险绳要随升降调整,不得摘除。吊篮架子与挂架子的两侧面和外侧均要用网封严。吊篮顶要设头网或护头棚,吊篮里侧要绑一道护身栏,并设挡脚板。提升桥式架、吊篮用的倒链和手扳葫芦必须经过技术部门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倒链最少应用两吨的,手板葫芦最少应用三吨的,承重钢丝绳和保险绳应用直径为12.5毫米以上的钢丝绳。另外使插口架、吊篮和桥式架子时、严禁超负荷。

(5)要按规定要求设置安全网,凡4米以上建筑施工工程,在建筑的首层要设一道3至6米宽的安全网。如果高层施工时,首层安全网以上每隔四层还要支一道3米宽的固定安全网。如果施工层采用立网做防护时,应保证立网高出建筑物1米以上,而且立风要搭接严密。并要保证规格质量,使用安全可靠。

(6)要切实做好洞口处的安全防护,具体方法,同洞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相同。

(7)使用高凳和梯子时,单梯只许上1人操作,支设角度以60至70为宜,梯子下脚要采取防滑措施,支设人字梯时,两楼夹角应保持40度,同时两梯要牢固,移动梯子时梯子上不准站人。使用高凳时,单凳只准站1人,双凳支开后,两凳间距不得超过3米。如使用较高的梯子和高凳时,还应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8)在没有可靠的防护设施时,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否则不准在高处作业。同时安全带的质量必须达到使用安全要求,并要做到高挂低用。

(9)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脚踏物是否安全可靠,如脚踏物是否有承重能力;水电杆的根部是否腐烂。同时严禁在石棉瓦、刨花板、三合板顶棚上行走。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篇3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中铁三局四公司巴新铁路项目经理部编制)为了加强巴新铁路ZH-12标段施工安全管理,规范施工管理和作业行为,有效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及时对事故进行施救,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职责(1)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 组 长: 陈和平

副组长:张永明 高长军 曹领军 王国成 组 员:刘明峰 陈红利 路志良 庞广全 焦兵富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部办公室。值班电话为:0476-6100051 经理部及下属各工区都要成立高空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

(2)领导组下设抢险组、通讯联络组(设工区调度室)、疏散引导组、安全警戒组和后勤保障组,各组分别由主要领导干部担任组长,根据需要各组确定组员若干人;

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负责对各工区施工现场发生的突发高空坠落事故进行应急处理。

中铁三局四公司巴新铁路项目部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3)脚手架必须保证整体不变形,凡高度20m以上的外脚手架纵向必须设置十字盖,十字盖高度不得超过7根立杆,与水平面夹角应为45°-60°,高度在20米以下的必须设置反斜支撑,特殊脚手架和20m以上的高大脚手架必须有设计方案。有脚手架结构计算书,特殊情况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1.5X1.5m以下的孔洞,应预埋通长钢筋网。或加固定盖板,1.5X1.5以上的孔洞四周必须设两道护身栏杆,中间支挂水平安全网。

(5)临边施工区域,对人或物构成危险的地方必须支搭防护棚,确保人、物的安全。高处作业使用的铁凳、木凳间需搭设脚手板的,间距不得大于2m,高处作业,严禁投扔物料。

(6)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经过现场培训、交底、安装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交底时按方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交底,并确定指挥人员,在施工时按作业环境做好防滑、防坠落事故发生。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建立登记、整改检查,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应立即停止作业。

二、应急响应

1、一旦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由安全员组织抢救伤员,队长打电话“120”给急救中心,由劳务队长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其他义务小组人员协助安全员做好现场救护工作,相关人员协助送伤员外部救护工作,如有轻伤或休克人员,现场由安全员组织临时抢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

中铁三局四公司巴新铁路项目部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有无遗漏和过错,责任是谁。

D)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

高空作业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篇4

1、高空作业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①、产生高空坠落其主要原因是思想麻痹大意,作业之前设有按以高空安全工作规程执行。

②、准备工作做得仓促,有的工作可以在地面上先做来做,导致在向处工作时间加长消耗体力,引发坠落事故。

③、高空作业使用的安全工作在作用前未作认真检查。

④、高处作业时站在箱子、木桶、铁桶不牢固的结构上工作,而引起坠落。

⑤、梯子不牢固或爬竹梯时底下没人扶梯,梯子向后滑或向两侧倒而坠落。

⑥、遇到下雨刮大风在高处工作,无特殊防护装置,引起坠落事故。

2、预防高空坠落措施

①、凡在离开地而3米以上的地点进行高空作业时强调作业人员应集中精力,严格按以高空安全工作规程执行,防止发生事故。

②、凡能在地面上预先做好的工作都必须在地面上工作尽是减少高空作业。

③、在没有脚手架或者没有樽的脚手架上工作,必须绑好安全带,挂牢安全绳或采取其他可***的安全保护措施。

④、高处作业应一委使用工具袋。较大的工具、材料应用绳拴在牢固的构件上,不问候语随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乱放,以防坠落伤人。

⑤、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有关人员,不问候语其他人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工作地点下面应有围栏或保护,防止落物伤人。

⑥、不问候语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要用安全绳子系牢后上下吊送。防止打伤下方工作人员或击毁脚手架,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⑦、使用人字梯必须设有坚固的绞链和限制开度的拉链。更不准用人拉单梯当作人字梯使用。

