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歌(共15篇)
经历是一种资源, 体验是一种财富。曾经有人说:“听过不如看过, 看过不如做过, 做过不如错过”。这一句话的确有着深刻的哲理, 一方面它诠释了耳闻不如一见的道理;另一方面强调了体验的重要性, 第三强调的是“错过”之后必然引起人们的反思, 吸取错的教训, 从而提升对事物理解的深刻性, 正因为如此, 我不仅把每一次外出学习参观当作学习提高的好机会, 而且把每一次旅游观光也当作体验提升的极好途径。
理念决定行为, 思路决定出路。一旦外出学习, 白天就在小笔记本或卡片上记录, 晚上入住酒店后就将全天的劳顿忘到九霄云外, 于是, 便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
我曾于1995年开始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规矩, 每到一个有名的城市或有名的景点, 都必须留下自己的印迹, 为之创作一首小诗以留作纪念, 这一点我可以自豪的说“我基本上做到了”。
1998年暑假旅游, 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三亚市, 中午站在大东海看着高速飞驰的摩托艇, 下午参观了“海角”、“天涯”, 傍晚又来到了城市标志性雕塑“鹿回头”群雕的平台上, 望着满城璀璨的灯光, 我便随口吟诵了一首《海风轻拂三亚城》的小诗:
东海惊涛挥白浪
岛城南国鹿回头
万点灯光觅胜景
海角天涯不思归
2000年四月底, 我作为教育部首批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成员, 考察杭州游览西湖, 在素有“西湖十景”美誉的人间天堂, 拥有“苏堤春晓”、“断桥不断”、“孤山不孤”之胜景, 于是, 我创作了一首《畅游西湖胜景》的小诗:
一湖如镜透碧天
苏堤春晓柳叶添
断桥未断今犹在
孤山弄影立湖边
2004年5月长沙市教育考察团去成都参加全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 会后会务组安排去峨眉山参观, 首先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乐山大佛, 站在乐山大佛旁的平台上, 我环望四周之美景, 遥见大佛西望古老的嘉州城, 背靠凌云山, 面朝三江交汇之水口, 以宽阔之胸怀拥抱滚滚而来的三江之水, 顿时, 我在心底里不得不佩服我们先人的高明, 将大佛选址在这样一个风水宝地。于是, 我当即乘兴写下了一首小诗, 以记录当时难以忘怀的情景。诗云:
嘉州东岸凌云山
虎踞龙盘红砂岩
中外蜚声千年佛
三江交汇绕郭环
离开乐山我们就来到了峨眉山, 坐完索道在出口的平台上, 看到雾海茫茫, 白云翻滚, 金顶的殿宇已修饰一新。我细心观察, 亲历体验这云缭雾绕之韵味。晚上回到宾馆便创作了一首《重登峨眉山》的小诗:
秀甲神州数峨眉
直上青云一新楼
云摇金顶风雨过
雾抹山林日夜浮
这首小诗它以动态的笔触将大自然写活了, 诗中浸润了翻云滚雾的动态美感, 尤其是后两句写得形象逼真, 具有强烈的动感, 从而以此来打动读者。这是一首我自己也比较满意的小诗。
天色比风变得快
你是不是在一个生僻的绝顶
迟疑了……
让我们再次迷茫
格律严谨的晨昏中伫立
多了默契
指尖盛开着什么花
让低海拔来的疲惫的人
耳目一新
夜宿浑南
翻动
夜的书卷
树林
落下一场雨
我的
灵魂是一道
水迹
又
恍若露出的
黎明
过塘栖
我将是另一首诗
如同木棉
和蔷薇
长着明亮的翅膀
如同小桥
细听流水
时间的花朵迎风怒放
哦
我的心上
飞出一只停息着的
白鸽子
龙游石窟
甬道孤僻的忧郁像我们头顶的又一片
天空,被乌云裹住
岩石闭上最后的眼睛
把这些疑问的果子装了满满一筐
现在开始,洞窟是用来储存秘密的罐子
从石壁顶上发出尖叫
我们再次被嘲笑
背后的宁静正把现在变成未来
项王公园
知道吧,我被一朵夏花诱惑
我单纯的本质
像一把文艺的吉他
被人弹奏
一片寂寥中
我看见少男少女已经不再满足
简单的拥抱
在项王公园
时间像我邻座的女子
整个傍晚
被苦恋的蜂蝶和疯长的相思树
相伴左右
在项王公园,暧昧
过于安静……
旅 店
我们需要在旅途中停一停
我们需要在顿号
逗号或分号
这些房子里歇一歇
使记忆牢固
我们需要一个合适的旅店
泡一壶红茶
我们需要
满满一盆洗澡的热水
去慢慢存放
宝鸡的早晨
宝鸡的早晨,云朵在东方
明亮起来
白色鸟群从渭河水草场上
流逝般飞过
起趋的田野屋顶从黄金泥土的皮肤中
蓬勃而出
穿过一座林子
破碎在小鸟舌尖上的寒意浸透了整个前方
远远望去
正在建设的高铁南站
施工和运营同时进行
这像极了黄土和文明塑造的城市
在学习用两条腿走路
白塔岭上
白塔岭上一定是孤独的
在钱塘江枯水的冬季
水鸟离去
而鸟巢一直在空中独居
钉在江边。一些闻听六和
遗风的旅行者
背着黝黑的背包
误入岭上
他们在山道上行走
像一个偶然的侵入者——
踩着去年的落叶
推开冬天的门窗
作者简介:蒋兴刚,1976年生于杭州萧山。出版诗集《江南》、《时光的羽毛》、《像岛—样生活》。
人生如此难熬,
为何要懂这般多?
失去的不一定是结果,
得到的`不一定是快乐。
小小年纪的我,
经历风雨太多,
只是谁能明白我?
这些是我想要的?
沉默,沉默,
为何这般折磨?
冷漠,冷漠,
已经失去太多。
纵然时光倒流,
不会再有结果。
小小年纪的我,
经历风雨太多,
那些悲欢离合,
撕心裂肺折磨。
不想听,不想懂,
一切能否重来过?
往事历历在目,
伤痛难藏心窝,
抛开尘封记忆,
已经难以触摸。
脑海回忆不断,
现实已过三秋,
曾经也许没遗憾,
现在却是后悔着。
什么?什么?
还能懂那什么?
算了,算了,
那些借口太多。
什么都别对我说,
我也什么都不做,
过去的风风雨雨,
还能剩下些什么?
能不能过?能不能活?
我的天空色彩已消逝太多。
能不能问?能不能说?
1 感受其整体
要想更好的融入诗中的意境, 就得从整体把握。
一首诗是完整的。诗人在创作时, 其思维是前后呼应、紧密联系的, 这就是在学习诗歌时要感受其完整性。但是它的词、句之间联系松散, 画面景物之间有时不用词语粘接, 诗行里有跳跃转换, 形成艺术空白。在这一基础上, 发现诗歌中的“断裂”与“跳跃”, 理解、补充和丰富其内涵。然后把上下文自然得体地连缀贯串起来。一首好诗的所有元素如艺术空白、韵律、语言、形象等都是为诗人旨趣服务的, 所以在教学中应灵活地将诗的相关元素纳入到理解诗的旨趣这一环节上来。
2 与作者对话
诗歌是诗人对自我内心深处情感的表达, 所以要想真正的理解诗歌的寓意, 就应该了解诗人是在何时、何地、何种心境来完成作品的。
伟大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整个画境一片孤苦清冷, 陡升一片寒意。柳大诗人为何此时是如此心境呢?《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这首小诗, 是托景言志的。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 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 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 表现了他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在诗歌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使学生的主观意识深深地沉浸到作者描绘的客观景物中, 并借助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使之更丰满、更厚实、更鲜活。诗眼是指可统摄全篇或使全篇生辉的字句。许多优秀诗作往往别具诗眼。由这些诗眼可窥全诗精髓。
3 反复诵读
教学诗歌, 更应重视诗歌的朗读教学因为诗歌感情容量大, 遐想自由, 意境深远, 叙述事件简练集中, 主观色彩浓烈, 韵律和谐, 节奏感强, 这些特点适合朗读, 而且, 朗读对体会诗歌的形式美、语言美、音乐美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就可以把诗歌的内容思路、语言、都转化为自己的, 就可以逐渐进入创造性的审美境界。
首先要学会美读。美读是带有审美、欣赏性质的朗读。它不仅是感受、理解和鉴赏读物的有效手段, 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有重要作用。美读的创造心理机制涉及整个心智活动, 关键是要“以意逆志”、“设身处地”, 体验到作者的写作心理。
其次要懂得对诗歌的欣赏。课文欣赏包括对课文美的感受、体验、发掘和批判, 是一种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相交融的心理过程。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课文进行体味认识, 以期发掘课文内在意蕴, 丰富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4 教师引导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 师生是教学的统一体。教师引导的艺术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最重要的条件。
4.1 感受语言美
教师用优美的语音把诗意表达出来尽量在语言上给学生以美感。用优美的语音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兴趣。
欣赏是诗歌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在这个环节中,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 要读出字词句与诗人的情怀。让学生在品析字词中, 潜移默化地感知语言美, 这样在教学中, 不仅帮助学生发掘了诗句中的语言美引起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在语言表达上仔细推敲, 选用最恰当的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4.2 感受画面美
古诗中许多描写山水风景的诗歌融合了绘画的特点。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或色彩, 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才能受到美的感染, 获得美的熏陶。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历代广为传诵的名句具有永恒的魅力, 被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作“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一幅画面是茫茫大漠孤烟直上, 另一幅画面是滚滚黄河边, 鲜艳夺目的太阳斜斜的挂着, 显得分外的圆。
这不仅准确地写出大漠孤烟落日的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 而且把自己因受朝廷排挤而深入大漠的孤寂情绪不露痕迹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中, 但又不给人哀愁悲伤的感觉。确实是意境雄奇, 耐人寻味。不愧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啊。所以, 不妨让学生根据诗歌展开想象, 并鼓励他们画出心中的画面, 往往能将自己投身于具体情境之中, 获得艺术的美感和心灵的感知。
4.3 感受旋律美
诗歌大多讲究押韵, 具有韵律和谐的音乐美。要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在缓歌慢唱中把握诗的韵律、节拍、停顿, 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 字音的响沉强弱, 语流的疾徐婉转。这样, 才能心神合一, 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古诗教学中自然融洽地引入音乐的手段, 选取与课文的色彩、节奏等审美意象相和谐的音乐, 使二者完美的结合, 就会用美来滋润学生的心灵。
4.4 感受意境美
意境, 是指诗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引导学生揣摩意境, 既要把握诗人抒发的感情, 又要理解这种感情是通过什么事物来表现的。诗歌是通过形象反映生活, 表达感情。形象是诗的本质。
“诗贵言境, 以境表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们以欣赏的角度去读诗歌,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揣摩诗歌的意象, 就能领悟到作者所创造的意境美。
白居易《暮江吟》,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铺”字也显得平缓, 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 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 江水缓缓流动, 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 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 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 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 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 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 描容绘形, 令人叹绝。
诗歌往往“情景交融”, 没有古老的景, 更没有孤立得的情。诗中的景不是一般的景, 是含情的景;诗中的情不是一般的情, 是景中情。因此, 我们在教诗之时, 紧扣情和景, 让学生随意发表自己的感受。
摘要:小学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主成部分。本文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探析如何使小学生在学习诗歌中真正的感受到诗歌的美。
关键词:诗歌,教学,感受
参考文献
[1]郡贡祥.朗诵艺术谈.