⑧、电梯通道上,门户前或机械转动部分附近使用梯子时,应有人监护,采取其他安全保护措施。

⑨、小区(大厦)外墙铺设的雨水管,采光并铺设的排水管,温水管修理补漏或更换管子时按规定进入危险场所

A、必须戴安分了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并帽带。

B、合格的安全帽。

C、凡老外架防护作业点,必须在离地面4米搭设固定的安全平网。

⑩、外墙外面清洗时,除在合同中明确提出发生一切事故均由讯息工期方自负外,还必须做好高空作业人员防坠落及高空失落工具砸伤地面人、车辆的监理工作。

⑾、脚手架上工作

A、要认真检查脚手架绑扎固定是否牢固。

B、脚手架上的踏板能否承受讯息工期工作时工具、材料,等载重。

C、脚手架上的保护樽讲师团是否到位及牢固程度。

D、工作时必须带齐安全带的挂钓系挂在牢固构件上。

E、所用工具材料要用绳子吊送,不问候语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地面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⑿、梯子上工作

A、要先仔细检查铝合金梯、竹梯、木梯是否坚固完整。

B、梯子的支柱应能承受工作人员拾工具、材料的重量。

C、在梯子上工作时,梯与地面的夹角应为60度左右,肯操作人员必须登在距梯顶不于1米的梯蹬上工作。人在梯子上不问候语移动梯子。

D、梯子要安置稳固,在水泥或光滑坚硬的地面上作用梯子,具下端与固定物缚住。禁止把梯子回设在木箱等不稳固的支持物上或容易滑动的物体上使用。

3、高空坠落处理程序

①、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伏特加见物不见人一,减轻贪生怕死,减少痛苦。并根据受伤程度进行救护。

②、各管理处离医院远的,应配备急救箱有效急救药品。

③、出血必须先止血。

A、伤口渗血:用消毒纱布盖住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扔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或用布带等止血。

B、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有条件用止血带止轿。再送医院。

④、骨折急救

A、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杆等将断骨上、下方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B、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应先止血,固守,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C、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士袋(或其它替代物)旋转状况两侧至颈部固定不动,以免引起截瘫。

D、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⑤、颅脑外伤

A、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管通畅,若有呕吐,扶好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窒息。

B、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轻轻拭去,以利降低颅内压力。

高空坠落事故预防措施 篇5

一、应急预备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名目部高处坠降事变应急筹备跟响应引导大组

组消:项纲经理

组员:师产背责人 危全员 各业余工少 技巧员 量检员 值懒人员

值班电话:

(2)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处理引导小组胜责对项纲突领高处坠涨事故的应急处置。

2、培训战演练

(1)名目部安全员背责宾持、组织全机闭每年入行一次按高处坠涨事故“应急响应”的要供入止模仿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总工,和谐配分实现演练。演练停止前由组少组织错“应急响应”的无效性退止评估,什么是高空作业,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请求退行调剂或更故。演练、评估战更故的记载应夺以坚持。

(2)施工治理部背责对相干人员每年退止一次培训。

3、应急物质的筹备、保护、颐养

(1)应急物质的筹备:繁难复架、跌达伤害药品、包扎纱布。

(2)各种应急物质要装备全齐并增强夜常治理。

4、防坠涨措施

1)脚手架材量必须合乎国度尺度:钢管足手架的.杆件衔接必须应用及格的玛钢扣件。

2)构造脚手架坐杆间距不得大于1.5m,大竖杆间距不得大于1.2m,小竖杆间距不得大于1m,脚手架必须按楼层取构造推接坚固,推交点垂曲间隔不得超功4m。

水仄间隔不得超功6m,拉交所用的资料弱度不得矮于单股8号铝丝的弱度,高大架子不得应用柔性资料拉接。在推接点处设牢靠支底,脚手架的操作点必须谦展脚手板,离墙面不得大于20cm,不得言空隙和探尾板、飞跳板、脚手板上层设程度网,操作面内侧应设二路护身栏杆战一说挡脚板或设一讲护身栏杆,破挂安全网,高心封严,防护高替1.2m严禁用竹笆干脚手板。

3)脚手架必须保障零体不变形,凡高度20m以下的里足手架横向必需设置十字盖,十字盖高度不失超功7根破杆,取程度点夹角应替45°-60°,高度在20米以高的必须设置正斜支持,特别手手架跟20m以上的高小脚手架必须有设计计划。有脚手架构造盘算书,特别情形必须采用无效的防护办法。

4)井字架的吊笼没出口均应有平安门、二侧必须有危齐防护办法,吊笼定位托杠必须采取定型安装,吊笼运言外不得趁己。

5)1.5x1.5m以—卜的孔洞,应预埋通消钢筋网。或减固定盖板,1.5x1.5以上的孔洞四处必须设两谈护身栏杆,两头支挂水安然全网。电梯井心必须高度不矮于1.2m金属防护门。

电梯井内首层和首层以上每隔四层设一途水安全全网,安全网应封门周密,楼梯踩步及劳动仄台处,必须设两讲坚固防护栏杆或用坐挂安全网防护,阴台栏杆应随层装置,不能随层装置的,必须设二说防护栏杆或破挂安全网添一路防护栏杆。

6)有内足手架或采取采取复排手手架高4m以下的修建物,首层四处必须收拆固定3m严的火仄平安网(高层建造6m严单层网):

网顶距高圆物体不得大于3m(高层不失老于5m)高层修筑每隔四层固定一讲6m严的水安全全网,火安然齐网,交心处必需衔接周密取修筑物之间缝隙不小于10cm,并且里边缘高于内边缘,收搭程度保险网,曲至不高处息业时圆否搭除。