[2]小学教学全书语文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
[3]张良田.教学手段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86.
[4]王松泉, 王相文, 韩雪屏.语文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25.
我的诗歌是一匹马儿,你劝我放手
我和你,和一群,又一群的人们
开口,吃饭,喝水甚至说话
我不知道,许多事落进我的头发
我们年轻,就有权打架,而我只在我的诗里出手
发动露水与想象力的战争,这还不够
我正在奔跑,月光就移动
我的书已经饱了,它们吃了太多的文字
与记忆,我的皮肤不黑
你说黑了该有多好,分不清你和黑夜
分不出树木与你的痕迹
放不下的都要放下,我却突然抱上了你
轻轻地,轻轻地,咬下你的泪水和情绪
只不过
只不过是一点点贪恋,我想要的更多
春天,我只记得一条小路,几个工人
和几把订书机,窗外与窗边的
都是月光,摇摆的,城市的月光
有汽油的芬芳,
你回到我的房间,告诉我
内衣都洗好了,而我会抓一只猫
撕开夜晚的骨头,夏天的热
都爬进了床底,爬进了梦了又梦的往事
我的记忆不过是一些摄像头,是猫的味蕾
在感受往事的味道
我打翻了杯子,夏天在我的头顶汇聚
你说灯光在马路上行走,你站在我身后,
你的芬芳,只不过是一点虚妄,
是房间的旧可乐瓶
是几个酗酒的文字在来回走动
我不是安分的人
你的样子,突然就散了,我在翻滚
雪花也在翻滚,撞坏了鼻子
傍晚在我的笔记,是抒情用的歌曲
我的小区,许多人进出,我的房间
与我胸口的宝藏,你得明白,我不是安分的人
你一开口,星星灭了,灯光追赶着我
我的背燃烧,夜晚无处躲藏
一只猫沉默地听见,阁楼上的女人
花丛里也有一个,我会爱她吗,我的梦
是石头的
傍晚,我在生气,关于花瓣和
我的小学老师,我能做些什么,这不是玩笑
窗外的露水和风霜,正渗进你的皮肤
无限从容地接近了你的爱
我是一个流浪儿,
我到过长城,
我爬过泰山,
我看过长江,
我到过香港,
我不知道我天空在哪儿?
我的家在何方?
小鸟飞过我的头顶,
“小鸟,你天空在哪里?”
“你的家在何方?”
“我的天空是蓝天。”
“我的家是大树。”
鱼儿游过我的身边,
“鱼儿,鱼儿,你的家在哪里?”
“你的天空在哪儿?”
“我的天空是蓝天。”
“我的家是长江。”
风儿从我头顶吹过,
“风儿,你的家在哪里?”
“你的天空在何方?”
“我的`家在珠穆朗玛。”
“我的天空是华夏。”
我是一个流浪儿,
寻找我的天空,
寻找我的家园,
我走出祖国,
我走向国外,
我来到华盛顿,
高楼很陌生。
我来到东京,
冬天很寒冷。
我来到巴黎,
没有我发声,
外国很繁华,
对我却寒冷。
我是一个流浪儿,
寻找我的天空,
寻找我的家园,
从国外,我回到北京,
天安门上太阳升。
长江在吟诗,
黄河在歌唱,
长城在微笑,
泰山很温馨,
中国,我的天空,
您是我的根。
中国,我的家园,
很不幸,当我们现在面对网络时,“网络文学”出现了,而且很堂而皇之。我只能说,这是一个“马甲”横飞的年代,习惯了各种命名与被命名,它们或者出于主动,或者出于被动。比如在新世纪以来,我们的文学不断被带上了各种“马甲”,有根据题材的,有根据内容与技术的,等等,不断地为文学作品制定“马甲”。但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我更关心“马甲”背后的东西。我相信,我们需要面对的依然是去掉这个“马甲”之后的文学,那才是文学的本身。很不幸,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境况就是文学披上一个这样或者那样的“马甲”之后,我们就真的不认识了,我们不断地被各种“马甲”迷惑了。当文学披上网络这件“马甲”之后,我们更在意的不是它的本身,而是“马甲”了。应该面对的文本本身越来越被弱化了,而我们对文学的审美也成为对“马甲”的审美,或者更多人在论证这样或者那样的“马甲”的合理性,对“马甲”背后的东西关注越来越少。
“马甲”能给文学带来什么,这也是我关注的,它带给文学的不应该只是市场影响、传播速度与方式改变。我关注的是这些披着‘马甲’的文学是不是能带给文学新的审美方式或者来自于文本的创新。优秀的文本,它无论是用网络传播,还是用纸本印刷体传播,或者是用手写传播,这都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我只在意的是它文本本身的质量,一个读者阅读,或者一亿个读者阅读,都无法改变它文本的质量,它出不出版,传不传播,也构不成文本本身。面对新媒体的出现,我们文学也没有必要有这样的担心,或者那样的担心,我们写作者依然面对的是文本本身,或者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把写作归于作者本身,把市场归于文学经济人、传媒与发行人吧。
当然,并不否认,我们当代文学,特别近十年来,网络的出现给文学的传播方式带来很大的变化,网络新媒体加速了文本的交流。比如网络的出现,使诗歌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网络使得诗歌初学者一开始就能够跟最为优秀的诗人与文本进行直接交流。相对来说,网络新媒体的出现让一个诗人的成长速度比起以往来说相对迅速多了,大大促进了诗歌传播的繁荣,而并非诗歌本身的繁荣。面对微信、微博等技术所带来的信息流通加速的时代,我不知道这种技术是使诗人们迷失在“美丽的新世界”,还是真正带来打破垄断的诗歌民主时代,进一步解放自身的束缚。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一个怀旧的人,我总喜欢向后看一点,我并不认为新技术的发展与诗歌的繁荣有必然的关系。比如中国历史上汉代造纸术、宋代的活字印刷术等划时代技术的革新,它们同样给诗歌的传播与交流带来重大的影响,回过头来看,它们的出现与诗歌的繁荣并没有多少内在的联系,诗歌的传播与交流的便捷与伟大诗歌的产生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很不幸,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我看到的是一个相反的景象,越来越多的诗人迷失在“自媒体”这个“美丽的新世界”。碎片化的阅读以及面对巨大的信息量,我们很多诗人丧失了分辨能力。面对“自媒体”这个“美丽的新世界”,在新技术面前,我们自己成为解放自己束缚的“独立者”,还是变为面对新技术的“从众者”?我是2001年开始写诗,如果以时间推算,应当属于网络一代诗人,我大约2003年才接触网络,在刚经历网络所带来的海量信息时,它带给了我一个“美丽的新世界”,两三年后,我慢慢消失了这种激情,渐渐感觉面对海量信息时,我的分辨能力在消退,或者面对巨大量的诗歌,我渐渐有了无力感,甚至快要变成一个从众者,于是我开始写作《从众》这首诗。