7)临边施农区域,错己或物形成安夷的处所必需收拆防护棚,确保我、物的保险。高处息业应用的铁凳、木凳间需拆设手手板的,间距不失小于2m,高处作业,严禁投抛物料。

8)低空作业己员必须持证下岗,通过隐场培训、接顶、装置职员必须解保险带,接底时按计划请求联合施工隐场息业条件跟队伍情形作具体接顶,并断定指挥职员,在施农时按作业环境干好防涩、防坠降事变产生。

发明显患要即时零改要树立注销、零改检讨,定我、定措施,定实现夜期,在现患不打消前必须采用牢靠的防护办法,如有安及人身平安的紧迫夷情,应立刻结束作业

二、应急响应

1、一夕产生低空坠降事故由危全员组织挽救伤员,名目经理挨电话“999“120”给急救叫核心,由洋修农少维护好现场避免事态扩展。其余任务大组我员帮助安全员干好隐场救护工作,火、电工消协帮迎伤员内部救护工作。

如有重伤或戚克职员,现场山安全员组织长期挽救、包扎起血或作人工吸呼或胸里口脏挤压,尽最人尽力挽救伤员,将伤存事故把持到最老程序,丧失落到最老

2、处置程序

1)查暗事故起因及义务人。

2)制订无效的防备措施,避免相似事故产生。

3)错所有员工入言事故教导。

4)发布事变处置成果。

输电线路防止高空坠落措施的探究 篇6

1 输电线路

发电厂在发电的过程中, 为了能将电能传输至更远的地方。首先由发电厂生产电能, 之后将电能传输至变电站, 变电站将电压升高, 之后通过若干变电站进行传输进入配电站[1]。配电站根据辖区内用电户的分布状况, 将电能通过配电线路传输至用电户内。其中发电厂到变电站, 以及各变电站之间的传输电路, 都称之为输电线路。

2 输电线路施工高空坠落

输电线路在架设的过程中, 为了防止发生意外触电等安全事故。其架设的高度一般都较高, 普通的输电线路根据其电压的不同其对地高度也有所差异, 一般为7m-14m之间。在此现状下, 输电线路在架设、维护的过程中如安保措施不足, 极易发生坠落事故。输电线路在施工维护的过程中, 高空坠落事件对于电力企业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当前针对此类现状, 电力企业施工部门, 以及研究部门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且取得了较好的防范成果。

3 当前关于输电线路防止高空坠落的主要方法

当前关于输电线路防止高空坠落的发展现状, 整体的发展态势较为良好。为电力企业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以及施工维护技术的发展,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针对此类现状, 笔者针对当前关于输电线路防止高空坠落的主要应用装置, 进行简要的分析。其中主要的分析内容为:钢绞线防坠落装置、导轨式防坠装置、脚钉式防坠落装置。

3.1 钢绞线式防坠落装置

钢绞线式防坠装置为当前电力企业在施工维护中, 常用的一类防坠技术。钢绞线式防坠装置, 主要的组成部件为:固定装置及配件、U型环扣、UT楔形耐张线夹、耐张线夹钢锚等部件。钢绞线式防坠装置在应用的过程中, 首先需注意的为:施工过程中, 杆塔的具体参数。主要的原因为固定装置的安装, 需根据杆塔的具体参数进行制定和准备。除去固定装置外, 其余部件都属于常规的应用工具, 各工程之间的附属部件都可通用[2]。钢绞线式防坠装置, 除去本身的整套防范装置外, 操作者也可将携带的辅助保险装置, 与钢绞线防坠装置进行连接。以此实现双层的保护效果, 从而保障操作人员在作业中的安全性。

3.2 导轨式防坠装置

导轨式防坠装置其整体的安全性能较好, 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 操作人员一旦发生踩空失足现象, 安全装置可将操作人员固定在导轨上, 以此防范操作人员坠落发生意外事件。导轨式防坠装置, 其主要的构成部件为:导轨、方向转换装置、安全绳、固定部件以及连接附属部件。其次还有防坠自锁器, 人员一旦发生意外现象防坠自锁器, 则发挥主要的防坠作用, 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导轨防坠装置导轨主要有槽型以及工型两种, 一般也称之为C型、T型。此外由于导轨式防坠装置在应用的过程中, 其受力情况较大。操作人员在失足或踩空过程中, 整体的自重以及重力加速度, 造成短时间内导轨受力增大。因此对于其制作材料的要求也较高, 一般为合金类或不锈钢类材料。

3.3 脚钉式防坠落装置

脚钉式防坠装置为几类防坠装置中, 结构最为简易, 操作最为简单的工具类型。其主要由防坠脚钉、防坠钩, 以及护体式安全带组成。其在操作的过程中, 操作人员直接穿着脚钉装置进行登高作业。一般情况下在输电线路问题较小, 或新建输电线路故障维修中, 即可采用脚钉式防坠装置进行施工操作。

4 上述防坠装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输电线路防止高空坠落装置的应用中, 整体的应用装置应用效果都较为良好。但在部分装置的实际应用中, 还是存在了一些问题。针对此类现状, 笔者主要针对钢绞线防坠落装置的优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钢绞线防坠落装置优缺点:

1) 钢绞线防坠装置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的优点有:装置安全性能较高、无特殊构造部件配齐准备容易、固定部件稳定耐用性强、适用范围较广。并且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操作人员只需利用防坠器进行作业。有效的减少了人员负重情况, 增强了后期的操作简易性。