在自媒体与新技术面前,我更关注的是新的网络词语的出现,或者区别于传统方式的文本的出现,这一切会不会形成文学的一种新的审美方式,新的文本方向?最初在面对网络新技术时,我个人对自媒体的传播没有那么关注。我偶然看到中国20世纪80年代有一部分先锋诗人的“图像诗”,他们那些设计感十分强的诗在印刷体时代可能不那么灵动,也无法阐释自己的一些理念,倒是网络技术为他们的探索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很不幸,这种探索在网络时代却很少见到,大家还是在以很传统的方式来面对自媒体等新技术。我一直认为诗歌是有点守旧的艺术,它直接面对诗人的内心,人的本身,对外界新技术有些迟钝,这种迟钝倒让诗歌保持着一种古老的纯粹性。如果翻开中国诗歌史更能说明这些问题。中国古诗在处理它们那一时代的新技术时,同样是显得十分缓慢,比如一些农业、手工业、印刷等新技术的出现,在这部分题材的处理上,虽然有一些咏物诗出现,但是很少有优秀的文本出现,能够流传下来经得起时间的依然是表达诗人内心的那部分。
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媒体视域下的诗歌现状:繁华的媒介,落寞的文本,热闹的新闻,冷落的文学。很多时候面对这些常常令人悲观,就像今天,大家不辞千里来到福建相聚,讨论一些问题,但是在自媒体时代,我们讨论些什么具体说了些什么甚至连我们的主题是什么都不会有多少人关注,大家关注的是杨黎、马永波、道辉、陈卫、郑小琼等在福建漳浦聚会了,哪些人来了,哪些人没有来。很多时候,我们被迫在新闻中混成了一个个熟悉的人名,当这些人名越来越多,排成一大串时,或者当这样的新闻越来越多,越来越占据我们的朋友圈,甚至刷爆朋友圈时,我们误把这一切当作诗歌的繁荣了。我一直认为这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是悲剧的时代,而对于诗歌活动家与外交家来说是一个喜剧的时代,而自媒体似乎在加剧着这种悲喜剧。作为一个诗人,我更关注的是各位的诗歌与主张,比如杨黎的废话主义和他的诗歌《撒哈拉沙漠上的三张纸牌》《我要用一种诗歌的方式……》等诗篇,道辉的新死亡诗派对诗歌的探索和他优秀的诗歌,马永波诗歌叙述技术中的主体性等,而并非其他。
无论是自媒体或者旧媒体,它们只是一种传播方式,而传播方式的改变,似乎与文学本身质量的好坏并无多大关系。
当代文学问题在我看来依然只是一个最为原始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持文本上的纯粹,无论是科学技术主导下的传播媒介方式的改变,或者是资本主导下的市场走向的改变,抑或权力主导下的对于写作题材思想的侵蚀等等,这一切都无法改变文学本身;而写作者会不会被这一切侵蚀、分解、打磨,我们的写作会不会这样被异化、奴役,它们会不会影响我们在文本中真实的表达——我们所坚持的文学也许更需要一个强大的内心来保持对这一切的抵制,我们怎样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提供一些更为人性的世界观,这才是我们的文学所需要的。
中国新闻网消息,为期三天的首届北京诗歌节前不久在京落幕。 由中国诗歌网主办的“国人记忆: 中小学课本里的诗(1949-2015)”公共空间展,在首届北京诗歌节上亮相。这是1949年以来第一次对我国通用中小学教材里的诗篇进行系统梳理。该展览从1949年到2015年全部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挑选出近100首现代诗歌,划分为“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大建设”、“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新世纪” 五个单元。“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除了五个现代诗单元,20首最受中小学课本“青睐” 的古体诗 词被单独 设为 “ 古诗单元”。看罢该展,诗人祁国表示心情比较复杂。“前三十年的诗歌,用一句话很难描述。后三十年诗歌, 给语言带来的变化、给诗歌带来的变化,还是让我们对这个时代充满自信的。”在他看来,诗歌给了自己想象力和情怀的给养。而对于当下的诗歌教育,诗人远村认为核心应该是情趣的培养。“当代生活的科技发达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快速导致了人的情感被挤压,好像一点情趣都没有了”,他说,这会让人的见识特别小,人的自我和本性弱点随之越来越凸显,于是街上有人摔倒没人敢扶。“整个当代生活,生活挤压了情感的趣味,成了人的精神往上发展的障碍。”在他看来,诵读是诗歌教育的最正确方式。 “对诗,不要局限于主题、字和句, 这样格局太小。要有对整首诗的意境进行解读,这是诗歌教育现在比较缺少但又是必须的。”
我的梦和五星红旗一起,伴随雄壮的国歌,飘扬在世界各国上空,全国人民共同见证,伟大的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此时我的梦是祖国繁荣。
我的梦和红领巾一起,伴随纯真的笑声,飘扬在少先队员胸前,稚嫩的笑脸共同见证,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此时我的梦是希望。
我的梦和太阳一起,伴着温暖的阳光,洒在你我身上,真挚的心共同见证,一句问候,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会感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此时我的梦是真情。
我的梦和红烛一起,伴着柔和的烛光,照进你我心中,砰砰的心跳共同见证:
昂起不屈的头颅,
吹起崛起的号角,
筑起抵抗霸权的长城,
世界从此有了中国的声音.