2) 钢绞线防坠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的缺点:当前在钢绞线防坠装置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其主要的缺点为两方面。

其一为装置在操作的过程中, 由于线路故障面与装置安装操作面现状, 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需进行转换位置, 重新调整安全带等操作, 因此发生意外现象的机率较高。

其二装置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其钢绞线质量问题对于施工的安全性影响较大。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 如发生强风天气。钢绞线易发生摆动现象, 对于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并且极易发生触电事故, 因此在电力抢修的过程中, 如何选择防坠装置进行施工, 还应参照具体的气候状况。

5 展望

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 各行各业都受到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电力企业也不例外, 在具体的工作落实中也应用到了新型的科技, 例如输电线路巡检过程中应用的无人机巡检方式。针对此类现状, 电网如出现故障问题。也可利用无人机进行故障查找。之后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防坠装置的选择同时进行故障维修。

6 结语

当前我国输电线路防止高空坠落现状的整体发展较为良好, 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有较多的防坠装置可供选择, 例如:钢绞线防坠落装置、导轨式防坠装置、脚钉式防坠落装置。防坠装置的应用, 对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影响重大。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并且快速的进行故障点的修复, 电力企业应针对具体的电路现状选择适用的防坠装置。并且关注在施工前期气候变化现状, 防止因气候变化出现的人身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石荣辉, 孙宏彪, 曾灵聪, 等.探析江西省500k V输电线路运维登高防坠安措[J].大科技, 2016, (33) :86-87.

浅析高空坠落物侵权责任 篇7

关键词:高空坠落物侵权;归责原则;责任主体

中图分类号:DF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2-0108-02

1 高空坠落物侵权行为的概念

“重庆郝某烟灰缸砸伤案”发生以后,学界对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就这一行为的名称和概念界定存在很多分歧,表现为:将案例中的烟灰缸称为“抛掷物”还是“坠落物”;是否应将此类侵权行为限制在空层建筑物中。笔者认为,称案例中的“凶器”为“坠落物”更为妥当。物品从高空落下致人损害,可能是某人积极抛掷落下,也可能是某人不慎使之掉落,还可能是由于使用人疏于管理而脱落等。不同原因的落下可以统称为“物之坠落”,这一物品即为“坠落物”。“抛掷物”这一概念中参杂了人的行为,范围过于狭窄;同时,笔者认为不应将此类侵权行为限制在高层建筑物中的观点,正如王成教授所言,从高架桥上经过的路人,也可能抛物,这样的行为也可能发生侵权结果,只要物品是从高空中落下即可。同时还要指出将此类侵权行为独立出来加以研究的基础在于无法确定加害人,如果能够查明其确切身份,则按照一般侵权行为来处理。

笔者认为以“重庆郝某烟灰缸砸伤案”为模版的侵权行为可以通称为“高空坠落物侵权行为”,是指物品从高空中坠落,造成他人人身或者财产损失却无法确定加害人的情形。这是一种新型侵权,不同于共同危险行为,不同于建筑物或其他设施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其特征表现为:①物品从高空中坠落;②物品坠落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失;③无法确定真正加害人;④加害人在一个相对明确的范围之内。虽然发生高空坠落物侵权之后,真正的加害人无法查明,但根据常规判断,可以将其确定在一个相对明确的范围内。

2 高空坠落物侵权行为的构成

2.1 加害行为

一定范围的某人将物品从高空抛落或者由其管理之物从高空坠落造成他人损失。如上文所述,高空坠落物侵权中真正加害人无法查明,但是经过公安机关侦查、被害人举证,此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确定。如果没有理由确定加害人的范围,即使物品从高空坠落造成受害人损失,也不能成立高空坠落物侵权。

2.2 损害结果

受害人遭受人身或者财产损失。高空坠落物侵权中,由于物在迅速坠落,受害人一般对高空坠落物的出现没有防范,即使受害人下意识感觉到危险也很难避免;加之,物坠落在人或者物之上,其损害一般很大,甚至是致命的。

2.3 加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物在坠落过程中造成他人人身或者财产损失。如果物的坠落没有造成他人损失,自然不会构成侵权行为。

3 高空坠落物侵权责任

3.1 实务界对高空坠落物侵权行为的处理

中国实务界对此类侵权行为的处理,有两类不同的结果。一类是判决可能致损人承担责任。其依据主要有4种:①依据《民法通则》126条规定的建筑物责任判决可能致损人分担责任;②依据《民法通则》126条规定的建筑物责任判决可能致损人承担连带责任;③依据共同危险行为的法理,判处可能致损人承担连带责任;④依据《民法通则》132条规定的公平责任原则,由有可能致损人承担适当赔偿责任,第二类是判决可能致害人不承担责任。

3.2 理论界对高空坠落物侵权责任的认定

理论界对高空坠落物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有3类结果:①认定一定范围内的可能致损人为责任主体。其依据有:“共同危险行为”说、“同情弱者”说、“推定过错”说、“损失分担”说、“预防损害”说、“保护公共安全”说。②反对一定范围内可能致害人为责任主体。认为集体归责制的出现,使无辜主体赔偿,并不符合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与“保护弱者说”相悖,也使“预防妨害说”失去意义。③“区分说”。此学说认为应将高层建筑物分为供不特定人进出使用的高层建筑物和供特定人进出使用的高层建筑物,发生坠落物侵权时针对两种情况做不同处理。唯有供特定人或多数人进出使用的高层建筑物侵权才能适用集体归责制。

3.3 笔者对高空坠落物侵权责任的认定

高空坠落物侵权责任主体为一定范围内的可能致害人。高空坠落物侵权不同于共同危险行为,不同于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因而,“共同危险行为说”与“推定过错说”是并不合理的。区分说对不同建筑物高空坠落物致人损失的受害人进行不同的对待,不符合法律的公平性原则。只要构成高空坠落物侵权,无论在建筑物、构筑物或者附属物的用途、性质如何,对受害人均应进行同样的补救;“否定说”认为集体归责制不符合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但是这无法解释为何要对共同危险行为进行集体归责。笔者认为任何原则都有一般与例外的区分,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决定了一个原则不可能没有例外。为了体现个案的公平性与社会妥当性,例外的运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因为集体内的某些主体生活艰难而使得无辜的受害人自己去承担生活中这一致命的伤害,也不能因为集体归责制固有的缺陷而放弃对它的合理利用。

笔者赞成高空坠落物侵权的情况下,运用集体归责制,使一定范围内的主体承担责任。首先,这是人类生存的本能要求。安全权是人类所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高空坠落物一旦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受害人的损失一般都会很大,甚至对有些家境不富裕的人而言,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发生高空坠落物侵权之后,向一定范围内的可能致害人索求是人生存下去的本能要求。其次,一定范围内的可能致害人与危险源最近,最能防范危险的发生,并且他们因与危险源有密切关系而受益,因而将公众的安全保障义务附加与他们是合理的选择。第三,一定范围内的可能致害人成为责任主体并不违背正义的要求。罗尔斯说过:“允许我们默认一种有错误的理论的唯一前提是尚无一种较好的理论。同样,使我们容忍一种不正义只能是在需要用它来避免另一种更大的不正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公平和正义都是相对的,在高空坠落物侵权中,让无辜的受害人自己去承担损失是更大的不正义,因而,在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来防范和弥补受害人损失时,使一定范围内的人承担责任就是正义的选择。

综上,笔者认为高空坠落物侵权行为的主体是经公安机关侦查受害人有证据证明的一定范围内的可能致害人。

4 结束语

有数据表明,高空坠物导致的安全事故已经成为除交通事故外最主要的重大人员伤亡事故,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利剑”。高空坠落物侵权不同于物件致人损害的侵权,不同于建筑物致人损害的侵权,也不同于共同危险行为,加之公平责任原则在学界受到质疑,因而实务界对高空坠落物侵权的处理依据是否合理值得商榷。在高空坠物事件如此众多,造成的损失如此重大,实物界处理受到质疑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快设立相关制度,完善侵权责任法,为人们安全生活提供法律保障。

Analysis of Falling Objects Tort

Li Xianfeng

Abstract: “Mr Hao injured by ashtray in Chongqing” raised public awareness of falling objects tort,How to define the concept of it, What are the elements of it, who will bear the loss caused by it? This series of questions arising by the tort have highly controversy in legal circles. I will discuss these issues and hope to find a solution.

防止高空坠落安全措施 篇8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黑龙江省第一建筑公司中医二院项目部

二00六年十一月三日

一、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的主体思想

1、为了贯彻执行市安全监察站严格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精神,根据《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建筑工程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制定本措施。

2、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需管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思想,从根本上杜绝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将安全生产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组织机构

组长:于书良

副组长:杨秀萍 组员:马兆春 李增山

三、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具体安全措施

1、根据本工程现阶段的施工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各分包工程项目经理部的安全管理、宣传及防范工作,要求各分包工程项目经理部,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建筑工程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指导安全生产,保证施工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做好各分包工程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及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及相关的安全预防工作,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系挂安全带,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该堆放平稳,不可置放在临边或洞口附近,3、对“四口,五临边”要做到封闭严密、牢固,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若拆除需工地负责人批准,沟槽边、楼层边、楼梯边、阳台边、楼底层临边要设防护栏杆。

4、外墙装修工程分包项目经理部的高空作业吊蓝,要和吊蓝产权单位编制安全施工方案,双方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在使用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施工,按要求做好日常例保和记录,作业人员要按规定佩戴安全带,安全带应挂设在单独设置的安全绳,严禁安全绳与吊蓝连接。

5、遇有大风天(五级风以上)、雨天、雪天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攀登与高处作业。

6、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各分包项目经理部每周要召开一次安全例会及开展一次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各分包工程项目经理部要服从总包项目经理部的安全管理工作,针对总包项目经理部下发的,〈安全文明施工整改通知单〉要做到认真整改,并以书面形式汇报。

黑龙江省第一建筑公司中医二院工程项目部

预防高空坠落专项方案s1-19 篇9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南海祈福南湾半岛S1-19地块(A型)洋房住宅土建及其配 套总承包工程

工程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祈福南湾半岛内 工程规模:建筑面积约65080.85平方米,工程内容:南海祈福南湾半岛S1-19地块低层住宅房屋土建及其配套总

承包工程设计A13(2号、8号、10号、12号、14号、16号、18号、19号)屋型8幢;A11c(9号、13号、15号、17号)屋

型4幢;A11d(1号、4号、5号、6号)屋型4幢;A8(3号、7号、11号)屋型3幢;电房和值班室各一幢。基础类型均

为独立基础,均采用天然地基。A13基底面积580.07m2;A11c 基底面积650.31m2;A8基底面积356.6m2;电房基底面积154.4 m2;值班室基底面积8.86 m2。除电房和值班室为单层单体结