沉睡的雄狮被唤醒,
腾飞的巨龙在翻舞,
抛去屈辱的过去,
世界从此倾听中国的声音.
不再有枪刺下的屈服,
不再有奴役下的臣民,
有的只是炎皇子孙那不屈的灵魂,
有的只是向霸权说不的坚强决心.
让黄河的血脉流到宇宙银河,
让长城的权威把霸权包围,
祖国的强大在世界不怒自威,
祖国的未来让银河陶醉.
让世界紧跟中国的脚步,
让地球聆听中国的声音,
不再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不再有被列强割去领土的耻辱,
有的只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冲天豪情.
让子孙铬记历史,
让后世牢记教训,
我们爱好和平,
但不希望有借和平之势来行称霸之实,
这就是我的祖国,
我爱你敬你的华夏.
.........
中国古诗启示了美国意象派诗歌,而意象派诗歌与此同时又影响了中国的现当代诗歌。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其代表人物胡适就受到了意象派诗歌的启迪,在其诗集《尝试集》自序中大力主张“诗体大解放”,即“打破中国传统诗歌形式”,提倡所谓白话文的自然文法,彻底放弃诗歌的形式要求。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九叶派”诗人坚决反对浪漫主义诗风,倡始象征手法以及意象的捕捉与运用,更致力于新派诗歌的“创新化”建设和“感受力的革命”,目的在于使诗成为生活、象征和玄学的融合。此外,八十年代的中国朦胧诗派也深受其陶染,显示出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的特点。
总之,中国古典诗歌与美国意象派诗歌互相影响,相互渗透,诗学体系和所创作出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又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论和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之间,既有它们的相同之处,又有其差异之点。本文旨在全面而细致地解析两者之间的异同,从而为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两派诗歌打下坚固基石。
那么,当西方的艺术家和作家们开始关注和了解神秘而古老的中国时,以庞德为代表的美国意象主义诗人从我国古典诗歌里诸多丰富而意蕴深远的意象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呢?
首先,毫无疑问,美国意象派是从意象丰厚多彩的中国诗歌中取得了创作灵感,并融合进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理论和支撑其哲学背景的直觉主义,最后才创造出了美国意象主义诗学流派。而美国意象派诗歌从中国古典诗歌中所获取的最大的灵感,既是诗体语言风格的极简与凝练了。意象派的产生最初是对当时英美诗坛文风的一种反拨,它反对二十世纪初的陈旧诗歌,特别是浪漫主义、维多利亚诗风演变而成的无病呻吟、多愁善感以及道德说教类风格。美国意象派诗歌语言注重明了简洁,去除没有实际意义的形容词、修饰语,减掉不实用的花边,摒弃卖弄词藻,力求语言的浓缩与准确。意象派诗人之间流传着不少惜墨如金的故事。比如庞德的《地铁车站》起初的篇幅是二十行,历经六个月后减少为十五行,一年后最终凝结成目前仅有的两行。本诗被看做是意象派诗歌的杰出代表作。而庞德本人更是将弗林特原本六十几行的《天鹅》浓缩成十二行。美国意象派诗人曾经声明他们可以用十个词来描述其他诗人需用五十个词才能表达的内容。而中国古诗在表现形式上也强调语言的简洁精炼。清朝诗人李西涯提出“作诗不用闲言助字,自然意象具足。”另外,中国古诗所采用的文言文本身就是精确与凝练的载体。花间诗人温庭筠之佳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可以拆分为十个名词来表示十种景观。十个字的组合构成一整首诗,写出了诗人旅途行路的辛苦和早行人的羁旅愁思,充分体现了诗歌意象的极简与凝练。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解析道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再如孟浩然之《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寥寥二十个字便勾勒出了傍晚时分的景色 ,同时影射出了旅人在游途的千般感触,让人如身临其境,更深感其哀思。这些看似自然而朴素的诗句,都因其陈列的意象的凸现而显得耐人寻味,意蕴悠长。
其次,意象派诗学极其推崇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的并置与叠加手法。即遵从一定的美学原则把几个意象有效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密度大而精度高的意象群,并使它们出现隐喻、对比、互衬、递进、象征等文学效果,通过这一连串的意象合并在读者的脑海中展现出一幅幅真实而鲜活的画面,进而使其在欣赏诗歌时便能借由这个意境天地在脑海展开二次创作,并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情绪色彩。中国诗歌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整首诗就是简单的意象的叠加,没有繁琐的缛节,没有冗长的抒情,甚至都没有一个连接词,它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以及西下的夕阳这些意象组合在一首词里,在我们的眼前立刻勾勒出了一幅羁旅思乡图,展现了异乡旅途的凄楚与寂寥,更传递了浪人的惆怅而孤单的心境,读来深深触动,不禁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而意象组合这一写作手法也得到了意象派诗人的激扬和模仿,如在庞德《诗章》的第四十九章里,有如下诗节 :
Rain, empty river, a voyage; 雨,荒江,旅人
Fire from frozen cloud, heavy rain in thetwilight; 冻云,闪电,豪雨,暮天
Under the cabin roof was one lantern; 小舟中孤灯
The reeds are heavy, bent; 芦苇沉重,低垂
And the bamboos speak as if weeping. 竹林潇潇,如泣如诉
此诗用三十几个单词表现了多个意象,亦是描绘一种苍凉孤寂的景象,读来有种似曾相识之感,很明显是在模仿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意象组合。无论是中国古典诗歌还是意象派诗歌,意象都是至关重要不可缺少的关键内容,而这种对意象的处理办法也显示了两者审美趣味的相似之处。