构,其余均为6层框架结构 建设单位:佛山市南海祈福置业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珠海市建安昌盛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广州番禺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广东华迪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蔡灿 安全员:林建群 黄干能 卢杨文 施工工期:540日历天(开工日期201年2月23日)质量要求:合格

二、编制依据

为深入开展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生产工作,防范高处坠落、坍塌多发性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安全,为提高本工程的建筑质量水平和施工安全生产,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行为,改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

现依据《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规范进行编制。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将严格按方案进行施工,改进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和提高防护水平,减少施工从业人员违章违规行为,坚决消除事故隐患,遏制重大事故和多发性事故的发生。

三、施工现场内外医疗设施及人员状况:

施工地点位于佛山市丹灶镇祈福南湾半岛内建筑工地,施工场地具备了交通、水电等条件,可直接通行各类运输车辆,供施工设备及材料进场。

离工地现场最近的有丹灶医院,诊部急救电话:120,项目部位于祈福半岛内,距离急诊医院很近因此工地不设临时医疗室,但有必要的保健医疗设施。

四、可能发生事故的确定和影响:

我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根据施工的任务和特点,本工程项目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土方坍塌、气体中毒、架体倒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人、起重伤害、火灾、爆炸等事故。

五、防止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的十项基本安全要求:

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着装整齐、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

2、高处作业人员严禁相互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

3、在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用具结构必须牢固可靠,使用必须正确。

4、各类手持机具使用前应检查,确保安全牢靠。洞口临边作业应防止物件坠落。

5、施工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攀爬脚手架、跨越阳台,在非规定通道进行攀登、行走。

6、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现场应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

7、高处作业时,所有物料应该堆放平稳,不可放置在临边或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8、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来的物料、建筑垃圾都要加以清理和及时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保持作业走道畅通。

9、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10、各施工作业场所内,凡有坠落可能的任何物料,都应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拆卸作业要在设禁区、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六、高空坠落的各种预防措施:

因高空坠落在工程建设中发生的频率最高,本工地附近建筑物距离100米范围内无重大危险源或重要设施,但平时施工人员较多,起重吊装或施工作业时很有可能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现根据工地实际情况,详细阐述预防高空坠落的预防措施:

(一)、抓好进场工人的安全教育、确保持证上岗

要做好进场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新工人、变换工种的工人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不得上岗,特殊工种教育须经劳动部门培训,持证上岗。

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一是通过安全知识教育,包括劳动保护,安全用点;二是专用安全知识教育,重要是岗位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操作规程;三是特殊工种职业安全知识教育;四是有关新工法等专门知识教育。

1、安全思想教育和劳动纪律教育

(1)通过安全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干部、广大职工对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的认识,提高安全生产的政策水平。

(2)通过劳动纪律教育,使各级干部和职工反对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安全知识的教育

对职工进行安全基本知识的教育,使所有职工具备安全基本知识,其主要内容是:

(1)各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机械设备、电气作业及高空作业等安全基本知识;(3)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安全基本知识;(4)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知识。

3、法律、法规教育

组织工人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省委大院的有关管理规定,维护大院的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4、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1)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群众,真

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

(2)经常性的全员安全教育要贯穿于施工、生产及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并要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

(3)安全教育采取自上而下逐级进行。

(4)教育的形式,可采取会议、办报、刊物、宣传画、标语、广播、看录像、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

(5)工程现场对全员的安全教育每月不少于一次。

(二)、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1、项目部要认真执行交底制度,做到无交底不作业。

2、安全交底实行三级技术交底,即总工程师向施工工长交底、工长向班组交底。实行逐级安全交底制度。开工前,总工程师要将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向全体职工进行详细交底;两个以上施工队或工种配合施工时,施工队长、工长要按工程进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向有关班组长进行交叉作业的安全交底;班组每天要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并填写好交底卡和安全记录。

(三)安全防护措施:

该工程专业工程繁多,其安全防护范围有:建筑物周边防护,建筑物五临边防护,建筑物预留洞口防护,现场施工用电安全防护,现场机械设备安全防护,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现场防火、防毒、防台风措施等。

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主要包括安全网、围护、洞口盖板、护栏、防护罩等。各种限制装置都必须齐全、有效,并且不得擅自拆除或移动。如因施工

实际需要移动时,必须经工地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方可施工。基坑四周应设置上下两层防护栏杆。

施工现场除应设置安全宣传标语牌外,危险地点必须悬挂按照国家有关安全色、安全标志标准规定的标牌,夜间有人经过的坑洞等还应设红灯示警。

1、建筑物周边防护

该工程主楼外脚手架采用普通双排钢管脚手架,其搭设标准按《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的具体要求搭设和防护。

外脚手架搭设前一定要逐级进行技术交底,搭好后要经验收后才可以交付使用,并要经常维护。卸料平台的限定荷载小于500kg,并设置标志牌。架上严禁堆放重物。

立杆应埋地,设置底座以及扫地杆。脚手架所处基础应排水良好,无积水现象。搭设脚手架的杆件的材质应符合要求。架体与建筑物应每2米间距进行拉结,并且保证拉结牢固可靠。杆件的间距应符合要求,在脚手架的转角处每边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成45°角。

施工层设1.2米高防护栏杆和挡脚板,脚手板应满铺,不得有探头板。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均应设置小横杆,小横杆两端均应固定。立杆、大横杆的搭接处处应牢固,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米。

在二层设置一道防护棚,外脚手架使用前必须经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总监、施工工长、搭设班组共同验收,验收合格、签字、挂合格牌后方可投入使用,其检验标准为《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凡保证项目中某一条达不到标准均不得验收签字,必须经整改达到合格标准后重新验收签字,然后才能使用。

2、安全防护棚:在建筑四周及人员通道、机械设备、临近小区道路上

方都应采用钢管搭设安全防护棚,安全防护棚要满铺一层模板和一层安全网,侧面用钢筋网做防护栏板。若有高压电线线路,则在其侧面和上方采用竹杆、模板搭设隔离墙(防护棚)。

500铺满九层胶合板100*50木方48*3.5钢管48*3.5钢管4000-6000

3、“三宝”、“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措施

现场人员坚持使用“三宝”。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系紧帽带,穿胶底鞋,不得穿硬底鞋、高跟鞋、拖鞋或赤脚、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做好“四口”的防护工作。在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设置围拦、盖板、架网,正在施工的建筑物出人口和并字架,门式架进出料口,必须搭设符合要求的防护棚,并设置醒目的标志。

(1)安全帽

A、安全帽必须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B、正确使用安全帽并扣好帽带。C、不准把安全帽抛、扔或坐、垫。D、不准使用缺衬、缺带及破损安全帽。

无论工地有多少人员,只要有一人不戴安全帽,就存在着被落下物打击而做成伤亡的隐患,安全帽要有工厂检验合格证,佩戴时要系紧下颚系带,防止帽坠落失去防护作用。制定不戴安全帽的罚则及做好领用本人的签名手续。

(2)安全带的使用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高空作业必须带安全带(要合格证和检验证,试验是吊高1M,以100Kg重物栓挂,自由坠落不断为合格),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使用3M以上的安全带要加缓冲器。领用人要签名,注明使用项目部位、使用时间。

(3)安全网

为防止人员、物料和工具坠落或飞出造成安全事故,需铺设安全网。安全网分安全平网和安全立网。

密目式安全立网要有A级合格证,要送广州市质量安全监督站试验(按规定是每500张送检一组,每组两张,领取准用证才能使用。网绳不破损并生根牢固、绷紧、圈牢,拼接严密网宽不小于2.6m,里口离墙不得大于15cm.,外高内低。每隔3m设支撑,角度为45度。立网随施工层提升,网高出施工层1m以上。网下口与墙生根牢靠,离墙不大于15厘米。网之间拼接严密。安全立网要满挂,高出建筑物顶部1.2M以上。

绑扎安全网时必须做到立网垂直,水平网水平、绑扎牢固,要保证安全网受力均匀,必须经常清理网上落物,网内不得有积物。安全网装后,必须专人检查验收合格签字后才能使用。拆除安全网必须在有经验人员的严密监督下进行,拆网应自上而下,同时采取坠落措施。

(4)楼层平面预留洞口防护以及电梯井口、通道口、楼梯口的防护。① 预留洞口的防护应视尺寸大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护: A、边长或直径在20-50厘米的洞口,可利用混凝土板内钢筋或固定盖板防护。达到钉平钉牢不易拉动,并在板上标识“不准拉动”的警示牌。

B、60-150厘米的洞口,可用混凝土板内钢筋贯穿洞径构成防护网。C、150厘米以上洞口,洞边设钢管栏杆1m高,四角立杆要固定,水平杆不少于二根,然后在立杆下脚捆绑安全水平网二道(层)。栏杆挂密眼立网密封绑牢。

② 电梯井口采用钢筋焊接开启式防护门,门高1.2m,安装时距地面20cm,并挂标志牌,刷红白油漆。

③ 通道口防护,在地面入口处和施工现场人员流动密集的通道上方,要设防护棚,当使用竹笆等强度较低的材料时要做双层防护,使落物缓冲。固定出入口应搭设防护棚,棚宽大遇到口。

④ 楼梯口防护

A、分层施工楼梯口应装临时护栏

B、梯段边设临时防护栏杆(用竹竿或钢管)。C、顶层楼梯口应随施工安装正式栏杆或临时护栏。

洞口边安全网防护栏杆横杆栏杆柱挡脚板 洞口防护栏杆示意图

立杆横杆密封板 电梯井口防护示意图

(5)、临边的防护

临边防护应按计划备齐防护栏杆和安全网,拆一层框架模板,清理一层,五临边设一道防护,其栏杆高度不小于1m,并用密眼网围护绑牢,任何人未经现场负责人同意不得私自拆除,项目要对违章违纪行为制定严密的纪律措施。防护栏杆要符合规范规定,整齐牢固与现场规范化管理相适应,安全可靠。对临边设栏杆围护,施工现场设红色警示灯及照明灯。栏杆杆件可采用:

① 钢筋横杆上杆直径不应小于16mm,下杆直径不应小于14mm,栏杆柱直径不应小于18mm,采用电焊或镀锌钢丝绑扎固定。

② 钢管横杆及栏杆柱均采用φ48×3.5mm的管材,以扣件或电焊固定。③ 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危险场所、材料堆场,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要设红灯示警。在临边附近不准存放杂物,其临时转运必须有专人监护。

④ 屋面等临边防护: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防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都要按规定搭设临边防护栏杆。栏杆由上、下两道栏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栏杆离地高度1—1.2m下栏杆离地高度0.5—0.6m,长度大于2m时要设栏杆柱。