第三,意象派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都通过“象”来表“意”,即通过意象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相交相融。意象派诗人们倡导将私人的思想感情藏匿在单个意象背后 , 借由意象将它们展示出来。诚如马库斯·坎利夫 (Marrcus Cunliffe) 在《美国文学》中提及美国意象派诗人时的话,“正当这些诗人处于关健时刻,他们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感到无比兴奋激动。”意象诗人们受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运用的启示,借鉴、研究、并写作出“绝对不使用任何无益于呈现的词”的美丽诗篇。正如那一天,诗人庞德从巴黎的地铁车站走出来,在一片灰暗的天地之间,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看见了几张时隐时现的美丽而清新的孩子和女人的面孔,不禁深深地被吸引和触动。之后一直在寻找能够表达他当时情感的诗句,经过反复的推敲与琢磨,最终确定了如下两个诗行,并成就了意象派诗歌的扛鼎之作 :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地显现 ;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如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花瓣点点。
在本诗中,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是刚下过雨的人声嘈杂的地铁车站以及其中的各种意象,这些生活图景包含着诗人的种种情感 :对繁忙而拥挤的都市生活的厌倦,对阴冷而潮湿的天气的不愉快,各种情绪掺杂纠结,最后比喻为了“湿漉漉的黑色枝条”。同时在这样的场景中,作者又看到了美好而温馨的画面 :人群中不时掠过的孩子和女人的甜美面孔,于是便萌生出了“绽放的花瓣点点”。本诗没有象征,没有明喻,而就是那“人心构建之意象”或“刹那间情绪与理智融合”的结果——意象。在我国古诗中也有很多成功“意象”的例证,例如陶渊明《饮酒诗·五》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作者高尚的人生追求和深远的感情的叠加。
从以上探析可以看出,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写作风格与创作理念有着一些相同之处,同时又由于历史因素﹑文化条件﹑语言体系等很多因素的差别,二者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接下来探讨两者的不同之处。
首先,意象派特别地甄选和突出了中国古典诗歌简洁、朴素、凝练的一面,将其作为它对传统反拨的理论支撑,故而这些诗人在借鉴过程中有意地规避了很多最突出的中国诗人及诗歌,摒弃了中国古诗的优美格律,忽略了其中的典故,导致了中国意象诗作翻译的单一化,格律诗样式走形,韵味尽失。一般来说,中国古典诗歌隽永、含蓄、精妙,诗中往往包含着作者极为丰富的个人情感,心境或境界,十分耐人寻味。然而意象派诗歌对其的学习和摹仿往往只是徒有其表,他们的意象仅仅是客观事物的直接呈现,缺乏中国古典诗歌里丰厚的思想内涵和令人回味的韵致。如在意象派女诗人希尔达·杜利特尔 (Hilda Doolittle) 的《奥丽特》(Oread) 中 :
Whirl up, sea —— whirl your pointed pines,splash your great pines on our rocks,
hurl your green over us, cover us with yourpools of fir.
诗中大海的意象具有“green”、“great pines”、“poolsof fir”的特点。作者所描绘的仿佛是海,实际则是在写山林。该诗中的“sea”即是林海。作者借助“松涛似海”这个隐喻,针对二者的共性“green”,将大海和林海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故而使两个意象叠加兼容于诗中。可是,需要强调的是,诗中所选用的意象仅仅是作者心灵的物态化,是诗人描绘自己的感情或情绪的“客观对应物”。
而中国古诗向来有“诗言志”的说法,即诗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测和描写来展现诗人的内心想法。看似写景,实为写人。这样中国诗歌的内涵更加深邃,也更具文学感染力。例如陶渊明有很多源自于亲身生活体验的诗歌,它们表现真实的劳动生活,描写淳朴的田园风光,但凡是在乡村劳动过,并感受过乡景的人们,无论什么时候读来都是亲切而感同身受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每当读到这两句诗,就被带到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当中去,如同置身于竹篱村舍之间,沉浸到一片绿色的宁静中去。
其次,两者的审美追求有差异。意象派诗歌强调“视觉性”、“色彩”,而中国古典诗歌追求淡远与朦胧美,意境美。庞德强调意象中的象是“形象在视觉想象上的投射”。休姆则进一步指出,诗歌意象主要是一种“记录轮廓分明的视觉形象”的手段,并且“这种新诗像雕塑而不像音乐,它诉诸眼睛而不诉诸耳朵”,它提供给读者“形象与色彩的精美图式”。例如《红色手推车》即是通过两种颜色红色和白色的对比,取得一种明显的视觉效果。于是这样总是强调“视觉性”与“色彩感”的美国意象主义,便与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意象主义有了不同。可以说,前者更侧重于“视觉”的冲击,而中国的意象除却需要用眼睛看之外,更需要全身心地感受和体悟。前者更强调意象色彩的鲜明,而中国古诗的意象则常常是极为素淡的,这恐怕跟崇尚用色清淡典雅的文人画的传统有关系,古诗中常常不用色彩来描写事物,而代之以拟人的形容词,给予事物以人的形态或情感。比如对“云”的描绘,除却用“白”色形容外,更多的用“孤”、“乱”、“停”等,一些表示人的心境的词汇来形容。我国古代诗人在选取颜色方面,多数以白色、青色和绿色为主色。就如同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展现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样的素淡,韦应物《游开元精舍》中“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的静雅,张先的《天仙子》中“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的朦胧美,等等。
最后,在处理单个意象的时候,中西方也表现出巨大的差异。中国古诗历经各代诗人的不断打磨与不断传承,很多意象已经具有特定的象征含义,而意象派诗歌并无此明显特征。在中国古诗里,表示特定含义的意象不胜枚举。如“柳”这个意象,因它与“留”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故古人告别时通常会“折柳”,以表达恋恋不舍之心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词人柳永对恋人的怀念。再比如“梅”,诗人将这一意象写入诗作,常常寄托着自己的志向与格调,在古代诗人的不断使用中,这一意象就标志性地带上了傲雪欺霜、清逸高洁的品质。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诗句,来寄托诗人坚贞不屈的品质。而意象派总是提倡直截了当地处理“事物”,主观或客观的都是这样。他们普遍受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的影响,相对强调诗人的直觉和主观感受,其意象中的我与物是割裂开的。由于不同的诗人,甚至同一诗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客观事物的感受都各不相同,所以其意象往往模糊不清,而且很不稳定。
【关键词】诗歌 景与情 手法 高考
在我国灿若星河的文学宝库中,古诗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也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如何才能轻松巧妙攻克高考诗歌鉴赏题?我觉得准确把握诗歌特点,抓住其景与情的关系,准确审题,明确答题的步骤,就能做到答案准确而不失分。