屋面、楼层临边防护示意图

栏杆柱Φ48×3.5钢管500500500600屋面板吊钩或预埋件斜杆≯2000≯2000≯2000

4、施工过程中的高空坠落的预防

(a)施工组织设计中计划的防高空坠落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及所用料具,保证落实。

(b)高处作业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器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作业中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应一律先进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c)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严禁作业人员不系安全带或安全带无牢靠悬挂点,作业人员上下必须走专设的爬梯、斜道。

(d)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发现有缺陷或隐患,必须及时解决,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现象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e)施工人员严禁从高处向下投掷杆件,物体、材料、扣件及其他物品。施工作业场所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拆除或加以固定。高处作业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得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顺手放入工

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随意放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f)雨天进行高处作业时间,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g)梁、柱绑筋,立模以及浇筑砼用临时脚手架,凡高度超过3.0m者要设1.0m宽操作平台并设两道护拦,高度不低于1.0m,平台脚手板满铺,禁止出现探头板、飞脚板,脚手板间不得有空隙。

(h)所有内外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必须通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人未经许可严禁拆改架子。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过工程负责人同意,并采取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修理恢复。防护棚的搭拆以及模板拆除之前,必须申请设置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禁止上下同时拆除。

(I)对进行高处作业的建筑物,应实现设置避雷设施,遇有6 级以上大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攀登作业与高空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完善。

(j)施工现场应加强安全作业,要有具体的防坠措施,如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护栏、围挡以防失足。

(k)场外防护,塔吊吊重物时,严禁在场外盘旋。

七、现场应急救援措施

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 ① 无临边、洞口防护措施等。② 不戴安全带高空作业。

③ 违反操作规程和纪律要求、违章施工等

2、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① 迅速成立指挥部,把事故损失控制到最小:

发现者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可立即采取正确方法进行施救,向有关人员报告或报警。

按照应急程序处置,迅速成立指挥部。要立即组织人员及时就地抢救,控制好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

要迅速解救伤员。因高空坠落一般会有骨伤伤害,因此在施救过程中要特别防止给伤员造成二次伤害。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救护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或放弃施救,是否死亡由医生判断。

有关人员迅速联系门诊部、医院、或120急救中心;并报告公司及有关应急救援单位,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及时消除事故现场隐患,避免事故重复发生。检查现场施工人员是否齐全,免于遗漏受伤及遇难者,把事故损失控制到最小。

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救护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或放弃施救,是否死亡由医生判断。

人从高处跌落下后,由于跌下的高度、身体落地的部位及姿态的不同,症状表现各异,高处跌落的急救如下:

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有否昏迷、休克等现象,并尽量了解伤员落地时身体的着地部位。

如果伤员是头部着地,同时伴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很可能是颅脑损伤,应该迅速送医院抢救。如果发现途中伤员的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要用手帕、棉花或纱布支堵塞,因为这样可能造成颅内压增加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如果伤员是腰肾背部先着地,可能造成脊柱骨折、下肢瘫痪,这时不能随意翻动。搬动时要三个人同时同一个方向将伤员平直抬于木板上,不能扭转脊柱,运送时要平稳,否则会加重伤情。

② 坠落伤救护:

(a)发生脊柱骨折,切忌由一人抱胸、一人扶腿搬运,因会加重骨折损伤脊髓神经。运送时只能用硬板担架、简易门板担架,工地上可用跳板制作担架运送。伤员上下担架时应由三四人分别用手托住头、胸、臀和腿,保持动作一致平稳。避免脊柱扭曲加重伤情。

(b)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首先要清除掉口鼻腔中的泥土,保护呼吸道通畅。迅速转送医院。

(c)休克伤员平卧,尽量减少搬动。

(d)开放伤要快速清除伤口周围泥土,用敷料或其它洁净物品包扎、止血。

(e)四肢骨折选择一切可利用的方法进行妥善固定后迅速转送医院。③ 注意事项:

(a)保持冷静,忙而不乱,有效地指挥现场急救。(b)分清轻重缓急,分别对伤员进行救护和转送。

(c)怀疑有骨折,尤其对脊柱骨折时,不应让伤员试行行走,以免加重损伤。

(d)脊柱骨折伤员一定用木板搬运,不能用帆布等轻担架搬运,防止脊髓损伤加重。

④ 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切割机、起重机、手提电锯、药箱、担架等。

八、安全网挂设要求

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200㎜。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其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但应可靠固定,严防倾覆。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设两根横向水平杆,外伸长度130~150mm。严禁留探头长度>150mm的探头板。

2、脚手板应在下列部位用铁丝绑扎固定:脚手板的两端和拐角处;沿板长方向间隔1500~2000mm;坡道和平台的两端;其他可能发生滑动和翘起的部位。

3、挡脚板和护身栏杆

在作业层外立杆内侧要绑二道牢固的护身栏杆,并立挂安全网。挡脚板高度180至200mm。

4、脚手架安全网

安全网是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的重要设施之一,本工程统一使用检测合格的安全网,并向监理单位提供《准用证》。安全网规格为:ML—1.8×6(目数>2000目/100平方厘米,重量≥3公斤)。霉烂、腐朽、老化或有漏孔的网不能使用。

5、安全网按悬挂方式分垂直与水平设置两种。垂直设置用于外脚手架,架体外侧全覆盖密目式安全网作安全围蔽,要求封严并与外脚手架固定牢靠。

上一篇:8月社会实践思想报告下一篇:仓储管理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