一、明确诗歌特点
诗言志,歌传情,诗歌多寄托志向,抒发感情。诗人常借助景物描写来传情达志,写景是手段,而抒情才是目的,这就有了景与情的关系。清代李渔也曾说过:诗不过“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他的这些理论是对中国古诗特点的高度概括,也是我们读懂古诗的关键所在,更可以作为攻克高考诗歌鉴赏题目的指导思想。
二、正确把握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读懂诗歌
1.抓住意象,把握诗歌内容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这样诗歌的内容和感情也就很容易把握了。
例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Ⅰ考的是李华的《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有草、涧水、芳树、花、春山、鸟,这样就能知道诗歌的内容是描写山花烂漫、鸟语婉转的佳境。
又如: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此诗写的意象有阳光、江山、春风、花草、泥土、燕子、沙滩、鸳鸯,这样也能很快懂得诗歌描写的是明净绚丽的春景。
2.分析写景的技巧,把握诗歌手法
“诗言志”,诗人写景的目的是抒发感情。要鉴赏诗中的景,就需留意写景的角度,如远近、高低、俯仰;也要把握和分析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色、绘声;还要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动静、明暗、虚实、香臭、酸甜、苦辣、冷暖等。留意了写景的技巧,也就准确把握了诗歌的表现手法。
3.明确景与情的关系,把握诗歌情感
(1)从景与情的距离角度来说,景与情的关系有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以景衬情、寓情于景、缘情设景、融情于景、因景生情等。面对这么多的专业术语,我们的学生很容易被弄蒙,甚至有时连我们教师也说不清楚,所以我们就允许学生在考试时统言之“借景抒情”,不要去细分细说,免得弄巧成拙。
例如: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塞下”、“秋”、“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羌管”,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充满肃杀之气。耳之所闻,目之所睹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将军和征夫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既希望取得伟大的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魂牵梦绕着妻儿。爱国激情、浓重乡思交织在一起,构成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矛盾情绪,情景交融,使全词情调苍凉而悲壮。
(2)从景与情的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说,景与情的关系有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这里同时也涉及到衬托(反衬与正衬)的表现手法。
例如:元稹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首诗就是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所要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但却着意描绘红艳的宫花。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场面,烘托欢乐情绪的,但在这里却起了很重要的反衬作用: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寂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红花,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都是利用好景致与恶心情的矛盾,来突出中心思想,即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谓“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也可以说是以乐写哀。不过白居易的写法直接揭示了乐景写哀情的矛盾,而元稹《行宫》则是以乐景作比较含蓄的反衬,显得更有余味。
三、利用诗歌景与情的关系,轻松攻克诗歌鉴赏题目
准确把握了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也就准确把握了诗歌内容、手法、情感,这样即使面对异彩纷呈的高考诗歌鉴赏题目,也会觉得容易上手解决。
例如:2007年山东卷考的是徐兰的《出关》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翻飞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题目:分析“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照应诗的最后一句,桃花是家乡温馨美好的景物,雪是塞外清冷生活的代表。作者通过两种景物的对比突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生活的厌倦。
这里考的是对比的艺术手法,但解决这个题目时却需要紧密围绕诗歌的景情关系来分析。
此外,江苏卷考查借景抒怀,浙江卷考查寓情于景,湖北卷考查对比。只要仔细分析,正确运用情景关系的相关术语这类题目就可以成功解决了。
高考中有不少题目要求再现诗歌描写的艺术场景、诗人的形象、分析诗人的情感。这类题目也要通过情景关系来解决。
例:2007年全国卷II考的是王维的《新晴野看》
新晴原野旷,纵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题目:说明尾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题目表面是要求分析场景,实际要结合诗人王维的形象才能正确答题。
这一联诗人描绘新晴之后农人忙于耕作的景象,这种热闹与前文中的静态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立于原野喜欢静观世象,但又在这一派生机中难以掩饰其喜悦的诗人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动景与静情形成对比,全诗也因此活了起来,布满了生命和生活的气味。
中国古诗数量众多,内容涉及面很广,理解的难度较大,而高考诗歌鉴赏的题目类型多样,考生往往无从下手。这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紧抓诗歌的特点,准确把握诗歌景与情的关系,仔细审题,组织语言,运用模式,规范答题,就能自如地鉴赏写景抒情古诗,从容对待高考。
最高的楼宇最高的楼层,
让勇敢结实的文竹,
也不敢朝外瞅,
在桌台上瑟瑟发抖;
再养一只孤傲的山鹰,
蹲在桌台一隅,
灰褐的羽毛里,
布满野性与刚柔,
飘飞的思绪,
同他一道到云朵里展露雄风;
放眼望,除了遥远还是遥远,
又何必管它东西南北是冬是秋,
书卷里倾泻的风雨,
凛冽着把我的思想打进泥土里头,
窗外翻滚的八角冰晶,
想要停歇,他惧怕践踏惧怕地上的脏;
我的世界,与众不同,
没有嘈杂,没有烦忧,
连风都愿意安静的逗留,
文字里的虚情假意躲不过山鹰的钢喙,
眼前的飘渺迷云抵不住文竹的拂拭,
我的世界,与众不同,
黎明还没到来,
我驻立在窗前
把微笑贿赂给风儿
让它吹得轻点再轻点
把微笑贿赂给朝阳
让它温暖点再温暖点
它们懂了我的意思
向我微笑着
点点头
心满意足地走了
于是
我听到了鸟儿婉转的歌声和
阳光飞落在柳枝上的欢笑
我也笑了
我的微笑是取之不尽的法宝
(二)花魂
我睡了
睡在一朵蕊里
请不要叫醒我
让我把这永恒
深藏在我的`生命里
就让我守着这淡淡的清宁
生生世世
在不朽的花魂里
永生
(三)心里飞出的歌
1、
冬睡去
春醒来
蒲公英欣欣然钻出了土
那金色的花朵就是她
看世界的眼睛
2、
阳光趴在窗前
我刚睁开眼睛
他就送给我一怀花香
3、
二只喜鹊登在高枝上秀恩爱
梨花的眼睛好奇地
睁着
羞涩的偷觑着
缕缕香氛
一、诗中有画, 发挥想象, 发现画面美
在教学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时, 教师就可以尝试描绘这样一幅画面:阳春三月, 春风拂面, 杨柳依依, 两只黄鹂在翠柳间鸣唱, 蓝天白云之下, 一行白鹭自由飞翔。推开窗子, 远处的西岭山头冰雪未化, 门前一条大河, 河面停泊着来自远方的船只。在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尝试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 如果让你来画, 你想画什么?”学生一一回答, 分别画上杨柳、黄鹂、白鹭、远处西岭的雪、门前东吴的船等。等课上结束, 一幅春日田园图就自然而然地创作出来了。
二、诗中有乐, 反复诵读, 感受音乐美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 学习诗歌的首要方法就是读。所以在诗歌教学中, 必须要把诵读训练贯穿到诗歌教学的全过程, 要让学生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诵读, 逐渐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与感悟。对于诗歌的诵读, 应根据诗情诗意, 或慷慨激昂, 或低回悲滞, 或欢畅明快, 或沉郁顿挫, 不能一概而论, 而要与诗歌的情感基调相符, 不能违背。如读《清明》要悲伤凄凉, 读《示儿》要悲壮沉痛……其次, 要做到吐字清楚、发音准确、语速适当、轻重分明;再次, 诵读的形式要多样, 教师范读, 引导学生听读、析读、自由读、合作读、配乐读、探究读……在反复诵读中, 让学生加深对诗的音乐美的体会, 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
三、诗中有情, 随声入情, 体验情感美
情感是诗歌创作的源动力, 诗歌从本质上来说是抒情的。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严羽认为:“诗者, 吟咏性情也。”诗歌是诗人真情的自然流露, 诗歌中蕴含的真情也最能感染读者的心灵。情感使诗歌洋溢着美, 在读好的基础上, 应进一步让学生随声入情, 让学生进入到诗歌的最深处, 真正找到诗情所在。诗歌的核心全在感情, 而唯有真情才能动人。在教学中, 教师要十分注意挖掘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让学生充分感悟到这种感情, 如王勃“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的乐观豁达, 杜甫“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的孤苦伤感,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愤遗憾……
四、诗中有境, 分析形象, 捕捉意象美
诗人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的, 包括人物、景物、场面、事态、环境等。形象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集中体现了诗人的爱憎褒贬。诗歌的意境也是由一系列的形象构筑而成, 这种艺术境界表现得最为突出、鲜明、集中而强烈。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分析领会, 把握这种艺术氛围, 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受到艺术的熏陶。豪放派代表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家都很熟悉, 开头三句“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雄浑有力, 为我们再现了万里长江奔腾不息, 巨浪滔天的壮观景象;接着再由空间的广阔转入时间的久远, 引出了在这久远的年代里, 在大江南北活动过的风流人物, 为我们的想象与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读着雄浑的诗句, 好像亲眼目睹了历史上无数英雄豪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顽强奋斗的雄姿, 随着时间的推移, 虽然他们也同这滚滚的波涛一样流逝了, 但他们所建树的功业却永远存留在后人的怀念中。借助日常生活的底蕴, 发挥想象的翅膀, 学生不仅感受到诗人描写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壮景象, 还浮现出一条历史人物的丰美画廊, 进一步体会到了诗词的意境之美。
五、诗中有白, 改编改写, 激发创造美
学生在体会到诗歌意境美的基础上, 容易产生仿照范文, 跃跃欲试的写作冲动和灵感。在这个时候, 老师应该趁热打铁, 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由欣赏时的想象转变为自己能动的想象, 让整个审美过程得到升华。作为教师, 可以引导学生从扩充句子开始, 从诵读诗歌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多方面进行思考, 让学生把诗歌改写成语言优美的散文诗, 或者扩充为写景叙事类散文, 这样理解诗歌的内涵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了。班上有名学生就曾经对杜牧的《江南春》进行了这样的改写:“千里江南, 到处莺歌燕舞, 桃红柳绿, 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 依山的城郭, 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 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看完这段生动的改写, 领会诗境自然水到渠成。
【我的诗歌】推荐阅读:
我的理想优美诗歌07-18
我的家乡诗歌07-19
致我的孩子诗歌11-13
我的朋友诗歌12-13
我的小时候诗歌09-08
诗歌:怀念我的奶奶11-23
我的英雄时代为题目的诗歌06-12
我的一米阳光诗歌07-13
你给我的疼痛的诗歌10-31
原来,你就是我的远方诗歌11-29